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1篇: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挑战;策略

为助力我国生态建设,我国林业部门先后开展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1-4]。当前,虽然我国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明显增加,但木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林业产业科技水平亟待提升,我国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尤为重要[6-7]。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林业资源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明确当前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面对的困难,进而对新时期应当怎样更好地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索。

1林业资源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原因

林业资源是生态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林业资源的支持。林业资源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0-16]。1.1避免水土流失。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中的枯枝落木吸收水分,具有一定储备地表水的能力,森林中的植物根系对土壤具有凝聚力,在暴雨等天气时,减少地表水对土壤的冲刷,避免水土流失。在我国黄河、长江流域,以往的林业工程也充分证明,扎实地做好林业资源发展与保护工作,才能让土壤得到有效保护,减少河道泥沙淤积,减少水灾发生概率。同时,这对自然地理环境原貌的恢复有着重要作用,该区域的生态也因此得到改善。1.2应对沙尘天气。森林可作为沙尘的屏障,对沙尘形成阻隔作用。森林可形成防护林有效降低风速,高大的乔木类植物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以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我国多地区的防沙治沙工作得以整体推进,沙尘天气得到有效改善,防护林改善了下垫面的植被状况,树干枝叶对局地小风场可起到抑制作用,能有效防止局地扬尘,林业资源对防风治沙和生态环境治理等工作效果较为明显。1.3调节气候。森林对气候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每一处森林都具备小气候特征,这也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之一。森林对周围地域的温湿度具有调节作用,能有效降低气温。相关研究发现,林地日均气温明显低于林地外日均气温。一方面,林地植被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另一方面,林地比热容大,增温慢。此外,森林中的小气候系统可通过水循环向环境中释放水蒸气,提高生态环境中的湿度,从而使周围的气候更为舒适。1.4净化空气。绿色植物借助于光合作用,可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再释放出氧气。有研究表明,1hm2阔叶林1天可以消耗吸收1t二氧化碳,释放0.73t氧气。森林中的多数生物也因此获得更好的生长环境,生态环境也因森林面积的扩大得到明显改善。森林净化空气的作用对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作用较为明显。

2林业资源保护面对的挑战

2.1林业资源保护机制不够健全。为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当前已形成相关监督保护机制,并对林业资源保护中的责任进行了细化。但是,由于我国各地林业资源的复杂性,在进行林业资源保护机制建设上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很多基层林业保护部门受人力物力限制,尚未结合当地林业资源情况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尤其在我国中西部一些地区,基层政府用于林业资源保护方面的资金较少。此外,由于林业资源保护上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够完善,针对破坏林业资源的行为难以从法治层面进行惩治。基于市场利益的刺激,有的企业或个人对林业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林业生产作业中存在破坏林业资源的行为。上述问题凸显了加快林业资源保护机制建设的重要性[17-18]。2.2相关部门监管力度相对薄弱。虽然,林业资源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是基层林业保护部门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基层林业部门不仅需要落实各项林业工程建设工作,还需要对林业资源进行监管。只有将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到位,才能对林业资源形成更好的保护。但是,在当前不少地方的林业资源监督管理当中,有的部门对自身职责认识不到位,尚未形成完善的监督管控制度,增加了毁坏林业资源的可能性,这也是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治理的原因所在[19-20]。2.3林业资源保护投资总额不高。林业生态工程是林业资源保护的实现途径之一。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地区往往经济不够发达,难以承担林业生态工程所需资金,导致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相关规划暂时被搁置[21-22]。

3加快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3.1做好生态保护宣传,提高群众保护意识。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民参与,因此做好生态保护宣传工作,提高人民群众保护意识尤为重要。各级林业部门需要充分用好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对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普及林业资源保护对生态及人居环境的重要作用,注重提高当地居民对林业资源的基本认识,从而减少林业资源破坏引起的自然灾害,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23-24]。3.2采用农林结合方式,加强部门联合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原则既需要侧重于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也要注重林业与农业资源保护的有效结合,使人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认识更加全面。协调林业资源的使用与保护时,通过农林资源的结合,对农林用地规模进行科学调研与规划,既有利于对林业用地进行保护,也有利于协调农林用地的全面可持续利用。例如,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应与保证农业耕地红线相协调[25-26]。3.3积极利用先进技术,完成生态保护目标。在进行林业资源保护时,应充分运用相关科学技术及先进设备,例如GIS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等,实现对林业资源的实时监测,对林业资源分布、种类、数量等信息进行全面掌握,实时对林业资源进行防火防灾监控,从而更好地进行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并根据监测数据随时调整与优化工作方案。林业资源保护应以因地制宜为原则,让林业资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27]。3.4采取多样保护措施,实现林业持续发展。林业资源保护的地域不同,方式丰富多样。例如,在植树造林时,应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对现有林业植物的需求进行全面了解,针对当地不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种植技术,从而提高成活率。在选择树种时,尽量实现当地林业资源树种结构的多元化,提高人工林抗病虫害能力。这不仅能丰富林业种植资源结构,还能让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28-32]。

4结语

第2篇: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 S718.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5.040

生态环境主要是由非生物、生物群落等自然因素所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由于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密切联系,一旦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人们生活环境也会随之不断恶化。基于此,我国应合理应用相关措施,确保林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以实现协调发展的目的,从而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坚实基础。

