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线上教学优秀课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镜头速写
教研组长口头或书面通知:×月×日(星期×)×时,在×教室进行校本教研活动。于是,到了那天,老师们便来到指定地点。有的提前到,有的踩点到,有的姗姗来迟。遇上理论专业学习,可以认真笔记或窃窃私语。碰上观课,可以认真,也可以清闲;没有研究主题,也没有具体任务。课后,组长召集进行评课,说说优点,谈谈缺点,提提建议。爱说的多说几句,不爱说的可以不说。执教者也从没指望这次活动能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有多少提升。有时,听课的人提了不少意见,可是执教者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做;即便偶有“触动”,但等这事过后,也就慢慢淡忘了……
对于上述场景,教师们一定不会觉得陌生。每所学校每学期都会安排一定量的校本教研活动。每位教师以不同的心态参与教研。期望值不同,体验不强烈,得到的效果也迥然不同。
现象透析
分析当下的校本教研活动,之所以出现低效、无效甚至“伪教研”现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研无主题――空洞 校本教研一旦缺少鲜明的主题,那么执教者便会即兴选择教研内容。参与教师完全跟着感觉走,没有预定的关注重点,想到什么说什么。大家漫无边际地发言,七嘴八舌地议论;对问题纠结过多,而建设性意见少之又少;研讨内容杂乱,各定各调,各吹各号。于是出现了“面子教研”的现象。
蜻蜓点水走形式――肤浅 不论哪种类型的教研,如果参与教师把他当作任务看待,形式上走过场,缺乏研究热情,没有研究精神,那么对自身专业发展和教研质量的提高,就没有丝毫的作用。如果不善于深入思考和分析,不谙研究的门道,必然会降低教学研究的实效性,教研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年龄跨度显距离――失衡 现行的教研组基本以学科为单位组建,其成员年龄跨度往往较大。年龄抹杀了部分教师的积极性,成了他们“把一本老经念好”的理由。他们原本是非常渴望成功的,如今却被递增的年龄推到了成长边缘。希望他们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却也略显无奈。
浅尝辄止无跟进――低效 “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不动”,这是许多一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形象写照。教研活动后,许多教师缺少自主跟进,对研讨中出现的一些想法和思考往往停留在意识层面,很少能持续落到实处。这样点到即止、断崖式的教研活动,极大地削弱了教学研究的功能和成效。
策略探寻
基于对传统校本教研活动这些弊端的认识,总结以往校本教研中教师所关注的焦点,结合本校的教学实情,笔者尝试改进教研模式:以确立单一目标主题为研究方向,采用课例研讨为突破口,借助系列化可操作活动,构建起以下数学校本教研的基本模式(如图)。
这是一个循环渐进式的过程,与传统校本教研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思教师之需,生成教研主题 问题是校本教研的出发点,也是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起点。问题的设计要与教学实践直接联系,其来源应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最棘手的、最迫切需要改进的内容。这些问题要有潜在价值,能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行为,而且要可行,难易程度适中。开学初,笔者召集校内高段数学教师展开讨论:在教学中印象最深刻的教学问题是什么?感到最困惑的是什么?讨论中反响最强烈的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在四块知识领域的学习中出现的差错越来越多;新课程背景下“差错”问题成为教师最感困惑和纠结的地方。如何减少差错或避免差错,大家希望在这一领域展开探讨,找到一些原因来改进教学。于是,“关注差错提升教学有效性”便生成为该学期数学校本教研的重点。
谋教师之虑,充分预设活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功的教研活动只有预在先,教师在研究时才会有所思,才会生成精彩。在策划“关注差错提升教学有效性”的一系列活动时,笔者都提前一周开始筹谋。例如,在开展差错案例剖析活动前,先与各年级组的数学教师沟通,搜索关于差错案例的文本。要求以年级组为单位推荐典型案例,以便在活动时间里剖析。活动前一天,与推荐案例的各年级组教师碰面,了解具体内容,以便活动时设计节点进行问题追寻,调控节奏。当遇上非本校级的教研,则在两周前就开始策划预案。从课例研究教师的预定,到过程的跟踪和活动的总结,要通盘考虑所有细节。一般课例研究,都要依据活动目标,配合学校教学进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要求执教者放大主题,缩小切口;倡导发挥教研骨干的集体智慧进行研课、磨课,尽量体现课例的示范性与引领性。在活动前半周网络通告,告知活动主题和任务。
供教师之要,追寻有效教研模式 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紧抓“课堂”这个阵地。调查表明,教师更欢迎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他们希望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的角度来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课例,从而内化吸收,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笔者尝试了两种做法:一种是联校教研课例,由各校的优秀教师设计并执教,并在校内进行了试教、研讨;另一种是利用网络选择符合教研主题的优秀视频课例。在课例研究活动方式上,笔者积极倡导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范式。同课异构,能充分利用教师之间的差异性资源,通过比较、带动、反思与重建,让教师的视野更加开阔,考虑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
解教师迷惘,专业成长无界限 在课改实践中,培养年轻骨干教师成为排头兵的同时,对其他教师的提高也不容停滞。不同年龄的教师,都应该是课改的主角。观察发现,新教师非常渴望受到关注,但教学实力尚需提升;青年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希望有展示的机会;中年教师对职称和荣誉开始丧失激情,教学疲软的状态急需改进;临近退休的老教师,因曾经辉煌过而变得有些力不从心;骨干教师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内已有或多或少的积累,面临如何再提高的困惑“高原现象”较为严重。为调动各类教师的研究热情,不妨借鉴“因材施教”理念,以教龄、专业发展程度为参照物,将教研组成员列入强基工程(新教师)、砥柱工程(中青年教师)、秋实工程(老年教师)、名师工程(骨干教师)。通过年龄分层,以老带新的“捆绑式”合作,同龄协作互助共研,从而调动所有教师的研究热情,让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感受到不一样精彩。
记录教研成果,反刍专业成长 每一位教师参与教研后,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如果不用文字梳理,那些感悟与冲动也就稍纵即逝。笔者利用活动决策之便,帮每一位成员设计了活页式的《教研手册》。每一次活动都设计一组活页,活页内容按照不同的活动形式和性质制作;为方便记录,在活页右侧还开辟了一列“点子”栏。例如:课例观摩,除了记录组织教师的活动外,也要记录学生的活动,并及时对两者进行“三言两语”的点评;教师在观摩过程中有了发现和思考,想到了新的解决思路、可操作性的行为等,必须及时记录。又如,聆听讲座,除了记录讲座要点外,还必须书写听后感言,甚至可以尝试听后的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来讲,会从哪几个方面阐述”等。《教研手册》真实记录了教师的教学个性、教学风格,以及各自的所思、所想、所为,体现了个人研究的点滴进步,助推了专业发展。
引领教师行动,连环滚动与跟进 开展教研活动,要注重激发教师的后续行为,让活动“细水长流”;一条可行的措施就是,坚持对某一主题进行多方位的、滚动的、持续的研究。例如,策划一个学期的“关注差错提升教学有效性”主题教研活动。开学初,分析上期教研中发现的问题,而后聚焦生成主题(关注差错);搜集案例分析(浅谈小学数学“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聆听视频讲座(课堂因差错而美丽)提升理论;课例研讨付诸实践(课堂动态学生差错处理);小课题研究推进(错例自我分析和反思研究);总结反思找出问题(数学信息与数学知识无缝链接),螺旋上升到下一个循环。历时一学期的单循环教研活动中,向教师传达了一个理念――教研需要连环跟进。在“行为跟进”过程中,从目标――行动――反思――改善――新目标――再反思之间循序渐进,教研活动就会产生许多生长点,防止了无效的重复教研。
引教师畅言,线上线下齐涌动 使用网络教研平台,可以让大家的思想不断碰撞,经验共享,能力不断提升。从2013年开始,笔者所在的绍兴市马山镇中心小学成为国培计划试点学校之一。学校人员可以免费使用中国教师研修网架设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笔者创建了一个数学协作组,让全镇数学教师都加入。每次教研活动,笔者都会提前通告或具体方案。在每次活动后,笔者都会发起专题交流活动。所有组内成员均可在专题活动的留言板里发表意见或分享经验。参与网络评论,给教师增添了许多乐趣,不但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而且还能与素未谋面的同仁进行交流。网络教研融入常规校本教研,使空间与时间的距离不复存在,让沟通变得更加快捷和简单。每一次的网上留言,学科话题的选择,观点的讨论争鸣,都是教研组成员成长的基石,使教师充分体会开放、民主、互动、协作等所带来的成长喜悦,获得最大限度的“研修”、最大程度的“共赢”。
延伸思考
教研质与量的再思考 在常规教研中,我们往往安排了大量的教研活动。有时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一个接另一个,研究大都浮于表面。其实,教研活动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研究所需或教学实际难题,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真正获得经验,或引发大家的思考,激发参与研究的热情。但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总会提出量的要求。那么,该如何把握量与质的关系呢?权衡两者,在理想状态下达到平衡,还是一个大问题。
新生事物可以尝尝鲜 视频案例研究伴随着新课程而来。回顾几年前,文本案例也才起步。视频案例虽然真实、直观,但操作费时费事,又需技术支撑,因此,往往被边缘化。如今条件越来越成熟,视频案例研究越来越受青睐。视频案例,可以真实记录教师课前教学方案的执行情况,全面捕获课堂上转瞬即逝的事件与机会,并对整个教学行为进行“麻雀解剖”,从而构建了丰富的、分层的、可供教师直接观察与研究反思的环境。这种形式的研究如能推广,那教研工作必将呈现出一番新气象。
【关键词】TED视域;口语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4-0024-04
【作者简介】杨丽,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江苏常州213161),高级教师,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语言革命”“思想爆炸”“风潮”,这些词语正随着世界范围内掀起的“TED演讲风暴”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将人类口语表达的力量推至了历史的顶峰。2011年,18分钟TED演讲的视频网络点击量达到了5亿次。网友们称“这18分钟,我们收获了全世界”,有些人甚至将每天收看演讲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
