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的核心竞争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F276.6;F2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0009-04
0 前 言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源于“企业能力”的概念。潘罗斯最早在《企业增长理论》(1959)中提出企业内部的资源是企业的增长源泉的理论,认为资源是各个企业分别用于不同的目的,或以不同方式并以不同类型或数量的其他资源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服务,产生不同的经验知识。正是独特的知识导致企业独特的发展路径,并形成一定的“路径依赖”,从而导致了企业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受潘罗斯的启发,理查德森(Richardson)在《工业组织》中第一个提出了企业能力的概念。此后,钱德勒(Chandler)、安德鲁斯(Kenneth Andrews)、波特(Porter)和巴尼(Barney)等对企业能力做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阐述。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研究者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企业拥有的特殊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最早明确地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1]。如何评价核心竞争力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目前,国内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评价体系偏重于财务报表数据的运用。虽然也开始关注公司治理等非财务因素的影响,但是对于公司的科技、研发能力等指标缺乏考虑,忽略了科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日益突出的贡献。本文将财务指标与科技能力指标相结合,研究和分析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
1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特点
农业上市公司既是上市公司与农业企业的综合体,又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带领农民致富中的重要作用。农业上市公司经济实力的强弱、科技水平的高低以及核心竞争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规模和成效。目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尚处于成长起步阶段,呈现出3个鲜明特点:
一是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数量少。截至2011年底,我国沪、深两市共有农业上市公司49家,业务范围涉及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其数量仅占沪深两市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2.19%。
二是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规模小。2005-2009 年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总资产的均值分别为19.5 亿元、22 亿元、22.8 亿元、21.37 亿元和24.65 亿元,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是,农业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占主要行业总资产规模的比重很小,2009年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仅占主要行业总资产平均数的1.8%左右。另外,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规模小还表现在普遍股本规模不大。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中有29家(约占全部农业类上市公司的59%)上市公司股本不到3亿万股。我国49家农业类上市公司平均总股本为42 080.89万股,较之同期深圳主板平均数77 968.42万股相去甚远。绝大部分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股本数仅与中小企业板(平均30 249.05亿万股)和创业板(平均14 692.68亿万股)相当。
三是股权相对集中,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农业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50%(含)以上的比例为22%;第一大股东控股的占比为78.05%。股权集中会导致公司治理问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不良的影响。
可见,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无论从数量上、规模上还是从股权结构来看,都与农业的重要地位严重不符,这就直接导致了农业上市公司对农业生产与发展示范和带动作用不足。
2 数据来源及评价指标体系
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是2011年农业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分类指引》,截至2011年12月,沪深两市农业上市公司共49家,剔除数据不全样本3个及ST样本5个,共搜集到有效样本41个。农业上市公司科研投入、人员学历及岗位数据来自上交所、深交所公布的2011年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其余数据来自Wind金融数据库。
2.2 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从财务竞争力和科研竞争力两个主要方面,共设计了26个因素指标,其中有8个因素指标未能达到信度和效度要求而被剔除,最后确定了影响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18个因素指标(见表1)。
鉴于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很多,各因素的重要性有一定的差异性,它们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路径也不完全一致,并且各影响因素之间还可能存在相互的影响关系,可能会造成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本文首先根据所获取数据的特征选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进行数据的降维处理,计算各提取因子得分和各样本综合得分,然后进行聚类分析,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3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3.1 数据的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
本文对原始变量标准化后的集合进行KMO 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KMO 用于检验因子分析时变量的充足性,一般认为,它的统计值应该大于0.5;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用于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其结果的显著性水平应该小于0.05。满足以上两个检验条件,则表明样本数据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检验结果表明(如表2所示),KMO值为0.569,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结果在1%水平上显著,拒绝了变量间相关系数为单位矩阵的原假设,说明样本数据适宜做因子分析。
第四类,高科技高增长型农业上市公司。包括:大康牧业、荃银高科、星河生物、壹桥苗业、益生股份、雏鹰农牧、国联水产和西部牧业8家农业上市公司。这类农业上市核心竞争力综合得分均为正值,平均达到0.59,在4个分类中排在第一位。其共同点在于:科技投入大,科研能力强,平均科研经费比例为2.09%,科研人员比重为23.83%;盈利能力相对较强,8家企业平均每股盈余0.67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72%,平均总资产报酬率为8.75%。发展能力突出,净资产增长率为231.984%,总资产增长率为177.68%。
5 结论及政策含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找出当前影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因素,为提升农业上市公司的管理和运营效率以及科技实力,进一步提高农业上市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实证依据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整体核心竞争力还很弱,并且在不同的公司间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规模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和营运能力都是影响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其中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这也说明农业上市公司缺乏资金,发展能力不足是普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另外,科技研发能力对核心竞争力贡献的排名靠后,说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竞争层次比较低,依靠科技赢得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对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将41家样本公司分为4类:低科技低效型、高科技成长型、低科技成熟型和高科技高增长型。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培育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工作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研究如何培养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体而言,培育和提升农业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既要全面,又要主次分明,有的放矢。具体政策启示如下:第一,积极拓宽农业上市公司资金来源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资金供应体系,满足农业上市公司对资金的多元化需求。同时,优化资本结构,增强偿债能力,减少财务风险。第二,稳健地扩大企业规模。农业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横向并购,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提高市场控制力;也可以通过纵向并购降低交易成本,稳定供销渠道。走“公司”+“农户”路线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宣传和示范效应,扩大企业覆盖面,增加联系农户的数量。但是,农业上市公司切忌盲目扩张和进入不相关领域,否则,企业不仅不能发挥自身优势,反而由于扩张速度太快导致资金链断裂,或进入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增加了企业的管理和成本,拖累了整个企业的业绩。第三,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形成有特色的自主品牌。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开发新产品和新的业务,增加经济附加值。第四,加强营运资本管理,尤其是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存货管理的重点在于存货持有量的合理控制,既要减少存货过多而形成的积压、损耗和资金占用,也要避免出现存货不足而延误生产的情况。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应该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和可靠的收账政策,减少坏账的发生。
主要参考文献
[1]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3-57.
[2]杨位留.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8(5):36-39.
[3]侯粤峰.湖南农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9:13-25.
[4]查奇芬,张贺胜,庞小欢.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12):298-302.
[5]陈祖英.金融危机对农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影响――基于30家农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4):68-76.
