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双减政策对教学的影响范文

双减政策对教学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双减政策对教学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双减政策对教学的影响

第1篇:双减政策对教学的影响范文

极目新闻记者寻访了众多培训机构的老师,他们有的已找到新工作,并且开始适应新的岗位,开启新的职场之路。也有部分人选择留守教育培训行业,但其中不少人的职业方向发生了变化。

培训机构高管 到民办校当校长

早上5时多起床,6时30分出门,8时前到校……今年9月1日开学以来,李晓(化名)迎来了新的工作节奏。

“刚开始真的有点不适应,毕竟我以前都是早上8时30分出门,9时前能到公司。”曾是武汉一家培训机构国际游学总监兼市场部总监助理、现为武汉某寄宿制民办学校副校长的李晓说,现在,她每周住校两三天,其它日子得花近3个小时在通勤上,单程得跑80公里。

李晓之前在武汉一家培训机构工作了9年,那时,她便常接到民办学校希望她加盟的邀请,但她从未想过离开教培行业,直到今年7月24日“双减”政策正式。7月25日,李晓离职,7月26日,她便入职了这家跟她接触了近一年、品牌和规模都不错、对她又很有诚意的民办学校。

目前,作为副校长,李晓负责招生、人事、对外合作及发展规划,收入与从前差不多。“教培机构和学校毕竟是不同的平台,我在心态上需要做很多调整。与教培机构相比,学校的琐事会多一些,尤其是在寄宿制学校,我需要花更长时间呆在校内,没之前自由,我需要调整工作的节奏和时间。”李晓说,不过学校安排给她的工作和她之前的工作重合度较高,所以上手很顺利,要说最大的困难,就是新单位离家远,她基本没时间照顾小孩,只能请老人来帮忙。

李晓说,她曾考虑过自己创业做研学旅行,但毕竟曾在教培行业太久,改行需要从头开始,便搁置了这个念头。

不少人先“代课” 再参加教师招考

记者从武汉市一所初中了解到,今年8月底招聘的校聘教师中,有3人有校外培训机构工作经验。

2015年从武汉工程大学毕业的陈老师,此前一直在光谷一家培训机构当数学老师,最高峰时教100多名学生。教学业绩不错的他,被一些家长挽留做“一对一”老师,但他担心“双减”政策会越来越严格,坚持参加了公办学校的校聘教师招聘。目前,他带七年级的两个班的数学。

“参加我们今年校聘教师招聘的原机构老师很多,留下的都是非常优秀的,他们的教学水平尤其突出,课上得晓畅、明白。育人方面,他们以前在机构接触得少,我们会重点引导。学校很希望这些优秀教师能留下来。”该校校长说。

记者从武汉多所中小学了解到,受疫情影响,今年大量学校将招聘校聘教师的时间从此前的7月延后到了8月中下旬,因此到公办学校应聘做校聘教师的原教培机构老师猛增,其中不乏名校高学历的,公办学校也进行了精挑细选。多位校长说,他们当然希望能留下优秀教师,但现实问题是,按照现在的教师招聘政策,部分培训机构教师很难考进来,一些人可能因此流失。

记者查询发现,即以东湖高新区2021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教师的条件为例,应聘应(往)届毕业生岗位的,应为20、2020届、2021届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应聘在职优秀教师岗位的,需要具备现任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且具备5年或8年及以上一线教学工作经历,教育培训机构工作经历和毕业前实习任教经历不计算为符合条件工作经历。

25岁的小杨目前在一所公办初中做校聘教师,教九年级数学。2018年大学毕业的她今年参加了几次校聘教师招聘,试讲表现都很好。她说,她已经享受不到应届生就业政策,若参加教师社招,需要攒3-5年校聘教师经验,到时她已经快30岁了,除了要拿好几年的较低收入,未来发展也会受限,还面临结婚生子的问题。“我们了解过,哪怕是经济发达的区,校聘教师一年也只能拿到四五万元。”小杨说,随着双减政策出台,公办学校确实需要有更多教师,她希望能有相关政策帮助教培机构教师转型,给大家同等参与考试竞争的机会。

也有人不工作 专心考研考公

为了突破“应聘社招教师需要几年工作年限”这道坎,一些原培训机构老师选择考研教育相关专业,希望将来以应届生身份重新进入教育行业。

武汉人小李就是这样。她大学学的是播音主持专业,毕业后应聘到光谷金融港的某线上培训机构工作,做小学语文辅导老师。两年来,她除了参与公司的线上直播课程,和自己班上的小学生进行互动,负责课后作业的批改、线上习题的讲解,在学员班级群内做好答疑和维护工作,还会追踪学员课程报名情况,解决学员和家长的问题。9月13日辞职后,她决心要考一所省属高校的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打算毕业后继续从事教育有关的工作。

“我还是很喜欢自己从前的工作的。公司里年轻人多,工作环境轻松,氛围比较好。我也喜欢当老师,教孩子们知识会很有成就感。如果不是因为行业发生变化,我愿意继续干下去。”小李说,7月“双减”政策出台后,陆续有许多同事辞职了,她一直观望到9月开学后才下决心辞职考研。

“之前,我一个月1.3万元拿过,六七千也拿过,工作两年攒了两三万元。现在宅家考研,更花不了什么钱。为了更好地备考,我搬到了外婆家,除了环境安静,生活也很养生。”小李说,家里人都很支持她考研。

也有一些人选择考公务员。“国考报名已经开始了,我正在研究哪个岗位比较好考,看来明年的竞争会非常激烈。”28岁的原教培机构教师小王说,他是男生,考公务员更为务实,目前他也在犹豫,要不要也同时报名考个研,多一个转型的可能。

留在行业的人 也在经历转型

在此前一家大型教培机构所做的《“双减”政策下,教育培训行业教师现状调研报告》中,显示选择留在行业的老师中有近五分之一(19.88%)的教师选择了素质教育的方向,其次是私人家教(15.84%)、留学考试(13.04%)与高等教育(11.80%)三个方向。

极目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也观察到了同样的现象。不少留在培训行业的老师转向公司新业务,如研学、体艺类培训、成人培训、托管班等。手中有一些家长资源的老师,则倾向于转向做“一对一”家教。

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小张已从培训机构的小学数学老师,成功转型为教成年人普通话的培训机构的老师。“我之前很受学生欢迎的,公司给我布置的课程报名任务,我总能超额完成,每个月可以拿几千元奖金。双减政策出台后,我马上开始找新的工作,9月30日就到这边了。”小张说,现在的这家培训机构的客户群体更广,目前也比较热门,虽然工资不如之前高,但工作时间更稳定,周末也有双休,他很满意。

第2篇:双减政策对教学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问题;对策

一、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生源质量对学校生源的影响

笔者通过平时观察和谈话得知,我校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我意识较强,根本没有从未来职业去要求、认识自己,思想素质、行为习惯都较差,不能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矛盾,喜欢用打架的方式解决问题。另外还有经常的抽烟、赌博、沉迷于网络游戏、谈恋爱等现象。学生的种种表现和行为极大损毁了学校的声誉,从而使得招生更加困难。职校就在这种“生源差——招差生——生源差的困境中恶性循环。

(二)落后的教育观念的影响

一些人思想僵化、守旧。鄙视职业技术教育,认为只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洗礼才是受人尊重的人才,瞧不起普通劳动者。所以许多家长与学生宁愿花大价钱挤在普通高中拥挤狭窄的教室里,也不愿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而职业学校为了多招生,他们利用家长希望学生上大学的心里,高举“对口升学”的招牌。诚然对口升学是学校招生的一大亮点,可导致的结果,若没有“对口升学”学校就根本招不到生,最后步入死胡同。比如开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农学专业”在2007年以前由于“对口升学”这条路子办得很是红火,然而,自从2007年开始取消“对口升学”,该专业的生源就一落千丈。

(三)就业难导致学校可信度差

我国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企业招工盲目要求高学历,使许多中职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职业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差、生源差,从而导致办学质量差,所培养的学生无法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无法上岗。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就业时专业不对口,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安排在电子厂或机械厂等,造成社会反响差。还有部分中职毕业生是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求职中“眼高手低”。在择业时一旦达不成他们及家长的心愿,便认为是学校没有能力。甚至诋毁学校,最终不相信职校。

(四)中职学校本身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者思想观念陈旧,缺乏竞争意识

长期以来,部分学校领导注重严格教育教学管理,重视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师队伍培养的力度,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却忽视了对外的宣传工作,认为“酒好不怕巷子深”,在职业学校普遍出现生源荒时还没有足够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其他职校通过各种方式打出宣传招式时,而这些学校却没有很好地宣传学校的特色和优势,致使招生被动,生源大减。

2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完全吻合。

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经济结构的多层次要求职业教育具有多层次性。而实际上,许多中职教育层次结构不尽合理,缺少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的准确把握,培养目标过分规范化、单一化,学校专业设置过窄,降低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难以适应经济体制的转轨,从而造成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