演讲者通过思想的碰撞,熟练地运用口语表达技巧,借助轻松愉快的氛围传递自己的观点或想法,使听众获益良多。TED演讲是一场迷人的语言盛宴,亦给小学语文教学刮来一阵清新的风。
以TED演讲者的语言风格与交际水观小学语文口语教学,当下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学习内容的选择侧重于培养学生具有日常的、基础的语言交流能力,并且强调了使用语言的文明礼仪,距离儿童生成稳定开放、富有生命、鲜明顺畅的语言体系仍存在很大差异。为此,笔者所在学校从口语教学的育人目标、活动设计以及评价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规划和设计。
一、陌生化:以全新的视域观照小语口语教学的向度
在思考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体系该如何架构,内容该如何确定,教师教学方式该如何设计,教学效能该如何检测时,我们不妨跳出原有的思维与视域,以“陌生”的眼光去审视与观照。“假设我们的学生未来要登上TED演讲台,那么他们在小学阶段应该形成怎样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学校课程体系应该如何设置?”诸如此类的问题多问一些,我们才可能打开新的思路,形成口语教学的新格局和新气象。
1.研制全新口语“素养模型”。
以培养“TED小演讲者”的目标为航向,我们约请了近30名小学语文教师,研制全新的口语教学学生素养模型(见图1)。该模型以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轴,在思维轴的转动运转中,朗读模仿能力,叙述描述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论证表述能力,想象创编能力等五大口语表达关键能力在螺旋运转上升。在素养模型的最外层为“TED式小演讲者”的外显样态――反应敏锐、思想独特、谈吐有致、优雅从容。
(图1)
2.打破教与学的固有“模式环境”。
环境,对学生个性、能力和品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环境设计”,在我国基础教育界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我们很长时间内都将“学习环境”定位为物质的基础设施,以及外显的文化氛围等。其实“学习环境”更应该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总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呈现,以及师生互动的策略等。这些无形的和内在的“环境”,往往决定了口语教学的实际效能,是能保障学生的主体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相互促进,共融共生,从而使得口语教学向着学生关键能力提升的向度发展的核心驱动程序。
在以往的语文口语教学环境中,学生在口语表达训练中以接受式、被动式和零碎式学习方式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我们基于儿童立场,遵从儿童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形成“语言文字语言”表达能力螺旋上升的心理规律,凸显学生在语文口语学习中自主体验、自主实践、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地位,最终形成体验欣赏、合作学习、实践感悟、表达分享等语文口语学习方式。
在口语教学环境设计中,教师“如何教”的命题,往往决定着学生“如何学”的走向。我们打破教师常规课堂教学中机械的“问答式”口语教学方式,在课例的探索与实践中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由口语表达技巧传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转变为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注重体验感受,互动实践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陪伴、引导、互助、激发”式的口语教学。
二、结构化:以课程的眼光设计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维度
在进行口语教学活动时,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有效组织、运用教材内容,一方面要关注语文口语课程的理性价值,必须对“教些什么”“还可以挖掘什么来教”进行选择,就如何推进口语教学活动,如何评价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进行结构化设计。只有教师从内心生发出课程意识,用课程的眼光来设计小学语文口语教学,我们的口语教学才能像蜜蜂筑的蜂巢一般,以其稳定性、序列性和超精巧的结构特征而呈现出迷人的维度。
1.以稳定的课程体系为“主干”。
在TED视域观照下构建的小学语文口语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绝非互相割裂的存在,它们互融共生,相互渗透又各成体系,各有侧重。小学语文口语课程,注重口语能力养成的体系化、递进性和逻辑关联性,课程的触角延伸向了课堂韧猓因此对课程体系的架构必须有完善而系统的规划,才能避免课程的实施被弱化、淡化甚至边缘化。我们依据教育部对语文教学的指导建议,结合国家语文课程的现有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本校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背景,创造性地开发适宜的校本课程内容,完善小学语文口语课程内容体系(见图2)。设置了配套的课程评价机制,以确保本课程能稳定、持续地运转和实施,最终走向课程目标的达成――培养具有校本特有气质的“TED小演讲者”。
课程体系的搭建,一定程度意义上决定了课程实施的广度和深度,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依托载体都在于严谨而科学、稳定的课程体系中。直观地表述,即小学语文口语课程这棵“大树”的繁茂生长,关键在于“大树”先行生长出稳健有力的“枝干”,能够支撑所有学习活动、教学活动、拓展活动“有向可长”“有枝可依”“有据可循”。
2.以序列化的课程内容为“枝叶”。
在小学语文口语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在“口语表达能力素养体系”的支撑下,对小学三个学段的关键能力生长点进行了侧重性设计。以第二学段为例,在一定独创性思维能力的支撑下,重点发展学生的叙述、转述能力,想象创编能力。针对“复述、转述、讲故事、表演”等具体要求,研发出了《九色鹿》《小稻秧脱险记》等精品课例群,并且针对“讲述、应对、即席讲话、问题讨论”等具体要求,研发了对应性的精品课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个学段各自的口语教学精品课例群落,这群落之间的内在隐性勾连便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素养的螺旋式上升的逻辑关联。
这些口语精品课将学生口语表达的达成目标扎根于实在的课堂,细小的口语体验活动之中,随着学段的递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在“无痕教学”中得以“水涨船高”式生长,这也是在所有口语实践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核心阵地。
3.以精巧的实施结构为“导管”。
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就像一棵小树在土壤中的成长。儿童习得语言、内化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这一系列的“光合作用”,离不开“土壤、空气、水分和阳光”,这必须依赖具有精巧结构的、立体状态的“实施导管”。我们以“口语实践活动”的分布格局为“导管”,从纵横交错的“立体经纬”的构架,再到引爆口语表达高度发展的“爆破点”设计,最后以覆盖全局的驱动设计为关节点,全方位打造出激发语言生长的活动时间与空间。
以“学科活动”为经纬度。学生在小学六年的学习阶段中,口语表达能力的生长呈螺旋上升的状态。在阶段性向上延展的过程中,需要关键能力指向的各项训练项目互相有层递性,交融性。我们针对不同学段儿童心理、生理成长的状态与特点,将12个学期的口语拓展活动进行了序列化设计,以期让每一位学生在六年的学习生涯中,经历12次校级层面口语表达“大舞台”,在逐渐升级,逐层爬坡的口语表达竞赛、展演中,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有节奏感的生长与发展。
以“社团活动”为爆破点。儿童的生命成长是非一致性的,有着或高或低,或快或慢的多样性特征。部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人提升得更快一些,口语的流畅性、思维的深刻性、观点的独特性、语言的感染性等比一般儿童更为突出,使得这部分儿童站到“最近发展区”的枝头摘得苹果。为他们建造更高平台,组建“精英”成长营开展口语社团活动是一条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全力打造了校级和年级两个层级的口语体验社团。
以“微课活动”为驱动式。实行“课前课”“课中课”“课外课”等微课活动的推行。“课前课”以语文课堂教学为据点――第一学段为“课前故事会”,第二学段为“课前新闻播报”,第三学段为“课前演讲”,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小型训练和即时监测落脚在碎片化的时间内。“课中课”指的是针对教材文本,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发出适切进行口语表达的学生主w活动。而“课外课”则指向学生课堂生活之外的语言体验、实践时段。如每日的“阳光晨诵”,午后的“停云憩读”,每周家庭中的“亲子共读”时光等。
三、多样化:以立体的角度检测小语口语教学的效度
因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非书面性,我们主要通过对语文口语课程的分析评价,对教师实施课程的考核评价,对学生口语学习与活动的观察评价三管齐下来检测教学的效度,并且辐射课程成果。
1.数据监测评课程。
在每学年的期末,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总结分析、专家把脉等方式,同时开发课程评价监测软件,对口语课程进行总结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予以修改和调整。
以对课程实施的时间安排的监测为例,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课程实施初期对“课前课”的时间设置出现了偏差。在“一刀切”式的时间安排中,出现了第一学段学生“吃不下”,第三学段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我们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改为“两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的弹性设置,并以此为“点”的依据,对下学年的课程推进进行“面”的微调和完善。
2.课例档案观教师。
成立口语课程开发与指导中心,为各位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建立个人档案,做好记录,积累资料。每学年对教师开发实施课程的过程与实绩进行考核评价。我们特别注重对教师推进课程过程中的课例记录和研究,要求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积累至少一节研究课例,以孔窥豹,在课例的呈现中全面观察和监测教师对本课程的推行和再开发能力的提升。
