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范文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

第1篇: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材料,成本,管理

1 工程材料数量管控

在工程材料管理工作进行之前,首要的一点就是对工程材料总使用计划的统计。对工程材料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减少施工工程的成本,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在工程建设的设计初期,就应把工程材料的数量列清,并列为清单。在一般情况下,需要将工程材料的总需求量、工程材料的年需求量与月需求量全部列出。施工单位需要专业的工程材料管理部门,对工程材料进行周密地管理,并列出相应的通知清单、资金清单、采购清单以及使用清单,并对工程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地监控,防止在采购工程材料时出现采购错误、多购或少购的现象,从而保障工程材料采购的合理性,避免材料使用超出计划范围,对工程材料科学规划,防止由于工程材料对成本造成浪费。

2 工程材料采购管控

工程材料采购是工程材料管理的第一步骤。施工单位对于工程材料的采购必须要实现透明化,即阳光采购。阳光采购需要将采购的全部过程进行全面性地公开,包括工程材料的价格、数量以及运费等等项目都需要做到透明化,防止采购工程材料的人员出现中饱私囊、暗箱操作的现象。在进行工程材料采购的过程之中,要注意的是,在商定工程材料价格时,尽量压低工程材料的成本价格,而同时,还要保证材料的质量不受影响。因此,应对材料的生产成本、税费以及运费等费用进行计算,在给出一定利润的基础之上来制定采购价格,从而节省一定的工程资金。在正规的公司或工厂进行工程材料采购,杜绝使用粗制滥造的工程材料。在工程成本中,工程材料占据极大部分比重,在60%左右,因此,工程材料采购中,要注意工程材料采购的数量,并对工程材料的单价、总价以及运费等费用进行严格地计算,防止出现纰漏,保障工程的利润。例如,甘肃某建筑工程在采购工程材料时,利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并成立招标小组,由招标小组来负责选择工程材料的采购商家,对竞标单位进行公证严格地对比,在确定合格商家之后,签订正规的工程材料采购合同,从而实现质优价廉工程材料的采购。

在工程材料的采购环节中,首先需要采购小组工作人员对市场现状进行一个充分地了解,对工程材料应货比三家,在符合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找价格最低的供应商,压低工程材料的购买资金。其次,需要全面公开工程材料采购的过程,并由其他部门人员共同监督,防止在工程材料采购中出现不良现象。再者,就是在进行工程材料商家招标时,施工单位要结合发展状况与工程具体情况,以实际能力为基础选择工程材料,不能盲目采购昂贵材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 控制工程材料质量

在工程建设之中,提升工程材料质量水平与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够有效控制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对工程材料质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筑工程建设工程之中主要使用到的工程材料主要有钢材、水泥、砂石料以及粉煤灰等等,这些工程材料都需要专业地观察和检测才能够判断优劣。所以,保障工程材料的质量,必须要对购买的工程材料进行检验,若检验结果没有问题,才能够使用工程材料。在购买工程材料时,就应对所有工程材料进行质检,若检测结果没有问题,才能进行采购。购买回来的工程材料也不能立即使用,需要再次进行内部检测,如不存在问题,才能够在工程之中使用。购进的工程材料要立即进行入库手续的办理,并将财务结算清楚,避免拖沓。另外,使用量较大的工程材料需要经过公司管理层认真审核之后才能够签订工程材料购买合同。在工程材料进场之后,还要对工程材料进行层层递进式的验收,并核对工程材料整体数量、型号、规格等等。

4 工程材料使用控制

工程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之中才是真正能够节省的阶段。因此,在使用工程材料时,应尽量对工程材料使用的用量进行控制,从而减少施工工程的成本。在工程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控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领取有度

在施工之中要以日需求量计划为依据,领取相应数量的工程材料,不可过多领取工程材料,且工程材料领取必须要以日为单位,不能一次将所需工程材料全部领取,也不能忽视领取工程材料的规律性。由施工现场技术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次领用数量,并核算实际使用数量和计划数量。在工程施工时,若工程材料的领取超出了计划范围,应填写超额领取申请表,经过项目经理的审核才可领取,工程材料管理人员不能私自将工程材料直接发放给领取者。如果施工中存在剩余工程材料,不能置之不理,应将工程材料重新退回到工程材料库之中,实现工程材料数量上的节约。

1.2 严格遵守手续流程

在领取工程材料时,需要注意的是,领取人员必须要有工程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的签名才可以对工程材料进行领取,在工程材料管理部门要签订正规的手续,并经过仔细审核之后才能够领取工程材料,杜绝使用临时手续、无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的签名而直接领取工程材料的现象。若由于实际原因,不能够办理正规手续,在办理临时手续进行工程材料领取之后,应在第一时间补办正规的手续,防止工作体系出现错误。

1.3 废料管理

在经过施工之后,施工场地剩余的废料通常较多,若将废料回收,则会获得不小的收益。而回收废料的收益也必须处于透明状态之下,由现场工作人员监督,将回收废料所获收益直接记到成本之中。因此,在施工之中,应保留工程材料废料,将能够利用的废料变卖,若]有使用价值的废料应立即清除,保证施工场地的环境清洁。利用这样的方式,既能够提升施工场地的环境卫生水平,还能够获得额外收益,利用变卖废料的额外收益来填补施工工程的成本,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5 结语

保障建筑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就是加强对材料的管理,实现对材料的精细化管理,以周密的管理方案对材料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工程材料数量、控制工程材料采购、控制工程材料质量、控制工程材料的使用与控制工程材料储存等几个方面进行工程材料的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工程材料管理的灵活性和严谨性,帮助建筑工程项目实现质量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王晖.浅谈建筑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 2012(04).

