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培训范文

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培训

第1篇: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培训范文

【关键词】 护患沟通技巧; 门诊输液室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057-02

相对于住院部,门诊输液室有着患者流量大、变动多、停留时间短的特点,这导致了护患沟通难以深入开展与落实,护理人员健康知识沟通技巧欠佳,护患纠纷发生率很高。因此笔者所在科室决定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对输液室护理人员实行培训,采用科学的方法培养护理人员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以服务患者,旨在有效护患沟通技巧培训下杜绝护理错误的出现,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此项培训应用后收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输液室现有护理人员13名,均为女性,年龄25~45岁,平均(35.07±9.93)岁。其中主管护师3人,护师5人,护士5人。每日接受静脉注射患者15~25例,肌肉注射160例,皮内注射10~12例,静脉输液患者150~200例。

1.2 方法

(1)护理人员系统学习健康教育知识: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护理人员通过自觉学习专业知识,增强自身护理知识素养,做到有问必答。(2)加强护理人员对沟通能力的理解认识与培养提高:培养护理人员忧患意识,知晓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增强主动沟通的意识。(3)建立与完善护理服务的沟通流程并予以规范化实施,①收药沟通:接诊护理人员根据医嘱详细核查本次治疗的药物总量和疗程,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有效期及配伍禁忌,检查药品的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杂质和变色,确认无误后签字;②配药沟通:实行“配药前-配药中-配药后”三步核查法则,并严格核查输液药物名称、剂量及有无配伍禁忌等,仔细检查输液器质量,是否在有效期内等;③注射沟通流程: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及匹配药物,请患者自述姓名以确保注射安全,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止血带一消毒手”原则,认真执行无菌操作;④个性指导: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情以及药物性质适当调节输液滴数,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用药指导内容中的重点向患者详细描述,输液过程中按时巡视,观察药液变化、滴速、穿刺部位有无外渗,患者是否出现胸闷憋喘、皮疹等过敏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1-3]。(4)在临床护理中正确运用护理服务沟通技巧,①语言沟通:在与患者的沟通中,护理人员应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注意表达方式,避免专业化术语和省略语,语调温和,语气谦逊,语速适中;②非语言沟通:整洁着装,避免过度修饰,注意行为举止,与患者沟通时用目光注视对方,表情自然亲切,倡导“微笑暖人心”服务,针对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如对行动不便的患者给予搀扶、咳痰患者给予轻拍背部辅助排痰、无人照顾的患者送水送饭等[4]。

1.3 评价指标

统计护患沟通技巧培训一年后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与培训前的一年进行比较;设计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患者离院前进行调查;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知识及护患沟通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培训后考核得分来衡量(>90分为合格,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均在SPSS 17.0软件上统计,计数资料应用字2检验, P

2 结果

由表1可见,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知识及护患沟通技巧的掌握程度由培训前的69.2%的合格率提高到培训后的92.3%。护患纠纷发生率由培训前的0.07%降低到培训后的0.02%。上述评价指标在培训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患者为中心即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满足患者基本生活的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保持患者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患者的心理,取得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患者与社会的满意度。

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是提高和改进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方式[5]。沟通是一种能力而非一种本能,所以沟通是需要经过后天培养得到的,是需要去努力学习的。沟通时代已经来临,学习沟通技巧,能够让每个人都更具影响力,能够把自己的护理理论更加顺利的付诸实践。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技术水平是摆在第一位的,因而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训练,借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第一印象极为重要,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树立良好的形象。护患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护理工作者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不断加以摸索,方能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金蔚英.浅谈医院门诊输液室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J].护理管理杂志,2008,8(7):59-60.

[2]金蔚英.门诊注射室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8,28(7):3-4.

[3]冉启琼,刘应梅.护患沟通技巧在普外科的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6):154.

[4]章萍.浅谈门诊输液护士的压力应对[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0):643-644.

第2篇: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培训范文

关键词:行动导向 客户沟通 教学改革

客户沟通能力是通信运营以及市场营销专业客户沟通课程所着力培养的职业核心能力,在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起到了很好的衔接、拓展作用。“客户沟通技巧”的职能涉及与客户交往以下几个方面:自我介绍、会见与面谈(拜见客户)、销售演讲、与客户和上下级沟通、电话沟通、会议沟通、倾听技巧、非语言沟通以及倾听技巧。这几个方面也就是“客户沟通”的主要工作任务。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销售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同时养成积极自我沟通以培养积极心态、亲和力、人际沟通等职业素养,以有效支撑通信运行管理专业全人格职业能力培养。但客户沟通是非常实践性的行为,对其应该掌握的知识、方法、技能如何开展教学,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从沿用学科体系教学,遇到了很多问题,效果很差,学生不满意,自己不满意,尝试引入实践,有一定改观,但不顺畅。为此在高职教育界姜大源教授等学界专家研究成果的指引下,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行动体系课程建设理念与方法运用到客户沟通技巧课程的教学中,并结合学院特色,在“以训促教,以教促训”的教学理念下指导客户沟通技巧课程实践教学方案。

一、高职高专《客户沟通技巧》课程教学改革理念――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的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与独立地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

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为:能力目标作为教学核心和方向,为了实现能力目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完成一系列相关的学习任务,获取知识,方法和关键能力,最终达到做、教、学一体化,达到高职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将客户沟通技巧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1、以职业能力为基础

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能力培养,一切为了能力养成,围绕能力养成开展课程建设,这是作为教学实践性很强的《客户沟通技巧》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客户沟通技巧》课程针对通信管理专业大学生最大就业领域的营业员和话务员服务类岗位的客户沟通能力要求,与绍兴联通,绍兴电信,杭州电信10000号,浙江移动公司等单位开展教学合作,从营业员和话务员等工作岗位角度,梳理服务岗位客户沟通工作有效完成所需要的能力与素养。本课程旨在培养通信运营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客户沟通能力,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秉着学院坚持“以素质为核心,以技能为本位”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要按照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设计能力标准,围绕能力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教学。

