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会计监督制度范文

企业会计监督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会计监督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会计监督制度

第1篇:企业会计监督制度范文

关键词: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现状;具体措施

企业会计监督就是指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切经济活动进行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其目的就在于实现企业自身经济成效的最大化。但是,近几年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果继续放任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有可能在企业的长久发展中滋生出许多不利的影响因素。所以,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必将成为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步。

1.我国企业会计监督机制中现存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开始过分追求规模和发展速度,虽然使企业获得较大的短期效益,但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却已经远远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速度,由此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在运行过程中逐渐出现了许多阻碍企业发展脚步的漏洞及问题。

1.1 企业会计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在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过程中,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设立并不健全,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在建立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过程中,企业忽视了相关法律在会计监督工作中的作用和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会阻碍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从而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出现漏洞;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十分复杂化、多样化的变化和革新,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发展环境中总是不能及时捕捉到准确的信息,这样就会使企业无法根据实际的发展特点去调整和健全自身的会计监督机制,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第三,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的财务管理总是无法与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相协调,而且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完善,对财务会计人员的管理力度也不够,这样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就很容易陷入一片混乱的局面。

1.2 企业会计监督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在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过程中,企业会计监督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目前针对企业会计监督制定的法律法规比较少,不能保证一切会计监督工作都有法可依,而且最典型的《会计法》对于会计监督的实际操作也缺乏详尽具体的规定;第二,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人员的法律意识普遍薄弱,所以在监督工作中总会出现纰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第三,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在运行中往往会出现形式化的监督,监督工作无法落实,这样往往导致会计监督机制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和职能。

1.3 企业会计监督人员的素质不高

在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过程中,企业的会计监督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第一,我国仍有部分企业的会计监督人员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这些会计监督人员的工作也达不到专业水准;第二,目前许多企业都没有为会计监督人员提供良好的培训学习的机会,企业的会计监督人员无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使得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停滞不前;第三,我国企业的部分会计监督人员严重缺乏会计职业道德,所以企业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账目弄虚作假的情况也层出不穷。

2.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具体措施

2.1 建立健全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

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就必须要把企业的外部监督和内部的控制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努力加强企业的外部监督。政府、社会在这一环节中都是参与者,政府要针对当下的企业发展特点要制定和规范相应的会计制度、会计法律法规,而社会层面上的注册会计事务所也要根据相应的法律严格审核企业的会计报告;另一方面,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自身的内部控制也要不断加强。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任用、会计监督工作中相关票据的审查、会计监督具体事务相关责任的明确,这些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都将影响着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顺利运行。

2.2 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监督的法律法规

在企业会计监督机制中,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监督的法律法规必须要有国家的助力和支持,尤其是国家在制定企业会计监督的相应法律法规的同时也应该将会计监督活动中实际操作的细则凸现出来,这样更有利于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有序进行。除此之外,政府监管部门要明确自身的权责,落实对企业会计事务的监察和惩罚力度。

2.3 努力提高企业会计监督人员的素质

在企业会计监督机制中,努力提高企业会计监督人员素质的具体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应该在会计监督人员的录用上严格把关,对于没有行业准入证或不具备专业会计事务处理能力的人员应该坚决不予录用;另一方面,企业应该为会计人员提供更多地专业进修和培训学习的机会,而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人员应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操作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

结语

综合上述关于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思考与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企业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并根据实际的变化情况制定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合理的会计监督机制。目前,在我国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弊端,所以企业和国家都需要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企业健全企业会计监督机制,努力提高企业会计监督人员的素质,国家规范企业会计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而这些努力都将促进我国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最终促进我国企业在今后的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小波.浅谈企业会计监督的问题及思考[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8):12-13.

第2篇:企业会计监督制度范文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人员凭借经授权的地位和职权,依照某种合法的制度,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全面连续的监督,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理合规性,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可靠性,从而达到提高特定主体工作效益的目的。目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会计监督呈现弱化态势,经济领域中不规范的经济行为与违法犯罪层出不穷,因此才更需要强有力的会计监督。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虽然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但在新旧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一些不好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国有资产的流失、偷税漏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等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经济设施建设。也正因此,强化会计监督制度刻不容缓。

二、企业会计监督出现的问题

(一)法规制度下,对于会计的宏观控制失灵

会计监督是通过法规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察三个环节进行的。由于我国改革步伐较快,新旧制度的交替比较频繁,这样一来会形成新旧法规制度的“真空地带”,有的法规已经滞后,从而导致法规制度对会计行为约束不力,会计监督职能弱化。

