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环境的特性范文

生态环境的特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环境的特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环境的特性

第1篇:生态环境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SWOT模型;无锡;特色生态小镇;战略环境分析

中图分号:TU9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一直立足自身历史和资源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尤以苏南模式为甚。随着改革深入,传统经济模式暴露出资源开发与利用简单粗放、产业低端、缺少创新等问题,无法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特色小镇”战略应运提出。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人口密集的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的空间平台。具体表现为三个特征:(1)产业强劲。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必须明确,定位最有基础、特色和潜力的主导产业,寻求可持续发展[1]。(2)功能多样。特色小镇主张产业、城镇、人居、文化“四位一体”,产业、旅游、社区、文化等多种功能聚合发展,有机统一[2]。(3)机制灵活。特色小镇建设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重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以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城镇成长的需求,推动小镇开展改革创新实验和试点。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突出特色,防止千镇一面的同质化竞争和一哄而上的局面,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防止盲目造镇。

二、特色生态小镇的界定

特色生态小镇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优势、历史文化传统,以生态产业为基础,市场消费热点为导向,注重乡镇经济建设的系统性,构建定位清晰、特色明显、相互依存和促进的生态产业体系,是种植、养殖、旅游、休闲、文化一体的生态产业群。特色生态小镇建设,是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于一体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三、无锡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战略环境分析

SWOT模型是结合内外部因素的战略分析模型,从内部的优势、劣势,外部的机遇、威胁四个方面,对战略进行分析。本文将借助SWOT模型,对无锡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进行战略分析。

1.无锡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的外部机遇

(1)政策引导积极

2016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三部委通知,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格局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同年10月14日,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公布,江苏省7个小镇上榜。据报道,住建部还将研究探讨金融扶持政策,为深化改革培育新兴产业,打造创业创新新平台,到2020年,努力实现小城镇承载能力、居住人口、镇容镇貌都有较大幅度提升[3]。

2016年7月,江苏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到,2020年前,力争形成100个左右特色鲜明的小镇和100个左右富有活力的重点中心镇,推动小城镇多元特色发展。

(2)产业转型需求

改革开放初期,无锡首创苏南模式,乡镇政府主导资源组织与配置,集结农村剩余劳动力,创办乡镇企业,推动工业化进程,至1989年,苏南乡镇企业创造的价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占到了60%,这是无锡地区经济发展的1.0。1995年起,苏南乡镇企业迎来了产权制度改革,对大、中、小、微、盈、亏企业进行转制,改制后的私有化和股份制是无锡地区经济发展的2.0。而当前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的多方面综合转型,资源存量在产业间的再配置,将是无锡地区经济发展的3.0版。

地区经济产业转型升级,要突破以往简单粗放、产业低端、缺乏创新力的局限,而特色小镇的建设理念,将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居民生活紧密联系,“产城人文”一体,谋求可持续的长远发展。无锡特色生态小镇建设,是基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区域发展新动能、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战略选择,从本质上看,也是顺应无锡经济发展演变、优化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内在要求。

(3)城市病对社会发展的困扰

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具体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拥堵治理损耗资源;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加大生活压力,降低幸福感和自身价值感,城市负担加剧、居民健康受损。

发生城市病的大多是单中心、并且中心城区人口集聚程度较为严重的城市,这些城市竞争力虽强,但城市病也同样严重。最新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无锡列为Ⅱ型大城市,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106》,将无锡列为2015年度十大宜居城市,但2016年以来房价上涨、交通拥堵较以往明显加剧。

探索中小城市培育、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完善城镇功能,能有效缓解大城市人口和资源压力。

(4)先进的科技支撑

推进特色生态小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源整合。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有效地促进了信息流动和知识共享,民众获得先进技术和新知识的成本降低,普通民众在农业资源开发中开始借鉴和使用先进工具和技术,并积极进行跨地区甚至跨境交流,为生态小镇建设准备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互联网+”的提出,使互联网从促进发展的外在工具,成为创新的核心动力,与工业以及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全面融合,推动了产业的重新整合。特色生态小镇建设作为产业、文化、旅游相融合的有机载体,在先进技术推动下能获得更好的效益提升。

第2篇:生态环境的特性范文

目前我国的室外建筑设计已经突破了原有的设计理念,从单一的建筑物本身的设计,朝着将建筑物与周边环境有益融合的方向发展。在现有的室外建筑设计中,多数的设计方案都能够将建筑物周边的环境在设计中考虑进去,在室外建筑设计时,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的环境条件为我们服务,使建筑设计方案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比如,在实际的室外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将建筑物的朝向向难,这样以来就可以更多的利用自然光,而减少了照明系统的用电量。又如,在室外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将室内设计成南北通透的结构,这样可以增加室内的通风量,减少对空调的过度依赖,减少了电能的消耗,减少了氟利昂的排放。

随着我国城市的扩张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室外建筑对能源的消耗逐渐增多,如何实现室外建筑的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因此必须从室外建筑设计这一源头入手,在室外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引入节能环保的理念,实现室外建筑设计与节能环保的统一。最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建筑物拔地而起,不但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还对现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因此,室外建筑设计与节能环保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室外建筑设计依靠节能环保来提升自己的档次和品质,节能环保通过室外建筑设计实现自己的发展,二者的关系互相促进、紧密联系。

2.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节能环保的具体措施

要想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节能环保,就要对室外建筑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优化,使室外建筑从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外部装修都体现出节能环保的特性。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节能环保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2.1在室外建筑设计中,选取节能环保的建筑和装饰材料

要想实现室外建筑的节能环保的特性,就要从建筑施工的源头抓起,即:建筑和装饰材料。我国原有的室外建筑物主要是红砖结构,随着建筑形式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提高,现在的室外建筑早已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陶粒砌块的外墙结构,这种结构保证了建筑能达到冬暖夏凉的的特性。在选择装饰材料的时候,也要选取节能环保的材料,这样做不但提升了室外建筑的品质,同时也提高了室外建筑的环保特性。所以,要想实现建筑节能环保的特性就要从材料选取环节入手,从材料源头保证建筑物具有节能环保的特性。可以说,建筑和装饰材料的选用,对建筑物的节能环保特性的实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2在室外建筑设计中,优化外墙保温结构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室外建筑的保温特性都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做好建筑物的保温关系到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用户使用的舒适度。目前室外建筑设计中,都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域,选取了合适的外墙保温结构,保证了室外建筑的保温特性符合要求。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如果保温结构选择的不好,将导致建筑物会浪费大量的能源在取暖上,不但浪费了能源,也与节能环保的目标背道而驰。目前在室外建筑设计中,通常的做法是优化外墙保温结构,通过增加外墙厚度、在外墙表面做保温层、采用混凝土浇筑外墙结构等多种方式,提高外墙的保温特性,使建筑物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2.3在室外建筑设计中,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尽量减少电能的消耗

