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范文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

第1篇: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范文

关键词:消费行为;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一、研究目的

消费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大学生消费的需求以及消费的品质在不断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理念及价值观[1]。因此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月消费情况进行调查来了解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原因,并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利用调查结果来总结大学生在校消费是否理性化。

二、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调查地点,选取500名本科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

三、数据的分析处理

四、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利用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在校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及月消费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家庭因素对学生的消费影响较大,受不同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消费的金额有差别。从研究结果看,大多数学生都能理性消费,但是仍然超前消费的现象[3]。

五、对策建议

大学生在消费中应做到理性消费。在日常消费过程中,应根据自己实际经济条件、家庭经济状况选择所需要的消费品[4],养成良好的理性消费习惯。大学生作为校园消费的主体,应倡导理性消费,彼此尊重。从而形成大学生整体的价值趋向,以提高大学生积极良好的消费理念。

参考文献:

[1]张强.关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查研究.经济发展研究,2014(3):250.

[2]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5-280.

[3]刘营军,张杨,刘志斌,吴海盛.关于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科教文汇,2007(12):41-42.

[4]孙百才.万阳洋.国内大学生消费实证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文化,2011(1):.96-99.

作者简介:杜雪婷(1991-),女,汉族,吉林公主岭人,学生,所在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文理学院,研究方向:统计学。第一作者。

第2篇: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信用卡;人口统计特征;社会环境因素;交叉列联分析;信用卡营销

中图分类号:F830.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1-0079-05

收稿日期:2007-09-13

作者简介:韩德昌(1955-),男,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大海(1978-),男,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

一、文献回顾

国外大量的研究表明,消费者对信用卡的接受水平因人口特征(如性别、年龄、收入等)而异。Modigliani(1986)通过生命周期储蓄模型(life-cycle hypothesis of savings)研究信用卡使用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变量。他的研究表明,为了达到效用最大化的目的,消费者需要考察其生命周期的收入和消费;消费者认为他们在年轻时的收入比其年老时的收入低,所以倾向于提前消费,用未来的收入来弥补目前收入的不足。信用卡的使用与非使用者在人口统计变量上有明显的差异。与非使用者相比,使用者更多的是男性,更多的已婚和处于中年阶段,以及受过良好教育和有中等或以上的收入。其中,男性对信用透支有更多的偏爱(Adcock, Hirschman, Goldstucker, 1976)。Crook等(1992)用判别分析来研究信用卡使用者和非使用者之间的差别。他们发现最重要的判别因素是持卡人的居住地、年龄、收入、银行开户时间、目前住址居住年限和居住状况。他们认为人口统计特征变量是区别这两类人群的重要因素。

此外消费者作为社会化的个体,其行为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消费者社会化”作为“个体获取与消费者有关的技能、知识和态度的过程”是社会环境对消费者个人作用的结果,个体在各种社会交流活动中发展和形成了自己对事物的信念和态度,这是一种被动的参与学习过程(Moschis, 1987)。其中,个体所属的社会阶层、以及民族的生活习俗对信用卡的使用会产生直接影响(Elizabeth C. Hirschman, 1976)。

西方学者对大学生信用卡的具体使用情况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Hayhoe等(1999)研究发现持有四张甚至更多数量信用卡的大学生往往是那些大龄学生和女生。在此基础上,Hayhoe等(2005)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描述了这些持卡学生的人口特征,指出那些持有四张或四张以上信用卡的学生多数是年长的、高年级的、申办了学生贷款、没有个人理财计划。认知水平也是影响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重要因素,那些熟悉信贷盈利模式的大学生对信用卡消费往往表现出更加理性的态度(Hayhoe等,2000)。但Joyce(2005)通过对216名新入学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关于信贷知识与信用卡的使用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关系。在影响大学生接受信用卡的社会因素方面,Jennifer(1997)认为大学生的信用消费更多地受到父母及家庭的影响。在进入大学前就持有信用卡并且受到父母严格监督的大学生往往模仿父母的支付习惯。他们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会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从而避免卷入债务循环的恶习之中。

近年来信用卡在中国发展迅猛,中国国内营销学者在国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消费者关于信用卡的申办和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江明华、任晓炜(2003, 2004)的研究表明人口统计特征、金钱和信用态度是影响消费者信用卡透支行为的重要因素。此外,促销诱因、服务的便利性和消费者的知觉风险也是影响消费者申办信用卡意愿的关键因素(吴佩勋、郑宗仁,2006)。台湾学者王河星(2003)对消费者关于信用卡的差异化需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运用因子分析、判别分析的方法,区分出三种不同的生活形态细分市场特性,构建出一个以消费者差异化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模式。

总的来说,学者们关于人口变量特征对信用卡使用的影响,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即人口统计变量对信用卡的使用有重大的影响。但这些研究结论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来说是否依然成立呢?此外,关于社会环境因素对信用卡使用的影响尚未取得一致性的结论,有待于进一步考察。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收集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分层抽样法,在天津市五所高校中进行取样,为了提高问卷的回收率和保证问卷填答的质量,在取得被试学校老师的同意之后,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式,由调查人员亲自到课堂上发放问卷,现场填写,当场回收。在发放问卷之前,首先由调查人员向学生介绍本次研究目的,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在学生们作答过程中,由调查人员现场答疑。我们共调查了563名大学生,其中本科生为293人,硕士研究生184人,博士研究生86人。回收问卷525份,回收率为93%,我们把出现缺失项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共剔除无效问卷38份,保留有效问卷466份,有效率为89%。

(二)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根据西方学者既有的关于居民信用卡消费行为和对信用态度的研究结果,我们对Joyce(2005)关于大学生信用卡认知和使用情况调查量表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形成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量表。为保证问卷信度和效度,笔者在正式发放问卷之前对大学生进行预调研,通过修改和筛选原始题项后确定初始测量题项。结合有关专家的意见对初始问卷再行修改形成最终问卷量表。

我们引入人口统计变量和社会环境因素作为自变量来考察对大学生信用卡申办情况的影响,人口统计特征变量包括:性别、学历、可支配收入和所学专业;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生源所在地和是否受所在社群的影响两个方面。

(三)数据分析

我们采用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使用列联表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列联表的零假设是两变量之间彼此独立,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本文中采用卡方统计量来判断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的显著性水平为0.05。卡方统计量(λ2)(chi―square statistic)检验是常用的检验变量间是否相关的方法。

被调查的大学生分为已经申办信用卡和未申办信用卡两个维度。大学生的人口统计特征主要在性别(男、女),学历(学士、硕士、博士),可支配收入(月收入300元以内、300元-500元、500-800元、800-1200、1200-1500元、1500元以上),所学专业等方面进行了区分;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区分了生源所在地(城市、乡村),是否受到所在社群的影响两个方面(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构成情况

三、研究结果

(一)人口统计变量与大学生信用卡持有关系的分析

1、性别与信用卡持有情况的关联分析。

如表2所示,男生申办信用卡的比例为38.8%,这一比例低于女生49.1%的比例。皮尔逊卡方检验和似然比卡方检验在0.05的显著水平下,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性别与信用卡申办情况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如表3所示)。

