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大学语文的认识和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教育(以下简称“小教”)专业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专业定位在本科,定向在小学,属于高等教育体系。“小教”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从事小学教学所需知识、素养与能力的小学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的特点,教学计划要求开大学语文并将其作为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为更好地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小教”专业不同于其它非中文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在开设中应结合专业特点,以避免实际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小学教育作为新兴专业尚处于探索中,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小教”专业大学语文在开设中存在诸多矛盾:课程与师资力量的矛盾,社会需求与专业目标要求的矛盾,教材教法、课程内容与小学教育脱节等。
(一)课程流于形式为进一步推进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要求普通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1]。国家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但在教学过程中虚开课程现象依然存在,“小教”专业亦如此。“小教”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大学语文课程是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其具备语文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但由于学校管理者、任课教师及学生对其认识不足,教师开设课程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只是为了获得学分,致使课堂教学被动而无意义。部分高校在教学计划中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课程,教学内容与中文专业无异,内容枯燥无味,脱离小学实际,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二)课程认识存在误区现行的高校教育体制,使学生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英语课程学习,学生深知没有四级证就没有学位,上了四年大学学了四年英语,很少阅读语文课程的相关内容。大学语文作为“小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既没有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尚方宝剑”,又缺乏学校领导的重视,学生无形之中疏远了语文课程。加之,学生对课程认识有误,课程内容脱离小学教学,助长了学生的厌烦情绪。部分学生认为:小学教师不过是中等师范和小学教育(专科)学生去担任的职位,对于本科生有点大材小用,凭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能满足小学教师工作的要求。学生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随心所欲,课程学习偏离教学的中心。
(三)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重复,与“小教”专业不符,教学内容只是简单延续中学所学知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学生的年龄层次、文化水准、情感需求、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优于中学生,大学语文需要呈现新的面孔,让新鲜的内容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小教”专业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是要让学生具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在中学学习的基础上实现质的提高。但在实际教学中“,小教”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公共课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方法无异,单纯的枯燥理论说教,满口之乎者也,致使不少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学不学无所谓,学了在教学实践中也未必能用上。(四)教材内容与小学教学脱节大学语文课程缺乏针对性的教材,课程内容脱离小学教学的实际。据统计,目前高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约有400余种,但没有结合小教专业特点编写的教材,教学使用的专业教材与公共课教材完全一样。大学语文公共课使用的教材结构明晰,所选内容具有代表性,多以典型现代文、文言文为主,着重培养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注重理解和把握中国文化、道德含义、人文底蕴。“小教”专业开设大学语文为学生今后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做准备,所用教材与小学实际教学存在较大差距,教材内容与专业方向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效果。
(五)师资力量薄弱大学语文任课教师多从中文相关专业聘请,所聘教师多为年轻教师,教学经验相对缺乏。由于缺乏对“小教”专业特点、定位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往往把大学语文课程作为跳板,将其与其他非中文专业大学语文公共课一并看待,对教材、教育对象缺乏必要的分析,把精力主要放到为“转岗”做准备的专业课程上。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滔滔不绝照本宣科,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教学内容空洞乏味,严重影响学生学学语文课程的积极性。
(六)评价方式单一“小教”专业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沿袭了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采用期末量化考核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考核内容主要侧重学生对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考题与中学类似,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考核。从结果上看,考试分数与教学中学生的表现相差较远。部分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考前突击背诵,也会获得较好的分数,这对于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多数学生表示,通过学习其文学知识素养方面的提升有限。
二、改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措施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实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的观念对学生学习有着很大影响。教师应该对教材不断创新,讲出新意,使课堂教学与学生融为一体。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实现了教育目标,这是错误的。作为主讲教师应了解“小教”专业的特点,从思想上认识到“小教”专业学学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更新知识,调整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积极与学生交流,使课程教学出新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普遍认为只有专业和英语课程才是他们努力的方向,考试和学分是其奋斗的目标,最终使语文课程的学习变为一种被动。“小教”专业开设大学语文,着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学生需改变学习态度,大力提高专业修养,要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不断转变观念,把对学生的爱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找准突破口,实现观念的转变。
