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第1篇: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同志们:

公司这次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符合上级的有关要求,体现了公司发展的客观需要,必然对推动公司健康、和谐、快速发展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公司党委对这次改革非常重视,认真执行《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指导意见》,经过充分酝酿、慎重研究、上下结合后,将实施方案报管理局党委审批后组织实施。这次改革,涉及面比较广,调整幅度比较大,机关科室由个减少到个,三科级单位由个减少到个,个四级单位全部撤消。管理人员压减了,科级干部职数压减了。可以说是公司内部的一次重大调整,关系到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根据公司党委研究的意见,我着重强调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局党委全委(扩大)会议上,管理局党委指出,今年是“思想作风建设年”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实质性推进年。“双压三减”作为今年工作的重头戏和硬任务,管理局党委相继出台了整体思路和实施意见。按照上级下达的任务和目标,公司党委和公司通过“双压三减”和调整公司内部结构,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薪酬分配体系和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在方案的制定和具体运作中,公司党委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基本议事规则,并将方案提交职工代表团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体现了民主,符合了群众意愿。总的来说,具体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推动公司决策和发展思路落实的原则。公司发展是硬道理,惟有发展职工群众利益才有保障。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调整到位后,确定今年“”的发展目标,实施“”的管理思路,向职工群众做出“三项承诺”,努力办好“五件实事”,认真谋划制订公司发展长远规划,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新思路和新举措。这些好的决策和思路,必须要有最优化的组织、系统、人员和流程来实施,这是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发展的基本要素。实施“双压三减”,不仅是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计划,更是企业流程再造、突出核心业务的起点。机关科室的压减、四级管理的撤消、后勤服务职能的整合,不是“减减得负”,而是“以减求和”;不是职能的弱化,而是业务的集成;不是舍弃辅业,而是强化主营业务。通过组织、系统、人员和流程不间断的优化调整,保证政令畅通、信息共享、流程简化、执行有力、人员精干,将十分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二是扁平化管理、精干高效的原则。《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在横向上加强专业化协作,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在纵向上强化组织运行,减少管理层次;按照满负荷工作要求,进一步精减机构和管理人员,建设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同志在局党委全委(扩大)会议上强调,要把油田各级领导班子建成“负责任、有能力、简而精、大作为”的班子,全力打造堪当重任、精于治企、善驾市场、忠诚奉献的现代企业领导层。上级的这些要求,为我们这次“双压三减”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指导、政策依据和操作方法。我们这次改革,主要有五种形式:一是机关科室合并,相同、相近业务整合,强调“一岗多能、一专多技”的培养锻炼方向,促使机关管理人员成为复合型、能力型人才。二是撤消四级管理,三级直接管理到基层,突出核心业务和主营业务的管理职能,更有利于信息化建设在基层的深入推进。富有生产、技术经验的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发挥特长,在一线生产、小型仪推广中大显身手。三是后勤服务部门整合。生活后勤、物料配送、环卫绿化集于一体,强化了为一线单位和内部用户的服务职能。四是撤站设科,引入现代物流技术,形成快捷高效的配送网络,全面提高物资供应系统保障服务功能。五是压缩科级干部和管理人员,通过调整、交流、离职等措施,使干部队伍、管理人员在调整交流后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根据这五种主要形式的改革目的、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公司党委逐个分析,区别对待,反复研究,力争形成高效、协调、规范的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

三是释放活力、激励人才、优胜劣汰的原则。流程再造是动态的,随着市场和形势的变化而调整。我们通过“双压三减”,目的是增强管理人员、干部队伍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人人满负荷工作、队队释放活力,激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能者上、庸者下,干部没有“铁饭碗”、管理人员不会稳坐“铁交椅”,谁能胜任工作就让谁干,形成“选人有条件、上岗有职责、竞争有规则、考核有标准、奖惩有依据”的用人制度体系。内部工资制度改革,收入向一线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关键人才倾斜,收入与贡献、岗位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步建立符合市场劳动力价位的工资体系。强化问责制度的落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领导干部和管理者有权必有责,有责必究、有过必罚将成为一个新的惯例。经过公司党委调查发现,在公司干部队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八种不负责”的类型:一是久拖不决型;二是见事就躲型;三是答应不办型;四是偷奸取巧型;五是欺上瞒下型;六是推过揽功型;七是见好才办型;八是嫉贤妒能型。有的干部属于欺上瞒下型,利用职务岗位之便,投机取巧,损公肥私,最后走向犯罪道路。有的干部属于久拖不决型,在重要发展时期,坐等观望,延误战机;有的干部属于嫉贤妒能型,让你干干不好,让别人又有意见,分管的事不主动去干。今后,对不负责、不作为的领导干部和管理者,公司党委要亮黄牌警示;屡教不改的,要给红牌罚下,要使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得到真正贯彻落实。

四是稳妥实施、确保稳定的原则。改革就是利益的调整,神经的触动。公司党委实施的这次“双压三减”,是严格按照上级党委的有关要求进行操作实施的。公司党委在改革前,进行了自我摸底和上下结合,公司分管领导和部门到其他单位调研后,按照管理局规定的指标制订了实施方案,公司领导办公会、党委常委会形成了有关决定,经职工代表团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最后报管理局党委审批。对一些敏感问题,公司领导反复讨论,在坚持原则、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协调各种利益、处理各种关系、安置各类人员。这样做,既贯彻落实了上级关于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双压三减”的具体要求,又充分考虑了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既体现了事业发展对各级管理队伍的整体需求,又注重了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培养;既坚持原则稳步推进改革,又友情操作保证队伍稳定。

二、提高管理效能,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

“双压三减”带来的影响,决不只是形式上的减人、减官、减机构,而是对各级管理层、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精减管理人员、压扁管理层次、减少管理费用,并不意味着工作数量的减少、工作质量的下降、管理职能的削弱。相反的是,对各级管理层、管理人员的要求表现为“四个更加”,即管理职责更加强化了,管理任务更加繁重了,管理能力更加复合了,管理技术更加标准了。每一个管理人员要遵循“岗位重塑、流程再造、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的基本思想,深刻理解其内涵,做一个懂管理、会管理、善于管理的人才。

(一)岗位重塑,提高复合能力。每个管理岗位,作为企业管理链条的基本一环,其重塑十分重要。机关科室整合、四级管理层撤消、科级干部压减,这一系列新的变化,对今后管理岗位的能力和要求更高。从哲学思想来讲,“减”不是少、而是精,以一当百,以少胜多。要通过“减”锻造出一支精干的管理队伍,从机关到三科级单位,每个管理人员必须要扎扎实实提高复合能力,“精一门、通两门、懂三门”,凭实力坐稳位子,靠业绩巩固地位,用技能赢得竞争。要掌握新的岗位技能,管理职能的合并要求岗位技能必须不断更新整合,“一招鲜”已经落后于新形势的要求,岗位人员要相互学习、交叉锻炼、取长补断,创建学习型团队。如行政干部要熟悉党务政工,学会从政治看经济、从经济看技术的本领。党群干部要掌握企业主要生产经营业务,学会围绕经济中心做好政治工作的本领。机关干部要学习基层、了解基层,学会带好队伍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基层干部要勤学理论、勤于思考,学会转活脑筋、驾驭复杂局面的本领。专业技术干部要朝高层次人才方向发展,学会掌握新技术、开辟新领域的本领。岗位重塑,给公司每个人带来一次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契机,大家要好好珍惜和把握。这里明确表态,公司不会养一个闲人,每个岗位都要发挥出最大效能。

(二)流程再造,提升驱动力。管理得当的企业,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就会适时对流程进行修正、调适,这种动态的流程再造,是一个成熟企业的显著特征。国有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原来的生意模式主要是通过完成上级指令性计划、依靠上级政策得以生存,缺陷有四:一是收入渠道单一,顾客忠诚度不高。通过市场竞价承揽任务获得收入的渠道不畅,经验不足。二是缺乏产业集群竞争优势,运营成本高。三是管理水平低下,流程不畅,没有形成价值链,缺乏竞争力。主要表现为流程繁复,环节众多,效率不高,难以突出核心能力,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四是服务能力缺失。为此,我们要通过流程再造解决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痼疾,不断推动公司的发展。公司的流程再造要朝六个方向展开:一是面向市场和用户需求,技术领先,快速反应,优质高效,实现生产组织流程再造。二是精简管理机构,压缩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效率,撤改合并,职能整合,业务重组,实现组织人事流程再造。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步伐,搞好资料的深化应用研究,从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从信息资源开发走向知识资源共享、由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走向结构,实现信息应用流程再造。四是提高各级机关效能,每个岗位作为工作价值链的一环,既对上游负责,又对下游负责,实现管理流程再造。五是综合服务、车辆运输和物资配送模拟市场化运作,优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服务流程再造。六是打造适应市场化的项目运行机制,合理划分市场布局,拿到有效益的市场项目,理顺市场经营和管理的关系,实现市场经营流程再造。

(三)建章立制,完善制度体系。思想建设确立方向,组织建设奠定基础,作风建设塑造形象,所有这一切,都必须以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体系作为支撑和保证,制度建设是公司长远发展的重点和大计。我们的目标是建立起一整套新的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制度体系,整合以往制度有效可用的部分,有针对性地解决部分制度“内容陈旧、覆盖不全、执行不力、程序缺失”的问题。如公司党委组织制订的稳定工作问责制、廉政建设问责制,既填补了公司制度的空白,又强化了稳定工作、廉政建设的领导责任意识;组织制订的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联系群众制度等,既归总了以往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各种形式,又新增了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新途径、新要求。这些制度的建立,符合上级的要求,更结合了公司的实际,真正落实了中央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和管理局党委提出的“负责任、大作为”的要求。当前,我们要重点搞好党务、政务和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三个制度体系的建设,按照体系完整、内容统一、规范一致、简便可行的原则,有计划地分步实施。有关领导和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节奏,保质保量地完成制度建设任务。

