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双减政策后的教育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问题;对策
一、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生源质量对学校生源的影响
笔者通过平时观察和谈话得知,我校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根本没有从未来职业去要求、认识自己,思想素质、行为习惯都较差,不能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矛盾,喜欢用打架的方式解决问题。另外还有经常的抽烟、赌博、沉迷于网络游戏、谈恋爱等现象。学生的种种表现和行为极大损毁了学校的声誉,从而使得招生更加困难。职校就在这种“生源差——招差生——生源差的困境中恶性循环。
(二)落后的教育观念的影响
一些人思想僵化、守旧。鄙视职业技术教育,认为只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洗礼才是受人尊重的人才,瞧不起普通劳动者。所以许多家长与学生宁愿花大价钱挤在普通高中拥挤狭窄的教室里,也不愿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而职业学校为了多招生,他们利用家长希望学生上大学的心里,高举“对口升学”的招牌。诚然对口升学是学校招生的一大亮点,可导致的结果,若没有“对口升学”学校就根本招不到生,最后步入死胡同。比如开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农学专业”在2007年以前由于“对口升学”这条路子办得很是红火,然而,自从2007年开始取消“对口升学”,该专业的生源就一落千丈。
(三)就业难导致学校可信度差
我国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企业招工盲目要求高学历,使许多中职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职业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差、生源差,从而导致办学质量差,所培养的学生无法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无法上岗。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就业时专业不对口,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安排在电子厂或机械厂等,造成社会反响差。还有部分中职毕业生是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求职中“眼高手低”。在择业时一旦达不成他们及家长的心愿,便认为是学校没有能力。甚至诋毁学校,最终不相信职校。
(四)中职学校本身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者思想观念陈旧,缺乏竞争意识
长期以来,部分学校领导注重严格教育教学管理,重视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师队伍培养的力度,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却忽视了对外的宣传工作,认为“酒好不怕巷子深”,在职业学校普遍出现生源荒时还没有足够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其他职校通过各种方式打出宣传招式时,而这些学校却没有很好地宣传学校的特色和优势,致使招生被动,生源大减。
2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完全吻合。
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经济结构的多层次要求职业教育具有多层次性。而实际上,许多中职教育层次结构不尽合理,缺少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的准确把握,培养目标过分规范化、单一化,学校专业设置过窄,降低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难以适应经济体制的转轨,从而造成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
3师资力量不能完全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
一些职业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不高,专业不对口,部分教师由教文化课改教专业课,从教期间很少参与实践技能训练,专业知识并不扎实,知识陈旧,观念落后,不懂现代化教育手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而新引进的大学毕业生虽然专业知识扎实,但实际教学经验欠缺。此外,由于近年来学校招生难,生源差,教师对职业学校发展无信心,不安心工作,于是,人才外流现象较为严重。这种师资队伍的匮乏和不稳定是导致生源不足的又一原因。
二、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不足的对策
(一)提高对中职教育的认识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也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先导。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要使大家明白我国人口多,人人都上大学是不现实的,要培养正确的人才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通过各种形式面向社会宣传“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树立新的人才观。除了加强政策宣传转变观念,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宣传力度,例如组织各地开展中职招生宣传。利用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的专题访谈,向社会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组织优秀毕业生进行巡回演讲,让社会各界人士明白“技能在身,百业可为”,从而增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吸引力。
(二)改革办学模式,满足市场及学生需求
长期以来,中职教育实行长学制模式。笔者认为长学制模式不利于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作出灵敏的反应;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现有经济及劳动者本人对文化基础知识的需求;不利于提高中职的教学质量;也不符合学生、家长较高层次的教育消费需求。因此,改革现有办学模式势在必行。近几年来,大部分中职学校在搞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社会人才需求基础上,大胆冲破办学方向单一,培养层次过窄的弊端,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灵活办学。重庆市开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办学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该校在校学生达四千六百余人,形成了融五年制大专、中高级技工、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和中短期培训为一体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如 “2+1”模式;“3+2”模式;“1+1+1”模式。
(三)规范招生政策
每年三月至五月是职校争抢生源的高峰时间,各校纷纷利用报刊、电视、媒体宣传等手段拉拢生源,更有甚者不惜利用请初中学校领导吃饭,送慰问金给毕业生班主任等不正当手段达到争抢生源的目的。大部分职校内部出台了所谓“送一名学生,给若干奖金”的做法,鼓励初中班主任送生。这样一来,许多老师便盯上了这一笔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好买卖。于是他们不再全身心的投入教育,最终导致学生素质跟不上。上述情况有关部门应该管管,严令禁止招生的恶性竞争,阻止回扣事件的发生,按严格的程序录取学生。
(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踏入社会后,用人单位往往不在对其进行培训,要求毕业生直接上岗。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就必须接受实践性教学,模拟各岗位的操作。作为培养学生技能水平、动手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职业学校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些都必须有完善的实习基地,较强的实习设备为基础。
(五)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1“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行业职业态度、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持有“双证”(即教师资格证、行业技能等级证)的专业教师。
2 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条件,使“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双师型“教师除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外,在能力和素养方面还有特殊要求:一是行业职业道德。“双师型”教师除熟悉并遵守职业道德外,还要熟悉并遵守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自觉按照行业职业道德办事。二是行业职业素质。“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把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三是组织管理能力。“双师型”教师要懂得企业行业管理规律,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四是协调交往能力。“双师型”教师要自觉按照竞争规律、价值规律办事,具有教强的交往协调能力。五是创新能力。“双师型”教师要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主动适应变化的新形势,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
主要参考资料
1、 郝克明《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教育研究》2000年9期。
2、 蒋乃平《职业学校生源忧思录》,《职业与职业》1999年11期。
3、 杜屏《职业中学生源困难的原因及对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4月。
(一)生物工程专业规范方面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环境下,增设生物工程专业成为许多高校的办学热点之一。由于各高校办学基础参差不齐,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时,差别较大,甚至差异迥然。一些缺乏工科办学条件的师范院校开办生物工程专业的过程中,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过于突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结构模块,对工程知识传授与工程实践培训则鲜有涉足;而一些地方工科院校的教学计划中不仅生物基础理论模块十分薄弱,且受办学成本限制,对工程技能培养也相当弱化,课程能减则减,学时能缩则缩。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发现部分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办学思路不清晰,生物工程专业与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混淆、人才培养方案雷同,教学计划制订程序不严谨欠规范,校内校外均缺乏严格的专家认证过程,导致教学计划安排随意性明显,没有意识到生物工程专业工程应用性强的特点并加以落实和强化。因此,制订统一规范的生物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已经成为生物工程专业办学工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工程技术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在我国,一些高校生物工程教育往往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科研、轻教学,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大多数对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工程设计缺少理解,觉得科学比技术更重要,这也正是这些生物工程专业工科教育不重视实验教学和工程设计的误区,导致学生缺少综合实验设计和工程设计的经历。此外,实验教学内容基本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师把实验的内容、操作方法与步骤、报告格式甚至每一步得到什么结果等都写得清清楚楚,学生依葫芦画瓢,机械地完成操作,缺少主动积极的思考。综合性实验也由于学生人数偏多、设备台套数不足,动手操作的少,旁观的多,教学质量大受折扣。而设计性实验更是凤毛麟角。生物工程专业工程实习教学则包含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一般以校外为主,校外实习基地是工程训练最好的场所,是工程教育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一些学校由于经费紧张,实习经费偏少,实习基地的建设经费往往由企业单方面提供。由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尽管不少高校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协议,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绝大多数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没有制度约束和政策支持,对学生实习热情不高,而生物工程专业相关企业又相对偏少,导致一些新增生物工程专业实习单位不对口,实习内容能减则减,实习过程流于形式,质量难以保证,常常是走马观花,草草结束,难以发挥实习应有的作用。
(三)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及考核方式方面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一般都建立严格系统的理论课程教学过程监控措施和考核评价办法,而一些高校对实践教学却往往缺乏有效的全过程监督和健全的考核评价制度,或没有认真落实和执行。构建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体系是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前体也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难点,由于实践教学流动性强、机动性明显,不易对学生实践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给出准确评价,因此,少数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往往采取点名制方式进行过程控制,对于实践效果则依赖于最后的实践理论考试,考试内容通常属于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极少有学生不及格。通过考试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实践效果仍旧属于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抹杀了学生兴趣,阻碍了个性发展,确实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和水平。因此,有必要强化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建立完善的监控方案,并不断改进实践教学考核办法,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才能得到保证。
(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近年来,虽然新增生物工程专业教师队伍中引进了大量的具有生物专业背景的博士人才,有效解决了多年来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学位偏低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发现,这些新增专业新进教师相当数量属于学术型的,擅长科研学问研究,很少在企业工作过,从学校到学校,大多数缺乏工程技术学习和研究经历。由于缺乏工程实践环节的专门训练,自身尚不能成为行家能手,因此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况且一些高校为这些教师创造培训、进修、企业锻炼的机会也有一定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导致这些高校部分生物专业教师宁愿多上些理论课,也不肯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即使在举足轻重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选择毕业论文的多,采用毕业设计教学方式的则寥寥无几,极少数高校新增生物工程专业甚至清一色的采取毕业论文形式。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悖于专业培养目标。目前,特别是新增生物工程专业教师队伍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缺乏具有“双师型”教师、师资专业背景比例失衡、专业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等问题。(五)工程师培养体系方面近年来,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经审核,教育部最终批准61所高校成为首批批准的“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一批涉及工程与工艺的工科专业成为试点专业。相比而言,属于朝阳产业的生物行业尚在培育、壮大过程中,虽然许多从事生物工程教育的人士已经意识到“卓越计划”对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部分相关企业并未深度参与到一些高校生物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空间依然广阔,职业资格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工程师培养体系尚不够健全。为了适应国家工程教育发展新趋势,必须进一步加强生物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与其相关产业的合作,使得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这两条驱动生物行业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链条灵活运转。
二、生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措施及途径
(一)规范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明确工科办学思路我国生物工程专业正式设立时,对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作了明确规定: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备生物技术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化科学原理、工艺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产品技术研究开发、质量检测和企业管理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在构筑生物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时,要重视生物基础、化学、生物化学工程等基本知识单元的设计,以此组成专业核心知识体系,体现专业的本质、交叉与融合。高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要兼顾个性差异,留有足够的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具体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按各校的特色和条件设定,特别是选修课程更要体现不同学校的基础和专业定位,如生物制药、环境生物工程、发酵工艺、能源生物工程、生物材料等,以适应不同学校的学生来源、教育资源的差异以及培养目标的行业方向和特色。
