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婴幼儿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婴幼儿心理学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婴幼儿心理学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婴幼儿心理学的概念

第1篇:婴幼儿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早期教育; 婴幼儿; 模 式

1 早期教育的概念

早期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学龄前这个阶段对儿童进行合乎科学规律的教育、训练和保育,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1]。本文所指的是:0~3岁的婴幼儿。健康的儿童以及发育不正常的儿童都是适合早期教育计划的。用于发育偏离正常或可能偏离正常的5~6岁以前儿童,特别是3岁以前儿童,又称早期干预,通过这种措施,可望使这些儿童的智能有所提高,或赶上正常儿童的发育。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给儿童的感知觉器官以丰富的刺激,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可以培养儿童的感知、动作、语言、认知能力、行为和习惯,促进儿童心理发育及智力发展,使儿童的大脑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提升儿童的智力和适应,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早期教育的依据

2.1 早期教育的科学性:近代实验儿童心理学的大量研究结果发现,从出生到2岁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阶段,新生儿一出生, 已具备听觉、视觉、触觉等,有比人们想像大得多的与生俱来的潜能,对外界刺激作出敏感的反应,也就是说具备了接受教育的条件。从脑重量看,新生儿脑重370g,6个月时为700g(占成人50%)。2岁以前增长最快。人脑中神经细胞增殖期是从妊娠头3个月至生后1岁,过了此时期,神经细胞不再复制或再生。而维持神经细胞的营养,传导等支持细胞的增殖是从妊娠后期延续至生后2岁[2]。因此要通过早期教育促进儿童心理智能发育,时间愈早愈好,最好从出生即开始。在2岁以前,良好的育儿刺激对脑功能和结构,无论在生理和生化方面均有重要影响。

生命早期神经系统有着较大的可塑性,最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和影响。而大脑发育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丰富而适宜的教育环境刺激,这种刺激,将从根本上改变大脑微观结构和整个大脑的性能,也就是说,正是婴幼儿在不断地感知和运动,才刺激大脑相应区域的生长,从而促进神经心理发育,提高智力[3]。

成熟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重组的能力,易受环境的影响已经证明这些影响可改变神经元的大小,脑结构总体重量和个别突触的数目和结构,增加或减少神经元间的连接和神经通路[4]。因此在两岁前,儿童的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未成熟的,证明了早期教育的可行性。

2.2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近期和远期影响

2.2.1 早期教育可促进婴幼儿智力发育,特别是围产高危儿,早期教育可明显改善其智力发育指数,防治智力低下。

2.2.2 早期教育有利于婴幼儿认知能力、社会情绪、个的发育[5]。

2.2.3 早期教育对儿童的远期影响。可减少日后及违法行为[6]。

3 国内外早期教育现状

3.1 美国Head Start 项目。通过在社区、医院或其他机构,由专业人员对孩子进行训练或通过专业人员对家长培训,达到最终改善儿童发育水平的目标。

3.2 目前我国大城市开始了早期教育的摸索工作,有妇幼保健院、社会机构从不同侧重点开展工作。

4 在我国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心模式

4.1 在社区内建立早期教育中心,这是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经验。英、美等发达国家有四十年的早教历程,在社区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心是成熟和成功的。如美国Head Start 项目是典型的社区模式。

4.2 在社区内建立早期教育中心,对服务人员的资质是有要求的。婴幼儿其心理、感知、动作、语言、认知能力、行为和习惯的发展,是以其身体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为基础的,所以为婴幼儿服务,从工作人员资质和背景来说,没有比医务人员更合适的了,但仅有医学背景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有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要求复合型人才才能胜任此项工作。对从事此项工作的医务人员首先要进行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知识的培训。

4.3 在社区内建立早期教育中心符合以人和家庭为中心的原则。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卫生服务必须贯彻“社区化原则”。随着社会发展,更多居民将向社会转移,城市居民80%以上的医疗问题应在社区内解决。强调以人的健康为护理中心,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工作。开展社区医疗服务有利于促进医疗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婴幼儿年龄小,所需生活照顾多,到远距离的地点去进行早期教育是不现实的,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地理位置要求:距离社区内居民住宅步行不超过10~15min。婴幼儿及其家庭成员既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又可保健,还可进行早期教育,这样使工作开展成为可行和现实。

4.4 目前因我国医疗收费制度的不合理,致使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夺服务对象,医疗资源的分配也不合理,一方面大医院超负荷运作,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招不来服务对象,我们的早教对象也是如此,愿意舍近求远到大医院进行早教或索性放弃。这需要政府做出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4.5 政府可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居民们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早教。政府可将国务院2003年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落到实处,把0-3岁婴幼儿早期养育和教育指导纳入政府的工作范畴。政府应完善社区早期儿童发展服务为切入口的综合性社会改造计划。可通过政府的投资来保证胎儿期和早期儿童的健康和教育,提高所有儿童保育的有效性,促进其身体、智力、社会和情感的发展。

5 在社区内如何开展早期教育工作

5.1 特别强调家庭积极参与早期教育,支持家长在家庭中担当起父母职责,使家长能够与早教中心配合,积极参与到对儿童的早期教育中来,特别是在生活节奏和职场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家长们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尤其是父亲,更是难得在孩子受教育的时候出现在身旁。教育研究表明,由父亲带大或参与带大的孩子独立性比较强。父爱可为男孩找到性别认同的榜样,父亲果断、坚毅的气质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如果缺乏父爱,孩子则往往表现得比较柔弱、独立性差。

5.2 让婴幼儿感受到爱和关心。著名人格心理学家Eril Erikson强调:在孩子出生的头两年中,主要为孩子建立信任感。可参照心理发展动力学理论,儿童与他们的照看人之间依恋关系形成在早期干预的任何计划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5.3 根据婴幼儿神经心理的发育规律,对孩子的大动作、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这五大能区进行科学训练,全面提高孩子的能力。

5.4 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包括卫生习惯、与人交往习惯、劳动习惯、助人习惯、思考习惯等等,这些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5.5 帮助家长为孩子建立一套坚定而有效的纪律,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低年龄孩子采取分散其注意力办法,对稍大的孩子采用人性化的纪律约束。世界著名早教专家Burton L.White认为不必要对7个月以下婴儿进行约束[7]。

5.6 医生定期对家长进行营养和保健指导。

5.7 对孩子创造性的启迪和好奇心的保护。参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它是对早期儿童教育实践进行指导的基石,为年幼儿童设计课程。对儿童在不同领域的认识以及在不同环境中的自发行为给予肯定,和家长一道培养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

5.8 给孩子创造丰富多彩的环境。可参照生态学理论,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是最有影响力的,这一理论强调多因素参与进行早期教育。这一理论, 强调儿童参加的各种不同场景,及其之间的互动。 早期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与英美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这是关系到国民素质的重大问题,我们任重而道远.我国的早期教育应向英美等发达国家学习,取其精华,在教育体制,实施模式,具体方法以及效果的评价方面不断改进,并且将其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王亚娜.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0(5):408-410.

[2] 鲍秀兰. 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95.

[3] 陈志玮,刘楚芹.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初探[J]. 中国妇幼保健,2005,14:1791.

[4] 鲍秀兰. 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95-96.

[5] Blair C Early in the vention for low birth weight,pretem infants:the role of negtive emotionality in the specialcation of effects[J].Dev Psychopathol,2002,14(2):311.

第2篇:婴幼儿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他提出,如果把17岁时所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看做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获得50%的智力;从4-8岁又能获得30%的智力;而余下的20%的智力则是在8-17岁这个时期获得的。

尽管人们对布卢姆的这个假设还有争议,但是对从出生到8岁这一时期是人的智力发展最快时期的论点,看法都是一致的。他们认为婴幼儿期、童年期最容易接受外界刺激,最容易形成大脑神经联系。

我国儿童心理学工作者也认为:4岁前,是儿童发展形象视觉和口语语音的最佳期;5岁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期;5-6岁是丰富口语词汇的最佳期;7岁是儿童品德形成的最佳期。如果在这些关键期里能对儿童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培养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教育心理学的另一角度分析,人在8岁前这一阶段经历了两次大的角色转换和环境转变,它是儿童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

两次角色转换即经历了从婴儿到幼儿,从幼儿到儿童的转换。

两次环境转变即从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以个体生活的家庭到纪律约束的以集体生活为主的幼儿园;从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幼儿园到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校班级。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好多小学生看上去活泼、顽皮、聪明、智力也正常,但就是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究其原因,就是没有适应上述两次环境转变和角色转换。已经是小学生了却仍是幼儿的心理,已经在学校正规班级了却还像在自己家一样贪玩任性。

正如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所说:“从出生到7岁是人生重要时期,儿童的习惯、语言、才能、思想、态度、情绪等都要在此时期打好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易造就了”。

第3篇:婴幼儿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或简称之为心理。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记忆和表象,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人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态度,形成各种情绪。人在生活实践中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意志活动。以上所说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各自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各人的心理过程都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有关。这就是所说的人格或个性。心理过程和人格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心理学还研究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表现。动物心理学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不仅是为了认识动物心理活动本身,也有助于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了解。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人的心理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使他攀登上动物进化阶梯的顶峰。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

发展简史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很短的历史,但却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心理学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思想,哲学和宗教很早就讨论了身和心的关系以及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王充等都有不少关于心灵的论述。

