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和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从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出发,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作出了基本界定,从而强调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以及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式。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界定;识别;培育
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1990年C.K.Prahalad和Carry Hamel在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书中提出,“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的积累性的学识(collective learning),特别是组合发散的生产技能和承继多种渠道的技术”①。但是两位学者只是提出了一个笼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没有形成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系统。以后的学者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和分析。
(一) 国外学者的部分观点
以Prahalad和Hamel,Coombas,Coyne、Hall和Clifford为代表,他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和能力,是存在于企业核心产品中的以技术和能力为基础的一种资源和能力的组合。这种观点特别重视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特别能力,或者是它们的组合,但是层次性较差。
以Henderson和Cockburn为代表,他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元件能力和构架能力。这种理论从能力的角度较为全面的概括了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侧面性较强,忽视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以Stalk、Evans和Shulman为代表,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侧重点在于企业的价值链,即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这种理论强调了以低成本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二) 国内学者的部分观点
以吴敬琏、林志扬、李悠成为代表,他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企业的技术技能。除此之外,吴敬琏还强调了资本和机制的重要性,李悠成则强调技术、技能和知识的整合。
以陈杞国和王秉安为代表,他们都强调了产品、技术和管理在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由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构成,它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能力”。
周星和张文涛则侧重于产品、技术和营销,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②。
以史东明为代表,强调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分布企业组织的能量,通过核心能力表现出来,而其赢得竞争的能力核心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除以上知名学者的研究观点外,“2012采购调查数据揭示了我国采购领域的特点与趋势:采购在组织中的影响力在扩大,逐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③ 。
综合来看,不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他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都侧重于某一个或多个方面,而没有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一个综合的系统的描述,他们的理论都是正确的,但又是不完善的。笔者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拥有的能够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或能力。
二、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尽管各位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认识有所不同,但对其识别却是相对较为类似的。综合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具备以下特征:
1、 价值性。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和价值,能够更好、更全面的满足顾客需要,为企业带来更低的生产成本、更高的竞争优势,增加企业的利润。
2、 独特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培育、发展形成的,为企业所独特拥有。
3、 难以仿效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丰富经验,善于提炼总结,不断创新得到的,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和超越的。
4、 难以替代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一无二的能力,能够帮助企业依靠特色赢得顾客的充分信任而形成垄断市场,是其他能力难以替代的。
5、 持久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必然是企业整体优化的结果,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持续发挥优势和作用,是一种长期性的资源和能力。
6、 延展性。企业可以通过核心竞争力在原有竞争领域保持现有的竞争优势,也可以利用核心竞争力进行相关产品和市场的拓展,通过创新等方式拓展市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7、 动态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的变化及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然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以适应市场、增强竞争优势的,否则必然会被其他企业所代替。
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各位学者的观点不一而足,但可操作性不是很强,或者仅是对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强调。这里,笔者综合介绍为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核心竞争力培育途径。
1、 内部开发。企业内部开发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资源,主要指企业内部独立开发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本、核心技术、营销方法、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企业文化等方面。
2、 外部获取。即企业通过外部的并购或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管理、营销网络等资源。
3、 核心竞争力的整合。企业要统筹规划,将自己的核心产品、技术、管理、市场等要素整合在一起,将分散在组织中的独立要素能力,协同为企业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1+1>2的协同效应。
四、结语
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理论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涉及企业的技术、知识、组织、价值链、管理、创新、营销、文化等内容,综合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拥有的能够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或能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主要是通过其特征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充分发挥其竞争优势以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有效培育和应用核心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主要是通过内部开发、外部获取和核心竞争力整合三种方式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效培育和应用本企业所独特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不断拓展市场,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以便于不断发展壮大。(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C.K.Prahalad and Carry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 May-June: pp.79-91......
[2]徐阳华.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与前瞻[J]. 华东经济管理,2005.
[3]林志扬. 正确认识和识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 中国经济问题,2003,(2)
[4]张新华,范宪. 识别、构建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J]. 复旦学报(社科版),2002,(5)
[5]周星,张文涛. 企业核心能力培育与创造持续竞争优势[J] .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99,(1).
[6]徐向艺. 企业战略管理[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7]胡恩华,单红梅,陈燕.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机综合模糊评价[J].系统工程,2004,(1).
注解
①C.K.Prahalad and Carry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 May-June: pp.79-91.
关键词 电信企业 大客户 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信市场的竞争日趋剧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电信市场已经从产品主导型向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主导型转变,电信服务、电信产品已经进入供过于求、充分竞争的状态;第二,电信行业已经从独家垄断向三足鼎立、群雄并起的“3+N”多家运营商竞争格局转变,每一种业务都由至少三家以上的运营商提供,不同业务之间又存在业务替代性;第三,系统集成服务、云服务、大数据等新产品的出现,使电信市场从单一的业内竞争转为跨行业的多极化竞争,更多具备高级管理水平的跨国公司,也不断进入中国的电信市场。
针对大客户营销,目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乃至部分大型二级商,都能够为大客户提供从固网、宽带到无线三大领域的语音、接入与增值业务,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进一步为客户提供多媒体、行业应用、IT服务等全方位的融合信息服务。换句话说,电信行业在大客户营销中的竞争空前激烈,打造具备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甚至具有战略意义。
结合在中国联通大客户部门十余年的经营管理和销售服务经验,大客户营销的关键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1)良好的互动互利关系是大客户营销的基础。