在室外建筑的使用中,电能无疑是一个主要的能源消耗。室外建筑中如果不想办法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将无法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室外建筑设计中,为了使建筑物美观,经常在建筑物表面增加亮化景观。比如霓虹灯亮化、广告牌亮化和电子大屏幕亮化等几种方式。这几种亮化方式各自取得的效果不同,但都对电能有较强的依赖。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设计这几种亮化方式的时候,需要选择对电能消耗少的方式。并且可以尝试着增加太阳能发电装置,为亮化装置提供电能,减少对常规电能的消耗。所以,要在室外建筑设计中,提高点恩那个的利用率,尽量减少电能的消耗。

2.4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实现建筑物与环境的和谐

室外建筑设计的一个设计原则就是要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要尽可能的利用周边的环境为我所用。因此,室外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因为建筑物而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在建筑物的墙面颜色选择上,就要与周边的环境相配套,使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颜色和谐统一。又如,尽可能的多利用自然光源,而减少大面积玻璃墙的使用,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光污染。再如,要注意控制建筑物的噪声,空调系统要使用低噪音的设备,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噪声污染。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很重要。

2.5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考虑到人们的正常需求,使节能环保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中

室外建筑设计的目标是既要实现建筑物的环保节能的特性,又要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要将节能环保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中。主要包括:首先,优化温度调节系统,使建筑物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程度,并减少对电能的消耗。其次,优化照明控制系统,使照明系统与自然管线有效结合,保证了照明需要的同时,又不浪费多余的电能。再次,优化声音环境氛围,不但使用户能够享受安静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又不对建筑周边环境造成声污染。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要想既满足人们的需求,又实现节能环保的特性,就必须对每一个设计环节进行优化,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2.6在室外建筑设计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室外建筑设计中,需要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的考虑,不能因为兴建建筑物而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要采取具体措施,加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在室外建筑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周边的地势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树木植物等情况,确定室外建筑设计的方案,使室外建筑设计方案符合实际。其次,在室外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增加节能环保的特性,并且要降低建筑物由于能源消耗而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再次,在室外建筑设计的时候,要选取节能环保的材料,从源头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2.7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要使建筑物预留出未来应用新式节能环保技术的空间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很快,许多先进的建造理念和环保技术都得到了应用。因此,在目前的室外建筑设计中,一定要使建筑物预留出一定的空间,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在将来应用更新式的节能环保技术,更好的实现建筑物的节能环保的特性。现有的室外建筑设计手段,对节能环保技术的运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节能环保技术的深入发展,室外建筑设计将会有更多节能环保技术可以选择,这就为室外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技术保障。所以在室外建筑设计中,要使建筑物预留出未来应用新式节能环保技术的空间,方便未来进行一定程度的技术扩展。#p#分页标题#e#

第3篇:生态环境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生态补偿;征地生态补偿;生态资本

一、征地生态补偿的范畴界定

1.特定视角的生态补偿

从视角来看,征地生态补偿是从土地被征用的特定视角下的生态补偿。征地的生态补偿具有生态补偿的一般共性,也具有其特定视角下的特殊性。

其共性表现在:作为生态补偿的一种,这种补偿仍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进行的补偿,并通过征收一定的费用或补偿性的措施对生态利益受到损害的主体进行补偿来实现。

其特殊性则表现在:一般的生态补偿,受到损害的主体一般表现为一定的生态区域或一些群体,具有不确定性。而在征地的视角下的生态补偿,土地权利方在转让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其生态利益也直接受到了侵害,在征地生态补偿中,生态补偿的主体则应包括土地征用方、土地所有方以及相关的区域,在这种生态补偿中,主体明确了出来,使得生态补偿更具可操作性。

2.特定类型土地的生态补偿

一般意义上的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产生了破坏减损以及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而进行的补偿,而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最高所有者是国家,也就是说,只有国家享有受补偿的权利,国家以税收等形式获取补偿,再用到环境治理中去。

在征地生态补偿中,被征用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及草地等,这些土地的所有权是集体所有,土地所有者在享有土地的经营收益的同时,也享有土地经营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土地被征用后,土地所者的生态效益受到了直接损害,应该得到补偿。因此,相对于一般意义的生态补偿,征地生态补偿是基于土地所有权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生态补偿,其受补偿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国家主体,更直接的涉及到了土地所有者这一主体。

3.特定矛盾下的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的提出,就矛盾来说,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了资源的耗费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生态补偿的功能就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自然资源的耗费进行抑制,以期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盈,促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征地生态补偿的提出,更多的征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土地征用,在我国城市化大步推进的背景下,虽然土地是一个逐步征用的过程,但从长期来看,是一个量变走向质变的过程,必然会导致征地地区生态环境的巨大反差。因此,征地生态补偿更具体的出的矛盾则是我国城市化与征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城市化中生态保护的欠缺与征地地区的生态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这种特定的矛盾是征地生态补偿的重要特征。

二、征地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及启发

1.土地利用的外部效应比对与补偿的欠缺

征地生态补偿中,土地的利用由土地的普通生产向土地的其它开发利用转变。这种利用方式的转变,其产生的外部效应存在着差别。

土地在普通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在土地上进行的种植、造林等生产,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对水土保持、空气等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土地上的普通生产行为是一种有益的无偿行为,对生态环境是有益的,对于生态环境而言,是一种正外部性。

土地在被征用后,用于房产的开发及一些企业的建设,对生态环境必然会起来一定的破坏作用,对于生态环境而言是一种负外部性。根据外部性的基本理论,外部性的存在对经济活动是有害的,不利于资源的配置和合理使用,也就是说,正外部性应该得到补偿,负外部性应该承担外部不经济后果,以实现外部成本的内部化。

土地在征用前后,是一个正外部性向负外部性转变的过程中,因此被征地的土地所有方因其正外部效应则应得到补偿,而土地开发方因其负外部效应则应承担其外部成本。长期以来,国家通过税收等手段对那些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负外部效应的企业等进行管理,然而,对于那些在生产中对生态环境产生正外部效应的土地所有者则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及相应补偿,从而导致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片面性和消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态保护的难度。

2.公共产品理论与政府的干预功能

生态环境是公众的生态利益的实际体现,生态环境在经济活动中是一种与经济活动息息相关而又相对独立的一种产品,一方面给人们带来生态效益,由全体民众所享有和使用,另一方面其受到损害后,得不到积极的补救,因此生态环境具备了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两大特征,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可将其归为一种公共产品。

