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
电力能源在当今阶段的社会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保障作用,无论是在网络金融贸易、科研院所之中科研设备的运行、大型企业之中正常的生产制造等等方面都离不开电力能源的供应,一旦在社会正常的运行过程之中出现电力能源方面供应的中断,那么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运行、人们的规律生活,更会给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财产方面的损失,为了最大程度上的保证电力系统能够长久有效的安全运行,就需要技术人员能够做好变电运行方面的工作。
1 在电力系统之中进行变电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
电力供应系统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到目前阶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普及了较高的科技含量,但是在实际的变电运行之中因为电力系统在运行阶段比较复杂,并且有时候会出现各种突发事件,影响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效果,最主要的影响表现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1.1 变电设备相应的更新以及维护
电力系统在运行阶段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对于设备方面的损耗,尤其是一些工作负荷大、使用频率高的设备更容易出现设备老化的情况,另外,有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或者地理环境条件制约,使得在我国目前的存在的电力系统之中,在一些地区还在使用陈旧的供电设备,这些情况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且给变电设备带来了安全隐患,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就会直接导致在电力系统之中出现漏电事故、火灾事故,这样也就会直接造成电力系统在电力供应方面的中断,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2 安全机制问题
有些企业容易忽视安全管理的问题,除去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外,许多安全事故通过严格的检查排除几乎都可以避免。但是,企业推行新的技术后,往往会有很大的自信,甚至认为刚刚上线的技术和设备不存在安全质量方面的问题,从而轻视安全性管理,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C制不健全,惩罚措施不完善,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2 保障电力系统进行高质量变电运行的措施
2.1 变电设备方面的安全管理措施
在电力系统之中进行变电运行的时候,相应的变电设备的良好性能是保障变电运行稳定进行的基础,而与此同时电力设备又是比较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环节,需要技术人员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提升设备的安全性。
2.1.1 稳定的设备检修工作
为了保证设备长时间的稳定、高效运行,就需要对设备经常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工作。在进行检修的时候,不但需要技术人员高度重视企业之中的对于检修工作的规定,还需要检修方面的技术人员能够立足于实际的检修工作,充分的了解所负责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尤其是设备在运行过程之中相应的工作负荷以及相应的使用频率,根据以上这些方面的信息制定出相应的检修时间间隔表,从而掌握设备在整个运行阶段之中综合情况。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检修人员尤其需要对设备相应的运行时候的声音、运行时候的振动频率等方面进行调查,有些情况下检修人员还可以通过气味或者设备上颜色的变化情况推断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在设备的检修过程之中发现问题,那么就要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如果故障所涉及的设备数量较多,那么还要和单位取得联系,制定相应维修方案,从而将供电系统之中故障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的程度。此外,在进行维修的时候,因为维修现场有时候会出现突况,所以需要维修人员必须要随身携带一些具有防护作用的工具以及药品。
社会现阶段的供电系统之中相应的变电设备一般都比较复杂,不仅有较高科技含量,同时也有着较为精密的机械结构,所以技术人员在进行检修的时候需要遵照相应的检修流程。首先在进行检修之前,技术人员要充分的查阅设备相应的使用说明书以及之前记录的设备各个时间段内的运行情况,通过这些数据大致的找出设备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其次,在正式进行维修之前,还需要技术人员对维修现场进看,确定维修现场各方面的条件是否符合要求,若维修环境无法达到要求那么就不能开工;第三,维修开始之前还技术人员注意电力设备断电方面的事项,不但要在检修开始之前切断电源,还需要维修人员能够做好绝缘方面的工作,以保证自身的安全;第四,在维修人员完成了对于变电设备相应的维修工作之后,要对变电设备出现问题的具体机械结构、故障直接原因,以及在使用过程之中所使用到的具体维修方式、故障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进行详细的整理之后归档,以方便后续对于设备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在完成设备维修一段时间之后,维修人员要重点对故障发生点进行复查。通过以上的这些措施不仅使设备故障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同时也能够使得设备故障的维修工作更加的长久有效。
2.1.2 设备更新方面的工作
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电力设备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设备老化以及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这些老化设备通过及时的进行设备维护以及修理,虽然有时候能够达到正常使用的标准,但是这些设备往往都是比较陈旧的设备,所以这些老化设备在很大程度上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输电系统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也就需要管理人员供电系统的实际需要以及企业资金,对当前供电系统之中的电力设备进行更换,保证电力供应一直都具有良好的供应水平。
2.2 制度的安全管理措施
除了技术层面的措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方面的完善也是不可缺少的。工作人员除了注意牢记各种章程外,还要注意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下面,重点关注一下检修维护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开展问题。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中,要落实设备的检修维护责任制度。工作过程中,对每个环节都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并设置检修责任人。尤其是设备的检修工作比较重要,在检修维护时应当做到各分其责,加强监督。但是其中存在一个问题,在单人进行检修工作时,很难保证每个人的工作都能达标或者是不出现失误,这样就要进行全组的检查验收工作,临近的或者是工作性质相似的工作人员进行二次检查,设备检修的关键点设置专门的监督人员,对工作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工作质量,保障安全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是电力工作的重要环节,能够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力企业不能仅仅抓表面、装样子来应付检查,而是应该通过技术、设备、管理、制度等措施来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真正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营销系统;安全;DB2数据库;身份验证;权限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6-0000-02
The Analysis of Power Marketing System Data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Shen Hao
(Jiangsu Gaoyou Power Supply Company,Gaoyou225600,China)
Abstract:Strong safety awareness and strong technical condition is the key to security,DB2 database provides access to user authentication,user authorization is verified and the level of privilege control,to protect the security of DB2 database information to create a technically strong conditions,
which has a profound administrator should understand and master.And from safety awareness,safety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technologies,multi-system operators to consider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power marketing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gateway to protect data,information and interests foolproof.