(2)多级营销是大客户营销的主要方式。
(3)满足需求是留住大客户的基本核心。
(4)产品价值最大化是大客户营销的内在灵魂。
(5)真挚、坦诚地沟通是成功营销的有力保证。
通过上述几点总结,笔者认为我国电信企业在大客户营销中的核心竞争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
(1)树立创新思维,贯彻创新理念。
以创新理念打造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电信行业总是走在各个行业发展的最前端,如果没有创新理念的指导,企业的发展能力必然受到极大的制约。企业创新不单纯是技术上的创新,而是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制度创新为前提、技术创新为核心、战略创新为指引、产品创新为载体、管理创新为保障、市场创新为归宿的各种创新机制有机结合的全面创新体系。在大客户市场,创新更是一种增加曝光度、吸引眼球的良好手段。
(2)树立品牌形象。
树品牌、创名牌是人们在市场竞争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共识。品牌的创立、名牌的形成有助于人们通过品牌对产品、企业加以区别,通过品牌形成品牌追随,企业可以通过品牌扩展市场。品牌已经成为企业有力的竞争武器,“沃商务、沃云”等全系列“沃”品牌就使中国联通的品牌较之别的通信企业有着更为清晰的辨识度,在大客户竞争中,醒目且记忆深刻的品牌,往往能在行业推广上具备更多的优势。
(3)强大的企业信息化提升。
电信企业是信息程度、技术密集度高的企业,通常情况也是众多其他企业信息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信息化对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也是尤为重要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程度将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它将知识优势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优先级竞争优势,并日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在大客户营销领域,建立有针对性的大客户营销分析系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为一线营销人员提供日常统计功能,同时也可以为高层决策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4)突出执行力。
大客户营销不同于中小企业和公众客户营销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时效性,在注重实效性的基础上,执行力则成为检验大客户团队营销服务水平最关键的指标之一。同时,以提高执行力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已成为各级电信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
(5)市场营销能力的专业化。
从我国电信企业的发展历史分析,长期的卖方市场使得电信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一起处于较低水平。在各运营商竞争逐渐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只有被消费者认可才能体现其现实价值。因此电信企业须大力提高其市场营销能力,专业的营销能力将成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不可少的又一因素。
(6)重视人力资源。
多年的大客户工作经验,使我清晰认识到一个大客户销售和服务团队的重要性,在产品趋于同质化,价格趋于清晰化的现今竞争趋势下,大客户营销更多的就是拼服务,拼维系,而这些都要依靠人才的积累。电信企业应该意识到人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先进的理念还是先进的技术,都离不开最优秀的人力资源的保证。
总之,电信企业应注重大客户营销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发挥和巩固现有核心竞争力,发展未来核心竞争力。通过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电信企业可以正确认识其综合实力,针对自己的薄弱点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改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自身的地位,保持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从容应对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对手。
参考文献
[1] 陈凯.中美电信竞争力比较[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关键词:现代物流供应链;核心竞争力;企业
一、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概述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再是以前单纯的产品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哪家企业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低就一定占据市场的优势,新时期的企业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之间的供应链的竞争,谁在供应链上占有优势,那么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十分有利的。传统意义上的供应链,是指由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物流中心等不同机构共同构建的全面覆盖的物流网络。一些大型的企业会具有整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也就是供应链上的不同节点都是该企业内部的部门,自身企业形成一个内部供应链,但是更加普遍情况是不同企业构成供应链上不同的节点,例如天猫、天猫里的卖家与物流公司三者就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天猫为卖家提供一个网络平台,而物流公司则为卖家提供物流服务,构成一个简单的交易过程。
现在物流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体物流供应链的管理,对供应链进行计划、控制、分析、预测等管理工作,其目标是对供应链进行综合管理,从生产商、制造商、销售商到消费者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从而优化供应链,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形成的,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综合管理和经营决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强是企业立足在市场上的优势,支撑着企业的发展和未来,企业是否能长期发展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企业内部管理、生产技术、知识产权、产品质量、营销方式、物流管理等方面,本文将重点阐述现代物流供应链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企业运用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原材料、产品等货物运送的效率和灵活性,还有利于保障货物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运用供应链管理有利于减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在货物运送的活动中可以与一家值得信赖的物流公司进行合作,不仅可以减低运送的成本,还提高货物运送的稳定性,可以做到避免需要运送货物时才去找物流公司的情况发生。因此,供应链管理需要对企业内部、物流运送、和客户服务三方面等进行整体的管理,严格控制供应链上各个环节和节点,追求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从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着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建立供应链运作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单纯只是涉及产品之间的竞争,现在除了主要产品的竞争,同样注重供应链上的竞争,在供应链上的优势有可能弥补生产、销售上的劣势,现在意义上的市场竞争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要注重运用现在物流供应链管理,建立一个适合自身企业的供应链运作模式,针对不同企业内部管理模式、营销模式、产品定位、战略定位等情况的差异,不同的企业需要采用不同的供应链运作模式。供应链运作模式不仅由企业内部情况决定的,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产品市场。例如以我国著名的海尔集团例,海尔集团是我国最早一批进行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海尔集团创新地提出“一流三网”的供应链运作模式,“一流”是指以企业的订单信息流,“三网”是指计算机网络、配置资源网络和供应链资源网络。海尔集团运用了“一流三网”运作模式,大大缩短了订单周期和配送时间。
(二)实现供应链信息集成及共享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实现供应链信息共享和集成已经不是难题,供应链上的信息集成和共享成为企业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上关键之处。企业之间的供应链信息集成及共享,只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供应链上不同公司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再进行处理和分析,经过计算的数据处理和转换,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分享。供应链信息集成需要对分散在供应链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有效的输入、储存、处理和分析等活动,经过传输和处理后迅速、准确反馈相应的信息。它是传统供应链和现代电子技术的结合,可以提高供应链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而且能有效避免因为人工计算和输入而出现的失误。实现供应链信息共享需要供应商上不同环节的公司共同合作,这样才能准确反馈供应链的信息。
(三)处理好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通过对供应链上、下游环节进行资源的整合,综合管理整体的渠道的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上强调的不是竞争,而是合作,通过上、下游不同节点之间的合作从而优化资源的配置和整合,创设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通过供应链不同公司的合作,可以减少仓库里的库存、降低由于货物滞销的产生的风险,另一方面在供应链上进行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提高货物运送的可靠性和速度,缩短配送的时间,从而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供应链上的合作简单而言就是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等多方之间的合作,这不仅需要供应链上不同环节之间企业之间进行信息共享,更重要的是企业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建立一个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尤其是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与其他成员的协作关系。以物流公司为例,一家物流公司一般会涉及很多不同的供应链,上游的企业会有很多,因此一定要处理好与不同的上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在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主要是达到双赢目的,通过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减低货物物流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尤其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因此,企业一定要清楚认识到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并在企业管理上实现供应链管理,建立一个合适自身企业的供应链运作模式、实现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和处理好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关系,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丽娟.供应链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管理科学文摘.2008(05)