(二)微观会计机构难以发挥监督职能

企事业单位是会计监督的基层机构,也是会计的执行者。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事业单位独立性越来越强,虽然有的单位内部监督体系健全,但在这一监督体系的运行过程中,一些企业领导者独断专行,以权谋私甚至违法乱纪坑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由于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使其向集体利益倾斜,单位领导的打击报复使其不能依法办事,从而放弃会计监督。

(三)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力度不够

国家监督主要是指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所进行的监督检查。在国家监督的具体实行过程中,财政部门由于受到自身人员及地域的限制,使得其工作本身受到很大限制;其次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一些地方财政部门为了局部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对一些企业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造成国家税收大量流失。

社会监督是指社会中介机构依法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并作出客观评价的监督形式。虽然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近几年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单个经济主体,与委托人之间存在着经济利益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然迎合委托人要求,制造某些虚假财务信息,致使监督不力。

(四)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相关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会计法》、《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是目前的情况并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潮流。这就需要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现实的需要不断更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比如有的企业在新的财务制度运行之后,仍用传统的做法来看待新制度,没有按新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使得出现会计管理混乱的现象。因此,如果企业针对性的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还不健全,也就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

三、对于强化会计监督的一些建议

(一)加强国家监督,保证会计监督有法可依

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此要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我国已经颁布了《会计法》,应该尽快出台相关实施细则,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连带人予以曝光;同时还要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规的实施,切实有效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首先应该全面推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就必须从法律上规定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将行政权力的垄断保护改为政策法律上的扶持。其次是注重培养注册会计师队伍,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和风险意识,提高业务水平,注重执业质量,向企业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在社会上树立起使外行人信赖,内行人尊重的公共形象。工商、税务、证监、国有资产管理等执法机关齐心协力,严格执法,共同做好会计监督工作。

(三)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第3篇:企业会计监督制度范文

依据目前发展情况来讲,快速建设会计信息化下的企业集团会计监督相关法律体系是非常迫切的。组建以及改进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将会计责任主体更加明确化,提高会计人才的专业素质,强化外部监督,使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是确保会计发挥管理、监督职能的重要前提。

一、企业集团会计监督机制弱化成因分析

把不同种类的经济业务以及财务收支纳入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下是会计监督的主要目的所在。企业通过规律的生产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监督机制正在不断弱化。目前很多企业与事业单位处于改革阶段,其监督机制的弱化直接造成内部管理制度存在很大的漏洞,各个规章制度没有很好地执行,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得不到关心。这就直接造成出现报销等过程中存在信息失真情况,甚至很多部门直接造假账、偷税、漏税等行为的发生,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也损害了国家与员工的利益

(一)没有完善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1、企业集团内部会计管理缺失或执行不到位。实行事前或事中监督的监督机制,对相关问题的及时发现及快速解决有积极作用,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但就目前大多数企业集团来看,很多企业集团领导干部不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甚至很多企业集团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很完善,但是没有强有力的执行机制,这些监督与执行机制处于企业集团的边缘,没有任何话语权,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已;而且很多相关工作人员薪资待遇与地位远低于其他部门,部门也没有相关的适合的配套。

2、未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文化。很多企业集团虽然具有健全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但是只是应对政府部门的审计需要,而且很多时候企业处于自身的发展与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处于空闲状态。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企业集团不够重视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从而导致其会计审计工作处于混乱状态,甚至造成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杂乱无序。由于没有严格执行审计工作,这就造成很多经营管理者投机取巧,通过造假套取企业资金等现象。而企业高层不能客观了解企业的会计管理信息,或者得到的信息不准确,存在很大的缺失,因此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失去市场的竞争力。没有强有力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与执行机构会使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仅存于形式,而失去其设立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二)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

1、没有建立与《会计法》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我国关于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主要依赖于《会计法》,但是其规定范围过于宽泛,很多细节没有指明,因此要及时制定与之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这样才能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从而避免当前在执行《会计法》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有时甚至失去其可操作性。而且当前《会计法》中对企业会计的造假、偷税等行为惩戒力度不大,同样会影响到执法效果。

2、企业会计违法成本太低。《会计法》对很多违法行为没有做出明确惩罚标准,只是说明很多行为会违反法律规定,然而并没有明确说明如果这样或那样做了之后需要承担的相关后果是什么。这样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的暗示了想要造假的人,就算他们那样做了,也可以钻法律法规的漏洞,因此违法成本很低,这样就不能对很多企业集团以及会计从业人员构成应有的震慑作用。