Keywords:Power;Marketing system;Security;DB2 database;Authentication;
Permissions
DB2数据库以其优良的结构和性能,被广泛应用在银行、电力、电信、保险等行业,作为系统管理人员,除了熟练掌握其使用和性能调优的方法、流程等技能外,必须在保证系统信息安全上给予足够重视,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在此,仅就DB2数据库管理与使用过程的几个与安全相关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安全意识与安全技术
安全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因安全意识的淡薄造成的。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从某种意义讲,也可以说成是“账户”的时代,或者“密码”的时代。这是电子化时代的一个明显的特征,登录网络、网上银行、登录网站、防火墙升级等等,都需要输入一个账号来完成,这是软件系统对用户实施安全保护重要措施。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后台DB2数据中,存有成千上万的海量信息,保障信息安全是管理员的重要职责。
DB2数据库为管理员提供了适当的授权和限制访问,此外,还提供了防止未授权用户存取机密数据的方法。用以保护数据库的安全,防止任何人在企业无需知道的情况下对机密数据进行未授权存取,防止未授权用户恶意删除进行破坏或擅自改变数据。
二、DB2数据库安全控制之一――验证
DB2数据库身份验证是用户尝试访问DB2数据库和实例时第一个安全设置,是保证DB2数据库安全的第一重门户。DB2身份验证与底层操作系统紧密协作来验证当前用户的身份,即:其输入的ID和密码。当然,DB2数据库还可以利用Kerberos这样的安全协议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因为验证可以由操作系统或第三方产品处理,所以DB2提供您可以在数据库管理器配置(dbm cfg)文件中使用AUTHENTICATION参数设置的不同验证选项。DB2使用这一参数确定验证应该以何种方式、在何处发生。
(一)服务器验证
SERVER(服务器)验证。这是DB2缺省安全性机制,指明验证应该使用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如果用户标识和密码是在连接期间指定的,那么DB2将调用操作系统函数来验证提交的用户标识和密码。(即由用户名和密码组成的用户账户)
(二)Client(客户机)验证
该组仅有的选项CLIENT指明验证将在客户机上发生。如果客户机驻留在原本就具有安全特性的操作系统(例如,AIX、LINUX、WINDOWS2000等)上,那么它就是可信任客户机。通常,除Microsoft Windows 95和98被认为不可信任之外,所有客户机都是可信任的。如果服务器接收到来自可信任客户机的验证请求,那么TRUST_ALLCLNTS和TRUST_CLNTAUTH选项允许可信任客户机使用客户机验证(client authentication)获得访问权。而不可信任客户机则必须提供密码才能成功验证。
(三)DCE验证选项
一些管理员愿意实现DCE安全,原因是DCE提供用户和密码集中式管理,不传送明文密码和用户标识,并且向用户提供单次登录。DB2使用第三方DCE产品来提供对DCE安全的集成支持。您可以选择以下两种设置之一:
DCE指明使用DCE安全来验证用户。已经登录到DCE的DB2客户机可以得到一张加密的“票证”,它可以用这张票证向DB2服务器证明自己的身份。
DCE_SERVER_ENCRYPT指明服务器将把DCE票证或用户标识以及加密的密码当作验证证据接受,由DB2客户机选择。
(四)Kerberos验证选项
Kerberos这一新的验证机制被作为它与Microsoft Windows 2000紧密集成的一部分添加到DB2 UDB v.7.1中,单次登录工具就可以完成DB2验证。一旦通过验证,用户就不会受到存在于Kerberos环境中的任何服务器的再次质疑。
三、DB2数据库安全控制之二――授权
一旦身份验证获得成功,就冲破了DB2数据库的第一道安全防线,没关系,DB2数据库提供了第二道防线:授权控制。
授权决定用户或用户组可以执行的操作以及他们可以访问的数据对象,被分为两个不同类别:权限和特权。
(一)权限
用户执行高级数据库和实例管理操作的能力由指派给他们的权限所决定。权限提供一种把特权分组的方法,并对数据库管理器和实用程序进行更高级的维护和操作加以控制。数据库相关权限存储在数据库目录中,系统权限关系到组成员关系,对给定的实例,它存储在数据库管理器配置文件中。DB2有如下四个预定义的权限级别:SYSADM、SYSCTRL、SYSMAINT和DBADM。
SYSADM、SYSCTRL和SYSMAINT在实例级别上操作,范围是整个服务器。每个级别都有自己的按组分的特权和访问规则,这些权限都是在每个实例的数据库管理器配置文件中被定义的。
DBADM授权级别链接到服务器实例中的特定数据库,并自动把这一权限级别授予创建数据库的用户。DBADM对数据库及其内的所有对象都拥有所有可能的按组分的特权。
DB2使用不止一个纵向授权流。对于每个用户请求,依据涉及到的对象和操作,可能会需要多次授权检查。授权是使用DB2工具执行的。DB2系统目录中记录了与每个授权名有关联的特权。对通过验证的用户的授权名以及该用户所属的组与记录在案的属于他们的特权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DB2决定是否允许请求的访问。
(二)特权
特权在授权级别的粒度上要比权限细,它可以分配给用户或用户组,特权定义用户可以创建或删除的对象。它们还定义用户可以用来访问对象(比如表、视图、索引和包)的命令。在DB2数据库存9版本中还新增了一个概念,是基于标签的访问控制(LBAC),它允许以更细的粒度控制谁有权访问单独的行或列。
特权(privilege)定义对授权名的单一许可,使用户能够修改或访问数据库资源。特权存储于数据库目录中。虽然权限组预定义了一组可以隐性授予组成员的特权,但是特权是单独的许可。DB2可以利用由操作系统安全功能维护的用户组。组允许数据库管理员给组指派特权。对所有种类的操作和对象的访问都由特权控制。特定用户标识、所有用户自动归属的特定组(PUBLIC)或多个组都可以被授予(或被撤消)每种特权。您必须先拥有做某事的特权,DB2才会允许您做这件事。
四、结束语
基于DB2数据库的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中,存放着千家万户的客户信息及电力企业其它机密、重要数据,强烈的安全意识和严密的企业管理机制,与DB2数据库强大的技术安全保护特性相结合,才能把一切数据置于掌控之中,从而保障数据、信息、机密及利益的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牛新庄.DB2数据库性能调整与优化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网络安全;自动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在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将电力企业的发展推向了更高峰。与此同时,在社会进步的同时,广大消费者对电力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电力企业的电力客户服务质量也不得不进一步完善,目前已经建立了诸多电力服务质量的相关规范,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自身用电安全及可靠性的要求。众所周知,安全问题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的基本保障,无论何时何时,一定要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本文将进一步分析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
1电力自动化系统基本应用功能
对于电力企业的运作过程来讲,为确证用电安全,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了解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功能。通常情况下,可以依据网络安全防范体系设计原则,在建立电力自动化网络的初期,首先要考虑整个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只有全面了解,操作人员工作时才能得心应手。与此同时,电力现场操人人员还必须掌握系统自动化的业务及功能,而目前自动化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SCADA功能
