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

生态环境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1篇: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有机农业;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土壤改良;保护

环境农业是人类有意识改造大自然以获得食物来源的一种生产活动,是承载着人类文明延续与发展的根基。但发展到现代农业之后,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在生产出大量农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以及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等严峻的环境问题[1],人们必须要意识到现代石油农业并不是解决人类温饱问题的最佳途径,应该寻求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而有机农业在保障农产品安全、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2],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应该得到大力推广。但在传统农业种植区域,政府与农民在应用和推广有机种植模式上的积极性不高。鉴于此,本文综述近年来有机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积极影响的相关文献,以期为我国有机种植模式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有机农业的概念界定与生产准则准确地界定

有机农业的概念是研究有机农业的首要步骤,根据国家标准叶有机产品曳渊GB/T19630.1要2011冤,有机农业是指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3]。在有机生产体系中,以农业清洁生产为指导思想,核心要求是建立、恢复农业生态系统包括动物、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在内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由这些生物参与、推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以保持、提高土壤的长效肥力和易耕性[4];具体的土壤培肥措施是激发系统内禀的自然肥力供给,如将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有机废弃物等腐熟还田以及轮作豆科作物、绿肥等,并采用农作物渊间冤轮作、耕种抗性作物品种以及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和生态措施作为控制农田病虫草害的主要手段,同时配合合理的耕作方式以保持水土,达到维护农业生产体系、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5-7]。现代常规农业是目前我国耕作面积最大的农业生产方式,其长期、大量地施用农药、化肥等会抑制农田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而且残留在农田里的农药和化肥会严重污染、破坏土壤环境,并可能经淋失和径流进入地下水和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造成严重的水污染[8-12]。而有机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坚持不使用农药、化肥等物质,强调以自然、环保、不破坏农田生态的方式进行耕作、生产,避免了对水体、土壤及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有机农业重视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采用间作、轮作等科学栽培法,不仅可以改善耕作土壤的理化性质,还能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率,进一步达到保护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目的[4-7,13]。总的来说,有机农业的生产过程对环境友好,能够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对水域环境产生的面源污染,促使土地肥力恢复,增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能够切实有效地保护和修复当地的生态环境。

2有机农业的生态效益

有机农业将动物、植物和土壤视作一个整体,强调在这个整体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而且生产过程更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会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力,使农业生产能与自然环境保护相协调,真正做到对环境友好。相关实践表明,开展有机农业可以使农业生产所造成的面源污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包括动物、植物、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在内的生物多样性也能迅速增加,同时减轻土地、水体和动植物界的受损程度,进而恢复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14]。

2.1增加生物多样性

有研究表明,在过去40年内,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活动是许多农田鸟类、杂草、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等物种丰富度及多度下降的重要原因[8-9]。而有机农业拒绝使用农药、化肥,对生产区域内各种动物、植物、土壤动物与土壤微生物的危害极小,可以有效地恢复和保持生产区域内生物的多样性[15-16]。益鸟等动物天敌是有机农业体系中生物防治虫害的重要环节。与常规农田相比,有机农田中鸟类渊尤其是地面孵化的鸟类冤的种类和数量更高。如李现华等[17]对内蒙古磴口县境内常规农业系统和有机农业系统中动物多样性的调查结果表明,有机农业种植区的有益鸟类等生物的数量较多,而且有益昆虫渊尤其是七星瓢虫冤的数量也明显增加,而蚜虫等害虫的虫口密度则明显降低。节肢动物也是农田中数量较多的一类动物,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有机农田内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与多度都明显高于常规农田[18-19],有助于实现对农田害虫的生态控制。与传统农业生产对杂草等植物的敌对态度不同,有机农业生产允许相对多样化的杂草生长,甚至在农田休耕时期还会轮作某些能起到绿肥作用的草类。有机农业对于杂草的态度较为温和,因而在有机农田中杂草密度、生物量或地面覆盖物通常高于常规农田系统[20-23];还有相关研究发现,采用有机种植的农田内有较高的阔叶杂草[24]以及除草剂敏感型杂草[25]的物种丰富度和多度。有机种植方式下,农田中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会有所增加,如蚯蚓就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示动物,蚯蚓的数量能反映土壤的结构、微气候、营养和毒性等土壤状况。

有研究表明,采用有机管理方式的农田中,土壤内蚯蚓的密度、数量均比常规农田高,如Brown[26]的研究报导发现,有机农田内蚯蚓的密度约为常规农田的2倍;还有其他相关研究也发现,有机农田较常规农田拥有较多的蚯蚓种群数量[27]。土壤中的微生物体渊细菌、真菌等冤在维持、增强土壤肥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比如有益微生物群落会参与腐殖质的形成,能改善农田土壤的团粒结构,从而提高农田土壤的肥力状况。而有机农田拒绝农药和化肥的施用,减少了对土壤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的生活环境。已有多项研究表明,采用免耕、轮作、施有机肥等有机种植模式的农田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和生物活性均高于常规农田[28-32]。此外,秸秆还田作为有机农业种植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土壤培肥手段之一,有大量研究发现,秸秆还田是有机农田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活性增强的重要原因,如Ocio等[33]研究发现,在将秸秆翻压还田7d后,土壤中微生物的生物量增加了2倍;高美英等[34]对山西农业大学教学果园各层土壤中固氮菌数量的调查研究也发现,秸秆覆盖还田可明显增加果园各土层中固氮菌的数量,在整个0~60cm耕作层内固氮菌数量年平均增加95.47%,尤其在0~20cm土层中的固氮菌年平均增加量更达到了123.80%。总的来说,有机种植方式能有效提高种植区域内动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多样化组成,而生物多样性又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有利于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也有利于实现土壤营养的优化循环和保持土壤肥力等。因此,农业种植活动应采取对环境友好的技术措施,以保护种植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