表2性别与信用卡申办情况的关联分析

2、可支配收入与信用卡持有情况的关联分析。

从列联表可以看出,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大学生申办信用卡的数量逐渐增多,皮尔逊卡方检验和似然比卡方检验在0.05的显著水平之下,证明收入和信用卡持有情况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如表5所示)。然而,在可支配收入的两端持卡比例最低,总体分布呈现出中间高、两端低的特点(如表4所示)。这一点在可支配收入与有无信用卡的线性关联分析上得到了验证,两者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P值为.136>.050)。

表4可支配收入与信用卡申办情况的关联分析

3、受教育程度与信用卡持有情况的关联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随着学历的提高,持卡大学生的数量也在同步增长但不显著。皮尔逊卡方检验和似然比卡方检验均高于0.05的显著性水平,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大学生学历程度的高低与信用卡持有情况之间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如表7所示)。

表6学历与信用卡申办情况的关联分析

4、专业与大学生信用卡持有情况的关联分析。

通过列联表分析我们没有发现金融、财政类专业的大学生与其他专业大学生在持卡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金融、财政类专业大学生申办比例为45.6%,其他专业申办比例为43.2%(如表8所示)。皮尔逊卡方检验和似然比卡方检验高于0.05的显著性水平,线性相关分析也表明专业与信用卡申办情况之间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如表9所示)。

表8专业与信用卡申办情况分析

(二)社会环境因素与大学生信用卡持有关系的分析

1、社群规范性的影响。

如表10所示,受社群规范性影响的持卡大学生的比例为48.6%,相应的不受社群规范性影响的持卡大学生比例为38.9%,两相比较差异显著。皮尔逊卡方检验和似然比卡方检验均在0.05的水平下,支持这一结论。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社群规范性影响和大学生信用卡申办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如表11所示)。

表10是否受社群规范性影响

与信用卡申办情况的关联分析

2、生源地与大学生信用卡持有关系的关联分析。

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申办信用卡的比例为49.5%,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申办比例仅为39.1%,生源地的不同造成大学生持卡比例的不同(如表12所示)。皮尔逊卡方检验和似然比卡方检验在0.05水平下,线性相关分析也表明生源地与信用卡持有情况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如表13所示)。

表12 生源地与信用卡申办情况分析

四、研究结论的进一步探讨与政策性建议

(一)研究结论的进一步探讨

本次研究我们综合了国内外关于影响信用卡申办和使用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对消费者群体进一步区隔的基础上,以中国大学生这一庞大的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探明了影响中国大学生信用卡申办情况的主要因素。我们从性别、可支配收入、学历、专业、是否受社群规范性影响、生源地等六个方面研究了人口统计特征变量和社会因素与大学生申办信用卡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性别、可支配收入、生源地、社群规范性是影响大学生持卡的重要因素。学历以及所学专业与信用卡的申办情况关系并不显著。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论,同时我们也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第一,性别对大学生持有信用卡的影响是明显的。通过访谈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在中国,发卡银行和银联通常会把时尚、大众化的购物场所作为合作对象,而这些场所是女性大学生频频光顾的地方。此外,发卡银行不时推出的刷卡消费打折、积分活动也成为吸引女性大学生申办信用卡的重要因素。相反,男生主要集中在电子类产品、报刊杂志和通讯等方面的消费活动上,由于这些产品售卖场所金融服务配套设施的限制以及刷卡消费产生的额外费用都抑制了男生对信用卡的需求。

第二,可支配收入对大学生持有信用卡的影响比较复杂。整体上来看在可支配收入的两端持卡比例最低,呈现出中间高、两端低的特点。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可支配收入低的大学生由于担心不能及时还款以及使用信用卡产生的额外费用,往往会抑制他们对信用卡的需求;高收入的大学生有较强的还贷能力,但不一定有较强的透支需求,信用卡安全性和还款便利性会使他们对信用卡产生顾虑。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中间收入群体经济收入比较稳定,除家庭日常供给外,其他收入也是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由于有较多的收入来源,他们较少有不能及时还贷的顾虑,其申办信用卡的主要目的可能是以备不时之需。总之,经济因素对大学生信用卡的影响是复杂的。

第三,学历与信用卡持有情况的关系不明显。这种现象的一个可能解释是:无论是本科层次还是研究生层次都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在中国,相当一部分本科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硕士阶段继续学习,这部分硕士研究生在年龄和阅历上同本科生差别不大。博士研究生数量不大,尽管很多在职博士生都持有信用卡,但对大学生整体来说影响不是很明显。

第四,专业与信用卡的持有情况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Hayhoe等(2005)研究发现,熟悉信贷盈利模式的大学生对信用卡消费往往表现出更加理性的态度。这意味着金融、财政类专业的大学生将会对信用卡持有谨慎的态度。然而我们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因为专业的不同导致大学生在申办信用卡方面表现出的明显差异。可能的原因在于专业知识对信用卡申办的影响并不明显,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透支行为的限制作用上。

第五,受到社群规范性影响的持卡大学生比例要高于不受社群规范性影响的持卡大学生比例。用信用卡进行刷卡消费作为一种时尚在大学生中流行,与大学生的趋同心理和从众心理相关联,趋同心理是青年思维还没有完全独立和成熟的一种表现,不同个性和不同生活方式的大学生通过群体互动,相互认同于相同的文化范式之下,形成大致相同的心态和行为倾向,这是刷卡消费得以流行和发展的基础。

最后,生源地与大学生信用卡持有情况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经过访谈我们得知,很多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开始使用信用卡,特别是那些父母也在使用信用卡的城市家庭,其子女往往会模仿父母的消费行为,相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他们对信用卡的接受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心态。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Jennifer(1997)“大学生信用消费更多地受父母家庭影响”的论点。此外,由于中国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刷卡消费对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还是全新的消费方式,对信用卡的接受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这种情况在刚刚入学的新生身上表现比较明显。

(二)政策性建议

目前,各大发卡银行纷纷把触角延伸到大学校园,竞争激烈,经过初期的快速渗透之后发展变得非常缓慢。一方面是因为各大银行和信用卡中心所提供的服务严重的单一化、同质化,处于较低层次的价格竞争阶段。大多数信用卡的服务仍然局限在“基础服务”的层面,贴近大学生实际需求情况的“特色服务”并不多见;另一方面,大学生人数众多,如何针对这一庞大的市场进行细分,以满足大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也是银行和信用卡中心在开发高校市场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因此,银行和信用卡中心在进入高校市场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对大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偏好进行市场细分,找准市场定位,提供差异化的服务,避免同质化营销。如性别、经济条件的不同导致大学生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仅仅根据学生学历层次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透支额度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根据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和同辈群体之间的示范效应,在开展信用卡营业推广过程中应注意利用不同的媒体加大对校园里具有示范性作用群体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以增进大学生对信用卡的“认知”和“认同”。

参考文献:

[1]Modigliani. Franco, Life Cycle, Individual Thrift,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6, 1986, pp.297-313

[2]Adcock, William., Hirschman, Elizabeth C. and Goldstucker, Jac. L., Bank Card Users: An Updated Profile [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Annual Conference, 1976

[3]Crook, J. N., Hamilton, R. && Thomas, L. c. , Credit Card Holders: Characteristics of Users and Non-Users [J].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1992(12), pp. 251-262.