关于SCADA功能,指的是遥信及遥测数据从厂站开始就进行接收,随后,就可以将遥调、 遥控,以及实时指令全部发送到厂站,科学合理地实现电力系统的仿真操作。
1.2 系统接口功能
关于系统接口功能,主要指的是要完成模拟屏、大屏幕和调度数据专网的连接事项,从而有效控制电力动自化系统的仿真流程。
1.3 PAS 功能
关于PAS 功能,指的是在电力操作过程中,完成一系列的基础工作,比如网络建模、 网络拓扑、 负荷预报,以及电压优化控制等,有效实现电力自动化电网的模拟结构。
1.4 DTS及WEB服务功能
关于DTS及WEB服务功能,指在在电力操作过程中,迅速完成 DTS 和 WEB 服务功能,有效实现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的仿真效果考核事项。
不管怎么说,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应用领域内,存在大量分类,通常可以把它们划分为生产数据输送及数据信息输送,除此以外,还涉及到对外服务与音频输送等应用领域。具体地讲,当要处理的应用系统不一致时,这些自动化应用系统对安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而且都与电网安全和遥调、遥控的关系紧密相连。也就是说,无论何种电力应用,其电力信息网络都必须根据具体要求采取与其相适应的防护措施,在一这程度上保障其安全运行。
2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问题
2.1 网络构架
从目前的电力网络相关安全防范规则来看,由于规划不当,投入不力,电力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做到安全操作电力,特别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构架必须注意几种安全问题,其基本要点如下所示。
2.1.1 物理层面
由于物理层面的安全关系着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整个安全运营,特别是电力系统安全设计的根本前提。通常情况下,常见的物理层面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人为电磁干扰、 操作失误、 设备遭窃等诸多安全因素,也是电力系统物理层面进行安全管理的重点。 因此,如果要想让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得以安全进行,一定要重视系统物理层面的安全事项,特别是系统所有设备的安装和基础设施,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程标准进行建设。
2.1.2 系统层面
仔细分析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可以发现它的主要项目任务在于有效
保障各个主机系统的安全,毫无疑问,若要想从根本上保障主机系统的安全,电力自动化的系统层面和操作系统一定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杜绝一切的安全隐患,想办法解决一切安全问题。比如说,目前常见的主机系统有Linux 、Vi st a 等,这些系统基本上都存在系统漏洞和安全隐患,特别经常被黑客或者木马病毒入侵现象非常普遍,它们是影响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工作人员选择安装主机操作系统时,务必认真区分主机,并且要及时更新漏洞补丁、安装杀毒软件,避免病毒木马入侵,科学有效地保障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
2.1.3 网络层面
对于电力自动化系统来讲,其安全基础则是网络层面的安全,同时也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的根本保障,特别是在当代电力网络管理盛行的时代,电力企业一定要非常重视。所以说,电力网络的正常运行,一定要定期优化网络结构、 系统结构和路由器的运作事项,具体地讲,会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结构体系而言,分层结构使用很重要。除此以外,要是遇到规模比较大的电力调度网络时,建议电力安全管理人员最好使用双网结构。
2.2 杀毒软件
关于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的安全问题,一定不能忽视对杀毒软件的分析研究,杀毒软件可以有效保障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确保其不受伤害。通常来说,要想进一步保护网络不受威害,大部分情况都会在系统中安装防护杀毒软件,尽可能地将系统防护设置在病毒的进出口处,禁止木马病毒破坏系统文档、 电子文件和邮件等;还可以经常检测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硬盘、 光盘、 软盘和相关服务器进行安全保护,全面保护电力自动化系统。同时,针对常见的“漏网之鱼”现象,需要更新杀毒软件,防止新病毒滋生蔓延。
2.3 系统防火墙
关于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的安全问题,系统的防火墙也算其中一个需要值得重视的问题,它的安全性关系着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整个网络安全,也是保障系统网络安全的基础设施,可以有效过滤相关信息数据的正常交换和传输。详细地讲,系统防火墙是网络信息数据进出系统“门口”的控制器,控制着系统内部及系统外部的所有活动,合理地设置系统防火墙,可以从根本上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所以,值得强调是的,电力用户决不能怕麻烦而经常关闭系统防火墙。对于系统防火墙的类型而言,它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包括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但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当中,内嵌式硬件防火墙应用较为广泛;对于规模较大的电力自动化系统来说,芯片硬件防火墙也会经常被使用到。
2.4 入侵检测系统
关于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的安全问题,入侵检测系统也是常用的保护方法,简称之为 IDS, 它主要被用来检查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可疑行为,而且还能及时反应和处理这些问题。比如:记录行为,通知网络的管理员,或者切断来源,想方设法避免系统被损,最终保障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一般情况下,IDS 有两种入侵检测方法,即滥用检测和异常检测,而目前使用最多的是东软入侵检测系统,它具有实时性、 主动性、和动态性的安全防护,可以有效保护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的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自动化是的网络安全是当前电力企业必须紧抓的工作事项,尽管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工作的实施是复杂的和综合性的,甚至涉及到较多区域,而且对于不同区域的安防手段和方法也是完全不同的,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但是我们在认真分析电力自动化是的网络安全问题之后,对此项重要的电力维护工作充满信心。为了保证电力自动化的网络安全,一定要不断提高电力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重电力操作人员的日常维护及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有时处理,从根本上确保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的安全运行,实现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冯波.试论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4).