3师资力量不能完全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

一些职业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不高,专业不对口,部分教师由教文化课改教专业课,从教期间很少参与实践技能训练,专业知识并不扎实,知识陈旧,观念落后,不懂现代化教育手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而新引进的大学毕业生虽然专业知识扎实,但实际教学经验欠缺。此外,由于近年来学校招生难,生源差,教师对职业学校发展无信心,不安心工作,于是,人才外流现象较为严重。这种师资队伍的匮乏和不稳定是导致生源不足的又一原因。

二、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不足的对策

(一)提高对中职教育的认识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也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先导。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要使大家明白我国人口多,人人都上大学是不现实的,要培养正确的人才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通过各种形式面向社会宣传“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树立新的人才观。除了加强政策宣传转变观念,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宣传力度,例如组织各地开展中职招生宣传。利用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的专题访谈,向社会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组织优秀毕业生进行巡回演讲,让社会各界人士明白“技能在身,百业可为”,从而增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吸引力。

(二)改革办学模式,满足市场及学生需求

长期以来,中职教育实行长学制模式。笔者认为长学制模式不利于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作出灵敏的反应;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现有经济及劳动者本人对文化基础知识的需求;不利于提高中职的教学质量;也不符合学生、家长较高层次的教育消费需求。因此,改革现有办学模式势在必行。近几年来,大部分中职学校在搞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社会人才需求基础上,大胆冲破办学方向单一,培养层次过窄的弊端,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灵活办学。重庆市开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办学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该校在校学生达四千六百余人,形成了融五年制大专、中高级技工、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和中短期培训为一体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如 “2+1”模式;“3+2”模式;“1+1+1”模式。

(三)规范招生政策

每年三月至五月是职校争抢生源的高峰时间,各校纷纷利用报刊、电视、媒体宣传等手段拉拢生源,更有甚者不惜利用请初中学校领导吃饭,送慰问金给毕业生班主任等不正当手段达到争抢生源的目的。大部分职校内部出台了所谓“送一名学生,给若干奖金”的做法,鼓励初中班主任送生。这样一来,许多老师便盯上了这一笔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好买卖。于是他们不再全身心的投入教育,最终导致学生素质跟不上。上述情况有关部门应该管管,严令禁止招生的恶性竞争,阻止回扣事件的发生,按严格的程序录取学生。

(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踏入社会后,用人单位往往不在对其进行培训,要求毕业生直接上岗。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就必须接受实践性教学,模拟各岗位的操作。作为培养学生技能水平、动手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职业学校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些都必须有完善的实习基地,较强的实习设备为基础。

(五)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1“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行业职业态度、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持有“双证”(即教师资格证、行业技能等级证)的专业教师。

2 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条件,使“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双师型“教师除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外,在能力和素养方面还有特殊要求:一是行业职业道德。“双师型”教师除熟悉并遵守职业道德外,还要熟悉并遵守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自觉按照行业职业道德办事。二是行业职业素质。“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把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三是组织管理能力。“双师型”教师要懂得企业行业管理规律,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四是协调交往能力。“双师型”教师要自觉按照竞争规律、价值规律办事,具有教强的交往协调能力。五是创新能力。“双师型”教师要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主动适应变化的新形势,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

主要参考资料

1、 郝克明《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教育研究》2000年9期。

2、 蒋乃平《职业学校生源忧思录》,《职业与职业》1999年11期。

3、 杜屏《职业中学生源困难的原因及对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4月。

第3篇:双减政策对教学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李强(1975-),男,湖南宁乡人,硕士,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2-0062-03

实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的必备环节。实训基地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国外高职教育发展历史长,在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有许多切合本国实际的成功经验,并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深入研究国内外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成功模式,总结可供借鉴的经验和相应的建设思路,对提高我国高职实践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发达国家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典型模式

二战后发达国家由于战后经济重建的需要,职业教育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区别于普通高校学历教育的、具有高职特色的发展模式。就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而言,德国的“双元制”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各具特色,是发达国家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模式。

(一)“双元制”模式

这是以德国为代表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双元制”的其中一元是指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另一元是指企业,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双元制”模式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理论和实践之比约为3∶7或2∶8。而且理论教育也注重实用性,与实践联系紧密,服从实践需要。

企业的培训场所包括有工作岗位、实训工场和跨企业的训练工场。实训工场的任务是把那些在劳动岗位上无法传授或训练的技能及相应知识传授给学生,工件不形成产品,纯属消耗。此外职业学校也有教学车间,补充企业里无法完成的实训,为理论教学提供直观和演示手段。企业的实训教师一般都是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并在完成职业培训后,具备2-5年职业实践的专业人员。实训教师同时还必须通过教育学、心理学考试,符合《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的要求,高水平的师资成为实训基地发挥效用的重要保证。

(二)TAFE模式

这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力量,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它注重能力本位的教育和培训(CBET),推行统一的国家职业能力资格证书制度,通过分析有关职业能力,确立权威性国家能力标准,建立相应课程标准,并由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承担技术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课程的教学。根据学生实际所获知识能力评定技术能力等级,并采取国际上先进的案例结合情景的开放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学制上有全日制课程、部分制时间课程、工读交替制课程、函授与远程课程以及企业学习日课程。

TAFE学院建有完善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由于有政府的投资和企业的赞助,实训基地不仅设备数量充足、设施完善,而且技术先进,管理规范,为实践教学创造了必要的、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室就是实验室,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融为一体。教室里一般摆满了教学用具及一般性试验设备,边讲边练。学生的实训操作教学都在实习车间进行,业余时间对学生开放。这种安排方便了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提高了教育效率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速度。TAFE的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全部是从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中招聘,专职教师至少有三年的实践经验,还需定期去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同时受过大学专业教育和相关专业的培训,持有教师资格证书,通过4级职业证书。

二、发达国家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共同点

由以上两种典型模式的分析,结合其它发达国家的不同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国外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共同点可总结为:实践教学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展开,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目的,满足工商业部门大量一线岗位的用人需求。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标准紧密相关,岗位能力标准则由行业专家、社会或国家结合岗位任务制定。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行业、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校企合作培养广泛开展,并有国家法律保障或鼓励制度。实训基地建设中,国家、社会、行业投资比例大,设施、技术先进,与企业水平和生产实际相近,有些直接建在企业,由企业进行某些阶段的实训教学。实训师资技术实践经验丰富,并经过教育教学培训和考核,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准入条件较高,管理考核严格。

与我国实训基地建设所面临的资金缺乏,筹措渠道单一;设备不足,配置不合理;功能不全,重复建设;师资实践能力、教学技能不足;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单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同程度脱节等实际问题相比,国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体现出了如下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1)政府在职业教育上具有完善的法规政策和资金投入保障。

(2)实训教学设施完备,校企合作紧密,社会和企业对实践教学承担了很多责任和义务,投入和贡献很大。

(3)实训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和能力要求密切相关,并多采用模块化教学,各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完成相应模块或单元的学习,可以具备相应岗位或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能力。

(4)实训教学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大多来自企业,对除专业技能外,同时对于其教学技能具有较高的要求,准入和考核制度严格。

(5)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价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考核标准统一,执行严格。

(6)在考核标准上具有统一性,但在学习方式上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三、发达国家实训基地建设对我国实训基地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我国现行的高职教育模式和观念正处于不断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情况与国外有较大差别。结合我国国情和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高职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要注意如下几点策略和思路。

(1)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推动实训基地建设

政府主导作用一要体现在制度保障上,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引导职业教育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正确方向,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投身实训教学,促使社会、企业对于实训教学设施的关注和投入;二要体现在规划组织上,通过研究、制定职业教育发展和建设规划,发挥资金的规模优势,实现区域统筹,提高实训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三要体现在资金扶持上,不光有政策扶持,还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实训教学条件,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市场引导则鼓励社会资金和企业以多种方式投资建设或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既坚持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又允许根据市场规律实现合理的投资回报。既可满足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需要,又有利于学校或当地人才培养条件的改善,扩大社会培训的功能。实现投资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以就业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我国高职教育受传统学历教育的影响,有些学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定位不准,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任务,没有以就业为导向,沿用过去学术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显著,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强,不能适应企业工作岗位。高职教育应明确就业导向思想,明确专业定位,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办出高职特色。

(3)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

按照社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正确的培养目标,突出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既重视技能培养,又重视实训教学在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既能就业,又能立足一线岗位,持续发展。