[4]Moschis G P. Consumer socialization. Lexington books [M]. 1987: 2-5

[5]Elizabeth C. Hirschman, Differences in Consumer Purchase Behavior by Credit Card Payment System [J].1979, 6(1) :58-66

[6]Hayhoe, C. R., Leach, L., &&Turner, P. R., Discriminating the number of credit cards held by college students using credit and money attitude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J]. 1999(20): 643-656

[7]Hayhoe, C. R., Leach, L., Allen, M. W., && Edwards, R., Credit cards held by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J]. 2005(20): 643-656

第3篇: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 消费

一、体育消费力的内涵

体育消费力是一个全新的社会经济范畴。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著作对一般消费力的具体论述,以及大学生体育消费本身的特点,体育消费力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体育消费力是消费者与体育消费资料之间的一种关系。体育消费是以闲暇时间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或消费过程。其次,体育消费需要有体育消费的能力,是指消费者为满足体育消费需要而参与体育与观赏体育的能力。

二、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行为模式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大脑对刺激物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支配着人的行为。即刺激物大脑思维活动活动脑产生体育消费行为活动。例如,学校体育专选要开设跆拳道,但需要学生自己买道服等。此时,学生在选项时就会考虑体育的消费,自己的体育支付能力,如果感到既能满足自己需求,又感到经济上可以承受,就会选择跆拳道。这时,体育课选项前后“刺激-大脑思维-行为”的过程结束了。

三、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

第一,体育价值观排序。健身、考试、休闲娱乐、社交。

第二,喜欢的体育项目排序。球类、交谊舞、健美操。

第三,体育消费的观点。花钱买健康已被大部分同学所接受,但学生的观念和实际行动有一定的差距。

第四,体育消费方式。买运动衣、买健身器械、参加健身辅导班、买体育书刊、观看体育比赛等。

四、当代大学生消费存在的主要误区

(一)非理性消费明显

大学生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同时,由于所处年龄段的特殊性,大学生往往自尊心、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消费目的不明确,不能理性地衡量消费价值与成本。强烈的消费欲望和前卫的消费观念同脆弱的承受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造成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倾向。攀比消费、浪费消费、随机消费、冲动消费便是其中的表现,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马太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穿运动品牌在大学生中已司空见惯,耐克、阿迪达斯、美津浓、背靠背等世界品牌在大学生中也相当普遍。但是60%以上的大学生的运动服饰是与做体育运动无关的,只是为了追求时尚和品牌。

(二)消费结构不合理

由于大学生消费的非理性,使得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尽合理。作为大学生,其消费理应以满足基本生活及学习为主。但是据统计,在大学生中满足生活安全需求所投入的费用并不是太高。在这一点上,女生更为突出。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饮食消费;有的为了补充其他消费的支出,而选择廉价的饭菜;而男生中也有很多营养结构不均衡。

(三)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一个是月消费8000元不以为然,一个是月消费200元却已超支。有人说这是当今大学生消费的绝对写真。一份来自西安的大学生消费调查显示,等级化和两极化的鲜明特征正成为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丛生的主要诱因之一。针对目前大学生消费的情况,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一些大学生的消费意识陷入了误区,许多消费行为都体现了他们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很多学生是进入大学后才开始自主消费的,对于支配手中的钱还存在一定盲目性。学生们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很可能出现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的情况。而且,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努力适应社会,消费的模仿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例如,学着社会人一样去酒吧、茶馆参加社交活动,学习白领穿着等。随之而来的就是攀比心理,家境好的与家境差的可能消费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严重。在大学生中不乏这样的“新新人类”,他们身上穿着阿迪达斯的T恤,脚蹬耐克运动鞋,胸前挂着新款苹果、小米、华为等高科技手机产品,出入高级的娱乐场所,一个月消费几千元是常事。

五、如何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

加强高校学生体育意识的教育。学校要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和途径强化体育意识的教育与宣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终生体育观,并运用其指导健身行为,使体育人口的数量不断地增加。建议在现有开展高校体育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能适应21世纪大学生健身需求的有关措施、制度,以开发高校学生潜在的体育意识。

引导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及其结构的调整。由于高校学生80%来自农村和普通工人家庭,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学生的体育消费,应以经济和实惠性为主,使高校体育多元化。并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可以建立单项体育俱乐部的模式,如建立学生比较喜欢的项目篮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桥牌、健美操、跆拳道、太极拳、瑜伽等形式的俱乐部,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经济条件的学生向着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健康投资,从而达到真正意义的全民健身。

目前,大部分学生仍然趋向球类运动场馆,应正确引导现代大学生⒓佣嘀侄嘌的体育活动,提倡健康方式多元化。因此,校方应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修建体育场馆、体育活动中心等,丰富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场所与资源。要以长远、整体、创新的观念,导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来建设品位高雅、风格鲜明、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的体育基础设施,使其在为大学生提供体育产品之时,以现代化的服务提高效率。同时,使其成为展示当代大学生体育与时代风貌,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趋向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的学生,以便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加体育活动,从而营造一个当代大学生能够耳濡目染的体育气息浓厚的生活环境。

(作者单位为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于振峰.对我国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3).

[2] 刘勇.体育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4篇: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 教育 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整体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消费是整个社会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既是特殊消费的群体,又是未来经济建设的主力,因此,其消费观念及行为对自身及社会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广大在校大学生受社会环境、不同观念、家庭条件的影响,其消费内容、结构、方式都出现了很多新特点,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深刻的问题。为避免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偏差出现和不良消费行为产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行为,对于社会和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大学生消费的新特点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对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消费观念,可能会影响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密切相关。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主要表现在:

1.无计划超前消费

消费的基本原则是合理分配开支,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学费。但是对于刚刚拥有消费自,脱离父母管理帮助的大学生而言,面对一次性获取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钱,许多大学生不会去制定消费计划,而是冲动消费,在生活费刚刚拿到手时便盲目使用,而期末或月末时生活费紧缺,不得不靠借钱或是再次向家长要钱来支撑之后的生活。

大学生思想超前,消费也选择超前方式,一些适合于一定经济基础的消费方式如:银行贷款,分期付款,信用卡透支等新的支付方式已成为大学生消费的重要选择。忽略自己的还款能力,只盲目消费。大学生以学习为主,即使有些大学生利用闲暇时间打工挣钱,这些钱也并不能成为大学生超前消费的经济支撑,所以大学生不合理无计划的超前消费,最终还是由家庭负担还款任务,这无疑为家庭经济带来了一定压力。有些家庭经济条件本身就不高的大学生,为了还款甚至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2.盲目攀比造成浪费

大学生思想前卫,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敢于创新,有着独特的时尚观念。但是有些大学生为了追求时尚、盲目消费,甚至为了追求时尚不顾自身现实状况,四处借债用于名牌服饰穿着、手机更新、电脑换代、吃请应酬和恋爱花费上。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父母宠溺,在外面也无法忍受一点苦累,所以为了自身享受,认为父母付出是必要的,无视奢侈浪费,只追求生活上的享受。不考虑家庭状况,盲目与他人攀比,比衣服比鞋子,比手机比电脑,比吃比喝,就是不比学习。还有些大学生,家境不是很好,但是怕被人看不起,因此总是与人攀比消费。久而久之,追求时尚、盲目攀比必定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学习等各方面,最终成为阻碍大学生发展的重要障碍。

3.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合理的消费应当是以基本生活和学习消费为主,兼顾休闲、人际等其他消费。如今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的内容多种多样,大学生的消费也日趋多样化。除了正常生活费用(必要的吃,喝,住,行,穿)外,还怎加了许多新的消费项目,包括通讯费用,旅游费用,恋爱费用,交际费用,娱乐(网吧,KTV等)费用等。大学生各种不必要的支出越来越多,逐渐超过必须生活费,尤其有些不必要的支出不仅不利于学生发展,还会阻碍学生发展,带出不良风气,影响校风。