【关键词】变电站;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设备维护
1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包含的基本内容
管理人员在对变电站的电力系统进行管理的时候,必须对钥匙和工器具进行管理,防止钥匙和工器具发生丢失或损坏,当管理人员发现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要及时寻找维修人员对故障设备予以维修,以此来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要加强对设备检修、清扫等的管理,防止杂物阻碍设备的正常运转,并且避免损坏设备。
2 提高变电站安全性的有效方法
2.1 确定合理的安全管理目标
电力系统依附于变电站,要想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须对变电站进行安全管理,因此,管理人员应根据变电站的自身情况确定合理的安全管理目标,并完善相关的规范制度,对机器设备的操作者、检修者和设计者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确保操作、维修和设计的正确性,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另外,还要定期对变电站的安全管理目标进行考核,确保目标的实现。
2.2 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素质
2.2.1 对设备使用人员开展安全教育
设备使用人员的操作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变电站的安全性,对此,管理人员就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让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反思,寻找工作中的缺点,从而达到规范设备使用人员的工作行为的目的。另外,安全教育还能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让设备使用人员认真工作,避免工作出错。
2.2.2 对设备的使用人员实施技术培训
近几年来,科技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变电站使用的机械设备也都得到了更新,从而为人民群众生产出充足优质的电力,对此,设备的使用人员如果掌握的使用方法比较落后,那么就不能将引进的先进设备的功能发挥到最大,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还会增加变电站的安全隐患,所以管理人员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2.3 管理人员要制定紧急预案来应对突发事件
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有突发事件的产生,如果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只知道解决眼前所面临的问题,那么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管理人员就会不知所措,导致变电站停止运行,给企业和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管理人员要防患于未然,制定紧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加快变电站的恢复速度。
2.4 对消防保卫工作进行严格管理
当变电站出现火灾的时候,消防队员能否正确处理火灾将决定着变电站能否脱离灾难,所以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消防保卫工作的重要性,要提高运行人员的消防意识,让消防人员要熟练掌握消防知识,争取快速消除火灾,防止因火灾而使变电站发生重大事故,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导致电网出现瘫痪,不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电力去从事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国家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3 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过程进行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
3.1 完善并落实变电站的值班制度
为了确保变电站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的进行变电工作,必须完善变电站的值班制度,该制度主要针对监控中心和操作班组,变电站的管理人员根据值班制度的规定,会对监控中心和操作班组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旨在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并提高工作的正确率,确保变电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另外,该制度规定工作人员必须尽忠职守,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汇报上级进行处理,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转。
3.2 加强验收环节
继电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排除故障具有重要作用,如上文所述,继电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电力系统再出现任何故障时电力元件不受破坏, 进而维护国家电网的正常运行,使电力系统能够高效率的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首先,加强验收环节是最重要的一点。继电保护装置被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因此对继电保护装置的验收一定要谨慎,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查力度,各项指标符合标准后,才可用于电力系统中。如果检查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要及时修理,通过再次检查后,若符合指标再进行验收。在验收过程中,要加强验收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验收人员的责任感。从各个方面加强验收环节的检查力度,从根本上提高及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3.3 谨慎巡检
巡检主要指对继电保护装置以及二次回路的检查,这是预防出现一系列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认真巡检是在预防阶段对安全性能的提高,如果发现问题,应当及时解决,从而不对电力系统正常工作造成危害。巡检工作一定要做到全面认真,主要检查的地方有设备开关是否安装正确,压板的位置是否合理,故障警示灯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开关按钮是否正常等等。巡检过程相当重要,如果上述环节出现问题,在电力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后,会导致障碍无法被监测,造成巨大危害。
3.4 完善改造工作
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向着科技水平前进,继电保护装置应当满足高科技自动化水平,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革新,不断完善继电保护装置各方面性能,在传统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基础上,不断探讨、创新,引进高科技技术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整体改造,完善继电保护装置功能,更好的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配置全面的继电保护装置辅助装置,对提高继电保护的性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完善继电保护装置的改造工作,能从根本上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
3.5 增加突发事件模拟演练的次数
人们常说“熟能生巧”,为了提高工作人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必须增加突发事件模拟演练的次数,从而加快工作人员的反应能力,积累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从而快速消除事故对变电站的影响。
4 维护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的方法
4.1 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
变电站中的设备如果出现故障,就会导致变电站的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变电工作也受到了影响,为了防止设备出现较大的故障而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转,就必须定期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维护。
4.2 增设设备工作评价机构
根据企业的相关规定,变电站必须增设设备工作评价机构,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监督、评价与考察,提高工作人员对设备的认识。另外,将评价机构对设备的评价与设备的初始性能进行对比,可以让维修人员快速找到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从而加快维修人员的维修速度,实现变电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为人们提供充足优质的电力来从事生产和生活,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4.3 对设备的运行进行监控并记录设备缺陷
变电站中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如果值班人员对此放任不顾就会对国家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就要求值班人员要对设备的运行进行监控,并记录设备的缺陷,为维修人员提供准确地维修数据,并采取正确的维修方法进行维修,当维修人员清除缺陷之后,还要进行缺陷注销,从而防止设备维修人员进行重复维修,可有效降低资源的浪费。上图即为变电站设备缺陷记录表。
5 总结语
总之,变电站中电力系统能否正常运转会给国家经济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为了确保变电站电力系统的正常使用,必须要加强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并对设备进行维修,以便于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转,提高变电站的工作效率,为人们提供充足的电力来从事生产和生活,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因素;运行方案
前言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主要由变电站、电厂及用户共同构成,并由输电线路联结在一起的电力网络体系,主要完成电源的输送任务,一旦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发生故障,则会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可以说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是电能稳定供应的关键。但由于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十分复杂,而且对其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也较多,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方案,以此来保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为电力系统可靠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1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1.1 保证整个电力网的安全运行
电力网组成复杂,规模较大,在其架构中变电场所、发电站及用户数量较多,输电线路也具有不同的电压,由此可以发现电力网络具有复杂性,因此需要保证电能输送的质量。在发电阶段,短时间内即能够完成电力输送及用户用电工作,但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发电机组出力与电力网承受的重量保持平衡,这就需要保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调度运行体系和电力监督运行体系都加快了智能化发展进程,这也提高了电网数据信息传输的高效性和快捷性,有利于电力调度人员实时对电网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电能质量的全面提升,对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有利于电力网供电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电网建设的力度,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也更加复杂,这也使供电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需要强化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电网在发生问题或是出现操作错误时极易导致停电故障发生,这必然会对电力用户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带来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情况。因此需要电力网要达到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的要求,有效地预防电力事故的发生。
2 制约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
2.1 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
目前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往往对系统的运用更为重视,而对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较为忽视。特别是在调度工作中,对于系统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从而严重影响了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运行的安全。
2.2 电力调控系统运行管理系统不健全
目前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再加之管理经验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
2.3 专业技术匮乏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还受制于专业技术匮乏的制约,很难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及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系统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且系统工作效率并没有显著的提升,为了能够保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 强化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的方案
3.1 电力调度运行系统的改善方式
3.1.1 设计标准的优化
需要进一步提高电力调度运行系统的扩展性能,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优化链路控制及网络,应用自动化采集系统实时收集数据,同时还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及时存档。对于电力调度运行系统来讲,还要具备监测显示器械及电气系统主接线图的功能。对于网络的优化,可以采用先进的软件系统,这样不仅能够保证电力调度系统工作速度的提升,而且有利于电力调度运行系统优化工作的贯彻落实。
3.1.2 设计理念的优化
第一,在对电力调度运行系统进行优化时,需要在确保原有器械及成本没有受到破坏的前提下进行,并将已具备的技术手段和器械功能完全发挥出来,不仅能够实现资源和能源的节约,而且也能够实现企业成本的降低。
第二,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速度较快,由于网络技术的全面覆盖,网络技术也在开始在设计中广泛应用,设计的开拓性更好地体现出来。在对电力调度运行系统优化设计过程中,要以可扩充性标准作为重要依据,确保做到实时对设备工具进行扩充,实现新系统与老系统之间的的有效衔接,而且电力调控系统也能够更好地适应技术的发展。
第三,电力调度系统优化工作要严格按照开放性标准要求进行,这不仅有利于电度调度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之间数据的交换和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有利于电力调度运行系统软硬件之间的良好配合,为与其他系统之间数据和资源的沟通和共享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电力监控运行系统的改善方式
3.2.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电能监测
一直以来电力监控运行系统在采集数据时,往往是利用电度量采集器中电子脉冲传输至监控体系,完成数据采集工作,但这种运行模式存在较大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对于初始值的电度量进行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电能监测体系荷载的增加,而且无法有效地保障机电度量测量值的精确度。因此需要对这种运行模式进行优化,进一步加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及电能监测,使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满足监控体系独立工作的要求,而且还能够实现对信息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收集,提升电力监控运行系统的资源共享水平,保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2.2 实时的信息监测和记录
在改善电力监控运行系统过程中,需要对信息实时监测和记录进行完善,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加快推进电力监测自动化的实现。保证在无人值守情况下,电力系统能够保持联安全、稳定的运行,并实现劳动强度的降低。在当前监测运行系统中,其所包括的设备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这些设备不仅能够有效地满足电力监控系统自动化监测的要求,而且通过进一步优化报警体系功能,能够及时发现电力监控运行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与电力调度机构的信号波段进行立刻接通,并根据信号情况来对其进行等级评估,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以处置,有效地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4 结束语
目前电力资源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资源,在当前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电能需求量不断提高,这就需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要保证运行的安全性,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来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进行优化,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电力系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廖淑彦.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20:37.
