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于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

对于线上教学的感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于线上教学的感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于线上教学的感受

第1篇:对于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

一、童画绘文――兴趣启蒙,唤醒本真

各学段学生的阅读需求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学情,推介图书。绘本书籍图画生动,插图精美,语言精练,给阅读者提供了大量的想象空间。读者在读、演、画的主观活动中,能感受阅读乐趣,提高阅读能力。绘本精美的插图时常能触发孩子幼小心灵的情感。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线上读书平台的开展,正是以上理念的阐释。

例如教学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纸马》,我会先把绘本插图在班级读书会线上平台(微信)进行推介,让学生先根据图画,理解、感受图画传递出来怎样的信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线上平台自由交流讨论,教师随机跟踪,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同时结合线下的现实课堂,配以原文文字,开启思想,启发想象。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孩子多由长辈陪伴,很多家庭的孩子与父母相伴的时间不多。通过班级读书会线上模式的交流,孩子们可以畅所欲言,满足了其思想上的交流及情感上的抒发,又便于教师、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情感波动及心理需求。

二、童音袅袅――寻找遥远的曲调

班级读书会线上模式的活动,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重视随时随地的“发声”――“共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言文字的学习,不能忽视读的功效,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怎么读?一直是个困扰教师与学生的问题。朱自清先生说:古文和旧诗、词等都不是自然的语言,非看不能知道它们的意义,非吟不能体会他们的口气――不像白话诗文有时只听人家读或说就可以了。为了让学生的“读”不至于为读而读,我借鉴了古人的“吟诵”方法,从小学生必背古诗文及启蒙书籍《弟子规》《三字经》入手,改变学生常规的普通话诵读的习惯。

我选定了《我爱吟诵》一书,根据古诗文创作的平仄规律,用普通话平调进行练习。根据录音材料,学生模仿或参考传统文言文读吟诵调,先学会诵读,进而达到吟诵的效果。吟诵是中国人的传统,已经成为我们的本能,只要激发出来就可以。根据学校周边优美的自然环境,我们来到荷花池边吟诵《池上》,看着碧波荡荡,荷叶片片,孩子们吟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孩子们起而诵,继而吟,后以歌唱之……

吟诵教育的实践证明,孩子们乐于吟诵,能在声律的起伏中,感受字义、词义背后的意境美,在对实际内容还不太清楚的时候,能这样通过渗透的方式一点一点地体会。我在班级读书会线上平台,开展了接龙读、赛歌法、互评法,积极地营造读书氛围。从每日倾听到的几百条吟诗、诵文的声条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读书的热情。

三、童真阅读――关注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适合儿童赏析的作品。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会在培养儿童文学兴趣方面、语言发展方面、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孩子们可以在童话中感受哲理,在童诗中感受其内涵,感受其意境。在诗歌中,孩子们在珍珠美玉一般的文字中放飞想象、驰骋思维,语言得以丰富,情感得以升华……

我选定了曹文轩先生创作的系列作品,如《青铜葵花》《根鸟》《草房子》等书,进行“同读一本书、读同一本书、同读一个人的书”的活动。在线上平台分享的同时,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读一本本好书就是与很多高尚的人谈话,大家同读一本本书,就会产生几百个、上千个想法。有限的课堂教学难以兼顾到给每一个孩子发言的机会,但课后孩子们可以不限时地在线上平台交流分享,各抒己见。这样就顾及到了每个孩子的话语权,倾听到了每个人的想法。

四、读写结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阅读活动

美文,能激发孩子对生活的体验,激发孩子表达与思维的无限潜能。在读美文的同时,我有序地引导孩子进行读、讲、仿写、创作的训练。例如我们仿写的儿童诗《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二年级的孩子们这样写道:

(一)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我一定给小鱼画上清澈的湖水。

让它们再也不用在被污染的河水里游泳。

(二)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花儿画一笔春天,

让它们四季常开。

(三)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草坪上的蚂蚁,画上丰收的食物。

让它们不用去远方寻找食物。

阅读产生的美好体验唤醒了孩子们写作的兴趣,在线上、线下的海量阅读中,文学的种子已在孩子的心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孩子们在线上平台,读别人的诗,写自己的诗,听别人读诗,读自己写的诗。

读写结合,我们开办自己的班报――《小荷已露尖尖角》,我们设置了童话版、故事版、想象作文版、日记版。每篇稿件都是全班同学共同审读的。孩子们将自己的稿件发送到线上平台,并且朗读。其他同学可以一起读稿,在大家共读中,提问题、讲想法、共修改。

班级读书会是一种阅读体验,课堂的体验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是有限的,通过班级读书会线上模式的“无线”延伸,在阅读中欣赏美文、在阅读中体味语言、在阅读中懂得分享、在阅读中交流思想,最后做到以读促写。