二、大学生不良消费的原因探讨

当代大学生出现上述不良消费倾向受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大学生自身特点因素的影响。掌握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原因是找出相应的对策的重要前提。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原因: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处于半社会化状态,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大学生消费行为受到社会风气影响,同时大学生与社会中其他群体交往,共同生存,因此也受到其他群体的影响。

当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观存在各种偏差,包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受这些思想影响,大学生难免会有错误的消费观念和不良的消费行为。受拜金主义影响,有些大学生会产生金钱至上的思想,认为通过金钱,通过消费水平可以把人分出高低档次,为了表现自己高人一等,导致奢侈消费,盲目攀比的情况屡次发生。受享乐主义影响,大学生无计划消费,只顾眼前享受不计后果,不考虑家庭承受能力。

2.家庭消费观念的影响。家庭的消费观念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就如灯塔般,指引着大学生消费观念和行为。由于经济状况较好,很多家长本身消费观念就有错误。有些家长本身就会有攀比消费的行为,那么在大学生自己支配生活费时就会有攀比的陋习;有些家长本身就是享乐主义,生活上又奢侈浪费,那么大学生看惯了便学会了,自己消费时也不会有顾虑。如今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娇生惯养,总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大多数家长本身经历过穷苦,不愿孩子经历,总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因此很少对孩子进行消费教育,忽略了对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大学生在自己管理生活费,独立消费过程中,因为不良消费行为导致的财政赤字,许多家长不仅不教育纠正,还会积极帮助填补赤字。由此观之,家庭消费教育对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

3.当代大学生是随着我国大众传媒事业的飞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因身处高校,接触传媒的渠道比较通畅。大学生作为消费的主体,难以避免的会成为商家的目标。为了刺激大学生消费,商家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宣传广告,通过明星效应,利用明星号召力宣传,或是电视电影及演出广告植入等。大学生每天看到各种宣传,容易冲动购买,往往很难拒绝诱惑。

三、对大学生消费教育的建议

为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改变不良的消费行为,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改善社会整体的消费观念,建立积极的良好的消费文化市场。国家相关部门重视对社会上不良消费场所的监管控制,在必要的情况下采取强制措施取缔不良消费场所。重视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节约教育,在提高全民节约意识的前提下,帮助大学生改变奢侈浪费的不良行为。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改变全民消费观念,使大多数人能意识到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弊端并自觉避免,为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做出正确的示范。

其次,家长应该教导大学生正确的理财观念,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指导大学生独立规划一笔生活费用,并帮助大学生按预期规划使用这笔生活费用,从而是大学生在独立消费过程中有计划的消费。家长应该改变对孩子溺爱的习惯,不要对孩子的一切需要无条件给予,要通过语言告知大学生,要勤俭节约,不能奢侈浪费,并且要让大学生了解生活的不易,不要盲目消费,并且经常向大学生询问近期消费计划,支出情况,给出合理的建议。家长不要通过金钱刺激诱导大学生实现某些目标,更不要以金钱代替对大学生的关心,金钱不会使大学生有更好的发展,只要满足基本生活学习的需要,其他多余的支出只会让大学生迷失,产生不良消费行为。

在学校方面,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调查研究,通过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准确了解,科学的,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消费教育,使传授给大学生的消费知识能够切实有效。学校要在准确掌握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前提下,重视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

(一)树立正确价值观,消费观的教育

高校教育要重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通过对大学生科学系统的消费教育,道德教育,使大学生避免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侵入思想,让其了解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中华美德,从而促使大学生自觉抵触不良思想,克服不良消费行为;另外,高校还应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

(二)理财知识教育

大学生无计划的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产生,往往是由于缺乏理财知识,无法正确规划自己的开支。有些家庭,家长本身缺乏理财能力,更无法授予大学生理财知识,一次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弥补大学生理财知识漏洞。通过向大学生传授理财知识,使大学生能够有计划的消费,避免盲目浪费,出现财政赤字等问题。高校可以以讲座的方式定期向大学生传授理财知识,也可以开展相关课程,长期对大学生进行理财教育。

综上分析,大学生的消费观、消费行为是对大学生生活风貌的集中体现,大学生消费观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因此,关于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研究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正确的消费行为,对于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及社会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冰.浅析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

[2]韩慧娟.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探析[J].教育探索,2010

[3]何艳.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成因与对策探析[J].镇江高专学报,2008

[4]甘再清、王静梅. 当代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及其对策初探[J].消费导刊,2008

[5]杨丽艳.高校大学生不良消费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商业现代化,2008

[6]李素云.大学生不良消费现状及消费道德之重构[J].商业现代化,2007

第5篇: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范文

摘要:理财是指为了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而对财产和债务进行管理。理财可分为多种,如公司理财、机构理财、个人和家庭理财等。人类的生存及日常生活的物质基础离不开理财。由于理财的主体广泛多样,针对不同主体的理财有不同的侧重点。大学生理财是个人理财的一种,即在遵循经济学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和投资计划,调整自己的财产分配并评估自己的投资和承受能力,最终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大学生理财既包括以增加经济收入为目的的投资规划,也包括以控制经济支出为目的的消费规划。

关键词:理财观念、理财方式、科学理财

一、大学生理财现状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其理财观念将会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理财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传播理财知识,改变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培养大学生的理财技能,推进金融机构理财产品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理财现状:一、大学生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父母供给,些奖助学金、校内校外兼职、勤工俭学,部分学生的收入还来自于一些股票、小买卖等。二、大学生消费日趋合理,理财需求增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对教育的重视力度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趋向不再是“月光”而是有所选择,开源的同时重视节流。尽管如今大学生消费日趋合理,理财需求有所增加,但是对于自身理财的能力,他们还不能很好地评估。三、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和行为日益完善,但理财方式匮乏。大学生对于来自父母的生活费用有了更好的支配,并意识到对其合理分配,理财观念日趋强烈,在理财观念的指引下规划怎样花钱、赚钱、护钱、保钱。但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由于理财教育的缺失及家庭理财灌输的不足,他们的理财偏好存在偏差。

二、大W生理财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个人理财意识淡薄。当前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90 后”的一代,并且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并不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对于来自父母的生活费并不能合理规划、合理支配,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凭感觉消费的问题,想吃什么买什么,想用什么买什么,冲动消费、透支消费屡见不鲜。除了在规划消费方面存在不足之外,大学生的维权意识也比较淡薄,作为消费者在出现问题之后不能合法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在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本身的局限性使得以次充好,真正的市场缺失,利润高的现象增多,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大学生消费频频遇到商业欺诈的现象。

(二)面向大学生的理财模式单一。适合大学生的理财方式和理财产品匮乏,如象银行的理财机构,大学生并不是其主要客户。银行对大学生除了提供有限的创业、助学贷款外便几乎没有其他理财、金融产品提供。对于其他理财工具和产品,诸如国债、股票、基金、保险等,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流通性、获利性、安全性方面都存在着各种问题。

