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环境研究范文

生态环境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环境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环境研究

第1篇:生态环境研究范文

论文关键词:水库;生态环境;环境整治;河流形态;水质

论文摘要:我国现有水库约8.6万座。这些水库的修建给防洪、灌溉、供水、供电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由于片面追求水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水库的修建也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水库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该的解决策略。

修建水库作为抗洪防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一直是国民基础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时间、空间显著的不均匀性,水库的建设开发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近年来,我国水电开发迅速发展,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不科学的水库建设潜在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露出来,如:河流枯竭、泥沙淤积、生态恶化、物种减少等。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水库对生态的影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通过分析水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更好地协调处理好水库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生态健康水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修建水库对河流形态的影响

河流自身的健康也是需要用水来维护的,否则就不成其河流,一定的“河道内用水”才能保持河槽的相对稳定。水库拦蓄影响河道行水,以至不能满足河槽相对稳定的最低要求,并且坝库下泄的河水剥蚀下游河床与河岸,使靠近坝址下游的河道偏移、河床涮深、异常的淤积物聚集等会造成下游河道萎缩,降低其行洪能力。同时大坝蓄水对河流流量的调节,使河道流量的流动模式发生变化。筑坝使沿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水面线由天然的连续状态变成为阶梯状,使河流片段化。河流片段化的形成或加剧,使流动的河流变成了相对静止的人工湖泊,流速、水深、水温结构及水流边界条件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二)水库建设对河流水文特性的影响

水库拦断江河后,对天然河流的水文情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水文变化主要表现在河流流量、河流水位、地下水水位变化等。影响最大的是多年调节型水库,影响相对较小的是日调节型水库。水库水位的变化与天然江河大不相同,这取决于不同类型的调节方式,以防洪为主要目的的水库,其水位的变化在季节上与天然河流是相反的,水位变幅较大,汛期水库处于低水位运行;在汛末蓄水,水库处于高水位运行。与天然情况相比,增加了江河枯水期流量,减少了丰水期流量,尤其对洪峰流量有明显的削减作用,提高了下游防洪标准。同时,还可以提高下游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的用水保证率,增加水电站的保证出力。由于流域内的地表水与地下水有着密切的水力联系,河流水文条件的改变也会影响到地下水的水位、水质等。坝址上游水库蓄水使其周围地下水水位抬高,从而扩大了水库浸没范围,导致土地的盐碱化和沼泽化。同时,拦河筑坝也减少了坝库下游地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大片原有地下水自流灌区失去自流条件,从而降低了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对灌溉造成不利影响。

(三)水库建设对水质的影响

拦河筑坝改变了河流的水动力特性,河流因建坝而经历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变化会极大地改变原有水质状况,主要表现为水库水体盐度增高、水库水温分层、库中藻类繁殖加剧等。

1.盐度的变化。大坝拦水以后会形成面积广阔的水库,与天然河道相比,大大增加了曝晒于太阳下的水面面积。在干旱地区炎热气候条件下,库水的大量蒸发会导致水体盐度的上升。此外,坝址上游土地盐渍化会影响地下水的盐度,通过地下水与河流的水力交换,又会影响河流水体的盐度。

2.温度的变化。通常,从水库深处泄出的水,夏天比河水水温低,冬天比河水水温高;而从水库顶部附近出口放出的水,全年都比河水水温高。

3.藻类的变化。大坝在截留沉积物的同时也截留了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使得水库水体更易发生富营养化现象。在气温较高时,藻类可能会在营养丰富的水库中过度繁殖,使水体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二、解决当前水库环境问题的对策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库流域环境整治规划,树立水库环境整治典范

中国大陆水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区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水环境治理的投入往往十分庞大,如太湖和滇池的治理已经投入数十亿元,但效果并不显著。日本琵琶湖的治理从1972年到1992年间,总投入高达152,485,000万日元;巴西圣保罗附近铁特河的环境恢复,10年间花费了40亿美元。由于水库水资源和水环境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现阶段从流域整体出发,同时将水库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地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树立若干区域性水库环境整治的典范,建立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水库环境整治的模式,带动整个水库环境治理工作健康发展。

(二)重视科学研究,探索水库环境的技术难题

中国水库众多、分布广泛,水库环境问题具有多样性和区域差异性等特点,也存在不同于湖泊的自然属性,并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在现阶段,要加强对水库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开展对不同类型水库环境的综合研究,对水库环境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协同驱动下的变化过程和机制、水库污染物类型和来源、环境沉积学和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等方面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面对日益增加的环境治理的需要,要加强水库环境工程治理技术的研究,建立系统科学的水库环境整治技术方案,强化方案的效益-成本分析,用最经济的投入获取最佳的环境治理效果。(三)加强水库流域的综合管理政策、法律和制度体系的建设

水库流域环境整治规划和水库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依赖于实施水库流域的综合管理,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政策、法律和制度体系,从制度上保障水库环境的根本改善。水库管理部门应负责建立协调水库流域地方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公众参与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发现水库环境隐患和环境污染的累积效应,采取必要措施,积极地改善水库环境。

(四)实施水库环境宣传和科技服务战略

中国水库多分布在偏远山区或远离城镇,公众环境意识薄弱,因而加强水库环境的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尤其主要。地方政府和环境管理部门要让水库流域居民认识水库环境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参与维护水库环境的行动,认真履行水库环境相关规划。管理部门要负责对水库及周边经济活动给予必要的科技支撑,让渔民了解正确的止富营养化的技术方法,科学地进行水产养殖;让农民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有意识地采取措施减缓农业面源污染。同时,鉴于多数水库存在渔业养殖的事实,加强对养殖户的科学技术服务,科学地减少饵料投入,也可以减少水库营养盐的输入,有利于水库水环境改善。

第2篇:生态环境研究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 环境刑法 法益 环境利益

【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经济高速增长和资源开发所带来的资源过度浪费和环境严重污染,任何国家政府都会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而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立法。美国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从对自然的疯狂攫取和破坏到意识到保护环境重要性,进而进行环境立法保护的历史。日本战后高速发展经济,但在几次大型的公害事故后,日本传统刑法理论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公害刑法”转变到“环境刑法”。随后德国、澳大利亚等各国法律都表明环境刑法对环境利益的保护和重视。随着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严重,对比国内外有关环境保护的立法发展,可以清楚看到生态环境的安全已经日益成为关系国家安全的基本问题之一。人们对环境的保护也已经不是局限在原有的规则上,而是愈来愈依赖于刑法这一以自由乃至生命为代价的“最后保障法”。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法制保护是国际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世界各国刑法基本上都规定了环境资源类的犯罪,总体上讲,都是在保护越来越脆弱的自然资源。不过,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保护日益脆弱的自然资源的层面上是无法响应实践需求的,刑法作为一部保护法益的基本法,它的目的就是保护人之生活利益。随着环境刑法立法的发展,关于环境刑法保护的法益问题,即将何种生活利益纳入环境资源之刑事法律保护的范围内,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环境犯罪法益保护的理论研究