1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西北地区主要以干旱和半干旱为主,且地形呈现复杂多样的形态,而生态环境特点表现为:水源匮乏、干旱少雨;沙漠戈壁总面积相对较大,且多数土地无法再次利用;森林稀少,植物的覆盖率普遍较低;在土地沙漠化方面,西北地区则占全国的90%以上,呈现较为恶劣的生态环境。而西北地区出现环境问题多数是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地沙漠化的不断加剧、资源开采和废弃物堆积等导致,因此对其进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极为重要。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一是生态建设中,林业资源属于其建设的重要主体,在林业资源产品中,多数属于可再生绿色能源,特别是节能减排方面,其作用不可忽视;二是林业资源作为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渐形成相应经营理念,从而展现人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三是按照目前我国经济正常和相关技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合理调整,可有效促进我国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四是森林资源属于林业关键资源,同时也是林业经济基础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应用,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才能明显提升林业经济水平,为其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五是目前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相对比较严重,导致物质的生产力不断下降,使其各项功能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

2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若要实现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则应将持续发展作为核心内容,通过分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承载情况,总结保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所谓公平性是指应该保证机会选择具有平等性特点,例如应以公平为前提进行分配,消除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的情况以及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在生态与环境系统遭受干扰时,可以维持自身生存率。由于资源、环境均属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只有保证资源可以永续利用,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目耍还餐性。若要保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持续性的发展目标,则应在共同配合下进行,通过提升共同责任意识,保证各方可以获取相应效益,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需求性。除了应符合相关基本需求之外,还需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其需求主要包括:发展需求。人类为了提升生活质量,向更高层次发展时的需求条件;基本需求。保证人类的正常所需物质、生活需求;环境需求。当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后,为符合人类身心健康以及生活和谐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3优化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3.1提升保护意识

为了保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进行,应将提升人们保护意识作为重点,尤其应该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在人类生活中,生态环境属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关键,对自然环境给予保护,是对人类本身的保护。森林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同时也是防灾减灾和净化空气的关键,对其给予有效保护,不仅可以获取一定的太阳能,而且还能提升有机物质制造数量,为人类更好的生存提供有力保障。

3.2构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在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时,若要构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则需要制定完善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强化林业生态管理;对林地征占管理方法、审批制度进行重点完善;建立林业生态相关补偿制度,确保原有补偿方案得到全面完善,认真开展环境恢复工作;将人工修复、自然修复进行结合,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加大林业法制的宣传力度,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促使法治观念得到全面提高,从而实现依法办事的目的;针对林业要案和大案,应进行重点查处以及惩治;提高林业相关项目检查力度,保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得到合理应用,实现资金的专款专用,使其可以安全、高效运行,进而促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顺利开展。

4结语

林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密不可分,不仅需要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应用,提升人们整体生活水平,而且还能对林业生态资源给予有效保护,保证生态环境维持平衡状态。但是,人为所导致的环境破坏,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因此加强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显得极其重要,以长远发展眼光制定林业发展策略,能明显降低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参考文献

[1]吴林红.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J].现代园艺,2016(17):180-181.

[2]张玉清.浅谈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J].中国农业信息,2016(16):74.

第3篇: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生态环境 景观建设

1.引言

江西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是1993年1月建成通车的交通部“七五”期间的重点工程昌九高速公路(南昌市北郊蛟桥镇至九江市十里铺的二车道汽车专用公路)。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为62300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559公里。高速公路具有通行量大,运营安全、舒适、快捷的特点,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被大众广泛接受。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所造成的环境负面影响越来越被大众所关注,时至今日,广大建设者所高度关注的,仍仅限于具体的工程指标,对沿线生态环境与景观建设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公路生态环境是指公路两侧各200m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森林、草原、湿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公路的生态环境问题,经多年建设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而在我国,则是近几年来才被引起重视的新问题。

公路景观是指公路路线、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交、沿线设施等人工构造物同公路通过地带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后构成的景观。简言之,公路景观由两大要素组成,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二者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

高速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出现高填深挖的情况,易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这些都是广大建设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2.江西公路建设生态环境概况

江西省简称赣,位于我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是我国江南丘陵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境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兼有平原、岗地。

江西省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生物种类繁多,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与生物多样特性,为公路的生态与景观建设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自然优势及区位优势:第一,植物种类繁多,成活率高;第二,降水丰沛,水源涵养好,养护成本低;第三,大部分区域属长江中下游水土保持重点地区,做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四,江西是旅游新兴大省,旅游业已成为高速发展的产业之一,高速公路作为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产业,同时作为对外展示形象的一个窗口,沿线景观的建设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3.高速公路生态与景观建设要点

高速公路生态与景观建设的重点部位在于上下边坡、中央分隔带、立交区等构造物,同时也是最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的部位。下面我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分别论述如何在设计规划阶段及建设阶段进行生态与景观建设。

3.1边坡

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为确保边坡稳定,仍大量采取浆砌片石与喷锚技术进行边坡防护。从生态的观点来看,这种做法存在很大问题,因为封闭防护人为阻断了自然植被的生长,造成植被的永久破坏,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

第一,不利水土保持。

第二,混凝土坡面无法吸收汽车尾气,路段空气质量差。

第三,封闭防护阻隔了涵养水的流出,在孔隙水压力与边坡土体饱水自重的双重作用下,易造成边坡倒塌,危及道路安全。

鉴于封闭防护的种种不利情况,规划设计人员应转变设计观念,摒弃陈旧的设计思路,加强边坡防护综合设计,具体来说,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尽量避免封闭防护,多采用开式防护体系。