第2篇: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材料;管理策略

前言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工程施工的基本条件。做好建筑材料管理工作,可从基础上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从而有效降低建筑施工成本。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环境中,如何降低建筑企业风险,使建筑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成为建筑企业目前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做好建筑材料管理,对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类型分析

建筑工程材料主要有三大类即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和装饰材料。专用材料泛指用于工程防腐、防水、防潮、隔热、保温等;结构材料包含混凝土、石材、水泥、复合材料、陶瓷等;装饰材料有油漆、各色瓷砖、涂料、贴面、镀层等。根据建筑材料的性能将其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其中有机材料属于天然材料,同时也存在人工合成的材料,无机材料包括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同材料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从材料的用途上还可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即承重结构用途材料和特殊用途材料,承重用途材料有混凝土、钢铁、砖、石、砂浆等;特殊用途材料有防锈漆、吸音板、彩色水泥、耐火砖等。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作为重要物质基础,其质量优劣会对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坚固性、耐久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整体费用中建筑材料费用所占比重较大,所以要严格把控建筑材料的组成、原料、特性,只有通过层层筛选把关的材料才是经济合理、高质量的材料。此外,同一类型的建筑材料还有标号和等级之分,根据材料等级的不同,其质量标准也不同,材料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材料强度、规格、技术指标、尺寸等内容,建筑材料在出厂、验收和使用等环节中,都必须要对材料进行抽样检验,检查材料质量是否与标准相符。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管理建议

1、合理掌握建筑材料价格变化

(1)完善材料监督制度,合理控制材料价格

建筑工程施工中所引进的建筑材料必须由专业的质量检测人员严格把关,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材料坚决取缔,杜绝违规操作行为的发生。建筑材料质量监督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发展,所以建筑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建筑材料监督制度,将该项工作彻底落到实处。对于建筑材料价格要严格控制采购成本,以低廉的价格采购高品质的材料,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总之,建筑材料价格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建筑材料管理中要将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控制材料价格的同时材料质量也不容忽视,建筑材料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如违反国家规定则不可入场使用,为做到万无一失,材料使用单位还应对材料进行二次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材料运输成本合理化

建筑材料的运输费用在建筑成本中占有重要位置,运输成本降低是降低建筑材料成本的有效手段,同时对于建筑企业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运输成本合理化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考虑,在订购材料时要全面考虑到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能否满足材料采购方案,在价格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应就近采购并合理安排采购线路。

2、严格把控建筑材料质量关

(1)严格控制检测,提升检验人员工作水平

对于建筑施工中所使用的水泥材料,在进场时要严格按照检测标准对水泥质量进行检查,仔细检查水泥材料的质量检测报告和合格证,只有出示合格证才能够确保水泥材料质量,在监测时要认真核对,如发现假冒商品要立即退货,坚决不允许其进场。钢筋作为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其与水泥材料有所不同,钢筋在装载时很不方便,需要专人检测钢筋标准,如有不符合要求钢筋投入生产,则会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此外,对检验人员也要严格要求,所有检验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工作人员要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避免各类问题的发生。

(2)材料购买计划

在建筑施工中为提高建筑材料购买率,要选择购置高质量、低成本的材料,所以购买前的采购购买计划很重要,要制定有效的购买方案。购买建筑材料前,需由专业人员对材料市场进行调研,有利于低价高效购买建筑材料。

(3)建筑材料检验

建筑材料在入场时需检测两个流程,第一,严格检测建筑材料质量,确保建筑材料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保准,杜绝劣质建筑材料投入建筑工程使用,同时重视起建筑材料的二次检测,以确保投入建筑中材料质量。第二,建筑施工中,应由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对施工进程和标准进行检测,如发现违反要求要立即纠正。

3、加强建筑材料存放及发放管理

首先,建筑材料在建筑施工中要有专门的存放库房,做好建筑材料的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库房要符合相关存放标准,否则会对建筑材料质量产生影响,从而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如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要存放在避免雨淋和潮湿的位置,钢材如果受到雨淋或堆放在潮湿地方,钢材则会被锈蚀氧化,这样便降低了钢材的使用寿命,如果水泥材料被雨水冲淋,则不仅仅是降低其使用寿命,水泥材料则无法再使用。其次,建筑材料要清楚标识,并对其进行分类存放。建筑场地的建筑材料较多,相同材料还存在不同规格,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的种类有十余种,同时钢材还有带肋和圆钢之分。水泥材料有带有r与不带r、标识高低之分、立窑、硅酸盐、悬窑、矿渣之分,根据建筑物浇灌部位的不同,其水泥设计的标号也是不同的,切记不能混用及错用。最后,实行先进先出、推陈储新原则。对于建筑材料的发放,无论是分公司、项目仓库还是项经部所发放的,都要严格按照先进先出、推陈储新原则实行,项目部物资耗用要根据分部和分项工程的核算,实行限额领取材料制度,施工前由项目施工人员按照栏目要求开签限额领料单。对于用量较大和贵重的物品,要根据使用的实际情况,凭领料小票多次发放,如遇易破碎物品,则要由材料员发放时详细验交,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确认。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分析不难看出,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材料管理是降低建筑施工成本和控制的有效途径。只有将材料管理工作做好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确保建筑工程各项工序有效进行,从而降低建筑材料损耗,减少施工成本,将建筑企业的有效收益提高。因此,只有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工作得到不断的完善,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完善建筑材料管理方法,才能强化项目管理条件,提升建筑企业管理意识,进而确保建筑项目的低消耗、高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马赟.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的具体策略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20:52.

[2]林学海.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02:271+325.

