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观察一种小动物范文

观察一种小动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观察一种小动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观察一种小动物

第1篇:观察一种小动物范文

第20课《纸杯变变变》

教学目标:

1、尝试用纸杯进行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感受纸杯的多变性,易操作性,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观察、小组合作能简单的设计、制作作品并进行评价,体验制作的乐趣,增强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激发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剪切、粘贴、描画等方法,将纸杯制作成小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动脑思考设计造型,使纸杯变得形象有趣。

教学准备:课件、示范作品、纸杯、卡纸、剪刀、胶水、双面胶、透明胶、彩笔、垃圾袋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孙悟空吗?你知道孙悟空会多少变吗?记得孙悟空曾变成一只小虫子随着茶水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痛得铁扇公主死去活来。现在孙悟空变成了一个纸杯,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出示纸杯)看,孙悟空还会变成什么?变成一只小天鹅了。有趣吗?今天的课就和纸杯有关,纸杯是我们常用的生活物品,但纸杯是一次性用品,用完后会被丢弃。在这节课上我们就变废为宝,用纸杯变出各种小动物来。(揭示课题:纸杯变变变)

二、大开眼界

1、纸杯大变形。

小朋友们,纸杯不光可以变成小天鹅,还可以变成小老虎,小狮子,梅花鹿等各种小动物。(课件出示)下面请同学们认真欣赏这些作品。

2、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用心思考,纸杯是怎么变的?

三、创意空间

1、提问: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的吗?

总结:同学们通过看书自学,了解到了制作方法有三种,(课件出示三种制作方法)概括一下,一种剪切杯身直接造型,如小乌龟。一种在杯身上面进行添加装饰的方法,如小兔子、小老虎等。还有一种是改造、剪切纸杯的方法,如小天鹅、梅花鹿等。

2、制作步骤:

(1)构思,(2)画,(3)剪贴,(4)装饰。

如果我们能够很巧妙的利用他们身上的花纹和图案做出来的作品会更吸引人。

3、教师简单示范几种制作难点

(1)剪切杯身

(2)解决小动物头尾相对的问题

四、创意创作

1、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利用纸杯制作小动物的三种不同的方法,你想不想利用这三种方法再变出其他不同的小动物来呢?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方法,就可以变出好多种不同的小动物。请每个同学拿起自己的纸杯,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可以横的看、竖的看、正的看、反得看,在看的过程中,与我们平时记忆中的小动物形象相结合,就可以想象出它适合制作的小动物形象。好好想一想,并试着和小组成员说说自己的想法。

2、作业要求:运用裁剪、粘贴等方法,把纸杯变成形态各异的小动物,并装饰漂亮。

3、提出作业要求:

(1)

要求每个小组内选好组长,共同定好计划,准备完成什么作品,组内成员要有分工,如材料员、剪纸员、粘贴员。

(2)完成之后,给作品起一个名称,并做好上台展示的准备。

(3)

温馨提示:使用剪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双面胶,请将不用的材料放进回收袋,保持桌面卫生。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中碰到的困难。

五、作品展示

1、组织学生评价。

我们请每组选派代表上来介绍作品,介绍时要把作品名称和作品特色说清楚。其他同学当评委评一评,比一比。

2、颁奖。(最后要评选出最佳速度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最佳表现奖等)

六、欣赏拓展

第2篇:观察一种小动物范文

(一)怎样写物品

1、抓住特征

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抓住物品的特点写,就是抓住了这一物品是区别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

(1)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样写动物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爱小动物,看了以后总想把它们写出来。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呢?

1、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三是按顺序:先整体-再局部-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动物也有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样写植物

提起植物,小学生的脑海里会出现许多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要将平时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很多同学却感到很难,有的觉得无话可写,有的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怎样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很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3、写观察日记

可以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描述某种植物在一段时间里的生长、发育情况。

4、以四时变化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各具特色,所以,还可以其四时的变换顺序。

5、托物抒怀,借物咏志

写植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外形和色彩的描写上,还应该在文章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这种方法,要借助例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态的同时,赋予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

很多状物类记叙文常常是通过描摹物体的外形特点,来揭示某种深刻的意义。作者先描写了物体的外形特点,再写物体做过的动作过程,最后由这件物体联想到农民,想到农民们也像该物体一样辛勤地播种、耕耘、收割,“为别人贡献多,为自己留得少”。这样把物体与农民联系起来,突出农民们辛勤劳动,为大众服务的精神。这样的描写,文章才有一定的思想性、可读性。

怎样才能使状物文章的写作目的明确呢?

