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环境及其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桉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陆良县
中图分类号:S792.39;S718.557;F41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12)05-0100-05
1基本情况
陆良县位于云南高原东部,隶属曲靖市,地处北纬24°44′~25°18′,东经103°23′~104°02′,东西宽65.62km,南北长62.8km,总面积1989.59km2,地处乌蒙山南部延伸带,三面环山。山脉中部是平坦开阔的陆良坝区,略呈三角形,自东北向西南伸展,南盘江从中穿越过境,形成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相间的地貌特征,是滇东北较典型的岩溶地貌。整个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为龙海,海拔2687m,最低点是小百户镇石板潭,海拔1625m。
气候类型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冬干夏湿。气候特点是终年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干旱,秋凉湿润,降水集中,干湿分明。年均温14.7℃,≥10℃的活动积温4458℃,年均降雨量958.2mm,太阳辐射总量125千卡/cm2,日照时间2242.5h,相对湿度为74%,无霜期246d。
土壤分为红壤、黄棕壤、紫色土、沼泽土、石灰土、水稻土等六大类,15个亚类,32个土属,66个土种。红壤在全县分布最广。
全县辖8镇2乡1农场140个村委会625个自然村13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31506人,其中农业人口558665万人,占88.47%。农村劳动力343635个,占农村总人口的61.51%。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0.1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2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26元。2桉树产业发展现状
2.1桉树资源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各树种的总称。陆良县从20世纪初开始引种桉树,种植于四旁,成为全县坝区、半山区主要的四旁树种;70年代曾大量种植,1984~1991年省林业厅在陆良县开展了以桉树为主的薪炭林项目建设,1992~1997年省计委批准了陆良林纸基地建设项目,以桉树为主的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基地得到一定的发展,后因各种原因项目建设速度滞缓至停建;1999年国家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木材价格一路上扬,加之桉叶油价格回升,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带动下,全县个体、私营企业、农民及干部职工投资以桉树速生林为主的建设步伐骤然加快。2007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广大林农种植经营桉树的积极性更加高涨,真正做到了“地当田耕,树当菜种”的集约化经营发展之路,林分的质量、产量和效益均显著提升。经调查,全县种植的桉树树种主要有蓝桉、直干桉、巨桉、史密斯桉、赤桉、柠檬桉、大叶桉、窿缘桉、细叶桉、邓恩桉等10余种,但以蓝桉和直干桉的面积和蓄积量最大,社会经济效益最显著。据2008年陆良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全县桉树面积1.17万hm2,占人工林面积3.54万hm2的33.0%;桉树蓄积量40.1万m3(其中散生木及四旁树蓄积量4.4万m3),占人工林蓄积量130万m3的30.8%,主要是中幼林。在四旁树中桉树有142.9万株。桉树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2100m的坝区和半山区。
2.2桉树产品用途及市场价
1)主材:陆良县桉树木材的主要用途是作煤矿坑木,目前市场收购价为:直径5~9cm的400元/m3左右,9~13cm的600元/m3左右,直径13cm以上的800~1000元/m3。
2)小径材及枝桠、根茎:桉树林抚育间伐出来的小径材,主伐作业产生的弯扭废材,以及少数林农更新造林翻挖出的桉树根,用于提供造纸原料和胶合板原材料,目前市场收购价为300~350元/t。
3)桉油:利用桉树的幼枝和叶可提炼桉叶粗油。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县的桉油产量达2000t左右,桉油收购价为50~65元/kg。陆良县主要有5个专业大户收购,年收购量占全县桉油产量的80%左右。
2.3桉树相关产业发展
2.3.1桉树种苗生产
1)采种受桉树种植业的拉动,出现了专门从事桉树采种的人员。据调查,全县有桉树采种人员200人左右,年采桉树籽种近2000kg(其中蓝桉约1100kg,直干桉约800kg,其他桉树籽100kg)。采种及销售除在陆良县范围外,还扩大到外县市及外省市。2011年桉树籽市场价为:蓝桉600~800元/kg,直干桉1800~2100元/kg。
2)苗木生产陆良县从事林木种苗生产的专业户有100多户,培育的树种包括各种经济林、用材林以及各种珍贵的庭院及四旁绿化树种。全县每年培育的桉树苗近500万株,除满足本县需求外,还大量销往周边县市及贵州等地。林业调查规划第37卷第5期保绍明,等:陆良县桉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其与生态环境关系分析
2.3.2桉油提取
全县从事桉油提取的有200余户,其中常年熬油的占一半左右(大的桉树种植户大部分都自己支炉,一般都是季节性生产或隔年生产),每年参与采枝叶及熬油的人员达到1万多人,有效地利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2.3.3木片加工
受市场的拉动,陆良县从单一的桉树原条出售发展成为粗加工出售,实现了林产品的升级。据统计,全县已办理木材加工许可证从事木片生产的加工厂有9家,年加工木片达3.2万t(其中桉树木片占90%以上),年产值达1216万元。木片主要销往省内各造纸或胶合板企业。
2.3.4林浆纸一体化产业
云南陆良银河纸业有限公司技改后,已彻底实现了从草浆到木浆的转变,在本县规划的以桉树为主的造纸原料林基地已初步建成。一个以陆良县为基点,“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已基本形成,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初步建成。2010年年生产量达38万t,年消耗木材纤维原料30万m3,年销售量248855t,年销售产值124424万元。3人民群众喜欢种植桉树的原因分析
在众多的造林树种选择上,桉树脱颖而出,成为适宜区域的首选树种,主要原因如下:
1)桉树全身都是宝,主干作坑木用材或生产木材原木、原条,小径材、枝丫和根做薪材或生产木片,枝叶提炼的桉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和日用化工行业,整棵树几乎没有浪费。
2)桉树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材期极短、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等优点,种植和经营管理技术简单。
3)种植桉树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种植桉树第二年就可以修枝叶获益,产值在3000元/hm2以上,第三年就可以出售抚育间伐出来的小径材,5年后就可以进行主伐利用,且每年都可以修剪部分枝叶出售,投资回报快、回报率高,经济效益显著。
4)桉树产品销售容易,客户主动上门求购,足不出户就能出售,极大地方便了桉树种植户。
5)目前许多农村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少数家庭举家外出。因此,投资少、见效快、经营种植和管理简单的桉树自然成为农民的首选目标,同时也避免了因外出而造成的土地荒芜。4桉树产业发展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
1)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拉动了煤炭、交通运输、电力、医药、日化、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拓宽了就业渠道,吸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了当地经济发展。
2)以大莫古、小百户、芳华为主的3个桉树主要种植区,大部分农民通过种植桉树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
3)桉树从种植到经营管护、修枝熬油、抚育采伐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力,许多人不出村、不出县就能打工实现收入,有效地减少和降低了因外出打工产生的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带来的社会问题。
4)陆良县的主风向西南方向大量的荒山荒地种植桉树成林,近年来县城的风沙受到了有效扼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5)由于桉树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涌现了许多种植大户和种苗、经营、加工、营销等专业户,他们相互之间的拉动和带动,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通过桉树的种植,大幅度地提高了种植区林农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为实现林业现代化及大农业的现代化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观念新的新型农民。