3、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存在以补代罚、以罚代刑等不合理现象。目前在执行《会计法》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只是针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个人,通常的做法就是将他们绳之以法,而极少数能把会计监督机制与其建立关系,以此来把有关的违法现象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只是简单地惩罚极个别人。而很多企业集团的违法行为所呈现出来的会计监督缺失现象很少被人提起,这样就造成后续的人继续犯同样的错误,因此当前执行机关应该改变这种以补代罚、以罚代刑等情况,这样才能使会计从业人员更好地工作,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状态得到改善,从而就不会还有人在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

二、企业集团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相应对策

现如今在会计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主要是其相关的会计信息。经过互联网从企业的多个管理子系统直接获取数据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数据得以反映的主要方法,经由大众工作人员的信息将企业集团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有机联系起来,这可以有效改变企业集团的会计财务信息与监督控制的孤岛现象。现代企业集团会计监督一般会涉及会计工作人员的处理方法、工作方法以及学习方法、政府的管理方式等。随着云计算等数据处理手段的出现,目前很多财务信息处理方式呈现快速化、高效等特点,因此企业集团可以有效利用现代化工具对财务信息进行及时监督与管理,这样就会加强监督的效果,从而得到有效信息,这也需要企业集团要及时进行财务会计制度变革。

(一)不断加强企业集团会计信息内部的控制力度

1、建立与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在企业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将新态势下明确不同企业集团领导的职责,细化分工,及时进行审计工作,动态管理,这样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企业集团下属子公司的财务会计状况,从而将伪造、篡改会计记录及营私舞弊的情况在会计核算的形式上就得到控制及预防。

2、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核心所在就是信息系统的安全,这就要利用新技术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防止外界人员利用病毒等盗取公司财务信息。目前企业集团还要建立完善的会计数据信息处理保护措施,要确保通信安全可靠,及时排除危险与漏洞。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制度,确保相关会计信息实现专人负责,从而才能保证在会计信息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安全,这主要涉及到企业集团的相关会计数据准备阶段、系统运行阶段、财务管理阶段、档案管理阶段等。

(二)将企业集团所有的组织结构进行改进

1、建立与规范企业集团会计数据信息的处理流程。会计数据信息的安全处理涉及到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合理的企业集团内部会计组织机构与会计的职位职责等方面。在会计领域中广泛的运用了会计理论体系的变革以及信息技术的手段,将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会计数据信息处理流程。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时展规律,会计数据信息处理流程也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进行新的变革。目前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企业集团会计管理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企业集团会计管理要及时进行创新,同时企业集团领导要多加重视,奖励创新,而会计从业人员也要脚踏实地,根据自己所在环境,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的知识,对会计管理制度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总结

第4篇:企业会计监督制度范文

[关键词]铁路企业,企业内控,内部会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铁路行业顺应时代潮流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在转型过程中,铁路企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是近年来改革步伐加快,生产布局结构频繁调整,给起步较晚、经营管理模式不成熟的铁路企业带来诸多难题。为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规范企业会计工作秩序,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成为铁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主要内容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基本理解

会计是指由记录、计算、分析及预测等各个环节组成的过程,在企业基本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会计记录贯穿始终。内部控制即为了保证业务活动有效进行,确保资产安全、完整,避免、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保护会计资料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企业内部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广义上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即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其中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内部会计制度则是指对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实施的保护,以及对财务活动合法性相关的控制。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主要内容

根据新《会计法》,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必须做到: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其中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须满足一定条件,其一明确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以及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且将其不同职责权限加以分离和制约;其二明确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与执行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会计资料定期实施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

一直以来,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滞后,造成企业管理权限失控、会计信息失真、国家财产严重受损、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受阻,因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已成为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举措。而依照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相关规定,内部会计控制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工程项目、对外投资、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筹资、担保、成本费用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以及制定相应的具体规范。

二、铁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存问题

(一)财务会计控制力度薄弱

目前,铁路行业实行铁路局直管站段的管理体制,此前铁路行业管理组织结构长期处于层级较多、管理链条过长的状态。在铁路局、铁路分局两级法人管理体制下,铁道部在行政管理和股权资本管理上都对铁路分局无法产生强势控制,铁路企业财务会计控制如何开展,对铁路局和铁路分局而言均是较大难题。久而久之,财务会计控制由于在铁路分局及其以下层面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减弱乃至丧失了其应有的监督力度。

(二)财会信息管理系统滞后

财会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明显趋势,但目前铁路企业财会信息化建设存在较多问题,致使财会信息管理系统具备的支持与保障作用得不到较好地发挥。比如信息化管理和控制功能不受重视,再如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度偏低,财会管理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间融合度不高。总之,铁路企业财会管理领域迫切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以提高自身管理效率和效能。

