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双减政策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循环经济 碳贸易 环境保护
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机制短期内在给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在传输利用大气资源有偿性的市场信号。从长期看,协议有关规定不是解决温室气体的万能方案,不能约束个别国家推出协议,甚至为部分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非合理碳贸易提供不正当激励,我国应着眼长远和自身环保约束,更加注重环保技改和资金投入,加快发展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国际碳排放贸易与各国利益分配
《京都议定书》引入了以联合实施(JI)、排放量贸易(ET)和清洁开发机制(CDM)为核心的“京都灵活机制”,同时拟订了“土地利用变化、造林和改善农田管理”等措施增加吸收二氧化碳量来抵消本国碳排放指标的协议框架。根据《京都议定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先减限排、多减排义务,技术能力差、经济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暂时没有减排责任。《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规定了具体且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实施进程见表1。
《京都议定书》确定的联合实施(JI)、碳排放贸易(ET)和清洁开发机制(CDM)三种域外减排机制引起国际社会积极关注。域外减排机制的核心在于,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这三种机制,在本国以外取得减排的抵销额,从而以较低成本减少排放量。碳排放贸易无疑是《京都议定书》机制的核心,域外减排机制规定了成员国一种独特的市场交易―碳贸易。2005年2月协定生效后,二氧化碳排放作为一种商品可以在缔约国之间进行自由买卖。碳贸易的实质就是向人类生存的环境补充氧气,以对抗全球工业和其他产业从大气中获得氧气、产生一氧化碳的消耗过程。市场交易中如果一国排放量低于条约规定标准,则可将剩余额度卖给完不成规定义务的国家,以冲抵后者的减排义务。
目前发展中国家并未承担减排义务,对这些国家企业,通过减排额交易,结合CDM项目,能够获得发达国家提供的技术、资金和投资,进而发展本国环保技术。CDM项目合作行业范围广泛,涉及到电力、燃料、林业等各种可以提高能源效率或者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企业。目前我国减排技术比较落后,劳动力也相对便宜,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实现减排计划的目标国家。《京都议定书》1-2承诺期内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是有利的,但长远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及压力会逐步加大。《京都议定书》表面上是环境问题,实质是经济、能源、政治问题,是环境与经济增长方式及能源增长效率的综合问题。发达国家通过碳密集产品和高能耗项目向我国转移,未来数年,产业大规模转移带来的负面效应将制约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
自由贸易体制的碳排放贸易与环境保护相关性分析
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不同环境标准意味着环境要素的禀赋程度不同。H-O理论分析根据各国要素禀赋不同,一国应出口本国富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受环境因素制约,将环境作为其中重要生产要素,同时认为环境监管不严、环境保护宽松的国家为环境要素富裕的国家;环境监管严格、环境保护高的国家为环境要素稀缺的国家。要素禀赋引入两种要素:环境和劳动力或技术。假定符合H-O理论前提,生产两种商品:密集使用环境要素的高污染产品;密集使用劳动力或技术的低污染产品。
环境要素禀赋的不同,影响了两国产品竞争力。甲国的高污染产品由于环境要素富裕,获得比较优势,将扩大高污染产品的出口;乙国的高污染产品由于环境要素稀缺,处于比较劣势,将减少高污染产品的出口。显然,不考虑环境成本因素,依赖环境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对于碳贸易活动本身就是不利的。实际生活中碳贸易必须考虑环境标准与成本,实施环境监管及保护,对于碳贸易影响尤其重要。
环境保护措施对贸易影响分析
实施环境监管及保护措施对各国贸易的影响,对小国而言,作为世界市场价格的接受者,由于实施环境监管及保护,生产要素从高污染产品转向低污染产品,高污染产品生产下降,低污染产品的生产上升。对于具有比较优势能够进入国际市场的低污染产品,不仅有利于小国贸易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国内环境质量的改善。
对于大国,由于实施环境监管及保护,高污染产品生产下降,低污染产品的生产上升将导致国际高污染产品价格上升,低污染产品价格下降。大国作为世界市场价格的主导力量,其低污染产品的较低价格竞争力将引导世界范围实施环境监管及保护,对于碳贸易具有良性作用。当然,如考虑各国消费者对污染产品的不同偏好时,发现环境良好也会通过改变各国贸易产品比较优势进而引导该国贸易产品结构。
分析表明:环境成本作为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通过环境标准差异来实现影响资源禀赋、技术、资本、基础设施和宏观政策环境的比较优势,环境因素通过影响成本而对碳贸易产生影响,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有效的。
环保制约对我国参与碳排放贸易的启示
理论上在经济与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密切相关制度安排下,一个经济体的减排会对其它减排或没有减排的经济体产生福利影响。当边际减排成本较高国家从边际减排成本较低国家购买排放份额时,清洁发展机制(CDM)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减排成本。国际碳排放贸易能降低减排成本,与“地点灵活性”密切相关。“地点灵活性”在很多区域产生作用,在允许全球排放贸易时,所有国家都争取设定有利排放上限并作为排放份额的买方或卖方参与国际市场。
我国排放技术基点低,在我国完成减排成本也比较低。我国参与碳排放市场似乎是合适的,对自身环境建设也有利。但我国参与碳排放贸易仍须慎重,如果过多介入交易市场,接受发达国家技术和资金,可能在未来谈判中被发达国家制擎,要求我国承担更多减排责任。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下一轮减排谈判已经开始,我国在此轮谈判中利益问题将受众多因素制约。根据《京都议定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作为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为我国赢得10多年较好发展时间。研究结果担忧后京都时代,即第三个承诺期到来时,鉴于我国碳贸易不加约束造成国际产业转移带来温室气体排放数量快速增长,发达国家要求我国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承诺的压力将与日俱增。利用《京都议定书》1-2承诺期对发展中国家无减排义务的有利安排,我国应慎重参与国际碳贸易,在合理有效利用碳贸易带来技术与资金转移前提下,重点加快后期谈判中碳贸易与本国环境保护协调机制的建设。
循环经济条件下我国碳排放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策略
合理处置市场机制与政府作为的双效作用
《京都议定书》建立在市场规则的“灵活机制”值得我国在参与碳贸易过程的注意,政府应当在碳贸易与产业转移中有所作为,防止陷入市场机制过分侧重短期利益而陷入长期环保压力的困境。《京都议定书》最重要的结构性创新是建立了多种以市场配置为主导的新机制。利用市场力量来决定如何及在何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即允许发达国家间通过贸易排放额度来实现减排目标,以保证最经济的减排选择;清洁发展机制(CDM)则从市场作用鼓励发达国家排放者通过诸如投资于清洁能源项目等方式来参与发展中国家的排放量;允许国家之间转让或联合最初规定的排放限额数量(欧盟通过排放额度联合使用,形成单一跨国排放目标),从而调整在《京都议定书》中的目标。
构筑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从全球利益角度《京都议定书》符合全人类整体发展需要,中国的国际责任和自身利益都要求尽快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和政策环境。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协调,根本上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增长格局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路径相似,都是以资源消耗为动力、以严重污染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循环经济与可持续理念证明此类模式有悖经济规律,我们需要一个可持续的、兼顾人类全体利益的和谐发展,而非满足一国利益的、摧毁环境为代价的、自杀式的发展。
协调社会价格体系与生产成本的约束机制
建立循环经济面临诸多制约,主要是价格障碍和成本障碍。循环型生产环节效益来源,一是废弃物转化为商品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二是节约废弃和排污成本。目前普遍存在原材料价格障碍和循环过程成本障碍,使循环经济效益难以体现。因此,要加快构筑社会价格体系,政府通过有效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市场资源配置机制来引导国际技术与资金进入循环经济产业,从而初步解决影响循环经济的价格障碍。同时环保管理部门通过提高排污标准和制定消费环节废弃物收费标准,以环境监管约束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废弃成本与排污成本,初步解决循环型生产环节的成本障碍。
有效处理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关系
清洁发展机制(CDM)在引导技术与资金大规模流向发展中国家有巨大潜力,短期内我国参与国际碳贸易仍有一定实践意义。但发达国家把碳密集产品和高能耗项目向我国转移过程中,对我国提出巨大挑战。我国能源贫乏且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和设备落后,能源利用效率不高。按照循环经济我国当前重点是调整能源结构,从“两高一低”(高投入、高排放、低产出)向“两低一高”(低投入、低排放、高产出)转型。循环经济要求最大限度地将废弃物转化为商品,降低废弃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相应就减少污染治理投入和环境监管成本,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处理碳贸易与调整能源结构的关系,必须把握循环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前提。
参考文献:
关键词:碳排放权国际贸易;CDM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200108-02
1 国际碳排放权市场的现状
碳排放权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兴的贸易产品,它的目的在于以较低成本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碳排放权国际贸易以温室气体排放许可证或减排信用额为主要商品形式。企业是这一贸易主要的参与实体,在特定范围的交易规则和交易框架进行贸易。
按照《京都协议书》对发达国家的强制减排要求,2012年前发达国家需要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在50亿吨至55亿吨,其中一半减排量由发达国家内部完成,余下超过25亿吨则需要通过通过国际市场,主要与发展中国家进行CDM项目合作以实现减排目标。而据200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球范围已签约的减排量还不到3亿吨。在今后五年的时间内,可以预计,碳排放权国际贸易将会有一个爆炸式的增长。尽管《京都议定书》在美国并未获得批准,但碳排放交易市场已经止式启动,并获得蓬勃发展,潜力巨大。据世界银行估计,2008年~2012年全球碳交易需求量为7~13亿吨,交易值可为每年140~650亿美元。另据欧洲气候交易所称,一旦二氧化碳排放配额交易在期货期权市场展开,仅欧洲市场每年的规模就将达到580亿美元。
从目前的情况看,随着碳排放权国际交易的迅速增长,附件一中的发达国家是碳排放权的主要买家,用以充抵在《京都议定书》下的减排责任,或者作为一种投机手段在今后出售来获利。而非附件一的发展中国家则成为该商品的主要卖家,与发达国家进行CDM项目的合作,并将产生的CERs通过合同规定的方式出售给发达国家。
2 碳排放权国际贸易对我国的影响分析
在发展CDM项目,进行碳权贸易上,我国有较强的禀赋资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表现出以煤炭为主,能源利用率较低。中国每创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因此我国减排潜力很大。另外,设备及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且具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较好的政策环境与经济发展潜力,所以减排成本相对较低。相对而言,发达国家的减排成本一般高于我国,如美国减少1吨温室气体排放的成本大约是100美元,而在中国只有20美元。
因此,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的温室气体减排信用额提供者。根据联合国CDM项目执行理事会(EB)的统计信息,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世界各国在联合国已经注册成功的CDM项目总数为890个,其中我国已注册成功的项目数量为147个,占项目总数的16.52%,仅次于印度(33.82%)居世界第二位。但由于我国已注册项目的减排量规模普遍较大,因此在总减排量上,我国以90.956,948吨二氧化碳当量雄居榜首,占全球预期年减排量的48.38%。根据亚行环境专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中国每年将提供近1.5到2.5亿吨的CO2当量。市场份额约占全球一半。
2.1 碳排放权国际贸易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碳权贸易对我国的意义不仅仅是我国又找到一种新的贸易商品。根据联合国的定义,CDM项目应遵循以下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和优先领域相一致;促进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先进、高效、环境友好的技术转让,特别是能源技术的转让;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区域环境的改善等。
因此,通过清洁发展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碳排放权贸易,有助于我国获得发达国家提供的资金和先进技术,特别是能源技术的转让,开发由于存在技术或资金障碍而仅凭借自身的能力难以实施的项目,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 碳排放权国际贸易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影响
