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的沟通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任课教师;沟通艺术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沟通的意义
“沟通”是人类交际的一种基本行为和过程,通过沟通,人们可以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和传递信息,有利于增进双方的了解,寻求共识,消除隔阂,化解误会,融洽沟通双方的关系。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我们适应时展、开展工作的基本技能。高校辅导员通过任课教师了解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从而使学生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化解任课教师与大学生的矛盾、冲突,促进任课教师赢得大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和谐师生关系。实践证明,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就能形成一股教育合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将辅导员工作落到实处;反之,则会严重削弱教师群体的战斗力,给班级建设和大学生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高度重视形成与任课教师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与交流。
二、辅导员与任课教师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辅导员与任课教师沟通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一)认识上,重视不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是辅导员指导大学生完善内心世界、规范外在行为、提高能力素质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但长期以来,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相关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中,我们往往在强调高校辅导员的地位与作用的同时,忽略了任课教师在大学生教育与管理中的应有地位和独特作用。任课教师是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旁观者,只教书、不育人。而高校辅导员常常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唱“独角戏”,辅导员工作开展比较困难。
(二)在实践上,缺乏有效的技巧。
沟通是一门艺术,必须讲究一定的方式和技巧,否则,就难以实现有效的沟通。高校辅导员在任课教师与大学生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承担着化解任课教师与大学生的矛盾、融洽二者师生关系的重任。但在实践中,一些辅导员由于未掌握好与任课教师沟通的技巧,而夹在他们之间左右为难,或是和其中一方贴得过紧,不知不觉中把另一方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或是两边都不落好。这就必然使自己的工作陷入被动,难以很好地落实辅导员工作。
三、辅导员与任课教师沟通的艺术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加强和改善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认识上,要高度重视加强与任课教师沟通的重要性。
充分认识任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的作用,对促进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良好协作,进而提高大学生管理的水平,意义相当重大。在观念上,要充分认识到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纠正以往“唯辅导员”的思想倾向。辅导员不应在大学生思想指导与日常管理中唱“独角戏”,要切实开展与任课教师的良好沟通,融洽与之的协作关系,使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指导和日常管理中来。
(二)在实践上,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沟通技巧。
沟通是一门艺术。在沟通过程中,不同的沟通方式来实现同样的目的,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为了使沟通活动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辅导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1.认真倾听。
一个好的沟通者,先必须是一个好的聆听者。倾听是赢得信任和尊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时妥善地处理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消除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要求辅导员在与任课教师的沟通过程中,注意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辅导员一定要神情专注、认真,中途不要打断对方的说话或插话,以免打断思路;适当的时候,要轻声附和或点头、微笑以示赞同。
2.学会控制自我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体验,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反映。任课教师在与大学生的接触,实际上是一个情感体验过程。当任课教师与大学生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往往会令其产生不愉快的主观情绪。面对他们的抱怨和批评,辅导员不要急于辩解,要虚心、耐心、诚心地听取其批评和意见,事后,可以寻找合适的时机向其解释和说明。
3.掌握必要的语言技巧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最重要的工具和最基本的手段。良好的语言沟通能迅速、准确传递沟通双方的思想、感情,能有效地帮助双方形成对彼此的信任。在与任课教师的沟通过程中,要尤其注意语言的运用。用语要真诚、礼貌、委婉,切忌虚情假意、无理。语调要柔和,忌使用伤害性语言,绝不能讲有损任课教师自尊心的话,话语中要处处体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和肯定。同时,可适度运用恰当的体态语言。沟通时,要注意微笑、目光交流、手势姿势等细节。
4.搭建融洽任课教师与大学生关系的平台。
任课教师与大学生的接触大多仅限课堂,少有与学生谈心、交流的机会。辅导员应努力创造机会,通过多途径、多载体增进他们的师生情谊。如组织学生自制节日卡片,唱生日歌,邀请任课教师参加专题班会或节日活动,安排适合任课教师的节目,把任课教师分别安排在各学习小组中,让师生一起开展活动。当任课教师有困难时,引导大学生向其提供适当的关心和帮助,如看望生病教师等。
结语
高校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是辅导员工作的的重要环节。辅导员应高度重视加强与任课教师沟通的重要性,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做到:认真倾听;学会控制自我情绪,保持平和心态;掌握必要的语言技巧;搭建融洽任课教师与大学生关系的平台。这有利于化解任课教师与大学生的矛盾、协调任课教师与大学生的师生关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从而将辅导员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虹. [J].沟通无极限——浅论高校辅导员的沟通技巧.世纪桥. 2008(5):93-95.
[2]魏艳. [J].浅谈师生沟通的技巧.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9):45-46.