在西方,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中叶,人的心理特性一直是哲学家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成为哲学的一部分。这段时期,英国的F.培根、T.霍布斯、J.洛克等人,以及18世纪末法国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都试图纠正中古时代被神学歪曲了的心理学思想,并给予符合科学的解释。培根的归纳科学方法论对整个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霍布斯提出人的认识来源于外在世界,洛克最早提出联想的概念,这都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法国百科全书派J.O.拉梅特里在《人是机器》一书中干脆把人说成是一架机器。这些虽然不免有机械唯物论的观点,但都有进步意义。19世纪中叶,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学的威信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步生根。这时,作为心理学孪生科学的生理学也接近成熟,心理学开始摆脱哲学的一般讨论而转向于具体问题的研究。这种时代背景为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奠定了基础。

现代心理学是在1879年建立的。这一年,W.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从此宣告脱离哲学而成为独立的科学。冯特是一位哲学家兼生理学家,他的心理学实验室主要研究感知觉心理过程,所用的主要是生理学的实验技术,所以他称自己的这种研究为“生理心理学”,也称为“实验心理学”。从此,现代心理学经历了11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有过几次大的反复。最初,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或意识的科学,复杂的心理活动是由简单的单元构成的。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把心理活动分解为一些心理元素。例如,对一本书的知觉是由长方的形状、一定的大小、绿色的书皮等感觉成分相加而成的。这种看法无疑受到当时化学发展的影响。化学采取了分析的方法,化学元素才不断被发现。正因为如此,后人才把冯特的心理学体系称作元素心理学或构造心理学。冯特晚年还开展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这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先导。冯特在莱比锡招收了欧美各国大批进修生,他们学成归国后,分别建立心理学系和心理学实验室,使这门新兴的科学得到迅速推广。

冯特所创立的心理学只兴盛了三、四十年就遇到困难。问题出现在“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的科学”这个定义上。因为要承认这个定义,首先就要求承认意识的存在。但是,这不是心理学界所有的人都能同意的。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J.B.华生首先向冯特的心理学提出挑战。华生指出,心理学如果要成为一门科学,能和自然科学其他学科处于平等地位,就必须来一场彻底的革命,就要放弃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华生说意识是主观的东西,谁也看不见、摸不到,更不能放到试管里去化验,这样虚渺的东西决不能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科学的心理学要建立在可以客观观察的东西上面。人和动物的行为是可以客观观察的,因而行为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它要探讨一个刺激使有机体发生了什么反应,在什么环境下产生了什么行为。至于头脑内部发生的过程,由于只能推测,不能肯定,所以不必给予理会。华生在心理学界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行为主义运动。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在美国的中国早期留学生也产生了影响。例如,郭任远回国后便推行了行为主义,索性要把心理学改名为“行为学”。

20世纪40年代前后出现了新行为主义,强调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新行为主义者B.F.斯金纳最大胆的尝试是把行为主义原理用于改造社会。他写过一本小说《沃尔登第二》,是以日记的形式描写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这是一个集体农庄,它有极完善的社会组织,用工分计劳动报酬,完全用行为主义原理来培养训练儿童。在这个社会里没有竞争和剥削,人与人之间都能和睦相处,互相友爱,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自私和欺诈。这样一个事先设计好的社会体制避免了现代资本主义各种弊病。斯金纳把这种社会设计称作“行为工程”,并把这样一个社会的实现寄托于中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社会危机四起,人们开始怀疑美国的社会制度,向往一个理想社会,于是这本书便不胫而走。

行为主义在美国影响很大,从20年代到50年代,行为主义一直统治着美国心理学。现在看来,行为主义的理论太简单化和绝对化了,不能因为头脑中的活动看不见,就否认人的思维和意识的存在。同样,在物理学中,原子、分子、电子也不能被肉眼见到,但仍可以用仪器或其他工具进行研究。人的思维等心理活动同样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客观的研究。心理学毕竟要研究人的心理的内部过程。再者,人的社会活动极为复杂,不是简单的行为工程所能阐明的。

在行为主义兴起的同时,在欧洲又出现了两大心理学派别,一个是格式塔学派,另一个是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德国,它反对冯特的构造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其代表人物是M.韦特海默、K.科夫卡和W.克勒。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音译,意思是整体、完形。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研究人脑的内部过程,认为人在观察外界事物的时候,所看到的东西并不完全决定于外界,而是在人的头脑中有某种“场”的力量把刺激组织成一定的完形,从而决定人看到的外界东西是什么样的。当时,物理学中正流行着“场”的理论,格式塔学派则认为人的大脑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所以物理规律可以同样适用于人脑的活动。格式塔心理学还对猿猴的智力进行了研究。克勒观察猿猴如何把几只木箱叠起来,爬到木箱顶上拿到悬挂在屋顶上的香蕉。猿猴还能把棍棒连起来取得被栏杆挡住的食物。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和动物解决问题是靠突然发生的“顿悟”。格式塔学派反对冯特学派只强调分析的做法,而认为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整体决定其内在的部分。这种强调整体和综合的观点对以后心理学的发展是有益的。科学研究不应只从分析的观点看问题,整体中的相互关系是更重要的一面。

精神分析学派来源于精神病学。它给予心理学以巨大的冲击,以致在讨论心理学对象的时候不能不提到它。奥地利医生S.弗洛伊德利用催眠术和自由联想法让精神病患者回忆往事,以找出致病的原因。他发现患者的幼年经验,特别是儿童与父母的情感关系非常重要。他还发现做梦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心理矛盾,所以分析病人的梦也是一种治疗方法。弗洛伊德认为,一方面人的内在生物性的是最基本的冲动;另一方面人的社会习俗、礼教和道德又约束着这种原始冲动的发泄,将其压抑到无意识中去。意识的内容是理智的、自觉的;无意识的内容多是与理智、道德相违背的。当理智与无意识的矛盾激化,就造成神经症。为了治病就需要对病人的无意识进行心理分析。这就是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无意识”的作用。其主要兴趣在于探讨人在生活中基本的心理动机。认为人的根本心理动机都是无意识的冲动。正是这种强有力的“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在人的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根本作用。至于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则只是显露在表面的一些孤立的片断。近年的新精神分析已不再那么强调生物冲动的作用,而更为重视人际间的社会关系。在西方社会中精神病发病率很高,许多病因都与道德堕落有关,所以精神分析理论很容易被接受。

在心理学的发展上,苏联心理学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心理学是有原则性区别的。沙皇时代的俄国心理学最初也是从西欧国家引进的。但是俄国的一些生理学研究为今天的苏联心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И..谢切诺夫以大脑的反射为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稍后的В..别赫捷列夫写了《反射学》一书。接着,И.П.巴甫洛夫专门研究了条件反射。他的条件反射学说促进了美国行为主义的兴起。巴甫洛夫学说对苏联心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其理论基础之一,也直接影响了以后我国以及一些东欧国家的心理学。然而,在苏联对巴甫洛夫学说的学习曾一度出现过绝对化的倾向,排除了对其他先进科学思想的吸收。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不久,苏联心理学者就主张要把心理学建立在辩证唯物论的基础之上,试图从反映论的角度来说明心理现象。这种理论认为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的反映功能是有主动性的,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劳动和社会交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国,现代心理学开始于清代末年改革教育制度、创办新式学校的时候。在当时的师范学校里首先开设了心理学课程,用的教材多是从日本和西方翻译过来的。1907年王国维从英文版重译丹麦H.霍夫丁所著《心理学概论》。1918年陈大齐著《心理学大纲》出版,这是中国最早以心理学命名的书籍。1917年北京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1921年成立了中华心理学会,张耀翔任会长。1929年中央研究院设立心理研究所,唐钺任所长。这时,构造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等都被介绍到中国来,中国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心理学研究。在30年代前后,郭任远的鸟类胚胎行为研究,黄翼的儿童绘画研究,孙国华的新生儿行为研究,艾伟、沈有乾等人的汉字研究,陆志韦、萧孝嵘等人的心理测验研究,卢于道、汪敬熙等人的生理心理学研究,陈立、周先庚等人的工业心理学研究等都做出了成绩。1937年爆发后,北方和沿海地区的多数大学迁到西南,心理学的教学虽然继续进行,但是研究工作几乎停顿。1945年胜利后,各大学迁回原址复校,心理学研究才得以恢复。此时,全国约有10余所大学设有心理学系,其教学与研究主要受美国心理学的影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1年便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曹日昌为第一任所长。在几所大学和各师范院校设立了心理学专业和教研室。当时中国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同时学习苏联心理学和巴甫洛夫学说,开展条件反射和高级神经活动的心理学研究。中国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源泉。此时,还展开了对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的讨论,以及对西方心理派别的评述。潘菽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60年代初期,中国心理学的重点转向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中国的情况,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劳动心理学方面都进行了探讨。

然而,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曾一度因所谓“生物学化”而受到错误的批判,在“”期间又被作为伪科学而取消,直到70年代初才恢复其科学地位,重新受到重视。

80年代前后,中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杭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设立了心理学系。许多师范大学也成立了心理学专业和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的会员增至2600余人。1982年成立了中国社会心理学会,陈元晖任会长。在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等领域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开展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共创办了十几种刊物,出版了上百种书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不断为心理学提出新的任务。可以预见,中国的心理学面临着极为美好的前景。