【关键词】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面板数据模型
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及文献综述
有关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mpany),提出了著名的“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核心竞争力战略”。所谓核心竞争力,是针对企业而言的。因此,我们在讨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前,一个必要的前提是将所有商业银行包括国有银行视为企业。
本文从计量分析角度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因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步骤较为落后,而本文着重分析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故分析对象未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和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
二、模型设计
(一)基本模型的建立
根据上述理论,本文认为,可以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简要分为银行的物质资本(包括银行资产、网点、技术设备等)、组织结构(主要是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等)和人力资源三个主要部分。商业银行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关键的问题是要充分发挥银行资源禀赋的作用,使其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能够最大化其产出。
我们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描述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用商业银行的利润总额来衡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高低,用PRi表示(i表示不同的银行),PRi(利润总额)取决于银行的总资产TAi(反映资本存量水平)、员工人数ENi(反映人力资源水平)和营业费用GCi(反映组织结构的营运效率)以及随机扰动项ui。我们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变形形式,建立下列模型:
(1)
将方程(1)两边取对数并进行变量替换后,可以得到下述方程:
(二)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
经由EVIEWS 5.0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由于F2=3.9>F2(12,85)=2.54,所以拒绝H2;又由于F1>F1(8,85),即4.29>2.62,所以也拒绝H1。因此,模型识别为变参数模型(即既变截距又变系数):
(i=1,2,3,4,5,6t=1,2,3,4,5,6)
模型有如下假设:第一,>0,表示商业银行物质资本投入越多,核心竞争力就越高,表现为以利润总额表示的产出量越大。第二,>0,表示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投入越多,核心竞争力越高,表现为以利润总额表示的产出量越大。第三,
由于仅研究样本本身(6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分析),因此选固定影响,在Pool Estimation窗口的“Fixed and Random”中选Fixed。
(三)检验结果分析
1.的估计值都为正,符合前面的假设,可以看出,物质资本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度在国有商业银行和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间已没有了明显的区分度,说明国有商业银行对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物质资本方面的优势已不明显。从个体来说,物质资本对核心竞争力的边际贡献度在中国银行最高,在建设银行和中信银行最低,然而建设银行的资产总量并不低,说明相对于其他六家商业银行来说建设银行的资产质地较差。
2.的估计值在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为正,与前面的假设一致,而在其余四家银行为负,与前面的假设不一致,说明在其余四家银行人力资源投入对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度为负,再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不仅不会提高核心竞争力,反而会起反作用;相反,在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却可以通过增加人力资源投入来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也符合近三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扩编,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于人员扩编势头微弱的实际情况。
3.的估计值在中国银行为负,符合前面的假设,说明在对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度上,对中国银行为正,在其他商业银行为负。说明近年来中国银行的组织结构明显改善,营运效率大幅度提高,而建设银行的组织结构则没有明显改善;而对其他中小型商业银行来说,近年来他们则忙于铺设网点,大规模提高了营业费用,忽视了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其中,中信银行在这方面的表现最为突出。另外,中国银行则可以通过在规模上的扩张,继续加大对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来增加产出,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建议
首先,鉴于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后的效果,我国银行业总体上已进入市场化竞争阶段,国有商业银行的在资产规模上的优势已基本消失,国有商业银行和非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内容已处在同一平台,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对国有商业银行和非国有商业银行要一视同仁,保证各商业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如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应在改善组织结构上继续努力,对经营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健全内控体系,健全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的业务和管理流程以及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实现经营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健全对管理层和员工的有效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于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则应对网点铺设,规模扩张采取谨慎态度,在适度扩张的同时重视组织结构的合理建设,以保持核心竞争力的稳定。
此外,还应进一步推进业务和盈利模式的转变,包括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加强市场细分,明确核心业务领域和资源投入重点;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立自己忠实的客户群体;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以此来保持盈利的稳步增长保证组织结构的高效率,增加资本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建梁.银行业风险评估理论模型与实证[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2]李建军.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性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和比较[J].金融论坛,2004(1).
[3]温彬.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4(4).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层次分析法;时间要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7-0063-04
近年来,随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也逐渐成为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研究的重点。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获得利益的源泉,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正确识别,能帮助企业在众多资源和能力中清楚地了解自身的竞争优势,使企业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稳步发展并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背景
企业核心竞争力又称企业核心能力,最早是由美国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的,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知识和技能,即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异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1]后来,哈佛商学院一群有影响的合作者勒德、克里斯第森、安德鲁斯和古斯提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其独特竞争力或公司做的最好的地方。巴顿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和信息。另外,许多外国学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将新产品推向市场的企业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国内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起步相对较晚。张维迎教授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结为四个要素: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分不开。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阂星川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2]。
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能力,是企业特有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且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这些能力存在于企业生产、营销或服务的环节中,是企业在整合、利用资源过程中获得的技能和知识。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方法评述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方法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通常根据其内涵和特征来进行,按类别区分主要有:定性识别法、定量识别法、定性和定量结合识别法。
1. 定性识别法。定性识别法主要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进行识别。由此衍生的识别方法主要有:文字描述法、技能树法、过程分析法等。文字描述法主要以普拉哈德和哈默等为代表,论述了从何处寻找核心竞争力、什么资源产生核心竞争力等问题;技能树法以Compell和Goold等为代表,把“关键业务技能”细分为“部件”和“子部件”,通过分析“部件”和“子部件”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分析法以Yves和Doze等为代表,此方法吸收资源依赖学派的概念,结合“学习型组织”的研究成果,提出根据核心能力发展过程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3]。此类方法的优点是:直观明了,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支撑。其缺点是:没有数据支撑,缺乏说服力,人为因素较大。