(4)推进校企合作,走校内外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德国双元制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下实训基地及实践教学模式都不可能在我国复制。我国现行制度和传统下,企业以自身生存发展为主要任务,承担的教育职能很小,不可能象德国一样出资建造并维护一个功能完备的校外实训基地,保有一支专业的实训教学队伍供学生实训教学。政府和学校有限的教育投入也不可能象澳大利亚一样建成功能完备的校内实训基地。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行业办学特色突出,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行业优势,与企业紧密合作,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规划建设校内与校外互补的实训基地,即一般专业通用性强和关键能力形成的的设备,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而专用性强,尤其是巨型设备,以校外为主,校内为辅;这可作为目前条件下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5)建立严格的考核和准入制度,提高“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相比国外的实训教学师资实力和准入条件,我国双师型称号的取得显得有些形式化。大学毕业生只要从事教师职业,都能比较容易地通过形式上的教育教学培训统考,获得教师资格证。双师标准的另一职业资格等级证也较易获得,目前60%以上的双师教师是没有两年以上企业技术从业经验的。这种师资难以真正掌握教学技术和专业技能,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聘请具有实践技术经验的教师,推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制度,打造真正的“双师型”实践教学队伍是提高实训教学水平的保证。

(6)改革实训教学内容和方式,开发模块化课程

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改革课程体系,推行模块式教学,根据岗位分析结果,把职业能力要素分解、转化,组合成教学单元与实训项目,构造模块化课程,加强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训练,提高实训课程的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实效性。

(7)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

实训教学要建立与企业尽量相同的真实生产情境,实训教学引入企业产品生产。通过产品生产、技术服务创收减耗,提高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建设、运行、再建设的良性循环。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和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加工产品,加强质量、安全、环保意识,加强责任感和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强化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8)探索“双证制”培养的不同方式,贯彻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实训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使学生获得严格的技能训练,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达到公认的职业能力标准,提高社会认可度和就业竞争力。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紧缺,而承担大规模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院校由于实训条件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导致学生岗位技能和实践能力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教育观念、教育目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吸收国外成功经验。只有在实践当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加强交流协作,才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首珩.共享型国家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34).

[2]陈伟文,陈廉清.加强数控技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6,(11).

[3]王建勋,黄立志,李俊芬.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1,(34).

第4篇:双减政策对教学的影响范文

摘 要 教育规模的不断壮大,中职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受限,缺乏有效深入实际的渠道,导致知识存量变化曲线呈下降趋势,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中职教育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各种严峻挑战。

关键词 学校 师资队伍 现状 建设

教师队伍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基础,中职教师作为基层的专业技术人员,既要面对专业技术的不断变化,又无法积极参与专业技术的发展进步与实际应用,知识存量处于不断减少状态,严重影响到中职学校的健康发展。

一、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跟踪专业发展的能力。不能开展专业课题研究,对专业与学科的最新技术进展无法有效跟踪,是中职教师面临的突出问题。中职学校虽然要在专业建设上不断适应发展要求,但应用水平较低,学校缺乏直接进行专业学术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迫切需要。其次是没有研究经费保障。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各种研究基金主要面向大学与研究开发机构,面向重大课题,中职学校缺乏申报能力。再次是中职教师的专业基础普遍较差,虽然大多数教师具有本科学历,但从重点大学毕业的较少,缺乏系统的科研素质训练。近年来虽然国家开展了中职教师研究生培养工程,但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学历。

(二)缺乏有效深入实践的渠道。对中职教师而言,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结果,而缺乏有效深入实践的渠道才是根本原因。只要有渠道深入实践,不论师资来源何处,都能够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双师型”教师也会不断产生。

生产实践是专业技术发展的起点和终点,各种技术开发本身就是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得到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企业投资主体已经多元化,中职学校与企业无隶属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随时欢迎专家学者去帮助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但却没有责任帮助中职学校培养教师,更不可能打乱自身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让教师到企业短期顶岗工作和实践。因此,简单地设想通过企业生产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是行不通的。

(三)知识存量变化曲线呈下降趋势。知识存量是指特定时点上某个组织系统或个体的知识总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知识的积累,是学习的结果。知识存量具有非负性,一般情况下是时间的增函数。但对某一系统或个体而言,当系统的知识增长速度滞后于整个社会的知识折旧速度,或系统受到外部强制干扰时,知识存量就会成为时间的减函数,甚至出现锐减的现象。

中职专业教师作为基层的专业技术人员,既不能有效开展专业学术研究,又无法大量接触专业实际应用,工作本身接触到的只是本专业知识的最成熟、最基础的有限部分,其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肯定要滞后于整个社会的知识折旧速度,因此专业知识存量是逐步减少的。另外,通过对专业教材的消化研究及各种培训与自学等过程,专业教师能够很好地掌握和传授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也就是说,中职教师专业知识存量变化曲线的下降趋势在中职毕业生应达到的水平上会获得较强的支持,如图2所示,这一特征能有效地保障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质量。

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质量的建议

(一)加大体育师资的引进力度高职高专院校应当根据各校扩招的实际情况相应地加大体育师资尤其是女体育教师的引入力度,同时各校应制定吸引优秀人才的政策,确保高质量体育人才的引进,例如制定引进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体育教师的优惠政策,以保证整体结构的优化组合,做到有计划、有比例地扩大教师队伍,完善教师编制,使体育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科研、课余指导和训练等。

(二)制定体育教师培训计划要建立一支复合型的教师队伍,就要对教师实施以提高思想道德和业务能力为目的的继续教育,进行科学的职后培训,做到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专业理论知识与相邻学科知识相统一,纵向发展与横向联系相统一。应拓宽体育教师更新知识的渠道,安排体育教师进行业务进修、学习、参观和深造,采用多种途径提高体育师资的质量,例如对于出国进修人员指标的分配应适当考虑体育教师;多举办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教师讲师班;公派体育教师到体育大学等高等学府进行高级访问等。

(三)制定鼓励体育教师提高学历、晋升职称的政策目前,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教学部或教研室的教师绝大部分来自体育院校或师范院校的体育专业,当高校对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师提出较高的学历要求和进修要求的时候,体育教师的学历大都仍然保持在本科水平,体育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学校应出台鼓励体育教师提高学历、晋升职称、稳定教师队伍的措施,例如鼓励体育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制定体育教师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以后报销学费,鼓励科研,提高工资、晋升、住房待遇等的配套办法;鼓励体育教师晋升职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体育教师晋升高级职称的比例,特别是晋升正教授的比例,使体育教师享有与其他专业教师晋升职称的同等待遇,尽快改变目前体育教师职称不均衡的现状。

中职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必须依靠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力量。中职学校体育通过对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各专业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丹.辽宁省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J].校园英语.2012(16).

第5篇:双减政策对教学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经济转型期 民办高校 竞争核心力 师资流失 人才培养模式

在经济转型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重 要增量部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又为民办高等教育 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截止 2010 年底,我国高等教 育的毛入学率达到 26.5%。民办高校 676 所(含独立学 院 323 所),已经占普通高校数的 28.69%;在校生 476.68 万人,占整个全国的普通高校在校生的 21.35%,其中本科在校生 280.99 万人,专科在校生 195.70 万人;另有自考助学班学生、预科生、进修及培 训学生 20.61 万人;民办的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 836 所,各类注册学生 92.18 万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实施标志着我 国高等教育发展已进入新的经济转型时期,认真研究 民办高校的发展战略,探讨其发展战略的特征,对于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经济转型期的学校制度: 需求驱动型

当前, 我国的民办学校既有传统学校制度的 弊端又兼具现代学校制度的雏形。说民办学校保 留了传统学校制度的某些弊端, 是因为民办学校 毕竟是从旧的教育制度的土壤里脱胎而来的, 无 法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学校一贯采用 的控制性的管理模式和学校一直因循的具有保守 性和封闭性的传统学校制度; 说民办学校具有现 代学校制度的雏形, 是因为相比公办学校而言, 在 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 民办学校在自、内部管理体制、管办分离等方面正在显示其独 特的优势。民办学校有比公办学校更大的五种权 利。一是教师聘用权。民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 在劳动法的框架下与教师签订合同, 学校对教 师的管理实质已从过去单一的人事档案管理转向 了契约管理, 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是依据 契约形 成的平等关系和合作关系。二是内部收入分配 权。民办学校在教师薪酬分配机制上探索出薪酬 分配与个人绩效和学校效益挂钩的富有弹性和激 励性的分配制度, 做到了突出岗位、淡化身份、以 岗定薪、优质优酬, 调动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是教材选择权。民办学校拥有更多的教育教学 自, 在开发富于个性特色的校本课程和精选 国内外优秀教材方面更能放开手脚。四是招生自 。民办学校享有自主宣传、自主招生的权利, 政府一般对学校招生范围、招生对象和招生标准 不作行政干预。五是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民办学 校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政府的直接控制, 成为自 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主体, 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开拓 市场, 自主协调和改善外部环境, 通过自主经费运 作和资产管理, 完善内部管理体制, 为教育对象提 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育服务而赢得发展机遇。

