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物流建设方案范文

现代物流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物流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物流建设方案

第1篇:现代物流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

1 问题的提出

“十一五”以来,随着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各地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快速,公路、水路、铁路、机场建设步伐加快,支撑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但物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三个主要的问题:

1.1 节点设施由于体制、机制、政策及设施本身的技术经济特征等原因,存在诸如缺乏统一规划、站场设施功能单一及选址不合理、节点连接道存在梗阻、节点设施缺乏快速高效中转换装能力、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大型节点与集疏运网络对接不适应发展要求、信息化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

1.2 物流市场主体结构不合理,物流服务网络的结构性矛盾,物流企业服务水平、诚信度、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水平都比较低。现代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1.3 城乡物流配送服务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城市配送体系中配送中心等设施缺乏,配送车辆运行受限,配送活动无法确保时间和品质;农村物流配送设施严重缺乏,农产品外运,农资物流,小件快递,农村消费品配送发展不足。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现代物流体系的运行效率,增加了不必要的社会物流成本,使物流产业供给能力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 构建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的必要性

2.1 以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的框架 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加以引导,企业作为主体,市场操作机制”。

“政府加以引导”是指发挥政府在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和培育物流市场中的引导作用。

“企业作为主体”是指对于节点设施的政府投资,应成立项目公司,以企业主体身份实施投融资和建设;对于已建成的符合规划的节点项目,其营运应交由企业主体来运作。

“市场操作机制”是指政府对于节点型设施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以物流市场需求为导向;设施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和营运要市场化运作,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效率。

2.2 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理论依据及其必要性

2.2.1 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的理论依据 ①交通物流节点设施的网络特征决定的 交通物流节点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思想,目的是在成本最小、时间最快、安全性最好、消费者满意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物资的货畅其流。强调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性,强调节点设施各项功能的完善性,从而减少盲目性,对协调统一规划和建设要求更高。②交通物流枢纽性节点、城乡配送网络的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决定的 交通物流枢纽性节点设施是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生产物流和消费物流,同样也须承载军事物流和应急物流。物流枢纽性节点不仅服务本地企业和居民,更为国内其他地区甚至国外提供便利。它们的建设必须通盘考虑政治、国防、地区内、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的需要,从而具备一定的准公共性。③交通物流节点设施项目投资成本收益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交通物流节点设施多数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回收期长、利润率低。尤其是一些纯公益性项目,主要考虑社会效益的外溢,而非设施本身的经济效益内化。其服务价格可能受到政府规制,或者需要承担政府的一些指令性物流任务。

2.2.2 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的必要性

①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是改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滞后状况的可行方案 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总量不足问题。

新的投融资模式以政策性引导资金为媒介,配合其他的土地,税收,信贷政策,有效降低相关领域的投资不确定性,提高投资者面对物流市场波动的抗风险能力。二是交通物流基础设施资金投向结构不合理,妨碍物流体系的效能发挥问题。通过交通物流发展部门统一协调规划,确定合理的投资项目和标准,将资金用于关键枢纽性物流节点建设和引导。

②完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和提高体系服务效能的客观要求 现有的城乡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的效能不能有效发挥。城乡配送体系建设存在严重不足。物流企业的配送车辆进入城区受到不合理限制,配送路线、配送时间、配送质量没有保证。而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相对城市发展更为不足,无论是配送点、配送能力,网络覆盖范围都远远不能满足新村建设的需求。

③改善物流市场绩效有效措施 通过试点示范引导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诚信化发展,推进传统物流企业转型;通过政策性资金引导及相关配套政策,促进企业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和新技术、装备应用,从而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改善物流市场绩效。

3 投融资模式的运作机制与政策建议

创新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设立符合现代物流发展的物流发展投融资政策措施体系,可以有效实现政府物流产业振兴规划的政策目标,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这不仅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全国各地的普遍做法。

3.1 新投融资模式的运作机制 现代物流投融资模式的运作机制是“政府加以引导,多方参与运作,相关政策配套,运作方式多样”。其基本内涵是:

3.1.1 政府加以引导 政府加以引导主要是包括政府投资和政府专项补助资金两个方面。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规划和政策,并以此为指南确定政策性资金投向。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资由交通运输厅主管,物流发展部门负责具体管理投融资方案实施、投融资政策和政府补贴的执行。

3.1.2 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结构多元化 鼓励和吸引包括物流企业,制造业企业,商贸企业,地产企业,投资基金、银行、信托机构、保险企业等机构参与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融资,形成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结构多元化的格局。

3.1.3 制订与新投融资模式相配套的政策 政府相关部门应共同参与,统一协调,共同确定与之配套土地、税费、信贷政策,保障投融资目的实现。

3.1.4 投融资方式多样化

3.2 加大对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性引导投资

3.2.1 交通物流枢纽节点建设和改造 在统一协调规划的前提下,在关键枢纽城市和节点城市重点投资符合当地迫切需要的大型物流枢纽节点,推动多式联运的发展。

投资现有枢纽节点所急需的与大型物流通道对接项目,节点范围内联运中转,换装设施项目,以实现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无缝衔接,实现快捷高效的多式联运体系构建。

3.2.2 加强交通物流通道和物流枢纽节点间连接道投资 确保已有的交通物流通道投资和节点投资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做到货畅其流,社会物流过程便捷快速、成本节约。

3.2.3 推进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依托各地电子征稽网络平台,全面整合地区内物流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一般消费者、生产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物流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的全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支持可视化、实时定位等技术的示范推广引用,使平台逐步集成和整合交通物流市场相关者急需的各项服务与功能,为交通物流信息化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赵婷,孙广生.跨国竞争动因与企业竞争策略选择[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2]徐伟.提升天津物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22).

