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现代化的含义范文

农村现代化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现代化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现代化的含义

第1篇:农村现代化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工业化现代经济区域经济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振臂高呼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一曲美妙的乐章,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之音。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的予以解决,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分析城市化的含义着手,从城市化的几种不同类型讨论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以及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些问题。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1.人口学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2.社会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3经济学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很积极意义的。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含义做出了解释。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城市化的规定其内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2]。

二.城市化的三种形式及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有: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旧地型城市化。在我国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区,各种形式的城市化发挥着它们各自的作用。在对三种形式的城市化的分析过程中,通过以上我们对城市化含义的了解,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各种形式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

(一)集中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在这种城市化的过程中,暴露出原有的很多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1.旧的户籍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所实行的户籍制度在特定时期确实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扩展,这一制度已经成了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3]。几十年前,划出的“农村人”和“城里人”的这个鸿沟已经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城镇经济发展的障碍。众所周知,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引导农民进城、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大量人口滞留农村的局面如不尽快扭转,不仅直接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还将长期抑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所以,我国应尽快逐步改变现有的落后的户籍制度,为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2.进城外来工的应享受的“国民待遇”难以实现

第2篇:农村现代化的含义范文

一、新型农民的含义

在新的发展时期,新型农民的含义应该是:

(1)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熟悉党和国家有关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具有鲜明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新的就业观念,为人正直,积极向上,富有事业心,热爱祖国与人民。

(2)具有一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先进农业生产、储运保鲜加工、农业机械、农村能源环保等方面现代技术知识与生产技能。

(3)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与产业开发能力。了解与掌握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信息管理知识等,能理论联系实际,边学习边创业。

(4)形成较强的技术辐射带动作用。创办的产业(企业)科技含量高,产品新、质量好、销路畅、效益高,一定程度上代表农业科技在应用领域的先进性和发展方向,成为中坚农户和科技示范户。同时,乐于带领周围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共同富裕。

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

农民是建设社会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有关资料表明,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而初中的仍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可见,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是新农村建设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第一、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而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正因为如此,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建设新农村,当然也不能没有新型农民。

第二、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职业技能,既影响了现代农业建设,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影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第三、培育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可以使更多的农民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全方位拓展增收渠道。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三、培养新型农民的标准

首先是生长、生活在农村,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了解中国农业的现状,具有推动农村发展的历史使命感的农民。

其次,喜欢学习,追求知识,掌握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具有了用知识武装的头脑,善于尊重规律,务实肯干,热心于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第三,富有远见,创造创新,具有开创农村新局面的胸怀和气度,善于团结群众,公而忘私,勤劳致富。

最后,热爱祖国,放眼全球,具有敏锐的市场开拓意识,善于捕捉国内外市场信号,积极参与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能以国际市场为舞台,推广中国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实力。

四、对培养新型农民的建议

首先,坚持干部教育。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把市、县党校作为培训机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分期分批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了系统培训,引导广大干部转变思路,工作上调架子,把党和政府的职能逐渐向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农村倾斜,使其成为讲文明、树新风的先导,让干部的言行引导群众,让干部的行动带动群众。

第二,对农民的培训要采取多种形式。围绕对农民群众的“观念培训、知识培训、文明培训、技能培训”,全面实施“农民培训工程”,使每家每户都能掌握致富技术,有文化引导者,会经营的领路人。大力开展“送文明新风进千家万户”、“评选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引导群众更新观念、改变陋习。加大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力度,搭建倡树文明风尚的载体和平台。

第三,改掉陋习,积极推进农民的现代化进程。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于农业,市民生活也不同于农民。经济的发展使农业的重要性不断下降,其他行业必须不断地从农业部门吸收或补充劳动力。因此要培育农民对纪律、制度、团队精神和社会关系秩序的理解和尊重。除了让农民进行自觉学习性改造外,农业的市场化、农村建设的现代化和农民的社会流动化也能够不断地不自觉地转化农民的生产习性与生活习性。

第3篇:农村现代化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流通 现代化 农产品 市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进程中,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要“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亟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快流通领域市场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一、流通现代化的内涵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流通现代化”的新概念。随后,学术界开始对流通现代化进行了相关研究,先后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在对流通现代化的界定上并未达成完全一致。为了避免歧义,本文试就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做一界定。

要了解流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首先应界定流通的涵义。所谓流通,广义上是指在实体经济范畴内,由商品流通直接引起或与商品流通直接有关、直接由其派生并直接为其服务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总和或总称。它主要包括:农产品流通、工业消费品流通和工业投资品流通。在本文中,流通不是指广义的流通概念,即与生产过程相统一的流通过程,而是指狭义的流通概念,即与生产过程相分离的流通过程,通常称为商品流通。其次应界定现代化的涵义。就现代化的本质来看,现代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分层次、分阶段的历史发展过程,是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综合平衡的动态发展过程。换句话说,现代化表达着一种向前和进步的发展趋势,并将这种趋势动态地展示为一个历史过程和不同阶段的发展状态。就当代来看,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商品流通扮演着重要角色。

那么,什么是流通现代化呢?依据笔者的认识,流通现代化是指商品流通现代化,是指在实体经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中,凭借先进理论、思维方法、经营管理方式和科学技术手段,对传统流通格局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所进行的全面改造和提升,以便全面、系统、大幅度地提高流通的效能。流通现代化的核心是“现代化”。它主要包括流通制度现代化,流通组织现代化,流通方式现代化,流通技术现代化,流通观念现代化和流通人才现代化等六个方面。