《民 办教育促进法》 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中介 组织为民办学校提供服务"。我们应当借助国外有 益的经验,积极培育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的中介组 织,制定适合民办高等学校特点的评价体系和质 量标准,引导民办高校合理定位和健康发展。就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方向而言, 现代学校 制度是各类学校发展的愿景, 而民办教育具有率 先突破的条件, 促进民办学校向现代学校制度转 型既是历史的必然和选择型教育的呼唤, 也是民办学校摆脱困境, 走向又一轮辉煌的关键。在某 种意义上说, 民办学校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成果 将为公办学校从传统学校制度向现代学校制度转 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2 构建"专业-产业链"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产业链"是一个复杂且相互关联、 相互作用的协同创新组织。从协同创新机制来 看,它要求协同创新主体在战略上达成共识,在 文化上深度融合,在资源上打造"专业-产业链" 共同体,在技术上创建"专业-产业链"创新联 盟,形成创新过程与创新行为协同。

2.1 以产业链发展为导向,打造特色专业链地方高职院校应以产业链发展为导向,其专业设置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强势产 业链的发展方向进行设置。特色专业链的构建应 以服务产业链为目标,以某个产业链的人才需要 为切入点,构建与该产业链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 业链。这种特色专业链的打造,需要构建教师人 才链,突破学校、行业企业等组织边界,充分发 挥行业企业专家优势,建立专家资料库,促使高 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人员交流融合;构建面向产业 链发展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加强资源共享,优化 配置教学资源,以特色专业链的发展反哺于特色 产业链的发展, 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2 以区域产业特色为立足点,构建项目 化课程体系以区域产业特色为立足点,构建项目化课程 体系,是"专业-产业链"这一组织制度在人才 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措施。所谓项目化课 程体系,是指根据目标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以及 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提取涵盖本专业能力 培养的项目群,遵循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和科学 方法的一种课程体系。

2.3 以"专业-产业链"为载体,建立产 业链与人才培养互动机制

"专业-产业链"实质上是通过高职院校专 业链与区域产业链的紧密结合,实现高校院校专 业链与产业链对接互动,使其产生"链"效应并 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的组织载体。 首先,"专业 -产业链"要植根于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趋向 。其次,"专业-产业链"要立足 于服务,以所培养的学生能顺利就业为衡量标 准 ,建 立产业链与人才培养互动的常态化机制。再次, "专业-产业链"要整合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与 优势产业,促进的产业链与人才培养的互动。 因此,"专业-产业链"是建立 产业链与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有效组织载体。

3 民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策略

3.1 广泛调研,了解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现状和市场需求

学科专业建设是民办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的专业设置要本着社会发展和职业分工对专门人才的 需求来开设。因此,民办高校必须每年组织专门人员 ( 或 专家) 进行学科专业建设调研工作。

3.2 制定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调整现有专业, 发展新专业,打造特色专业

在学科专业建设中,民办高校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确定本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既要有近期目标,也要有 长远目标,以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依据规划,根据学校 和市场需求情况,调整现有专业设置,巩固发展已建成的 优势专业,设置具有发展潜力的新专业,重点打造特色专 业,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突出、适应国家和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民办高校专业。

许多民办高校在建校时设置了一些市场需求量大、适 用范围广的专业。这些专业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各方面都 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实力,并产生了一定的规模和质量效益。 对于这些专业,学校应予以重点扶持和建设,使其成为支 撑学校长期稳定发展的骨干专业; 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 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最具特 色的专业。它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体现。这种专 业具有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 的特点。在学 科专业建设中,对于其中条件好、实力强、市场前景看好 的优势专业,民办高校应整合校内学校的学科资源,选择 一、两个作为突破口,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集中 全校、全院的优势力量,加大投入建设,尽力打造出在全 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最受好评、家长和学生满意的品牌 专业,由此再带动其他专业建设。

在增加和设置新专业时,民办高校应具有预见性和前 瞻性。可以适当增设目前一些市场需求短缺的热门专业,在对区域经济产业调整和未来人才需求的预测上, 充分论证,设置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新专业,早知早觉, 抢占市场的制高点,拓展新专业的发展空间,为学校发展 赢得新的机遇。

3.3 引进学科带头人,培育教学名师,打造稳定的教学团队

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学科和专业是否有特色,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带头人和学校的学术团队建设。民办高 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比较薄弱,特别缺乏有名望、有影 响的学科带头人。在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的形势下,民办高 校应抓住机遇,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专项资金数额,突破 以往的进人机制,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需求,打破常规, 拓宽教师的来源,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急需人才、紧缺 人才,建立合理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结构。

3.4 注重应用性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根本不 同于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工作。民办高校为教学型大学,主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根据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民办 高校的科研工作主要应在应用型层面上下工夫。民办高校 的师资队伍结构呈现"中间小,两头大" 的特点,中坚力 量比较薄弱。 民办高校应以社 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着眼点,根据当地的需求开展科 研工作,鼓励教师多开展其熟悉的民办教育研究等,与公 办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合 作 。

3.5 加强实践技能培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校内实训设施建设、校外 实习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为开展实践教学 创造有利条件,民办高校应着力加大资金投入,在校内建 立结构合理、设施先进、门类齐全、工位充足的实习实训 场所; 对外和有关公司、企业集团建立一种长期稳定、友 好协作的关系,形成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生的实践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 技能培养,学校还应重视"双师型" 教师队伍的建设,创 设有效的激励机制,同企业、公司等大力合作,积极创设 条件和机会培养技术精良的实践教学队伍,为全面推进专 业技能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

4 处理好优秀教师流失问题与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4.1 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 解决教师后顾之忧落实教师的各项基本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机制 是保证民办高校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本 前提。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建立高校教师 认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凡取得高校教师资格的 教师, 无论在公办高校还是在民办高校, 都应依法享 受同等的社会保障, 尤其是在社会统筹、住房公积金、 福利保险等方面制定同等待遇, 若民办高校确有困难 的, 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予补贴并协助解决。

4.2 完善教师聘任制度, 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平台和动力

教师的聘任与晋升做到公平、公正、透明, 在操作 过程中严格按制度执行。首先, 要科学合理设立聘任 岗位。岗位的设定决不能随心所欲, 要遵循人力资源 运作的基本规律, 结合学校学科发展及专业建设的需 要, 设置相应的岗位。其次, 通过 /校内职称聘任 制 ,建立鼓励拔尖人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民办高 校应实施职称评聘分离的措施, 鼓励教师提高教学水 平。即: 由人事部门制定校聘职称任职条件, 教师可 根据自身情况申报校聘职称, 可提高教师的工作热 情, 改变论资排辈的消极做法; 结合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因素对教师职称进行校内 自主聘任, 将使授课效果好、受学生欢迎的年轻教师 不再受到评审职称的束缚; 利用有限期的晋升制度提 高教师素质, 加强稳定性。再次, 提高聘任教师的工 资待遇水平。最后, 签订合法聘任合同, 且双方必须 严格遵守和落实, 这些聘任措施均有利于调动教师的 工作积极性, 可有效降低教师流失率。

4.3 合理分配民办高校专职教师教学工作量和 科研任务, 降低其劳动强度

对于专职教师给予合理的基本工作量和科研任 务, 尽量不要求或硬性分配给专职教师一些与教学无 关的行政性事务。一般来说, 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任 务很重, 而在此之外还附加其它任务的话, 势必对其 增加较大工作压力, 这样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 量, 教师压力过大可能就会作出离开的选择。适度减 少教学和科研任务, 降低劳动强度, 可保持教师队伍 的稳定。

4.4 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

4.4.1 "双师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 职 业 性 、应 用 性 ,是 通 过 长 期 培 训 、实 践 而 获 得 能 力 的过程,这就要求要对在职教师提供充分的继续教 育。虽然一些学院也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但整 体规划不够,实践性不强; 一些教师课业负担过重, 下企业实践机会少; 教师特别是高级职称教师主动 锻炼意识不强。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目前,高职院 校"双师型"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还有不完善的地 方,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4.4.2 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管理水平有待进 一步提高

绩效评价是衡量岗位人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 准,能够借此实现人员的合理配置。而目前高职教 育在对"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的衡量评价上存在一 定的缺陷。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评价指标单一化,没 有考虑到"双师型"教师与非"双师型"教师、专任教 师与兼职教师等分属类别不同,其评价的指标也应 有所差别,但现有评价指标实行一刀切,对不同类别 教师的考核体系大体相同,有失公平公正。另外,在 一些学校,教师是否具备双师素质,并未与教师职称 评审条件相挂钩,没有教师晋升相关专业技术职务 应具备双师素质条件的规定,缺乏激励机制与措施。