第2篇:现代物流建设方案范文

(一)现代物流经营理念的缺失是酿成货运市场竞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现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并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和社会化的特征。一直以来铁路运输没有为客户提供全面认真的服务,体现在货物运输办理手续繁琐、名目繁多、效率低下,服务内容相对单一,不能提供上门服务、代收货款、报关商检、舱单抵押、信息服务等延伸服务。近几年虽然铁路开始重视营销,争取货源的工作,也仅限于扩大宣传,没有真正的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问题,没有全面系统地向方便货主、一次承运一票到底、实现货物门到门运输的方向发展,更没有跳出铁路本身的约束,向为货主提供全方位系统解决方案的方向发展。与现代物流企业相比差距较大。

(二)货运基础设施的陈旧是酿成货运市场竞争失败的重要因素

铁路部门虽然拥有大量货物运输设备,但生产管理自动化程度不高,运输作业流程基本上以手工操作为主。目前,仍有30%的运量不具备过衡条件,而是通过人工测密度、量尺划线等卡控措施来确定装载重量。对超限货物、阔大货物运输没有高科技检测手段,仅靠人工手段控制,不可避免存在误差,安全系数低。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较少,发展水平较低;各种物流配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和设施结构不尽合理,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设备作业效率低且能力有限。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配送的效率。

(三)信息化工作跟不上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铁路信息技术起步早,但运用方式简单,技术更新缓慢,现有的铁路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局域网系统,其设计思路、运行能力、服务功能主要为内部生产服务,其功能与现代物流对信息管理的需求相差甚远。货运规章管理、统计数据、动态安全信息等由于没有网络支持,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实时监控,不能运用高科技手段来加强货运组织,实现现代化安全管理。目前我国还没有基于现代物流全程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对于库房管理和智能化接取送达系统也基本上是空白,很难形成铁路与客户“点对点”、“门对门”的快运现代物流管理经营。

(四)物流专业人才短缺

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也要求物流专业人才跟上时代的节奏,物流专业人才是否具有丰富的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目前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物流专业人才的供需却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出现了物流企业难觅到合格的专业人才。由于铁路运输真正意义进入物流行业时间比较短,铁路物流企业大部分是从货物运输转化而来的,真正熟知现代物流运作与管理的专业人才比较稀缺,致使铁路物流作业效率、反应速度、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铁路物流发展对策分析

(一)全面树立现代物流服务理念

近期国务院先后下发《关于改革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铁路盘活货场资源、拓展增值服务、加快现代物流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在原有铁路局各货运站、车站等基础上,可以通过互联、兼并和收购等方式以点带面快速进入现代物流业。吸收具有潜力的公路运输公司和物流公司,使其成为铁路的根系,有效地拓展、延伸铁路快运现代物流业务。①创新模式,建设现代化的铁路物流中心。以铁路货运场站等资源为基础,融合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和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全方位、一体化现代物流服务的空间场所。②政府扶植,通过兼并和收购的方式整合物流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货主对运输需求的变化,铁路主管部门采取兼并和收购的方式,推动铁路物流企业进入现代物流业。③集约经营,发展多制式联运模式。在铁路物流中心建设初期,铁路主管部门就考虑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整合,既整合运输手段,同时整合经营管理,大力发展多制式交通方式联运模式。

(二)建立信息化为核心的现代铁路物流信息体系

近年来,铁路系统信息传输管道己完成了由“电缆”向“光纤”的改造,其网络资源全面覆盖全国铁路,在此基础上开发的TMis、DMIs、PMIS、FMOS、ATS、TDCS、CTCS等生产共享系统相继投入使用,为铁路运输追踪货物、货物到达预报等成为可能。发达的路网通讯和具有丰富市场信息的铁路运输信息系统,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信息共享资源。一是加强95306网站建设。把95306网站建设成具有标志性的服务平台,以货运物资交易、商品展示、信息、物流运输等货物交易运输为主的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铁路物流结合。二是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立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开展商品物流跟踪、客户响应模式,信息处理和传递系统,提供更加完善的配送和售后服务。三是加快铁路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进运输调度管理系统、货运信息系统等相关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物流信息有效共享。四是完善铁路物流信息化发展,在以网站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创新,通过以微博、微信、手机APP下单等模式,加大信息化铁路物流的影响范围。

