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创业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创新与创新教育创新是经济学概念,创新理论的奠基人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是非常复杂的思维和实践过程,产生现实不存在的新事物、新思想的人类活动。创新教育国际上定义为,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作能力或创新性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泛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在创新活动中表现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
2.创业与创业教育创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创办新企业,以谋求商业利益的活动。广义指创新的事业的活动。创业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从事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的教育,使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职业的创造者。广义讲就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创业能力指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放心判断能力、捕捉商机的能力、合法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项目运作的能力、财务知识及应用能力、团队合作共同协调能力。
3.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实现形式。创业的成败依存创新的程度。二者目标一致,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发展的总体把握,创业教育着重的是实现人的自我评价。那么,创新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个性和原创能力。严格来说,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天然的内在联系,即便某个学校称是“创业教育”,内容上、实质上还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六个特点: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学生把“被动适应社会”转变为“主动适应甚至挑战社会”;二是开发系列课程。开设有创业家养成、新事业开发、新企业创立和创新;三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分类化,家族创业、新技术创新与创业、妇女创业、大型机构创新和创业;四是注重通过模仿使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的感性体例,除各种创新竞赛外,创业竞赛尤为凸显;五是创新创业教育以厚实的学术研究为支撑。
二、黑龙江民办高校动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民办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不断探索,做创新尝试。目前,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民办高校的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初级状态,存在诸多问题,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尚不健全,创新创业科学体系尚未形成。只是单一的开设一两门简单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不够,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比较薄弱。但黑龙江民办高校也在不断地尝试探索多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从学校、社会到学生个个层面对创新创业都有迫切的愿望。学校从自身的发展需要,通过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的成绩,提升学生就业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学生希望通过创业实践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为民办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奠定基础。民办高校已经意识到教育从以知识记忆为主向以培养创造力为主转移,那就是说以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改的方向,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民办高校建立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必要性
民办高校毕业生在理论知识综合能力方便与重点国有高校毕业生有明显的差距,就业形势严峻,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这是严峻的问题。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改变学生的就业难问题。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创业水平。因为,在代的呼唤下,学历、学位教育的时代在改变,而学位不等于工作,今天社会更需要新的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而不是职位求职者。因为创新创业教育尤其自身的特点。那么,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体系在四个主要方面。一是主动适应挑战社会而不是背动适应社会,二是开发创新创业系列课程,三是学生通过模仿使学生获得创新体验。例如各种创新创业赛事,四是创新创业教育以雄厚的学术研究为支持促进民办高校的动画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性思想和观念的正确引导之下快速的发展,高校应该充分结合当前动画设计专业的实际教学规律和地域特色等来找准发展的契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开展创业途径和课程体系,围绕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开设创业管理、创业理论、创业实践课程,创新教育与实践、创新设计、创造性思维。这也符合民办本科学生的生源特点。即,他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又动脑,发挥创新长处,培养创业技能。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成为黑龙江民办高校建立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必要性。
四、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动画人才能力分析
当然,在动画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际的创新过程中,由于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和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难点和问题加强研究,进一步探讨学分制的实行问题、课程体系的进一步整合的问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问题等,进而促进龙江动画产业的发展。创新教育在采取导师的模式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人际沟通的能力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是创业能力的重要基础,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社团,社会实践以及第二课堂的活动,通过活动和工作可以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并能扩大学生的社交圈子。
2.经营管理的能力学生没有经历过企业实际经营的环境,而理论仅仅通过授课的形式获得。通过接触市场,鼓励学生深入一线,引导学生参与市场的活动,了解客户需求,掌握消费者的实际期望,了解市场需求,为其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奠定基础。
3.团队协作能力团队的合作能力通过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协作的优秀团队完成。创业唱歌的要素之一就是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创业成功的要素之一。创业团队能力具有互补性及其共享性的特点。在社团活动拓展素质训练,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五、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实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关键词:师范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1地方师范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创新创业师资队伍配置尚未充分完善
通过调查得知,地方师范院校师资队伍配备尚不完善,多数院校校内专兼职教师中只有极少数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校内兼职教师接受企业实践锻炼机会较少,对企业的管理运作不熟悉,对行业的发展现状了解只停留在浅层次的通识认知方面,在课堂上引用的案例多数来自于书本中单一性人物资料,缺乏案例的广泛性。校内教师队伍中双师型人才较少,在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实践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教师真正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较少。学校引进来的兼职教师及拥有企业背景的指导教师在理论水平层面有所欠缺,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意识引导有待加强。
1.2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需进一步细化
在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便利条件,具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不断增多,但目前该校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和认定还处于摸索阶段,所出台的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还不完善,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估转换标准,导致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获得的成果与学分之间没有产生直接的联系,繁重的专业学习压力和热爱的创新创业想法使学生处于两难境地,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完全投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目前,该校在校生参与创业人数所占比例高于省内同类高校,他们对学分转换制度需求度高,希望能通过创业实践成果、科技发明创造及竞赛奖励进行学分转换,以此证明自己的综合能力。
1.3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双向融合有待提升
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同时,专创融合作为有力抓手,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目前该校已经全面在大一下学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多为一线辅导员或职能部门行政人员,这些教师了解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但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知之甚少,无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导致第一课堂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与第二课堂创业实践之间缺乏宽泛的关联整合。
1.4在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过程中存在重实践轻教育现象
通过调研发现,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整体推进中,创业实践具有见效快、易操作的特点备受青睐,为创业实践建设的校内众创空间、孵化平台和科技园区成为高校抓创新创业工作的主要切入点,完善的园区软硬件配置吸引一大批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关注,但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学生因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没有完整的项目规划和风险评估,对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存活性带来挑战,导致发展后期学生项目孵化周期较短且不易存活,平台空间利用率较低,该校创新创业实践出现低迷现象。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工作生态体系建设,需要用教育贯穿全过程,实践固然重要,但教育起到了培元固本的作用。