五、读在山水间――班级读书会的线下拓展

二年级开学伊始,我们学习了《黄山奇石》,以此为引子,我们在班级读书会的线上平台开展了一日读一首山水诗的活动:《望岳》、《游钟山》、《望天门山》……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由于年幼及生活体验的不足,孩子们对于诗中描绘的意境还不能完全理解。我们带领孩子们走进诗中描绘的山水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月,我们走进山水间,开展“品读美词佳句――线下拓展活动”,来到了道家仙府――龙虎山。中国的山水承载着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寄寓,我们走入诗境,寻访古人。

第2篇:对于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圆的标准方程;生活中圆

学生对圆的认识是从感官图形开始,渐进学习了圆的性质、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关系,从小学到高中,对于圆的认知是熟悉的,但不知其“理”。

对于圆的学习,从知识和技能角度,我们希望学生对轨迹这一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从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的角度,我们要从数学的角度了解圆的形成和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让学生体验运用代数语言描述圆的有关要素及其关系的方法;从情感价值态度观的角度,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就要从生活中挖掘“圆”。生活中随处可见圆,杯子的底是圆的,烹饪工具的模型很多是圆的,小河里泛起的涟漪是圆的,2008年上海世博会各国主题馆大量的采用了圆这一元素,圆带给我们的是美的享受,数学创造了自然之美。在欣赏了数学的美,就要探究美的原理。

一、圆的轨迹的形成

广场上经常看到圆形的水池、喷泉,建筑工人在施工时的依据是什么?

是圆的轨迹: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即:| CM |=R (定点C( a,b ),定长r,任一点M( x,y ))

圆心:(a,b) 半径:r

数学语言:设点M(x,y )是圆上任意一点,点M在圆上的冲要条件是| CM |=R

二、圆的方程的推究

根据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学生掌握了:如果曲线是方程的曲线,曲线上点的坐标是方程的街,如果方程是曲线的方程,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是曲线上的点。

列出方程:设M(x,y)是所求圆上任一点,点M在圆C上的充要条件是:

|CM|= r.

由距离公式,得:

= r,

两边平方,得:

(x-a)2+(y-b)2=r2.

推出:方程(x-a)2+(y-b)2=r2就是以C(a,b)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的方程,称为圆的标准方程。

三、学生对圆的标准方程的认识

(1)情感的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美好。

(2)知识和技能的认识:掌握了圆的标准方程,圆的基本要素,求解圆的标准方程的方法,为下一步学习巩固基础。

四、学习的延伸

第3篇:对于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

Abstract: Online video teaching breaks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realizes the sharing of resources and changes the way of 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 In order to build a new model and focu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we need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detail, and the satisfaction survey i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methods. Therefore, we conduct investigation to the students who are studying or have studied the network video open course (general course) i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combines practice with thinking, so as to provid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online video teaching.

关键词:网络视频开放课;问卷调查;满意度

Key words: network video open course;questionnaire survey;satisfaction degree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1-0190-03

0 引言

高校网络视频开放课程的教学模式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新。自此,这种方式便成为国际教育领域研究与实践的热点。

目前,一些研究与实践者也正围绕网络课堂教学的理论框架、模式建构及实现策略等方面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与考量。有研究认为:有效的网课是对学习本质的回归和对个性化学习的回应,还有研究指出: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是让学生过度预习,势必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1]。

那么,对于学生这一改革主体,网络课堂学习活动经历究竟为他们带来了怎样的实践与认知体验?他们对网络课堂教学作何评价?影响其评价的因素有哪些?他们继续采用该模式开展学习的意愿又如何?这些都是需要实证研究的课题

1 现状研究

1.1 国外现状研究

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启动了“开放课件”(OCW)计划,此计划迄今为止已开放免费课程2000余门,在线提供笔记、案例、测验、评价、甚至是课堂讲授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该计划实现了课程的完全“开放”、充分共享与最大限度回报社会的教学理念[2]。随后,世界名校纷纷加入其中。由此,这场著名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也因此而展开,影响深远。

1.2 国内现状研究

2011年4月,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首次启动,精品视频公开课由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组成,以高校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2 调查方案

2.1 调查对象

针对大连工业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主要针对通识课程进行调研。

2.2 调查项目

3 数据分析

3.1 信度分析

一般认为信度系数在0.8以上即具有较高的信度。由表2可知,该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814,即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该问卷的结果较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想法。

3.2 统计方法分析

由表3,分析:

①经检验KMO值为0.885>0.6,显著性值为0.00

②17个标识变量被提取出4个因子,因子1主要反映的是网络视频开放课程本身的资源的优劣程度(在问卷中为Q6-Q10),包括对课程内容的丰富程度、难易程度、时间安排等的划分,故命名为“课程特征”;因子2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对网络视频开放课程的主观感受(在问卷中为Q18、Q19、Q20、Q22),包括课程拓展广度、学习的自主性与效率,故命名为“学生主观能动性”;因子3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对教师提供线下指导的态度(在问卷中为Q14-Q17),包括线下指导的作用(解决疑惑、加深理解等)与时间,故命名为“师生互动”;因子4由于只有一个标识变量可以反应其内容(在问卷中为Q12),故予以剔除。Q11、Q13、Q21不儆谌我庖蜃樱故予以剔除。