当代心理学

几十年来,心理科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从参加这一领域的科学家和从业者的人数,以及基础研究和应用课题的数目日益增长便可以明显看到。这种发展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心理学各派之间的争论已经不再激烈,而是趋向,各家的合理思想被保留下来,使它们之间的区别缩小了。这种在心理学对象、方法问题上争论的减弱表明心理学逐渐走上成熟的道路,心理学家把更多的精力致力于专门问题的研究,在具体问题上展开学术争鸣。心理学问题被划分得更为精细,以便于更深入地加以探讨。当代心理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跨学科和多学科性质。心理学和一些邻近学科的重叠,已使它们的某些部分难于区别。心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分支众多、边界模糊的科学。心理学是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的科学。一方面,它与生物科学结合,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它伸展到技术科学领域,与计算机科学相联系,促进了认知科学的发展。心理学还研究人类个体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关于人的认知能力和个性社会化的发展观。另一方面,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心理现象。时至今日,心理学发展得更加宽广庞杂,这就要求从哲学的高度对它进行理论概括。理论心理学就是从宏观上探讨心理学的思想体系。

由于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相当广阔,不同复杂程度的心理活动可能需要不同的理论模式和研究手段,因而当代心理学是把人和动物的复杂心理活动分成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水平上加以研究的。心理学问题概略地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从生理学的水平研究各种心理现象。在早期,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方法研究动物的学习活动,提出人的心理活动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现代的生理心理学用神经生理学、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来研究感知、学习、记忆、思维、情绪等过程,目的是阐明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由于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D.H.休伯尔和T.N.维厄瑟的感受野研究,K.W.斯佩里的割裂脑的研究最为著名。休伯尔和维厄瑟在动物的大脑视觉皮层的细胞上插入微电极,当视网膜的某一部位接受光刺激时,便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大脑皮层细胞的兴奋,产生微弱的电活动,经过放大而被记录在仪器上。他们的研究发现,大脑皮层细胞对视觉刺激有精细的分工,某些细胞感受明暗刺激,另一些细胞感受圆形、尖角、边界等刺激,还有些细胞感受有一定方向的线条刺激等。与这些皮层细胞相联系的不同视网膜部位称为感受野。斯佩里通过割裂两侧大脑半球方法治疗癫痫病人对大脑心理功能的研究,发现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和思维活动,右半球主要负责图形、音乐知觉和身体的运动。以上两项研究曾在80年代初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记忆方面,人们相信既然经验可以在头脑中长久地保存下来,那么大脑的生理结构必定发生了某种物质变化,或遗留下某种痕迹。人们还设想,在识记时大脑的某些神经通路会不断地传导神经冲动,因而在这条通路上的神经元与神经元的接触处──突触膜上,必然发生生理的和结构的变化,而降低了神经冲动的传导阻力。研究发现,在记忆时随着突触的电传导的次数增多,细胞内的核糖核酸也增多,由于突触膜受体的蛋白质合成与核糖核酸的变化有关,于是认为核糖核酸就是要寻找的记忆物质。研究还发现,能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可以加速学习过程,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则阻止长时记忆的发展。这些关于记忆的脑化学研究增进了对心理过程的了解。80年代以后,中国心理学家也研究了记忆的大脑机制,以及应激状态下的脑化学变化。

生理心理学主要用动物做实验,有时也结合医疗实践进行临床研究。它采用生物科学的通用研究方法,主要是在控制条件下实施手术或使用药物的实验法。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不只有心理学家,还有神经生理学家、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家等。生理心理学有时也被列为神经科学的一个分支。

认知心理学这是20世纪60年代新兴起的心理学方向。认知心理学是从反对行为主义发端的,同时继承了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前面已经谈过,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不能研究人脑的内部过程。这种观点长期阻碍了人们对人的心理过程的了解,使心理学几乎陷于停滞状态。认知心理学突破了这一限制,以研究高级心理活动,特别是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为主要目标。这一点正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主张。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以外的其他科学对心理学发生影响的典型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起来的通信技术,特别是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出现,使心理学家看到人类认识过程与通信系统有一定的相似性,于是借用通信工程师描述信息通道的概念来描述人的认识过程。人的认知过程被看成是信息通道的输入、编码、译码、存储、提取、输出等处理信息的过程。另外,行为主义关于语言是条件反射学习的看法,经受不住后来兴起的心理语言学的冲击,以致一败涂地。心理语言学的代表人物N.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有某种先天的内在规律,是由遗传决定的。儿童所表现出学习语言的惊人的能力,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认知心理学在心理语言学的基础上,研究言语理解和智力操作,无疑扩大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认知心理学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除了应用反应时测量、记忆测验等一般实验心理方法外,还对口语记录进行分析,以了解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认知心理学根据研究结果,建立关于心理活动的认知模型。认知模型只是关于内部过程的一种假设,并不一定代表脑中的真实生理机制。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U.奈瑟写出第一本以《认知心理学》为名的书籍,心理学界以此作为这一新方向的开始。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所以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50~60年代,A.纽厄尔和H.A.西蒙把人类所具有的概念、观念、表征等脑的内部过程看作是物理符号过程。人脑是一个物理系统,脑内的活动是对这些符号的操作。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对磁场的模式或符号的操作。任何物理事件只要能用符号形式表示,就能用计算机模拟出来。因此,人类思维中的概念和符号操作可以比拟一个计算机物理系统对符号的加工处理。这就是当代认知心理学中极为重要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设。这一假设在人脑的思维活动和计算机的信息操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在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可以设计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的心理过程,特别是思维、问题解决等高级心理活动。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产生了人工智能这一新学科。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心理学家开始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汉字的学习记忆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李家治等在机器理解汉语的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取得了结果。80年代后期,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提出认知的平行分布加工模型,可能给人工智能研究带来惊人的突破。这一学科的发展前景将是会振奋人心的。当然,这不是说对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论就没有争议了。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出生到老年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人的身体和心理在时间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人的发展在量的方面的变化是明显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身高体重会增加,词汇量不断扩大,知识范围越加广阔,这些都是可以计量的。人的发展在质的方面的变化就更为复杂,也难于定量测量。人的思维、言语、情绪等心理过程都有发展的阶段性。发展心理学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并试图找出学习能力的关键期。例如儿童的言语和技能都有最佳的学习时期,一旦超过一定的年龄阶段,再学习就会更加困难了。青春期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和行为的改变。人的心理发展,不论是在量的方面还是在质的方面的变化,总是受内在生理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人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它是一个前进而不可逆转的过程。

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心理学研究角度可以把人的发展分为身体、智力和人格发展三个方面。这种划分是人为的,因为每一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而且人的发展又有个别差异。总的来看,人的心理发展是有规律性的。J.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是一种有代表性的理论。每一发展阶段都有其特有的智力行为特点。人格的发展主要是社会化的过程。这方面的发展更为复杂,主要受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比较活跃的一个分支。由于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和仪器设备,特别是录音和录像记录的使用,使得这个领域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新的发现。现在认为,儿童在婴幼儿期已经具备了一定水平的认知能力,如1岁幼儿已有很高的知觉辨认能力,3岁儿童已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人们还发现婴幼儿会进行许多过去认为是不能完成的活动。在长久以来进行的遗传和环境相对重要性的争论上,这些发现无形中造成了对先天遗传因素的重视。中国的儿童发展研究具有悠久的传统,从20世纪上半期开始便开展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近期朱智贤、刘范等结合中国的特点,进行了儿童智力和思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国际上,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研究也有很大进展,形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重要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体系不仅支配着研究工作的方向,而且在更广阔范围上影响着人们对心理发展的看法。

自从19世纪人们把儿童发展作为一门科学探讨以来,虽然都知道发展是指从胚胎一直到死亡的历程,但是以往的人类发展研究却只局限于研究某一发展阶段,很少着眼于整个生命过程。今天许多心理学家认识到,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生命的每一阶段都受前一时期的影响,同时又影响到以后的发展。一个称作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新的研究方向正在形成。它从人的生命的全程发展着眼,研究从产前到死亡的全部心理和行为变化。由于许多国家的人口都趋向老年化,老年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而这方面的研究受到重视。

社会心理学它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发生和变化的规律。社会心理学在两个水平上对人际关系进行分析,即个体和社会群体的水平。就个体来说,人从一出生就处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环境对儿童产生各种影响。儿童也对环境作出反应。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成为社会的人。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社会化过程,包括儿童的交往,言语的发展,伙伴、家庭、居住环境以及学校对人的影响,这些影响以什么规律起作用;在成人个体的交往中,又有什么社会心理规律起作用。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就是说明在人际交往中,人是如何为某种行为找出解释原因的。归因问题是当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

人属于一定的团体、阶层、民族、国家。在各种各样的群体中,人相互交往和影响,使其心理活动带有某一群体所特有的倾向性。人在群体生活中所产生的社会心理现象,如群体内部的交往结构、无形的群体规范、态度、种族偏见、侵犯行为等,都是社会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例如,社会心理学中所谓的集体就是成员比较多的一种大群体,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在这种群体中成员间不一定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而是通过某种共同的活动联合在一起的。在大群体中,风俗、习惯、传统观念对行为发挥着特殊的调节作用。大群体又分为无组织的和稳定的两种。前者是偶然地自发产生的,存在的时间相当短。在一定场合集聚起来的大规模群众动乱,足球比赛场上观众的骚动,都是这一类大群体行为的典型例子。在相当长时期中存在的稳定的群体有职业、社会阶层、民族、种族的群体。它是由具体的社会关系体系决定的,或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这两类大群体中的社会行为规律,都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问题。