2、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根据对《客户沟通技巧》课程分析和理解,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并通过在企业调研和顶岗实习累积相关案例。选取出典型沟通情境或工作任务为学习的核心,按照客户沟通工作的实务情景设计实训项目,并通过理论结合实训教学,按照客户沟通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并进行典型的模拟项目而展开对应的教学活动,模拟出完整的教学过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模拟下,主动探寻完成基于沟通流程单元的实训单元体系,提高学生的客户沟通能力。

3、以职场化为导向

浙江邮电技术学院基于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思路对客户沟通技巧课程开展教学改革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学院“拓展培训业务”的理念下,学校派优秀师资参与通信行业业务培训,并对我校的培训教学质量以及我院培训讲师业务水平评价良好,大大提升了我院的培训知名度。在此背景下,利用优秀的培训资源,客户沟通课程教学仿照企业员工业务培训的模式与要求,在教学内容与训练方式,实训场景与情景,考核标准与考评方式等方面,尽可能仿照职场环境。

二、依据岗位沟通流程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客户沟通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所以必须基于工作过程化、训练项目化来整合教学内容,并要求符合全人格职业能力标准。根据营业员,10000号话务员,社区经理等客服人员岗位工作特点进行分析,基于客户沟通形式(业务办理,套餐营销,投诉处理,上门维修,客户维护)户沟通一般流程。流程包括:沟通认知――培养亲和力――接近客户――有效表述――有效促成――异议化解――客户维护。

三、基于客户沟通流程与岗位任务构建实训项目体系

根据客户沟通一般流程构建课程模块,每个模块选取书面沟通,演讲,会见与面谈技巧,会议沟通技巧,电话沟通技巧,上下级沟通技巧,接近客户技巧,非语言沟通技巧,倾听等任务进行情景分析与模拟演练,结合通信行业岗位特点,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构建分阶段,由单一到综合,由易到难的实训项目体系,包括单元项目、综合实训、实战项目。

1、单元实训项目

根据客户沟通过程中的某一能力点设计单元实训项目,如电话沟通礼仪,倾听等系列实训项目。

2、综合实训项目

利用学校呼叫中心,仿真营业厅实训基地,根据岗位任务,将模块中的若干能力点综合起来,进行较为完整的模拟沟通实践。如营业厅营业员接待客户来访,业务办理,投诉处理,等项目任务。

3、实战项目

带领学生去通信企业顶岗实习,亲身体会话务员,营业员,社区经理进行实地实践,沟通。

四、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实施实训项目体系

1、情景设置

在一定的沟通理论知识铺垫后,在以教师的项目组织课堂教学时,倾向利用典型沟通案例(通信方向)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教师为主体,提供一定的思维方式和技巧,同时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留出学生参与的切入口,目的是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作用。

2、角色扮演

确定好情景活动后,以5-7人为一组开展模拟实训,角色扮演(营业员,话务员,社区经理,客户经理),小组比赛的氛围,最关键的是启动时尊重学生的创意和构想,,分组后学生之间能相互配合,做到优势互补,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相互调节。

3、看电影学沟通

美国哲学家杜威和教育学家布朗曾提出“情境学习理论”,利用仿真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体验学习与灵活应用,从而全面提升学习的互动效果,透过电影剧情的演绎,让拥有创造力,想象力,直觉力和图像思考力的右脑,有系统的去捕捉沟通理论的精髓。看电影片段感受和学习沟通技巧,体会更深刻,理解更透彻,应用更灵活。

4、案例教学法

在授课过程中,全程案例情景演绎,将理论传授,互动讨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发学生思考,分析通信行业一线案例,紧贴企业实际,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表达和沟通合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5、游戏法

通过在课堂上做一些与沟通相关的培训游戏,让学生“悟”出沟通心得,进而改变自我认知,引导正确的沟通行为。

五、能力本位课程考核方法

能力本位考核强调的是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检测的是工作任务完成的成绩,主要包括过程考核、目标考核、方法能力考核及社会能力考核。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学生学习和监控学习质量,通过一些可量性的考核量表如沟通力能力标准考核表,在课程学习开始之时,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从学习之初就清晰的明白要学习效果的标准。这样,有利于学生自我的管控,有利于教师面对数量众多学生的学习效果的监管。课程最后的考核程序,形式多样化,如理论知识,情景模拟,课堂表现,素养变化值等,综合考核学生。这种考核形式放弃传统考核的横向对比,发展到纵向自身能力的对比,侧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学习课程前后对比,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01).

第3篇: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培训范文

【关键词】新增护士 岗前培训 护理纠纷 医疗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284-02

随着患者法律意识及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医疗纠纷日趋增加。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工作改革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岗前培训,是新到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从理论到实践,从护理专业知识学习到护理治疗工作转化的重要阶段,而新参加临床护理工作护士常因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医疗法律法规知识或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护理差错引起护理纠纷。针对这种情况,我院护理部在对近3年来新增护士的岗前培训中,加强护理安全教育,确定“患者第一,安全第一”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服务为目标,培养了护士良好的职业素质。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2008年-2010年来我院应聘的护士162名,男3名,女159名,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22.6岁。学历:本科3名,专科96名,中专63名。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141名,待考证21名(培训后在工作期间考得护士执业资格证18名)。

1.2 培训方法

1.2.1 培训方式和时间:采取统一培训计划和岗前培训制度,统一规划和集中训练的方法,培训时间;备为录用护士进入临床工作前2周,培训方式有多媒体讲课,操作演示,模拟操作,案例分析等。