首先要仔细观察所写的物体,熟悉并掌握它的特点,分析思考这些特点与人或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3篇:观察一种小动物范文

步骤:

一、正方形粉色皱纹纸按虚线对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二、按箭头所示方向对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三、按箭头所示方向对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四、剪半个花瓣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五、将两朵四瓣花粘在一起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六、完成图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中班社会活动设计--认识荷花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荷花的外形特征,知道荷花在夏季开放,欣赏荷花的美丽。

准备:

请家长利用假日带领幼儿到公园欣赏荷花。

活动与指导:

1.教师请幼儿说说假日里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好不好看,香不香?引起幼儿对于荷花的兴趣。

2.观察荷花。请幼儿观察图片,说说荷花是什么颜色,花朵像什么?荷叶像什么?

3.教师总结,夏天的时候荷花开了真是好看。

4.观察莲蓬。教师出示莲蓬,告诉幼儿莲子宝宝就藏在莲蓬里,请幼儿来找一找。

――莲蓬像什么?莲子都藏在莲蓬的什么地方?

――尝一尝莲子的味道怎样?

5.教师总结。请幼儿将莲子放在科学区内供大家观察。

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蝴蝶

准备材料:彩色正方形纸、剪刀、胶棒、蜡笔。

制作过程:

1.将彩色正方形纸沿图2虚线对折,注意角对角,边对边;

2.用剪刀按照图3剪下阴影部分;

3、按图4所示,沿虚线朝箭头方向打开;

4、将图4翻个面,用蜡笔画出翅膀,用剪刀剪一些五彩纸片粘贴在翅膀上,蝴蝶就做成了。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小鱼

材料:皱纹纸、电光纸、旧挂历纸。

方法:

1、正方形按虚线向对角线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2、按虚线向对角线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3、按箭头所示方向对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4、按箭头所示方向折。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5、完成图。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蘑菇

材料:电光纸

方法:

一、正方形按虚线向对角线折叠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二、按虚线及箭头所示方向向上向下折叠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三、折好后的背面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四、在折叠好的蘑菇上面画上花纹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中班阅读活动――动物的叫声

更多有关“幼儿阅读”的精彩内容,请关注20xx年专题——

活动目标:

1、学会认读汉字叽、呷、喵、咩,发准读音。

2、通过认读活动,初步了解汉字的一种规律,即以“口”为偏旁的字均与口有关系。

3、知道汉字的结构,培养幼儿认读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字卡叽、呷、喵、咩,动物图片,

2、幼儿人手一份字卡,以及每位幼儿一个字宝宝。

3、其它动物及字卡

活动过程:

1、以猜谜导入活动。

今天有一些小动物要到我们班来做客,你们欢迎吗?(欢迎)我们一起把它们从谜语里找出来吧。(小鸡、小鸭、小猫、小羊)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动物叫声,并学习相应字卡。

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把它们都找出来了,表扬一下自己。我还要考一考你们:这些动物的叫声都一样吗?”(不一样)依次学习四种动物叫声,并出示相应字卡。

师:“这些字里面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看一看它们哪些地方是一样的?(都有一个口)为什么都有一个口字呢?”(因为这些字都是从嘴巴里发出来)

教师小结:原来这些字宝宝里面都有一个口字,我们就把它称为口字偏旁。(出示字卡,认读两遍)

3、游戏《我的小鸡在哪里》

(1)教师介绍游戏方法:老师说什么小动物在哪里,你们就学小动物的叫声说xxxx在这里,

(2)请你把什么小动物叫声的字宝宝举起来,并说出字宝宝的名称。

(3)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字宝宝,在玩一次游戏。

(4)送字宝宝回家。

4、幼儿操作

(1)教师讲解操作要求:卡片上有一些小动物也想找字宝宝,你们愿意帮它们找吗?(愿意)先看一看是什么小动物,再从篮子里找到与小动物叫声的字宝宝贴在小动物的旁边,贴好后读读字宝宝。

(2)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

第4篇:观察一种小动物范文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4、95页。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3.通过对身边有趣的事例调查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会填条形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

课件、统计图练习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小老虎、小狗、小兔、乌龟)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动物,喜欢吗?你最喜欢哪一种小动物?

2.请学生在①号练习纸上"√"出来,然后交给组长。

3.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大家的喜欢各不相同,谁来猜一猜:喜欢哪种动物的人数最多,喜欢哪种动物的人数最少?用什么办法就能知道呢?