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碳排放权贸易作为排污权交易的一种方式,参与其中无疑对国内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形成、排污交易制度的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通过CDM项目的国际合作,我国在引进先进的技术同时,也可以积累宝贵的碳减排项目合作经验,这对我国在日后不得不承担起减排责任时无疑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作用。CDM项目的监督、审核、减排量监测等,都有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和方法,以保证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不造成新的环境破坏,对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进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而且,CDM项目通过市场机制解决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其监测制度和第三方审核等体制,也为我国进一步治理国内环境污染,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2.3 碳排放权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作用
《京都议定书》所产生的碳排放贸易机制在短期内除给我国带来收益的同时,也正在向世界传输这样一个市场信号:利用大气资源是有偿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除美国外都已基本加入京都体系,而且即使美国没有加人,其在国内也正在建立类似的体系。虽然《京都议定书》规定了碳减排三种灵活的履约体制,但毕竟还是会产生成本。而聪明的西方人选择了一种一箭双雕的方式:进行产业转移。发达国家把高污染、高能耗及资源型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再从这些国家进口低附加值产品或半成品,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发达国家自己的排放量,实现他们单个的排放目标,而且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量,使得发展中国家一直指责发达国家高消耗的声音减弱,并且挥舞起政治和经济的大棒,强烈要求碳排放量日益增多的发展中国家承担起减排的责任。
无疑,中国正面临这样一种情形。西方消费需求加剧了中国碳排放增长。近年来中国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的快速增长,不仅是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膨胀的结果,更是国外市场的消费需求拉动所引起的货物出口迅速增加所致。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迅速增长,1990年至2003年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17亿吨,增幅超过73%。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3.5%,并且很有可能在2010年左右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在《京都议定书》下一个履约期的谈判中,我国将面临着国际上极大的压力要求承担起减排责任,再想如第一期中逍遥自在恐怕不再可得。
而我国人均GDP刚过1000美元,国家开始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阶段,是能源需求的高增长时期――高楼、高速路、铁路、机场、电厂这些基础设施需要大量水泥、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化石能源,并且由于技术和设备相对陈旧落后,能源消费强度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比较高,而技术和
设备并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和更新的。一旦在这个时期承担起减排责任,这无疑是给高速行驶的经济列车踩下了刹车,将会对我国经济的增长产生很强的负面作用,影响经济的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此外,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迅速增长和粗放式地生产方式还会给中国带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京都议定书》的签约国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国际市场,并在这个市场上建立了保护环境的游戏规则,只有节能、低污染的产品,才能够在这个市场上站住脚。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国际竞争对手可能会利用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限额设定“绿色”贸易壁垒,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会成为贸易保护主义者手中的武器。中国高排放、低产出获得的产品,可能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争端因子,引发一些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
2.4 碳排放权贸易的局限性
令人忧心的是,迄今为止,国际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流通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权交易市场流动性差,发展不完善,被各种交易类别分割成了多个封闭的市场,各市场间缺乏流动性。其中最典型的是CDM项目的交易市场和国际其他交易市场之间的流动性问题。CDM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实施的碳减排项目,发展中国家只能将减排额度出售给发达国家的中介机构,却不能拿到国际市场去进行出售,导致这成为一个明显的买方市场。相反,国际买家却可以将在发展中国家购买的减排额度拿到国际市场去出售,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发展中国家在减排交易中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不可能期望用自己的CDM项目所产生的减排量来抵扣自己的份额,并且也无法从中获取较大收益。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企业;管理创新
作者简介:刘毕贝(1977-),男,江西瑞昌人,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学企业研究、知识产权;赵莉(1980-),女,江苏镇江人,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讲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与社会创业,知识产权管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社会创业组织价值创造过程的理论模式研究”(编号:09YJA2H016);广东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创业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及其在广东的实证分析”(编号:S2011010000193),主持人:严中华。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4-0023-04
一、高职院校管理创新的内涵
何谓管理创新?国外学者朱利安·伯金肖(Julian Birkinshaw)定义管理创新为实施能明显改变管理工作开展方式的、新的管理方法、过程或结构,旨在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1]。
借助朱利安·伯金肖对管理创新内涵的分析并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管理创新的背景,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管理创新就是高职院校在由传统的非营利组织向社会企业的转型过程中,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造血功能和教育功能,保障其内部各个层次目标的实现而实施的一系列的管理实践(做法)、过程、结构[2]。
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涉及高职院校这一系统的多个方面,但是根据朱利安·伯金肖的管理创新分类理论,对高职院校管理创新按其广度和深度也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图1):
一是指仅影响单一功能区的管理实践。例如兼职教师的薪酬管理创新(人事管理领域),分学段灵活式管理制度(教学管理领域)多渠道筹资策略(财务管理领域)。
二是指影响在某个单一的职能领域根深蒂固原则的管理创新。例如人事管理领域,实施“校企互聘共培”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所谓“校企互聘共培”是指,在聘用行业企业(特别是“教学企业”合作单位)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为学校兼职教师的同时,鼓励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改造和提高专任专业教师的高职教育执教能力,打造双师结构专业教学优秀团队[3]。这种机制打破了传统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单纯以学校为主体,以专业理论、教育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模式,突破了传统的高职院校人事与分配管理制度的原则与实践。
三是指影响管理实践,并跨越许多职能领域管理创新。例如设立教学企业管委会、校企合作办公室等机构,这种管理创新的行为跨越了学校人事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行政管理等不同的职能领域,通过机构设立协调与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管理创新没有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核心价值与内在原则。
四是指影响深层次管理原则,跨越许多职能领域的管理创新。例如教学企业的构建与管理,突破了传统高职院校完全非营利的原则,强调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双重底线的平衡原则。同时,这一创新必然跨越学校人事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多个职能领域,需要这些职能领域配套改革的支撑。
通过对于高职院校管理创新类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处于第四象限的微观教学组织的创新,即教学企业的构建与管理将成为高职院校管理创新的核心。因为,它集中体现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由传统的非营利组织向社会企业转型过程中的核心目标,并将深刻影响高职院校各职能领域相应的管理创新。
二、基于“教学企业”构建与管理的高职院校管理创新背景
(一)我国高职院校本质属性正由非营利性组织向社会企业转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采取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导致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直接资助经费逐年减少,政府对福利事业的资助也大为削减,而“市场失灵”导致人们对非营利组织提供的社会服务的需求有增无减,于是非营利性组织急剧膨胀。但是,非营利组织用以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资源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非营利组织开始转移方向,尝试运用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来解决自身发展上的财务危机。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将实现社会价值和企业化运营结合在一起的新组织形式,它力图以企业的方式为立足点,实现市场资源和非市场资源、货币资源和非货币资源之间的优化整合,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将其定义社会企业[4]。
虽然欧美对社会企业的定义有很大的区别,但究其本质,一言蔽之就是: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第一,社会企业具有显著的社会目的与使命;第二,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第三,通过市场机制开展生产或经营活动;第四,保持双重底线,即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平衡,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
内容摘要:本文在巴罗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回归方法分析发现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为负,同时计算出了使我国经济增长最大化的宏观税负约为18%,这高于我国目前的宏观税负水平,税负需要适当降低,但减税空间并不大。文章进一步对所得税、流转税和财产行为税的减税效应进行分析,发现各税种对促进消费和投资的效应是不同的。最后,针对加强减税效应、扩大民生支出和发挥增税效应方面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宏观税负 经济增长 减税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近两年自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中央政府实行了四万亿财政投资计划,试图降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而确保经济的增长率能够达到8%的目标。但在具体投资措施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失衡。一方面大部分的资金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银行的信贷大部分给予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获得的信贷资金很少。从积极的财政政策来看,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加财政支出,二是减少税收。在金融危机影响加深之际,我国也进一步实行了结构性减税的政策,但我国对于减税方面的措施较少、减税规模不大。