(三)加强铁路现代物流人才培养

把提高队伍素质作为发展铁路现代物流的一项重要任务,重点培养具有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以及先进物流技术的决策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是彻底改变物流领域信息技术水平落后的关键。其次是组织开展全员培训,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机关各部门、各站段管理人员,彻底实现观念的改变和思路的转变。还有就是的加强一线员工培养,现代物流企业需要重视一线员工,任何企业的利润源泉都来自一线员工的付出与拼搏,对一线员工专业知识需求进行调查,根据实际需要编制培训方案、聘任辅导教师,将理论知识与现场操作结合起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四)加强铁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第3篇:现代物流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物流集成;物流效率

1从我国物流业近20年发展状况认识物流业规律

先从衡量物流业发展水平高低的综合指标——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及物流业的规模来分析我国的物流业的发展状况。资料如下表:

1991—2000年,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从24%下降到19.4%,同期社会物流总额从的3.02万亿元,增长到17.05万亿元,物流规模平均每年增长21.21%;2001—2009年,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从18.8%一直在18%~19%上下波动,同期社会物流总额从的19.45万亿元,增长到96.65万亿元,物流规模平均每年增长22.19%。

以上数据表明,我国物流在近20年间,物流规模发展迅速,年平均增长速度都超过20%,而且前后10年的速度大体相当,但物流效率却有明显的不同,前10年,物流费用与GDP的比例下降了4.6个百分点;后9年物流费用与GDP的比例一直在18%~19%徘徊。说明我国物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效率提升的速度要低得多,甚至止步不前,我国物流发展正处于规模迅速壮大,效率停滞不前的尴尬局面之中。要想达到发达国家物流费用与GDP的比例10%的水平,必须认清实质,改变发展模式。

许多物流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都分析了我国物流发展所遭遇的问题,有体制因素、基础设施因素、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因素多为物流发展的外部因素。从物流自身运作来看,在于小企业低水平运作,大企业有现代物流经营态势,但处于自我发展状态,缺乏社会合作。这些现象可归结为我国物流的集成度过低,由于集成度过低,造成物流资源利用率和信息化程度低,物流运行往往是在不合理或不满意的方案中进行,就必然导致物流运行效率不高,难以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现代物流的实质在于集成

现代物流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现代物流产业与传统物流产业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全过程的集成,通过物流全程优化使各环节之间实现无缝衔接,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物流费用,缩短了物流时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物流企业都用信息技术装备了起来,这是时展的必然,并不能因此而称之为现代物流企业。例如,传统的仓储企业用上了计算机,不能仅仅因此称之为现代物流企业,而要看这个仓储企业的运作模式和上下游的联合是不是可能成为经过整合后的物流链中的一环。

可见,现代物流的实质在于集成,通过集成聚集大量的物流资源,再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运筹,实施最合理的物流方案,实现物流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高的物流效率。物流集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业务集成

现代物流集成了物流的全部业务,将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集成为一体,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集采购、包装、运输、装卸、搬运、仓储、加工、配送、回收物流环节于一体。可以说,现代物流包含了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物理性的流通全过程。

2.2资源集成

一体化的物流业务,高效率的物流运行,需要整合大量的物流资源才能实现,现代物流集成了各方面的物流资源,主要有:

(1)客户资源,这是集成物流运行的市场基础,只有聚集充足的客户,汇集客户各种物流需求,形成一定规模的物流。物流业务集成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

(2)设备设施资源,设备设施是完成物流业务的工具,现代物流集成了包括公路、铁路、航空、管道、水运设施等基础设施;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包装、分拣等物流设备设施;信息技术设备设施等。

(3)人才资源,人才已成为各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物流专业人才,还需要大量贸易经济、管理学、情报学、社会学、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专业人才。

2.3技术集成

现代物流集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柔性化于一身,同时也集成这些方面的高端技术。

2.4管理集成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多个经济领域,物流业的管理集合了多行业和部门的管理。

3推行物流集成的步骤和措施

物流集成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盲目推进,要在物流业具有良好的经营效益及经营环境协调的前提下,稳步推进物流集成,以取得个体企业及物流业的更大效益,逐步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可分两步走:

3.1推进企业物流外包,壮大第三方物流规模

物流集成的基础是种类繁多的物流需求和一定规模的物流量。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只限于个别企业的物流范畴,难以聚集众多物流需求和物流量,只有通过发展第三方物流,物流集成才有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发展条件,第三方物流规模的扩大,成为我国物流向现代物流进军的起点。

在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的经济环境中,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对顾客的快速反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通过物流外包的物流战略越来越得到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视,成为企业总体战略重要的一部分,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美国,通过物流外包,进行物流业务的重组,物流成本从1980年占GDP的17.2%下降到了1997年的10.5%,再到2004年的7.5%。

在我国,企业物流外包比例相当低,由中国仓储协会主持的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供求状况调查(2005年)结果显示,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5%为供货方,78%由企业自己执行,第三方物流比例为16%;生产企业原材料和成品销售物流中,全部为第三方物流的所占比例仅分别为19%和31%。主要原因在于第三方物流的成本和服务质量两个方面。2005年调查数据显示,商贸企业物流执行主体中第三方物流比例为16%,比2004年下降1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物流外包成本较高,而商贸企业利润率很低,大部分企业选择了处理物流业务。