几十年以来心理学一直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它以物理学、生物科学以致技术科学为榜样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程度的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的倾向。正在这个时期,西方文化中流行的人道主义社会思潮渗入心理学,出现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A.马斯洛和C.罗杰斯等人反对心理学中的机械决定论,认为传统的走自然科学道路的心理学不足以解决更复杂的人类心理学问题,特别是涉及价值观和信仰的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研究意识经验为出发点,探讨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他们认为人在自然进化过程中已获得一些高于一般动物的潜能,包括友爱、自尊、创造性以及对价值的追求等。这些潜能表现为高级需要,它们在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可能成为支配人的动机和行为的力量。自我实现能使人的这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精神病态是社会环境不良影响使人脱离自我实现的一种异化表现。心理学的任务就是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在美德的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动机的作用,它把人的特殊性和人的价值加以拔高,强调发挥人的本性,促成自我实现;然而事实上它所强调的仍然是人性的自然因素的一面,相对忽视了社会因素的作用。在我们看来,所谓的人性决不是什么脱离社会环境影响的人的内在自发力量。这种心理学是否真正找到了所谓人类自我改善的途径,还是有疑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把心理学引上了一条完全人文科学的道路,并不一定能最后解决心理学的问题。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所研究的是同一社会现象的不同方面。社会学从比较宏观、概括的水平上研究社会问题,社会心理学则是从比较具体的、微观的水平上研究人际交往活动。由于人的社会生活的极端复杂性,虽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存在着许多困难,但是从人的心理的社会制约性出发,必定能总结出人的社会心理学规律。

理论心理学它是从哲学的高度探讨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包括讨论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意识的起源和发展,身与心的关系,以及评述心理学的思想体系等。广大的中国心理学家坚持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特别重视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他们试图从宏观上总结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心理学的现况,并引导心理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潘菽对于发展中国的理论心理学作出了贡献。高觉敷等人编写了中国和西方心理学史的著作。

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认为心理活动不是物质世界以外的纯精神的活动,也不是某种物质实体。它的实质可以由四个方面去认识:①心理活动是脑的功能或作用,脑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器官。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的组织又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演进和发展的。物质的组织发展到较高级阶段就会出现新的功能。心理现象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和演化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脑的发展演化密切联系着。人脑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心理功能是在脑的生理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人脑是能够思维的物质。②心理活动是由客观事物所引起的主观反映。心理是脑的功能是指产生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而言的。心理活动同时又是由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引起的。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人便以它特有的心理活动以及相应的行为给予回答。没有客观世界中种种事物的影响和作用,人的心理活动便无从产生。另一方面,人们对事物的反映和行为并不是被动的,人是一个积极活动的主体,他与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总是受以往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形成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等个性特征所制约。③心理活动是一种主观活动,同时它和生理功能一样又是一种客观事物,具有主观和客观的二重性。说它是主观的,首先因为它总是属于一定的主体,没有独立于任何人之外的心理活动。再则,客观事物与它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处在相对地位的。具体的客观事物和它在人头脑中的主观映象确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人们的心理活动又确实具有客观性,因为心理活动终归是人的活动,人又终归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所以它是客观存在的。当我们观察一个小孩的心理活动时,他的心理活动就成为我们认识的客观对象了。可见,人的心理活动在同客观事物相对比时是主观的,当把它看作是客观事物的一部分时就具有客观性了。④心理活动与人们的生活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心理活动是因生活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生活实践中,客观事物作用于人、影响着人。人一方面接受这种作用和影响,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作用于客观事物,这就是认识它、变革它。这样,人们便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知觉、思维以及对它们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意图以及行动。可见,人的心理活动对生活实践起着调节和指导的作用,从而使人具有自觉能动性。人的心理活动还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受到检验并得到发展。当人们在一定的认识指引下从事实践活动时,如果取得成功,达到了预定的目标,那就证明这种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反之,行动没有取得成功,则证明很可能是认识有偏差,或者是由于什么别的原因。这时就需要修正自己的认识使之符合实际。在这样反复的实践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也就得到了发展。正是因为人类有高度发展的心理活动,才有自觉能动性,这是人类区别于并高出于动物而成为“万物之灵”的本质特征所在。

心理学的应用

心理学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它对人类生活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心理学家能参加解决教育、医疗、工业、商业、军事及各种社会问题。下面列举的就是心理学在一些应用领域中所形成的分支学科: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揭示教育过程和心理发展的关系,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心理的个别差异,道德品质的形成,教育者应有的心理品质等。教师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学科教学心理学研究语文、算术等课程的内容和教法,也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围。德育心理学研究儿童道德动机、道德判断的形成过程,探讨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正确信念和理想的有效途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和人材培养的重大任务。近年来,中国心理学工作者进行的一些教学改革实验,如语文和数学的自学辅导教学法等,对于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作用。

医学心理学它是关于疾病和健康的心理学研究,探讨心理因素在维护健康和致病方面的作用,并研究在医疗中医护人员与病人的行为特点。医学心理学家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特别是在精神病医院中发挥作用,他们用心理测验诊断病人,找出心理障碍的原因。医学心理学还研究精神药物的作用,探讨心理治疗的方法。病人的康复过程也是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目的是调动病人的心理因素,使他尽快恢复健康。医学心理学家也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工作,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提供指导与帮助。医学心理学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较快,心理测验已在临床诊断中应用。目前,全国的精神病医院和部分综合医院都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

工业心理学主要包括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研究现代工业中人与机器的关系,又称人机系统,这是在工程设计中使设备适应人体的活动特点,从而使工作效率达到最高。工厂的温度、照明和工作条件,航空工业中飞机座舱的仪表显示,车船驾驶系统的合理性都是工程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它还研究工业劳动中,职工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管理心理学研究职工的选拔、训练、评价、使用等人事组织问题,还研究工作动机、鼓励手段、意见沟通、组织结构、领导行为等心理学问题。这些研究的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形成和谐的工作气氛和提高工作效率。中国的工业心理学有比较久的历史,近年来在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结合照明、显示器设计、交通信号,以及工业企业的领导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效益。

商业心理学研究商业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商品流通过程中有关的行为问题。它包括市场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和广告心理学。市场心理学研究市场供求关系中心理因素的作用。消费者心理学研究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以及服务行业中消费者的心理规律,包括购买动机的分析、购买行为的特点等。广告心理学研究商标、包装、广告的设计,其心理效果的评价等。商业心理学的研究在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里很受重视,成为商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中国这方面的工作尚待开展。

法律心理学研究人们在司法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法律心理学根据不同的方面,又可分为犯罪心理学、侦察心理学、审判心理学等。犯罪心理学研究犯罪的动机及对罪犯的教育改造等问题。侦察心理学研究在侦破案件过程中所应依循的心理规律。审判心理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分析犯人供词及证人证词的可靠程度。法律心理学的另一重要分支是司法鉴定心理学。这是运用临床精神病学专业知识,对被怀疑有精神障碍的被告或其他诉讼当事人进行心理鉴定,为确定其法律责任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的法律心理学工作者,结合本国实际对犯罪的心理特点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第4篇:婴幼儿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1-0045-04

一、引言

心理学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曾经长期集中在“儿童如何认识外部物理世界”的探讨上,如研究儿童关于客体、时间、空间、因果推理等概念的发生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心理学家对“儿童如何认识心理世界”这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研究儿童如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从而开辟了“儿童心理理论”这一研究领域。〔1〕随着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心理理论逐渐成为近年来发展心理学的热门话题,研究范围不断拓展。当前,不仅仅是发展心理学家,哲学、精神病学、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文化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也都对研究儿童心理理论产生兴趣。

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需要儿童经历复杂的认知判断过程,拥有较为高级的认知能力。因为在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儿童不仅仅需要了解自己,而且必须发展对他人角色、性格和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最初表现就是从视觉等角度了解父母、同伴与自己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儿童心理理论是联系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往的重要桥梁,对于儿童今后进行有效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极为重要。〔2〕

对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机制的理论解释是心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理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心理理论能力属于不同于其他认知能力的特定领域,即具有领域特殊性,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理论论、模块论和拟化论等(Carruthers & Smith,1996; Flavell & Miller,1998; Gopnik & Wellman,1994; Moore,1996);〔3〕另一类认为心理理论能力可以像一般的认知能力一样去解释,如执行功能、心理表征等(Carlson,Mandell&Williams,2004)。〔4〕近年来,国内外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机制的研究,迄今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多种理论假设,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二、作为特定领域能力的儿童心理理论

一部分研究者将心理理论能力视为一种独立于其他发展领域的特定能力,认为其发展特征具有领域特殊性。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机制,研究者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理论。

1.理论的理论(Theory Theory)