国内外学者关于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这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即宏观税负高阻碍经济增长,低则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对于是否需要减税,如何减存在分歧。汪昊(2009)根据税收公平原则,针对我国税收制度导致不同纳税人税收负担不均衡的现状,得出我国结构性减税的空间仍然大量存在,我国应进一步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的结论。刘凤良等(2009)利用内生增长模型的理论框架,并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得出我国最优的税负为16.47%。同时采用基于行业投入产出表的经济增长核算方法,估计了我国不同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发现我国的TFP增长主要来自服务业,最后得出了我国现阶段需降低宏观税负,但减税重点应该放在增值税上。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可以看到,目前国内关于减税问题以及如何减税的问题还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主要分歧在于经验分析中对我国宏观税负统计口径的使用、税收的定义、最终税负承担者的确认、减税规模等方面不一致。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包含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价格指数和经济增长等因素的多变量回归模型,试图找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优宏观税负。
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假设税收是经济增长的凹函数,以巴罗(Barro,1990)的模型为基础,利用经济和财量,可以建立以下计量经济模型:
LNGDP=α0+α1LNTAX+α2TAX+α3LNP+α4LNI+ε (1)
其中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TAX为宏观税负 (税收收入占GDP的比率)、P为价格指数、I为投资、ε为白噪声、LN指自然对数。为了消除异方差,且不改变其长期关系,所以取其自然对数。根据凹函数的性质,函数有最大值的条件是经济增长关于宏观税负的二阶导数-α1/TAX20,而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有正负效应,所以α1α20。对方程求一阶导数并令其等于0,可使得经济增长最大化的宏观税负为:
TAX*=-α1/α2(2)
(二)数据来源
由于1985年实行了第二步“利改税”,体制性因素使得1985年前的宏观税负不可以进行直接的比较,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得性,本文选择采用1986-2007年的数据。价格水平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示,张军(2002)认为中国二十多年的工业化是按照资本驱动型的增长模式进行的,其资本形成主要依赖于固定资产的持续增长而不是存货投资的增加,因此本文的投资数据选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且是经过计算的1978以来的居民消费价数平减后的真实变量。
(三)单位根检验
计量分析中为了避免宏观经济变量的不平稳产生伪回归,首先对各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Dickey和Fuller(1981)提出的ADF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可以发现LNGDP、LNTAX、TAX、LNP、LNI的检验值分别大于其5%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表明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但是它的二阶差分是平稳的,即为二阶单整序列,那么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做回归分析。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四)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本文以1987-2007年为样本空间,对模型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经济增长的最小二乘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协整的原理,如果各变量是单阶同整的,那么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等价于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平稳。进一步对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ADF检验,可以得到ADF检验值为 -3.301738,而5%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为-3.052169,因此可以拒绝残差序列是非平稳的假设,也就是说残差序列是平稳的。从表2可以看到各个变量系数都显著异与0,而且不存在序列相关,回归的效果很好,拟合度达到了99.9%,通过了总体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α1、α2和预期的符号一致。在长期关系中,经济增长与其它3个变量存在稳定的关系,即税收通过政府支出、宏观税负、价格水平等途径影响经济增长,宏观税负阻碍了经济增长,政府支出促进经济的增长。利用回归结果,可以确定最优税率,使GDP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为:TAX*=(-1.291110)/(-7.272183)=17.75%。因此,我国的最优税收规模约是GDP的18%。
减税的效应分析
(一)所得税的减税效应分析
居民是消费的主体,应该提高其消费能力。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主要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和预期。当居民预期不确定时,其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会转变成储蓄而不是消费。个人所得税和居民收入密切相关,当前围绕个人所得税的减税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工资薪金扣除标准先从800元调到1600元,进而又增加至2000元;二是暂免征收存款利息所得税。虽然经过调整以后,居民的税收负担得到减轻,提高了其可支配收入,但是消费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明显提升。这是因为近年来我国密集推出教育、住房和医疗市场化改革,而基础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乏使得居民对未来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居民偏好于储蓄而不是消费。所以从个人所得税角度来说,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二)流转税的减税效应分析
流转税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三者的比重占到了税收总收入的63%。首先,增值税的削减有助于企业扩大投资,促进经济的增长。聂辉华等(2009)基于全国企业层面的数据,使用面板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平均意义上增加了9710698元。但增值税转型也显著地减少了就业,平均约减少10%的雇员。他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方面减少增值税有助于促进企业的投资,另一方面在减少增值税的同时,需要对促进就业的相关产业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其次,流转税的比重远远超过了所得税的比重。税制结构对经济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也需要一个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税制结构。所以我国应显著提高直接税的比重,也就是说大幅度降低流转税的比重,从而向所得税与流转税的双主体格局转变。这不仅可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同时在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财产行为税的减税效应分析
财产行为税虽然它只占所有税收收入的11.2%,比例很小。Arnold(2008)的研究表明,财产税尤其是不动产税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最小。房产税属于财产税是名义上我国针对财富存量征收的税种,但征得的税收收入很少,而且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已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高收入阶层占有的财产主要是资产,减少房产税已经无法进一步促进消费。若提高房产税,可以增加政府的收入,一方面可以避免政府因为财政支出刚性而出现财政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对民生方面的支出,缓和社会矛盾和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上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了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产生负的效应,同时也估计出了使我国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率约为18%,它低于我国目前的宏观税负水平约为20%的水平,两者相差了2个百分点左右,涉及约金额5000亿元,可见经过本轮的结构性减税后,目前我国进一步减税的空间已经不大。同时本文对减税可能产生的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减少个人所得税,对促进消费的作用并不明显,减少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有利于促进投资,但增值税同时会减少就业,这不利于促进消费和社会的稳定。在考虑了这些影响之后,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
(一)加强减税效应
对个人所得税而言,可以降低其最高边际税率和适当调整级距,这有利于增加居民税收收入,同时完善个人所得税的结构。进一步降低企业所得税,并对劳动力比较多的中小企业、服务业等给予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这不仅能保持充分就业,还能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加快增值税的转型,在具体措施方面,可以进一步将房屋、建筑物投资纳入消费型增值税的抵扣范围,允许其抵扣全部的固定资产投资。
(二)扩大民生支出
在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减轻居民税负对促进消费的作用不大。政府需要加大对民生方面的投入,一是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加快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这些能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三)发挥增税功能
在提出一系列减税措施和扩大财政支出的同时,本着完善税制结构,降低政府的财政风险的目的,应发挥增税功能。一是完善财产税制,可以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同时提高房产税的税负;二是提高资源税税负,具体措施上可以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三是推进社会保障费改税,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这些措施都能增加税收收入,同时不会对消费、投资等产生影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李波.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测度与评价[J].税务研究,2007(12)
2.赵理想.由宏观税负分化看中国是否需要减税[J].税务研究,2008(11)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图审查;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计算书
中图分类号:TU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4-0117-03
自从加入WTO以后,我国已成为全球瞩目的投资首选地和最大的建筑工地。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我国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施工图审查工作也变得愈来愈繁重。由于我国施工图审查工作始于2000年,至今不到十年,审图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对规范条文的理解也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图纸审查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施工图审查工作的一些体会和总结,希望能为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
一、建筑施工图部分
(一)房屋的适用高度及高宽比限值
房屋的适用高度和高宽比主要相对高层建筑而言。在审图过程中,应按照当地设防烈度、结构体系、场地类别及建筑设防分类等要素确定建筑物的最大适用高度。其计算范围应从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算起,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间等高度。限制高宽比主要是对结构刚度、承载力、整体稳定性的宏观控制。对于体型较规则的高层建筑,其高宽比容易计算,但对于体型较复杂的高层建筑,其高宽比难以确定。一般可按所考虑方向的最小投影宽度计算高宽比,否则应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计算方法;对于带有裙房的高层建筑,当裙房的面积和刚度相对于其上部塔楼较大时,计算高度和宽度可按裙房以上部分考虑。
(二)不规则问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把建筑物的不规则分为两类:平面不规则和竖向不规则。其中平面不规则包括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和楼板局部不连续;竖向不规则包括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及楼板承载力突变。国内外大量震害都表明,建筑物越不规则的,其震害就越严重。建设部在2006年印发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中把建筑不规则类型分为九类,见表1:
在审图过程中,对第1、2、6、9条可根据结构计算书信息来确定;第3、4、5、7、8条可根据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及剖面图来综合确定。如果表中的不规则类型大于或等于3项,应判定为超限高层建筑。若少于3项,但为严重不规则,也应判定为超限高层建筑。