可见,降低第三方物流的成本,提高三方物流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成为我国物流发展的关键。物流跨越多个行业和部门,涉及多方面的运营和管理主体,只有各主体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协作才能实现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健康发展。

(1)政府

做好物流发展规划,通过科学的规划,使物流业有序规范的发展,避免盲目及低水平的发展;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完善公路、铁路、航空、信息高速公路、信息交换标准等基础性的物流服务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制定相应法规和管理措施,创造物流发展的优越环境,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积极开展物流企业的联合、兼并和重组,发展信息化、大型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打造我国自己的物流品牌,提高国内第三方物流的竞争力;积极推进与国外先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合作,促进我国物流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2)行业

制定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的标准,包括服务理念、服务规范、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标准;组织物流业的调查研究,掌握市场和行业前沿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为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咨询指导;成为企业与各级政府联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向企业传达政府的方针政策,为政府提供企业经营的信息及对政府的诉求。

(3)物流企业

更新物流经营理念,树立“以客户为中心”、“降低客户的经营成本”、“双赢与协作”、“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等现代物流经营观念;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管理,改进经营条件;精细管理,降低成本;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经营管理人才。

3.2推进专业物流社会化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壮大,实施专业化的物流经营,其实质是一定程度上的物流集成,使得物流资源的利用率有所提高,效率显著增进。但第三物流也受到物流资源、管理水平、经营能力等方面的制约,物流运行未达到合理和满意状态。要想实现物流的合理和满意运行,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物流整合,进一步提高物流集成度,实施社会物流的最佳运行方案,物流的整体效益才得以实现。其中的重点是聚集大部分物流量专业物流的社会化。

(1)企业实施开放的社会化经营理念

物流业的综合性,决定了物流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集成,形成最佳的物流运行方案,使物流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达到最佳状态。物流企业作为社会物流的主力军,必须从社会物流的视角来规划企业的发展,广泛开展行业、企业间合作和联营,实现物流资源共享,在全社会物流效益提高的基础上谋求企业长期的高效益,是物流企业的长期发展之道。

(2)政府建设公共物流设施和平台

政府在制定物流发展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物流发展的需要,建设完善的物流公用基础设施,如道路、仓储配送中心、物流公用码头等,为物流企业社会化经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完善信息交换标准,建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降低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引导物流企业进入社会化经营的轨道。

(3)培育第四方物流发展

物流的整合和集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际的运作中,大多数第三方物流公司缺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运作的战略性专长和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的相关技术,而第四方物流则可以不受约束地将每一个领域的最佳物流提供商组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最佳物流服务,进而形成最优物流方案或供应链管理方案。因此培育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是物流社会化的技术保证和效益保证。

通过物流社会化,进一步提高物流集成度,优化全社会的物流运行,是提高我国物流的整体效益、赶超物流发达国家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董千里.物流集成的形成机制探讨[J].物流技术,2009(3).

[2]温瑶,蒋连贤,李文涛.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9).

第4篇:现代物流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物流技术;油田;物资配送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7-0046-01

充分理解、把握现代物流技术,是将其有效引入油田生产服务体系,促进油田现代物资配送体系改革的先决条件,目前国内“现代物流技术”主要集中于:

(1)采用先进的物流业务管理系统,借助信息系统改进管理水平,提升业务绩效。

借助于信息系统的使用,实现:

有关物流活动重要数据始终如一的可得性――减少作业上和制定计划的不确定性,满足客户实时信息的查询,物流信息的准确性――精确的反映当前状况和客户信息;及时快速的管理反馈――快速应对有效需求信息,降低损失,减少不确定性,增加决策精确性。

(2)适度采纳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GPS/GIS无线互联网技术及设备实现车辆实时监控调度、路线优化和运输管理,BARCODE/RF条码、射频技术及设备实现货物进库、在库、出库信息的自动化管理;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通过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及通讯网络资源,减少纸面单据使用,提高贸易伙伴间通信的效益,降低成本。

(3)科学规划的配送网络。

缩短响应时间,快速满足客户需求;合理成本下的跨区域服务辐射能力;溶入全国、乃至全球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网络,赢取未来市场发展空间。

(4)采用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专注于核心能力提升的趋势形成了专业物流服务的需求市场,专业化服务产生效率提升,规模化运营,降低客户物流成本支出;

(5)集成化服务体系,实现整体最优。

突破功能性物流服务,业务链条有效延伸;注重追求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化,而非局限于单一环节;多种物流资源的协调配合,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6)现代经营管理体系、制度的建设。

业务流程标准、规范;绩效管理体系全面、完整‘注重员工长期培训。

结合油田企业物资配送体制改革,进行供应与仓储配送业务分开分立的大背景,油田现代物资配送体制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区别于功能的集成化、专业性物流公司的建设,在油田现代物资配送作业体系构建上,各个功能模块如:库存管理、装卸、运力资源调度、车辆配送实行集成化管理,组建专业物流公司完整服务链条。形成功能全面,服务完整,专业运作的物流公司,超越油田原有物资配送体系,构建新型服务机制。