[2]黄荔.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9(10)
[3]顾海英,余红柳.供应链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
作者信息:
经济连锁型酒店的概念的提出起源于美国,但是目前对于我国的经济连锁型酒店来说,它的起步较晚,无论是从专业人才还是营销方式方面都没有完全的统一,我国的经济连锁型酒店一般是指那种投资比较少、规模小、功能相对简单、租金比较低廉但同时又具备一定的服务质量水准的低档次的酒店,它的目标市场定位主要是针对在社会大众和普通的自费旅游者,经济连锁型酒店的共同特点就是,它的价格较低、功能简化、投资较少、回报较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需求,无论是对于国外还是我国自身来讲,经济连锁型酒店的兴起都是有着一定的重要性与意义[1]。
二、提升经济连锁型酒店核心竞争力的意义与重要性
对于经济连锁型酒店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它又有哪些重要意义呢?首先有利于酒店企业自身实现经济效益,管理者通过对管理模式,生产技术的创新以及人力资源的专业化培养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为自身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消费者,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而拉动消费,实现经济增长;其次,经济连锁型酒店通过对自身文化的创新,提高了酒店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让酒店的员工对企业文化有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并且酒店企业在服务创新的过程中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宣传为社会带来了正能量,增加了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有效地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最后经济连锁型酒店通过营销模式的创新,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绿色营销理念,不仅仅使企业内部树立起了绿色营销的理念,同时也为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加强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共同发展关系,所以说,经济连锁型酒店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实现酒店企业的自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统一。
三、经济连锁型酒店提升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现状
经济连锁型酒店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当今每一个酒店管理者工作的核心,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同时也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必定会存在许多发展问题,下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说明。
(一)缺乏品牌效应、品牌知名度较低
品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企业精神的外在体现,它也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经济连锁型酒店来说,也是如此,但是目前,在经济连锁型酒店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恰恰缺乏了自身企业的品牌效益,品牌知名度较低。目前,经济连锁型酒店为了大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往往忽视了对自身品牌的的宣传与提高,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酒店自身对消费者的影响力,以及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久而久之,这个品牌就会被消费者所遗忘,除此之外,我国经济连锁型酒店大多数采用的都是单体经营模式,并且这种经营模式的酒店数量较多,没有突出的酒店品牌,导致了酒店集团化程度较低,缺乏知名品牌,经济连锁型酒店的品牌效应较低,虽然有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影响力较大,但是他们却不能够代表所有经济连锁型酒店,由此可见,经济连锁型酒店要想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酒店管理者就要把提高品牌知名度作为重点工作来进行,以此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缺乏专业化、高素质人才
其次,经济连锁型酒店在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的另一问题就是酒店缺乏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要知道,人才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是这个企业发展与生存最宝贵的财富,它对经济连锁型酒店来说也同样非常重要,它是酒店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坚实力量,甚至说是核心力量,如果酒店企业的发展缺少了对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那么必定会阻碍这个企业前进的步伐。目前来说,经济连锁型酒店在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一过程中缺乏了对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的发掘以及培育,对于一个经济连锁型酒店而言,人才的流失与缺乏,不仅仅使酒店自身失去了企业发展与竞争的核心力量,同时也进一步导致更多的发展问题,例如:企业内部出现员工素质偏低、专业能力较差、分工不明确、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除此之外,经济连锁型酒店缺乏人才也是由于酒店的工资待遇不能够满足员工的心理标准,导致了员工不愿意在经济连锁型酒店工作,这样循环就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的流失,与此同时,对于人才的专业化培养而言,大部分都是按照酒店高档酒店人才标准来培养的,所以说,往往经济连锁型酒店会出现人才匮乏的现象[2],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不能适应经济连锁型酒店一职全能、一人多岗的技能要求,无法充分利用他们的价值,面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连锁型酒店的建立也日益增多,需要的专业化人才就更多,所以就导致了经济连锁型酒店在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出现了人才供不应求的问题,人才的专业化、高素质培养是影响我国经济连锁型酒店生存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酒店管理者要着力于酒店人才的培养问题,以此来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储备有价值的专业化人才。
(三)缺乏管理经验、营销方式传统
酒店的发展缺乏管理经验,营销方式传统也是经济连锁型酒店在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发展中的一大问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一个酒店企业来说,管理者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够促进酒店企业自身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创新的企业营销方式会使经济连锁型酒店在市场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经济连锁型酒店缺乏管理经验、营销方式传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连锁型酒店的起步与发展较晚,所以先进的丰富的管理经验并没有大规模为经济连锁型酒店所使用,第二方面,对于我国国内的经济连锁型酒店发展来说,很多酒店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造成酒店对市场竞争的认识不足,再加上我国经济连锁型酒店的经营模式的传统,现有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换句话说就是对于我国的经济连锁型酒店而言,与国外的相比较,中国国内的经济连锁型酒店在经营发展的营销手段上缺乏创新性,与此同时企业内部也缺乏了一定的营销意识,营销手段是酒店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根本载体,如果酒店的管理者不积累管理经验,不创新经营方式,又怎么能够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所以,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国内的经济连锁型酒店必须加快市场营销方面的积累,以此来创新自身的营销手段,丰富酒店管理者自身的管理经验,同时能够真正运用到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过程中,更好地促进经济连锁型酒店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四)缺乏酒店文化、文化氛围不足
最后,对于经济连锁型酒店在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缺乏酒店文化,酒店文化氛围不足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个企业良好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企业文化,离不开企业的文化价值,同样文化对于经济连锁型酒店来说,它是酒店企业内在精神的集中体现,酒店还可以通过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形象以及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所以说,对酒店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目前来说,经济连锁型酒店在自身的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对于企业文化的缺乏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对于经济连锁型酒店业发展文化氛围不足、缺乏文化创新这一问题,根本的原因是酒店管理者对企业的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与此同时对于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来说,还没有形成主体的企业文化价值观,酒店发展如果没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就会阻碍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也会使酒店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失去企业的核心精神,此外,我国经济连锁型酒店的起步较晚,这些酒店往往缺乏创造酒店文化的意识,不能形成自己独有的酒店经营文化,酒店管理者没有了解企业文化对于酒店企业发展的重要性[3],所以就进一步导致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往往会失去恒久经营理念,同理,酒店企业缺乏文化创新,那么就会导致经济连锁型酒店企业会逐渐降低自身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无法刺激消费者的消费动