(三)找出不利于抗震的因素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往往注重建筑物的使用空间(追求大空间)和外部形态(追求美观)等,而很少考虑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这就给结构设计人员带来不少难题。所以在审图过程中应着重注意这类问题。通常此类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使用单跨框架结构或局部单框结构。该类结构由于其平面内刚度较差,震害相对较严重。在我国抗震规范(GB50011-2001)第6.1.5条明确规定:多层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高层框架结构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若采用多层单跨框架,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性;对于高度超过28m的单跨框架结构应判定为超限高层建筑。
2.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根据抗震规范(GB50011-2001),这些构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但在审图过程中发现不少设计人员并没有计算竖向地震作用,而是凭经验来加大这些构件的配筋量,这就很容易产生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矛盾。
3.大量设置不利于抗震的角窗或角阳台。设置角窗或角阳台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审美效果。但有些角窗或角阳台的设置是不利于抗震的。图1(a、b)是抗震性能不同两种角阳台:
二、结构施工图部分
(一)设防类别的确定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将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丙、丁四类。设防类别不同,其抗震要求也不同。设防类别越高,安全性越好,但造价会提高;设防类别越低,造价越低,但安全性难以保证。所以,合理确定抗震设防类别不仅必要而且意义重大。一般来说,绝大部分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比较容易确定。但也有些功能分区较为复杂建筑物其设防类别就不易确定。这就要求审查人员认真理解规范的内涵,分析建筑物的性质、规模、特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多种因素,合理进行分类。如有些建筑物在不同部位其设防类别就不同。在吸取汶川地震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规范编制组对2004年版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进行了修订。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修订提高了医院、学校、体育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抗震设防。这一点应引起广大审图人员的注意。
(二)抗震等级
抗震等级是抗震设计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工程造价。抗震等级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结构类型、设防类别以及当地设防烈度综合确定的。对于有些建筑(如甲、乙类建筑、单跨框架建筑、短肢剪力墙建筑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其抗震等级。据笔者经验,在审图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种情况的抗震等级:
1.地下室的抗震等级。根据抗震规范(GB50011-2001)第6.1.3条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4.8.5条规定:对于有地下室建筑,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当地下室超出上部主楼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9度抗震设计时,所有地下室结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带裙房建筑的抗震等级。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4.8.6条和我国抗震规范(GB50011-2001)第6.1.3条规定,当主楼与裙房连为一体时,裙房的抗震等级应按主楼确定;当两者设缝时,主楼与裙房应分别按各自情况确定抗震等级。所以,在施工图审查过程中,应分清两者之间是否设缝这一条件。
3.某些特殊结构的抗震等级。在审图过程中,若遇到短肢剪力墙结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如带转换层结构、带加强层结构、错层结构、连体结构等)时,其抗震等级应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一般可提高一级)。
(三)关于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和地下结构的腐蚀情况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和地下结构的腐蚀情况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的重要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3.4.2条规定了混凝土结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要求,见表2:
对于地下结构的腐蚀情况,主要通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确定。即地下水或土对地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中的钢筋的腐蚀等级。防护要求除了上表要求外,还有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基础及基础梁的表面防护、垫层材料等。《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2008)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分别见表3、表4:
此外,在审图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垫层材料的选择与腐蚀等级不一致。例如在中等腐蚀情况下,垫层材料按规范要求应选择耐腐蚀性材料,但实际有不少都采用100厚C15或C20混凝土。还有些情况是在无腐蚀条件下却采用防腐措施,增加了工程造价。如在无腐蚀的地下结构中采用抗硫酸盐水泥、钢筋阻锈剂。
(四)配筋问题
配筋的审查工作主要包括梁、板、柱、剪力墙及其边缘构件的配筋。一般应保证图纸中的实际配筋值不宜小于计算书中计算配筋值,且宜控制在±5%以内。
1.柱配筋问题。柱的配筋问题主要有四种,即角筋、纵筋、节点核芯区箍筋以及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在审图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后三者的配筋审查。对于角筋问题,若是按单偏压计算的,可以不考虑;若按双偏压计算的,也应考虑角筋的审查。
2.梁配筋问题。梁的配筋审查工作主要是梁纵筋和箍筋,尤其是梁底跨中纵筋应加大审查力度。审图过程中,应适当加强框架梁和连梁的审查。此外,对于连梁应按照强剪弱弯的原则进行审查,同时跨高比也应满足要求。
3.板配筋问题。一般来说,板的配筋问题不是很多,且大多数板配筋是相同的,审查工作量相对较小。审查的重点主要是板底跨中配筋和支座处负筋。
4.剪力墙及边缘构件配筋问题。此类问题主要包括剪力墙水平、竖直分布筋及边缘构件的纵筋。
此外,在配筋审查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两点:(1)要核实计算书中定义的钢筋级别与实际配置的钢筋级别是否一致。如果不同,应把实际配置的钢筋级别转换成计算书中的级别来换算钢筋面积;(2)要核实计算书中梁、柱箍筋及剪力墙分布筋的间距是否与施工图中的实际间距一致。否则,也应按计算书中的间距值进行换算。
(五)基础与地基处理
1.基础设计的审查。(1)基础选型是否合理。合理的基础选型有利于保证经济性与安全性的统一。例如,有些基础本应选择独立基础,但实际上选择桩基础,安全性虽好,但造价太高;反之亦然;(2)基础的设计是否考虑危险因素的存在。如山区修建的基础是否存在滑坡的可能;城市里的基础施工是否会影响邻近建筑物的安全以及在开挖基坑时的防护工作是否到位等;(3)对于有裙房的高层建筑,对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措施是否得当;(4)基底持力层或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是否进行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验算;(5)后浇带设置位置不合理,施工应注意的事项说明不具体、不完整。如后浇带浇筑材料、封闭时间及在平面图中的位置不明确。
2.地基处理。(1)回填土的压实系数λc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采用不同换填材料,其压实系数不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4.2.6条就明确给出了不同垫层的回填土压实系数λc。如果压实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将很难保证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要求。在审图过程中就发现有不少回填土的压实系数达不到规范要求的下限值;(2)对湿陷性黄土的处理。对于埋深较浅的湿陷性黄土,可通过地基处理将其全部清除;但对于厚度较大的湿陷性黄土,一般只能采取部分处理湿陷性黄土的办法进行地基处理。但处理的深度及剩余湿陷量必须要符合《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的规定。此外,在场地平整过程中应留有一定的坡度,避免场地内有水积聚。
三、结构计算书部分
(一)设计参数信息
1.混凝土容重取值偏小。在很多计算书中都取混凝土容重为25kN/m3。考虑到混凝土表面的抹灰或装饰,一般宜取26~28kN/m3。
2.结构基本周期。结构基本周期的理论计算比较繁琐,一般可通过经验公式进行估算,见表5:
通过上面的经验公式可以验算计算书中结构基本周期取值是否合理。
3.周期折减系数。对于框架及框剪结构,由于填充墙的存在,结构的计算刚度要小于实际刚度,计算周期大于实际周期。因此计算出的地震作用是偏小的,使结构偏于不安全。所以,对结构计算周期进行折减是必要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3.3.16条就以强条的形式对此做了规定,并在3.3.17条给出了不同结构的周期折减系数范围。尽管只有对高层建筑进行规定,但笔者认为,对于多层结构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周期进行适当折减。
4.剪力墙加强区的起算层号。对于无地下室的结构,剪力墙加强区可直接从底层开始;对于有地下室的结构,应根据对地下室的要求来确定是否需要加强,如果地下室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宜考虑加强;对于多层地下室,一般把地下一层作为剪力墙加强区的起算层号。
5.地下室层数问题。对于有地下室的结构按实际情况定义地下室层数;对于没有地下室的结构在有些情况下也要定义地下室的层数。例如,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为计算基础梁配筋,一般都将基础梁定义为第1标准层进行整体建模计算。因此,基础梁所在层应定义为地下室。否则,底层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部位将会移至基顶,这不符合规范要求。如果把基础梁所在层定义为地下室,程序将自动从地下室的上一层开始进行柱端弯矩调整。
6.室外地面附加荷载问题。一般来说,对有地下室结构的建筑,必须考虑室外地面附加荷载影响,通常可取10~20kN/m2。实际在审图过程中发现,该值通常被忽略,这一点应当注意。
(二)计算结果信息
1.周期比 Tt / Tl。《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第4.3.5条明确规定,结构以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以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l之比:对A级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对于一般的多层建筑可适当放宽,一般可控制在0.95以内。限值周期比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实际上,周期比不仅反映了结构扭转刚度与侧向刚度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同时也反映了结构抗侧力构件布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2.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作用计算。SATWE程序一般自动计算0°、90°方向的地震作用。对于平面较规则的结构一般只须计算这两个方向的地震作用即可,但有些不规则的结构还应计算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地震作用。判断依据主要是计算书中提供的水平地震作用最大相交角度的大小。若超过±15°,则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5.1.1条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计算振型数。计算振型数与振型参与质量系数有关,合理选择振型数可保证振型参与质量系数不小于90%。如果计算振型数偏少,则振型参与质量系数也会随之减小,导致结构所受地震作用偏小,从而降低结构的安全性。一般来说,振型数应为3的倍数;当考虑平扭耦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时,振型数不应小于15,对多塔结构振型数还不应小于塔楼数的9倍,但也不宜超过结构层数的3倍。按以上要求确定振型组合数,一般都能满足振型参与质量系数不小于90%的要求。
4.荷载布置信息。此类问题主要有两种:(1)荷载输入不完整,尤其是梁上线荷载,如顶层边梁上的女儿墙荷载容易被忽视;(2)楼板活荷载取值偏小。此处,应着重加强电梯间顶部、悬挑部位(如阳台)以及楼梯间等部位的楼面活载审查。通过审图发现,有不少电梯间顶部楼面活载都达不到7.0kN/m2的要求。
四、结语
设计人员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是经济问题,有些是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靠审图人员去发现并纠正。若审查不到位,可能会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必须认真对待施工图审查工作。这就要求审图人员必须熟悉各种规范、规程及各种政策性条文等,同时还应掌握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在审图过程中学会善于总结、思考的习惯。希望本文能为学习施工图审查的人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S].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印发《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的通知(建质[2006]220号).