关键词:电力企业 信息系统 安全体系
1 概述
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接入企业信息网络的电力自动化、电量采集等控制业务越来越多,而且PMS等电力办公自动化系统也成为企业内各个部门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协同办公系统。信息系统和网络信息安全关系着电网的安全运行以及整个企业的生产运行、电网调度、办公管理等各个方面,其重要性不置可否。维护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排除安全隐患,是目前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方面重要的研究。
2 电力企业内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能够对信息系统安全构成威胁的不稳定因素有很多,外部网络对企业网络的攻击,系统维护人员日常工作的操作失误,内部可能存在的恶意性质的蓄意破坏都有可能对信息系统造成严重打击。而重要的资料或文件通过信息系统造成外泄,也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构成威胁。归纳总结之后,将影响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 物理层面形成的安全隐患 信息系统的基础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构成的。这种基于物理的存在造成了信息系统“相对”的脆弱性。严重的自然环境灾害(地震、电磁场、雷电),或者设备及网络连接线缆的老化等环境因素以及其他不可控的事故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整个信息系统物理层次的损坏,从而导致整个系统出现故障甚至瘫痪。
2.2 管理层面的安全风险 管理层面的安全风险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沟通联络防范措施的缺失以及与工作无关的网络访问。
①如果企业内没有完善对于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或不能有效的提高企业员工对网络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则极易导致诸如用户口令过于简单、重要管理账号随意供不相关人员使用、重要信息资源密级不够或日常维护出现误操作等一系列威胁网络安全的行为发生。②电力企业的运行模式,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逐步发展为本部公司-地区级公司-省级公司-市级公司-县公司的运行模式。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各级公司之间在信息资源方面的“安全”共享,则有可能造成机密资料的丢失或外泄。沟通联络防范措施的缺失使各级公司之间的资料共享或协同办公等工作无法得到安全保障。③由于一般情况下企业员工网络访问行为可能是与业务无关的,比如游戏、聊天、视频、P2P下载等。这些与工作无关的行为将可能导致信息系统从外部网络被入侵或者机密资料被窃。
2.3 系统层面的安全风险 系统层面的安全风险主要分为三大类:人为的恶意攻击、系统内存在的漏洞及与病毒传播造成的安全隐患。①人为的恶意攻击是信息网络所面临的巨大威胁。一种是主动攻击,攻击者选择攻击系统的薄弱点进行攻击企业信息系统,然后破坏信息的机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另一种是被动攻击,主要目的是隐藏在信息系统正常工作的外表下,通过窃取网络传输的数据包获得信息的内容,造成企业内部信息外泄。这两种攻击方式均可对企业的内部信息网构成极大威胁,或导致机密资料的被窃。②系统内存在的漏洞极有可能被相对应的蠕虫病毒入侵,信息系统内的每一台计算机,都应该及时的更新各类漏洞补丁。但如果设置专门的维护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对系统内上千乃至过万台计算机的升级工作,将会占用大量的人力,若要求计算机使用者本人进行更新升级,则会导致很多的升级作业不能及时进行或者拖延许久。每一台存在漏洞的计算机,又会对系统网络本身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③外部网络存在的病毒、恶意代码等不良因素可能通过各种途径侵入到企业的内部网络,即使绝大多数的系统漏洞能被升级补丁修复,还存在各类应用软件或不同的网络访问将病毒带入计算机系统。
3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的防范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电力企业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就必须结合电力企业的运营特点及其信息网络应用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符合企业要求的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防护框架。要完成此目的,首先要强化企业信息系统中安全技术的专业应用,其次要完善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制度。
3.1 防范措施的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是解决一切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关键,只有在技术层次达到了一定安全程度,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3.1.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网络运行环境 网络运行环境直接关系着网络运行的稳定性,网络机房要配有门禁、监控、报警系统、机房专用灭火器、应急照明灯以及接地防雷等措施。机房、配电间的环境要整洁。设备标识、布线清晰整齐,UPS、空调定期检查,温湿要度符合要求,以此来保证网络环境安全。
网络规划应尽量多点迂回,传输网络尽量成环、成网,避免单节点失效导致多点失去网络连接的情况发生。着力优化网络路由,尽量避免城区路由节点,减少因线路中断导致的网络连接中断。
3.1.2 有效的网络防护技术,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目前用于解决网络安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和虚拟专用网(VPN)。防火墙主要用于在内部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保护屏障,实现网络间的安全隔离。入侵检测系统可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对网络传输进行监测,可以积极主动的防止或减轻网络威胁。VPN技术可以用来解决各级公司之间或各个系统之间的访问或数据传输的安全问题,其目的在于保证企业内部的关键数据能够安全地借助公共网络进行交换。
3.1.3 规范各级公司信息系统安全软件 供电企业应自上而下的统一部署各个分公司所使用的杀毒系统、外部网络监测系统、信息媒介监测系统、系统自动更新升级软件、备份和恢复系统。应做到系统内的网络设备能够及时更新升级,并且设置专人维护,确保各种自动管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且监测在网络内的计算机是否有不被允许的外部网络访问及外部信息媒介的接入。
3.1.4 内外网采取物理隔离 如果有需要,并且条件允许,可以采用最高效的解决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的办法:将局域网与外网物理隔离,使局域网内的用户只能访问内网资源,外网计算机无法与内网相连接。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很大程度地防止互联网上的病毒、流氓软件等的入侵,避免企业及用户个人的重要信息与数据的失窃,进而可以控制可能由此造成的无法估计的损失。
3.2 安全管理 技术手段虽然可以有效的解决部分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但是对于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来说,单单使用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有效地管理是有效运营的保障。
3.2.1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员工的安全意识对于企业的信息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安全知识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警惕性以及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制定相关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定,明确安全事故责任制,可以强化企业员工安全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杜绝信息网络使用泄密的情况发生。
3.2.2 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执行力度 为了控制威胁电力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人为因素,必须对加强有效的相关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维护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并按照规范的运维流程进行操作,制定信息网络故障抢修以及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通过有了强大的制度保证,才可以更好地促进电力企业信息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4 结论
电力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技术方面的限制,还牵扯到管理方面等多个层面。如果要得到相对高水平的安全措施,就必须将多种方法适当综合的应用。随着当今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安全问题会出现,也会不断发生变化。企业中网络信息体系也必须依靠不断融合新的技术、新的安全手段并且通过不断的完善和加强自身的管理制度等措施来保障,才能得到一个较为安全的网络运行环境。但最终只有根据自身的运营特点及网络构成才能制定出对应的安全体系,并依靠对应的安全策略选择合理的信息安全体系结构,才能得到安全的系统,并使系统的安全能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琨.发电企业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策略[J].电力信息化.2008.第6卷第7期.