7)桉树产业的发展能新增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不但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为实现建设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经济和现代工业强县,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5桉树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近年来,一些人散布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有毒”、“致旱”,甚至说政府已严令禁种、现有的桉树要全部砍除等,造成一定范围内林农的恐慌,严重影响了林农的积极性。这既没有科学依据,又没有政策法规依据。
5.1桉树是否是“抽水机”
有人认为桉树是“抽水机”,是因为桉树人工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林地土壤中的大量水分,会导致林地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林地和周边土地的干旱。中国林科院杨民胜研究员认为,虽然桉树生长迅速,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用水量相对较多,但是以水分利用率为标准,与其它树种相比,桉树仍属于节约水分的树种。例如,每合成1kg生物量(干质量),针叶树种松树需消耗水1000L,相思属、黄檀属、合欢属、水皮黄属、咖啡属等树种则需水800L以上,而桉树需水只有510L。可见,桉树对水分的利用效率很高,产生相同的生物量其所耗水分最少。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主任徐大平的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专业期刊《TreePhisiology》上,他认为,学术界已达成“桉树有涵养水源的作用”这一共识。“桉树人工林涵养水源作用明显,桉树利用水的效率较高,生产相同的生物量只消耗其他农作物所需的1/3~1/2的水量”。桉树高效用水从叶片和嫩枝上覆盖一层蜡被就可见一斑。同时,在陆良县主要种植的蓝桉和直干桉的幼树叶片是垂直生长的,这就有效地降低了水分的蒸发,充分说明桉树利用水的效率。虽然速生期的桉树对水分需求较为旺盛,但其根系主要分布在地层50~100cm,对土壤水分的利用也只限于上层土壤,不会影响到深层地下水位,随着栽种年限的增加,桉树的生长逐渐减缓,对水分的需求将逐渐减少,逐步具备涵养水源的功效,这从幼树叶片垂直生长到中龄林桉树叶片平面生长也能得到验证,桉树并不是森林土壤的“抽水机”。
1999~2002年,中澳科学家在雷州林业局开展了“桉树与水科研项目”研究,在河口和纪家林场2个观察点的3a生桉树人工林其年度水分蒸腾量分别为450mm和537mm,其水分蒸腾量只占雷州半岛年降雨量的1/3左右,也就是说,其水分循环是可以达到平衡的。因此,在降雨量大于800mm的情况下,桉树根系不吸收地下水,不会造成地下水的减少。而陆良年均降雨量达970mm,这表明在陆良县种植桉树人工林不会对地下水位产生影响。而且,同其它林分一样,桉树人工林还具有一定的水源涵养作用。因此,桉树是“抽水机”之说是一个伪命题。
5.2桉树是否是“抽肥机”
桉树是否将土壤肥力抽掉,导致林地的地力衰退呢?澳大利亚JONNDavidson教授就桉树对林地土壤养分的消耗问题进行过实验,结果表明,尾叶桉人工林对林地养分的总吸收量和收获带走量都是比较低的;福建林科院叶功富等人对长泰县岩溪林场和南靖林场的桉树养分循环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如砍伐只取木材,而把树叶、树皮、树枝桠归还林地,则养分的损失仅占积累量的20%。陆良县种植的桉树主要是油和材兼用品种,人们不仅获取整株桉树,就连桉树林地上的枯枝落叶也不放过,桉树林地肥力衰退那是肯定的。但是,随着桉树经营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广大林农吃下了定心丸,经营管理的水平和积极性不断提升,采取了各种补肥措施,一些二代、三代萌发树也焕发了生机,土壤肥力得到了有效维持。
5.3桉树是否“有毒”
有人说桉树会排放一种毒素,因此桉树没有病虫害,致使没有飞鸟到桉树林中觅食,导致桉树林内“草不长,鸟不飞”。目前科学证明桉树是无毒的树种,而且还可以被动物和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澳大利亚的动物考拉(树袋熊)生活在桉树林中,专吃桉树叶为生;此外,澳大利亚从南到北到处都是桉树林,各大城市的饮用水源的涵养林基本上都是桉树,澳大利亚人从未反映过桉树林区的水源不好,更不要说有毒了。再有,桉树有一种副产品—桉叶油,主要成份为桉醇,用途十分广泛。我国生产的桉油主要供外贸出口,在国内则用于香料和医药,产品有洗涤用品、香水、糖果、十滴水、清凉油、防蚊油、驱风油、瑞草油等。
在陆良县,40岁以上的人都知道,20世纪70~80年代全县各地熬大锅药预防流感和百日咳的主料就是桉叶,在那个医疗水平还相对落后的年代,桉树为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陆良县一些头皮较多的人和皮肤骚痒者利用提桉油过滤出的蒸馏水洗浴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一些得“香港脚”的人直接用桉油擦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些作用多年来却从未有人反映过有毒副作用。因此,桉树“有毒”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和现实依据的。
5.4桉树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
桉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是指对林分水平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客观地说,桉树人工林确实是集约经营的纯林,其生物多样性肯定不如天然林,但绝对没有严重到地上不长草的程度。这不单单是桉树林的问题,也不单单是陆良县的问题,这是全球所有人工纯林的共性,尤其是采取集约经营纯林的共性,如陆良县20世纪末在全县大面积种植的华山松林及柏树林,更不用说果树林及农作物了,因为人们为了获取土地经营的最大效益,就必须清除非目的其它植物。华南农业大学谢正生等人在广东雷州半岛5个不同地点桉树林下的调查结果显示,采集到的植物种类共有61科、127属、150种,结果证明,桉树人工林对雷州半岛森林植物的多样性并未造成什么影响。1998~2001年,西南林学院教授、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曾觉民对滇中高原人工桉树林植被恢复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与造林前相同林地对比,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性等不是减少而是增多。在少数情况下,桉树林下植被少,这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①初植密度大,加之桉树幼林生长较快,1a生幼林就能郁闭,导致林下阳光少,营养竞争激烈,造成植被稀少;②人工林抚育强度大,除草及时,高度集约经营,使得杂草难于生长;③个别地方在造林前其本身的植被生长就很少。
在陆良县,许多桉树种植户为了清除林地上的杂草想尽了各种办法,但还是无法清除,杂草杂灌与桉树争夺水分和养分,严重影响了桉树的效益发挥,如板桥镇的方光海、小百户镇的高毅,大莫古镇的赵正荣等人的桉树林地皆如此;位于芳华镇韭菜坪水库边的桉树林,由于海拔高,桉树长势较差,近5年来均未对桉树林采取任何抚育管理措施,但其林内的生物多样性不比周边其它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少。其次,在陆良县的桉树林中均能发现有鸟、小动物、菌等。以上事实表明,桉树人工林对植物多样性并没有造成任何不良的影响。
5.5桉树是否“致旱”
5.5.1云南干旱原因
2009年以来,我国西南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极严重的连旱,桉树及橡胶树致旱的传言不胫而走,尤其是2011年网络盛传《云南超3000万亩桉树林终酿世纪生态大灾难》的旧闻,更是把桉树指为罪魁祸首。为此,国家林业局、气象局组织专家开展了“西南地区特大干旱成因及桉树种植对旱灾的影响”专题调研,云南省也组织专家进行了系统分析。2011年3月31日,原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在全省水利会议上以历史数据和专家分析,力证云南干旱的客观成因:①云南处于低纬高原的特殊地理位置,特别是省内几条近似南北走向的大山脉对气流的隔阻,导致空气中含水量极低,难于形成有效降雨;②多变的气候环境影响,云南属于季风气候,由于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大气环流异常,偏强西伸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长期控制云南省,阻断了孟加拉湾暖湿气流,而北方冷空气不易到达云贵高原腹地,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这次干旱的直接原因;③复杂的地质构造,云南属岩溶地区,且山区面积占94%,降雨径流大部分渗入地下或流入下游,难于发挥对地表植被的涵养作用。
5.5.2云南桉树林不可能影响大范围气候变化
据2010年第五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成果,云南省现有桉树面积24多万公顷,占人工林的7.28%,占森林总面积的1.27%,而天然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84.53%。因此,小规模的人工林,尤其是极小规模的人工桉树林,是不可能对云南干旱乃至大气环流造成影响的。云南历史上出现旱年的年份比较多,近几十年来更是频繁出现,从公元1300年以来的691年间共出现干旱年211次,平均3.3年一次,其中大旱年76次,平均9.1年一次。建国以来共发生8次大旱且多以冬春夏连旱为主,2010~2012连续3年的干旱是特别突出和严重的一次。而云南桉树大面积发展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因此,营造桉树人工林与云南干旱没有必然联系,桉树“致旱”之说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6桉树速生丰产林发展对策
1)合理规划造林地,实行科学经营。在商品林规划范围内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带种植桉树。注意森林类型的共融性和双赢性,森林景观的协调性。
2)根据各地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桉树树种和品系。
3)在土层瘠薄、生态脆弱的地方禁止发展桉树。
4)开展集约经营,进行平衡施肥,以补充林地土壤的养分。