3.3 网络课程资源的优劣程度

3.3.1 对教学资源的满意度

由图1可知,49.97%同学对网络上的视频公开课的教学资源的满意度还是处于较高的水平。截止目前,随着上线课程的不断增多,课程涵盖领域也在不断加深,教学资源共享的材料也在不断丰富。

3.3.2 教学视频的长短是否合适

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认为网课的时长应控制在30~40分钟,这和教育部设定的视频开放课拍摄制作标准相吻合。

3.4 学生对教师提供线下指导的态度

由表4可知,学习者对于网课安排的线下课程的课时满意度还是较高的,反而,对于线下的助教的辅助教学能力的打分,处于较低的幅度之内的,并且认为线下助教的设置完全没有必要,这一结果同问卷发放过程中所接收到的反馈基本吻合,经分析,助教只是一味地告诉学生进行网上学习,再加之线下集中课时的有限,并没有对学生在网课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进行有效的解答,从而产生了满意度偏低的现象。

3.5 对网课的主观感受

将主观感受的分析从两种角度进行分析,一种是线上的学习过程,第二种是线下学习过程。

第一步:进行假设检验。

提出假设:线上学习过程对学习效果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由于显著性为0

第二步:线下分析如上,结论:线下学习过程对学习效果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第三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五步:方差分析。

原假设:所有的自变量对因变量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会对因变量产生显著影响。

显著水平

第六步:得出方程Y=0.523(线上)+0.250(线下)。

第七步:进行残差诊断,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4 调查主要结论以及建议

4.1 授课形式单调

根据被调查者的反馈的信息获知,网课的大部分授课老师的授课方式单一,偏重于知识讲授的全面性与系统性,信息单调,表达乏味;部分课程忽略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影响力和吸引力不够,学习者的兴趣不强,他们更加喜欢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3]。

4.2 对网站平台功能、操作的改善

13.01%的同学对网站平台不满意,经调查,不满意的同学主要是对网站需要实名注册的操作程序较为复杂,常常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例如:密码找不回,验证码失效等),因此,引发对在线客服解决问题的不及性而不满。

网课的学习不仅仅是学生与线下老师之间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学生与网站建设者、线下助教共同的责任。

4.3 校园网络的稳定性和流畅性的改善

有71.09%的同学在进行网课学习中遇到过因网速缓慢而无法观看视频的情况。因此,建议学校加强网络维护,保证网络的稳定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上学习环境。

4.4 线下学习的改善

在线上学习期间,助教应及时地从学生中获取学习情况,并观察网络教学平台的行为数据、课堂观察数据;通过增加信息反馈环节,可以协助教师发现和解决教学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维宁.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Coursera评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02).

第4篇:对于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

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2014年秋季新学期开学,长春市大二学生刘俊上网打开了自己在Coursera上的“慕课”账号,进入一门概率课程。电脑上,他与每个“玩家”都被分配了一块“土地”,要以解题的方式“开疆拓土”,还能和世界各地的同学互动。

“感觉有点像打游戏通关。你被课程内容吸引住,根本不可能开小差,一秒钟都不能。它是一种公共在线课堂,实现校际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它打破了大学的“围墙”,未来大学将变得没有国界。在全球,“慕课”吸引了数十万人的追捧,长春也有不少它的发烧友”。

“慕课”(MOOC)是舶来词,直译为“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是主讲教师负责、支持大规模人群参与,讲课视频、作业练习、论坛互动、邮件、考试5要素相互交织的网络教学过程。

刘俊用的Coursera是美国最著名的“慕课”平台之一。“慕课”是什么?在刘俊看来,“慕课”对于要享受世界顶尖教育资源的同学而言,是一个不小的福音。用他的话说,“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学知识像打游戏通关

近两年来,“慕课”这种网络自主学习的方式已在全球掀起了一场高等教育的“学习革命”,如今,它已经“刮”到长春。通过“慕课”,学生有了方便的校外教育资源渠道,但是“慕课”也让不少高校感受到了新的危机,传统教育方式要如何应对,高校体制又该如何发展“慕课”,一场重塑大学课堂的战役正在无声地拉开序幕。

“这是上课的老师专门为课程开发的一款线上竞技游戏,每天一边玩游戏一边能学会一个概率的知识点,都是免费学,老师也是美国名牌大学的教授。”刘俊说,他追“慕课”追上瘾了。

