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行双减政策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碳排放;配额;面板数据模型;价格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6日
一、研究背景
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是碳市场运行的基础,合理的一个现货价格对于繁荣碳交易市场、有效促进碳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价格运行机制的分析、为政府确定排放配额供给量、供给分配方式、分配时机等政策设计提供参考;也为减排企业与投资机构,提供了投资决策信息,有利于碳交易市场的活跃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决策者构建碳交易市场的风险预警机制,确保碳交易市场的平稳运行。
碳交易作为新的事物,且一直处于探索发展过程中,由于欧、美等国碳交易市场建设起步早,碳排放配额现货价格波动比较频繁。因此,学者们对欧美碳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现货交易价格与价格波动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Derek W.Bunn和Carlo Fezzi(2007)运用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VAR)模型,分析了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下,英国市场上的电、天然气、碳价的每日现货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Rita Sousa等(2014)采用小波分析法,发现煤炭价格引导碳排放价格变动,碳排放价格引导电价变动,碳价波动与经济发展一致。Alberola等(2008)等检验了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下试验期(2005~2007)内二氧化碳排放权的现货价格与工业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部门生产指标和二氧化碳排放合规位置,指出EUA的价格变化不仅反映了能源价格、极端气候事件,还反映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下的三大生产部门(冶炼、造纸、钢铁)的工业经济生产活动。Mansanet Bataller等(2011)研究发现次贷危机对第二阶段 EUA价格影响不显著,但对EUA与二级市场CER的价差具有显著影响。相关研究还包括Rita Sousa等(2014)、Atsalakis(2016)、Luis A等(2016)。我国学者对国外碳交易下现货价格的影响因素也做了不少的研究,如魏一鸣等(2008)采用协整理论研究了EU ETS碳价格和能源价格之间的长期和短期互动关系,发现能源价格与第一阶段碳期货的关系较弱,与第二阶段碳期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并指出能源价格变化是推动第二阶段碳价格变化的重要原因。王双英等(2011)运用面板数据分析了碳交易的量和碳交易的价格和石油价格的关系,发现石油价格和碳交易的量和价格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011年,国家发改委决定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7个省市作为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3年6月,我国首个碳交易市场――深圳碳交易市场开始交易。随后,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湖北等碳交易试点市场陆续开市。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宣布:“2017年中国开始实行全国碳交易市场”。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碳交易市场体系的平稳发展,应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体系。本文将以我国碳交易试点地区的配额交易价格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其价格运行影响因素,以使对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价格运行机制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碳交易现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碳排放配额现货交易价格的因素与机理非常复杂,但总体来说,有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因素。供给因素主要包括配额政策(配额数量、分配方式、跨期储备制度等)、碳减排技术、碳税政策、其他减排履约机制项目供给情况等。需求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价格水平、金融市场以及气候等。
(一)供给方面因素
1、配额政策因素。一级市场上的配额供给情况与供给方式将对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价格高低与波动起着决定的作用。如政府当期发放的配额总量,当期核证减排量的供给、政府配额存储池中的数量、配额的分配方式(免费、出售、混合)等因素,都将对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形成与波动产生显著的影响。
2、碳减排技术因素。碳减排技术会影响企业的减排成本,当企业面临比较高的减排成本时,可能就会选择在碳排放交易市场中购买碳排放权;当企业减排技术成熟,可有效地降低成本时,企业将减少碳交易市场碳排放权的购买,相应影响碳排放权的交易价格。
3、碳税政策因素。碳税政策作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政策工具,其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效果已在许多国家被实践。碳税政策的实施加大了排放企业的生产成本,势必对排放企业的减排技术、产量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其排放量,并进一步影响对碳市场交易价格的影响。
4、其他减排履约机制项目供给情况。《京都议定书》包括了国际碳排放贸易(IET)、联合履行机制(JI)、清洁发展机制(CDM)等减排机制,在JI与CDM机制下,减排项目的数量,开发减排项目的技术将对碳配额交易市场的供给关系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配额交易市场的交易价格。
(二)需求方面因素。影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波动需求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能源价格水平、金融市场以及气候因素等。
【关键词】 国际收支 持续顺差 原因 影响 对策
一、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收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将相应地提升。近几年我国原本就已存在的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现象出现了总体扩大化的趋势。可以说,我国是当今世界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典型国家。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 持续顺差是指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持续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持续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我们看到,我国国际收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除了1993年以外,经常项目始终保持顺差并呈逐渐上升趋势。而资本和金融账户除1998年因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而出现小额逆差外,其他年份也一直保持顺差。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2005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1608.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23%,占我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上升为72%。2006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2498.66亿美元,同比增长55.37%,其中出口11444.99亿美元,进口8946.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66%和20.45%。我国的外汇储备迅速增大,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到8536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同年10月,我国外汇储备一举跨过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我国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外汇储备1.5898亿美元。
那么,我国近几年国际收支方面总体扩大化的持续顺差现象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对我国经济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对此做出什么反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一个总结性的梳理和简要性的回答,以便给读者们一些启示。
二、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原因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存在,既有外因,也有内因。从国际上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联系,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了寻求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而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式的发展,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再加上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些都使得我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 同时,全球过剩的流动性不断地输入我国。2001年以来,美联储开始实施了长打两年多的低利率政策,与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步,我国资本项目顺差开始持续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压力也日益高涨。
从国内来看,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国际收支顺差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基础。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取得明显效果,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初见成效,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这些因素有利于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有利于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有利于增强国内外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信心。2、结构性失衡。而造成这种结构性失衡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近年来国内储蓄总量高于国内投资与消费而导致的内部失衡。这就意味着当前国内经济存在着流动性过剩和资本投入不足共存的现象。过剩的生产就大量出口到国外,导致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 3、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鼓励政策。借鉴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原因,中国一直坚持着出口导向型的 工业 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4、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不足。由于资本市场不发达,储蓄也不能通过其他渠道转化为国内投资。而鼓励外资进入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合资方式引入外部资金。外商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简单地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然后用换来的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品,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目顺差,从而产生了“双顺差”的格局。
转贴于 三、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基于以上对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原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宏观调控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是宏观调控的必然产物,它在客观上对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稳定物价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1、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现;2、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3、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并不必然导致通货膨胀;4、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直接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