(二)强化实践性环节教学,确保工程技术教学质量在实验教学方面,逐步减少认识性、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以及研究性实验。根据实验内容的内在联系,科学地综合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积极引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科研新成果和社会应用新项目,引入国内外方法成熟、适合本科实验教学的先进的实验项目,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生物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应当有体现工程技术训练的内容,不应仅限于生物工艺技能,而应有所拓展。为了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应逐步加强实验仪器设备投入和加快实验室建设,扩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室综合利用率;利用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搭建具有生物工程技术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引进企业的资源和设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模拟现场工程环境。在工程实践教学方面,分层次构建完整的“生物工程专业工程实践与工程应用教学体系”。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工程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利用生物工程仿真技术、校内外工程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工程应用能力。为保证工程实践教学质量,应着重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顺利完成工程实践教学提供必备的条件和环境。通过与企业联合投资生物产品中试生产设备、购置生物工程仿真装置等方式构建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是拥有或模拟一个真实的生产系统,完成一个具体的生产过程,可以实现或模拟真实的产品生产,给学生提供一个系统而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学生可以按教学要求逐个环节进行安装、调试、运行和生产,这个训练过程在企业的实习过程是根本无法做到的。生物产业属于朝阳行业,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通过引导、扶持、政策倾斜等方式鼓励教师和学生创办生物工程企业。同时积极寻求一种校企共赢的产学合作模式,提高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这是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能够顺利建设和良好运行的关键。积极推进工程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整合实践教学环节,使校内实践和企业综合实践相辅相成,从而确保并不断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
(三)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和方式,健全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产品的学习等多种实践学习方法,采取产品带动,设备配套,工艺优化,动手操作与学习思考相结合,基本原理和现场实际相结合,现场教学、双向交流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为主,紧密结合工程技术实际情况,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工程技术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往往是连续的多过程,基于工段分批轮换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安排是一种高效可控的途径,化整为零,既可减少相关企业的人员增加压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效果,学生可以接触并了解全部生产工艺,并能掌握整套设备的调试和操作方法,同时有利于对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作为能否顺利进入下一生产环节的依据。在考核环节上,改变传统单一笔试考核和标准答案的评价方式,采取现场答辩、实践总结、不同产品工程工艺设计等灵活多变的方法,并结合实习单位提供的完整的考勤考核记录、企业指导工程师开出的实习个人评价等辅助考核方式,重在考核学生的工程技术知识掌握水平和应用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为实习顺利开展构筑坚实的平台与保障。
(四)拓展师资队伍建设渠道,构建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生物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关键是打造一支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的教育师资队伍。作为工学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在教师构成上必须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工程背景的教师参与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同时生物学方面背景的教师也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各种背景教师所占具体比例不能一概而论,可依据各校的特点应进行适当的建设。专业教师引进或录用考核时,除考察理论研究水平和外,对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优先引进和录用,在引进待遇上给予适当倾斜。同时要为缺少工程实践经历的在职教师创造条件,派遣其到企业单位顶岗工作,鼓励教师借助生产实习机会,接受企业生产训练。支持教师和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形成校企互动模式,在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引进新工艺、改造旧设备等生产实践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一批专业教师的工程经验,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聘请企业中工程技术水平高、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签订兼职教师协议,到校或在企业进行生产实践理论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相关实践教学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 现状 原因 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凸现,已不断引发社会、高校、学生及其家长的广泛关注,如不妥善解决,采取有
效应对措施,必将造成社会财富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沉重压力。
一、近几年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据教育部提供的权威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毕业时的签约率仅为50%左右,52万人待业,其中,研究生的签约率约80% ,本科生签约率约为60%,专科(高职)生签约率约为30%;2004年全国有280万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68万人,初次就业率本科院校为61.3%,高职院校就业率不到40%,69万人待业;2005年毕业生毕业时真正签约者只有33.7%,79万人待业,就业形势依然不乐观。在未来数年内,每年毕业的大中专学生会迅速增加到400万到500万左右,低端就业人口的短缺和高端人口的失业将并存于劳动力市场。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就业难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下文从国家、企事业、市场、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这几个角度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探讨。
1、国家政府的角度
(1)政府近几年积极推行大学扩招政策,大学生就业队伍的不断扩大。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每年以60-70万增加。
(2)人事、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档案管理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丧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职兴叹,企业也招不到人。
2、企事业的角度
(1)长期以来作为吸收大学毕业生主渠道的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现在接纳大学生的容量有限。1998年后,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不可能大量吸收大学生,与此同时,近几年我国的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经济效益普遍不佳,其本身沉积着大量的冗员,每年需向社会排放相当数量的富余人员,减员增效。
(2)目前用人单位在选才上至少存在三大误区。其一,性别歧视。用人单位往往夸大对雇用女性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忽视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在工作中的诸多优势;其二,苛求人才。用人往往要求应届大学生要有实践经验,使许多大学生望而却步;其三,学校歧视。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会优先选择名牌学校的毕业生,有些单位更是注明要某某大学的学生。
3、市场的角度
(1)当前大学生毕业于我国安排就业比较困难的时期。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下,大学生在当时的低工资,广就业的政策下计划安排工作,就业压力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虽然给大量劳动力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在逐步减少,就业弹性呈逐减趋势。
(2)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离成熟和完善还有相当的距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认为,我国供需见面会还不完善,处于粗放的运作和初级的中介形式。每年各地组织的一些大型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信息交流和双向选择会,每次都会有百家用人单位和一两万以上的大学生参加,但签约率很低。
(3)就业市场信息渠道不健全,专业指导信息滞后,缺少同一平台的互联网信息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的利用。2005年47.3%的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求职信息来源于学校,而在洽谈会获得的信息仅为16.3%。
4、学校的角度
(1)办学模式的滞后。目前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还有计划经济的影子,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专业设置不尽合理,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并且在调整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某些热门专业跟风的现象,造成供需失衡,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2)就业指导工作还不够系统化、经常化。虽然各高校都投入专项资金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但迄今为止,我们却还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就业指导工作仅仅停留在政策的宣传和执行,提供“供需见面”的条件和机会上,缺乏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5、家庭的角度
大学生的家庭类型、家庭居住地、父母文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就业意愿。受父母的影响,大学生对就业地区、单位类型、距离父母所在地远近的选择往往重于个人的爱好、个人今后的发展前景,且一些家长更加关心的是子女择业的层次、就业城市的大小、就业后收入的高低等问题。这些思想中一些不切实际的部分往往影响了毕业生正确的就业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混乱。
6、大学生的角度
(1)部分大学生的素质不适应社会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这加大了他们就业的难度。一些大学生所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事业心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面过窄和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等,都是为许多用人单位所指弃的。
(2)一些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就业观点有偏差。在就业观念上,就一些人才感觉特别强的大学毕业生而言,他们不愿意到条件差的基层去工作,此种种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他们的就业筑造了壁垒,恰恰断了自己的就业之路,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
(3)贫困生就业压力大。一些贫困生由于生活带给他们的压力使得他们自信心不足,再加上与外界沟通能力不强,又没有广泛的社会关系网来为自己就业拓宽渠道,从而使他们在求职中竞争力稍显逊色,好多机会擦肩而过。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研究
摆在我们面前的现状让我们看到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还不完善,社会对大学生需求增加的速度没有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快,这种阶段性的供大于求是可以通过一些对策来加以缓和的。
1、国家政府加强宏观管理与指导工作
国家政府应站在战略的高度,把大学生就业问题当作一个战略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宏观管理与指导工作。
(1)政府在制度安排与政策实践中,不是将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对立起来,而是应将它们视为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在两大政策体系之间寻求相互协调的有效机制。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建立统一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劳动力市场发育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消除劳动力流动壁垒,实现就业市场化,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二是建立就业导向型的失业保障制度,变失业保障为就业保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失业保障制度不仅要为失业劳动者提供经济保障,而且应该在就业服务、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大力发展民营企业,鼓励其招聘新生劳动力。政府要出台相关法规,在同等条件下,鼓励民营企业尽可能多地吸纳新生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对安置人数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在贷款申请、项目审批、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与更多、更好的政策上优惠和扶持,以提高民营企业招聘新生劳动力的积极性。此外,政府还须实行政府扶持,开展创业促就业活动;加大人事、户籍和档案管理制度等的改革力度,让人才得到合理流动;同时,政府还应将经济调控手段引入到高校的招生工作中,对一些所谓的“冷门”,但却对国家和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专业给予财政上的鼓励。总之,政府要通过法律、经济和行政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保障人才的公平竞争,保证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维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
2、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
(1)建立与健全毕业生现代就业信息网络。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研究,探讨与实践,积极培育和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要利用现代化手段,尽快建立全国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良好的选择。
(2)发挥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中介作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以人力资源市场为载体,全力开展针对新失业群体的免费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就业信息查询等就业服务,开通“新失业群体就业绿色通道”,实施专门化服务。
3、企事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企事业要改变选才观。选才观不改变,单位就很难选到价廉物美、经久耐用之才,人才浪费的现象就很难消除,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难以解决。在用人上,用人单位要改变过多的歧视,多给学生一些公平竞争的机会来验证他们的实际能力,而不能因为一些选才上的歧视而一概而论地拒之门外,企事业要根据其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招聘员工,真正地做到人尽其才。
4、学校改革教育体制,协助大学生就业
(1)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当务之急是学校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企业,逐步转变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对一些地方院校来说,他们还可以面向当地实际,培养特色人才,主动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增强大学生就业自主性,协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应当在常规的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相关的市场信息及融资、法律等知识,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开设专门的创业课程,解剖案例来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自主性并协助大学生做好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慢慢树立起自主创业的意识与信心。
(3)学校要广开就业渠道。除了传统的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外,学校还要开辟多种就业渠道来推荐自己的毕业生,让用人单位及时了解本校毕业生的信息,从而进行选择。此外,学校的老师也应把学生的就业当作一件关系切实利益的大事来抓,充分利用多方面的信息,向用人单位适时推销本校的学生。
5、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举措。一方面大学生要成功就业就要把握就业形势,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来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自己的择业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丢掉“精英”意识,改变“就高不就低”的传统观念,把个人愿望与国家需要、就业现实结合起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还很长,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众多因素所使然,解决这一难题是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大学生个人的齐心协力,需要我们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摸索中不断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更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振松:从大学生就业现状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教育,2006(7).
[2] 冯泽永: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04(4).
[3] 罗小锋:理性解读大学生就业难之原因[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4).
[4] 罗惠云:解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8).
[5] 曾威: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表象及根由[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3).