(三)家庭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较少。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这个整体环境下,孩子是家庭的重点培育和照顾对象,特别是父母一代大多对孩子寄予厚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子女考上大学之后,家长更是为之骄傲,对子女的消费基本上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也是尽量削减其他方面的开支保障孩子在教育方面的支出,这种在教育上无条件被满足使大学生根本不了解父母的艰辛,也不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这也造成了大学生理财意识的淡薄和理财知识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拜金、奢靡等不良作风,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受到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市场引导的影响较深。

(四)学校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力度不足。大多数学校特别重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但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消费教育和理财教育。高校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重视不够,开设的关于理财的课程较少,甚至没有开设这方面的课程,有的高校即使开设了有关大学生理财的课程也仅仅是形式主义,大学生并不能从中学到实质性的内容。理财观的专题教育没有充分开展、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理财教育对于绝大多数高等院校来说是空白的。

三、促进大学生科学理财的对策

(一)学校突出理财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理财意识。第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金融教育。思想道德修养课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从而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习气。第二,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一些金融现象,或开展金融伦理和金融竞赛,为大学生主动接受教育融资和投资提供良好的平台。第三,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的传播宣传,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的财务管理的氛围,使其在接受金融教育同时,应注意教育实践。

(二)家庭成员重视理财,构建良好的家庭理财环境。加强家庭对大学生理财习惯的教育,大学生对于理财的态度和家庭财务管理概念和父母有着密切的关系,父母对他们的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当局应该强调父母合作,做计划,供给学生的费用遵循适度原则,避免提供额外费用助长大学生的不良消费风气。

(三)大学生自身摆正心态,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大学生应该身体力行,艰苦奋斗,践行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学会理财。一是合理安排个人的收入。对于来自于父母的生活费用合理规划,对各项支出合理分配,对于自己得到的奖助学金、勤工俭学的收入进行储蓄或者投资。二是学会记账,明晰各项花销的去向。记账一直是理财的所有方法中最基本而且最有效的方法,记账可以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花销方向以及收支明细。

参考文献:

第6篇: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理财;“财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0-0069-02

1 调研的背景和目的

“财商”是指一个人创造财富智慧和行动的大小能力,这种能力大小决定每个人的财富的数量。它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能力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质。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大多数成年人自小所接触到的关于金钱和财务的认识大都带有一定的偏见,认为对财商教育的重视,就意味着对裸金钱的追求。[1]因此,人们的生活也就不同。如果你想过上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那么“财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而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创造社会价值的群体,更加迫切地需要理财和投资的基础能力和“财商”的培养,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在此方面的真实和具体的情况,为我国大学生和社会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建议而展开了此次调研。

2 调研的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2012年9月―2012年10月

调查学校: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川外南方翻译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外语学院、重庆教育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13所高校。

调查样本:共发放15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252份。其中男生743人,女生509人。

3 调研数据分析

3. 1 基本概况

(1)收入方面:调查对象每年生活费及学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分析得出:每年生活费及学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超过50%的有219人,占总人数的17%。可以说大部分学生的生活已经满足了生理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而他们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需求。除此之外,比重在10%~40%的学生占62%的比例,这些学生一般是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他们占据了大学生消费市场的主要阵地,是大学生消费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消费方面:大学生每月消费超额情况、超额后所采取的措施、月生活费结余和结余部分的用途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由此来看,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费没有规划,支出较不稳定。并且对剩余的生活费缺乏合理的安排,更别说投资与理财了。而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还一直在升高,这样的情况下,缺乏理财知识导致盲目消费的现象将越来越严重。

(3)投资方面(见图2):

如果你有投资,你会选择的投资额

图2

由图2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大学生非常缺乏投资意识。95%的大学生没有考虑到用自己结余的钱去投资,获得更大的回报,只有5%的大学生会去选择投资金融理财产品。

(4)财商方面:据调查数据显示,有接近一半(49%)的大学生没有听说过“财商”这个概念,有多于一半(5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财商”有待进一步提高,表明了“财商”在大学生中已有基础,但普及度仍有待进一步地加强。同时,有68%的受访者曾看过“财商”方面的书籍,有84%的受访者觉得大学生有进行“财商”教育的必要,说明“财商”在大学生中已有基础,但仍需进一步培养和发展。

3. 2 调研分项分析

3. 2. 1 消费来源分析

大学生消费来源呈多样化趋势,部分学生已通过勤工助学、奖学金等手段来进一步拓展消费来源,但大部分仍以家庭支持为主。

3. 2. 2 消费水平分析

①大学生消费水平总体适中,中低消费是主流。大学生月消费支出集中在800~1500元,占总人群的88%,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的消费基本上是现实、合理的。②大学生消费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呈现不平衡性。有8%困难的学生的月消费支出不到500元,也有比较“阔绰”的学生月支出1800元左右者占11%。③大学生消费受多因素影响。家庭收入是主因。通过对家庭收入、家乡所在地、专业及年级与大学生月消费支出构成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因素对其消费支出影响较大,而家庭收入的影响最大。

3. 2. 3 消费结构分析

①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向,呈现消费多样性现象。当前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涉及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三个方面,而且其构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②生存性消费在消费中仍然占据主导性地位。在消费支出的比例中,大学生的伙食费支出占了消费支出的近70%。

3. 2. 4 投资、理财和“财商”状况分析

①已有半数大学生意识到在大学期间发展理财和投资能力的重要性,但真正进行实践的仍为少数。②虽然有些大学生主观上想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有着对理财的需求,但是当前没有便捷的方法和成熟的信息平台。

4 对在校大学生在消费、理财和发展“财商”的建议

4. 1 大学生主观方面

大学生自己应不仅养成勤俭节约生活和消费习惯,同时还需建立投资和理财的意识,通过在学校课程和协会中的学习和在社会中的实践不断提高理财能力。对于青年学生来说,还要明白一个这样的道理,赚钱多少并不能完全体现一个人的终极价值,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并不能用金钱来衡量。[2]

4. 2 家庭教育方面

从家长方面来说,要考虑到孩子的长远发展,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如果孩子觉得不够,不妨鼓励孩子自己赚取零花钱。只有孩子自己赚到的钱,才会更好地认识金钱,也就能更好地理财[3]。家长应积极培养儿女理财和投资能力,首先从自己做起,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合理控制子女的生活费,督促子女尽早接触和了解社会,提供投资和理财的经验、知识和信息。

4. 3 社会文化方面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人对金钱的认识往往是错误的,诸如“视金钱如粪土”,把“金钱与庸俗等同起来”,把金钱与“义”、“诚信”等放在对立的位置上,从而导致人们不敢理直气壮地追求合理、合法的金钱。[4]因此,社会应在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上,增强对培养理财和投资人才的重视程度。国家和政府应加大对创业和理财团队的扶持力度,增强对经济学领域的投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完善法律和市场竞争机制,增强市场活力,使得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自然也会更加重视理财和投资的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4. 4 高校建设方面

(1)高等教育最基本的职能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市场经济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财商,那么,高校就应该充分认识到财商教育的重要性,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财商教育,[5]因此,高校应增设有关理财、投资等培养“财商”的开放课或基础选修课以及金融理财类技能实践活动,系统讲解介绍相关内容并培养大学生投资理财的能力。

(2)高校应鼓励成立大学生“财商”协会、创业协会和理财学习团队等组织,增强校园理财和创业的文化氛围,提供创业学习和实践的场所,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并设置“天使基金”,完善其管理的相关制度,使大学生能在团队和协会中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并投入实践。

(3)增加勤工助学的岗位,完善大学生兼职平台,并积极宣传课余兼职和勤工助学的价值和意义。使得大学生走出校园,尽早接触和了解社会,通过在社会中兼职和勤工助学中的实践增强大学生自立自强和经济独立的意识,从而摒弃不良的消费和生活习惯,提高“财商”和理财能力。

参考文献:

[1]蒋才梦. 关于大学生“财商”培养的思考[J]. 经济师,2008(10).