(四)规范管理,增强执行力。“管理随意性、执行不到位”,是公司各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部分同志头脑里根本没有规范意识,更谈不上运用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从管理上看,我们与世界同行业存在较大差距,管理人员素质、管理文化、管理技术等落后于时代的要求。规范管理,是我们急需做好的一门“功课”。基层领导同志的管理,不仅是带好队伍、打好硬仗,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中逐步融入技术的含量、人文的和谐和文化的底蕴,凝聚起全员的智慧和力量,学学“海尔是海”的管理境界,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机关同志的管理,要着眼于“学习型、服务型、干事型、创新型、廉洁型”的五个方面要求,搞好条条管理、综合管理,为公司发展当高参,在管理上永不停步。对公司已有的制度和体系,我们一定要增强执行力,抓好基层建设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体系的执行,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程序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

三、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推动公司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

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是年初局党委提出的一项贯穿全年的主题活动。最近,局党委连续下发了《关于开展“负责任”大讨论活动的通知》和《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下半年运行计划》。下半年,公司各级党政组织要加大工作力度,把思想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结合实施“双压三减”后新形势、新局面,我对干部队伍建设强调四个方面。

(一)要讲政治、顾大局,迎接新考验,体现先进性。双压三减,直接带来公司人员、机构、组织的调整,这是公司快速发展中的非常时期。越是在这特殊的阶段,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公司党委的考验,越要体现党员的先进性,遵守组织纪律,体现一个党员干部应有政治品质和党性修养。要讲政治,无条件地服从公司党委的决定,无论是岗位变动,还是机构调整,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公司党委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服从组织安排。要顾大局,善于从全局的高度来观察和处理问题,主动地把本单位本部门工作放到公司发展的全局中去谋划、去推进,绝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有高度责任感,以对公司负责、对单位负责、对职工负责的态度,担负起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岗位上要大胆负责任,努力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强烈事业心,具备“把事业视为生命”的崇高思想境界,把全部心思、全部热情、全部精力,集中到工作上,倾注到推动公司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公司提出的“”中心思路和今年生产经营目标,做出的“三项承诺”,从时间上看,只剩下五个月了,时间不等人,目标不能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的严峻考验。各级领导干部要再认识、再动员、再落实,在工作上要恪尽职守,在精神上要永不懈怠,在行动上要真抓实干,向全年目标发起冲刺。

(二)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公司快速发展。我在月日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下半年的任务更艰巨、更具体,严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握“三个主要观点、抓好八项重点工作”。“双压三减”方案实施后,促使“岗位重塑、流程再造、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观念上必须要有新的适应。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观念的问题,看似是务虚的东西,但起决定性、方向性、原则性的作用。完成下半年工作,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重点解决好思想观念上“八破除、八强化、实现八突破”的问题。一是破除保守思想,强化发展意识,在加快发展上求突破。二是破除等靠思想,强化责任意识,在负责任、大作为上求突破。三是破除僵化思想,强化创新意识,在管理创新上求突破。四是破除小进则满思想,强化市场意识,在开拓大市场上求突破。五是破除功利思想,强化全局意识,在服务大局、提高机关效能上求突破。六是破除懒惰思想,强化执行意识,在主动开拓、打开工作局面上求突破。七是破除散漫思想,强化文明意识,在培育企业文化、造就过硬队伍上求突破。八是破除经验思想,强化规范意识,在“岗位重塑、流程再造、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上求突破。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对照上述八个方面的要求,认真自我检查,找出差距,迎头赶上。生产经营步伐没有踏上正点的,要问一问自己是否按照公司党委的要求抓发展、促创收。管理不规范、制度不落实、工作无活力的,要问一问自己是否增强了创新意识和规范意识。工作中“软、拖、浮、懒、虚”的,问问自己是否强化了责任意识和执行意识。带队伍出这样或那样问题、职工有怨言的,要问一问自己是否强化了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思想观念端正了,我们干好工作就有了扎实的基础。

(三)要深化改革,稳妥推进,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目前国企改革已进入新的“攻坚阶段”。从改革内容看,比较容易的改革相当一部分已经完成,现在面临的主要是一些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较大的改革。从改革动力看,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差异的显现,职工群众对待改革的态度更加理性。从改革要求看,改革已从主要是利益调整转向利益调整和利益增进并重,从利益倾斜转向利益兼顾。下半年,与双压三减配套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深化完善分配制度改革。这次改革是某年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完善,涉及到一系列的配套改革,系统性更强,市场化程度更深,难度更大。公司各级党政组织要高度重视,周密组织,妥善处理好各项配套改革之间的平衡关系,妥善处理好各类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各级党领导干部要积极支持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改革,以良好的形象和作为影响群众、推动改革。特别是要紧跟改革进程,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引导,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重点,突出强化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以作为赢地位、凭业绩定价值、靠竞争比发展”的新观念。要善于协调,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既要坚持政策的原则性,又要增强工作的灵活性,还要注意对象的差异性,逐级落实责任,工作重心下移,有针对性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以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情”的感染力、“理”的说服力和“行”的号召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力,保障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2篇: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9月7日,在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上,一组数据极为亮眼。

 

在四川,“十三五”前四年,在全省GDP年均增长7.8%、城镇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年均增长3.2%的情况下,人均碳排放为3.2吨,是全国最低的两个省份之一。

 

与此同时, “十四五”开局,四川定下“高水平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目标,明确要“把数字牵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聚焦激活新要素、推进新治理、营造新生态,加速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打造西部领跑、全国领先的数字驱动发展高地。”

 

若是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能源大省,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实现碳中和碳排放任重道远;另一方面,数字化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是实现碳中和促进可持续发展重要路径。

 

这意味着,在“数字化”“低碳化”浪潮下,如何加快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探索出数字空间绿色低碳发展的四川方案,将成为天府四川在“双碳”目标下的“破局”之路。

 

这趟跋涉中,也正酝酿出前所未有的新机。

 

这里将汇聚数字经济新业态带来的新机遇,将肩负起创构理想城市形态的时代使命,还将承载起每一个个体对于生活和工作、现实和理想的更多想象……

 

毫无疑问,“双碳”目标下的四川故事,正入佳境。

 

格局

 

“十三五”期间

 

四川碳排放总量快增态势基本扭转

 

从初春到立秋,四川很“忙”。

 

四月初,省会成都,首个冠以“数字”之名的产业功能区正式官宣——位于新津区的天府牧山数字新城,其定位为“数字经济赋能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重要功能是“成渝数字经济新名片”。

 

到了初夏,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联合召开覆盖21个市(州)、183个县(区、市)政府的重要会议,聚焦“两高”项目分类处置。随后,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对上半年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红色预警的3个市(州)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随后,传统产业主动谋变。四川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发出全省首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倡议,呼吁钒钛钢铁低碳转型。7月27日,四川冶控集团揭牌成立,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短流程绿色炼钢集团。

 

来到9月,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蓉召开,论坛以“数字助力,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动员聚集各行业各政府部门,各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等社会力量,探索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化手段助推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目标,备受关注。

 

数月之间,针对“双碳”的目标,四川就涉及到了数字产业集聚、严控“两高”项目发展、助推清洁能源转型等多个领域,再细化下去,新场景新业态、新生态等题中之意更是贯穿于每个日常中。

 

也正因为这样的快节奏,眼下,四川的碳排放总量快增态势已基本扭转,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

 

“十三五”期间,四川全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7.4%。全省水电装机达到7892万千瓦,居全国第一,水电外送电量累计6698亿千瓦时,全省森林覆盖率累计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40%。

 

在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的背后,是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加快。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创建国家和省级绿色工厂296家,建设工程节能标准设计阶段执行率达100%,新增和更新城市公交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连续3年超过90%,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占比突破84%,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50%以上,化肥使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

 

这也印证了一个事实逻辑,从微观主体的“一小步”,汇聚成助推能源转型的“一大步”,再到探索出数字碳中和中的四川“样板”。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时间节点,四川正积极抢占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高地,从顶层设计入手,以数字技术助推能源转型、引领市民生活减碳合,实现经济效益和降碳减排双提升。

 

天府四川,新的格局,正在崛起。

 

破局

 

发展阶段不平衡不充分

 

区域间减碳压力差异明显

 

何为数字碳中和?

 

“我理解有两个层面的意思。”在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讲到,题中之意,除了包含让数字产业低碳化、绿色化之外,还有让数字产业为碳达峰、碳中和赋能增绿的思考。

 

王金南坦言,国家要实现“双碳”目标,势必将目标任务分解和细化到各地,各地方政府将成为实现目标的关键,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过程中,各地因能源结构不同,产业结构不同,必然节能减排任务不同,完成时间也将有所不同。

 

事实上,发展阶段不平衡不充分,这样的困局在四川同样存在。

 

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在赵乐晨看来,四川下一阶段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思想认识和能力薄弱与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存在巨大差距;发展阶段不平衡不充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挑战十分巨大;碳达峰、碳中和纵深推进的发展基础和政策行动差距较大。

 

对此,四川正通过统筹谋划、系统推进、战略布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作出更大贡献。

 

具体而言,达峰时间有先后,区域上,成都、广元等已经作出承诺的地区要锚定目标推进达峰,攀枝花、眉山等具备条件的地区要加快达峰,多数城市应于2029年及之前达峰;行业上,特别是煤电、钢铁、水泥、化工等传统高碳产业要率先达峰,建筑、交通要通过提升能效、优化用能结构实现低碳化。达峰水平有高低,四川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资源大省,要树立全国和全省一盘棋理念,增强大局、全局意识,设立总量刚性目标,实施差异化增量控制。

 

而这样的探索,其实已有成果。在成都,以数字经济推动低碳增长、以数字治理助力低碳生活、以数字创新驱动低碳发展、以数字基建支撑低碳转型,“十三五”时期,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分别累计降低14.2%、21%,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62.6%,森林覆盖率达40.2%、年固碳量超过200万吨,人均碳排放位居全国十大城市最低,荣获联合国“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

 

解局

 

着力提升数字碳综合的能力和水平

 

积极探索多路径减碳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经济系统变革,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论坛上,有专家举例道,浙江、上海等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可重点关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等;甘肃、宁夏等西部省份可在探索新能源发展方面持续发力;四川、福建等森林覆盖率较高的省份可重点关注生态碳汇。

 

整体上看,“十四五”期间,四川将以碳中和愿景为引领,围绕2030年前达峰目标,积极探索符合四川战略定位、发展阶段、产业特点、能源结构和资源禀赋的低碳转型路径。

 