持续顺差对一国经济而言是一把双刃剑。长期的持续顺差情况下,我们更要去注意它的负面影响:首先,持续顺差会破坏国内总需求于总供给的均衡,使总需求迅速大于总供给,冲击经济的正常增长。这是因为持续顺差在贸易上表现为大量商品出口,而大量的出口商品会直接减少国内社会产品供给,是国内需求相对增大;持续顺差产生的储备结余,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兑换压力,各个持有者的兑换要求,会迫使本国金融当局增加本国货币投放,从而又创造出新的需求,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其次,持续顺差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有大量的外汇供应,这就增加了外汇对本国货币需求,导致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从而提高了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了一本币表示的进口产品的价格。这样,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其国内商品和劳务市场将会被占领。 第三,长期双顺差将加剧我国与相关贸易伙伴国尤其是欧美的贸易摩擦。短期内,持续的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导致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摩擦愈演愈烈,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攻击的重点目标,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受到更大制约,贸易谈判中需付出更多代价。第四,持续顺差也将直接冲击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外汇占款增量大于基础货币增量的部分需要由中央银行对冲掉。在国际收支双顺差仍将维持一段时间的情况下,对冲过多的流动性是中国货币政策,对中央银行来说,造成了被动投放货币的的重要任务。“这样巨大压力,并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放大了市场货币供应量。长此以往,必将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且,随着整个金融体系统中外汇占款大幅增加和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货币调控的难度越来越大,使得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了直接冲击。”
四、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建议
我国目前的“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与其基本国情是极不相称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构应是: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项目下的顺差。而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家提出“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政策导向,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一)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
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货币供应收紧,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币更大幅度有序升值。除了实行降低投资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当前货币政策应当适度从紧,包括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央行应当继续加息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同时,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更加富有弹性。这些政策措施都将有助于纠正内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二)切实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模式
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应转向“以质取胜”,从根本上扭转贸易的贫困化增长局面。为此,在继续加强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的同时,政府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生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品牌意识,实现由目前的贴牌加工为主向自由品牌生产、营销为主的转变;要积极推动一般贸易和其他形式贸易的发展,改变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占主要比重的局面。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
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给予其适当的优惠政策和信贷支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蕊.关于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论文天下.
(2)王子先,张晓静.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经验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7(10).
(3)苏志炯.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科技资讯.2008(21).
(4)张少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成原因与化解之道[J].甘肃社会科学,2005(5).
(5)王跃平.浅议现阶段我国经常项目持续顺差的成因.宏观资讯
(6)(8)邵亢邑.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成因、影响及对策研究..
(7)武健,方文.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原因及影响.财政金融.1997(6).
(9)唐丽丽,赵雪梅.浅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J].当代经济,2007(7).
一、未实行编制实名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编制概念模糊。一是认为人员即编制,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编制,把人员与编制完全等同起来;二是把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混淆,把全额编制、差额编制、自筹编制混淆,对编制性质认识不清。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造成编制意识不强,管理不规范,使用不严格。
2、超编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由于只管编制、不管人头,重审批、轻监管等原因,使一些政策性安置人员不能及时纳入编内管理,从而造成部分单位存在超编人员。
3、混编混岗现象严重。编制概念的模糊及人岗相适的需要,造成部分单位用人随意调整,机关事业人员混用,编制、岗位与人员错位。
4、自请人员比较随意。乡镇由于阶段性的中心工作和后勤服务的需要,存在随意自聘人员或请临时人员现象。
5、吃“空饷”现象难以控制。由于编制不到人头,监管措施不严,有些单位存在一些长期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虚报、多领、冒领工资津补贴等吃“空饷”现象。
二、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有效措施及步骤
实行编制实名制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种新的尝试,它既是管编与管人的有效结合点,又是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有力突破口,它的实行,有利于形成机构编制、人员、财政预算相互配套相互约束的机制,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有利于加强社会监督,从而充分尊重和落实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苏仙区为落实编制实名制,做了大量而有成效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1、编制落实到人。
通过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相互配合,组织专人对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进行了彻底清理和核对,保证机构编制部门的在编人员、组织人事部门的在职人员、财政部门的人员经费核拨情况“三相符”,为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2、实名建立“两证”。
继续完善《机构编制管理证》(称为单位证)。《管理证》实行双证管理,单位一本,编制部门一本,在《管理证》中规范完整地对在职人员及其所在岗位、占用编制类别逐一登记,并形成完善的办理程序,对领证、增人上编、减人下编、人员编制变更、办理时间进行严格规定,实现动态管理人员编制。核发《个人编制证》(称为个人证)。在核对无误的基础上,实行“每人一证、编制到人,实名建制,证随人走”的办法,建立《个人编制证》,作为《管理证》的补充。《个人编制证》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职务变动情况、工作变动情况等。对《个人编制证》实行分类管理,行政单位人员编制证为红色,事业单位人员编制证为黑色,并区别财政全额拨款、差额拨款、经费自筹不同情况,分别加盖“财政”、“差额”、“自费”印章。
3、适时对外公示。
建立单位证和个人证工作完成后,在编制部门的监督下,由所在单位进行对外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每逢机构改革、竞争上岗、人员变动,各单位还要在人员到位后,再次进行公示。与此同时,编制部门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处理件。
4、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两证”管理程序。制定了《机构编制管理证》和《个人编制证》办理程序,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在文件中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相互调动的,由调入单位将“两证”送编制部门审核盖章,办理纳编、减编或换证手续;对退休人员,在各部门接到退休通知后,一周内到编制部门核减在职人数;对调往企业和部门出区工作的,由所在单位将“两证”送编办予以核销;对新招录人员,在各种手续办理完毕后,填写“两证”,予以纳编。健全相互配套约束机制。《管理证》由编制部门和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各存一份,出现人员异动时,经编制部门审核后同时调整,做到相互监督。将“两证”作为审核财政拨款、工资基金、审批工资计划和调整工资等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以“两证”为基础,由编制部门会同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建立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和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实行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做到了全区财政供养人员清楚准确。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实施,“两证”的同时使用,促进了机构编制宏观与微观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了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有效转变,有利于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和群众监督,使机构编制部门与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相互配套约束更加有效,防止了超编进人、混编混岗、吃“空饷”和随意调整人员编制等现象的发生,为实行“阳光编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关键词:国际收支;现状;对策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动。从动态上讲,国际收支活动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货币收付活动。就静态而言,国际收支描述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货币收支的对比结果,把这种结果加以系统地记录,就形成了国际收支平衡表。
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我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近两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