3.多元评价促成长。
“线上线下双点赞”――丰富和完善“点赞行动”。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升的表现给予点赞,发放点赞卡,并充分尊重儿童意见,设置各类机会和奖品予以兑换。以奖代评,以评促优。
“校园双星促成长”――创设表彰“校园成长之星”和“校园成功之星”机制。学校设立“春苗奖励基金”,对“演讲之星”“辩论之星”“故事之星”“体验日记写作小能手”“成功之星”进行专项奖励,鼓励儿童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优于表达。
当TED演讲走进我们生活,并对我们的观念、行为发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时候,展望未来,我们应该敏锐地意识到,儿童正是这些观念和行为的最大被影响者。因此,刷新我们的头脑,为儿童筑起语言活动的最大空间舞台,让他们生长在丰厚立体的活动场中,生长在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中,生长在细致入微而又绵延悠长的口语体验活动中。相信这样的阳光少年,一定能向着TED演讲台的方向无限生长!
【参考文献】
从事数学教研工作多年,他不轻信,不盲从,保持着清晰的专业判断力。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先生这样评价蔡宏圣:“他身上有鲜明的理性气质,课堂深刻、新颖、灵动。深刻,源于其善于把握所教内容的理性本质,充分彰显数学课堂的学科特性;新颖,源于其对教学内容的独到理解,原创性的教学细节处理;灵动,是其教育观念中自觉的儿童立场的凸显。”
在教学和学生之间,蔡宏圣努力探寻着平衡,追求浅显中见深刻、平和中现经典的教学境界。问其何能如此,他的回答也颇有“猴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发现这也是条路。”
起航:勤于思考,不断积累
思考,一直贯穿于蔡宏圣的求学和教研之路。1983年他考入南通师范学校学习时,便开始了撰写教学论文的尝试,并在当时较有影响的《自学导报》上公开发表文章。毕业前夕,学校组织去旅游,他留在学校,在图书馆里抄录《外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录》。“我记得那时摘录最多的是卢梭的《爱弥儿》,这个摘录本现在还保存着,有时候打开看看,心里还会升腾起一种感叹,当时怎么就一笔一划抄了那么多呢?”回忆当时,蔡宏圣至今还为自己的勤奋而感慨。现在常有人称赞他的文字干净、准确,与他当时的勤奋练笔是分不开的。
勤于思考的习惯应该说就在这种最初的锻炼中逐渐养成。1987年12月,工作还不到一年半的蔡宏圣,就以《学生间信息传递、转化及其最优化问题》一文,获得南通市小学数学论文评比二等奖,而排在前面的一等奖获得者,则是当时已在小学数学教育界享有盛名的特级教师张兴华,这让蔡宏圣深受鼓舞并大为兴奋,他说:“以一种思考者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学,把理论的思考与教育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我充分体会到了教育的乐趣。”
此后的三四年时间里,蔡宏圣几乎每个月都有文章发表,这更有力地促使他投入到研读与思考中。他回忆说:“那时候的大部分星期天,我都会去办公室,花上半天时间,看看书,翻翻资料,记记笔记,几年下来,摘录的卡片足有半米高。”蔡宏圣有随手记笔记的习惯,看到有关资料或者在教学中有了点滴体会,他都会及时记下来,还用胶水粘贴进教材中,日积月累,他用过的每一本教材,厚度几乎都翻了一番。
1997年12月,蔡宏圣参加南通市小学数学年会,执教了一堂观摩课。课后,听课的数学名师张兴华发现:“这个小伙子有想法!”不久,蔡宏圣进入了张兴华的课题组,与华应龙、徐斌、贲友林、张齐华等教师一起组成了“学习共同体”,站在了专业发展的新起跑线上。
2000年2月,江苏省召开“新世纪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会”,蔡宏圣应邀出席。他对于几套小学数学教改实验教材“统计”部分内容的思考分析,引起了盛大启、邱学华等专家的注意,于是他被邀请参加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以及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修订和编写工作。
应该说,这时候的蔡宏圣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但他没有满足,而是更加发奋思考和积累,等待更好的成长机会。不久,机会再次降临。2006年,南通市教育局进行名师培养对象第一梯队遴选。这次遴选,让蔡宏圣“经历了一次思考的高峰体验”。当时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是封闭式备课和上课,这是最考验平时知识积累和应变能力的时候。
“当刚拿到课题的瞬间,我脑子一片空白。”蔡宏圣至今记得当时的情形,“用一个晚上备一节课,时间看似很多,但仔细一琢磨,要做的事情还真多,读教材、理思路、定环节、究细节、成教案、背教案、做教具,每一个流程都不能少,而当时能调动的外在资源,只有教材和教学用书中相应内容的复印件,其他什么都没有。”不容多想,他马上把上述的七个流程粗略分配了时间,投入到了考验心智的备课当中。
蔡宏圣曾用大量笔墨来描述这一次备课,其中有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封闭式备课和上课,穿透了被遴选者心智中的表层,直抵人的感觉、习惯、本色,纯粹地展示了一个人内在的软实力和可以打造的潜能空间。”正因为有了平时的积淀为基础,蔡宏圣顺利进入了南通市名师培养的第一梯队,有机会沐浴在南通市名师培养导师团各位专家的智慧中。从此,他的专业视野与发展成果开始了质的飞跃。
课堂:和谐是数学教育应有的姿态
蔡宏圣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面对的是儿童,教的是数学。但儿童是什么?数学是什么?”蔡宏圣认为,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儿童用更为纯正和直接的方式与人相处,儿童的表情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显得自然、健康,和成人比起来,儿童无疑和各种关系相处得更为和谐。而数学的发展过程充斥着猜测和想象、反驳与改进,乃至错误与曲折,正如数学史家克莱因所言,一门逻辑的学科却是不合逻辑地发展。因此,数学是和谐辩证的复合体。由此,蔡宏圣得出:“儿童是和谐的生命体,数学是和谐的复合体,循乎儿童和数学的和谐本源而展开的数学教育,才是数学教育应有的姿态。”这样,蔡宏圣的教学主张有了理论源头。
但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发现这也是条路”,还必须寻求一个支撑点。2003年是蔡宏圣从南苑小学调到启东市教育局教研室工作的第三年,虽然离开了一线讲台,但他从未放弃对课堂的思考。这一年,他设计了“认识乘法”一课,并在当年的南通市课改研讨会上执教。该课注重乘法概念形成过程的原创设计,让听课老师不禁感慨:原来“乘法的初步认识”还可以这样教!年底,蔡宏圣就此撰写了《文化视野中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思索》一文,获得了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教海探航”一等奖。这一课让蔡宏圣明白:课堂才是思维的根,是成长的载体,绝对不能离开它。
认识到位后,蔡宏圣给自己构建了“审视现例、读书思考、课例突破、理性总结”的专业成长路径。2006年6月,他指导青年教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参加华东六省一市的赛课,虽然捧回了好奖项,但总觉得意犹未尽,于是,他又了原先的所有设计并亲自试教,诞生了全新版的《用字母表示数》。在该课的教学预设中,蔡宏圣更为自觉地运用了“和谐”理念来指导教学设计,并创造性地引入了数学史的视角探寻所教知识的内涵。该课注重实践经验和教育理论的结合(在理性的分析中体味学生的学习障碍),注重意义建构与文化传承的并举(在递进的反思中完成认知结构的重组),漂亮地回答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设计,多要素、多视角地促进课堂和谐”的诉求。不久,据此成文的《和谐: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新视角》《捕捉数学史中的教育基因》分别发表于全国核心期刊《课程·教材·教法》和《人民教育》上。
蔡宏圣的教学主张就在这样的课例突破中逐渐明晰起来。之后,他的《认识负数》《平行》《24时记时法》《混合运算》等一批原创性课例引起广泛关注。2011年5月,他应邀出席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承办的第四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国际研讨会暨全国数学史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并作了20分钟的分组报告。
蔡宏圣杜绝从“和谐”道义中去寻找理论支撑,然后拼接数学例子的做法。他认为,考究“和谐”,是要把握住“和”的思维方式,以此统合数学教育的诸多范畴,追求学生素养的全面和谐发展,敞亮和彰显数学教育的固有规律。考究他的教学主张,会发现他的课堂以“捍卫数学特质、润泽儿童生命”为价值取向,以“具体直白、深刻难忘”为教学内容,以“没有过程的结果不是好的结果,不向着结果的过程不是好过程”为课堂根本,教学设计在“历史和现实间的来回穿梭”,把握住“儿童基点、数学视野”的思维方式。他的《认识负数》(苏教版国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一课,就体现了这些特征。
《认识负数》一课,蔡宏圣创设了巧妙的教学情境,以5个明星的身高导入,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层层递进,分层次进行教学,让学生清晰地掌握“定谁为标准量很重要”“0在尺子上有特殊的含义”等内容。当标准量发生改变,比较的结果就会不同,如果标准量为0,比它大的数就是正几,而比它小的数就是负几。接下来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得出了简单的表示方法,知道了“正数和负数本是一对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该课例的巧妙之处还在于,教师引导学生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明星的身高,直接把负数的形象在竖着的“数轴”上表示出来,这与后来环节中温度计的负数是同样的道理。将负数在竖着的“数轴”表示,更能体现出“数形结合”的精神,也更能表示负数的意义,让学生认识起来更加直观和受用。
谈起这节课的设计,蔡宏圣认为,教学不能从儿童的生活世界起步,最后还是会停留在经验世界里,也不能认为演绎比归纳高明,抽象比感性高级,而用抽象的概念来蹂躏儿童的心智。他告诫同行:“要牢记,儿童只能学儿童数学,所以,‘直观地抽象’才是高境界。只要找到了贴切而直观的形式,那么儿童对于理性的认识可以前进几大步。”随后,他又很自信地补充道:“本课例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建议:数学老师应该读点数学史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功课。谈及阅读,蔡宏圣提起了对他影响较大的一本书——上海师范大学袁小明先生编著的《数学思想史导论》,这是一本数学史方面的书籍。对于该书,蔡宏圣有自己的评价,他认为,作为数学史方面的著作,《数学思想史导论》可能并不全面和权威,但它却打开了一扇窗:从数学史中探寻教学智慧。由此引出了他对数学教师的一个建议:数学教师应该读点数学史。
蔡宏圣认为,学生在课本中所接触到的数学知识体系,是经过精心组织的公理化结果,已经和其历史过程割裂开来。一个数学概念仅仅看它的最终形式化表述,普通人很难深入把握其确切的本质意义。抽象的数学概念只有放在历史背景上,和抽象活动的历史过程结合起来,才能变简练为丰富、变艰涩为生动,才能较完整地呈现出其经验性和演绎性二重统一的本质,进而才更容易被学生调动相关经验支撑其建构起概念。