对此,论坛上,相关领导透露,下一步,四川将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抓好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运用互联网加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升,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着力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加快普及智能化用人监测和诊断技术,强化能源使使用的精准调控,优化能源生产运输交易和消费环节的资源配置能力。着力推动市场数字化转型,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赋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新场景新业态正在不断涌现。例如,科技战线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号召,四川大学联合东方电气集团等单位组建全国省级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布局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三大研发方向。西南石油大学挂牌碳中和研究院,设立天然气绿色开发利用、零碳能源系统、储能技术、二氧化碳高效捕集与绿色转化4个研究中心。

 

绿色金融创新迈向2.0时代。人行成都分行实施碳减排票据再贴现专项支持计划,加大对碳减排企业的融资支持。中航成都碳中和产业基金合作框架协议签约,四川机场集团、雅砻江水电参与发行全国首批碳中和债券,全国首单区县级碳中和绿色中期票据在成都新都区发行。

 

此外,四川也是林草碳汇的“沃土”。《四川林草碳汇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林草碳汇项目规模达3000万亩。支持凉山州乡村振兴、宣汉森林经营、天全大熊猫栖息地恢复、龙泉山城市森林、若尔盖湿地等林草碳汇项目示范,还将探索林农碳汇+互联网“微碳汇”模式,开发乡村林草碳汇产品。

 

第3篇: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一、中型科技企业概述

中型科技企业是指企业规模中,人员100-300人之间,年销售收入1000-10000万左右,其组成人员是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科研、开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以其开发、设计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以及技术开发、服务、技术和高新产品为主要销售产品。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实体。换言之,中型科技企业是以创新为使命和生存手段的企业。中型科技企业因其经营规模处于大型及小型企业之间,目前所面临的处境较为艰难。例如:在技术方面、资产规模、人员配置有了一定的投入,但是整体水平与大型科技企业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市场竞争力方面较弱;而其与小型科技企业相比虽然竞争力较强,但由于其先期投资较大,转型较慢,因此在灵活性等方面不及小型企业。另外,科技企业一般都面临着其产品具有周期短、成本高、市场认可率风险大的特点,而高新技术产品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级技术人员组成研发团队,这些高级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较高。这些问题的核心是资金问题。要解决中型科技企业的资金相对较为紧张问题,企业在对外开拓融资渠道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的进行税收筹划,节约纳税成本,从而达到缓解资金压力的目的。

二、中型科技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

(一)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

税收筹划在企业的价值创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税收筹划从最初的节税,到后期增加企业盈余留存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税收筹划也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实现价值最大化是税收筹划的最终目的。

(二)降低企业纳税成本

实现企业的既定利润目标,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加企业的收入、二是降低企业的相关成本费用。增加收入需要靠对外拓展市场,在我国同行业市场竞争日益及同行业技术水平相差无几的今天,增加收入相对较为困难,大都数企业选择了降低成本。节约纳税成本,是一条代价偿付较低且能有效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的途径。以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为例,现行税法规定,一般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而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如果该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办理了“双软认证”,企业所得税还将享受“免二减三”的优惠。另外,以其增值税为例。增值税税率为17%,销售软件产品的增值税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税收的退税政策,而且退还的增值税也免于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现金支出“刚性”要求

由于税收的强制性特点,税收的现金支出具有了一定的刚性。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销售计划制订的同时,生产、采购、营业收入、利润额及应纳税所得额就相应的确定下来。同时,企业当期应缴纳各项税费也已经敲定,并且企业必须足额、按期缴纳各项税款。否则,不但会给企业带来涉税风险遭受税收征管部门的处罚,同时还会给企业的信誉带来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利益。财务管理工作中把现金流当作企业生存的“血脉”,认为货币资金是有其时间价值的。因此,现代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现金的流出金额及流出时间,从这个层面分析来看,对涉税事项进行的筹划是公司决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中型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者对税收筹划工作认识有偏差

1、税收筹划意识淡薄中型技术企业的经营者大多数是搞技术出身,属于技术型管理者,他们往往对某类技术领域十分精通。觉得企业的主要工作应该是放在开拓新市场、研发新技术上,而对税收筹划工作不是十分重视。对财务人员提出的税收筹划建议觉得没有必要,甚至对一些税收优惠政策觉得不值得一提。从而使得科技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不能完全的开展,企业也就不能享受一些应有的税收优惠政策。

2、混淆纳税违法行为与税收筹划的概念我国科技企业中大部分经营者还是很重视节约纳税成本的,他们认为税收筹划就是少纳税,因而要求财务人员要千方百计的少缴税,不论其要求是否符合相关的税收法规、政策。有些经营者甚至指使财务人员进行弄虚作假,向税务机关出具假的资料,来骗取税收优惠政策从而达到少缴税甚至不缴税的目的。其实,偷税行为与税收筹划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税收违法行为,税收征管部门发现后要予以严厉打击的;而后者是在合理利用国家税收法规的基础上少纳税款,且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

(二)财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科技企业的财务人员担负着日常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任务。然而,由于有些科技企业的经营者不是十分重视财务工作,在财务人员的选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财务人员没有经历过系统的财会知识的学习及培训,对财会业务都是一知半解,就更谈不到税收筹划的业务高度了。有的财务人员虽然也财务专业出身,然而由于缺乏对国家新财税政策的学习和掌握,对其把握的不到位,使其不能准确的对税收筹划工作提出相应的策略、办法,从而影响了科技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

四、税收筹划策略

目前科技企业范围可谓相当之广,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环保企业、通讯光缆、电子电信类、航天、军工等行业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因其在众多的科技企业中综合性较强、且代表性较广。现以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为例,从而对其税收筹划进行简要论述。

(一)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1)流转税方面。软件企业销售其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2)所得税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如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获得软件企业资格,在2017年底之前,自获利年度起,享受“免二减三”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二)积极准备做好前期筹划工作

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他科技企业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前提是应该得到相关部门(如省级科技部门)的其资质的认证,前取得相应的证书。因此,企业应该积极申报相关技术材料,尽早取得相应的证书,方可去主管税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与税务机关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能否最后得到落实,与税务机关的沟通、联络至关重要。因为,国家虽然对科技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制订了相应的税收政策,实际工作中,由于纳税人与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在税收法规理解上偏差,会影响企业最终能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因此,企业应该与主管税务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从而为企业办理相关的税收减免清除不应有的阻力。聘请中介机构进行策划指导。科技企业在办理相关的科技认证手续后,后续工作中还需要一些账目的设置工作,以及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工作。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科技企业的财务人员对税收政策相关要求的概念较为模糊,不能完全理解其深意,容易造成误解。从而影响税收优惠政策的享受。例如:高新技术企业中的高新技术收入的确认、研发费用比例的确认,科技人员人数的确认等问题。由于,中介机构的专业性较高、业务能力较强。因此,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可以聘请中介机构来指导相关的税收策划工作,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税收筹划应遵循合法性原则

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运用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降低纳税成本,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然而,税收筹划相关方案的提出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合法性原则。企业的税收筹划应该是在国家相关税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施,不能把税收筹划看作企业少缴税款或是不缴税款的理由。具体操作中,有些企业人为的增加成本、隐藏收入、调整应纳税所得额。把这些做法当作是税收筹划,对税收筹划理念产生了误读。税收征管部门发现后会对企业施以税收处罚,严重者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可以看出,税收筹划应是在国家税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进行。

(四)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应注意的问题

1、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研发费用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支出。因为税法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比例有严格的规定,如:年销售收入低于5000万元,研发费用比例不得低于6%;5000—20000万元费用比例不低于4%;20000万元以上不低于3%。只有研发费用达到上述的硬性规定指标,税务机关才能有可能认定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另外,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部分按50%加计扣除,形成的按150%摊销的相关规定。从中可以看出,企业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可谓是“一劳永逸”的工作。因此,建议高新技术企业成立研发部门,将该部门的人工、费用以及所耗用的研发用材料,一并计入研发费用核算,从而把研发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不征税收入成本列支问题高新技术企业销售的软件产品按税法规定可以享受增值税税负超3%部分税收返还的优惠政策。同时,返还的增值税免于缴纳企业所得税。然而,税法同时也规定为形成上述的不征税收入,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也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这部分成本、费用投入的控制。在不违背税收原则的前提下,将该项成本费用列入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费用,这样可以降低一部分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3、合理运用固定资产税前列支政策我国为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工作的投入力度规定:企业购入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金额低于100万元的,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直接列支;超过100万元的,允许按不低于折旧年限的0.6倍的方式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其产品附加值较高,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较高,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该政策的规定采购相关的仪器、设备从而起到抵减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作用,同时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采购固定资产资产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可以看出,采购高新技术企业采购固定资产可以实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共同节税的作用。

五、结束语

第4篇: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装修施工;“低碳化”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 temperature rise, natural disasters emerge in endlessly, people to "green low carbo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our country's introduced gradually buil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society under the polic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peopl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low carbon"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finally to th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project "low carbide in the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th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project; Decorate construction; "Low carbide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建筑装饰工艺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装饰原材料不断更新,人们对建筑装饰工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使“低碳化”装饰成为建筑装饰工程新的发展方向。据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建筑物总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5%~28%,二氧化碳排放量占社会总排放量的40%左右。建筑的“节能”、“低碳”已然成为了我国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筑装饰作为建筑建造的末端环节更应该参与到建筑的“低碳化”过程中来的。低碳减排是以降低能耗、保护生态又不降低生活质量为宗旨,是为人类创造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室内空间。“低碳化”装饰施工是探索人类社会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及安全。如何将低碳减排的理念与现代装饰施工技术相结合,创造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室内环境,将成为今后建筑室内装饰的重点。

2建筑装饰施工过程中“低碳化”问题分析

建筑装饰工程的“低碳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装饰装修的全过程,包括设计、材料选购、现场施工、维护与更新、拆除与重新利用等几个部分。将低碳的理念渗透到上述各个环节中去,控制总体碳排放,是有效实现建筑节能减排、全面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目前存在于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有:施工单位对施工“低碳化”认识不足;装饰材料仍为高碳材料;我国在推行低碳施工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激励机制;缺乏施工阶段碳排放评价体系。