第二,选线人员应对路线走向进行深入充分的研究,高填深挖路段应做桥隧方案比较,宜桥宜隧时尽可能采用桥隧方案,尽量减小边坡高度与坡度。

第三,不得已出现高边坡时,在做好边坡防护的同时应做好生态及景观设计。

第四,对于已建成的工程,可采用人工造景方法进行景观改造。注意应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民风民俗、自然遗产等要素,突出地域特点,增加公路景观的多样性。

3.2中央分隔带

中央分隔带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作用是分隔对向交通流,提高行车安全系数。其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作为埋置各种通讯、电力管线及其它沿线设施的主要场地。同时,中央分隔带还是高速公路绿化美化景观建设的重要部位,做好绿化美化有利于改善公路沿线景观质量,提升驾乘人员的视觉感受,缓解心理压力,增加行车安全度。

目前,由于山区高速公路工程艰巨,走廊空间自由度小,耕地面积少,中央分隔带较窄,因此山区高速公路均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刚性防撞护墙顶植防眩板作为中央分隔带,甚至某些路从头至尾均采用这种单一形式。

我认为这种做法值得商榷,中央分隔带不宜大量采用刚性防撞护墙形式,而宜采取植树绿化为主、其它方法为辅、多种形式并存的方法进行建设。

3.3立交区

立交是高速公路特有的大型工程构造物,从绿化美化的角度考虑,立交是高速公路景观建设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做好立交景观建设能提升公路的景观质量,对做好立交景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立交匝道与匝道、匝道与主线所形成的区域与坡面是立交绿化美化的主要区域,根据立交规模大小与形式的不同,景观建设应采取不同的手法,对于出入大中型城市、风景旅游区及历史文化遗址的立交,应特别注重加强人文景观建设。

3.4生态敏感地区

生态敏感地区是指生态结构脆弱或具有特殊生态价值必须保护的地区,由于生态敏感地区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修建公路时应尽可能绕开这些地区,避免对原生环境造成破坏。

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相关科技人员对公路穿越生态敏感地区如何进行生态保护这一课题作了大量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基本原则:第一,避免高填深挖,尽量采取桥隧穿越,尽量放缓路基边坡,避免过多人工防护;第二,加强水土保持措施,避免公路施工与运营期间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和壤造成污染;第三,必须对路线穿越地区的动植物种群分布作深入调查,全面掌握种群的生长、迁徒规律,避免因公路修建而人为阻断动物的活动空间,不利于种群的繁衍壮大;第四,修建必要的隔音、隔光设施,避免对某些对噪声和光线敏感生物的生活习性造成干扰;第五,修建满足生态要求的各种新型功能性路面和防护栏。

4.结语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公路沿线生态和景观建设是公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尤其对于高速公路,由于选线地处偏僻,沿线地质地形变化显著,气候条件差异较大,生态条件、动植物资源分布变化不一,合理的路线走向、正确的设计思路、得当的施工方法、客观的工期进度是确保工程建设和生态景观建设良性发展的基本要素。只有各环节各部门都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并且协调配合、高效运作,一条条具有良好生态景观的高速公路才会从建设者的手中一寸寸延伸开来。

参考文献:

[1]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2.

第4篇: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1.生态利益的形成

生态利益是生物生存和繁衍所必需的物质和生态需要,它产生于生态系统,地球生态系统通过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生物提供所需物质和生态需要。养分循环是指由于生物的生活、生长、死亡和分解,化学元素从周围环境中进入生物体和从生物体又回到环境中去的过程。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通过食物关系从一个营养级转移到下一个营养级。通过不间断的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才能维持平衡,从而为各种生物体提供所需的物质和生态需要。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在探寻生态利益的具体形成之前,首先要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形式。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非生物。根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包括一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高等植物、藻类和地衣。除绿色植物外,还有利用太阳能或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光能自养微生物和化能自养微生物。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不仅可以产生有机物,而且也能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同时,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生成的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及贮存的化学能,一方面供给生产者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用来维持其他生物全部生命活动的需要,是其他生物类群以及人类的食物和能源的供应者。第二中类型是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它们以其他生物或有机质为食。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之一,是实现物质与能量的传递。消费者的另一个作用是实现物质的再生产,所以消费者又可称为次级生产者。第三种类型是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者的作用就在于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残体分解为简单的物质,再供给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是指各种环境要素,包括湿度、光照、大气、水、土壤、气候、各种矿物质和非生物成分的有机质等。非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一方面是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是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相对平衡,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周而复始。

没有生态系统,就无法产生生态利益,通过对生态系统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都是制造生态利益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其中的生物成分则是生态利益的制造者,也就是说,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生态利益的制造者,它们在制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任何一个成分都不能缺失,否则,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会中断,则生态利益也就无法产生。所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生态利益的制造过程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生态利益与制造者之间的关系

生态利益的制造者是生态利益产生的前提条件,这些制造者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生存条件的生态需求,而人类在利用这些条件发展自身的同时,不断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为这些生态利益制造者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它们能制造更多的生态利益;其它生物则通过对生态利益的利用,维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生态平衡,从而促进生态利益制造者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此外,人类和其它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者,既是生态利益的制造者,又是生态利益的受益者。可见,生态利益为生态利益的制造者提供生存条件和生态需求,而生态利益的制造者又利用这些生存条件和生态需求创造更多的生态利益。这两者之间互相依存,不可分割。