一、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2005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1608.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23%,占我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上升为72%,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顺差大幅上升。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5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1342亿美元,增长12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29.64亿美元,同比下降43.1%,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外投资增长较快,“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占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下降至28%。2005年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逆差分别为49亿美元、40亿美元。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外汇储备增长2089.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22.6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0.05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19亿美元。200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8189亿美元。“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借方,为168亿美元,相当于国际收支口径下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21%,在国际公认5%的合理范围以内。2005年,我国的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2.42万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7%,占GDP比重进一步上升到109%。国家外汇局在《国际收支报告》中指出,这表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更加紧密,对外经济运行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增强。
2005年,国家继续运用货币、财政等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整体稳健性增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发展外汇市场,放宽汇价管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
2006年,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弹性提高。国际收支延续“双顺差”的格局,经常项目实现顺差2498.66亿美元,同比增长55.37%,其中出口11444.99亿美元,进口8946.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66%和20.45%。我国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形势大好。在进口方面,我国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进口需求稳步增长,使得我国进口持续快速发展。从整体数据来看,运输是导致经常项目中的服务项目出现逆差的主要因素。其中收入210.15亿美元,支出343.69亿美元,逆差133.54亿美元,与2005年运输逆差63.32亿美元相比,同比扩大70.22亿美元。
从2003年到2007年经济保持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基本态势,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的格局。国际收支顺差式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在这几年里,“双顺差”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收支的“惯例”。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同比增长78%,较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42个百分点。调整、对部分产品加征出口关税等政策执行前抢先出口,货物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货物贸易出口5472亿美元,进口4115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8%和18%;顺差1357亿美元,增长7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2%,较上年增长1.3倍,改变了2006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的局面。2007年上半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6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对外直接投资较快增长,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80亿美元,增长21%。证券投资逆差4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境外证券投资净流出15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7亿美元;我国从境外证券市场融资以及吸收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流入1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3亿美元。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80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78亿美元,增长21%;对外直接投资撤资清算汇回6亿美元,增长142%;净流出74亿美元,增长17%。“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特征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截至200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332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663亿美元。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规模,有助于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并且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
我国连续的、长期的、大幅度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明显表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这既有悖于传统的国际收支结构理论,又是各国国际收支结构实践中罕见的,其之所以能够维持十余年之久,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内特殊的管理体制与鼓励政策,但其本身也潜伏着一定的风险,引发诸多矛盾和问题。这种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观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
从国际上来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联系,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了寻求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而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式的发展,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再加上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些都使得我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时由于我国国内金融市场比较不发达,国内企业往往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增加了资本的快速流入。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也促进出口的增长,1992年以来境外资本流入中国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8.9%左右。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持续大额顺差。
(一)储蓄率过高
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蓄率过高。国内总储蓄率在20世纪90年代平均为GDP的40%,在2004年上升至GDP的47%。尽管投资率在此期间也有所增长,但储蓄快于投资的增长,扩大了经常帐户顺差。当前的储蓄率和资本形成率无论与本国历史平均相比还是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均处于高位。一般认为中国储蓄率高主要是因为个人储蓄欲望强烈,但更主要的是企业和政府的储蓄率高,企业高储蓄率带来的投资增长效益较低并可能导致产能过剩。此外,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有储蓄。
(二)加工贸易仍占主导地位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和领域,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而加工贸易出口方式与贸易出口数量的增加呈明显正相关的关系。深入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可以发现,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实际上处于逆差状态,持续攀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无论是通过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最终产品一般销往国外,在我国境内所形成的增值部分自然构成顺差。因此,加工贸易的规模越大,相应的顺差必然也越大。
(三)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多年的“奖出限出”的传统思想和对外资不加选择的“超国民待遇”等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政策制度安排使得资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导致资本项目净流入大于净流出格局的形成。外资的大量涌入不仅拉动了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而且加大了外资企业在我国出口中不断增长的比重。
三、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对策
我国目前的“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与其基本国情是极不相称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构应是: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项目下的顺差。而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家提出“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政策导向,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一)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
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货币供应收紧,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币更大幅度有序升值。除了实行降低投资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当前货币政策应当适度从紧,包括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央行应当继续加息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同时,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更加富有弹性。这些政策措施都将有助于纠正内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二)进行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
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出口产业结构失衡,出口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国际上以低价量大为特点,企业利润率低并且很容易受到反倾销诉讼。进口缺乏中国真正急需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达国家产业调整仅仅把我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真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研发都在发达国家国内。因此,我国现在必须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耗资源型出口;并把环保、安全、社保等因素纳入企业的出口成本;开发产品核心技术创造力,提高企业自主竞争力,实现在平稳出口量的基础上利润最大化。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
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给予其适当的优惠政策和信贷支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子先,张晓静.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经验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7(10).