[3]杨明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人为失误分析及人的可靠性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第3篇: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成本控制

一、材料的成本管理要点

(一)制度控制

树立“先算后用,节约有奖,浪费扣罚”的风尚,建立限额领料制度、余料回收奖励制度、节约提成的激励制度;强化现场工程材料预算、计划和进场验收制度,对商品砼、钢材、水泥和砼砌块等大宗材料应有专门采购收料制度,确保质量合格和数量准确;建立常用小器具和废旧料管理制度,建立收集和处理制度。

(二)限量控制

施工项目的工程材料费一般要占工程总成本的60%左右,显然材料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头戏。材料控制主要靠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采用精益的管理原则,减少二次搬运;对材料的领取做好管理工作。

(三)主材料控制

施工索赔是由于业主或其它方面的原因,致使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付出了额外的费用或造成损失,施工单位通过合法途径和程序,要求业主偿还其施工中的费用损失。

二、材料供应与管理

(一)掌握建材方面有关的法规及有关条文

在我国,政府对大部分建材的采购和使用都有文件规定,其中主要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砌墙材料、石材、胶合板实行备案证明管理。根据文件精神,工程项目部要对每天进场的主要物资按规范填写《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使用综合台帐》,需要建立单位签字,交易数量必须覆盖实际使用量。

(二)通过市场调研,认准合格材料

考察调研的范围首先应是生产经营厂商。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

考察调研的另一个范围是建筑业界。一般来说,真正质量过硬的材料会得到建筑界的认可,质量低劣的材料会被人唾弃。通过了解建筑业界,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材料生产厂家的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情况。

(三)把好材料的进场检验关

建筑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应商索要其“防伪备案证明”。材料检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检验工作。

(四)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施工过程是劳动对象“加工”、“改造”的过程,是材料消耗的过程,称为“牺牲”过程或使用过程。使用过程中妥善保管进场的物资,严格、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降低消耗,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内容如下。(1)了解工程进度要求,掌握各类材料的需用量和质量要求。(2)了解材料的供应方式。(3)确定材料管理目标,与供应部门签订供应合同。(4)作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5)作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及有关任务的准备。

2.施工中的组织管理工作:是现场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标的实施阶段。(1)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2)履行供应合同,保证施工需要。(3)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4)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5)组织料具的合理使用。

3.施工收尾阶段:施工即将结束时,现场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收尾工程,清理料具。(2)组织多余料具退库。(3)及时拆除临时设备。(4)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

(5)进行材料结算,总结施工项目材料消耗水平及管理效果。

三、材料价格管理

(一)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

掌握市场信息,就是广泛的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所采集的价格信息,必须切合市场的实际情况。

(二)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

运费支出是构成材料采购费用的重要因素,节约运输费用,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因此应从材料订货时考虑运输距离远近的问题。

(三)采取合理的采购模式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广泛吸取诸多建设单位,对于采购供应模式,我们总结了如下三点内容:

1.施工用主要材料由甲乙双方共同采购,其材料质量由甲乙双方共同控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权拒收、拒用。

2.材料的价格主要由业主方依据市场行情确定,承建方、监理单位可广泛参与。

3.工程结算时,材料价格以实购价(含运杂费)为基础,采取加权平均法的方式计算。少数由承建方自行采购的辅材则执行信息价。

这样做使供货、保管、使用一体化,减少甲乙双方的扯皮情况;业主方可以降低部分材料价格,降低工程造价;当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供应模式。

四、材料存放发放管理

材料购回至使用是有一定时间差的。在这段时间内,应加强材料存放管理,不能因保管不善而降低使用寿命。主要应注意两点:

其一,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

其二,标识清楚,分类存放。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绝不能错用、混用。

另外对于材料的发放,不论是项经部、分公司还是项目部仓库物资的发放,都要实行“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核算、严格实行限额/定额领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不可缺项。

第4篇: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控制;材料管理

在当今这样一个经济腾飞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感叹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虽说有人为的因素在里面,但是实际上也映射出工程建设的巨大成本,这里面我们不得不说的就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材料。毫无疑问,在建设一个工程之前,房地产家们首先考虑的就是节约材料,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依靠这种办法来增加收益。那么,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房地产家们的世界,看看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对材料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从而降低成本的。

1.建筑材料管理

1.1材料存放发放管理

1.1.1专门库房,妥善存放

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钢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湿的地方或被雨淋,会很快被氧化锈蚀,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冲淋了,那根本是不能使用的。

1.1.2标识清楚,分类存放

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几十个品种,又有圆钢和带肋之别;水泥有标号高低之不同,又有带R与不带R、硅酸盐、矿渣、立窑、悬窑之别,建筑物的不同浇灌部位,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1.1.3“先进先出,推陈储新”原则

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核算、严格实行限额/定额领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不可缺项。对贵重和用量较大的物品,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凭领料小票分多次发放。对易破损的物品,材料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并由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认可。

1.2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施工过程是劳动对象“加工”、“改造”的过程,是材料消耗的过程,称为“牺牲”过程或使用过程。使用过程中材料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检查、保证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妥善保管进场的物资,严格、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降低消耗,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1.3把好材料的进场检验

建筑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应商索要其“防伪备案证明”。材料检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检验工作。重点工程、重要工程的主要建材应委托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

1.4通过市场调研,认准合格材料

考察调研的范围首先应是生产经营厂商。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是属于一般、中档还是高档等。

考察调研的另一个范围是建筑业界。通过对建筑业界的了解,获得的信息更准确、更细致、更全面。一般来说,真正质量过硬的材料会得到建筑界的认可,质量低劣的材料会被人唾弃。通过了解建筑业界,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材料生产厂家的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情况。

1.5采取合理的采购模式

1.5.1施工用主要材料由甲乙双方共同采购,其材料质量由甲乙双方共同控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权拒收、拒用。

1.5.2材料的价格主要由业主方依据市场行情确定,承建方、监理单位可广泛参与。业主方主要以招标的方式确定材料价格,也可以直接走进市场,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

1.5.3工程结算时,材料价格以实购价(含运杂费)为基础,采取加权平均法的方式计算。少数由承建方自行采购的辅材则执行信息价。

这样做使供货、保管、使用一体化,减少甲乙双方的扯皮情况;业主方可以降低部分材料价格,降低工程造价;当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供应模式。

2.建筑材料控制

对于一项工程而言,材料的控制贯穿于整个工程发展的始终,因此,对于材料的控制也是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的。它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材料成本控制、材料效果控制和材料回收利用。