(二)重新审视课程,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很多学生对大学语文不感兴趣,归因于教学方法单调、陈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校教学中成为必然。语文是形象思维的学科,文学艺术注重形象感受,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丰富课程内容的内涵及外延,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学习内容,优化教学情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使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应注重实用性、观赏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助学型多媒体课件,开展个别化学习。助学型课件具有简易的操作性和灵活的交互性,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章节学习结束后能提供相应的评价策略。加之,课件中动态优美的图片,动听的背景音乐,煽情的配乐朗读,大大提高课件的观赏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教师还可以建立“小教”专业语文课程学习网站,利用网站资源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应的内容学习,既丰富了知识,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结合“小教”专业特点创编合适教材结合“小教”专业特点,创编新教材,力求与社会、专业发展、学生兴趣相结合。资料显示:“国内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1402种。”[3]面对如此繁多的教材“,小教”专业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又该如何来确立权威性呢?首先,内容以实用性为导向。大学语文课程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使学生具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注重语文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内容选编上,既有语言专业知识的巩固强化,又有“小教”专业知识的交融,更有小学语文教学的专题训练。其次,选文范围涉及古今中外,以中国文学精华为主,兼顾外国文学精品。文章题材各异,注重欣赏与实用,语言风格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注重挖掘文化的内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4]。
(四)提高教师素养,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教”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决定在该课程教学中的要求比较具体。首先,教师要成为道德规范的示范者、学生人文情感的激发者和欣赏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会自然而然形成一种令人信服的感染力量,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既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入的理解,又要有宽阔的知识面,还要对小学教育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用自身浓郁的人文气质,与学生平等交流、和谐互动,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5]。其次,结合小学教育特点,让教师定期到小学做教育调查,参加小学的公开课及相关教研活动,与一线优秀教师交流,了解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授课中把最新的理念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动态。
(五)改变评价方式,注重能力提高教育评价方式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动力。为更科学地检验学习效果,大学语文课程应进一步弱化知识性的考试,构建一种以贯彻能力考核为主、多样化的考核评价体系。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智力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的发展[6]。首先,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以课堂参与积极度作为评价的参考项。其次,由学校督导组专家随机听课,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评价,确保教育质量。最后,终结性考试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开闭卷相结合,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而不是注重考核学生的记忆力,评价实施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课程;性质;探究;三性合一
如果说“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高等教育,实际上都处于危机之中”的话,那么,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大学语文基础课教育面临的危机就更为严重。而造成这种危机的根源,正如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一文中所说“大学语文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地位’和‘定位’没有弄清楚,特别是‘定位’”。任何一门课程在教学体系中都应有自己的位置,大学语文也不例外。然而,长期以来,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见仁见智,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三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重新审视以上三种观点,探究大学语文应有的性质定位,对改善危机或许有所裨益。
一、工具性
语文的内涵可理解为“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是人类所独有的以言语形式进行表达和理解的一种音义结合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叶圣陶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提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每个学生都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到了分内的责任”。国家教委高教司指出:“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大学语文课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书面表达、口语表达)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
以语言为工具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运用语言获得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借助语言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的能力,是大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现代社会是人与人在不断交往过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承担着重要的交际作用。但当代大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不强,语言表达也存在两方面的明显缺陷:一是言之无文。不仅语言缺乏文采,且内容空洞,缺少内涵。二是言之无序。或表达不准确,惹人曲解;或缺乏逻辑性和流利性,显得思维杂乱;或语句不合语律例范,显得生硬;或用词不妥或用语跳跃,使用语句不够通顺等。而大学语文课程则能较好地解决当今大学生言之无文和言之无序的问题。
首先,大量典范的文学作品中蕴涵着语律例范、逻辑结构等知识。学习这些文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逻辑性,进而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其次,正如语文学家申小龙在《语文的阐释》一书中强调语文具有阐释性,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能从具有丰富的阐释资源的大量文本阅读中,掌握自己所需的创生性资源,正确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去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人文世界,提高自身的语文智慧,进而解决“言之成文”的问题。