5)选择合理的配置密度。桉树的造林密度不宜过大,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可采用1m×3m,1.5m×2m,1.5m×3m,2m×2.5m及宽行窄株配置。
6)在山地条件下,桉树造林应采用沿等高线穴状或撩壕整地。禁止全面整地,尽量保留造林地的原有地被物。
7)营造桉树与其他一些树种的混交林,如用圣诞树、黑荆树、相思树等与桉树混交,保留山顶、山箐、山脊生长较好的原生针阔叶林,与桉树形成块状混交林。
8)合理利用桉树林中的桉叶,其采叶范围控制在桉树树冠高度的1/3~1/2内,决不能掠夺式地采集桉叶。7结语
陆良县正在开展中低产林改造,在条件适宜的山区、半山区采用速生的桉树营造人工商品林应是首选。只要按照两类林的划分,严保全县4.92万hm2公益林的底线,坚持适地适树,合理规划,科学种植,注意保持原生态特征,发展桉树人工商品林可以带来可观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是陆良县经济振兴战略。
参考文献:
[1]祁树雄.中国桉树[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曾觉明.滇中高原人工桉树林植被恢复功能的探讨[J].云南林业科技,2002(1):1-13.
[3]保绍明,吴建国.陆良县桉树资源现状及对策[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4):21-25.
[4]白成亮.正确评价桉树的“功过”[J].云南林业,2010(5):1-4.
[5]吴,谢耀坚,王志华.西南地区特大干旱与桉树种植关系分析[J].林业经济,2010(6):120-122.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监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X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22-0213-01
1生态环境监测的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伴随而来,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环境问题在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的认识也有了较大的转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层面,而是扩充到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
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是指通过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各种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上的时空格局进行度量,并通过监测生态条件和变化因素,从而获得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变化趋势。从监测对象上来说,生态环境监测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有所不同,与工业污染监测也有所不同。目前我们所说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在于宏观的、大范围的生态破坏问题,主要用来反映人类活动对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有机综合影响的优势。因此,生态环境监测的对象大致可以分为:草原、湿地、湖泊、海洋、森林、农田以及物候、气候和动植物等。在研究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时,生态监测是在环境监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是发展生态监测的基础条件。充分理解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概念,能更好的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技术的分析。
2生态环境监测的内容分析
2.1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
在生态环境环境监测中,其核心原理是准确性原理,即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活动得到的生态环境信息是历史的记录,是环境历史的实际反映。因此,生态环境环境监测在满足准确性原理时,就必须实现以下三个基本原理。
1)代表性原理。所谓代表性原理是指生态环境环境监测具有有限的点或断面代表“无限”的环境整体,并以有限的采样频率来代表生态环境变化的信息;同时,以有限的数据信息来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
信息。
2)完整性原理。完整性原理是指生态环境环境监测需要采用生态环境的要素、相素以及环境压力等组合而生的监测模式,来反映生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和复杂性,这也是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性的体现。
3)规范性原理。规范性原理是指生态环境环境监测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来综合反映环境监测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深刻体现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精密性。
2.2监测对象
1)监测的范围。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范围包括城市、农村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其范围既是流域性的,也是全国性。具体范围的划分应根据需求和目的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划分。
2)环境“要素”。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环境要素、环境保护部门、相关的资源部门等。
3)环境“相素”。环境相素主要包括:同一个环境要素和环境介质中的多种监测,例如水环境监测中的水相、生物相等;环境空气监测中的气态相和固体相等。
3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技术分析
3.1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流程分析
1)实地调查,资料收集。在进行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时,首先要进行实地调查,即根据受监测区域所反映的特点,对实地的气象、季节以及地形等因素进行分析,做好现场调查,对调查的信息进行收集汇总,为后期的环境监测提供充足的判断依据。
2)确定监测项目。在环境监测项目的确定中,首先要确定环境监测布置和采样的时间和方式,选择正确的样品保存方法,做好环境样品的分析和测试工作。
3)得出处理数据,上报数据信息。在完成了实地调查和信息收集之后,通过数理计算方法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同时,将最终确定下来的信息进行复审,确认无误后及时上报。
3.2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技术方法
在选择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之前,必须结合生态环境监测对象现有的条件,并充分的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来制定最佳的监测方案。总的来说,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技术方案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生态环境问题的提出,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点的选择,环境监测的内容和设备,环境监测的场地以及监测数据的处理等;建立信息数据库和生态环境监测问题模型,最好监测规划和评价等。
目前,在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技术方法方面,最常见的生态监测平台是宏观的监测,这种平台必须以当前最先进的3S技术为支撑,配置大容量的计算机装备和信息处理装备。3S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处理技术、遥感技术以及GPS等,这三大技术构成了全球空间观测、空间定位和空间分析的监测一体化系统。
3.3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技术改进
1)作为最先进的3S技术,在其应用于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还要充分的与地面的监测技术相结合,实现宏观和微观兼得的全面的生态监测。
2)实现一体化的网络设计,在生态环境环境监测中,建立一体化的网络设计,根据生态环境的变化,从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中由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评价发展为生态环境的风险评价,实现了生态监测的预警机制,提高了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水平。
除此之外,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的类型以及不同生态环境问题,相应的制定出不同的生态环境监测标准,重视对生态环境动态的监测,时刻掌握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变化。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要求。在今后的发展中,生态环境环境监测将被提出更高的要求,更深层次的服务于环境管理中,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屈红艳.生态环境监测及在我国的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185.