情感沟通过程不是单向的,沟通是信息传达和反馈的相互交流过程,信息流的往复循环是沟通的基础条件,所以说这是一个双边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行正确学习是职责所在,选择正确方法进行沟通交流,收到良好效果,以达到教学目标。正确有效的沟通既能增进师生相互了解,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所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沟通技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点,沟通是一门艺术,教师应该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加强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1、强化情感教育可以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强化情感的教育,和学生经常保持情感沟通,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进行情感的教育,激发高校学生对某种观念,某一事物有更加深刻的体验,促进大学生的情感更加健康高尚,改变和抑制不良的情感情绪,可以促进大学生和高校教师进行更有效的情感沟通,从而使思想道德教育可以顺利进行。
2、情感教育可以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思想政治情感教育关键就在于要重视教育者和学生的互动,使二者之间是平等的思想交流和对话。为了情感教育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把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多方面,多角度的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和大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的时候要注意尊重学生,要不断的改进沟通方式,把握高校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在和大学生进行交流过程当中,对大学生情感的思想观念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说教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了,因此,在大学生的情感教育中要不断的尝试适合大学生教育,交往与交流的新途径、新模式、新方法。
二、大学生情感教育缺失主要的表现
1、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师生情感沟通的缺失
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社会因素、日常教育、自我教育等等,但是从这些影响的因素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不少问题。当前大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在目前的机制和体制当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不断的减少,老师和学生之间几乎没有进行深入情感沟通和思想情感的引导,甚至之间都不认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本需要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情感沟通方面,随着大学生群体不断的扩大,使大多数的辅导员都在忙于日常工作,和大学生之间进行情感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情感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缺失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工作当中,常常会让学生感觉是高高在上的,经常忽视学生的特殊情感需求,不能认识到学生的独立想法。而且,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翻天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当前思想政治的教育仍然停留在空洞说教,理论灌输上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情感教育的过程当中,缺少引起学生情感教育,情感体验的手段方法,使高校学生可以在实际的行动当中产生情感共鸣,慢慢的学生情感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使高校学生产生失望消极的情绪,同时也会阻碍学生接受老师对他们的教育,这就不利于学生健全情感,健全人格的形成,不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实施情感沟通的具体内容
1、提高综合素质,强化自身能力
从一些大学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可以发现,高校学生更愿意接受有亲和力,责任心强的老师,而且可以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对教师来说,不但要在学生当中树立良好威信和信誉,还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方式进行情感教育。较高能力,学识渊博,积极态度,以良好修养和对学生关心都是教育工作者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因素。这需要从多方面,不断提高和学习。
(1)不断学习,求真务实。作为大学思想教师,要客观真实的认识自身。对个人能力和知识要有足够的自信;不避讳不足和缺点。大学思想政治教师综合素质,是对教学成果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当前,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在转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要从依靠经验转变为依靠科研,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出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和了解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科研和教学水平。
(2)保持良好形象。在论语中记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虽然这句话是用来强调当政者的行为要正当,但是用在现代的教育教学当中也十分适用。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思想政治老师要十分注意言谈举止,要穿着得体,语言和举止要文雅,老师举手投足之间,都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对引起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的兴趣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很多学生都喜欢具诙谐幽默,谈吐优雅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进行教学,学生心情会比较愉悦,被积极向上的精神所感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倾向。反之,如果老师无精打采,衣着不整。甚至打骂体罚学生,就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但不能提高教学质量,还会引起反感,拒绝和教师进行情感的交流和沟通。
2、提高沟通技巧
人与人之间沟通就是共享和交流,需要比较高的技巧方式。在与人交流的时候,要善于倾听,而非无所顾忌的只顾自己说。在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当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特别是当前都是“90后”的大学生,很多学生都以自我为中心,加上受影视,网络等影响,慢慢会形成独特的行为特征和心理。在掌握和了解这些特点之后,教师能够根据这些,针对性提升沟通技巧。
(1)建立真诚的师生情感。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教师要求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这是传统教育方式的一种弊端,新时期的教育方式要求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学生和老师在人格上是对等的,在活动当中是民主的,相处氛围是和谐的,学生和老师应该是伙伴,是朋友。在平等的关系之下,才可以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师生心理互相接纳,建立彼此之间和谐师生关系。高校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都可以在思想政治的教学当中感受和建立自主尊严,感受和体验到学习乐趣。
(2)以情动人,关爱学生。一些人认为,教师只需要在课堂的教学当中做好就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其它方面不用过多的去考虑,其实不然,要想和学生做到真正的互爱互敬,是要以真情实感对待自己的学生。服务学生,心里想着学生。和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学会倾听,尊重学生,赞美和欣赏学生。在高效的思想政治教学当中,多表现出一些微笑,给予学生多一些表扬,才可以给学生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才可以愉悦而自然的接受老师的教学,才可以激起乐于学习,自主学习的兴趣,达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师生之间的交往不全都是顺利的,也会有发生不愉快或者冲突的时候,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教师要从容面对,时刻提醒自己用相互尊重的态度呵护彼此,教师最好不要公开的指责自己的学生,迫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想法。大学中思想政治的情感教育学生和教师之间双向的活动,同时也是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兴趣,能力,情感的交流。高校的思想政治老师,要不断的探索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方式,给予学生信任和理解,让学生得到鼓励,产生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培训方案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他们一方面拥有极强的自尊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容易产生人际关系问题,导致离群、自卑、自我贬低、自我价值感缺失等心理问题,以及沟通障碍等行为问题。而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情感开始变得丰富,成人感发展了,秘密增多了,闭锁成分也随之增多了。他们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承认,自尊心非常强,且易受伤害,更容易形成自卑和闭锁的心理,直接影响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并进而影响人格的发展。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压力源
1.家庭经济的窘迫引发的自卑
对绝大部分贫困生而言,家庭经济的贫困都是他们心理压力的根源。但是不同的学生面对自己家庭贫困的视角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性。有的学生能够正视自己家庭的贫困,并以之为自己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动力,然而大部分贫困生却把家庭的贫困当成自己本身的无能,或是耻辱,回避问题,并因此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即由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
2.环境适应不良引发的焦虑
进入高校以后,贫困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文化等多方面的不适应引发的心理不适应逐渐凸显。农村和城市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农村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如手机、电脑甚至饭卡,都不会用;学习不适应,一些农村学生在当地学校出类拔萃,但到了大学,渐渐失去优势,面临重新定位。农村教育多是“死读书”,而大学强调素质教育,一些贫困生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转变;文化不适应,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文化自我中心论”,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造成了很多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焦虑。
3.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引发的冲突
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贫困生由于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顾影自怜,因此,很难与群体中其他成员沟通、交往、合作。
4.社会环境引发的失衡
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这就形成了社会“金钱观”和不适当资助方式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压力源。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惟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困大学生对金钱的渴望,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贫困大学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另外,社会上一些出于炒作目的的资助行为和某些出于善意的动机却实施不当的资助行为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心理失衡。
二、培训方案的目标及课程设置
基于贫困大学生以上的心理冲突,着重在团体培训中促进贫困大学生在放松自我防御、建立团队互信的基础上,开展沟通方面的应用型理论实践课程,以一堂课讲授理论,一堂课实践操作的方式,促进学生吸收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信心。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沟通与演讲的基本知识,懂得现代社交礼仪,培养演讲口才,学会沟通技能、技巧,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提高情商,更好地发挥个人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具体目标:
1.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因为家境贫寒而带来的困扰,克服自卑。
2.引导贫困大学生获得转变,正确认识贫困问题,全面了解自己,客观评价、欣赏自己,自信、自尊、自强,顺利学习、生活和成长。
3.建构牢固的团队凝聚力,促进小组成员相互肯定、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依赖。
4.学习易于操作的沟通技巧及团队合作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信心,正确认识自我。
单元活动和方案如下:
本团体包括八个活动单元,分八周完成,每周六上午一次,单元结构采用完整、渐进的方式,从团体的组合订立规范到结束,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主题。活动形式为游戏、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行为演练、案例分析等,最后以分享感受结束活动。某些活动后布置作业,要求成员在日常的生活中实践学会的新行为,并写出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收获及对以后活动的建议。
为使参加者在活动中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自我成长,指导者除了设计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以外,还要在活动中适当地运用团体心理技巧。常用的技巧有自我肯定、行动契约、行为预演、角色扮演、脑力激荡、同理心及释义、价值澄清、肯定的回馈等。
基于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了解和探索,运用行为心理学和团体动力学理论,通过一个同质性的封闭团体给贫困大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使他们在团体情景下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通过系统科学地学习良好的沟通礼仪方式,建立积极的态度与主动的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自助的过程。这种寓教于乐、理论联系实践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可以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个融洽和谐的氛围,让他们袒露心声,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处境,促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以微笑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胡建文.用系统原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新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8):178-179.