[6] 曾庆双:影响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因素及对策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
德育工作扎实有效。一是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建立健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机制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机制,加强对德育工作的指导、督查和协调。二是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加强。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民族精神、公民道德规范、法制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感恩教育为主要内容,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安全防线。三是道德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充分利用重要庆祝日和纪念活动等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举行入团、入队宣誓仪式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积极行动,广泛宣传,在广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以感恩党、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自然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学校德育工作、课堂教学、社会活动、家庭生活、社区实践等各个环节。四是德育环境建设进一步优化。与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加大网吧的管理和整治,有效控制了未成年人进入经营性网吧。加强禁毒宣传力度,在各中小学校开展了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教育未成年人自觉抵制、远离。与文体、公安、广播等部门开展“扫黄”、“打非”活动。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一是高度重视,认识到位。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管理办法,出台毕业班工作意见,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明确目标,责任到位。局里将目标任务分解到校,各校普遍建立了领导包班、包学科,教师包学生的质量管理体系,实行目标跟踪管理,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三是强化过程,管理到位。扎实抓好教学工作,推行集体备课、随堂听课和专题研讨制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加强常规检查,保证教学基本环节落实。四是深入调研,指导到位。继续坚持机关人员联校制度,加强经常性指导;局领导组成督导调研组,深入学校摸情况,定对策,添措施;加强诊断考试,采集信息,明确备考方向。五是保障有力,服务到位。在人员安排、经费投入、后勤保障等方面向毕业班倾斜;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解除毕业班师生后顾之忧。受“5.12”地震影响,在我市其他延考县区都未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下,我县普通高考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县普通高考参考2409人,专科以上上线(不含艺体专科)2183人,总体上线率达90.62%。其中本科上线552人,超市局目标95人,超额完成20.8%。在全市教育质量综合考核中,我县高中、初中均排位第三名,创历史最好水平。
教育科研成果丰硕。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扎实推进。课改师资培训力度加大,全年组织教师参加各级课改培训达653人次,积极探索新课改形势下的学生评价改革。着力抓好全县中小学校本研修,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着力课堂,着力教师专业发展,强化教学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二是课题研究取得成效。已结题的6项基础教育课改专项课题在全市课改成果展评活动获奖,其中东城中学《农村普通高中弱差生成因及转化的研究》、东凡中学《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利用的研究》获一等奖,旺苍中学《贫因地区中学生科技普及教育研究》、普济小学《农村小学主体参与式教学研究》、嘉川小学《农村小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研究》、双河中学《农村初中学习型班级建设的研究》获二等奖。32项课题在研,5项课题过结题鉴定,13项课题召开开题论证会。组织参加20*年全国优质教育成果评选,1项成果获一等奖、1项成果获二等奖。三是联合教研得到加强。采取“送教下乡”、片区教研、城区教师支教到乡镇等形式,将观摩课、专题讲座、经验介绍送到山区和教研薄弱学校,帮助教师树立教研新理念,切实提高教学教研水平。县教研室与张华小学历时1年半的教育科研手拉手活动圆满结束。四是竞赛活动成效显著。在广元市优质课竞赛中,10人获一等奖,24人获二等奖,14人获三等奖;组织开展旺苍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质课评选,获一等奖42人,二等奖94人,三等奖9人;组织推荐和报送广元市教育学会学科专委会会员462人。
艺体科技活动蓬勃开展。一是学生体质不断增强。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体育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运动会为手段,切实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成功承办了广元市第六届中小学生球类运动会,取得可喜成绩。二是艺术素质不断提高。认真实施“2+1”工程,各校通过举办艺术节、文艺晚会、才艺展示会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艺术素质。选送563人参加四川省第四届优秀艺术人才大赛,一等奖达177人,二等奖达150人,其余均获三等奖。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参加省市“迎奥运、促和谐”和“群星杯”书画比赛,选送优秀作品24件上报省市。三是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各校采用学科教学渗透、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经常性的科技知识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组织学生观看科技电视节目,参加科技创作活动,体验科技的巨大进步和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大胆创新。选送55件优秀作品参加广元市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10个,二等奖27个,三等奖18个。四是各类专项教育不断加强。各校组织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环保教育、防艾滋病教育、防教育等专项教育活动,提高了意识,增强了自觉性。艺术、体育高考专业成绩优异。
二、坚持统筹兼顾,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进一步加强。全县现有幼儿园58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园率达到100%。在园幼儿达到7000余名,在职幼儿教职工达到293人。
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深入贯彻新《义务教育法》,小学、初中辍学率降至历年最低,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9%。大力实施“两免一补”,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全部执行到位。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375人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务工人员创业营造了宽松的环境。加大特教工作力度,“三残”儿童入学达到357人。巩固“普九”成果,启动了10个乡镇的“两基”二轮复查。切实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部分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
高中教育进一步发展。一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扎实抓好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尽管受地震影响,我们想方设法留住优质生源,享受优质高中人数达到6683人。二是优质教育得到发展。旺苍中学、东城中学教育质量和学校硬件建设以及旺苍职业中学招生、培训等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三是校际交流与合作逐步加强。
成职教育进一步加快。一是职业中学创重工作取得进展。职教中心综合楼和学生公寓纳入局建设项目。二是成人教育力度不减。中职区域内招生902人,向市本级中职学校和其他学校输送中职新生2020人,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9%。灾后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全年完成农民文化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5315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486人次,其他培训4200人次。张华农村化培训学校被评为全国成人教育先进集体。
民办教育进一步规范。一是继续整顿办学秩序。完成了全县民办教育机构的年检工作,促进了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内部管理、安全管理、师资、保育工作等方面的提高,使我县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二是狠抓内部管理。针对目前民办学校重招生、轻质量,重效益、轻投入,重形式、轻务实等现象,加大了法律法规宣传和先进经验交流,从安全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对办学条件较差的6所民办学校予以注销。
三、切实开展抗震救灾,重建工作顺利推进
迅速开展抗震救灾。第一时间紧急召开会议,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学校要求迅速转移学生,分片深入一线了解灾情,指导抗震救灾。作好慰问受伤学生工作,及时稳定伤者情绪。各校教师及时作出反应,有效组织学生快速撤离。全县未发生一起拥挤、踩踏事件,无一死亡、无一重伤。灾后及时组织全面自查。要求学校组织人员全面排查灾后学校安全隐患,认真统计校舍受损情况。局联片领导深入学校,细致排查,及时汇总。汇同规划和建设、房管等部门对全县所有校舍开展拉网式排查,对灾后校舍及附属设施质量进行鉴定评估,针对受损情况确定处置办法。灾后共鉴定校舍615幢40.9万平方米,鉴定面达100%。对126幢5.9万平方米D级危房进行了全面拆除,确保师生安全。
加紧编制重建规划。一是坚持一个指导思想,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灾后学校重建与新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相结合,与教育城乡统筹相结合,与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学校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绿化美化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二是把握四个基本原则。村级小学立足现状,实用够用;中心小学规模适度,重在提高;城区学校适度超前,尽量扩容;注重教育资源整合,调整结构。三是适度扩大建设规模。重建后,全县中小学校舍总面积将达到453015平方米,其中新增面积达272365平方米;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总数将达到3058225台(套、件)。
灾后重建全面铺开。积极搭建过渡板房1425套,确保了8月1日全面安全复课。完成159670平方米的校舍维修加固,完成916.4万元的设备设施重置采购。灾后重建工作启动迅速,管理规范,我们按灾后重建规划完成所有项目立项申报。目前已开工项目59个,面积达78028平方米,共投资11189万元。12月24日,由朗诗集团投资1000万元援建的朗诗五权希望小学即将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在重建过程中,我们既加强了重建项目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又严格按程序加快推进,确保工程进度,力争以最优的质量、最快的速度完成恢复重建工作。
支农支教成效显著。一是政策帮扶增信心。全系统干部职工深入一线,开展相关政策的宣传活动,发放灾后重建政策、卫生防疫、心理改善、防震避震相关知识手册120余册,帮助树立恢复重建的信心和决心。二是一线支农助双抢。成立了213个支农工作突击队,深入农村一线,帮助农户完成双抢工作,搭建过渡安置房。共帮扶35个乡镇1*96户灾民完成小春收割3475亩、大春栽插4123亩,帮助367户灾民搭建过渡安置房13479平方米。三是家庭辅导解民忧。组织成立支教工作组,在田间地头开展支教活动,帮助其辅导假期作业,帮助学困生补习功课,开展心理咨询和干预。
四、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教师素质不断提升
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年初与各学校校长签订了师德师风目标责任书,并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一是队伍培训明显加强。积极开展各类教师培训,培训省级骨干教师34人次、培训市级骨干教师55人次、县级班主任培训330人次;组织安排了5600多科次“三新一德”的自学考试,合格率达92.6%;加强了教师学历学位提高培训,本科毕业71人,专科毕业92人;组织了79名教师参加震后各类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继续实行“三名”工程,评选第三届县级名校长6名、名教师50名。二是队伍补充明显加强。今年补充教师171名,其中面向社会考试考核招聘了教师142人,特设岗位计划教师18名,考核招聘安置三支一扶服务期满人员4名,招聘西部计划志愿者7名。教师招聘工作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三是队伍管理明显加强。特别是今年公务员执行津补贴,教师绩效工资未出台之前,高度重视队伍管理、稳定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建立了县委常委联系片区学校制度,向教师宣传政策,讲明道理,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兑现了教师75元地方津补贴和150元补贴,确保了教师队伍的稳定。
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加大责任约束。局里与学校、学校与教师签订了师德师风建设目标责任书,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师职业道德管理体系,加大了约束力度。二是加强师德教育。加大对教育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习与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组织教职工开展经常性师德学习,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三是开展专项活动。认真组织安排全县中小学教师“三新一德”自学考试,合格率达92.6%。四是加强查处力度。对执行教师《四川省教师八不准》、《广元市教师六不准》、“双八条”的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学校领导、教师交换意见,严肃处理,并限期整改。五是在抗救灾工作中,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受到上级表彰和奖励。旺苍中学、东城中学被国家教育部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东城中学学生胥劲丰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五、大力加强基础建设,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基建工程进展顺利。旺苍中学堡坎和运动场建设已纳入灾后重建,职业中学职教中心楼已进入招标程序。积极向上争取各项资金,完成鼓城小学、化龙初中、高阳小学3所寄宿制学校建设,东城中学3800平方米教学楼即将竣工投入使用,五权中学学生宿舍食堂、大两小学教学楼已立项。大力推进“四改一加强”工程,完成学校食堂升级改造8个,C级以上达标率100%;启动了12所厕所的改建工程;完成创建绿色生态校园市级9所,县级5所,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教育装备得到加强。加大投入,充实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装备,为部分学校添置了计算机等仪器设备。积极征订电子音像教材,下载IP资源数据,教学资源库不断扩大,有力推动了我县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进程。积极组织教学设施设备重置,已完成916.4万元的灾后仪器设备重置。在组织参加的全市20*年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得二等奖4个,三等奖1个。
“普九”化债准确规范及时。今年以来,加大“普九”债务化解力度,成立化债领导小组和化债工作组,深入到乡镇、村、学校开展债务清理核实工作。通过学校节约还债、县财政专款偿债、争取专项资金偿债等渠道筹措化债经费,普九”债务彻底化解,化债金额达7112万元,除化解省核定的标准债务5904万元外,还化解了系统外债务12*万元。同时,强化教育经费保障,加强建设项目管理,确保了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无新增债务发生。我县“普九”化债工作得到了市委罗强书记的充分肯定。
六、着力加强行风建设,教育满意度显著提高
校园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实行目标管理。年初,局里与学校、学校与教师签订了《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书》,将安全责任进行分解,逐级落实责任制,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到人头。二是强化安全培训。通过以会代训、举办安全培训班、参加安全工作研讨等形式,对学校校长、安全员、食堂从业人员等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安全卫生责任意识和工作水平。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各校通过上安全课、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和安全演讲等方式,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尤其加强对师生的防震知识教育及卫生防疫知识宣传,加强地震后的学生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四是加强常规管理。各校经常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自查,局里会同相关部门不定期进行检查,并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深入推进“警校共育”工作,定期会同公安、卫生、工商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治理,优化育人环境。