他以“用字母表示数”为例,进一步阐释他的观点。
“用字母表示数”在几大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中都是重要内容之一,在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对其重要作用表述为“这是人类认识的一次飞跃”,但教师实际上很难理解其真正的意义。反而有教师认为,用字母表示数是因为不知道这个数是多少,因为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字母的运用主要是在解方程中用来表示未知量。可见,脱离了知识的历史背景,就看不清它的来龙去脉,自然也就无从体会其数学本质。
而这些问题可以从数学史中找到答案。蔡宏圣说:“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才会知道方程的解答最早是古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米用文辞叙述的,之后是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用字母的缩写表示的,直到17世纪才由法国数学家韦达不仅用字母表示未知量,甚至用字母表示系数,从而实现了人类认识的跨越,打开了近代数学的大门。换言之,用字母表示数的实质是符号化,绝不是用字母替代某数量。”
由此可知,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的要义在于让学生理解:一个已知的量为什么还要用字母表示。理解了这一点,才能使学生的认识实现由具体向形式化的飞跃。实际上,不仅仅是“用字母表示数”,数学中战略性概念的建构,其背后都闪烁着数学思想的光芒,都是数学认识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所以蔡宏圣说:“脱离了历史背景,要深刻把握其内涵都不是易事。”
正是因为把数学放到历史长河中去探究,在历史中认清了数学的本质,蔡宏圣能把课上得通透、深刻,《用字母表示数》又成了他的另一个经典课例。
成尚荣先生对蔡宏圣阅读数学史的功力有过这样的评价:“蔡宏圣对数学史的学习与研究既链接又融入,不过,他的数学教学却是自然的融入而非链接。但是,融入谈何容易。融入首先是融汇贯通,对数学史知识较为全面的理解与把握,而非一知半解;其次是在数学史与数学教学之间寻找到融入点,再自然渗透和表达;再次是让学生的数学认识由具体向形式飞升。这样,即使是小学数学教学也会充满着知识理性、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
性别
年龄/教龄
学历
职称
任教学科学段
信息技术高中
市/县(区 )
工作单位
参与线下研修时间
2019 年 4 月 15 日至 4 月 25 日
研修方式与内容
(不少于300字。)
以学校为基本单位进行研修活动,立足本校实际,突出自身办学特色,以促进学校整体发展、优化本校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研修主旨。基本类型和方式有:信息组把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与实际教学有机结合的研讨。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讲座,领悟优秀教师的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提升。观看专题讲座,观看典型课例分析,更好的提升核心素养的理解,体会到核心素养的途径、方法。教研组和备课组研讨有效结合等多种方式,使老师主动参与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提升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最终达到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践行核心素养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线上和线下结合,远程研修平台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机会,通过网络表达自我,从而快速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
参与研修活动效果自评
(不少于500字。)
一:通过学习对信息技术新课标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新课程理念标突出了以人文本教育额要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课堂以学生为主题体,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获取知识,由学会到会学。帮助每位学生有效的学习。通过这次研修打破我原有的思维模式,消除了我的顾虑。同样的知识,不同的老师教,学生乐学程度就大不相同,教学效果自然就大相径庭了。同样的知识要有针对性的考虑不同学生的求知要求,时时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二: 通过学习我对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信息责任”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在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有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计算思维。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所包含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即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社会责任是指在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三:能够观摩到很多知名教师的教案教法,可以更好地借鉴与吸取经验。四:通过远程研修平台,我们能够和全国的专家们、同行们面对面的交流,这样快捷和便利的学习方式影响着我的思维方式,我的视野更加宽阔,思路更清晰,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在与大家的交流中迎刃而解,通过学习,对自己的生活态度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五:能够按时参与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六: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1、积极参与安徽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活动,认真聆听专家的指导,多看看同行们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技术教学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信息老师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老教师的教学经验。2、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信息技术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课堂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计划,改进教学方法,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七: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加强师德培养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总之,在工作中,有收获信任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路漫漫兮我将上下求索,为这最光辉的事业奉献着无悔的人生。
单位鉴定意见
公章
我国对微课的研究和实施较国外稍晚。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举办了中小学微课设计与制作大赛,佛山市教育局在大赛中首次正式提出“微课”的概念。2011年,“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和“微课网”创立,微课自此开启了在实践层面上的建设与发展。短短几年的时间,微课在中国已经历了由区域到全国、由中小学到高校的发展演变,内容上所涉及的学科也越来越丰富。(张辩辩,2015)
一、微课的概念与特征
(一)微课的概念
1.微课是一种时间短但主题明确的“微课程”
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电教站的胡铁生先生是国内关注微课的第一人,他在2011年从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微课的定义,并在此后持续关注着微课。他对微课的定义是: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的黎加厚教授在他所发表的《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一文中,以及在他所主持的培训团队就教师培训“翻转课堂”项目中对微课是这样定义的: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2.微课是一类网络视频教学资源
华南师范大学的焦建利教授在他所撰写的《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一文中提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吴秉健老师则对微课持有以下观点:微课是为满足个性化学习差异的需要,以分享知识和技能为目的,师生都可以通过录制增强学习实境、实现语义互联的简短视频或动画(可附相关的学习任务清单和小测验等),且能成为被学习者定制和嵌入的维基(Wiki)资源分享内容。(吴秉健,2013)
3.微课是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张一春教授是这样对微课做出界定的: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张一春,2013)
综合以上诸位专家学者对微课的解释和阐述,可将微课的概念总结为: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它不仅包含课堂教学活动的视频,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及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并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应用“小环境”。(王国川,2014)
(二)微课的特征
微课作为一种由常用教学资源类型组合“生长”成的新型资源类型,它的出现得益于Web2.0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真实需求。(胡铁生,2012)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微课呈现出以下特征:
1.目标明确、主题突出、短小精悍
从内容上看,微课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视频方式呈现给学生,所以形象生动,主题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微课”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超过15分钟,虽然时间短,但内容很精炼,是一个经过教学设计的主题明确、鲜明生动、知识紧凑的教学单元资源包。(王国川,2014)