(板书:统计)

二、合作探究

(一)统计本班同学最喜欢的小动物。

1.确定记录方法

你想用什么符号把同学们最喜欢的小动物的人数记录下来呢?(、 、 、√、正…)你认为用什么方法最好?

明确:画"正"字是人们经常使用而且又非常方便的一种方法。你知道怎样画"正"字记录吗?现在我们就用画"正"字来记录喜欢各种小动物的人数好吗?

2.收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

(1)任务分工

A.老师唱票,一生监督。

B.学生画"正"字记录喜欢各小动物的人数。

C.派两个学生代表到黑板上记录。

(2)师生合作整理数据(用②号练习纸记录)。

(3)完成统计表(用③号练习纸)。

提问:你怎么数得这么快?喜欢哪种动物的人数最多?喜欢哪种动物的人数最少?

(4)质疑:可是小动物不识字,只会看图。有没有更直观的方法让小动物一眼也能看出喜欢自己的人数到底有多少呢?

3.制作统计图

请拿出④号练习纸,别着急,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可别忘了先填纵轴上的数据,再完成统计图。

(一分钟后……)同学们是不是遇到困难了?格子不够怎么办?同桌商量一下,研究一个最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有信心吗?

4.展示不同方法,学生评价

师:谁来给大家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预设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用1格表示1人,格子不够,在旁边涂的。

格子不够的问题他是这样解决的,你有什么看法吗?

生:这种方法解决了问题,但似乎不太美。

师:想办法改进一下好吗?

第二种:也是1格表示1人,格子不够,往上画格继续涂完的。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份作品,怎么样?

第三种:1格表示2人的。

师:刚才的两份作品都是用1格表示1人,也就是一格表 示1个单位的方法来制作统计图,再来看看这个同学的作品。

请说说:1格表示几人?他的方法你听明白了吗?谁能再说一次?大家认为这种方法怎么样?对比这三幅统计图,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呢?

明确:遇到统计数据较大时,1格表示1个单位就不合适,用1格表示2个单位更好,而且很容易看出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生:老师,如果喜欢乌龟的人数不是4人而是5人,怎么涂?

真巧,这些数据都是双数,二(1)班的小朋友就最喜欢的小动物也作了统计,请看他们的统计结果:

课件出示: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统计图。

先看清1格表示几人,再涂一涂。(用⑤号练习纸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展示交流:有问题请教这位同学吗?单数格怎么表示?

(1格表示2人,半格就表示1人,所以……)

有没有和他涂得不一样的?

5.对比质疑横着涂、竖着涂和斜着涂三种情况:这三种方法你有什么看法?

(横着涂:可以清楚地看出条形顶端所对应的数据在几和几之间,就是几人。竖着涂和斜着涂:看不清楚数据到底是几,因此采用横着涂它的一半。)

6.看图回答问题,并提出问题

观察条形统计图,你能知道什么数学信息?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出示问题逐一解决)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7.小结质疑

(1)看来统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信息,还能知道每条信息之间的关系,统计的作用可真大!

(2)如果要统计二年级所有同学最喜欢的小动物,你觉得 1格表示2人还够吗?那1格还能表示几人呢?

8.生活中的统计

1格可以表示1个单位、2个单位,也可以表示多个单位。 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1格表示的数量。你细心留意过吗?(出示生活中统计的例子)

三、联系生活,巩固提升

1.为了弘扬奥运精神,提高全民素质,各地都在举行全民健身活动,我们宜州市二小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运动,这是二小二(2)班同学课外参加体育运动的统计图。(出示统计图)

2.看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提问: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三项运动?二(2)班有52人,还有多少人没有参加体育运动?你想对那些平时不喜欢运动的孩子说些什么吗?或者给他们提个建议吧!

四、总结全课

时间过得真快,下课时间到了,回忆一下,今天我们学的统计与上学期学的统计有什么不同?课后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统计,看看从中你又可以发现什么信息和问题。

反思

"统计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亲身经历的基础之上的。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和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让学生在统计的实践过程中,形成认知冲突,进而探索解决"以1当2"的问题。教学中,能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合理选择素材,引导学生在生动、有趣、现实的生活情境中,自主探索,自主发展,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来源于生活,发展了统计观念,培养了实践能力。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