[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S].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S].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S].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S].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S].
[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S].
[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S].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脱贫,解决对策;
一、我国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
(一)、贫困生比例逐年增加,贫困生群体迅速扩大:贫困大学生主要是指家庭积极困难的学生,从目前全国平均状况来看,一般将学生每月生活费低于一百五十元的确定为“贫困生”,低于九十元定义为“特困生”。随着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贫困生总数每年持续上升。贫困生作为高校一个特殊群体,引发的各种问题也日趋严重。
(二)、贫困生结构复杂,成因多样化:
通过对某学院的在校贫困生的调查表明,75%以上的贫困生来自农村,其中偏远山区的占59%,城市下岗职工子女占15%。近年来,由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下岗,家庭收入急剧下降,城市贫困生逐年增加。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父母年迈,体弱多病,生病欠债,家庭无力承担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也列入贫困生的行列。
(三)、贫困生引发的问题严重:
贫困生问题不仅仅只是贫困生本人的问题,也是一个家庭乃至全社会的问题。经济上的拮据严重影响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这部分学生因为经济上的重负,心理上也同样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许多学生变得自卑、抑郁和孤僻。而这些问题,又进一步造成学生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贫困,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在学习、生活条件受限,精神压力大的情况下,学习感到困难,也因为四处兼职打工而耽误学习,久而久之,成为高校中的“双困生”。
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经济的过度拮据,心理上产生焦虑情绪,对未来悲观迷茫,觉得前途无望,改变了他们对当前社会的态度看法,对社会持悲观、否定甚至极端的观点。
而这些贫困生的家庭为负担子女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许多家庭已经负债累累,生活难于维持。不少家长因此难以安心工作和生产。
二、贫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农村家庭:
1.家庭成员文化素质低,缺乏劳动技能:据调查,我国农村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的比率最高,达42。8%,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39.1%,文盲率为8.3%。相比之下,城市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为23.8%,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达65.4%,文盲率仅为4.6%。由此可见,农村人口主要由仅受过初中或者小学教育,甚至文盲的弱势群体构成。许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的家庭成员长期生活在农村,文化素质低,基本从事传统的农业劳动,对现代科技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差,只懂得粮食生产,不懂得经济作物的生产,低价出售原材料,不懂得深加工。因此家庭收入增长的空间十分有限。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家庭成员来到城市打工,但是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干粗重、技术含量低的劳动,报酬微薄,难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贫困状况。
2.家庭人口负担重,子女多:在我国农村,规模较大的家庭,多为三代或者三代以上人共同居住,家庭劳动力比例低,照顾老人、抚养孩子的成本大,家庭教育和医疗支出高;还有一些农村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把大量精力和资金用在超生子女上导致家庭规模增大,许多农村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兄弟姐妹较多,并且又在不同层次的学校就读,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过重。
(二)、城市家庭:
城镇下岗人员家庭,由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除了自身的日常开销以外,子女上大学的费用无疑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三)、突发事件的影响,丧失经济来源:
家庭出现婚变、父母一方过世、下岗、车祸、地震、洪水等意外,都会使得原本经济尚可的家庭陷入巨大的危机中。当家庭成员患病,特别是大病时,整个家庭都将面临沉重的经济压力。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只能听天由命,任由疾病折磨。部分家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家庭主要成员死亡、残疾、丧失劳动力或者离家出走,只剩下没有劳动力或者只有部分劳动力的成员。家庭经济来源单一,自然难以支付高昂的学费;
(四)、高校扩招,学费高昂:
近年来,由于全国高校实行并轨招生,大学生需要缴纳学费,贫困生问题随之而来。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平均在五千元左右,生活费每月按五百元计算,一年至少需要六千元,这样一年下来,需要一万元的支出。对于一些生活本来就贫困的家庭来说,根本无力承担;
三,贫困大学生的“脱贫”政策:
(一)、关心贫困生,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贫困,准确自我定位:
针对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挫折,要引导学生从根本上认识自己,正确面对贫困的现实,让学生意识到“贫困不是我的错”、“贫困只是暂时的”、“我一定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变贫困的现状”。学生认识到贫困是自己人生中的一笔财富和宝贵经历,在磨难中,使自己变得坚强、勇敢,更加开朗、成熟,让学生客观、正确的认清现状,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
(二)、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解决贫困学生的实际问题: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许多资助政策,切实解决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不断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扶持力度。高校也建立了“奖、勤、助、贷、补、减、免”等多元化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得到最起码的经济保障完成学业,这样也消除了大学生因经济愿意而导致的焦虑心理;作为高校教师,可以鼓励贫困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些兼职工作,比如利用自己的专业做家教,既可以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又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缓解经济上的压力,还能帮助他们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增强学生的自力、自强意识;
(三)、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贫困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关心,良好的集体氛围可以引导同学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贫困大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在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才会利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其他人,让贫困大学生不会感觉被歧视。
(四)、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整个社会、高校,不仅要重视贫困生生活上的“脱贫”,更要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脱贫”。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可以减轻贫困生心理贫困,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辅导,可以第一时间发现贫困学生的心理现状,从而及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遮阳;发展线索;艺术化;误区;对策
遮阳节能在我国的发展背景
近年来,随着建筑遮阳的发展,各种产品的问世,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建筑遮阳这块领域。在建筑设计中,遮阳构件的处理手法也越来越艺术化和多样化。同时,相关部门也开始颁布条例对该领域进行规范和管理。种种迹象表明,建筑遮阳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个良好的起步,并初具规模,值得期待。
今天,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不难发现,过去对于建筑遮阳的理解过于狭隘。建筑遮阳的意义,或许不仅仅局限于遮挡室外的阳光。简单的来说,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节能,二是造型。但是,从实际来看,我们在这两方面做的都不够。在节能方面,我国人口众多,建筑量较大,如果每一栋建筑都能做好遮阳设计,那么从总体上看,可以节约下大量的能源,这将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提供巨大的帮助,同时,也积极响应了环保组织提出的创建绿色低碳生活的号召。在造型方面,当下,大玻璃面的建筑设计巍然成风,千城一面,毫无风土性和地域感可言,遗憾的是,众多设计师和建造商身在其中,熟视无睹,依旧争先恐后的开展“玻璃盒子”的设计竞赛。结果,街道的风貌被严重破坏,城市的文脉传承难以再现,众多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风貌的古老镇市正在迅速的消失。以上这些问题就存在于我们身边,所以,解决建筑遮阳的问题是紧迫的,也是必要的。
二、外遮阳的发展线索
遮阳构件以空间位置划分可分为:外遮阳和内遮阳。其中,外遮阳的遮阳效果要明显优于内遮阳。本文以外遮阳为主要对象,讨论其在建筑造型上的艺术化处理。
通过对不同时间外遮阳构件的空间形态的观察,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它的发展线索,即:点――线――面――壳――智能化。
点。原始社会时期,人类通过各种巢居建筑,遮风挡雨,抵抗自然力的压迫。这样的建筑构造简单,由植物的枝干搭建而成。其实,这时人类并没有刻意去建造遮阳构件,遮阳的构件与建筑物的墙体、屋顶形成一个整体,或者说,建筑物的墙体屋顶,起到了遮阳的作用。很明显,这时的遮阳构件是以一种“被动”的形式出现。从整体上看,村落中的建筑是以一种单体的形式独立存在,所以,当时的遮阳构件体现出“点”的特征。
线。人类进入了封建社会,建筑水平也有所进步。在这个时期,人们具有了初步的遮阳意识和追求。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唐朝的大屋顶建筑。硕大的斗拱支撑着深远的的挑檐,这种手段在很好解决艺术造型和屋面排水问题的同时,也起到了不错的遮阳效果。从造型上看,屋檐的遮阳构件的分布是以线条状的形式出现的。
面。进入了20世纪以后,钢筋混凝土建筑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建筑在高度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建筑的立面面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大。显然,仅仅依靠一个巨大的挑檐来解决立面上所有窗口的遮阳问题已不可能。于是,人们将遮阳的问题细化到每一个窗口,巨大的立面上均匀的分布着一个个遮阳构件,体现出一种节奏性和韵律感,形成了一种匀质的肌理。这时,人们开始独立主动的思考遮阳的问题,遮阳构件开始从其他构件中分离出来。
壳。20世纪的末端,“双层皮”的理念被提出。这样的外皮以网状形式存在,大多使用在高层筒体的办公楼上。在建筑各个墙面的前方,均设置了遮挡阳光的匀质构件,这些构件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几何体,像一个蛋壳,把建筑完全包住,有不错的遮阳效果。