这一理论的倡导者认为,我们关于心理的知识包含的不是实际的科学理论,而是某种日常的“框架”或“基础的”理论。研究者发现,儿童心理理论向成人发展的过程大致有三个重要阶段:首先是大约2岁时,儿童获得某种“愿望心理学”理论,以愿望来解释行为;其次是大约3岁时,儿童获得“愿望―信念心理学”理论,开始有了信念和想法,但是仍然以愿望来解释行为,信念只是处于辅助地位;最后一个阶段是大约4岁时,儿童获得类似于成人的“信念―愿望心理学”理论,由自身的想法和信念来影响自己的行为。在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过程中,经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方式类似于皮亚杰的平衡化作用机制,即经验引发不平衡并由此达成某种新的较高的平衡状态(形成新的心理理论)。

2.模块理论(Modularity Theory)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Leslie A.M.。他的许多研究是在自闭症儿童中进行的。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三个特殊领域模块化机制的连续神经成熟而获得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必需的。这三个机制分别是身体理论机制(Theory of Body mechanism,ToBM)和两个心理理论机制(Theory of Mind mechanism,ToMM)。其中ToBM发展于婴儿出生的第一年早期;ToMM1在第一年后期起作用,ToMM2在第二年开始发展。这些机制的发展决定了儿童不同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

3.匹配理论(Matching Theories)

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前提是婴幼儿必须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等价的主体地位,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相似性。通过对心理活动情境的不断观察和再认,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不断发展,逐渐获得系统的心理理论知识。

4.拟化理论(Simulation Theory)

这一理论由Harris等研究者提出。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并不赞同理论论,他们认为儿童的心理认识并不具有理论的性质。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具有某种内省性觉知,能够通过一种角色拟化过程来推论他人的心理状态,即儿童可以通过想象和在心理上拟化其他人所处的情境来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他们认为,儿童发展的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越来越准确的拟化能力。尽管人们在预测和解释行为时求助于理论,但心理拟化理论在社会认知和技能获得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不同理论的倡导者不乏支持自己观点及反对其他理论的依据,而不同的理论研究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开展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研究。虽然理论论仍是当前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但是无论哪种理论都只是解释了儿童心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方面。我们在解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时需要选择各种观点的合理成分,以便对实际的情况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

三、作为一般认知能力的心理理论

另一种观点将心理理论视为一种认知能力,并从执行功能和心理表征等方面对其发展机制进行研究。

1.执行功能和抑制性控制的研究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是一种复杂的认知结构,指那些对个体的意识和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各种操作过程,例如自我调节、认知的灵活性、反应抑制、计划等等。它主要包括工作记忆、抑制性控制以及认知转换三个要素。其中抑制性控制(inhibitory control)作为执行功能的核心成分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Hughes,1998)。〔5〕

由于学前期是儿童心理理论迅速发展的时期,而以抑制性控制为核心的执行功能近年来被认定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研究学前儿童抑制性控制能力的发展及其特征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

抑制性控制是指在完成某项认知任务、达到认知表征目标时,对无关刺激所引起的反应进行控制的能力。抑制性控制在决定多种心理过程如何协同工作以成功完成一项任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执行功能的发展有助于解释个体的认知能力(智力、注意、记忆、阅读理解)和个体在多种皮亚杰式任务上的表现。此外,它也涉及儿童情绪、道德和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根据执行功能研究者的观点,抑制性控制可能从两个方面对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产生影响,即:影响心理理论的发生或者影响心理理论的表达。因此关于抑制性控制的理论又可以分为发生说(emergence account)和表达说(expression account)两种观点。

发生说认为,儿童在能够建构复杂的心理概念之前,首先要具有一定水平的执行功能。如果没有使自己从当前刺激中分离出来的能力的话,儿童是不能在这个当前刺激的表征水平上作出反应的。因此,根据发生说的观点,儿童只有具备正常的执行功能,才能获得某些关键性概念,进而顺利完成心理理论任务。

而表达说则认为,儿童已经拥有某些关键性的概念,只是在心理理论任务中不能正确地将它们表达出来,因为他们不能抑制关于事件真实状态的认知。许多心理理论任务的完成需要儿童克服具有优势反应倾向或习惯性倾向的认知活动,避免说出事件的真实情况。而这些都需要具备正常的执行功能才能完成。根据表达说的观点,儿童在错误信念、外表与事实、欺骗等心理理论任务的标准测量中失败,可能不是因为纯粹缺乏某种概念,而是在将这些概念性知识成功转化为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只有具备正常的执行功能,已有的心理理论才能正确地表达出来(魏勇刚,2004)。〔6〕

心理理论研究者之所以认为心理理论与抑制性控制相关,主要因为两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1)两者的发展关键期相近。学前期既是儿童心理理论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也是儿童执行功能发展期。(2)来自脑成像研究的证据。对执行功能的研究最初源于神经心理学研究中对前额叶损伤病人的分析;而前额叶也是控制心理理论的生理基础。(3)来自自闭症患者的证据。大量研究表明了自闭症与心理理论发展相关,而自闭症患者在诸如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等经典的执行功能任务中也表现出异常。(4)根据执行功能的表达说,成功完成心理理论任务可能需要得到发展得很好的抑制的协助(Carlson,1998;Russell,1994)。〔7〕

近几年来,研究者运用各种心理理论任务和抑制性控制任务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执行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证性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尚无定论。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多种解释,可以概括为四种观点(Perner & Lang,2002)〔8〕:(1)心理理论能力是执行功能的先决条件。(2)执行功能是心理理论能力的先决条件。(3)心理理论能力与执行功能有某些共同的心理成分,两者并行发展。(4)心理理论能力作为执行功能的一个整合部分,后者包含前者。

2.抑制性控制的生理基础研究

抑制性控制的重要发展期是人生的前六年,而3~6岁是其发生显著性变化的时期。来自生理和行为发展两方面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对脑损伤成人患者的研究表明,大脑前额叶(frontal lobes)是参与抑制过程和更普遍意义上的执行功能的重要生理基础。另有研究表明,儿童的前额叶损伤导致抑制发展的停滞和缺损(Dennis,1991)。尽管在婴儿期前额叶发展十分迅速,但在4~7岁之间它经历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发展冲刺期(Luria,1973;Thatcher,1992)。因此,抑制性控制发展的迟缓,很可能与前额叶皮质成熟较晚有关(Stuss,1992)。抑制性控制功能获得显著发展是在学前期。在这一时期,当一项任务要求儿童延迟作出某种反应时,他们开始能够按要求压制自己对某些事物不作出反应(Diamond & Taylor,1996;Gerstade,et al,1994)。

3.抑制性控制研究的几种范式

目前,用来评估学前期儿童抑制性控制能力发展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种:

手游戏(hand game)范式。首先,让儿童重复实验者演示的两种手势(如握拳或平伸手掌),即“拳、拳―掌、掌”,然后要求儿童做与实验者相反的手势,即“拳、掌―掌、拳”。

白天黑夜任务(the day-night stroop task)范式。当呈现画有月亮的黑夜图片时,儿童得说“白天”,当呈现明亮的、阳光普照的图片时,儿童得说“黑夜”。

形状任务(shape stroop)范式。五种不同大小的卡片交叉放置,让儿童把其中的小卡片一一指出来。

卡片排列(card sorting)任务范式。让儿童先按一个维度(如形状)对一系列卡片进行排序,再按另一个不同的维度(如颜色)对同一批卡片进行排序。

耳语(whisper)任务范式。要求儿童自愿地低声说出10个卡通形象的名字(王江洋,2003)。〔9〕

综上所述,近年来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研究领域已经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对心理理论发展本身的研究,还是对其发展机制的研究,研究者均认为学前期是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将其与幼儿教育实践相结合,并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加以落实,将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儿童早期“心理理论”发展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心理科学,2000,(23):399-403.

〔2〕〔8〕PERNER J,LANG B,KLOO D.Theory of mind and self-control:More than a common problem of inhibition〔J〕.Child Development,2002,73:752-767.

〔3〕LILLARD AS. Ethnopsychologies: Cultural variations in thoeries of mind〔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8,123(1):3-32.

〔4〕CARLSON S M,MANDELL D J,WILLIAMS L.Executive function and theory of mind:Stability and prediction from ages 2 to 3〔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4,40(6):1105-1122.

〔5〕HUGHES C.Executive function in preschoolers: Links with theory of mind and verbal ability〔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16):233-253.