2. 定量识别法。定量识别法把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贡献的大小作为识别的依据。主要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层次分析法以Gallon和Klein为代表,该方法通过量化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进而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模糊数学集合论与层次分析法的有机结合,也是通过考察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3]。此类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明确的进行量化研究,有充分的数据支撑,操作性较强。其缺点是:理论支撑较差,难以明确给出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和对策。
3. 定性和定量结合。价值分析是常用的一种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此类方法采用定性方法初步识别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通过量化的方法考察这些能力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最终整合二者的识别结果,得出结论。此类方法既避免了定性方法缺乏数据支撑的缺点,也克服了定量方法缺乏理论支撑的缺点,但定性、定量两种方法的整合过程是此类方法的难点。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方法各有利弊。本文认为,采用定量识别法比较具有说服力,但此类方法主要考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忽略了对其他特性的分析,造成定量识别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层次分析法作为定量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常用方法,也存在类似的不足。
(二)层次分析法的不足
层次分析法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足,源于其识别依据主要局限在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贡献的大小上,较少考虑其他要素对识别过程的影响,尤其是没有明确时间要素的影响。企业能力是指企业在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拥有的能够给企业带来收益或价值的特定技能。[5]层次分析法,把对企业绩效贡献大的能力视为核心竞争力;把对企业绩效贡献小的能力视为非核心竞争力。但在实际生产中,对企业绩效贡献大的企业能力可能无法长期保持优势,所以这种企业能力不一定是核心竞争力;只有在长时间内对企业绩效贡献较大的能力才可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要有价值性和收益性――即对企业绩效有较大的贡献,还应该具有持久性――即在较长时间内对企业绩效有较大的贡献。以往层次分析法在分析过程中没有明确地考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久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引入时间要素层次分析法的识别过程和分析
1. 第一步,建立企业能力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能力树[4]。将识别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元素组成的部分,再把元素按属性分组到不同层次,并建立相邻层次间的关系模型――能力树。层次的多少根据分析的需要而定,一般不宜过多。在图1中,目标层有一个要素为企业绩效;规划层有若干要素为影响企业绩效的规划项目;能力层有若干要素为影响规划项目的各企业能力,也是识别的对象。
企业绩效分为财务部分和非财务部分,由于影响两部分的规划层要素不尽相同,所以两部分应该作为独立的目标进行分析,为其分别构建能力树,结构同图1。本文假设:企业的绩效分为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影响财务绩效的规划项目有销售增长、营业利润和投资收益;影响非财务绩效的规划项目有市场份额、新品导入和客户满意;作为识别的企业能力有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根据本文假设及能力树构建原则,可构建财务部分和非财务部分的能力树。
2. 第二步,改进专家调查表法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各时段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能力树的建立,是为了判断各层要素对上一层要素的影响程度,并根据递阶层关系分析各企业能力对目标的贡献。层次分析法采用专家调查表法构建判断矩阵,通过分析矩阵比较同层要素对上一层要素的影响权重。以往层次分析法没有明确的要求考虑时间要素的影响,造成专家在填写调查表时带有较大的个人主观因素:专家可能考虑了时间要素的影响,也可能没有考虑时间要素的影响,致使识别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文通过引入时间要素,明确时间对识别过程的影响,邀请专家根据具体时间段,填写当前、短期(1~3年)和长期(3~5年)的要素比较表格。
以第一步中的例子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时间段以财务绩效为目标的能力树各层次间关系。表1为专家填写当前时间段规划层要素比较表形成的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可得当前规划层要素对目标层要素的影响权重:销售增长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权重为0.144;营业利润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权重为0.428;投资收益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权重为0.428。同理可算出能力层要素对规划层要素的影响权重。
整合规划层对目标层、能力层对规划层的影响权重可得表2,显示了当前各企业能力对目标贡献的大小――贡献率:研发能力对财务绩效的贡献率为0.317;制造能力对财务绩效的贡献率为0.321;营销能力对财务绩效的贡献率为0.362。根据同样的方法,可算出当前各企业能力对非财务绩效的贡献率。
改进的专家调查表法填写了三个时间段的层次要素比较表格,分析这些表格形成的矩阵可分别得出三个时间段各企业能力对企业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的贡献率,具体方法同上,此处不再赘述。
3. 第三步,根据不同时段各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画出企业能力识别矩阵[6]。能力层各企业能力对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的贡献率已通过计算得出,可根据贡献率建立二维坐标图,画出企业能力识别矩阵。图2为构建的当前时间段企业能力识别矩阵。
依据企业能力识别矩阵的法则,处在阴影部分的能力是对企业绩效贡献率较大的能力。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处在阴影部分,表明它们在当前时段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的贡献都很大。以往层次分析法,即认为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较少考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久性。改进后的方法,不仅要构建当前时间段企业能力识别矩阵,还要构建短期(1~3年)和长期(3~5年)时间段企业能力识别矩阵,明确考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久性。
4. 第四步,联立各时段企业能力识别矩阵,构建企业能力识别立体图
时间要素的引入是本文的重点。根据三个不同时间段构建的企业能力识别矩阵可以联立起来,在原有二维平面图中加入时间维度形成三维立体图――企业能力识别立体图(如图3所示)。
在图3中,原点处代表当前时间段,此处位于财务绩效贡献和非财务绩效贡献坐标之间的截面为当前企业能力识别矩阵,显示了当前各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贡献的大小;处于时间轴短期(1~3年)的截面图,为短期时间段企业能力识别矩阵,预测显示了短期时间段内各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贡献的大小;处于时间轴长期的截面图,为长期时间段企业能力识别矩阵,预测显示了长期时间段内各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贡献的大小。图3中的每个截面中都有代表各企业能力的点,其坐标位置代表了它们对企业绩效贡献的大小。根据能力识别矩阵的特性可知,在阴影区内且坐标位置接近截面右上方的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贡献较大。
5. 第五步,分析图像,识别能力
本步骤将对第一步中的例子进行分析。观察图3:在当前时间段的截面中,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处在核心能力区域内,制造能力不在核心能力区域内,表明当前,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对企业的绩效贡献较大,制造能力对企业绩效贡献较小;在短期时间段截面中,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处在核心能力区域内,营销能力不在核心能力区域内,表明根据预测在短期(1~3年)时间段内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将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较大,营销能力将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较小;在长期时间段截面中,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处于核心能力区域内,营销能力不在核心能力区域内,表明根据预测在长期(3~5年)时间段内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将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较大,营销能力将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较小。
纵观三个时间段的截面――即三个时间段的能力识别矩阵可知:科研能力始终处于核心能力的区域内。这表明其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较大且有持久性,应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继续保持和发展;营销能力只在当前时间段的截面中处于核心能力区域内,在短期和长期时间段的截面中均处于核心能力区域之外。这表明虽然此项能力当前对企业的绩效贡献较大,但根据预测可知这种优势难以持久,此项能力应作为企业要放弃的核心能力,避免在上面投入过多的资源和资金;制造能力在当前时间段的截面中不在核心能力的区域内,在短期和长期时间段的截面中均处于核心能力的区域内。这表明虽然此项能力在当前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不大,但根据预测可知此项能力在今后短期和长期内将对企业绩效有很大的贡献,应视为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可在此项能力的发展上投入较多资源和资金。
四、结论
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与以往的层次分析法相比,突破了以往方法缺乏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除价值性以外其他特征的局限性,通过引入时间要素考察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贡献的持久性,不仅能分析出企业当前的核心竞争力,还能分析出企业的待发展能力以及需要放弃的能力。这对于企业有效利用资源,合理分配资金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定量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也有一定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帕拉哈德(C.K.Prahalad),哈默(Gary Hamel).公司的核心竞争力[J].哈佛商业评论,1990.
[2]刘永芳.湖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5.
[3]李轶敏.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方法的对比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
[4]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会计确认研究[J].财务通讯,2005,(11).