2.2改良土壤

现代农业长期、大量地使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土壤环境,造成了如土壤中有机质减少、土壤微生物活力下降、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降低等恶果;而土壤是农业生产的根基,没有健康、肥沃的土壤就没有健康、营养的农产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保护和改良土壤。有机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农业,其发展初衷即是改善现代农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恶化,因而有机农业对于培肥、改良土壤极其重视。有机农业的培肥理论认为土壤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施肥是在培育土壤,进而由肥沃土壤为农作物提供所需养分。因此,有机农业种植的第一步就是采取各种措施渊如施用有机肥和合理轮作等冤改良、培肥土壤,激活土壤的生命。对于有机农业中培肥土壤的方式,欧阳喜辉等[35]总结了国内外多项关于有机农业的研究,得出有机农业通过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免耕和轮作等措施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团聚能力以及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达到培肥土壤的目的。秸秆还田与轮作也是有机农业提倡的改良土壤、维持地力的重要手段,如王宁等[36]的研究表明,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环境,而且还能减少土壤碱性物质的流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土壤的酸化,维持土壤肥力;杨景成等[37]的研究也发现,与传统种植制度相比,粮草轮作结合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地降低对土壤有机质的衰减效应。土壤微生物量碳是土壤有机库中的活性部分,是表征土壤质量和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董博等[38]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发现,长期施用有机肥渊或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冤可以明显增加耕作层土壤中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有机碳。胡诚等[39]通过多年施肥试验发现,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提高,农田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土壤可溶性碳、总有机碳等含量都随之增加。改良土壤、保护土壤环境是有机农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而长期的有机种植反过来又能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生产力,并通过改变土壤的通透性和孔隙度等自然结构性状改善土壤环境,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土壤生物与微生物的活性,这都说明了有机农业是对环境友好且可持续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2.3保护环境

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会破坏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加剧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加剧对水、土和大气环境的污染,威胁生态环境安全。而有机农业采取对环境友好的方式、措施进行农业生产,能有效地保护环境,众多学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相较于现代常规农业,有机农业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土壤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地下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以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良好的生态效益[40-45]。有机农业在改善土壤环境、保持水土方面具有重要贡献,如卢东等[46]在多个有机种植基地中的试验表明,在控制好有机肥原料的情况下,有机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威胁较常规农业小;许恒周等[47]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了有机农业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及土壤沙化、有助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结论;RigbyD等[48]关于有机农业的研究也显示有机农业可以改善土壤养分缺乏状况,实现土壤肥力的持续供应和永久利用;此外,杜相革等[49]也认为有机农业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及其中的营养循环、改善土壤动植物的生存条件等,能有效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进而促进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功能。有机农业对水环境的保护则主要体现在减少农药和化肥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据相关学者估测,全世界施用于土壤中的氮肥有30%~50%经淋失进入到地下水中[50],而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也发现农业面源污染对河流和湖泊富营养化现象的贡献率达到60%耀80%[51],可以说现代农业是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而有机农业采用了轮作和休耕培肥地力、拒绝施用农药和化肥等,减少农业生产对水环境的污染,有效地保护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安全,据席运官等[42]对有机稻田与常规稻田排水污染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有机水稻种植方式可减少农田排水中氮的排放量,还会降低排水中的总磷浓度;徐田伟[52]也发现了有机种植业的发展可以控制区域水土流失、降低非点源污染的水平,认为发展有机农业是我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现代农田生态系统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尤其是近年来CH4和N2O的排放量增加更是主要来源于现代农业生产活动[53],而有机农业鼓励系统内的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了内部资源的浪费和外部资源的消耗,进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了大气环境状况。在一项针对丹麦农业的研究中发现,如果将丹麦所有的农业用地全部转换成有机农业,则农业体系中的能量消耗和氮流通的减少可使丹麦全国温室气体渊CO2、CH4和N2O冤的排放量相应减少13%耀38%[54]。综合可知,有机农业可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农业耕作范围内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尤其是在生态环境处于亚健康的地区发展有机农业还能够有效地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促进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第2篇: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

首先,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我国林业资源分布不均,且稍显匮乏,为了迎合经济发展需求的不断增长,甚至将会面临着总量不足的危险,除此之外,还存在着树种比例不协调,材林占较大比重,防护林、经济林占较小比重的等方面的问题。其次,林业生态意识淡薄也是另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过度的采伐,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相关监管部门对问题的严重性和林业生态建设的紧迫性认识严重不足,植树造林等措施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形式的严峻性。最后,由于我国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加大投入更多的资金,保证林业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经济实力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实施。

2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建设所需的林业产品,如木材等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脚步和进程,早日顺利实现发展目标,大量森林植被遭到砍伐。虽然说树木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树木的生长,尤其是一些特殊树种的生长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导致被砍伐的森林资源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林业产业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制约。另一方面,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时间较短,相对其他产业相比,林业产品质量相对较低,在技术方面也相对落后,林业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的需求。

3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对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幅员辽阔,占地面积960万km2,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凭借这些资源,及过去几十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瞩目。但为了迎合发展,我国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沙尘暴、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更严重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的森林资源锐减等问题,极大程度制约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和谐发展。

4加强生态建设,促进林业发展的举措

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林业产业的依赖性还较强,而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对当前生态环境形势的分析,及对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的探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并积累经验,提出应对方法和有效举措是十分必要的。

4.1完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规划

要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最首要的任务就是从全局出发,做好初步的规划,并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因地制宜,与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紧密联系,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如植树造林,增加森林植被的覆盖量等。尤其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相对严重的地区,更应加大治理的力度。

4.2增加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应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发展中的突出位置,根本措施就是,政府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财政投资,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优先安排拨款工作。

4.3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

生态环境建设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有关地区乱砍乱伐的行为,也使得有关部门管理松散,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林业产业发展停滞不前的不良后果。所以,相关法律法规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保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5结语