1.2.2.1 职业道德教育:讲解护理职业道德的概念,现代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组织学习医德规范,护理道德行为规范,使他们对自己必须遵循的职业行为标准有一定的理性认识。

1.2.2.2 医疗安全和法律法规教育:组织学习与医疗卫生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以及护理专业与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在岗前培训中我们特别强调护士的法律法规责权个体。使其明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角色的位置,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万一发生问题怎样处理,怎样报告。

1.2.2.3 各种护理规章制度的学习:组织学习护理工作制度,如查对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分级管理制度,执行医嘱制度,护理文件书写制度,护士管理制度,报告制度及各种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并以实例讲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规章制度培训过程中,我们把查对制度列为培训的重点内容。要求参培护士必须熟记“三查八对”的内容,实行背诵验证过关。

1.2.2.4 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我院备为录用的护士来自不同学校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学历亦不完全相同,在技术操作上存在着较大差异,由于在校以理论学习为主,实际操作机会较少,其操作熟练程度较低,要适应繁忙的临床护理工作,难度较大的这一特殊性,我们实行统一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培训,以《以国家执业医师、护士“三基”训练丛书护理学分册》基本技能篇为标准。严格按程序进行训练,要求人人过关,并进行严格考核。不达标者,要求其反复训练直到达标为止。

1.2.2.5 护理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组织学习《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各种报告制度和程序。要求护士将护理安全制度落实到每一项护理工作和护理操作中,有效防范身边存在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1.2.2.6 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在培训中,结合我院医疗服务人群的风土人情及风俗习惯,制定了一套医患沟通技巧方式方法,将其摆在护患沟通的重要位置,要求护士应用良好的语言修养和适应技巧,对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护患交谈中用适当的提问技巧使患者感到关怀感,恰当的反应技巧得到患者信任感,实在的科学技巧取得患者的合作等,要求在护理操作前有“问候,解释声” ,操作失误有“道歉声”,操作结束有“关心,致谢声“。并在考试考核中把护患沟通技巧列为重点记分。

1.3 考试考核方法。

每期培训结束,均对参陪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考试考核,理论考试≥60分为合格,技术操作考核≥90分为合格,对考试考核不合格者,要求再次学习及训练,直到考试考核达标后方为录用对象。

2 结果

对3年来每期岗前培训结束后,均对参培护士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其考试考核结果为,理论考试平均合格率为92.5%,技能操作考核平均合格率为87.3%。追踪临床护理工作期间其护理差错发生4起,无护理过失而发生护理纠纷和医疗事故。

3 讨论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患纠纷的日趋增加,对新增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是防范医患纠纷及医疗事故,整合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在患方自我维权意识日渐增强,医患纠纷日趋增多,医患纠纷处理难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对新增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特别是对新增护士的护理安全防范和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培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岗前培训,既能提高增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又能提高新增护士的整体护理服务素质。我院对每期备为录用新增护士通过岗前培训,理论考试合格率为92.5%,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为87.3%,临床工作追踪6个月―3年,护理差错发生率为4起,无因护理过失而发生护理纠纷及医疗事故。我们在对新增护士的岗前培训中,采用如下措施加强了她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一、岗前培训是新增护士从护理学校走入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桥梁,亦是理论上升为实践的初步形成期,。我们在岗前培训中,注重她们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护理工作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提高科学专业思想意识和医疗服务意识,使其具备一个良好的从事护理工作基础条件。二、通过医疗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医疗安全的意识教育,以填补刚走出学校对相关知识的匮乏,从而懂得守法、遵规、医疗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能在护理工作中,注意以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言行,养成依法对事,依规办事,随时注意医疗安全的思维方法和行为习惯,有效避免护患纠纷发生,从而提高临床医疗服务质量。三、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规范是防范医疗安全的根本保证,过硬的技术操作是架起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理解与信任的桥梁。通过岗前培训,强化理论学习,训练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全面撑握护理规范、常规、规章制度,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在岗不履行职责,不严格遵守制度,无熟练的技术操作技术,是直接导致护患纠纷发生的根源;遵章守纪,科学办事,规范操作,尽职尽责是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亦是防范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四、经过岗前培训使他们知道护理是服务于社会特殊人群的专业,协调和处理好护理工作中护患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 技能之一,对从课堂走到病床旁的护士来讲,面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风俗生活习惯,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经济环境的患者,不知该如何沟通和交流,常因语言过简或不当而引起护患冲突,或因不知道该说什么而无言寡语,而使护患者关系淡漠,从而导致护患沟通障碍。和谐的护理环境,和蔼的护患关系可以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通过岗前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护患沟通能力,就能在工作中协调和处理好各层面的人际关系。

4 小结

岗前培训对新增护士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也是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开始,新增护士常因缺乏足够医疗安全防范意识,医疗法律法规常识,操作技能熟练技术,护患沟通技巧学识,会导致护理差错而引起护患纠纷甚致医疗事故。我们通过对新增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护理安全意识,护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短期岗前培训,认识到对新增护士进行有效的岗前培训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保证。也是防止护理差错,减少护患纠纷,避免医疗事故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第4篇: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培训范文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口腔科实习的本科生、大专生和参加住院医师培训的住院医师共68人。其中男性22人,女性46人,平均年龄(22.8±2.5)岁。

1.2课程形式和课程内容

本课程教学形式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录像观摩及现场实践。

案例分析:教师在课前将事先准备好的医患纠纷案例交给学生,同时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如该案例为何出现医患纠纷患者有何心理状态、医师有无失误、该矛盾应该如何沟通解决等问题,让学生自己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开动脑筋,寻找解决该纠纷的方法。上课时抽取学生讲述自己的准备的答案,并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讨论。最后由老师分析总结。