(三)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欠缺

自上世纪20年代起,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美国大力推行,并被欧美工商企业界评为管理革命的标准模式。引进全面预算管理以来,我国部分企业取得了不错的实施效果,铁路企业也于2004年开始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但由于对其目标、操作、执行和考核等方面认识不足,特别是对预算管理认识偏颇,我国铁路企业往往将全面预算管理与传统计划管理划等号,还将全面预算管理视为企业成本控制的工具,导致部门间协调和考核机制缺失,进而减缓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速度,削弱了财务会计实施控制的能力。

(四)财会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铁路企业内部财会人员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一定程度上讲,铁路企业财务从业人员学历偏低、职称欠缺的现状,明显制约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水平。此外,有些财会人员思想观念陈旧、工作作风不实、学习能力较差、职业能力欠缺、法律意识淡薄、职业道德低劣等诸多问题,均对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控制能力的发挥产生不良影响。

三、铁路企业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

加强铁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应坚持以制度理财为前提,将总体目标设定为“消除隐患,防范风险,规范经营,提高效益”,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和手段,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发挥铁路财务会计控制的长效作用。

(一)健全资金管理体系

在企业内部管理中,资金管理占据重要地位。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体系,极力发挥资金的龙头控财作用,首先应强化银行账户管理,据“集中管理、集中支付、精简帐户、减少层次”原则,开发和完善铁路企业银行账户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审核、审批、监控企业所属的银行账户;其次应实施各类资金归口管理与集中管理制度,实时监控资金流,对银行账户实行限额或“零余额”管理,并严格限制企业对外融资权、担保权、拆借权等;明晰企业内部各级资金有权支出限额与资金审批权限,针对大额资金实施联签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深化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重在全面控制、严格考评,它以企业战略目标位导向、以价值管理为基础,内容上涵盖了经营预算、财务预算、资本预算和资金预算,广度上延伸至市场经营领域、深度上囊括了生产业务等领域,具备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跟踪、全程控制等突出特点。深化和推进全民预算管理,其一要清除企业内部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错误认识,其二要构建包含预算决策机构、预算管理机构、预算编制机构、预算执行机构、预算反馈机构等在内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其三建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动态平衡”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其四健全预算控制和奖惩机制,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三)加强财务会计监督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须提高财务会计监督控制能力,其要求做到:建立内部财会监督组织机构,以权威性高、专业性强、覆盖面广的财务会计监管机构,对企业内部各项财务会计监督工作进行统一协调、规划、组织和实施;发挥审计在铁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的作用,注重中介力量对企业内部财会的监督和控制;完善国有资本监管制度,提升监管报告的利用效率和分析水平,完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以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实现内部会计控制与资产经营责任考核之间的对接与融合;加快财会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高财会监督的效率和效果,实时监控铁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所有业务。

(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铁路企业应调整布局、台理规划,将企业定位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建立全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同时要进行恰当、及时的检查、考核与评价机制,并将内控制度建设进展与领导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考核挂钩。一套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检查、考核与评价机制,必须包括检查和考核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赏优罚劣,及时发现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实现企业内部良好的经营管理状况。

第5篇:企业会计监督制度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监督管理;制度;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当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生产企业的发展,各种企业在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也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会计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不断加强并完善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发挥出企业会计监督管理的作用,能够加快企业资金的运作,相应改变企业的经济管理体制,从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会计监督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

要强化和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加强企业会计监督充分发挥企会计监督作用是一项重要、必要而且有效的手段。会计监督与财务管理是相互制约的,同时二者又有着统一的目的性而互为一体。这是由于,企业会计监督的对象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在企业各种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用会计的手段来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来服务企业的生产经营,推动企业的发展建设,这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一致,二者在活动中是相辅相成的[1]。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会计监督又制约和约束着财务管理,在会计监督管理下,企业的财务制度能够不断完善,会计人员的从业行为也得以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强化和提高。

二、当前生产企业会计监督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意识淡漠,职责不明确

当前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上的意识较为淡漠,表现在对财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这样会直接导致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不规范,对企业人员的经济行为没有进行有效和严格的监督控制,企业财务人员自由散漫甚至违法违纪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企业利益。没有明确出企业财务部门和人员的职能,对其应拥有的权力和应承担的责任没有详细划分和规定,使得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缺乏主动性和自律性,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的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工作能否切实有效的开展,基础条件就是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而当前很多企业缺乏健全的会计监督与管理制度,这样企业在进行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工作时就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就不能规范和约束企业行为。有的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但只停留在书面细则的层面,没有真正按照规定和要求来执行,或者条款不符合企业实际,不具备可操作性,或者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考核与奖惩激励制度,使得各项管理条款缺乏其应有的约束性[3]。