第3篇: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兰溪大水;生态环境破坏;整治探讨

中图分类号:X8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142-1

1 兰溪大水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及灾后重建工作的分析

1.1 兰溪居民对当地生态环境破坏的认识分析

兰溪自古便有“三江之汇”、“七省通衢”之称,据《金华水旱灾害志》考证,开国至今,水灾发生率为平均每年1.5次。2011年,浙江兰溪发生了56年一遇的大洪水。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载体,不论是建造房屋,生产粮食,还是发展经济,都离不开环境。调研中我们发现,75%的人对当地植被及土壤的破坏表示了较大的担忧。分析数据后我们得知,许多居民表示洪水中大量的漂浮垃圾将加重当地河流的污染程度,并威胁着当地的饮用水供给。同时,我们就兰溪居民愿意以何种方法保护生态环境进行了调研,加大宣传及监管力度依旧是人们选择的主要方式,另外,约54%的居民认识到了合理利用资源对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

1.2 灾后重建工作的调查及分析

重建家园永远是灾难过后的当务之急,于是,我们通过问卷及实地考察等对当地的重建工作进行了调研。数据结果显示,当地的居民积极参与重建工作,有超过91%的人声明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非常愿意参与抗洪抢险工作,在完成常规救援工作的基础上也希望相关部门尽量完善抵御洪水的方案,更好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2 针对调研中所发现问题的分析

2.1 兰溪大水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

2.1.1 兰溪大水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洪水将大量城市垃圾、工厂化学物质、生活污水和农田、林草地等面源污染物冲入河道,导致江河湖库富营养化、地下水受威胁等一系列水体污染问题。同时,洪水将大量沙土冲入河道,也带走了原本蕴含在土地中的养分。这不仅直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更有可能造成泥沙淤积,使河道堵塞,湖泊容量减少,调洪能力减弱。长时间被水淹没导致大量植物死亡,流域野生动物被迫逃逸或被淹死,自然环境平衡受到严重的摧残。居民房屋倒塌,农作物减产或绝产,公路、铁路被冲毁,交通、信息也受到了阻隔。

2.1.2 兰溪大水对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识的影响 在过去,由于环境恶化的现象不明显,生态保护意识的教育不够普及,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严重缺乏,他们关注的重点是自我的经济收益,对具有公众利益性质的生态环境保护无暇顾及[1]。

今年发生在兰溪的特大洪水,在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上的沉重损失的同时也促使他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生态保护问题。水灾过后,当地居民普遍表达了他们对环境的忧虑,他们也加强了环境与自身关系的思考。加之社会各方面对防洪抗灾与保护环境两者之间密切关系的宣传,兰溪居民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2.2 对大水过后兰溪生态环境的整治建议

2.2.1 促进观念改变,重视工艺优化,发展绿色工业 兰溪是浙江省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纺织业、水泥业较为发达。特大洪水中携带的工业污水会对当地的水质造成严重的影响。政府应该积极与企业开展对话,提出科学的建议。同时,通过各种途径,让当地的企业主了解绿色产业的有关信息,并拨出一定的款项用于扶持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另外,引进新型环保工艺、改进现有的机器设备、安装污水处理设施亦对当地环境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2.2.2 制定完善政策,保护森林植被,落实灾后工作 森林植被减少导致水土流失面积扩大,抵御洪灾的能力减弱[2]。因此要大力栽植防洪林、防浪林和水土保持林,充分认识国家林业定位发生重大转变的意义。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做好森林植被的保护工作,严防乱砍乱伐,加大打击力度。针对灾后事务,当地政府应该建立一套完备的灾后环境整治系统,要深入到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及时地对当地环境受破坏的范围、程度等进行分析及评估,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治方案。另一方面,建立一套较为合理的问责制度,将灾后重建的责任明晰到相应的部门,更加有效地完成灾后重建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水芬,朱丽雪.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生态环境意识现状、成因和对策分析――以赣中农村为例[J].特区经济,2008,(11):184.

第4篇: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畜牧养殖;生态;防治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基础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它还是一个国家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规模化的畜牧业所产生的污物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畜牧养殖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

1.1畜牧场规模化使环境污染加重

生态环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系统,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以往的分散式畜牧养殖所产生的排泄垃圾人为处理起来相对简单容易,而且适量的动物排泄物也可以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养料。但受发展速度加快的影响,畜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牧场所的进一步扩张,破坏了原有的植被、土壤和水源,排泄物的液体化处理使养殖场所周边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化学肥料价格低廉,现在农业生产所需的肥料由有机化肥都转变为化肥肥料,有机肥料需求市场缩小,大量的有机粪肥无处消费,养殖户随意倾倒破坏了周边植被的生态平衡。

1.2家禽养殖使环境污染扩散

畜牧养殖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家禽是极易携带病原体的动物,随着市场的需求量扩大,家禽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产生的粪污数量急剧增加。很多养殖场所对家禽粪便处理不当污染了环境后,又反作用于家禽,刺激到其身上所携带的病原体变异,流入到市场中影响人类的健康安全。近几年所出现的禽流感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1.3饲养方式的不科学加重环境污染

传统的饲养方式依旧沿袭利用池塘养殖的方式,家禽和水养动物成为一个养殖模式。在处理家禽粪便时候直接排入水养动物池塘,携带病原体的排泄物污染和破坏了池塘水质。家禽饲料中添加的人工化学合剂随排泄物一起进入池塘或溶于水中,或沉积于池塘底部,严重破坏了鱼塘的生态环境。清理已受污染池塘垃圾方法不当,破坏了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同时,周边空气会受到动物大量排出的异味气体影响,流动性的空气扩散到居民中,又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2改善畜牧养殖污染的措施

2.1加强宣传,提升养殖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养殖者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养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因此,我们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应该从提高养殖业者的环保意识入手。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熟视无睹,更不会着手采取办法治理养殖所带来的污染。治标不如治本,要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将保护环境防治放在工作首位,组织宣传小组上门进行言行教育宣传,唤起养殖者自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思想觉悟。组织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如何解决科学治理排泄垃圾等问题。