[3]康育文等.贫困大学生心身健康与自尊、人际关系、成就动机的相关[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5):510-512.
[4]杨雪花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7):612-614.
[5]Corey G.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counseling,1992:17.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沟通特征 行为特征 心理特征 对策分析
随着“90后”进入大学校园,这一群体更加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90后”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新的特点。他们既是经济物质大幅发展的受益者,网络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同时也是腐朽与浮躁意识的受害者。
沟通能力涉及到大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人际关系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根据我校对“90后”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评的调查数据显示,“90后”大学生在合群性、独立性等方面均存在不少问题,将近40.1%的“90后”大学生不愿主动与陌生人说话,认为这是一件难事;14.3%的“90后”大学生独立性值低于大学生正常值,有明显的依赖心理。“90后”大学生面对新的环境,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的特点,对大学的学习方式不适应等,以上情况容易导致迫切的交往需要与社交恐惧、强烈的求知欲与学习能力不足等多方面的矛盾。
为了更好地对“90后”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从“90后”大学生的沟通特征着手,根据其特点“对症下药”,寻求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90后”大学生的沟通特征
(一)“90后”大学生沟通的行为特征
1.沟通手段多样化
调查数据显示,几乎所有“90后”大学生都倾向于网络、手机沟通,而不习惯于书信、面对面等传统的沟通手段。“90后”大学生普遍使用网络移动终端,在网络沟通工具的选择中,大部分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是QQ、人人、飞信等,目前最具人气、最火爆的微博、微信等也为“90后”大学生所普遍接受和广泛使用。
2.沟通语言网络化
“90后”大学生是比较容易接受、适应新鲜事物的群体。在沟通语言的选择中,既喜欢使用“网络体”,如凡客体、3Q体等,也不排斥使用传统文字,对于网络流行词汇接受得比较快。在调查中,95.3%以上的“90后”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会频繁地使用网络流行词汇。
3.沟通对象特定化
“90后”大学生的沟通对象大部分集中在同学和朋友等同龄人中,40.8%的“90后”大学生会选择与家长和长辈沟通,21.2%的“90后”大学生愿意选择与老师交流自己内心想法。在沟通对象的性别方面,大部分“90后”大学生对性别没有明显差异,但从调查数据比较上看,与异流占一定程度的优势。
4.沟通技巧单一化
在日常生活中,“90后”大学生与家长或长辈交流,尤其是谈及学业相关话题时,多数会报以“知道了”、“不错”、“还行”等作为敷衍;还有因为同学之间感兴趣的话题不同、观点不同造成话不投机的尴尬局面而不能畅所欲言。这也明显表现出“90后”大学生在沟通技巧上相对单一,内心有想法,但是由于难以抓住话题的切入点,缺乏一定的沟通技巧等很难实现有效沟通。
(二)“90后”大学生沟通的心理特征
1.沟通态度个性化
调查数据显示,相当比例的“90后”大学生认为班级活动必须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才会参加,可见,“90后”大学生对于集体活动往往会结合自己的“审美要求”考虑是否参加;参与调查的“90后”大学生中,选择与家长交谈时简短回答“寥寥几句”的占49.1%;也有一部分“90后”大学生选择了与家长“滔滔不绝”地交谈,占17.8%。总体而言,“90后”大学生会有选择性地参与集体活动,对家长或长辈的态度良好,但与家长或长辈沟通中会突出表现自己个性化的态度和方式。
2.沟通意愿强烈化
问卷调查显示,86.5%的“90后”大学生愿意响应班级的号召参加集体活动;在与家长或长辈沟通过程中,没有学生选择不回答家长的问话,即在与家长或长辈沟通交谈中都会有所表达。从问卷调查也可以看出,“主流”的“90后”大学生并不喜欢“落单”,还是比较认可集体活动,并且参与积极性较高,与社会大众给“90后”大学生贴标签的“沉默”、“孤僻”、“与别人合作是他们的软肋”并不很相符。
3.沟通表达情绪化
影响沟通的因素很多,例如空间距离、对象、个性、方式等,而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认为交谈氛围和交谈对象对沟通交流的影响最大,虽然交谈方式也会对沟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只有部分学生特别在意。在接受调查的“90后”大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认为与老师的沟通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25.3%的“90后”大学生表示,在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能够很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紧张感;61.6%的“90后”大学生感到与老师的沟通中有紧张感,但还是能够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仍然存在少部分学生不敢与老师沟通,或者在沟通中很紧张,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这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潜在的沟通障碍,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4.沟通类型多元化
在沟通类型的选择上,选择随和型的大学生占35.8%;偏好幽默型的占36.6%。调查数据显示,随和型和幽默型两者占较大比例,说明大部分的“90后”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沟通类型还是积极的,在人际交往中不存在较大的问题,但是仍有一小部分的“90后”大学生选择傲慢型,存在一定的问题。大部分“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新环境后会与以前的同学和朋友进行定期的交流,多是为了表达各自对于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的一些看法。调查中,选择因为比较寂寞才与人沟通的占34.1%,而选择因为个人爱好的占54.1%。上述数据表明,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乐于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乐于与以前的同学和朋友抒发自己进入新环境后的不同感受,也说明了“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迫切需要。
二、针对“90后”大学生沟通特征的应对
(一)实现由被动等待到主动出击的转变
“90后”大学生在平时沟通中多处于被动角色,他们不太愿意主动在公开场合发言,有一些心事也不愿意主动与家长、老师沟通。当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研究当前“90后”大学生的沟通行为及心理特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真正站在“90后”大学生的立场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多走进学生的寝室,多参与学生的集体活动,实现由以往被动等待到主动出击的转变,只有真正融入到学生之中,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富有新意的教育载体,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增加人际沟通的时间,尽量减少人机交流的时间,让“90后”大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锻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使“90后”大学生在学校的帮助下实现个人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双向互动,从而在大学期间实现人格独立,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实现由整齐划一到激发个性的转变
进入大学,面对的是“百家争鸣”的多元化环境,而不是中学式的标准化教学,这正是激发“90后”大学生个性的最佳时机。课堂是大学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学生成长成才中,更是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大学教育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大学教师不仅需要深入钻研前沿理论与热点问题,还需要在课堂表现形式上下功夫,努力实现课堂内容变实、课堂形式变活、课堂对象变主动的积极效果。
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呈现出思想活跃,思维方式开阔,想象力和话语权较强;追求新鲜体验,高度支持原创,讨厌抄袭和模仿;依赖性较强、自理能力差,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等特点。针对以上“90后”大学生的特征,不仅在课堂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需求,在课堂外也要搭建新平台,寻求新载体,并结合个性化教育的原则对“90后”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通过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给予经费支持、提供硬件设施等途径,鼓励在专业学习、学术创作、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有兴趣和特长的各类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个性发展。