一、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应尽可能创设真实有趣的学习情境。因为真实有趣的学习情境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开课时,我用学生非常喜欢的小动物(老虎、小狗、小兔、乌龟)引入新课,当孩子们看到这些活泼的小动物时,不禁发出欢呼声,他们很喜欢这些小动物,从而积极的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紧接着我让孩子们"√"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一直到画正字统计喜欢小动物的人数等等,这些统计活动都跟他们有直接联系,让他们始终处于想学、要学的积极状态中,实现了"我要学"的现代教学思想。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尝试、体验、探索、反思和感悟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现代教学观认为:老师应向学习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阅读、比较、解释、选择、预测等过程,在丰富的体验中建构强有力的统计观念。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以师生合作的方式,经历数据收集整理过程;其次,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尝试完成统计图,在制作统计图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格子不够没法涂下去,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此时,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他们同桌商量: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格子不够的问题?孩子们的创造还挺独特:有用一格表示1个单位,涂到格子外面去的;有用一格表示1个单位,涂到旁边去的;更让我高兴的是产生了用一格表示2个单位的。新知在个性化的学习中孕育了。适机我让学生展示了以上三种不同风格的学习作品,在比较中孩子们发现:用一格表示1个单位涂到外面去或者涂到旁边去的方法不够简洁、美观;而以一格表示2个单位的创作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更简洁美观。在对比中,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图的制作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格表示的数量。最后让学生观察"以1当2"的统计图: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也实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这一新理念。

三、充分的预设与灵活运用生成资源相辅相成

传统的教学往往只追求教学环境相扣,突出教师的精彩表演而忽视学生的个性思考。新理念下的教学则不然。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素材是课堂生成的。在让学生统计各自喜欢的小动物时,我预设了四种可能:一是最喜欢各种小动物的人数比较平均时,学生可能用1格表示2人;二是学生可能还是用1格表示1人的;三是如果喜欢某种小动物人数很多时,可能会出现1格表示3或者更大的单位;四是如果只有双数数据没有单数数据时怎么办?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喜欢各种小动物的人数是比较平均的:小老虎6人,小狗8人,小兔12人,小乌龟4人。学生动手涂一涂时发现格子不够,我及时抓住这一生成资源,追问格子不够怎么办?引导同桌商量办法,最后全班交流,最终得出最优方案(1格表示2人比较合适)。此时,教室里又传来了一个声音:老师,1格表示2人是好,但如果喜欢乌龟的人数不是4人而是5人,怎么涂?同学们议论开了,在4和6之间涂半格……在一阵热烈的交流后,我说孩子们:光讲不行,既要会讲,还要会做,那才叫会学。同学们又进入了新知的探索中,最后,同学们展示了:横着的一半,竖着的一半,还有斜的一半。比我预设的还多了一种,同样在观察、辨析、反思中,孩子们明确了:横着涂半格直条顶端才能对齐,4和6的中间就是5人。这样的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课堂也因预设与生成而更加精彩。

第5篇:观察一种小动物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 活动兴趣 开阔视野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改革,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走进幼儿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兴趣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加强、园本文化的营造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根据幼儿的特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幼儿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早期智力的开发,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为幼儿教学活动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使幼儿在活动中愿学、乐学、爱学了,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下面我就多媒体的运用为幼儿教学活动增添了光彩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的运用,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对新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观察、认识,教师引导起来轻松、自如,幼儿学习起来积极、投入,效果显著。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就强调了兴趣是幼儿活动的内在动力,只有“乐之”,才能“乐学”。多媒体中的一个个画面形象生动、活灵活现,幼儿爱看、乐看。借助多媒体教学,幼儿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特别浓厚。例如:在《看图列式计算》的教学活动中,我借助多媒体引导幼儿:“今天天气真好,许多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你们知道谁来了吗?”在提问的同时,多媒体中许多小动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幼儿眼前,幼儿顿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热情高涨地想看看到底来了哪些小动物,这就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多媒体的运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 

幼儿时期是人生智力开发和品德形成的起始阶段,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年龄尚小,观察事物、学习知识主要依赖大量生动有趣的视听形象提供信息,获取较为肤浅的概念和直接的经验。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使幼儿通过视觉感受到了教学的丰富性,让幼儿立体地认识了事物,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无形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同时使一些难懂的问题简单明了。例如:在《有趣的排序》教学活动中,我借助多媒体引导幼儿观察一条漂亮的花裙子上花纹的变化规律,幼儿被裙子上的花纹吸引,在动态花纹中较清楚地找出了花裙子上多处花纹的变化规律,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让幼儿轻松地学到了知识。又如:在《有趣的相邻数》的教学活动中,我运用多媒体使一至十的动态数字由顺时针方向依次出现,幼儿在观察中很自然地了解了十以内数字的邻居是谁,也较轻松地认识了什么是顺时针方向。 