(2)物流公司的标准业务运营、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加快分级配送网络的合理布局,结合油田供应保障体系特点,加快配送网络的科学网点规划。网点规划的科学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日后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成本费用。此外,经过充分论证和科学服务网络布局后,重点是配送业务流程及管理制度体系的方案设计。

(3)接口ERP系统的建设,积极进行物流业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众多油田单位ERP系统的实施,实现了其资金,物资的统一平台管理,实现了资金、物资信息的实时共享,而导人物流业务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微观操作层面的系统化、效率化。ERP资源管理系统和业务操作管理系统的对接,就形成了以贯通的实时信息流为指引的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制建设。

第5篇:现代物流建设方案范文

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依据省发改委等12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长三角经济强市的总体要求,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物流业,加快物流资源整合,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培育、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实现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构建信息通达、物流畅通、快捷准时、结构合理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物流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外引内联,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业市场主体。

2、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现有资源,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科学布局,统筹规划,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3、坚持有序开放,稳步推进。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道路货运场站管理规定,有序开放物流市场,维护全市稳定大局。

4、坚持多元投资,规模经营。积极探索现代物流发展的形式和途径,在培育壮大现有物流企业的同时,吸引民间资本和国内外知名物流大企业投资我市物流业,努力提升我市物流的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发展目标

围绕“一个综合物流园区、三个专业物流场站、多个第三方物流企业”总体目标,到2011年,基本完成我市物流资源的规划与整合,培育或引进1~2家综合实力强、有辐射能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力争物流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物流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初步建成产业优势明显、支撑系统先进、集散功能突出、服务体系完备的区域性物流格局。

(二)工作重点

1、加快规划建设综合物流园区。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总量和区域位置,依托振东新区、经济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大型专业市场和城市商贸流通,根据铁路规划走向及站点选址情况,综合考虑梧桐、濮院、龙翔的区位及资源状况,在杭申线附近规划建设集公、铁、水运为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

2、推进专业物流场站建设。一是加快建设濮院物流场站。主要为濮院羊毛衫市场、毛衫工业园区提供货物集散、配送、流通加工和仓储等物流服务。二是规划建设崇福物流场站。主要服务于崇福及周边工业片区、皮毛市场的物流需求,以中转、仓储和流通等物流服务功能为主。三是规划建设洲泉物流场站。主要服务于洲泉及周边工业片区、鞋材市场的物流需求,以中转、仓储和流通等物流服务功能为主。

3、培育和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壮大现有的物流企业,重点加快诚晖化工、宇石、振西集装箱、振东市场群等专业物流的建设和发展。引导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联盟,促进部分有条件的运输、仓储和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鼓励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物流企业、跨国经营集团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鼓励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发展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物流企业。

4、推动物流技术应用。逐步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引导和支持物流企业采用电子商务、数据交换等信息网络技术,加快物流信息网络化建设。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广泛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设施,推进条形码、信息交换、智能标签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市现代物流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无论是企业的物流管理还是社会物流服务,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各镇乡街道,市级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紧密结合实际,依托我市优越的区位优势、逐步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巨大的商贸流通市场和强大的消费能力,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全市现代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建立*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研究解决我市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包括规划组织实施、政策支撑体系的研究和制定、重大物流项目的推进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主要承担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日常工作,研究、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负责有关重要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的招商引资,会同有关部门推进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场站等建设。各有关部门要按职能分工,加强对现代物流业的指导,落实物流业促进政策,提高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环境,合力推进全市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强化引导扶持。按照《*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合理配置物流资源,明确发展重点,防止重复建设;对规划确定建设的物流园区和物流场站,要编制详细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对市内外资本参与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在投融资、税收、土地、规费等方面给予鼓励,除享受桐委〔20*〕10号文件关于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外,凡省、嘉兴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有关现代物流业优惠政策,同样适用于本市的物流企业,但适用时从优执行,不得重复享受。

第6篇:现代物流建设方案范文

1.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2.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及思考

3.基于供应链管理(SCM)的物流管理

4.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5.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6.基于ERP的企业物流管理

7.日本物流管理及关键绩效指标

8.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探讨

9.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10.国外海产品物流管理模式分析及经验借鉴

11.基于Android终端的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浅析基于市场营销的企业物流管理

13.项目型企业及其物流管理 

14.现代物流管理趋势与发展策略 

15.中小型企业物流管理问题的探讨 

16.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及其信息系统 

17.基于协同理论的物流管理——协同物流管理 

18.2009物流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19.医院物流管理的框架模型研究

20.冷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 

21.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辨析

22.基于RFID技术的供应链及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

23.以培养目标统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基于物流金融技术人才培养视角

24.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比较 

25.提升烟草商业企业物流管理与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思考 

26.基于现代物流管理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开发

27.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研究

28.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对策研究 

29.工程供应链中物流管理的关键问题与对策研究

30.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31.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

32.一种基于RFID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

33.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管理关系的探析

34.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5.我国物流管理人才需求预测分析

36.基于供应链的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37.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

38.分析现代物流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9.现代医院物流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探讨

40.基于物联网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41.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及对策

42.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探讨

43.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

44.探究物流管理信息化

45.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特色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研究——以航空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为例

46.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思考

47.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 

48.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

49.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之我见

50.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51.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探讨

52.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信息化探略

53.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物流管理流程创新研究

54.广西凭祥保税区物流管理体系规划

55.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及其改善措施分析

56.基于集成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军事物流管理系统设计

57.“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吗? 