〔6〕魏永刚.抑制性控制在幼儿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相关中的作用〔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第5篇:婴幼儿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儿童心理;医疗设计;安全性;趣味性

一、儿童医院设计的背景以及主要特征

医院最初的成立是与教堂分不开的,而修女往往扮演着护士的角色。随着城市的发展,医院也逐渐从教堂中分离出来,而如今,人们对医院的需求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人性化医院”的概念也随之被提出。当今的医院的两个主要特征:一接纳病患于医院暂住几天或更长的时间;二以减少病痛为目的,对病人施与专业化的医学治疗。而儿童医院又是整个医院大环境中比例较特殊的一个模块空间,儿童医院面对的就医人群是以儿童接受治疗为主,家长陪同治疗为辅,同时由于儿童年龄以及心智的关系,对于就医空间环境有着以大人更为敏锐的感觉。因此,一个优秀的舒适的儿童医院就医环境对于儿童心理感受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有着积极的影响,反之,则易使儿童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病情好转。所以,当代设计师所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就是要设计出一个以儿童病人为中心,安全系数高,功能多种多样,完全创新型的儿童医院。

二、儿童环境产生心理对儿童就医的影响

儿童环境心理学就是研究周围环境与儿童的心理之间的关系,然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讨论儿童行为的一门学科。因此,儿童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12岁以下儿童,建筑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考虑到在儿童就医同时有家属陪同,然而儿童与家属,医护人员的交流时心理活动与心理需求是有明显差异的,所以更需要设计者根据儿童心理变化设计出更合理的人性化空间。一般认为从零到十二岁之间的孩子都属于儿童范围,因此儿童的年龄跨度是很大的,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医院的就医环境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学龄段的儿童主要考虑他(她)的心理活动,减少对医院的恐惧;而婴幼儿主要应该设计母婴喂养室等。因此,在儿童就医时,医院的室内环境会无形地反映在儿童的身上,室内空间的大小,色彩,分割方式,会带给儿童不同的体验。在儿童生病处于身体敏感期间,营造出一个缓解儿童病痛的温馨的趣味性或者游戏性的空间,对儿童身体病痛的缓解有着极大的帮助。比如:儿童医院室内的色彩搭配要柔和且明亮,利用色块的变化来吸引儿童的视线,设计有童趣的装饰增加视觉的跳跃性和流动性等[1]。从建筑学方向来看,国内外有关儿童医院的研究已经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但是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出来看对儿童医院的内部医疗空间进行的研究却很少见。本文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对大量的国内外资料进行研究归纳和分析,进一步总结出儿童心理学对儿童医院内部医疗空间设计所带来的影响,然后研究出儿童医院内部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

三、根据儿童心理学对儿童医院空间的设计研究

(一)功能分区明确

不仅是在儿童医院设计中,对于任何一所医院的设计者来说,明确的功能分区一定是整个设计的重中之重,不管对于医护人员还是就医人员来说,简捷快速的流线,清晰明确的分区,简单明了的导视,都加快了整个医院运转的速度,帮助就医人员快速得到了治疗不会延误病情,方便医护人缘提高工作效率,使整个医院在快速运转的同时实现功能和利益的最大化。对于儿童医院的设计也应如此,设计者要根据医院内人流分布以及活动时间的长短等,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合理的流线规划,从而使医院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门内部自身相互作用又互不干扰[2]。1.门诊部:门诊部是患儿进入医院最先接触的区域,儿童医院的门诊部一般分为一下四个部分:门诊大厅,预诊处,急诊部和分科门诊单元。门诊部人流比较集中,人员也比较复杂,容易产生病菌的交叉感染或者产生空间的拥堵现象。因此设计者在解决了人流,交通,采光,通风等基础要求后,考虑到患儿以及家属在各个空间所处的时间有所不用,在门诊大厅处应着重于进行等候空间的设计,其他部门的空间不需要过大空间的等候区设计,但是更应注重通道设计,确保患儿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的同时,如若发生大型灾害,能快速疏散人群。2.诊疗部:儿童医院的诊疗部基本设施都比较齐全,主要分区有抢救室,观察室,手术室,急救药房等,所以主要设备有消毒设备和隔离设备。按照不同的医院设备需求,空间划分上就要有相对应的房间。3.住院部:住院部是患儿和家属长期滞留的地方,因此住院部就要最大化地为病人提供最高效的护理治疗。住院部主要由病房,住院药房以及出入院处组成。因为病房是儿童医院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在总平面中所占的面积最大。病房的自然光线充足,可以让病人更近距离地接触到室外环境,清除在长期住院治疗中的焦虑感,让病人和家属都能感受到像在家中一样的温暖。

(二)材料设施的安全性与环保性

儿童医院的材料选择上更加注重环保与安全。根据儿童健康的考虑以及儿童心理学上的分析,在选材上尽量避免出现过去尖锐,冰冷以及有气味的材料,更应该选择柔软或者原生态的材质,例如:实木,原木。皮革等。材料的环保指标也应该严格把关,儿童的抵抗力本来就比成年人要弱,因此设计者更应该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就医环境。儿童的安全意识十分薄弱,因此设计者在儿童医院内部设计上要做到把控每一个细节,从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1)应避免出现大踏步的台阶,设计者更应考虑儿童的尺度。(2)栏杆之间的间距要小于0.1米,防止儿童发生坠落事件。(3)对于各种家具的边角设计时应选用圆弧角,不能有锐角的出现,以防儿童出现碰撞事件。(4)在插座的设计上更应考虑安全性,尽可能设计到儿童够不到的地方,如必须设计到儿童可触及地方,一定在插座外观设计防护盖,防止儿童触碰。(5)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例如:门诊部,药房等要留出充足的空间,应避免发生拥挤,碰撞事件。(6)在卫生间及住院处走廊双侧设计扶手,儿童医院扶手的高度应为0.70m。(7)在无障碍设施设计中,门诊入口以及室内空间的无障碍坡道,考虑到儿童体力关系,坡度比例应设计为1:20,确保儿童上下坡方便。

(三)公共空间的趣味性

1.充满童趣的家具以及配饰:在儿童医院设计中,除了满足安全性和功能性之外,夸张或者有趣的造型,比如卡通人物的壁画或者家具,鲜艳明亮的色彩,会让孩子马上放下心中的恐惧与戒备,马上融入到整个医院环境中,也会让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找到归属感,对后期的治疗很有帮助。2.医疗器械的造型改变:庞大的医疗器械会给儿童带来冰冷的感觉,会加重他们对医院的恐惧,从而和医院以及医护工作者产生了距离感。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将那些巨大且外观冰冷的医疗器械,设计一些卡通的造型,,加入一个儿童会喜欢的明亮的色彩;或者在治疗过程中,给紧张的小朋友们投影播放一些儿童们最喜爱的卡通影片,让胃痛感觉像在做游戏一样,分散儿童的注意力,会让他们放松紧张的情绪,从而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使治疗过程加快。比如儿童如果不慎骨折,用石膏固定接受治疗,可以在石膏上画上卡通人物,也可以选择让儿童自己作画,这样不仅消除了儿童因受伤产生的自卑心理,也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作力。3.游戏区:在后期康复的过程中,更应该给儿童们设计娱乐场所提供娱乐。儿童医院应该充分重视娱乐场所对儿童治疗和康复的作用,在这里,儿童们不仅可以做游戏,更可以交朋友,好的心情对儿童病痛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游戏区的设计中,最应该重视的是游戏设施的安全性,采用环保材料,经常对游戏设施进行无菌处理,减少病菌的传播,避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产生病菌的交叉感染。

四、家庭化设计

(一)儿童病房家庭化设计

由于儿童不能够独立在医院完成治疗,必须有家庭成员陪同,所以儿童病房在使用上往往需要比成人病房更大的空间。在室内设计中,应在细节处理上贴近居家生活的同时,加入童趣的配饰,比如:小动物图案的吊灯,卡通人物的墙绘,自然元素花纹的床上用品等。使家庭氛围有良好的体现。

(二)公共空间家庭化设计

公共空间最大的特点是加入了沟通功能,家庭化的公共空间设计会让儿童之间促进交流,在交朋友的同时可以暂时忘记病痛。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多加入柔暖舒适的家庭的感觉,会让本身严肃的医院氛围多了一丝温馨的色彩,比如在医院的候诊区或病人的活动区:柔暖的皮革沙发,和谐温暖的灯光,充满张力的墙绘或装饰画,极大了增加了儿童以及家属的安全感[3-4]。

五、儿童医疗空间未来的发展方向

医疗建筑是代表人的生命健康而存在的,因此医疗建筑空间比其他空间显得更加重要。医院的功能性繁多,且具有复合型,可变性。因此在医疗空间设计,特别是儿童医疗空间设计种,医院不再仅仅是追求治疗疾病的一个场所,也是需要通过病人的心理需求和社会的需求营造出一个安静,温暖,童趣的医疗环境。这样的环境也对医护人员本身的救助工作有着积极的帮助,不仅可以消除病人就医的紧张情绪,也可以缓解医护人员疲劳的工作状态。这种以人为本,以儿童体验为基础的儿童医疗空间设计,也为未来儿童医疗空间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方向。在国内外,也已经出现了这种"以人为本"的医疗设计模式的雏形也已经出现。以下两个案例一方面能代表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儿童医院医疗技术和设计,也为今后我国儿童医院设计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一)奇伦托夫人儿童医院

该医院护理模式是以家庭为中心,各种的家具配置都有儿童的尺度,同时在病房设计上都是单人病房,给了患儿和家属绝对的私密空间。在护理区和治疗区在中间又加入了一个中景,延续了生态的概念,讲绿植带入室内的同时,延长了护理病房和医疗部的距离,让儿童减少恐惧感,给儿童回到社区回到家的感觉。此外,奇伦托夫人儿童医院又一个深受儿童喜欢的地方是将动物元素与娱乐空间相结合,比如在急诊部门入口处设计了一个大型的珊瑚礁水族馆。这样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缓解了儿童在进入医院时的紧张情绪。布里斯班当地盛产鸟类,所以将鸟类元素融入医院室内空间设计中也是非常具有当地特色的一种方式。奇伦托夫人儿童医院是一家将生态观念与家庭观念融合的十分完美的一家儿童医院,同时又不缺乏童趣。它也在光照上面大量运用自然采光,更加建立了将室外走进室内的概念。同时在色彩搭配上面,大面积柔和统一的浅色调,局部用亮色搭配出精彩部分,加上绿色植物的渲染,是一个给人以视觉上和心灵上都带来安慰以及美好的感受的儿童医院。