2.1施工单位对施工“低碳化”认识不足

虽然随着建筑装饰“低碳化”研究的不断发展,低碳施工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甚至已经成为建筑装饰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但是人们对建筑装饰工程低碳施工的意识仍然十分淡薄,同时其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就目前而言,低碳施工没有明确的概念,导致施工单位对低碳施工认识不清;第二,低碳施工有哪些什么内容,包括哪些环节,有什么具体要求,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没有被明确提出;第三,国际上对低碳施工有些什么经验,存在哪些惯例等没有明文规定。正是基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从而使建筑装饰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低碳施工的认识和理解还仅仅是停留在文明施工、绿色施工上。

2.2装饰材料仍为高碳材料

施工阶段是将设计转换为实物的阶段,这一过程将消耗大量的资源,施工阶段所用材料仍属高碳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由于我国的“低碳化”研究还刚刚开始,很多装饰材料不能满足低碳节能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仍然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第二,装饰材料的生产仍属于粗放式生产,消耗大量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而这两种能源又是我国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同时根据市场经济理论,需求决定生产,大量高碳材料的使用,从而促使装饰施工阶段处于高碳环节。

2.3我国在推行低碳施工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对能源和碳排放的管理偏向于重工业和交通节能,对建筑装饰低碳施工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同时国家在低碳施工过程中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及责任,没有明确的界定和规范,使其在法律方面存在着不少空白。

2.4缺乏施工阶段碳排放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建筑装饰行政管理部门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文明施工,对于低碳施工还没有系统科学的制度来予以促进、评价及管理,缺乏必要的评价体系,无法以确定的标准来衡量企业的低碳施工水平。实现对建筑装饰工程低碳施工的评价,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所以首先必须确认哪些指标因素应在招投标文件及工程合同中予以要求,哪些因素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予以监督和评价,并根据低碳施工发展现状选择评价指标,明确各指标需要利用何种模型进行评价,以及现阶段可接受的评价标准,从而最终建立低碳施工的决策支持系统。

3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低碳化”的重点环节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低碳化”主要体现在:明确低碳施工的概念和内涵;建筑装修的节能设计;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新工艺的应用;“低碳化”施工等。

3.1 明确低碳施工的概念和内涵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纷纷提倡低碳施工,但令人尴尬的是迄今低碳施工尚没有准确的、大家一致认可的定义,所以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低碳施工的概念问题,明确给出低碳施工的定义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施工单位才能对低碳施工有较好的认识与把握,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并且不断改进不足之处,逐步实现全行业的低碳化。

3.2 建筑装修的节能设计

在进行建筑装饰装修设计时,应根据房屋自身节能效果以及用户要求进行装饰装修的节能设计。设计要求是在满足建筑物功能的基础上,同时确保不为达到节能目标而增加节能投资和运行费用,并依据经济效益使增加的节能费用在尽可能短的时问内回收。另外,对于选用的节能新设备,要在对其原理、性能、效果详细了解和进行经济技术比较之后才能选定。选择节能新设备应坚持以下原则:

1、能充分发挥建筑物功能;

2、经济效益好;

3、能源浪费少。

3.2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新工艺的应用

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新工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安装节电节水器具时,限制或禁止使用高能耗的技术、材料、工艺等。对材料及设备要对其质量进行双控,首先要在合约中对其标准做出规定,其次这此设备必须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对于一些设计中未提出的设备需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或者在施工方案中说明。耐火性能是建筑装饰工程的性能指标之一,因而必须对耐火材料的耐火性能提出具体要求,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3.3“低碳化”施工

在“低碳化”施工过程中首要的是提高建筑装饰过程中的“低碳化”意识,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通过宣讲、教育等形式加强全民节能意识,从根本上推进我国建筑装饰“低碳化”施工事业。其次是编制“低碳化”施工技术方案,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前,施工部门需要首先编制相关“低碳化”施工技术方案,并向建设装饰监理单位审批。第三,应建立“低碳化”施工考核激励制度,通过相应奖惩制度中的规定,激励施工人员在各自工作过程中节约能源,进而实现装饰工程“低碳化”。

4结语

建筑装饰工程是一个高耗能服务型工程,对其进行“低碳化”施工对我国的低碳环保事业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虽然我国建筑装饰工程“低碳化”施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解决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但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建筑装饰人员的不懈努力,建筑装饰工程“低碳化”施工的意识将逐渐深人人心,相信不久的未来,我国的建筑装饰工程将逐步走上“低碳化”施工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宗小平.建筑室内装修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研究[J]. 福建建筑. 2007.6 (108):101-102.

[2] 陈迪飞. 节能环保化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J].节能环保. 2011.10(8):138-139.

第5篇: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二)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要清醒地认识到整体推进油气勘探开发目标任务的艰巨性,正确认识当前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自觉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坚持走技术发展之路,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坚定信心、勇攀高峰,为加快推进“十一五”规划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部署了工作,明确了任务。这次会议部署了公司2009年勘探、开发、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明确提出了勘探开发部署要坚持的原则、勘探思路要进行的转变、勘探开发技术要进行哪方面的完善、基础工作要如何抓好落实。

为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按照总结会的部署和要求,贯彻执行好股份公司2008年度勘探、开发、天然气等三个年会和本次会议精神,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陈勇总经理又讲两个大方面的问题。

一、2008年勘探、开发、建设工作简要回顾

2008年,勘探开发战线上的全体同志们,解放思想、顽强拼搏,扎实有序地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一个突破、两项进展、三个起步、四方面成果”的勘探、开发、建设工作新成绩。

一个突破:油气勘探在苏北盆地海北曲塘次凹取得新突破。凤1井、双1井、红1井见到好的油气显示,展示了一个崭新的上产有利区域。

两项进展:一是滚动勘探评价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丰探5井区部署的评价井丰502井喜获高产油流展示了洋心次凹开阳-陈庄断块构造带油气成藏地质条件良好,具有较好的滚动勘探前景。

二是南方勘探与矿权保护工作取得进展。在桂中黔南坳陷开展高精度mt勘探,完成黔南-桂中坳陷大地电磁测深勘探野外测线3条,资料采集1123个点。积极探索新能源领域中的煤层气、油砂矿、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完成了桂中坳陷宜山、合浦盆地西场凹陷、滇黔坳陷等区域的页岩气勘查项目申报工作。

三个起步:一是配产配注方案编制工作开始起步。第一次全面系统的分析了油田产量的递减规律,首次编制了比较完整的配产配注方案。二是注采井网完善工作开始起步。全面研究了大丰区块的注采井网,及时提交了注采井网完善方案,有力缓解了大丰区块压力下降势头。三是油水井测试工作开始起步。首次开展吸水剖面、井间示踪测试工作,提交吸水剖面测试设计和井间示踪测试设计。

四方面成果:一是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措施上产工作。共实施各类油水井措施24井次,其中采油井措施17井次,措施成功率88.2%,有效率68.8%,措施增油1012吨;注水井措施7井次,措施成功率100%,有效率100%。二是地面产能建设工作顺利完成。完钻开发井18(20)口,完成油井投产9口,9层;完成投转注井7口,完成试油、压裂油井15口、17层。如期完成了油气田产能和各项工程建设任务。三是大力创新科技,积极探索新工艺技术。开展了大丰油区整体优化压裂和缝网压裂技术研究、气体吞吐工艺技术、化学吞吐和酸化、化学防砂、复合解堵等多项现场工艺实验,积极探索实验采油井找水、验窜封窜、深穿透补孔、注水井找漏堵漏等多种工艺技术,积极开展抽油井系统效率研究,均取得好的效果。

四是修订完善制度,规范勘探开发管理。专门在3月份召开勘探开发座谈会安排部署规范公司勘探、开发、建设技术管理工作,修改、修订完善了17项相关基础管理制度。

2008年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还暴露出一些差距与不足。如勘探成功率不高;原油产量没有完成10000吨生产任务;综合治理油田的水平较低,目前仅处于探索阶段,距离形成核心稳产技术还差距甚远;施工质量不过硬,偏磨、腐蚀等工程技术事故时有发生,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二、关于2009年勘探、开发、建设工作要求

(一)油气勘探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加强地质基础研究,深化认识,依靠技术突破,努力寻求新的增产上产区域

2009年油气勘探工作思路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以寻找规模效益储量为目标,坚持“加强研究、深化认识、注重技术、积极有效”的工作方针,以海安、大丰兴化洋二大断层东西两侧为重点,兼顾火成岩、岩性圈闭、泰一段等新领域、新层系研究,注重勘探思路创新、地质理论创新和物探钻井新工艺引进推广,力求加深对构造圈闭、储层、油层三者匹配关系的认识,积极寻求新发现和突破,建立起支撑稳产和上产的优质储量序列。

具体勘探任务:找到能确保完成2009年产量任务的优质储量,落实2010年建产的现实储量,寻求2010年进一步勘探评价的新有利区域。

1、加强基础研究,深化地层认识

09年我们要转变工作思路,加强地质基础研究,深化地层认识。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地震、测井等资料,精细研究、深化认识,做到吃干榨净。在此基础上,大胆运行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来开展工作。力求加深对苏北盆地构造圈闭、储层、油层三者匹配关系的认识。

2、引进先进适用的勘探技术,努力提高工作成效

一是物探技术方面要狠抓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工作,特别是要突出复杂地质体的处理解释,实现五个转变,即由定性解释向定量解释转变、从单井解释和平面解释向储集体三维空间解释转变、从构造解释向烃类检测转变、从事后研究总结向事前的预测转变,从叠后向叠前转变。二是钻井技术方面要在确保安全生产、保护油气层的同时,做好钻井的提速工作,缩短钻井周期。三是测井技术方面,要加强对一些重点井油气水层的测井评价和解释工作,要在准确识别油气层、优化试油层位和油气藏整体认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四是针对目前公司的致密砂岩勘探对象和低孔低渗储层,要进一步加强酸化压裂改造技术攻关、推广应用工作,努力提高单井产量。