2.1材料成本控制

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水泥和钢筋,因此,如何控制混凝土的比例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只有在做好了预算之后才能尽最大可能减少成本。一般来讲,资料的成本是取决于多方面的,包括资料的质量、数量、购买地等等。万事开头难,也只有将资料的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围的时候,将来获得的收益才可能会更多。

2.2材料限量控制

施工项目的工程材料费一般要占工程总成本的60%左右,显然材料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头戏。材料控制主要靠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采用精益的管理原则,合理堆放现场材料,减少二次搬运;对材料的领取做好管理工作,杜绝材料的浪费。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施工人员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材料用量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

2.3材料效果控制

材料效果控制,实际上就是指如何让材料在实际运用当中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一点首先离不开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将混凝土的比例调整到最好,才能达到既不影响工程质量又能节省成本的目的。其次,还有另外一种因素,那就是工人的技术水平。也许你会问,工人的技术与材料控制又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工人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资料是否有效利用。我们不妨举这样一个例子:一旦工人技术不够好,将某一个地方的工程设计错误,那么就需要重新设计,不然无法继续实施下一个步骤。这样一来,资料就被毫不客气地浪费掉了,这样的例子着实不少,所以,对于工人的选择也很重要。

2.4材料回收利用

对于这一点,相信我们都很好理解,一件工程的结束最终当然还要回收资源。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一问题往往被我们所忽略。其实,这里的资料回收不仅包括对于那些还没有用到的资料的回收,还包括被我们所丢掉的那部分。可以想象,在如此大的工程中,就是丢掉的那部分也是具有相当大的比例的。

2.5制度控制

树立“先算后用,节约有奖,浪费扣罚”的风尚,建立限额领料制度、余料回收奖励制度,包括“金点子”和合理化建设节约提成的激励制度;强化现场工程材料预算、计划和进场验收制度,对商品砼、钢材、水泥、砂石料、干粉砂浆和砼砌块等大宗材料应有专门采购收料制度,确保质量合格和数量准确;建立常用小器具和废旧料管理制度,扶梯、栏杆、灯架、配电箱等各种常用材料应设专人保管,废钢材、废电线等可回收材料应建立收集和处理制度。

3.结语

总而言之,对建筑的材料进行管理和有效控制是进行一项工程必须做的工作,而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造工程之前,有效地进行材料管理可以节约成本,降低消耗;而对材料进行有效控制则可以大大降低材料的浪费,从而获得最好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候辉.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材料管理与控制[J].新课程.2012年06期..

第5篇: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材料;进场验收;见证复试

在工程建设中,材料质量是否满足设计或国家产品标准,对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脊梁,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若使用到工程上就像缺“钙”的人一样,必将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且会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因此,严把建筑材料的进场验收,必将对工程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钢材进场验收

1.1 检查进场钢材的铭牌

根据产品质量法,任何产品都应有明确的标示,写明产品名称、规格、产地及产品其他信息。质量员、监理员应当对铭牌标示的规格、等级、批号、重量、生产日期等内容与材质证明书上对应的内容核对,若有矛盾之处,该批钢材不应进入施工现场。特别是螺纹钢,其材料上标有明确的厂家代号、级别、规格等信息,这些信息必须与铭牌、材质证明书上的内容相符。同时还应对其外观质量( 如有误裂纹、锈蚀及直径) 等内容进行检查,进口的钢材还应检测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在对材料的基本信息和外观质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卸货,这样就避免因卸货后其不符合要求重新吊装退货的麻烦和经济等损失。

1.2 见证复试

目前我国对钢材的进场验收实行二次报验制度,即进场报验和见证复试报验。进场报验通过后及时见证复试,当复检结果是合格的可再次向监理等单位进行报验后方可使用。1) 若复检部分指标不合格的且符合加倍检验条件的可以见证加倍复检,若加倍复检合格的报请监理后可以使用。若加倍复检该指标仍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必须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在其见证下退场。2) 若复检结果一次性判定为不合格的材料,及时报请监理在相关单位和人员见证下退场。

2 混凝土进场验收

混凝土目前在我国大多地区实行集中搅拌或预拌商品混凝土制度。可以说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相对有了一定的保障,但也不容乐观。

2.1 对搅拌站的考察

在预订混凝土前应组织监理、建设等单位的专业人员对混凝土供应单位的生产资质、生产能力、生产水平、相关设备的鉴定认证、材料的使用管理、复检情况、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质保体系等情况做详细的考察。

2.2 混凝土拌合物的材质证明的检查

混凝土拌合物进场后应检查供货运输票据( 交货单) ,核对混凝土的生产单位、混凝土强度等级、出料时间及到场时间等内容,并检查该批混凝土的材质证明书( 碱集料评估报告) 、配合比通知书及相关材料的复试报告等是否满足订货或设计要求。

2.3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检查

第一车到场的混凝土必须及时抽查坍落度,其坍落度应符合设计及订货要求。所测混凝土坍落度不合格的,对该车混凝土进行二次测试,若二次测试坍落度仍不合格的,该车( 该批次) 混凝土不能用于工程上。其后进场的混凝土应加大比例抽检其坍落度。若坍落度检测值比较稳定,应按比例( 或施工方案) 对进场的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抽查。进场的混凝土拌合物应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骨料级配不符合设计或使用要求等现象。不同车次运输的混凝土色泽应当一致。

2.4 混凝土外加剂及水泥最低含量的检查

冬季施工的混凝土,还应当对配比中的外加剂进行考察,以及冬施混凝土中水泥最低含量应当符合冬施技术规程的要求。混凝土进场时还应当对混凝土的出罐温度进行检查,能否满足订货或冬施等要求。

3 水泥的进场验收

水泥作为一种胶凝材料,被广泛的运用于建筑工程中,加强对水泥的进场验收和使用过程控制至关重要。1)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17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 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 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在非素混凝土结构当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2) 见证检验方法。取样应有代表性,可从 20 个以上不同部位或20 袋中取等量样品拌和均匀,重量不少于12 kg,分成两等份存储到防潮容器中,一份送验,一份密封保存备复验用。