三、多媒体的运用,开阔了幼儿的视野 

幼儿园的教育,将大千世界中各种各样的知识传授给幼儿,同时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由于幼儿生活经验有限,有些知识内容是幼儿不具备的,这就存在如何提取、选择教学内容的问题。多媒体的运用,就很好地丰富了幼儿的教学活动内容,同时开阔了幼儿的视野。例如:在《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教学活动中,我让幼儿说一说,祖国的什么地方很美丽?幼儿一片茫然。借助多媒体引导幼儿欣赏祖国的名胜古迹、大好河山,幼儿一下子知道了祖国的山美、水美、物美、人美,同时激发了幼儿保护环境的愿望。又如:在《有趣的动物尾巴》的教学活动中,我借助多媒体不仅让幼儿一目了然地了解了书中小动物尾巴的作用,而且让幼儿生动形象地了解了书本以外的许多小动物尾巴的作用。多媒体的运用,不但使幼儿轻松地学到了知识,而且开阔了幼儿视野。 

四、多媒体的运用,拓展了幼儿的思维 

多媒体的运用,为幼儿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想象空间,拓展了幼儿思维,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例如:在《有趣的圆圈》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呈现出了动态的圆形,幼儿由此想到了皮球、太阳、小朋友的头、大红花……又如:在《7的分解》的教学活动中,我借助多媒体让幼儿给7个小矮人安排住房,老师运用多媒体先安排了一种住法后,幼儿很容易地想到了其他4种住法。多媒体的运用有效地拓展了幼儿的思维,其乐融融。 

五、多媒体的运用,增添了游戏的趣味性 

多媒体课件所营造的氛围轻松愉悦,出现的画面生动形象、自然逼真,声音优美的动态画面能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如果将多媒体课件与游戏结合运用,则更能让幼儿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使幼儿游戏的趣味性更浓。例如:在教学《十以内的单双数》的教学活动中,我借助多媒体玩了“逛动物园”的游戏,幼儿看着活灵活现的动物形象非常喜欢,很轻松地认识了很多动物,并且点数出了动物的个数,还为动物宝宝找到了朋友。幼儿在多媒体的引导下,游戏的积极性更高了,不仅活跃了气氛,而且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又如:在《动物音乐会》的教学活动中,我借助多媒体中的音乐,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使幼儿兴高采烈地模仿出小动物的叫声,还风趣地表现出了小动物们走路的特点。 

六、多媒体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因此不能夸大或过分依赖于它,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改革,在改革中不断进取,以完善它的作用和功能。多媒体课件不能滥用,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许多教师认为,要实现教学的现代化,就必须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活动,就等于已经现代化了。于是公开课、汇报活动中出现了滥用多媒体的现象,不管活动是否需要,一律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比如:引导幼儿进行粗细的比较,一改过去用实物操作,而在大屏幕呈现两根木棒,请幼儿比较粗细。这就混淆了多媒体的作用,从而减少了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的能力。 

多媒体的运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专业和以及教育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用为幼儿的教学活动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所以说,幼教工作者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光和热,使多媒体为幼儿教学活动再添光彩。 

参考文献: 

第6篇:观察一种小动物范文

【关键词】盖板;钢化玻璃;透明观察;抗压带提钩槽型

引言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为满足社会电力需要,电力部门所管辖的变电站数量不断增加,设备巡视和维护任责任度越来越沉重。电力电缆一般都安装在电缆沟道内,电缆沟道每隔一段距离均会铺设电力盖板[1]方便后续维护,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水泥盖板,笨重且不透明,因防小动物巡视和维护检查不到位引起的事故时有发生[2]。故此,有必要对盖板进行革新改良,增强功能和提高安全水平,实现巡维的飞跃。

1.目前使用水泥盖板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目前,电网中绝大多数变电站等场所采用笨重的水泥盖板,有的甚至不带可提钩槽,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

(1)水泥盖板不透明,盖板配合沟道设置,盖板下面安装有电力设施,维护人员必须掀开盖板才能对电力设施进行观测;

(2)水泥盖板笨重,维护人员劳动强度大,提起盖板时,非常费时,费力;