近年来,在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认为读不读书、读什么书,都是为了“有用”。我国高校比较强调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英语、计算机等有相应硬性规定;许多用人单位也将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等作为毕业生最起码的应聘条件,这促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将课余时间用在攻读外语和计算机的书籍上。而此类工具性、实用性读物大多雷同,读起来乏味,致使大学生失去阅读的乐趣,更谈不上“博览经典”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大学生阅读能力低下,间接导致理解和消化文本的能力极为欠缺。而大学语文所取文本均为经典,这些作品“取法乎上”,外铄内砺,语文个性突出。借助这些文本的阅读,必然促使大学生“口诵心惟”“涵咏玩味”“切己体察”“据敬持志”,形成阅读兴趣,化为阅读智慧。这应是大学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另一种凸显形式。
二、人文性
语文的内涵可理解为“语言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化指明了语文具有极强的人文性。“人文”作为语词,早已在先秦的典籍中出现过。在《易·贲彖》里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这里的“天文”指自然现象,“人文”指人参与的文化现象。在《后汉书·公孙瓒传》中有“舍诸天运,征乎人文”之说,唐李贤注“人文犹人事也”。这说明关注人的种种问题,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口号性”的理性素质教育虽然推行多年,但“功利性”的感性应试教育仍在“脚踏实地”地执行。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本已使学生高分低能、精神苍白;大学阶段的实用功利主义仍在盛行,市场环境和就业状况对大学生发展的压力,更让不少大学和院系,尤其是高职院校变成急功近利的职业培训场所。“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过程中,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对人文精神的淡化,使部分学生片面发展,成为西方学者所说的‘单面人’,即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单纯技术性和功利性的动物。”大学教育“贫血现象”凸现:重技术轻思想,重速成轻养成,重身体成长轻精神成人。有学者指出,我们的高等教育,在赋予受教育者以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方面,做得还不够。现代意义的大学从欧洲崛起时之所以被誉为“精神城堡”,是因为大学能点亮人的心智,提升人的境界,给人以健康的精神,使之成为健全的个人和优良的社会公民。毋庸置疑,大学拥有优质的人文资源,而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课具有无可替代的主导人文素养培育的话语权。学者徐中玉、齐森华明确提出了大学语文要“增强人文精神的培育”,王宁先生也指出大学语文课是“文理科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其开设要让学生能充分吸收人类文化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滋养其健全的人格与社会关怀意识及社会责任感,这是核心。
斯宾诺莎也说过,一个人的眼前应当时常出现某种人性的典范。换句话说,一个人应当具有一种他所尊重的人文标准,从而帮助他区分自己或别人身上什么是创新的,什么又是畸形和反常的。对于这种经典博雅的人文标准,只有少数人可能会通过哲学的洞见获得,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多数人却是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认识而达到的。因为每当作家的情感和作品的精神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渗入学生的灵魂深处时,学生就能建立起健康的道德感和审美感,树立起高尚的人格。
三、审美性
语文的内涵也可理解为“语言文学”,它通过丰富的文学语言表现社会,揭示人们的思想感情,以情动人,具有极大的欣赏性,为人们喜闻乐见。语言文学指明了语文具有审美性。大学语文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而文学是诉诸人的情感的一种意识形态,其本质的社会作用是美感作用。正是有了审美性,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才有别于思想政治课。因此,在完素养培育的基础上,大学语文也应培育学生充分感受美和正确鉴赏美的能力,这是大学语文应具备的一种性质。
毋庸置疑,大学的盲目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使得大部分大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而忙忙碌碌。不少大学生审美意识淡薄,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忽略了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审美是什么,为什么要审美,更不用讲什么审美能力的提高了。有些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低俗,以纯粹的感官取代美感,雅俗不辨,高低不分,庸俗大行其道,高雅被迫退位。不少大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注重表层而忽略本质,对事物的评价和认识仅仅停留在浅层次,并不能从审美的角度去对这个事物进行评判,不能揭示审美对象的客观属性和审美价值。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有一种欣赏美、创造美的深刻和强烈的要求,而大学语文是最有效的能唤醒其审美意识、培育其审美情趣、训练其审美能力的审美教育课程。因为,审美教育首先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的解读来实现的。“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引领学生叩响审美之门,帮助其形成健康的审美心态,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大学语文荟萃了诗、词、曲、赋、散文、戏剧、小说等精美作品,它们具备多层次的审美元素,如优美凝练的语言美、耐人寻味的意境美、真挚细腻的情感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生动曲折的情节美、智慧深刻的理性美、精巧奇妙的文思美、严谨缜密的结构美、和谐悦耳的音韵美、变化传神的修辞美等。大学语文教师应借助这些美的神韵和精髓,充分利用文学审美规律,通过“以美引真、以美启善、以美导情、以美明理”的方法,启发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发挥想象、揣摩语感、体会人情、理解境遇、发掘文章的深刻蕴蓄,使学生陶醉于真善美的氛围中,和作者一起去体验天地人生的奥秘,让心灵得以滋润、净化和解脱,进而开启一种不为物役的审美人生。
在大学语文教学功能定位上,高度重视其审美功能,才能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出路,才不至于遭到大学语文再次被边缘化的尴尬命运。
综上所述,作为高校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教学如忽略其工具性,则未抓住大学语文的“语言文字”特性;如忽略其人文性,则未抓住大学语文的“语言文化”特性;如忽略其审美性,则未抓住大学语文的“语言文学”特性。合理的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应该是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性合一”的课程。只有强调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者并存,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局面或许能拓展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赵中直.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特点[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2(12).
[2] 暴国霞.大学生课外阅读透析[J].林区教育,2007(4).
[3] 乔好秦.玩转阅读——高校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其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5(6).
[4] 郑瑞侠.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
[5] 王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J].中国教育报,2004-5-14日.