4 电线、电缆等材料的进场验收

电线、电缆、导管等材料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功能性材料。不合格的电器材料使用寿命短且易造成电气短路,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1) 进场的电气材料应按批检查其合格证( 标有生产许可证号) ,安全认证标志、质量检测证明文件等。外包装完好,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电缆无压扁、扭曲等。2) 在包装及相关检查合格后,应对导线截面积、电阻值进行见证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3) 对 PVC 电线管主要检查其壁厚、韧性和阻燃性能;如果是钢管应主要检查内壁是否有毛刺,且镀锌层是否完好。对其质量有疑义时,应当见证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

5材料的管理措施

5.1加强对施工单位材料堆放场地的管理。材料的堆放符台施工组织设计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 f 要按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进场日期(批次)分别堆放,并插上醒目的标牌区分,不同规格的材料应有隔断,不许混杂;待检材料必须插上醒目的待检标牌,严格区分台格材料和待检材料;不合格材料必须立即插上醒目的不合格标牌,标出出场日期,限期清出现场,防止错用。监理人员要加强对材料堆放现场的巡查,发现材料堆放混乱,规格混杂,应立即发出监理通知单,停止不明材料的使用。待整改合格,搞清材料情况后,恢复使用,必要时应重新取样检测。

5.2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预报制度。施工单位一般按材料进场计划组织材料进场,监理应要求其提前一天书面通知监理,以便安排见证人员见证取样送验。进场材料插上待检标牌,标明品种、规格、数量、进场日期,没有书面通知,不经监理认可的进场材料,要清出施工现场。材料进场情况应记入当日的监理日记,材料进场预报制度是及时掌握材料进场情况的重要措施,一定要严格执行。

5.3重视对材料登记台帐的管理。监理工程师要定期检查施工单位的材料登记台帐,台帐应记录材料品种、规格、数量、进场日期、质量证明文件及编号、见证人、取样人、测试报告及编号。检查情况应记监理日记,监理也可自己建立材料登记台帐,将有关资料输入电脑,对材料质量进行监控

6 结语

建设工程是由不同品种、性能的建筑材料经一定的工艺、工序组合出来的产品。为此,工程建设各责任单位严把建筑材料的进场检验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王建平.浅谈项目工程材料的管理[J]. 山西建筑. 2010(22)

[2]杨昌明.浅析工程项目质量管理[J]. 山西建筑. 2010(15)

第6篇: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范文

关键词 建筑材料;管理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5-0036-02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的总称,是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1]。建筑材料管理是指对各种建筑材料在流通和再生产过程中的供应与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有效管理,不经能够提升建筑成品的质量水平,同时还能够降低建设成本。因此,在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建筑材料管理能够为企业赢得更快的施工速度、更高的工程质量、更高的经济效益,极大提升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

根据材料在工程建设不同阶段作用,可将材料管理分为建筑初期的采购价格管理、材料使用过程中的供应管理以及建筑工程后期的存储管理等。

1 材料供应管理

1.1 充分掌握工程材料法律法规

充分掌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建材采购和使用的相关规定,以及《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使用综合台帐》对进场物资的流程规范。严格按照行业法规进行建材的检验、采购、使用和管理[2]。

1.2 材料采购过程中的管理

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须严格把握材料质量这一关。因此在材料采购初始阶段,需考察材料的生产经营商的相关资质,审查生产经营主体的经营手续和经营能力,以及生产企业售后服务情况。对该企业生产的相关材料的质量认证进行考察,严格控制采购材料的质量档次。同时,收集该企业建材在建筑业界的口碑、该企业的信誉、售后等信息,通过建材的实际使用者的信息对企业能力及其生产的材料进行甄别,鉴定。

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材料购买数量的问题,对于不能实现随需随购的材料,应进行分批采购,计划储存。对于能够实现零星购买的材料,可以不必批量购买,从而减少存储开支。因此应尽量对材料的数量和采购方式进行合理规划,使经济效率达到最优,从而降低材料使用成本。

在材料价格管理中,采购模式的对材料成本的影响不容忽视。合理的采购模式在材料价格控制、材料质量控制以及材料运输费用控制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对于建筑企业各个部门,分别设有自己的采购人员,因此其采购批量小,管理不方便。而采用集中采购模式,使采购、储备、配送过程的管理更加方便,集中采购由于采购数量的增加,使采购成本相对降低。

建筑施工过程中,应根据采购物资的特性,建立多元化的采购模式。对于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的物资,应采用战略伙伴的采购模式,这样可以降低采购风险,缩短采购周期。对于种类繁多、价格多样的材料,应采用竞标采购模式,这样既能保证所采购材料质量上的优势,又能保证材料价格上的优势,同时使采购行为更加规范化。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建立良好质量口碑的供应商,可以采用定向采购的模式,确立定点采购单位,采用商家直供方式,减少中间环节的不必要消耗,同时在直供模式下,应定期更新直供单位,以做到优胜劣汰。

1.3 材料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在材料管理的起始阶段,应该了解工程整体流程进度安排,掌握不同时期各类材料的需求情况。及时协调好材料管理相关部门并签订有效合同。在材料尚未购置前做好存放场地、仓库以及运输路线的安排工作。这是材料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

施工过程是劳动主体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也是材料消耗的消耗过程。该过程为材料管理的实施阶段,首先应做好材料质量的严格把关,确保工程使用的材料符合建筑材料规定要求。其次应该根据施工不同阶段材料的需求情况,合理安排材料的平面的布置。再次,材料使用过程中应建立材料限额和余料回收的制度,减少材料的损失和浪费,使建筑成本有效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根据使用计划进行,避免材料的不合理消耗。

施工结束后是材料管理的盘点、收尾阶段,此时应该做好材料使用账物是否相符,对不相符的找出原因。对材料过程中使用出现的错误应及时纠正或追究责任,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提出审核。对剩余材料应及时清理回收,并进行退库或转移,以减少材料的浪费。