眼下,像刘俊这样,不追美剧追“慕课”已成为大学生的新时尚。除了前所未有的听课选课自由、最优质的全球高校教育资源,与众不同的课堂体验是吸引大学生疯狂追逐的最大特点。在“慕课”的世界里,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

“感觉有点像打游戏通关。”不少“上瘾”的学生因此津津乐道,“你被课程内容吸引住,根本不可能开小差,一秒钟都不能。”而学生如果有疑问,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5分钟左右就会有师生提供解答。

打破大学的围城

吉林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雁东告诉记者,“慕课”是一种公共在线课堂,通过把一些大学的共识课内容放在互联网上,实现校际间的教育资源共享。

在中国高校中,一些公共课由于教师水平参差不起,像法律常识、思想政治教育类的课程,学生并不一定愿意听枯燥的说教,而一些名师讲的课却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通过“慕课”,其他学校的学生可以在线听课。同时,“慕课”还有考核的内容,在线听课配合线上线下考试、作业,实现异地教学。

在吉林省,吉林大学最先引进“慕课”,成为率先“吃螃蟹者”。2013年年初,吉林大学加入了由87所高校组成的“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在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近200名吉林大学的本科生通过该联盟“慕课”平台选修由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开设的四门公共选修课,建立起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今年6月26日,吉林大学“慕课”平台――“吉大在线学堂”正式上线。今年9月,大量课程面向在校本科生、继续教育学生开放,同时有部分优质课程在东西部课程联盟“慕课”、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运行。“慕课跟以前看视频公开课不一样,以前是课堂实录,现在是教授给学生一对一授课。”吉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金祥雷介绍说,这是一种进阶式的自主学习方式,一部分内容没有学会、学完,就无法继续观看,也无法获得学分。“今年秋季学期,我们将推出数十门的‘慕课’供学生选择,部分‘慕课’已经面向学生开放。”金祥雷说,虽然是网络授课,但只有完成阶段教学目标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所以学生完全不必担心因自制力问题而网上‘逃课’。”

在全球,“慕课”吸引了数十万人的追捧,长春也有不少它的发烧友。10年前的黑板和粉笔被电脑和屏幕取代,“慕课”的到来也让不少人为大学的命运担忧:未来,实体大学靠什么吸引学生?

“慕课”袭来,已经让不少高校感受到了危机。“对于各国知名高校而言,‘慕课’打破了大学的‘围墙’,未来大学将变得没有国界,面对这种改变,高校利用‘慕课’的平台,可以把全球的优质课程拿过来,再把自己的知识理念传播出去,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北京大学教授李晓明在吉林大学举办讲座时说,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慕课”学习方式,对于我国高校来说,“慕课”的推广不只受限于技术,还取决于理念。与其等着将来被危机冲击,不如现在积极参与是最好的选择。

李晓明认为,“慕课”浪潮席卷之下,世界范围的名校、名师、名课“同台竞技”,中国大学不能只是凑热闹,应该多去思考和实践如何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大学教学、管理的根本变革,实现“线上”、“线下”两者的融合才是更好的办法。尚难撼动传统教育地位

长春某高校一名教授表示,国内外名校建立“慕课”课程系统的一个主要任务,还是在于输出自己学校的价值观念,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网络教育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实现学生与老师间的即时沟通。”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很多大学教师认为“不见面的学习是瞎扯”。

“从前都是与学生面对面讲课,要是面对镜头,想想都觉得紧张,如果是面对面教学,老师可以及时解惑,也能根据临场反应对内容适当延伸,而在网络课过程中,这些都做不到。说着说着就变成了读讲话稿,恐怕连自己都听不下去了。”长春师范大学教师闫玉觉得,再好的课后互动始终没有面对面交流来得有效。

“‘慕课’的出现只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出了一定改变,不能完全代替校内课程。”闫玉说,对于学生,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慕课”的主要优势在于注册、参与和退出课程都是免费的,且学习者可根据个人情况来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但这种高度的自由或导致“慕课”出现低完成率的可能。

第5篇:对于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PBL教学法;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