教育惠民行动取得实效。一是严格执行收费政策。严格执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下的教育收费政策。全县中小学继续保持收费“零、零举报”。二是规范实施“两免一补”。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60348名学生学杂费,免费为其提供教科书,为17645名贫困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三是严格执行国家助学金发放制度。资助中职学生1591人次,资助金额达238650元;资助农村公办普通高中家庭特别困难学生200名,资助金额达2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247人,资助资金60.76万元;资助孤、贫、病、伤、残学生8*1名。四是广泛开展“爱心”活动。在抗震救灾期间,组织全系统广大师生为支援地震重灾区捐款,共计捐款40多万元支援青川灾后重建,捐款41000多元帮扶全市教育系统遇难师生,教育系统广大党员上交特殊党费38000多元,帮助困难家庭和群众度过难关,在支农支教活动中捐款56000余元,捐物折合资金28000余元。
招生考试工作进一步透明。进一步明确职责,严格办事政策,增加保密硬件设施,配置监控设备,加强试卷保密、保卫、保管工作。依法治考,严肃考风考纪,为考生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成功组织自考、延期高考及其它各类考试。
教育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教育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发展优先考虑,教育难题优先解决,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对学校重建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实行学校重建工程优先研究、优先实施,实行征地拆迁等费用由政府埋单,及时解决学校重建面临的困难。二是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各部门多方面支持教育发展,发改、建设、国土等相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保证了一大批重建项目开工建设,重建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三是形成良好的体制机制。建立了教师干部队伍的培养、使用、流动、激励机制,完善了教师培训制度,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和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强化教育宣传。大篇幅的对教育发展和教育灾后重建进行专题报道,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全县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尊师重教风气日趋浓厚。
行风建设扎实开展。坚决贯彻上级关于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工作的部署和安排,扎实开展行风建设工作,教育行风建设成效显著。机关内部加强管理,切实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内部职工依法行政,秉公办事,做到维护工作大局,办事高效快捷,服务热情周到;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努力工作,政治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整个系统风清气正。
关键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观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和高校收费制的并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就业制度的改革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公平的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也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就业观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高校的特殊阶层,在经济和就业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如何科学构建正确的就业观,已成为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
1 简析我系经济困难大学生现状
随着我国高校年年扩招,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人数也呈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如图所示,我系经济困难大学生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3年我经济困难大学生为135人,而2006年我系经济困难学生数为212人,是2003年的1.57倍。
在这些经济困难大学生中,大部分学习上勤奋刻苦,学习目的性明确,表现优异,能获得各类奖学金和经济困难大学生激励奖学金;积极参加学校的社会工作,担任学生干部等,均表现良好;生活上比较简朴,学习之余主动参加校外家教等各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
在国家助学贷款、国家政府奖学金、减免学费等“奖、贷、助、补、减”政策的帮助下,这些同学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能得到基本保证。但由于“奖、贷、助”只能解一时之急,到了大四,经济困难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相比,缺乏诸多有利条件:来自边远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没有可依靠的后盾;面对日益高涨的就业成本,他们背负着家庭和生活的责任,同时还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
虽然考研深造也是高校毕业生的一种趋势,但对大多数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讲,却只是一个梦想。因为3年的研究生学习,对贫困家庭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眼前人均三、四千元高昂的考研“成本”,也让一些经济困难大学生望而却步。每年大约有60%以上的学生愿意考研深造,而90%的经济困难大学生却往往只有“华山一条道”选择了就业。
2 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择业的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
2.1 经济困难大学生择业的积极心理
经济困难大学生在特殊的环境和经历中接受了贫穷和艰辛的折磨,这些特殊的经历造就了大部分经济困难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不屈向上的精神。他们大多具备以下的积极心理:
(1)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抱负(心理)。绝大多数经济困难大学生具有一种奋发向上的豪情,立志在学成之后回报社会,充分发挥并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他们有的踊跃报名参军,走上保家卫国之路;有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西部建设,他们希望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的强盛做出贡献的同时,能够比自己的父辈们更高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2)饮水思源、造福家乡的志向(心理)。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心系家乡人父老,立志用自己所学去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特别是在面临毕业的时候,这种心理愿望会更加突出和强烈。很多经济困难大学生放弃去大城市、大公司就业的机会,毅然选择了回到家乡,以顽强拼搏的精神,运用自己所学,为家乡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贡献。
(3)自强不息、敢于竞争的心理。他们大部分会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和信念,面对困难从不轻易言败,相信只要敢于拼搏,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他们在校期间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积极主动、敢于竞争,准确把握自己就业方向,不怕遭受挫折和失败,始终保持乐观自信的求职态度,最终可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上述概括的这些心理特点只是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体现出择业心理的积极一面;但在巨大就业压力下,仍有相当一部分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经济困扰和艰难经历以及家庭对他们过高的期望,加上没有正确价值观指导,使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存在着消极心理特点,引发了一系列难以逾越的思想障碍。经济窘迫导致影响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习成绩、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反之亦然。下面笔者就这种浅谈他们择业心理消极的一面。
2.2 消极的择业心理
(1)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急功近利”心理。由于家庭或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些经济困难大学生认为自己是“草窝里飞出来的金凤凰”,考上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光宗耀祖。“要面子、怕风险、求稳定”的择业观念使他们不愿意下基层、到农村、更不愿意到偏远的地区从事艰苦的行业。他们只将求职盲目放到大中城市的高收入岗位。更有急于脱贫者,盲目发展创办公司或参加各种传销、直销活动,结果颗粒无收、负债累累,有的甚至误入歧途、铤而走险,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2)自暴自弃的“自卑”心理。步入大学后,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让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成绩相应地失去了明显的优势,社会的贫富差距在校园中凸显,导致部分经济困难大学生采取“自我封闭”,失去与他人交往的热情。在求职过程,如果因“寒酸”形象遇到歧视或冷遇,强烈的自尊心也可能使他们产生对社会文化的敌对态度和强迫症状;有的因在择业竞争中失利而垂头丧气,抱怨“出身”不好,生不逢时;有的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对即将面临的工作岗位能够接纳自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恐惧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逐渐形成一种灰色的人生观和处世观。而贫困大学生的上学费多由家长借债或自己贷款供给,将来要靠自己的薪水偿还;因此,面对就业压力可能对自己的未来产生忧虑或没有信心。
(3)严重焦虑的“紧张”心理。在学期间,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把取得高学历作为日后提高就业水平,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他们希望通过发奋学习成才,彻底改变现实命运,所以在求学过程中承载着比普通大学生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压力。而现实生活中,经济困难大学生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在拼命学习以期获得奖学金的同时又不断寻求勤工俭学的机会,较高的学习目标需要付出相对多的学习时间和因勤工俭学而不能保障学习时间的矛盾使他们身心俱疲,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在学习期间压力较大。而找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个较长的过程,如果不能一下子找到工作或者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他们往往产生严重的焦虑和紧张心理,甚至因为压力过大产生各种心理疾病或者恶性循环,无法以正常的心态求职。
3 构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上面分析了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该明确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不仅受社会、家庭等外因的影响,而且受到自身就业观念的制约。所以,单纯地从经济上帮助贫困生是治标不治本的,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还是落脚到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上,并且需要我们想方设法,通过采取各种办法,加强经济困难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因此,要进一步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迈好进入社会的第一步,构建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迫在眉睫。
(1)深入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从大一开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从大一开始要着重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成才教育观教育,引导经济困难大学生认识到“要赢得竞争,还要靠自己的能力和实力”,促成他们热爱所学专业,专注于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大二和大三要突出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逐渐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健全人格,减少因经济上贫困带来“自暴自弃”或“自卑”心理的影响;培养艰苦奋斗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尽量降低“急功近利”的心理对贫困大学生的影响,使他们以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参与竞争。大四则要一方面加强国情教育和就业形势教育的,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他们认识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择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另一方面,可通过开设求职心理辅导课或其他多样化的心理辅导方式,主动去减轻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求职心理压力,缓解他们的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2)有针对性地加强“择业”指导,树立“面对社会、面对现实”的择业观。
针对经济困难大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心理直接影响到部分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择业时希望能“一步到位”,但严峻就业形势不允许他们追求一步到位的“理想”工作。比较聪明实际的做法,还是先找到工作,再寻找机会分步到位;一边解决生计、积累经验,一边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为职业生涯开好头,为未来找到理想的工作打好基础。
(3)从切实提高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各项能力出发,促进正确就业观的形成。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贫困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困难。它包括贫困者面临的和物质资源的关系、和知识技术信息之间的关系、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和一些社会机构间的关系;通常我们把非经济因素的贫困称为“软贫困”。我们在以后的对于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帮扶时,既要从经济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又要从培养他们人际交往、为家乡服务等方面的具体能力入手。部分中西部高校目前已启动的福特基金“提高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个人能力”项目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高校要做好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要在毕业前时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更要采取多样化的举措,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和学习机会,扎扎实实帮助他们提升个人能力,从根本上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供坚实后盾。
(4)通过塑造良好的个人职业形象,把正确就业观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是消除“自暴自弃”和“自卑”心态,是培养自信心的一剂良方妙药;同时,良好的职业形象在也是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胜的核心竞争力。要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首先,要加大扶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取得“双证”――即有高校毕业证的同时获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使他们初步具备高超的职业技能,从而切实保证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能力;其次,要围绕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学生公德心、职业伦理和敬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一般可通过举办讲座,组织课余活动等形式, 培养和锻造他们良好使之具备较强的职业责任感、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对结果负责的勇气。
总之,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特别是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关键是要切实把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就业心理,在加强经济方面的扶持的同时,还要加强力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他们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提供就业择业的“指南针”。
参考文献
[1].高校贫困生的求职路[N].中国教育报,2002,(6).
[2]游秀清.谨防贫困生心理贫困[J].辽宁教育,2005,(1).
[3]王德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研究[M].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2).