2 材料价格管理

2.1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

材料成本占建筑成本的60%左右,因此材料成本和价格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成本的大小[3]。材料价格具有不稳定、水平差异大、工程期内价格可比性差以及受工程周期跨度影响大的特点。为了有效做好材料价格的管理工作,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掌握材料价格动态变化趋势。同时应采用按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式,使材料价格在整个工程周期内保持稳定,从而消除价格波动影响。引入价格竞标承包机制,并签订相应的协议,防止价格上的纠纷。

2.2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

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用量大,如果出现调度不合理,由运输费用导致材料成本上升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材料运输费用也应作为材料价格管理一项内容。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应考虑供货地点距离施工地点的距离,在价格合理、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应尽量采购离施工地点近的企业,以减少运输成本。在施工过程的不同时期,材料的需用种类和数量不同,应将材料分时段运输,防止发生材料不必要转移额外消耗的人力、物力。

3 材料存储发放管理

对于建筑材料,在不同的施工周期所用的材料种类不同,所以对于尚未使用的材料和施工后期使用的材料等,应考虑合理存放的问题,因此材料的贮存和发放管理显得尤为重要[4]。

对于材料储备管理,应采用集中储备的方式。如果材料储存过少则会影响施工进度,如果储存材料过多,又会造成资金浪费,增加财务风险。因此集中储存能够使材料数量和结构控制在最优水平。

对于建筑材料,应建立专门库房进行存放,以免由于露天存放造成材料质量和使用寿命降低导致的建筑质量的下降。对于型号种类较多,难以区别的建筑材料,应做好标识工作并分类存放,以免引起材料混淆造成的工程质量不合格和材料浪费等情况。

对材料的发放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材料不良使用等造成的浪费情况。在材料发放管理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发放管理制度,对于按定额使用的材料,应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并采用分时期分批次发放的方式。对于单产单进的材料,应根据当前时期的使用情况,建立材料发放计划。对于易损耗、已维修的材料,需采用交旧领新的发放方式,若造成丢失的需要进行折价赔偿,以降低材料消耗。对于发放的材料的去向及使用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及时回收剩余材料,避免造成损耗和浪费。同时材料发放员应建立详细的材料发放档案,有效监督材料的发放情况。

4结论

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建筑材料作为建筑成本的主要部分,需要进行严格监管和控制。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管理探究,分别从材料采购管理、材料价格管理和材料储存发放管理方面提出了以下几项措施:

1)掌握国家建筑材料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建筑材料采购的质量和价格,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采购模式,以提高建筑质量。

2)对材料价格管理,需充分利用市场价格信息,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采购价格,同时根据施工情况合理安排材料的调度,以降低材料成本。

3)建立严格的材料存储发放制度,根据材料质地和具体要求采用集中储备、专门储备和分类储备等方式。对于材料发放管理,以严格管理制度为约束,并建立详细的材料发放档案以备查用。

参考文献

[1]黄汉文.论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0:133-134.

[2]《建筑施工手册(第4版)》编委会.建筑施工手册[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第7篇: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材料管理;成本控制;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在工程建设中对材料的管理可以从材料的计划管理、采购管理、现场管理、成本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控制。搞好材料管理对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材料的计划管理

材料管理在建筑工程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材料购买前的计划管理是材料管理的关键环节,因此,制作好材料计划非常重要。编制材料计划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是控制成本的依据。比如说,一项工程只根据总量控制来编制采购计划,如果一旦管理不善,很可能会出现材料已用完,而项目未做完的问题,相反,如果说材料过多,出现剩余则会对材料造成很大的浪费。

在材料购买前,一定要按照项目编制材料的设计要求进行购买材料,根据实际情况购买材料的种类和数量,材料一定要符合建筑设计要求、结构要求、材料的规格、型号、强度、生产日期、产地,不仅要保证材料的质量,同时还要满足建筑材料具有抗震、防火、节能环保等功能。

材料的计划管理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对编制人员的要求也非常高。材料计划管理要求编制人员除了熟悉定额及现场情况外,还要对施工工艺有所了解。为了避免对材料的浪费,购买材料前还要根据施工场地的大小确定各种材料的堆放方式。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每次购买的数量、分几批购买等,这些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及施工进度进行详细的安排及部署。

二 材料的采购管理

首先,根据材料的采购计划对材料市场进行调研,审核材料生产经营单位各类手续是否齐全,并实际考察企业单位的生产规模、诚信观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对材料市场调研考察时主要是考察企业的质量体系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占什么位置,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对材料更准确、全面的信息。

其次,企业应通过市场调研对材料的采购价格进行有效控制,了解市场价格,对材料的选择要货比三家,选择经济实惠的材料。对材料的采购不仅要考虑材料价格,还要考虑材料的运输成本,要合理的组织运输,对材料采购时的运费要进行合理的控制。如果是材料价格一样的情况下,要就近取料,并合理确定进货的数量及批次,以降低运输成本。

最后,材料进场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应商索要国家规定的有关质量合格及生产许可证明。项目采用的设备、材料应经检验合格,并符合设计及相应现行标准要求。材料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才能承担检验工作。采购产品在检验、运输、移交和保管等过程中,应按照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要求,避免对职业健康安全、环境造成影响。

三 材料的现场管理

1.材料存放管理建筑材料应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应避免潮湿、雨淋,防爆、防腐蚀;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有几十个品种,水泥有标号高低之分,品种不一,各种构配件品种繁多,所以各种材料应标识清楚,分类存放。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材料堆放在施工现场时要整齐有序,不仅方便利用,给工人施工环境也带来方便。

2.材料发放管理对材料的发放也是有一定制度的,不管是项经部、分公司还是项目部仓库物资的发放,都要实行“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核算,严格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材料的领取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签定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不可缺项。对于用量较大的、贵重的、可以凭领料单多次领取与发放,对易易损坏的物品,材料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并由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认可。3.施工中的组织管理这是现场材料管理的实施阶段,主要是对现场材料的堆放布置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做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的准备。掌握施工进度,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在施工需要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现场材料进行验收。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物资丢失,对施工的余料进行退库并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