力,又怎么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所以对于经济连锁型酒店来说,如果企业内部缺少文化的熏陶就会导致整体都会缺乏文化价值观,所以,企业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就要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建立与创新来实现,这是企业文化价值自身的要求,也是经济连锁型酒店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超越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经济连锁型酒店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与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时代的进步,经济连锁型酒店仍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为了酒店企业获得良更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者就要对上文提到的酒店发展问题进行逐一的解决,下文对这些问题做出了相对应的发展对策,以此来促进经济连锁型酒店的持续发展,进而提高酒店发展的市场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一)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首先,经济连锁型酒店面对品牌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对于经济连锁型酒店而言,建立品牌的优势在于将酒店的服务与其他酒店的产品区分开来,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品牌也能够起到质量识别的作用,品牌较大的酒店具有更好的服务,而有品牌的酒店比无品牌的酒店的服务质量也更好,所以说,经济连锁型酒店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应注重品牌的建立与知名度的提高,这对其企业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经济连锁型酒店提高品牌知名度,首先就要找出自身产品独特的地方,因为往往独特的东西会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被消费者先记住,所以通过酒店自身独特的产品来打造品牌知名度是非常有效的;其次,提高酒店品牌的知名度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广告,因为广告无时无刻的会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此外,广告的费用较低,所以说,广告宣传对于酒店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效果也是很好的;最后,经济连锁型酒店提高自身品牌的影响力还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网络进行行之有效的推广与宣传,酒店要提高知名度,推广工作与宣传工作是必须要有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用网络媒体来提高品牌的影响力,成本低、回报高、见效快是网络媒体的优势,酒店企业利用媒体、网络进行品牌的宣传与推广,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与信息,所以,对于经济连锁型酒店的发展,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以此来打造酒店企业的品牌,促进酒店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二)培养专业化、高素质人才
人才的培养对于经济连锁型酒店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经济连锁型酒店要想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加强对企业自身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我国经济型酒店自身加强酒店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酒店企业要加强培养管理层的多能人才,尽快培养出既精通经济型酒店的日常经营管理,又熟悉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国际流行经营模式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培养基层员工多能人才,培养出能够掌握多项技能的人才,除此之外,经济连锁型酒店要做好人才的培育工作[4],首先,经济连锁型酒店企业要创新人才发展规划,也就是说,酒店企业要想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就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引领企业员工的思想,这样既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又能够为员工渗透科学的工作思想;其次,酒店企业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专业化、高素质人才是就酒店企业在人才工作方面最重要的部分,再次,经济连锁型酒店企业也要对人才工作政策机制进行创新,以此实现酒店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最后,我国酒店业还要完善人才服务方式,制定企业员工的福利制度,通过加强相互间的信息沟通等诸多方面来构造一个良好的人才管理体系,全方位的为酒店自身的发展招揽人才,真正的为酒店自身的发展创造有价值的东西,提高经济连锁型酒店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三)丰富管理经验、创新营销方式
对于酒店的管理者来说,丰富的管理经验会为酒店自身创造效益与价值,所以,经济连锁型酒店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要丰富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经验。对于我国的经济连锁型酒店来说,它的起步与发展较晚,所以经验并不是很丰富,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借鉴国外优秀的管理理念,并结合自身酒店企业的发展状况来进行具体的实施,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将国外的丰富经验与自身相结合,以此来促进自身资历的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变化,对于经济连锁型酒店的营销方式来说,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酒店企业发展的需要,为提高酒店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酒店管理者可以实施绿色营销这一现代化市场营销方式,绿色营销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经济连锁型酒店实施绿色营销就必须坚持绿色营销观念,实施绿色营销计划,并且在此基础上,经济连锁型酒店还需要进行个性化经营,多元化经营,加深各个酒店企业的沟通与合作,进一步提高酒店业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创新经济连锁型酒店的营销方式,还可以通过拓宽网络销售渠道来进行网络营销,更加便捷、更加有效,更加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有效实现酒店业的自身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为经济连锁型酒店能够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创新酒店文化、增添文化氛围
提高经济连锁型酒店的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就是要创新酒店文化,为酒店自身增添文化氛围,酒店文化是被酒店员工认同的酒店内共同的价值观念,它主要表现为酒店的规章制度、员工的共同信念,反映了酒店的共同愿景,为酒店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意义。面对激烈的市场环境的竞争,加强经济连锁型酒店的文化设施创新以及企业文化创新就要对企业内的每一位员工进行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因为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来说都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只有将企业文化深入每一位员工的心理,才会对企业文化有着更深的理解,除此之外,经济连锁型酒店业的文化建设还要致力于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区域员工的行为规范以及礼仪规范,要通过对细节的规范来从整体上提高酒店的文化素养水平,与此同时,酒店也可以举办一些宣传活动、文化娱乐活动以此来突出酒店的文化特色与浓厚的人文气息,以此来提高经济连锁型酒店在消费者心中的企业文化形象[5],由此可见,无论是酒店的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企业管理者都应该对其进行打造与创新,由此可见,加强酒店业的文化经营必将成为未来酒店业发展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所以说,完善酒店文化设施、创新酒店文化、增添文化氛围对于经济连锁型酒店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论文摘 要】本文探析了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1.1人力资源的价值性
一种资源要成为核心竞争力之源必须能为企业增加价值,进而要求其本身也必须有价值。人力资源的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源活动能降低企业成本和增加企业收益等方面,例如通过技术革新减少工时提高成品率从而增加企业价值。随着,社会物质资源越来越匮乏以及物质资源带来的竞争优势易于丧失,人力资源的价值性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1.2人力资源的稀缺性
全球到处都有失业者存在,人们往往会认为,这个世界显然是劳动力过剩的,人力资源是不稀缺的。假如人力资源供给是同质的在一定程度上所有现实的和潜在的员工都具有同样的能力,人力资源不可能被认为是稀缺的。而实际上人力资源是异质的,认识能力在人力资源中是正态分布的,因此,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是稀缺的。其次,由于要素市场的不完善,也会造成某些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人力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发生,也会表现出人力资源的稀缺性。
1.3人力资源的延展性
一种企业能力如果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它必须能够支撑多种核心产品。人力资源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建立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利用人力资源的知识溢出效应和战略协同效应,对人力资源所掌握的某一核心竞争力进行扩散、溢出,从而使人力资源具有的核心竞争力扩散到相关产品或服务,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4人力资源的缄默性
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及延展性能够在短期内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带来超额利润,但如果其竞争对手能够模仿这些特性,那么一段时间后其竞争优势难以保持,通过市场的调节,这种优势就是变成平势或者劣势。而实际上,一种资源能够被模仿首先需要竞争者必须准确地确认竞争优势之源;其次,竞争者必须能够准确地复制人力资源集合的相关因素和这些资源作用的环境。核心竞争力的获得和利用依赖于其独特的历史,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当人力资源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联系是不能完全理解时,就存在因果关系模糊。人力资源本身的难以描述的、未编码的隐性,加上企业独特的发展历史、企业文化,以及特异能力的积累,都使竞争者不能识别和模仿企业的人力资源,其事实上也就无法复制人力资源带来的核心竞争力及竞争优势。
1.5人力资源的非替代性