关键词:电力信息系统;建模;安全评估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电力信息系统是由各级调度中心、发电厂、变电站等系统通过紧密的或者松散的联系构成的分布广泛、极大规模以及分级阶梯的互联系统构成的。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非常重要,一点遭到破坏将导致电力供应中断甚至扩大到大规模的停电事故。对于如何加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建设,成为水电开发企业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从相关的实践经历中不难发现,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工程在通常状况下,都是通过组织权威的电力信息系统的专家、电力企业的相关用户、信息安全专家等进行深入的研讨活动的方式确立如何完善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建设的水平,目前,相关的电力信息系统的专家和学者探讨出一种建模语言,来对电力系统的抽象模型加以解释说明,研究一种安全评估的方法,来设计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结构。
一、关于电力信息系统建模事项的相关的解读
(一)水电站运行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以及发电能力的建设水平,都是直接影响企业经济利益的关键性因素,由于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都面临着同行业的激烈竞争,越来越多的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更加注重提高本企业水电站运行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提高发电能力水平,并以此为竞争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新空间。本文主要是关于电力信息系统建模的相关事项的分析以及对其安全评估方面工作的简单分析,旨在促进水电开发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电力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设计的需要分步骤逐次的进行。电力信息系统存在着复杂的交换行为以及大量的异步操作。也因此,在其建模语言中系统常常被抽象为一组存在交换关系的通信实体。通常情况下,将其角色的定义为通信实体并用相关动作表示存在的交互关系,再用执行动作引发的事件顺序表示与其系统安全性相关的行为。根据相关研究资料对电力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定义分,我们大致分析最为重要的两点:
第一点:关于建模的角色分析。一般情况下,角色具有独特的属性,相对而言,属性的不同取值也就表示角色的不同状态。在应用角色进行判断时,要注意角色的不同取值所代表的的不同状态,避免因对问题判断失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执行与角色相关的动作,就可以改变角色的状态。我们将通信实体成为角色,这其中包括网络、业务系统、进程、数据等。关于角色的类型分为子类型、父类型,同时子类型会继承父类型的基本属性,子类型也可以由多个父类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依据角色的特性以及相关的类型,来解决不同的问题。
第二点:关于建模的动作分析。相关专业的资料表明,通信实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就称之为动作。相关动作包括:运行、使用、存储以及处理、连接等等。动作通常情况下,都是与若干角色相关联的,而且动作的类型和动作的实例用带角色的类和对象表示出来。动作虽然也有自己的属性,但是其没有继承的特性。动作相关的状态被称为动作及其关联角色的所有属性记为Q,所有属性的取值构成动作的状态值,将其记为。通常状态下,执行动作能够改变状态值,改变后的状态值记为。这样,执行动作a可以表示为:
它的语义是:
ifthenQ=;Return;。
由此可见,动作执行只返回true或false,并通过两个关键约束pre和post表示对动作对状态改变的表现。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动作能够表达系统所能够提供的基本功能。为了表达更为复杂的系统功能,从而又用顺序、选择、并行、循环四种动作运算来表示复合动作。
二、电力系统与电力信息系统的统一建模方法
一般而言,可以将电力信息系统分为计算、通信、传感三个部分,分别用于完成信息的处理、传输与采集等功能。这三个个部分共同决定电力信息系统的整体性能。这里将基于有穷自动机、随机过程、微分代数方程等理论首先为计算、通信与传感系统分别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再将其与现有的电力系统数学模型联立起来以构成比较完整的电力CPS数学模型。与电力系统类似,从整体上讲电力信息系统模型也可以分为稳态模型和动态模型两类,并分别用代数方程组和微分方程组描述。信息系统建模与电力系统建模的不同之处在于信息系统通常存在若干种离散工作状态,因此需要引入有穷自动机等数学工具处理离散工作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联合采用微分代数方程组、有穷自动机和随机过程理论,就可以构成电力信息系统模型。由于信息系统模型和电力系统模型均以微分代数方程组为基础,因此可以方便地将两者联立,形成电力CPS的统一模型。
三、电力信息系统风险的特征
首先,客观性和不确定性,由于电力信息系统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发生在整个电力信息系统发展周期中风险是时刻存在的,但又因其独有的不确定性,在实际工作的处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其次,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信息系统风险包括物理安全、逻辑安全和安全管理等多层次风险。物理安全包括周界控制、区域访问控制及区内设施安全三大要素。逻辑安全包括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安全管理包括人员角色管理、系统管理、应急管理等,因而所面临的风险多样。然而可变性和动态性使电力信息系统风险,随信息技术发展而呈现动态性、可变性。在电力信息系统的发展和运行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及时有效的措施而消除了某些风险。有的风险实际发生并得到处理,甚至发生次要风险增大跃升为主要风险的状况。在每一个新阶段都可能出现新的风险。最后可测性、不确定性成为风险的本质,但这种不确定性不等于对风险的全然不知。任何一种具体的风险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大量风险事件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其运动规律。由于信息系统风险的多层次性和动态性,难以建立一个覆盖全部安全问题的安全体系,同时考虑到安全投入费用与被保护的资产价值保持应有的一个恰当的比例,因此只能建立一个适度的安全准则。
四、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评估
电力信息系统中安全风险因素的分析。首先,设S为电力信息系统所有安全风险因素集合,通过划分性质,将性质相近的因素分在一组,假设S中的因素为l组,即S=
式中的代表S中的第i组因素,i=1,2,......,N,。然后,针对每个有n个风险因素集,表示成=这样,将安全风险因素集合分为多层次集合。最后,关于安全风险指标V,表示电力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发生时产生的后果对电力信息系统的影响程度。式中的m表示风险指标集的数目;表示安全风险指标,j=1,2,,m。确定安全风险因素的权重系数,中各个因素相对安全风险指标集V的权重,系数可以用矩阵表示为,式中:我们可以依据中各因素对安全风险影响的严重程度确定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
五、关于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