四 材料的成本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要明确工程成本控制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在工程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内容一般包括制度控制、限量控制、主材控制、材料索赔控制。1.制度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限额领料制度,对材料的利用要先算后用,建立合理化的节约激励制度,强化现场工程材料预算、计划和进场验收制度,对各种材料应建立专门采购收料制度,确保质量合格和数量准确,并建立对废旧的管理制度,对废钢材、废电线等可回收加工,对材料进行二次利用。 2.材料限量控制

施工项目的工程材料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材料限量控制主要靠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放现场材料,减少二次搬运,对材料的领取做好管理工作,杜绝材料的浪费。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推广使用降低材料用量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有效控制材料成本。

主材控制

在建筑施工中,主要材料贵重稀有,因此要加强对主要材料的控制,避免对材料的浪费。主要材料包括商品混凝土、钢筋、模板等各种材料。目前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厂家并不是很多,再加上施工中如果对商品混凝土的厚度控制不好,很可能会造成对混凝土的浪费。 目前钢筋应用超量问题非常严重,施工人员为了应付钢筋验收,只知道多放钢筋不会造成质量问题,造成超规范放置。针对钢筋用量严重超标现象,项目部应加强管理,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按图纸进行检查,多放要加大惩罚。现场要加强模板的进货数量、规格尺寸控制,应根据进度安排、房屋类型来配置模板,模板规格根据结构模数定,要进行模板翻样的审核工作。考虑周转利用,旧模板可以制作成定型模板,进行重复利用。拆模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并深脱模油,处理好模板安装与拆模的技巧,控制模板拆模的损耗。因此,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施工主材料的控制与管理。

4.索赔控制

施工索赔是由于业主或其它方面的原因,致使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付出了额外的费用或造成损失,施工单位通过合法途径和程序,要求业主偿还其施工中的费用损失。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一定要增强索赔意识,加强索赔管理,做好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存工作,以为发生索赔事宜时提供真实的数据资料。

结语 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搞好材料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中,必须完善材料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抓好材料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材料质量和价格管理细则,确保建筑材料质量及有效控制材料价格,从而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参考文献

[1]欧阳发朝;李照军.浅谈工程项目中建筑材料管理.科技致富向导.2013-05-25.

[2]盖健.浅析建设项目中对建筑材料成本的控制.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7-12-25.

第8篇: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材料管理;质量控制

一、材料管理目的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目的就是以价廉物美的,材料满足施工和生产的需要,并在过程中检查,保证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且把工程和产品的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妥善保管进场的物资,严格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降低消耗,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二、材料流程管理

1、掌握建筑工程所需材料方面的相关法规与规范。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砌墙材料、木材等实行备案证明管理,工程项目部要对每次进场的主要物资按《进货检验大纲》等规范进行验收,并按要求填写《工程材料进货检验记录表》,按要求输入成本管理软件,且需要建立签章制度,交易数量必须满足实际使用量。

2、制定材料员的岗位职责,如部分施工单位实行项目为主采购管理的,施工现场材料员是指采购员及保管员,采购员要及时与现场施工材料人员进行沟通,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施工员编制的材料用料需求计划而制订采购计划,进而采购到既合格又经济的材料。采购员在采购前要了解材料市场价格方面的信息,根据材料特点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从而尽可能降低采购成品。采购的材料要有出厂合格证、合格检验报告、质量保证书等质量证明资料,销售材料的单位要经过认证,有些材料要有“三证一标志”,运输时要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以免受潮、损坏。材料保管员在组织材料进库时,要先验收合格后才允许入库,入库的材料要科学地分门别类堆放、保管,要防雨雪、防潮、防锈、防水、防碰撞,并建立完善的材料出入库手续和材料的管理制度。

3、加强业务培训。由于建筑业快速发展,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规范的推广执行,所有的管理人员的数量、水平已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急需补充人员,提高专业水平,因而业务培训的力度必须加强,其业务水平和管理工作的好坏,已成为建设项目能否有序、高效、高质量完成的关键。

三、施工前的材料供应管理

1、准确了解工程进度要求,掌握各类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提高施工估料的准确性。施工估料是工程项目现场材料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其估料方法推行单纯图、排版图,所谓单纯图就是以工程项目的工艺流程或系统图为基础,根据平面、侧面的布置及音容走向所勾画的单纯示意图,能直观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材料等,不单主材,所有辅助材料的估料也必须有计算依据、计算过程书,采取这种方法施工估料才能把好现场材料成本管理的第一关,同时,施工技术管人员除了熟读施工图纸,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外,还必须将自己的施工估料意图灌输给班组,以单纯图、排版图的形式做好用料交底,防止长料短用,优料劣用,做到物尽其用,杜绝浪费,把材料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2、由于最近建筑材料市场呈现供不应求趋势,钢材、 水泥两大材料尤为严重,市面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要把好供应商评审关,凡是对计划进场的材料, 采购前都要对其生产厂家资质及质量保证措施予以审核,通过缜密的市场考查,认准合格材料,获得的信息更准确,更细致,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材料生产厂家的企业信誉,产品质量、经营手续、经营规模、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情况,然后再对订购的产品样品要求其提供质保书,根据质保书所列项目对其样品质量进行再检验。样品不符合规范、标准的,不能订购其产品。

3、把好材料的进场检验关,做到“一要、二核、三看、四验”,“一要”即向供应商索要“试验报告单”和“到货通知书”和“防伪备案证明”;“二核”即核对品种、标号、质量;“三看”即通过目测看外观质量、点数;“四验”即重点工程、重要工程的主材应委托质量监督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

4、把好材料价格管理关。采购材料要遵循“质优价廉”的原则,采购模式要做到“供货、保管、使用”一体化,其采购流程:掌握市场信息―制定采购方案―业主招标确定材料价格―合理安排运输―工程结算。