[2]盛德荣,何华征. 论对大学生进行财商教育的重要意义[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3]姜帅. 试析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消费观[J]. 商场现代化,2009(4).

第7篇: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范文

关键词:校园网上订餐;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

一、引言

随着饿了么、美团外卖、淘点点等校园网上订餐平台逐渐融入大学生校园生活中,这种新兴的网上订餐方式,很快被90后的我们所接受并盛行开来。大学生纷纷扫描二维码下载食堂外卖APP,每日的特价饭菜,便利的订餐方式,使大学生改变了传统的去食堂吃饭的习惯,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美食。大学生文化水平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在参与食堂网上订餐环境的构建中,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但目前对于它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而我们大学生正处于这个浪潮的中心,因此,很有必要对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进行进一步探究,分析出现的问题,对大学生养成正确的饮食消费习惯和培养健康饮食意识等具有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饮食消费观念开始从吃饱、吃好向营养、保健、长寿方向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饮食消费群体,他们的饮食消费行为反映了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态度。目前,许多学者和教师们都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注大学生对餐饮的消费行为的却少之又少。周忠民(2002)最早给出了饮食消费行为的定义,他认为饮食消费行为是饮食消费者有意识地寻找、购买、食用和评价以满足需要的食物、服务及设施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脑体活动。它既包括饮食消费者的形体活动过程,也包括其思维活动过程。宋晴葵(2008)分别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经济因素、市场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苗芳、韩潮、郝鹏炜(2013)从大学生饮食消费习惯、观念和饮食消费现状,三个方面反映出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特征。杨亚(2014)也从上述三个方面描述了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特征,并在分析过程中指出大学生营养结构不完善、偏食等问题。

校园网上订餐作为一种新兴的订餐方式,本文着重研究这种电子商务的兴起,对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影响,总结其饮食消费行为特征,并对大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消费行为和正确的健康意识提出建议。

三、研究样本与方法

此次调查以辽宁大学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了解校园网上订餐环境下,大学生的饮食消费结构、饮食消费方式和饮食消费观念。最终共发放问卷410份,有效问卷400份。其中,男生占37.9%,女生占62.1%,这与我校整体男女比例相近,此调研结果可以更为客观地反应我校使用校园网上订餐的总体饮食消费状况。在对数据的处理上,用SPSS和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并利用卡方进行检验校对。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校园网上订餐的使用现状

目前校园网上订餐业务在我国只是处于形成期,从网站数量来看并不多。截止至2015年5月21日,入驻各大高校的网上订餐平台主要有三家,分别是美团外卖、饿了么和淘点点,主要消费群体就是高校大学生。经调查显示,在400份有效问卷中,有369人使用网上订餐,所占比例92.2%,没有网上订餐经历的人数为31人,所占比例7.8%,这个数据可以充分说明,大学生已逐渐适应校园网上订餐这一新的消费方式。

在对大学生每天使用校园网上订餐次数的调查中发现,每天订餐次数在一次所占比例为28.2%;而每天订餐次数在2次的有225人,所占比例为61.0%;而每周订餐次数在3次及3次以上的有40人,所占比例为10.8%。按照正常每天三顿饭计算,可以看出大学生每天都会使用网上订餐平台订饭,通过访谈得知,大学生白天上课,早餐通常会在食堂进行,这样计算则可以得出将近三分之二的人每次吃饭都会使用网上订饭。

2.大学生饮食消费观念

大学生的文化水平较高,对新事物具备一定的分析、识别和判断能力。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观念以理性消费为主流。理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大学生在参与校园网上订餐的环境构建中,主要考虑到食品的质量、价格、个人的购买力和时代潮流四个因素。

(1)质量

校园网上订餐是食堂商户与网上订餐平合的一种订餐方式,这使得消费者将对食品质量的关注转移到对食堂整体情况的关注,校内食堂的食品是经过学校食品卫生部门检查审核通过的,这使得大学生对食堂食品质量的满意度较高。虽然虚拟网络下的电子商务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但由于商家是校内的食堂商户,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调查发现,大学生愿意使用校园网上订餐平台的原因中有78.3%的同学认为网上订餐方便、快捷、可信。

(2)价格

调查发现,价格是大学生选择校园网上订餐的主要原因。有92.4%的大学生选择校园网上订餐方式而非去食堂购买的原因是存在价格优惠,这种线上购买线下交易的方式,使得大学生平均每顿饭可以比标准价格优惠1元-2元,这种价差带来的优越感使得大学生更多地倾向使用这种新模式。这说明价格会对大学生选择购餐的方式造成影响,而且对于网上订餐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如果就餐成本较大,就会损失大部分的顾客。

(3)潮流

网络购物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流,在信息化时代,电子商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流行开来。在这种潮流推动下,大学生也更倾向于尝试新鲜事物,本调查为排除价格因素的干扰,只考虑网上订餐这种新模式带来的顾客需求,我们调查了食堂与线上购买无差价的情况下,大学生对网上订餐的需求,统计发现,有80.6%的大学生愿意尝试这种新事物,这说明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其开放的心态和独特的思想,使其形成不同的消费观念。

(4)购买力

经济因素是体现大学生理性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的收入来源和实际可支配收入,大学生购买力的变化主要是由实际可支配收入决定的。大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主要的生活费来自于父母的给予,只有少部分通过兼职和奖学金获得,问卷通过对大学生的生活费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生活费在800元以下的有25人,占6.8%,801元-1500元的有238人,占64.5%,1501元-2000元的有81人,占21.9%,2001元以上的有25人,占6.8%,总体看来,大学生的生活费用集中在1500元左右,其中实际用于饮食消费的情况如下表:

表 不同生活费用区间的饮食费用消费情况

饮食费用占生活费的百分比,500元-700元的比重较大,为44.7%,这说明这部分大学生用于饮食费用方面的实际可支配收入较多,我们还可以发现,有30.6%的大学生实际用于饮食费用在300元-500元,对于这部分大学生而言,饮食的价格就成了主要因素,如果网上订餐有优惠,他们就更有可能选择网上订餐的方式。

3.饮食消费方式

校园网上订餐出现之后,网上订餐成为大学生主要的饮食消费方式。网上订餐方便快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惠的餐饮,同时也说明大学生逐渐青睐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这种简单还体现在支付的方式上,现在常用的两种支付方式就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通过调查分析,有82.4%的大学生更倾向于电子支付,远远高于倾向于现金支付的同学。其原因之一是网上订餐所实行的获取优惠的方式仅限于网上支付;另一方面随着网络银行和电子支付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于线上支付。

4.饮食消费结构

美国农业部在1992年正式的《食物金字塔指南》指出:人们应该尽量减少脂肪和油的摄入量,每天应吃6-11份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乳制品。校园网上订餐平台的出现,为同学们较低价体验餐饮提供可能性,也使得大学生较少的关注食品的营养价值和饮食结构问题。在调查大学生的饮食结构时,只有23.9%的大学生考虑到订购餐饮的营养价值,有65%的大学生没有注意到饮食的合理性,以个人偏好为主,随意搭配,还有11.1%的大学生表示偶尔会注意。长此以往,会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产生潜在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5.饮食消费时间