(三)实现由单向灌输到多向沟通的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平等意识在不断增强,陈旧的单向灌输式沟通方式亟需向双向沟通,甚至多向沟通转变。师生需要站在平等的地位上,才能有效地进行交流,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及时研究和把握“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真正做到打开学生的心扉,不仅传播教育思想,也要在交流中得到学生的信任,让学生敢于抒发真实的想法。
由于“90后”大学生喜欢参与有创意的集体活动,并且在沟通对象的选择上倾向于同龄人,所以在教育形式的选择上引入团体辅导也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团队辅导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成员间的互动,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团队辅导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和小活动,使得原本陌生的个体能够很快地相互认识,并且形成团队意识,既增强个体的自信心,也激发团队归属感。在观察、体验、表达、互动中,个体可以深入了解人际关系如何形成,人际沟通如何进行以及各种微妙的人际反应,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增进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实现由网下引导到网上疏导的转变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对网络的教育、监控和引导,同时利用网络载体打造交流的平台。首先,要了解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沟通方式,并能有效地加以运用;其次,要关注网络上的焦点新闻和流行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在沟通的过程中和学生有共同语言。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选择“90后”大学生热衷的QQ、人人网、飞信、微博、微信等方式与学生增进了解,建立信任关系。在利用网络载体进行引导的同时,也要通过组织各类集体活动让沉溺网络的学生走进现实生活,增强与身边同学的交流合作。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更好地利用网上疏导模式,注重人文关怀,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90后”大学生是幸福的一代,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受过风雨的洗礼。“90后”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成长,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不同于70后、80后群体,实际上我们很难对其进行好坏优劣的价值判断,因为他们的思想行为特质是与整个社会大背景密切相关的,是适应于国情与时代而存在的。但正是因为“90后”大学生独特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们不同的沟通方式和特点,在大学教育中,如何更好地对“90后”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如何寻求新的工作途径和方法,成为当前最为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面对这样的教育受众,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更应该“投其所好”,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从而更好地为培养“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师生;教育沟通;教学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乏以下现象:一是在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极少互动,学生或昏或睡,神游物外;二是课外时间,教师极少找学生补“课”,学生也极少找教师探讨问题;三是上完一门课程,任课教师不知道部分学生的姓名,有些学生也不知道任课教师的姓名;四是师生之间仿佛隔着一堵高墙,谁也猜不透谁的心思。学生有牢骚和不满:老师为什么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老师这么不负责任?教师也有不满和失望:为什么学生不好好学习?为什么学生不配合自己?不满和对抗在师生关系中表现得很突出。
透过以上现象,不难发现问题所在,这就是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教育沟通。
二、师生缺乏沟通的原因分析
1.教师缺乏沟通的积极性
以高职院校为例。高校扩招后,教师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学校设置的专业越来越多,而每个专业的平均招生数越来越少。因为教师不足,每一班级的学生越来越多,其直接的后果是,在一个学期里,每个教师所负责的课程数最多达到5~6门,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数普遍达到60-70人。如果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近年来推行的素质教育和各种教育改革又不断地对教师的学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许多教师不得不在忙碌工作后参加进修。尤其现在教师职业也实行聘任制度,并且还开始在社会上推行教师资格考核,教师们不得不正视优胜劣汰的职业竞争问题。
沉重的职业压力导致教师情绪紧张、厌倦工作、逃避责任、对学生冷漠……他们不愿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心力与学生沟通,更害怕因与学生多沟通而惹出更多的“麻烦事”。有时候,教师还可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学生身上,从而导致师生沟通状况更趋恶化。
2.学生缺乏沟通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高校与社会的近距离接触,使学生的个人目标带有深刻的社会烙印。学生的具体目标有:学历,学习,拍拖,赚钱,游玩。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主要目标不是学习,而是学历,他们只求能够通过考试,拿到毕业所需的学分。因此,这些学生不注重平时的勤学苦练。既然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对从教师那里接受到多少知识也就要求不高,更不会为了学到更多知识而主动找教师了。
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绝大部分的本科以下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具有较强的个性,总认为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做的就是对的,不善于接纳别人,也不会主动与别人沟通,总认为别人应主动找他们沟通。但是,由于高校扩招,学生增多,基于时间的有限性,教师即使想要主动与所有学生进行沟通,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学生不主动,那么他和教师沟通的机会就更少了。
3.缺乏沟通技巧
不可否认,许多教师都想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反之亦然。尽管他们或多或少地学习了一些沟通理论,却无法学以致用。面对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他们只好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处理。由于缺乏沟通技巧,沟通效果不尽人意。
三、师生缺乏沟通的危害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学校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这说明,没有教育沟通,教育过程就无法实现。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有效的教育沟通,师生之间就无法建立真诚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关系,就无法形成和谐安宁的课堂气氛,就无法实现成功的教学。
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生这样的现象:因师生之间缺乏良好沟通,有些学生对老师心存芥蒂甚至抱怨和记恨,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情绪因此而逐渐恶化,原本可以成为很优秀的学生逐渐变成后进学生。
无数的教学实践表明,缺乏有效的教育沟通,就无法实现教学目的,就无法取得教学实效,教育也不可能成功。
四、教育沟通的有效途径
沟通,原意为通过开沟使两水相通的意思。目前对沟通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有150多个。概括来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共享说:强调沟通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②交流说:强调沟通是有来有往的双向的活动;③影响(劝服)说:强调沟通是传者欲对受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④符号说:强调沟通是符号(或信息)的流动等。
本文采用以下的沟通定义:不同个体或组织之间围绕各种信息所进行的传播、交换、理解和说服工作。沟通不仅局限于信息的传播和交换,其核心在于“通”,即理解、说服并采取行动。