关键词 文科;高等职业教育;大学语文;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4-0037-03
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简称文科高职)主要涉及财经、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法律等现代服务产业,主要是针对人的服务和管理,其培养目标是为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文科高职将综合素质教育观融入职业教育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实施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同步培养。符合现阶段高职教育提倡的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三位一体”的基本目标。
文科高职更加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大学语文恰恰是人文素质教育骨干课程,二者的完美对接既是文科高职的现实需求,也是大学语文课程全面提升并以之奠基学生人文底蕴的有利契机。
一、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分析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门文化教育、人文教育基础课,大学语文兼具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等多重功效。大学语文肩负着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文学修养、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的重大责任。教育部高教司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大学语文越来越得不到重视,工科高职院校几乎不开设大学语文,只有个别学校开设《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等文化类课程;文科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或者是在某些专业开设,或者是以公共基础课形式开设,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的大学语文,也存在定位模糊、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材没有针对性、师资缺乏等诸多问题。
二、文科高职视域下大学语文的课程观
(一)学科意义——重在实现对“人”的关注
从哲学意义上讲,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价值论是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课程是教育客观性和主观性要求的价值呈现。也就是说,一门课程的开设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等,往往取决于诸如专业需求、学科特征、能力体系等顶层设计。
大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素材,引导学生关注“人”的尊严和使命,促进个人社会化程度的提升。尤其在“强技能”与“厚基础”同步并重的文科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不应对立、冲突,相反应统一于文科高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从而纠正基于工科高职的“流水线”式人才培养的认识偏颇与工具化倾向,并将完整的“社会人”的品格需求和岗位创新与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作为本质要求,重点强化职业化的文化内涵。这样,有助于学生突破思维定式,更具活力地运用技能、适应岗位以及实现知识迁移。
(二)课程目标——指向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同步培养
从课程的实践论思维角度看,高职院校课程的开设前提是遵循岗位、项目或任务来设计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要求,但大学语文课程从狭义上讲基本不涉及学生的专项岗位技能。其定位在于以语文能力的培养为本位,强调语文与专业发展能力的联系,为学生学好各类专业课程和接受通识教育奠定基础。因而,大学语文绝不是简单的语言或文学作品学习,而是在知识累积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向学生的精神启蒙、思维创新、人格塑造和理想激发等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
根据高职教育以学生职业生涯为目标、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核心思路,大学语文属于“素质教育”类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等多种能力的复合职能,是突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大语文”课程。因此,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的大学语文,必须确立以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将课内课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淡化理论教学体系,加强能力培养、习惯养成的指导,在培养学生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的同时,进行知识性和职业性的养成训练,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追求经典、高雅和理想
大学语文应该引领学生深入发现和理解经典文学作品中优美、和谐、崇高和爱的因素,让他们在日渐丰富的审美体验中培育自己的心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饱满的热情、深邃的思想、个性化的语言,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带领学生体验唯美的经典文学。
三、文科高职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一)凝练课程教学理念,丰富学生职业化的文化内涵
大学语文“边缘化”、“受冷落”的现实,反映的是大学语文人文教育理念的缺失,其根本在于对大学语文的目标、指向、价值等观念和态度的偏差。文科高职视域下的大学语文更应在实现对“人”关注的课程建设维度的指导下,进一步把握大学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进一步廓清师生教学活动的态度和观念,进一步凝练课程教学理念。大学语文应该在强调实践性知识观的同时,更加突出大学生多种能力培养的复合职能的提升,更加强调内容上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时间上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结合、方法上交互性与开放性的结合。针对文科高职学生的学习、交流、表达和发展的岗位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能力的要求,大学语文课程应更加强调丰富学生职业化的文化内涵,重视学生的未来岗位需求与职业迁移能力需求。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课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在教学理念、思维模式、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在教学理念方面要树立应用型教学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贯彻到大学语文课的课堂中去;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地体现应用型教学的理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高职高专教育也得到大规模的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所以学生所具备的技能应是他们毕业后职场中急需的技能。特别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学校一方面强调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在校期问学会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使他们在三年后的职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课程改革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语文课无论是从发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方面来看,还是从适应大学生就业岗位的需求方面来看,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语文课的课程改革也刻不容缓。这门课改革的出发点应立足于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就业需求这两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应用型教学的理念,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地体现这一理念。
一、转变观念,重视大学语文课的教学
大学语文课作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高校认为大学应该强调专业特色,大学语文课没用。这就导致了这门课程的边缘化地位。许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形同虚设,专业课可以随意挤占大学语文课的课时;甚至有的学校干脆将这门课取消了。即使开设了这门课也没有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认为这门课是给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上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认认字词,让学生读读课文,写写作文等,在很多方面都是高中语文课的延续。此外,中文系有经验的教师都不愿意讲授大学语文课,他们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中文系的专业课上,科研论文也主要关注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大学语文课的授课教师也多为刚毕业没有教学经验的年轻老师。年轻老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对教材的处理等方面比较欠缺。为数不少的高校把科研经费都投在本校重点学科和专业上,对大学语文课却几乎没有科研经费的投入。大学语文课的课本内容陈旧老套,教师的授课方式单调乏味: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基于以上原因导致了大学语文课现在的状况:老师不愿意讲课,学生不愿意上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积极宣传大学语文课的重要性和应用性,使学校各方面认识到它在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和开阔视野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保证大学语文课的课时。第二,在师资方面既要配备有经验的教师,同时也要培养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使年轻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第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大学语文课科研经费的投入。