二、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现代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的先导性力量。市场经济越发达,流通的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产品流通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和社会的安定,及时解决农产品流通中所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这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满足人民需求和保持市场繁荣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任商贸部部长指出,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农民之所以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民在流通上所下的功夫不够,农民生产出来的东西卖出去比较便宜,而买进来的东西却相对较贵。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农产品流通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有:

1.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低下,消费水平不高。2005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为3255元,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的三分之一。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更低,有的甚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农民收入结构中相当部分的收入来源于农村本土之外,那些收入水平较高的外出务工农民的生活消费需求只有通过城市才能实现,而留守农村的农民因收入水平低使得他们的消费水平就显得更低。

2.农村生产流通组织化程度低,流通主体组织在变革中缓慢发育,整体乏力。我国农产品生产以家庭小规模方式为主,农产品交易以简单的交换形式为主。个体生产、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严重弱化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力量,使之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处于极其弱小的地位。与国营流通企业,如粮食、棉花、供销等经营部门相比,虽然农民合作、合伙经济组织真正代表了农民利益,但是由于其数量有限,经验不足,组织分散,所以力量也就比较单薄。目前,我国有42%的农户自己销售农产品,45%的农户卖给个体商贩,只有3%左右的农户是通过订单销售。就这种销售结构看,以订单销售为主的现代农业销售模式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远未建立起来,这实际上也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真实写照。

3.农村市场建设滞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比较低。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工业品商品化率高达98%以上,农产品中蔬菜、水果商品化率90%以上,水产品、畜产品商品化率70%以上,粮食40%以上。当前,虽说我国农产品市场初成体系,但从总体来讲,仍然是数量不少,规模过小,层次不清,档次不高,它们大多数是以简陋的大棚市场、露天市场和马路市场为主,设施比较落后、陈旧,交易方式为传统的一对一式的现货交易,现代化的大宗农产品交易手段少,期货交易、远期合约交易更少。同时,由于缺乏市场信息的形成机制和信息传播手段的落后,这就使得我国本来商品化程度就比较低的农产品在市场流通中显得非常困难,这实际上也严重影响了农民的产品收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农产品市场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导致这种滞后的原因,一是硬件建设跟不上。大多数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致使市场信息情报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市场信息方式简单,有的市场根本没有信息服务;二是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缺乏一个把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联接起来的网络,市场供求信息不能快速传递。虽然当前涉农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络,但网络在乡、村出现断层,农民不能及时获取信息或获取信息成本过高,导致农民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盲目性;三是信息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前瞻性、准确性、权威性较差。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农产品产销之间联系十分松散,农民凭感觉生产,产品凭运气交易,初级交易仍以田间地头等场外交易为主。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批发市场仅有9.23%的市场全部或部分采用了电子商务交易技术。

三、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对策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政府除了帮助农民解决怎么种、种什么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还要帮助农民解决怎么卖的问题。为了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政府应大力推进流通方式创新,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构建顺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着力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问题。

1.制定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规划。各级地方政府必须从经济发展的全局高度,密切结合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经验,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规划,并形成方案,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2.抓紧建设农产品流通网络信息体系。建议整合已有的与农产品流通相关的信息网络资源,构建全国集中统一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平台。对农产品流通信息进行全面、及时、科学地收集、加工、分析、处理和。同时将此项工作与电子商务、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等方面的建设结合起来。近期,可以从建立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起步,构建信息流枢纽,并与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合作并网,同时采取适当方式大力解决农民和商户上网问题。

3.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化工程。编制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标准,编制全国及地方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规划和整顿规范方案;参照国际惯例,将农产品批发市场界定为社会公益性事业,设立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专项基金予以扶持,并在信贷、税收上予以政策倾斜。同时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管,加快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此外,对目前全国22000多个农产品集贸市场要逐步推行超市化,这项工作可先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做起。

4.实施农产品流通主体组织化建设,重点培育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按照农产品流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推动商户企业化,在税费、资金和经营上予以支持;重点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运销企业、进出口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和大型食品连锁超市的扶持力度;以市场为依托,以企业为龙头,培育多种形式的生产基地+商户、加工企业+商户、运销公司+商户和配送中心+商户的企业联合体;加快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外资引进力度,借鉴国外先进的运作经验,实现农产品流通领域多形式的中外合资与合作。

5.实施农产品流通质量优化工程。首先,要制定实施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规划。包括制定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标准、市场准入制度、检测制度,制定农产品经营者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实行质量公示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其次,要推动农产品优质流通计划。包括开通优质农产品信息网站,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鼓励生产者与市场、商户联合,鼓励商户专营和优质配送服务等等。

参考文献:

第4篇:农村现代化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农民;职业化;农村经济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而我国农村经济也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表现在农产品价格起伏变化多端,乡镇企业已经丧失了往日光彩而步履艰难,农民无法找到适合于自身的致富途径。为此,笔者觉得应当运用农民职业化来大力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取得可持续发展。

1 农民职业化的含义

所谓农民职业化,通常是指农业现代化需求的农民专业化分工以及职业化的发展。其规定性是农民职业化运用农业生产规模之扩张为基础,以提升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提升农业投资能力等前提。现代农业是极具吸引力的产业之一。各类农业要素供给者所能得到的报酬必然会在经济发展之后随之而增长。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理念和城市中的非农产业属于同质。农民的职业并非完全是子承父业这一传统的方式,而是由现代人通过相当长时间的积极努力而得到与占有的。农民理应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平等的待遇,而且还应当在农产品价格、税收以及补贴等相当多的内容上得到政府所给予的扶持。农民职业化之本质在于农民去中的身份转变,也就是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往职业化农民进行转化之问题。以往,农民一般都致力于维持基本的生存,其身份迥然不同于城镇居民。但是,在农民职业化之后,这一群体就能切实摆脱身份与地位之限制,更加游仞有余地进入到市场之中,从而尽可能地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收入的最大化。