教育沟通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通过有效语言和其它方式,达成互识或共识的一种人际沟通。教育沟通发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时段,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普遍存在。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沟通一般有以下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单向沟通,即学生单向性地接受,这也是传统的教育沟通形式(俗称“填鸭式”)。第二种模式是双向沟通,即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了简单的个别的信息反馈,构成了传授与反馈的互动式的运动。第三种模式是多向沟通,即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沟通同时展开。
1.从“心”开始沟通
一是树立平等沟通意识。教师的职业功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扮演“教育者”或“权威”的角色。但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加强,学生越来越不认同教师这个“权威”的角色定位,而希望教师扮演“朋友”的角色;希望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教师能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们,师生双方从而缩短心理距离,使沟通得以顺利进行。平等的沟通意识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要自立自信。
二是主动体谅对方。这包含“体谅对方”与“表达自我”两方面。由于在沟通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沟通障碍,而沟通的效果取决于双方同时克服障碍的程度,因此,每次都做到有效沟通,几乎不可能。当缺乏有效沟通时,误会就会产生。因此,师生之间互相体谅就必不可少。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要,在沟通过程中充分传达有关信息,帮助对方正确接收,做出积极而合适的回应,这样才能及时消除沟通障碍和双方之间的误会。
2.遵循沟通原则
师生双方都应遵循沟通的原则,即坚持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
对于教师而言,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及时掌握学生动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目的,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对于学生而言,积极与老师进行沟通,不但为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学会与他人沟通将是成功人生的一大助力。既然师生双方都有与对方沟通的动机,就要化动机为动力,大步走向沟通的大门。就沟通而言,没有开始,就没有更好。
教师还应遵循如下原则:鼓励学生作出反馈和抱怨;及时处理学生的反馈和抱怨;找出令学生不满的问题之所在,迅速加以解决;告诉学生,教师采取了哪些措施以解决问题;定期自我评估获得学生反馈的能力。
学生应遵循如下原则:针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和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并将该评价以及自己的学习感受,主动向教师发出信息;接纳教师,相信教师能与学生分享知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定期评估获得教师反馈的能力。
3.掌握沟通技巧
一是善于倾听。据统计,听、讲、读、写四种沟通方式的使用率分别占45%、30%、l6%、9%,可见,听是最主要的沟通方式。要善于倾听,就要做到:(1)保持开放的心态,充分接收各种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明显信息和隐藏信息);(2)保持注意力;(3)积极反馈,给予讲话者以帮助;(4)克制插话,在发现对方阐述的事实存在明显的错误或在观点上与自己相反时,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知识或观点。
二是正确接收沟通信息。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对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即将收到的信息符号理解、恢复为信息发出者的思想,然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这一信息。要正确接收,就要做到:(1)拥有共同语言;(2)角色互换,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腹;(3)正向回馈,以正面的情感、积极的叙述去呈现所接收到的信息;(4)认识防卫转机,了解防卫转机的本质,熟悉常用的几种方式如合理化、补偿、投影等。
三是积极反馈。多数的沟通失败源于沟通一方不知道如何做出有效回应。在正确地接收了对方的完整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明显信息和隐藏信息)后,接收方要进行积极回应:(1)对即将发出的信息进行正确的编码,选择接收者容易理解、接受和记忆的语言,熟练使用语句变换术;(2)保持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如体态语)的一致性;(3)选择适当的沟通渠道,不同的沟通渠道适用于传递不同的信息。
4.构建课堂多向沟通
构建课堂多向沟通(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可以突破单向沟通(教师学生)和双向沟通(教师――学生)的局限性,引入更多的沟通者,可以创造一种师生间的交往和合作关系,充分调动师生分享知识的积极性。
构建课堂多向沟通的具体做法是:(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各有所长,然后由学生来教学生;(2)在课堂上,一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另一学生进行解答;(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对抗性练习。
课堂多向沟通有助于建立学习群体。学习群体在彼此尊重与期待的前提下,加强了信息的互动交流,通过研究探索,促进学习思维的创新,加速了新旧信息间的碰撞、变动和融合,顺利实现知识内化。
学习群体形成后,多向教育沟通过程将从课堂上向课堂外延伸,知识分享过程也随之延伸,这将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5.畅通课外沟通渠道
目前,全国各地的大学城已经颇具规模,广州大学城就是其中之一。大学城投入使用后,人们就非议不断,最突出的一点是大学城“孤岛化”。大学生们感叹:在大学城见老师难。其实,并非只有大学城的大学生有这样的感叹。这说明,大学生需要沟通渠道与教师进行课外沟通,特别是面对面的课外沟通。
一个无奈的事实是:因学校离家越来越远,教师呆在学校的时间越来越短,教师能与学生进行课外沟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要畅通课外沟通渠道,可尝试以下做法:(1)在每门课程开始的第一节课,师生互留电子通讯方式,如电话、电子邮箱、QQ号等,在第一时间里师生共同培养课外沟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教师在学校设立“接待日”,每周在不用上课的时候固定安排一天或半天专门接待有当面沟通需要的学生;(3)设立“师生沟通信箱”,方便有特殊沟通需要的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 ;海外实习 ; 跨文化能力
一、海外实习是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经济全球化催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通过诸如公派留学、合作办学、海外实习、海外游学、暑期学校等方式,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同志曾说过:“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大学生国际理解教育,培养跨文化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Steve Kulich教授强调21世纪将是我国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的时代,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海外实习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也暴露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缺失。
二、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缺失在海外实习中的体现
随着我国大学生参与海外实习人数的猛增,部分学生或因违反企业规定被辞退、或因违反所在国法律被遣送回国,或经受不住考验提前回国。海外实习既为大学生提供了跨文化能力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缺失。
(一)中国大学生缺乏规则意识
案例1:一名大学生在美国迪斯尼公司实习,从事餐饮投递服务。某天,他免费给了从事服装工作的另一位中国学生一些食品,后被公司监督员发现,考虑到他们两人刚刚进入这个实习项目,公司警告了他们。
案例1反映出中国学生缺乏“规则意识”。当中国大学生参加海外实习后,身处一个“规则社会”之中,不按照规则办事,就很容易遭受规则的惩罚。国外企业一般都有明文的企业规定,有一套办事流程,一切必须依规则而行。没有遵循企业的规定和流程,就会导致了被终止实习等不良后果。
(二)中国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
案例2:一名中国女学生在美国某公司实习,一天,她以生病为由请了病假。在病假期间被同事发现在迪斯尼乐园中的其它地点游玩,被举报后,公司立即终止了她的实习。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于历史、现实等诸多因素导致当今中国诚信状况堪忧。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也不容乐观,如考生作弊、学术抄袭、简历注水等屡见不鲜。相对而言,国外更重视诚信,对不讲诚信的行为的处罚也更重。
(三)中国大学生缺乏责任意识
案例3:一名女中国学生在美国某主题公园实习,她的工作是照顾小孩。一天,由于熬夜,她在工作中一直很困倦。当小孩的父母在接小孩时,发现该女学生已睡着,立即报告了公园办公室。结果,该学生被遣送回国。