58.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建设的思考 

59.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60.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现状及发展方向

61.当前物流管理现状及发展策略

62.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创新研究

63.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64.物流管理系统中的复杂性特征研究 

65.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66.基于集成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67.中外危险品物流管理比较研究 

68.特色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航空物流视角

69.论知识化管理与图书馆物流管理 

70.电子商务环境下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71.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

72.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73.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战略动向

74.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

75.论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管理创新 

76.基于UML建模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7.基于“互联网+”的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探析

78.浅谈物流信息系统与现代物流管理

79.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探讨与设计

80.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81.物联网技术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82.现代物流管理系统及其DEA绩效评价 

8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84.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分析

85.国际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北部湾经济区高职院校特色品牌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系列之一

86.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模式实证研究 

87.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走进现代物流管理领域

88.应用型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89.浅谈医院物流管理现状与展望

90.论现代物流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91.国外物流管理模式及我国企业的正确抉择

92.我国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93.基于敏捷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探讨

94.一种基于RFID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

95.支持物料追踪的物流管理模型 

96.中小型企业物流管理问题探讨

97.供应链一体化时代的物流管理

98.国内外综合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比较研究

第7篇:现代物流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物流业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正不断加强,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形式,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同时伴随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现代物流作为一类先进的物流组织与管理手段,正被应用于各国的对外贸易进程中。可以发现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联深厚,要研究我国国际贸易,就需从二者之间的联系作为研究出发点,详细探究现代物流发展局势下我国对外贸易的策略方法。

一、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联分析

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产生与进步发展的重要助力,而国际物流则是现代物流的主要构成部分。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向外延伸概念,其指的是货物跨越国界限制,在两个及其以上的国家地区进行货物转移的国际化贸易活动。可以发现国际物流就是国际贸易内容的组成部分,只有国际贸易服务的需求,才能相应进行国际物流活动。因此,若没有国际贸易与商品在不同国家、地区间的流动需求,相应的国际物流活动也就不会存在。因此国际贸易是推动国际物流诞生的关键动力,而相应的国际物流也是实现国际贸易活动的重要途径。

而现代物流作为一套涉及从原材料运输到最终产品销售的全过程物流供应链,国际物流是其发展运作的关键途径措施,由于现代物流跨区域的特征要求其能进行跨越国界的长距离物流运输,国际物流就成为现代物流运作的关键环节,负责现代物流中各项货物的运输配送任务。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因为国际物流的联动关系,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一方面国际贸易推动现代物流的产生发展,国际贸易货物流动的需求也是现代物流进行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现代物流也对国际贸易的结构带来巨大影响,推动其贸易品种从各类初级产品向高加工的精密产品方向转变,推动国家贸易质量与市场的发展进步。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机遇研究

虽然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蓬勃迅速,但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受制于传统体制与观念,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各类物流管理技术水平也不到位,加上企业对物流工作的认知不足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缓慢,急需新的技术理念的引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则相应为我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一方面我国已具备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经济条件与市场环境,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建立,对自身物流进行高效管理并降低物流成本费用,已成为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共识与目标,企业需要相应的专业物流技术与服务。而且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与物流条件历经多年建设发展,已具备在铁路、公路等运输体系中进行现代物流发展的条件。

另一方面在国家政策方面中政府多个部门也开始着手研究、制定现代物流发展的制度规划,并提出强化对交通枢纽、口岸地区等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案。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经济条件与交通环境历经发展已具备较好的规模,适宜开展现代物流业的建设推广。

三、我国国际贸易进行现代物流发展的对策措施

1.将现代物流与信息平台做对接

国际贸易中的现代物流发展不再是单一的企业运作问题,其需要企业与商家共同关注物流行业,通过信息平台的交流传播带动物流行业的整体工作水平提升。首先需要物流企业正确认知现代物流的重要性,积极运用各类传媒平台进行企业物流宣传,以此通过传媒信息方式做企业宣传与信息沟通。其次基于信息技术建立现代化的物流操作平台,将信息技术与物流行业做高效结合,依托现代信息与互联网技术,通过其信息平台实现对货物流通的远程管理与操控,以此提升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2.强化现代物流管理与服务水平

国际贸易进行发展流通的关键在于物流,只有相应畅通、高效的物流渠道才能确保国际贸易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物流企业在进行现代物流发展时,应将高质量的物流管理与服务工作放在首位。相应开拓企业的国际物流渠道与对象,并就其物流服务做专门培训,以此提升物流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以取得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一席之地。

3.推动现代物流标准制定工作的开展

现代物流业的有效运行与其物流标准关联密切,国家有关部门应及时针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进行现代物流标准体系的建立工作,以尽快推出诸如物流信息代码、报文格式标准等物流标准。同时注意将其物流标准与国际贸易相关标准规范作对接,以此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标准规范,带动其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发展进步。

四、结束语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建设是提升我国国际贸易水平与社会经济的重要措施,现代物流行业的建立将能有效支持国际间的货物运输流通,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关键支持。因此,需要我国针对此进行具体的推动发展,以带动国家物流业的进步提升,促进我国国际贸易能力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宁.浅析现代物流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01:97-98.