征地的生态补偿与一般性的生态补偿一样,被征土地所附带的生态产品也同样具备了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两大特征。公共产品理论的出现就是为了国家干预而确定的,也就是说国家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发挥其行政干预的职能,避免政府在生态保护中的“无为”,而在征地过程中,被征地一方往往是农民群体,在经济活动处于弱势地位,无法有效保障自身的生态利益,这就要求国家在此过程中加以行政干预,切实保障被征地方的生态利益得到合理的补偿和安置。

3.生态资本理论与总体补偿方针

生态资本即生态环境的资本化。生态环境作为一种资本,既体现在其本身的物质产出,又体现在虚化的服务价值,为公众提供生态效益。生态资本成为资本的一种形式,具有一般资本的一般属性,表现为它在以盈利为目的,在市场中的运行要遵循市场规律的支配;同时,生态资本又因为其本身的生态属性,又要遵循相应的生态规律。

生态资本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不同于一般的特征。一方面,生态资本具有强烈的结构特性,即生态资本内部结构的平衡是决定其盈利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最大的物质产出和生态效益的保障。另一方面,生态资本具有长期性的特性。即只要对生态资本合理的运用,依照适度的原则,生态资本可以凭借自身的自主性,不断的升值,而达到长期盈利的目的。再一方面,生态资本具有地域性的特性。即地域性决定了其盈利的局限性,这是生态资本的弱点,由于生态资本不具备一般资本可以转移的特点,使得生态资本在盈利上存在着局限性。

生态资本的三大特征决定了生态补偿的方式应该在保障生态资本的最大盈利的基础上实施。即生态补偿的总体补偿方针应该是在保障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平衡的原则上进行区域化的生态补偿,这个补偿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通过保障生态环境的整体结构平衡,充分发挥生态资本的自主性,兼顾生态资本的区域局限性,以期达到生态资本的最大收益。

根据以上几个经济理论,对于我国征地生态补偿制度,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发:以外部效应理论来对生态补偿的内涵加以界定,确定征地生态补偿机制中的各个主体;以公共产品理论确定政府在机制中的职能作用,强化政府的经济干预手段;以生态资本理论中生态资本的特性确定国家的对生态环境的统筹规划以及各种生态结构的调整措施,使生态资本的效益最大化,并采用多种的补偿安置措施对生态利益受损的群体加以补偿。

综上所述,征地生态补偿是在生态补偿基础上,在征地这一特殊视角下的生态补偿的理论扩展。人类由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这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要求。在我国,城市化的推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量的征地行为,以及依附于土地的生态效益的补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因此,构建完善的征在生态补偿制度,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4篇:生态环境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材料;资源;生态建材;环境协调;发展前景

前言

自20世纪后期,地球的整体环境在不断恶化,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资源节约”与“环境协调”的概念日趋凸显。而材料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获得最大限度的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环境材料(Ecomaterial)是世界各国在认识到当今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威胁的情况下,顺应时代要求提出来的,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发展前景。

1 生态环境材料的概念及特点

1.1 生态环境材料的概念

Ecomaterial――这一名词最初是由日本山本良一[1]教授于1992年提出的,后来在材料领域逐渐演变,最终以“生态环境材料”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然而对其的具体定义并未达成统一共识。通常认为,生态环境材料是一种功能特殊的材料,可以与环境相协调。它从原料的提取到产品的加工与使用,以及过程中废弃物的处理,都充分考虑到了环境、生态、资料等多方面因素。广义上说,生态环境材料不仅包括这种环境、生态多方面协调的新材料,也包括对传统的结构材料或功能材料进行生态化改造,在环境协调性评价,或者称为材料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调整、改造和完善材料的制造工艺,逐步实现传统材料向生态环境材料的转化。

1.2 生态环境材料的特点

生态环境材料不但具有优秀的使用性能,还兼有良好的环境协凋性,在具有先进性及舒适性的同时又能改善环境。所谓的环境协调性是指材料在开采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和资源较少,循环使用和可再生利用率较高,并且对环境污染较小;先进性则是指能够为人类开拓更广阔的活动范围和环境,舒适性即使人类的居住生活环境更加美好、设施更为便利。概括来讲,这种绿色制造工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量很少,对环境造成的毒副作用很小,负荷很低,是科技发展与经济效益结合的生产工艺(见图1)。因此,生态环境材料是材料产业发展的方向,是人们与自然和谐发展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与理性选择,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解决环境恶化、能源过度消耗以及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促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环境材料的分类

生态环境材料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其制造生产的生态化程度可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可循环利用材料,例如循环利用复合材料、循环利用合金、低杂质合金等;二是绿色过程环境材料,这类材料采用生产过程绿色化,原料使用可再生资源或者再利用废弃物;三是高资源利用率材料,如生命周期评价设计材料、精益结构设计材料、低损耗材料、导向应用材料等;四是原料无害化材料,如无汞材料、无镉材料、无铬材料、无铅材料等。

如果从材料的功能及用途方面来划分,生态环境材料可分为生态环境建筑材料、生态环境工程材料、生态环境净化材料、生态环境降解材料、生态环境修复材料、绿色包装材料以及生态环境替代材料等。生态环境修复材料有用于治理工业废水污染的重金属沉淀、酸碱中和、氧化还原材料,用于治理大气污染的颗粒物吸附和催化转化材料,以及用于减少有害固态废弃物对土壤造成的污染的固体隔离材料、用于防止土壤沙漠化的固沙植被材料等;生态环境净化材料有过滤、杀菌、分离已经消毒材料等;生态环境替代材料的代表是用作制冷剂的氟里昂替代材料,以及工业和民用的无磷化学品材料[2]等。

国际上许多知名的公司企业已研发出一系列具有与环境高度协调性的材料产品,像Misawa Home公司的100%可再生房屋、DAIKIN公司的房间空调器、BMW公司的混合动力汽车以及YOKOGAWA公司的便携式示波器等。这些新型的生态环境材料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潜在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 生态环境建筑材料的应用

所有人造材料之中,建筑材料的用量最大、产量最高,因此带来的能耗消耗与资源消耗也最高,污染最为严重。在当前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除了轻质、耐久性和高强度等性能以外,还要从循环的角度来考虑它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或生态兼容性。这一改变形成了多种具有明显特点的生态环境建筑材料,日益崭露头角,逐渐出现在建筑的各个角落。生态环境建筑材料是生态环境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以下几种材料作为代表来进行阐述。