法益,仅指刑法所保护的利益,而不是泛指法律所保护的一切利益。“法益”一词来至于德国著名的刑法学家毕伦巴姆对犯罪概念的界定。毕伦巴姆在研究犯罪的规范概念时,针对费尔巴哈的“权利侵犯说”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命题。毕伦巴姆认为,犯罪并不单单是对权利进行侵害,而是对权利背后所保护的利益进行侵害,权利的侵害只是表象,而“法益”才是其实质内容。后来,在刑法领域,“法益侵害说”成为刑法领域里一个重要的犯罪的规范概念。环境刑法法益,就是指环境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和价值,当下关于环境资源类犯罪的法益观点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从环境问题产生开始,环境刑法所保护的法益就与环境刑法的进步密切联系在一起,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高速发展,环境遭到破坏问题就愈严重,相应地对环境刑法法益的问题研究也愈迫切。近年来国内外法学界经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熟理论,下面就最具有代表性的环境刑法法益观,逐一进行审视检讨。

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论观点透出了它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是传统刑法提出的观点,此观点认为生态环境本身不是刑法所要保护的法益,人类的生命、健康、身体才是环境刑法所要保护的法益,那些与生命、身体、健康无关的作为公共财产的环境不是所要保护的法益①。这个观点最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环境利益本身不是刑法保护法益,保护环境最终也是为了保护人的生命、身体、健康及财产,可以极端地讲,对环境的破坏只要没有达到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的重大损失的程度就不视为罪,这样的环境犯罪也就是典型的结果犯,德国刑法理论界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受制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认知能力,人们考虑更多的还是如何以较少的代价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如我们改革开放之初提倡的“又快又好地大干社会主义”一样,也如“发展经济”“效用优先”一样,各国发展经济之初,都避免不了以这种指导思想来发展经济。其实,对环境资源要给予一定的刑法保护观念的形成,首先是因为环境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人的生命、健康、财产等受到严重的侵害,然后对这个惨痛教训进行总结反思才形成这个理念。环境污染一般并不直接对人的生命、身体、健康以及财产造成侵害,甚至很多危害都是隐形的,只要不是直接地受到侵害,就不会引起人们的警觉。而对环境要素的破坏,虽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但其行为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由于生态系统自身所具有的自净能力,亦使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危害结果表现为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②

生态中心主义法益论观点又透出了它的尴尬。“生态中心利益观”的出现,是随着学者和公众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扩展发展而来的。人们从传统观点的束缚中想进行突破,所以进而就受到这个观点的影响。例如有些国家的刑法已经开始将水、土地和风景区等直接作为刑法的保护对象。据此,如果把环境犯罪的法益仅仅界定在对人的保护,显然是很狭隘,如果把以环境是否受到侵害作为环境犯罪保护法益的标准,这样就把环境刑法保护上升了一个层次,环境法益的界定就在对整个环境的保护上,通过这样的法律规制,人们逐渐认识到任何对环境的破坏,即使未达到造成人的生命、身体、健康或财产的严重损害的程度,也是为刑法所禁止的,但这样环境犯罪就不单单是结果犯,而且可以有危险犯的存在。

很显然,当“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观”显现其滞后被动的缺陷时,这个观点应运而生。不过,“生态中心利益观“这个观点也有其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首先,“生态中心利益观“,强调的是生态主宰一切,为了不让环境遭到破坏,进而把环境作为一个实体权利来进行保护,这是从一个极端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其次,人作为万物的主宰,从其诞生之初,就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区别于其他存在物,该学说为了主张对环境的保护,而去否定人的创造性的活动,这样会导致社会的停滞不前。最后,让人类背负沉重的道德责任,以人类是地球上最富有智慧的生命体去承担关爱世间万物、保卫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为了这个沉重的使命人类却畏惧不前,这确实太过偏颇。再说,道德毕竟是个自律的社会范畴,光靠道德教化是难以奏效的,为权利而斗争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主张自己的生存是一切生物的最高法则,用道德去规制人们的活动,必然会面临许多尴尬,因为道德毕竟不是法律,道德是要靠法律这个最后的防线来防卫的,将生态中心主义的道德标准以法律的形式强制推行,只会导致其适得其反。

生态中心学和人类中心学折中的矛盾。“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论”的狭隘和“生态中心法益论”的尴尬,曾经一度导致学者的迷茫,后来人们的眼光开始转向将“人类利益”和“生态利益”均作为保护法益加以规定的折中论上。因为“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都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这两种学说所显露的狭隘和遭遇的尴尬,让人们想到只有把两者关联起来,找出这两种观点的契合点,那么生态学的法益才最终可以成为环境刑法学上环境犯罪所界定的法益。其实这种观点的出现,是鉴于上述两种观点都存有一定的缺陷,才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学说,在现代的德国仍非常盛行。不过,在人们似乎找到了解决两者矛盾的同时,恰恰又忽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环境生态价值的独立性,折中说认为环境刑法的对法益的保护应该是将人类本位主义和自然本位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所谓的本位又是唯一的立场、原点,这两种本位之间根本没有可供选择的余地,当两者一致时,利益的保护一致,没有选择的痛苦,问题都好解决,当然立法也就没有问题;当两者出现矛盾,必须进行选择时,那就再一次地陷进“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两难境地,由于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环境的生态价值的独立性,因而在刑法理论上对其保护不够,当然在立法上也显得保守。③这种折中说把上述两种观点的缺陷一并继承,虽然它强调环境犯罪法益的保护必须和人类相关联,好像最终又回到了人类保护,不管怎样它始终逃脱不出“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观”。

环境利益保护―环境刑法研究的新视角

通过上面的观点争论,人们进而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经过一段时间反思之后,人们集中认为不管怎么选择,还是应该把重心放在对人类的保护上,也就是说立法的立足点应该还在也只能在人类保护上。直至后来学界环境利益法益说的提出,人们开始关注一个概念“环境权”,环境利益法益说的提出,就是源于对“环境权”概念的研究,环境权这是指主体对环境所享有的权利。按照传统宪法及民法理论,公民是无权对自己无关的财产主张权利,表面上好像空气、水、阳光等是与公民无关,只有把空气、水、阳光等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环境要素视为全体公民的“公共财产”,才能当这些环境要素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以至于严重威胁到人类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公民就可以依据相关的法律去追究侵害环境利益的当事者以达到对环境利益的保护。由于世界其他国家普遍对这个问题的认知,我国学者也不乏在此领域进行研究。④

首先,在立法思想上,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对环境刑法法益的界定,不能拘泥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更不要陷进所谓折中学说的泥潭,而是要立足于环境的整体利益。所谓利益“其实就是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当某种状态所反映的是人们所需求的一种秩序时,它便是利益。”⑤环境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就是人们对环境所享有的一切利益,这种利益并不仅仅局限于人的生命、健康、财产,环境保护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整体的人类以及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利益法益观的提出,并不是说环境利益可以脱离人这个主体,由于个人权利和整体环境利益的不对等,让人们开始反思环境利益的平衡与保护是否一定要借助于权利的界定?还必须要满足权利的构成要件,尤其是主体性和意志自由性,正因为有些利益缺少主体的明确性,或者无法与意志自由相关联,所以即使权利本身正当,也不能被法律以权利的形式予以认可,法益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因为有太多的有价值的利益不能以权利予以保护,比如环境利益。