2、唐丽丽,赵雪梅.浅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J].当代经济,2007(7).
3、杨慧.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浅析[J].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07(6).
一、规范新增工业用地使用标准
(一)严格按产业政策供地。确立“2+4”产业及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项目优先供地原则,凡列入国家限制类、禁止类产业目录及我县工业投资限制类产业目录,原则上不予供地。
(二)严格执行工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制度。工业项目用地供地必须按照省定标准执行,在对工业项目的核准或备案审查中,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投资强度与容积率“双控”标准,投资强度与建筑容积率达不到要求的,坚决核减供地面积。申请增资扩建用地的必须先使用原有建设用地,并将原有的用地面积与新申请用地数一并计算用地额度。工业项目绿地率一般控制在15%左右,最高不超过20%,鼓励企业采用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修建绿色停车场等方式提高绿化覆盖率。
(三)严格控制企业行政办公用房及生活服务设施建设规模。企业内部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设施用房占地必须控制在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以内。
(四)从严控制供地规模。凡县内新建、扩建的工业投资项目,一次性供地超过100亩的(不含带征),须经县经贸委、国土资源局、规划与建设局等部门审核后,报请县政府同意后方可供给。各重点工业平台对注册资金小于2000万元的建设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除外)原则上不单独供地。
(五)严格工业用地出让制度,除法律、法规允许协议出让的以外,全面实施公开出让,重点工业平台土地出让价格不得低于最低限价,其他工业功能区土地出让价格不得低于成本价,经县有关部门认定确属“大好高”项目的,按“一事一议”原则在企业建成投产后予以奖励。
二、加强工业用地管理与监督
(六)强化工业投资项目合同约束制度。受让人必须严格执行投资合同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投资强度、容积率、动工时间、竣工时间、亩均产出、亩均税收等控制指标的规定。动工时间规定为自土地出让合同签定之日起5个月内,且首期建设面积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60%,项目全面竣工时间规定为自约定动工之日起2年内,如有特殊原因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后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年。投资合同书必须报县园区办备案。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必须明确闲置、低效利用土地处置办法,每闲置10%,闲置部分面积按土地出让金10%的标准收取土地闲置费,依次类推,闲置土地超过规定时间的一律依法收回。
(七)实行竣工项目用地专项验收制度。工业建设项目全面实行用地专项复核验收,坚决查处圈而不用、多占少用、低效利用的粗放用地行为。对约定动工之日起2年内未按规划设计实施,投资强度与建筑容积率达不到要求的,要责令限期改正。在规定期限内仍未达到要求的,县国土资源局可根据土地出让合同的约定追究土地使用者的违约责任。验收工作由县国土资源局牵头,会同县经贸委、规划与建设局等部门实施。
三、引导鼓励节地挖潜
(八)鼓励企业增高扩容。对于将办公生活配套用房调整为生产用房,或提高容积率后增加生产性用房面积的,对新增面积减半收取配套设施费;对拆建、改造、加层提高容积率的,免收新增面积配套设施费等相关税费县财政所得部分,加层或拆建在三层以上的,第三层及以上部分按每平方米30元进行奖励。
(九)鼓励企业盘活内部闲置或低效利用土地。对照原投资合同督促企业按合同约定追加投资,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经批准,允许企业内部闲置、低效利用土地分割折价入股新办工业项目,或自建标准厂房对外租赁。
(十)鼓励各重点工业平台乡镇(开发区)、村按功能分区要求,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建设企业员工宿舍,提高城镇区域性社会资源共享程度(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订)。
(十一)鼓励乡镇(开发区)进一步节约集约利用工业用地。对通过增加投资、技术改造、引进项目等措施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盘活闲置(低效利用)土地的,年终县财政从土地出让金中按盘活面积5000元/亩对乡镇(开发区)进行奖励。鼓励乡镇(开发区)开展低、小、散企业整治,整治项目实行申报制,对列入年度整治计划并且成效明显的乡镇(开发区),除享受相应政策支持外,给予整治面积3万元/亩的奖励。
四、加大闲置、低效利用土地处置力度
(十二)闲置土地的处置。因受让人自身原因未及时开工建设并经认定为闲置土地的,按以下方式进行处置:
1.收取土地闲置费。土地闲置6个月以下的,依法征收相当于土地出让金8%的土地闲置费。土地闲置已满6个月未满1年的,依法征收相当于土地出让金8%—20%的土地闲置费。
2.延长动工开发建设时间。土地闲置不到1年,受让人已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有开发能力,且计划在近期内开发建设的,可向县国土资源局申请延长动工开发建设时间,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后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年。
3.调整项目内容。对原有项目确实无法实施的,经县政府批准可以重新调整业主、确定项目。
4.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闲置土地2年以上或虽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延长动工开发建设时间,但延长期满后仍未动工开发建设的,或虽动工建设但建设面积或投资额未达到法律、法规、规定要求的,由县国土资源局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十三)低效利用土地的处置。因受让人自身原因造成土地低效利用的,按以下方式进行处置:
1.限期开工。未按期开工的项目,由国土部门会同项目所在乡镇(开发区)与企业签定限期开工协议,督促企业在个月内开工。
2.收取履约保证金。未按期竣工或约定的竣工时限到期,达不到约定投资强度、容积率的项目用地,由国土部门会同项目所在乡镇(开发区)收取履约保证金。受让人必须与国土部门签订《建设项目用地整改协议》,限期整改,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3.收取土地闲置费。整改到期后,仍未达到约定投资强度、容积率的,县经贸委、国土资源局、规划与建设局等部门按完成投资或建筑面积比例重新核定用地面积,对核减的土地面积按原出让价格收回。因地块内建筑物布局等原因,无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按无法收回土地使用权面积出让金总额15%的比例每年收取土地闲置费,直至土地得到充分利用。
金融危机“寒潮”袭来,我国钢铁行业也未能幸免,许多企业库存加大,利润下滑明显。企业纷纷减产减员降薪,以图自救;政府出台各种刺激政策,并有可能给国有钢企输血。但这些举措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何时能奏效?