2.内容精细,呈现形式多样
微课大多以精短的视频呈现出来,涉及学科多样,且内容精细。不仅可以从学科、主题、模块、年级等方面对微课内容进行分类,更从知识功能上细化,把微课分为概念型、实验型、练习型等。知识点及其功能的明确,为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并且,作为核心部分的微课视频的制作效果和呈现形式对微课的应用有着重要影响。微课内容的呈现形式不再局限于课堂实录,还可通过录屏软件、PPT、Flash等技术制作的视频让其呈现形式变得丰富多样,吸引不同学段学生的注意。(张一川、钱扬义,2013)
3.资源多样,情境真实
微课的核心组成要素是课堂教学视频、教学设计以及多媒体课件,此外还囊括了教学反思、专家点评以及练习与测试等,为学习者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胡铁生,2012)这一点在国内外的微课发展平台上皆有所体现,如今的微课资源平台不仅提供视频资源,更发展为互动型的教学平台。不但有配套练习,还有知识向导、学习反馈记录等特色化配套资源,配套资源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
4.受众广泛,应用形式多元化
微课涉及学科的广泛性及其内容的精细化,使其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应用形式,在日常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方面,均能得到应用与推广。且微课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教研形式等都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同时由于微课简明扼要,主题明确,使得微课的应用人群不再受制于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客观因素,受众范围更加广大。(张一川、钱扬义,2013)
二、微课对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信息时代助推职业教育改革
首先,微课的兴起及使用是信息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时时学习”的需求。职校学生在多数情况下,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较强,但缺乏构建知识的预习、内化、巩固能力,微课教学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微课可以共享至客户端,学生根据所需在课前下载,自主学习,课中在教师的讲解下进一步内化知识,课后下载再进行练习巩固。所以,实施微课教学是职业院校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刘海霞、姜光铭,2015)
其次,微课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教育公平的要求。教育公平包含的内容有: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质量公平。(周英芳,2011)但由于各地区的发展不均衡,导致了教育在城乡、区域、学校、师资、设备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人人都能享用均等优质资源的机会微乎其微。微课的运用,最初起源于人们渴望对优秀一线教师授课方式的记录与共享,它是实现优质学习资源、优质教师资源共享的重要举措。微课教学的引入,对教育公平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职业院校学生,极大地减轻了中低收入家庭对教育费用的负担。与此同时,职校生也能利用微课所具有的独特学习情境,快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刘海霞、姜光铭,2015)
(二)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化、个性化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前和课后的学习需要学生本人有一定的自我管理意识,而通过微课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薄弱点有针对性地按需学习,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微课的教学设计注重空间学习、群组反馈讨论的作用,以此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沟通和思考。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高技术应用人才,微课的设计可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权重,让学生“身临其境”。此外,对接受新事物相对较慢的同学,微课教学的课前自主学习,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达到“笨鸟先飞”的效果。(刘海霞、姜光铭,2015)
(三)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教学内容的更新、构建教育信息化体系,职校教师不得不加强自身的教育信息化教学水平。微课教学不仅是针对一堂课的教学,还可以对教师的教学风采与特色进行宣传与固化。这一做法,对优秀的一线教师及时做出了正面评价,体现了其应有的价值;但对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却是一个考验,给他们施加了无形的压力。此外,微课的引入要求教师在设计前对教学的主题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还要做到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把握前沿教学动态,更要做到微课与传统课程教学的无缝对接。微课时代的到来,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是一个重要的保障。(刘海霞、姜光铭,2015)
三、微课在职业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方向
在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我们常常创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模式,通过行动导向法实施教学。微课则可根据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设计要求及所需教学资源情况进行制作和应用。
1.重点难点、技术技能类微课的应用
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将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点、难点、技术技巧、操作技能拍摄并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络平台,超链接到空间网络课程相应的位置。当学生需要接触新知识时,可以事先安排学生在网上观看预习。(聂俊红等,2014)在观看过程中学生会产生相应的疑问和思考,带着疑问和思考回到课堂,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职业能力训练中微课的应用
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实战案例和解析,需要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需要一种思维方式、经验技巧的传授。因此,当学生经过系统性学习之后,可以通过微课对形成职业能力所需的重点知识与技能、技巧、经验、思维方式等进行强化。(聂俊红等,2014)
(二)微课在职校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吸引原则
教师所开发的微课要能对“消费者”――学生形成一定的吸引力,可以从微课的易学性和趣味性上“做文章”。所开发的微课应该使“消费者”流连忘返,反复点击观看。(赵永红,2014)
2.灵活原则
微课被引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前、课中或者课后等节点灵活应用。在课前,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微课,预先了解授课内容,便于师生在课堂上探讨问题,直至学习者掌握该知识点或技能。在课中应用微课,教师在教学需要时,集中播放给学生观看,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和直观地理解重难点知识。在课后应用微课,为学生提供可以反复学习的课程视频,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课堂知识。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复习,反复学习,直到学会为止。(赵永红,2014)
3.反馈原则
微课开发、应用与交流共享之后,需要对微课进行多元评价(包括微课的教学与应用评价),为接下来微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指导和参考意见。及时的评价与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更优秀微课的开发与共享。(赵永红,2014)
(三)微课在现代职教课堂中的典型应用模式
目前,国内外已经建立了非常丰富的微课资源,如著名的可汗学院以及我国广东省佛山市的中小学名师精品课例(优秀微课)平台、中国微课网平台等。(张西宁,2013)在各类职业院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微课逐渐摆脱了最初的无体系状态,并有了一系列典型的实践模式。例如,在微课的开发阶段,学校可采用以下两种模式:第一,加工改造式。这一模式可以对教师、学校、区域内现有的优秀“完整课例”或“视频课例”进行加工,使其符合微课的特点。这样既可继续发挥原有各类资源库的教学价值,还可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定规模数量的“微课”资源库。第二,原创开发式,即设计开发一节全新的微课程。根据区域教育教学实际和师生的资源需求特点,通过自主开发、征集评审、项目申报、竞赛活动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发一批新的微课资源库,供全区域内的师生共享。(胡铁生,2013)各职业院校在微课的实际建设中,逐渐形成了以下模式:
1.自主学习模式
教师在适用于多终端访问的学习平台上运用碎片化、序列化的微课资源搭建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并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习者在线上完成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测试,调整学习进度和策略以完成学习。最终,系统给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习成绩。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系统将针对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记录和每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微型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完整的统计,并通过对学习者学习数据和微型资源利用的数据分析,最终为教师提供微课教学资源优化方案和为学习者推荐个性化学习方案。(张国民,2015)