二、生态利益的功能

生态利益有两种主要功能:一是有形产品,以森林为例,主要是指林、木、竹以及林副产品等,有形产品有成本,也有价值,可以进入市场交易,经营者可以实现经济利益回报,这就是生态利益的功能;二是无形产品,仍然以森林为例,主要是指森林具有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提供休息、娱乐场所等功能,这就是森林的生态功能,生态功能没有价值载体,不能进入市场进行交易。

从环境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中的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依存的关系,改变其中一个部分,必然会对其他部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生态利益为一种主体提供的生存条件和生态需求较多时,另一种主体所得到的必然会减少,由此就会使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要素的生成、发展、消长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和环境状况。具体来讲,一个地区河流流量丰富,雨量充沛,这个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就比较高,物种就比较丰富,生态环境就会发展良好;而那些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缺乏,植被成活率较低,无法涵养足够的水源,就会出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不良后果,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就会不断恶化。生态利益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生态环境中的各种生物提供生存和发展条件,并维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从经济角度来看,生态利益的主要功能是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发展条件。生态利益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利益就是保护生产力,这符合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反之,破坏生态利益就是破坏生产力。当然,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会削弱甚至严重损害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基础,而片面强调保护生态利益,会影响当前的,近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必须协调好生态利益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生态利益发挥最大的功能,以促进经济发展,也使经济发展推动生态利益的增长。

鉴于生态利益功能的重要性,我们首先必须保护好生态系统,这是保障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利益在生产力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所以,重视生态利益,保护生态系统,实际上就是保护了生产力,这也是生态利益的一项基本含义。

在发展经济时,要节约利用自然资源,提倡利用可再生资源,积极开发可替代资源。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保护生态环境,尽量避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生态经济、生态农业、生态林业,提倡可持续消费方式,全方位推进生态建设,把生态理念贯彻到经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从而使生态利益的功能发挥最佳作用。

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为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人类的生态利益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追求。因此,各国都通过制定生态法律来保护生态利益,使生态利益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

[2]林肇信,刘天齐,刘逸农.环境保护概论(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

第5篇: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效应;生态环境;旅游管理。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和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自然生态环境既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一方面,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无从谈起,而不发展乡村旅游,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即生态环境响应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着力提升和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有效化解和消除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确保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正确响应,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

    1.提升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质量。

    (1) 乡村旅游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特质。乡村旅游立足乡村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生态景观,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1]。”乡村旅游开发重点是利用乡村独特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资源要素,因而对作为重要吸引物和发展基础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原生保护的内在特质,即乡村旅游开发往往更多地借势乡村自然生态特征,而不是对乡村自然植被、地形、河流和土壤等做大的改造和变动,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原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2) 乡村旅游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善。受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和增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乡村旅游地政府和社区往往会结合新农村建设,持续增加乡村旅游地环境整治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从而使乡村旅游具有了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改进和乡村村容村貌改善的社会功能。如各地为发展乡村旅游,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乡村垃圾集中处理、污水综合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和村庄绿化美化以及亮化工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乡镇生态工业,有力地保护了乡村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提升经营企业、社区居民和游客环保意识。

    (1) 促进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得越好,就越能吸引游客,越具有市场竞争力,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驱动和对乡村旅游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促使乡村旅游经营企业不断提高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加大投入,完善管理,积极优化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如浙江宁波塍头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全球率先构建了低碳、生态的乡村系统,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联合授予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荣誉称号,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乡村旅游发展新型典范。

    (2) 促进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核心层级,是乡村旅游引力源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有效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对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乡村旅游搞得越好,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强。这是因为乡村旅游发展能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户就业增收,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自然会高度重视乡村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搞好环境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环境保护成了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的自觉行为。同时,外来游客也会带来先进的生活理念、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新的生产方式,促成社区居民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

    (3) 促进游客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乡村旅游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并使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生态环境熏陶和感染。旅游者置身优美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欣赏乡村的自然美景;置身淳朴自然的农家风俗,体验古老的农事生产、享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种极其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价值,无形中实现了对游客生态环境重要性的宣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而乡村旅游经营过程中导游员的生态解说、景区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标志的醒目提示,都会加深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游客对生态责任和生态伦理意识的认知。可以说,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效载体,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通过乡村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还能够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融洽,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洁身自爱的旅游道德习惯。”这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的体现。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1.乡村旅游开发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环评论证不充分为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环评认证是在对开发地区位、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动植物、大气环境质量等指标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科学测定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并对乡村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作出科学的预测和评估。环评认证是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只有进行科学的环评,才能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目前,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开发都未经详细、专业的环评认证,只是在相应的乡村旅游规划中对环境资源保护作出原则性规定和要求,缺乏强制性指标规定,实际运作中指导性不强,并为开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破坏提供了空间。

    (2) 随意更改项目规划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可分为原发性影响和继发性影响两类。原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过程中导致的直接影响,如旅游索道修建中的开山、炸石、砍树等行为对山体地表、生态的影响。继发性影响是指旅游开发间接或诱发的环境变化,包括由于旅游开发引起的大气质量、水质变化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上述两种环境影响类型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价值追求和缺乏对乡村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极易导致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视规划,对原有地形骨架和植被、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改造,随意改动和破坏固有特色,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大投入、高档次,从而导致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引发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乡村旅游经营过程的环境负效应。