金融危机“重击”中国钢铁业
2008年10月5日,到武钢考察防城港项目;12月12日,主席到鞍钢考察;11月22日,到宝钢考察;12月13日,到宝钢考察。行业人士表示,高层领导频频赴钢铁企业考察,表明钢铁行业在目前形势下得到了高度重视,也表明钢铁业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
据国信证券钢铁行业首席分析师郑东介绍:“我国钢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需求下降,企业库存压力加大。原材料采购价格和现在的销售价格形成倒挂,钢铁企业普遍亏损,2008年三季度利润大幅下降,四季度亏损估计已成定局。”
2008年8月以来,随着钢材价格的不断下跌,钢铁企业的盈利水平持续下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表示,到10月份已出现全行业亏损。这是自1998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首次出现月度亏损,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面已达59%,钢材销售利润率已降至-3.23%。
山东日照钢铁集团董事长杜双华表示:“日照钢铁遭遇了建厂五年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天。从2008年8月至今,我们每个月亏损几个亿。这还仅仅只是开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持续亏损的泥淖。现在的市场,已经看不到任何短期能够好转的迹象,最困难的时期就在这个冬天。”
为什么上半年还红红火火的中国钢铁业骤然降温?下游需求低迷,是企业产品滞销降价的根本原因。钢铁行业的下游如房地产业、建筑业、船舶制造业、汽车业以及家电业等都在减产,使得对钢铁的需求急剧下滑。企业普遍表示,“来自经销商的订单大幅降低”。
此外,出口形势也变得严峻。钢铁企业普遍反映,第四季度出口订单下降一半以上。知名钢铁专家徐向春表示:“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国外没有订单。”行业人士预测,2008年11、12月,我国钢材出口量将进一步萎缩。国际需求的下降,使我国钢铁行业的处境雪上加霜。
需求下降是一方面,让我国钢铁业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还有价格倒挂。前段时间,国际铁矿石价格疯长,许多中国企业都疯狂吃货,库存了大量高价铁矿石。据钢铁工业协会介绍,钢铁生产企业库存的高价铁矿有3000万吨,码头上堆了9000万吨,在供应商手里的长期订单有1亿吨还没发货,但价格已经跌去了30%~40%。比如鞍钢,2008年第三季度,公司提取跌价准备金达8.8亿元,约为三季度净利润的37%。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2008年12月12日召开的新闻会上表示:“钢材和铁矿石的价格都在跳水,钢铁企业面临双重困难。高价原料消化要持续到2009年3月,而低价产品要马上兑现,钢铁全行业出现亏损,形势确实严峻。”
企业勒紧“裤带”过冬
市场需求下降,产品大量积压,钢铁价格大跌。对此,“企业只能极力消化高库存,几乎所有企业都选择了减产”,郑东表示。
据悉,2008年11月,有70多家国内大中型钢企减产,月产量减少20%以上,最多的甚至减产50%。而中小型钢企则纷纷停产甚至倒闭。
在减产的同时,许多钢企也开始减员减薪,降低成本。日前,山东日照钢铁集团董事长杜双华在《致广大员工的一封信》中表示,“形势发展到今天,除减产减员之外,我已经别无选择。”
宝钢从11月开始降薪,高层带头,最低幅度10%。鞍钢也从9月开始下调工资。武钢的降薪力度更大,普通员工减15%,科级员工减20%,处级员工减25%,管理层减50%。
山西最大的民营钢企海鑫钢铁集团裁员达2000人,裁员力度为30%。其他中小民营企业降薪裁员力度则更大。
同时,企业也在加强内部管理,紧缩各项开支。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鞍钢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晓刚表示:要努力降低各种消耗和生产成本;积极走访重点客户,稳定合同量;根据产销计划和各项物资库存情况,及时调整采购和库存政策。
鄂钢集团实行“以销定产”,按照产品市场行情和盈利水平,调整生产结构,加快进货节奏,减少批次数量,以降低采购成本。
长治钢铁厂生产处处长靳继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努力调整产品结构,优化配料,大力发展高中端产品,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比例,进一步降低原料燃料和生产物流的成本。”
首钢迁钢公司也在企业内部大力号召降低成本,提倡人人点滴节约。
同时,已经开始的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在这个“冬天”加快了脚步,以求实现规模经营、产业升级,“抱团取暖”。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近日明确表示,“为促进钢铁工业由大变强,鼓励大的钢铁企业兼并小钢厂,在兼并方面要给予相关的政策。”
最近,由省内龙头大钢铁企业牵头,通过省内联合运作模式挂牌成立了山东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北京、辽宁、江苏、湖北、重庆、四川、内蒙古、山西等省市也在抓紧实现省内或跨地区的联合重组,如宝钢重组广钢、韶钢成立了广东钢铁集团。
政府“组合拳”提振钢铁业
在企业减产减员自救的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钢铁行业的支持。总理在宝钢考察时表示:“钢铁行业关系诸多行业,是工业的晴雨表,要研究振兴钢铁产业的政策。”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也称,将编制并组织实施钢铁业振兴规划,保护和发展好支柱产业、骨干企业、重要产品和重要生产能力。
短时间内,政府即出台了一系列利好钢铁业的政策,包括扩大基建投资、取消出口关税,并可能实施收储、注资等。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4万亿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并在2008年第四季度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其中,钢铁业是重要受益者。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夏业良表示,钢材行业可能从此次政策中获益。最近钢铁业不景气,需求持续下滑,政府对公共工程的投入可能会带动钢材、水泥、建材等的需求。
据中国钢材价格网的消息,这一投资将使2009年钢铁消费量增速达5.6%,计划完成的6000亿元基建投资中,约需钢材2000万吨,而四川灾区三年恢复重建所需的钢材达3700万吨。
行业人士表示,十项扩大内需措施可以为钢铁行业贡献1.64亿~2.08亿吨的新增需求,加上2万亿元铁路投资、1万亿元的灾后重建等,预计2009年新增需求在0.88亿吨左右,更大的需求释放将在2010年。
在2008年先期安排的1000亿元投资中,铁路、民航、污水处理等项目约需410万吨钢材,算上带动的其他社会投资,预计将产生1000万吨的钢材需求。
在庞大的铁路投资中,轨道投入将占总投入的7%~10%,这对于生产钢轨的鞍钢、包钢、攀钢和武钢是大利好。目前,这些企业正在加大生产力度以享用这个“大蛋糕”。
在扩大内需,投入巨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政府在出口上的政策也有利于钢企的发展。2008年1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将从2008年12月1日起,取消67个税号钢材出口关税,以降低钢铁出口成本。
2008年11月26日,央行宣布降息1.08个百分点,这是十年来最大的单次利率调整幅度,并同时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对钢铁业以及对下游需求都是利好消息,企业负债率相对较高,降息将直接减少他们的财务费用。同时,对钢铁业下游的汽车、机械、房地产等行业恢复发展也有一定积极意义,并可能带来相应需求的增加。
除了扩大需求,政府还可能收储一些钢铁产品。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表示:“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正在制定这方面收储的具体数量和办法。”