(3)盖板安装及掀起的操作不便捷,需多人用铁撬笔等工具才能很费劲地将盖板提起,容易造成盖板损坏、人员受伤。

由于上述几个原因,人员因维护繁锁而造成巡视、维护不到位,进而导致小动物引发的事故隐患。

2.抗压带提钩槽型透明观察盖板的设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透明观察盖板,维护人员可直接对盖板下的电力设施进行观测,同时具有抗压重量轻,便于提起,避免盖板损坏,减小劳动强度及维修事故发生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经反复研究,一种抗压带提钩槽型透明观察盖板被设计出来,其设计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该透明观察盖板包括透明基板及基架,基架分别设置在透明基板两侧下方,透明基板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提沟槽,基架匹配第一提沟槽处设置有第二提沟槽。

透明基板通过粘接胶与基架贴合连接。透明基板包括第一钢化玻璃及第二钢化玻璃,第一钢化玻璃与第二钢化玻璃通过透明胶层贴合设置。胶层为PVB、SGP、EVA材质的中间膜构造。透明基板上开设有限位孔,基架上开设有固定孔,限位孔与固定孔通过外接螺栓匹配对接。第一提沟槽与第二提沟槽呈环形跑道构造,一侧边长于另一侧边。基架截面为方形结构,由不锈钢材质构造,基架为中空设置。

3.抗压带提钩槽型透明观察盖板的操作

本方案盖板通过将透明基板固定在基架上方构成,并铺设在事故油池、电缆沟、防火墙进出口、电缆竖井等上方,维护人员方便从透明基板上方对盖板下方的电力设施进行观测,避免将透明基板掀开进行观察检测,减少了不必要的操作步骤;同时,设置第一提沟槽及第二提沟槽,方便外部提钩插入其中至基架下方,将提钩旋转一定角度后即可轻松将透明观察盖板提起,避免了维护人员在需要对电缆沟道内的电力设置进行维护修理时利用铁撬施力对产品造成的损坏,结构简单及操作轻便,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改善了维护人员的操作环境,降低事故隐患的发生率。

图1 透明观察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 透明观察盖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3 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提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4标号说明:透明基板10;第一钢化玻璃12;第二钢化玻璃13;透明胶层14;基架20;第一提沟槽11;第二提沟槽21;提钩30;

4.抗压带提钩槽型透明观察盖板的特色和优点

透明胶层将第一钢化玻璃[3]及第二钢化玻璃粘合为一个整体,钢化玻璃的厚度可根据承重要求选择生产,通过在第一钢化玻璃及第二钢化玻璃之间采用透明胶层粘合的技术,使得产品抗压性好,而且在钢化玻璃受外界冲击力破损[4]后不易被贯穿,钢化玻璃产生的碎片不会脱落,而是与透明胶层紧紧地粘合在一起,提高了安全性。基架为不锈钢材质构造,使得基架与透明基板固定强度更高,同时,增加了基架自身的使用寿命及可回收能力;基架截面为方形中空结构,利用中空方管状的基架对透明基板进行支撑,重量减轻,约为同等设计要求水泥盖板质量的一半,大大增加了产品的可操作性。 抗压带提钩槽型透明观察盖板具有两大优点:

(1)提高巡视效率

通过安装抗压带提钩槽型透明观察盖板,人员对变压器事故油池、电缆沟、防火墙进出口、电缆竖井等处巡视时,实现不再需提起盖板即可达到观察盖板下的对象,是此类巡视项目的一项创新。以前,防小动物巡视和事故油池巡视需掀水泥盖板,至少两人同时进行,花费耗时,防火墙进出口处盖板约5分钟/块,电缆沟处盖板约10分钟/块,变压器事故油池处盖板约30分钟/块,平均防小动物巡视一个站约15分钟到位时间+75分钟提盖板时间=90分钟;现在,一个安装透明盖板的变电站防小动物巡视无需掀水泥盖板,只需一人进行,只需约15分钟到位时间,效率是15/90=1/6,是原来用时的六分之一。

(2)提高维护效率

通过安装抗压带提钩槽型透明观察盖板,在维护盖板下的对象时,原揭开无带提钩槽型水泥盖板,用撬笔约需2-3人,防火墙进出口处盖板约5分钟/块,电缆沟处盖板约10分钟/块,变压器事故油池处盖板约30分钟/块,平均一个站75分钟提盖板时间;现在,带提钩槽型透明观察盖板,需2人,防火墙进出口处盖板约10秒/块,电缆沟处盖板约20秒/块,变压器事故油池处盖板约1分钟/块,平均一个站约1.5分钟提盖板时间,效率是原来的五十之一。使用本方案透明观察盖板,替代原水泥盖板,搬运重量约为原来的2/5,对安风体系里要求的人机工效改进作出较大贡献。