内容摘要:本文在巴罗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回归方法分析发现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为负,同时计算出了使我国经济增长最大化的宏观税负约为18%,这高于我国目前的宏观税负水平,税负需要适当降低,但减税空间并不大。文章进一步对所得税、流转税和财产行为税的减税效应进行分析,发现各税种对促进消费和投资的效应是不同的。最后,针对加强减税效应、扩大民生支出和发挥增税效应方面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宏观税负 经济增长 减税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近两年自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中央政府实行了四万亿财政投资计划,试图降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而确保经济的增长率能够达到8%的目标。但在具体投资措施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失衡。一方面大部分的资金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银行的信贷大部分给予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获得的信贷资金很少。从积极的财政政策来看,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加财政支出,二是减少税收。在金融危机影响加深之际,我国也进一步实行了结构性减税的政策,但我国对于减税方面的措施较少、减税规模不大。
国内外学者关于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这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即宏观税负高阻碍经济增长,低则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对于是否需要减税,如何减存在分歧。汪昊(2009)根据税收公平原则,针对我国税收制度导致不同纳税人税收负担不均衡的现状,得出我国结构性减税的空间仍然大量存在,我国应进一步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的结论。刘凤良等(2009)利用内生增长模型的理论框架,并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得出我国最优的税负为16.47%。同时采用基于行业投入产出表的经济增长核算方法,估计了我国不同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发现我国的TFP增长主要来自服务业,最后得出了我国现阶段需降低宏观税负,但减税重点应该放在增值税上。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可以看到,目前国内关于减税问题以及如何减税的问题还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主要分歧在于经验分析中对我国宏观税负统计口径的使用、税收的定义、最终税负承担者的确认、减税规模等方面不一致。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包含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价格指数和经济增长等因素的多变量回归模型,试图找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优宏观税负。
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假设税收是经济增长的凹函数,以巴罗(Barro,1990)的模型为基础,利用经济和财量,可以建立以下计量经济模型:
LNGDP=α0+α1LNTAX+α2TAX+α3LNP+α4LNI+ε (1)
其中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TAX为宏观税负 (税收收入占GDP的比率)、P为价格指数、I为投资、ε为白噪声、LN指自然对数。为了消除异方差,且不改变其长期关系,所以取其自然对数。根据凹函数的性质,函数有最大值的条件是经济增长关于宏观税负的二阶导数-α1/TAX20,而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有正负效应,所以α1α20。对方程求一阶导数并令其等于0,可使得经济增长最大化的宏观税负为:
TAX*=-α1/α2(2)
(二)数据来源
由于1985年实行了第二步“利改税”,体制性因素使得1985年前的宏观税负不可以进行直接的比较,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得性,本文选择采用1986-2007年的数据。价格水平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示,张军(2002)认为中国二十多年的工业化是按照资本驱动型的增长模式进行的,其资本形成主要依赖于固定资产的持续增长而不是存货投资的增加,因此本文的投资数据选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且是经过计算的1978以来的居民消费价数平减后的真实变量。
(三)单位根检验
计量分析中为了避免宏观经济变量的不平稳产生伪回归,首先对各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Dickey和Fuller(1981)提出的ADF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可以发现LNGDP、LNTAX、TAX、LNP、LNI的检验值分别大于其5%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表明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但是它的二阶差分是平稳的,即为二阶单整序列,那么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可以做回归分析。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四)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本文以1987-2007年为样本空间,对模型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经济增长的最小二乘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协整的原理,如果各变量是单阶同整的,那么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等价于检验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平稳。进一步对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ADF检验,可以得到ADF检验值为 -3.301738,而5%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为-3.052169,因此可以拒绝残差序列是非平稳的假设,也就是说残差序列是平稳的。从表2可以看到各个变量系数都显著异与0,而且不存在序列相关,回归的效果很好,拟合度达到了99.9%,通过了总体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α1、α2和预期的符号一致。在长期关系中,经济增长与其它3个变量存在稳定的关系,即税收通过政府支出、宏观税负、价格水平等途径影响经济增长,宏观税负阻碍了经济增长,政府支出促进经济的增长。利用回归结果,可以确定最优税率,使GDP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为:TAX*=(-1.291110)/(-7.272183)=17.75%。因此,我国的最优税收规模约是GDP的18%。
减税的效应分析
(一)所得税的减税效应分析
居民是消费的主体,应该提高其消费能力。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主要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和预期。当居民预期不确定时,其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会转变成储蓄而不是消费。个人所得税和居民收入密切相关,当前围绕个人所得税的减税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工资薪金扣除标准先从800元调到1600元,进而又增加至2000元;二是暂免征收存款利息所得税。虽然经过调整以后,居民的税收负担得到减轻,提高了其可支配收入,但是消费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明显提升。这是因为近年来我国密集推出教育、住房和医疗市场化改革,而基础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乏使得居民对未来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居民偏好于储蓄而不是消费。所以从个人所得税角度来说,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二)流转税的减税效应分析
流转税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三者的比重占到了税收总收入的63%。首先,增值税的削减有助于企业扩大投资,促进经济的增长。聂辉华等(2009)基于全国企业层面的数据,使用面板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平均意义上增加了9710698元。但增值税转型也显著地减少了就业,平均约减少10%的雇员。他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方面减少增值税有助于促进企业的投资,另一方面在减少增值税的同时,需要对促进就业的相关产业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其次,流转税的比重远远超过了所得税的比重。税制结构对经济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也需要一个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税制结构。所以我国应显著提高直接税的比重,也就是说大幅度降低流转税的比重,从而向所得税与流转税的双主体格局转变。这不仅可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同时在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财产行为税的减税效应分析
财产行为税虽然它只占所有税收收入的11.2%,比例很小。Arnold(2008)的研究表明,财产税尤其是不动产税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最小。房产税属于财产税是名义上我国针对财富存量征收的税种,但征得的税收收入很少,而且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已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高收入阶层占有的财产主要是资产,减少房产税已经无法进一步促进消费。若提高房产税,可以增加政府的收入,一方面可以避免政府因为财政支出刚性而出现财政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对民生方面的支出,缓和社会矛盾和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上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了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产生负的效应,同时也估计出了使我国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率约为18%,它低于我国目前的宏观税负水平约为20%的水平,两者相差了2个百分点左右,涉及约金额5000亿元,可见经过本轮的结构性减税后,目前我国进一步减税的空间已经不大。同时本文对减税可能产生的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减少个人所得税,对促进消费的作用并不明显,减少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有利于促进投资,但增值税同时会减少就业,这不利于促进消费和社会的稳定。在考虑了这些影响之后,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
(一)加强减税效应
对个人所得税而言,可以降低其最高边际税率和适当调整级距,这有利于增加居民税收收入,同时完善个人所得税的结构。进一步降低企业所得税,并对劳动力比较多的中小企业、服务业等给予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这不仅能保持充分就业,还能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加快增值税的转型,在具体措施方面,可以进一步将房屋、建筑物投资纳入消费型增值税的抵扣范围,允许其抵扣全部的固定资产投资。
(二)扩大民生支出
在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减轻居民税负对促进消费的作用不大。政府需要加大对民生方面的投入,一是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加快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这些能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三)发挥增税功能
在提出一系列减税措施和扩大财政支出的同时,本着完善税制结构,降低政府的财政风险的目的,应发挥增税功能。一是完善财产税制,可以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同时提高房产税的税负;二是提高资源税税负,具体措施上可以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三是推进社会保障费改税,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这些措施都能增加税收收入,同时不会对消费、投资等产生影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李波.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测度与评价[J].税务研究,2007(12)
2.赵理想.由宏观税负分化看中国是否需要减税[J].税务研究,2008(11)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耕地保护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刍议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耕地保护问题
收录日期:2014年3月4日
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现状
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推进现代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国际上衡量工业化程度,其中一项主要经济指标是城镇化比率。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其表现为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所从事的职业向城镇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其发展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初期、中期及后期。我国已经经历了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自1996年,我国城镇化比率达到了30.48%,当年城镇人口37,304万,农村人口85,085万。自此,迈入了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表1)
从表1可见,我国自2000年开始,城镇化比率逐年提高。直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27%,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60%左右。这表明,中国城镇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标志着中国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几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发展为以城镇人口为主的分布格局。从而说明我们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70%之间),此阶段特征为工业基础已经比较雄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工业快速发展已能够为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图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数据库有关数据整理计算绘制而成)
既然,我国已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从国外的经验教训看,这个时期也是耕地减少最快的时期。耕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公共资源和约束性资源,数量有限且不可再生,所以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我国政府向来重视耕地保护,2011年8月23日,同志就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提出了“三个最严格”和“四个切实”的要求,也分别于2011年7月20日和9月2日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但当前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并不乐观,随着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不仅耕地数量不断下降,耕地质量、耕地环境也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耕地流失现象未能得到遏制,使得耕地保护与城镇化、工业化矛盾日益突出。
二、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加快进程中,耕地数量持续减少。中国是农业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尤其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随着城镇化比率的上升,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被不断占用,耕地面积逐年下降。2002~2010年10年间耕地总量由2001年的19.14亿亩减少到2010年的18.26亿亩。其中,耕地大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有:第一,违法、违规建设占用大量耕地。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建设征用土地已经成为我国土地面积减少的重要因素。另外,在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一般是粗放型的,受近年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产业园”、“产业区”集中出现,各地普遍在城镇搞新区、产业园区,有些地区经济实力不足,使得很多项目搁置,导致大量耕地占而不用。而且部分项目是地方政府鼓励支持,开发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地价相对比较低廉,因而在建设过程中铺张浪费,出现耕地被浪费的现象;第二,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城镇需要大量劳动力补充。首先,农业生产带来的收入具有不确定性;其次,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基本还是靠天吃饭。虽然中央近年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各项补贴等惠农政策,希望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惠农政策没有得到最佳的体现。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农业用地闲置浪费。
(二)耕地总体质量偏低。2009年12月24日国土资源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显示,我国耕地根据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及投入等因素综合调查与评定,把我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9.80等,等别总体偏低。
近些年来,我国的耕地质量普遍下降,其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如水土流失使土壤养分流失,土地沙化降低了土地的肥力;人为因素则包括耕种方式不当,耕地占补不平衡(占优补劣,耕地质量总体下降),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占用。其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是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第一,工业和城镇发展的过程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会占用大量的优质耕地,比如城郊的良田、菜地,土壤肥力高,熟化程度相对较高。但是,为了寻求占补平衡,补充的耕地往往分布在耕地条件较差地区的荒地,或者是废弃的宅基地,在质量上很难和占用地相比;第二,由于农村中大部分青壮年进城务工,留在农村的通常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劳动力明显不足,缺乏对耕地保护和管理耕地的能力,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土层变薄,蓄水保肥能力降低。这些原因都致使耕地总体质量下降。
(三)耕地环境恶化。近年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加快,为广大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回避的耕地污染、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中国耕地质量调查报告显示,污染土壤已经占耕地的1/5,即全国有20%的耕地受工业“三废”和农业污染。“三废”是指废水、废气、废渣。如果农民利用工厂污水灌溉农田,会造成土壤的污染,土壤本身的养分受到破坏,降低产量,更甚者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工厂排放的废水中若含有大量重金属元素,不但危害牲畜的健康,更有可能损害农民自身的身体健康。废气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硫,随着工厂的排放,进入土壤,使土壤酸化。同样,危害农作物及人畜的健康。还有废渣,常常会释放出有毒物质,污染土壤。
除了“三废”污染,农业污染也不容忽视,如化肥、农药、家畜粪便通过降水或者排水灌溉时产生地表径流,土壤渗进水体,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过度使用化肥会降低土地退化,反而降低产出。
三、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耕地保护的对策