角色扮演: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医患沟通技巧,设定好实际的医疗场景,学生分别扮演医师、患者、患者家属等角色。体验各方在医患矛盾中不同的心理历程,体会医师在医患沟通中使用的语言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否得当。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行“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思维训练。

录像观摩:请学生观看实际临床实践中,自己和病人医患交流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病史采集中技巧应用、如何有效建立医患关系、如何向患者解释病情和诊断、协商治疗的技巧等。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现场实践:组织学生到分诊台、门诊办公室等实践观摩,观察医患矛盾的处理实例,提高医患沟通的实践能力。

2结果

2.1教学效果评估

在临床实习或住院医师培训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判定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强弱及获得实践课程设置的反馈。学生普遍能够积极参与医患沟通的实践课程,完成课前的案例准备。在教学中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学生全部参与调查问卷的填写,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2.2问卷调查结果

(1)对自身医患沟通能力的评估:所有参与问卷调查的研究对象中,住院医师的得分略高于临床实习的本科生或大专生,但差异无显著性。85.3%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了用语言和患者沟通的能力,73.5%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控制问诊时间,58.8%的学生认为自己受情绪多变的患者影响较小。最有把握的沟通内容包括:用礼貌用语问候患者,询问就诊的原因,向患者交代治疗后可能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2)医患沟通实践课程的收获:79.4%的学生认为医患沟通实践课程提高了临床沟通意识,77.9%的学生认为掌握了医患沟通的技巧,52.9%的学生认为培养了对患者的理解和关爱,41.2%的学生认为促进了专业的学习。(3)医患沟通实践课程的形式:当问及医患沟通实践课程的形式时,95.6%的学生选择多种形式相结合,69.1%的学生选择角色扮演,64.7%的学生选择录像观摩,55.9%的学生选择案例分析,42.6%的学生选择现场实践。(4)医患沟通实践课程的性质:对于本课程性质的看法,52.9%的学生希望是必修课程,42.6%的学生希望是选修课程,4.4%的学生表示均可以。(5)医患沟通实践课程的授课时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3.2%的学生认为医患沟通实践课程应安排在生产实习阶段。36.8%的学生认为应贯穿生产实习至住院医培训的整个阶段。

3讨论

3.1开设医患沟通技巧课程的必要性

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是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是防范医疗纠纷的需要,是医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开设医患沟通技巧课程,顺应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了医学生人文知识的教育。真诚、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也可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同理论课相比,医患沟通技巧的实践课程更有针对性,能使学生体验真实的医疗场景。通过具体的案例、扮演的角色或医疗现场真实的事件,增强医疗实践中和患者的沟通技巧,帮助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3.2医患沟通技巧实践课程的授课形式

本研究借鉴了89所院校采用的基本交流技能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开设医患沟通技巧实践课程,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录像观摩及现场实践。从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多倾向于多种形式结合,其中角色扮演、录像观摩最受学生欢迎。91.2%的学生认为录像观摩有助于帮助发现被忽视的沟通细节问题。

3.3医患沟通技巧实践课程的考核形式

本研究中,对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评估主要依靠自己填写的调查问卷。虽然获得了一些有效的信息,但主观性较大。将来,建议增加客观性的评价。如李娟等翻译和引入国际上的SEGUE量表,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进行评估,增加了结果的客观性。还可考虑采用过程性评价(学习过程中的能力、态度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录像纠错等)相结合的方式等。

4小结

第5篇: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培训范文

【关键词】医患沟通;技巧;脑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用

沟通是人类交际的桥梁。医患沟通(doctor-patientcommunication),是医患双方在诊疗中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传递和反馈,以求交流和思想达成一致,保证感情的通畅。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提出“语言、药物、手术刀”是医生的三大法宝,“医生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种是药物,一种是语言。”目前,世界各国或多或少都存在医患沟通问题[1-3],中国亦存在医患沟通问题[4-6]。现有统计资料显示,80%的医疗纠纷与医患沟通有关[7]。由此可见,医患沟通贯穿于临床工作和医学教育全程,是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加强脑病科住培医师医患沟通技巧教育是医学环境和医疗模式发展的需要

不同时代产生不同的医学模式,在古代,主要包括自然哲学模式、神学模式、机械物质主义模式等三个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最早起源于生物医学模式,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的疾病谱也跟着产生变化,人们认识到人不止是一个生物个体,还是一个有社会属性的社会人,不仅重视其生理和病理,还重视心理,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对患者的关心和关怀,同时关注社会,注重技术与服务的同质化提升。现代医学模式拓展了医学发展的内涵、广度和深度。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规模、服务条件、医疗环境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医患关系亦日趋紧张,医患矛盾和冲突十分突出,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全国各地恶性伤医事件时有报道,表明医患关系紧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处于临床第一线,在缺乏临床经验、操作技术不熟练的情况下,如果医患双方沟通处理不当,就会产生误解和曲解,极易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尤其是在脑病科,医生面对危重患者、介入手术患者时,这些问题尤为突出。准确的医患沟通和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可以在诊疗过程中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而且有助于减轻医生工作和心理负担,使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临床活动中,并在资深医生的带教指导下,掌握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的诊疗决策。

2脑病科住培医师医患沟通技巧教育现状

文献调查研究[8-9]显示,大多数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出现的纠纷和投诉并不是由于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患者认为医者服务态度不佳,或者是由于人文关怀不足和医患沟通不畅曲解误解所致。脑病科绝大多数脑血管疾病就诊患者的特点是“危、急、重”,起病突然,病情较重,时间紧迫。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时,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这就要求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以体现其专业素养。医师住培不仅高度重视住院医师是否具备急救知识、熟练掌握急救技能,还要重视医学人文素养、医德医风教育和医患沟通技能的培训,增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教育的关键因素[10]。医学人文教育和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应该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普遍存在重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而轻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的现象。因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亟待加强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3脑病科住培医师医患沟通技巧教育培训的方法和途径