智能化。近年来,一种自行变化的遮阳构件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它可以通过智能化控制,跟随太阳的位置变化,改变遮阳板的角度,来遮挡室外的阳光。它完全颠覆了以前结合不同季节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来计算遮阳板长度的方法,化被动为主动。同时也赋予了建筑一张“可变化的脸”,使建筑立面变得更加生动。至此,遮阳构件无论在设计的意识上,还是构件本身的可变性上,都趋向于主动化。主动遮阳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三、外遮阳的艺术化分析
外部遮阳在解决了节能问题的同时,对建筑的立面处理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大多数建筑都使用了外部遮阳。所以,做好外遮阳的艺术化处理,无论是对单体建筑的造型,亦或是对街道区域的建筑风貌保护,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外遮阳的分类
一般的来说,可以把外遮阳划分为三种类型:绿化遮阳、构件遮阳和结构遮阳。
绿化遮阳:利用落叶乔木,像铃木、白杨、槐、桉、椿等,以及藤架等。既可以点缀环境,美化环境,而且随季节之变化在不需要时即落叶,但是,仅适用于低层建筑。
构件遮阳:构件遮阳分为两个部分,可拆卸的遮阳布篷和固定不变的遮阳板。遮阳布篷安装简单,操控灵活,成本低廉。在对没有遮阳构件的老建筑进行整改处理时,这是一种常用的手段。遮阳板是当前的主流遮阳构件,通过在设计立面时候统一规划,有很好的遮阳效果和艺术造型。在我国,这种遮阳手段的应用范围很广。
结构遮阳:有的时候,可以通过结构和体量的变化达到遮阳的效果。比如说上层空间出挑、悬挂结构等。但是,这种这样方式对建筑的结构的依赖性比较强,使用时存在一些限制,相比构件遮阳而言,使用率较低。
2.外遮阳的艺术处理手法
(1)面处理――建筑语汇、节奏感和尺寸调节。通过对遮阳板的艺术处理,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建筑语汇,起到对立面的优化作用。比如在一个面宽较大,高度较低的建筑立面上,垂直设置遮阳板,一方面,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表皮,打破了巨大建筑立面的单调性,另一方面,垂直的立面线条,削弱了立面横向长条状的的感觉,起到了尺寸调节的作用。
(2)体块处理――虚实相生,变化多样。在立面设计时,我们把混凝土墙体定义为“实”,把玻璃面定义为“虚”,但是,这两种材质在空间上来看,往往以平面的形式出现,在垂直于墙面的的方向上缺乏体量的变化。这固然是可以通过体量的凹凸来解决立面进深丰富性的问题,然而,那样往往会影响内部功能的布置。
(3)点处理――强调细部,重点突出。为了使建筑统一中有变化,避免单调以达到一定的美观要求,也常在反映该建筑性格的重要部位,如用遮阳百叶、遮阳纱幕结合一定造型的窗户,使得墙面与窗户简单组合,插入了细部元素,不仅可以强化建筑的个性,同时可以材料的质感不同,也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如天然石材和砖的质地粗糙,具有厚重及坚固感;金属及光滑的表面感觉轻巧、细腻。立面设计中常常利用质感的处理来增强建筑物的表现力。
光影处理――立面的丰富性及控制性。通过对遮阳构件进行合理的设计,可以创造出具有艺术性的光影效果,提升立面品质。从这个角度来说,遮阳构件的作用不再仅仅是简单的遮光,或许称之为“控光”更为合适。如一个办公楼的立面,通过结构构件的梁柱外凸,达到的遮阳的效果。四、案例分析
1.遮阳―通风。台湾的台东高中教学楼是一个建筑遮阳和通风结合较好的案例。设计者将建筑的导风板和遮阳板巧妙的结合起来,遮阳的同时兼顾通风,充分彰显了热湿气候地区的建筑特征。从造型上看,构件体态轻盈,动态向上。以三个窗口为一组,艺术造型充分体现了韵律性和节奏感,与校园所表现的活力无限、积极向上的场所精神相契合。白色的材质在最大程度上将辐射反射向天空,与深色的墙体交相辉映。
2.遮阳―结构。英国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城市学院由斯米特-汉莫-拉森建筑事务所设计。该建筑的形式与功能搭配巧妙:每层的阶梯和朝南的外墙可为下一层提供遮阳。立面被设计为接受到最少的太阳辐射,同时能创造出明亮开放的环境。在东、西立面上,每隔一段距离,垂直于墙面方向的一层半透明的页片对楼层进行遮阳。这种遮阳板拥有柔软而反射性的表面,能加强墙面的纵深感,并创造出连续变化的外观。朝南的墙面通过投射自己的阴影,从而减少对外部太阳能控制装置的需求。
3.遮阳―自动化。梅纳拉大厦位于雪兰莪州, 由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设计。这个看起来形态颇为怪异的写字楼被人们称为世界上复杂的气候过滤器。建筑的内部及外部采用了双气候的处理手法, 溶合了雪兰莪州的热带气候, 有效地降低了建筑的能耗。屋顶上的像风向仪似的金属架其实是遮阳格片。根据雪兰莪州不同季节太阳的运行轨迹,格片被设置成不同的角度,用来控制不同季节阳光进入建筑的多少。
五、建筑遮阳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对策
1.建筑遮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建筑遮阳的推广在我国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发展的进程。比如说:
在建筑设计中,大量的设计作品盲目跟风,片面的追求大玻璃面建筑带来的“现代感”,很少甚至根本没有采取遮阳设施。
在发展初期,国内的群众缺乏对建筑遮阳的充分了解。大多数人对建筑遮阳完全没有意识,就算有所耳闻,理解也十分狭隘。很多人不知道整体遮阳的效果要远远优于单体遮阳,他们认为建筑遮阳就是简单的在窗口安装一个可拉升雨棚。
广大业主和甲方对国外的高科技产品盲目崇拜和追捧,造成巨大的浪费。当下存在着这样一种不好的趋势,即把国外的的先进产品简单的生搬硬套到国内来,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如南京的长发CFC办公大楼,采用了双皮结构。该结构源于北欧等寒冷地区,旨在创造一层保温空气层在两层皮之间,为建筑内部空间提高更好的保温效果。但是,这种表皮具有夏天散热不畅的缺陷。因为北欧地区夏季较短,该问题并不突出。一旦把这种建筑结构复制到了南京,则带来了巨大的问题。
2.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思路
(1)在设计方面,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好区域的整体规划,对建筑进行分级处理。对于标志性建筑,可以适当采用先用国外的新技术,做到重点突出。对于一般性建筑,则争取通过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彰显建筑的地域性。力争把建筑变得更便宜、更自然、更有效。要摆脱盲目跟风的心态,立足于本土化。保持区域原有的风貌特色。
(2)在改建方面,首先确保设计一次到位,尽量避免二次改建。同时,发挥政府的宣传职能,普及绿色遮阳的知识。通过电视宣传,公益展示的方式增强大众的环保意识和建筑品修养。让群众意识到:遮阳优于不遮阳,整体遮阳优于单体遮阳。另外,颁布优惠政策,降低服务成本,鼓励设计公司向群众提供便捷的整体外遮阳改建的服务。确保整体外遮阳的普及,避免各家各户单打独斗,在建筑立面上“打补丁”,破坏建筑的整体形象。
六、结语
通过这20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遮阳产业初具规模。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建筑密集,通过对每一栋建筑的遮阳处理,也许,从单体上看,节能数据不明显,但是,从总体上看,能节省大量的能源,所以,遮阳产业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依然存在,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整改。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对这些方面予以更多的关注,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出现。
参考文献:
夏云、夏葵 生态与可持续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关键词】绿色债券 第三方认证 监管协调 绿色投资
一、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治理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绿色低碳的理念越来越成为各国的普遍共识,为低碳经济发展融资而设计的“绿色债券”也随之兴起。近年来,随着国际绿色债券市场蓬勃发展,绿色债券的定义逐渐清晰。绿色债券,泛指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气候改变或环境保护项目和计划的债券产品,这类债券更加强调透明度和问责制,目前市场规模约为1180亿美元。
“十三五”规划中,国家重点提及环境治理和绿色金融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未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国内一些智库和国际倡议组的合力推动下,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12月22日绿色金融债公告([2015]第39号公告)。该公告就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有关事宜进行规定,并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对绿色债券支持项目进行明确分类,给出了环境效益显著项目的界定条件和解释说明。紧接着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于2015年12月31日关于印发《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5]3504号)。《指引》给出绿色债券定义、适用范围和重点支持项目,规范了绿色债券审核要求并给出较为详细的绿色债券相关政策支持。
国内市场对绿色债券反应强烈,未来发展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但是从发行人和投资人来看,发行人主要受政策引导,存在抢占市场热点的心理,实质性的绿色投资和绿色资产组合理念不强,投资者主要还是集中表现为内部消化,另外还存在“绿色标准”不统一,第三方认证体系不被完全接受,评估认证方法不健全等现状。本文将介绍国外发展绿色债券的成熟经验,总结目前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趋势,为我国绿色债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国外绿色债券发展经验
自欧洲投资银行2007年7月发行第一只6亿欧元气候意识债券以来,绿色债券?q?的市场规模从2013年开始出现爆发性增长。如图1所示,2012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仅仅23亿美元,2013年迅速突破100亿美元,2016年全年发行绿色债券达到769亿美元,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limate Bonds Initiative,CBI)预测,2017年发行总量将突破1000亿美元(CBI,2016)。
绿色债券资金主要投向运输、能源、水、建筑与工业、废弃物与污染控制等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经过近10年发展,国外绿色债券市场主要形成债券类型和品种多样化、绿色投资主体丰富、发行人主体和所在行业广泛、第三方认证体系健全等发展经验。
(一)绿色债券类型和品种多样化
根据债券收益的使用和债务追索权形式的不同,目前绿色债券主要被分为绿色收益债券、绿色收入债券、绿色保证债券和绿色资产证券化证券,其中绿色资产证券化证券包括一种资产担保债券,具有双重追索权,2015年房地产和抵押贷款银行BerlinHyp发行的世界上首只资产担保债券就是对自身资产负债表和资产担保池具有双重追索权。此外,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IFC)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只森林绿色债券,债券投资者可以选择现金或碳信用额度的方式获得票面利息;荷兰BNG银行发行了一只价值6亿美元的社会责任投资债券,为城市可持续项目融资;英国能源供应商Ecotricity连续发行四只生态债券,为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融资;还有波兰2017年将发行首只绿色债券。与绿色指数挂钩的债券衍生产品也逐渐成为市场投资者追捧的对象。
据统计,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全球共有272只绿色债券发行,27%的绿色债券票面利率在1%~3%之间,25%以浮动利率发行,低票面利率和浮动利率占绿色债券总体发行比例高(金佳宇,2016)。另外2007年以来,超过43%的绿色债券以AAA评级发行,平均期限结构在5~10年,不同利率、评级和期限的搭配,满足市场投资者对多样化产品的需求。
(二)发行人主体和所在行业分布广泛
绿色债券发行人主要分为开发银行、市政、商业银行和企业四大类,开发银行主要包括世界银行、欧洲投资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一般以自身信用作担保,发行的债券信用评级极高。市政绿色债券由一些政府部门、地方市政项目、高等院校发行,美国哥伦比亚水与水污染管理局2014年发行了一只期限为100年的针对水资源的绿色债券,也是迄今期限最长的绿色债券。商业银行和企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猛,目前已经成为市场上最主要的发行主体。
绿色公司债券的发行量逐年上升,债券发行人所在行业分布广泛,公司绿色债券所属行业主要有公共设施、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租赁、工业、汽车、快消、房地产、制造业等,其中公共设施和可再生能源企业是潜在最大的发行人(金佳宇,2016)。工业减排、智能电网、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业等领域发行的绿色债券在世界上普遍被认可。