    (1) 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依托于乡村原生态环境和乡村性资源的乡村旅游属于环境敏感性资源,很容易因乡村旅游的过快发展而遭到破坏。”其中,乡村旅游时间的相对集中和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最易引发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客观方面看,城市居民乡村旅游在时间选择上主要集中在“五一”、“十一”和春节 3 个长假、其它国家法定的传统假日以及每周的双休日,在游览项目选择上又大多集中在如农作物耕作与果实采摘等,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地的游客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大量聚集,从而使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从主观方面看,由于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仍处于门票经济时代,旅游经营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更多地依赖游客规模增大、数量增长,而不是依靠效益提高。出于短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往往无视超规模接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周期性的旅游超载,直接影响了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会造成生态环境难以逆转的破坏,导致环境功能的衰退。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充分考虑乡村旅游地生态承受能力,否则“即使短期内为当地带来了一些经济上的好处,但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损失和经济损失远远超出其带来的经济利益。”这将使乡村旅游长远利益得不偿失。

    (2) 缺乏环保责任的随意排放。乡村旅游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必然会伴随各种生产生活污水、废气和固体垃圾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黄大勇将它划分为五类,即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噪声污染和旅游垃圾污染等。若不予以及时有效治理,就会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环境。

    因此,必须加强清洁生产,搞好各种污染物的科学处理。但清洁生产和各种污染物的科学有效处理需要增加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投入,进而增加经营企业运行成本。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经营企业极易诱发极端唯利行为,置乡村生态环境于不顾,随意倾倒固体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各种污水、废水和废气,从而污染乡村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危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无视环境脆弱性的旅游行为。由于旅游活动往往是对日常生活的全新改变和超越,是一种求新求异、超越常规的生活环境和状态,因此,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短暂的异地游览特征就容易使游客产生“道德感弱化”,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暂时性突变,人们原有的对共同行为准则和规范积极反应和遵循的状态也会随之改变,甚至会产生道德盲区。在旅游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心所欲、懒散率性、放任自流的心理倾向,行为举止上就弱化了原先常态生活与工作中的道德顾忌与约束,增强了物质摄取意识,极易产生过度利用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乱攀乱摘、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等诸多不文明行为,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资源等产生消极影响,不同程度地破坏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响应。

第6篇: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态伦理观;途径

生命伦理学(bioethics)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研究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以及医疗保健提出的伦理道德问题,并加以规范,使人们有所遵循,伦理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和原则。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内的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研究生物医学和行为研究中的道德问题,环境与人口中的道德问题,动物实验和植物保护中的道德问题,以及人类生殖、生育控制、遗传、优生、死亡、安乐死、器官移植等方面的道德问题。生物科学应启发学生树立并端正积极向上、健康明丽的生活态度和学习品质。其中,生命教育这个深奥而重要的话题也应在日常生物教学中有所体现,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感受到生命的重大意义,从而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树立生命伦理观念。

一、树立生命伦理观的重要性

1.有助于爱护自己

现如今,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受挫心理及抗压能力不强,稍有不如意就可能走极端,甚至自杀来结束生命。众所周知,美国青少年自杀率是全球最高而引起教育界认识呼唤生命教育。因此,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把人受教育的好坏与生命质量紧密联系起来,使教育饱含生命理念,渗透生命意义,这更能抓住教育的本质。教育要通过“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的育人过程,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呵护生命的尊严,提升生命的品质,展开生命的智慧,实现生命的价值,从而达到爱护自己。

2.有利于保护环境

自工业革命以来,一方面经济社会在高速发展,另―方面出现了水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也日益遭到破坏。当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即以损坏生态环境、过度消耗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整个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以上这些都是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片面强调人类中心主义,无节制地开发和消耗自然资源,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所造成的恶果。通过生命伦理观的教育,是学生明白协调与自然的关系,抑制以个人为中心的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伦理观,使人类在与自然和睦相处、共生共存中得到持续发展。

二、利用生物教学实现生命伦理观教育的途径

1.修订生物教材,增添生态伦理教育内容

在人教版初高中生物教材修订时,建议在原有基础上,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渗透生态伦理观的教育。编写高中生物必修教材时,应把大纲的精神和规定,把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绪论、生物与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章节中。这样可使学生从更高的层面、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物科学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国家各行业的建设乃至子孙后代的生活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而更加自觉地学好生物课。

2.生物教学中加强可生态伦理的教育

要实现教育的目的,课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是关键。为此,生物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认真分析和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近年来,我国积极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形势发展很快,生物课教师要努力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认真收集有关资料,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地、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生态伦理观的教育,加强生物课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意识和参与意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生态教育渗透到各部分相关知识内容中,在让学生了解有关生态科学知识的同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高中生物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生态学知识,教师在制定与其相关的教学目标时,可将生态教育的理念加入其中,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渗透生态教育思想。如在讲授“植物的光合作用”时,通过学习绿色植物既是过滤器、消毒器,又是消声器、气温调节器,使学生认识到植物对人类乃至自然界的重要意义,进而理解保护植物、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重要性。

3.开设生命伦理校本课程

独立开设生命伦理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伦理观念当然是最有利的,有条件的中学必须配备专门的具备生命伦理教育观念的教师队伍,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本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校园文化、学生需求,整合学校资源,编写校本教材,开设校本课程,将生命伦理观以案例、图片展示、专家讲座、学生辩论、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必要的生物学及伦理学知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并运用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分析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促进学生自己构建生命伦理观。促使学生形成生物平等的观念,增强关爱生命的意识。使学生将自己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愿望付诸行动,提高生命伦理水平。