2 农民职业化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突出作用

(一)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首要任务。通过实现农民职业化,能够对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多个层面上的促进作用。首先是能够加快我国先进农科技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和运用。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可以说是农业产业取得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要想取得农业科技的发展就迫切需要有较高素质的农民群体。当前我国农民在科技文化方面的素质偏低,以至于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大大低于西方国家。农民群体在职业化之后,往往就能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进行推广与运用的合适载体。其次是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产业化运营。所谓农业产业化,主要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而农民群众素质之高下对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具备了决定性意义。我国农业要想实现产业化运营,就需要农民群众大力引进与推广优质农产品品种,并使用高新技术来改造农业,从而提升我国农产品所具有的内在科技含量,这就要求广大农民实现职业化,从而拥有比较高的风险管理意识、理财投资能力等。最后是能够提升农业生产的未来发展能力。一旦农民成为一种标准的职业而不是某种固定的身份之后,就能够激励广大农民致力于自身的农业知识以及技能储备,进而保障我国农业的发展具备充足的动力。

(二)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我国农民一旦实现了职业化,对于其自身生活的贡献度体现于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能够推动农业产业之分化以及农民群众的专业化分工,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并且切实降低单位农产品的成本,进而提升农产品内在质量以及竞争实力。其次是要切实加大农村行业准入和资格认证机制建设之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升择业、创业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农业领域中各类剩余劳动力之转移,扩大农民群众增加收入的机会。再次是能够提高农民群众受教育之机会,有效帮助农民改变陈旧观念, 革除不良习惯,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 从而有利于提升农民群体的经济以及社会地位。最后是能够吸引各类外部资源进入到农村之中,尤其是要争取政府部分提升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环境建设以及市场体系建设等的,通过切切实实地改进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农村地区的民主管理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已经全面实施村民自治制,这是促进农村地区民主管理的重大制度性保障。农民在职业化之后,农民群众由于具备了相当高的素质,一般都能很好地实施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能够带领农民更好地使用好民主选举权以及被选举权,从而选举出或者通过选举被选为深受农民群众信赖,能够为农民办具体实事的村两委干部,并且对村干部实施强有力的监督管理。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推进村干部更好地为民谋求福利,而且还能保障农民全面拥护村两委干部的正确指导,以有利于营造出民主而和谐之氛围,实现农村地区的民主管理以及民主政治。与此同时,因为农民在职业化之后具备了相当浓郁的市场参与能力,从而将农村基层民主创建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联系起来,将现代市场经济之中公平竞争理念引进到民主建设体系当中,切实提升农民群众对于当地农村民主建设的积极参与责任感。

3 应用农民职业化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推进农村合作社建设

农民合作社主要是指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前提,由相同农产品经营者群体或农业生产经营提供者以及利用者群体,通过自愿结合和民主管理而形成的互经营组织。就理论而言,农民合作社对于保护农民群体的切身利益有极大的帮助,应当得到农民群体的大力响应。然而,笔者实际调查到的情况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大量农民群众依然习惯于传统的自给自足式田园生活,对于进入农业合作社之中的意愿不够强烈,这源自于千百年来我国农民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个体承包土地经营模式对于农民所造成的影响。可以说,广大农民群众尽管很想改变当前的贫穷面貌,但是却无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的相应能力。笔者觉得,积极推进农村合作社建设是缓解农民贫困状况的一条有效途径。这就无法离开教育的指引。因此,可将伙伴教育理论运用到现代农民教育之中。立足教育,让农民群众意识到当今社会必须重视团队的力量,农民群众如果不团结一致运用团队的力量参与到社会分工之中,也就难以脱贫致富。要建立健全长期的农民教育规划,运用产业基地之建设来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以及标准化发展。同时,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民参与到农村合作化之中。笔者主张依靠各种植大户来推动农村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的生产,同时以大量的中小型家庭农场来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科学化经营管理。各农民教育机构应当和当地乡镇政府一起进行研究和分析推动农村合作社建设的策略,并且认真总结目前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二)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建设

依据一项统计,在我国农村群众中,曾经接受过科技培训的仅有20%左右,从来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农民达到了76.4%之多。所以说,我国大部分农民只具备了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种植经验以及技能,因而对于农业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理解力非常低下。可见,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农民可以归入到体力型劳动者的行列之中,依然处于当代社会分工的最底层。由此,笔者建议通过实施股份合作制推进农民群体实施职业教育的进程,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起以农民群众的股份合作制为基础的现代职教组织机构,这是股份经济和合作经济彼此结合之结果,其本质为职教集团的一种形式。笔者在调研之后觉得,面向农民群体的职业教育不仅要吸收相关的教育部门投入其中,同时也应当吸收社会上的相关力量共同投入其中,主要涵盖了农村各级基层政府、农村合作社甚至一些农民自身均可参与到其中。立足于股份合作制建设,能够很好地调动起相关各方参与其中的主观能动性。