首先,建立电力信息安全组织体系,将责任制落实到个人,明确各管理部门的相关职责,各部门要各司其职的负责本部门的相关工作事项。规范对电力信息系统相关安全人员及其重要岗位人员的有效管理,实行电力信息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其次,建立健全安全技术规范,包括电力信息系统书安全规范、应用软件安全开发的规范、相关安全数据的备份规范等,为今后指导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开发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然后,建立健全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对人员的管理、机房的管理、设备的管理、技术资料的管理、操作的管理、开发与维护的管理等工作制度,为确保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基础;最后,建立安全培训的相关机制。对所有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基本知识、信息系统安全模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安全产品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培训,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电力信息系统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电力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水平。
结语
关于电力信息系统建模和安全评估的系统化方法的研究还在不断的进行中,将安全体系设计语言应用于建立电力信息系统的抽象模型,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推测并尝试多次建立模型,减少相关工作人员在参与安全体系设计工作时的主观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电力信息系统进行实例分析后,不断的总结相关经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验证相对安全度指标的有效性。最终达到推进电力信息系统安全体系设计的理论化、定量化和计算机辅助化的进程的目标。电力信息系统中包括的信息资产以及物理资产,常常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外部以及人为的安全威胁。我们在对电力信息系统建模的相关分析以安全评估的深入探究之后,可以制定出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战略,明确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为电力信息系统管理与使用部门采取相关的防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合理的思路。
参考文献
[1]余勇,林为民.电力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电力信息化,2003.1(03).
关 键 词: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 安全性分析
前 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指直接为电网运行服务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包括在此系统运行的应用软件。是在线为各级电力调度机构生产运行人员提供电力系统运行信息、分析决策工具和控制手段的数据处理系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保证电网安全和经济可靠运行的重要支柱手段之一.
1 电力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1.1、 80年代以计算机为主体配有功能齐全的整套软硬件的电网实时监控系统 (SCADA)开始出现。进入90年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已成为热门话题,研究单位和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
1.2、1998年全国装机容量超过277GW,跃居世界第2 位,自此以后,我国电力仍保持着高速发展,预计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将在今年底至明年初突破800G W。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功率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1.3、考虑电力自动化的通信需求时,Internet也可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通信网络,以其现有的通信基础设施以节省成本的方式对变电站进行远程控制和监视。
2 电力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2.1、系统集成分布。系统集成的综合自动化,是以整体优化为基础、力求信息共享、功能互补,并随技术的进步而提高其集成度。将原本分散的、功能单一的系统集成为综合的、信息共享、功能互补的一体化系统,即把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配电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高级应用软件包以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馈线自动化和通信系统集成为一个体系结构良好平台统一、信息共享、高效灵活的信息系统。
2.2、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适应化、协调化、智能化、最优化、区域化发展;由单个元件向部分区域及全系统发展。要求使用多机系统模型来处理问题,也要借助于现代控制理论对电力自动化的模型进行优化。
2.3、基于开放系统结构和国际标准的分层分布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适应当代系统集成和电力市场的发展方向,性价比好、伸缩性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电力需求大、电网建设复杂而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改革开始较晚的国家来说,在追赶先进技术的同时,还必须要注重对传统技术和设备的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早日全面实现。
3、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实现
3.1 物理层的网络安全实现
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的物理安全主要是指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电源故障;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设备被盗、被毁;电磁干扰;线路截获。以及高可用性的硬件、双机多冗余的设计、机房环境及报警系统、安全意识等。因此它是整个系统安全的前提。
首先,环境安全。现在电力自动化机房完全能够满足国家标准GB50173-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国标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机房地板一般采用防静电地板,机房温度、湿度都在合理范围内,环境温度15℃~30℃;相对湿度10%~75%;大气压力86kPa~108kPa。
其次,设备安全。机房电源一般都采用大功率长延时电源,机柜一般采用标准机柜,服务器一般采用双机冗余,地调和大型集控站基本上采用UNIX服务器,数据采集采用双通道甚至三通道,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可自动切换,保障系统的不间断可靠运行。这里需要特殊说明的是,一定要定期查看UPS电源的状况,防止电池久用漏液。
另外,传输介质安全。电力企业电磁干扰相对较重,在集控站可能更重一些,因此网线要采用屏蔽双绞线,RJ45头要采用屏蔽RJ45头。在制作RJ45插头时要按顺序将其排列整齐,紧紧插入RJ45插头,用压线钳压紧,注意尽量不要将的双绞线露出RJ45插头之外,裸漏部分不能超过12mm,否则会造成近端串扰和回波损耗,引起网线通讯质量的下降。此外,视频监视设备。现在110kV及其以下的变电站采用无人值班,怎么保证变电站设备的安全呢?现在变电站大都采用视频监视系统,它是一种可靠的防护设备,能对系统运行的环境、操作环境实施监控。
2.2 网络层的安全实现
电力自动化系统是建立在网络系统之上的,网络结构的安全是安全系统成功建立的基础。在整个网络结构的安全方面,主要考虑网络结构、系统和路由的优化。
首先,网络拓扑上主要考虑到冗余链路,地级以上调度网和大型集控站都采用双网结构,数据采集通道甚至有2~3条备用链路。其次,电力自动化局域网可以考虑采用以交换机为中心、路由器为边界的网络格局,应重点挖掘中心交换机的访问控制功能和三层交换功能,综合应用物理分段与逻辑分段两种方法,来实现对局域网的安全控制。典型的逻辑分段如图1所示。
其中,集控中心主站(调度大楼)和各集控站之间通过专用光纤网连接起来,调度大楼的骨干交换机被划分成多个VLAN,每个集控分站一个虚网,本地一个虚网,在VLAN上配置初步访问控制策略。