[2]蔡虬.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中现代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展望,2016,15:292.

第8篇:现代物流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 物流 现状 SWOT分析 对策

一、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现代物流虽有一些发展,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内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不足,现代物流的观念尚未在工商企业中得到普及,对现代物流的认识有待提高;二是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工作质量不高,服务内容有限,绝大多数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三是有点无网或有网不畅,信息交换渠道不完善,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专业人才匮乏;四是市场机制不健全,竞争秩序不规范,现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尚不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五是关于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比较滞后,特别是实际运作,更为滞后。

面对我国物流的现状,我们需要利用SWOT分析法对其现状进行深入剖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战略分析法,它的实质是:通过与竞争对手相比,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判断自身所处的环境,外部存在的机会与威胁,最终提出战略方案。运用SWOT分析法,我国物流业面临如下现状:

1.S-strength(优势)

(1)市场潜力大。据世界银行的估算,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16.7%,2000年我国的GDP为8.9万亿,按15%计算,物流成本为13350亿元,按20%计算为17800亿元,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2)本土化经营,文化背景一致,与客户有着深厚的民族感情,了解客户的现状,在短期内利于争夺客户。

(3)劳动力成本低廉。这种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密集型的装御、仓储、运输等行业。

2.W-weakness(劣势)

(1)物流整体规划不够理想,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以城市的行政区域为基础制定物流发展战略规划。实际上,由于物流运作本身具有功能整合和跨边界的特点,一个城市发展物流产业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甚至要与当地的产业结构相匹配。作为工业化体系发展成熟的产物,物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说是“富人的游戏”,如在美国,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市场定位往往是那些年运输费用支出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物流产业能否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完全要看当地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即便在港口城市,如果总体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或者说物流市场的经济地理范围纵深不够,物流产业也未必能够成为所谓的支柱产业。

(2)物流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技术主要指信息化技术、运输、装御、搬运技术、仓储技术、管理技术等。纵观我国的物流业,其技术装备水平低,生产效率不高,服务水平较差。在基础设施方面,陆路运输“瓶颈”制约问题较严重,时有“塞车”现象;对江河的治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船舶的运载能力;主要的铁路干线运输存在严重的超负载等情况。

(3)人才短缺。当前我国整个物流行业中,专业人才非常少,存在着较大的缺口,这制约了我国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削弱了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4)体制不健全。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相良好的制度环境,当前我国物流企业融资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产权转让制度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如在融资方面,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重要因素,特别是新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融资较困难。

(5)经营规模小,服务水平低。我国物流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相对而言都比较小,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出现了结构性供需矛盾。一方面,一些低层次的、单一的和低技术含量的物流服务供给过剩,高层次的和高技术含量的物流服务供给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自办物流的比例过大,专业物流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需求不足导致先期建设的高水平物流中心经营困难,正在经历高投入,低回报或无回报的时期。

3.O-opportunity(机会)

(1)物流业的发展已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已列入“十一五”规划,在“十一五”《纲要》中已明确指出“扩大工程承包、设计咨询、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民族文化等服务贸易出口。鼓励外资参与软件开发、跨境外包、物流服务等。”。这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制订了宏伟的蓝图,为发展中国物流业提供了政策依据。

(2)大量外资的进入,扩大了物流市场容量。由于我国在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供应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及巨大的市场前景,许多跨国公司正准备将我国变成制造基地,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但他们又不可能同时带来全套的物流系统,这一趋势无疑会增加我国物流市场的新的需求。

(3)加入WTO有利于我国物流企业与国际接轨,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强竞争力。

4.T-threat(威胁)

(1)大量跨国物流企业的进入,加剧了市场竞争,物流业面临重新洗牌。

(2)人才争夺战。国外物流公司的进入,势必加强了对人才的争夺,他们为了推行本土化建设,不惜重金利用各种手段从国内物流企业“挖”走高素质的人才,这将使得国内物流人才争夺的竞争加剧。

(3)市场份额的减少。由于我国目前物流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不高,物流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专业化程度不高,这直接导致了物流作业过程的效率低下,中间环节太多,成本过高,从而很难满足现代企业物流服务的要求。

(4)标准化和规范化不够。由于我国物流业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现象严重,使得物流环节的运输工具、承载设施和设备的标准和规范不统一,导致物流无效作业环节的增加,物流速度的降低和物流成本的上升,影响了物流的效益、快速反应能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物流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而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物流业环境落后,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不能起到促进物流业发展的作用,反而制约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二、对策及建议