2.翻转课堂模式
根据教学的需要,微课可以安排在课前,也可以安排在课内,这种应用模式的重要特点是学生学习微课发生在教师讲授或组织问题探究前,即“先学后教”。在学生学习微课后,可安排适当的预设任务,以获取学习者对微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为教师的后续教学决策提供反馈信息。(苏小兵等,2014)同时,还可通过收集学习者的学习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提供更为优化的微课教学资源。
3.混合教学模式
该模式是自主学习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形式上的融合、内容上的增强和时间上的延展。其课程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融合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多位一体的学习资源。通过借助学习平台拓展学习空间,拓宽学习内容,收集多维度的学习表现(学习时长、学习内容、学习频率、作业完成情况等学习者数据),并进行可视化数据呈现,让学校的教师更好地掌握、分析以及分享学生个体表现,以此来改善教学、管理课堂。(张国民,2015)
4.课内差异化教学应用模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完成某个模块或知识点讲授后,往往会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课堂任务(如数学的变式练习),以检测学生学习的成效或拓展教学内容,但由于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性,会使得部分学生无法顺利完成课堂任务,这部分学生就可以通过学习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微课,及时回顾相关知识或概念,以帮助学生完成课堂任务。(苏小兵等,2014)
(四)微课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要时刻谨记微课设计必须紧扣一个“微”字:一节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体现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同时要考虑到微课的完整性,要突出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等配套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此外,还要注意体现“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反馈互动”的原则(胡铁生,2013),课程设计应努力做到逐步推进、层次分明、适当总结。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关键的知识。
2.要注意微课的单元整体设计。教师不仅要掌握单个知识点微课的设计方法,更要掌握基于一个单元、一个专题、一个学科的微课设计方法和策略,因为只有系列化的微课才能给学生提供完整有效的知识技能。当前重点要把微课建设的方向从“单一微课建设”转向“单元微课建设”。系列化、专题式、完整性的微课开发是当前微课开发的重点领域。(胡铁生,2013)
教研模式的转型也算是当今教育的一项创新性决策。教研工作转型能使学科优秀教师参与到全市的教研活动中来,实现教研从单研向群究的过渡;能打破教研部门和基层学校的空间界限,实现教研从机关向基层的延伸;能让基层学校上下联动,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实现偶遇与联姻的拓展。教研工作转型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而在这一过程中,微信平台的出现和使用,成为了教研转型的助力武器。
社会正迈入“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教育也迈入一个网络教研的新时代――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微教研……一个又一个时尚的名词相继出世。“微时代”和网络时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微信的华丽出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型交流和获取知识方式的同时,我在思考该项新兴的技术能否在教育研究领域派上大用场,会不会给教育领域带来或大或小的变革。基于这些想法,我进行了运用微信平台创新教研模式的探索,并收获了以下几点心得。
一、微信成为教研中快捷的交流平台
大庆教师进修学院小学英语教研部以教研创新为突破点,尝试开通了“大庆小学英语”(订阅号EnglishDQ)公共微信服务平台,该平台已经成为除qq群组、网络教研之外的又一个新型的基于手机的移动互联信息交流平台。线上网络教研,线下微信互动,使我们整个教研体系更立体,教研形式更多样,教研内容更丰富,教研对象更广泛。通过微信平台我们可以将小学英语教研活动的过程、亮点和场面,以近乎现场直播的效果随时随地到全市相关教师的手机里,取得快捷、高效、便利的效果。通过微信平台我们可以快递教育资讯,传播教研信息,建立互动平台,分享心得经验,从而助力大庆市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
在研培活动中,为了保障我们的培训质量更符合广大教师的需求,使小学英语教研的发展更具开放性、针对性和可持续性,我们也会适时地问“需”于教师。例如开学前期,我们会在微信平台上发这样一条信息“又是一个新的学期,各位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在并肩行走,您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服务内容,您对教材培训有什么困惑或是建议吗?我们期待您的回复。”这样一个小小的信息,却是一次有效互动的发端,有助于更加有效地实现订单式的教研培训活动。
二、微信成为教师培训的创新平台
以往的研培活动中,有很多弊端,培训时间短,很多问题不能一一及时对症解决,教师们有很多问题在培训中和培训后无法与教研员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会上的互动的环节,由于人员过多、老师们自身各种顾虑等等,致使培训现场当面沟通效果不佳。为此,我尝试了在教师培训中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作用,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培训前,我们先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培训内容的订单征集,然后将会议流程及授课者的教案和ppt课件上传到平台上。进场时,教师们只要对着二维码进行扫描,就能瞬间进入到微信平台,方便教师培训时或培训后进行个性化学习与咨询。不但避免了印发教案纸张的浪费,又可以实现现场的实时互动,答疑解问,实现研培形式的现代化。对于想提问但是打字不快的老师,可以建议老师们用手机拍下写在纸上的问题并发送到“微信群组”中,也可会后语音留言,实现与培训教师和听课教师的良好沟通与交流的目的。微信教研让教师们乐于教研,也在教研中受益。与传统教研形式相比,微信教研可以变被动接受于主动参与。教师们听课后围绕各自的听课情况,积极开展“微信互动评议”活动,评议形式灵活多样,或点赞,或吐槽,或质疑,或解疑,或分享相关资料……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异常激烈,气氛融洽,同时实现资源共享。
三、微信成为教研成果的展示平台
据调查,很多老师的职业倦怠都是从缺少关注开始的,而这种缺少关注主要源于缺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所以,我们打算把大庆小学英语微信平台作为小学英语学科教研活动的一个展示推广窗口,及时有效地发送各学校的学科动态,把老师们的优秀课例、视频进行宣传推广。同时,每个人在朋友圈内的点赞、转发,对学校、老师本身也是一种宣传、评价和促进。我们也会把一些前沿的教育信息、教学理念、优秀微课程等在此平台上,使微信教研超越时空约束,让教师敢于教研,乐于教研;让教研活动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能容各种教研话题;让教师工作有热度,有浓度,有力度,能纳各种学术思想。
关键词: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209-02
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地发展,互联网已经渗入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领域。在学校教育中,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传播渠道日益拓展,互联网已经突破学校知识传播的单一路径。知识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已经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逐步建立区域性的信息网络系统,为教育信息传播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许多教育部门建立了教师教育网络平台,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协作探究、资料分享等活动,力求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但是,纵观当前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仍发现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以便为建构合理、高效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提供参考。
一、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含义
“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它被引入学科领域是源自1887年斐迪南・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滕尼斯使用“共同体”这一概念的目的在于强调人与人的紧密关系。[1]现代教育开创者杜威把“共同体”一词引入教育领域,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全体成员都能以同等条件,共同享受社会的利益,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生活的相互影响,使社会各种制度得到灵活机动的重新调整的愿景。”[2]杜威虽然未提出“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但是他的思想中却蕴含着学习共同体之意。现在关于“学习共同体”概念存有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学习共同体是参与学习活动的学习者围绕着共同的主题,通过讨论、反思、协作等方式解决问题,促进个体的成长,以达到有意义学习的目的。有学者把“教师学习共同体”界定为:教师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根本宗旨,教师间共享资源,交流协作,最终实现互促共进的学习性组织。