2.2合理规划畜牧养殖场地,加强技术手段干预

规模化畜牧养殖占地面积大,其养殖选址的合理性也有利于防止养殖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养殖场所选址应远离居民住宅区,减少对人口健康安全的威胁性。对养殖场的排泄物处理系统要有科学性,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办理养殖手续的专业性。完善已建成养殖场的排污系统和废弃物处理系统。

2.3利用可循环式养殖方式发展多样化的养殖

科学、合理、健康的养殖在于建立一个良好循环性的养殖环境。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养殖的动物群体才会有健康安全的生长体质。依靠池塘养殖发展的家禽和水养动物养殖模式要做到合理规划,生存空间的局限性决定了这种模式的经济利润获取空间不会再有上升。要获取二者利益的平衡和生存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改进完善传统的饲养模式,提高养殖的安全性,合理科学规划家禽和水养动物的养殖规模和数量,保持二者间的平衡性,在处理家禽粪便排泄物采取科学的处理方式,防止带有病原体的排泄物直接排入到池塘。也可以发展水生植物养殖,可以用解决水体营养富化的问题,也可以给养殖者带来一份新的可观收入。

总之,环境保护工作要处于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大潮中,我们更应该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从规模化畜牧养殖的实际出发,用可持续、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或者对污染的现状熟视无睹,污染将继而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作者:于婷丽 单位:山东省蓬莱市畜牧兽医工作站

参考文献

[1]于云东,等.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08:13-14.

[2]吴彩霞,等.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江西饲料,2008,04:10-13.

第5篇: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

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般而言,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首当其冲,首先表现为对局部气候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以及降水量等方面。河流改道或建设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将直接改变某区域的水流量,而这也将影响水热交换的强度,根据相关物理原理,当某区域水量增加后(如修建水库),当地平均温度将有所上升。同时,随着温度和水量的增加,蒸发至空气的水分就越多,这也将造成降雨量和空气湿度的增加,影响了当地的气候特征。其次表现为对工程修建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利工程需要对当地的原始环境进行一定的改造,从而达到蓄水、改道或调水的目的,而一般水域旁边生态环境依赖于草木森林而存在,但水利工程又不得不对生态面貌进行改变,这就不可避免影响到当地的自然环境。

1.2对周围生物的影响

水利工程一般都会对某区域河段的水文有所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流域。比如,修建水库后,水流减缓,水量交换降低,此时水域的温度因环境变化而有所增高,水域深度、水域流速、水温以及水流边界等都将有所改变。水文的改变也将直接影响水系生物的生存,尤其是原水系内的生物可能因环境剧烈改变而大量死亡,甚至灭绝,与之伴随着水域生态系统被破坏,造成生物链断裂,无法生存的生物不得不进行大迁徙,而这是水利工程最大的破坏之处。因此,应当充分重视水利工程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融合,避免影响到生物的生存。

1.3对人文地质的影响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句话意味着人类沿河而居,形成独特的人文文化。但水利工程为了造福一方百姓,也不得不损害一方群众的利益,其对当地地质进行破坏后,部门区域已经不再适合居住,人们不得不迁徙到其他地方。比如,三峡大坝工程改变了当地的地质面貌,居住在附近的上万名群众不得不迁徙到其他城市居住。这就是对人文地质带来的影响。

2生态水利工程的研究分析

根据上述,结合生态概念,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事前分析生态系统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在前期设计中,应增加对当地生态环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对水域生态进行全面的测验和了解,以便在后期工程设计中,将人工设计的水利工程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减少人为损害因素,降低人为破坏力度,确保生态水利工程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前期对原有生态系统的数据分析也是工程竣工后后续治理的目标,通过对河流生态的修复,使当地生态系统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避免人为破坏造成后果的不断恶化。

2.2安全前置原则

水利工程项目一般投入较大,涉及范围广,经济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一个衡量关键因素,但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安全性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已经形成水利系统的区域中,应更加重视水利工程的安全性。比如,“75.8”暴雨造成多个水库连续溃决,形成了水利系统性风险,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是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已经无法挽回。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设计中应充分依托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等先进科学技术,从多个角度对每个环节进行多方论证,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或超过相关要求,从而实现一个工程一个世纪的宏伟目标。

2.3整体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更加注重周围景观的打造,这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但不可忽视的是倘若在景观打造中忽视了原有的生态面貌,一味地强调美学,这样不仅会大幅度增加工程成本,而且不利于当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从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的方面来看,应遵循整体性原则,注重生态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从而保证其恢复的有效性、综合性和整体性,降低后续投资成本,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2.4自设计与自恢复原则

从某个角度来分析的话,生态系统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具有自组织性,这也是其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组织性,顾名思义,是指物种面对自然环境的考验,通过进化或改变生活作息方式等生存适应下来,即自然的选择。因此,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性,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促进当地物种自我改变和进化,形成更加合理、更为适应的生态结构。

2.5科学施工原则

首先,在设计时应明确目标和设计内容,尤其是在生态系统恢复方面作出详细周密的设计方案和计划。其次,在施工中预见新情况应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优化,形成更有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方案。最后,应注重基础资料的收集,尽可能的收集相关生态资料,并通过分析形成研究成果,以便方便推广和学习。

3结束语

第6篇: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其对农业工业产生较大作用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其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1对局地气候与大气的影响

1)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会给库区的微气候带来影响和改变。特别是大中型规模的水库及灌溉设施的建成,对于其周围环境的改变和影响是不可避免(如陆地向湿地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局部的小气候。主要表现在:一是库区大面积的蓄水使得降水的出现;二是,由于受到低温效应的影响,而其周围一定距离内的降雨量会有所增加;在降雨的时间上,由于库区夏季水面气温相对大气较低,使得对流减弱,降雨减少;而冬季反之增加;