5 改善学生的厌学情况

5.1 及时归因, 正确引导

目前, 我国高校普遍只注重单纯的专业教学, 而忽视对学生厌学心理及产生原因的调查分析和正确 引导。 针对 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时代特征, 及时对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摸底, 把握其对学习 认知的偏差情况, 并给予帮助和解决, 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一,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 努 力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第二, 提高大学生的学习 动机水平。应着重从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入手, 帮助学生对人生、社会问题作正确分析和判 断, 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2 增强自我效能感,牢固树立成才信心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完成所有领域任务自信程 度的总体评价, 它对一个人完成某一项任务的努力程度影响是很大的。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之强弱与其经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观察别人所得的替代经验、个人对可能行为后果的想象、他人的评价劝说及自我 规劝、个人的生理状态、情绪等有直接的关系。 具体措施如: ( 1) 建立合理的教育机制。学校应建 立合理的竞争机制, 对成功的学生应给予奖励, 而失败的应给予引导, 使他们从竞争中吸取成功与失败的 经验,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加强教育引导力度。一方面, 应进一步加强教学实践, 通过产、学、研 相结合, 让学生了解为何去学, 如何去学,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 学校教育还 应突出新时代的特点,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和思想政治教育。

5.3 优化知识构成,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不断优化知识构成, 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是高等教育的目标所在, 而如何创新教学手 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高等教育面临的课题。 因此, 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是: ( 1) 必须结合市场需求, 在完善专业课程结构 的同时,增设一些新兴课程,改进传统课程,以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创新教学手段,有效地 设计现代化教学程序,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 突出专业知识 教学的主导地位,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技能培养的同时,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 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中去, 一方面从中了解科研前沿动态, 了解科研的全过 程, 另一方面, 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己动手实践, 逐步掌握科研知识和技能。

6 结论

综上所述,从长远的发展考虑,民办教育在经济转型期的学校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竞争核心力的专业建设、改善师资流失和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改善学生厌学等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深入研究、探讨和实践的问题,制定民办高校发展 战略更要根据各校的办学情况,既脚踏实地,又高瞻 远瞩,使其具有全局性、层次性、长远性 、客 观 性 、时 代 性、竞争性等方面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沈云慈.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2009( 5 ): 148- 150.

[2] 赵福芹. 民办高校的发展战略分析 [J] .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7( 3 ) : 58- 60 .

[3] [日 ]马越彻. 亚洲高等教育的扩大与私立高校 [J] . 高益民, 译. 比较教育研究, 1995 ( 5) : 17 - 22.

[4] 潘懋元, 姚加惠. 潘懋元展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之前景[EB /OL]. ( 2007 - 01 - 08 ) . [2009 - 12 - 11 ] .

[5] 潘喜润. 竞争优势的形成: 民办高校发展战略的选择[J] .江西教育科研, 2007 ( 9) : 64- 67.

[6] 李维民. 民办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M] .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5 : 49.

第6篇:双减政策对教学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创新型;二三分段;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107-02

“三二分段”是在坚持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前提下,安排中职学段三年和高职学段二年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多年的试验,取得了不少经验,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将中高职“三二分段”改为“二三分段”。也就是在中职三年学制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就业生三年和转段生二年,即“2+(2+1)”分段,中职2年+(高职2年+岗位实训1年)的中职、高职、企业三位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助于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

一、“二三分段”有利于高职院校主导作用的发挥

中高职衔接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紧缺人才,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教育职能所在,应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主导作用。目前,在“三二分段”改革试点中,中高职院校对口合作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招生的单一对口,还远远谈不上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教育教学过程、质量评价标准等衔接方面的合作。中职学校只是把有无“3+2”项目作为招生广告宣传,吸引学生,关心的是学校的生源和学生的升学率;高职院校关心的也是学校的生源,还有学生的质量。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高职更愿招收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高中毕业生,而不愿吸收基础差,学习能力低的中职生。再加之高职学制由原有三年改为二年,减去岗位实训一年,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就只有一年,大大削弱了高职院校教育的职能作用,不但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影响学生培养的质量,而且降低了高职院校办学的经济效益,挫伤了高职实行“三二分段”改革的积极性。

实行“二三分段”,保持高职的三年学制,也就是保持了高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导作用。高职院校的主导作用,可以通过自主招生对生源的要求,指导和影响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促进中高职的有效衔接。中职由三年改为二年,只是对中职(2+1)人才培养模式中,减少转段生岗位实训的一年,避免了转段生中高职岗位实训的重复,并不影响部分就业生的社会实践。广东省在“三二分段”试点中,实行中职生二年二期结束时分流,对转段生举办高职预科班,实际上也是实行的“二三分段”制。

二、“二三分段”有利于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理论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这是职业教育本身所决定的。两者只是人才培养的层次不同,中职的目标是培养中等技能型人才,高职的目标是培养高等技能型人才。中高职目标既是相对独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中高职分段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应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中高职衔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三二分段”却侧重于中职,不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二三分段”是侧重于高职,这是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

目前,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衔接主要表现在中高职对口单位人才培养目标的错位和中职本身平衡毕业生就业与升学的矛盾。中职培养目标既要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升学的需要。就业的学生要偏重于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升学的学生要偏重于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提高,两者很难同时兼顾。“二三分段”为缓解这一矛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中职可在前两年侧重于文化课和基础课的教学,为转段生提供基本条件;第三年突出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满足就业生的基本需求。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自主招生的考试考核,搭建中高职交流合作的平台,影响中职双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二三分段”有利于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和高职本身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二三分段”有利于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

目前,中高职衔接中的突出问题是中高职专业课程的重复和脱节。这个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现今国家还没有制定统一的职教课程标准,中职和高职只能依据各自的专业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加之中高职各自为政,互不沟通或难以沟通,形成了某些专业课程在教学中的重复和脱节现象。在“三二分段”中,中职三年的“2+1”造成了中高职专业课程重复和技能训练倒挂的可能,高职两年的“1+1”又很难对转段生进行专业课脱节的弥补和技能训练的提高。这也是造成中高职专业课程重复和脱节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二三分段”中,前两年侧重于文化课、基础课的教学,第三年侧重于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中高职课程设置的衔接。高职由二年改为三年,也有时间对转段生某些专业知识的脱节进行弥补和提高,为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当然,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和衔接不是只在中高职学段上减一加一可以完成的。应由中职、高职、企业等合作单位共同协商,依据企业对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开发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分段教学,避免脱节、重复甚至雷同现象。要重视高职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主导作用,按“大口径”对接的方式搞好中高职专业课程的衔接,充分利用中高职有限的教育资源,促进中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二三分段”有利于中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衔接

中高职衔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衔接。中职毕业生年龄在15-16岁,学习基础本来较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强。这些学生大多都有中考的挫折感,对高考抱有一种畏惧心理。在“三二分段”中,这些中职生在第三年进入社会进行岗位实训,一些原有升学愿望或已取得升学资格的学生,通过实训,找到自己较为满意的工作,大多放弃转段深造的机会。这是高职院校生源极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有些中职生虽然没有放弃转段升学,但这岗位实训的一年似乎对他们又无关紧要,往往出现放羊的局面,造成中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脱节。因此,中高职教育过程衔接的时间点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三分段”是在中职二年后就实行学生的分流。有就业志愿的学生在第三学年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和岗位实训。有升学意愿的学生通过对口招生进入高职阶段的学习,有利于发挥中高职的各自优势,充分利用中职和高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中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

“二三分段”模式既不是中职教育的终结,也不是高职教育的终结。中职生转段进入高职后,高职院校要重视中职生和普高生的差异,对中职生应独立编班,不宜混合编班,其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也应适应这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教学的有效性。即使不能独立编班,也要利用高职增加一年教学时间的有利条件,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发挥他们的各自特长,缩小他们之间的差异,确保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五、“二三分段”有利于中高职质量评价标准的衔接

第7篇:双减政策对教学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学生资助政策;问题与对策

近几年,国家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职业学校学生助学政策,大幅度扩大受助学生比例,切实提高资助水平。2007年起,我校五年一贯制中的一、二年级学生人人获得两年的国家助学金1500元,一、二、三年级6%的学生享受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减免,四五年级20%的学生可以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资助力度的加大,确实缓解了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压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但作为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具体经办人,在学生资助的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国家资助政策在学校的持续发展。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资助政策的特点

1.资助政策形式多样

五年制高职涵盖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两个资助体系,资助形式在原有的“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

2.受资助学生范围扩大

新的资助政策既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能鼓励优秀学生,奖优的措施主要是四五年级的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帮困的资助措施主要是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和勤工助学等。五年一贯制的一、二年级学生人人都享受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另还有6%的学生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减免等其它资助,四五年级20%的学生可以获得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国家助学金(3000元/人)。资助范围之大,金额之高,是前所未有的。

3.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成为资助政策的重要内容

新资助政策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三年级学生要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这样就形成了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学生由国家助学金资助,三年级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

二、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的国家资助政策在资助范围、资助力度以及资助形式方面和过去相比,都有了长足进步,政策导向明显,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自强自立,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1.资助力度加大导致部分学生以贫困为资本