掌握市场信息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等进行价格信息的采集、调查过程。业主方主要以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材料价格,也可以直接走进市场,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确定采购地点,制定采购方案,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倒运和装卸费用。工程结算时,材料价格以实购价(含运杂费)为基础,采取加权平均法的方式计算。

四、材料存放发放管理

材料的存放,一定要严格按照材料的性能要求,不能因管理不善而降低使用寿命,针对市政工程的主要材料,应注意:

1、力求做到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如水泥的存放,贮存水泥的库房应注意防潮、防漏,存放袋装水泥时,地面垫板要离地30M,四周离墙30M,袋装水泥垛不宜太高,以免下部水泥受压结硬,一般以10袋为宜,如存放期短、库房紧张、高不宜超过15袋。

2、水泥贮存应按照水泥到货先后,依次堆放,尽量做到先存先用,水泥贮存期不宜过长,一般为3个月,3个月以上为过期水泥,存放期愈长,强度降低值愈大。

3、标识清楚,分类存放,如钢材有诸多规格,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材料的发放,要遵循“先进先出,推陈出新”的原则,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结算,严格实行限额/定额领料制度,领料人员要认真填写领料单,仓管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并由领用双方凭证上签字认可。

五、材料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对进场材料进行管理,这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的必然要求。

1、施工前的准备,这是现场材料管理的开始,为材料管理提供必要材料,了解工程进度要求,掌握各类材料的需用量和质量要求,做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作好场地、道路等设施及有关任务的准备。

2、施工中的组织管理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标的实施阶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保证施工需要,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浪费,防止丢失,组织机具的合理使用。

3、施工收尾阶段的材料管理。材料的回收是施工项目材料成本管理不可忽视的最终环节,除对剩余材料的规格型号进行分门别类外,还应注意材质的偏差,以利再用,严禁收尾工作中的随意浪费现象。材料管理人员要及时进行材料结算,总结施工项目材料消耗水平管理效果。

结语

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应从材料质量、材料价格、材料运输、材料存放、材料出库等管理环节上做文章,只有严格完善规范材料验收和领料制度,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损耗,才能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材料消耗和节约工程成本,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第9篇: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范文

对材料的实体进行数量和质量的检验是项目材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进场材料的质量、数量,进而关系到本工程的质量和成本。要确保质量完好、数量准确,必须对进场材料进行认真细致的验收工作。正确地进行材料验收工作会为材料出入库、保管、使用建立良好基础,是材料建账和货款支付的前提。在验收时将进场材料实际状况查清,才能剔除残次不合格产品,才能提供准确的数量和质量;正确地进行材料验收工作会对进场材料的质量起到监督作用,验收工作实际是对材料产品质量、包装和运输情况的全面考核。在验收中发现的一切质量问题,都可以解决在问题的初始阶段,避免造成重大损失,正确地进行材料验收工作为材料的报验提前提供及时、准确、真实的依据。

二、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的验收

对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保证资料、质量验收,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如实反映材料当时的实际情况,并真实、准确记录。验收人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严格按制度、规定、标准等认真进行验收,对验收结果负全部责任。对应当落地验收的物资必须落地验收,严禁车上验收;对应当量方验收的材料必须每车量方验收;对应当抽检重量、数量和尺寸的,如袋装的白灰、外加剂等。电缆电线等必须抽检对有质量问题的进场材料有权拒绝验收。

(一)材料验收程序

1.做好验收前准备工作2.核对材料进场票据3.检查实物(1)外观验收①按合同规定标准及相关国家规定标准等验收外观;②材料包装。包装是否符合合同规定、有无破损;③材料标识、生产厂家、执行标准、规格型号、生产日期;④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材质报告等齐全;⑤材料有无变形、破损等现象。(2)数量验收①按合同及进场计划量验收;②需要按理论重量计算的按规定方法计算;③开箱清点。抽检数量、重量、长度,核对规格型号、合格证、说明书等。(3)质量验收。①按合同规定标准,样品标准,相关国家规定标准等验收质量;②收取材质证明等文件;③及时报验;④及时退货,不合格、不符合现场使用条件、多余材料及时退货。

(二)进场材料分为两类,一类为直接进入施工工地材料,这类材料不易损坏。受环境影响较小,或立即就要投入使用。另一类为不直接进入施工工地而进入库房临时储存的材料,这类材料易诱蚀、变质、遗失,受环境影响较大且不必立即投入使用。在材料进场前,材料员要安排好各种材料的存放位置,并协助监理员、取样员等有关人员,作好现场取样的准备,并为取样员提供该材料的相关资料。

(三)材料验收管理。施工现场验收的材料包括两种:直接进入现场的材料与经过库存后再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由于材料进场形式的不同,复核验收方式也相应不同,如砂子、卵石、砌块、商品混凝土等受外界影响较小或需立即投入使用而直接进入现场的材料,质量保证资料(包括进场前抽验资料)齐全,经过现场一次复试合格即可使用,而经过库存后再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如超过存放期限或被怀疑质量发生较大变化,虽然在入库前复试合格,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二次复试,以保证其质量可靠性。施工单位搞好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是材料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环节。

三、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验

(一)质量检验

在质量检查工作中,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建筑工程的材料、结构、部位、构件和工序质量的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并将所得的结果与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各个质量特性的符合性,质量检验是质量检查工作的保证内容。

(二)质量检验原则

1.质量标准原则

质量标准的直接依据是工程合同。一般来说,业主与施工方签订的工程合同已对工程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标准做出了具体规定,它是进行质量检验的直接依据。对工程合同未做出具体规定者,则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目标和对照相应的技术规范或规定进行检验。监理工程师通过将所得的数据与厂商所提供的技术证明文件相对照,对施工方拟采用的工程材料(构配件)的质量可靠性做出有根据的判断,从而决定该材料是否可以用于该工程。

2.及时检验原则

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方的报验申请提前做出明确规定,施工方应按规定将拟用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及样品及时送交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根据图纸要求及相关规范,采用可靠、合理的检测方法进行检验,以保证所采用材料的质量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