如今,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教师学习共同体”注入新的活力,也使其内涵扩大。教师生活在信息化的时代,生活在终身学习的社会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成为其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以上的概念分析,本文把“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界定为: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在网络平台中自主探讨问题、协作学习、促进共同发展的学习性组织。网络学习共同体在网络空间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人际关系网,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交流和他们在真实生活中一样。[3]
封闭性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与开放性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是相对的。一般的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平台都是开放性的,共同体成员进入参与随意性强。如中国教师研修网、教育在线等。封闭性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往往具有限定性,共同体成员进入教师教育网络平台需要身份核查,如山东省教师教育网。
二、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优点
1.融洽的交流场域。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但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国家及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教师的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只有在教师不断反思和自我提升中才能发展成为卓越教师。网络环境为教师自主学习提供了实践场域。在这个实践场域中,其成员都是教师,身份一致,知识背景相同或相似,这有利于教师之间平等、自由地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改变传统教育线下的面对面交流方式。封闭性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平台为教师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氛围,使教师之间的交流能够达到互信、坦诚、真切。此外,网络学习共同体还呈现多样性的特点,这种多样性体现在信息形式的多样性、交互内容的多样性、交互手段的多样性和交互对象的多样性等。[4]教师不仅可以发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也可以提出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不同区域的教师,不同经历的教师,让问题讨论有多视角,问题讨论更加精彩。
2.跨越时空的交流平台。由于学校升学压力较大,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们空闲时间有限,教师自由交流时间较少。教师在各自教学忙碌中无暇顾及其他,从而处于相对封闭、孤立状态,尤其不同学校、区域的教师之间更难以打破空间距离而自由地分享教育教学经验。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超越时间的异步和空间的距离,为教师提供了自由平等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随时进入教师教育网络获取最新信息,分享名师教育资源,观摩课堂实录,参与课例打磨,咨询讨论困惑,提出见解建议。教师们参与课题的讨论可以是同步交流,也可以是异步交流。教师同步交流可以在线研讨交流,异步交流可以在课例打磨案例下进行讨论,阐述自己的见解。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平台突破空间距离和学科界限,实现跨区域、跨学科的教育经验分享,能够针对教育教学、教学管理等问题进行充分、自由、深入地探讨,发表各自的见解或不同意见,以期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困惑,获得完满的解决方案和策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3.虚实结合的资源共享。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具有共享教育资源的特质。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获得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实践知识(教师课例打磨的教案,名师的教学设计,师苑博客中的教师反思),分享教育教学智慧。这不仅体现了教育实践与虚拟教育网络的完整结合,而且实现教育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智慧的有机统一,提升教师教育理论水平,丰富教师教育教学智慧。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往往是通过专家讲座、培训等方式传递教育理论新知识、教育改革的新动态,缺少教师实践知识的展现。佐藤学教授指出:学习的实践,可以理解为以“模仿”为基础而展开的“创造”的实践。[5]所以教师实践知识获得仅仅靠相互交流是不够的,必须保障教师相互共享实践经验的机会,这样教师才能以“模仿”为基础而进行“创造”,真正获得教学实践知识。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交流,名师的教学实录,师苑博客中的教师反思,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使教育实践知识显性化,为新入职教师提供丰富的“模仿”资料。线下的实践经验与线上的理论完整结合,促进各地区、各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
4.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要想持续稳定地发展,需要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更需要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教育行政部门除加大教师教育网络平台经费支持力度外,还要建立规范、严格的网络平台制度,保障教育网络平台信息交流的有效性和可信度。首先,在网络平台中,教师针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各自的观点或看法,以期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困惑或问题,待问题解决后就退出学习共同体讨论群,这充分体现了教育网络平台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其次,作为教师教育不可缺失的有效途径,教师教育网络平台为各级各类教师制定了不同的培训任务和培训要求,只有教师完成规定的任务或指标才能达到培训要求。例如,某区域教师教育网络平台中,设立了名师工作室,工作室中的每个成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智慧共享的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分享经验,直至共同完成课题任务,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这些都需要教师教育网络平善、严格的规章制度予以保障。
三、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不足
1.成员参与积极性不高。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其关键在于教师自主地参与活动。教师是能动的个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教师专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在内驱力作用下参与各项活动,才能真正达到教师自我发展的目的。例如,封闭性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由于其成员组成有一定的强制性,致使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影响教师活动的参与性。有些教师教育网平台中参与者对教学实录、课例打磨案例的评价只是蜻蜓点水,缺乏深入思考的分析,甚至有些教师的思考始终浮在表层,鲜有思想深度。因此,如何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任何的学习都离不开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不仅可以使优秀成员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也可以使其他成员发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有些教师教育网平台让教师参与培训就是为了完成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所规定培训任务,教师缺乏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致使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发展性、多元化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打破专家、名师、官员作为评委的单一、单向的评价方式,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成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指标的厘定、评价过程的审查、评价结果的审议。这有利于教师从评价中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在评价中发展自己,改变自我,最终成为卓越教师。
3.学习过程间断。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本质上属于实践共同体、知识建构共同体。教师学习共同体是通过课程学习、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形成的在时间上连续不断、空间上紧密联系、性质上相互交融的统合整体的连续体的过程。[6]在某区域教师教育中,教师网络培训多集中于寒暑假,平时日常教学中教师教育网络平台虽然开放,但教师参与程度不够,致使教师网络学习和交流时有间断。间断性的学习和交流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因为间断性会使教师实践中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从而使问题搁浅,最终遗忘。所以持续性地学习、经常性地交流应是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发展的主流和趋势。
参考文献:
[1][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3-47.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9-110.
[3]王广新,白成杰.网络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5,(01).
[4]魏会廷.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完善[J].中国成人教育,2014,(07).