随着资助力度的加大,资助的金额越来越高,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视国家的资助为天上掉下的馅饼,取之心安,受之理得,以贫困为资本,一味依赖学校和社会的资助,不期望通过获得奖学金、勤工俭学活动来解困,成为经济和思想上的“双困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一些学生的心理不平衡和不贫装贫现象。既没在学业上起到激励,更难说在心灵上有所感恩。

2.贫困认定造成部分学生心理失衡

困难是个相对概念,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地域、城乡之间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物价、消费结构的变化很快。应该说学校很难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进行分级,人为的对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进行分档势必造成部分未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心理失衡。随着资助比例的增大,受助的人多了,很多学生都想获得资助,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这是“不要白不要”,通过各种途径争相获得资助,甚至不择手段,或开假证明,或考场作弊,同学关系紧张等,同时也有个别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因为自卑等心理原因,而不愿提出申请,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

3.国家奖助学金与学校“传统荣誉称号的奖励发生冲突

学校传统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的评定,一直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建立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后,国家奖助学金最高额度为8000元、最低额度为1500元,远远高于各种荣誉称号的奖励,无形中冲淡了传统的各项评优。此外,《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学校应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4%-6%必须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不可避免造成了学校的各项评优奖励经费的来源成了一个更加难以解决的问题。

4.五年一贯制中三年级学生的资助问题

新资助政策规定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三年级学生要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这是职业教育思想、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面。但实际操作中,五年一贯制三年级的学生不可能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来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这就造成了五年一贯制三年级的困难学生得不到国家助学金资助,学习和生活困难。

三、几点对策

1.学校要加大对学生进行诚信、感恩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诚信与否根本上决定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成败,弄虚作假的行为不仅造成贫困认定的困难,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挫伤了真正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知恩图报、饮水思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价值观念,这是学校通过学生资助体系开展德育工作的价值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帮困、管理以及育人功能,化解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以实际的资助激励贫困生自立自强。因此学校学生处、团委、学生资助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应该积极开展相关主题的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团结互助的校园氛围,给予贫困学生以更多的人文关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实现育人和成才的目标。

2.学校要建立学生资助跟踪监督体系

根据《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要求,学校一般都会对受助学生进行公示,但受助学生长期监督机制却因工作量大和管理人员缺乏等原因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消费状况可作为认定贫困生的重要参考标准,有些同学评定之前省吃俭用,而一旦拿到助学金就首先拿出以部分资助金犒劳在评定过程中对自己有过好处的人,大吃大喝;或一改以前作风,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因此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学校要注重对学生日常消费水平的观察和了解。凡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超高消费,学校一定要通过监督体系纠正并通过校内相关途径通报批评教育本人和警示他人。

学校应通过座谈、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等多种形式跟踪调查监督学生的资助效果。了解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评价,从而调整和完善工作办法。同时,通过反馈,了解受助学生获得资助后积极上进的先进典型以及不珍惜国家资助的个别行为,并做出相应处理。

3.学校要完善学生勤工助学体系

事实上,勤工助学不仅是解决贫困学生经济问题的一种手段,也是进行贫困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要充分认识勤工助学活动的解困和育人双重功能,在校内设立形式多样的助学岗位,力争让学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4%-6%资助金以勤工助学报酬的形式兑付,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自己挣钱,自己养活自己”。

同时,学校要大力挖掘和争取社会力量的帮助。职业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仅靠国家和和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而社会资助是解决贫困学生问题的一个重要补充。尤其五年一贯制三年级的学生的资助问题,职业学校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影响力,主动与社会各界广泛联系和沟通,建立多渠道的资助网络;积极面对企业开展捐资助学的公关活动,让企业充分认识捐资助学的价值;配合企业开展捐资助学后的宣传活动,使企业获得应有的回报。

总之,学生资助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寒门学子的未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创建,任重而道远。我们期待学生资助体系会在不断探索中逐步走向健全和完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2006.

[2]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

第8篇:双减政策对教学的影响范文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三超”。超标:为了应付考试,教师超越“标准”基本要求,讲课热衷于宽、难、多。超量:主要表现是课程多、资料多、作业多、考试多。超时: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增加学生活动总量。诚然,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有升学和就业压力的,但同时也反映出教育思想、教学艺术、教育规律和育人观念上存在问题,是区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加重负担的做法危害很大,它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阻碍了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剥夺了儿童少年的童心和乐趣,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制约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必须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几年来,我市教育局强化了政策措施和管理力度,使“减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加强管理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减轻负担、提高质量这个中心,从课内到课外,规范办学行为,强化负担管理,坚持做到三个“严格”。

1. 严格规范作息时间。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和省教育厅颁布的减负“十不准”公告,使各校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减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大家形成共识,真正把减负工作化作自觉行动。为了落实新课程计划,针对有些学校反映学生大课间活动时间不好安排、活动总量不好控制的实际,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下发了“大安市关于调整新课程计划的通知”并附有“中小学生作息时间参照表”,重申并规定了中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小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这样既保证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足开全,又保证了学生在校每天锻炼1小时,从而根本上解决了综合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设的内容不清、课时不明等混乱现象,明确规范了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和活动总量。

2. 严格管理各类教辅资料。现在社会上学生用书很多,可谓五花八门、眼花缭乱,市场经济严重冲击中小学用书管理。为了落实省、市中小学教材征订工作会议精神,我市每年春、秋两季都下发关于学生用书的有关文件,同时召开中小学教材征订与管理工作会议,明确责任,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明确征订范围和品种,做到在省目录内征订,严禁搭车多订、多收费。教辅资料的用书管理本着“学生自愿订购,课前到书,书到付款,新华书店上门服务”的原则,从而规范了学生的用书管理。当然,任何好的资料也有不足,我们要求教师可以多掌握一些教学资料,在每一单元教学结束后,适当筛选一些练习题,以弥补学生现有教学资料缺欠,从而达到巩固“双基”和总结问题的目的,真正做到教得好和学得好的统一。

把学生的教辅用书管理好并非易事,必须建立监管机制,为了使有关要求落到实处,我市教育局经反复研究,出台了“关于严禁在职教师有偿办班补课和乱订教辅资料的暂行规定”,我们上下联动,做到宣传到位、认识到位、落实到位,花大力气整治学校或教师乱订教辅资料现象,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违纪事件一经发现查实,按规定处理,决不姑息。先后有6名教师因补课办班受到了处分,同时,违纪教师所在学校校长要负管理责任,年度内优秀学校评比实行一票否决。通过建立管理机制,有效维护了学生用书管理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3. 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学生各年级的作业量在遵照省教育厅规定的前提下,结合我市实际,作了明确要求,预留学生的作业要有基础性、代表性和层次性。不留机械重复的作业,不留惩罚性质的作业,不留教师没有演练过的作业。根据各年级学生和学科特点,可适当留活动性和实践性作业,对留给学生的课外作业要求教师全批全改,做到既控制学生的作业总量,又起到巩固基础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开发活动课程,发展学生特长

活动课是以某些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的课程。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知道现行的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不是尽善尽美的,由于许多学校都开设相同的课程,学习相同的内容,让许多学生的特长和潜质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剥夺了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先天缺欠,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应该开设活动课程,并成立兴趣小组。活动课开设的内容可依据学校的师资来源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情况选择,一般包括舞蹈、绘画、书法、民乐、剪纸、手工、琴类、棋类等活动课程,学生可依着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科目学习。为了保证活动课的教学质量,赢得家长的认可和学生的满意,除了强化管理外,重要的是要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但光靠学校的师资是满足不了各科活动课教学需要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挖掘本校教师的潜能,采取校本培训、特长教师培训一般教师,同时专兼职教师灵活任课;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广纳人才,招贤引智,适当聘请社会各界的专家能手任教,这样可使活动课的师资有了保障。开设活动课程,要在不耽误学生其他学科正常学习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放松,由于活动课是融学习与娱乐于一体,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可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主动发展的目的。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淡化课堂教学去搞素质教育等于舍本逐末。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我们不懈努力和追求的目标。

学生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导致学生学习“课内损失课外补,校内损失校外补”。尽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个别教师教学方法墨守成规,那种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因此,优化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市中小学乘着课程改革的东风,掀起了深入持久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围绕课堂教学形成了校校有改革、人人有课题的良好局面,取得了一些“课改”成果,部分学校先后探索出目标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六步教学法、高效阅读法、导学案改革等等。当然课堂教学改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些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使课堂教学改革更加规范和突出实效,在总结市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我市下发了“大安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突出了“双主”原则,特别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落实“三维”目标的同时,强化了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环节,倡导“自学为主、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现了统一要求与各具特色相结合、规范发展与突出实效相结合。

第9篇:双减政策对教学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社会需求;大学课程;变革;困境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3-0037-05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作为社会“火车头”和“动力源”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当前,进一步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并有效地回应社会的需求已成为大学不可阻挡的趋势和紧迫的任务。潘懋元先生认为:“高校课程是教育内外部关系的交汇点。”因此,在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大学与社会的交流互动程度和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课程这个交汇点、关节点的重要作用发挥得如何。