[5]张月莉.基于结构分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J].生产力研究,2006,(9).
[6]吴价宝.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及应用研究(第1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7]郭焱,郭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量化识别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2).
关键词:企业文化;软实力;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的一个名片,更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与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与企业发展密不可分。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必定对企业文化的建设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吸引优秀人才的一个机制,更是企业拓展其价值意义的重要途径。以下从不同方面对企业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进行论述。
一、企业文化软实力对于企业的价值和意义
企业文化软实力作为企业的一个潜在的价值,它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的软实力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与发展中所建立的经营与发展理念,以及生产生活的文化活动等。企业文化的软实力对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一个企业发展状况的良好与否,与企业文化软实力密切相关,文化软实力较强的企业,竞争力较强。
1.企业文化软实力在管理中的作用。从管理的发展历史与阶段来看,在管理观念上,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的变化、从规章制度到价值观念的转变等过程。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核心文化管理阶段。经验的管理阶段主要是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直觉对企业进行的决策和管理。科学的管理阶段主要是指依靠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条例对企业进行的高效管理与运行。文化管理阶段是指依靠企业核心文化的建设来促进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凝聚力。从当前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文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趋势,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的软实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与发展趋势。
2.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竞争力的作用关系。核心竞争力是由美国学者拉哈拉德与英国学者哈墨尔提出的。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能力的整合与发挥,是企业所拥有的独特竞争力的外化表现,是与其他竞争对手产生区别和差异化的主要文化的存在形式,是在公司发展历程中逐渐积累出的知识文化体系。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营销手段的重要能力,它更是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的潜在的战略性资源。
随着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形势的不断恶化,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不仅是企业需要,甚至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需求。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更是成为行业内的焦点话题。核心竞争力所具有的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不可替代性、不可模仿性,对于企业文化的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价值体系为核心的被全体员工所共同接受的价值体系,是企业的内在的素养与外在的表现的综合体,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心理遵守的共同的契约。它决定员工处理问题的看法和做法。企业文化是企业遵守的共同目标、价值标准和共同信念。企业文化能够强化传统模式管理的一些功能,而且具有很多独特的无法替代的作用。例如,企业文化可以形成较强的凝聚力,能够无形的对员工的行为和规范进行约束,还能够激励员工不断进步发展等,这些作用的发挥都有助于直接或间接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围绕文化建设进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重要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包括众多的因素。例如,企业的产品竞争力,是由科技竞争力所决定的,而科技竞争力又是由制度的管理效率所决定的,制度是物化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观念的存在形式。对于企业而言,没有正确的管理模式、管理观念,就不会有科学的管理体系制度。而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的高效发挥正是由企业文化所引导促进的作用,企业文化是高一级的管理模式与理想的管理境界,所以文化的管理模式高于制度的管理模式,企业的文化是第一竞争力。
3.企业的软实力与硬实力。企业文化的软实力是指企业所具有的企业文化凝聚力,企业策划的创造力、决策的执行力等,对于企业外部的表现来说,主要是指企业具备的良好的社会公信力、影响力、号召力等。并通过这种影响力与号召力来尽可能的为企业创造价值和利益。企业文化软实力是确保企业稳固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而硬实力是确保这种软实力发挥其效益的重要的方式之一,所以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既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又要注重企业基本硬实力的保障作用。
二、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在农业社会中,体力是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在工业社会里,技术已经是核心竞争力,但是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里,智慧已经是社会的主要的核心竞争力,智慧也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文化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不仅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更是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过程。另一方面,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企业之间核心价值观的竞争,也就是文化的竞争。
企业文化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正是企业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的竞争力。由于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的竞争与发展中所形成的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价值观念,所以很难被模仿。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创造力的重要保障,更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重要的手段,在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企业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企业文化的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的保障,更是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式下,保持稳定的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它对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的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彦君.企业文化之于核心竞争力和企业软实力[J].现代经济信息,2009,(03):94-95.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企业综合实力快速上升的新时期,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对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二、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核心竞争力决定其产业发展的深度,关注核心竞争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和业务单元的职能发展战略,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使企业免于为求短期利益而导致陷入战略性误区。 核心竞争力可以增强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其意义远远超过单一产品市场上的胜败,对企业的长远持久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建立是在企业内部长期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专长,因此,它不象某项具体技术或产品那样很容易被对手模仿、仿冒,对企业来说,具有较强的持久性,而且会对其它企业造成较高的进入壁垒或门槛。 核心竞争力对目前全球持续的企业再造、兼并、合并浪潮及动态联盟(包括虚拟企业)具有特殊、关键意义。企业只有在重组、联盟过程中积极优化组合各自的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并将其综合集成为企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双方或多方盈利,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是21世纪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武器。企业一旦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就能够建立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就可以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企业的能力,表现为战略策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其中最核心的最根本的部分是一种能将各种竞争能力要素进行整合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就是企业文化,并且是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基于特定的市场、用户、企业历史与民族文化背景的,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建立起来的,而且这一过程无捷径可寻。企业要想使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更具竞争力就要将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完美地融合到一起。
2.企业文化提供一种牵引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长期牵引力;企业的激励机制是企业的内部动力;而科学规范的管理则是企业的推动力.这三个力合起来就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唯有靠核心竞争力才能活下去。在这里给企业文化做一个定位,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的要素。前面提到的三个力当中,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企业文化所提供的是一种长期牵引力。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完成的,它应该是企业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学习、沟通、再实践的一个过程。
3.企业文化是核心能力形成的主要保证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主要保证,是企业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的有力支柱。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已形成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相对优势为目标、以培养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企业的价值观为导向、且具有鲜明的个性;并由企业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产品文化、环境文化等高度统一有机整合的文化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实质上是竞争文化,它是以现代文化理念为指导,以企业在国际化环境中竞争并取得优势为鲜明目标。竞争中作用能力的形成,必须靠企业文化的整合力,否则一个企业的核心专长及核心竞争力是很难确定和形成的。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掌握文化竞争的主动权,就是掌握
企业的生命之根、制胜之魂。
4.企业经营理念的塑造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柱.