我国刑法对环境法益的保护还没有跳出传统的观念,关于环境犯罪的界定仅限于部分法益的保护,1997年刑法典分则第六章第六节以及后来的刑法修正案规定了15种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的犯罪,从刑法规定的这15种环境犯罪来看,从其保护的法益可以具体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其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环境的保护制度;另一类是破坏资源类的犯罪,其不仅包括破坏动物资源的犯罪、破坏土地资源的犯罪、破坏矿产资源的犯罪和破坏植物资源方面的犯罪,而且侵害的客体也不外乎是国家关于这些资源保护的相关制度。所以,我国学者对此研究,也引起立法的反思,2011年2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把“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改为“环境污染罪”,首先就是在立法的思想上改变了传统的价值观念,把对环境的整体利益的保护在立法上表现出来,这是一个极大的突破。

其次,环境利益法益观的提出,并不是说环境利益的概念可以脱离人这个主体。因为利益是法律保护的对象,当然也是法律产生的原因。由于个人权利和整体环境利益的不对等,让人们开始反思环境利益的平衡与保护是否一定要借助于权利的界定?因为环境利益与传统的法益如生命、健康、财产等权利不同,不过权利本身就是一种利益,诚如奥斯汀所言“权利之特质在于给予所有者以利益”。当年德国刑法学家毕伦巴姆认为,权利本身还是一种表面的现象,是一种形式的东西。某一种权利的背后还是利益,权利不能脱离利益而存在。⑥但是也并非所有的利益都能成为法律的调整对象,因为一种利益要上升为权利,除了需要具备法律予以认可的正当性外,还必须要满足权利的其它构成要件,尤其是主体性和意志自由性。正因为有些利益缺少主体的明确性,或者无法与意志自由相关联,所以即使本身内容正当,也不能被法律以权利的形式予以认可,法益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因为有太多的有价值的利益不能以权利予以保护,比如环境利益。环境利益源于环境权概念,在当今时代,权利话语遮蔽了法律天空,怎么解决这些虽然不具备权利条件但有保护必要的正当利益,就成为当务之急的问题。

最后,法益来自于利益与权利的差别,但法益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环境利益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私权,但它权利主体的公众性、权利客体的客观性,使环境利益也成为一种权利上升为法律的保护对象。生态价值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在考虑定罪时就不能只注重对人类造成的实际损害,就像传统刑法上要求造成多少人伤亡、多少森林被毁、多少河流被污染等等,如果仅仅纠结在这些方面,不但不能达到对环境的保护,可能还会导致更大破坏。瑞士刑法很早就立法保护森林,谁破坏多少森林,就要栽种多少以补偿,这里不是有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作为衡量的标准,而是考虑由于森林的破坏所导致的生态利益的损失。所以,我们的刑法不仅要从立法思想上突破传统的人本主义观念,还要在司法上改变原来的以实际造成的损失来定罪量刑的理念,必须要考虑该危害环境的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能仅考虑直观利益,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整体利益。

由于立法者发现了环境状态的巨大价值,一些国外的环境刑法已经规定了“环境犯罪危险犯”,不单单从犯罪结果上来定罪量刑,而是认定危害行为只要足以造成环境破坏的危险就为罪。如德国刑法典第二十九章规定的构成要件的保护法益就是环境,不过,这一法益不是在一个宽泛的、非实体意义上,而是在其不同的介质及其他表现形式上来理解。⑦在发展中国家,目前强调的仍是如何在保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至于“过度”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作为本文提出的环境利益法益观,并非是一个高高在上不切实际的理论路径,环境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是一个学理性比较强的命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新的命题,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方面提出各自的观点,可以说是总说纷纭,其中不乏有很高的见解,当然也会有不同的声音。不过,纵然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应该说各种学术观点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也有其探讨的意义。

(作者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2400410448)

【注释】

①刘福森:“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困境”,《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②杨通进:“寻求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迭共识”,《伦理学》,2006年第6期。

③简基松:“论生态法益在刑法法益中的独立地位”,《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5期。

④杜万平:“论环境刑法法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⑤王秀梅:“环境刑法价值理念的重构―兼论西部开发中环境刑法思想”,《法学评论》,2001年第5期。

⑥张明楷:《法益初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第3篇:生态环境研究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研究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3-0254-02

1国外研究动态

早期的研究是关于河道枯水流量(low-flow)的研究[1-2],这个时期主要是为了满足河流的航运功能对枯水流量进行研究。随后,由于河流污染问题的出现,开始对最小可接受流量(minimum acceptable flows,mafls)进行研究[3],其最小可接受流量除了满足航运功能外,还要满足排水纳污功能。随着河流受人为因素影响和控制的加强,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生态可接受流量范围(ecology acceptable flow regime,eafr)的研究逐渐展开[4],其主要是为了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功能,为满足不同的环境要求而进行生态可接受流量范围的研究。

目前,国际上对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使用较为广泛、通用的概念是枯水流量。近10年来,为了促进水文水资源研究,国际之间加强了合作,其中包括对河道枯水流量的研究[5],如frend(flow reg-imes from experimental and net data)行动计划,第一个行动计划由水文组织(institute of hydrology(uk))倡导,并为1985—1988年的国际水文计划方案ⅲ(uneso international hydrological programme-ⅲ)做了部分工作[6]。这个组织包括13个欧洲国家,主要是应用国家水流量(水文)数据库及不同的研究方法,预测河流的洪、枯水流量,分析和研究了欧洲西北部1 350条河流的的枯水流量状况[7]。研究集中在应用水力学参数研究枯水流量与流域河床组成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不同频率不同时段年均流量(mean)与最小流量(annual minima)和枯水流量(low-flow)之间的联系等,第1个欧洲frend行动计划采用了西欧国家网络提供的精确的日流量和相应的流域资料数据库。随后,frend行动计划开始向横向(包括东欧国家)和纵向(扩大到大尺度问题、方法问题、枯水流量和洪水流量条件下流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水质等问题的研究)的研究方向发展[8-9],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

目前,frend组织很快扩展到欧洲及世界其他许多地区和国家,如西非、中非、北非、地中海地区及中亚地区,印度及南亚地区等,最近正在进行的frend行动计划将其研究成果概括在frend报告中[10],最新成果有:北欧地区枯水流量和干旱研究;南非区域水资源和干旱评估方法研究;西非、中非地区雨量减少对枯水流量长期影响研究;枯水流量时间系列与断流分析;地域性生态水文学理论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论述等。总之,国际上在水资源领域的合作使得先进的研究技术和手段应用到更多的具有水文数据库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流域枯水流量的研究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国外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内容概括为:河道流量与鱼类生息环境关系的研究;河道流量、水生生物与do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水生生物指示物与流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水库调度考虑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水量的优化分配的研究;生态环境用水与经济用水关系研究等[11-13]。

国外较为通用的研究方法可分为3类[14]:一是传统的流量计算法(标准流量法);二是基于水力学基础的水力学法;三是基于生物学基础的栖息地法。

(1)标准流量法。一是7q10法[15]。采用90%保证率最枯连续7d的平均水量作为设计值。二是tennant法[16]。是美国目前使用确定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一种方法,河道流量推荐值以预先确定的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数为基础。该法通常在优先度不高的河段研究中作为河道流量推荐值使用,或作为其他方法的一种检验。