3.1 生态水泥

生态水泥是通过回收利用工业废渣或城市垃圾进行加工,以充分发挥各种废弃物的潜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其活性,来生产无公害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材料是多组分的混合物,从理论上讲,凡是可以提供钙质材料和硅质材料的物质,都可以作为水泥原料。在传统的水泥生产中,大多采用页岩或石灰石等天然矿物作为水泥原材料,原生资源消耗大,废气、粉尘的排放量大,对煤炭的消耗巨大,被称为“煤老虎”,这完全背离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对人类及社会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若由其原料本质的化学组成来看,其完全可以用其他含有相似成分的物质替代,如粉煤灰、铜矿渣、电石渣、高炉矿渣以及煤矸石等。加入某些工业废渣以用作水泥的矿物掺合料,在有效节省水泥熟料、降低生产成本的前提下,还可以改善并提高水泥的性能,比如加入一些经过加工处理的矿渣能够有效提高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抵抗硫酸盐侵蚀以及抗渗能力[3]并显著地降低水化放热,粉煤灰可改善含碱水泥的泌水性能。

水泥在生产过程中温度很高,反应稳定,并且伴随充分的气固相热交换,因此利用这些特点,可以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同时对可燃的工业废弃物及可燃的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节约了单独对垃圾焚烧处理所消耗的能源,还另外拥有独特的优势。在水泥回转窑中,窑内气体温度可高达1800℃,物料温度在1450℃,可以保证熔点较高的有机物也能完全焚烧;回转窑内的高温气体湍流强烈,更有助于彻底焚烧工业废弃物;除此之外,气体在窑内的停留时间一般在4s以上,而物料的停留时间更是超过30min,为待焚烧的废弃物提供了充分的焚烧时间[4];焚烧后的废弃物残渣可以用作水泥的矿物掺和料,避免了废弃物的二次处理;同时水泥窑体系本身高效的除尘系统能保证废气快速顺畅地被净化处理,从而限制了燃烧产生的粉尘的肆意排放(见图2)。

澳大利亚某生态技术公司最近宣布开发成功一种能吸收温室气体的新一代生态水泥,其主要原料为粉煤灰、废料、氧化镁以及普通水泥。据报道,如果世界所产18.5亿吨的普通水泥中的0%由生态水泥替代,将会有16亿吨的二氧化碳被吸收。普通水泥每生产1吨,就会释放出1吨的二氧化碳,与之相反,生态水泥制成的产品是二氧化碳的中和物,如若这种生态水泥与有机废料纤维相结合,它们会成为二氧化碳的吸收物。除此之外,这种生态水泥不仅在强度上完全不逊色于普通水泥,还具有更高的耐氯化物性、耐硫酸盐性以及耐其他腐蚀性化学物质性。

总之,生态水泥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减少了废弃物的数量,并使其更容易被处理,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从而与环境相协调,并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环境,转变为地球的“清洁工”。

3.2 新型墙体材料

实心粘土烧结砖曾经是我国墙体材料的主导,比例高达90%左右。在生产和使用环节中,每年需要耗用粘土约109m3,毁坏无数农田,消耗大量标煤,排放若干粉尘及有害气体,粘土砖块小体重、不利于现代化施工、不满足轻质高强等当今建筑材料的基本要求。现在,人们开始研发利用各种工业废渣生产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各种轻质板材、墙体砖、矿棉、砌块等,利用甘蔗渣或麦秆等植物纤维生产纤维板,利用各种工业石膏,包括排烟脱硫石膏来生产纸面石膏板等,这些均给墙体材料带来一场全新的生态革命。

具体来说,轻质板材包括加气混凝土板、石膏板、石棉水泥板、普通混凝土墙板、有机涂层彩色钢板、玻璃纤维水泥板等品种。其中,石膏板以其所具有的保温、防水、吸声、轻质、隔热、装饰、空气湿度自动调节以及低廉的价格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人们在单一的轻质板材基础上,将这些轻质板材作为面层,在中间填充保温材料制备成复合墙板。目前人们研发并投入使用的复合墙板有很多种,如“泰柏板”系列的中间填充的是聚氨酯、发泡聚苯乙烯、合成纤维、岩棉等保温材料,两面喷涂水泥砂浆并辅以钢丝网而形成。还有采用复合材料蜂窝或纸蜂窝做芯材的金属或石膏复合板、玻纤增强水泥夹心复合板以及陶粒混凝土复合外墙板等。以上这些材料,不仅体现了能源方面的节约,而且因其可进行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控制而能够维持室内环境舒适程度,建筑物使用面积大,安装方便,是我国墙体材料(见图3)改革的必然趋势。

同时,新型砌块以其隔音、防火、质轻、强度稳定以及工效高等优点,将在中小型建筑中广泛使用。新型砌块的主要种类包括多功能石膏砌块、装饰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保温隔热砌块以及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等。其中,以利废且成本低的多功能石膏砌块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和应用最为广泛。砌块类似于板材,正在向复合型材料方向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砌块的保温隔热效果和减轻砌块重量,目前已生产出掺入膨胀聚苯乙烯颗粒或膨胀珍珠岩的混凝土空心砌块。或者为了使墙体兼顾围护与保温功能,还可以在空心砌块的空隙中填充各类保温材料。而装饰砌块则是同时具有围护与装饰功能的砌块。

新型墙体材料的市场前景光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事新型墙体材料(见图4)制备加工和化工高新技术科技产品的研究,以生态环境建材设备、技术工艺(高压高强标准压砖机、盲孔压砖机、各种砌块机、彩色水泥瓦机、轻质隔墙板机、节能挖掘装载设备等),利用工业废渣类似粉煤灰、煤矸石、炉渣、冶炼渣、大砂和各种尾矿渣,任意选取一种或两种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符合要求的新型墙体产品。

由于墙体材料对原材料的适应性比较强,只要其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并且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即可。利废墙体材料主要包括工业废渣类墙体材料、建筑废渣类墙体材料和农业废渣类墙体材料。这些墙体材料充分利用了废弃资源,并具有保温、减震、隔音等特性。其中农业废渣类墙体材料主要包括植物纤维水泥板、麦秸人造板、纸面草板、麦秸均质板等。秸秆包括水稻、玉米、小麦、红薯、棉花等作物的秸秆,纤维组分含量很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简称UNEP)报道,全世界种植的各类谷物,每年可提供秸秆约17亿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表明,全世界农作物的秸秆纤维有6成以上作为生活能源而被烧掉甚至在田中直接烧掉,并未形成工业化规模的生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一些粮食生产大省,有着非常丰富的秸秆纤维资源,我国的秸秆利用率仅为30%左右,大量的秸秆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直接在田中燃烧销毁,不仅是宝贵的资源的浪费,而且还造成了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新型利废墙体材料凭借充分有效利用资源与能源的特点,将占据未来庞大的建材市场,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3.3 纯天然木材

第5篇:生态环境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绿地系统生态环境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开发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区域,是城市产业结构、人口结构与空间结构向农村过渡的中间地带。这样特殊的地理区位,受城市辐射和乡村固有力的共同影响,同时,这一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多,结构复杂,变化迅速;人类活动频繁、复杂,生态环境体系呈现动态变化,并有恶化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体系的构建,对实现城市边缘区以及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城市边缘区概述