三、强化企业会计监督,加强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1.增强会计管理工作意识,明确主体职责

要使企业的会计监管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得以实施,首先要做的就是企业的各管理部门人员要充分重视起企业的财务工作,增强会计管理工作上的意识,对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要分门别类,一一明确出其责任主体,在授以责任人权力的同时更要明确指出其应负的责任。在会计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于存在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环节,要追溯到具体的主体部门或人员,追究其相应的责任。作为企业的会计监督人员,受会计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的约束,也要承担其相应的责任,它是由会计职业组织来检查和监督的,同时会计人员还要有严格的自律性。

2.完善企业的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强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就必须要制定出健全的内部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企业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制度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充分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和财务工作实际,融合企业的管理思路,制定出合法合规又切实可行的财务监督与管理制度。制定会计监督制度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各项条款要保证整个监督过程是完整、严密且可行的;而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的关键在于保证企业的会计业务是按照科学规范的程序来进行的[3]。同时,企业还要建立起考核和奖惩激励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岗位职责制度等,使企业人员的会计行为有据可依,企业的会计监督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通过考核和奖惩,约束企业财务部门各个人员的行为,使其都能够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并充分激发出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参与到会计管理和监督工作中来,共同实现企业效益和质量的提高。各项会计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后,要严格按照制度来执行,只有充分利用起各项制度,才能使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得以有效发挥,来真正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四、总结

当前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改革,我国的经济监督与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对企业的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提升的作用。但是在企业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中,会计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只有正确分析企业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找出企业会计工作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手段和措施进行解决,才能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褚颖.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2(06):106-108.

[2]董莉,柯晓华,劳湘军.浅析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2(05):90-92.

第6篇:企业会计监督制度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会计;内部审计

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会计控制对企业的供、产、销等活动进行调节和制约,以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目前企业资产管理混乱和浪费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国有资产闲置及流失等问题严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是重要原因。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

    在企业基本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会计记录贯穿于各个环节始终。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有关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全面贯彻执行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方法与措施的总称。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其中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对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实施的保护,以及对财务活动合法性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新《会计法》要求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必须做到: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一方面明确记账人员、审批人员、经办人员等的职责权限,并且将其分离和制约;另一方面明确重大对外投资、财产清查、资产处置等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与执行之间的制约监督程序及会计资料内部审计的方法和程序。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滞后,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国家财产严重受损,因而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举措。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 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 

任何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都应该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但有的企业领导认识上存在偏差,致使企业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会计控制制度。有的企业为了摆脱内部会计控制的制约而弄虚作假,使得建立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虚有其名。有的领导认为内部会计控制不过是写在纸上的条条框框,真正遇到具体问题不是按规定办事。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但是有的企业照抄照搬其他单位控制制度,在实际执行中不可行,严重脱离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有的企业忽视了事前预防控制,没有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在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只能堵塞或惩罚,这就使内部会计控制失去应有的效力。

(三)监督功能弱化

很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内审人员由本单位领导委任,当然受到单位的制约,这使得内审人员的对单位的监督能力弱化,对领导的决定和对单位的经济行为不能进行有效监督,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外部监督机制包括审计、财政等在内的政府监督机构,沟通协调不够,未能形成综合监督的合力,造成审计监督的执法功能弱化。

    (四)会计信息管理水平偏低

    会计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趋势,但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较多问题。如会计信息化管理和控制功能往往被忽视;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共享程度偏低,财会管理和业务信息之间融合度较低。总之,企业会计管理迫切需要加快科技信息化建设,以提高自身管理效率。

    (五)财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企业内部财会人员学历、职称等方面还不能满足企业经济管理的要求。一定程度上讲,企业财会从业人员学历和职称偏低的现状,制约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水平。有些财会人员思想观念、分析能力、职业能力、法律意识及职业道德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均对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控制能力的发挥产生着不良影响。

    三、改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举措

(一)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合理规划,自我定位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建立一套完整的、全面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对控制制度做适时的调整,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的改善,实现企业内部良好的经营管理状况。

(二)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企业领导应该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环境,帮助工作人员把握会计监督控制职能的实质。制定奖惩制度,限制其权利滥用,真正理解内部会计控制的本质,增强风险控制和会计监督力度。要将内部会计控制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之中,使内部会计控制成为职工的职业理念,将内部会计控制贯彻到企业各方面。