(一)控制城镇外延增长,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期发展阶段,今后仍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所以我们应对土地进行节约利用。第一,严格实施耕地保护政策,耕地保护意义重大,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耕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和衣食之源,而且为农民的生存承担着社会保障功能,同时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第一个写进法律的基本国策。因此,要对农民加强耕地保护的教育,大力提高农户的耕地保护意识,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第二,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和规划土地的使用。在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时,杜绝浪费土地和侵吞侵占的行为。通过舆论监督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保证其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待耕地保护问题,保证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杜绝可能滋生的腐败现象;第三,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城市的无序扩张。首先,近一步明确和完善新《土地管理法》,完善土地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土地再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减少一切不合理现象。
(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产出潜能。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耕地保护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强调的耕地保护不仅仅是保持现有耕地面积的稳定,更重要的是在现有的数量下,提高耕地的质量。追求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首先,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耕地的使用永远存在着矛盾,保护耕地势必就容易阻碍城镇化的进程,同样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势必导致耕地的减少。因此,我们要寻求一种全新的耕地保护模式,从而有效地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占补平衡”和“先补后占”就是耕地保护的核心内容,耕地占补平衡是新《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建设单位必须补充相应的耕地,以保证耕地不减少。而先补后占是指在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之前,建设单位先履行补充耕地的义务。补充耕地任务完成后,建设单位方可占用耕地。所以,全面实行“先补后占”,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有着深刻影响。笔者认为,实施耕地占补平衡与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是“两位一体”的事情,是应对耕地资源紧缺、人增地减长期趋势不可逆转形势所拟订的政策组合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环节;其次,尽可能控制工业“三废”带来的影响,推广新的技术,对废物进行合理有效的回收处理,争取变害为利。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数量,使其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还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尽可能少的使用,确保土地的养分。对已经被严重污染的土壤要采取妥善的处理方式,尽可能使损失降到最小。
(三)探索和实施我国特有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和实施我国特有的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稳步发展模式,必须严格执行和落实土地政策。首先,重视尝试利用有利于耕地保护的市场机制变革,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市场交易,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土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是有限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对土地的需求增加,土地价格必然上升,地价较高,自然会阻碍非农土地增加的速度和规模,在某种程度有利于对耕地的有效使用,减少土地浪费和重复建设,最终实现市场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其次,我国地域辽阔,地域之间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稀缺,但土地利用相对比较合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土地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土地的利用开发相对无序。所以,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土地利用政策是十分必要的。显然,政府不应该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地区的耕地保护状况,而应该采取互补的方式,用不同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完善耕地保护;最后,建设“绿色GDP”制度,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耕地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绿色GDP这个指标,是在GDP的基础上扣除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后的余额,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经济“净”增长的概念,能更好地体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若能将此指标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加以实施,可以促使政府重视资源环境建设,有利于耕地资源的保护,减少土地违法现象。应该说,绿色GDP体现了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程度。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天君.耕地保护新论[M].人民出版社,2009.5.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摘 要:公平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对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有何影响?文章利用2004-2012年省级文化产业数据,基于Super-EfficiencyDEA方法测算了我国各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效率地理格局呈现出“东南沿海地区高,中西部地区低”的空间规律。同时,文章从经济公平的视角出发,结合其他经济、社会、政策等因素及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经济公平程度与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正相关,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公平程度越高,则文化产业发展效率越好。因此,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要优化相关资源的配置,也需要着力提升社会公平水平。
关键词 :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经济公平;超效率DEA;DEA-Malmquist
中图分类号:F0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2-0066-07
收稿日期:2014-11-1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12),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项目(1011219B)和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3YBB078)
作者简介:肖向东(1975-),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罗能生(1957-),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一、引言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实现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途径(Heinze&Hoose,2013)[1],文化产业在西方各国具有重要地位,在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一般都超过了10%(LiShu-sheng,2012)[2]。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始终在3%左右徘徊,财富创造能力不强,且由文化产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也比较有限,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在此背景下,科学界定我国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程度并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术界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研究由来已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方面是对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测度。以王家庭和张容(2009)为代表的学者利用传统DEA、Super-efficiencyDEA以及三阶段DEA等模型来测算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并将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分解成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发现大部分省份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率递增,但投入产出效率低下[3],而且即使同属于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有效的省份也存在较大的效率差别(蒋萍和王勇,2011)[4]。张仁寿等(2011)通过对非DEA有效决策单元投影分析同样发现了各省均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问题[5]。以乐祥海和陈晓红(2013)为代表的学者利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我国各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趋势,但西部与东中部的省份存在显著差异[6]。而马萱、郑世林(2010)则通过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的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7]。另一方面是对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郭国峰和郑召锋(2009)指出政府投融资政策的支持是文化产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保证[8]。乐祥海和陈晓红(2013)认为从技术效率情况来看,资本投入在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增长的进程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6]。袁海、吴振荣(2012)认为本地市场效应与城市化经济是中国文化产业效率改进的两大动力[9]。
综观以往的文献,学者主要从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效率和文化产业技术竞争力这两个方面来测度我国各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但既有研究很少对各个决策单元的竞争力或发展力状况进行评估。而对于影响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因素分析时主要从资本、政府支持、城市化等传统因素来考察,鲜有从经济公平角度来探讨的。事实上,一个地区的经济公平程度能反应出该地区的城乡收入(消费)水平的差距及该地区的消费水平,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才会寻求文化需求,故一个地区的经济公平程度可能会影响到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基于此,才有了本文的研究。
二、经济公平对文化产业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大主题。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亚当斯提出了公平理论,指出所谓公平即收入分配相对平等,人们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分悬殊,要求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收入分配不公将会降低人们生产的积极性,阻碍社会的发展,并造成各种社会矛盾。因此,经济公平与否将直接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从而影响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最终影响社会的发展程度。
(一)经济公平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利用洛伦兹曲线来定义和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即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越靠近45度线,则收入分配越公平,说明该经济体的收入分配越均等,即中等收入群体占整个社会的绝大部分。图1右边的三角形称为收入群体金字塔,越到塔尖,收入水平越高,每个部分的面积代表该收入群体的大小。图1左边的金字塔代表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越到顶端,该需求就越难满足。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原理,本文用中间的虚线箭头表明,低收入群体的大部分收入是用来满足生理需求;高收入群体的主要收入是用来自我实现;而中等收入群体的大部分收入是用来满足安全需求、归属需求以及尊重需求等,经济越公平,中等收入群体越大,对这三种需求也会增加,相应地对文娱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会增加,从而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即创造了“需求拉动型”的文化产业产值增长。
(二)经济公平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间接影响
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是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前进的动态过程,也是经济公平的最终体现。经济越公平,意味着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越高,因而能够提供更多的精神层次的产品,满足人们超越物质方面的精神诉求,引起文化市场的繁荣,即创造了“供给推动型”的文化产业产值增长。另一方面,经济越公平,一个社会的总体教育水平会越高,从而能提供更多样化和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此外,文化消费者的素质提高也会导致文化产品的创新需求,从而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同时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经济公平与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测度
(一)经济公平的测度
由于我国对居民收入及其消费支出的统计是按照城市和农村两条线进行,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用城乡收入差距来代表区域经济公平程度,并选取泰尔指数来测度区域城乡收入差距。泰尔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1)
其中,T指泰尔指数;j的取值为1和2,j=1代表城镇;j=2代表农村;Pij,t指t时期第i个省份城镇或农村的人口;Pi,t指t时期第i个省份的总人口;Iij,t指t时期第i个省份城镇或农村的人均消费支出;Iit指t时期第i个省份城镇和农村的人均消费支出的总和。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历年的面板数据,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4-2012年的区域经济公平程度进行了测度。受文章篇幅所限,图2只给出了2004、2008、2012年度国各省泰尔指数的四分位图,颜色越深,泰尔指数越大表示城乡收入差距越大,经济越不公平。从图中可以看出,泰尔指数呈现出“东部地区最低,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高”的空间格局。
(二)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测度
一个产业的发展状况主要体现为该产业的发展效率。根据文化产业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KaL(1-a),其中K代表文化产业的资本存量;L代表文化产业就业人数;A代表文化产业的技术效率,即发展效率。本文使用超效率DEA方法来测度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以区分传统CCR、BCC模型中有效的决策单元,使得有效的决策单元之间也可以进行比较(蒋萍和王勇,2011)。本文选取的投入指标主要包含各省2004-2012年文化产业的资本存量以及就业人数,产出指标为文化产业的营业收入及其增加值,利用MyDEA2.0软件包测算出了各省2004-2012年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
1.文化产业资本存量
文化产业资本竞争力主要体现于该产业的文化资本存量,资本存量越多则资本竞争力越强。本文通过永续盘存法来计算文化产业资本存量,公式如下:
(2)
其中Kt、Kt-1分别表示t期、t-1期的资本存量,It表示t期的投资水平,δ为折旧率。利用永续盘存法来估算资本存量时,最重要的是初期资本存量的确定。本文借鉴Reinsdorf等(2005)通过建立已知指标与初期资本存量间的关系,利用若干年的数据来估算初期资本存量的方法进行估算。Reinsdorf等构建了初期资本存量与初期投资、不变价格投资的平均增长率以及折旧率之间的关系式:
(3)
其中K0表示基期的资本存量;I0表示基期的投资水平;g表示不变价格投资的平均增长率;δ表示折旧率。I0由文化产业基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固定资产投资指数进行平减)表示,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δ取观测期内各省平均折旧率0.09;g由下列公式计算得出:
(4)
等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得:
(5)
其中It表示t期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将(5)式代入(3)式即可估算出文化产业初期的资本存量,从而计算出各省历年的文化资本存量。
2.文化产业劳动力状况
文化产业的劳动力状况既包括该产业劳动的数量还包括劳动力的素质,劳动力的数量用文化产业就业人员数表示;劳动力的素质可以通过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文化产业科研人员数来表示。劳动的数量越多、素质越高,则劳动竞争力越强。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利用历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来代表该产业的劳动竞争力。图3展示了我国各省2004-2012年文化产业的就业人数,从图中可以看出广东、山东、浙江等沿海大省的文化产业就业人数明显高于同时期其他省份。
3.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测度
根据上文测算出的文化产业资本存量以及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以及两个产出指标,本文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及西藏自治区由于数据的缺失除外)2004-2012年的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度,其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海南、上海、辽宁、天津、广东、宁夏等六省的年均投入产出效率是最高的,但除辽宁、上海外,其余四省历年的波动较大,有些年份的效率值更是超过了1,而有些年份甚至下降到了0.15左右,年度发展很不均衡。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历年省均文化产业发展效率呈现出平稳状态,基本在0.15-0.40之间波动。从区域发展状况来看,东部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整体上要优于中西部,而且,中西部省份文化产业的发展容易受到某些年份突然的文化产业投资增加的影响而使得效率急骤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些省份文化产业的发展尚未达到规模经济。