1新媒体视野下PBL教学法概念与作用地位

新媒体对于以往的电视、广播而言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媒体是建立在现代化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基础之上的新型媒体形态,发展了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视听功能,且在大数据资源利用中更多运用在移动终端、电脑终端、网络服务平台上。随着5G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和普及,我们已经步入了新媒体时代,高校应针对这种变化探讨对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升级,找到适合在新媒体新时代下医学生的学习方法。目前新媒体技术条件下PBL教学正在迅速开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教学实践总结新媒体视野下的PBL教学法新定义[3]:教师通过新媒体平台(如新型开放教学媒体平台)向学生提出基于教学实际的问题进行教学引导,使学生在教学课前分成学习小组进行以教师的问题为导向的预习和自学,随后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学习,开展由教师督导的分组讨论和答疑互动交流等教学活动,课堂结束后再次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总结评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目前的新型教育模式中,笔者总结高校师生在新媒体视野下PBL教学方式中的作用三要素:第一要素为技术要素,具体指的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和提供的教学微视频、开放教学媒体平台;第二要素为教案要素,特指教师依托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案与学生进行“课前(线上)-课中(线下)-课后(线上)”的具体教学活动;第三要素为督导要素,特指教师通过课后(线上)考评方案,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情况。从这三个要素中可以看出,新媒体平台在PBL教学法中起到技术关键作用,利用学生熟悉的新媒体平台抓住课前开放的学习时间,学生通过线上教师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教学新媒体平台主动查阅资料,利用科学严谨的教学媒体平台获得准确详实的一手资料,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培养独立思考问题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而在课堂上进行有目标的进一步研讨。在此过程中类似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改善了传统的先教再学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基于重点问题引导下自学过程中思想得到解放,同时会根据问题的引导进行自己的理解学习[4]。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提出很多的实际问题,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2基于新媒体技术的PBL教学方法可行性分析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课程,对于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前提是学生要求学习一些基石课程: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以及中医诊断学、中药学、针灸学、方剂学等临床基石课程。学生只有在这些基础课程上才能进行中医内科学临床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中医临床诊疗思维[5]。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虽然学习过相关课程,但是欠缺对基石课程的知识融合内化,缺乏灵活应用中医内科学临床诊疗思维的综合能力。所以面对中医内科学中的具体疾病,教师应该诱导学生在预习时培养中医药思维和科学研究思维,通过新媒体平台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1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PBL教学法具有以下五个优势特点

2.1.1内化学习提高质量通过新媒体平台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通过教学视频等数据资源进行温习,如利用新媒体平台(微博,微信,QQ群等方式)把中医诊断学中的望、闻、问、切四诊视频在线进行回顾学习,并对疾病治疗的中药物配伍组合、特殊中药炮制、针灸选穴配伍等知识进行串联回忆,使教师和学生更方便的进行课堂前后的讨论和交流。并在内科疾病的学习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的临床思维,也就是知识的进一步内化。2.1.2启发教学增强时效PBL教学法利用问题启发诱导方式,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线上的及时交流增强教学效果的时效性,比如在课前教师针对中医内科学各论中的疾病分享一个典型视频病例,分组引导学生先进行其病因病机、诊断鉴别、治疗思路等临床思维分析,把学生所学的基石课程的知识激发出来,从而锻炼医学生的诊疗疾病综合能力。2.1.3平台交流在线答疑对于中医内科学中疾病诊断是教学难点,PBL教学法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典型病案诊断与鉴别诊断交流,教师在教学新媒体平台选取诊断方法学的标准临床操作视频让医学生进行学习,及时通过在线答疑方式进行教学交流。形象的鉴别学习会让学生对知识点记忆犹新,而同时教师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掌握学习情况。2.1.4新老结合教学相长随着全国高校的大学扩招,师生人数日益增多。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目前从事中医内科教学的大多都是青年教师,临床经验不丰富,针对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实践特点,在PBL教学中可以选取全国名老中医医案,将在新媒体平台上(例如MOOC在线课程)把中医内科学教学重点如临床用药的心得的访谈视频让学生和年轻教师学习,通过教学相长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受益。2.1.5精炼课堂提高效率教师通过新媒体平台中医内科学教学相关学习资料启发学生自主的重点难点学习比以往在中医内科学课程中教师大量的讲解内科疾病相关知识诊疗更有效率,通过新媒体平台能够精炼课堂,启发学生的PBL教学设计方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新媒体视野下中医内科学PBL教学设计探讨

笔者利用所在高校的教学新媒体平台初步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内科学PBL教学法的教学实践模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3.1编写PBL教案

在实施PBL教学方法中,编写教案是关键。需要明晰教学过程中的教育目标任务并且细化教学各环节的时间节点。笔者所在教研室根据国际通用的PBL教学法的基本要求,结合中医内科学实施PBL教学法的班级前期开设基石课程的情况,组织学科内的专家编写教案。教案中加强临床实践训练练习等环节。为强化PBL教学法的效果,每学期教授中医内科学的教师根据德累斯顿—哈佛医学教育联盟的标准接受为期一周的新媒体平台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学习,开课前进行系统讲解和培训。

3.2课前培训导学

3.2.1培训学生课堂开始前建立课程学习QQ群。在学习群里向学生简介PBL教学法的特点与要求,提供中医内科学重要参考书书目,介绍中医内科学临床科研资源学术检索的基本方法,布置安排PBL考评要求,培训新媒体平台使用方法,中医内科学临床案例。3.2.2建立学习小组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类教学场景。将学生在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进行随机分组,每10个人为学习小组进行研讨学习,根据PBL教学法要求每组制定学习计划要求对于临床案例讨论两次以上[6]。在线下(上课前)讨论学习期间由各组学生推选出组长(主持人)和记录员负责组织和记录,每个发言学生准备发言提纲。班级的授课教师通过新媒体进行线上指导,学习小组成员及时使用学习通APP、QQ音视频会议模式上传学习记录,为保证学习过程中的时效性,学生遇到困难时授课教师根据线上的学习记录及时给以一定的帮助。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通过新媒体在线上考勤记录占形成性成绩10%。