企业的发展需要经营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从而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短期长期发展目标,给企业以准确的市场定位。如果缺少了企业文化,那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失去了有力的支持。品牌形象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力量的体现,企业经营理念是品牌形象形成的内在力量,深深的溶铸在企业的品牌之中,对塑造品牌文化的利弊要及时果断的扬弃。把职工的整体素质提高上去,并且要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使他们创造出优秀的品牌,使企业具备更强大的竞争力。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突出和依靠主体,就是要注意吸收员工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创造的特色文化原料,注意发现和升华员工在工作中创造的问题点,不断充实企业文化的内容。
5.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对企业文化发展的作用
形成中层次最高、最持久的,从而是企业战略的中心主题,它决定了有效的战略活动领域;从企业未来成长角度看,核心竞争力具有打开多种潜在市场、拓展新的行业领域的能力;从企业竞争角度看,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是企业独树一帜的能力;从企业用户角度看,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实现用户最为看重的核心的、基本的和根本的利益,而不是那些一般性的、短期限的好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其实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1.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吸引一流人才,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应通过持续地研发打造核心产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使得在全球化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技术创新巳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从世界优秀企业的发展看,只有技术创新,而无管理的创新是不行的。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并决定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
2.优化管理引进现代企业机制
在企业管理方面,要尽快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提供制度保证。核心竞争力是成长在公司良好的土壤之中的,企业搞不活和竞争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GE在管理上则实行“无为管理”,放宽管理幅度,提高了员工的激情和积极性。企业文化是一种软硬结合的“管理技巧”,企业必须软硬兼施,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取得成功。在培育企业员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制度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并决定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
3.学习型团队的建设
学习型团队建设的途径,首先应从企业价值观提升入手。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要素。企业的理念及价值体系只有被员工普遍认同、接受、成共识,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企业的竞争力才会得到提升。市场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杰出的企业文化能依托其价值观吸引到企业所需的优秀员工,构建团队合作精神,形成人才聚合效应。而员工的不同个性、观念、态度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良性互动,又能不断锤炼和提升企业核心价值观。团队精神是促进企业凝聚力、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精神力量。会使每个成员都会产生一种很强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团队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成员之间的合作力度加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和谐快速发展。
五、结束语
通过对新时期下,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化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2]定雄武.企业文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就业能力;职业学校;要素分析
一、职业学校面临的问题
目前职业学校面临的各方面问题都有,表现在:1、职业教育主体增加,供应扩大。原有职业学校升级、扩大规模、设立分校,国家在各县、乡新建职教中心、职业高中,企业或个人通过新建、入股、校企联合直接、间接投资职业学校、培训中心,外资在华设立的培训机构等,面对相对固定的生源,每个学校僧多粥少。2、投入不断增加。校园规模扩大、新增教学面积、新购设备、实习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投入增加,收入没有相应增加。3、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专业开设和能力培养达不到社会、企业要求。一些社会需要,就业良好的专业,进入门槛低,被大量复制,毕业生短时间就从供不应求到供应过剩。4、教学质量有待改进。新进教师多数直接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企业实践经验不足,面对技能型教学需要,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5、适龄学生减少。长期生育率下降、新生儿减少导致初、高中阶段学生减少,职业学校整体生源数量下降。6、职业学校与高中和大学比较吸引力不足。大学扩招后,变为大众教育,望子成龙的传统思想使有条件的家庭、学生纷纷放弃职业学校。7、各职业学校主体间招生竞争极为激烈,互相争夺生源,恶性竞争。8、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下降。高中、大学分流优秀学生后,职业学校被迫放宽学生就读条件,在校生良莠不齐,生源质量降低。9、职业学校在校生厌学情绪严重,问题学生较多,管理难度加大,部分学生放松要求,企图蒙混过关。10、职业学校学生在职场上社会地位、收入、升职机会不高,引发“读书无用”的怀疑。11、学生流失率高。部分学生受到现实状况的影响,放弃学业,提前就业。12、职业学校市场预测能力不强,决策失误的风险增加。13、企业和社会对就业资格准入制度管理不严,部分岗位有证无证均可上岗,使得职业资格证考证、办证积极性大大降低。14、后勤服务质量不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认识不清。15、对互联网的渗透认识不足,多数职业学校停留在建网站阶段,网络利用率不高,老师、学生参与度不够。
二、职业学校要形成核心竞争力
职业学校整体上还处于内、外交困,竞争加剧的状况,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前进慢了,也是退步。职业学校要时刻保持竞争意识,不断适应市场,而不能有丝毫怠懈。竞争的结果导致优胜劣汰,使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努力,形成局部竞争优势,积少成多,才能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
方方面面的都要抓,但工作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定要统筹兼顾,有所侧重,找出关键,突出重点。要把职业学校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内修内功,外寻支持,把各方面的竞争优势有机组合在一起,发现关键点,集中力量,形成合力,成为特色,产生明显的竞争优势,最终形成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
需要从市场的角度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状况,主动适应市场需要,分析、判断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职业学校不能只重视占地面积、教学设施、校园绿化等硬件指标,好大喜功;也不能只关心在校生规模、专业数量等表观数字,沾沾自喜。更深层次的是从质量的提高上做好文章,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推动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保证在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上齐头并进。
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体现了学校综合发展水平,是学校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是学校良性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形成和巩固核心竞争力是职业学校的基本任务。
三、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概念及其特征
(一)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定义
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是职业学校在长期教育活动中形成的,独特的并不易被模仿的,使职业学校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二)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价值性。核心竞争力是职业学校持续投入和努力下形成的,是价值积累的结果,并使得职业学校在竞争中具有优势,能创造出更多的教育价值,使职业学校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是职业学校的无形资产。
2.独特性。是职业学校有别于其它竞争对手,难于被复制和模仿的特色,不同的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各有不同。
3.长期性。是职业学校在长期运行中形成和积累,自身比较稳定的能力,并能持续对学校各方面发生作用,带来长期竞争优势。
4.整合性。单独一二种优势不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要把职业学校各方面资源融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展现合力。
5.动态性。不同时期,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要发生变化,不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各不相同,每个学校在不同时期核心竞争力也要调整。
四、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
核心竞争力包括哪些要素?