3、继续加强南方海相勘探和矿权保护项目工作

要继续深入贯彻股份公司领导“坚持南方油气勘探”的战略意图,密切配合国家南方碳酸盐岩战略选区,积极跟进所属探区古生界区带评价,积极推进南方海相领域勘探评价。突出前期研究和强化选区评价的基础上,选准勘探突破口,在取得新认识,适时进行风险勘探,部署风险探井实施钻探,争取实现南方海相领域勘探的工业油气发现。

(二)油田开发要牢固树立产量、成本意识,确保生产任务完成,并向更高目标冲刺

对2009年开发工作总的要求是:牢固树立产量和成本意识,深化油藏地质认识,提高方案设计水平,夯实注水稳产基础,精细量化开发管理,挖掘油藏潜力;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效,提高低产低效井生产能力,实现科学、有效、良性开发,高水平完成全年10000吨原油产量,并向更高目标冲击。

1、加强油区综合管理,提高油田开发水平

夯实开发基础工作,取全取准油水井资料,为开发方案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强化动态分析,认真对生产动态和油藏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分析,搞清变化原因,总结开发生产过程中的成功做法,查找主要矛盾和制约问题,明确下步主要开发技术对策,实现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目标。加强注水管理工作,注水系统从水源、清污处理系统、水质、注水泵和管网等方面提高系统保障能力。依照深化地下认识、完善井网、分析注采关系、确定合理注水量、测试保证注水方案、不断跟踪调整的思路开展工作,提高老油田综合稳产能力。要加强单井管理,重点推广“一井一法一工艺”精细管理法,严格油水井关井制度,严格油水井报废审批制度。要加强生产管理,进一步提高油井生产时率。

2、攻关开发试验,实施科技兴油

一是重点引进推广应用具有突破性的储层改造技术,形成规模效益。二是加强低产井的增产技术研究。针对公司当前存在的一大批含水高、压力井的低产低效井,要加强增产技术的研究,努力寻求突破。三是加强采油工艺配套技术研究。强化采油日常管理,狠抓不正常井修前诊断和处理工作,减少误修井。加强修井质量监督,严格入井材料的管理,最大限度延长油井检泵周期。注重井筒配套技术工艺研究,针对08年出现的偏磨、腐蚀、断脱等现象,加强油管杆配套工艺研究,进一步探索适用于××油田的采油工艺技术。加强油田化学工艺研究,着力做好油田防腐降粘、优化注入水水质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化学药品的最合理配方。

3、树立成本意识,尽可能的降低开发成本

着手研究降低投资和成本控制的动力问题,计划、财务、造价部门要深入研究相关管理政策和激励措施,有效降低投资、节省成本。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提高资源节约利用和清洁生产水平。增强全员节能意识,加强节能减排管理,严格执行用地标准,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确保节能节水指标实现和“三废”达标排放。

(三)集中精力做好管镇油区的综合治理工作

2009年要加大管镇油区的综合治理力度,深化油藏研究,紧紧围绕探索有效能量补充方式和提高单井产量来展开工作,积极开展热采技术、n2吞吐、化学驱、微生物驱等现场科技攻关实验,大力开展有效增产措施,让管镇油区再次焕发青春,争取日水平达到10-15吨,有效缓解公司产量压力,实现持续发展。

(四)做好地面工程建设,实现优化简化

地面工程建设工作要贯彻执行集团公司关于地面工程建设相关管理规定,要继续兼顾“安全、适用”原则,认真贯彻“优化、简化”思想,紧密结合公司身处南方水网、原油具有“三高”属性、单井产量低、数量少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建设“苏北模式”。在工作中做到超前组织协调,充分考虑水、电、路系统的配套问题,科学编制方案,为加快运行节奏提供保证。新区地面工程要严把方案设计关口,做到既满足当前需要,又兼顾长远利益,提高地面工程的投资效益。对老区地面工程改造,要以技术先进、规模适应、安全可靠为目标,搞好地下地上有机结合,提高地面工程对原油生产的适应性。对配合开发调整的地面工程改造,要认真做好前期研究,充分利用已建工程和地面系统剩余能力,因地制宜调整改造,严格控制新增规模。

(五)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减少事故发生

2009年一定要增强责任感,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依据钻采工程方案和设计,认真落实工程方案,狠抓施工队伍设备配置,加大对钻井、试油、测录井、修井、措施作业等工程质量的现场监督力度,加强套管、油管杆、压裂砂等大宗入井材料的质量监控,确保各项工程技术质量指标达标。

(六)营造科技氛围,加强队伍建设

第6篇: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关键词:公平机制;奖助;大学困难生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11-0185-02

一、案例背景

2007年国家大幅度增加资助力度,我们和往年一样有秩序地开展评选工作。一天,一个班长来学工办提出辞职要求。经过耐心的询问沟通,该学生说出了事情的原委:今年按照学校要求在评选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讨论得比较激烈,有的学生甚至说一些很不好听的话,对班干部也有一些偏激攻击的话语。这位班长觉得自己没有很好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学生的理解,特别难受和委屈。笔者和他进行了耐心的沟通,了解了整个事情的过程,就该班长面临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是因国家大幅度提高了各类资助的金额和额度,今年的比例从先前的3%上升到20%左右,国家励志奖学的名额也增加到近5%,这样就面临困难生认定的困惑:许多学生都提出了申请并提供了困难证明,其中有的明明不是困难生。因此,如何较准确地进行贫困生的认定,让他和相关学生都感到为难和困惑。

二是部分真正困难的学生心理上较敏感,由于他们平时也不太和大家交流,不愿谈起自身的困难情况;有的贫困学生不擅长人际交往,甚至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局面;有的迷恋网络不能自拔,荒废学业。如何让大家了解这部分困难生的情况,又不伤及他们的自尊心,达到帮助他们目的,班干部感到较大的压力。

三是有个别学生为获得国家有关奖助政策,而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钻空子。以往比例小,大家都很清楚班里的困难生情况。现在比例加大了,部分不困难的学生就打起了各种主意。因此,在贫困生认定及奖助评定过程中,建立公平机制显得更加迫切。

四是真正的贫困生往往因为生活压力、心理负担过大,导致学业成绩不理想,出现学习生活“双困”现象,不知如何协调学习成绩和贫困情况的关系。

五是如何理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干部的认定申请程序,同时又不造成学生的偏见,以帮助这部分贫困学生干部顺利完成学业。

六是应尽快出台新的更加公正合理的评定方法,建立公平评定机制,营造良好的资助工作环境,使真正的贫困生得到帮助。

二、案例分析

这起案例是在贫困生的认定和评选过程中、因各种矛盾问题纠结出现的有关资助工作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具有普遍意义。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增加,意谓着学校对资助管理的力度的加强,资助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随之大大加深了。这些,都是需要辅导员花心思做的工作。解决好此案例,对原因、解决的方法等必须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原因了解得不深透,就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甚至出现许多新问题。如何使真正的贫困生得到应有的资助和关怀,又能促使贫困生保持良好的、积极进取的心态,就不能再按已有的模式来开展工作,制定出新的公正评定机制也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三、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成效

1.深刻反思

由于资助政策变化大,如果在思想上的重视不到位,还是按照以往的作法进行,不能及时进行调整,评定细则就难以做到规范和完善。

2.了解起因

真诚地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看法。首先,召集助学金评定小组了解情况。评定小组反馈,鉴于申请资助的学生人数大大增加,原先因资助名额少、金额不大、大家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都比较认可。但是,现在名额、金额大幅度增加,有些不困难的学生也提出申请,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拿到奖学金后就不能参评。而获奖学金的学生也提出,评选不能仅仅以贫困为唯一考核标准,这样就势必会出现学习积极性下降,造成“越穷越光荣”的局面,应将贫困生的生活状况和学习态度有机结合起来。笔者及时召集班会,进行资助工作的深入讨论。一方面组织学生再次深入学习国家及学校资助政策,一方面请大家开诚布公,在对如何进行贫困生的认定、助学金及励志奖学金的评定方法、如何处理奖学金和各类资助的关系、如何正确看待贫困学生干部的申请等问题各抒己见,学生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也充分理解了班委和评定小组的工作。

3.制定办法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资助工作的评定办法:①进一步规范三级评定机构:建立宿舍、班级评定小组、学院学生资助领导小组的三级评定机构。②为使评选更公平、更趋于合理,认定评选过程实行“三三”制:即班级投票、评定小组投票、综合学习成绩各占三分之一,避免了以票为基准的弊端,又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状况,避免了将奖学金和助学金完全隔离或混为一谈的现象,能提高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进取心。③进一步完善奖助评定细则,强化公示制度,每一步都严格按照评定细则,及时进行公示,对弄虚作假、不符合贫困生评选条件的学生进行监督;从而保证了资助工作的公正性。

这几年,河南中医学院的资助工作评定机制得到不断完善,资助工作完成得比较圆满顺利,没有出现任何大的问题。

四、思考和启示

一是资助工作体现着国家、学校对贫困生的关爱,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日常工作。由于贫困学生群体具有隐蔽性特征,贫困生认定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前提。贫困生认定工作向来是一个难题,必须将学生日常生活和消费的情况和《经济情况调查表》、困难证明认定结合,鉴于农村学生比例较大,地区经济存在较大的差异,只有制定和不断完善评定机制,才能保证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辅导员切不可以个人主观意识和偏好左右资助工作,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管理方式方法,注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合理权利诉求;同时,要在具体措施和方法手段上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分考虑贫困生的感受和自尊心,鼓励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思想,通过自身努力来获得资助,放弃“等靠要”思想,

三是合理优化组合各类助学金和奖学金,两者兼顾,促进贫困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应通过“奖、贷、助、补、减”等助学渠道,发挥育人功能,增强困难生自信心、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积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通过让贫困生参与勤工助学,培养他们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努力营造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帮助他们正确调适自我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成才。

四是通过多年学生工作的体会,认识到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建立一个公平的评定机制有时比关注某一个贫困生更重要。通过制度的建设,营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资助环境,真正落实国家的资助政策,才能使每个贫困大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关心爱护,关乎着学校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改进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合理配置和优化使用各种资助资源,努力构建规范、科学、合理的学生资助体系,使贫困大学生得到关爱,促进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德省等.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2]柳聪明.财政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体系探讨与思考[J].齐鲁论坛,2008,(6).