作为核心竞争力之源的资源必须具有非替代性。即是否有其他资源,如技术,具有替代由人力资源创造的核心竞争力的潜力。如果有其他资源能够替代人力资源,那么人力资源就不再具有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潜力。在短期替代人力资源带来的竞争优势是可能的,但这种短期替代不一定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因为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能替代人力资源优势的资源是不稀缺的、可模仿的和可替代的,那么它将被模仿,而人力资源将重新形成竞争优势。因此,能替代人力资源只能是那些自身也具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同时,人力资源具有不可被废弃的可能和在技术、产品和市场中转化的可能。
1.6人力资源的动态性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时间推移、环境变迁和市场需求变化,可能会成为一般性能力。一项核心性的关键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模仿者能力的增强,可能会成为一般性的基础技术。此外,随着企业战略目标的转移,企业原来的核心竞争力会失去作用。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动态性,所以所有一切不具有生物性、再生性及动态性的特点的资源都不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源。人力资源不仅具有生物性、主动性同时具有创新性的特征。在企业中的所有资源中,人力资源不是消极地被利用,而是积极主动地按照自己和组织的意愿发挥创造性的作用,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提升了企业的价值,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保证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发展;人力资源不但主宰其他资源,而且还能够主宰自身,并推动自己的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探析
人力资源的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但人力资源仅仅代表可能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产生竞争优势的可能性,最终到底能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不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都是一个未知数。为什么?因为一个公司拥有很好的人力资源,如果不能很好的配置、使用、激励和开发的话,人力资源得不到很好的使用与开发,人力资源将无法带来任何竞争优势。因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的一个中间纽带,扮演一个中间变量的角色。这种中间变量角色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很多企业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而只有极少的企业能够开发出作为竞争优势之源的人力资源。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的有效性,最终才能把人力资源真正变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源。
2.1招聘
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只有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能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提供良好的基础。招聘的实质是寻找到适合企业的员工并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使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价值,为企业创造出价值。
2.2人员调配
人力资源配置问题,最早产生于社会生产中的劳动分工。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能是简单的堆积,必须对人力资源进行对其有效、合理的整合、配置与管理,才能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带来竞争优势。企业应通过边际收益法、多种投入要素最佳组合法、匈牙利法及多目标局势决策等配置人力资源,遵循能级对应、优势配置、动态调节及目标管理等人员调配原则,有效调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员工的最大价值,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带来人才支持。
2.3绩效考核
企业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它是否有效,不仅关系到考核的各个目标及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而且会对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乃至企业的众多管理活动造成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于绩效考核难以定位、主观性较强、指标难以全面和科学化及沟通反馈困难都会影响绩效考核的效果,进而影响员工的积极性,最终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企业增值。因而,怎样明确绩效考核目标、建立科学化及完善的考核指标,加强考核者的教育与培训,建立反馈控制系统等实现绩效考核效用最大化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
2.4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薪酬制度直接显示了公司的人才战略导向,薪酬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员工的利用率,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由于影响薪酬的因素较多,怎样处理好薪酬的对外具有吸引力、对内具有公平性和激励性,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高效的薪酬管理,能够吸引高质量人才,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忠诚度,进而完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2.5培训
员工培训是提升员工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的思想素质,培养和提高工作能力,增强员工的企业文化认同,产生更大的绩效。现在,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并组织有关员工参加培训,使企业员工素质的得到提高,保持了企业人力资源的高质量,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许多企业培训缺乏战略性、科学性、复杂性和实用性,怎样真正发挥培训的作用,提高人力资源的价值,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知识蕊含于人力资本与科技中,向来处于经济发辰的核心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具有前所木有的高度价值,而知识管理则是促进组织竞争力与永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本文从知识管理的墓本汤义及重要性出发,对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详细杭理,在此基拙上,最终提出开展知识管理的流程与框架,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现今产业趋势已经转化为知识导向,企业的主要获利能力不再取决于有形资本,而是决定于对知识等无形资产的收集与利用能力,所以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1知识管理的基本涵义
知识管理是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潮。关于知识管理的涵义,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马斯(Masie)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地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息的过程,目的是改善雇员对待特定问题的理解。UanLeI L. ULeary认为,“知识管理是将组织可得到各种来源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进行正式的管理,以便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知识管理”之父达文·波特认为知识管理的关键涵义在于:在充分肯定知识对企业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信息技术,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职员能获取、共享、使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信息以形成个人知识,并支持、鼓励个人将知识应用、整合到组织产品和服务中去,最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对市场反应速度的管理理论和实践。
通过以上学术界比较流行的关于知识管理涵义的理解,笔者认为,知识管理是为创造、储存与运用知识以促进组织绩效的过程。知识管理是促使人们的内隐知识外显化的过程,以在组织中有效的运用知识的效能。
2开展知识管理的重要意义
知识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企业所拥有的知识,知识是创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础。由知识的沉淀形成的知识资本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极为密切,知识的任意组成部分对企业核心能力各个方面都产生影响,同时,核心竞争力变化也会影响知识资本管理能力。
在此影响过程中,每一种影响都会在内部产生相互影响,如关系资本管理的改变,会影响人力资本管理与组织资本管理。所以,知识资本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管理间是相互影响的系统。
3高科技研究所开展知识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科技研究所作为高科技企业的典型代表,具体来讲,知识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知识经济的生命力和灵魂在于创新。在以技术迅速变化和产品周期不断缩短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环境中,创新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为此必须经常鼓励和培育新思想、新主张,最大限度地把企业员工聚集到献计献策和通力合作的活动中来,共同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知识管理的一个关键目标。(2)增强企业的洞察力和反应能力。由于洞察力已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首要变量,所以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在信息不完全和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准确地洞见未来,既要良好的判断力,又要有敏锐的预见力,而判断力和预见力就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和经验中的无形智力资产。(3)提高企业效率。知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努力获取和共享最好的经验以及可重复使用的知识资产,缩短作业时间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劳动。(4)提高企业员工技能。一个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提高现有员工和新雇用员工的技能素质和知识水平。(5)实现企业知识资产价值。知识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必须切实运用知识资产管理的体系与方法来管理知识资源,盘活企业知识资产存量,并实现知识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进而大大改善企业的资产结构,提高企业资产质量和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