二、强调大学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应用性
在重视大学语文课的前提下,我们更要强调它的人文性和应用性。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合理化,尤其注重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用人单位对应聘学生的要求不光体现在专业技能上,还体现在应聘学生应有较高层次的人文素养上。这两方面对于企业向更高水平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高专院校就应该立足社会,突出学校特色,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文化修养、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课在这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大学语文课应在“新”字上做文章。它的改革方向应从中学语文的工具性转向人文性,把传播人文思想和传统支化作为其主要的任务。讲授大学语文课的教师要通过课文讲解、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新形势下企业深层次发展的需要。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重视文化的时代。各学科之间不断渗透,学科的界限逐渐模糊,出现了各学科不断融合的趋势,很多学科在融合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创新。大学语文也要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要把文化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线,打破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地理、心理学等学科的界限,树立文化语文新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充分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外先进文化的精髓。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解读文本,对文本进行全方位的理解,需要考察文学与文化、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宗教、文学与经济之问的关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内涵,如民俗风情、神话传说、智慧谋略、图腾崇拜等各种各样的知识。在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智慧、锻炼他们整合知识的能力。
大学语文课和其他课程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有所用。教师一方面要强调大学语文课的人文性,另一方面更要强调它的应用性。教师让学生明确在学完这门课程后应该掌握一定写作阅读交际的技能。学生在单位应具备正确书写应用文和公文的能力,同时还具备准确地理解国家方针政策的能力及在公众场合积极主动地与人沟通的能力。
三、授课过程中必须贯彻学术性、趣味性、时代性、应用性的教学原则
教师所选的课文应该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教师要发挥专长,通过对课文的讲解可以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并且和学生一起探讨该学科的学术热点问题,并把这些科研成果通过课堂这个媒介和课文联系起来,从而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教师也要提高大学语文课的趣味性。在讲授具体篇目时,教师应把相关的背景知识、作家的生平趣闻轶事、民俗文化等内容穿去。这些材料都会提高大学语文课的趣味性,从而满足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教师讲授的课文应体现时代性。大学语文课的讲授也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要对社会的-热点问题作出见解独到的理论分析,对一些新出现的现象进行文化阐释,进而培养学生运用理性分析把握问题的能力。虽然一些经典的古文文本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描写的是古人的生活和思想,但是作为大学语文课的教师也应该能挖掘出时代意义古为今用。
追求实用性是当前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最大课题。高校现在开设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实用的技能性课程,而“形而上”的人文课程,各级部门并不太重视。大学语文课的实用性,既有“形而下”的语言层面的应用,又有“形而上”层面的“用道”。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资源都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都可以对接现代企业管理,这是“形而上”的“大用”。而这些内容正是我们以前的语文教学严重忽视的,也正是此课程链接专业课的关键。这里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四、实施多样化的教学及考评方法
1.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讲一节课,培养学生的实训能力。首先,教师把课文按主题分类,让学生分组来领取不同主题的篇目,一个小组内部分工查找相关主题的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整理编辑,其次,让组内的每位学生都根据整理的相关资料认真准备,写出完整的教案。最后,每小组推选一位学生上讲台,讲十五分钟准备好的课文。同时教师应提出严格的实训要求如:板书整齐、思路清晰、语言流畅、重点突出等。其他听课的同学也应做相应的听课记录实训结束后教师学生一起进行评价,对在实训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精神奖励。
2.教师可以讲授一些西方当代的文艺理论,实行应用型教学。教师运用理论对具体文本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论修养。如教师可以用接受美学的理论解读文本,让读者——学生意识到读者在文本创作中的重大作用,比如从结构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孔乙己的存在意义。从影视美学的角度来对现在的影视大片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影视欣赏能力。
3.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教师做一些幻灯片进行辅的教学,图文并茂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进行诗词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听一段配乐诗朗诵,使学生沉浸在古诗词优美的意境中。一段影像资料的播映又能把学生带回久远的历史中。多媒体的使用会使教室里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让学生从中得到熏陶。
4.改变期末考试方式,建立灵活的全面地考查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评体系。强调学在平时、考在平时,把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还要把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纳入考评体系中,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
五、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课程定位 改革方向 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038-01
大学语文一直以来都是处在一个鸡肋的地位,学校不愿拿出课时来充实它,学生认为到大学了还学语文没有必要,因此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也容易产生懈怠的心理,久而久之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越来越没有信心也不愿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笔者一直在高职院校教授大学语文,连续多年接触大量学生,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了解了大部分学生的接受心理和他们对大学语文的要求与看法,通过这些了解使笔者认识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将着重论述高职大学语文在课程定位和改革方向上的特殊性和解决办法。
1、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与其他类型高校大学语文的区别
高职大学语文和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有着天然的区别,我们要看到这些区别,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首先,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知识水平较低,视野不够开阔,尤其对文学不感兴趣;其次,高职院校主要教授学生技能,尤其是工科院校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这就造成学生更加主观的认为大学语文没有用,再次,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氛围普遍缺乏,学生主观认识不到客观又接触不到,他们不知道语文、文学和文化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会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对此学校和老师是应该负起责任的。