为了全面准确把握扶贫项目顺利实施,总结项目管理经验,提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不断推进和提升下赵村扶贫开发工作,我村对2016年实施的扶贫项目进行了“回头看”,现将扶贫项目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下赵村有5个自然村,现有农户168户72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241人,其中今年新纳入1户5人,2014-2015年累计减贫37户205人,2016年底剩余未脱贫户9户41人,计划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于2020年底全部脱贫退出,使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清零。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资金使用情况:全村实施旱作农业建设项目,落实全膜双陇沟播玉米种植28户,补助0.1176万元;落实扶贫对象收支调查补贴3户,补助资金0.212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户,补助资金16.05万;落实2015年第二学年“两后生”培训9人,每人补助1500元,落实2016年第一学年“两后生”培训6人,每人补助1500元,总计补助2.25万元;落实2015-2016年度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到户贴息3.53万元;实施了2016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村内道路硬化,落实补助资金49.896万元;落实精准扶贫“三户一孤”人员大病救助保险全覆盖项目,补助资金0.54万元;实施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治项目,落实资金10万元;落实2016年度农业保险能繁母猪、奶牛保费县级配套项目1.44万元;落实公共维护项目3万元。
(二)资金管理情况:严格执行《清水县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切实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一是严格坚持财政扶贫资金“三专”管理,即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不挤占、挪用、截留财政扶贫资金。二是对直接兑付到户的扶贫资金,如产业扶贫资金、危房改造、庭院硬化及旱厕改造等资金,一律通过惠民“一折通”兑现到户。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是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制度要求将资金分配落实到位。二是认真组织项目实施,项目完工后由村级及时开展验收。
四、项目绩效评价情况
2016年总计落实各类项目11个,其中到户项目7个,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及公共维护项目4个。下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7.036万元,其中:实施旱作农业建设项目,落实全膜双陇沟播玉米种植28户,增加了农户产业收入;落实扶贫对象收支调查补贴3户,时时监测贫困户收入,保障收入稳步增长;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户,减轻建房户经济负担,改善了居住环境;落实“两后生”培训补贴,减轻了因学开支人,增加了贫困户就业渠道,实现了劳动力稳定转移;落实2015-2016年度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到户贴息3.53万元,减轻借款户经济负担,促进了脱贫致富;实施了2016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村内道路硬化,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方便,改善了人居环境;落实精准扶贫“三户一孤”人员大病救助保险全覆盖项目,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实施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治项目,提升了贫困村村容村貌;落实2016年度农业保险能繁母猪、奶牛保费县级配套项目1.44万元,保障了养殖业稳定增收水平;落实公共维护项目3万元,扩大了新农村绿化面积,改善了人居环境。
以上项目均已完工,资金拨付到位率100%。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规定实行专项支出管理,操作阳光透明,实施有序高效,群众满意度高,较好地解决了我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了社会安定。
五、主要做法
一是紧盯农户“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指标和产业发展,将扶贫项目与其他项目统筹安排,做到长短结合,合理布局,统一规划、统一论证、统一管理、统一验收。二是进一步规范村级公示公告制度的落实,实行“两个公开”即公开扶贫资金计划分配和使用情况,公开项目实施情况。三是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切实保障财政扶贫资金的安全与效益。在扶贫项目、资金的安排以及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上,保持政策法规的一致性,杜绝模棱两可或相互抵触;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扶贫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加强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防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违规违纪现象发生,确保资金安全完整,最大限度发挥扶贫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存在的问题
资金投入难以满足需求。现有的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成本高,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
[关键词] 环境监察 依法行政 环境权益
1 环境执法工作的形势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执法工作正在逐步形成以集中式执法检查活动为推动,以日常监督执法为基础,以环境监察执法稽查为保证,以公众和舆论监督为支持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体系。
总体来说,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环境执法工作不断得到加强。我国已建立起国家、省、地、县四级环境执法体系,拥有环境监察机构3063个,环境监察人员4.5万人。通过标准化建设,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体制的快速转轨、公众维权意识的提高,环境执法工作正处于攻坚阶段。其主要表现有: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二是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大企业故意偷排偷放,小企业连片污染反弹,违法排污导致严重危害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污染事件屡屡发生。三是环境执法和短期行为的冲突不断加剧,不法分子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四是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依法维护环境权益的意识普遍增强。群众对环境问题的投诉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群众、上访的热点之一。
2 当前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当前,我国的环境执法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消极执法或行政执法不作为等行为依然存在,对环境污染熟视无睹、不闻不问现象也依然存在,各地之间、各级环境执法机构之间的执法工作发展仍然很不平衡,加强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的软、硬件还缺乏坚实的基础,全国范围内还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执法难的问题。