(三)加强财务会计监督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离不开财务会计监督控制能力,所以要求企业要建立内部财会监督组织机构,以高水平的财务会计监管体系,对企业内部各项财务会计监督工作进行统一协调、规划、组织和实施;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的作用,重视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内部财会的监督和控制,严格监管国有资本,将内部会计控制与资产经营责任考核统一起来。

(四)完善会计工作信息化系统

科技现代化要求企业必须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企业应该完善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企业必须购买财务软件,完善会计信息系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力度到位;加快会计信息的流通速度,有效沟通各个部门的财务信息。做到使企业员工能够了解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及时取得和交换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各种信息。

(五)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

要提高会计人员学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自觉性,掌握其实质性的内容,并贯彻落实到实际财务工作中;完善财会队伍建设体系,坚持“集中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严把财会人录用关,为财会人员提供多途径的再教育机会;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深化法律意识,达到实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7篇:企业会计监督制度范文

如何界定一个小企业,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企业是否公开筹资,二是企业规模大小。所谓的“公开”是指面向社会大众的,任何人或机构都可以自由地参与,无须审批或特殊资格认证。一般来说,小企业是不公开筹资的。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内部积累、金融机构或私人借款、风险投资,筹资方式不采用对外发行股票或债券。

企业的规模主要考虑企业资产价值和股东以及投资人的数目。但在具体的数目规定上需要考虑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特点。举个例子来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的126号准则适用于不公开的、并且资产在1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但资产100万元的工业企业规模不算大,而商品零售企业就不同了。如果仅从投资人的数目来考虑,国有独资公司即使只有一个投资人,规模也有可能是非常大的。

二、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对信息的要求

(一)会计信息使用者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把会计信息使用者分为七类,不同的使用者对企业关注的焦点不同,程度也不同。一般而言,大企业的投资人更关心企业盈利及回报,政府更关注企业在解决就业、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情况;而小企业的投资人及管理层关注企业利润增长情况,政府主要关心小企业遵循准则、制度及照章纳税的情况。在小企业中,债权人作为小企业主要资金供给人,他们对小企业的关注不亚于投资人。

IASB的“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示标准”说明了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关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化,为广泛的使用者用于经济决策。编制的财务报表满足了大多数人的一般要求,但是,它不能提供使用者在经济决策中所需的全部信息。财务报表也通过对受托资产的会计计量变化来反映管理层的业绩,在做经济决策时,比如持有或卖出公司股票,使用者可以利用相关会计信息。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IFSH)在前言中也说明了以上要求。不同国家标准都明确了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它们都意识到管理层和税务部门并不是典型的财务报表使用者。从宏观角度来说,容易取得财务资料应该是一个社会的目标。

(二)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最重要、最基本的是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它取决于相关性和可靠性。

1.相关性。相关性通常是指与决策相关的特性,根据财务会计准则说明(SFAC)第2号的规定,会计信息只有具备“导致差别”的能力,才能确定它与某一决策相关。“导致差别”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原来提供的信息基础上,既可增加也可减少信息,以减少经济事件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只有当会计信息同时具备了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时,才能说会计信息具有了相关性;这就要求财务报告应尽可能地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要,而信息需要由使用者决策目标、决策手段和条件所决定。

2.可靠性。这是制约会计信息提供的另一基本条件。如果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真实,那么它对使用者来说,不仅没有用,甚至可能起负作用。可靠性,从使用者角度讲,指使用者对信息的可信赖程度做出的估计;从信息提供的角度来看,是指会计信息应能如实表述所要反映的对象,尤其要做到不偏不倚地描述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为使用者提供通用目的的信息。另外,可靠性还包含可验证性,这是由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决定的,尽管在会计信息的加工过程中,不排除主观判断,但是应保证不同的提供者采用相同的计量方法都能得出同样的结果,这样可以减少对信息人为的干扰、操纵,从而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从会计信息提供的角度来看,要从纷繁芜杂的信息中提炼出对使用者有用的信息,在会计账务处理中要坚持遵循以下几项重要原则:充分披露原则、重要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三、各国制定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情况

目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会计制度针对的主要是大中型企业。我们知道,小企业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与大企业是不同的,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是否和大企业相同呢?一般来看,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如下信息:用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支付给股东的款项,包括预付的薪金、分配的股利和其他支付款项;与关联企业交易的信息;企业流动性和灵活性的信息。