从职业学校可掌握资源的角度,包括:办学场地、设施设备、办学经费、师资队伍、学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研开发、校园文化、公共关系、学校制度。
资源整合以组成不同的功能,形成了宏观决策能力、行政管理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实习实训组织能力、学生管理能力、招生能力、后勤服务能力、科研开发服务能力、品牌影响力、就业能力。
五、就业能力是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在梳理核心竞争力要素时发现,每一种能力,对其它能力均会产生影响。因为它们属于同一个组织,在统一的系统内部各部分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核心竞争力时,不能陷入主次不分,平均主义的泥潭,否则就可能什么都想抓,却什么都抓不好。
怎么入手呢?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想法是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移植过来的。职业学校能不能与企业进行类比呢?企业从外部购进原材料进行加工,再把加工好的产品向外销售。职业学校也可以理解为,从外部引进学生进行教育,再把教育好的人才输送到社会。不同的是,1、企业购进的原材料是“死的”,只能被动接受加工。而学生是一种智能“原材料”,他有自己的意愿,通过自身主观努力和外部“加工”,把自己改变被社会接受的人才。2、企业以完全产权购进原材料,通过加工价值的附着,再把拥有完全产权的产品出售,实现自身价值。职业学校只拥有学生引入后需要“加工”而赋予的教育权,这个权利是学生和家长授权认可,国家法定的权利。职业学校通过向学生收取“加工费”,或由国家拨款而实现自身价值。
如果职业学校的教育过程与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存在相似性的话,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可通过观察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动态过程来完成。从企业来说,当市场上资源(包括自然资源、资金、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缺乏时,核心竞争力偏重于对资源的取得能力,如采购、融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等。当对产品的需求旺盛时,核心竞争力偏生于生产加工方面,如加工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等。而当产品生产过剩时,核心竞争力偏向于营销、销售方面,如渠道开发能力、市场推广能力等。那么当现在面临劳动力市场相对饱和,就业比较困难的时候,对职业学校来说不能还停留在只重视招生或专注于教学的阶段,面对“加工好的产品”,即接受了教育的学生,需要给他们找工作,即要高度重视职业学校的就业能力。
职业学校不能因为“产品”长了两条腿,就让他们自己走出去,要做的是把他们推动到需要的地方去。正如企业会通过各种途径将产品放在客户的门口一样。还有,初、高中学校一定会重点考查升学率,因为升学率是衡量初、高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构成这一阶段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职业学校是不是也要为产品想方设法找出路?重视“升学率”呢?
调查在校学生,问:为什么要来学校?学生们回答:学知识,学做人,几乎没有说要工作的,这是长期误导的结果。学好了做人,也掌握了做事的能力,到年龄了当然要工作,天经地义。
国家为职业学校制定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不就是希望学校真真正正把就业能力抓好、落实吗?在学校各项竞争力中,就业能力处于中心地位,牵一发而动全身。就业能力是衡量其它能力高低的标准,是组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成分。现阶段,虽然提高就业能力难度很大,职业学校就越要花大力气做好这项工作,这也是形成独特竞争优势的机会。
就业能力是考查学校综合运用各种资源的能力指标,是职业学校适应社会角色定位的必然要求,是家长和学生们对学校的衷心期盼,是国家扶持职业教育的初衷。就业能力的高低反映职业学校目标取向,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反映学校对社会需求的把握质量,反映学校对学生关爱程度,反映教学质量的高下,反映学生个人素养、职业道德、知识和技能把握的综合能力。就业能力是职业学校核心竞争能力的中心。宏观决策能力是就业能力的方向保证,行政管理能力是就业能力的组织保证,教学管理能力是就业能力的知识保证,实习实训组织能力是就业能力的技能保证,学生管理能力是就业能力的管理保证,招生能力是就业能力的附加保证,后勤服务能力是就业能力的基础保证,科研开发服务能力是就业能力的发展保证,品牌影响力是就业能力的品质保证。
六、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就是围绕就业能力这个中心而形成的整体能力
职业学校要紧紧抓住就业能力这个中心打造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抓紧解决职业学校营销推广能力薄弱的现状,对外贴近劳动力市场,跟踪职场需要变化,对内落实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自我推销能力。其次,一方面加强学生管理能力,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要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一方面强化教学管理能力和实习实训组织能力,开设社会需要的好专业,形成社会反映强烈、具有优势的拳头专业,工学结合,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第三,持续加强行政管理能力和后勤服务能力,让全体教职员工统一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意识上来,提高服务学生的水平。第四,提高招生能力,不仅要招到学生,还要招来好的学生,要把优秀的初、高中毕业生吸引到职业学校来。第五,提高宏观决策能力,要建立市场决策联动机制,科学决策。第六,加强科研开发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增加职业学校附加值。
参考文献:
[1]郑耀涛.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系统构建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2]王利利.中等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3]刘晓帆.论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取向及建设[D].湖南农业大学,2011
[4]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D].西南大学,2011
[5]钱澄.提升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07,(1)
作者简介: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就业;高校毕业生;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预计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左右,而全国就业的增长率较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关键取决于在就业市场上有无竞争力。
一、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就业核心竞争力,或称求职核心竞争力,它是来源于管理学的概念。核心竞争力最初由美国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知识和技能。之后,随着核心竞争力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教育领域中也引入了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对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套用普哈拉哈德和哈默的定义,可以理解为: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内化了的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能够更加有效地让用人单位快速接纳自己从而取得工作机会的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下一代的生力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于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只有培养出高质量的大学生,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1、提升大学生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
目前,大学生队伍成为高校就业的主力军,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顺利就业,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提升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其顺利就业的根本条件。
2、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促进高校就业工作
目前,高校就业工作被提升到事关高校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高校就业工作,除了为大学生提供较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渠道之外,重要的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就业工作顺利开展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途径。
3、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社会稳定
高校大学生代表着社会的最高学历,他们是高校毕业生的一个特殊群体,知识层次高、活动能力强、社会影响大,能否较好实现就业,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其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关系到大学生家庭的利益,这是人民群众最关系、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迫切需要。大学生因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社会稳定。
三、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必须要着手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高校要面向社会,整合各种资源,明确办学特色,制定能够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方案。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也要通过自身努力,充分利用高校提供的各种资源,自我提高。
1、加强素质教育,突出特色教学
高校应该紧扣市场,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市场需要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毕业生。在专业设置上,要以社会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善于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据此设置新的专业,开设的专业要有实用性和前瞻性。在教学内容上,按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应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
高校教育是面向生产和管理服务一线的的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非常重要。高校必须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现在的学生缺少自我控制力,意志薄弱,缺乏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没有艰苦创业的意识和奉献精神。因此,对学生加强奉献精神的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高校必须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应该把学生的专业与个人理想、职业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 从内心热爱本专业。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才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职业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来追求。
3、做好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水平
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是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具体来讲,要从思想、心理、政策和技巧四个方面进行指导。
(1)思想指导
就业必然会涉及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观。面对地域、单位、工作岗位等诸多因素,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选择结果各不相同。就业首先是一种思想活动,这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择业观,从个人实际和自身特点出发,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做到以事业为重,勇于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建功立业。
(2)政策指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由“统包统分”成功地转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是一次巨大的深刻的转变。学校必须对学生加强就业政策指导,宣传国家及地方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原则、方针、政策以及学校的有关规定和具体实施办法。同时要对与毕业生就业有关的劳动法规、医疗保险和人事制度等有关政策进行指导和教育,以帮助学生克服在就业时因对政策缺乏了解而表现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求职技巧指导
高校毕业生求职过程是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交流和选择的过程,更是学生展示自己品质、才能和实力的过程。正确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求职技巧,是求职成功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包括指导毕业生了解求职的程序和面试时应注意的问题,如谈吐、服装、姿势等礼仪规范,以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还包括指导毕业生了解用人单位和求职岗位的相关情况,以提高应变能力。以及指导毕业生进行表达能力训练,学会介绍自己,推荐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修养、知识才能和有关特长,以提高学生对用人单位的吸引力。
(4)心理指导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是很复杂的,有的缺乏主见、存在依赖心理,有的期望过高、存在失望心理,有的低估自己、存在自卑心理等等。这要求学校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指导。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挖掘自身潜力,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其次,化解学生在就业上的心理负重感,正确分析形势,正确认识社会,正确对待失败与成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以积极、健康的心理参与就业竞争。第三,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调适,消除就业中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总之,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工作,尤其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学生工作中认真研究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和机会,我想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就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 2005(7).