2、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给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一个合适的定位,这个定位要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要针对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学生的情况。目前大量论文和学术研究都是基于对学科、学术的研究和角度去考虑,而较少考虑或干脆不考虑学生需要和学生接受的因素,这是本末倒置。笔者认为应该从学生的视角去看待大学语文,为学生着想才能使大学语文有市场。第一,高职院校应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规划等方面全面提升对大学语文的认识。这一点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构成、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设定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积累不够普遍知识水平偏低;并且还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就是“我是来学技能的,学了技能就能找个好工作”。所以学生认为专业课是最重要的,而语文课根本没必要。如果没有人强调语文是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学生自己是意识不到的,更别提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提高人文素养的问题了。所以要从学校整体来强调大学语文的重要性。第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从而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和自觉,用人文环境取代铺天盖地弥漫在大学生周围的网络文化,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人文修养。第三,从课程本身来说,要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要从人文性和工具性持平甚至工具性超过人文性的状态转变过来,变成以人文性为主。真正传授给学生一些他们不知道又迫切想知道的内容,不要一味的追求体系的完整,必要时应该打破体系,成立专题,围绕“语文”这个基点扩充到文学文化的大范围,让学生有一种高层次的体验,心灵得到熏陶视野得到扩展。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定位应着眼在低起点,高层次,重体验,偏人文几个方面。低起点,是要兼顾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曲高和寡,高层次,是要避免和中学语文重复,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新颖,突破传统以讲课文为主的形式,注重综合和归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重体验,要改变基础教育一切以考试为主的模式,变填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情境,敢于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起到锻炼思维的目的,偏人文,人文维度是语文教育合平高等学校“育人”根本任务的最高目标。小学阶段语文教育是侧重语言文字,中学阶段语文教育侧重于语言文学,大学阶段语文教育侧重于语言文化;相对应的语文课程要素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文情感。①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是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把语文当工具的阶段应该过去了。
3、高职大学语文的改革方向――偏重人文性
针对这样的学科定位,在教学改革上也要有所侧重。突出“大学语文”课程和教学的人文性,无疑是改革的重要方向。突出人文性,就是要与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联系起来,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心理需求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明确学生、教材、教师这三个对象及其关系,人文教育要用一个“人”字把三者贯穿起来,赋予他们个性和生命。教育的对象是人,是生命体,教育本身就应该具有人文性。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把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唤醒或激发出来,引起表达、沟通、交流、理解,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切实提高教育对象的文化技能和品味。②在此改革方向的指导下,要把改革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现提供以下方式供参考:
首先,从教授知识逐步向扩大学生视野的方向转变。可以在课堂上拿出一小部分时间,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的文学作I在娱乐全球化的时代,电影也是一种能够引起人们思考的文化形式,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的影视文学作品,让他们在娱乐消费中渗透进艺术思想、文化思想,在参与的过程中直观体验文化的魅力。
其次,要用相当一部分课时来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课堂创设人文教育氛围,引领学生自觉进入教学情境,自主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底蕴,逐步锻炼一种出口成章、锦心绣口的能力,从而建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在中小学语文衔接性视野中研究大学语文,是认识其本质的需要,大学语文与其他阶段语文教育不同,在强调基础内容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延续。人文方面,大学语文教育针对的对象不同,应在中小语文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主要发挥语文人文教育的作用,并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为我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要针对各阶段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等。大学对人文要求更高,内容也相对较丰富,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需要避免重复中学内容,这样才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且能够与时代要求相符合,人文性在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必须要提高学生对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重视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语文技能的培训,大学语文教育应在中小学基础上提高,否则大学生会出现大学语文已经学过,不需要重复学习的理解误区。专业不同也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中医专业强调对语文中文言文部分的学习。要针对专业的需要,改变语文教育的侧重点,提高学生的技能,如果停留在中学阶段,就会失去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育的结束并不代表真正结束,仅代表阶段性结束。因此,从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入手,进一步提高,例如:从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衔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母语发展。
2衔接性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针对衔接性视野下对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强调其思维的变化。首先,深入探索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之间的联系,为大学语文教育确定目标。其次,在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时,需要区别大学与中小学阶段的特点,寻求独特性。这种大学语文思维能够将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教育连接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并参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大学语文学科体系。第一,要确定各阶段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针对传承文化方面,确定各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以及对语文技能的提升。除此之外,研究分析大学语文与其他大学人文选修课的区别。如:语文与国学的区别等,以此来确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第二,从教学各个环节入手研究各阶段语文教育的区别和共同点,通过案例分析,寻找规律,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的。由于学生处于不同阶段,对语文的理解会呈现递进的趋势。因此,教师在授课时注意教学手段要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教材内容也要逐渐深入。第三,由于学生在各个年龄段特点不同,对文章的选段要注意,同样一部著作,对大、中、小阶段的选段要区分开,著作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想要传达的意义是有区别的。
3结论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日益走向“边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以来一直要求强化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建设,但是语文课程边缘化的处境依然得不到有效改善。现阶段的高职高专语文教学到底存在有什么样的问题,应当采取怎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高职高专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程定位不明确:大学语文是培养非中文专业大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与表达能力的一门人文素质课程,是高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虽然人们都知道大学语文具有人文性,工具性与审美性,能够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但是现阶段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全无定论。并且在大学基础课程当中,大学语文的地位远远不及“两课”那么受重视。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两课”除了作为人文课程之外尚有更加符合自身身份的定位,而大学语文仅仅笼统的定位为人文科学,这样就导致大学语文教学逐渐走向边缘化的境地。
教师方面问题:①教师教学质量不高:教师与外界同行的交流不足,缺乏对教学改革研究,更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所以,任课教师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往往敷衍了事,没有真正把语文教学当成一门艺术来研究对待,这样的结果就是教学质量下降,大学语文的教学研究也走向边缘化。②课时安排过少:大学语文开设的总课时量在高职高专院校当中普遍太少,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就是课堂,如果没有足够的课时作为保障,提高素质教育就会出现问题。并且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一般都是大班授课,教学效果不高,任课教师感觉所带课程不受重视,所做的工作没有成就感,导致工作积极性相对不高。