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做的一项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呈现偏弱的现状。 总体而言,国外尤其美国特别重视对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无论你做什么工作都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案例3看似是小事,其实是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无论何种理由都不能成为不负责任的借口。
三、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般认为,通过外语课堂中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学生将具备跨文化的能力和素质。“因为语言和文化本来就没有明晰的分割,而且也不容许分割”。 随着人们对跨文化能力的深入认识,开始注意到“外语能力并不等于跨文化能力”。跨文化的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在外语教学中加强对语言和文化的传授和理解,更需要在真正的异域文化环境中体会和掌握。应该从以下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一)开设专门的跨文化能力培训课程
掌握好外语是培养跨文化能力的重要工具和必要条件,为本文化与异文化的沟通交流搭建了桥梁;而跨文化知识的涉猎则是跨文化交际的文化积淀和知识储备,为有效的、积极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能。上海大学针对海外实习学生遇到的文化冲突及跨文化能力缺失问题,整合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和校外跨国企业的高管等师资力量,拟开设专门的跨文化能力培养课程《中国未来领导精英之外企高管谈跨文化管理与文化差异》,让学生了解跨国公司管理中的文化差异与冲突现象,学习应对与化解文化冲突的方法,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做好海外实习与交流学生的行前辅导
在实践中,学生出国前的跨文化知识、经验及案例教育对学生帮助非常大。上海大学在每批学生出国学习及实习前,都会召开行前辅导会,除介绍外事礼仪、学籍变更情况、选课退课及学分认定等校内安排之外,还会对学生进行终止实习案例介绍,避免学生在学习及实习过程中发生违法违规现象。同时,我们还会邀请有关专家对案例进行讲解,传授跨文化知识及沟通技巧。在我校招毕办的指导下,上海大学海外实习交流协会通过海外实习论坛、海外实习经验分享会等多种形式、邀请海外实习归来同学与广大师生分享海外实习经历、经验、收获,交流跨文化沟通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提供海外实习、游学等多种出国交流机会
海外实习和交流为学生提供了真正的完全的异域环境,既是检验跨文化能力的“试验场”,也是培养跨文化能力的“真课堂”。上海大学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通过海外实习、暑期学校、国际交换生等多种形式,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国门,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具备国际交流、理解、合作、竞争能力。上海大学目前有近百个海外实习和交流项目,包括交换生项目、海外实习项目、海外游学项目等。2010年,参加各种项目的学生达735名,足迹遍及美国、日本、法国等20多个国家。
参考文献:
[1]庄恩平.跨文化能力:我国21世纪人才必备的能力[J].外语界,2006(5):80
【关键词】人际传播;高校;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186-02
传播是人类繁衍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人际传播更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发生着。人际传播作为最常见的社会传播现象,一般来看,我们作为个体参与其中最直观感受的人际传播技巧包括三种:言语传播、文字传播和电子信息传播,因此可以说人际传播也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提高高校教学水平的中坚力量,其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影响并且制约着高校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在我国,当前高校教育的大众化以及社会急剧转型升级的情况下,高校大学生的辅导工作也面临着挑战和变革。过去比较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高校教育的发展需要,其工作范围开始涉及到学生的方方面面,比如说高校安全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引导就业指导等等,这些学生工作就需要专业化的辅导人员做好细致工作。李世平、王小明通过研究归纳出辅导员的专业素质结构可以分为四个纬度:职业理想、育人观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镜中我”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知,而这种认知主要是通过自己与他人的社会互动获得的。他人对自我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可以通过这面“镜子”来观察、认识和把握自己的认知,形成“镜中我”。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不断沟通联系中形成的,即自我要根据他人“镜子式”的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进行调整,以使自己不断进行社会自我的实现。
因此,高校学生辅导员作为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辅导员专业素质就是辅导员在育人、服务、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需要通过个人发挥沟通能力,运用好人际传播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对学生未来身心发展起直接并且显著的影响。
一、人际传播技巧的分类
(一)言语传播技巧
一般来说,最常见的人际传播方式就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这要求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掌控能力,以及对环境的把握。言语传播技巧主要可以利用语言和肢体言语,尤其手势言语的把握。传播应该主动,应该注意到受众的心理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取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合理运用语言和姿态艺术,学会合理掌控语言环境,传播才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二)文字传播技巧
文字传播不需要直接面对传播对象,具有延时性的特点,因此可以有较多的时间组织文字,酝酿情绪,没有直接面对时的压力。在一些特殊问题时,可能会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因此需要提高的文字表达能力,对文字传播的运用应注意多观察传播对象,还要注意文字的运用是否恰当,要注意共情,让文字蕴含作者的感情,这样才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同时要注意不可过度依赖文字传播。相比较而言,文字传播缺少了对传播情景的掌控,不利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毕竟,辅导员工作时与学生的交流,绝大多数还是以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为主,这种方式能够让传播对象直观而又迅速的对传播者改变认识。
分析了两种传播方式,应意识到人际传播要圆满进行并取得效果,必须使之具备五个要素,即:开放性;移情作用;支持性;积极性;平等。即要注意在传播中传递感情,积极主动与人沟通,体会他人的心理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获得他人的认可支持,还有最重要的是应该怀着一颗平等的心,对每个人都因平等看待,失去了看待问题的平常心,传播也即无效果。
(三)电子信息传播技巧
当今是个信息时代,电子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电子信息平台成为他们的重要传播途径。电子信息传播扩大了交流的范围,使得传播技巧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起作用。但是这种传播方式需要对细节的把握,如果把握不好,就会缺少有效的反馈,更不能保证传播的有效性。
信息表达的有效性,应学会运用这些工具,注意细节,同时还要注意信息安全问题,要学会辨别信息的有效性。
二、人际传播技巧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在信息时代,人际传播的实践价值日益提高,将人际传播的“镜中我”理论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大学生自我养成,创新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很有必要。
人际传播中面对面、人对人的传播是最能够改变人的态度和认识的一种方式。传播者自身的条件对其传播的效果有着重要而且直接的影响。
作为高校工作者,首先就要先正已,使自己首先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其次要掌握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少些空洞的说教,多些以事实为基础实例,最后要关注个体差异,对不同专业、地域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要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传播。因此,高校辅导员要通过表扬、鼓励等情感投入的方式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据研究,“听”在人际传播中所占时间为42%,“说”为32%。从心理层面给予学生关注,除了主动的传播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表达的信息能够倾听和反馈,这是人际传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没有倾听和反馈,大学生受关注感降低,也就没有了动力和源泉。只有认真地听,才能让学生觉得可能有产生有价值的“回应”。因此,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要由以思想教育为主要方式向教育、管理、服务的综合方式转变,听和说的人际传播技巧的掌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是一个文化层次较高的社会群体,是国家培养的职业人才。他们的思想具有一定时代的代表性,且大学生参与事务的意识强烈。因此,在人际传播过程中,辅导员工作中应发挥其自主性,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谈,意见的表达是一个获取社会心理的过程,是为防止因孤立而受惩或失群。大学生个体在表明观点时,常要趋众和附属多数意见,以此来确认自我归属感。当发现自己属于“优势”意见时,就会积极地发表看法,表达意见。特别是当大量的信息与相对单薄的媒介渠道,比如辅导员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辅导时,难免出现传输漏洞、信息不畅等失误。有效的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传播,消息公布方式简单化,导致学生无法确认信息的准确性或者重要性,造成误解,甚至抵触。