概念

R.G普里奥(1968年)认为:城市边缘区是一种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地带,它位于连片建成区和郊区以及具有几乎完全没有非农业住宅、非农业占地和非农业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的土地利用转换地区。

1.2特性

城市边缘区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从城市形态上看,该地带位于市区向郊区过渡的地带,使其具有过渡空间的特性;由于其在土地所有制、土地利用形式、经济与人口构成、空间建设的模式与景观以及社会观念、管理体制上与城区存在着明显差异,使得“城”和“乡”的内涵和表象在这一地带混合,使其具备多元性的特征;加之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城市边缘区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使其具备动态性,今天的城市边缘区有可能是明天的城市的次级中心,今天的乡村有可能是明天的城市边缘区。

城市生态环境及其构成

特定的城市区域中,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统一体以及这个统一体中进行物质能量流动的因素,称为城市生态环境。所以城市生态环境由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沟通自然、社会、经济的各种人工设施和上层建筑(合称人工生态环境)组成。

城市边缘区的环境现状分析

1)城市扩张无序,土地利用没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规划,使城市边缘区的土地资源、生产资料浪费严重;经济利益、对资源的不合理分配等原因,使城市边缘区的耕地、自然资源如河流、大树、果园、林地等流失严重。结果一方面是城市绿地耕地减少,土质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是自然景观破坏,物种和景观的多样化减少,生态安全性降低。

2)由于城市边缘区对于城市中心的疏散功能,众多污染源体的工业集中聚集在城市边缘区,加之环境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匮乏,环卫设施的紧缺,使城市边缘区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污染的困扰,环境急剧恶化。

城市边缘区绿地系统功能定位

城市边缘区的绿地系统是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在城市生态环境体系的建设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丰富了城市绿色空间、改善了生态环境、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维持了城市的生态平衡。

1)城市边缘区的绿地系统能够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边缘区绿地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在中心城区绿地饱和的情况下,弥补了城市整体绿地面积的不足,充实、扩展了城市绿网,丰富了城市绿色空间,推动城市区域生态建设的进程,改善城市区域环境质量。比如:城市边缘区内的道路绿化及防护林建设,一个方面通过合理的规划运作让城市先绿起来,另一方面也起到生态防护、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形成一道屏障,一城市的绿色防护墙,减少了各种灾害的发生频率。

2)城市边缘区的绿地系统的建设带动了区域经济及其他产业发展。

城市边缘区的绿地建设方式是多样的,不是单一的植树造林,也可以是农田景观、果园、林地等。这类绿地的规模建设不仅能够形成较大的规模效益,也能带动诸如农林牧的第三产业、房地产、旅游观光业的发展。目前众多大城市的旅游观光园的蓬勃发展中可以得到良好的印证,其田园的甜美,风景的乡村气息,自由回归自然的采摘生活,已经成为城市边缘区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同时促进本土文化的延承,地方特色的景观格局的形成。

城市边缘区绿地建设中,以保护和有效利用原有植物群落为主,适当引进适合本地域生长的植物,可以有效的促进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本土植物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有助于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地方特色的景观格局的建立,赋予城市风貌一定的特色。

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体系的构建

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在建设中应遵循整体性、系统性的原则。基于以上对城市边缘区现状环境的分析、重点针对绿地系统功能的分析等,笔者认为应该重点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体系的构建:

立足区域,规划先行

城市的无序扩张,边缘区域内建设活动的随意,是边缘区内各种问题并发的根源。因此,全局性整体性的规划引导,对于城市边缘区内的生态环境的建设至关重要。规划先行,立足区域的整体发展,城市扩张的方向以及土地利用布局,建议采用分散集团的布局模式,注重用地分区的划分,分析并确定各组团的功能定位以及组团在城市整体空间发展中的位置,制定统一全局的长远性的城市边缘区的综合规划。

在此规划的指导下,若干规模适宜的集团,有机分散在城市的边缘区域,其中,每个集团内都安排生产、工作、居住、娱乐等功能,做到就近工作,就近居住,就近娱乐。每个集团即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中心城区、边缘集团之间,以及各集团之间,都保留有大片的绿化隔离带或者是成片的菜地、果园、高产农田、林地等,以此来遏制城市的“摊大饼”式的盲目扩张,减少对耕地等自然资源的侵占,维持生态环境的多样化。

规划设计合理的农田绿网,建设组团绿心增加区域斑块绿地

基于城市边缘区内必须保有一定的耕地农田,来保证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规划设计合理的农田绿网是建设绿化隔离带最合理方便的方式:大面积的农田中结合城市道路、乡间小路、过境交通、林地等适当的引入一些绿色林带。这种方式一方面,提高了绿地系统中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并能够形成合理的城市绿网格局;另一方面,可以将乡村的田园风光以及新鲜空气带入市区,促进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改善,充分发挥城市边缘区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

根据“绿心理论”即由于大气环流和城市热岛的共同作用组团中心的大面积绿地能够有效地改善空气污染强度。因此建议,在城市边缘区的各个组团中心建设大面积的绿地,以此来改善城市边缘区的空气污染等问题。此外,在农田与道的交汇点、道路的交叉处、河流沿岸等位置增加绿地建设,用以保护水系和自然生态系统,促进城市边缘区的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城市边缘区域内通过农田绿网、斑块绿地的建设,形成绿地系统网格,重构城市边缘区的景观格局,促进并维持了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中重视城市气候和风环境

城市的气候、风环境等对于城市生态体系的构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将高层建筑建筑布置在城市的上风向,就相当于为城市建造了一道防风墙,将会严重影响城市的空气交换。在城市边缘区的建筑强度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将高层建筑布置在城市的上风向位置;在规划中还应重视风气候对城市功能布局的影响,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体系的发展。如某城市夏季东南季风,冬季正北,少东北风,无西风,那么城市边缘区的功能布局时,应该避免东南方向绿地林地农田等的大量流失,避免大量工业用地的出现,以此来保证夏季的东南方向的新鲜空气。而东北方向可以适当的多布置工业较多的集团。

提高居民意识,重视环境保护

环境的良性循环,最终还需要居民的保护和共同维护。在城市边缘区物质环境建设的同时,应着重提高居住于其中的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宣传保护和维持环境的重要性的同时,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规范,从法律的角度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

第6篇:生态环境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园林规划;植物;多样性;生态安全;景观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当前追求高品质生活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潮流,无论是优化居住环境、减少污染还是构建充满魅力的园林城市都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的必然选择。园林城市的规划意味着将自然引入城市,带给人们更好的生活享受,园林规划所构造的多样化生态系统与多物种将会增强城市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生态环境稳定性,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不过随着园林规划的积极开展,其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植物多样性选择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下面我们结合园林规划实际情况对植物多样性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对策。