缺少技术规范,依法行政讲究的是规范执法,然而,当前在现场执法过程中,对某一行为施行多种行政方式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明确的技术规范,因此无端造成施工单位投诉。为此,福建省各级环境监察机构调整工作方式,开展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现状的调查摸底,编报了《福建省环境监察执法标准化建设项目建设方案》积极争取各级财政部门的支持,目前全省各级环境监察机构配备执法装备999件,其中执法车辆99辆,其它取证设备900件。执法车辆配发到各地,使环境执法监察能力建设取得突破进展,对加快全省环境执法标准化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是在环境监察工作取得新进展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环境监察能力建设仍然不能适应当前严峻的环境执法工作需要,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落后于其它地区,污染减排核查与省局的工作任务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重点污染源减排核查台帐还不够规范,环境行政处罚力度仍然不大,该罚的不罚或者轻罚的现象还较普遍,一些环保难点、热点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环保污染重复投诉率还比较高,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行政干预环境执法的现象,影响了环境执法的成效,削弱了对违法排污行为有效监管等,我们务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增强环境执法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要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努力把环境执法监察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 克服环境执法工作因素,加强环境执法,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迫切需要
3.1 环境执法难的影响因素
环境执法关系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综合问题,环境执法难在全国是一个普遍现象,其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地方政府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是影响环境执法的根本因素,其二,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是污染反弹的直接因素,其三,体制、机制、法制、能力方面的障碍是环境执法的要素。机制方面,一是缺乏事前监督机制。许多环境违法问题都是决策不当造成的,依靠环境执法的事后监督,难以奏效,应加强事前防范,预防为主,二是部门联动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体制方面,执法权越放到下面,受地方保护主义势力的影响也越大,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
机制方面,一是缺乏事前监督机制。许多环境违法问题都是决策不当造成的,仅靠环境执法的事后监督,难以奏效,应加强事前防范,预防为主。二是部门联动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这次“清理整顿不法排污 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实行六部门联动,在对下发联动和增强行动效果方面取得较好效果。但在日常执法中,还没有形成联动制度。三是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对环保做得好的企业缺乏鼓励和重奖措施,降低了企业做好环保工作的积极性。
法制方面,一是行政处罚难落实。二是停产治理决定权在当地人民政府。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地区,政府不愿意下达决定,有的甚至只发空头文件,不抓落实,应付检查。三是强制手段少,难以落实到位。对于拒不履行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行为,环保部门缺乏查封、冻结、扣押、强制划拨等行政强制手段,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容易造成执行难。
环境监察能力方面,一是上一级环境监察没有法律授权,对下级开展行政稽查缺乏法律依据。二是环境执法力量弱。三是有好多地方监察人员对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不熟悉。
综合以上因素存在,促使加强环境执法、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迫切要求。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环保污染事故和污染隐患逐年增加,人民群众要求加大查处环境违法力度,改善环境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2007年全省12369环保热线投诉突破363件,这说明群众维护环境权益的观念在增强,也说明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污染问题存在明显的增长势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问题,只有大力加强环境执法,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才能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满足人们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需要,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愿望。
3.2 解决环境执法难的对策
3.2.1加强环保政绩考核,促使各级政府切实加强环境执法工作
按照环境法律,地方政府应对本辖区范围的环境质量负责,更应高度重视环境执法,在任期内逐步改善环境质量。首先,要加强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的环境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二是建立完善的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实绩考核制度、主要领导干部离任环境保护审计制度,实行环境责任追究制。三是实行重大环境问题责任追究制。
3.2.2 逐步完善环境法制,强化执法手段
尽快修订和完善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一是在法律上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工商、供水、供电、监察和司法等有关部门的环境监管责任,建立并完善环境保护行政责任追究制。二是增强环境保护多项制度的可操作性。对环境法律法规中义务性条款均要设置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条款。三是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罚”制度。针对目前执法中普遍存在的只罚企事业单位、不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缺陷,确立既罚单位、也罚个人的“双罚”制度。四是赋予环保部门必要的强制执法手段,如查封、扣押、没收等,落实对违法排污企业“停产整顿”和出现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地方政府“停批停建项目”权等。
3.2.3 理顺执法体制,加强环境稽查
建立上下协调、统一的执法体制,是加强环境执法工作的体制保障。一是实行环保系统部分垂直管理体制。在目前法律环境下,可在环境监察系统先行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对于市以下环保部门,特别是经济开发区环保部门,应逐步实行垂直领导。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的任免,要征求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意见。二是加强国家和省级环境监察部门执法力量。国家可考虑设立分片管理的环境监察分局,省级环境监察部门也可以根据需要在重点地区设立环境监察派出机构。三是加强环境稽查工作。逐步开展环境监察内部稽查和环境保护行政稽查,切实加大对环境行政不作为行为的查处力度。四是建立刚性的环境警察制度。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如美国联邦环保局设有专司侦查、职能的执行处,50个环境检察官办公室和200多名环境检察官,建立环境监察专员制度,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中国的环境警察队伍。
3.2.4 建立公众参与环境执法机制与制度,构建三元环境执法监督体系
充分发挥执法机构的执法职能、公众的外部监督、企业的内部监督作用,形成相互制衡的“三元环境执法监督体系”。一是通过开展企业环保监督员试点工作,探索新型企业环境管理体制,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守法水平和能力。二是积极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工作。逐步推行企业年度环境报告书制度,实行上市企业年度环境审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开环境违法重点案件的查处情况。三是广开参与途径。包括聘任特约环保监督员,加强环境保护团体参与制度,建立环境问题论坛制度和环境保护问卷调查制度,以建立公众参与环境执法制度。