[2]朱克勇,卢克祥. 刍议可持续发展下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有效培养 [J]. 高等农业教育, 2010(6) .
[3]赵志川,陈香兰. 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4).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海南要着力挖掘特色和优势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来吸引顾客。在这方面,海南可以重点开发海南的黎苗风情、热带山地温泉度假和生态文明村的休闲农业产品。在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农村地域,依托自然环境较好且结构完整的村落,利用其特有的文化或民俗风情,提供可供游乐的场地和食宿的农舍,让游人充分体验别具一格的民俗特色生活和享受浓郁的乡土风情。海南的民俗文化多集中于海南中部和南部,而这里又是森林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二者相互交叉组合从而形成复合型休闲旅游资源组合区。休闲农业和人文旅游均是以人群流动为依托的服务贸易和休闲娱乐经济,景区合作和联动是二者发展的必由之路。城郊休闲农业尤其是农家乐的发展自身定位于城市居民的休闲度假场所,附近的人文旅游景点便可与之进行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送、共同发展。
2海南休闲农业的路径选择
2.1休闲农业的企业路径选择
2.1.1通过企业重组与整合,实现经营规模化。企业进行重组与整合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实现企业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主要采用虚拟企业、外包、企业集团、战略联盟四种形式。海南省单个企业规模和产品类型都十分有限,各类休闲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不同,依据市场需求,相关的休闲农业企业可以整合休闲资源,组成一个虚拟式的企业,各自分担整个项目的一个或多个子任务,共同为消费者服务。休闲农业企业也可以采用外包制与企业签订合同,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企业。这种形式能降低外包企业的交易费用、生产成本以及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企业则能发挥其专业化优势,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并扩大自己的规模。海南省农村旅游度假、农村文化娱乐、农村酒店餐饮及其他休闲农业拥有各自的资源,满足休闲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但是单个企业很难满足所有的需求。休闲农业企业可还以以股权或契约的方式选择与自身休闲产品互补、企业间可融性高以及市场潜力大的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这种企业重组的形式是一种连续性的共生,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海南省休闲农业走企业集团化道路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大型休闲农业企业通过控股、参股、契约等方式与其他竞争性或互补企业组成企业集团,形成“核心—卫星”的网络组织。核心休闲农业企业主要专注于技术创新、公司治理以及市场营销,通过卫星组织的网络扩张,把分散的最有效部分结合起来,提高企业集团整体的持续创新能力,增强整体竞争力;卫星休闲农业企业专注于其自身业务,将核心休闲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运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中,并不断的学习实践,提高专业化水平。
2.1.2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构建企业特色和优势。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海南休闲农业而言,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构建企业的特色和优势是发展的核心问题。休闲农业需求具有多样性,只有不断的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休闲农业具有服务性,服务水平的高低是关键要素。海南省各地的休闲农业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提供特色产品和服务。针对海南省休闲农业庄园现在的休闲项目重复建设严重、缺乏创新等问题,相关企业应采取的措施是针对市场有效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供给,通过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挖掘出潜在的市场需求,具体思路有:提高对核心顾客群(即主观上有较强的参与休闲农业体验的愿望的顾客)的吸引力,培养出核心顾客的忠诚度;充分考虑非核心顾客群(包含那些认为对休闲农业体验可去可不去、或者原本没有去的愿望的顾客)对于休闲的个性需求;针对消费群体的不同消费能力,设计不同比例的、各种价位的产品和服务;将包括现代农业科技在内的新技术综合运用进去,提高产品和服务科技含量,增加顾客对现代农业科技的了解和兴趣。
2.2休闲农业的产业路径选择
2.2.1横向产业分工与产业融合。休闲农业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享受需求的新兴产业,行业种类众多。而现阶段海南省休闲农业整体上分工不明确、建设项目同质性高、产品和服务没有特色,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休闲需求。因此有必要进行休闲农业横向分工,使得海南省休闲农业不同行业分工互动,互通有无,解决消费者的吃、住、娱、游、购等各种休闲需求。除了分工之外,还要促进休闲农业的产业融合即休闲农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相互扩散和渗透。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主体休闲农业内部各行业通过资金、产品、市场等方面的渗透和交叉,以及服务理念、技术手段和基础设施的渗透和共享,最终形成一种各行业交叉共存、复合型的新型行业关系。如作为休闲农业子类的农村休闲度假、农村休闲文化娱乐、农村休闲旅游、农村休闲酒店餐饮,通过企业间的相互投资渗透,农村休闲度假可以与餐饮购物融合起来,为休闲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一站式服务。
2.2.2深化纵向分工,完善休闲农业产业链。由于游客对于休闲服务需求是多样化的,使得休闲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必须要依靠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企业共同合作,休闲农业必须深化专业化分工、完善产业链。而休闲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又有着不同程度的纵向分工,所以深化休闲农业的纵向专业化分工是完善休闲农业产业链的前提。现阶段海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处在一种分工的初级阶段,即休闲农业内部存在分工,但是分工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也就无法将各类业务整合成为产业链条。具体来讲,深化纵向专业化分工,构建休闲农业产业链条要从培育产业链节点处关键企业出发,以休闲产品生产的增值过程为实施环节,构建和整合休闲资源,注重专业化的服务品质,加强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构建休闲农业的产业链条。在产业链构建过程中,还要注重产业链辅助环节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及政府在此过程中发挥的指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2.2.3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集群化发展。目前海南省已建设休闲农业园区130多个,但它们都分布在全省各个区域,并且各个区域之间的发展又极不平衡,大部分的企业在空间布局上比较分散,对各种资源无法集约化的开发利用,没有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休闲农业集聚带,尤其是无法实现点—线—面的发展模式。集群化能通过区域内各种能量物质和信息在空间范围内的流动与结合,提高物质、信息、人才的交流频数,实现休闲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整合。国际旅游岛建设必然要求海南省重新整合各区域的休闲农业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使资源在不同区域间流动配置,增强休闲农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区域休闲农业集群,首先,应立足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周边区域市场为导向,依托自身丰富的资源发展适合本地区的休闲农业产品及服务,在空间上形成产业“点”的发展。其次,大力发展主体休闲农业的产业支撑系统,实现产业链各节点上的企业在空间经济结构上的集聚,形成产业发展的“点—线”模式。最后,随着客流的不断增多,吸引大量区域外资源进入区域内,形成休闲农业在“面”上的发展,进而优化休闲农业空间产业布局。