2地方师范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1科学规划,拥有完善的创新创业顶层设计
近年来,该校以建设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高校为目标,一方面,为促进地方教育发展,着重培养创新型基础教育师资。该校充分发挥地方师范院校的责任和担当,努力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依托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各类创新教育平台建设,帮助师范专业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师范教育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与互动性教学,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人才,进一步推动区域内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该校在做好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努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在巩固提升文、理、艺等专业的同时,重点建设管理学、工学、经济学等专业,初步形成了生物科技、电子机械、艺术设计、文化传播、经济管理和教师教育等专业集群,努力构建应用型专业格局,为国家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2.2四管齐下,全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该校为地方师范类院校,以建设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高校为目标,已经与当地政府合作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这一举措是该校服务地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同时,该校与企业联合创办“企业定制班”“应用型人才专项班”;共建集实习实践、教学实训及生产为一体的产教融合基地,实现企业需求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统一。该校通过整合政府、高校、社会等方面力量,强化政策统筹,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更大程度上促使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通过整合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体现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担当。二是课程融通,推进教改。为更好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该校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三大课程融会贯通,开设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类专业选修课百余门,并将企业的生产实践和研发成果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嵌入专业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在接受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从专业和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创新创业,由传统书本式讲授创新创业知识,转化为课堂讲授、实践模拟、产业命题、项目化教学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学新模式。三是赛创融合,鼓励实践。该校已连续10年举办学校层次的创新创业大赛,并把每次创新创业校赛作为省级“互联网+”大赛的训练场和项目打磨的工作坊,将大赛优秀项目引入学校众创空间,开展创业实践,进行跟踪指导。通过校内比赛和创业实践,让学生在比赛中掌握创业知识,在实践中提升创业技能。通过赛事能够让学生开展项目交流和展示,营造全校上下关注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2.3打造三大平台,构建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一是打造高层次的协同创新、应用技术研发平台。该校与国外大学、国内行业企业共建多个高水平协同创新中心、应用技术研发平台、省级科研平台。通过师生共创,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提供指导和参与项目运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二是打造开放共享、互动协作的实践实训平台。为推动实践平台形成生态良性循环,该校与用人单位共建一批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了开放共享、互动协作的实践实训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充足的实践场地和机会,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并将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联合。三是打造全周期、全链条的项目创业实践孵化平台。该校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地方政府共建了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直接孵化。利用学校外向性资源,成功帮助在孵化团队的多项科技成果与企事业单位对接,实现项目从实验室到工厂的落地转化。
2.4加强两项建设,构建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一是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该校针对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实施师资培养的“双进工程”,开展学校教师进行业企业锻炼挂职、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进校指导教学。同时,多次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师资专题培训,并动员创新创业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业项目,努力创建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二是对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进行“精准化”靶向指导。该校目前实施职业生涯辅导、就业指导、创业引导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综合能力建立分层教育、分类指导、多维度推进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将就业创业大讲堂、就业创业励志人物事迹报告会、“生涯规划发展面对面”等活动作为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工程。
2.5关注重点群体毕业生,进行创新创业帮扶
该校在开展创新创业工作中还注重对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少数民族、残疾等重点群体毕业生的创新创业帮扶,联合了一批优质的爱心用人单位对有创新创业意向但缺乏资金、资源和人脉的毕业生实施一对一创业帮扶,借助企业力量,深挖企业内部资源,助力困难群体毕业生创业实践。鼓励毕业生在企业内先就业再创业,通过创新创业为企业运营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让企业更具持久活力,间接地帮助毕业生融入企业文化,提升个人综合业务能力。
3强化优势,建立可循环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体系
3.1加大力度培养和聘请专业型创新创业指导教师
要培育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首先要拥有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师资队伍,高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创新创业相关培训和学术会议,同时聘请行业内知名的创新创业导师作为学校特聘教授,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指导,从而使教师掌握先进的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邀请创新创业相关专业知名专家、成功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业优秀人才进校兼任创新创业课指导教师,提供包括创业方案、创业渠道等方面的辅导,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3.2培养专业的专创融合型师资队伍
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要广泛调研综合考虑各专业特点,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制定易操作好落地的创新创业学分机制。高校在培养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时,应着重从各个专业选取具有创新创业意向的教师,进而更好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创新创业。实现专创融合,既能促进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能实现学生的创业梦想,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学生内心,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3.3构建完善的校地企协调合作机制
高校要主动与地方政府合作,积极搭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平台,大力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优势学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要与国内知名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主动与产业对接联合培养人才,建立融“教学实习、创新实训、创业实践”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4结语
培养专业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作为一种新型改革,高校应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实践体系、孵化体系等。地方师范院校作为专业型应用型的普通高校,具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先天优势,通过培养专业师资团队、制定学分转化制度、开展专创融合、实施校地企协作,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立刚,张海川.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体系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1,(04).
[2]雷亿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视界,2021,(01).
[3]李艳茹.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探索———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4).
[4]张国锋.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研究———以财经商贸类专业群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04).