(2)水力学法。一是r2cross法[17]。在计算河道流量推荐值时,由河道几何形态决定的水深、河宽、流速等因素必须加以考虑。有4项指标:湿周率、河流宽度、平均水深以及平均流速,具有2个标准,即枯水月、丰水月。r2cross法以曼宁公式为基础,由于必须对河流的断面进行实地调查,才能确定有关的参数,因此这种方法比标准设定法难以应用。二是湿周法[18]。该法的依据是基于以下假定:即保护好临界区域的水生生物栖息地的湿周,也将对非临界区域的栖息地提供足够的保护。利用湿周(指水面以下河床横断面的线性长度)作为栖息地的质量指标来估算河道内流量值,通过在临界的栖息地区域(通常大部分是浅滩)现场搜集河道的几何尺寸、流量和数据,并以临界的栖息地类型作为河流的其余部分的栖息地指标。河道的形状影响分析结果。该法需要确定湿周与流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从多个河道断面的几何尺寸—流量关系实测数据推求,或从单一河道断面一组几何尺寸—流量数据中计算得出。推荐值依据湿周—流量关系曲线中的变化点的位置来确定。

(3)栖息地法。一是ifim(增加法)[19]。ifim(instream flow incremental methology)法是应用比较广泛的计算环境需水量的方法[20],ifim根据现场数据如水深、河流基质类型等,采用phabsim(physical habitat simulation)模型模拟流速变化和栖息地类型的关系,通过水力学数据和生物学信息的结合,适合于一定流量的主要的水生生物及栖息地。orth等[21]认为由于ifim法所需要的定量化的生物资料的缺乏,使这种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king等[22]指出,传统的ifim法将其重点放在一些河流生物物种的保护,而没有考虑诸如河流规划以及包括河流两岸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由此计算出的推荐流量范围值并不符合整个河流的管理要求。二是casimir法[23]。casimir(computer aided simulation model for instream flow requirements in diverted stream)法是基于现场数据—流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采用fst[24]建立水力模型、流量变化、被选定的生物类型之间的关系,估算主要水生生物的数量、规模,并可模拟水电站的经济损失。

2国内研究动态

在我国,系统研究生态需水量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等没有统一的定义,对其计算方法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完善,基本停留在定性分析和宏观定量分析阶段。其研究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探讨河流最小流量问题。主要集中在河流最小流量确定方法的研究。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的《环境用水初步探讨》是其典型代表。二是20世纪80年代,针对水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指出:在水资源规划时,要保证改善水质所需的环境用水。主要集中在宏观战略方面的研究,对如何实施、如何管理处于探索阶段。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黄河断流、水污染严重等问题,水利部提出在水资源配置中应考虑生态环境用水。如在全国水功能区划中考虑了生态与环境用水问题。刘昌明[25]提出了我国21世纪水资源供需的“生态水利”问题。与此同时,与生态、环境需水相关的研究也逐渐展开。

主要的研究成果为:一是对非汛期最小流量、水土保持、冲沙水量等的河流系统的生态环境需水研究。如20世纪80年代赵业安、钱意颖总结了黄河三门峡水库运行对下游河道的影响规律,同时开展黄河上游大型水电工程对下游冲积河流影响的研究,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大型水库对径流泥沙的影响,对每年水库蓄水与中游高含沙洪水遭遇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水库调蓄与下游河道冲淤的相关关系[26-27]。二是对恢复湿地、城市河湖用水及地下水回补等生态和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28]。三是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需水量及河道环境的讨论与宏观定量研究[29-30]。四是刘昌明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用水量的关系,提出了“四大平衡”的原理[25],即水分能量平衡、水盐平衡、水沙平衡与水量平衡(含水资源平衡),从而丰富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内涵。五是钱正英等[31]从保护和恢复内陆河下游的天然植被及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和水保范围之外的林草植被建设、维持河流水沙平衡及湿地水域等生态环境的基础流量、回补黄淮海平原及其他地方的超采地下水等方面,分析并估算了全国的生态用水。

截至目前,国内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陆地和河流2个方面,而陆地生态需水主要指“保护和恢复内陆河流下游的天然植被及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及水保范围之外的林草植被建设[31]所需水量。其研究方法主要针对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综合分析这些研究,不论是天然系统还是人工系统,不论是林地还是草地,计算方法大多为“面积定额法”或“植株定额法”[32],计算方法为传统的水平衡计算理论,因此计算方法比较成熟,一般不存在争议。从大的方面看,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主要包括3个方面:河道基本生态、环境需水、输沙需水量和入海量。与之对应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第1个研究方面,如:为达到水环境保护目标,满足河流纳污功能的环境功能设定法;为满足河流基本生态功能,保证不断流的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及假设法;为满足河流水量蒸发和渗漏要求的水量补充法等。输沙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虽然较多,但主要是针对黄河,且大多是从水力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不便于操作和应用。实现水沙平衡需用的水量究竟如何计算,至今尚未见到令人满意的计算方法或计算结果。入海水量的计算方法基本上是宏观估算,没有定量计算方法。

3参考文献

[1] armbruster j t.an infiltration index useful in estimating low-flow characteristics of drainage basins[j].j res usgs,1976,4(5):533-538.

[2] mcmahon t a,arenas a d.methods of computation of low stream flow [a]//paris in hydrology,1982(36):107.

[3] sheail j.‘historycal development of setting compensation flows’,in gustard[a]//cole a,marshall g d and bayliss b(eds).a study of com-pensation flows in the uk,reprot 99.institute of hydrology,walling-ford.appendix(1),1984.

[4] geoffrey e petts.water allocation to protect river ecosystem[j].regulated river:research & management,1996(12):353,365.

[5] smakhtin v u.low flow hydrology:a review [j].journal of hydrological,2001(240):147-186.

[6] rend:flow regimes from experimental and network data[m].i:hydr-ological studies;ⅱ:hydrological data,wallingford,uk,1989.

[7] gustard a,gross r.low flow regime s of northern and western europe[a]//friends in hydrology:iahs publication,1989(187):205-212.

[8] friend’s97.regional hydrology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a].iahs publication,1997:246,363.

[9] riend:flow regimes form international experimental and network data[r].third report:1994—1997,cemgaref,1997:432.

[10] 王西琴,张远,刘昌明.河道生态及环境需水理论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40-246.

[11] martin p,andras h.conservation concept for a river ecosystem impacted by flow abstraction in a large postmining area[j].landscape and planning,2000,51(2):165-176.

[12] dakova s,uzunov y,mandadjiev d.low flow-the river’s ecosy-stem limiting factor[j].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0,16(1):167-174.

[13] willian w.a proposed to coordin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1999,35(4):73-89.

[14] jowett i g.instream flow method:a comparison of approach[j].regul-ation rivers:research and management,1997(13):115-127.

[15] boner m c,furland l p.seasonal treatment and variable effluent quality based on assimilative capacity[j].journ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filed,1982(54):1408-1416.

[16] tennant d l.instream flow regimens for fish,wildlife,recreation,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in orsborn[a]//j f,and allman,c h(eds),proceeding of symposium and specility conference on instream flow needs ⅱ.american fisheries society.bethesda,maryland,1976:359-373.

[17] 张建春,彭补拙.河岸带研究及其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j].生态学报,2003(1):56-63.

[18] mosely m p.the effect of changing discharge on channal morphology and instream uses and in a braide river,ohau river,new zealand[j].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82(18):800-812.

[19] lamb b l.quantifying instream flows:matching policy and technology.insteam flow protection in the west[m].island press,covelo,ca,1989:23-29.