依据表1的测度结果,以文化产业技术效率和文化产业就业人数为分类依据,将我国各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分为四种类型(其中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值越大表明其效率越高):(1)发展状况好:是指技术效率高且就业人数多的情况,包括广东、上海、福建、江苏、浙江等5个省份;(2)发展状况良:是指技术效率高、就业人数中等或技术效率中等、就业人数多的情况,包括辽宁、四川、山东等3个省份;(3)发展状况一般:是指技术效率中等、就业人数中等或技术效率高、就业人数低或技术效率低、就业人数高的情况,包括海南、宁夏、天津、北京、安徽、陕西、江西、湖南、云南、河南等10个省份;(4)发展状况差:是指技术效率中(低)、就业人数低(中)或技术效率与就业人数双低的情况,包括青海、内蒙古、贵州、甘肃、山西、重庆、吉林、河北、广西、湖北、黑龙江、新疆等10个省份。由此可见,我国只有1/3左右的省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状况优良,其余2/3的省份其竞争力状况堪忧,其中50%的省份主要是由资源的浪费导致了文化产业产出的低效率,如青海等;另外50%的省份则是由于投资不足,如内蒙古、新疆等。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发展程度较好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发展较为落后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与经济公平的测度结果耦合度较高。
四、经济公平对文化产业发展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立及指标选取
1.模型设立
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所以本文设立一个多元回归模型来表述文化产业发展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6)
为减轻模型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和内生性,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取对数,得到以下双对数模型:
(7)
其中,Yij为因变量即文化产业发展效率;Xij为自变量;i为自变量的个数;j为年份。
2.指标选取
本文从经济、社会、政策多个方面并结合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情况选取了7个指标来考察经济公平对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详见表2。
各变量说明如下:
(1)经济公平:选取泰尔指数来代表区域经济公平程度,并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时,区域经济越公平,则文化产业发展越好。
(2)文化消费:通常来说,对文化消费的水平越高,文化产业发展效率越高,本文选取农村和城镇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消费支出这两个指标来代表文化消费水平。
(3)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通常城市化率越高的地方会对文化产业产生越多的有效需求。
(4)人力资本:用每十万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人口(人)表示。一个地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人口越多对文化产业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多从而拉动文化产业的需求,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第二,一个地区的文化程度越高就可能会为文化企业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从而增加文化产业的有效供给。
(5)政府支出:即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本文用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表示。
(6)文化产业实收资本:用文化产业实收资本(千元)来表示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当文化企业处于规模递增的阶段时,文化产业实收资本的增加将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数据来源及统计描述
本文选取了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及西藏自治区由于数据的缺失除外)2004-2012年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以测度其发展效率及影响因素。本文所选取的数据主要来自历年的《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统计年鉴》;文中用来测算超效率DEA的软件是MyDEA2.0,实证部分用的软件是Stata11.0。本文所选变量及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见表3。
(三)实证分析
本文选用双对数模型来减弱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和内生性问题。模型Ⅰ为单变量回归,模型Ⅱ是加入其它控制变量之后的面板数据回归,通过Hausman检验后发现需要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模型Ⅲ则是所有变量的混合回归,具体检验结果见表4。各模型均能通过Wald检验或者F检验,说明所选模型设定无误,能较好地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计量关系。
回归结果显示:(1)模型Ⅰ~模型Ⅲ中表示经济公平的变量X1泰尔指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为负,加入其它控制变量后结构依然显著,说明泰尔指数越大(即经济越不公平),则文化产业的效率越低,这也说明提高经济公平度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2)农村居民对文娱消费的支出、人力资本、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说明目前我国正处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文化消费不足,尤其是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不足严重地降低了文化消费不足,从而使各省的文化资本未得到有效利用,严重地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3)城市化水平越高、城镇人口对文娱消费支出越多,则文化产业发展效率越高。城市化水平和城镇人口对文娱消费支出的高低能够反映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会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产品需求,从而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正相关。
为深入探讨经济公平与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关系,本文进一步将全体样本按照各省市所在区域分成东、中、西三个子样本,分别进行计量检验以寻找经济公平与文化产业发展关系在各区域的体现。其中,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划分按照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中的三大地带标准划分。观察回归结果可知,除中部地区不显著之外,以泰尔指数衡量的经济公平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依然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即泰尔指数越大,则文化产业发展程度越低;亦即经济的公平性越差,则该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也较差,这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尤为明显。此外,城市化水平与城镇文化消费水平依然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而其他变量由于样本数量有限变得不再显著。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利用超效率DEA测算了我国各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随后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了包括经济公平在内的社会、经济、政策上的各因素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区域差异。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效率呈现出“东南沿海地区高,中西部地区低”的空间格局,大体与相应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一致;文化产业发展效率较低的省份主要是由文化消费不足或者文化投资不足而导致文化资源利用效率低;2.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公平的局面同样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表现地最为明显;3.城市化水平越高,城镇人口对文娱消费支出越多,则文化产业发展效率越高;4.农村居民对文娱消费的支出、教育程度、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说明目前我国正处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文化消费不足,尤其是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不足严重地降低了社会总体文化消费,从而使各省的文化资本未得到有效利用,严重地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推进经济公平,增加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比重和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中产阶级群体,从而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增加文化产品需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2.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鼓励城镇、农村居民进行文化消费,特别应该充分挖掘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3.由于部分省份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率低下,应适当地增加这些地区文化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规模经济,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率;4.政府在文化产业方面的角色更多地应该作为规则制定者,是“裁判员”,而不是“守门员”,鼓励包含民间资本、外资等多种资本形式进入我国文化市场,简化文化企业发展的行政流程,同时注重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打好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ROLF G. HEINZE, FABIAN HOOSE. The Creative Economy: Vision or Illusion in the Structural Change?[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13, 21(4):516-535.
[2]LI SHU-SHENG.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conomy-Case Study of Tianjin[J].Physics Procedia, 2012,25: 1352-1356.
[3]王家庭,张容.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31省市文化产业效率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9):75-82.
[4]蒋萍,王勇.全口径中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2):69-81.
[5]张仁寿,黄小军,王朋.基于DEA的文化产业绩效评价实证研究以广东等13个省市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1,(2):183-192.
[6]乐祥海,陈晓红.中国文化产业技术效率度量研究:2000-2011年[J].中国软科学,2013,(1):143-148.
[7]马萱,郑世林.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效率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2010,(3):83-86.
[8]郭国峰,郑召锋.我国中部六省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评价与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12):76-85.
[关键词]低碳经济 出口贸易 外贸出口模式 碳关税 碳交易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136-05
一、低碳经济概述
(一)低碳经济内涵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开发。“低碳经济”的核心是通过新型清洁能源技术、能效提高技术、降耗减排等能效创新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各行业的广泛推广和大规模运用,建立清洁能源利用机制,由此促进现代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降低社会生活耗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即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建立新型可持续循环发展的无污染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各国低碳经济举措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产生严重威胁的背景下兴起的,随之“低碳贸易”“低碳社会”“碳关税”等概念也被相继提出,同时各国各种低碳经济措施应运而生。
2003年,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中提出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计划到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建立成低碳社会。2007年6月,英国公布了《气候变化法案》草案,明确承诺到2020年,削减26%-32%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50年,实现降低温室气体排量60%的长远目标。
2007年12月,联合国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而对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无具体要求。
2008年1月欧盟委员会提出《气候变化行动与可再生能源一揽子计划》,旨在带动欧盟经济向高能效、低排放的方向转型,并以此引领全球进入“后工业革命”时代。根据该计划,欧盟承诺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提高到20%,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消耗量减少20%,将生物燃料在交通能耗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到10%。
2009年3月,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表示,如果其他国家没有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措施,美国将征收碳关税。同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除提出美国未来几十年碳减排的框架目标,还规定从2020年起,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未实施碳排放限额的国家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二、我国传统的外贸出口模式——“高碳经济”
低碳经济的兴起促使国际贸易的低碳化趋势,与之相对的却是我国以“高碳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外贸出口模式。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飞速发展。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中国2009年超越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占全球出口产品比例接近10%。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具有“高碳”的特征,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高碳”出口模式暴露出自身存在的严重缺陷。
(一)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
我国传统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是出口导向型,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如表1),具有“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特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出口的高能耗产品的能源消耗占国内能源消耗总量的1/5左右,我国出口产品的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25%,机电、化工、有色金属等出口贸易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高出世界先进平均水平40%以上。
随着对外经贸的不断发展,生产出口商品依赖传统能源支撑所引起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在国内和国际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下,为谋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促进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迫在眉睫。
(二)出口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低技术、高能耗、高污染”
长期以来,我国出口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所占比例高达50%左右。表2显示我国从2007年开始,加工贸易占年度出口贸易总额比例虽然逐年下降,但总体上降幅不大,2012年加工贸易比例仍然高达42.11%。
由于我国长期积极引进外资,实行优惠的外资政策,这使得大量高耗能、高污染的外资项目被引进国内东部和中部地区。这些项目在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同时,也以跨国投资形式将大量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密集型、能源耗费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这些产业都是发达国家的夕阳产业或高技术产业的低端加工环节,不仅使得我国目前能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低技术、高能耗、高污染”的加工产品也使得我国处在国际贸易链条的低端位置,产品附加值低,并经常遭遇各种绿色贸易壁垒。
(三)出口贸易以货物贸易为主,服务贸易总体水平不高
与飞速发展的货物贸易相比,我国服务贸易仍然处于发展初期。从表3可以看到,2003年至2010年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与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对比悬殊。2010年,我国货物输出达到15779.3亿美元,而服务输出仅为1702亿美元,相差14077.3亿美元;在2005年与2006年间,货物出口和服务出口的比例更是分别达到10.60:1和10.01:1。同时,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相比较,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份额都是相当低的。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3.29万亿美元的比例仅为3.65%,相当于美国的24.5%,德国的48.4%。①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长短脚”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短板”,不仅制约了商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还将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低碳化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
三、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低碳经济”措施的施行,对我国出口贸易来说,势必产生重大影响。征收“碳关税”,施行“碳标准”等措施,对于具有“高碳经济”特征的我国对外经济来说,都将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但是,不可否认,“低碳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将为我国低碳产业发展,实行出口贸易绿色化从而实现我国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一)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
1.碳关税成为新型的绿色贸易壁垒
2009年6月22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的《限量及交易法案》和《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授权了美国政府从2020年开始,可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惩罚性的碳关税,即对进口排放密集型产品如电解铝、钢铁、水泥、化工产品和机电产品等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而实际上,这是一种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新型的绿色贸易壁垒。
所谓“碳关税”(Carbon Tariffs),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税,主要针对进口产品中的碳排放密集型产品而进行的关税税收。
高耗能产品在我国出口总额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其中包括电解铝、电解铜、各类机电产品、化工产品、钢铁产品、家电产品等各类产品。以中美贸易产品中的机电产品为例:2008年我国对美国出口机电产品1528.6亿美元,约占我国对美国出口总额的60.6%。而机电产品恰恰是“碳关税”中所指的主要“高碳产品”之一。由此,可以预见,一旦碳关税开征,我国的对外贸易将受到巨大的冲击。