创新创业人才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新方向,在这一重含义中主要包含两个层面,即“创新”、“创业”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既打破了传统人才培养的旧模式、丰富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让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创新是一个概念化的形成过程,在这个形成过程中是一种思维的转换、方法的改进、新元素的增添并且创造了新事物,从本质上来讲,创新是人类对于认识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运用,通过这两种能力的运用去改变、更新、创造新的事物。从民族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取精神的体现,是一个民族保持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在现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新社会,创新已经超出了传统观念的领域,在经济学领域的创新更加重要。熊彼特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熊彼特认为经济领域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企业家及其企业生产上的创新。这种创新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家把自己没有使用的生产要素加入到自己的企业中去,这是一个要素增加的过程创新;二是把企业内部的要素经过重新组合,重新引入到自己的生产体系中去,是一种企业要素的重新组合,使得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创业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业与创新相比与社会价值以及经济效益的关系更为密切,创业是指人们通过努力进行一些资源的优化和组合,并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创新一般体现在概念领域而创业则更多地体现在经济领域,创业主要是个体通过商机的发现以及运用,通过个人的努力最终获得收益。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业从旧有模式的角度上也是两个方面的变化,即包含传统模式的改变和传统模式的创新,通过对传统模式的改变建立新的生产模式,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创业是经济领域的创新,二者存在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表述为:创业必须经过创新这个过程,而创业则是创新通过行动具体得来的结果。总而言之,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完整而且系统的人才培育工程,在创新创业人才模式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完善相关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现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课程的构建
1.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我国高校课程的设置分为两个体系:一个是专业课程,另一个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的延伸,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专业的知识而开设的课程。专业课程是与专业基础课程相对而言的,其实从专业课程的课程内容上来说,高校的专业课程还是某个行业内比较基础的专业知识,但是这个专业知识比专业基础课程中的专业知识更加具体化,更加具有行业的倾向性。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的学习能力。专业课程主要包含理论与实践两个环节,在理论方面主要包括比较专业的系统基础知识,而实践环节则包括专业实习、专业实验以及专业实训等,而且二者在总课程中比例有明确的要求,实践类的专业课程设计必须占到专业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要设定严格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考核。
2.以行业发展为依据增设课程设置。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结合变化来调整高校的课程设置。以行业为依托进行高等教育,应该展开高校与企业的全面合作,而从目前我国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来看,这种合作还只限于领导和一部分人员所进行的交流,这种交流完全没有起到交流合作的作用,应该让高校的教师与学生全部参与到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中,这样才能加深用人单位与高校师生之间彼此的认识。如果不能把高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展开好,那么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就会出现主观性较强的缺点,没有结合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而如果做好企业与高校的交流合作,就不会出现这方面的问题。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上分析,应该培养全方位的人才,高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对人才会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在与企业的交流过程中发现明显缺少哪方面的人才时,可以及时进行调整。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课程的构建
高校需要在企业的协助下,开设具备一定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等实训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效结合,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联合发展。企业需要设计出一些可供分析研究的项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和研究此项目,这样可以使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无形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高校可以根据发展状况,将学生在企业参与的过程中,作为一门具体的实践性课程,最终的成绩计算到期末考核中。此外,高校还应该开设与专业设置有关的服务性课程,使学生们能够将在校所学习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校企协同进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1.订单式培育。这种订单式培育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包括“一班一单”以及“一班多单”。一班多单主要指的是企业所需的毕业生需求量是较少的,但是如果多个企业共同需要这种类型的毕业生,在这种状况下,可以采用多个企业共同培育的方式。高校遵循职业岗位的培养方式,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础,运用一个专业可对应多个企业的订单形式来组建整个班级,企业的每一岗位需求都需要指向一个专业,这样就会形成一班一单的主要形式。对于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在多方面上要求有关专业的学生需通过一系列的考核程序,比如:报名和考核,在这些选拔成绩合格的学生班级中,参加企业的实训基地教育,在通过严格的训练和培训之后,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水平。学生在毕业之后就能够很快进入到企业中工作。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多方面上要求企业与学校之间沟通密切,需要根据企业用人需求、企业岗位与专业设置需求、教学教育需求等方面进行确定,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式还需要在将来发展过程中,对发展需求和发展方向有着比较明确的定位和要求。反之的话,订单式培养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符合要求的,不但不能帮助企业取得很好的发展,而且会加大企业的负担。
2.高校与企业联合。一是高校要使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高校也可以根据发展状况,选择与自身所开展的专业需求相符合的,并且具备一定专业技术基础的企业,能够保障学生具备创业资金和一定的技能。使企业能与高校联合,这样可以帮助高校取得更好的发展。如果想要高校与企业之间更好地合作,就要采取成立教学工厂的校企协同形式,发挥出协同企业的真正作用。二是加强合作机构的作用。需要展开相关企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等各相关部门的合作。相关企业、教育、教育局等等有关部门需要负责管理培训委员会中的各项工作。三是教学管理的完善。教学工厂需要根据发展状况,设置一名教学经理管理人员,实行经理管理责任制,根据设备质量、学生人数等设置对应的培训教师和理论教师。在学生数量比较众多的情况下,可以分配教学经理助理。培训教师与理论教师在一起办公,培养出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建立起与现代企业有关的教学大纲,同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在高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对于教学工厂的成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新的概念。主要特征是需要将实际状况中的企业环境与教学环境相结合,并且将二者有效结合。教学工厂的发展是以标准性的设计理念为基础,在开展工作环境中,进行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学工厂从各方面来讲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学生通过在企业环境下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提高自身多方面的技能技术,成为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符合的人才。在高校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引导下,既帮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也节约很多生产成本。高校可在教学工厂的辅助下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任务和教学任务,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同时推动企业和高校取得更好的发展。
(四)校企双方协同机制的建立
1.建立起协同发展的引导机制体系。高校和企业应该建立校企协同管理机制体系。首先,共同建立校企联合工作委员会组织。此委员会可以由企业、高校、政府等三方管理层次共同参加和共同管理,主要研究高校的培养模式、培养方向、建设师资队伍、招生就业等方面问题。并且依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发展方向,规划发展目标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且根据发展状况提出课程改革所需注意的问题。其次,建立培训委员会。可以由高校具备一定科研能力技术人员和教师组成,这个委员管理会主要是根据企业一些新型产品的研发和发展以及高校最新科研成果转化成应用。另外,在相关部门的辅助下,对委员会的各员工展开培训,进一步加强他们的技能。
2.校企管理机制与反馈机制的建立。根据高校的发展状况,建立起相应的协同管理机制,表明高校与企业在机制管理方面的互相促进、互相发展,最终实现双赢的结果,这样才能保障人才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能够最大限度地与各方面需求相符。并且根据科学的方式方法建立起反馈协同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在协同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根本问题,并且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保障校企合作有序发展。
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服务体系的构建
(一)创新创业人才机制中的激励机制
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方面来讲,是实现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基础,不仅包括政府政策支持,还包括资金资助,这两方面同样重要。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实行创业、展开实践的一系列过程,不论最终结果如何,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政府的法规政策等都将会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的展开。在这里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扶持政策,政府政策应该重视鼓励和支持学生展开创新和创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日渐完善创新创业思想,政府应该从政策法规上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的发展。不但要给学生创业者一定的鼓励和支持,而且需要提供一些优惠性的服务政策,在担保贷款、补贴财政、服务指导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这样可以从多方面降低学生进行创业的成本费用。二是依法推进大学生创业,在高校教育发展过程中,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项基本工作,学生各方面的创业文化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级政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同时也可以充分保障大学生创业者的合法权益,为大学生创业创造出一定的条件。三是加大力度投入资金,资金对于创业者来说是根本,没有创业资金,大学生就不能展开创业工作,政府工作相关部门也可以根据多种方式对准备创业的学生提供各方面的资金支持,比如,小额贷款、岗位津贴、减免税务、申请股份等,使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会由于资金的问题而致使创业的失败。从各方面上来讲,政府政策的帮助与扶持可以保障学生具有充足的创业基金。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孵化体系