4.通过野外观察和调查实践渗透生态伦理教育

生物学具有其特有的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野外实地观察和学习,在植物园、动物园、人园林场地、附近的山地,让高中学生动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在活动中了解到当地的土地、水资源等生态环境状况,通过观察炼化厂等企业污水排放量以及对河段的变化,观察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对水质及周边空气的污染情况,调查研究人们在开发利用当地资源过程中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污染情况,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认识到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参考文献:

[1]亢煦.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观的教育意义[J].法制与社会,2010年20期

第7篇: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城市问题;建筑学;城市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A

本世纪,人类面临着城市规模的不断膨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等环境问题以及城市问题,在社会经济和科技高度发达的现阶段,人们也需要反思自身发展和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尤其是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有机建筑、共生建筑、新陈代谢建筑、仿生建筑、生土建筑、节能节地建筑等。

1 城市环境

城市逐步向着现代化迈进,在一直以来的城市化的进程中,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城市都面临着环境污染、环境恶化、供水不足、水质污染、能源缺乏、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人口膨胀等严重问题。这些使人们头疼的问题制约了城市经济发展,也给各个城市的建设带来极大的压力。这些问题也在不断地给城市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带来严重的损失。

产业革命促进了科技发展、带动了商业的繁荣,它使城市迅速发展以及壮大,产业革命就像是催化剂,在大城市的经济等方面飞速成长的同时,还带动了一些中小型城市的建立与发展,这些标志着人类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城市化进程也再加快着脚步。城市环境离不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环境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利用自然环境的产物,人们与自然环境互相作用最强烈的地方就是城市。城市环境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它受到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的影响。

自然的生态系统和城市在互相作用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协调、不平衡的现象,人们要学会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来解决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城市发展的过程具有可调控小幅度内的可能性与不可避免性。我们在此引入生态学的观点以及思想,从协调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角度入手,从而达到解决城市问题的目的。

2 生态学思想

德国的生物家郝克尔认为周围外部世界与有机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就是生态学,他的这种思想启蒙于生物学。生物学研究了神武产生和发展规律以及其功能、结构等。生态学所研究的内容就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以及生物学所研究的生物系统的结合。

人口飞速膨胀、资源严重缺乏、环境恶化等的现实问题必须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入手,它是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的具体方案科学。生态学中,任何生物个体都难以单独生存,任何一种生物不可能脱离它特定的生活环境,其必须以一定的数量结合成为群体,在一定的空间内生存。生物群体内的各种生物相互之间存在着能量转移和物质转换,它们并不是偶然孤立的,所以,这些群体具有营养结构和一定的组成。

3 生态环境受建筑影响

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对保护水资源、保持地形、保持自然植被的多样性、维护场地生物的生存环境、保持土壤、土地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建筑以及城市的建设都是对周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侵入,是人为的破坏。

因为各个方面的因素,人们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不尊重生态规律,也没有真认识生态规律,没有采用生态材料和节能能源,没有充分利用生态自身所提供的自然过程和机制,往往导致生态自然调节功能的丧失以及生物和物种的产量减少。在对城市进行建筑的过程中,造成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产生以及增加,致使全球气候恶化、变暖。

据统计,由于建筑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高达四十多亿,这些二氧化碳都来自于对建筑材料的运输、制造、开采、施工、维护、使用、安装等。建筑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噪声、粉尘、废渣、废水、废气等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严重污染。人们对其带给生态系统的严重影响程度是不可想象的。城市的建筑群体是由自然材料和大量人工材料所构成的,所以,城市的建设和气候的恶化之间的关系不可分割。城市人工建筑群体的有效运转依赖于对大量能源的消耗来维持,这就不断加剧了城市气候的恶化,导致城市热效应的产生。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不容忽略的原因之一就是建筑营造所带来的影响。现在人们所面临的正是如何解决建筑对环境所造成的维护、侵害,应正确地引入生态学的思想,来指规划和指导建筑建设。

4 生态学对建筑学产生的影响

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而言,最直接的就是建筑的运行以及营造。建设本身就需要消耗很多的自然资源、能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建筑的建造、建筑的运行管理以及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等有关的能源消耗导致了二分之一的温室效应气体的产生。

很多如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增加等生态的破坏都是因为建设活动而变得严重。据统计,在整个的欧洲,建筑的运行要消耗到大约百分之五十的能源。而在英国建筑材料的运输以及其加会消耗掉全国总能耗的百分之十的能源。像这样的对生态环境的深度开发、利用会加剧破坏的程度,其中,还有很多不可再生能源,例如原油、煤炭等。尽管如此,人们却一直没有重视到建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例如,石油转化为能源时,其加过过程中会致使有害物质排放,诸如这种排放也同时加剧了对环境的恶劣影响。

自然环境受到建筑影响的同时,还对建筑产生着各种影响。人们还是没有统一的行动和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那些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有机建筑、共生建筑、新城代谢建筑、仿生建筑、生土建筑、节能节地建筑等会将导致生态灾难性循环。在人类自身发展和自身生存的环境下,这些建筑让人们深刻地进行反思。在建筑影响、破坏了生态的同时,生态学对建筑学的影响也在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提倡社会行为以及人类社会是自然环境中的一份子,让人们真正醒悟和重视。