3.1理论学习,人文教育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医生执业过程应致力于对生命、健康的敬畏、关爱和守护。在治病救人的同时,要从人文理念和人文角度对医学现象进行思考和总结。医学不仅仅是“纯科学”或“纯技术”,医疗活动的对象是生命个体,除了治疗疾病本身,还有情感和道德的付出,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因此,在住培医师医患沟通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人文教育和职业素养培训,培养具备高尚医德乃至受人尊敬的优秀医师、合格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向合格医生转变的桥梁,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医德教育不应局限于理论课的“纸上谈兵”,使住培医师觉得空洞而乏味[11]。建议脑病科主任、副主任、教学秘书以及专业组长定期在晨交班、周例会或专题会上结合近期科内、院内发生的典型医患沟通不良事件、医疗纠纷事件以及相关的时事新闻进行总结和点评,结合医德医风及医患沟通技巧展开教育教学专题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使医患沟通教育的内容具体化、生动化,有效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从而提高医患沟通培养质量[12]。

3.2转变观念,强化意识

随着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始重视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相应的教学医院也开设了医患沟通课程[13]。但理论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由于脑病科专业性很强,往往医生更多关注点聚焦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操作技能两个方向,带教中常常忽略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然而,国内外医患关系并不乐观,医疗纠纷甚至恶性医疗事故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医患关系是影响社会和谐、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而医患沟通是关键因素[13]。因此,有必要转换医学教育教学的传统观念和方式,强化医患沟通技巧和能力的培养和历练。

3.3教学相长,言传身教

临床医生每日都会和患者及家属交流和沟通,良好有效的医患沟通亦是临床医生工作能力的体现。带教的一言一行无形中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医患沟通因门诊接诊、住院诊疗、出院和回访而呈现不同的沟通内容及方式。同时要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知识背景、病情轻重缓急、年龄结构、性格脾气等因人而异进行沟通。在脑病科专科住培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入优秀的医患沟通实例,让住培医生对有效的医患沟通有一个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确保住培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3.4情景模拟,角色扮演

有效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备条件。脑病患者以中老年脑血管病居多,此类患者病情危重、病程长、年龄大、恢复慢,大部分属于卧床患者,伴有运动功能障碍,尤其是卒中患者普遍伴有焦虑、紧张的情绪。对于刚刚上岗的住培医师来说,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由于缺乏同理心、社会经验和流程经验均不足、心虚胆怯等因素,经常导致沟通不畅。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要掌握患者病情、理解患者痛苦,做到临床共情[14],真正站在患者的角度和立场思考和解决问题。在住培医师掌握一定沟通技巧,医患沟通能力得到提升后,本脑病科教研室运用情境模拟教学法,以急性脑梗死患者继续静脉溶栓为案例进行角色扮演,明确医师职责的同时,换位思考,用心体会患者身心痛苦。演练完成后首先进行课堂集中式讨论,采取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演练中的优缺点;其次由教师点评学生演练前准备、演练中的表现,和学生讨论提出改进意见;最后教学主任进行意见反馈和总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带教在一旁观察,模拟练习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并给予指导。通过情境模拟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训练机会,通过训练,及时纠正医学生在诊疗和沟通过程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为以后真实的临床诊疗打好基础,减少风险。提供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更能调动培训生的积极思考,便于打开思维。

3.5制定考核,专业评估

对于住培学生考核的形式,国内考核方式更多以笔试的形式进行,住培医师出科考核时科室多从理论考试、技能操作、病历书写、接诊能力和急救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虽然可以客观评价住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往往忽视了医学生医学人文实践能力的考核[15]。通过医患沟通教学培训考核和专业评价,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和培训质量。因此,有必要定期收集住培医师的医疗质量情况、医患关系状况、医疗纠纷发生率和第三方评价(患方和带教医师的评价)等。在学生出科前如使用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setelicitgiveunderstandend,SEGUE量表)进行考核,这样可以检验住培医师的真实沟通能力,分析评估结果,提升住培医师的沟通技能,提高临床服务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4脑病科住培医师医患沟通技巧教育培训的意义

脑病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一方面,对于住培医师来说,其所包括的疾病种类较多,专业性极强,是比较难学的临床学科之一。另一方面,对于患者来说,很多脑病科疾病的诊断和专业术语闻所未闻,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非常有限,增加了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感。而医患沟通是日常诊疗工作基本能力之一,通过技术和非技术两种水平上的交流得以实现[16]。提升脑病科住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做到有效沟通,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更能使患者积极支持和配合临床诊疗工作的实施和开展,是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和治愈疾病的关键。

4.1医患沟通是医疗诊断的需要

疾病诊断的前提是了解掌握疾病起因和病情动态发展过程,病史采集的过程就是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同时,在做体格检查时医者的情感、动作和言语沟通方式等,都会影响患者的配合度。因此,诊疗过程中的医患沟通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病史采集信息的可信度,对医生准确把握病史、做出判断有一定影响。医疗活动由医患双方共同参与,医患沟通既是医务工作者的日常活动,也是临床诊疗不可或缺的过程。

4.2医患沟通是医学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和医学的高速发展,部分临床医生对辅助检查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模式对医患沟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志着医学道德的进步和人文精神的回归,使医患双方从生理、病理、心理全方位认识健康和疾病,携手并进。

4.3医患沟通是减少纠纷的需要

临床大部分医患纠纷的发生,并非医疗技术水平所致,主要由于无效沟通,医患双方交流和沟通不到位,致使诊疗过程中认知存在误解或曲解,或是其他心理因素导致其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度下降引发纠纷和矛盾。因此,良好、有效、及时的医患沟通是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关键,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4.4医患沟通是双向的互动