对于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来讲,这是一种特殊性的社会经济组织机构,在大学创新创业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高校、政府、企业任何一方所不能代替的。学生创业既涉及学生就业的问题,也会涉及研发科学技术和促进产业发展的各方面问题,尽最大的努力推进大学生创业成功,孵化体系的优势根本是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因为当代学生普遍缺少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同时也缺少自主创业的精神,没有物力与财力方面的支持,也没有实体经营的各方面策略,别说是进行创业了,就是找到创业的起点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件。所以,要通过建立比较科学完善的创业体系,为学生展开创业工作构建起一座桥梁,为学生展开创业提供各方面的创业条件,比如,创业培训、技术指导、场所设备、法律咨询、服务管理等,帮助创业企业尽可能地减少一些创业风险,能够顺利创业最终取得创业的成功。
四、结语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发展;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244-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业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创业是实现黑龙江省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人才是脊梁。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状况,将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中定义的创新创业人才是指黑龙江省产业提升所需要的既能创新又能创业的人才。他们不仅攻克和掌握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并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创新成果转化,从各个方面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一般情况下,创新程度决定创业的成败。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或创新性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发展的总体把握。
一、黑龙江省营造人才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人才流失严重,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人才创新创业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黑龙江省人才外流的趋势有一定的好转,但是一直没有在根本上扭转。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的人才流动动向,就是人才隐性流失。具体表现为:人才价值不能充分体现,单位工作任务不饱满,由于一些人才在单位闲置无事,导致人才创新创业的能力下降,价值发挥不充分;另外一部分人工作并无变动,可是缺少对工作的热情和工作动力,人才利用率明显降低。形成了人才短缺与人才闲置浪费现象并存。
与发达地区相比,政府对人才开发的理论研究不够重视,对于人才开发的科研方面投入不足,相关的论文、课题少,对人才开发研究的精力、资金投入不足,这样就影响了黑龙江省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2.高层次人才不足,创新创业能力不强
目前黑龙江省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仅14人,在高层次人才在数量、素质上,黑龙江省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高层次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是:人才专业结构不合理、人才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匹配性较差、战略性新兴行业、朝阳行业人才匮乏、传统行业人才聚堆。
3 .黑龙江省人才环境不适合对人才以用为本
第一,缺乏完善的人才创新创业的制度。黑龙江省现行的人才开发体制还是人才管理体制,还存在计划经济的印记。由于黑龙江省地处偏远,依然存在思想保守、缺少市场经济意识、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文化氛围。
第二,人才实现自身价值难。黑龙江省人才创业的资金保障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快速反应机制三大机制不完善,不健全,直接导致黑龙江省的人文环境不宽松,人才聚集难的问题。
4.缺乏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
国家提倡大学生创业,但是缺少强有力的创新创业观念教育,现在大学生毕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很多高等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所以很多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精神,毕业后很少自己去创业。
二、全国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环境的经验与启示
1.发达地区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环境的经验
以深圳和东莞为例,深圳采取多项措施来吸引海归人才创业,东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加强创新创业人才环境建设。
深圳是我国最早颁布《关于鼓励出国留学生来深圳工作的暂行规定》的城市,在政策上创新,构筑引才优势平台,并首创组建了第一家中外合资形式的留学生创业园区,建设了特色的创业园体系。不断拓宽海外留学人员的引进方式,“出海网才”广辟渠道。形成了多种引才方式并举的海外人才引进战略。
东莞政府营造优良的创新人才创业环境,放宽创新创业人才进入创业领域的手续,把大力促进人才创新创业,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民族产业的主要方面。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鼓励高学历人才自主创业,比如享受贷款优惠政策等,提高政府行政服务水平,为民营企业成立专门服务的部门,加强创新服务,增强创新培训等。
2.发达地区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环境的启示
从国内有代表性的地区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实践经验来看,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发展多元化的投资业。发达地区是我国创业活动最活跃的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并且投入大量财政资金,而且吸引很多有实力的民间资本,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针对创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加强调控,加强政策、法规方面的建全,并且引导资本市场向多元化发展,给中小型企业提供多方面的融资渠道。针对黑龙江省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应考虑由政府多组织融资合作峰会,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放开资本市场,加大实施力度;另外,也可以考虑引导提高民间资本在投资融资方面的力度,将民营资本纳入政府调控范围,通过间接调控的方式,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第二,创新创业平台广阔。平台和载体主要是降低人才的研发成本,提高成果转化速度。发达地区非常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实践服务平台的建设,建设创业园、科技园、软件园等创业平台,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各种便利的服务、优惠的政策。同时,产业集群化的模式发展的创新创业平台也有利于发挥集群效应从而增加整体竞争力。从而形成高层次人才集聚区、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先进科技成果和先进生产力创造的示范区。
第三,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要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深圳和东莞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引进人才和发展人才时间平台方面有很大优势,并且他们还制定了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配套的创新创业政策、法规。在具有发展中小民营企业的先天优势。因此,黑龙江省因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层次不够高,因此,在队伍建设上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的独特地理优势。
第四,政府要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提高创新创业热情。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培养,从而发展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有利于培养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三、黑龙江省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环境的对策措施
《黑龙江省(2010-2012)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提出了“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开发方针。同时吉炳轩强调,要制定一套激励机制。创造更好的政策条件、社会环境,以此来把好的项目和优秀的人才吸引过来。其次要留住人才,全社会做到尊重教育、尊重科技、尊重人才。并且只要能有利于黑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应该使人才在社会上有名、政治上有位、经济上有得。
1.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扶持力度
首先,创新创业的成功,需要资金、管理、市场等的支持,其中,资金是最重要的。加强创新创业人才投入的扶持力度,能够缓解高层次人才在创业初期的资金问题,并有效发挥杠杆和导向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政策法规上。要加大政策支持和宣传力度,提高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经费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并使创新创业人才及时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相关的扶持政策。第二,在法律上强制制定法律制度去规范资金投入的多少,比如占GDP的比例、人才工资的多少等等。并运用法律手段去监督。第三、加强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政府要高度重视人才开发投入工作,并认真落实人才开发投入的相关政策及规定。除了在创业初给予资金支持外,还要在工程化阶段,通过直接资助、贷款贴息、等多种办法,助推加速发展。
其次,建立起人才开发的多元投入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
最后,加强人才开发力度。扩大人才开发的研究规模,提升人才开发的研究层次,力争多出成果并转化为相关现实生产力。
2.优化创新创业人才环境
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了政策、服务、设施等各个方面,完善人才的管理和分配流动政策,创新人才管理体制,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尽快与国际的人才制度接轨。第二,形成开放式人才体制,对国内与国外、体制外与体制内、行政事业企业之间的人才体制多进行沟通学习,实现人才队伍的良好流动。第三,从微观转向宏观,放宽眼界。第四,加强人才环境的软环境建设。
建设适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的创新创业队伍,必须人才与环境统一、和谐,只有这样,创新创业人才和环境之间才能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局面,才能吸引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黑龙江省发展创业
3.优化人才结构
如果想要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就必须按照国际标准打造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具体而言,就是采用科研资助、政府特殊津贴制度、推进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建设人才队伍。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核心,从黑龙江省的实情出发,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以人才结构的优化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运用激励机制、通过政府政策导向等措施引导人才合理流动。
从纵向发展水平来看,黑龙江省的人才发展水平还是逐年提高的,这也要求黑龙江省再接再励,创造出更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马方方.中国民营经济困境与金融制度创新[J].经济界,2001,(3).