2)建成后的水库或大坝下垫面由陆地面变成水面,与空气间的能量和强度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气温的变化,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尽管影响不明显,但却不可忽略。

2对水文情势与水温带来的影响

1)在水利枢纽建成后由于其改变了河道的流量(水文循环情势),从而导致整个流域的周围环境受到利弊同在的影响。存蓄水期的水库,可能使原本的河流变为湖泊,水位抬高水面增大,这不仅致使水面水汽蒸发的增大,大气中水分的循环变化;也会导致水库发生渗漏,水库等地下水位上升。总体来说水利工程对水文情势带来的影响变化主要包括了:季节性高峰期流量的失去,不同阶段水流速变缓,急流状态消失;流量的稳定性和水的流速频率变化;水位落差发生变化,来水的时期、时间都发生相应改变,水的蒸发与下渗改变了水分的循环等,这些水文突变都影响和改变了原河流以及其周围的生态过程和功能;2)对水温的影响。水温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原有的水库水温结构,使流入库中的水温与流出的水温产生的温差现象。

3对泥沙的影响

水利枢纽的建设导致水库上下游河道的泥沙输移及沉降模式必然性的被改变,从而影响到整条河流和库区生态环境。水库蓄水后,上流河段的流速减缓,流入库区的水流中的泥沙淤积下来,不仅给航道的运行带来影响,库容也因此被减小,导致了水库运行效益的降低,水库使用年限的减少。另外,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河流流态也随之发生变化,泥沙的运动规律也发生改变,进而引发和导致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水文特征的改变,这也是最大的生态问题之一。

4给水质带来的影响

水库工程对于水体水质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总体来说一方面,由于库内水体体积大,使得水流减慢,水体滞留在库区的时间增长,这不仅对流入库内的水体中悬浮物的沉降有利。沉淀后,水体硬度得到降低,也减小了因水体中碱性pH值增高导致的水体毒性增大。另一方面,库内水流速的减小,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水与空气中的气体交换的速率和库区及周围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力都会降低,富氧能力减弱,这对水库自身自净力是不利的。

5对地质和土壤带来的影响

建成后的水库会导致沿岸地下水储存的变化,上升后的地下水位浸没周围的土地,导致周围土地盐碱化、沼泽化。

浸没在地下水中的土地,由于水的阻隔,其与空气的通气条件受到影响而减弱,导致土壤中原有微生物的减少、土壤肥力下降,从而影响作物的成长。另外,土壤中过量的水分致使植物根系呼吸、导致植物根系衰败,而当地下水位上升到达耕作层时,土壤水分湿度过大,土地就会被沼泽化。

对地质带来的灾害影响:

水库及周围水压增大,致使水压作用力下岩石本身存在的裂痕缝隙与断裂面产生,导致岩层与地壳间原有地应失去平衡,地震的诱发可能性增大。库中水位的升高,导致岸坡土体抗剪强度降低,滑坡、塌方的发生及危险岩体失稳的出现,从而出现库岸滑塌。建成后的水库,水体渗漏会给库区周围的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如果库中为污水则极易造成周围地下水体的污染。

6对生物的影响

对陆地生物的影响主要包括:库区淹没和永久的工程建筑,对陆生动植物带来直接甚至永久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库区及周围造成间接性的气候变化、土壤沼泽化、盐碱化等问题,并导致动植物结构、种类及生活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变化。水库的兴建以及之后的蓄水会淹没流域或沿岸地势、海拔较低的农田、坡地、平原等,这对农业以及陆生生物带来不利影响。

对水生生物来说,水利工程对于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直接而明显。对水生物的影响最大的是在鱼类的资源上:鱼类的洄游路径被阻隔。河流的梯度开发,水库大坝对江河截断,都导致鱼类加重或不能按照正常的周期和条件正常生活。水库带来了水体的水文变化,从而影响到不同栖息环境。

7对人口迁移和土地利用的影响

人口迁移问题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但总的来说,水利工程会打破一定区域内人们长期建立起来并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体系。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会带来噪音、废水、固体废弃物等的污染,建设后还会由于周围湿地的产生、增多,对蚊虫等的滋生提供了条件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8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声污染和人文景观破坏

目前来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都是大型的机械设备,水利工程建设逐渐实现了机械化,实际作业过程中的各种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频率比较大,尤其是开挖、爆破过程中还可能会使用一些炸药;这些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具体工艺中使用的工艺和工具,都会对拟建水利工程的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对这些意象因素进行分析,必须分析其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对人民的正常休息所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旌,这也是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践中我们还经常发现,很多非常珍贵的人文景观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有些已经不复存在了。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实现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地点所涉及到的人文景观进行分析,以免造成严重的资源破坏,或者减小气损害程度。据调查显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各种人文景观和自然文物破坏,尤其是可能会将其淹没很多破坏,但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新的人文景观,遗憾的是原来的景观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文物景观影响后评价机制,其主要是针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各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所产生的影响及其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保护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9一些具体防治策略

(1)防止水土流失

对可能出现水土流失的位置进行预先防范,通过砌石护坡、挡土墙、草皮护坡以及地面排水等策略,防止水土流失病害;石料弃渣可以用来修筑一道挡渣墙,并对边坡上的废弃土石渣进行开采,以作防护与拦挡之用,以免弃土及其渣土被水流冲走。

(2)植被保护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对施工中产生的弃渣、弃土进行管理和改造,从而营造一个固土和保水都非常好的林地或者草地,以恢复正常植被;同时还要对临时用地及永久性工程区域中的渣土及废料进行清理,并对已经压实的土层进行有效的翻松与平整,从而恢复正常的植被及绿化。

除以上需要注意的问题外,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噪声防治以及人文、自然景观保护,尤其是控制大型机械设备作业过程中的噪声污染。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合理地限定旋工时间、缩小爆炸强度等方法,尽可能地降低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保护,以保证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结语