此时,高校辅导员就要合理运用人际传播理论,采取个别谈话、短信交流等方式,畅通师生人际传播渠道,加强师生间的直线传播关系,尽可能避免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层层消耗,如在各类推优、评优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表达,抒发自我,发挥学生提供意见和建议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自我期待和归属需求,建立大学生与辅导员的稳固关系,摆脱心灵的孤独状态,对立和分化。
三、结语
通讯作者:刘忠
【摘要】 基于当前医患关系以及目前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现状,探讨了临床实习中加强医患沟通的目的、意义及沟通技能培养的方法,为开展医学生实践教育提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对策,为实现有效的医患交流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 医学生; 沟通能力; 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在诊断、治疗、护理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是以医疗职业为基础,以道德为核心,在医疗实践中产生与发展的人际关系。现代社会医患关系及医患沟通问题是全球性的,是医务工作者必须正确面对并正确处理的职业问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在法律上给医疗卫生行业,同时也给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具体的要求。另一方面,现今医学教育基本都仅仅强调对医学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而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特别是与患者交流能力的培养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有鉴于此,为了让医学生在实习、工作中能尽早适应现今复杂的工作环境,引导医患双方走向良好的发展轨道,重构相互尊重、理解、配合的医患关系,规避医患矛盾,高等医学院校需要对医学生进行医患关系技能的培养,以利于医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顺利地从事治病救人的工作,为人民服务。
1 医患关系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进行,紧张的医患关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学者对108起由医生造成医疗纠纷的原因调查中发现,因医生责任心不强引起的就占三分之一,因医生法律意识淡薄、不会保护自己所致的占15.4%,两者相加占到一半。2002年4月,南京大学专家组对30所医院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的比例达43.8%,医务人员认为双方相互信任的比例仅为25.9%,这种不信任正逐步演变成“集体不信任”。正因为医疗纠纷的不断发生,不仅使得患者(家属)对医疗质量感到不满,进而引发社会对医务界的不满和误解。同时,紧张的医患关系也同样困扰着医务人员,阻碍着医学的发展。处于焦点之上的医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社会模式转型、人们思想意识转换、政府投入不足、各种矛盾转嫁为医患紧张。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医患之间的认识存在差距,由此也会引出各种纠纷。医患沟通作为可以增进医患间信任、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保证医患双方利益、增进医院综合竞争力的举措,在医院运行和管理中越来越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医疗体制改革以及责任举证倒置等医疗法规出台后,患者法律意识逐渐增强,患者知道自己有隐私权,有权拒绝成为医学生见习和实习的对象,因此,医患沟通对刚刚进入医疗第一线的医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现今的医学生在穿上白大衣进入临床之日起即要面对这一现实,在怀疑和审视的目光中完成见习、实习,直至毕业成为一名正式的临床医生。此后将不断地与患者及家属谈话、沟通,力求取得他们的理解,在不断的怀疑和审视中成长。因此,医患关系的大环境成为当前医学院校培养合格的专业医务人员所要考虑的问题。
2 医学生沟通能力亟待提高
通过在校医学生进行发放问卷调查显示,多半的学生认为医疗纠纷会越来越多,对今后的医疗工作有压力。九成大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防范医疗纠纷教育,这有助于自己以后开展医疗卫生工作。说明学生对医疗安全防范教育存在迫切要求。另一方面,当前正处于旧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初始阶段。患者的权利和法律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日益重视自己的就医权利(如隐私权、知情权、治疗方案同意权等),因此,医生除了关注疾病情况,尚需同时关注患者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特征,摒弃以前“看病不看人”的习惯。然而,现今我国的医学教育大部分仍停留在对医学知识的传授,在培养学生与患者交流能力方面尚无相关的系统课程[2,3]。
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实习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目前,在严峻的医疗安全形式下,国内各级医疗单位均在疾呼沟通是缓解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然而如何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沟通水平,尚未成为各医疗单位对职工继续教育的重要议程。作为培养医疗队伍后备力量的教学基地,同样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实习生要从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习医患沟通的技巧,这种原始的师父带徒弟的教学模式缺乏系统性、条理性及规范性,有时极少数带教老师自身便缺乏沟通能力,使得学生在实习期间对医疗安全意识和沟通技巧处于朦胧模糊状态,其医患沟通能力也因带教老师的水平不同而相差甚远。
实习生极少接触社会,缺乏人际关系交流经验。我国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从小学至大学毕业,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志就是分数。考上大学后,仍不能摆脱应试教育模式,成绩的好坏决定考试及就业。很多医学生在校期间只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轻视人文素质修养,书生气十足。固然勤工俭学有助于接触社会,然而,由于社会传统观念的阻碍及就业机会的匮乏,使得我国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远低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因为缺少经验,实习中,我国医学生常显得缺乏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加之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在医患沟通上缺乏技巧和策略,与患者交往中普遍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这使他们在今后处理复杂的医患矛盾中,极易处于被动状态[4]。
3 提高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对策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Luria认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国外医学教育界早已重视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的培养。1987年英国医学会已将对医生交往能力的评估作为医生资格考试的一部分[5~7]。
要提高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首先需要加强与医师职业有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人文科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最终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时代要求临床医师必须把这一认识带到临床医疗实践中去,要由传统的以“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弗列克斯所说:“把医学作为一种技术来掌握是非人道的”。