“十一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众所周知,我市是一座资源型城市,冶炼、化工、建材等重污染行业占主导地位,由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尚未完成,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还将快速增长。我们预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我市生态环境压力最为突出的时期,生态环境风险不断增大,生态环境安全受到挑战,生态环境问题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
一是工业“三废”排放居高不下。20*年,全市工业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为4.42万吨、1.23万吨、1.97万吨,约占全省排放总量的10%、5%、6%;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50万吨,占全省16%。生态环境承载着巨大压力,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艰巨。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到2010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4.13万吨,化学需氧量控制在0.92万吨),既要消化现有的污染物存量,同时还要消化“十一五”期间产生的增量,面临着经济要发展、污染要减排的双重压力。
二是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不尽人意。工业布局不合理,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缺乏科学合理的过渡区域,主要废气污染源处在城市主导风向上游,工业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硫约有90%集中在城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超出城区大气环境容量,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日均浓度也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少数企业废气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事故性排放时有发生,在大气扩散条件差等不利情况下,加剧了空气环境污染。
三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均为零。西湖污水处理厂等一些重点项目进展缓慢,全市各开发区、工业园区均无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民污水处理厂厂外管网尚未完全配套,污水收集率偏低,不能满负荷运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只有50%左右。环城公路尚未建成,大量矿物、建筑渣土运输车辆穿城而过,城区道路运输泼撒扬尘污染较为严重。
四是农村环境保护形势较为严峻。农村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监管能力与资金投入不足。小矿山、小选厂、小烧结分布较散,工艺水平不高,污染处理设施不配套,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小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匮乏,单位面积耕地农药、化肥使用量大大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面源污染不断加剧,加之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的影响,多数中小河流水质恶化,一些乡村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
五是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我市矿山点多面广,生态破坏严重。矿山占地约为全市国土面积的2%,其中采矿场、尾矿库、排土场、塌陷区等造成生态破坏的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1%左右,由此带来了水土流失、地质灾害以及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污染等诸多生态问题。囿于政策、资金等原因,我市矿山生态恢复重建进展不快,生态治理率不到14%。此外,还存在着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加重了我市矿山生态建设任务。
二、我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首先,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必须充分认识我市环境保护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在科学发展中促进环境保护,在保护环境中实现科学发展,做到不要牺牲环境的发展,不要浪费资源的增长,不要未经环评的建设;下大气力解决好我市发展中的各类环境问题,尤其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主攻目标。
其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解决结构性和布局性污染。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冶金、化工、电力、建材将仍是我市的主导产业,也是重污染行业,这些行业“三废”排放量占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的85%以上。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国家循环经济“双试点”城市的优势,制订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构建321型的循环工业网络,加快建成滨江、横港、城山三个循环经济园区,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同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禁新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鼓励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调整工业布局,逐步把主城区工业企业迁入相应的园区,努力解决布局性污染问题。
第三,深化环境污染防治,努力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十一五”污染减排实施意见,严控增量,削减存量,做到不欠新帐、多还旧帐。科学合理地分配总量控制指标,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各类建设项目、区域规划以及各类开发建设专项规划均要进行环评,从源头上防止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努力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继续开展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重点的清洁生产审核,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污染全过程控制。
第四,全力推进环保重点工程,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我市环保历史欠帐多,污染治理任务重,必须加大环保投入,加快实施环保重点治理工程。当务之急是抓好狼尾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彻底消除狼尾湖区域工业废水对城市饮用水源的污染影响。同时,要加快城市生活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和危险废弃物及医疗垃圾处置中心建设。结合国家电力行业“上大压小”要求,淘汰铜陵电厂现有2台12.5万千瓦机组,完成3号30万千瓦机组脱硫设施建设。限期淘汰全市17条立窑水泥生产线、26家铁球团生产企业46台小烧结炉,以及工艺设备落后、生态破坏严重、排污不达标的小选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