其次,我国当前的出口企业大部分仍然以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参与国际竞争,而这些出口企业中不少是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因此,一旦开征碳关税,环境成本就会抵消劳动力成本优势,从而使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大减弱,国际市场份额不断减少,出口企业整体受到打击的同时,也会使对外依赖度较大的我国整体经济受到重创。
然而,尽管“碳关税”看起来那么冠冕堂皇,却无法掩饰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不公平性。
首先,征收“碳关税”违背了WTO的“自由贸易”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WTO的宗旨在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实现贸易自由化。自由贸易的本质在于在WTO规则框架下,尽可能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扩大成员之间的货物、服务和知识产权贸易。而“碳关税”则是采取了关税手段限制他国产品进入本国,与WTO提倡的“自由贸易”原则相背离。同时,“碳关税”也违反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即一成员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给予任何其他国家(不论是否是WTO成员国)的优惠待遇(包括利益、特权、豁免等),应立即和无条件给予其他各成员国。而征收“碳关税”,各国环境政策和环保措施都不同,对各国产品征收额度也必然存在很大差异,这就会直接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必然造成国际贸易秩序混乱,导致各种国际贸易战。
其次,征收“碳关税”违反了《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展中国家暂不承担排放额度。在历史和现实上,发达国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应该承当更大的责任。而征收“碳关税”则意味着实施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以相同的减排标准,这违背了《京都议定书》中的对发展中国家的“区别责任”原则。在全球经济贸易发展中,让发展中国家背负“污染环境”的责任,给发展中国家增加压力是显失公平的。
2.低碳主义可能滋生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由于各个不同国家的产品标准、法规及合格评定程序对国际贸易造成的阻碍,或者一国有针对性的指定某种标准和法规,将国外竞争者置于成本劣势。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具有隐蔽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因此常常被发达国家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
WTO反对非关税贸易壁垒,并为减少和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制订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然而,协议同时规定为实现“维护国家基本安全,保护人类生命、健康或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保证出口产品质量,防止欺诈行为等”合法目标,可以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这就为某些打着“保护环境”口号的低碳主义者实施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找到了“合理”的理由。
“低碳经济”的兴起和“金融海啸”过后的经济复苏可能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契机。以欧盟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一旦开始设置市场准入的“碳标准”认证,我国的大部分“高碳”产品可能因达不到标准而被排除在市场之外。此外,为使出口产品达到相关技术标准,必然会牵涉到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监督与检验从而建立更为严格的管理体系,同时生产商必须将大量的资金人力投入到西方标准的认证工作,因此大大增加了产品成本,降低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低碳经济将导致世界政治的博弈和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
历史实践证明,两国政治经济关系改善,能够促进两国国际贸易;而两国政治经济关系恶化,则会阻碍两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作为国际贸易的晴雨表和指向标,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将影响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
而低碳经济下,全球气候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演变成当今世界政治的主要议题之一。欧盟将气候变化问题作为重大的外交政策,并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施压者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改原布什政府的政策,高调宣布要加入世界气候谈判并成为领导清洁能源发展的国家;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则既遭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又由于经济发展必将增加能源消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对这场激烈的国际政治博弈,各国争论最多的是,谁应该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
实际上,低碳经济是一个关于国际政治经济话语权重组争夺的问题,是发达国家在其世界主导地位遭受新兴国家挑战后,试图利用科技话语和法律话语来继续领导世界的新方式,是约束新兴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工具。
然而,中国的崛起和“高碳经济”与之形成了对应关系。由于中国在最近的30年里是以中国制造和世界工厂不断崛起的,并且伴随着能源的高消耗,使得中国成为“低碳经济”中西方各国争论的指向矛头。
中国如不积极参与到全球气候问题的协商谈判中,在这场政治博弈中取得有利于我国的一席地位,我们将面临的不仅是碳关税和其他碳壁垒,还可能面临着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恶化,进而给我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严重阻碍。
(二)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正面影响
1.推动我国出口贸易绿色化,减轻环境和能源压力
“低碳经济”的兴起将引起国际社会向“低碳消费文化”发展,以及各国积极实施各种“碳关税”“碳准入”等措施。这将会使众多“高碳”出口企业为保持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生产适销对路的“低碳产品”而更加注重节能减排问题,将其作为其经营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并努力使企业向低碳企业发展。也就是说“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外力也会反过来促使国内企业不断进行转型升级,节能减排。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少我国煤炭资源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的作用,从而推动我国出口贸易绿色化,减轻国内的能源和环境压力。
2.推动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增强出口竞争力
“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有着较大的冲击,但同时,它也对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国际消费者环保节能意识的提高和各进口国对碳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我国一些“低碳”出口产品开始在国际上走俏。以中国制造的电动自行车为例,由于符合环保节能的时尚,近年来中国制造的电动自行车在欧美市场上广受欢迎。而随着中国政府践行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的“碳减排”承诺和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中国汽车产业将不仅在劳动力成本上拥有后发优势,而且也能够在节能环保技术上拥有占先优势。“低碳经济”的兴起给我国低碳产业出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应该对这些产业给予更多力度支持,促使出口产品低碳化,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
3.碳交易或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的新领域
所谓“碳交易”,是指碳排放权交易,即在量化了各个国家碳排放量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体系,买卖碳排放量配额,企业减少碳排放量,其减排指标可在国际市场出售,其他企业则可以买进碳排放量配额。而实质是,一方面让生产企业为了将本企业得到的碳排放配额出售获利,从而采取更清洁的技术和生产能源;另一方面,碳排放量较大的企业在保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为了节省购买碳排放配额的资金,而选择其他可替代的清洁能源,从而使社会总的碳排放量降低。目前,碳交易有三种主要形式: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联合履行(Joint Implementation,JI),排放交易(Emissions Trade, ET)。
碳交易是低碳经济下,世界各国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取的市场机制。历史经验证明,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导和介入,仅仅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者强制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而碳交易则能够将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联通起来,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碳交易本质上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成为国际贸易的新领域,是未来低碳经济的“制高点”,代表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通过碳交易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如美国堪萨斯州的农民通过农田碳交易,获得了新的农业收入来源;日本则把碳排放权交易看做是“21世纪第一个巨大商机”,近年来通过在世界各地大量购买和销售碳排放权,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入。
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资源国,中国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碳交易市场。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正积极参与碳交易。例如,2005年10月,中国最大的氟利昂制造公司山东省东岳化工集团与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新日铁和三菱商事合作,展开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业务,成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项目。
随着国际社会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碳交易的大力兴起,碳交易将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的新领域,为我国带来环境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四、我国出口贸易应对低碳经济的措施
(一)创造有利的贸易环境
1.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中有利于我国的机制
WTO应该成为低碳经济下我国防止和抵制西方国家“碳关税”和其他碳壁垒的机制。中国要始终坚持世界贸易组织的“自由贸易”和“最惠国待遇”原则,通过加强与国际社会在“碳关税”和碳排放问题上的沟通、协商和谈判,反对各种碳壁垒,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将气候问题和“碳关税”作为不同领域的问题分别加以解决,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争取更为有利的发展时机和发展空间,使我国在国际经济规则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
此外,面对其他国家强行实施的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措施,我国可以参照美国、英国、日本、丹麦、瑞典等国的措施,在国内开征“碳税”,即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收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因为从WTO框架来看,对未达到碳排放标准的外国产品征收惩罚性的“碳关税”是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性做法。但在气候变化协议框架下,又是可采用的。如果中国自己先征收“碳税”,就可以通过WTO禁止双重征税原则阻断西方经济大国的碳壁垒意图。故而,我国可尽快开征碳税以防范中国产品出口将面临的全球性惩罚性碳关税的要挟,减少我国与其他贸易国的贸易摩擦。
2.实施积极的“环境外交”战略
低碳经济下,中国应该进行外交战略的转变,即变被动的“环境外交”为主动的“环境外交”。
首先,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要积极参与到国际多边及双边合作,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国家利益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从而为我国出口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我国政府要积极主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如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中,中国向世界提出碳自主减排的承诺,为我国低碳之路的发展争取了主动权。
其次,由于目前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碳排放量参照标准,给某些企图通过“碳壁垒”进行贸易保护的进口国以可乘之机,因此,中国应当积极联合各个国家,推动和参与制定合理的国际碳排放量参照标准,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
再者,我国应与国际社会积极协作,加强同各国的技术合作和技术贸易,致力于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效方面的全面合作,为国际社会低碳化、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的共同利益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我国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国际气候变化形成的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识别和分析新的利益集团及其相互的博弈和制衡关系,以及其对中国整体国际政治和外交关系定位的影响,从而识别并应对低碳经济给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
3.企业自身加强国际贸易规则的学习,抵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在国际社会低碳化的进程中,出口企业要提防某些打着“绿色主义”口号的国家通过制定各种“碳壁垒”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就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了解各国法律法规,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熟知国际贸易法规,变被动为主动,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二)积极响应“低碳经济”,推行绿色贸易
1.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促进产业低碳化
从企业自身来说,出口企业应当树立良好的绿色环保意识和长远的发展目光,积极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的转型与升级。企业应当重视技术改造与技术革新,加大研发的投入,开发拥有自主产权、具特征化和品牌化的产品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
从国家层面上,政府应该制定相关产业政策,给予较大的力度支持和引导,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技术,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逐步改变我国出口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的现状,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通过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制度,限制高碳产品的出口,促使企业节能减排,增强出口竞争力。
2.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创造服务贸易新增长点
一方面,由于我国出口产业中,“高碳”产业居多,比如加工产业、造纸业、化工业和钢铁业等,为了应对碳关税等贸易壁垒,我国应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扶持力度,使竞争优势向低碳产业集中,增加低碳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另一方面,低碳经济下,服务贸易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因此要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为服务贸易注入更多的高科技含量,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使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从规模到水平上都得到根本的提升。
3.积极响应国际低碳化号召,推行出口行业能源结构改革
“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这就加重了我国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的出口产品的“高碳”特征。因此,我国要推动出口产业低碳化,就要推动以再生能源为核心的能源革命,大力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核电等新能源,改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加强能源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与国际合作。这不仅符合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转变的需要,而且有利于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成为我国积极响应国际低碳化号召,实行“绿色贸易”最有效的低碳路径。
(三)建立拥有话语权的碳交易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
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资源国,我国是最有潜力的碳交易市场。但是,由于国际碳交易规则基本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我国缺乏话语权。例如,CDM项目是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形式。2008年中国CDM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的成交量,占世界总成交量的84%。但是,由于我国缺乏与国际碳市场二级市场直接交易的平台,我国这些核证减排量只能以低廉的价格卖给发达国家,从而使国外的交易机构获得暴利,而我国沦为发达国家廉价减排的工具。
因此,低碳经济下,我国要建立拥有中国话语权的碳市场体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国际交易市场中,通过市场机制的方式来调动全社会发展和利用清洁能源的积极性,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以最低的成本降低我国碳排放量,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从而使我国以高附加值的清洁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最终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参考文献】
[1]杨志龙,李奇璘.对我国出口贸易模式的分析和思考[J].北方经济,2009(5):60-62.
[2]张向晨.碳关税是否符合WTO规则?[J].WTO经济导刊,2009(12):87-88.
[3]王双.“低碳经济”——开启绿色增长新时代[J].时代经贸,2009(153):24-29.
[4]徐瑞娥.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的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9(66):34-40.
[5]徐冬青.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与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6):12-16.
[6]杨圣明.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J].时代经贸,2009(153):16-23
[7]周芳.浅析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356-357
[8]徐驰.碳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9(1):75-80.
[9]盛立中.中国将积极迎战碳关税[J].大经贸,2009: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