人类只有和自然环境平衡、和谐相处才能有发展的道路、才能有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如果还是一味的违反大自然的规律,那人们必将会受到自然严重的惩罚。人类不但要低于不利的自然环境的侵袭,建造让我们拥有高质量建筑的同时,还需要重视生态环境的平衡,拥有良好且安逸的生态环境是对人类的造福,它既是人类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持续思想是生态学所提倡的,建筑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也倡导了可持续思想的理念。人们在建造建筑物之前,需要明白在建筑的同时,是否能够采取保护环境和更加节约能源的方式等问题,调查原有的建筑是否还能够再使用,建筑是为什么而建等。建筑师在对建筑进行设计前,需要充分了解水资源、植被、气候特征等信息,利用当地自身的资源进行仔细评估,认真对建筑现场进行勘察,并最终指导设计。要确保设计的新建筑可以长时间的使用,尽可能地减小对能源的消耗。在了解了建筑场所周边附近的生态环境系统之后,再做出更加有效的评估。在建造建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高效率的材料来减少或抵消对能源的消耗,例如紧凑的围护结构、高性能的窗户、高效率的热绝缘措施等等。

要合理设计建筑的层高和尺度,减少材料上的浪费,避免建筑结构材料的用料过渡浪费,同时也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形体变化。尤其在科学、经济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还需要主动尝试开发、研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例如:利用自然通风和降温、自然光照明、太阳能等,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要主动、积极地考虑回收、利用人们使用产生的垃圾和建筑垃圾,并且创造出良好的回收、利用条件。要将目光放长远来考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建筑业应该加强对污染产生的防护,减少对机动车辆的使用,对建筑的建造方面应考虑在拆除后如何进行建筑构件的回收以及利用。应尽可能地使用耐久性材料,并积极赋予其长期使用的能力。总而言之,要结合生态环境问题来有机地、长远地、全面地、综合地对建筑进行有效的使用、建设以及设计。人与人的活动在自然环境中,结合环境的保护和建筑的营造,建筑学要考虑到营造的建筑场所对自然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还要完成营造良好的人类工作和生活场所的使命。

为了有效避免对生态环境平衡因子造成破坏,必须综合到考虑其各个因子间的相生相克本身的规律。在此,也建议建筑师了解城市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环境,在尊重历史文化、尊重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处理好生态环境与建筑、建筑与人等的各方面关系,从根本上把建筑与城市生态化的问题重视起来。

结语

时展的脚步一刻也不会停下,人类要意识到城市生态化的重要性,就要勇于思考改造自然的方法与途径,反思对自然的破坏与掠夺。伴随着城市工业及人口的明显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已经超过了其容量极限。从自然的角度出发,人类要想真正获得愉悦、安逸、舒适的生存环境,就必须要扩展生态学思想体系,只有这样才不会迷失在良好生态环境严重劣化、缺失的路途。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统一和谐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与人类生存环境社会、文明、自然的统一就是建筑及城市所要实现的追求。人与自然就是把所有事物放到环境中对待、理解和把握,这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城市生态化和建筑生态化就是未来城市和建筑发展所必须经过的阶段,生态学对建筑学产生深刻影响。人类要对环境破坏和城市等现实问题作出反思,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占军,侯湖平,张绍良,丁忠义,马昌忠,公云龙,刘严军.采矿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煤矿区生态环境损失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2(05).

第8篇: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农业经济是我国立国的根本,目前农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实现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目标,各地农业部门应积极探索加快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思路,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绿色化、现代化以及技术化发展。

 

一、增强农民群众的农业绿色生态循环经济意识

 

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水平偏低,整体的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环保等公共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在增强农民群众的农业绿色生态循环经济意识时,可通过展示一部分典型示范项目等形式,指导农民群众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从中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使农民群众亲身感受和掌握农业资源和环境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提高其对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认知度。同时,还可以积极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给农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运用可预见的经济收益以激发出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观能动性,做到自觉了解循环经济原理,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过程中来,从而营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良好氛围,进而取得理想的经济成效。

 

二、立足农业生态环保推进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

 

首先,加大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一要制定有利于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安排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划好生态建设、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和试验示范的补助方案,同时减免相应的税费,提高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补贴;二要拓宽投入渠道,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机制,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进行投资,以此来保障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具备充足的资金;三是金融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金融部门应制定优惠的生态循环农业信贷政策,增加对生态循环农业的政策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在有效解决农户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资金需求的同时,全面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建立健全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发展的激励体系以及奖惩机制,要积极倡导、鼓励开展植树绿化与水土保持等农业领域的综合性开发,加大对大型农业生态工程以及农业资源保护区的投入。

 

其次,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当地农业部门要综合分析、研究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倡导、引领农民群众依据当地生态资源环境来有效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等各类化学物质的使用,加强有机肥、无毒性生物肥料的引进和施用力度,进而有效降低各类农业生产污染源,同时还要注重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此外,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还必须强化农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的导向作用,从而保证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明确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及职能,做到管理和建设同行。故此,应当建立健全引领机制,有效指导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发展,积极引导各地方政府以及农民群众的行为,有效配置及重新组合城乡资源,并不断进行改进与优化,全力扶持与鼓励环境友好型措施的具体实施。与此同时,还要建立政府资金与金融资金之间的相互联动体系,并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形成社会资本引领机制,拓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资金的投资渠道。另外,各地政府要设置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专业机构并组织与协调农业生态环境取得可持续发展,做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兼顾工作。

 