1 园林规划中植物多样性存在问题分析

城市园林规划引进了众多植物,这些植物的引进种类多、引进方式多样化、引进规模大,给城市生活和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不少积极影响,但是同时也出现了诸如不经实验引进、破坏生态环境稳定、驯化间隔过短等问题,虽然短期内有利于构建园林城市,满足其对多样化植物的需求,但是混乱无序的局面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下面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城市园林植物选择和引进并非简单的绿化工程,其中涉及到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对植物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估,是一项技术要求高、科技含量高的工作,只有在确保适应性试验和风险评估过关之后才能够进行引进。随着园林规划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新植物的引进越来越多的重视商业价值与观赏价值,对于生态价值和风险则大为忽略,逐利环境下,大量植物被非法推广。这种局面无疑是由于我国绿化植物引进制度和监督制度的缺失所致。目前除了《植物检验检疫条例》外,我国有关绿化植物引进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建设尚不完善,由此增加了植物引进的风险[1]。

比如前些年引进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三裂蟛蜞菊、凤眼莲等已经对不少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生态失衡、植物泛滥等情况屡见不鲜。初步统计显示,我国外来杂草共75属107种,其中就有62种是作为观赏植物、药用植物、蔬菜、饲料、牧草等引进的[3],这些惨痛教训再次敲响了盲目引进的警钟[2]。有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已经引进的百多种植物中超过一半是作为观赏性植物、经济性植物引进,但是在引进之后其结果和效益不如人意者众多,这就是无序机制带来的严重问题[3]。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积极引进了不少外来植物,但是在营造多样化园林效果上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由于引进工作过于重视数量的增加忽略了种类所致。所以,目前我国众多城市园林规划工作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植物种类单一问题,虽然某些地区城市及其周边自然生态环境中植物多样性种类超越一千种,但是大多数地区还是在四百种以下,其中能够应用于园林规划的绿化植物则更加少。大规模植物引进乱象中种类少问题严重,植物品种过于局限于其中几种,各地盲目跟风现象屡屡发生,尤其是城市街道两旁树木的引进,除了常见的木棉、爪哇美人树、洋紫荆、凤凰木、羊蹄甲等,剩下的种类十分单调,也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4]。

在多样化植物引进上,园林规划要考虑到植物本身对当地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的适应性,以及其服务于城市园林规划的功能性,只有在因地制宜基础上,才能够完成规划目标。但是国内多数地区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盲目抄袭现象,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园林绿化的设计上,类同情况比比皆是,一种植物的引进会迅速波及到很多地区,对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经济性和功能性则较为忽视。这种情况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不同地区植物的种类分布特色,同时还会造成生态环境失衡与资源浪费,弱化了园林城市的构建特色。

城市园林规划作为城市民生工程的重点组成部分,是打造本城市特色的特殊工程。我国国内很多城市的园林规划工作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过分欣赏外来植物、忽视本地植物的问题,对于本地乡土植物引种驯化的忽视,对于外来植物的过度青睐,造成了诸如无序引进、生态环境失衡、物种排挤甚至灭绝等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多样化生态格局的营造,还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外来物种侵略等问题。所以,重视本地物种地位,对于营造稳定、高效的城市园林有重要意义。

2 园林规划植物多样性体现策略

城市园林规划中植物多样性的体现要在保障植物引进多样性的基础上强化安全性,以此为目标,园林规划工程要切合当地自然环境、城市性质、植物特性、生态稳定等需求,以多样化的策略实现多样性建设。

植物引进要与当地地理环境相切合,在明确植物特性的基础上选择土壤和气候最适宜的地区,选对植物种类,做到科学合理规划,这样才能够完成园林规划工程中的多快好省目标,减少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将植物本身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在明确本地区气候环境的基础上,要考虑到植物本身特性,确保其引进后能够在实现观赏价值的基础上带来更多的自然经济效益,比如城市街道两旁的树木选择,既要能够忍耐瘠薄的土壤,同时还要耐热抗辐射。考虑到生态环境多样性,在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选择与分布上也要做到科学合理,比如开敞性空间高大乔木可选择棕榈、枣椰子、霸王棕、台湾相思等,水景空间选择各类蕨类和沉水、浮水、挺水植物等。

在植物的选择和引进方面既要保障生态安全,还要营造区域特色,保住本地区的生态安全底线。在安全性方面,多样性植物意味着风险也成倍提升,在品种引进上要切实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在保障多样化的基础上,提升当地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营造更美城市园林风貌的同时保障生态安全。在区域特色上,植物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在当地营造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园林文化品位,在外来植物和本地植物比例分配方面,要科学、合理,积极应用外来植物的同时保护好当地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比如园林规划中较为典型的复层绿化,可通过积极拓展三维空间分布,在不同的平面空间构造不同功能性的植物绿化设计,增加立体感,充分利用植物多样性与立体空间,增加植物富集度和立面景观美化度。

园林规划设计方面,要积极利用多样化植物带来的多样观赏特性,设计与城市本身风貌相协调的景观,保障适应性、功能性、经济性与观赏性。比如根据植物分属观花类型、观叶类型和观果类型在不同地区进行合理布置,最大限度的发挥多样化植物对环境的忍耐能力、净化能力,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缓解城市污染带来的热岛效应和负面影响,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营造一个将植物特色、城市风貌和谐搭配的城市景观。比如可以通过积极增加人工群落等手法将植物群落结构的特性发挥到极致,形成规模效应,扩充同类植物多样化品种的种植,遵循绿地景观设计原则,塑造缤纷多彩的生态环境。

总之,城市园林规划中植物多样性的体现要通过积极综合各方力量实现,在加强植物引进把关的同时将城市生态环境安全、植物多样性、景观建设等融合在一起,在实现观赏性、功能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态性。

参考文献

[1]刘卫国,吴森.张家界市省级园林城市建设的初步探讨[J].湖南农业科学,2009(3).

[2]杨金凤,王玉宽,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36(26).