医疗工作中应当尊重患者的人格,保障患者的根本利益,还须具有爱心、责任心和同情心,让患者真正感觉到“春风般的温暖”。此外临床医师必须懂得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人文科学知识,才能真正从心理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患者、诊治患者。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著名的《福岗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其次,需要设立相关课程开展与医学生医患沟通有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沟通能力教育。面对现代医学的有限与无奈,需要医患双方共同承担风险。医生希望共同承担,就必须应用与医疗技术同等重要的交流沟通能力与技巧,使患方充分信任、理解与配合。医生需要通过医患沟通与人际交流技巧的培训,方能准确地表达自己内心的这种愿望,以此获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信任与尊重。
早期接触临床是当前世界各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甚至提出学生进入医学院校的第一年、第一周、第一天开始就安排接触患者。而在我国,目前医学院校基本无系统的沟通能力课程。研究表明: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可提高医学生和医生的临床技能,积极影响患者的回忆和理解、精神依附、症状消除和某些生理反应等,因此各个阶段的医学教育均应重视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最后,应当强化进入实习基地前后的培训[8]。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的重要转折,是培养医疗实践技能的重要阶段。为帮助医学生顺利转变,在进入实习基地前应告知学生作为医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给学生讲解相关临床规章制度,介绍规范的医疗流程,而不是仅停留在专业知识的培训上。在进入实习基地后,教学医院应介绍实习地区人情风俗,注重培训医患沟通能力,美国专家在医疗实践中对交流技能的研究表明,以下的交流能力是合格医生所应具备的:(1)和患者及家属交流时能自然地展开和终止话题;(2)能充分获知与疾病相关的信息;(3)了解患者的所需所想;(4)简洁明了地解释疾病的诊断情况、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的目的、结果及愈后;(5)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有问题出现时协调解决[9,10]。有些学院还要求学生观察带教老师和护士如何与慢性病患者沟通,和患者谈病情和治疗方案,了解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等。真实的工作环境可迅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曾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可见沟通技巧在疾病治疗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效沟通可使医患双方获益,提高患者满意率,促进医患间良好和谐的合作氛围,减少医疗工作中的差错和纠纷。
参 考 文 献
[1] 许双虹,陈治珍,胡小英,等.医患沟通问题的调查分析.中华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5):56-57.
[2] 卢仲毅.实施医患沟通制,改善医患关系.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2):726.
[3] 邱俊霖,钟黎黎,黄慧,等.医学生对医疗纠纷认识情况的调查和对策.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09-510.
[4] 陈文军,钟雷,马莉.当今医患关系的心理学浅释.管理,2001,(2):159-160.
[5] 张慧.对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西北医学教育,2006,(4):362-382.
[6] 李义军.加强对医学生的医患关系沟通教育.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2):89-90.
[7] 卢仲毅.从医患关系现状看医患沟通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必要性.重庆医学,2003,(4):385-386.
[8] 王劲,戴肖黎.美国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及启迪.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5,(3):166-167.
[9] Yedidia MJ, Gillespie CC, Kachur E,et al. Effect of communications training on medical student performance. JAMA, 2003:1157-1165.
关键词:沟通 思政教育 辅导员
一.沟通对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而沟通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期间正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大学生具有优良的知识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心里素养、社会实践、社会经验、政治敏锐力方面则还很欠缺,学生看问题容易出现片面性。若学校进行统一的思政教育工作,则无法因材施教,也无法满足教育形式的变化。因此,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正确引导,与学生以朋友的方式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在情感上实现互动,以便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高校辅导员应该有对性地,以学生为出发点,加深师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正真的想法,进而达到思想上与情感上的理解与沟通,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沟通障碍
1.受网络虚拟沟通诱惑较大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地不断发展,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据的位置逐渐加大,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方式。多样化的共享信息资源、平等自由的交流方式、方便快捷的界面操作,等等,都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网络所带了他们更多地是虚拟网络环境带来他们的新的人际交往途径,也给他们提供了自由抒感的空间。但是,先进的技术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网络,影响学业,尤其是网络交友,更是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从原来的“人-人”转变为“人-机-人”,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中自由发挥,获得自身情感上的满足,当这种虚拟的交流沟通,更多地是欺骗性的,与现实生活存在很大差异,长期沉溺于这种虚假的交流中,会使大学生产生现实的人际沟通障碍,长此以往,会造成大学生情感上的冷漠、虚假、人际疏远、不愿交往等问题。
2.大学生趋于单向沟通
由于现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深受家中长辈的溺爱,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造成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大学生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差,对家长依赖性强,性格懒散的坏习惯。在进入高校后,新的环境使这些大学生无法适应,出现散漫、邋遢、无所适从等现象。
三.如何克服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沟通障碍问题
1.紧跟时代步伐,缩小沟通距离
网络的普及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它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消极 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意志还不坚定的大学生,更是使其沉溺其中。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要紧跟时代步伐,善于利用网络工具,缩小与学生的沟通距离。利用QQ、论坛、人人网等网络平台组织在线集体交流学习,在网络环境中将思政教育传播给每个学生,营造出积极地网络氛围。
2.平等交流,增进现实沟通
高校大学生是具有独立思想、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这就要求了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宣传者,不能将大学生仅仅当做受教育的对象,一味灌输,而是应该将学生当做朋友,在平等自主的基础上,与学生达到心灵上的交流。同时,辅导员也要将自身角色从单一的传授者转变为多角色的心理咨询师、合作者、学习者。当学生在班级孤立,出现沟通障碍时,辅导员要充当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原因,使其从新回到集体中。
四.结束语
总之,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在面对机遇时,要懂得抓住机遇;在遭遇挑战时,要迎难而上。同时,高校辅导员一定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工作,不断地与学生做好心与心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郑晓玲.沟通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7):49-50
[2]毕劲松.对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技巧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10):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