3.3课堂教学实践

根据PBL教学法要求,教师组织教学课堂秩序,学习小组组长主持讨论学习,记录员记录上传新媒体平台。学生发言前要求根据课前学习重点关键词进行发言,对于中医内科学中的辨证诊疗可以展开讨论甚至辩论。在每次讨论结束后主持人负责汇总讨论意见,并根据指导教师教学进度安排进行下一阶段学习。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主要起启发和引导和梳理知识点的作用,并在相关教学难点进行重点全面解答。教学过程中评价考核,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障教学时效性提升教学质量,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前资料查阅准备情况、分组讨论学习中个人发言环节的逻辑语言表达能力、中医药临床思维能力、学习沟通能力等评价指标分别计分,此分数占形成性成绩的50%。

3.4课后评价考核

课后的评价属于形成性成绩40%,主要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通过教学新媒体平台将教案讨论内容进行汇总存档,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4在新媒体时代中医内科学PBL教学方法的展望

医学高等教育是具有基础科学教育和应用科学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国内外同行都在探索寻找一种全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7]。经过笔者调研尽管在新媒体平台进行PBL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组织培训查阅上传资料等工作耗费了一些资源,学生在线上学习阶段过多使用新媒体移动平台会分散学生的一些精力,但是目前新媒体PBL教学课堂的方式经过教学实践符合大多数医学生的学习模式,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会因新媒体平台的PBL课堂的开展而提高。经过笔者的初步教学实践结果发现学生增强了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成绩。在此探讨未来在新媒体视野下中医内科学PBL教学方法的发展方向。

4.1增强课堂气氛

提升教学质量PBL教学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并成立学习小组来进行重点问题的讨论来锻炼思维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新媒体PBL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是未来教学方法的导向之一。

4.2利用媒体新技术

打破界限拓宽知识面中医内科学的PBL教学是实践实用性学习方法,教师授课以实际临床思维运用为基础,新媒体平台的使用打破了原有学科的界限,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分组讨论等教学手段拓宽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新媒体线上平台接受教师的临床真实案例进行启发式思维学习,可以打破课堂授课环节中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从而明显提升教学效率。这是未来中医内科学是教学目标之一。

第6篇:对于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

第一,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读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习惯于生字词教学时让学生读字词,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读课文,精读课文时再读课文。这是前辈们传授的经验,我们年轻教师依葫芦画瓢,往往缺少更多的思考。课堂上,你读我读大家读,热热闹闹,却是事倍而功半。经过多轮的摸索,我以为:教师每一次请学生朗读都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并且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认真巡查,切实把握,及时反馈并校正。否则,朗读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手段,不仅不能辅助教学,还浪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

第二,丰富朗读形式。朗读的形式是可以丰富多彩的,特别是低年段的语文教学,学生很积极,喜欢读,愿意读。如果形式单一,就会让学生感觉读书索然无味,很快就不想再读了。粗略地总结了一下自己采用的各类朗读方式,大致有指名读,全班齐读,竖着开火车读,横着开火车读,同桌两人一起开飞机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男女分句合读,点学号位数相同的一起读等等。在丰富的形式中,学生能够保持高昂的热情,读得更有效。读错了一句话,老师请其他同学纠正后,让读错的再读一遍,或者请其他学生也读一读,效果可能会更好。但是在很多时候,却会被我们一带而过,忽略了及时纠正与再次朗读。近年来,教育界的不少有识之士都在呼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能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呢?我想,课堂应该从琐碎分析中走出来,老师不停地问,学生不停地答,这样的教学形式应该摒弃。可以给学生一个较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让学生从朗读中去理解课文,尝试着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或许比师问生答式有效得多。有时候问得越多,学生越抓不住重点,越容易走神,课文的内涵也随着教师的琐碎分析而淹没了。

第三,范读比讲解更重要。范读是朗读训练的一种方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范读可以真实、生动地表达课文的内容,再现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性格或者某些画面、某种情感,所以,有时候告诉学生怎样读不如范读一遍给学生听,让学生从倾听范读中体会。不少教师常会“告诉”学生,要把某个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或慢些,这种浅层次的朗读技巧缺乏深层次的内心体验,学生根本读不出个性化的感受,又怎么能在读中去理解课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让学生说说在听老师范读时的感受,再读出自己的感受,这应当是语文学习的正途。当然,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的作用,不能让学生机械地模仿,“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于语言文字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是语言的魅力所在。

第7篇:对于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

数学课程改革使“教”和“学”的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指导者,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尽量减少对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占有,把更多的教学时空让给学生.数学课程改革的这些教学理念都要融入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去.我认为以下这些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参与.