(三)绿色投资主体丰富
市场投资者对绿色债券需求强烈。2015年,苏黎世保险、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巴克莱银行财政部等投资者发表声明将支持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公开承诺将投资10亿欧元的绿色债券。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于2014年12月发起了一份投资者声明,由合计资产管理规模达2.62万亿美元的资产所有者和基金管理人共同签署,这意味着这些资产将用来支持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绿色债券专项基金准备好即将对绿色债券进行投资,这些基金都由世界著名的投资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比如黑石集团、瑞典保险公司SPP、日兴资产管理公司、美国道富银行等。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上,代表11.2万亿美元资产的机构投资者承诺开始着手发展绿色债券市场,而且,保险行业也重申了其实现“气候智能”投资在2020年前翻十番的承诺。责任投资原则(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PRI)签署机构(目前有1525个主体,管理60万亿美元)和其他投资集团对气候相关投资的兴趣也正在不断增长(CBI,2016)。
(四)第三方认证和信息披露体系健全
国外绿色债券认证体系形成体系。国外主流认证体系包括《绿色债券原则》(Green Bond Principles,GBP)和《气候债券标准》(Climate Bonds Standard,CBS),其中GBP建h发行人使用外部认证,以确保发行人发行的债券符合绿色债券定义和要求,鼓励认证的类型和层次包括从顾问机构取得专业辅助,以审查或帮助建立项目评估和选择体系;由独立第三方进行独立审计;由第三方机构依据第二方标准进行的独立审核出具“第二意见”。CBS则要求在发行前和发行后都必须任命一个第三方审核者,让审核者就该债券是否满足气候债券标准提供一份保证报告。截至2016年6月,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公布数据整理统计,60%的绿色债券使用了独立审查,通常也叫做第三方认证。奥斯陆大学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University of Oslo,CICERO)提供独立审查占40.23%,Sustainalytics、DNV GL(Det Norske Veritas,Germanischer Lloyd)、Vigeo、毕马威等也是独立审核的主要提供者。
GBP对信息披露有专门要求,除公布募集资金的使用方向、闲置资金的短期投资用途,发行人应提供至少每年一次的项目清单,提供项目基本信息的描述、资金分配额度以及环境效益;GBP建议使用定性指标的描述,并在可行的情况下,对预期的可持续性影响指标做出定量描述(如温室气体减排量、清洁能源惠及人数等)。CBS标准虽然未直接涉及发行人自主信息披露的相关流程化限定,但是CBI开展的认证、核查业务以及专项标准均需要在发行人自主信息披露的基础上开展。
三、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2016年第1季度,经人民银行批准,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青岛银行等首批试点机构在国内发行绿色债券530亿,约占全球发行总量的48.7%,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亟待转型、环境亟需有效治理以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在我国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本文统计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国境内公开发行的42只绿色债券,发行总额为1888.3亿元,境内主体在境外发行的5只共计46亿美元绿色债券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债券类型主要包括中期票据、企业债、公司债、金融债和绿色熊猫债,票面利率在2%-4%之间的占84.09%,固定利率发行占68.18%,期限以3年和5年为主,10年和15年的仅占6.81%,可见目前国内绿色债券发行以较低固定利率为主,发行期限结构偏好中期,债券品种为传统类型。
绿色债券发行人以商业银行为主,发行数量占36.36%,发行总额为1460亿,占77.32%,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充实银行资金来源,优化负债期限结构,全部用于中国人民银行的《目录》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如表1所示,企业债和公司债发行人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发行总量虽不多,但是参与积极性高;发行人所处行业包括电力、汽车、能源、节能环保行业,募集资金按照国家发改委《指引》标准,一方面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营运资金,置换由在建绿色项目产生的高成本债务,另一方面,用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新能源开发利用、污染防治和节能环保产业等,目前市场发行的绿色债券在各领域和债券性质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各发行主体绿色投资理念方面居于行业领先地位。我国绿色债券发行对象主要为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和合格机构投资者,目前已发行的绿色债券中,只有G16京汽和16清新G1面向境内法人和自然人发行。
我国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进展明显,2016年1月至11月,境内42只已发行的绿色债券中,有34只进行了第三方认证。如表3所示,目前一些有着丰富绿色债券认证经验的国际机构开始为中国绿色债券提供第三方认证服务,如安永、德勤、DNV GL集团等。此外,国内具有专业知识和实力的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机构开始出现,如商道融绿、中节能咨询公司、中债资信等。各方也越加充分认识到中国绿色债券发展中绿色认证的重要性。
其中有5只进行了绿色双认证。目前来看,国际认证机构是中国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市场的主体,尤其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占总认证数的56.4%,但本土绿色认证机构也已开始开展认证业务,商道融绿作为国内首家气候债券标准认可的认证机构有很好的市场示范作用。
第三方认证操作上,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认证内容集中在债券发行中涉及的资金使用及管理政策和程序、项目评估和筛选的标准与提名项目的合规性,以及信息披露、报告机制的流程;采用国际认证业务标准方法ISAE3000,并实现判断项目的绿色程度是“深绿”还是“浅绿”。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采用的审验标准包括《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ISO/IEC 17021∶2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ISO19011∶2011)程序、上交所《关于开展绿色公司债券试点的通知》《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以及国家颁布的其他相关法律和标准。商道融绿侧重对绿色项目决策流程、资金管理、环境和社会影响、募集资金投向进行审核评估。中债资信绿色债评估认证方法,将募投项目环境效益进行了深绿、绿、较绿、浅绿以及非绿的绿色程度划分。
四、我国绿色债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如前所述,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已经形成迅猛势态,2016年国内机构在境内外发行的绿色债券规模已达2200亿元,占到全世界同期发行绿色债券的42%,居世界第一,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新亮点。然而,与西方国家成熟经验相比,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第一,我国绿色债券类型和品种单一,缺乏多元化,期限结构缺少长期,利率类型无法满足投资需求;第二,发行人以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为主,行业类型不够丰富,无法满足整个经济转型和环境治理的需要;第三,绿色债券市场参与度较低,投资主体局限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和上交所合格机构投资者,绿色投资理念亟待提升;第四,我国第三方认证体系存在本土认证机构力量薄弱,评估内容侧重点不同,评估方法不统一,评估标准不一致等问题,都将造成绿色债券市场监督管理的无序和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导致投资人难以对各认证机构的评估报告横向对比(王遥,2016)。以上问题,制约了我国绿色债券的健康发展。基于国际绿色债券发展经验及我国中国绿色债券发展的实践,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推动绿色债券的健康发展。
(一)创新绿色债券品种,推进我国绿色债券类型多元化
引进并吸收国外绿色债券品种,例如可持续发展债券、资产抵押绿色债券、双重追索权贴标绿色债券等结构创新产品;在“非绿”到“绿”过渡模式和担保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允许非绿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允许绿色企业部分募集资金暂时投入非绿项目,在约定调整期限过后必须全部投入绿色项目;针对中小法人和自然人投资行为,研发小规模、分期定投的特色品种;开发具有浮动利率、高收益非投资级绿色债券,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本进入绿色债券市场;鼓励更多境内机构到境外发行绿色债券,同时针对合格境外投资者放宽政策,发行更多的人民币计价绿色债券(即绿色熊猫债)。
(二)多层次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发行绿色债券,实现绿色产业转型
从市场主体来看,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参与发行绿色债券,让更多的私人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建设和城市环境治理,为公共绿色项目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同时借助绿色债券严格的信息披露机制,对市政建设进行有效监督;与环境、生态建设,绿色支持项目相关的高校、研究所可以发行绿色项目研究债券,扩大科学技术溢出效应服务企业技术革新;支持更多的民营企业和中小高科技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用更稳定、成本更低、风险更小的资金推动高新技术的进步。各级政府应当通过税收优惠、产业政策支持、信用增级等方式逐步引导一些重点市场主体优先利用绿色债券融资助力绿色产业转型,实现发行主体和债券主题的多元化。
(三)培育和推广绿色投资理念,吸引更多市场投资者。
我国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低碳转型的投融资需求将越来越大,培育和推广绿色投资理念,扩大绿色投资者群体是基础。培育一般投资者的绿色投资偏好,增强绿色投资理念,让市场主动进行绿色资产配置提高资产组合稳健性是最关键的一步,避免为了漂绿和抓住“绿色”概念而引发的短视性。应当积极引导养老保险基金、公共投资基金、商业银行等机构投资者认购绿色债券,实施利息免税;让亚投行等专业基础设施投资机构更加关注绿色项目,吸引法人和自然人参与到绿色债券投资中来,让绿色债券投资者结构更加平衡和多元化;此外,也当考虑吸引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我国绿色债券,发挥示范效应,让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绿色债券市场支持我国绿色转型。
(四)加强监管协调,完善我国第三方认证市场机制。
一是协调标准规则,在充分认可行业差异的基础上统一绿色项目界定范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主要监管部门需统一意见,构建统一监管标准,在支持项目分类、募集资金使用、第三方认证等环节上形成我国总体原则,同时协调各不同行业的国内与国际标准,形成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绿色项目规则;二是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发挥市场的约束机制的作用,绿色债券发行的主管机构应当严格要求发行主体公开披露项目发行进展情况,跟踪披露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定期综合报告,明确发行主体的环境保护责任;三是建立我国统一专业的第三方认证标准体系,规范第三方绿色认证的准入质量和内容,积极培育我国本土独立的第三方绿色认证机构,处理好国内外认证标准的兼容性,在充分理解和融合国外成熟标准的基础上,提高我国自主认证评估结果的权威性和横向可比性。
参考文献
[1]CBI,2015.Bonds and Climate Change:The State of the Market in 2015[EB/OL].