21世纪的“信息化”“网络化”冲击和颠覆了经济、技术、消费、人际等各领域的传统思维和方式。为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革新教育理念和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刻不容缓。其中微课教育理论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的革新,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挑战。
1 “微课”与“翻转课堂”
1.1 “微课”
“微课”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2008年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提出,国内胡铁生于2010年最早提出了微课概念。其概念“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其主要特点是:(1)主题突出,指向明确;(2)资源多样,情景真实;(3)“短小精悍”,使用方便;(4)半结构化,易于扩充。它针对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通过微型视频使之情景化,可以移动学习、在线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
1.2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是一种教学设计方法,目前已经受到全世界教育界的关注。“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课,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重新安排设计教学环节的顺序,使得传统的以师为主、生为辅的教学角色得到转变,从而把学生推向课堂的主体地位。
胡铁生把“微课”发展归纳为:“‘微资源构成’―‘微教学构成’―‘微网络课程’三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翻转课堂”属于第二阶段,即“微教学构成”阶段,“这个阶段出现的微课概念内涵突出了微课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更是一个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其关注的重点从微课资源构成发展到关注微课的教学活动,使静止的微课资源活用和发展起来。其中教师可以设计“微练习”“微交流”等环节配合微课资源,结合学生和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活动。
2 “翻转课堂”在日本文?W史课堂中的实践
依据“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和设计原则,笔者以日本语专业的大三学生的日本文学史课程为例,进行了教学应用实践。
2.1 设计原则与设计环节
2.1.1 设计原则
在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环节时遵循以下基本的原则:微视频时间为15min,整个课前学习时间控制在30min,以保证“翻转课堂”短时高效的特点;重新设计教学环节,翻转传统课堂结构;在设计教学环节中充分考虑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以达到传统课堂中师生地位的翻转。
2.1.2 教学环节的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和核心是微视频,教师在把握整体单元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本节的知识点精心制作微视频。微视频需要浓缩本节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时间控制在15min左右。然后布置线上作业和练习,一共时间不超过30min。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在课前,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微视频的教学资源,把学习难点和差异消化在课前,这样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和一部分同学的自信心。随着课前安排好的作业、练习以及网络调查的环节,进一步拓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给同学们带来主动的参与意识和积极的思考空间。学生在课前的环节中会产生问题,带着对新知识的问题意识进入教室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并解答疑问。在这个环节中,除了讨论和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外,鼓励同学们发表与新知识相关的扩展知识和信息,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扩宽知识面、增强同学们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感,还会提高学生们的口语的表达和交流等综合能力。在此环节教师制定管理机制,及时地记录成绩,起到管理和监督的作用,扮演好指导者、督促者的课堂主导的角色。课后在网络平台上针对整体教学过程做出及时、公正的评价和反馈。日本文学史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2.2 调查与评价反馈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大三学生的日本文学史课程为实践对象。大三学生听力普遍达到日语专业四级以上水平。全班一共35人,在进行“翻转课堂”实践前后对全班同学做了调查。个人电脑占有率为100%;传统的课堂上听老师用日语讲解日本文学史课程,基本能听懂并且能记录笔记的学生占65%能刚听懂一半左右的学生占25%,10%的同学只能听懂30%甚至更少的内容。日本文学史课程比较枯燥,知识也较抽象,即便是能听懂讲授内容并记下笔记的同学,课后不进行自觉地复习,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也是有难度的。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记录笔记会产生很大的挫败感,更难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利用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课前反复利用微视频,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日语听力等能力。通过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入教室环节时,对新知识有很好的理解的同学比例达到了90%左右,认为日本文学史课程难的比例由原来的50%降到了15%。
另外,对于课前学习时间,有50%的学生用了约30min;有20%的学生用了约38min;有20%的学生用了近43min;极少部分同学花费时间较长。测试成绩优秀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了14.3%;不及格率由原来的5.7%下降到2.8%。
集体备课让教师全面把握教材
每学期放假前,学校各个学科组先组织教师对下学期使用的教材进行研讨,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点以及知识的前后联系,以便大家对整本教材形成系统的认知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如苏教版语文第8册在第8课《三顾茅庐》之后才介绍名著《三国演义》。在研讨过程中,教师提出应该在一开学就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到学习第8课《三顾茅庐》时,学生已经了解课文的知识背景,有利于内容的深化与积累,进而提升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之后,学科组将教材分成若干篇目或单元,交给组内的教师分头备课,每位教师对自己所备的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
开学前,学科组集体讨论和交流每位教师备好的教案。备课教师可以就教案的创新点、如何突破重难点甚至备课中的困惑谈自己的想法,其他教师则可以提出建议。之后,由骨干教师作为主评人对教案提出综合修改意见。最后,备课教师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对教案进行修改,形成比较完善的教案,学科组汇集每位教师的教案后,形成整册教材的教案。
在教学前,每位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以批注、增删的方式对于他人的精备教案进行修改或补充。这种备课方式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分析教材、研究学生个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便于教师之间相互分享和学习,将集体智慧发挥至极致,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主题教研解决共性问题
为了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学校组织同学科教师以课例分析为载体,进行主题教研。
如“情智语文”工作室将“有趣”作为年度教研主题。通过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来改变部分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沉闷的状态。围绕主题,有的教师从导入环节入手,采用游戏、故事、歌曲、图表等方式,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有的教师在课堂表演上做文章,或编演课本剧,或模拟片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其直观理解;有的教师主张师生角色互换;有的教师开展小组竞赛,等等。在每位教师进行探索和尝试之后,工作室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研讨,找出适合“情智语文”的教学策略。一位老师在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时,发现学生将“形状”的“状”和前一课所学“茁壮”的“壮”严重混淆。针对这个问题,团队教师集思广益,探讨出两种处理方法:一是让学生自主查字典,然后分组说说辨别这两个字的诀窍,比比哪组的办法多,容易记;二是教师编顺口溜“有大不是大,无大反而大”,将枯燥的讲解化为简单的口诀,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
如数学学科“统计知识”这一内容在三年级数学下册“求平均数”、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五年级下册“复式统计图”等章节均有所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学段的数学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整合“统计知识”,如何渗透基本的统计知识和数学方法,寻找教学的共性与联系。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使各个年级的教师对教材实现整体把握。
通过各种形式的主题教研,教师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教学手段越发丰富,教学实践日趋成熟,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持久的、整体的、本质的改变,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加有的放矢。
融合式培训打破学科壁垒
每年暑假,学校都会定期开展英语口语培训,所有青年教师在课堂上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启动人文大讲堂,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培育教师的人文素养。学校开设书法、摄影工作室以及器乐演奏班等丰富多彩的学习平台,拓展教师的文化视野,涵养教师的精神气质。
学校还组织教师深入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教师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学习吴地传统文化、锡剧吴歌、吴地方言、无锡民间手工艺制作等。
为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学校开展国际理解培训,为所有教师开设英语、韩语培训班,选派优秀教师出国培训,学习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融合式培训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呈现出螺旋上升的势头,教师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跨区域联动拓展教师成长空间
基于“走出去、请进来、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理念,学校进行跨区域联动。在无锡大市内,联系宜兴、锡山、滨湖、南长等区的学校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的提升。如六所学校以“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为导向,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奇妙的图形密铺》的“同课异构”,六位教师通过“学案导学”的教学课型,引导学生在思维情境中感知体验,在自主探究中归纳发现,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议课环节,我们强调三种取向: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学”的角度评议“教”的质量,既要关注学生是否学得有兴趣、学得自主,也要关注学生有没有学会、是否会学;二是关注互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否都有效;三是关注生成,对哪些生成性资源应该进一步开掘、哪些应该放弃、哪些获得了预约的精彩等进行研讨。
另外,学校与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的学校签署协议,结成“长三角网络结对学校”教师培养共同体,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校际网络结对的形式,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各种交流活动,形成校际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
在跨区域联动过程中,通过不同学校文化的碰撞,教师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教师们在反思与重建中充分吸收各种资源,并创造性地让这些资源成为精神重建和实践进步的“养料”,从而走上了一条“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创造”的道路。很多教师感慨:“跨区域联动,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外面的风景,跨越了专业成长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