一、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备好课,备教材,备学生.教师对数学术语的表述是否科学准确,语言是否清晰流畅、是否简洁形象、是否使用普通话等.还有教师的语言艺术,如提问、引导或讲解的艺术性、激励和表扬学生的艺术性、教学环节的过渡与衔接的艺术性等,特别是对教师语言的严谨性、直观性、生动性、感染力、驱动力等要给予高度关注,努力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二、促进学生的课堂发言

语言促进思维,倾听学生的发言能够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内化的程度,发现学生有创意的见解和思维障碍,了解教学的真实效果,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听学生发言主要听学生回答问题时能否清晰、准确和富有条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教学越民主,越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任务没有完成”的事就越容易发生.讨论、交流活动是促进学生思维深度参与的平台,是感悟概念的机会,学生不仅训练了思维,加深了概念理解,培养了说理、表达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倾听、尊重,身心健康也得到发展.

三、落实“思维的教学”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关键是如何落实.

教学中,某些学习难点虽然很难处理,但我们只要肯下功夫去思考和探索,想想其在知识系统中的前后联系、来龙去脉,我们就可能从中理出一条思路,从而比较自然、合理地引入知识与方法.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因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很重要.重视学生的课堂感受才能把握学生的思维节奏,也才能使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落在实处.为了推动学生的深度参与,教师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例如,人的思维品质在敏捷性、灵活性上都有差异,因而思维有快有慢.为了面向全体,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再请学生们发表所思所想,这种平等交流的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心情,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大多数同学参与思考、讨论的局面,不同想法的交流、补充在无形中推动了概念理解的深化.这些措施看似简单但教育寓意深刻,这些习惯与行为教师在数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应努力追求.

2.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从学习方式看,教师要强调让学生主动实践的重要性.要使学生真正理解书本知识,必须要有他们自己身体力行的实践,从自己亲历亲为的探索思考中获得体验,从自己不断深入的概括活动中,获得对数学概念本质的深刻领悟.现在的关键是要把这些理念落实到课堂中.

3.精选高质量的例题

4.合情解释,增添数学美感

数学是合情与演绎的综合与统一.对于学习难点,可以尝试用归纳、类比、猜想等方法进行合乎情理的处理,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和运用.例如,导数运算的乘法法则,有少数学生会记错乘法法则,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合情的解释:兄弟两个犯了错误,父亲要惩罚他们,抽鞭子.先打大的,小的陪着,再打小的,大的陪着, 惩罚完成了.学生记忆深刻,法则不会再错了.

5.反馈信息,沟通交流

第8篇:对于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

发展动漫产业,关键在于增加动漫人才的总量和提高其整体水平。为培养适应动漫产业发展所需的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动漫专业高技能人才,笔者学校以现代学徒制思想为指引,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成功经验,与广州泰明斯贝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合作,对工学一体、产教结合的动漫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动漫人才培养新路子。

一、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建立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服务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形式,吸引学校、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以教师、师傅的透彻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的是“做中学、学中做”。

为实现工学结合的目标,需要有真实的生产项目为依托,但是学校本身没有生产项目,这就需要校企合作为我们提供真实的生产项目。为此,笔者学校与广州泰明斯贝开展深度的合作,通过在校内建立真实的动画片生产线,通过企业原创和从外部获取订单的方式产生生产项目来组织实施生产,以工学一体、产教结合的方式进行动画制作人才的培养。

二、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工学一体课程体系

为更好地与企业用人需求进行对接,学校的教学教研部门、专业教师与企业的专家、师傅一起,根据企业各个工作岗位的要求,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

围绕所确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实际生产流程的岗位要求和人才规格为依据,校企双方共同构建基于真实生产过程的工学一体课程体系。根据动画片的生产流程,划分五个不同的岗位工种,每个岗位工种的授课内容都与生产流程密切相关,并划分为基础训练、生产线上模拟、生产线上实习、生产线上岗等几个阶段,每个工种、每个阶段的课程内容、课时分配都制定了详细要求。

三、基础训练和实战相结合,采取工学整合式学习模式

虽然这种培养模式是以真实的生产项目为依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需要非常强调基础训练。在教学上,教师可以采用大班基础授课与小班单工种授课相结合的方式。每个工种在基础训练阶段都要进行能力测试,能力测试过关的同学才能够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测试不过关的同学需要继续进行基础训练。事实上,基础训练阶段也是以真实的动画项目片段为教学实例进行教学的。

除了老师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之外,更多的时间是由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师傅进行教学。由于企业师傅本身也从事生产活动,因此,他们对学生的教学和训练更有针对性。