[3]李子夏.浅谈贫困生资助工作[J].科技信息,2009,(12).

[4]吕红琳.浅谈如何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3).

第7篇: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一、基本情况

××县属亚热带,终年温暖、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湿润多雨,发展种植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橡胶、粮食、甘蔗、茶叶是××县四大传统产业。但是,近年来,农村转变了经营土地方式,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种粮面积减少,出租、转让土地较为普遍,开发种植橡胶、香蕉等经济作物面积在扩大,粮食安全面临严俊临挑战。

2008年底,全县有10个乡镇、52个村委会、502个村民小组,共有户数62620户;年末常驻总人口25.94万人,户籍人口2172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840人,农业人口144416人。2008年粮豆播种面积296914亩,其中:水稻112779亩,比上年实际减3067亩,旱稻17719亩,比上年实际减1161亩,玉米155765亩;黄豆8068亩;其它杂粮2583亩。2008年粮食产量78021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602吨。其中分品种:稻谷43161吨,同比减少2610吨,玉米33799吨,同比增加5268吨;大豆647吨,同比增加147吨;其它杂粮414吨,同比减少203吨。

二、粮食生产发生剧变,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一)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全县粮食难以自求平衡

××县耕地面积40.39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3.36万亩,旱地面积27.03万亩;2008年全县粮豆播种面积29.69万亩,产量7802万公斤,水稻、旱稻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4228亩,产量减少261万公斤;目前全县香蕉种植面积已达5.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2.8%,占水田面积的38.9%;橡胶园面积达176.9万亩,茶园面积达11万亩。由于农民减少种粮或不愿意种粮,原因是出租土地收入远高于种粮收入,随着土地租金越炒越高,每亩租金由最初的400元上涨至2009年的1500元,农民出租粮田还在延续,越来越多的农民由粮食生产供应者转变为粮食消费者。所以××县主要产粮乡镇的许多农民把粮田出租给外商种植香蕉(出租期限一般为1-3年或1-6年),有些农民减少种粮,有些只种家庭口粮,有些农民直接不种粮,导致收购储备粮都非常困难。山区、半山区农民转变经营土地的方式,不断出租轮歇地给当地城镇居民或外商开发种植橡胶园、茶园等。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接待海内外旅客,粮食消费增长加快,目前粮食年消费量约6万吨,××县原本是粮食自求平衡自给有余的县,但现在粮食难以自求平衡。

(二)粮食市场供应不稳定

××县粮食供应(商品粮)从过去自产有余到现在75%从外进、波动很大,市场难于稳定,目前十个乡镇除勐伴、瑶区市场上见到自产粮外其余乡镇都是外进粮,勐海县粮食进入我县市场约点70%以上,其它景洪、国内外等约占5%。如产粮区出现灾害或国内外粮食出现大的波动,给我县的粮食供应军需民食会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国有粮食企业现状

××县国有粮食企业于1999年进行改革、改制,2008年8月完成,企业改革改制前和改革、改制期间,工作停止不前、政企职责不明、经营产业单一、低抗承受风险能力不强、观望等靠思想严重。目前改革、改制已顺利完成,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如何围绕市场搞活粮食流通,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这是我县粮食企业当今的主体。2009年企业机构设置已到位,人员返聘工作也顺利完成。目前,全县粮食系统现有独立核算单位2户,其中:购销企业1户,军粮供应1户。有在职工28人(局机关9人、收储公司13人、军粮供应站6人)。粮食购销企业固定资产总额901万元,县级储备粮151.5万公斤。当前粮食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是粮食工作的第一要务。

四、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种粮补贴政策在操作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有的乡镇在粮食直补中体现了“平均主义”,有些农户出租了全部粮田,已不种粮食但还在享受国家种粮补贴,有的农户种粮面积多,但补贴拿得少,有些农户种粮面积少,但补贴拿多等等,种粮补贴体现不出多种多补、少种少补的优民政策,调动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种粮劳动力不足,主要精力都经营橡胶、茶叶产业上,因为农民种粮收益低于种植橡胶、茶叶和出租粮田的收益较好。

(三)粮食企业目前主要的问题

①产权还不够清晰、政企职责不明、经营管理机制不规范;②管理者有消极思想、市场观念淡薄;③粮食企业难于控制粮源收购、销售市场占有量越来越小,目前销售市场为零;④低抗风险能力弱、信息不灵、把握不住时机、对国家政策理解不透。

五、对策及建议

(一)县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指导,不断提高技术部门的服务水平,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对香蕉的需求所承载的能力进行宏观调控,合理地开发香蕉产业,使其持续、健康的发展,防止该产业大起大落。

(二)针对粮食安全问题。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中,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既要规划出一定的面积来发展香蕉产业,以增加农民收入;又要确保有一定的粮食生产面积,以确保自求平衡,自食自给,确保粮食安全。最终实现粮食生产和香蕉产业能够共同发展。

(三)建议地方政府干预农民出租水田行为,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农田制度。加强引导、教育农民减少出租粮田的面积,缩短出租期限,以及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鼓励农民生产粮食;控制橡胶种植规模,尤其要严格控制海拔高的有林轮歇地开发种植橡胶的规模,这是保护雨林民族与雨林和谐共存的必然选择。

(四)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国家种粮补贴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让财政补贴资金真正补贴到符合政策规定的农民手中,使其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五)确立高标准经营粮食理念;做好粮食工作关键在于人,××粮食企业经过进行长期的改革、改制,虽然改革、改制已顺利完成,但经营管理方法,发展的思路都没有改变,所以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就必须改变思想观念,变过去等、靠、要的思想,变陈旧经营管理机制,要开拓创新、推新理念、用现代企业的经营摸式管理方式来发展,推动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掌握粮源、争取主动、上门收购粮食;粮食企业的工作,最主要就是要以收购为主体,粮食企业要有新的发展理念、新的指导思想、新的发展思路,开展订单收购,预约收购,跨区域收购,品种兑换,国外收购等多种收购形式。总之要敞开仓门、大量收粮,原则就是“购得进、销的出、有利润”,一定要把粮食收购工作做好。

(七)掌握粮食市场行情及时销出;粮食销售工作是粮食工作中的第二大环节,按照“购得进、销的出、有利润”的原则,粮食企业要改变过去收购一斤粮卖一斤的单一做法。首先要掌握了解粮食市场行情,如价格、运距、运费等,核对成本及时销售;二是要改变过去单一的销粮方式,采取卖原粮卖大米,卖饲料等多种品种,走出店门、主动服务;三是批发和零售相结合,原粮、大米或成品粮、饲料等按需求都进行批发和零售,以方便粮食需求者为主,服务到位。

第8篇: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自我鉴定是对自己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的全面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节能减排工作我鉴定,希望大家喜欢!

节能减排工作自我鉴定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确保我区“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加快资源节俭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按照古政办[2017]3号《关于分解古城区“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精神,古城区建设局提出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措施,要求各股室认真抓好落实,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节俭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措施,是建设资源节俭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局各股室认真学习了文件,充分认识到做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职责感和使命感,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来抓。

二、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各项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监督。

在学习文件精神后,古城区建设局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山群副局长任组长,局办公室、局各股室主要负责同志任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做好本单位资源节俭各项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和考核。

(二)找准问题,明确任务。

结合单位实际,按照“严、细、实”的管理作风,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开展调查研究和排查,找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规划节能目标,实现节能改造,力争使单位的节能管理、节能设备和技术上一个新台阶。一是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监督管理,把好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工程质量监管及竣工验收等环节标准执行关,对达不到标准的建筑,不予办理开工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不得销售使用,建立行政审批职责制和问责制,按照“谁审批、谁监督、谁负责”的原则,对不按规定办理开工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职责。

二是贯彻落实《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着力抓好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标准的监管力度。三是在《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中规定新建商品房销售时在买卖合同、质量保证书、使用说明书等文件中载明耗能量、节)措施等信息。大型公共建筑建成后,必须进行建筑效能专项测评,达不到节能标准的不予组织竣工验收备案。

(三)认真作好宣传,建设审批关严把“四节”

认真做好建筑“四节”,即“节地、节能、节水、节材”。首先加强城乡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严格执行并完善标准规范,加快科技创新,抓好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体系的试点示范。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加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并加强监督检查。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对节能省地住宅和公共建筑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节能型科技水平和本事,树立良好的节俭能源的正确消费观。

(四)加强对全区工程建筑节能的质量监督管理

于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又是一有力举措。质监站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着手在工程监督注册、质量监督、验收备案等环节加强对全区工程建筑节能的质量监督管理。

在建筑工程办理监督注册手续时,区质监站将严格检查施工图审查机构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凡节能审查不达标的工程,不予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注册手续。进入施工现场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粘结材料、门窗等节能材料的复验应全部进行见证取样送检,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于工程中。施工单位在申报工程主体结构核查前,应供给建筑节能的施工方案,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合格证书、复试报告等有关资料。并作如下要求:

1、建筑部位和节能设计做法必须与审批合格的设计图纸相一致。

2、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和经过审查合格的建筑节能设计文件进行施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若确需变更,建设单位应委托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文书,并应报原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批准合格后,方可实施。

3、重点加强对建筑工程的围护结构、门窗、屋面等重要节能部位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建筑节能工程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样板墙、样板房,且应通知职责监监理进行监督检查,确认贴合要求后方可全面组织施工。

在工程竣工核验时,施工单位应供给以下有关资料:

1、建筑节能热性能现场检测报告。

2、监理单位出具的有明确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情景《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3、其他相关规定和规范要求供给的资料。

在工程竣工验收备案阶段,对未按照墙改和建筑节能规定进行竣工验收的建设单位,责令改正并重新组织验收,未到达墙改与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和规定要求的工程项目,不予办理工程

人道天堂极道星辰狂兽真仙步步生莲一剑惊仙重生之官道___项目竣工验收备案手续;节能竣工资料核查不贴合要求的工程不得进行竣工验收和竣工备案。

在工程建设各环节中,对违反墙改与建筑节能要求的职责主体,进行不良行为记录,对情节严重的,将报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罚,对建筑节能不达标的工程,不予进行优质结构工程及优良工程评选等。