(三)推进培养农村急需人才的农民职业教育

依据笔者所进行的调研,当前我国农民最急需的可以说是农业方面的专业技术。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我国农村虽然在生产资料等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上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但是又存在着掌握现代农村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十分稀缺。究其根源还是广大农村地区缺少现代农民职业教育,以至于生存于此的农民群众在运用现代农业技术上显得能力不够强。因为难以接受到相关内容的培训,导致农民群众极度缺少实施现代市场化运营之经验,尤其是缺少现代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各种手段,对于本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市场销售更是缺乏鲜明特色,因为效果不够理想。正是因为专业人才的欠缺,导致农民群众的付出与收获无法相符,多种殖反而有可能会赔得更惨。即便有了相当大的收获,也会因为收购、仓储等方面知识的匮乏而导致诸多损失。为此,笔者觉得在农民职业化教育过程中,应当抓住具体的专业服务方向来开展农民职业教育。要致力于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全面促进项目、人才以及基地的全面统筹发展。要依据现代农业科技对于实用型人才之所需,全面推进现代农民职业教育。要和当地高等院校进行全面务实的合作,积极引入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推进农民职教培训的项目化建设。当地高等院校也应当切实承担起实施农民职业化教育的相应责任,全面依托本校已有专业实施实用性知识与技能培训。例如,高等院校电子商务类专业的大学生完全可以帮助当地的农业企业建设电商平台,承担当地农产品生产、物流以及销售等各类工作。大学不仅要能走出去,而且还应当要请进来。各地基层农村乡镇政府完全可以组织干部职工到临近高校开展理论性学习。要积极打造出一支视野十分开阔、敢于进行创新的现代农村干部,进而全力提升我国农民的职业化水平,以切实解决农业经济人才数量不足等问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民职业化的形成并不是自然而然出现的过程。农业与别的产业同样出现了从单一性农业生产往农业经营所出现的转变,所以,培养农业经营者的方式也出现了新的改变,无法再依靠家庭内部的世代传授。唯有掌握这一实际状况,才能找准农民群众们的需求,让其真心实意地接受职业培训,并且受益于职业培训。

参考文献:

[1]周增清.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J].农民科技培训,2013(2).

[2]田园.我国农民职业化问题制约因素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第5篇:农村现代化的含义范文

■尽管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规律看,我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但如果城市吸纳农村 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和劳动者的适应能力得不到改善,会从根本上影响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说到底是城乡结构的变化,涉及城乡双方。城市化进程不仅需要农村有推动剩余 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推动力",也需要城市存在吸收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力"。

城市"吸纳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城市就业机会的多少,而就业机会的多少直接受制于 "制造"就业机会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及转移劳动力的适应能力。

虽然城市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但是,城市本身也面临着失业、下岗人员的巨大 就业压力,在现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下,进一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容乐观。

改革开放后,随着向市场经济转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企业改革加大力度 ,兼并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企业富余人员的隐性失业状态逐渐显性化。90年代以后 ,更进入了下岗和失业的高峰期。老工业基地的衰退、资源型企业因资源枯竭等因素,使下 岗、失业人员增多,2000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达到785.7万人,如果加上未到城镇就业服务 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总量还要多。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增长 速度放慢,就业岗位的增量增长趋缓,加之城镇每年新增数量庞大的劳动大军,城市就业形 势不容乐观,客观上使城市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的扩大大打折扣,许多城市还根据其就业形 势出台相关政策对外来人口的工作予以限制。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产业结构必须不断进行调整升级,必然 出现旧岗位的淘汰、新岗位的产生,工人必然要转岗,这是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劳动力配置的 客观规律,同时也对劳动者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产业升级总体上是以资本密集和知 识密集为方向,资本和技术增密不仅排斥劳动,而且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了。资本及技 术演化出来的制度力量,使受教育水平低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市场变小。

有专家提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第二产业的4至5倍,而我国目前第三产业从业 人员比重远远低于国外,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大,提供就业机会潜力较大,在积极发展三产的 同时,合理发展高科技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但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和工业 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特别是人均收入等密切相关。也有专家建议,应积极发展小城镇, 因为小城镇的产业以劳动密集为特点,将会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

尽管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规律看,我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但如果城市吸纳农村剩 余劳动力的能力和劳动者的适应能力得不到改善,会从根本上影响城市化进程。

名词搜索

■城市化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由于人口向城市集中或迁移的过 程,不仅包含了人口的迁移,还包含了经济、社会、空间等多方面的转换,因此,城市化一 词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口的转换,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换;二是地域 的转换,即由于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换;三是经济结构 的转换,即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和资本等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换;四是生活方式的转换, 即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包括农村的现代化过程。

■郊区城市化

20世纪中期,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大城市人口激增,市区地价不断上涨,加之汽车的普遍 使用、交通设施的现代化、人们生活水平改善后对人口低密度地区独立住宅的追求,城市中 上阶层人口向城市市郊或地带移居,成为人口的主要流向,而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逐渐 退居次要地位。随后,各类服务部门纷纷迁往郊区。

第6篇:农村现代化的含义范文

 

1 现代农业的含义

 

现代农业是同传统农业相比而言的,它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而产生的。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几个方面,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手段和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通过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对农业进行一定的支持,在管理农业的过程中以科学经营理念为原则,从而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从具体上看,现代农业的含义包含四个方面:首先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各类机械化的生产工具,其动力主要是石油和电能,除此之外,化学肥料和农药也应该广泛的应用其中。从总体上来看,现代农业的物质和能源都是由工业部门所提供的。其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指导时,通过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变化规律进行观察,然后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自然进行利用和改造。第三,专业化、社会化以及区域生产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农业产品需求的变化,农业生产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林、牧、副、渔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不仅如此,农业还同工商业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而且,在市场化的经济条件下,农业产品大大提高了其商品化的属性。第四,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制度和农民生产方式。现在,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民通过合作的方式不断扩大其农产品饿生产规模,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的,还有农民的生活方式。