规律的饮食是保证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条件。网上订餐的出现导致了大学生加餐、多餐等现象,饮食时间也较不规律。只有5.7%的大学生认为校园网上订餐的出现使其饮食时间更有规律,有45%的大学生认为和原来基本差不多,49.3%的大学生饮食时间较难固定,这说明网上订餐模式对一半左右大学生的饮食时间产生冲击。

此外,调查发现,大学生为避免吃饭高峰时间会提前订饭,这使得大学生会占用上课时间进行订餐活动,这无疑也会造成课堂效率得降低。

五、结论与建议

1.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特征

校园网上订餐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其主要消费人群就是大学生,大学生是消费观念超前而消费能力不足的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在校园网上订餐的环境构建中表现出的饮食消费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追随时代潮流

大学生追求时尚,跟随时代潮流。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校园网上订餐的出现,一方面其新颖独特性吸引了大学生群体,另一方面,其简单便捷的订餐方式也着实便利了大学生;同时,这也说明大学生具有尝试新事物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追随时代潮流,推动时代的进步。

(2)追求效用最大化

大学生在选择是否使用网上订餐方式时,主要关注三个因素:价格、质量和购买力。效用最大化时大学生满意程度最大,其中价格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于相同的食品,大学生花费的价格越低,其满意程度越高,效用就越大。校园网上订餐也利用了消费者这一心理,利用低价格吸引消费者,最终获得竞争优势。

(3)缺乏营养知识

校园网上订餐使得大学生可以利用较低的价格享用美食,这使得大学生更多地注重菜样的种类,而忽略了均衡营养的摄入,偏好成为大学生选择饮食的主导因素,校园网上订餐使得大学生经常使用麻辣、多脂肪或者多糖盐的食物,造成各种营养素的不均衡,极其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构建大学生营养价值体系。

(4)饮食控制力较弱

大学生饮食控制力较弱主要表现在饮食时间的不规律和订餐时间的管理缺陷。校园网上订餐使得大学生可以足不出户,随时可以订购美食,同时也导致大学生三餐时间不规律,甚至也有大学生利用上课时间进行选餐、订餐、抢红包等活动,降低了课堂效率和学习质量。

2.对策与建议

(1)帮助大学生树立营养价值观念

大学生要合理的搭配一日三餐,均衡饮食结构,做到健康饮食,不要因为网上订餐平台的优惠而过多的选择肉食类食物。学生可以通过网上资料查询、咨询营养师、参照食物金字塔等方式,正确的选择饮食;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饮食教育课程,指导同学搭配三餐,激发学生对搭配食物的研究动机,培养同学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合理搭配饮食的方法和策略;另外,学校可以聘请资深的营养师开展关于饮食搭配的讲座,了解合理搭配饮食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2)加强自我管理,控制饮食规律

大学生要加强自我管理,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规范生活作息,克服惰性。学会制定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遵守,合理分配学习、娱乐、体育锻炼等活动的时间,规范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不要因为在课堂上订餐而降低课堂效率。合理制定目标,增强自信心,根据目标制定并实施计划。积极参加社团、宿舍文化等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3)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饮食消费行为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饮食消费行为可以对大学生饮食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三个方面着重教育。开展大学生饮食消费教育课程,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特别在网络环境下,这种消费观念的培养尤其重要,避免大学生沉迷于潮流,迷失自我;同时不能忽略对饮食消费方式的教育,电子支付下的信息安全问题是大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学校应多开展有关方面的讲座,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的消费方式;在饮食消费结构方面,学校可以特聘专业营养师,进行分期讲解,让大学充分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蔡晓梅,赖正均.广州居民在外饮食消费行为的时空间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8(3).

[2]高庆,盛鹏,郭玲艳.大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现状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4).

[3]宋晴葵.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商场现代化,2008(17).

[4]周忠民.浅谈饮食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2(1).

[5]宋晴葵.当代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11).

[6]杨亚.当代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分析――以贵州大学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4(1).

[7]苗芳,韩潮,郝鹏炜.关于大学生饮食消费的调查报告.经济视角(上),2013(1).

第8篇: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范文

关键词:信用卡 使用情况 消费倾向

一、引言

自2004年9月20日金诚信用和广东发展银行联名发行首张大学生信用卡起,国内不少银行也随之纷纷发行了大学生信用卡。一时间很多大学生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信用卡。当然内蒙古地区的大学生也不例外。

然而在2009年7月16日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后,全国范围内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发生了重大转变。内蒙古地区多家银行也对大学生申请信用卡增设了门槛。加之内蒙古地处我国西北地区,而且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内蒙古地区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情形与我国其他地方相比,会有较大的不同。从而,就内蒙古地区大学生信用卡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高校众多,此次调查我们将重点放在了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医科大学六所高校,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70份,在统计过程中,我们去除掉无效问卷,最终有400份问卷可以进行数据录入。在数据统计过程中,小组成员对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使结果更加可靠,小组成员对部分被调查者进行了回访,在进一步的交流中,对数据结果有了更加直观和正确的理解,最终对数据进行了解释。

在问卷设计初期,小组成员首先深入到六大高校,进行了小范围的走访调查。以期在问题设计上尽量减少遗漏的方面。由于我们的问卷不单纯着眼于信用卡使用情况,还要关注于内蒙古地区大学生消费倾向,也希望能从中找出大学生消费倾向与信用卡使用情况有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在问卷设计上,我们分为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调查,对其个体基本状况以及生活费用支出情况、消费心理等做了提问,同时,我们小组在此部分还加入了大学生对信用卡的了解程度的调查。在二、三部分,我小组分别对有无信用卡的同学进行了提问:有信用卡,怎么使用、如何消费,以及没有信用卡的原因,如何安排消费等做了细致提问。在完整地设计了调查问卷后,我们小组就在六大高校进行了发放,最终对数据进行了统计。

二、数据统计的描述性分析

在此次调查问卷中,有效问卷共有400份。其中,男生人数为264人,而女生为136人(由于我们所调查学校的专业特点所致,例如工大、农大等男生人数较多,因此数据中男女比例失衡)。在这四百人中,拥有信用卡的人数为70人,仅占总人数的17.5%,没有信用卡的人数为330人,占总人数的82.5%,由此可见信用卡在大学生中使用率还是很低的,导致这种状况的因素有很多,如内蒙地区相对落后、中国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学生生活费用的来源有限等等。并且根据数据显示,在264个男生中,拥有信用卡的人数为48人,占所有男生总数的18.2%;在136个女生中,拥有信用卡的人数为22人,所占比例为16.2%。可见,男生比例与女生比例几乎相等,虽然调查中男女比例失衡,但对于信用卡的拥有状况,性别并非影响因素。

同时,我们对学生的生活费用的多少及支出状况做了详细地研究(如表一)。就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用而言,生活费300元以下的为16人,占总人数的4%;301-500元为24人,占总人数的6%;501-800元为72人,占总人数的18%;801-1000元为124人,占总人数的31%;1001-1500元为156人,占总人数的39%;1501-2000元为8人,占总人数的2%。学生的生活费用大都来自于父母给予,少部分同学有奖学金或助学金,也有很少一部分同学通过勤工俭学或做兼职的方式来获得部分生活费用,因此,绝大部分的高校学生其消费水平有限。其中,生活费基本够用无需超支的人占69.5%, 而30.5%的人不满足于目前的生活费用,都会或多或少的超支。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只有46%的人会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消费,其余54%的人都会在消费时抱有喜欢或合适的心态,由此可见大多数人的消费中都包含不理性的因素。其实,大学生平时的消费项目很有限且固定,其中包括日常饮食、买书、聚会、购买时尚用品、购买服装、旅游等,是否拥有信用卡,改变的并非是消费项目,而是消费构成,即购买时尚用品、服装等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上升。