第7篇:生态环境的特性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生态规划;原则;物种多样性;树种

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还兼具绿化美化、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等作用。对城市中的人们而言,一个城市总体印象主要来源于其在道路上的感受,这种感受不只是生硬的混凝土外表,也包括道路旁的绿地植物,所以说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是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城市面貌和环境质量。在这样情况下,有必要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中引入“生态”观念,探索以生态为导向的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思路和方法,这对生态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1 城市道路绿化及其生态意义

城市道路绿化是指在道路两旁及分隔带内栽植树木、花草以及护路林等,以达到隔绝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景观元素在道路上的排列具有方向性,人们沿着不同的交通路线活动,所看到的景观序列也不同。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绿化日益受到重视,不仅能遮荫、防尘、防护、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环境,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中最宝贵的绿地资源,有着巨大的生态意义。①城市道路两旁多是绿色植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碳氧平衡;②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空气中有很多危害人身体健康的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而城市道路绿化对这些有害气体有很强的吸收和净化能力;③防尘。诸多事实证明城市道路绿化对粉尘有明显的过滤和吸附作用,尤其高大树木;④杀菌。例如,景天科植物的汁液能消灭流行感冒一类的病毒,松树放出的臭氧能抑制结核菌,等等;⑤衰减噪音。城市道路两旁的林带能防治噪音,原理是声能投射到树叶上被反射到各个方向,利用树叶振动来消减噪音。

2 城市道路绿化生态规划设计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大量的建筑物、道路等建设使城市硬化地面面积日益提高,城市绿地空间日益缩小。过多的硬化地面积为城市带来了以下危害:①硬化地面渗水性差,导致地面雨水径流过大,倘若城市排水设施的输送能力低的话,一旦下暴雨,雨水无法及时排出;②城市道路材料主要是混凝土,这种材料会吸收和反射太阳的热,增加城市的热效应,从而影响着城市的生态环境;④大量的城市道路建设虽然缓解了交通压力,却造成城市生态环境失衡,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产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城市道路绿化生态规划。

时代在变迁、思想在进步,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大浪潮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我们接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更要保护自然,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特别是在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的当下,更要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防护措施。而城市道路绿化可以强化城市中的自然体系,通过植物的生态作用消除硬化地面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设生态型城市。所以,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建设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平衡的有效方法,是顺应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无论对城市发展还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都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3 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设计

所谓的生态规划是指在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受破坏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土地的利用。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一方面受制于城市环境的影响,一方面要利用其生态价值去改善城市环境。城市道路绿化生态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遵守城市生态特性原则和物种多样性原则,对树木、植被等植物物种的选择、种植面积、种植数量要有严密规划,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最大程度地发挥生态效应。

3.1 遵守的规划原则

3.1.1 城市生态特性原则

(1)物理特性。城市道路的土壤肥力低、水分不足、透水性差,加之空气质量不高,在这样恶劣的物理体性下,要做好乔木、灌木、地表植被的选择。乔木主要作为行道树,有美化街道、遮荫等作用,宜种植生命力强盛、病虫害少的树种,如雪松、法桐、国槐、合欢、垂柳等。灌木主要应用于分车带和人行道绿带,有衰减噪音、遮挡视线等作用,易种植紫荆、连翘、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等。

(2)生物特性。病虫害是威胁植物旺盛生长的主要因素,从生态学角度看,易选择本地生态系统中有其病虫害天敌的树种,以确保旺盛生长。例如,东北地区易种植樟子松、侩柏、黑松、梓树、山杏等树种,抗病性强,便于管理。

(3)社会特性。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风貌的一部分,树种的选择要与城市文化、周围建筑等相协调,构建赏心悦目的人文景观。所以,对城市道路绿化进行生态规划时要尊重传统文化和街道独有的色彩,与街道背景和城市文化结合造景,才是适宜的生态设计。

3.1.2 物种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的树木能改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单调性,营建多重结构的食物链,有效防护病虫害,茂盛生长。

(1)城市道路绿化系统是城市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载体,规划布局合理的道路绿化才能确保物种的多样性。

(2)城市道路绿化在规划设计前,要对树种生态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综合考虑它们的生物特性和生长习性来合理配置乔木、灌木等植物,形成多样性的植物生态系统。

(3)绿化植物茎叶所占的空间体积是衡量城市绿化生态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样面积内种植的树木越多,复层指数越高,所以选择树木时要考虑种植面积及种植数量,以提高复层指数。

3.2 具体的生态规划与设计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城市景观的灵魂。城市道路绿化的布局和物种选择要密切配合,与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相适应,做到景观和环境的相对统一。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要结合整体规划结构布局,讲究层次美、季相美、整体美,注意乔灌花、乔灌草的搭配,以及竖向空间的分隔等,力求形成点线面组合的多样空间形式,以达到最佳的生态作用。

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应按照生态规划原则和国家道路绿化条例的要求进行设计,具体如下:

(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设置隔离绿化带,人行道路一侧也要设置路侧绿化带,用于衰减噪音、防尘、净化空气之用。在树种选择上,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根据土壤肥力、养护管理等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最好是具有抗污染性强、观赏价值和长势好的,能满足防尘、遮阳降温等需求。

(2)在树木种植上面建议采用立体栽植设计,尽量种植多样的树木。为了充分发挥道路绿化的生态作用,规划设计不要过于强调景观效应,一味引进美、奇、新的植物,否则会降低生态作用。

(3)道路绿化带的宽度要高于7m,只有在足够宽度的土壤上才能种出种类搭配适宜、密度适当的绿化带,维持正常的生态循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密度大的城市干道可能没有较大面积的绿化带,在这种情况下要尽量创作一些土壤、地理等条件符合要求的多孔性小空间。

(4)用长远的眼光看城市道路绿化规划问题,不易经常更换树种、植被,以免影响本地生态循环系统。出于生态安全性考虑,对引进的外来树种要相当谨慎,只有经过三年以上的生态安全性即生长适应性观测的树种才能种植,以维持生态平衡。

(5)对城市道路绿化进行生态规划设计时,要考虑行车、行人的进度和视线条件,确保视野开阔,避免遮挡行车、行人的视线,发生交通安全事故。除了规划设计要着重考虑这一点,养护中要注重修剪,既可以避免遮挡视线又可以美化市容市貌。例如,道路交叉口不种植高大、茂盛的树木,以低矮灌木为主,保持视野开阔。

(6)在交通量、人流小的路段,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要预先留出一条不铺装的种植带,种植乔木、灌木、草坪等植物,宽度要适宜,便于行车、行人停靠。在交通量大、人流大二人行道窄的路段,易设计树池式绿带,一般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易种植花草等。注意树池要低于路面,便于雨水渗透,确保土壤的渗透性、多孔性良好,以便植物生长。

(7)除了城市道路绿化种植外还要考虑养护管理问题,如果重种植、轻养护,绿化、生态效果会降低,因为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地理条件差,不易于生长,要特别注重人工养护管理。例如,及时补充水分、养分,除病虫害,修建等,使树木长势旺盛,所以要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计划。

4 结束语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不仅美化了城市面貌,也改善着城市生态环境,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一些中小城市为寻求经济繁荣,忽视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道路来绿化上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其生态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城市发展要坚持经济与环境并重原则,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以要做好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规划设计工作,合理配置道路两旁的植物,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人们营建舒适、绿色的生活家园。

参考文献

[1]张一奇,应君,蒋建松.人性化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初探――以海宁市钱江路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2]王卓琦,顾蔚文,施拥军.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J].山西建筑,2010年33期.