医患沟通是医患双方的互动,是医学整体意义和完整性的真实体现,是医学事实与医学价值、医学知识与人性的和谐统一。通过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医生的心理负担,创造和谐的医疗环境。

5结语

第6篇: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培训范文

【关键词】沟通;老年病房;优质护理;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问题。中国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研究课题。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人群,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退化,是各种慢性疾病的高患病群体,同时因为自理能力下降、与外界接触减少等原因,易存在各种心理异常,如何更好的与老年患者沟通,减轻其心理负担,协助治疗,以取得更加疗效,成为护理人员面对的重要问题。我院老年病房根据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结合老年人疾病及心理特点,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沟通能力,改善护理质量,以更好的服务老年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老年患者心理特点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退化,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决定了老年人是各种慢性疾病的高患病群体,同时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心血管、脑血管、代谢、呼吸系统疾病等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患者多有病情复杂、多病种、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容易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此外,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家庭结构变化,很多子女不能长时间陪伴在身边照顾,加重了老年患者心理负担,影响到治疗效果。

11孤独寂寞老年患者脱离工作环境,较少参加社会活动,因疾病原因与亲人、朋友交流减少,同时住院后生活环境及活动规律等发生变化,适应性较差,因此容易产生寂寞、无聊、孤独、寂寞心理[1]。

12焦虑、恐惧、悲观老年患者多为慢性疾病、多种疾病合并存在,病程长,病情易反复,难以根治。并且多次住院,经受病友病情危重、抢救、去世等不良环境影响,加之许多人对疾病认识不足,对医生、家属的言语及行为举止过于敏感,多有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表现为紧张、忧愁、情绪波动、难以入眠等[2]。

13依赖心理老年患者因慢性疾病活动能力下降,亲人倍加呵护、关注,受环境及自身心理影响,容易自信心不足,过分依赖于陪护人员,表现为被动、顺从,自理能力下降[3]。

14自卑心理老年患者因疾病引起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需要子女或陪护人员协助,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无法独立自处,因此认为自己影响子女工作及生活,加重子女负担,容易产生自卑心理[4]。

2护患沟通技巧

21一般沟通入院后责任护士热情周到的自我介绍,帮助患者熟悉病房人员、环境、制度;了解患者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及身体状况,拉近与患者距离,减轻患者因环境变化造成的焦虑、孤独心理。

22治疗沟通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讲解各项检查、治疗的目的及方法;讲解疾病病因、症状、进展及预后;结合具体疾病进行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的指导,帮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克服恐惧、悲观情绪,更好的配合各种治疗。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熟练的操作,温柔的动作,精湛的技术可以使患者情绪放松,赢得信任,提高配合度,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23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人际交流的重要方式[5],护理工作者应以患者为中心,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针对患者不同病情及心理状况,采用合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注意态度亲切,语气温和、礼貌,体贴老人,耐心倾听老人的诉说,解答老人的咨询和疑问,营造温馨、融洽的气氛。避免“公事公办”的生硬态度,说教、质问式语言;亲切的称呼、贴心的问候,拉近了与老年患者的距离,让老人感到家一般的温暖,帮助老人更快、更好的适应治疗环境,避免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24非语言沟通善于应用目光、表情、动作、空间等与老年人进行有效的沟通[6]。眼神交流是一种重要的体态语言,护士可以通过眼神了解患者的情绪及心理需求。关切的目光可以给患者安慰;端庄的仪表、亲切的微笑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减轻自卑心理;细心、体贴地做好生活护理,鼓励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和活动,进行必要的协助,改善患者过分被动、严重依赖的不良心理。

3护士培训

31护士礼仪及沟通技能培训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对护理工作者进行基本礼仪及常用沟通技巧的技能培训,结合日常工作做出指导,使护士尽快掌握语言、目光、动作等沟通技巧,避免不恰当行为及言辞,在病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就医环境。

32专业知识讲座加强业务学习,进行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知识培训,并定期进行业务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使护士具备良好的业务技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质量,为更好的服务患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各种培训手段,使护理工作者提高技能,改变观念,关心患者,全面掌握患者生活、疾病状况,及时、有效的进行护患沟通,服务于患者,为优质护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通过沟通,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不断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方式,增加患者信任度,更好的协助医疗工作,改善预后。同时,随着沟通的加深,增进了解,消除误解,改善护患关系,减少纠纷,在科室内营造了温馨的“家庭式环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使护理工作更进一层,遵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生理、心理各方面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孟爱琴,韩君,陈劲松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571572.

[2]时秀兰,杨文东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不良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8):13901391.

[3]陈燕琼,甘丽娇98例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当代医学,2012,18():8788.

[4]周宗梅社区护士对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9,26(2):156157.

第7篇: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培训范文

关键词:内部沟通;沟通机制; 考核制度;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1-0169-02

美国著名学府普林斯顿大学对一万份人事档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智慧、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其余7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沟通。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的职工,做好沟通工作,都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企业里执行力差、领导力不强的问题,归根究底都与沟通能力欠缺、沟通方式不当有关。

根据北京民科院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5月31日,中国的教育培训机构的总量为14.11万家,这其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各种非学历的短期培训机构,如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等。2012年我国整个教育培训市场规模达9 600亿元,平均每个孩子月消费额的30%用于各种教育类培训。而语言培训可谓是当前培训市场的主流业务,中国目前有近3亿人的庞大外语消费群体,开设语言培训业务的培训机构总数量超过5万家。近几年语言培训市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据保守估算,中国每年约有150亿元的市场空间,仅上海一地外语培训市场每年的份额就高达10亿元人民币。但是快速发展的背后仍有很多的问题出现。