[2]姜必亮.生态监测[J].福建环境,2003,20(1):4-6.
[3]孙天华,刘晓茹,傅桦.浅评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现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
27(3):78-81.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生态用地;调控;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6-1474-04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何建设好生态环境,合理规划生态环境建设用地,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研究课题。所谓生态环境用地,是指能通过维持自身生物多样性、优化生态结构和功能,从而对主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生产力及可持续性起到支撑和保育作用的土地。在对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分析和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及其他相关政策和法规,开展生态与环境建设用地研究,调整优化用地结构,增强区域生态用地管护,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河北省霸州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北临永清、固安、廊坊市安次区,东临天津市西清区、武清区,南接文安,西邻保定雄县,介于北纬38°58′57″-39°13′10″,东经116°15′23″-116°55′09″之间,总面积801.45 km2。霸州市地处海河水系下游,境内主要有大清河、中亭河、牛河、雄固霸新河4条河流。市域内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量东西分布不均。霸州市现辖有7镇5乡1区和2个办事处,383个行政村(街道),总人口59.7万。全市目前基本形成了以金属压延、钢木家具、塑料加工、机械加工、林木加工、食品加工、乐器制造、线缆制造为主的支柱产业,兴起了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是中国最大的薄壁管生产基地和钢木家具生产基地,中国北方最大的西洋乐器生产基地。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对河北省霸州市生态环境及生态用地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现状区域生态承载力与规划期内区域承载力的差值来定量地描述区域承载力状况,按照生态承载类和压力类两类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确定各因素权重,计算区域生态承载力综合指数,以现状生态承载力指数与规划生态承载力指数的差值作为期内需增加的生态用地调控量。
2.2 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河北省霸州市为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来源于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数据,经济数据来源于霸州市国民经济统计年鉴,规划数据来自河北省、霸州市生态建设规划纲要。
3 霸州市生态用地结构调控
3.1 霸州市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霸州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土地沙化、污染多元化、地下水位下降等。霸州市东北部多风沙地区,多年来形成的风积沙丘,地面起伏不平,土质以沙壤和风沙土为主,地下水资源状况和排水条件都差,加上上世纪中叶前因缺乏管理导致该地区植被被严重破坏,树木遭乱砍滥伐,逐渐导致水土流失风沙屡起。近些年来,霸州市环境污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地膜使用量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畜禽粪便随意堆放、工业废水处理不彻底,尤其是中亭河、牛河中每年有大量工业废水和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排入,环境日益恶化。霸州市严重缺水,随着工业、农业用水和城市用水的不断增加,在城关、牛百弯形成了两个独立的漏斗区,总面积达到394.0 km2,漏斗中心埋深分别达到38.23 m和50.35 m。
3.2 霸州市生态承载力差值测算
生态承载力是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最大承受能力,是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系统所允许的人类活动的最大强度。本研究用现状区域生态承载力与规划期内区域承载力的差值来定量地描述区域的承载力状况。
3.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分生态环境承载类指标和压力类指标两类。承载类指标能直观反映生态环境的优劣,体现生态承载能力的大小,包括城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森林覆盖率、城市化水平,为正向指标;压力类指标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所带来压力大小的反映,包括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口自然增长率、恩格尔系数,为负向指标。
根据霸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统计年鉴及林业部门的相关资料,确定现状区域生态承载力的评价指标值;参照《河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确定2020年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值,以此作为规划期内区域承载力的评价指标值,霸州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见表1。各评价因子的权重采用特尔斐法确定。
3.2.2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对于正向指标,用原始值与极大值(规划值)相比;对于负向指标,用1减去原始值与极大值的比。即:
Fi=Xi/Xmax(正向指标)
Fi=1-Xi/Xmax(负向指标)
式中Fi为第i项指标的标准化值;Fi为第i项指标的现状值;Xmax为第i项指标的极大值(规划值)。
3.2.3 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用加权求和法,将各因子的标准化数值与该指标的权重乘积相加,得到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表2)。
D=Fi×Wi
式中:D为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F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W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3.2.4 生态承载力分析与生态用地差值计算 霸州市现状生态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483 2,规划期末生态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704 6,差值为0.221 4。由此可见,霸州市现状的生态承载力与规划期内的生态承载力还有一定距离,要保障人居环境质量不断优化,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加生态用地量,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生态承载力,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 霸州市生态用地结构调控
根据区域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构,进行生态用地调控的目的在于,从用地结构调整的角度,增加生态用地量,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中生态用地效益的发挥,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本研究所指生态用地包括具有生态调节功能的园地、林地、草地和水域。
3.3.1 生态用地差值预测
S2020=S2009×M2020/M2009
式中:S2020为2020年生态用地面积;S2009为2009年生态用地面积;M2020为2020年生态承载力指数;M2009为2009年生态承载力指数。
根据霸州市2009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2009年生态用地为13 996.70 hm2。依据上式,可以预测到2020年生态用地为20 409.92 hm2,两者差值为6 413.22 hm2。
3.3.2 生态用地调控 生态建设的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遵循开发利用和整治保护相结合的原则,适度、充分、集约地高效利用土地,在持续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实现土地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由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是生态过程和经济过程的综合统一,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不仅要考虑经济效应,还要考虑生态效益。可持续土地利用的生态承载力,必须结合本地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状况进行生态用地调控研究。区域生态建设土地利用调控(H)是在综合平衡社会(S)、经济(E)与资源环境(R)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分析,并通过生态承载力和可供生态环境用地的研究结果,合理配置调控指标,使S-E-R综合生态系统达到和谐发展的目标。
生态用地调控受现状生态承载力、理想生态承载力和可提供生态用地的三重制约。经测算,霸州市现状生态承载力与理想生态承载力差值所需增加的生态用地为6 413.22 hm2,还需要考虑区域实际可提供的生态用地。在GIS平台上,采用对点、线、面缓冲的方法,进行生态用地布局优化,同时考虑林业、水利等部门规划,计算霸州市可提供生态用地为22 434.00 hm2,即与现状的生态用地差值为8 437.30 hm2。这一结果表明,霸州市有充裕的空间达到生态用地的要求,生态用地调控值可取6 413.22~8 437.30 hm2(表3)。
4 对策与建议
4.1 大力实施生态工程建设
依据评价结果,大力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实施造林工程,治理东北部风沙。在村庄、城镇周围发展环村林、环城林,创造风景优美、环境怡人的人居环境。对东淀、蓄滞洪区、南水北调工程沿线进行生态修复治理。加强城市与工业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治理地表水及大气污染,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村。
4.2 加强区域生态管制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严禁使用剧毒、低效、高残留的化学合成农药,大力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增施有机肥,发展农村沼气工程,杜绝污水灌溉,尤其是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严禁盲目开荒和破坏自然植被的活动,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发利用荒地资源。禁止破坏水土保持林、护岸林等一切与水源保护相关的植被,以及其他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
4.3 建设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根据区域特性,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建设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在农业发展区,大力发展“畜禽―沼气―作物”生态农业模式,构建农田林网;东北风沙区可大力发展“林果-牧草-畜禽”复合生态模式;在南部蓄滞洪区,发展湿地生态模式。
4.4 强化生态环境管理
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环境监理能力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及时听取社会各界对环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大科研投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制定和实施长期而全面的全民环境教育计划,注重发挥网络、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养成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清军,鲁俊娜,程从勉.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以石家庄市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6):1122-1127.