表一:内蒙古地区大学生每月花销情况

每月花销(元) 人数(个) 比例

300元以下 16 4%

301---500 24 6%

501---800 72 18%

800---1000 124 31%

1001---1500 156 39%

1501---2000 8 2%

无论是就信用卡的使用状况还是学生的消费情况而言,信用卡在内蒙古大学生群体中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的。而从学生对信用卡功能的了解程度来看,非常了解的同学只占到总人数的7.5%,比较了解的同学占34.5%,其余将近58%的同学都不怎么了解信用卡,所以要想扩大学生信用卡市场,各商业银行对于学生关于信用卡知识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从统计数据中看出,学生对于信用卡的使用的态度褒贬不一。其中,持支持太度的人数占33.5%,持反对态度的人占66.5%,该人数将近支持人数的两倍,可见大多数的学生对于提前消费这个概念还是不怎么买账,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学生与国外的学生在消费构成上会有差异,但也不排除内蒙古地区落后的原因,即信用卡使用的环境不成熟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就学生拥有信用卡对于消费倾向的影响而言,有27.5%的人认为消费会更多,25.5%的人认为没有影响,其余47%的人持中立态度。

三、结论及建议

笔者对数据进行分析后不难看出,在内蒙古地区的大学生中,绝大部分的同学对信用卡不怎么了解。尽管已经有比例不小的同学拥有信用卡,但是死卡、坏卡现象严重,使用频率并不高。加上现行银行对大学生信用卡办理增设门槛,因此,大学生信用卡在我区普及率很低但潜力巨大。因此,各大商业银行在我区发行大学生信用卡,不能走两个极端,一个是只关注数量,毫无门槛,另一个是保守发放,门槛太高。针对我们初期调查结果,我们对商业银行和大学生有如下建议:一、大学生信用卡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商业银行要针对已有问题,发行独特且适合大学生消费和偿还能力的金融产品。二、大学生本身在消费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摒弃错误的超前消费心态,信用卡不是不可拥有,但须运用恰当,总之,我们在消费时,要有科学和理性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李秀明、牛瑾瑜,2009年北京高校大学生信用卡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J],中国市场,2010

[2] 朱柏蓉,大学生信用卡市场存在问题研究 [J],金融视线,2012

第9篇: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范文

【关键词】一卡通;大学生;消费模式

1 前言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集综合管理和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系统, 其功能覆盖教学、科研、后勤管理及校园生活各个领域, 为实现“一卡在手, 走遍校园”的现代化高校生活理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校园卡同样给大学生的日常理财消费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解校园一卡通运营系统的运行情况、站点设置、存在问题和改进之处,以及学生对它的接受程度,明确其对大学生消费模式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南昌航空大学校园一卡通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系统分析,从完善校园卡系统、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模式的角度探讨完善的对策,旨在为学校完善一卡通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2 校园卡充值站点设置现状

根据实地调查显示:校园卡充值机设置在学校食堂(3个)、大学生活动中心(2个)、图书馆(2个)、银行周边(2个)及一个校园卡办事中心,设置时较好地考虑到了宿舍、食堂、教室等间距问题。每个站点的平均间距从100~200m,基本实现每145米范围内就有充值机的目标。在中午11:00-13:00以及傍晚17:00―18:30等学生就餐高峰时段,充值机旁边经常出现排队的情况,而在其它的时段内,充值机大都处在闲置的状态。

3 大学生消费理财的现状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南昌航空大学在校生开展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50份, 问卷有效率90%。通过调查,我们对在校生使用一卡通的现状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从实际调查中我们得出了下列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 84.89%的大学生的日常消费都是使用校园卡完成,校园卡已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消费工具;75.11%以上的同学每个月为校园卡充值两次以上, 这也是对校园卡使用频繁的证明。

首先,在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消费工具的同时, 校园卡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大学生的日常消费。调查中,78.44%的同学认为使用校园卡扩大了自己的消费。调查中我们重点考察了大学生的消费结构。结果显示, 当前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目的仍是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用品的需要为主, 60.00%的同学的基本学习生活消费额在300~500元, 另有21.11%的同学选择501~600元。

其次,校园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理财意识。由于大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消费观念,自制能力弱。大部分消费都是身边同学的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大学生的消费中有一部分是需要又无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以及攀比心理导致的。

最后,校园卡使用范围有限。校园内有些地方无法使用,比如在商业街。而且一旦丢失, 会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多不便是同学们认为最明显的问题, 也是我们调查中最贴近校园卡本质作用的问题。我们还发现,校园卡并不是真正的“一卡通”,比如校园医疗卡并没有与一卡通很好的结合,甚至还是分离的。并且学校的校园一卡通一旦丢失重新办理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需要开通图书借书功能,水卡充值功能。虽然大学生的日常消费已非常依赖校园卡, 但校园卡系统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虽然校园一卡通在很大程度上为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为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带来高效、便捷。然而,随着校园一卡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还不够完善。当然,校园一卡通即使存在着一些问题,它的发展空间也是很大的。

4 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理财模式的对策

我们比较系统的了解南昌其它高校校园一卡通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引导本校大学生真正做到理性消费、健康消费、科学消费,促进其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我们的建议如下:

4.1 重视消费理论教育,消除不良消费习惯

重视消费基础知识教育,主要包括:常用消费品的选择、评价、鉴别、维修与保护等,特别要重视提高学生选择和鉴别消费品的能力。高校应围绕这一主题组织有关部门精心编写教材教案, 优化相关课程设置, 合理安排课时, 组织有能力的教师进行系统的课程培训, 融合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 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具体来讲, 课堂教育可分为正式课程和专题讲座。正式课程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致力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第二类是相对专业化, 旨在向学生介绍理财消费的专业知识的课程, 如当下已在国内一些高校试行的理财学、炒股常识。如此,不仅使得大学生在了解消费品的基础上进行消费,更可以保护大学生消费者的利益,从而可以更好地遵循科学消费原则,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且不断加强大学生自身的修养,以解决最终的问题。

4.2 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形成良好校园文化风气

倡导文明健康消费,使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了解什么是正常的、健康的消费,而什么是有害健康的、不适度的不良消费,从而正确地评价自己的消费行为,树立未来健康的消费理念,修养自己的健康消费习惯。正确的消费文化不仅应当成为学校良好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与时展同步的朴素作风的坚强后盾。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主体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

4.3 完善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真正的一体化

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校园一卡通的建设,真正实现水卡、医疗卡等相关校园卡的一体化。其次,同时设置统一充值站点,既方便学生充值,也便于学校进行管理,更使得学生方便办理校园一卡通。最后,为了使得学生理性消费,可以设置消费额上限,方便制约学生无意识消费,如此,可以提高学生消费意识和加强学生消费理念。

参考文献:

[1]吴淑姣,孟庆鸿:给大学新生的礼物―理财[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