内部沟通的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没有沟通

无沟通存在于3种形式:校区与校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同一部门的员工与员工之间。

(二)不及时沟通

刘志鹏在《行政组织内部沟通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克服》中提出了沟通中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现代信息经济学的主流观点认为,信息在现实生活中依据其性质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所有局中人都知道的信息,可以称之为共同知识或对称信息;第二种是并非所有局中人都知道的信息,可以称之为不对称信息,即某些局中人拥有而另一些局中人不拥有的信息。这里的信息不对称就是信息的不及时沟通造成的。不及时沟通分为3种:(1)校区与校区之间不及时沟通;(2)部门与部门之间不及时沟通;(3)同一部门的员工之间不及时沟通。

(三)无效沟通

无效沟通分为沟通内容不正确造成的无效和二沟通方式不正确造成的无效。

1.沟通的内容不正确。由于信息必须在人与人之间传送,那么它极有可能被过滤或曲解,而且在信息匮乏、不稳定、存在冲突、参与的人很多时,信息更容易被丢失和曲解。在沟通过程中,沟通者的态度也会对信息的传递和沟通效果产生相应的影响。

2.沟通方式不正确。因为不了解对方性格选错了沟通方式,或是在沟通中没有技巧,造成沟通无效。人与人都是不同的,对不同人说话的方式也应当是不同的,用错了方式反而会造成沟通的无效性。

3.语言文化差异。因为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表达方式、做事风格、沟通技巧上的差异等,在态度、行为或是英文单词的使用上都会存在偏差。在说话的时候,如果用词不当,整个语言的意味和语气都会改变,将你原本的善意变成了批判,让外籍员工产生负面情绪。

(一)无沟通产生的原因

缺少企业内部沟通机制或机制不完善。在教育培训业中,大多企业没有一套完整的内部沟通的制度和措施。

利益因素所产生的恶性竞争。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样,企业内部不同的组织和个人也存在自己不同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在需要沟通的时候,他们就会删除或减少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或是直接避开信息交流。

无沟通意识。员工没有沟通意识,也没有意识到管理沟通能力和工作业绩之间的正相关性,认为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够了。

(二)不及时沟通产生的原因

信息不对称。不同岗位的员工在沟通的时候因为岗位职责和内容不同,这些员工所看待信息的角度及信息来源、信息量也不尽相同,使得每个人很难从对方的角度和所处的环境来理解信息从而形成了企业沟通的阻碍。

信息超载。员工因公务繁忙以至于无法处理或是更好地处理来自各方面的、繁杂的信息,就会遗漏某些有益信息而不能及时作出合适的决策。

个人情绪和态度也会成为影响因素。比如,因为领导者不善沟通,给人造成难以接近的印象,或者缺乏必要的同情心而不能体恤下情,造成下属的排斥和恐惧心理,影响信息沟通的正常进行。又比如,因为工作上做事风格、个人态度,气质、见解不同,或是私下里因为某些事情造成员工之间产生负面情绪,在工作上也会带来沟通的障碍。

(三)无效沟通产生的原因

沟通方式不当。有效沟通的前提是有效倾听。除了有效倾听,沟通上的技巧和方式也很重要。技巧方面:可以使用补充式表达,或是巧妙的使用幽默,言语婉转的表达等都适用。

语言文化差异。在《Organizational Behavior》一书的“霍尔的文化背景框架”中,霍尔将沟通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两种。以中国、日本、意大利、韩国等为代表的国家为高语境文化国家,而以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国家为低语境文化国家。高语境文化的国家更注重说话的语言环境及语气,不同的语气和语境代表了不同的意义;他们说话不喜欢直接,更倾向于模糊不清的表达方式。低语境文化更注重说话的内容,而经常忽视掉语言环境和语气;他们需要很明确、直接的方式交流。比如,英国的外教只根据合同上罗列的内容来判断他们的工作内容,中国的管理者会认为合同上员工应当做的义务没有必要写明。英国人依照合同内容,而中国人依照的其实是情感,信任和义务。所以跟低语境文化国家的人沟通的时候需要直接且明确。

(一)加强沟通意识,熟练运用沟通技巧

要想提高公司整体的沟通意识和效率,首先要加强自身的沟通意识,掌握沟通技巧,熟悉一些性格类型方面的知识,比如九型人格。在与人沟通时,多参考性格学知识,用对方法,多倾听、少批评,信息传递要及时,信息内容要真实。

(二)完善的企业内部沟通机制

用制度和措施来保证沟通的通畅。比如,形成一个沟通的规范制度,公司上下统一,用同样的格式,方式进行。既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像现在很多教育培训学校使用的OA办公系统,员工可以在上面信息、讨论专业问题,也可以越级向上司发送电子邮件以征询意见,更可以通过企业QQ、MSN的聊天途径与同事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甚至文件的传送也无须离开座位,更大程度上促进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的联系。

(三)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和评价方法

1.首先应当完善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并以文件的形式告知所有的员工。

2.判断一位员工在一段时期内的绩效应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内容应当消弱主观意向,将项目细化。具体建议如下。

绩效评价主体丰富多样。一个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其评价主体应当包括本人评价、统计评价、上级评价和下属评价,如果可能还有组织外部客户和供应商的评价。