(二)加拿大艾伯塔儿童医院

艾伯塔儿童医院的设计理念是色彩丰富具有变化的积木玩具,致力于实现儿童友好型医院。艾伯塔儿童医院入口有五个,分别针对不同的人群:主入口,急诊入口,医院职工入口,物流入口和定期来访者入口,使各种人群不互相交叉互相打扰。此外,该医院还设置有游泳池,手工艺制作室等,健身室等。让患儿和家属在医院的治疗的时光显得不枯燥。艾伯塔儿童医院的服务宗旨是3H(Hope、Help、Heal),即希望、救助和治愈,该医院致力于创造一个儿童喜欢的,乐于接受的治疗的医院环境,来减少儿童精神上的压力,有利于医治,更快地促进儿童的康复。在装饰上,不管是建筑外观还是内在,都运用了儿童喜欢的积木的形式和绚丽的色彩,对于儿童心理的把握是十分精准的。

六、结语

总之,在儿童医院设计上,我们应该学习国际上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最先进的医疗方式,不过在学习西方先进的理念的同时,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我们国家的当地的特点和国情,设计出符合我们儿童生活的医院[6],在治愈儿童生理病痛的同时,也关爱着儿童心理的成长,让孩子们减少对医院的恐惧,让孩子们都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郑斐匀.杭州儿童医院空间设计探析[J].美与时代(上),2015,(11):80-82.

[3]陈曦.儿童医院门诊部候诊公共空间的设计研究[J].设计,2015,(17):130-131.

[4]林楠,于新宁.儿童医院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3,(06):261.

[5]建筑事务所.澳大利亚奇伦托夫人儿童医院[J].城市建筑,2015(19):42-51.

第6篇:婴幼儿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2少儿馆员阅读指导知识储备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根据美国于1997年提出,1999年修订的《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馆员资格》中对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馆员的专业资格提出的几项条件〔5〕,笔者总结出少儿馆员在阅读指导方面应具备的四个方面的知识,包括“有关用户群的知识”、“沟通技巧”、“策划及组织活动的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与发展潜能”。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问卷,作为开展调查的主要工具。通过网络调查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笔者对100余名公共图书馆青少年阅览部及少儿图书馆读者服务部的馆员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2.1样本分析被调查的106名少儿馆员来自全国的19个省或直辖市(如北京、上海、江苏、湖南、湖北、安徽等),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中,有42位是本科学历,39位是硕士学历,拥有这两类学历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76.4%。从学历层次及分布来看,比较符合少儿图书馆阅读指导服务的人才需求。从学历的专业分布来看,拥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学历的馆员有58位,占被调查人数的54.7%,他们在信息检索策略、信息服务、馆藏发展以及儿童教育与儿童心理学方面具有其中某一领域较为专业的知识,更有在少儿阅读指导方面取得较好服务效果的潜力。

2.2有关用户群的知识用户群的相关知识主要指的是了解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了解并界定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为他们创造愉快而便利的阅读环境等。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被调查者中有38.7%的人认为儿童开始阅读的最佳年龄在2~3岁,34.9%的人认为是4~5岁。而认为0~1岁为开始阅读的最佳年龄者仅占14.2%,也有12.3%的人认为少儿开始阅读的最佳年龄是6~8岁。而在2011年度的中国儿童阅读调查报告中显示,在0~3岁的孩子中,82.18%每天都有阅读需求;4~6岁的孩子中,78.35%每天有阅读需求;7~10岁的孩子中,69.82%每天有阅读需求。通过这个百分比,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年龄越小,“我要读”的阅读愿望愈强烈。〔6〕在国外,科学家们经过科学论证,一致认为,儿童开始阅读的最佳年龄为0~12个月的婴儿期。如英国的“阅读起跑线”(Bookstart)计划是世界上第一个专为学龄前儿童提供阅读指导服务的全球性计划,他们为0~12个月的婴儿专门设计了婴儿包,是印有“阅读起跑线”计划的标志的帆布挎包。这个挎包通常由健康访视员在婴儿出生后的第8个月进行规定检查时带给幼儿的父母。〔7〕德国的教育家也认为,阅读应该从出生开始。从孩子出生,在德国就有诸如塑料书、布之类的书籍,可以带进浴缸,也可以在床上翻阅着柔软的质料来翻看图画。〔8〕在美国,儿童阅读更是受到了政府的极度重视。刚出生的婴儿就可以拥有自己的硬板书(board-books),在摇篮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9〕但从这次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少儿图书馆员认为儿童开始阅读应在2~5岁之间,比较起英美等发达国家所倡导的从0岁开始阅读,在认识上呈现相对的滞后性,这种认知不利于馆员们在实践中对少儿的阅读指导发挥正确和积极的作用。被调查对象中,认为少儿最喜欢的读物为童话故事、图画书、益智游戏类有87人,占总被调查人数的82.1%;认为少儿最喜欢的读物是手工类和认知类的有16人,占样本总数的15.1%。持这两种观点的人占被调查人数的97.3%,与2011年度的中国儿童阅读调查报告中“最受少儿欢迎的读物类型”调查结果相比较是非常吻合的。说明对于少儿的阅读喜好,少儿图书馆员的认知是符合现状的。与此同时,倾向于为少儿推荐童话故事、图画书、益智游戏类读物的有62人,占58.5%;推荐手工类、认知类读物的有14人,占13.2%;推荐科普百科类、励志成长类读物的有23人,占21.7%;推荐艺术类、传统文化类的有7人,占6.6%。从这两组数据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少儿馆员倾向于为少儿推荐他们喜爱的读物类型。但同时,推荐科普百科类、励志成长类、艺术类、传统文化类则上升到30人,占样本总数的28.3%,从某种程度上表明少儿馆员对于科学文化知识普及以及艺术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在新型的阅读方式(如数字电视、网络阅读、电子书等)对少儿的影响方面,106位被调查对象中,有7人认为这些对少儿没有任何影响,他们还是爱看传统的纸质图书;有32人认为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儿童们也喜欢利用网络进行阅读;有65人认为有很大影响,他们爱看电视胜过看书,有的甚至只看电视而不看书;还有2人表示不了解。调查结果与2011年度少年儿童阅读调查报告中“动画片以35.45%的比例成为孩子们喜欢的阅读形式之首,传统书籍以18.79位居第二,电脑位居第三”的调查结果基本相符。对于少儿图书馆员在少儿阅读指导过程中给予其指导,96位被调查者认为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87位被调查者曾有意识地去了解婴幼儿及少儿的心智和身体发展情形,以期更好地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及心智发展情况为他们提供优质的阅读指导服务,有19人否认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针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情况,75人表示会在少儿利用网络阅读时及时对少儿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但有31人没有开展过网络道德教育。这表明大部分少儿图书馆员比较清楚地知道少年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障碍,认为需要根据其身心发展状况提供相应的指导。