4开展知识管理的流程与架构
如何适当的建立知识管理系统,进而有效的管理知识,是当前各类组织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企业要成功导入知识管理,必须掌握几个关键因素。
(1)如何建立将内隐知识转换为外显知识的机制。
(2)如何建立主动让员工愿意主动分享知识的机制。
(3)如何建立完整的企业智库中心,其中应包括实体知识社群与虚拟知识社群。
(4)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让企业以智慧型的决策创新品质,创造价值。
(5)如何建立完整的知识传递(分享)机制,即企业内部之知识传递(Intra Knowledge)、企业与网路间之知识传递(Inter Knowledge),以及企业与企业间之知识传递(Extra Knowledge) 。
无论企业导人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多少文化差异或策略差异,掌握知识管理的核心流程,并且_清楚每个流程的执行关键,对于知识管理的导人结果便不致产生偏差。
(1)知识创造:知识创新的源头并非仅局限在企亚内部,企业应建立一个广纳企业内部、企业间以及企业外部知识来源的机制。
(2)知识分类与储存:知识由内隐到外显的引导过程中,不应将外显知识仅局限在文件档案的储存与管理,应包括个人的核心专长,如训练、著作、专利、证照的储存,也应包括将思考化成文字的知识社群机制。而文件档案,也不应只是文字档案,尚应包括简报档、影像档、声音档、图形档等。
(3)知识分享:知识经过大量传播后,才易产生价值,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开放性的线上学习与知识传播机制。
(4)知识更新:建立能让宝贵的经验与知识不断更新的企业智库和知识顾问团队,是企业永保知识鲜活的重要机制。
(5)知识价值:透过专业的知识行销,将知识分享给有需要的个人或企业,才能让知识的价值真正产生,进而协助企业创造知识利润。
知识管理的导人,必须充分结合最新的资讯科技应用,同时为了迅速协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运用虚拟团队运作与资源整合,将可让企业在最短时间取得最专业的趋势领导地位。
一、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特点:(1)关联性。核心竞争力不是孤立的,而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部分。企业综合竞争力是系统化的资源、能力和制度的有机结合,而核心竞争力是其中的特殊部分和突出环节,不能脱离系统竞争力而单独存在。(2)相对性。核心竞争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某个企业具有资源、能力和制度某方面的优势。(3)动态性。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是不同;(4)多样性。核心竞争力可能是资源、能力和制度等要素中的某一单体,也可能是这些要素的组合体。而在不同的产业中,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也是有区别的;(5)价值性。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能够使该企业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给顾客闯到更多的价值。(6)独特性。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特定企业个性化发展的产物,必须是企业所特有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 (7)持续性。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是通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持续发展依靠什么?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这些企业出类拔萃的关键是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他们令人瞩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哈佛商学院通过对世界各国企业的长期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企业本身特定的管理文化,即企业文化,是当代社会影响企业本身业绩的深层重要原因。”任何一个想成功的企业,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来带动生产力,从而提高竞争力。
国际著名的兰德公司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企业的竞争力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第二层面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部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第三层面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
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企业增强竞争力起重要作用。
有文化的企业未必都能成功,但是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不会成功。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的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他对企业的兴衰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关键的作用。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见图2。 br>
但是在这些创新内容中,企业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的创新作用越来越显其重要。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培养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对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三、企业文化的塑造
企业的强大或弱小,主要体现在核心竞争力的强大或弱小上,要追求企业的持续发展,长盛不衰,就必须精心建造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主要途径就是要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文化体系,形成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优秀的精神文化。 [3]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准确把握企业文化的实质内涵和根本趋势。要很好地塑造企业文化,必须首先搞清楚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克服对企业文化的各种片面认识,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同时,企业文化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是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
发展变化的。目前,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单赢价值观向双赢价值观转变;由机械管理模式向人本管理模式转变;由只注重高科技向既重视高科技又重视人文精神的创新模式转变;由重视质量效益向既注重质量效益又注重服务效益转变;企业家由专业知识素质向实践智慧素质的转变;职工素质建设有一般性提高知识文化水平向培育高素质创新主体的深化。所以企业准确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是塑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2)、要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作用,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企业文化作用是否有到位的认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实现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是企业活力的重要源泉,也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只有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3)、充分发挥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成功的企业总是与成功的企业领导者和企业文化联系在一起,并互为因果并行存在于一个成功的企业中。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者从本企业实际出发,以自己的企业哲学、理想、价值观、伦理观和风格融合成企业的宗旨、企业价值观,并逐渐被广大员工所认同、遵守、发展和完善。IBM总裁郭士纳说: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者的行为的缩影。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身体力行者,是企业文化培育、建设、倡导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必须充分发挥领导者的作用,同时也要求领导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4)、建立学习型组织,形成团队学习能力。20世纪90年代,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创立了人们得以由工作中得出生命的意义、实现共同愿望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使企业文化理论得以进一步丰富。美国《财富》杂志指出:“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企业要鼓励并倡导“好学精神”的学习理念,要通过制度建设促使每个人都要学习,并形成企业学习团队,将企业造就为学习型组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内涵;打造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07501
1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点
1.1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就是某一事物优于其他事物的各种因素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那一个或多个。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够使企业在长期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主动地位并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
1.2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核心竞争力一定是要具备一些特点的,一项竞争优势要想成为核心竞争力,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具有用户价值。不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最终都是要和顾客打交道的。第二,应该具备独特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有企业自身的特点,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第三,核心竞争力还应具有延展性。它应该能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对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使企业能在较大范围内满足顾客的需要。
2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对于企业自身来说,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持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它就会在本行业中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其他企业在短时间内很难对其构成威胁,而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定会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造成影响,并在短时间内形成对行业的垄断。