[2] 车治荣.振兴区域经济的基础:创业教育与创业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
[3] 曹敬莉.开发培养青年创业人才的对策建议[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12).
[4] 傅纯恒,林楠.在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论坛,2011,(11).
[5] 郑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10,(12).
[6] 马俭平,陈国生,等.湖南创业服务环境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9).
[7] 马开贵,长株潭城市群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综合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2-0056-04
收稿日期: 2012-12-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项目“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与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B IA08003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青年基金项目“地方院校土建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CIA090109)。
作者简介:徐孝昶(1971-),男,江苏徐州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徐州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行政管理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国际教育新理念,已经成为高校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作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探索,认为初步形成了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宁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为代表的五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1]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徐州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大学生个性化教育,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了学校个性化教育工作特色和成效。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基本内涵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障碍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一个课题,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当前,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作用愈加重要。自1952年至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由57亿元增长到95206亿元,增长了1670倍;建筑业从业人数由1952年的99.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043万人,增长了40多倍[2]。《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教育培训规划》指出,江苏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迈进步伐加快,市场环境将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工程质量安全需要达到更高的标准,懂管理、会经营、熟悉国际惯例的创新型人才更为奇缺。中国大规模的建设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且当代工程大多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具有施工环境复杂、影响因素多等特点,迫切需要建筑经营管理人员切实提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迫切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补充、更新、拓展知识,增强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实现建筑业劳动密集型向技能密集型的转变,使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尤为迫切。
实质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具有更广阔的社会、时代背景。其一,从国际范围看,这是继学术教育(“第一张教育通行证”)、职业教育(“第二张教育通行证”)之后的“第三张教育通行证”。《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中指出,当前,学位等于工资这个公式不再成立,人们希望高校毕业生应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而不仅仅只是求职者[3]。其二,从国家层面看,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创新型国家在其建设的过程中必然呈现出一种全面创新与艰苦创业的过程。其三,从市场要求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提出则有着更为直接的原因。我国自2002年以后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日益增大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驱动着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
创新创业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和技术职业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科学道德素养,更重要的就是具备强烈的事业心与积极开拓的能力,根本上要具备获得“第三张教育通行证”的能力[3]。与应用型人才相比,创新创业人才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自身特点:第一,创新创业人才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以及较好的开拓技能。第二,创新创业人才具备极强的艰苦环境适应生存能力。第三,创新创业人才是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的创造者。第四,创新创业人才从个体上来讲,提倡独立思考、弘扬个性、营造创新型文化,允许失败、允许探索、允许试错、允许纠错。创新创业型人才教育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带来的就业结构改变、传统的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的深入反思和改革,从而积极应对新挑战的集中体现。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定的障碍,诸如: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方面存在的误区,创新创业理念还需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完备,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师资队伍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现实需要,“双师型”教师匮乏等等。但更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新建本科院校尚未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平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这也是新建本科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最基本、最现实的障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积极探索搭建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平台,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坚实的条件保证,则是摆在新建本科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综合平台建设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人才培养综合平台是指为了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统筹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统筹课堂教学与实训实践环节,统筹校内校外资源所构建的交叉、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徐州市政府依托徐州工程学院成立徐州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此举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同时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综合平台。在实际运行当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拥有创新创业综合平台的重要意义。
综合平台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综合平台对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教学的支撑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综合平台是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重要的优质资源,在人、财、物三方面的投入大,特别是实训中心、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基地、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等平台,具有设施先进、工程实训作用明显、科研水平高、学术和实践氛围浓厚等显著特点。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良好的实践实训环境平台提高工程实训水平,如何实现全方位向学生开放,发挥平台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将成为高校管理工作重点研究的方向。
综合平台是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平台聚集、培养和锻炼的师资队伍已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平台承担的科研转化项目为创新创业教学提供了重要经费保障,更为重要的是,综合平台对于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利用综合平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二是利用综合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强化动手实践能力;三是利用综合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实训实践基地,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以及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综合平台是凝练和提升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可依托综合平台搭建的良好环境,强化各类平台的自身管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水平,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创新创业型人才独有的禀赋和特色,增强人才的竞争实力。
总之,人才培养综合平台对于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乃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尤其重要。
三、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综合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中,我们逐渐形成了综合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即按照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校实际,突出抓好三个环节(教育、管理、服务)、四个阶段(孵化阶段、培养阶段、实战阶段、深化阶段),推进综合平台建设,基本形成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综合平台,取得了初步成效[4]。
1. 依托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搭建“意识培养平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观念
“第三张教育通行证”提出的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与成功的企业家的理念,标志着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种全新人才观、质量观、就业观的诞生,但是这种理念还未完全深入到新建高校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还未深入到大学生心中。为此,我们结合实际,针对土木行业的艰苦性特点,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走访“社区服务教育基地”以及工程施工现场,与建筑工人、社区工作者、部队官兵等深入交流沟通,增强了学生对于就业难、创业更艰苦的认知,树立职业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亲身体验吃苦奉献、艰苦创业精神魅力,从而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在大学阶段努力学习。
2. 依托学科竞赛和科学研究,构建“专业巩固平台”,夯实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基础
拥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基础,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前提[5]。依托学科竞赛和科学研究,引导、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较强的创新应用能力。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拓宽,是创新创业人才需要拿到的“第一张教育通行证”,也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必须迈过的“第一道门槛”。我们积极支持、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研活动和专业学科竞赛,强化学生在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二次创新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生在专业设计、知识转化、团队合作、职业行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夯实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基础。