[2] 杨志峰,胡廷兰,苏美蓉,等.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城市生态调控[J].生态学报,2007(8):3224-3231.
[3] 邓红兵,陈春娣,刘 昕,等.区域生态用地的概念及分类[J]. 生态学报,2009(3):1519-1524.
[4] 张 磊,万荣荣,胡海波,等.生态用地的环境功能及空间整合――以南京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10):1222-1227.
关键词:农村环境质量;污染;监测;治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农村对资源盲目的开发与对环境污染的无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成为我国食品安全隐患的主要来源。因此我国急需探索一条科学的、合理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道路。
1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环境监测制度及技术方法标准
监测数据是改善环境质量的科学依据,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针对农村环境质量的监测技术及方法,虽然我国目前对此也做过试探性研究,但是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技术方法,建议为了使监测数据更具有可比性及科学性,专门成立农村环境监测机构,固定监测人员,合理布置采样点位及采样方法,制定统一的监测技术方法,建立农村环境质量数据库,研究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规律,为更全面具体的了解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制定改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合理规划农村布局及加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
农村作为我国的粮食储备库,其环境质量关系着全国人民的饮食安全,因此建议对我国农村在进行普查,并统一监测标准及评价机制,根据普查、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及监测结果,对其环境质量进行分级,并将我国农村分为传统作业型农村、现代机械作业型农村、养殖型农村、工业生产型农村。其中传统作业型农村主要是使用绿色肥料、基本上不使用农药,其水质、土壤、空气及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农村,这是我国应该大力保护及提倡发展的农村;现代机械作业型农村是使用化肥、农药及机械作业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也是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为了提高粮食质量与产量,建议对农药化肥制定合理的使用标准,统一生产作业,定期对该地区的土壤、水质、空气及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监测调查,以此为科学依据,进一步改善其环境质量;养殖型农村主要从事家禽、家畜养殖为主,提供肉类及蛋类的主要产地,也是对农村水环境污染贡献较大的地方,由于家禽及家畜的排泄物可作为农作物的肥料,建议养殖型农村与现代机械作业型农村能够穿插布置,以便于农作物秸秆及养殖排泄物的综合利用。工业生产型农村主要是指以工业生产为主的农村,随着城市的扩大,工业有向农村扩展的趋势,占用大量的耕地及对农村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污染,特别是有毒、有害、 “三致”物质、易于在生物体内累积的有毒物质对农村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建议严格控制工业向农村的扩展,对于现有的对耕地很近的工业的污染物排放严格管理,确保达标排放,加大对该农村区域的工业及环境质量的监测频次,防止农村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
3 加大投资力度,建立规范化的农村环境管理机制
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工作任重而道远,是一项关系民生的重要任务。建议专门成立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加大对硬件的投资及人才的配置,专门负责农村环境的管理、监测、污染现状及其规律研究、环境的修复方案等等,为政府部门及时了解农村的现状及制定农村环境保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4 因地制宜制定农村环境生态恢复方案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域差异很大,农村环境也存在很大的差别,特别是生态环境方面。目前,我国面临着严重的农村生态问题,特别是西部草原的退化引发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林地无节制砍伐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农药化肥的使用引起的土壤质量急剧下降及盐碱程度加剧、农副产品的安全等等生态问题,都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农村的生态保护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急需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
生态问题是个历史积累的结果,因此生态的改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我们国家在改善农村环境、恢复生态方面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农村的环境安全问题及生态问题仍然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甚至有些居民喝不上清洁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不上安全的食物。
本文建议各级政府部门重视农村环境的生态恢复,在农村环境监测的基础上,对农村的环境污染状况及其规律进行研究,进而因地制宜的制定生态恢复计划及方案,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态环境。
5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农村的发展,所以国家提倡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居民集中有利于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村垃圾的收集及清运。但是与各方面发展都很成熟的城市相比,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是处于起步状态,特别是农村的生活垃圾随意排放而引起白色污染,农作物秸秆得不到有效处理致使每年收割季节因秸秆焚烧引起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居民及家禽排泄物直接排放引起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严重污染问题等。根据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提高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建立起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清运及处理系统,集中建设污水处理管网及中水回用系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处理农作物秸秆及排泄物,尽量变废为宝,将其资源化、无害化。
结语
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任重道远,首先应制定针对农村环境质量统一的、科学的、合理可行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监测技术方案,建立起农村环境质量污染数据库,探索其污染现状及其发展规律,为污染质量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着资源循环利用原则,合理规划农村布局,建立有利于资源循环使用的农村生态园区,保护未被污染的、生态良好的农村区域,限制污染较为严重的农村的发展,逐渐淘汰在农村地区建高能耗、高污染、有毒性的工业项目,并加强对这些区域定期监测,随时掌握环境质量的变化方向;加强及规范农村环境的管理机制,加大资金及人力的投资,确保农村环境改善有序进行;因地制宜的制定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方案,为改善农村环境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新农村建设,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魏晋,李娟,冉瑞平.等.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研究综述[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9).