总之,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在行业中立足的强有力的资本,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它不仅能够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
3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创新,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改革企业发展过程中各方面要素,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同志就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等。
(1)技术创新。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加快了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例如,本田公司就注重对引擎的设计和制造创新,并将其应用到小汽车、摩托车、割草机和方程式赛车等不同生产领域,大大提高了本田的整体质量和占有率,使其经久不衰。
(2)管理创新。如果只有技术创新,而没有企业管理上的创新也是行不通的。比如,德国的道尼尔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飞机和导弹为主的企业,其中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占37%,技术创新不必多说,为了更好地适应公司经营的需要,道尼尔公司在管理上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包括组织结构、职能划分以及员工假期等多个方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
(3)经营模式创新。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就迫切需要将原有的开发、生产、营销、服务等环节,进行重新设计和组合,将资源集中于特定的业务,将焦点缩小到核心业务。例如,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的纳爱斯集团在日化领域同时拥有洗衣粉、肥皂、洗涤剂、牙膏、洗发水等多个种类,而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雕牌系列的洗衣粉和肥皂了,虽然公司在其他产品类别上也投入精力,但其核心产品雕牌仍然是集团发展的重点,其他产品都要围绕雕牌来展开,正是有了如此清晰的经营模式和经营思路,才成就纳爱斯集团的今天。
(4)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良好的企业文化也是一个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海尔集团能够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到今天年收入上百亿元的大型集团,正是从无形的“质量价值观”入手,在张瑞敏的领导下,企业员工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标准极低的产品概念,树立高标准、高要求的群体意识,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生产不合格产品的员工就是不合格的员工”,实现了企业在无形战线上的变革,打造出了“海尔”这一享誉世界的民族品牌。
4以华耐家居集团为例,浅析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已经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以及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原因、意义和途径等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下面就以华耐家居集团为例,浅析其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4.1公司简介
华耐家居集团始创于1993年,至今已有18年的历史,公司总部于1996年从张家口迁至北京。其业务范围涉及家居建材流通、卫浴制造、整体家装等领域,拥有50多家分公司,并发展有198家自营店、63个加盟商和193家分销商,集团员工3000余人。目前,华耐立家建材连锁已成为中国建材流通领域的第一连锁品牌,华耐家居集团也已成为国内家居建材行业的领跑者。
4.2华耐家居集团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众所周知,创新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根本途径,而对于一个流通和销售领域的企业来说,技术方面的创新对于企业的贡献微乎其微,因此,华耐另辟蹊径,及时在管理方法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搞创新,独树一帜,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华耐家居集团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2.1管理方法的创新
一个好的企业必须有好的管理团队,而好的管理团队要有好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对像华耐这样的流通和销售领域的企业来说,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要比先进的技术更有作用。华耐家居集团在管理制度和方法上做了以下创新:
(1)实施人才储备计划。从2007年开始,公司每年都会从高等院校招收一批大学生作为企业未来的人才储备重点培养,迄今为止,已经有300多人先后被纳入这个培养计划。针对这些大学生,集团人力资源部有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对每个学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规划,以保证大学生成长为公司所需的人才。
(2)新员工“传帮带”导师管理办法。在华耐,公司有一个很好的“传帮带”制度,由“传帮带”老师负责传授相关方面的知识,而对新员工考核结果的好坏也会直接与老师的业绩挂钩,好则奖,坏则罚,所以不用担心老师不会真心教你。这一制度的实施,大大减少了新员工初到公司因迷茫或不知所措而做的无用功,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感情,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
(3)设立“伯乐奖”和“育人奖”。这两个特别的奖项是集团公司从2008年开始设置的,奖金从两千元到十万元不等,目的在于奖励那些为公司提供和推荐优秀人才的员工,并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这一措施的主要好处是使公司从集团内部发掘了很多优秀人才并为自己所用,防止人才外流。
4.2.2企业文化的创新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与其他企业竞争的有力资本,因此,塑造一个独特的企业文化并有效地贯彻实施也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008年年底爆发的金融危机在短行时间内席卷全球,给很多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甚至有的企业濒临破产,面对这样一个经济形势,华耐家居集团及时提出了“向学习”的口号,集团总裁贾峰身体力,带领企业高管到位于张家口的华耐商业学校亲身体验艰苦的生活,从此,一套以“向学习”为宗旨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就这样慢慢形成了,并以此来指导全公司上下的员工。要学习信仰坚定的革命意志,学习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学习勇于拼搏的革命作风,学习乐于奉献的革命传统,学习绝对服从与执行的革命纪律。在华耐家居集团,全员上下掀起了一股向学习的热潮。
以上是以华耐家居集团为例,简要分析了一下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还是那个观点,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时候要依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针对自己的特点而打造,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对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虽然国内外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环境和条件不免会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到现有成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因此,对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希望日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透彻。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营企业; 核心竞争力; 现状; 策略
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民营企业诞生,同时也有不少民营企业在消亡。仅2010年一年就有超过10万家的民营企业破产、倒闭。民营企业必须深入分析“危”在哪里,“机”在何处,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化“危”为“机”,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一、培育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一) 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占领市场的基础和成功的关键
市场经济中,市场就是民营企业的命根,占领市场,民营企业就有了前途和希望;而失掉市场,民营企业则会面临衰落与失望。民营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在市场竞争中不被吞掉,就必须想方设法占领市场,而要占领市场,企业就必须拥有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阿里巴巴近年来成为了IT行业的一匹黑马,它并不是凭借什么尖端技术,而是拥有 IT的前沿理念,把阿里巴巴长期积累起来的研发能力和市场资源重新整合,局部收缩,突出重点,明确了战略主导方向,找到新的竞争突破口,积极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事实证明,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占领市场的基础,是民营企业制胜的法宝。
(二) 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特色的体现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做强和扩大市场的发展动力。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它是企业资本中的一笔无形资产。一方面,不仅企业内部管理人员难以识别和实施,而且外部竞争者也难以复制和模仿,从而使得民营企业拥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气质品位, 也就是自身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经过市场的长期检验,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易为消费者所识别,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所以它也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的厂商,因为没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注定了它的寿命不长。
(三) 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和竞争成功的基石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一种特殊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和能力”。它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日渐缩短和企业经营日益国际化的今天,竞争成功不再是产品开发和市场战略的最终结果,而是企业在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开拓市场过程中一种能力的体现。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源于它比竞争对手更卓越的生产经营能力和难题解决能力。民营企业某一产品或某一方面的优势,并不能代表整个民营企业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当自己的优势产品,在较长时期内不被超越而使优势得以保持时,才说明该企业真正具备核心能力。因此,现在企业竞争的优势并不在于产品,而在于支撑其产品的核心技术能力。