 

最初对现代农业的定义就是机械化农业。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现代农业的定义又增加了良种化化学化以及水利化三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的爆发,使得人们认识到,过去那种只注重技术和经济的农业发展是不对的,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将生态效益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现代农业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 做好农业生态建设规划工作

 

因为我国各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各不相同,所以各地在进行农业生产时所需要的技术支持以及生态模式也是各不相同的。那么,在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要对各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生产的配套技术、管理形式、产业规模以及区域协调等进行规划,从而有效的推进生态建设的持续发展。

 

2.2 对现代农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

 

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所以为了使这些技术能够成为现代农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应该对与生态农业生产有关的理论和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这些技术一定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生态农业安全和生态管理技术。

 

2.3 走市场化道路,将生态农业化、标准化、信息化以及现代化进行不断推进

 

多年的农业生产的经验表明,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走上市场化道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巨大的生命力,否则,生态农业的发展将会失去动力。这样看来,现代农业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一定要将市场作为其发展的导向,并且对生态农业的龙头企业给予大力的支持,与此同时,构建出一条“科-农-工-贸”一体化的生态农业产业链,将各种不同的生产模式应用在现代农业生产之中,例如:“公司加农户”模式、“公司加基地”模式。当前,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跟随国际科技发展的潮流,进行各种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生产技术规程与标准的制定。

 

2.4 进行农业转型,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并且通过大量生产健康食品为农民增收

 

未来能够顺利打通出口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通行证就是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因为当前全球人民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就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而健康安全的食品主要是通过现代的生态农业生产出来的。所以,现代农业应该鼓励农民进行健康食品生产,生产那些具有市场前景并且具备健康特色的农产品,创建国际农业产品品牌,从而达到增收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将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增长。第二,将单纯的面向国内市场转变为面向国际市场。第三,转变为符合功能性的农业生产。第四,转向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农业生产。

 

2.5 不断对农业基础化设施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完善

 

从总体上来看,农业一方面可以将农业产品作为生产原料提供给其他的产业,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他还将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给所有人。所以,国家一定要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建设中来,同时将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不断的完善,将生态补偿计划考虑到农业生产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将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进行巩固。

 

2.6 加强专业知识的推广,健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律法律

 

现代化的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所有人的参与:农民、领导、科技人员都要参与到生产中来。所以,现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就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广有关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专业知识,并将其对农民进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加农民对现代农业的了解。同时,健全的法律法规也能够保障现代农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依法发展。

 

3 结论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但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农民和技术人员和国家管理者的重视,并且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方法的总结。

第7篇:农村现代化的含义范文

农业现代化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自从20世纪中期我国提出这个范畴以来,研究者们便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作出了种种不同的界定。

(一)工业化论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学者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现代工业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这种工业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就可以使农业实现现代化。”(丁泽霁,1991)因此,“现代农业可以叫做工业化农业,农业现代化也可以叫做农业工业化。”(丁泽霁,1991)进而将农业现代化概括为“四化”,即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

(二)转化论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实践的起步,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也逐步深化。一般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就是把传统农业改造或转变为现代农业。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是:“农业现代化,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物质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全面地改造农业,使传统农业转变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的过程。”(雷海章,1991)“农业现代化是农业体制(包括产权制度、价格制度)现代化,农业生产力系统(包括农业装备、农业科技、农业管理、农业人力资本)现代化和农业生产资料工业及流通体系现代化的有机统一。”(蒋伏心,1995)“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徐更生,1993)

(三)综合论

宣杏云、王春法等(1998)在对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透视的基础上,提出应从两方面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内涵:①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过程。

第一,它是从以直观经验和手工工具为基础的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科学技术、生产手段和经营管理方法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的过程。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是这一过程的主要内容,而其直接体现则是诸如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良种化、工厂化等。

第二,它又是从自给自足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和商品农业大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农业的最终产品即各种农产品进入了市场交换领域,各种涉农中间产品、劳务和消费品以及其他各种农业生产要素也成为农业市场交换的主体,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消费也都完全商业化了。于是,便在现代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以及消费者之间形成多层次的、广泛的市场交换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商品化。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机械化和科学化是从属于农业生产的商业化发展需要的。②农业现代化又是一种手段,即一国为适应工业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使其落后的农业生产部门尽快实现现代化的各种手段的总称。或者说,是一国将其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又主要是一种发展战略。实际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谓的农业现代化主要是后一种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而且它也是建立在承认农业现代化主要是一种过程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从根本上讲,农业现代化既是一种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为加快这一转变过程所采取的种种政策措施的总和。他们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仅扩展了单纯的“过程论”,把它同时看作加快这一过程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他们指出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是农业商品化,且这种商品化农业赖以运作的市场基础既包括国内市场,又包括国际市场,是两个市场高度一体化的开放型农业。这在对“农业现代化”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大的突破。从上述观点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业现代化具有历史性与世界性。就历史性而言,农业现代化始于大工业在农业中的逐步应用。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它的标准与程度在不断提高。就世界性而言,农业现代化要以国际水平为参照,应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所达到的先进水平,而不应以某一个国家和地区今天的水平与自己过去的水平相比较。