那么,在回应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大学课程作为联系内外部关系的交汇点、关节点是否顺畅?大学课程变革又存在哪些值得关注的困难和阻力呢?本研究选取了江苏省苏南、苏北不同区域,“985工程”、“211工程”和省属普通大学不同层次,以及综合性、以工科为主等不同类型共6所大学作为案例,按照校-院-系三个层次,分别对案例大学中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兼学术人员和学术人员等进行了个别的、半结构化的、面对面的访谈,以期通过访谈资料的调查和分析,探讨我国大学本科课程变革在回应社会需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从而为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的决策和行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大学课程变革回应社会需求的内部困难和阻力

虽然社会需求已成为大学课程设置和改革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大学的实际操作中,大学课程变革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渠道还不通畅。从大学内外部两个方面来看,考虑社会需求因素的大学课程改革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阻力。其内部困难和阻力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一)大学教育教学理念封闭陈旧

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大学课程改革的先导。高度决定视野,理念指导行动。没有正确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大学课程变革也是如此。

“一般来讲,我们改革的程序先是教学观念、教学理念的转变。你观念不先行,你改革[的思想认识]根本就没有办法统一,或者说,你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而改,改革目标是什么,我们追求什么东西。所以,我们A大学每一次大的改革,如果说最终落脚点落到课程上去的话,那它的起始点就是教育思想大讨论。”(A-I-01)

从师范院校转型而来的E大学,其教务处处长结合该校的实际分析认为,由于E大学长期以来偏重于以文理为主的师范教育,这种相对封闭、稳定的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的设置。

“我始终觉得,在我们做课程设置与方案的时候,从上至下可能还有理念的转变问题。特别像我们大量的非师范专业上来以后,我们很多领导(包括我本人以及二级学院的领导在内)还是有一些传统师范教育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存在,虽然通过教育思想的学习也好,或者什么也好,但是总觉得有的东西是根深蒂固的、很难转变的。这些理念实际上直接影响到对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乃至于课程的设置。”(E-I-13)

D大学的教授就认为,大学里有些人思想僵化保守,不能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传承下来的老的理念在他们的思想中成了不能动摇的“圣经”,不能进行反思,所有跟其原有理念碰撞的东西一定被认为是异端邪说。针对这种教师思想僵化的状况,该教授说:“所以在大学里面,原来有一些人以为教学改革最难的是官员,其实不是这样,最难的是老师。”“我说改革课程实际上就相当于改革老师的观念。”(D-I-12)

(二)大学人事和学科体制僵化

首先,由于大学内部用人机制呆板、不灵活,因大学课程改革和调整而产生的多余的教师往哪里去就成了一个大问题。C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就认为,本科教学改革是必然的,当社会需要发展一些新兴专业而关停一些招生不行、就业也不行的“两头冷”的专业时,这个阻力是蛮大的。

“首先是学校内部的压力——我们的老师怎么办?因为我们高校的用人体制不是那么灵活的,对于老师我们不能让他下岗,不能像企业一样让他买断工龄,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有人说我们高等教育是改革的最后一个堡垒,企业改了,文化体制也改了,很有成效。改了是阵痛,但从长远来看是好的。高校改革有它的特殊性和自身的难点。”(C-I-07)

当对社会需求做出反应而对大学课程做一些调整时,难免会对一些课程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减,减课就意味着减教师的工作量甚至减人,意味着动了教师的“奶酪”。这个现实问题在僵化的用人体制下往往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课程对社会需求的关注和回应。

“第一个就是教师的问题。比如说,假定我承担这门核心课程多年,然后对一些课程章节做一些调整的时候,教师就不一定配合。比如说,他(她)这门课原来有64个课时,你现在要把课时减了,对知识点做一些调整,有一些就不讲了,[这样就会造成他(她)的]工作量不满,他(她)就不容易接受。”(F-I-17)

在这种僵化的用人体制下,为了减少矛盾和不必要的麻烦,为了息事宁人,为了保证教师的“奶酪”,“因人设岗”、“因人设课”也就在所难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其次,由于大学学科体制的僵化和学科壁垒的森严,大学为适应社会需求而新增设的专业和课程往哪里放又是一个新问题。

“比如说,我们新出现一个物联网[专业],但是物联网很复杂,牵涉面很多,你说你放在哪一个系科去做这件事情?我们高校的人才培养还是依托于传统的学科设置,而不是按照自然状态的社会需求来设置学科专业的……因为社会需求的复杂性和高校学科设置、专业设置相对的传统性[之问有矛盾和冲突],所以,在很多交叉点上或在一些新兴点上的[专业或课程设置]现在往往就是没有办法解决。”(A-I-01)

现代社会在知识高度分化的同时往往更加强调知识的综合,所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兴专业或课程往往都具有跨学科性质。在传统的学科分割体制下增设这些新兴的专业和课程还存在不少制度性和现实。

(三)大学考核评价制度重科研、轻教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如伯顿·克拉克所说的“科研漂移”和“教学漂移”,为此,他提出了要在大学建立“科研一教学一学习连接体”的观点。反观现在,教学与科研这一对矛盾在大学中更为突出,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以前被教师视为“天职”的教学的根基已经动摇,学校和教师明显地偏向科研,导致大学教学和科研明显失衡。正如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所说,“大学已经忘记了更重要的教育学生的任务。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存贮地,这些大学是成功的,但它们忘记了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十几岁的人成为二十几岁的人,让他们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标,毕业时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人。”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漂移”也导致了大学教师关注点和兴奋点的“漂移”。

因此,现在大学内部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来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D-I-10)。而现行的学校制度设计和学术环境明显都倾向于科研而不利于教学。在教师的职务晋升、晋级和学术地位的确立中,科研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而教学在无形之中已被“矮化”,变得无足轻重、偏于一隅。在强大的学术氛围和利益驱动下,教师已不把教学当作应尽的义务,也不愿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对于这对矛盾,D大学的教授看得更为深刻:

“高校里面[教师]不愿意从事教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不是钱,甚至不是[教师]自身。从事教学就意味着你在学科里面就只有第二等学术地位,第一等的地位一定是被那些搞科研的人拿去了,因为现在上面重视这个东西,评价指标是这个东西,这还真是中国一个很大的问题。而那些人没有一个是重视教学的。所以你想想看,中国的教学怎么可能搞得好?那真的是一个制度上的问题。教学其实也是有技术的,里面也是有问题要研究的。”(D-I-12)

(四)大学软硬件支撑条件较为薄弱

除了观念、体制和制度等因素外,大学回应社会需求的课程改革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软硬件支撑条件。“你要知道,课程设置不是简单地说我设置了就行,我还得考虑它有没有学科支撑,有没有师资队伍,有没有一些教学的资源,比如实验室、图书资料等。”(A-I-01)“你这个学校要跟上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师资的储备?是否有设备的储备?人、财、物的储备是否足够?特别是人,没有人什么事都做不了。”(C-I-07)E大学教务处处长在谈及反映社会需求的大学课程改革所遇到的困难时,就认为硬件投入还不到位。

“我觉得可能在硬件投入上还有压力,因为从课程设置来讲,我们不仅是加强一些理论课程,更多地是加强实践性课程,那么这些实践性课程大多需要大量投入。比如说,我需要工程训练中心、实训中心等,包括加强实验室条件,这对我们学校来讲也是一个阻力,或是一个不到位的地方。”(E-I-13)

在大学课程改革中,人是第一位的。因此,相对于硬件上的不足,解决以师资为核心的软件问题显得更为迫切和困难。其实,大学课程改革不但涉及富余的师资到哪里去的问题,还涉及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师资从哪里来的问题。在大学内部,由于绝大多数大学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这种大学教师来源的单一性造成了师资队伍本身无法克服的一些结构性缺陷:

“学科老师[他们总是]站在学术[立场]上来看这个学科、看知识、看人,所以就没有内在的动力想去变化。[他们]没有到工厂里面去,没有到公司里面去,没有社会经验。他们自身是受这个纯学术的熏陶,生活在这种环境氛围中,毕业以后也在学校里面。那你说他(她)怎么培养人呢?而且[这样的教师]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堆[批]人。”(D-I-12)

作为省属普通大学的E大学和F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是感觉到了既具备理论教学素质又具备实践教学素质的“双师型”教师紧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F大学教务处处长认为,“我们现在‘双师型’的老师比较少,大多数[教师]都是从高校到高校,这是一个最大的障碍。”(F-I-16)

(五)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总体上存在落后的相位差

人才培养及其教育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教育不容许把学生当作试验品。因此,包括课程改革在内的教育改革首先强调稳步推进,还未考虑成熟的改革不可急于冒进,大改不如小改。课程改革总是与社会需求存在落后的相位差。