此外,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第30号令《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及国家电力公司电调文件详细描述了电力自动化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换方式,从根本上保证了电力自动化系统免受病毒、黑客的攻击,保证了供电企业的安全运行。根据网络安全防范体系设计的等级性原则,一套基于物理隔离的安全区I/II到安全区III/IV之间数据交换的公用数据平台方案成为必须,通过该平台,电力自动化系统可以快速、准确的把安全区I/II的数据传输到安全区III/IV中,并且在安全区III/IV中组织这些数据,对外提供WEB服务、信息一体化服务、二次开发等功能。
电力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通信网络的运行优势明显。如果作业环境恶劣或者气候环境复杂,采用有线通信网络,在电力信息的采集、电网移动终端的接入以及信息系统运行的监控以及信息交互等等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无线通信技术所采用的是无线接入技术,网络与用户终端是采用无线通信均技术建立联结的。但是,电力无线通信网络在运行中,会因无线接入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导致安全可靠性难以保证而导致安全隐患。针对电力无线通信网络运行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从网络运行时间出发采取防护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图1为电力无线通信网络。
一、电力无线接入技术
电力通信主干网所采用的接入技术为固定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无线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有很多,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无线本地环路系统、无线局域网等等。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在电力通信网络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移动用户接入无线技术,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为主,还包括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技术、时分多址、宽带码分多址等等。多媒体监控所采用的是视频接入、音频接入等等。
二、无线接入技术的特点
无线接入技术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所涉及的技术种类非常多,但是,由于无线通信信息传输存在着信号不稳定性,导致数据信息传输的速度慢而且缺乏可靠性。
(一)无线接入技术具有临时性调整
电力通信采用无线接入技术,终端接入存在着临时性,这就意味着无线信息的接受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无线通信的信道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每一次通信中,为了确保无线通信的安全可靠,都要对用户进行登录验证,确认用户的登录权限之后,才可以允许用户接入终端。相比较于电力有线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不仅信号稳定性比较差,而且数据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也会受到影响,导致无线通信的可靠性步入有线通信技术。这就意味着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数据信息丢失的风险,电力无线通信技术所存在的这一问题也是需要重点解决的。
(二)无线接入技术存在着抗干扰问题
无线接入技术所存在的抗干扰问题。这些干扰分为有针对性的干扰和无针对性的干扰,其包括天线、噪声等等所造成的干扰,多址干扰、码间干扰等都属于是无针对性的。有针对性的干扰主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干扰措施,多出现与军事应用领域中。比如频带干扰、瞄准干扰等等。电力无线通信网络在运行中所遭受的干扰与无针对性的无线接入干扰有关。即便是存在干扰信息,也不会对发射源造成影响。接收源则会因干扰问题的存在而使得所接收的信息需要进行鉴别,摒弃虚假的信息,保留真实的信息。
(三)无线接入技术的数据冲突问题
无线接入技术的数据传输中会存在数据冲突问题。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信道空间有限,当一个信道所发送的数据信息是由多个发射源在同一时间发射,就会由于信道狭窄而使得多个数据被阻塞在信道中。此时,就要将信道检测机制构建起来,可以对网络数据传说中的数据冲突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以避免由于网络拥挤而影响到网络的正常运行。
三、电力无线通信安全隐患
(一)电力无线通信网络所存在的风险
电力无线通信网络的运行中,由于黑客较为熟悉传输协议,因为,会对无线通信网络产生危害,并对其进行攻击,使网络运行风险问题产生。在黑客对无线通信网络攻击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从外部网络通过网关进入到局域网路中,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窃取用户信息,还会对无线通信网络造成破坏,造成网络无法正常运行。
黑客无线通信网络的攻击使外在风险因素,电力无线通信网络的管理人员则是内在的风险因素。管理人员对网络的运行情况以及网络的设计都会非常熟悉,因此管理人员对无线通信网络的破坏力也是非常强的。为了避免管理人员给无线通信网络造成破坏,就需要对无线通信网络实施权限管理,以降低无线通信网络的风险度。
(二)电力无线通信网络存在安全漏洞
电力无线通信网络以数据终端单元为主。当数据上行传输的过程中,无线通信用户的终端设备串口上所传输的数据信息会通过无线终端设备将信息打包为IP包,通过网络平台传输到数据中心系统,进行分包。当数据下行传输的过程中,数据中心系统会将所接收到的IP包在线传输给无线终端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会将IP包进行还原处理而形成串口数据流,之后将数据信息发送给数据端的用户。如果说无线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没有进行身份认证,则就无法针对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信息采用进行加密,且数据信息传输时间需要长时间,进而就会留下安全漏洞而让黑客对无线通信进行攻击。同时也会存在生产重复数据包的问题,进而导致数据。
四、电力无线通信防护技术
(一)电力无线通信网络采用数据传输加密技术
电力无线通信网络进行加密,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数据信息传输中导致数据丢失。采用加密的方法,就是将所传输的数据信息运用加密算法转变为密文,而要获得数据信息则要通过解密的过程。有关数据信息管理人员只要使用解密密钥就可以文件恢复为可读。给无线通信网络上所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是对数据信息进行保护的一种形式使得数据信息不会受到破坏。数据信息传输的过程中,还要使用传输密码。随着通信为了技术的不断升级,加密技术已经不再局限于数据,包括图像、语音等等,都可以用于加密。
(二)电力无线通信网络采用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技术就是权限受控技术,即对登录电力无线通信网络的用户的使用权限进行控制,通常会采用身份验证的方式。通过采用具有归属性的预定义组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核查、限制。通常访问控制技术会由网络管理员来实施,目的是对用户的网络资源访问以有效控制。访问控制技术可以发挥多种控制功能,在制止黑入侵网络平台之外,合法的用户就可以安全登录到指定的网络平台上,以避免非法分子进入到网络平台上窃取资源。
在实施电力无线通信网络的访问控制措施的时候,从入网开始就要对访问以控制,包括目录级、属性、服务器、网络节点、为了端口等等,都要实施安全控制。访问控制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强制性的访问控制或者自主性的访问控制。强制性的访问控制是要对用户的访问以强制性控制,这种控制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用户只要登录无线通信网站,就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否则就不能顺利登录到网络平台上进行访问。对用户进行自主访问控制,就是用户有权利访问自身创建的访问对象并授予访问权限,以避免非法用户入侵无线通信网络而导致数据信息丢失或者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