3.依托实习实训基地,构建“能力训练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水平
创新创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不仅能够就业,而且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这就需要有很强的能力水平作为支撑和保障。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建立人力资源共享基地甚为关键。我们积极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能力实训平台。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将能力实训平台划分为项目、课程实训平台。项目实训平台将项目管理过程全部纳入教学过程,实现了对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过程的全程介入。教师通过平台,进行个性化教学,强化教学效果,实现了对案例教学过程的管理。
4.依托人文素质培养基地,构建“素质拓展平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
创新创业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只有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应对各种复杂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在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构建素质拓展体系,在学生中开展“人文素质拓展工程”和“心理素质拓展工程”,将素质拓展要求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注重科学精神的启蒙对成人、成材、创新创业精神的涵育,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在第二课堂方面,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鼓励学生有计划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辅助作用,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同步提高。
5.依托产学研合作基地,构建“应用实战平台”,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的职业准备
具备实战应用能力,是创新创业人才重要而突出的特点,开展产、学、研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实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特色,更是能否办好特色鲜明的地方院校的关键。我们鼓励专业教师挂职锻炼,提高自身工程能力,同时带领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安排学生进入施工现场、通过顶岗实训,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增长创业才干。
6. 依托科普示范和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构建 “特色强化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竞争优势
创新创业型人才直接面对的是市场需求,需要具有错位竞争的“特色”优势。在徐州市地震局、地震学会支持和指导下,我们成立了徐州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及防震减灾志愿者站,针对国家重点抗震设防城市需要,组织广大师生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开展防震减灾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各种活动。在省、市建设主管部门支持下,成立建设系统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学生毕业前经过上岗培训,获得建设主管部门颁发证书,具备毕业即上岗要求,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肯定。特别是对本地建筑企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推动了建设行业的发展。
四、结论
综合平台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其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条件保障和措施支持,依赖于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综合平台的保障、评价体系健全和完善。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转变教育观念、准确科学定位、积极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建立综合平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就显得十分关键。第一,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鲜明的创新创业人才质量观。要坚持应用性和差异性原则,突破传统的“标准件”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尊重学生在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鼓励和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成才之路[6] 。第二,要科学、准确定位,突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办学的区域性特色,特别对于土木工程教育来说,更要突出行业性特色,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土木行业领域。第三,要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综合平台建设,积极构建以激励为导向的保障体系,制定一系列平台管理制度等,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工程实践教学能力设置专项创新创业基金,大力推行个性化教育,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从事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创造条件,确保综合平台的有效运行。第四,要积极面对市场,把市场检验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的检验标准[7]。
参考文献
[1] 曹胜利,雷家骕.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86-87.
[2] 赵惠珍,程飞.数字[J].中华建设,2009(11):96-97.
[3] 曹胜利.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8(5):59-62.
[4] 姜惠,殷惠光.土建类人才创新与就业能力培养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09(1):122-123.
[5] 朱韶平.虚拟实验技术环境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6):131-133.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3-0174-02
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就业指导意义
在高等学校大力推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以创新创业教育为重心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既迎合了全球化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世界高等教育改革趋势,也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是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推进自主创新的时代需要。同时,对于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具有着重要意义。
就业指导作为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主要方式,在帮助学生就业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目前的就业指导没有做到长期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没有把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放到贯穿整个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的核心位置。
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人”的价值关怀,把人的核心能力培养作为中心内容。而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不仅没有达到这一功能,而且在操作上也被当作追求“高就业率”的手段和工具,这与以人为本的要求有着一定的差距。现实中,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就是简单的就职指导,功利性强,往往是上几节就业指导课,开几场座谈会、供需见面会,宣传宣传政策,就算完成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了。
高校就业指导之所以会表现出较强的急功近利性,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就业指导中缺乏核心目标——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即便是意识到了创新与创业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进一步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深层解读,导致实际工作的粗糙化与简单化。要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就要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
二、就业指导中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
1.一种人格:独立人格
独立人格是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它是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综合体现。独立人格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能保持对事物的持久性兴趣,能把追求兴趣与自我价值实现进行统一;保持思想上的较强的独立意识,善于独立思考,往往能具有独特的见解;有较强的自主性,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实践、证明,追求客观;具有批判精神,敢于怀疑(这是创新能力得以存在的关键因素);在行动上不墨守成规,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的品质。不难看出,独立人格的以上特征正是创新创业能力形成所必须具有的心理品质特征,是人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的重要内在条件,是其他各种能力与素质的思想与心理支撑。
就业指导的根本在于促进学生现实需要与长远需要的统一,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强调了高校就业指导价值与人的价值的统一。要实现对大学生的良性就业指导,在初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时要注重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要帮助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乐观、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严谨、勤奋、踏实的作风。教育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分析,勇于实践,充分做到自主性与独立性的统一。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对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重视不够,措施不够得力,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不强,进而影响到其创造性的发挥,最终造成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相对滞后。
2.两种思维:批判性思维与归纳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堪称是孪生姊妹。批判性思维具有批判性、逻辑性以及创造性,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是其主要方面。批判性精神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敢于怀疑的精神和习惯。这种精神与习惯来自于长期的积累与养成。批判性思维技能则是指怀疑的思维程序。在批判性思维技能培养方面,主要是要让学生在思考时养成一种寻找“例外”的习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结论,在进入思维的瞬间都能怀疑其真实性,并努力寻找“例外”情况。许多创新的成果都是来自对传统的怀疑与批判,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表现这一思维过程,久而久之,使其内化为学生的思维方式。
归纳性思维。目前,我国教育更多倡导的是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演绎能力。而创新创业能力的获得必须在演绎基础上能进行归纳思维活动。
演绎推理基本上是通过给定的定理或原理等加上一些条件进行推理、推导的模式,这一模式对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创新能力来说却是不够的。创新不能光靠演绎推理做到,它往往是在众多现象中归纳出新东西、新想法、新发现等。
3.两种意识:问题意识与创业的非商业价值评判意识
问题意识。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己,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关键词:创新创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吴明涛(1978-),女,满族,辽宁大连人,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张彦明(1972-),男,黑龙江通河人,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HGJXH B21101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43-02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1]可见我国已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作为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大中专院校,更应适应这一最新要求,立足学校实际,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开展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支持平台,多渠道支持具有创业理想和创业基础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一、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对高校来说,在创新创业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核心就应该依托财务管理专业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应用性的特性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学生。但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不到位,[2]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方面不够重视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授