在教学模式上还采取工学整合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工学整合式的学习是一种自我管理的岗位学习,除了通过教师或生产线上师傅的引导学习之外,还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教程等数字资源供学生根据所遇到的问题自主学习。

四、企校一体化管理

学生进入生产线后主要接受企业化的管理,处于生产团队中的学生需服从企业和学校的双重管理,既不能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必须遵守企业的管理规定,按企业要求按时保质完成相应生产任务或模拟生产任务。并建立优选及退出机制,对于优秀学生可以破格重点培养成为生产技师,对于严重违反公司规定以至于无法完成相应培养过程的学生,可以根据其自身意愿或禀告校方后勒令退出培养计划。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深切感受到企业的管理氛围和文化氛围,这对于学生进入企业后快速完成身份转变、缩短适应期有很大的帮助。

五、结语

第9篇:对于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转变教学观念激发 数学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明确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过程;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创新意识,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因而本人认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真正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从教师方面讨论如何才能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1. 运用丰富的数学史知识,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的定理和概念不计其数,并且很多定理的得出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其中可能还会伴随着一些趣闻之类的,如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能够恰当的穿插相关数学家故事、史料,介绍相关数学概念的历史发展,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通过提供少量“花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这节内容中,教师饶有趣味的介绍:著名数学家高斯在他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从1加到100的和的计算,而高斯所采用的方法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求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方法,而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又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将要进行探究学习。又如在讲到勾股定理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在中国古代的《周髀算经》中已经通过文字的形式叙述了勾股定理,而公元3世纪三国时期的赵爽在注《周髀算经》中通过作“勾股方圆”,相当于运用了面积的出入相补证明了勾股定理。相信只要同学们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一定会在数学上有所收获。总之,有时通过古今中外的数学史中一些数学家勇于探索的事迹,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创造过程,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增加数学的美感和文化气息,从而促进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动力。

2. 充分领会新课标理念,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在内容设置和要求等方面都和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因而,教师在充分领会新课改的理念下,吃透教材,并且要有所创新,用活、用透教材,认真备课,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例如课改后,高中函数的概念《标准》是这么处理的:函数是刻画现实生活中一类重要变化规律(运动变化)的模型,一种通过某一事物的变化信息可推知另一事物信息的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标准》强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是三种不同的函数增长模型。和以前的教材相比,新教材加强了函数模型的背景和应用的要求,各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型结合、几何直观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而削弱了函数定义域、值域的训练,同时也削弱了反函数的概念。总之在《标准》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收集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函数的思想方法要贯穿整个高中的教学中。因而,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深刻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实质,必须考虑课的容量是否适度,课的节奏快慢是否恰当等,要通过典型的例子、恰当的教学方式、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学习函数的必要性,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3. 转变教学中的角色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相比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数学知识权威讲授者”和“数学知识的唯一来源者”,新课改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教师要体现主导作用。

例如在讲授《解直角三角形》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暂且不讲课本上关于比萨斜塔的问题,首先引入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秋游时我们全班同学举行爬山活动,如果我们在山脚下测得山顶的仰角为 45°,前面是斜角为30° 的一段很长的斜坡山路,沿着斜坡前进600米时,测得山顶的仰角为60° 问:能不能根据已知的数据求出这座山的高度?经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中的实用性,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接着教师马上转入到课本内容中,是学生明白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后就能马上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进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更能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

4.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媒体可以综合运用鲜艳的色彩、动态的画面以及逼真的音响等众多的媒体效果大大丰富教学形式;营造生动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与《空间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相比于利用模型让学生观察,在黑板上做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三维立体基本图形,现场制作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图形,现场添加线条,在旋转运动过程中让学生亲身感受空间立体图形的形象,这样非常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留下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有助于学生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尽量减少错误,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基本了解异面直线的概念,有利于后面的《异面直线》的学习。不过,也不能盲目的使用信息技术,用它来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毕竟多媒体只是是教学的辅助,不可能全部代替教师的作用。总之,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只要使用得当,对于数学课堂教学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是中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手段,是衔接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出色的课堂提问能很好的沟通师生间的情感,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讲授新课“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时,某教师是这么设计问题的:(1)平面内如何确定一个圆?(2)平面上有一个点A,经过点A的圆有多少个?圆心在哪里?(3)平面内有两点A、B,经过A、B点的圆有多少个?圆心在哪里?圆心的位置有什么规律?(4)平面内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经过A、B、C三点的圆有多少个?圆心在哪里?(5)如果A、B、C三点同在一条直线上,能画出经过A、B、C三点的圆吗?为什么?教师通过分层设疑提问,从一点开始,逐渐发展到过三点来探究具体的做圆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作图能力,进一步体验充满探索与创造的数学活动,并将知识进行拓展,将已有知识、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并且提出了反证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教学效果很好。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使学生共寻数学学习方法,共享数学学习的欢乐,共享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程文.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0年01期

[2]陈淑田.浅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