[3]姜多,贾文婷.浅谈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绿化形式[J].林业科技情报,2010年03期.

[4]王睿.城市道路功能与景观结合性设计初探――以营口市东部新城渤海大街东段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王亚茜.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年5期.

[6]殷九玲,穆瑞丹,寇博.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J].现代园艺,2011年9期.

第8篇:生态环境的特性范文

1.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是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特征之一,环境适应性是在变化的生态环境之中,可能出现全部情况造成的影响。这其中包括人类对自然变化的适应能力,还有不同物种之间的适应能力,还包括自然变化使物种被淘汰。有些自然变化属于良性变化,并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但是近年来恶性变化不断增加,已经影响到了人类居住的空间,对人类的生存能力提出了更多挑战。为了降低人类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必须努力降低恶性影响,尤其是能源短缺、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等问题,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所以在不会永久损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是生物适应性的重要表现。生态环境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遭遇多次极端危险情况,这些危急情况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永久性损伤,使生态环境寿命下降。如果在极端危险的状态下,生态环境也可以发挥出调节功能,那么就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发挥功能。但是这种适应功能有一定限度,例如在人类使用氯氟烷烃时,往往都会在流层大量堆积,而且会分离出氯游离基,臭氧层与游离基发生反应,臭氧浓度不断下降,最终导致臭氧层产生空洞。这种空洞一旦产生,自然环境根本无法恢复,这就是环境适应性存在的局限。而这种能力是生态环境特有的,所以环境适应性存在于生态环境之中,是生态环境的基础属性。

2.环境可靠性

环境可靠性也属于生态环境的基础属性,但是二者存在一些差别。首先,虽然两者都是强调生态调节能力,但是环境适应性主要强调可能发生的极端危险情况,环境可靠性主要强调日常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并不是特指极端情况。在描述生态环境破坏时,环境适应性主要通过定性方法进行微观诠释,环境可靠性则是通过定量方法进行宏观诠释。当然,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互相存在一定联系,环境适应性越强,生态环境的可靠性就越高,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在进行环境保护试验的过程中,必须考虑适应性与可靠性的区别,环境试验尽可能选择可靠性试验,可以获得准确的生态环境基本数据,在模拟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需要添加环境适应性试验,检验环保措施的实际效果。

二、环境工程的预防与治理

由于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破坏承载力,如果超过承载力就无法进行自我修复。所以在破坏性过大的阶段,需要采取环境工程进行修复,在自然环境恢复适应性后结束环境工程。目前我国常用的环境工程为以下几项。

1.水污染防治

水污染是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基本资源,也是生态环境中的主要因素。根据2010年我国开展的水资源调查数据发现,我国全部城市中,有50%以上的城市存在缺水问题。在世界水污染城市中,前十个城市中有8个是我国的城市。所以进行水污染防治已经是我国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水资源保护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水污染。例如漂白粉、活性污泥法等水污染治理技术,都起到了十分优秀的效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关部门格局实际污染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水污染控制规定,完成水污染防治工作。

2.大气污染防治

社会经济发展更加迅速,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各类家电数量急剧膨胀。虽然家电为人民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大气污染问题却更加严重,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还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冰箱与空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释放氟氯昂,这种物质会破坏臭氧层。而人们最常用的出行工具就是汽车,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会排出大量尾气,这些问题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降低大气污染,我国采取了工业气体净化、除尘等空气净化技术,使空气污染呈现下降趋势。

3.固体废物防治

固体废物防治难度非常大,不仅因为无人面积广,还因为固体废物污染源较多,无法采取全面控制措施。我国常用的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是填埋法,这种方法在公元前3000年由古希腊发明,通过填埋有效降低固体垃圾数量,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得以提升。目前我国进行了多种工业废渣研究,已经将部分工业废渣转换为建筑材料,减少了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固体废物防治方法将不断增加。

三、结语

第9篇:生态环境的特性范文

摘 要:生态环境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石,必须得到有效的保护。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等问题不断出现,这就对我们如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文在总结历史经验和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然后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234

而农业的发展又是离不开生态环境的,农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显得尤为的重要。而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农业的发展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负面;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紧密相连,二者缺一不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生产的粮食产量将大大减少;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

1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这些年来,为了发展农业而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从短期上来看,农民获得收入,但如果长此以往,放任此行径,必然带来生态的危机。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起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环境,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排名靠后。另外,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不强,水资源的浪费从未停止过;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的水土流失量是50亿t,约占世界的1/12。同时,我国50%的土地处于干旱地带,常年少雨水,该地带沙漠化现象严重,平均每年增加3000km2。另外,我国滥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草地退化、沙化现象严重,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2.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合不合理,直接决定资源是够得到优化配置。落后的农业产业结构,浪费了大量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产出效果也不理想。我国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需要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我国地大物博,但是区域差异明显,各地资源分布不均。对于这样的特殊情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区域的特性,进行不同形式的农业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实现农业产业的结构升级。我国沿海地区应该适当减少粮食种植,多种植其特色植物和农作物,充分利用其有效资源,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而我国东北和内陆地区可以发挥其地理优势,多种植粮食作物,一来足够满足全国粮食需求,而来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增长农民收入。

2.2 大力l展科学技术

广泛推广科学技术与服务,利用科学技术建设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过良好的保障,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率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农业成果的转化率以及科技贡献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所以,我国在科技兴农方面,还需要加大投资的力度,不断地进行摸索和创新。

2.3 实施城镇化战略

实施城镇化战略,促使农村过剩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减缓农村生态环境压力,从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由于我国城乡人口不合理的现实情况,致使全国大部分人员滞留在农村,从而导致农村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环境压力过大。因此,解决农村人口城镇化,对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有直接和高效的作用的。另外,我国也要保证人口的科学布局,不仅要保证农村人民能够转移到生活条件好的城镇,同时保证农村人民能够在城镇生活下去,这就要政府在城镇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稳定房价,为转移的人口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使其能够适应城镇生活,并生存下去,实现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从而减缓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保护和重建生态环境。

2.4 加快农产品的结构调整

长期以来,我国农药、化肥品的投入量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农药和化肥使用量第1大国。我国在农业化肥使用方面是严重超标,市场上充斥着许多“毒”产品,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我们知道,农药和化肥是造成土地污染最严重的方式之一,它会造成土地板结、碱化,严重的导致土地无法再生,无法种植农作物。在进行农业生产时,要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同时发展科学技术,发明环境和谐型的农药,从而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效率。

3 结语

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2者之间不可偏废。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在不断地恶化,出现了许多问题,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执法部门依法办公,全国人民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只有这样,农业才能取得可持续的发展,人民才能更加安康,国家才能更加稳定和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