“我们的专业要紧跟社会,它是有一个相位差的。相位差是物理上的一个概念,相位差可以超前也可以落后。实际上,高校专业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有一个落后的相位差在里面。即使我跟它同步,但它的人才培养还要四到五年[的一个周期],这本身就有一个时间上的不同步。”(C-I-07)

为避免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之间落后的相位差,一些研究型的重点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更加注重前瞻性和导前量。B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课程改革中就考虑了一定的导前量。

“我们历来认为,不可能社会需求什么,我们就去上什么,因为教育一定要有一个导前量。你不能说,社会今天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等你招进来[学习]4年以后,[社会需求]又变掉了。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学生要]学很多基础的东西。除了“概论课”之外,下学期从2009级开始还会增加一门课程,就是“学科前-沿”,我们请每个博士点的博导或者教授轮着来讲其研究[前沿]的情况,给学生一个导前量。所以,完全[回应]社会需求的[课程设置在]应用型[大学]可能多点,我们研究型的[大学]是要考虑导前量的。”(B-I-05)

二、大学课程变革回应社会需求的外部困难和阻力

(一)沟通对象不明确,社会需求信息欠准确

大学课程改革要适应社会需求,首先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充分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然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信息获得渠道的不确定,造成了大学与社会沟通的对象不明确,“找谁去沟通”成了一个大问题。

“缺乏这样一个沟通渠道,没有这样权威的、成熟的信息来源。你随意找一个企业,它能够为此做出科学的决策吗?这也是一个问题……像国外的高等教育、国外的大学、国外的企业有很大的人才培养职能,对不对?企业[在]这方面很精通,所以它的合作教育是很厉害的。而我们的合作教育,高校很强,企业很弱,即企业对于教育并不懂,你让它来,它也讲不太清楚。”(A-I-01)

F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以该学院的两个专业为例,通过正反对比,详细分析了大学和市场之间沟通媒介和中介机构的重要性。

“比如说我们计算机专业,我们跟社会接触相对比较多。尤其是我们××(指苏北一城市)这个地方有一个软件行业协会,我们平常经常在一块活动。活动是次要的,主要是跟软件企业有交流。那么在交流过程中呢,人家就提出来我们的学生在哪一方面还欠缺,然后我们根据这个[意见]对我们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做出一些调整。但是我们电子专业有一个特殊性,为什么呢?因为××(指苏北一城市)的电子行业比较少,所以我们想沟通,但又有点力不从心。它的生产总厂在常州,它的分厂在这里。分厂只是个组装厂,而这个组装厂的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所以我们跟他们也没办法交流。”(F-I-17)

与沟通对象不明确紧密相连的就是社会需求信息欠准确。除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信息获得渠道的不确定外,我国大学课程研究专家王伟廉教授还提出了大学在搜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信息过程中的“测不准现象”和“失真现象”。

(二)政府对大学规制太多,控制过严

政府对大学的控制首先表现在通过专业目录对大学设置专业进行严格的审批。这种官僚体制和形式主义严重影响了大学的办学自,也影响了大学对市场需求回应的灵活性。E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对此就深有感触:

“你提的这个问题我很有苦衷,就是官僚作风、官僚体制、教条主义、形式主义,说穿了就是高校自主办学得不到完全的落实。现在高校办学的自很大一部分控制在有关政府阡]里面。你要申办一个新专业,你要办一个交叉性的学科,他们要看一看那个目录呢。比如,那个目录有这个学科[专业],你就可以办;你申办的新专业目录上没有,那你就违规了。过去我们想跟数学系合作办一个统计学企业管理、统计学市场营销[专业]。我们两家那么多的教授坐在一起研究都觉得非常好,市场调查也很好,结果教育厅认为没有统计学企业管理这个说法,就办不了了。实际上,你管我办什么专业、办什么方向嘛,只要我能招到人,而且我的人走向社会时受社会欢迎就行了呗。”(E-I-14)

政府不但对大学设置哪些专业进行严格审批和控制,还通过教育部直属的专家咨询机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大学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知识点、课程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制。

“比如说,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每隔几年会白皮书,它会指导你这个专业应该主要开设的核心课程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前后课程的关系是什么,课时数是多少,内容很详细。‘教指委’的二级委员会,专门落实到教材和课程的,叫做‘课程教材建设’委员会,是一个专家机构。那么,它通过这样一个专家机构,执行了教育部对于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指导。所以,在一段时间以内,基本上大家比较整齐划一。比如说,一般‘211’以上的大学生物系开设的课程几乎是一样的,不会有太大区别,最多是在选教材上有所区别,基本上学时数或者名称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A-I-01)

(三)企业不愿承担教育责任

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表明,大力实施“产学合作教育”应是大学与社会加强联系以及大学课程回应社会需求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的校企合作共建的职业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已从职业教育拓展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日本的“产学官”教育也是政府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企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官方在产学合作教育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缺乏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强有力的法律规制,企业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现在很困难,社会上光对高校提出要什么样的人,但是如果你要到它那里去实习、培养人的时候,它有众多借口不接待你。现在有个矛盾在里头:现在好多单位不是以安全[为由]就是以影响生产[为由]不接待学生。你不训练、不培养,这怎么弄?……国家在这方面只是对高校课程设置指手画脚的,但怎么帮助高校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政府部门也好,社会也好,他们都没有主动性来做这个事。”(D-I-10)

当前,企业承担教育责任的积极性不但没有得到提高,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后,由于国有经济成分和国有企业的减少以及大量民营中小企业的兴起,企业的教育责任还在持续弱化。

“以前的企业主要是国企,[还]能承担[一点]责任;现在大量的中小企业和私有民营企业的兴起,接纳学生实践的数量不如以前。企业具有市场性,教学活动的组织、实践流程不稳定,还有大、中、小不同类型企业对学生训练的效果也不一样。总体上,企业接纳学生实践人数的意愿程度有所下降。社会和企业应部分承担起人才培养的责任。人才培养是一个社会工程,而不仅局限于教育或大学,也是政府和社会的公共责任。”(B-I-04)

(四)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复杂化

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反馈信息本应是大学进行课程变革的重要依据,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毕业生就业去向反馈信息反而给大学课程变革带来了一些困惑和不确定性。这种困惑和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学生已不能再按他所学的专业来就业,“专业不对口”现象非常普遍,毕业生的就业面向日趋多元和复杂。那么,在大学越来越关注市场的大背景下,大学感到有点无所适从,大学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

“其实在计划经济年代,大学毕业生是必须进入那个行业的,那个时候其实职业要素的影响比我们今天更强烈。然后我们今天到了大众化年代,学生就业去向不太明确。像C大学的这个师范专业[理应]是培养教师的,但绝大多数人不会本科毕业后就去当教师。如果对市场过度反应,学生就会有意见。如果说你认定这些学生将来出去绝大部分都能从事这个专业的工作,我可以根据这个专业就业的社会需求来调整我的课程。现在的问题是,你这个专业很多人都不能进入专业领域工作,那我再[按专业要求来]调整课程又有什么意义呢?”(C-I-09)

F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从学院这几年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该院课程改革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从而进一步佐证了C大学教授的上述观点:

“像我们这个专业,目前根据这几年的[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没有一个系统性,比如说成批的学生到哪个企业或哪一类的企业去。我们做了统计以后,[毕业去向]就显得很乱。既然很乱,我们就没办法根据社会需求来调整我们的课程设置。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像我们相邻的材料工程学院的一些专业,每年大概有60%-70%的学生到水泥厂[就业],或者是到水泥制品行业[就业],那么他们根据对方的需求可能做一些课程设置或课程调整。我们这几年学生的去向都比较散乱,就是说去向不是很明晰。在去向不明确的情况下,我们就没办法做[课程调整]。”(F-I-17)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研究发现,在回应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大学课程作为联系内外部关系的交汇点、关节点不是很顺畅,大学课程变革还存在不少值得关注的来自校内外的困难和阻力。这些困难和阻力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变革的决策依据不充分。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缺乏充分的信息来源,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学课程改革反应滞后、有效性减弱和针对性不强。二是课程变革的内部动力不足。在学术逻辑前提下,人们更多地强调大学作为“学者之家”、“学术部落”和“学术共同体”的自我封闭性,大学对外部环境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大学教师本能地进行自卫。三是课程变革的外部支持不到位。《高等教育法》规定的高等学校的相关办学权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严重影响了大学办学的积极性,影响了大学课程对社会需求的有效回应。

(二)走出大学课程变革困境的政策建议

一要大力减少不必要的政府行政干预。曾任美国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的费利克斯·弗兰克福特认为:“大学的四项基本自由是——根据学术理由来自我决定:谁可以当教师;教什么;应该怎样教;谁可以被准许入学。”他还断言,“为了社会的利益,除了出于紧急的原因和有明确的令人信服的理由,政治力量必须避免介入此类自由活动。”所以,要通过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来改变政府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依法保障大学的办学自,让高校办学结合社会的需求,凸现个性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