总之,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其本质就是处理好生态问题,任何一项的水利工程都不应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水利工程建设就应以树立和坚持和谐、绿色、科学的发展观为基本理念,正确并从长远利益角度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林,田金伟.浅谈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建设管理[J】_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

第7篇: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

Zhao等(2007)【24】在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39个经济体样本的研究中,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证实了法律作为一种影响Internet扩散的因素。Ndubizuet等运用二手数据的方法对不同国家的法律环境影响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活动(Ndubizuetal.2002)进行了实证分析【25】。一组调查研究也表明,监管环境对影响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型工业化经济体的国家(Gibbsetal.2004;Zhuetal.2005)【26-27】。国内学者宋祎旎(2007)【17】认为电子商务相关法律环境影响其健康发展。沙际品(2009)【28】认为,健全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能够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而加深消费者对电子商务活动的信任。蒋璐【29】(2011)提出我国网络团购中,法律纠纷问题一直困扰着消费者,阻碍网络团购的发展。汤发俊【17】(2011)认为,影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法律环境也会约束网络团购的发展。基于上面的文献理论和实证研究,可以进行下列假设,足够的适应性和支持性的法律环境在国家层面上对引导消费者参加网络团购将产生正向影响。法律环境对引导消费者参加网络团购将会产生正向影响。

2网络团购发展中的政策环境

在早期的国外实证研究中,Iacovou等人(1995)【30】发现政府的补贴政策和激励政策能够促进EDI在加拿大的快速发展。McKnightetal【7】(2002)认为消费者对团购网站的信任度受制度性保障的影响,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很多实证研究也表明公共政策和制度在促进电子商务和网络团购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作用。世界银行(WorldBank)的研究也表明,在19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90年底期间,北美和拉丁美洲的国家在电信行业引进了自由竞争机制,使网络团购赖以发展的信息技术应用成本快速降低并迅速发展(WorldBank,2006)【31】。新加坡政府对电子商务采纳和信息技术发展有一个非常清晰地愿景,不仅在国家信息技术发展上投入了很多资金,而且采取很多的教育活动去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Thatcheretal.2006)【32】。从上述文献理论的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的结论中可以进行下列假设,国家的政策环境(激励措施,举措,税收减免和其它的财政激励措施)对引导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会产生正向影响。假设5:政策环境对引导消费者参加网络团购将会产生正向影响。

3研究方法和调查结果

3.1概念模型和研究变量

基于文献综述的分析及研究假设的建立,本文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概念模型。这个概念模型聚焦在网络团购发展中国家宏观层面的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的构成对引导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影响,其中国家信息生态环境因子包括: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这个研究中的五个假设在接下来的实证研究中将被进行验证,每个研究模型的构建都在先前的实证研究中被证实,然后没有研究去证实这五者之间在国家信息生态层面对网络团购中消费者参与意愿的影响。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本文将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技术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和政策环境因素设为自变量X,分别为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为自变量X1,技术环境因素为自变量X2,经济环境因素为X3,法律环境因素为X4,政策环境因素为X5,消费者网络团购意向为因变量Y.

3.2问卷设计

在此研究中,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家信息生态环境对网络团购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问卷设计包含三个部分:①网络团购消费者基本信息,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月平均可支配收入和团购类型等;②网络团购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意向与国家信息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别为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技术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法律环境因素和政策环境因素;③消费者网络团购参与意愿的调查,包括被调查人对网络团购的关注度、参与度、需要程度,网络团购的参与次数和金额,以及网络团购的推荐意愿等。研究中使用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对国家信息生态环境因素对网络团购消费者团购意向的影响进行问项的设计,它是一般调查问卷中测量被调查者态度时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它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个陈述,根据程度的不同,都有“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这五种由浅及深的选项构成,并分别赋予其相应的分数1、2、3、4、5,最后得分能够体现出被调查者的态度。本次研究调查问卷的题型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和量表题。在调查消费者个人信息时采用单选题的形式,在调查消费者参与团购活动消费类型时采用多选题的形式,在测度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时选用量表题的形式。

3.3数据收集和样本特征

本次研究调查问卷采用的是互联网发放问卷方式,利用问卷星网站,以广大网民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收回204份问卷。收回的问卷中有14份问卷的被调查人没有参与过网络团购,因此将这14份问卷视为无效问卷处理。最终得到实际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3.1%。

4数据分析

4.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次研究中,使用描述性统计来分析国家信息生态环境对网络团购消费者购买意向影响程度的整体情况。从结果可以看出,国家信息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序分别为: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从描述性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①现阶段,我国针对网络团购方面的社会文化环境发展情况相对比较好,互联网普及率高,公众接受新型消费模式的观念较强。②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平日新月异,与网络团购相关的信息及安全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团购的发展。消费者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水平及速度比较满意,评价也较高。③政策、法律环境的平均值都相对较低,说明现阶段我国针对网络团购的政策较少,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消费者对网络团购的政策、法律环境评价一般。平均值最低的是经济环境因素,只有2.98,总体结论为一般。说明虽然现阶段我国经济环境虽发展迅速,但由于网络消费者主体为学生或年轻上班族,其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体现在这群消费者自身时,现实感觉并不是很强烈。本文来自于《情报科学》杂志。情报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4.2相关性分析

第8篇: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生态要素;建筑形态;建筑环保与节能

    1 从生态要素到建筑设计:对建筑形态与外观的影响

    建筑出现伊始,无论“穴居”或“巢居”,都是与自然环境相对立的人类的庇护所,却时时刻刻体现着与自然的交流和对话。生态因素对于建筑的产生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建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当地的太阳辐射、热、光、阴影、降雨、水文、风、植物、地形等自然条件参与了建筑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从方方面面影响着建筑的功能和外观。