尽管我国物流发展较快,但仍处于初期起步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要促进物流与国际贸易的进一步联系与发展,有以下一些建议方案:

1.要尽快解决物流管理体制分散问题。针对当前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应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标准。对已经落后于物流发展需要的标准应予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标准;对部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对尚未制订的标准抓紧制订,以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

2.要抓紧制定全国物流发展纲要。重大物流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必须加强统筹规划,防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

3.要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采取引进消化、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办法,加快推进托盘、集装箱、各种物流装卸设施、条形码等通用性较强的物流装备和技术标准化建设,以及物流服务规范标准的建设。

4.制定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投融资政策方面,要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给予财政贴息扶持,企业自建物流基础设施,银行应给予融资支持。在物流用地价格政策方面,可统一按工业用地计价,以规范物流用地价格。

5.要加强和规范物流人才教育与培训工作。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懂得业务知识,拥有业务技能的各个层次的受过专业训练的从业人员。应鼓励和允许高等院校按照市场需求开设现代物流专业课程,为现代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借鉴国际经验,由行业社团组织来执行现代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建立我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及相应的认证体系。

6.大力发展战略联盟。当今市场经济充满着竞争,但又不可避免地需要合作。因此,许多企业都在建立联盟以获得竞争优势,物流产业的发展亦是如此。一方面要进行纵向联盟,即与货主企业联盟,同其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共生关系;另一方面要进行横向联盟,即与其他物流企业联盟,将各自独特的企业资源整合为一体,不仅可以实现服务的综合化、一体化,还可以使企业形成规模化经营,降低运作成本,从而从总体上提高我国的物流发展水平。

7.运用现代科技不断创新物流服务。现代科学技术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物流的运作效率。作为第三产业的物流,服务创新显得格外重要。为此,需要物流企业能运用现代科技为客户提供一种具有长期的、专业的、综合的高效率物流服务,即物流服务要具有综合化、一体化的特点。另外,物流服务要具有个性化,以适应个性化消费和个性化服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晓玲: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3年

[2]赵 伟: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版

第9篇:现代物流建设方案范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充分利用现行政策和有效资源,抢抓机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设施,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理念整合粮食物流各个环节,促进粮食流通现代化。

二、主要任务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和省粮食仓储、物流规划以及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性文件;研究制定市县仓储、物流规划,用规划指导建设;抓住国家拉动内需增加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投资粮食流通项目,做好粮食仓储物流项目的储备、申报和跟踪服务,正确引导地方和企业对粮食仓储物流项目投入,尽快构建满足粮食流通的仓储体系和贯通省内外的粮食现代物流通道;加大在建项目检查指导力度,做好各级财政补助项目和园区的建设管理;积极关注、指导非国有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并做好相关投资统计工作。

三、内容和目标

1、编制物流设施建设规划。各地要深入学习国家和省粮食基础设施和现代物流规划,结合本地粮源、交通、粮食基础设施布局等实际情况和粮食生产、流通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制定市、县级粮食物流设施建设规划(规划期2012—2015年)。用规划指导今后一个时期的物流设施建设工作,避免重复建设。

2、做好项目申报工作。要按照国家粮食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粮食现代物流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粮食物流项目布局、建设和申报管理工作。项目申报工作要在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加强与发展改革部门的沟通协调,认真编报粮食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要加大工作力度,关注政策动向,抓住机遇,务求实效,做好项目建设和投资争取工作。

3、加强在建项目管理。已竣工的53个仓储物流项目(其中新建26个)做好竣工验收、资料归档、库区功能完善等扫尾工作。继续对在建项目和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工作进行督查,规划不合理或者影响长远发展的建筑物要及时纠正、拆除,做到生产、生活区功能规划合理、货畅其流,消防、环保设施完善,生产安全、经济高效。2012年争取竣工或基本竣工新扩建仓储物流项目19个。获得国家和省资金补助的物流项目、示范库建设、产业(物流)园区、加工项目,要按照中央和省补助项目的原则和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争取年底前竣工验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继续推广粮食散运。各地要按照《省关于加快推广散粮运输的意见》继续开展粮食“四散”工作调研,加强对外交流、考察,引导仓储、加工企业适当投入,努力提高和扩大当地“四散”能力和范围。南部地区争取“零”的突破,中部地区实现由点到面的扩展,北部地区尽快普及和提高。2012年,全省粮食散装、散运、散卸的比重争取达到20%,进一步降低粮食流通成本。

5、做好项目准备工作。已进入前期准备的项目要抓紧做好开工前各项工作,及早开工,今年全省争取新开工物流设施项目15个以上。产业园区有条件尚未启动建设的,要抓紧做好项目立项、开工、备案等工作。同时要整合资源、招商引资,积极谋划新项目,增加项目储备,增强发展后劲。

四、工作步骤

一季度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向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申请各类项目;印发全省活动方案;各市县完成活动实施方案并上报省局仓储处。

二季度研究制定市县级粮食仓储、物流、维修改造、农户储粮规划(可合写),并报省局备案;省市局组织活动开展情况检查并通报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