这里的现代化水平通常认为应该以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程度来衡量。这个标准是否恰当呢?张叶(1999)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种方法在非农业部门无疑是恰当的,因为在非农业部门中,生产手段的应用与应用该种生产手段的效果是统一的,即生产工具越先进,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也越高(在一段时间内外部效果除外)。但在农业部门中,作为一种衡量标准并不十分精确,原因在于农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因此,它不仅是经济的再生产而且还是自然的再生产。现代技术还不能使农业摆脱对自然的依赖,而且它的作用的发挥还要受制于自然条件与动植物本身,就是说,即使是相同的技术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作用也各不相同。

因此,农业生产手段与效果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统一的,以物质技术手段的应用程度来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并不全面。他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与农业目标现代化的统一。要做到两者的统一,必须采用的技术既是先进的又是适用的,而这种适用性又体现在先进技术必须符合国情上。目标现代化则体现在技术所使用的社会效果上。既是先进的又是适用的技术必然导致目标的现代化。这种认识从农业的特殊性出发,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作出了新的探索。他提出的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必须考虑国情,这对我们研究21世纪初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启示。事实上,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国家应该具有不同的特质,仅以发达国家既有现代化成果为参照系,很可能忽视本国农业现代化的特色。

而最能体现国家特色的因素就是一国的基本制度。于是,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1997)提出,“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素引入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或制度创新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生产技术(生产条件、生产手段)的现代化,而且包括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农地经营制度、农产品价格形成制度、农产品营销制度、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制度、农业金融制度及社区共同体职能和政府管理农业职能等一系列基本制度的现代化,这些制度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是农业现代化变迁的关键所在。此外,农业现代化也体现为产业特征的转型,从产业特征层面讲,包括国内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农业比较利益状态的转型,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农业比较优势的转型,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产业地位和工农业间资源配置状况的转型。”

应该说,这种观点既考虑了中国的国情,又放眼世界;既包括了农业部门生产方式的运动,又包括了制约、支撑农业部门发展的社会经济内容,较深入、较全面地概括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唯一的缺陷在于,从其表述中看不出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含义。事实上,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统一,农业现代化过程应该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保持和维护生态平衡,使人类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能在优美、健康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推进人类文明的过程。上述各种看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理解应考虑其时序性和特殊性。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生产方式对中国传统农业进行全方位改造的过程,是农业生产技术、生产手段、经营管理、产权制度等诸方面发生深刻变革的过程,是在维护生态环境,实行资源配置全球化的情况下,使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总之,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理解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而逐步得以深化和完善的。我们应该坚持的联系和发展观点,在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适时调整我们的认识,使其对农业现代化的实践发挥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探究

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深入探讨的目的在于为政策的制定和决策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下面就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从理论和政策选择两个角度进行论述。

(一)国内外有关农业”转型”问题的研究概况

事实上,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并没有农业现代化的概念,西方学者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传统农业如何转向现代农业即“农业转型”问题的研究,所谓“农业转型”在理论上等同于我国所说的农业现代化。现代经济发展理论对农业转型问题的研究,最全面、最权威的成果,当推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完成的《改造传统农业》一书。舒尔茨把传统农业看作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提出要想打破这种均衡状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必须有新的要素投入进来。正如舒尔茨指出的,重新配置传统农业体系内的资源,并不能带来生产率的显著增长。只有通过技术变革———新的耕作技术、更好的品种、更有效的动力来源、更便宜的植物养料,有意义的增长机会才会成为可能。在舒尔茨看来,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实际上就是许多经济学家反复强调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技术变迁。

“技术变迁,这一概念在实质上至少是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减少或改变的结果。”(舒尔茨,1987)因此,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技术变迁。农业技术变迁的形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技术方向:一类是沿着生物技术的方向进行的,例如动植物品种的培育和改良,化肥、农药的发明及其施用方法的改进等等;另一类是沿着机械技术的方向进行的,例如与农业机械化相关的工具机的发明和改进,新型动力的引进等等。前者是为了节约土地而进行的,其结果是农业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后者是为了节约劳动力而进行的,其结果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水佑次郎和拉坦正是在对日本和美国的不同的农业技术演变方向的研究过程中,才提出了“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农业生产对于技术的需求,取决于特定经济中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农民总是选择那种能够节约稀缺生产要素并更充分利用丰富生产要素的技术。因此,日本的要素禀赋诱致出一条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而美国的要素禀赋诱致出以机械技术为主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速水和拉坦的贡献在于他们揭示并论证了生产要素禀赋与技术道路选择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技术变迁的规律,经济学家也进行过经验分析和理论概括。一般认为,在一国的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现代化,主要是农业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要滞后于工业的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其原因在于,现代农业所必需的物质技术装备大都来自农业之外。