目前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更多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创新与创业知识的传授,即使有高校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也没有完全结合财务管理专业的特性设计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偏重理论化、程序化。
2.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实践技能不强
财务管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往往需要有跨学科的知识或技能作支撑,目前很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虽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科研能力,但缺乏企业工作实践和财务管理工作经历,存在着理论强、实践相对较弱的现象,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创新创业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
3.创新创业教学方式与手段单一
实践性较强的财务管理专业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但仅仅依靠现有的理论灌输、学生静听的教学方式是不够的,即使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既无法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也无法培养学生自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不能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
现在很多大中专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的考核方式还采用单一的考试方式,即使有些实践课考核方式中包含了一些技能方面的考核,但是总体来说,目前这些考核与评价方式还是不合理的,不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所以,急需改革现有的考核与评价方式,建立一套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
二、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要加强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理念上就要将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上,实践上就应该以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从改革财务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从多方面、多层次加大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支持保障入手。
1.构建财务管理教学新体系,培育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潜能
(1)创新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为培养学生与财务管理实际工作相关的职业能力,财务管理专业应构建以专业课程为核心,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为辅助,专题讲座、论坛为补充的课程结构体系。即应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金融机构管理、证券投资学、跨国公司财务、项目评估、货币银行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等专业课程。为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潜能,还应该以选修课的形式辅助,可设诸如大学生创造学、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创业风险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的技巧与方法、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为促进师生获取信息,学校还应该每年举办内容涉及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经营管理、风险投资、电子商务、创业思维、创业历程、创业经验等方面的讲座。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有较强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具有较强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必需的。因此,高校一方面应加大对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骨干教师网络及国家精品课培训、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交流研讨会、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内外一流大学访学项目等各种培训和研讨。另一方面,高校应该聘请校外创业和经营成功的企业家以及工商、税务、银行、投资等各界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和学生的创业导师,让他们把创业与企业经营的前沿知识、先进理念、最新技术成果等传授给学生,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3)推进教学方式改革。为突出财务管理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推行思维启发式、实景参与式、课堂小组讨论式、课下师生交流式及理论与实践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的学习方式,由关注“知道什么”转到关注“如何完成任务”,培养学生较强的综合职业与创新创业能力。
2.加强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1)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2)开展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训项目。学校应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根据本地特色,考虑本校优势,开展涵盖国家、所在省市、学校三个层次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把企业引入校园、财务管理实践引入实训、财务管理及创业经验引入课堂,让教师进入企业、学生进入财务角色、教学进入企业,形成“厂中校”、“校中厂”的校企融合新格局。
(3)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通过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创业者协会”等学生社团,并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论坛”等活动,促进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相互促进与提高。
(4)开展各种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即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在坚持校内实训与校外企业实习的前提下,通过建立“ERP实验室”、“ERP物理与电子沙盘推演室”、“创业实践室”、“创业能力沙盘实训”,开展“大学生创业见习”活动,组织诸如“创业计划大赛”、“企业创业大赛”、“创意设计大赛”等,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迁移能力,并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业热情。
3.形成大学生创业支撑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后备保障
为了使具有创业潜质的学生能够在上学期间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学校应从多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和引导。
(1)采取多元化、个性化的考核方式。一方面是在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时注重个体的差异性,[3]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注重考核学生是否是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否充分利用真实的企业工作情境进行实践教学等。另一方面可以允许学生因创业暂时休学。
(2)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源支撑。学校可以联手地方政府,由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共同努力建设“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营造氛围、搭建平台。为节约学生的创业成本,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免费场所、设施、办公家具和用品,还可以配备专职人员,提供工商注册、财税咨询、专利、证照办理等服务。
(3)拓宽资金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学校可以成立创业基金,汇聚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本;也可以联合银行开展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项目,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低息无抵押贷款。
三、结论
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教育,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应贯穿于学生在校的四年,同时还要贴近岗位需求,与时俱进,适时改变适合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使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既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又具有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有较好财务管理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艳丽.高职会计专业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0):120-121.
[2]王苏.基于创业设计的会计实验教学探讨[J].财会月刊,
【关键词】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制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016-02
一 背景概述
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形势下,面对激烈的职业竞争,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创新创业指导,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探索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势在必行。由于高职教育强调动手能力和与市场的紧密联系,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自主创业上有普通本科大学生不可比拟的优势。麦可思研究院的最新《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上升,高职毕业生创业比例高于本科。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
目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分为以传统教育教学体系为主导的高校自我培养型,以社会参与、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型,以及以大学生创业园为主导的政府推动型这三种培养模式。
1.以传统教育教学体系为主导的高校自我培养型
高校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高校要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组织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作用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创新创业类课程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年级学生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让创新创业课程普及化、系统化,而各种形式的创业计划大赛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种直接推动。
2.以社会参与、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型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其中企业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者,校企合作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不可替代的模式。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深入,企业应不断挖掘自身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以更主动、更全面的方式介入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3.以大学生创业园为主导的政府推动型
以政府主导的大学生创业园是以扶持大学生创业企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主旨的功能园区,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孵化服务,是创新创业型人才成长的重要实战平台。
基于学院“十二五”规划关于专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化专业与企业合作的内涵。制冷专业积极探索以社会参与、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以本地某空调生产企业为依托,采取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
合作对象为专门致力于空调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于一体的企业,年产能300万台。企业专门负责对学生进行上岗培训,提供现有E系列挂机等空调生产线岗位,为学生购买必要的劳动保险,上下班包车负责点对点接送,并按学生实际完成的工作量给予一定的报酬和补贴,提供专业老师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工作岗位等。
学校安排一名专业老师参加企业实习,负责学生的现场组织和管理工作。课程主带老师负责按企业生产现场实际情况组织课程的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确保在校开展教学活动的质量,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部分实践环节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开展。课程辅带老师做好相关课程的配合工作以及现场的巡回检查指导工作。