    建筑不是大地的“领主”,建筑的造型语汇是自然风景的直接反映,任何建筑最重要的关系是与自然的协调。建筑的形式、布局、室内外空间组合应与不同时(季节、时令)空(场地)充分联系起来,力求建筑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自然控制温湿度。

    气候是重要的自然环境要素。设计师在了解建筑所在地区的温湿度、风力风向、太阳辐射、降水等气候要素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后,因势利导,通过适当的建筑体量和空间组合,建筑朝向,建筑材料,表面色彩等选择来满足人体舒适感。对于炎热地区,遮阳、通风、隔热是提高建筑空间舒适程度的重要手段,形成了深檐、骑楼、敞廊、通透、架空等设计语汇。对于寒冷地区则以保温、纳阳为主,形成双层墙(窗)、日光廊道,围护结构蓄热,封闭等设计语汇。而对于温带地区,则需建筑空间具有可转换的灵活性,即空间有开与闭,内与外的双重性。中东地区传统的双院式住宅小而荫庇的庭院比大的庭院凉快,从而形成空气压力差,引起空气对流。即从小庭院(凉)到大庭院(热)的穿堂风,而两院间过道中的水槽又可以冷却微风。

    土地是建筑的载体,建筑适应于土地成为其存在的条件。土地通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影响着城乡、建筑的布局和形态。地形地貌从形态上直观的影响着城市布局与建筑形态。在中国陕西、甘肃、山西等黄土高原地区,窑洞作为一种特有的建筑形式,既符合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又体现了独特的地质特点。黄土高原的条条冲沟,块块坡地上挖掘而成的黄土窑洞,既不占耕地,还可防止水土流失,冬暖夏凉,适于人们的居住要求。对地形地貌的尊重可以说是对土地“文脉”的一种延续。地下空间的开发是对土地的创造性利用,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还意味着较低的运营费用和能源消耗。中国古老的“覆土建筑”——窑洞就是早期开发地下空间的居住地设计。

    自然界为建筑的营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一般建筑通常采用当地资源:木材、石材、土等等。北京的紫禁城、雅典卫城、福建的客家土楼分别是由这三种材料建成的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例。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植物材料可以利用。芦苇、麦秸以其柔韧的特性与黏土结合在一起制成土坯砖,可砌筑既坚固耐久又保温隔热的建筑材料,在许多地区。茅草是很理想的屋面材料。在非洲的有些地方,甚至用牛粪作为屋顶的覆面材料。竹子的应用就更为广泛了,既可以直接用作建筑的结构材料,也可以加工成各种构件。

    2 从建筑运营到生态环境:建筑环保与节能两重性

    作为城市人工环境的主体——建筑,其内外部的物流、能流、信息流的利用效率和程度关系到城市代谢质量水平。建筑从建设到使用需要不断与外部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消耗地球资源,同时又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欧洲,约有半数的能源消费被用于房屋的建造和维护。可以说建筑对资源耗竭,环境恶化等问题有直接的影响。而因势利导-合理利用生态因素建造房屋。既可以有效的减少建筑运营时所需的能量损耗,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避免污染环境。下面就从节能、环保两个方面分析建筑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2.1 建筑节能:针对不可再生资源

    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全过程(从建设筹划、建设、维持到建筑拆毁全过程)能量及相关能量链的相对减少,它的根本是不可再生能源、资源消耗的减少。

    2.2 建筑环保:资源可持续性,再生性利用

    建筑环保是指:建筑全过程对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相对小的影响,它的根本在于自然资源可恢复性和再生性地利用。

    环保比起节能的分析要复杂得多。环保更像是平衡,一种对于自然大系统的平衡。我们不能只建立在一个房间、一个房子、一群建筑的范围来分析是否环保,很多所谓环保房子是对大环境平衡的破坏。比如大面积推广雨水回用和过度抽取地热(且不说热水是否得到100%的回灌),都会使得地表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发生改变,都是对自然平衡的破坏。一种建材是否环保,也不能进行绝对的判断,比如木头、石头是环保的,塑料是不环保的。同是取自天然的木材,过度砍伐和森林自然代谢,或是可恢复性砍伐,意义和性质将是完全不同的。

    请看下例:“石材向来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的资源,不可再生性资源的列表里绝对没有它,因而只要无毒无害无放射性,石头在建筑中的使用一定是环保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调查得出如此数据;买下一座山,山体上可用矿带只是一部分,或是极小的一部分,20%以上的算是好矿山了。采矿的普遍办法先是从山下的石材加工厂修一条简易公路通到山上。然后炸山暴露矿带,通过进一步爆破形成作业面,最后可供真正开采的仅仅是矿带的30%~40%。开采通过火焰切割机进行(烧柴油形成喷射火焰),切割下来的石块够得上荒料标准的,由大马力柴油卡车(多为进口)运下山,这样的荒料占矿带的1%~10%。荒料到了加工厂,要通过大砂轮锯的切割形成板材,砂锯片一般2至3公分厚,板材也是2至3公分厚,因此出材只是原有荒料的50%。这些石板还有根据建筑师的风格设计进一步加工,加上运输和施工的损耗,铺在地上、挂在墙上的也就60~70%。按照以上的步骤列成山体利用率的算式;20%×40%×5%×50%×70%=0.14%。

第9篇:生态环境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城乡规划;生态环境;影响;改善措施

在当前城市的发展与规划中,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及人们对生活水平需求的不断提升是城乡规划设计所要应对的主要问题。怎样将城乡规划同生态环境更好的进行平衡成为了城市规划部门需要深入思考的事情。

一、城乡规划的定义

城乡规划指的是各个级别政府统一对城市及乡村的发展空间进行布局、对生态环境及自然环境进行规划、对自然资源进行利用及维护社会秩序。其具有公共政策的特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规定,城乡规划是以增强城乡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土地利用为根本,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任务,范围包含城镇、乡村人民居住空间的整体规划。