[2]ICMA.Green Bond Principles.[EB/OL].http://icmagroup. org/Regulatory-Policy-and-Market-Practice/green-bonds/green- bond -principles/.2015.
[3]金佳宇,韩立岩.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与风险特征[J].国际金融研究,2016,11:36-44.
[4]马骏.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J].金融论坛,2015,05:18-27.
[5]气候债券倡议组织.近期绿色债券回顾: 2016年11月.[EB/OL].(2016,12,08).http:///market/122016
[6]万志宏,曾刚.国际绿色债券市场:现状、经验与启示[J].金融论坛,2016,02:39-45.
[7]王遥,曹畅.中国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的现状与前景[J].环境保护,2016,19:22-26.
[8]王遥,徐楠.中国绿色债券发展及中外标准比较研究[J].金融论坛,2016,02:29-38.
[9]肖应博.国外绿色债券发展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5,04:82-86.
财政支出规模是一定财政年度内地方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地方财政支出总额,是衡量一定时期内地方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满足公共需要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因而比较西部大开发前后,西部地区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可以反映西部地方政府对社会经济影响能力的变化。
总的来看,从1995年到2004年,伴随着GDP绝对量的逐年增长,地方财政支出的绝对量在不断增加,并且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开发后比开发前翻了几翻。此外,地方财政支出占地方GDP的比重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1995年到1999年的增幅较小,而从2000年开始,地方财政支出占地方GDP的比重突破了15%,增幅较明显,只是2003年和2004年的比重较前年有所下降,不过仍然比西部大开发前五年的最高水平高出4个百分点。从人均财政支出来看,1995年只有350.2元,到1999年为604.35元,五年的增长不到300元,而2004年西部的人均财政支出达到了1382.58元,即是西部大开发之后的五年一共增长了700多元。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视,西部大开发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与实施,中央不断加大对西部的财力扶持,显著提高了西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使得西部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二.西部大开发前后的财政支出结构总体比较
孙鑫:西部地区大开发前后财政支出比较研究财政支出结构是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总额中各项支出的组合,以及各项支出在支出总额中的比重,财政支出结构及其变化反映一定时期地方政府政策的方向和政府职能转换的进程,关系着地方政府能否在一定财力约束下有效的履行其职能。本文选用主要的财政支出项目(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和科学事业费、广播事业费和教育事业费、行政管理费)来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表中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从1995年到2004年,西部地区在基本建设、科技投入、文教事业费和行政管理四个方面支出的绝对量都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各方面增长的程度各不相同,各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也不相同。从绝对量及其比重来看,西部地区财政支出中增长最快的是基本建设,1995年只有996922万元,以1999年作为分界点,1995年到1999年,基本建设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较小、只有1999年超过了10%达到11.34%,从1999年国家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同年开始出现基本建设支出显著增长,2002年投入最高(7248707万元),2004年投入5775563万元,基本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除2004年为11.25%外,其余各年均在13%以上.主要是由于,中央认为交通、信息闭塞是制约西部发展的主要因素,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基础,力争用5-10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本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西部大开发后的五年,虽然基本建设支出的绝对量明显增加,但是在经历了2002年的最高点后,开始逐渐回落,基本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也逐渐下降。其次是文教事业费、行政管理费和科技投入,在绝对量上都有所增长,但其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
三.财政支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1.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政府宏观经济的目标之一是经济增长,近代公共财政理论普遍认为财政支出对一国的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对应,财政支出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一直是宏观经济领域关注的问题,经济学家认为,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由表三知:西部地区GDP与财政支出所建的回归模型均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表明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确实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开发前后的财政支出对地区经济都有正向推进作用。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进入21世纪的一大区域开发举措,经历了五年多的开发实践,政策效果是否显现、西部地区经济是否增长得更快?通过建立GDP与财政支出的双对数回归模型,我们发现,开发前后经济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财政支出每增加1%,GDP分别增长0.647%和0.724%,开发后比开发前多增长0.077%,由此可以判定西部大开发的财政支出政策效果已初步显现。2.财政支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从以人为本原则出发,西部大开发达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同步提高、城市与农村居民的生活差距状况是否有所改善?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常用指标是人均收入,综观1995~2004年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的统计数据,发现:西部地区财政支出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都逐年递增,只是城乡居民的收入仍然存在差距,并且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见图一),说明财政支出增加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此外也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孙文祥与张志超在《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影响》一文中提及,鉴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是目前最大的社会不公平问题,他们将城镇对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差额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定义为社会不公平指数,该指数越高,表明社会公平程度越差。这种做法简单易行,并且避免了采用基尼系数的争议,因此,本文采用社会不公平指数用于分析财政支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95年到1998年以来,持续维持在17.1%~17.7%之间,1999年开始下跌,2000年跌到最低点16.373%,之后财政支出比重均超过了17.6%,再观察社会不公平指数,1995年到1998年,社会不公平指数降低了0.3351,1999年到2003年又提高了0.4723,2004年只有很小幅度的降低。从总的变化趋势来看,西部开发前后,财政支出比重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而社会不公平指数则是先降低后增加,表明西部开发增加了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视,但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并非同步而行,经济发展了,社会不公平程度却加深了。
四.西部地区财政支出趋向分析
西部大开发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期发展战略,实现其预期的发展目标,是一个分阶段分重点的长期不懈的努力过程。经过五年多的发展,政策效果已初显端倪,本文基于上述分析,试图探析今后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
1.从基本建设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从2002年开始减少,主要归因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仍然是在城市,一方面说明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一定改善,另一方面表明农村的投资增长较慢,出现了西部整体经济发展加快,城市与农村都有发展,但农村与城市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在增加,社会不公程度有增无减。此外,西部开发的前五年,根据国家规划,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已有一定规模,但主要是着力改善西部的交通、通信、水利、能源等生产服务的经济性基础设施,而缺乏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投入。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根本改变西部人民思想落后的状况,应该加强西部与外界交流、学习,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增加基础设施的科技含量。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基本建设的方向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效益低,资金回收慢的特点,应该继续完成重大项目的建设和部分项目的提前建设,同时应加强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网络等现代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从城乡投资的力度看,要协调城市与农村的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村传统基础设施建设。
2.从科技投入看,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可以为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优先发展科技事业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核心部分。西部开发五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科技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加大了对西部科技教育的投资,累计安排科技开发项目2100多个,建设科研基地18个,支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230个。科技投入的绝对量虽有所增加,但其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却在下降,要满足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形势十分严峻,主要体现在西部科技教育薄弱、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科研经费短缺、创新能力不强,城乡科技发展差别巨大。西部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靠西部科技的发展,在必须适应正在转换中的经济体制的同时,要把政府的政策支撑与市场配置资源结合起来,重视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增加科技投入,主动寻求适合西部特点的新的开发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强科技培训和科学普及,配合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西部吸引力、大力引进人才与技术,同时考虑到为农村居民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增强新技术的推广与运用,以科技带动城乡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以科技力量缩小城乡差距,减轻社会不公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