考评方法选用行为锚定量表法。寻找关键事件,定义绩效评价指标,确定评价要素,确定评定等级,建立行为锚定评价体系。

考核内容方面包括:

a.本段时期做了什么工作、工作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完成效率、效果如何;

b.你在本段期间内对本部门、本校区、其他校区、本公司做了什么贡献;

c.其他部门的工作效率,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d.你的上级的沟通协助能力,组织领导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下属的责任感,全局意识,他对本校区,对其他校区的贡献,客户对他的评价,合作商对他,对校区的评价;

e.你的下属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完成情况、工作中沟通是否及时得当,对公司的贡献,他的同事对他的评价。

f.为了保护员工的隐私,让员工无所畏惧的准确填写,考评内容对于人力资源部以外的员工保密,出考评结果以后,有问题的员工以绩效面谈的方式来解决,不提及考评人信息。

考评结果出来后,在绩效面谈方面应注意沟通谈话要具体。管理者应针对员工的具体行为进行反馈,即应该明确指出员工哪些地方做的不到位、哪些地方还可以提高、应如何克服和改进困难等。在表扬和激励员工时,也要针对员工所做的某件事情具体地给予表扬,而不是笼统、简单地去陈述。具体应包括:

a.工作主要成绩及进步(业绩、态度与能力);

b.工作中需要改善的地方(业绩、态度与能力);

c.下一季度工作目标和绩效的改进方向。

在面谈中用考评的数据说话,客观的陈述发生的事实及自己对该事实的感受,关注问题本身并帮助员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认真倾听员工的看法和感受,找出问题,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 李志刚.中小企业内部沟通障碍及对策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9.

[2] 宁钧伟,欧燕燕.沟通,必须是有效的[J].人民邮电,2014,(7).

[3] 代波.沟通是企业管理中的桥梁[N].抚顺日报,2010-05-10 .

第8篇: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培训范文

儿科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自身防护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护理人员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要面临各种危险因素,包括物理因素、人为因素、生物心理因素等等,本文就儿科护士常面临的危险因素、防护措施总结如下,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1 危险因素分析

1.1物理因素

1.1.1空气污染 儿科患者以呼吸道系统疾病居多,儿科护士易将细菌、病毒吸入呼吸道,所以对于机体抵抗力稍差的护士易造成呼吸道感染。

1.1.2环境因素 儿科病人在做治疗时大多哭闹较剧烈,所以儿科护士都是在噪音贝分较高的环境中工作,易造成耳部系统损害。

1.2绩效因素 由于儿科绩效一直处于全院较低水平,所以儿科护士情绪不稳,不安于现状,导致儿科护理人员长期缺乏,这样在工作量较大、护理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护理患儿的工作都落在了家长身上,对于患儿病情变化得不到及时观察,易延误病情,延长治疗时间,同时也得不到家长的认可。

1.3技术因素 儿科护士技术必须过硬过精,给患儿输液才能做到一针见血,否则就会遭到家长及上级领导的指责和批评,很容易让护士产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焦虑、灰心等不良心理。

1.4沟通因素 儿科护士学会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否则家长和患儿都不会信任我们,做起治疗来难度就较大,最后导致患儿哭闹不止,家长怨气也很大。

1.5工作量超负荷、工作无规律 护理人员都不愿意来儿科工作造成儿科护士长期短缺,这样,儿科护士在工作量大的情况下,长期超负荷工作及“三班倒”轮班工作制,易使儿科护士产生精神紧张、疲劳过度、心理压力大、情感脆弱、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

1.6人际关系复杂 在医院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儿科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儿科护士必须经常面对哭闹患儿,静脉条件极差患儿,不讲理的家长、医生及其他医务工作者等等,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多重角色的转换,如果处理不好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工作起来阻力就较大。

2 职业防护策略

2.1理论培训 儿科护士要定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健康教育知识,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技巧知识,本科室所用仪器的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的内容、院内感染知识,并于每次学习后进行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合格分为85分)给予补考直至合格。

2.2操作培训

2.2.1儿科患儿用药剂量特殊,配药时必须准确无误,一定要做好查对制度,正确抽取药液的剂量。做好这项操作至关重要,剂量的多少关系到患儿的疾病与生命,所以必须培训儿科护士要正确抽取药液。

2.2.2每天利用业余时间锻炼扎针技术,让有经验、技术好的护士带教、传授扎针技巧的经验,做到人人过关,人人技术精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患儿输液做到一针见血。

2.2.3沟通技巧的培训以考虑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个人总结等途径收集沟通技巧的相关知识,并利用业余时间相互交流、切磋,并让沟通能力强的护士选择个例来演练,带动那些沟通能力弱的护士,以增强其沟通技巧。

2.3院感预防 儿科患儿呼吸道疾病居多,做好自身防护及预防交叉感染尤为重要。

2.3.1标准预防 患儿年龄小,机体抵抗力弱,所以做各种治疗和护理时护士要准确做到洗手、戴口罩,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因为由医务人员经手传播导致的感染率占总感染率的30%,因此护士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让护士反复练习并养成一种习惯,同时也要养成做治疗和护理时戴口罩的习惯。

2.3.2锐器处理 所有锐器的处理应及时、正确地放入专门的容器中,集中于供应室回收。

2.4心理防护措施 首先与患儿及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其次,要强化技能,培养健康心理,给护士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强化护理知识的学习。再次,制定妥善科学的排班制度,尽量让护士在工作时间全身心投入,休息时完全放松。

第9篇: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培训范文

英语培训班的教学方法:

英语笔试培训班:主要注重三个模块,分别为单词训练、阅读理解训练、作文技巧训练、教学思路为老师讲解阅读方法,做题方法、作文运用基本的句型、优美高端的加分句子技巧等。通过大量培训来提高学生的笔试能力。

英语口语培训班:英语口语教学和其他课程不同,不需要学生在上课记笔记或是做练习,完全是通过和老师、同学进行英语沟通的方式获得提升。一些知名的英语口语培训班还会有外教老师进行上课,在教授口语知识的同时还会给同学讲解一些外国交流时的谚语和习惯,让学生们能够更熟悉如何与外国人进行交流。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