(五)建立长效机制,营造节俭氛围那___。

制定更加细化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和制度,加强日常动态监督检查工作,实行节能降耗信息统计公示制度,构成长效管理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的宣传节能减排和合理控制空调温度的科学道理,引导行业职工正确认识国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节能减排的部署上来。

三、加强本单位节能减排工作

(一)推行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

进一步完善办公网络建设,大力推行政务信息化。充分使用网络办文办会,减少公文数量,压缩会议数量和规模,注重会议实效;对工作流程进行再造整合,提高行政效能;切实加强对水电、办公、会议、车辆等经费的管理,有效控制经费支出,降低运行成本。

(二)开展节能改造,降低水电消耗

抓好建筑物采暖、照明系统节能改造,使用节能装置

或设备。进取推广高效节电型灯具,防止“长明灯”现象;尽量减少计算机等办公设备的待机电耗;推广使用节水型产品,降低水资源消耗。

(三)加强公车管理,降低车辆耗费。

我局及时报废淘汰环保不达标油耗高的车辆;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格燃油定额管理,严禁公车私用,私车公支;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标准,从严控制购置大排量公务车。

(四)减少公务费用开支,注重新建项目节能

规范办公用品的配备、采购和领用制度,耗材要实行专人管理,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差旅费、交通费要实行定额管理,超支不补,节余留用;提倡简短通话,进取推广和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建设低能耗绿色建筑。

总之,古城区建设局把抓好节能减排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推动重点行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坚持优化产业结构、节能降耗提高效益,加快配套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

节能工作自我鉴定

今年以来,我局节能减排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节能环保型社会为己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局2017年节能减排工作鉴定如下:

一、认真组织,加强领导。

按照区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办公室的工作部署,我局节能减排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建设节俭型社会、大力开展行政机关节能减排工作要求,成立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党组书记、副局长任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保证了全局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明确专人负责,落实本单位节能工作措施。我局立足实效,从工作和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二、统一思想,加大宣传。

我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增强全体干部职工节俭资源的紧迫感和职责感,努力营造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让干部职工切身感受到环保的职责和义务,坚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营造“个人带动单位(家庭),单位(家庭)影响社会”的节能减排良好氛围,把节能减排活动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一是在醒目处悬挂了节能横幅、张贴了节能宣传标语、节能宣传画、制作了节能宣传栏,使大家在进与出之中增强了节能知识和节能意识,营造节能宣传的良好氛围。

二是组织机关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节能宣传资料》以及国家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从而推动节俭型机关的建设。三是把节能要求以警言和告知的形式在空调上张贴“控温要求”、在水龙头前张贴“节俭用水、人人有责”、在照明灯开关上张贴“减少照明、节俭用电”、在打印机上张贴“正反打印”等节能降耗的温馨警示语。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一)节俭办公经费

充分利用网上办公系统,文件起草、修改,发放尽量在电子媒介上进行,减少纸质文件印发和使用传真的频率。加强办公经费和办公用品的使用管理,规范办公用品的配备、采购和领用,严格配备标准,尽量选择环保、质优、价廉、能耗小的办公设备。严格控制文件的发放范围,准确核定印发份数,实行双面印刷。文件能传阅的尽量不复印,减少重复印次数。

(二)节俭用电

合理设置办公室空调温度,禁止开窗使用空调,提倡每一天少开一小时,下班一律关掉空调系统。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尽量采用自然光,尽可能少开灯或不开灯。离开办公室要随手关灯,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加强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用电管理,尽可能即用即开,用完后及时关掉电源,杜绝长时间待机现象。优先采购节能效果明显、性能比较成熟的节能(包括节水)产品,及时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能耗设备和产品。严格控制新增用电设备。

(三)节俭用水

建立健全节俭用水各项规章制度,使节水工作不断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在用水区域设置节俭用水标识,用水时控制水流量,用完水后要及时关掉、关紧水龙头,防止“跑、冒、滴、漏”,杜绝“长流水”现象,切实减少耗水量。

(四)节俭公务用车油耗

合理安排出车任务和行驶路线,提倡合乘车辆,减少单车出驶次数,提高使用效率;路程较近时不使用车辆。严格执行公务用车节假日封存停驶制度,严禁公车私用。坚持规范行驶、按时保养,减少车辆部件非正常损耗,努力降低车辆油耗和维修费用支出。

四、2020年节能减排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搞好节能减排工作,我局将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推动节能减排。加强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营造“人人讲节俭、事事讲节俭、时时讲节俭”的良好氛围。

二是进一步加强管理,推动节能减排。建立健全“目标明确、职责落实”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落实职责,严格督查,进一步促进和激励各科室人员主动节能。

三是继续在全局倡导健康、礼貌、节俭、适度的消费理念,用节俭型。

节能工作自我鉴定

今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突出节能降耗,加快资源利用,推进清洁生产,深化循环经济工作,逐步完善节能政策,强化监督管理,加大整治力度,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8.2亿元,同比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耗用标准煤91729吨,同比上升10%。其中耗用原煤46059吨,同比上升8%,成品油6505吨,同比下降5%,热力79931吨,同比下降9%,电力26661万kwh,同比上升18%,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标煤0.28吨,同比下降24%,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电806kwh,同比下降18%。其主要工作如下:

1.抓目标,强化管理职责。

今年来,海陵区紧紧围绕市政府下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6.5%,节能降耗目标任务,专题召开会议,区政府和经贸委分别与各镇(街道)、区直属工业签订了目标职责书,制定下发《区节能工作意见和节能工作考核细则》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职责,层层分解落实考核指标,各镇(街道)及有关部门把节能减排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鉴定及年度考核体系,纳入干部政绩考核范围,今年全区工业经济考核加大节能减排工作的比重,并实行一票否决,实行节能工作问责制,做到职责明确,职责到人,工作到位,考核措施到位,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考核体系,做到检查有标准,考核有依据,压力层层传递,职能部门建立了节能减排工作例会制度,健全组织,加强指导,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紧紧围绕节能减排指标,切实抓好节能减排目标的落实。

2.抓技改,实施节能项目。

进取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设备是节能工作的重点,全区节能技术改造项目33项,预计总投资5647.62万元,预计全部项目竣工投入运行后年可节俭标煤14785吨,海阳化纤的捻线机采用稀土永磁同步电机和专业变频器节电改造项目,双羊精密无缝钢管厂的热处理炉节能改造,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异常是泰州市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的大功率正流电源升级改造效果显著,总投入280万元,年可节电360万kwh,节省电费200万元左右。另外,泰州自行车三套轴总厂退火生产线工艺改造节能技改项目新上环保型燃气罩式退火生产线,替代原6台燃煤箱式退火炉,设备总投资400万元,实施后年可节俭标准煤1824吨,可节省成本173.17万元。

截止今年10月已完成27项节能技术改造,计投入2900.72万元,节能量1193.7245吨标煤年,拟建项目6项,尽快落实职责,明确专人跟踪,确保年底竣工投产达效。同时我区还加快“能效电厂”、“绿色照明”项目改造,全区建成3个“能效电厂项目”。海阳化纤、唐仁集团、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改造“绿色照明”,进取组织申报工作的采取政策引导扶持,全区组织申报省节能项目个(能效电厂个、循环经济个),争取专项资金万元。

3.抓整改,淘汰落后设备。

今年我区加快整治力度,淘汰落后设备,坚持减量与把住增量并举,以增量的投入带动存量的调整,严格执行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坚持源头控制与淘汰设备相结合,加快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设备改造力度,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和用能设备,对能耗高、污染重、技术含量低、效益差的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关停并转。据初步统计3000吨标煤以上企业已淘汰落后设备394台(套),拟淘汰330台(套),至今年底全部淘汰到位,使全区工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

4.抓利用,推行循环节能。

今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循环经济推广工作,不断增强节能效果,泰州市新治化工有限公司产品氯化石腊,需很多冷却水冷却,直接排放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现投资150万元,采取目前最先进工艺、设备,建设工业用水回收循环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投资150万元建设工业用水重复回收循环使用,年可节俭用水475m3,年减少污水排放475m3,单节俭水资源一次可达475万元左右。取得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电镀废水在线处理回收再利用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200万元,每年节水9.6万吨。另外区政府还注重资源综合利用,享受上级优惠政策,配合国税、地税、财政等对工业企业进行政策扶持、业务指导,对砖瓦、水泥等建材生产企业的三废进行现场考核、审查和把关核查,认真组织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申报,在9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基础上今年新增2户家。回收利用煤灰、煤渣4万余吨。

5.抓调度,做好迎峰度夏。

区政府根据省市关于做好迎峰度夏紧急会议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及时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及时与各镇(街道)及区直属工业企业签订迎峰度夏及奥运保电职责书,确保工业企业内部做好各种情景下的预案,全面增强应对突发和紧急情景下的快速反应和处理本事,确保用电高峰电力正常运行。6月中旬,区经贸委进取配合市供电部门加大对各镇(街道)及区直属工业企业检查力度,坚持科学调度、科学用电,合理配置电力资源,实施借峰避峰,主动应对完善各种预案,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在此同时,今年7月中旬我区参加全市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区经贸委并联合厂家利用休息日深入到4个社区举办推广国家财政首批补贴高效照明节能灯活动,全区共推介各种节能灯4万余只,既节电又耐用,深受广大市民欢迎。

6.抓减排,加大整治力度。

今年来我区按照“政府负责,部门参加,各方联动”的要求,将2007年延期专项整治化工企业与今年油品加工、电镀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合并一齐整治,参加整治企业共23家(其中化工生产8家,油品加工企业7家,电镀生产企业8家)。明确组织,加强领导,做到机构不变,人员不减,职责不变,继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认真贯彻落实油品加工和电镀生产企业的整治目标、主要任务、工作措施及具体要求。为了进一步推进化工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我们与工商、安监、环保等部门对8家油品加工和8家电镀生产企业对照条件,认真复查,进一步理清思路,采取分类推进的方法,坚持严格执法。加大对化工、油品加工和电镀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力度。