[20] mosely m p.the effect of changing discharge on channal morphology [a].instream flow information paper no.12,fws/obs-82/26,coop-erative instream flow group[c].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office of biological service.

[21] orth d j,maughan o e.evaluation of the incremental methodology for recommending intream flows for fishes[j].trans am fish soc,1982,111(4):413-445.

[22] king j m,tharme r e.assessment of the instream flow methodology and initial development of alter native instream flow methodologies for south africa[j].water research commission report,1994,295(1):590.

[23] gieseck j,jorde k.ansatz zur opti mie rung von mindestabflubreg-elungen in ausleitungsstrecken[j].wasserwirtschaft,1997(87):232-237.

第4篇:生态环境研究范文

关键词:环境税;旅游经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

一、在环境税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地位

从环境的角度来看,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存在着矛盾,但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旅游业有促进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旅游业的发展在我国分成两派,一种是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建设,另一种是旅游业发展抑制经济的建设。

(一)在环境税背景下,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建设

20世纪60年代旅游业的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旅游的行业中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行业,对世纪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据相关部门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的增加值对全球GDP的影响远超其他行业,也就是说,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产业。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我国旅游业的建设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为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由于旅游商品不受关税壁垒的约束,因此旅游业还能促进商品的进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对国际收支的平衡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在环境税背景下,旅游业发展抑制经济的建设

虽然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但是这种情况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地区,过度发展旅游业也会对经济建设造成一定的阻碍。很多地区在看到旅游业带来的好处之后,也想要效仿其他地区开展旅游业,但是在进行之前并没有对该地区进行统筹规划,使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物价上涨,旅游商品本来是促进旅游地经济建设,象征着旅游地文化风情的物品,却在飞涨的价格中变成了游客避之不及的事物。不仅达不到提高旅游地经济效益的目标,还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给居民带来了过大的经济压力,只会使经济越来越不稳定。由此可见,在发展旅游业之前,必须要做好统筹规划,不能过于以来旅游业,要根据旅游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促进旅游业与旅游经济的和谐发展。

二、在环境税背景下,生态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一)生态环境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

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改善这种现状,首先要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完善的生态系统能够拓宽旅游业的发展路径,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见,生态环境对旅游业的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分析生态环境与旅游业之间的良性互动。首先,生态环境相对于旅游业来说,其价值就是促进旅游业更好的发展,我们可以来设想一下,如果你旅游的时候,你是希望在鸟语花香、风景宜人的地方还是希望在臭气熏天、漫天要价地方,我想所有人都会选择前者,由此可见,想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好生态环境;其次,生态环境的和谐有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让人们在观光的同时对植物、动物、地质等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循环利用,促进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生态环境与旅游业之间的矛盾

生态环境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把双刃剑,有优势自然也有劣势,在旅游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多恶劣的影响。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旅游的行业的中,人类制造的生活垃圾不能及时带走,留在旅游地堆积成山,不仅会降低旅游景点的观赏性,还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再加上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会产生大量的废气,严重影响城市的空气质量,加重了环境污染的情况。另外,很多企业为了满足人们的各方面需求,对旅游地进行随意的开发,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使生态环境失去了其原本的样子,毁掉了很多生物的家园[1]。

三、在环境税背景下,如何协调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

(一)大力宣传旅游环境税的好处

很多旅游企业并没有认识到旅游环境税的好处,甚至不知道旅游环境税的内容,但是在旅游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旅游环境税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旅游环境税,接受旅游环境税,必须要加强对旅游环境税的宣传力度,让人们意识到他们的每一旅游出行都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从思想、环境、道德等各个方面对人们进行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旅游环境税的宣传对象也各种各样,政府官员、旅游企业、旅游开发商、人民群众都在宣传的范围内,要从旅游发展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人民群众感到自己身上肩负着保护环境的责任,用民众的力量来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环境。

(二)完善法律机制

我国旅游环境税的发展情况不是非常乐观的原因除了其宣传力度不足以外,还缺少完善的法律机制,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能够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合法的控制,即使不能提升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也要从法律的角度对他们进行约束,强制性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从我国现阶段旅游环境税的实施情况来看,针对旅游环境税的法律机制还存在很多漏洞,像是在分工、核算、税基、税率等方面的规定都是不非常完善,才会让旅游企业钻了法律的空子。由此可见,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确保旅游环境税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绿色管理

我国很多旅游地由于旅游企业的肆意开发和人类生活垃圾的随意排放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仅破坏了旅游地周围的生态环境,使生物失去的家园,还会影响到旅游地的观赏性,长此以往,会大大降低旅游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要以绿色管理为主,积极的对生态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控,像是水体、土壤、大气等各个方面,与有关部门相配合进行综合治理,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近几年来,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绿色管理手段,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不断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根据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具有我国发展特色的绿色管理计划,确保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的全面发展。另外,国家也要对参与旅游绿色认证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优惠,为绿色旅游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四)拓宽实施渠道

旅游环境税的存在价值就是协调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为了旅游企业能够积极落实旅游环境税,充分发挥旅游环境税的作用,国家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激励政策与优惠制度,提出对旅游企业有利的政策,加强旅游企业对旅游环境税的执行力度,如果实施旅游环境税不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旅游企业也会积极执行的,以此来实现“双赢”的目标[2]。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在环境税的背景下,我国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之间既有良性互动,也有矛盾冲突,而妥善解决这个矛盾冲突就是环境税的存在价值。要不断加强对环境税的宣传与实施,为旅游经济与旅游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薛明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第5篇:生态环境研究范文

[关键词]县域;生态环境;时间;空间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基础,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鉴于区域内各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不均质,本研究从全国农业生态环境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影响进行一个南北,东西的划分,结合县域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等因素进行全方位评价。

1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概述

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组成的庞大复杂的多因素系统,为了评价其质量高低,首先必须遵循一定原则筛选建立一套满足研究需要并符合研究区实际状况的科学评价体系[2]。对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一个动态评价就要从时间,空间上进行立体分析。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位于北纬4°-55°,东经73°-135°,东西、南北在气温、降雨量、农业生产上差距较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在各地也呈现不同的现象,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生态环境质量也略有不同,导致农业生态出现土地荒芜,水土流失,水资源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2县域农业生态环境时间变化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随着时间的迁移呈现由好变坏再到变好的一个过程。第一,由好变坏的一个过程。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人们生活在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中,还没有使用大量的化肥,人们也没有过度的砍伐树木,大自然的生物循环链还没有断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随之也相对很好。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东南部地区为了大力发展经济滥伐森林,无节制的抽取地下水,向县城周边地区排放有害物质,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不断降低,西北地区县城地区的人们开始往沿海大城市迁移,导致农业产地的荒芜,东南地区的县域城市为了增加产量,无节制的使用高化学含量的化肥,致使水土流失,土壤不断贫瘠。第二,由坏变好的一个过程。当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环境变得尤为异常时,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到了生态环境,西北部地区土地的荒凉,东南部地区土地的不断贫瘠都让我们意识到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问题的严重性。