只有在工业和科学技术有了巨大发展之后,农业才能实现现代化。这证明了马克思在100多年前曾经提出过的一个论断的正确性,他说,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从自然形态来说,农业已不存在于它自身内部,它自身的生产条件和作为独立部门的这些条件是存在于农业之外的。”①不仅如此,工业化还通过上述方式促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一方面,大量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工业化自身的发展及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推动,又大量地创造着各种新的就业部门与岗位,工业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为农业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及土地制度的变革创造了前提。由此可见,传统农业要发生根本性变革,必须与工业化相结合。在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制度变迁起着很大的作用。经济学界对此做了一定的研究。在几乎任何一本发展经济学教科书中,都有专门的章节讲述土地制度的改革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舒尔茨在他的另一部著作《经济增长与农业》中就曾断言,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制度的变革,在经济分析中把制度作为变量处理是必要的,农业现代化的过程要求基本的制度(包括政策)的变化。林毅夫(1992)和樊胜根(1991)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农业增长中制度因素的贡献份额进行测算,为农业制度变迁的定量分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关于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和我国理论界都已经给出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我们认为,对这个问题应把握一个总的原则,这就是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同时认真分析我国的具体国情,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制定出的方针政策既有先进性,又有可行性。本着这样的原则,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生物技术与机械技术并重,走有中国特色的技术进步的现代化道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我国不能单纯依赖农业生物技术的进步或农业机械技术的普及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做到生物技术与机械化并重,提高土地产出率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相结合。为此,①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创新的资助强度,通过立法手段确保农业技术创新的优势地位和资本投入,为农业科研创造有利的政策条件①。②建立新的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体系,在农业技术创新行为和农民的技术需求之间建立有效的双向交流机制,从而使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技术需求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技术驱动。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建设、能源水利建设等,为农业机械在农村的广泛使用提供必备的外部环境。④政府对农民购买农业用生产机械提供财政补贴,推动各种类型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在目前我国农民分散经营,生产性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由政府出面组织大型的农机作业集团或农业经营公司进行跨省区的大规模联合播种、除虫和收割,不失为一种推动农业机械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权宜之计。无论是生物技术的扩散还是农业机械的运用,归根到底要靠熟练掌握现代农业技能的新型农民来推动。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吸收运用先进技术能力不强的现状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推广运用,因此,必须依靠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大力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民科技文化教育活动,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2.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时因地地调整土地经营政策。按照传统西方经济理论,只有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才有利于接受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现代化的机械,实现现代化的生产。受这一理论的影响,人们很自然地把农业现代化与土地经营的规模化联系在一起。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从1987年开始,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发展条件下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粮食商品率,有利于农业劳动投入的增加和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研究人员同时指出,农业劳动力大量、稳定地转入非农产业,集体经济具有较强的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实力,乡村两级农业服务体系比较健全,是开展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前提,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都不具备上述条件。因此,我国政府在未来几十年内的土地经营政策应是:在进一步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延长土地承包期,赋予农民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土地依法有偿转让;另一方面通过改善工农业产品的交易条件,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促进农民增加投入和农产品供给。与此同时,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允许农业劳动力跨地区合理流动,使农民获得多样化的收入来源,为农民逐步脱离土地、实现规模经济创造条件。只有这种正确的土地经营政策,才能够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3.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是农业经营管理组织形式的变革。作为一种制度推进因素,它是在我国具体国情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在近10年的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发展出了“农户+公司”以及“专业化的生产区域+农产品加工企业”等符合中国国情的生产—流通模式,其中一些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预言,以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和管理企业化为特征的农业产业化,必将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从而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完备的技术支持。

第8篇:农村现代化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农机;农艺;结合;机械化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与农业耕作制度和农艺之间都出现了许多新矛盾,在水稻的全程机械化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在某种程度上已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影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问题已成为广大农业及农机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1 农机、农艺的含义及二者关系

“农机”是指为实现农艺要求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农艺”是指农业生产的工艺,一般指大田作物的耕作、栽培和育种等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农机是农艺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两者的科学结合有利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必要性

在农业生产中,技术人员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和作物生产特性制定了一套恰当的耕作制度和农艺技术措施,为了给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就必须运用合适的生产工具或机械,以满足农艺要求,不论是原始的农业生产或是现代的农业生产,都包含着作物栽培农艺和相应工具或机械的使用两方面。因此,农业机械和农艺、耕作制度相结合是客观必然的,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特别是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很大,由过去“粮——经”二元结构调整为“粮—经—果”或“粮—经—饲”三元或多元结构,以适应不同种植方式、规模和特色农业的要求,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进程。

3 农机农艺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3.1 融合度低

调查显示,在对待农机农艺问题上,各级领导关注程度不同,重视程度差,搞农机和搞农艺的人各自为政,互不关联,农机农艺脱节现象较为严重。

3.2 农民购买和使用新机具的力度差

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农民传统习惯等方面影响,加之农业种植品种多样,种植模式各异,收获要求不一致,不但影响了机械化的使用,而且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和农民种植成本。

3.3 在水稻生产方面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育秧和机械插秧是关键,农机和农艺配套是突破口。大多数农户苗期管理不符合技术规程,培育出的秧苗不符合水稻插秧机作业的标准,原因有三点:一是秧苗棚温度超过标准温度,出现秧苗长势过快或缓慢,自身抗病虫害能力减弱等现象;二是缺乏科学浇灌的知识,浇水不均匀;三是苗床施肥期间不按规程施肥,存在施肥过多和施肥不均匀等现象。

3.4 大生产程度低

土地面积过小,影响机械化作业。

3.5 发展不同步

农艺的进步与新型农机具的矛盾较多,影响了综合效应的发展。

4 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措施

4.1 结合粮增工程和高产创建项目,建立示范典型,加强农机农艺结合

积极向农民推荐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具,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农艺技术标准和机械作业规范,将机械适应性作为科研育种、栽培模式推广的重要指标,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引导农民统一作物品种、播期、行距、行向、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