[关键词]旅游 投资项目 风险管理 市场定位 金融风险
一、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其构成因素
旅游投资项目管理具有一般项目管理的特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特性,根据对于旅游投资项目特征的归纳研究,旅游投资项目具有关联性强、敏感性、专用性、依托性、投资额度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征使得旅游投资项目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据一项数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所面临的困难在2005年~2010年期间以每年7.3%的速度在增加。
根据旅游投资项目特征及其对于风险管理领域和内容的影响和作用的阐述,构成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因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项目环境风险,其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和自然风险;项目核心风险,其主要包括设计风险、施工风险、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这些外在风险因素与企业自身对于风险管理的水平和状况一起构成了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因素。
二、目前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探讨
我国旅游投资主体对于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起步相对较晚,主要始于2003年随着加入WTO步伐和程度的加快加深。数据调查统计显示,2004年~2010年期间我国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投入增加幅度年均达到了5.7%,2010年总水平达到了2004年全年投入总额的11.3倍,旅游投资项目主体中超过30%的比例初步建立了项目风险管理的识别防范机制,风险管理所覆盖的领域和范围在2010底达到了48.3%。但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中对于生态环境风险的评估应对机制及其实施方法等还缺乏有效的方案和模式。目前旅游投资项目投资和开发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影响和作用日益显现出来,有的甚至出现了旅游项目开发中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采和过度开发问题,同时反过来生态环境的破坏给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运营带来了巨大负面作用,有数据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期间全国旅游投资项目开发中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引发的整个旅游行业的损失达到了数十亿美元。
2.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中旅游项目市场定位不够清晰、价值定位趋同化问题严重。目前在伴随着旅游业快速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投资项目开发的重复性建设和市场定位趋同化现象已经影响了整个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工作。数据调查显示,2008年~2010年期间投资开发的旅游项目中约有48.3%的旅游项目的市场定位趋同率在87.9%以上,这与同期国外旅游投资项目的市场定位创新存在较大差距,改期间欧美国家旅游投资项目的市场定位集中化系数只有0.23,呈现出较弱的趋同化程度。
3.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中对于项目工程建设中的金融风险及其融资方式估计不足和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目前我国旅游投资项目由于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特别是国家金融资本市场管制等方面的影响,其项目施工和工程进展中的财务风险较大,与国外该项指标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了20%~30%之间的幅度,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在于旅游投资项目过窄的融资渠道和治理机制。
三、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中上述几个主要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根据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其构成因素的阐述,在分析了目前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旅游市场风险管理知识和理论特别是对我国旅游市场项目管理深刻的调查研究和细致的统计分析,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新形势下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1.在生态环境风险方面,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中应该从当地生态环境系统的角度出发衡量旅游项目的开发对于生态环境的压力、影响及其相关硬性指标的达标要求,以创造旅游投资项目对于当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对于项目本身的支持程度。旅游投资项目与当地生态环境方面的和谐发展,不但是衡量一个旅游投资项目风险大小的标准,也是按照日益严格的大众环保意识和不断升级的国家各级政府的环保法规的需要,为此需要研究如何在旅游投资项目开发中融入和表达对于生态环境关注和重视的解决方案和模式。
2.在市场定位风险方面,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中应该在对于旅游市场产品服务组合和旅游市场细分需求深刻的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差异化营销策略将旅游项目的开发定位在具有一定市场规模和鲜明需求特征的旅游细分市场之上。当前旅游市场产品和服务组合结构层次相对单一、新产品开发力度不足以及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体相对集中,加大了旅游投资项目开发中的市场经营风险,使得旅游投资项目所开发产品的差异化缺乏足够的表达方式,其所向目标客户提供的有区别价值和利益缺乏有效载体。
3.在金融风险方面,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中应该针对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和当前紧缩货币政策及其高通胀压力的宏观经济形势,对于旅游项目特别是其工程施工阶段的金融财务风险做出适当评估,同时积极拓宽旅游项目开发中的融资渠道。旅游项目投资别是施工阶段由于目前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使得其中的金融财务风险得到了提高,特别是旅游投资项目目前相对狭窄的融资渠道,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成本都与正常指标值产生了较大的偏离。
四、总结
本文对于新形势下的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就当前旅游投资项目中的生态环境风险、市场定位风险以及金融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希望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新时期下旅游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产业结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与评价;银川市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0002903
1引言
现阶段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不同区域的的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效益做出了分析[1~9],产业结构作为联系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一条重要纽带,不仅是一个“资源配置器”,更是环境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的质和量的“控制器”[5]。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约束已越演越烈矛盾突出,据此情况在我国的十的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所以在此起点上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优化产业结构,推出生态型的产业结构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宁夏统计年鉴2011年和宁夏各地市2012年统计公报。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对该区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与评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份力量,为以后环境和经济可以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2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2.1研究区域概况
银川市,简称“银”,总面积9555.38km2,其地域范围在北纬37°29′~38°53′,东经105°49′~106°53′之间。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雨雪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燥,风大沙多等。年平均气温8.5℃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3000h,是中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200mm左右,无霜期185d左右。
2.2数据来源
本文产业结构数据来自《宁夏统计年鉴》2011年,以及宁夏、各地市2012年统计公报。
3银川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3.1空气污染
据宁夏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8年银川市平均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03.86t/万人,而全国二氧化硫的平均排放量为149.92t/万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98%,且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一直在增长,到2012年平均排放量到达398.79t/万人,增长速度是48.88%。虽然银川市的生态环境比其他省份要好,但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3.2水污染
2010年银川市废水产生量为16417.6万t,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893.7万t,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9.50%,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0523.9万t,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为75.52%。银川市的水压力一直在加重,所以应有效利用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循环。
3.3固体废弃物排放
银川市2011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量是627.7479万t,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0.6080万t,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526.0922万t,,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28.1767万t,工业固体的处置量是73.479万t,分别占生产总量的83.8%,4.5%,11.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83.8%,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银川市在近半年内16.2%固体废弃物没有循环利用,这导致了资源浪费且破坏了生态环境。
6讨论
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以产业结构标准来衡量是全国统一的一个指标,所以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后的高级化是首当其冲的,本文运用生态环境影响方法定量地评价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避免单一产业结构变化对生态的影响,避
收稿日期:20140815
作者简介:吴大旬(1963―),男,湖南新晃人,侗族,主要从事中国南方民族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
免评价的不全面性,进而综合反映人类的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本文以银川市为研究对象,从时间上对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川市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呈现出三个阶段,在1994年第二产业最高时环境影响系数影响最大,当时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是16.6%、47.1%、36.3%。在2002年第三产业最高时环境影响系数最小,当时产业所占比重分别是9.3%、40.5%、50.2%。从以上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和下降了,这时生态环境影响指数也随之上升下降,但这结构证明不是第一产业单一下降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就会下降,2011、2012年第一产业分别降到了5.08%、4.77%、4.48%,但生态环境影响指数还上升了,上升了0.03%。所以证明产业结构的合理才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指数,我们应以银川市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提出合理高级化的产业结构。需要提出的是,研究时间尺度选择比较短,产业类型上选择不全面,尤其是对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干扰强度较大的第二产业中只选择建筑业、轻工业、重工业三个指标,认为应从更长时间尺度、更多的产业类型和更广空间单元格的角度去研究产业结构变化的区域生态环境效应将具有更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影响力,这将是课题深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双成,赵志强,王仰麟.中国城市化过程及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效益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1):63~70.
[2]赵雪雁.甘肃省产业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益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2):102~106.
[3]王宜虎,崔旭,陈雯.南京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2)142~146.