3县域农业生态环境空间变化

中国的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主要由水资源、气候、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水资源主要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气候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农作物的种类与产量,经济状况决定了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所以在研究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时候可以根据以上三点在空间上进行评价。第一,水资源和气候的分布情况。中国其实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虽然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是人均和地均拥有量缺极少,同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均匀,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含沙量较大;此外中国共有五大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三类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和南部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热带季风气候仅分布于台湾海南岛一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我国的西北。第二,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在近十年来加快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不仅体现在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的差距,还体现在城市与农村间的差距,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在整体布局上就呈现一种自东南向西北逐步减弱的一种趋势。经济条件较好的东南地区能在县域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上投入更多的资金,请到更好的专家来因地制宜,去保护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而相对与经济较差的西北部地区在县域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上没有足够的能力去保护,或者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关注到农业生态环境这个问题。

4结语

目前国内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研究主要针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在内的多种农业生态系统,经济发展仍是中国的头等任务[3],国内的指标体系也多为经济,社会效益等指标,弱化了生态环境的指标。通过以上动态评价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较为显著;农业自然环境状况是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由于受到水资源分布情况,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的限制,而且短时间内又无法显著改变。县域农业生态环境应当看做是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导致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同的状况。针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全国各个地区应该因地制宜提出不同的整治措施,相对于西北地区可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既可以防止风沙的入侵又能保持土壤水分不被流失,对于水资源较多的东南部地区可以进行多样化农作物种植,科学的进行施肥,既保证了土壤的质量又提高的土地的利用率。针对于水资源相对缺乏且经济有相对落后的地区,中央应当提出整改措施,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来帮助这些地区改善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作者:张琦 单位:文水县国土资源局

参考文献

[1]张从.环境评价教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25-232.

第6篇:生态环境研究范文

[关键词]:土地整理;内涵;生态环境;影响

[引言]:土地整理是国家从保障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化的应用、提高土地资源应用的质量和水平而提出的一项长期性土地资源应用规划模式。在此模式的指导下,我们可以进行土地调整、调整土地资源应用的结构、方式、保障耕地数量平衡,注重对于土地补偿政策的应用。具体来讲,本文针对土地整理的内涵、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

1、土地整理的内涵

从广义上来讲,土地整理指的是对于农村土地和市政土地的调整,从狭义上来讲,土地整理指的是对于农村土地应用的结构、方式等进行合理化调整。其主要的内涵有:对于土地进行平整、对于土地的土壤进行改良、对于零散的地块地形进行归并、合理化的应用土地资源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和田间道路工程的建设。而对于非农用地来讲,主要是应用合理化方式对于交通水利设施用地、独立的工况用地等进行合理化调整。对于我国来讲,为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和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需要对于土地进行合理化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土地资源的安全性,为今后ζ浣行合理化开发提供良好保障。其主要应用的方式有:第一,进行小流域的治理,开展水土资源环境的保护、实行退耕还林工程。第二,进行高产农田的建设,提高粮食产量。第三,对于闲散、废弃的荒地进行开发和应用,增加耕地的面积。第四,调整土地利用的结构,对于田、水、村、林等进行综合性建设[1]。

2、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

2.1土地整理对于生态环境安全的保障

通过合理化的进行土地整理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安全,使得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进行生活、生产等等。具体来讲,第一,我们通过对于土地应用结构、应用模式、土地产权方式、土地资源地块的合并等等,可以有效性的提高土地资源应用的质量和水平,保障土地资源应用的安全和效率,确保区域生态环境自然的安全,有利于改善原有土地资源脆弱的地方,确保土地资源在今后可以进行持续性的应用,充分的保障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2]。第二,从具体应用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我们可以适当的增加了生态用地的比重,进行生态建设屏障的设立,对于存在的沙尘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有效性的预防,保障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工作的持续开展。而应用产权调整方式来进行土地整理,可以进一步的促进和完善我国土地利用结构、改善生态建设的社会环境,提升对于土地资源应用的水平。通过合理化的开展土地整理工程,可以有效性提升土地的生产力、防治水土流失问题,在提升土地承载力的同时,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使其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等充分协调,全面性的保障我国生态环境的安全[3]。

2.2土地整理对于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土地整理对于生态环境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研究和仔细的分析。具体来讲,第一,一些地方为增加耕地的面积,将原本的沼泽、湖泊、湿地等改造为耕地,使得这些生态环境的调节器失去以往净化环境、降低洪涝灾害、保障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也使得原本在湿地中栖息的生物无法在其进行繁衍生息,直接导致生物的种类降低,导致众多病虫害问题的发生,最终对于耕地中种植的农作物进行侵袭,使其作物的质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第二,我们现有的土地整理中缺乏有效性的生态规划和景观的保护。比如: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土地整理对于气候、动植物、自然环境、水文条件等的影响,还有一些土地整理项目充分的考察美观,没有对于周边的道路以及其它景观进行充分考虑。比如:一些城市中的土地整理充分的考虑经济效益,没有考虑到其对于周边环境、景观等的影响[4]。

2.3土地整理对于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土地整理对于生态环境也在一些方面存在有利的影响。比如:第一,通过合理化的土地整理,可以保障农业、林业、渔业、牧业等充分协调,建立起合理化的生态系统,创立出和谐的自然环境。第二,通过有效性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有利于提升土壤的蓄水能力,增强其抗洪、排涝、抗旱的能力。应用合理化的农家肥等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提升种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通过植树造林、建设农田林网等工程可以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第三,应用合理化的方式来进行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土地资源的调整,可以充分的将农田资源进行有效性的应用,对于人地之间的矛盾充分缓解,提升耕地的产量和品质,有利于我国农业发展模式向现代化方向进行转型,充分的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为保障经济的进步、社会的稳定贡献出一份力量[5]。

结论:对于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利于我们应用合理化的方式来进行土地资源的整理,提高我国对于土地资源应用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土地资源整理中生态自然环境的安全,使得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为未来的发展和进步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朱钰. 浅析评价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的方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1:206.

[2]王军,李正,白中科,鞠正山,王国茹.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农业工程学报,2011,S1:340-345.

[3]刘世梁,安南南,王军. 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评价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09:1010-1019.

[4]金合金.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江西农业,2017,03:113.

第7篇:生态环境研究范文

关键词:青藏公路 生态环境 等距抽样 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c)-0139-02

1 研究背景及现状

我国道路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我国东部铁路和水运都较发达的地区,公路起着辅助运输作用,主要承担短途运输。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则担负着干线运输的任务。青藏高原是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及深远的政治历史意义而备受世人关注。青藏公路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沥青公路,横穿整个青藏高原,是目前通往里程较短、路况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由于其沿途景观丰富,气势磅礴,可看到草原、盐湖、戈壁、高山、荒漠等景观,是广大旅游者、骑行者的首要选择;与此同时,作为5条进藏线路中最繁忙的公路之一,青藏公路为经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青藏公路交通运输量的增加,对野生动物的阻隔影响将有所加剧。这种人为的阻隔不但加速了野生动物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而且还对小范围区域种群生存造成直接的影响,使本已受人类活动影响而逐年减少的一些野生动物物种处于更加难以生存的境地,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加剧。野生动物虽然通过自身的适应和行为调节可以减少环境改变产生的影响,如公路两侧动物的活动高峰正好是公路上车流量较少的时段、动物可以利用野生动物通道来通过青藏铁路等,但部分人为因素仍严重影响动物行为,破坏生态和谐。

2 研究思路

青藏公路全长1937 km,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 m以上,为国家二级公路干线,起于青海省西宁市,止于自治区拉萨市,途经:西宁―倒淌河―茶卡―格尔木―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唐古拉山口― 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拉萨。