4.2 农机农艺工作者要密切配合

一是机耕前与农业部门对接,指导农户按照配方合理施肥;二是根据田块的土壤质地确定机械耕整时间和耕整标准;三是根据不同品种按基本苗的要求调整机械,同时杜绝“四苗”下田,即弱苗、病苗、未施肥和未施药的苗;四是指导农户注意施药安全,杜绝使用违禁农药,做到测报准确,用药对症;五是机收时大力宣传稻草还田,改善土壤质地;六是机插秧后加强大田水肥管理技术指导。

4.3 因地制宜,用养结合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要搞好农机农艺结合,必须因地制宜、用养结合,稳产高产,农艺技术尽可能单一化、规范化、专业化,布局尽可能集中连片。农机设计要注意一机多用、机动灵活、可靠性高、耐用性高等。

总之,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是一个技术经济问题,既要从技术上解决其可行性,更要从经济上讲究其合理性,只有搞好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推动农业机械的产业化和现代化。

第9篇:农村现代化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2-0147-01

1 中医现代化的含义

中医现代化是中医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医是重视内因,强调个体差异和辨证论治的医学;是重视整体、循人治病,强调局部与整体相统一、局部与局部相协调的医学;是重视天(自然)人相应、心身合一,融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防病治病思想与方法于一体的医学;是完整运用自然疗法,以中药为主体,融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综合性疗法于一体的医疗体系[1]。所谓的中医现代化就是以现代科学和技术为工具,以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医学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张伯礼院士的定义,中医现代化按照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满足时展的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新的变革与升华,成为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

2 中医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2.1 认识方面模糊不清

有人把中医看成是一个古老封闭的体系,不敢变革创新,认为创新就要走样,走样就不是中医。思想僵化,以偏概全,讲特色必言辨证论治,而忽略疾病的特异,讲处方必言君臣佐使,而忽略病有专治,其思维定式和理论框架使新的研究成果难以吸纳。研究思路不清,对如何着眼于中医基础理论自身的发展提高,如何处理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保持中医特色的关系等缺乏清晰的研究思路。

2.2 缺少对中医基础理论内在固有规律的深入探索

缺少哲学层次的理性提炼,理论内涵出现萎缩,诸如病机学只剩几条筋,病因学不外七情与六,有些丰满的论述,未能系统准确而被割裂肢解,或压缩异变。

2.3 缺乏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统一规划

一方面投入不足,难以集中力量攻关,另一方面自发分散,出现低水平重复,形成资源浪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基础差、底子薄、经费短缺、设备落后,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医院,处境十分艰难。据统计,我国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23%,而在这么少的经费分配中,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仅占8.7%(相当国家财政支出的0.2%),却承担着1/3的农村医疗和1/4城市住院病人的医疗任务。一个中医院的经费仅是综合医院的18%[2]。

3 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对策

3.1 加强创新、发展

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中医学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优秀遗产,伟大宝库,应该努力发掘,认真继承;另一方面,中医学又是治病救人的应用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因此,需要不断发展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3.2 中药的现代化

中药的现代化问题,也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传统中药饮片的现代化问题,中医处方是针对某个患者开的特定的临时组方,包括古方、经方、时方、验方(偏方)、秘方等等,这是传统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传统中药饮片的质量是临床疗效的基础,发展传统医药首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使传统中药饮片现代化。主要从名称的统一、加工炮制的规范化与中药剂型现代化几个方面着手。

3.3 加速立法,健全管理体制,加快中医现代化的进程

中医立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医界热切希望加速立法进程。目前已有16个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颁布了地方的中医法;泰国和澳大利亚有的州也颁布了中医法,而我国的中医法至今尚未出台[3]。2001年全国政协曾组织专题调研,到三省六市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条例》,应该说立法的条件已经成熟,早日颁布执行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健康发展将有重大影响。此外,加强中医药管理工作,健全管理体制,理顺关系,规范行业行为,维护中医药及民族医药的合法权益,打击假医、假药,打击伪科学,也是十分重要的[2]。

4 中医现代化的实现应走中西医结合道路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无论从理论还是临床实践,中医和西医都各具特色。中医注重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它主要从疾病当前的病因、病位、病性、发生发展过程和转归五个方面来整体分析疾病,因而,在临床上出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这就是因为中医强调的是证,以证来论治,而西医只注重病因、病位,具有片面性,有些疾病只治标而未治本,中医则标本兼治,当然西医在急救等方面具有它的优势,因此,中西医结合要“有的放矢”。中西医结合应在发挥中医优势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病证结合扩大了治疗范围,丰富了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应用。2003年5月18日,新任卫生部部长高强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探望“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临床研究”项目组时发表讲话:“非典”是一个全新的疾病,现在还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手段,西医与中医都在摸索,希望通过这次工作,摸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规律,这是对中西医结合极为慎重、清醒的提法。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病因结构、疾病发展规律随之变化,心脑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病、退行性病、老年病正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的主导疾病,其形成中的社会因素、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七情心理等非常重要,而这些因素正是中医理论非常重视的,如何利用中医之优势,找到更好的治疗、预防手段应是21世纪中西医结合的任务与焦点。综上所述,中医是传统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交相融会而成,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含我国古代哲学、文学、美学等人文学科,也吸取了地理学、天文学、气象学、数学等成就,它是人文和自然科学中多学科的融合体,但在现代层次上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融合,还需我们这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使中医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罗雄,凌湘力.从“中医研究”与“研究中医”谈中医现代化[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2):7-8.

[2] 李习平,刘薇薇,杨娇.浅析中小医药企业GMP综合症及应对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6(3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