学生方面问题:①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的教材五花八门,层次不齐,有研究表明,大学语文教材中普遍存在古文偏多、主体性欠缺,变化小等问题[1],而且大学语文的训诫色彩还比较严重[2],尤其是教材中所选文章重复率高的问题最为突出。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对课程的兴趣就会减少。另外,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所以对专业课程的兴趣相对要高一些,在专业课程上所花的时间也要多一些,往往认为自己作为中国人,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在初中、高中就已经足够,导致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更加低下。②学生基础差异大:高职高专的学生既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既有师范专业,也有非师范专业。这样,不仅在语文基础知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导上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会因材施教,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水平和能力,选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不同的发展层次,就容易使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解决对策
明确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教育部对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检查、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有明确规定,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必须注重“两课”的建设,还提到“职业道德教育成效显著,能开设一定数量的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选修课或讲座”,这样我们应该认识到,在人文素质教育当中,大学语文与之息息相关。所以,应当可以御用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和建设提高支持,使大学语文的地位上升,使高职高专院校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提高,保证其教学质量,不再对大学语文的边缘化采取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态度。
加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需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广博的文化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和熟练的教学技巧等。由于受到中文专业学科特点的影响,大学语文任课教师的主攻方向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但是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鉴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所以要求教师要在精通本专业的基础之上,提高自身综合素养。要吸住学生,也就得在教学和教法上求深、求精、求新[3]。而且,要能够给与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要取百家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
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决定着学习者对所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及投入时间及精力的比重。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上第一节课起就要使他们知道大学语文是其他课程的基础,不仅仅能学到语文知识,还能学到做人、感恩、成才等其他学科无法学到的知识。还要让他们明白学好语文对以后的学习、工作及个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让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改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一个好的教师,其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果一个教师长期使用同一种教学模式,同一种教学手段,往往导致学生听讲的兴奋程度降低,课堂气氛变为沉闷,学生收获甚微。教师应该在授课过程中改变教学方法,挖掘课文的美感,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产生共鸣,从而产生新的兴奋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得到保证和维持。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前进,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大学教师应更新观念,做好教学研究和改革,这样才能完成新的历史使命,才能使大学语文焕发勃勃生机,才不至于被继续“边缘化”下去。
参考文献
[1]周家洪.大学语文教材的不足及改进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3):54—55.
论文摘要:教育部关于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倡议,推动了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高职高专院校应根据其特殊性,确立大学语文教学做为重要的人文教育课程的地住,深入探讨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考棱教学效果,以适应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提升人文素质,提高语文能力的需求。
教育部在2006年底召开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围绕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现状、课程定位、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同时鉴于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提高人才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希望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虽然教育部并未就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做硬性规定,但这一倡议,无疑带来了大学语文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春天。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已开始逐步受到师生的重视,并凸显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更新观念。大学语文是高职高专院校重要的人文教育课程
为响应教育部的号召,许多理工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可以说从行动上开始重视语文教学,但这还远远不够,必须从思想上、从根本上认识到大学语文的作用和地位,尤其是它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地位。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社会就业压力的加大,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也都非常重视专业学科的学习,希望以此立足于社会。但这也导致人们一味地跟着市场走,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忽视了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我们还要想到市场是变化的,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是受用终身的,这个则是我们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的。语文教学跟其他学科不一样,对于语文的理解不能把它简单地定义为一个“学科”。要认识到语文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核心课程,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这一点,从学生到教师,长期以来我们都没有认识到,不太重视,将它等同于其他学科,这是不对的。语文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别的东西是技能,学了之后打工,干活,语文不是,语文是一种灵魂依靠,是一种精神依托,是使大学生成长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关键素质。
高职院校的生源往往是高考大军的末班乘客——他们的语文素质相对要差一些,词不达意、语不成句、语文知识欠缺、不能简洁明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现象屡见不鲜,所以他们的实际语文水平状况迫切要求开设语文课。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趋干科学化、合理化,那种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人才越来越受到普遍欢迎,为了适应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必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综合素质,在这方面大学语文课程有着其它专业技能课程无法匹及的优势,也就有着其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它是高职高专院校重要的人文教育课程。
2 深入探讨,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变革
“语文在教会人识字以及遣词造句以后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80后韩寒的这句话固然有些偏颇,但也同时道出了应试教育中语文教学存在的尴尬。“要防止将大学语文变成高四语文!”大学语文不能是高中语文的机械复制,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语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要想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必须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高职高专院校的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特点,考虑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需要,把提高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写作能力列为大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与思维训练、演讲口才、写作训练等相结合,满足学生对于提高自身多方面能力的需求。
大学语文课应该是以导读为主,教师应该是个导游员。如果把课文看成一个园林,一个旅游点,教师应是一个导游员,因为教师已经事先进去看过了,已经熟悉一些情况了,然后领着学生去,一路介绍,但是不要找定性的东西,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文学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和终极的理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学习应是开放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觉自悟,只要他们能够做到言之有理,并能用通畅的语言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活生生的人性才是最重要的,这样不但学生得到解放,教师自己也解放了,只有学生和老师都解放了,才能做到教学相长。