该文选取的研究区域为不冻泉至拉萨段,其间含6个主要区域,主要物种分布如下。

不冻泉―沱沱河路段的物种有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岩羊、盘羊、猞猁、沙狐、斑头鸭、旱獭等。

唐古拉―安多路段的物种有棕熊、猞猁、高山秃鹫、狼、旱獭等,还包括有少量的牦牛、藏羚羊。

安多―那曲路段的物种有:黑颈鹤、棕熊、高山秃鹫、狼、旱獭、高原兔等。

那曲―当雄路段的物种有高山秃鹫、狼、旱獭、沙狐、高原兔等,有少量的野牦牛、藏羚羊、藏原羚。

当雄―羊八井路段的物种有:狼、旱獭、沙狐、斑头鸭等。

羊八井―拉萨路段的物种有:棕头鸥、赤麻鸭、旱獭、斑头鸭等。

对以上6个区域进行特性分析后,根据物种分布情况及数据采集需要,将研究过程划分为两阶段:一阶段:不冻泉―沱沱河;二阶段:唐古拉山口―拉萨。

在进行数据采集之后,利用控制变量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1)控制纵向桩号不变,绘制动物分布柱状图,得出垂直公路方向动物分布情况。

(2)选定全区域样方数据,绘制区域性动物分布折线图。

(3)因素分析。

3 研究方法

3.1 区域等距抽样法

在选取的研究区域段不冻泉至拉萨段,我们剔除沱沱河―唐古拉山口这段地貌较为特殊的地区,期间不设置样方。在剩余的约为908 km的线路长度内进行二次分区:一阶段为可可西里地区(不冻泉―五道梁―沱沱河),设置9个3 km×4 km样方;二阶段为唐古拉山口至拉萨段(唐古拉山口―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拉萨),期间分设数量为3+4+4+2+3=16个3 km×3 km样方。

2014年6~8月,正值藏羚羊迁徙的时期,我们对青藏公路不冻泉至拉萨段进行样方数据采集。监测方法为在样方内较为隐蔽地点定点安放高清摄像机,记录样方内各种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其活动。(见表1、表2)。

3.2 控制变量法

(1)垂直公路方向。

在研究动物在垂直公路方向的分布特征时,我们采用控制纵向桩号不变的方法,将同一样方分割为距公路0~500 m,501~1000 m,1001~2000 m, 2001~3000 m的4个比较区域。

(2)平行公路方向。

在研究动物在平行公路方向的分布特征时,我们采用所有阶段的样方数据绘制动物密度情况折线图。

4 影响因素分析

青藏公路对高原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青藏公路的陡坡路基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密集的车流量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游客对野生动物的影响,青藏铁路与青藏公路叠加效应对野生动物的影响,青藏公路维护、养护对野生动物影响,青藏公路本身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青藏公路路基宽约10 m,坡度小于7%,建有一级缓冲平台,由于一级缓冲平台与路面所成的坡度过于陡峭,给野生动物穿越公路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藏羚等野生动物穿越公路过程中,往往要经过聚集、警戒、观望、尝试等过程,其中观望的时问比较长,青藏公路密集的车流量,对藏羚通过产生一定的阻隔,当藏羚经过聚集、警戒后踏上路基后,疾驰而过的汽车会迫使藏羚放弃原有冲刺点,远离公路,从而进行第二次尝试通过,在这种情况下,藏羚经过几次失败后会重新选择穿越公路的地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这是由车型、车速、车流量、线路条件等决定。青藏公路车辆行驶产生的噪音对周边的野生动物产生了影响和干扰。靠近公路,噪音较大,野生动物总数少;远离公路,噪音较小,野生动物总数多。人为因素(游客、驾驶员等)的干扰也会阻碍藏羚穿越公路,大群的藏羚出现在公路时,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好奇,人们拍照,甚至追赶,会迫使藏羚放弃穿越公路的行为,不得不远离公路,等待时机,重新选择穿越公路的地点。青藏公路局部路段在进行路而维护及整修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施工车辆,车辆在作业工程中会产生烟尘,引起尘土飞扬,对野生动物的正常迁徙有一定的干扰;工程施工和维护人员的增加,对野生动物的活动有一定的干扰,使野生动物对公路产生回避。青藏公路本身对青藏公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造成分割,影响藏羚、藏原羚、藏野驴等野生动物的迁徙(移)活动。

5 结语

通过对所有样本进行横向分析,我们发现,样方内动物主要分布在远公路侧,且越远离公路,动物密度越高,在距青藏公路路基边缘0~1000 m处,动物分布较少,而在样方外侧距离公路路基1500~3000 m处,动物分布的密度明显增加,且趋于平稳。对藏羚羊等具有迁徙特性的高原物种进行特殊分析后,得出大部分动物的分布都对公路形成回避,其中藏野驴最为明显。植被覆盖方面,也呈现出远公路侧覆盖面积明显高于近公路侧现象;通过对所有样本进行纵向分析,我们发现,样方内动物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且其植被覆盖情况沿公路纵向面呈现明显的带状分布。

通过对以上结论进行系统性论证分析得出青藏公路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各方面影响,结合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动物分布情况,相关部门可以结合动物习性设置人性化路标牌、警示牌,提醒司机注意慢性。从而让青藏公路与高原环境和谐共存,达到交通运输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乐,殷宝法,杨生妹,等.青藏公路对高原鼠兔种内遗传分化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6(11):3572-3577.

第8篇:生态环境研究范文

学生与教师是系统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和谐的师生关系决定着系统的稳定与平衡;教学环境是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它是课堂活动实现的基础,包括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教学系统内,各教学因素之间及其与教学环境也相互适应、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有序运转,维持英语教学的平衡和稳定,系统内各生态因子之间及系统与教学环境之间都处在持续不断的运动和循环中。

2.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环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素质、能力有重要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空间主要来自于课堂和学校,所以本文主要讨论课堂生态环境。课堂环境由人、教学行为和物质基础构成。但是,当前课堂生态环境的发展有些失衡,如师生关系失调,投入多收效小,师生情感疏远,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创新性和灵活性,过度重视知识的培养而忽视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过度依赖多媒体计算机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尝试将互动式教学法引入这个生态系统,以期改善和优化当前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环境,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3.互动式英语教学

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指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了促进知识的有效习得,为了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协调发展,而展开的师生与教学内容、师生与教学设备之间的合作、促动、带动和推动,在该过程中,为了维持系统的平衡,物质、能量、信息和情感不断的输入和输出。互动式教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力争做到宽容、等待、检查、赏识和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互动式英语教学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等灵活采用多种手段,如角色扮演、问题探讨、专题讨论、学生模拟讲课等,将抽象的知识学习转化为生动的、形象的、具体的教学活动,从而把教学任务和目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互动式英语教学主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宽松的、和谐的课堂环境,消除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心理恐惧和焦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参与课堂,不断获得心理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4.互动式教学对大学英语生态环境的影响

4.1研究设计本文采用定量研究,于2013-2014将互动式教学用于江苏省某高校2个班,共120人,分别为对照班和实验班,每班60人。本次采用“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环境调查问卷”,是由30个题目组成的五级反应量表,并归类为课堂效率、小组合作、课堂气氛、师生情感、师生互动五个层面。