1.运作方式
采取两班循环的交替模式,有助于保证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学校现有资源的利用,有助于学生在校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
2.课程安排
学期涉及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基本操作技能、制冷装置制造技术、制冷技术、空气调节技术、制冷设备维修技术、工考。
为兼顾日常教学开展以及企业的正常生产要求,课程安排如下:
三 总结
通过校企合作型人才培养的尝试,需要更好的思考企业、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寻找更多的利益共同点,形成一套有效的合作机制。通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给学生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利益:(1)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2)认识了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体会到了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4)现场接受职业指导和职业训练,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5)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提高了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6)有助于学生后续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2]阿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三大方向[J].职业,2010(1)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城乡规划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261-02
引言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就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托,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形式,并将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贯穿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以创新为基础支撑创业,创业反作用于创新并促使创新的发展,全面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应当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和内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机制、内容和方法更完善,以引导人自主创业为最终目标,培养人的创新、创造、创业精神,激发人的创新、创造、创业意识,全面提高人的创新、创造、创业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领导能力的社会导向型多元化人才教育研究。吉林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团队,以城乡规划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为依托,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模式与人才培养机制。
1.创新创业教育国内外研究
创新创业理念已成为世界性高等教育理念,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业教育在国外发达国家较普及,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纷纷将创业教育作为培养未来富有挑战性人才的战略。创业教育在美国已有50多年的历史,基本形成较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英国创业教育已经融入到本科教育的全过程。在我国,“创业教育”的概念是1989年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的,2008年,教育部通过“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了30个创新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之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吉林建筑大学城乡规划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2.1 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总体框架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知识能力定位、就业岗位定位和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合,搭建“一条主线、两个平台、三个阶段、四位一体、五个结合”教改框架,城乡规划教学团队持续性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2 教学改革框架“一条主线、两个平台、三个阶段、四位一体、五个结合”
2.2.1 一条主线:以复合能力培养为主线
在我国高等规划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日益加快的大形势下,为适应我国注册制度和专业教育评估制度,提出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围绕“以复合能力培养为主线”,复合能力结构包括前瞻预测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专业分析能力、公正处理能力、共识建构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等六大能力。以理论核心课程群、规划设计课程群为主要载体,组织团队教师在一年级~五年级进行实践教学。
2.2.2 两个平台:“课内培养”与“课外创新实践”两个平台
“课内培养”平台建设
整体课程体系在增加了多学科交叉课程设置同时,亦注重实践素质与创新能力课程安排,考虑多专业方向的选择与多学科知识的渗透,采用“主干+模块”的方法,以此来保持课程体系的弹性和开放性。建立了四大教学模块,即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创新教育。以专业指导规范的10门核心课为主干,建立纵向主干体系,以设计课程与相关理论课程为横向课程群,结合专题研究与实践交叉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复合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外创新实践”平台
实践与教学、科研一体化,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面对社会实践,追踪国际前沿和社会需求,密切关注中国城镇建设实践,鼓励教师将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中,建立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课余参与规划设计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以及对其他相关学科的敏感度。
吉林建筑大学鼓励学生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并制定了奖励机制与管理办法。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及省级竞赛及各种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学校还于 2013年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鼓励学生申报课题,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实践证明,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实践,对培养其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有极好的推动作用。
2.2.3 三个阶段:“1+1+3”三阶段教学模式
根据知识学习的客观规律及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构建1+1+3三阶段教学,按照五个年级递进课程教学阶段:规划专业启蒙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专业素质及能力提高和综合能力训练与提高5个阶段。注重城乡规划专业基本功训练课程群优化研究,提出“1+1+3”的三段化教W模式,即一阶段―一年级启蒙教育、二年级―学科基础教育,三至五年级―专业教育三阶段教学,将城乡规划区别于建筑设计的空间认知和塑造能力训练,着重加强专业基础的训练,从而形成基础扎实、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适应性强的教学体系。
2.2.4 四位一体: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的教学改
①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由单一学科知识学习向多元交叉学科综合知识体系转变。
城乡规划学科在我国的发展正经历由单纯的工程应用学科向工程科学与政策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特征的转变,课程体系的重构既强调规划专业的五大知识领域和十大核心课程内涵,又全覆盖国家推荐的选修课―包括社会经济类、建筑与土木工程类、景观环境工程类、规划技术类、规划专题类等5个知识单元。通过课程内容全面拓展学生的基础与专业知识素养,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
强调规划专业的五大知识领域和十大核心课程内涵,覆盖选修课――包括社会经济类、建筑与土木工程类、景观环境工程类、规划技术类、规划专题类等5个知识单元。确立“注重通识教育,强化专业基础;形成方向优势,培养职业素养,增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教学环节中强化以规划师基本素质培养为核心的能力训练,既注重为学生提供初步、系统的建筑及规划思维培养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又强调对城市基本问题的认知分析与训练。
③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由传统知识传授型向学生参与互动的以学生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法转变。
本科教学方法应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式教学方法向接受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案例讨论式教学等相结合的研究性教学方法转变。通过运用这些研究型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传统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研究性教学方法体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由应用型向创新型的跨越。
④学业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研究:由注重成果考核向过程与成果并重的考核转变。
学生课程学分的取得,多数高校仍然是“一考定全局”,看中结业考试,而忽视对学习过程、能力的考察。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对学生学业考核评价体系进性改革。从“他评为主”转向“自评为主”,把评价对象从“惟智商”转为“五育”并举,从“惟知识” 转为“重能力”,把评价方法从定性与定量的“分离” 转向二者有机结合,把评价依据从重考试结果转向既重结果又重过程,把评价标准转向以教育目的、任务及培养目标为依据的多元化特色评价标准。
2.2.5 五个结合
①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
同时为增强实践教学的师资水平,创新师资队伍建设,部分设计课程采用“双师结构”的教学体系,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和领军人物,辅助教学工作,满足“双师素质”的特殊教育要求。
②教研与科研相结合。
教学、科研一体化,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面对社会实践,追踪国际前沿和社会需求,密切关注中国城镇建设实践,鼓励教师将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中,并鼓励学生在课余参与规划设计研究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以及对其他相关学科的敏感度。
③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网络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必要补充,促进课上、课下联动,提高教学质量。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团队已经建构了专业数字化学习环境,进一步拓展了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无地域、无时间限制的特点,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融会,延续到课外的网上讨论和网上交流。并进一步拓展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获取最新信息资源的途径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④地域特色与国际视野相结合。
城乡规划专业突出地方性院校办学特点,体现吉林地域文化特色,将地域特色课程群如小城镇及乡村的建设规划设计、寒地课程融入教学过程,课程内容结合国际领域前沿,成为特色课程。通过地域特色课程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务实创新的精神,服务本地同时,锻炼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⑤人才需求导向与执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大专业,多方向”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改革的一种主要趋势,学校根据职业市场变化适时设置并调整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以及学生个人需求的多样化,学生确定专业方向的时间可灵活掌握。
3.结语
吉林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通过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达到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目的,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为主导思想,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大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敢于实践,让想创业的大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学习和锻炼,具浯匆档母髦只本素质和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培养了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城乡规划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探索,白立敏,城市地理,2016,2.
[2] 高教转型期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以吉林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孙瑞丰白立敏,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