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专项整治,一手抓企业关掉。到目前为止,这23家企业共关掉7家(其中化工生产企业2家,油品加工企业2家,电镀生产企业3家),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市下达专项整治工作目标任务。在关掉7家企业过程中,我们与安监、环保、工商等部门上门督查,过细做思想工作,向他们宣传法律法规、专项整治形势和进度,讲清依法关掉的理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减少关掉企业的抵触情绪,争取企业的理解,不怕反复一抓到底,对关掉企业采取吊销营业执照或变更营业执照,将原先生产化工油品变为经营化工和油品等方式,依法实施关掉。

二、存在问题

1、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少数单位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节能减排措施不多,项目缺乏,不能正确认识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推进力度不够。

2、节能减排基础统计报表不能按时上报,少数单位节能基础统计报表数字不太准确、规范,能源消耗情景,缺乏验证,确认环节。

3、节能减排工作尚未构成合力。节能减排工作只是作为经济运行管理的一项资料,节能主要由经贸部门抓,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工作氛围和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2020年工作措施

明年是节能减排工作关键性一年,为进一步搞好节能减排工作,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4项工作。

1、进一步紧扣年度目标任务,按序时进度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强化节能目标职责鉴定考核,进一步分解节能目标,对重点企业和列入2020年的节能减排改造项目逐一督查,确保按时竣工投入运行。及时转发国家淘汰目录产品和设备,鼓励企业新上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节能改造项目,高度重视循环经济推广工作,狠抓节能效果,全面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工作。对已明确规定淘汰的产品和设备,坚持限期淘汰,并完成规定数量,强化职责,抓进度督查,全力以赴抓节能减排目标完成。

2、进一步协调联动,综合服务,促进和激励主动节能减排工作格局。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工作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设备)和新材料;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培训工作力度,提高能源管理人员和减排人员的业务水平;培植和申报省级节能减排项目,充分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和奖励基金。

3、进一步加强管理推动节能减排。建立健全“目标明确、职责落实、奖惩分明、一级考核一级”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落实职责,严格督查。按照《节俭能源法》的要求,逐步配备具有相应技能和资格的人员,承担能源管理减排工作和技术工作。督促和帮忙重点用能单位建立节能减排工作机构,明确管理制度、管理网络和能源统计、计量体系,强化能源利用状况和污染减排工作分析,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管理措施,强化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

第9篇: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一、当前高职金融专业发展的SWOT分析

面对新形势,通过对高职金融专业目前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SWOT分析,认识自身存在的优势与劣势,积极应对机遇和挑战。

(一)优势因素分析

1.适应行业发展需要。高职金融专业并非没有优势可言,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准确定位,满足金融行业对基层一线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目标更接地气,适应金融行业发展需要。对专业设置、教学安排更匹配,特别是课程设置里增加毕业顶岗实习,把实习计入学时、学分,目的是实现与金融行业的零过度。

2.基本专业技能扎实。就业导向一直是高职所坚持的培养目标,金融专业也不例外。一是强调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教师必须对金融专业的最新动态时时把握,并把最新的金融信息展示到课堂与学生共享,特别是当前“互联网+”热点;二是强调学生基础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专业技能,发挥高职学生自身特点,以实用性为原则,培养能够直接上岗的一线工作人员。

3.就业定位准确。高职层次的金融专业毕业生,与金融本科、研究生不是竞争关系,不能以本科、研究生作为模板的简单地压缩或照葫芦画瓢,而要有自身的定位,即定位与基层一线业务岗位。

4.强调证书化制度。高职专业一直以来都有在课程设置中加入职业考证课程,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之一;以就业岗位所要求的执业能力、上岗能力为主线搭建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将金融行业的资格标准融入到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当中;采取将考证、期末考核兼而有之的考核方式。高职金融也不例外,也在努力构建和实施证书化的高职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提升高职金融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劣势因素分析

1.学历层次劣势。高职毕业生,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专科学历。金融专业的用人单位更多的把目光聚焦在重点院校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高职的专科层次金融毕业生在学历层次上就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

2.理论知识劣势。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金融专业毕业生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专业理论学习,较为系统等全方位掌握金融理论知识。而高职金融专业则偏重于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当然这有两个层次的教师队伍的差异所造成的结果。另外,高等本科院校的资金投入大、设施条件好、学习环境好等,都让相比之下处于劣势的高职院校在知识的掌握、环境的熏陶上处于劣势。

3.学习、思维能力劣势。对于就读高职的大学生,本身就是高考的相对失败者,其学习成绩、能力都比较差,思维比较狭窄。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对知识的接受,思维的创新上都比不能和本科院校的大学生相比。

(三)机遇分析

1.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当前职业教育正赶上了好时机,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有增无减,各项改革、各项投入不断涌现到职业教育一线。这是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所以,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下,高职金融专业的发展,将会再上一个新的高度。

2.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催生技能型人才需求。2013年开始,短短几年时间,“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金融行业的有识之士早已看到其趋势,传统行业也在积极扩展互联网业务。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相应政策也陆续出台。传统金融企业更多倾向与高端尖金融人才,而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更偏好基础技能型人才。这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而言,正是一次机遇。

(四)挑战分析

1.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金融人才供需矛盾共存。各高校的金融专业一直保持高入学率,毕业生人数不断递增,然而实体经济发展步入经济新常态,传统金融领域的就业人员也会加入到互联网金融就业市场竞争。市场接纳金融应届毕业生,特别是高职层次的应届毕业生相当有限。

2.就业期望与现实的矛盾。高职金融专业的毕业生,从入学到毕业都对在金融行业就业有着较高的期望,其看中的是金融行业体面的就业环境。但是现实的就业压力巨大,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并未能走上金融之路,即使开始从事金融行业,最后也没能坚持下去。

3.专业技能方面。高职金融学生在校期间一般都会参与了金融行业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考证获得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职业资格证书,对从事一线岗位有一定的就业优势,但普通高校近年来也逐渐重视考证和技能训练,并利用其自身优势加强了其学生专业技术方面培养,这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二、“互联网+金融”趋势下的金融人才需求分析

从2013年互联网金融所谓元年的启动开始,短短几年的时间,互联网金融从一个跨界行业逐渐成为主流金融的一大类,规模扩展迅速,同时也冲击了对传统金融行业。而我们广东作为国家改革的前言阵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也不落后,横琴、前海金融创新综合实验区的设立,给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批批互联网金融企业涌现出来,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

互联网金融是当今顺应时展的产物,它利用的是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是“互联网+金融”的融合。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巨大,截至2015年6月底,全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1。随着网民的不断年轻化、大众化,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内容也不断地得到创新和丰富。其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传统金融中对金融专业的单一的执着。随之而来的是,更迫切需要互联网知识与金融创新人才的融合,这样才能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对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不但对传统金融行业形成了冲击,对给金融行业输送人才的高校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下,对金融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新的转变。

(一)“互联网+金融”融合的思维模式

金融行业并不是一个新兴行业,但互联网却是一个时髦的技术行业。随着互联网的大众化,两者的融合是当代经济发展的选择,这基于两个行业在本质上有同一性,都是流动性、融通性。互联网金融是在业务上能同时处理相关联的资金流与信息流。“互联网+金融”需要既懂金融又懂互联网的跨界复合型人才,这在于互联网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其中的一点是用户参与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导致如果只从传统金融的角度去实施就会脱节;但如果全从互联网角度去体验,在金融的合规性、风险控制上可能又会存在问题。所以无论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只具备金融背景或只是互联网背景,都存在局限。

(二)课程设置应适应互联网金融内涵发展

高职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再单一的以金融专业知识为主,要全方位叠加互联网专业知识。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源于传统的行业,从中不断繁衍出崭新的概念和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只是针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知识、业务技能,而是需要增加基于互联网金融思维的金融变革的相关课程,有效地将互联网与金融课程知识的相互融合,从而让高职学生在掌握金融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更要掌握互联网思维、创新和互联互通等能力。优化课程设置的同时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创造开放的、交互性强的金融通才培养目标。

(三)高职金融学生就业导向的转变

高职金融毕业生在就业竞争力长期处于劣势之中,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给高职金融专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高职金融专业必须要作出转变。需要更重视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全方位的合作,达到双赢的局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建立订单式合作模式。根据互联网企业对基层业务岗位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并通过引入经验丰富的企业讲师来弥补高职金融专业师资不足的缺陷。让学生入校就能按照企业要求去培养,真正实现从职业教育到职业实践的对接。

四、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

通过对高职金融专业的SWOT分析,我们要清楚认识到高职金融专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积极面对机遇与挑战,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要求,对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作出改革,开拓一条新的路径。

(一)培养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观念

在金融专业学科为立足点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互联网精神与思维。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让学生时刻融入到互联网之中。这就要求掌握扎实的互联网相关理论及技术应用,同时强调以互联网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对金融各个行业的渗透和融合。培育具备互联网视野的、能迅速介入金融业务一线的,能综合运用数字化资源、整合各类互联网工具、推进金融创新的技术技能型的高层次人才。

(二)以技能竞赛为抓手,优化课程设置,实现赛、教、学的融合

以技能竞赛为突破口,将技能竞赛与课程优化紧密结合,为课程设置优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技能竞赛规程反映了金融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技术标准,学校通过吸取大赛项目的内容和标准,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围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把互联网金融行业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要求纳入到日常教学,改变教师讲的就业无用、就业有用的书本没讲的滞后状态。技能大赛都会突出关注行业岗位最新的技术规范,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全方位多视角的考查师生技能、创新、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以技能竞赛为切入点,既能促进专业课程体系的与时俱进,又能让高职金融专业广泛接触互联网金融的最新发展趋势,真正实现了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和赛、教、学的融合。

(三)引入互联网金融企业,深化校企合作

通过学校与行业合作,成立互联网金融事务所,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化与融合。提高社会服务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参与到企业真实岗位之中,了解金融企业的基本流程,使得、学生能够尽早走入市场,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可以采取定向订单的培养模式,根据互联网金融企业对基层一线业务岗位的具体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让学生入校开始就能按照企业要求去定位,真正实现从职业教育到职业实践的对接。

(四)以金融产品营销为着力点,培养金融业务一线人才

高职金融专业不是本科金融的压缩饼干,不能照搬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以掌握金融理论和实践知识为着力点。而要从后端考虑,即高职金融毕业生的就业导向作为出发点。同时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满足市场对金融业务一线岗位的迫切需求。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更多地偏向培养金融营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