[4]王西琴,李芬.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J].地理研究,2005,24(6):834~842.
[5]崔凤军,杨永慎.产业结构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2):166~169.
[6]于文金,邹欣庆.基于产业调整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优化探讨[J].环境科学研究,2008,21(5):124~128.
[7]彭建,王仰麟,叶敏婷,等.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地理学报,2005,60(5):798~806.
[8]HayoMG.Assessing the impact of pesticides on the environment[J].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1996,60:81~96.
[9]RobertG.Environmental sustain ability in agriculture diet matters[J].Ecological Economics,1997,23:189~200.
关键词 生态资本效率;绿色转型;生态资本投资;SBM;Tobit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4-0018-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4.005
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走生态化发展道路俨然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绿色大转型、绿色大变革、绿色大崛起的特殊阶段。近年来,国际社会一系列重大变化和发展趋势清楚地表明:在21世纪上半叶这一历史时期内,国际竞争逐渐从政治与军事冲突演变为资源和能源控制,国家安全日益从安全和领土安全上升为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人类伦理正在经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命中心主义”再到“生态中心主义”的时代变革,人类文明正在实现从“黄色文明”到“黑色工业文明”再到“绿色生态文明”的历史演替,世界生态文明时代正在悄然到来。尤其是2012年6月,倡导以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成功召开,再次掀起了经济绿色转型研究的新。本文将生态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禀赋视作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资本”,在对生态资本效率进行测度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资本投资对生态资本效率的影响,从而为国家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制定差别化的生态资本投资战略,促进生态资本存量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 生态资本效率问题的提出
1.1 生态资本投资是经济绿色转型的根本动力
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里造就了经济增长的世界奇迹。然而,“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社会发展道路在中国同样未能避免,传统的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给经济社会增添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为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多次强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绿色转型。尽管早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便首次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然而直到目前,经济转型的成效仍然不能令人满意。依据广义资本禀赋结构理论,资本禀赋结构是一个经济体中物质资本、生态资本、人力资本和制度资本存量的相对份额,而经济转型应遵循广义资本禀赋的比较优势原则。任何一个经济体的物质资本、生态资本、人力资本和制度资本存量都是动态变化的,即其既可能因消耗而减少,也可能通过投资与积累而增加。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制度资本的存量都有了显著的增加,但生态资本却呈现出短缺的现状,其具体表现便是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当生态资本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时,经济绿色转型的目标便是减少生态资本的消耗,同时通过生态资本投资来增加生态资本的有效供给。
1.2 生态资本的类型及其投资方式
生态资本是指直接进入人类社会经济生产系统,以生产要素形式投入经济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利用生态技术进行形态变化,通过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体现价值转换,依靠生态市场实现保值增殖,与其他资本一道创造财富和价值的生态因素的总和,具体包括生态资源存量、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整体有用性[1]。本研究所称的生态资本其实是指狭义的生态资本。根据其存在形式与投资方式的不同,生态资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生态资源型资本及其投资方式。生态资源型资本是以生产资源状态而存在的一类生态资本,包括有形资源和大量无形资源,如光、热、水、土、气、能源、矿产等,每种生态资源都包括数量、质量、存量、增量及其组合变化,各种生态资源间又存在着结构、配比、丰度及其融合共生与耗用竞争关系,在特定生态环境中形成网络状的生态资源系统。生态资源型资本的投资方式主要是,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通过洁净技术和洁净产品的生产投入,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2)生态环境型资本及其投资方式。生态环境型资本是具备环境特征并以客观环境状态而存在的一类生态资本,包括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质、宜人的气候等,每种生态环境质量要素内部的品质、流量、变换速度与各种生态环境质量要素之间的结构与组合共同构成了生态环境质量要素系统。生态环境型资本的投资方式主要包括“三废”处理投资、污染控制设备投资、生态环境保护服务投资等。
(3)生态服务型资本及其投资方式。生态服务型资本是以生态服务流状态而存在的一类生态资本,包括栖息休闲、观光旅游、生活调节、生态体验教育、生态文化服务等,各种服务功能单独地或与其他功能一起形成服务流,这种服务流能够满足人们的高端生态消费需求,提高人们生活的愉悦程度和幸福指数。生态服务型资本的投资方式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投资,以及用于提高城市环境舒适性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
1.3 生态资本效率提升是生态资本投资的重要目标
生态资本效率是生态资本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是一种产出与投入的比值,可视作是由每单位生态资本所获得的物质资本服务量,即:
生态资本效率=物质资本提供的服务量所消耗的生态资本量
(1)
在“满的世界”状态中,任何物质资本的增加都意味着放弃生态资本及其服务[2]。经济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逼近甚至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人类就不得不考虑如何以最少的生态资本消耗获取最多的物质资本服务,并将这种思想贯穿于经济系统生产和消费的整个过程。因此,生态资本效率概念的基本前提是: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获得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必须限制在其承载力范围内。由于物质资本的获得必然要消耗生态资本,要想保证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便需要对生态资本进行投资。随着可供人类利用的生态资本存量日益减少,通过生态资本投资来补充生态资本存量的做法已经难以为继,生态资本效率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其实,经济绿色转型的核心就是提升生态资本效率,其最终归宿正是高生态资本效率、低生态资本耗费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2 生态资本效率的测度
[关键词]生态文明观;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对策
一、生态文明观的科学内涵
成都市与我国其他城市一样正处于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中,而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第十届西博会上指出:“如今,全世界50%以上的新增能源消费……来自中国,中国新增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世界新增排放量的50%。”[1]我国已进入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高速增长阶段,面临着社会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和强大的国际压力,在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2]为此,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的五大目标之一。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最朴素的文明,也是最高级的文明。”[3]
本文为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成都市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项目编号:ST11-09)的研究成果。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其科学内涵是: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4]
二、生态文明观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新要求
(一)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
1.成都市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成都市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明确指出成都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生态市建设工程,是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并提出了成都市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文明高度发达”。①
2.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组成细胞和对环境污染应负主要责任的企业(目前自然环境所接受的污染物中有80%来自企业[5]),加强环境成本控制,保护生态环境责无旁贷。[2]因此,成都市要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目标,企业就必须将生产经营过程所发生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损耗计入成本,并实施有效控制。可见,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全面核算环境成本,并实现有效控制,以优化协调环境成本与环保效果及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即实现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的最合理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最小化。[6]