(四) 核心竞争力可以将企业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效益优势
民营企业的产品既是生产经营的结果,也是企业竞争的载体。民营企业只有开发、利用科研成果,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扩散,创造出新产品,尽快取得经济优势和效益优势,企业才能具有竞争力。
二、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及原因
民营企业在发展中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竞争力,特别是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发展方向不够明确,主营业务不太突出
民营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只要明确了发展方向,民营企业就可以确定未来的业务定位、发展计划、实施方案等。但从目前来看,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对于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明确的情况,尤其是小型民营企业只重视眼前利益的获得,而忽视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大多数民营企业认为多元化经营是寻求规模扩张、利润增长和分散风险的策略。目前很多民营企业在主营业务方面不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情况下,盲目地实施多元化经营,既分散了企业的资源实力,也影响了企业在主营业务领域的竞争力。如果忽视了对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就会出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局面,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转贴于
(二) 研发费用投入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经过调查发现,我国民营企业目前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平均水平仅为0.4% ,而国际企业界的实践经验表明,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在5%以上时,企业的竞争力可以充分发挥;比重为2%时,仅能够基本维持;如果比重低于1%,那企业则难以生存。技术创新的动力在于企业的研发能力,而研发能力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企业对研发的重视和投入。但目前研发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严重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结果必然会制约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受传统观念和经营环境的影响,民营企业对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与积极开展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客观来看,大部分民营企业本身实力有限,尚不具备自主创新所必需的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条件,缺乏形成主体地位的物质基础。
(三) 员工素质普遍不高,组织结构比较混乱
员工素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我国民营企业职工素质相对较低,优秀员工流动性大、专业人才不够,使得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支持。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实行的还是传统的直线式组织结构,由于组织结构调整滞后,与国内大型企业及国外企业相比,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还相对滞后,尤其是在企业的战略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经营机制不灵活,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原因。
(四)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文化内涵不够深厚精细
管理是民营企业在竞争中获胜不可缺少的要素,但不少民营企业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措施,导致企业的发展战略往往是“虎头蛇尾”,无法落实。组织内部缺少详细的职务分工,员工对自己的责、权、利经常搞不清楚。管理思想仍然是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市场开发不能创新,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对员工管理手段简单粗放,缺乏知识性和企业文化内涵性的引导。
三、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策略
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现状,笔者提出以下一些改进措施:
(一) 科学制定战略规划,培育企业核心技术
核心竞争力是支撑民营企业持久发展的战略性能力,它的培育必须依赖于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因此,民营企业必须准确把握市场环境的变化,准确预测本行业产品、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对可能发生或出现的重要事件、机遇和威胁,做出灵敏的、正确的反应,适时调整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以应对行业、市场和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积累核心技术、市场策略及管理方法,从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掌握核心技术往往是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关键,研究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新产品、新技术,能使企业在市场中获得先机。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注意以市场为导向,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创造核心产品,从而占领和开发市场;二是要注重相互合作,通过市场手段获得企业需要的核心技术和专业人才,建立企业战略联盟,兼并收购对自己发展有利的企业,克服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实力不足的局限,将外来知识有效地沉淀在企业内部,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达到培育核心技术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二) 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改造和升华传统产业,可以使企业走向良性循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一些非关键技术的产品是可以买到的,而基础和能力是买不到的,它需要精心构造和持续积累。增加对新项目、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资金投入。投入比例多少,视企业效益情况而定,效益好的企业可在营业收入的5%以上考虑,效益差一些的企业可在营业收入的5%以下考虑。如果民营企业没有能力进行研发,可与专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投入一定资金定向研究项目。尤其是看准了有市场前景的项目,要迅速加大资金投入,加速积累,使科技投入达到有利于知识经济形成的较高的水平。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一是企业领导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及早地预见市场和技术的变化;二是企业对自身的研发要有高投入和高保证,并注重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三是企业主动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姻”,借助“外脑”来加速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创新成本;四是建立企业创新评估体系,建立客户信息反馈机制,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引导新产品开发和创新的发展方向;五是借鉴领先企业的创新之道,把握最新科技动态,及时获得相关的创新信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三) 实施先进人才战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才优势是民营企业建立核心技术的根本,企业必须制定科学的人才战略,创新用人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高人才待遇,充分发挥各级人才的社会作用。用好本地人,吸纳外地人;用好现有的,培养未来的;用感情留住人才,用事业留住人才,用优厚的待遇留住人才。可以肯定,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核心技术,谁就有了竞争优势。具体而言,一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建立一套选人、用人机制,为人才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核心能力形成的机制,尽可能地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二是安排布置收集核心能力的研发任务。三是建立核心能力研发的激励机制,对企业内抓住商机的研发人员,适当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通过人才优势的培养,增强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 创新企业内部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民营企业活力不是很足,竞争力不太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产权不明晰、出资人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等,使得企业无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民营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改革企业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现代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制度保证。营造一种尊重职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培育独特的企业精神,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促使企业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充满凝聚力和活力。民营企业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企业和创造型企业。民营企业只有具备比对手更快更好的学习能力,在企业内部形成自觉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才能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从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永明,陈雯静。 地方中小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