美国交际学大师卡耐基说:“一个人成功15%取决专业知识,而85%则取决于人际的语言沟通能力。”故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母语沟通能力,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和可持续的个人发展能力。因而在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搭建探索学习的平台,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开展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考察、写作、进行专题讨论,主题辩论会,演讲比赛等等,激发学生兴趣,灵活地推动语文教学的延展性和实用性,让他们努力调动自我的独立探索精神和批判创新精神,提升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变传统的知识灌输为现代的认知互动,这是新型教学的需要,也是大学语文未来发展的需要。
3 改变方式,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考核办法的多样式
一张试卷考之大吉的考核办法显然无法适应高等职业学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考核制度要尽量体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应建立一种合理的考核制度,使其既能尽量体现学生的平时学习状态,又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只以试卷为准,要与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挂钩,结合学生自身的水平综合考虑。
一是进行综合评定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的全面表现,比如平时作业有成绩、课堂讨论发言有记录、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有加分。年终任课教师要从各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力求客观公正。避免仅凭一张试卷定成绩,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学习的信心,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
【摘要】高职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几乎被完全忽略、教学方法和手段滞后、缺乏教学创新是大学语文教学目前面临的问题。大学语文教学要创新,必须遵循民族性与世界性并重、传统性与时代性并举、基础性与应用性并存等赘鲈则。除此以外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引下所应该具备的现代教学观:以能力为重点的素质观、以学生为本的人才观。
【关键词】高职高专 大学语文 创新 现代教学观
一、在高职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前面临的问题
1.大学语文几乎被完全忽略。 从目前高职院校的现状看,由于长期以来受重工轻文的影响,大学语文的教育一直存在着被忽略的倾向,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没有兴趣。高职教育也随着市场和就业导向,增设应用性学科,压缩和减少基础性学科的课时。高职教育在高度专业化、市场经济化环境中,使作为基础课程地位的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从中小学时期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走到了几乎被完全忽略的地位。
2.大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滞后。在高职实际的教学中,大学语文教学很多教法与中学时期没有多大差别,“要防止将大学语文变成高四语文!”大学语文不能是高中语文的机械复制,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语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要想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必须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3.大学语文教学缺乏创新。随着市场化、网络化速度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语境受到冲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是文理学科交叉,中西文化交融,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然而,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面对这样的大众文化语境,依然一味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缺少创新,成了制约大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创新大学语文教学要注意遵循的原则
l,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并重的原则。世界性的文化首先是民族性文化,没有民族文化的存在就没有世界文化的存在,文化的世界性不过是民族性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中的结果和产物。民族性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现在我国提倡的人文素质,多数人还主要是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认识来获得。大学语文来源于优秀的民族文化,让学生通过对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学习,去感受凝聚在这些文化精品中的民族感情,培育热爱祖国的思想和健康向上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从整体上去提高人文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2.强调传统性与时代性并举的原则。有很多传统观念是深入我们血液中的,永远去掉不了。所以,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既不能完全抛弃,也不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而要把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很多解释应该是古为今用的,所以对传统的选择主动权还是在我们自己手上,能不能很好地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方面,这个责任也在我们自己。中国文化的内容都是相通的,我们现在学习它一定要融会贯通。
大学语文课程目前收录的作品,大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其高雅的艺术趣味、经典的审美取向、严肃的创作动机、深刻的思想意义,作为语文课程文化资源,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内容需要我们从另外的角度去挖掘创新,如人们对《孙子兵法》的认识已不仅仅局限于兵法本身,企业界、商业界、外交界都把它视若宝典。可见,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文本的时代性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经典作品同样可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带给我们全新的审美感受,启迪我们的灵感与智慧。
3.强调基础性与应用性并存的原则。现在人们谈到大学语文,总觉得没有谈及专业课程那样有底气。尽管这样,我们依然认为,大学语文作为我国的母语课程,其基础性地位是不应该动摇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重任很大一部分需要通过大学语文教学传授给学生。大学语文不像一些应用学科那样可以学以致用,它需要有一个潜移默化的知识内化过程,只有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文化修养、基础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现实的挑战,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
三、在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引下所具备的现代教学观
1.树立大学语文以能力为主的素质教学观
高职高专院校的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特点,考虑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需要,把提高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写作能力列为大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与思维训练、演讲口才、写作训练等相结合,满足学生对于提高自身多方面能力的需求。
未来社会不仅需要电脑作为工具,需要数字与符号来表达意思,还需要用语言、文字与人和社会交流。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大学语文必须树立以能力为主的素质教学观,给学生切实可用的语文能力,为学生们以后的工作与生活境界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帮助。
2.树立大学语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是应该成为积极学习的主动者。大学语文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推行多样式活动教学,倡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中的语境进行引领和启发,把语文课堂与社会相结合,与学生的文学社团相结合,唤醒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如果活动教学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语文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收获和乐趣,那么大学语文必定能承载起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使命。
总之,要提高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具体的改革方式和方法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探索出一条更适应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习的道路。
参考文献:[1]彭裕丹 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及创新思维的几个原则 教育与职业 2006-4-11.
[2]赵丽萍 让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引领中国汉语地位 华章201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