小企业及其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和有关咨询服务人士对于财务报表的标准以及要求由来已久。很多人认为为大企业设计的标准不适合小企业。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AICPA)1976年专门了《关于小企业根据公认会计原则提供的报表》。1994年,新西兰的特许会计师研究会了不同财务报表的框架,包括在确认、计量及信息披露方面针对小企业所做的特别规定。1996年,FASB了第126号公告“非公众公司在金融工具方面的例外规定”。1997年,英国会计标准委员会首先了“小企业的财务报告标准”,通常指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FRSSE),FRSSE主要介绍了根据现在的公告而做的一种简化方法,主要包括对披露资产和负债以及简化计量的一些例外性规定。斯里兰卡的特许会计师研究会正是以FRSSE作为小企业的会计标准的起点。在1999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了《小型企业的财务报告》,在2001年7月,加拿大会计标准委员会又了在六个方面关于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例外性会计处理。

综上所述,尽管各国会计界都认为目前的会计制度不适用于小企业,而现在通常的做法就是给予小企业会计一些例外性的规定,或是小企业按简化标准提供财务报告,但这又常常导致另外一类问题,那就是由于会计处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中,根据量变到质变原理,简化的会计标准可能会因它对特殊的交易和业务没有反应而失去作用,这就必然影响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信任。

四、最新进展

2000年7月,英国政府专家工作组召开会议,专门讨论了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报告,提出了在报告方面渐进发展的思路。在该会议上,讨论后规定了提出的框架中应该有以下特征:

第8篇:企业会计监督制度范文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为我国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即迫切需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确保企业管理科学、权责明确、产权明晰。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经营者必须准确掌握企业的相关信息,从而做出决策;而会计能够为经营者提供其所需的相关信息,即财务部门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等形式向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由于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导致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所缺失,必须加强会计监督、整顿财务秩序,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会计监督,是推动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对策。

2会计监督的内涵以及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

在企业的会计工作中,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其狭义的理解主要是在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经济组织对其预算执行或生产经营等活动进行记录、计算以及检查等工作,旨在通过上述活动对各经济组织进行监察和督促,保证组织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广义的会计监督既包括内部监督又包括外部监督,兼具两者的性质。会计监督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会计监督体现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改造的完成使得现代企业制度得以逐步确立,而为处理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以及员工之间的矛盾,合理分配企业的经济利益至为重要,这与我国的会计记录工作等也较为相关,加强会计监督工作成为企业现代制度建立的必然;其次,会计监督能够保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内外部监督有利于企业对内部经营进行优化,也能保证企业能够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剧变,因此,企业应加强会计监督工作,为相关干系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从而更大程度地维护企业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第三,会计监督能够切实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采取有力的监督措施,避免企业中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如文字叙述有误、数字不实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而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3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3.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从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来讲,相关干系人包括企业股东、董事会以及企业经营者等,其责权利是模糊的,同时缺乏完善的制衡机制。对企业来说,其拥有者与人经营企业的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即企业所有者关心自身资本的保值增值,而人则是关注自身的利益等,缺乏完善的制衡机制导致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受到人为的干预或操纵,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而无视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存在,通过改变会计处理方法以及虚报费用等手段实现“转亏为盈”,会计监管的不力,造成信息失真。就外部治理结构而言,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使得企业可以钻很多空子,而且应对竞争能力的缺乏,同样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体现。

3.2企业缺乏健全的会计监督机制在企业现实管理中,企业或缺乏相应的内部监督,或内部监督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这主要源于企业的会计、审计部门是接受企业管理者的委托开展内部监督工作,从管理者到监督工作执行者这样自上而下的监督顺序,无法遏制企业管理者以及股东的财务造假活动,因此需要引入外部会计监督机制来完善企业的监管。但就目前来看,社会审计的发展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步,政府监督以及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我国仍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阶段,政府职能的转变仍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无法发挥财政监督的主导作用。内外监督的不力,造成我国企业存在监督漏洞,无法规范其市场行为。

3.3我国企业内部管理者以及员工的素质亟需提高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及员工职业道德观念较弱,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尽管我国经济在近些年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问题,其中人才梯队建设与国际水平相差较远,改革开放政策虽使我国接触了先进的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技术,但是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学历结构以及知识结构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企业管理者工作不负责,注重自身利益,从而忽略会计工作的事前控制以及事中监督。

4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对策探讨

4.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认识到会计监督的重要作用,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为企业加强会计监督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当前阶段的我国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企业制度合理设计组织结构,使企业的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基础员工相互制约,保障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企业制度还能够提供制度基础对市场交易行为加以规范,保证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导致会计监督乏力、会计信息失实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对企业的相关干系人即股东、董事以及经理的职责加以明确,建立各司其职、有效制衡的治理结构,减少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保证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优化资本市场治理机制以及经理人市场治理机制来完善我国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加大法律对企业经营的监督力度,提高企业运作的市场透明度。