4.2研究结果和分析本研究运用软件工具SPSS.19.0对实验前后两次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1所示。在实验前,两组学生的课堂生态环境没有显著性差异,具体数值为课堂效率(t=-1.095,p=.283)、小组合作(t=-1.072,p=.293)、师生情感(t=.684,p=.522)、教学氛围(t=1.624,p=.115)、师生互动(t=.779,p=.442)及总体环境情况(t=1.161,p=.225)。由此可见,两班的课堂生态环境并不令人满意,且平均分都低于3,这说明实验前,两班在课堂教学中缺少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缺少情感交流,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望,学生不能配合教师的课堂活动,课堂气氛比较压抑和紧张,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均分:2.40<3.00)。生态教育学认为大学英语生态系统内每一个生态因子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师生情感淡漠、师生互动得不到良好的开展,导致教学气氛压抑、死板,这无疑消极的影响了教师授课的热情与期望,让学生产生了课堂焦虑感和压抑感,从而导致课堂学习效果的不佳(分别为2.40,2.57)。

但是对实验组经过一年的互动式英语教学之后,两班课堂教学环境则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性变化,具体为课堂效率(t=-131,p=.035)、小组合作(t=.032,p=.002)、师生情感(t=1.307,p=.042)、教学氛围(t=2.962,p=.025)、师生互动(t=.870,p=.031)、总体(t=2.471,p=.0253)。由此可见,展开互动式教学之后,实验组课堂生态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变化(p均小于.05),实验组课堂效率、小组合作等均值均明显提高,且最高值为4.22,最低值为3.83。强烈的学习动机、端正的学习态度等能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在本实验中,教师经常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现代信息技术和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给予学生身心上的爱心和耐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建立了和谐的课堂交往环境,如表1所示,在为期一年的实验教学后,师生情感均值由实验前的2.83提高到4.03,并且与传统教学产生了明显的差异(t=1.307,p=.042)。教学气氛也是课堂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它反映了教学生态系统中的师生关系,也反映了教、学双方对教学及周围环境的态度.互动式教学能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和学习,从而使教学氛围的均值由实验前的3.03,提高到试验后的4.22,由此可见,互动式教学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小组合作能培养学习者根据教学环境,利用资源展开协作学习,是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在本研究,互动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利用小组学习机会和老师、同学展开交流和合作,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思考、判断和推理能力,经过试验之后,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性(t=.032,p=.002),因此,互动式教学有助于课堂小组合作的开展。有效教学是指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的有效性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自由积极的教学氛围、有效的教学方法、宽松、灵动、开放的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由上述调查数据可知,互动式教学能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情感、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这必然改善课堂教学效率,即课堂教学效率均分由实验前2.40分提高到3.83分,对两种教学方法对课堂效率影响的独立样本t检验也表明这两种教学法能使课堂效率产生明显差异(t=-.131,p=.035)。由此可见,互动式教学法能有效的改善和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改善和优化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环境。

第9篇:生态环境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S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214-01

引言

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国,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广大,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环境正在逐步的以隐蔽或公开的方式遭受破坏。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的研究已经被列入“十三五”规划研究重大课题目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重视。

1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来源

1.1 农业生产过程产生污染

改革开放以后,农用薄膜、化肥、农药等介质已经成为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正是由于这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手段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1]。由于塑料棚膜使用量增多,随意丢弃的农膜及各种塑料废弃物极难降解,且降解过程中还可能会渗出有毒物质,严重改变了土壤物理性质,对土壤及农作物危害很大;化肥的大量使用也使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化肥滥用导致土壤板结,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逐步下降,土壤质量日趋退化。相关研究人员指出,目前我国化肥平均使用量已经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的安全上限。农药的滥用,会使大量的农药进入河道,造成水源污染,甚至造成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破坏农村生态环境。

1.2 农村工业带来的污染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污染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从城市向农村转移[2]。随着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政策的落实,民营工业企业和一些“小作坊式”的加工厂也大量涌现,造成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垃圾等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加剧,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已成为影响农村环境质量不可忽视的原因。乡村企业往往技术落后、装备陈旧,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城镇的小餐饮等,由于分散隐蔽,污染难以监管和治理,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环境污染。乡镇企业粗放经营造成周围大气、水域、农田、农作物的严重污染,并通过转移和食物链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

1.3 养殖业污染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但污染治理的速度却相对滞后。农村各种养殖场的沼气池等标准化处理设施不到位,甚至一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粪便和污水也随意排放,致使养殖场附近地下水中的氨、氮、硝酸盐超标,给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

1.4 农村日常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

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持续递增,加之农村村落分散,基础设施落后,以及农民长期习惯随意倾倒垃圾,使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工业产的一次性生活用品逐渐进入农村,产生了大量不可降解的垃圾,使垃圾的成分较以前更为复杂。生活垃圾的露天堆放,不可降解的无机物长期堆积,易腐有机部分在腐败细菌作用下降解后,产生渗滤液,是蚊蝇、细菌、病毒的孳生繁衍场所,也是水体直接或间接的重要污染源。

2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因

2.1 环保意识淡薄

重视农业生产,忽视农村环境保护与建设,有法不依、执法不力的现象在农村仍然存在。另外,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不够科学,存在只重视经济效益、产品产量、个人现代消费需求,而对环境效益、生物资源利用、公共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意识淡薄。

2.2 管理制度缺失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领导,缺乏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和体制,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力量分散,投入效益受到影响。一些基层政权组织缺少规范的、长期的、可操作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农村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自上而下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2.3 资金投入低

农业环境基础设施具有规模小、分散,实用技术缺乏,运行成本高,回报少,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农村环境的改善,特别是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转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此项投入严重不足。此外,目前我国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例如,面源污染的治理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导致一个需要环环相扣才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变成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的局部行动,自然效果不佳。

3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3.1 加强宣传,提升环保意识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组织开展以“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要把提高群众环境意识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主要内容,从治理城乡家居环境“脏、乱、差”入手,通过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和活动,破除陈旧的生产、生活陋习,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观念,积极创建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村,依靠典型带动,促进生活垃圾的节约化、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走经济、社会、生态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2 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环境管理点多面广,要真正把农村环境工作管起来,必须建立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3]。第一,建立一定的激励制度。具体包括生态补偿制度、相关财税制度、金融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第二,约束制度。具体包括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重要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制度、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生态修复制度、生态红线制度、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污染物排放强制性保险责任制度等。第三,政府监管制度。具体包括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国家公园体制、污染物排放监测预警机制、公众参与制度。第四,问责制度。具体包括最严格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最严格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党政同责制度、环境污染监管执法制度等。

3.3 利用科学技术,加强污染防治

根据农村特点,依靠科技进步,逐步实施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推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新技术,摘好农村污水和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鼓励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3.4 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治理面源污染

加大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生活污染、秸秆焚烧污染和化肥、农药、农膜等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沟,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搞好植树造林等生态保护工程,合理、科学施用化肥和农药,引导增施有机肥,从源头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防止士壤板结,提升土地肥力。要加强生物防治,推广无公害农药,利用自然生物因素,限制害虫突发危害,是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要大力推广利用害虫天敌以虫治虫技术,加大对生物农药的研发力度。

4 结论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根据其形成的原因,从多方面入手,必须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宣传,制定更加完善的、易于执行的法律制度,因地制宜的普及防治科技,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