二、城乡规划的发展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进行城乡规划时,应增强其科学性原则,存进城市规划及社会发展,在城市建设、土地应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规划衔接,不但要制定高标准的发展规划,同时还应严格依照规划进行城建建设。

(二)聚集性原则

增强城乡规划建设,应依靠城乡企业带动经济同步发展,将资源、产业进行合理利用,掌握市场动态,聚集一些能力较强的企业创造自身城乡特色,形成占有品牌。

(三)创新性原则

进行城乡规划时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业主开发、企业共同建设的运行模式,利用科学技术冲破传统城市规划枷锁,使城乡规划更具创新性、时代性。

(四)可持续性原则

城乡规划应协调人、自然之间的关系,保证资源的有效开发及利用,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动态进行城乡规划,保证规划进行的有序、合理。

三、城乡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于传统的城乡规划来讲,其大量注重对城市用地紧缺的解决方面。这就导致城市增快了对周边区域的扩展及规划,造成了城市边缘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伴随着最近几年城市内洪涝频发的情况出现,城市周边地区湿地的储水能力就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同时,传统的城乡规划将城市规划同农村规划相区分,环境保护重视城市而忽略乡村的情况严重。主要包含两方面问题:其一,分布在农村的企业所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工矿污染及城市污染也逐步向农村转移;其二,城市垃圾对乡村环境也造成了污染。一些城市将生活垃圾堆放到周边乡村地区,污染了农村的土壤及水源,而污染的土壤及水源所种植出的农作物,同样污染了城市的饭菜。对于传统城乡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就应转变规划方法,利用当前环保理论为指导进行城乡规划工作,在保证城市发展的基础上,改善城乡环境。

四、城乡规划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改善措施

(一)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编制城乡规划

首先应坚持城乡统一的规划及管理,将城乡进行全面协调。城市同乡村是相互辅助、相互制约的关系,无论什么情况,都无法斩断城市及乡村之间的关联。为了更好的保证城市及乡村发展坚持可持续路线,就应进一步整合二者之间的联系,完善对乡村及城市的调控,进行管理。

其次,同生态学相结合进行城乡规划。生态学是一门探讨生物同环境间联系及作用的学科。因为人们的行为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城乡规划时,应将人、环境及资源三方面内容相协调,更好的保证城市发展及生态环境。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其一,在编制城乡规划时,应重点对环境及其发展进行分析,基于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环境的保护等工作。人们在进行资源利用时,不但要注重对其进行保护,同时还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资源进行生产、生活等工作;其二,从生态环境日益明显的问题来看,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应将净化水源、保护大气等自然功能当做重点内容,注重人们身心健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三,城乡规划应同生态学的基本要求相结合,选取相应的生态功能、布局及资源配置等,再整合可变条件,制定可行性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方案,尽可能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

最后,应对城乡规划进行环境评估。就是指在规划落实后对可能导致环境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探讨预防方案及解决措施,实施跟踪监测。组织建立环境评价小组,对相关环境评价进行说明,起草规划预案,向相关部门汇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估》中规定“应将专项规划预案进行上报审批,进行环境评估。”这一法规以法律形式保证在进行城乡规划编制时,对环境的充分考虑。另外,建立健全的城乡规划理论谱系,详见图1。

(二)人工结构调整

因为城市作为人们活动较为密集的区域,且基础设施工程大量应用,人为分割自然区域情况明显,再加上城市自身对环境的改造范围较广,生态环境受到人为干涉的情况显著。所以,进行城市规划时不但要对城市区域正常运转进行思考,同时也要考虑其同周边大区域的生态通道对接问题。这也是稳定大区域内小系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详见图2。

(三)增强建设项目规划管理

想要保证生态环境稳定发展,就必须增强城乡规划,不但要将生态学同规划相融合,同时也要将其思想融入规划的各个内容中,对建筑施工用地、管理等方面进行落实,根据标准操作,在规划管理中融入环保观念。

1.建设项目占地方面

城乡规划相关部门在建设项目占地方面应进行详尽的管理,对其选址、布局等进行掌控。在占地方面,对拟定建设项目进行环境评估,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探讨相关就解决措施。将一切不合法的可能导致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从根本上排除。建设项目送审时,申请资料应包含环保部门的审批意见,否则不予办理,进而保证建设同环境共同发展。

2.建设项目施工方面

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时期,应根据对环境的设计要求制定方案,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审批,探讨预防生态环境污染的措施,并进行投资预算,进而将建设影响降至最低。对于上报的建设项目,如果没有环保部门的相关文件,审批部门应不予受理。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应与工程主体同时设计、同时建筑、同时投入使用。

对于道路建设方面来讲,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是,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也有严重的危害。对于道路施工建设时,应依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顺序,在工程开工前期确定管线路线,保证管线安全。对于一些没有能力建设管线的施工,应在道路的主要位置埋设过路管,防止日后重复挖掘路面情况。各个管线的权属部门应将管线路线上报相关规划管理部门,再由规划管理部门进行统一安排,防止出现失误,保证住民生活稳定。

3.建设项目审查方面

建设项目的审查工作是规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证城乡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建设项目审查时,应构建强有力的执法队伍,增加执法力度,增强管理规划人员的生态环保观念,全面发挥监督作用。对建设项目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审查,及时制止违法建设活动,依法进行处理。管理人员应增强自身环保认识,保证城乡规划的秩序,为人们创建一个优美、舒适、洁净、安全的生态环境。

总结:

总而言之,我们都渴望在一个安定、和谐、美好的环境中生活,希望我们居住的地球生态环境可以持续稳步的发展。因此,一定要严格执行城乡规划中的相关规定,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同城乡规划相结合,实行市政管网技术、区域规划技术等。因此,探讨城乡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改善措施问题应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深入思考与广泛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文.探究城乡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改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07).

[2]吕斌.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J].城市规划学刊,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