5.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站新设备快速增加,人少设备多,维护量越来越大。若按目前变电站等场所采用笨重的水泥盖板,巡视维护时,需多人用铁撬笔等工具才能很费劲地提起盖板,造成盖板损坏、人员受伤;人员因维护繁锁而造假不巡视,维护不到位产生小动物事故隐患。通过抗压带提钩槽型透明观察盖板的研制,不用掀盖板就能观察到盖板下的目标,质量轻,带提钩槽,方便提起盖板进行维护。此盖板的安装应用将是南方电网巡视项目的一项创新,本方案的应用节省了巡视和维护的时间,提高了效率,改善了人机工效,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更为便利和人性化,有利于缓和南方电网目前人力资源相对紧张局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很强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健,赵智峰.浅论电力电缆的敷设、安装及试验[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02).

[2]高晓欣.电力电缆故障分析与探测[D].山东大学,2012.

第7篇:观察一种小动物范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母的大小写。

2. 认识四种标点符号及它们的用法。

3. 读句子,在一定语境中进行句式的初步训练。

4. 熟记成语。

5. 朗读背诵古诗。

6. 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

7.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一幅图,并有条理说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认识标点,知道它们不同用法。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2

作业设计:连线,读背训练、写字、说话。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齐背字母表。

(2).启发学生将形状基本一样的字母连起来。

(3) 引导学生将形状比较接近的字母连起来。

(4).引导学生将形状有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

(5).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对着读,边读,边注意他们的形状。

3. 练习。

(1).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G W Z M Q D F B N

W m g s f b n z q

(2).指名认读对照。

(3).出示填充题,让学生在括号里写出相应小写字母。

F( ) G( ) Q( ) D( ) M( )

二.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标点符号歌》。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讲解。

3. 练习。

(1) 学生自由读。

(2) 指名读。

(3) “开火车”练习朗读。

4. 反馈,检查朗读。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学习第一组句子。

a. 出示三个句子。

b. 指名读。把句子中的“渐渐”去掉,在朗读时与原句比较,体会“渐渐”的意思。

c. 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天气是不是一下子就凉了?高粱是不是一下子就熟了?天色是不是猛得一下子就黑了?进一步体会“渐渐”的含义。

d. 再读原句,让学生具体感受“渐渐”一般用来表示事物的逐渐变化,这个变化需要一定时间。

(2).指导学习第二组句子。

a. 出示句子,自由读。

b. 指名读第一行两个句子,思考:这两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c. 指名读第二行,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d. 再指名读这一句,“又”要读重音,表示强调。

e. 学生自读第三行句子,边读边思考:这句话中的两个意思哪个更重要?

f. 指导学生用重音读出“不但……而且……”,初步体会递进句式表达的意思。

3. 练习。

反馈练读,在读中体会三句话的含义。

二.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学生自由读。

(2) 教师范读。

(3) 学生自由练读。

(4) 理解成语发意思。

3. 练习。

(1) 学生自由练背。

(2) 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 集体齐背。

(2) 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练习。

(1) 指名认读。

(2) 引导学生说说书写是注意点。

(3) 指导,范写。

(4) 学生练习,师巡视。

3. 反馈。

(1) 出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学生。

(2) 指出存在的不足。

二.教学第六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谜面,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边猜。

(2) 揭示谜底。

(3) 教师范读。

(4) 学生自由练读。

3. 练习。

(1) 同桌互读。

(2) 指名读。

(3) 反复练读。

4. 反馈。

(1) 指名试背。

(2) 集体背。

(3) 指名背。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 审题

1. 揭示说话的话题:可爱的……

2.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要求。

二.指导

1. 指导观察。

(1) 出示观察图画的要求。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你最喜欢的小动物,要抓住小动物的特点。

(2) 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2. 指导说话。

(!)指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

(3) 指导学生按从头至尾的顺序说说小动物的样子。

三.练习

1. 学生同位练说。

2. 指名说。

3. 评议、补充。

第8篇:观察一种小动物范文

一、说内容

由于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认识梯形,对中班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因为梯形是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概念比较抽象,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的一种。因此,中班幼儿认识梯形,只要理解其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

二、说目标

基于上述内容的特殊性,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在组合图形中找出梯形。

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孩子学习图形的兴趣。

三、说准备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我做以下的准备:

1.教师演示教具: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腰梯形以及各种形式的梯形各一个。

2.幼儿学具:画有房子、汽车(含有梯形)操作纸若干: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若干。

四、说重点

由于梯形的概念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我把重点定为:初步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五、说难点

幼儿认知的特点是先入为主,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而梯形又是多样性的,所以我把难点定为:感知不同形状的梯形。

六、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得主体。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

1.观察法:观察是幼儿认知活动中比较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我充分让幼儿观察、感知梯形的特征,从而区分出梯形和长方形的不同。

2.操作法:动手操作能引起大脑的积极思维,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来自运动感官的信号,当幼儿注意的目标变为幼儿直接的操作的对象时,就使大脑皮层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引起高度的学习兴趣。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活动,是激发幼儿学习,提高课堂效益的途径。

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七、说流程

课堂教学是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程序:复习整理的基础上渗透新知识点――新授活动――巩固活动――生活化延伸

1.利用课件复习几何图形,激发幼儿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

2.观察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等腰梯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进行比较,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2)小结:这个像滑梯的图形,名叫――梯形。

(3)梯形宝宝可调皮呢,它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这样还是梯形吗?(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竖着放,它们都是梯形。)

(4)分别出示直角梯形、不等腰梯形,让幼儿了解它们也是梯形。

幼儿认识梯形的另外一个难点是梯形的多样性。幼儿认识的特点是先人为主,容易形成定势,所以活动开始时就要让幼儿接触各种梯形,每个环节中幼儿所看到的、制作的梯形都是各种各样的。

3.幼儿巩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游戏:找朋友

让孩子在布置的环境中找到和老师手中样板一样的梯形。

(2)游戏:喂小动物

①来了一些小动物,他们说肚子饿了,想吃梯形饼干,小朋友能帮助他们吗?

②先请小朋友们从各种形状的图形挑选出1个梯形饼干,举起来给老师检验。

③再选择2块不同的梯形饼干,给同伴检验后喂小动物,并对小动物说:“我请×××吃梯形饼干”。

此环节是我在教学中有意设置的一个难点,给小动物喂梯形饼干,幼儿得选择2块不同的梯形饼干,给同伴检验后喂小动物,并对小动物说:“请吃梯形饼干”。这里必须选择不同的梯形饼干,对一部分幼儿来说是需要思考一下的。只有让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跨越过去才能从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心底里得到满足。

4.通过动手操作寻找图中的梯形,加深对梯形特征的认识。

在很多图形中找出梯形并涂喜欢的颜色。

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我注重“三最”:即最大的观察(努力观察每位幼儿,避免笼统评价);最小的干预(教师角色退位,不干预替代):最多的鼓励(鼓励幼儿的点滴进步)。

另外,努力把握“玩数学”的度。不在游戏中刻意地“教”,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泄情感,感受愉悦。

5.活动延伸

请幼儿找出生活中的梯形。

第9篇:观察一种小动物范文

首先,通过不同媒体的变换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在表现同一客观事物时,不同媒体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不同媒体的适当组合,更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小动物时,考虑到小动物本身就活泼可爱,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于是我以实物为媒体,在习作课上告诉学生,今天我们一起观察一种小动物:小狗。我以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展现小狗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有了观察的兴趣,才有可能产生观察的主动性,从而逐渐形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其次,利用多媒体的可控制性,教会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多媒体可以在人的控制下有选择地再现所需要的内容。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学生对观察的目的越明确,感知对象也就会越清晰。然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大多是笼统的,不善于比较细致地局部观察,抓不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而现代多媒体中的录像具有很强的可控制性,可以更为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从而教会学生有目的的观察。比如让学生写观察日记《风来了》,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可控制性,采用定镜头和反复播放的手段,让学生看清其特点。这样长期反复训练,小学生观察中的无意性被逐渐克服,从而培养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能力。

最后,欣赏图画,指导观察。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与否是学习、掌握知识的关键。大量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往往会导致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涣散,因此对所学内容提不起兴趣,学习效果肯定不理想。而多媒体教学集声、像、动、意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它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所以它最能够吸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最符合小学生的记忆特点。比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我先出示画面,显示课文中介绍到的“仙人指路”、“仙桃石”等奇石,再根据文中的描写让学生仔细品读,然后再出示黄山一些不知名的怪石,让学生仔细观察,最后让学生像文中那样用语言描述出来。在图画的引导下,学生认真地观察,其观察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