四、强化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加大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开发力度并加以支持,有效提高生态循环农业的技术水平。目前我国不断加大对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财政投入,各地政府在此基础上应不断地吸引社会各方资金,形成多元化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投入机制,致力于生态循环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建设和研发上,逐步形成投资与收益相挂钩的新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相应的基础。一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要加快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率和转化率;二是加强推广应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畜禽排泄物治理、秸秆还田等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深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和示范工程,推广立体养殖、生态种植以及物质循环多级利用的生产养殖模式,扩大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空间,达到资源循环发展以及节约的目标。

 

(二)现阶段我国农业种植的间作套种、休耕轮作以及精耕细作等技术与经验已十分成熟和丰富,因此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创新应在充分汲收传统农业技术之精华的基础上有效进行。但现代社会是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的时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还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部分发达国家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已开始广泛应用生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有效实现了生态循环农业的信息化、技术化以及标准化生产,这需要我们学习和借鉴。

 

五、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农业资源不断紧缺、农业环境不断恶化的现阶段,加强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各地农业部门应积极宣传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农业发展支持投入力度,包括资金和技术等各个方面,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为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9篇: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规划;保障机制

1、生态文明、生态城市与生态城市规划

由于人类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环境质量越来越差,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逐渐深入人们的心中,这是人类对自己的反思,更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态文明并不是与经济发展相悖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生态文明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包括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协调关系。为了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理论作为指导,生态城市理论也就应运而生。所谓生态城市,即以人为核心,但达到的是社会、经济以及生态良好发展的人类生态系统,要进行生态城市建设,除了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外,也要重视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和谐关系。要想建设生态城市,必须要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以及伦理观,提高公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自觉保护生态,大力宣扬生态文明理念。

要想做好生态城市建设,首先要做的是生态城市规划,所谓生态城市规划,即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基础,全面规划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文化以及设施等,依据自然环境以及有关政策规定,通过生态、环境以及规划三个方面的理论原则作为指导思想,实现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环境的协调性发展。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之前,要制定合理明确的生态城市目标、发展的方向和布局以及需要重点发展的部分,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就要全面解决城市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城市规划是一种系统化与区域化的规划,这就决定了在进行规划时,要全面考虑到各个方面,系统分析与解决各个要素及其联系,可以借助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统计并分析数据、建模,采取适当的生态工艺以及工程技术,实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在规划时要全面思考分析城乡、区域、国家乃至全球不同地域空间层次,行动时脚踏实地,共同行动的同时,立足于地方行动。除此之外,生态城市规划是一种动态规划,有着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

2、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现状与经验

2.1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保护环境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许多城市已经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而且也进行了国际合作和交流,虽然生态城市规划有很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够到位的地方。

1)生态城市规划缺少恰当的功能定位。作为指导生态城市发展的综合规划,生态城市规划缺少恰当的功能定位。不够理解“生态城市”,致使规划过程和结果不够科学合理。由于不同地方的规划部门不同,建设和管理设计的部门也较多,如: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林业部、水利部等职能部门,这样一来,就造成责任无法落实,生态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体系以及管理制度无法有效结合。

2)生态城市规划缺少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说来,在对生态城市进行规划时,其规划的对象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或多个个体,而是整个生态系统,因此,其难度可想而知。如果将生态系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首先能够想到的应是区域内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类别,然后,更细致来说应该还有生态省、生态市和生态县。其中对生态城市进行规划时,必不可少的是编制和执行,编制是手段,执行是目的,但只有这两样还不够,必须还要具备统一的评价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对最终的生态城市规划现状进行评价,从而汲取经验。但目前生态城市规划缺少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中现实存在的问题。

3)生态城市规划缺少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生态城市规划如果缺少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许多事情往往会事与愿违。通常情况下,生态城市规划基本都是本着改善当地环境、给居民带来更好生活的目的,但由于公众参与匮乏,不仅相关部门在施工作业时困难重重,而且即使后期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公众也不知道背后的艰辛,仍然会肆意破坏。导致公众参与度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公众对生态规划概念理解不到位是一部分,但更多的是缺少公众参与机制,因为公众参与机制代表的是公众参与的渠道,如果根本连参与的渠道都没有,那就更不用说公众参与了。

2.2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经验

2.2.1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科学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对人们的许多生产生活活动均具有指导作用,当然,生态城市规划也不例外,只有对其进行科学的编制,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态城市规划不仅是在为当代人谋福利,而且也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城市规划就涉及到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技术、行为等各方面问题。在规划时最浅显的目的应是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生态经济、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等等,这些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如果缺少科学的编制,不仅很难做到统筹兼备,而且会出现各类不必要的问题。因此,相关生态城市规划部门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科学的编制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2.2.2采用综合集成的分析方法。由于生态城市规划的目的较为复杂,因此一般的方法很难胜任,现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方法,很多生态城市的规划基本还是沿袭着传统城市的做法,这样一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当前社会形势下的很对问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换句话说,生态城市规划中,由于方法的限制,很多问题仍旧亟待解决,因此,目前生态城市规划的当务之急是总结研究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规划方法,但是在这之前,生态城市规划中完全可以采取综合集成的分析方法,虽然这种方法有部分不足,但也仍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2.2.3统筹兼顾,注重城市的生态承载力。虽然城市在发展中可以无限制的向周围扩展,但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城市均有一定的承载力,如果超过这一承载力,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必须要注重城市的生态承载力,要想做好这点,必须要对整个生态城市统筹兼顾,对城市产业结构、人口数量、资源配置等进行宏观调控。另外,在做好这些的基础上,还应适当运用一些合理手段,如投入一些资金等保护并提高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雪,王海滔.生态城市规划系统及实施路径探讨[J].智能城市,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