(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原则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需要在控制活动中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有效控制原则,即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及其效果必须遵循国家环保法规;二是成本效益原则,即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不能为实现环境成本控制而控制,而必须兼顾经济利益,甚至必须以提高企业长期的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否则,没有任何企业会有效实施环境成本控制。[2]
(三)生态文明观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新要求
结合前述生态文明观的科学内涵、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与原则,可将生态文明观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新要求概括为:实现企业环境成本的全面、持续、有效控制,即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与共赢。
三、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
目前,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取得了国家环保法规体系正逐步完善、社会环保意识正逐渐树立、基本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甚至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监管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体制机制、部分社会责任领先者企业实施了有效的环境成本控制、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正逐步改善等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环境成本控制意愿不强、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控制主体缺位、观念落后、控制方法单一、控制范围狭隘、存在“时滞”现象和成本锁入效应、信息披露不充分和社会监管不力等问题。[7]
(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的成因分析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绿地系统生态环境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开发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区域,是城市产业结构、人口结构与空间结构向农村过渡的中间地带。这样特殊的地理区位,受城市辐射和乡村固有力的共同影响,同时,这一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多,结构复杂,变化迅速;人类活动频繁、复杂,生态环境体系呈现动态变化,并有恶化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体系的构建,对实现城市边缘区以及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城市边缘区概述
概念
R.G普里奥(1968年)认为:城市边缘区是一种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地带,它位于连片建成区和郊区以及具有几乎完全没有非农业住宅、非农业占地和非农业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的土地利用转换地区。
1.2特性
城市边缘区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从城市形态上看,该地带位于市区向郊区过渡的地带,使其具有过渡空间的特性;由于其在土地所有制、土地利用形式、经济与人口构成、空间建设的模式与景观以及社会观念、管理体制上与城区存在着明显差异,使得“城”和“乡”的内涵和表象在这一地带混合,使其具备多元性的特征;加之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城市边缘区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使其具备动态性,今天的城市边缘区有可能是明天的城市的次级中心,今天的乡村有可能是明天的城市边缘区。
城市生态环境及其构成
特定的城市区域中,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统一体以及这个统一体中进行物质能量流动的因素,称为城市生态环境。所以城市生态环境由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沟通自然、社会、经济的各种人工设施和上层建筑(合称人工生态环境)组成。
城市边缘区的环境现状分析
1)城市扩张无序,土地利用没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规划,使城市边缘区的土地资源、生产资料浪费严重;经济利益、对资源的不合理分配等原因,使城市边缘区的耕地、自然资源如河流、大树、果园、林地等流失严重。结果一方面是城市绿地耕地减少,土质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是自然景观破坏,物种和景观的多样化减少,生态安全性降低。
2)由于城市边缘区对于城市中心的疏散功能,众多污染源体的工业集中聚集在城市边缘区,加之环境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匮乏,环卫设施的紧缺,使城市边缘区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污染的困扰,环境急剧恶化。
城市边缘区绿地系统功能定位
城市边缘区的绿地系统是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在城市生态环境体系的建设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丰富了城市绿色空间、改善了生态环境、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维持了城市的生态平衡。
1)城市边缘区的绿地系统能够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边缘区绿地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在中心城区绿地饱和的情况下,弥补了城市整体绿地面积的不足,充实、扩展了城市绿网,丰富了城市绿色空间,推动城市区域生态建设的进程,改善城市区域环境质量。比如:城市边缘区内的道路绿化及防护林建设,一个方面通过合理的规划运作让城市先绿起来,另一方面也起到生态防护、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形成一道屏障,一城市的绿色防护墙,减少了各种灾害的发生频率。
2)城市边缘区的绿地系统的建设带动了区域经济及其他产业发展。
城市边缘区的绿地建设方式是多样的,不是单一的植树造林,也可以是农田景观、果园、林地等。这类绿地的规模建设不仅能够形成较大的规模效益,也能带动诸如农林牧的第三产业、房地产、旅游观光业的发展。目前众多大城市的旅游观光园的蓬勃发展中可以得到良好的印证,其田园的甜美,风景的乡村气息,自由回归自然的采摘生活,已经成为城市边缘区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同时促进本土文化的延承,地方特色的景观格局的形成。
城市边缘区绿地建设中,以保护和有效利用原有植物群落为主,适当引进适合本地域生长的植物,可以有效的促进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本土植物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有助于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地方特色的景观格局的建立,赋予城市风貌一定的特色。
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体系的构建
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在建设中应遵循整体性、系统性的原则。基于以上对城市边缘区现状环境的分析、重点针对绿地系统功能的分析等,笔者认为应该重点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体系的构建:
立足区域,规划先行
城市的无序扩张,边缘区域内建设活动的随意,是边缘区内各种问题并发的根源。因此,全局性整体性的规划引导,对于城市边缘区内的生态环境的建设至关重要。规划先行,立足区域的整体发展,城市扩张的方向以及土地利用布局,建议采用分散集团的布局模式,注重用地分区的划分,分析并确定各组团的功能定位以及组团在城市整体空间发展中的位置,制定统一全局的长远性的城市边缘区的综合规划。
在此规划的指导下,若干规模适宜的集团,有机分散在城市的边缘区域,其中,每个集团内都安排生产、工作、居住、娱乐等功能,做到就近工作,就近居住,就近娱乐。每个集团即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中心城区、边缘集团之间,以及各集团之间,都保留有大片的绿化隔离带或者是成片的菜地、果园、高产农田、林地等,以此来遏制城市的“摊大饼”式的盲目扩张,减少对耕地等自然资源的侵占,维持生态环境的多样化。
规划设计合理的农田绿网,建设组团绿心增加区域斑块绿地
基于城市边缘区内必须保有一定的耕地农田,来保证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规划设计合理的农田绿网是建设绿化隔离带最合理方便的方式:大面积的农田中结合城市道路、乡间小路、过境交通、林地等适当的引入一些绿色林带。这种方式一方面,提高了绿地系统中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并能够形成合理的城市绿网格局;另一方面,可以将乡村的田园风光以及新鲜空气带入市区,促进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改善,充分发挥城市边缘区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
根据“绿心理论”即由于大气环流和城市热岛的共同作用组团中心的大面积绿地能够有效地改善空气污染强度。因此建议,在城市边缘区的各个组团中心建设大面积的绿地,以此来改善城市边缘区的空气污染等问题。此外,在农田与道的交汇点、道路的交叉处、河流沿岸等位置增加绿地建设,用以保护水系和自然生态系统,促进城市边缘区的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城市边缘区域内通过农田绿网、斑块绿地的建设,形成绿地系统网格,重构城市边缘区的景观格局,促进并维持了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中重视城市气候和风环境
城市的气候、风环境等对于城市生态体系的构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将高层建筑建筑布置在城市的上风向,就相当于为城市建造了一道防风墙,将会严重影响城市的空气交换。在城市边缘区的建筑强度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将高层建筑布置在城市的上风向位置;在规划中还应重视风气候对城市功能布局的影响,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体系的发展。如某城市夏季东南季风,冬季正北,少东北风,无西风,那么城市边缘区的功能布局时,应该避免东南方向绿地林地农田等的大量流失,避免大量工业用地的出现,以此来保证夏季的东南方向的新鲜空气。而东北方向可以适当的多布置工业较多的集团。
提高居民意识,重视环境保护
环境的良性循环,最终还需要居民的保护和共同维护。在城市边缘区物质环境建设的同时,应着重提高居住于其中的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宣传保护和维持环境的重要性的同时,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规范,从法律的角度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