2.3休闲农业的宏观路径选择
2.3.1跨区域休闲农业合作。国际旅游岛建设使得海南的经济自由度、开放度和要素流动性大大提高,各区域完全可以从市场开拓、信息建设、资本联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合作,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如在市场开拓方面,休闲农业企业、旅行社、行业协会和政府要共同努力,各区域之间要联合宣传。信息建设方面则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强对海南休闲农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详细介绍各大休闲农业景区、企业,并将酒店、旅行社、交通企业等相关行业的信息与之结合,实现跨区域的信息流和电子商务。而在资本和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利用较为发达的海口的资源来弥补其他区域的不足。
2.3.2休闲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休闲农业的产业边界包含了从农业技术到农产品、从组织到业务等多层面的边界,而技术创新、政府管制或市场需求改变等都有可能引起技术边界、产品边界、市场边界及产业经济活动的业务和运作边界的模糊或消失,导致技术融合、业务与管理融合、市场融合等。这样就会发生休闲农业与文化产业、休闲农业与工业、休闲农业与体育业以及休闲农业与商业的融合等,这些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休闲农业为载体吸引客流,以文化产业、工业以及体育业的产品、服务为内容,整合区域优质资源为手段,最终实现区域休闲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城市休闲产业与休闲农业之间的横向或纵向的关联性也极强,休闲农业的兴起和繁荣,为形成城乡一体化的互惠共生和统筹发展提供可能。目前要做的就是加快对流性客源市场建设,针对城市休闲项目与休闲农业资源不同,发挥比较优势,结合对方市场发展互补的休闲产品,形成城乡旅游目的地系统与客源地系统的双向互补关系,即城市休闲满足了乡村客源的需要,休闲农业又满足了城市客源的需求,互动交换、双向对流的城乡休闲流共同增加了区域休闲一体化的流动。并建立统一城乡休闲活动宣传营销系统,加大城乡休闲活动知名度,以培育城乡互动休闲旅游品牌,逐步实现城乡休闲产业互动、一体化发展。
3结语
【关键词】民间资本 核心竞争力 银行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在银行领域的实践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文章阐述公司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集体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能力。按照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观点,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核心竞争力应反映客户长期最看重的价值,要对客户的核心利益有关键性的贡献。
其次,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独树一帜的能力,并且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替代。
第三,核心竞争力应具有延展到更广泛市场领域的能力。
先进的业务开展理念与产品多样化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银行产品的研发离不开资金的支撑,尤其是现代商业银行为了开展多样化的资产业务已经走过了从被动负债到主动负债的过程。如今随着“新36条”的提出,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提出了明确的实施意见,因此,商业银行要培育自己的业务发展核心竞争力,就要从资金来源着手,利用强大的民间资本支持开拓业务创新领域,占领市场的至高点。
二、民间资本进入银行的方式
(一)民间资本可通过发起设立、认购新股、受让股权、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投资银行金融机构。
(二)允许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涉农企业,运用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或参与农村商业银行增资扩股。
(三)民间资本参与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民营企业参与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处置的持股比例可以适当放宽至20%以上。民间资本参与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或增资扩股。村镇银行主发起行的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为15%。
(四)民间资本可以投入建立投资信托公司、民营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并且发起设立或者参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增资扩股。
三、引入民间资本于银行业产生的问题分析
(一)钱袋子效应
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银行资本来源渠道比较单一,资本扩张路径也比较狭窄,银行经常性增资扩股不现实,特别是还处于发展初期的民间资本,在促进银行稳健经营上往往缺乏远见。民间资本一旦业务开展膨胀,而没有后续资金跟进,就可能产生钱袋子效应,成为民间资本借钱生钱的袋子。
(二)关联交易风险
注入民间资本的主体银行因由民间资本出资组建,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容易产生家族化管理倾向,从而将贷款发放给自己的内部人员,极易出现违规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的现象,导致银行的信用风险。
(三)公司治理结构发挥功能缺失
至今由于银行业的特殊性,以及相关基础制度的不完善,民间资本参与公司治理方面难有根本性改变,由民间资本组建的村镇银行成为了发起行的分支行,不能实现其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
四、民间资本进入银行助力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
(一)充实银行资本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创造资金来源
银行利率水平较低,导致存款意愿不强,单靠吸收存款支撑资产业务的发展,滞缓了银行的业务拓展和业务竞争,民间资本的进入恰好增强了银行的经济实力,增进了银行的业务拓展,对银行业务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银行资产结构多元化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民间资本对市场十分敏感,对银行的经营形成一种内在的压力,同时民间资本的进入改变了银行资本的结构组成成份,有利于实现其体制的组成改革。私有化的民间资本的进入,更加注重市场规律和法人管理,强化了资产结构多样化的发展,致力于通过民间资本的进入拓展银行资产业务更广阔的空间。
(三)民间资本的进入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中小企业和农村金融市场融资
1.助力中小企业融资
民间资本进入银行,可以给银行注入新鲜的血液,增高民营资本在银行股权中所占的份额,使其可以更加清晰明了的定位自己的市场,同时保证了银行有能力去解决当前急待解决的民营性质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2.助力农村金融市场融资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缺位,农村经济往往依赖民间信贷筹措资金,存在一定程度金融风险。民间资本进入银行,可以促进建立起为农村经济服务的中小型银行类机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市场融资难题,及时阻止民间借贷的不良效应。
五、合理引入民间资本于银行业的相关政策措施
(一)完善法律制度
虽然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文件,放松垄断性行业的进入管制,但所有这些都是停留在政策文件和部门规章的高度。完善法律制度要重点加强对民间资本产权保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
(二)加强金融监管
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规中对于社会中介组织在银行监管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非官方的市场化金融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在整体银行监管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确立银行年度计报表的外部审计为银行的法定义务,加强市约束力量的建设,从而保护银行各相关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