4.2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良好的监督机制是企业得以正常运营的重要保证,而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缺乏健全的会计监督机制,导致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没有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监管。而在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会计监督与现代企业制度两者之间关系愈发密切、不可分割,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健全的会计监督体系息息相关,即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对会计监督进行发展和完善。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企业强化会计监督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企业不仅要加强对企业的各类资产的监督,还要加强对于对外投资的监督,从而使得企业能够有力地控制资产损失。作为对内部会计监督工作的补充,外部会计监督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通过协调政府监督机制以及强化社会审计来提高外部监督的力度。

4.3提高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需要有人作为活动的支撑,人才是企业的生产力要素之一,因此,对企业而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会计监督工作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来执行。会计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受到很多要素的限制,而人的作用尤为关键。掌握会计相关理论,拥有丰富会计从业经验,并且定期接受会计培训的员工,能够加强企业会计监督工作。因此,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会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并积极在企业内开展会计方面的培训;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为会计人才的培养、选拔提供支持;管理层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开拓管理视野,确保会计监督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5结束语

第9篇:企业会计监督制度范文

关键词:内控制度;内控制度主要内容;完善措施

Abstract: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relevant national laws, regulations, accounting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operation mode of enterpris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so as to develop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andard constraints and control the behavior of enterprise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s based on the funds, personnel, the management of the system to meet the standard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accelerate the flow of funds, financial behavior, better play the role of stimulat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ntrol system; the main contents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perfec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8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一、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内控制度的建立是构建会计内控制度的核心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合同、财务等事项进行全过程管理。会计内控制度的建立在于通过对资金、成本、收入、利润的管理,达到资金利用的最高效益。建议做好如下几点:

1、资金管理

制定严密的项目资金收支计划,保证资金合理作用,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收支两条线。即所有项目必需转入经总部批准开设的银行帐户或总部银行帐户,工程款收入由总部集中管理,统一使用,保证资金充分周转、合理使用。支付工程款要按照总部的审批程序审批,一般要经过业务经办人、业务经理、会计、财务负责人签字后报总部工程部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分管领导、单位负责人审批后,才能办理财务资金支付手续。

2、成本管理

建立预选合格材料供应商和优秀施工队数据库。以最低价为采购价,力争做到以最低的价格买到品质最好的材料,并且在施工旺季材料供应紧急时快速选择到物美价廉的材料供应商和施工队。

环节。做好材料购买、收发、领退和内部调拨各个环节的登记、计算、检验、验收管理,保证材料安全和材料完整。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工程进度办理发料手续,搞好机械设备的调配、使用和租用的管理工作,保证材料和设配的使用效率。

3、重视核查。

做好材料的定期实物清点和账物核对工作,对盘盈、盘亏、毁损的材料要填制“存货清点单”,查明原因。属非正常的物品缺少、报废的处理,应报总部,属人为原因要追究责任,属于其他原因的,按总部的相关规定办理并进行相关的财务处理。

二、加强人员管理是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内控制度的主要内容

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在建项目较多,工期长短不一,财务人员的数量工期较忙时难以满足需求,工期不忙时又有部分人员闲置,而且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不重视财务管理,尤其是对财务人员素质重视不够,一般派新员工或经验不够丰富的财务人员到工地一线担任项目财务工作,而把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财务人员留在集团总部重要岗位,或者招聘临时财务人员负责记账等基础财务工作。结果由于财务管理不到位,导致企业项目效益偏低、资金回流慢、报表信息滞缓。建议做到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1、了解施工企业的重要环节。财务人员是企业中重要人员,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尤为重要,财务人员虽然不直接是建筑职工企业的一线人员,但在施工企业中要全方位介入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要参与材料供应商的联系、谈判等环节,要参与所有经济合同制定与会签。

2、严格审批。项目财务人员对于超出预算和财务资金计划的非正常款项,在支付理由充分条件下另写书面报告给总部,经总部领导审批后方可按日常审批程序报批,否则就不能按工程款支付程序支付。

3、深入施工现场。财务人员还要深入工地一线现场,掌握现场材料情况、机械使用情况、人员到场情况、工程进度进展情况,以保证财务监督的有效性。

三、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建立的有效措施。

制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一般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和单位履行法规制度的职责控制三个方面,涉及范围广,政策性、专业性很强,若没有统一的内部控制标准,企业内部面对控制制度都无法适从。内控制度标准应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