2.3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在少年儿童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界定与传达儿童需求、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拥有主动聆听的技巧等等。本次问卷调查中,在“认真聆听或了解少儿阅读需求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图书馆领导或其他工作人员反映”这一问题上,67位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是这样做的,还有39位表示从未有过这样的行为。在少儿阅读的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协助,回答少儿提出的相关阅读问题,并为不知道如何挑选读物的少儿进行“如何挑选书籍”的指导方面,有82位会给予孩子们帮助。这两组数据表明大部分少儿馆员对于少儿阅读有主动服务和沟通的意识,但在与少儿进行沟通并获知少儿阅读需求方面,少儿图书馆员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这种主动沟通的意识。另外,有83人表示他们致力于培养少儿从小具备利用图书馆的习惯和态度,为少儿喜欢到图书馆“看书”和“会看书”进行阅读宣传和指导工作,23人则表示没有。这表明大部分馆员比较明确自己在少儿阅读指导中的角色和定位,并正在为之努力。少儿图书馆员的沟通技巧还表现在应尽量避免与少年儿童、家长及同事等发生任何性质的矛盾,以及如果出现矛盾,如何有效而和平地化解矛盾上。当被调查者被问及在阅读指导或其它阅读服务中是否与少儿、家长、工作同仁或社区民众之间发生过矛盾时,106份答卷中有105份该有效答题,有27人表示曾发生过矛盾,78人表示未发生过矛盾。调查结果表明,少儿馆员的沟通技巧在总体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2.4策划及组织活动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阅读活动,是激发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功与喜悦感的一项重要活动形式。少儿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也常通过组织知识竞赛、阅读经验交流、亲子阅读、征文等活动来推广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少儿图书馆员策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为优秀的活动策划者和组织者往往能使活动本身更充满吸引人的元素。少儿图书馆员策划及组织活动的能力主要指的是依各年龄层儿童发展兴趣来设计和推广阅读活动、提供符合社区需求及图书馆目标的阅读推广活动等。本问卷主要针对少儿图书馆员策划和组织宣传阅读重要性及方法的活动、阅读推广及阅读经验交流活动、网络阅读基本技能及网络阅读习惯培养等活动的知识和能力而设计。在106位被调查对象中,56人曾策划、组织或参与过符合社区需要及图书馆发展目标的趣味阅读活动、阅读推广活动和阅读经验交流活动。53人曾策划、组织或参与过宣传阅读的重要性以及为少年儿童讲授阅读方法的活动。68位被调查者通过策划和组织活动,让少儿掌握网络阅读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如辨别、查找、使用、整理等,并养成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少儿图书馆员通过策划与组织各类阅读活动积累了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但也有不少少儿图书馆员从未参与过组织与策划阅读活动。因此,少儿图书馆员的组织与策划活动知识和能力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2.5专业素养与发展潜能从“专业素养与发展潜能”角度来看,主要考察少儿图书馆员是否具备对阅读发展趋势、新技术使用、儿童发展及教育相关领域的知识,是否能对用户及其阅读要求保持客观的态度,以及是否了解保护用户隐私,个人专业发展生涯中继续教育与相关培训的重要性等。在106位被调查者中,仅42人表示自己浏览过一些较权威的儿童阅读网站以及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推荐的少儿阅读书目,并结合本馆少儿读者的实际需要推荐给他们。表明只有小部分少儿图书馆员会跟随社会的发展为少年儿童提供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书目,而大部分的馆员做得还远远不够,甚至不具备这种意识。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总体情况较为乐观。91人表示会为与其沟通过的少儿或家长隐私保密,5人表示不会,8人表示也许会保密,2人表示不知道自己是否会为其保密。阅读指导方面的继续教育与相关培训对于少儿图书馆员在个人专业生涯发展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但在106位被调查者中,只有21人表示曾接受过有关儿童心理学、少儿早期阅读教育理论等方面的继续教育或培训,而大多数被调查者(86人)表示自己没有接受过此类培训或继续教育。这说明我国的继续教育与培训还处于缺位状态,没有达成规模效应,不利于少儿图书馆员的自身发展和自我实现,更不利于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对少年儿童阅读作有效的指导。对于“阅读指导知识中,哪几类知识最为重要”这个问题,有76人认为阅读指导方面的“如何教与学”的知识最为重要,48人认为策划和组织活动的知识最重要,89人认为掌握儿童心理学的知识最重要,86人认为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包括沟通语言的选择、沟通技巧的使用等知识)最重要,29人认为图书、情报、教育学等专业知识最重要。我们得出结论,大部分少儿馆员认为对于阅读指导,各类知识的重要性从重到轻依次排序如下:儿童心理学知识———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阅读指导(如何教与学)的知识———策划和组织活动的知识———图书、情报、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对于被调查者最缺乏哪些类型的知识,40人认为自己缺乏阅读指导方面(如何教与学)的知识,48人认为最缺乏策划和组织活动的知识,76人最缺乏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43人最缺乏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包括沟通语言的选择、沟通技巧的使用等知识),18人认为自己最缺乏图书、情报、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其中,儿童心理学知识是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知识,其次是策划和组织活动的知识、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阅读指导方面(如何教与学)的知识、以及图书、情报、教育学等专业知识。有关少儿图书馆员的专业培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主要包括正规的大学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培训班、在职培训等。本次调查中,27人表示愿意通过正规的继续教育(如教育学、心理学、文学教育等)来增加其阅读指导技能,44人选择在职的培训(如专业会议、专家讲座等)方式,20人想通过短期培训班的方式来增加其阅读指导技能,有14人愿意通过其它方式,如与其他馆员之间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来做到这一点,还有1位被调查者未表明自己的态度。这说明在职培训(如专业会议、专家讲座等)是最受大家青睐的培训方式,正规的继续教育与专业短期培训班也较受大家欢迎。

第7篇:婴幼儿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幼小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过家家。这种游戏甚至在我们的童年或者少年时代也都曾经有过。孩子们中的男性儿童一般充当父亲和儿子的角色,而女孩子则往往充当妈妈或者女儿。这是孩子们自觉认定性别角色的开始,也是对自己身体性别特征的认同,从而在心理上承认自己和他人的性别角色。在游戏中,模仿成人角色,演绎生活实际情景,这是儿童对成人的模仿,也是他们认识人类在性别角色上的分工的预习。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会从这样的游戏中,区分出孩子们对性意识的萌动和认知水平。

把年龄段相仿的男女孩子们放到一起,给他们小桌、小床以及锅碗瓢勺等其他生活用具,作为一定的游戏道具,只要稍加提示,他们就会很自然地组织起来,经过一定磋商,各自找到并扮演“过家家”游戏中的角色。在这种游戏的过程中,由男孩和女孩饰演家庭中的不同成员,无形中强化了他们对自己性别的社会角色认知。与此同时,在“过家家”过程中,他们在用自己的眼光评判父母的对错,表达自己的观点。

给孩子安排在游戏中正确的角色位置上,让孩子充分地表演。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对爸爸或妈妈的感受,及时地给予指导,即告诉他:做爸爸应该如何,做妈妈应该如何……

通过“过家家”游戏,与游戏中的“家人”密切接触,他们也会相互拥抱,甚至接吻,向家里其他人示好。孩子这种天真纯洁的感情流露对于成年后的性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在成人世界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人非常强烈地爱上一个恋爱对象,却不敢,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以至铸成终生遗憾。究其原因,很大成分是这样的人从小缺乏这方面的学习和模仿对象,成长过程中也没有人给予正确的指点,他们对这样的接触和交往“敬而远之”,别人怎样都无所谓,可是,一旦要自己去做,就难上加难。鉴于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鼓励孩子学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对他们一生的幸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可以及时发现将来可能向不良方向发展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纠正。例如:男孩强行扒看女孩子的生殖器官;由男孩扮女人,或由女孩扮男人,几个男孩与一个女孩共同扮演夫妻生活,或几个女孩与一个男孩共同扮演夫妻生活;或者是在男孩与女孩扮演夫妻的过程中,有鬼鬼祟祟、东躲的状况,认为自己扮演的事是见不得人的等等,像这样的情况都应该及时给予干预,免得日后形成性价值取向偏差。

家长甚至还可以亲自参加到游戏中,如扮演“布娃娃”的爷爷、奶奶,与孩子在游戏中增进感情,教授知识。

有的父母不懂得孩子性教育的重要性,或者从成人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游戏,这都是不应该的。一个4岁多的小女孩,名叫小霞,由于在新郎新娘游戏中和“新郎”“上了床”,结果被她母亲狠狠地打了一顿。因为她母亲怕女儿会因此而堕落。其实,孩子不管玩什么游戏,都只不过是一种游戏,是一种模仿。因为即使小男孩趴在小女孩身上模仿动作,4岁的孩子也不会想到这样的活动会产生什么样的意义。幼儿间的“上床”行为只是纯粹的游戏行为,而没有真正的“性动机”。

还有,至于有的孩子亲异性孩子的脸,偷看异性孩子小便等等,都不能一下子打上“耍流氓”之类的标签。一方面孩子并没有那样的动机,另一方面,如果这样给孩子打上不良烙印的话,对孩子健康成长反而极为不利,很可能会成为孩子今后发展中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同时,家长的过激行为,对小女孩今后的发展也会造成阴影。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对于参与这些活动的孩子来说,这些“性游戏”对他们并不会带来什么身心方面的伤害,相反能为孩子接受日后与性活动有关的活动打下基础。但是,如果成人对孩子的“性游戏”加以干涉,或者对孩子加以责骂、压制和惩罚,使孩子觉得自己做了很坏的事,这样就会对孩子今后性心理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可能会使他们认为性是罪恶的,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快乐是错误的,有这种行为的孩子是“坏孩子”。这种信息会妨碍孩子成年后接受和给予愉悦的能力,最后还会干扰他们建立爱情和亲密关系的能力。

但是,父母对孩子的性游戏活动要注意正确引导。如果你认为孩子的性游戏不健康,只要设法找出孩子感兴趣的其它内容,将其注意力吸引或转移到别的活动内容上就可以了,切忌大惊小怪或对孩子批评责罚,以免导致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的产生,使孩子产生更加强烈的“性活动”的欲望。另外,不要让孩子看成人影视节目,更不要带孩子到成人才能去的娱乐场所。当然,父母的性生活也要隐秘些。

2.“我是从哪儿来的?”――积极回答孩子的性问题

几乎每个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如果你认为这是尴尬的话:孩子仰起稚嫩的小脸,一脸纯真地问道:“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或者说:“爸爸,你的身体为什么跟妈妈的不一样?”还有:“妈妈怎样生了我?”“我是怎样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

有的家长十分担心自己的孩子提出有关性的问题,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回答是好。可是,2岁半到5岁左右年龄的孩子们,往往专门会问你这类问题,他们常常对于怀孕和出生感到非常好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孩子大约4岁左右,他们已经开始懂得宝宝们不是自动出现的,一定有些什么事情发生。他们这个年龄段正是探索性别差异和生命来源的初期阶段,你想回避也回避不了。

事实上,这种时候不是“尴尬时间”,而正是对你的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好机会。有些父母产生疑虑:为什么一定要回答学龄前儿童提出的“宝宝是从哪里来的”这类问题?而“你还太小,不懂这个,以后我会告诉你”的回答不是很好吗?其实,回避这个问题虽然能让你暂时脱离“尴尬”,但你无意中失去一次在自然状态下跟孩子交流的机会,和很轻松地让孩子学到性知识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孩子这样一个信息:你不想和他谈性问题。

那么,父母们害怕回答孩子这类问题的原因到底在哪儿呢?以“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样的问题为例,看起来似乎难以回答,但这里让父母脸红的原因主要是“宝宝是怎样来的”,他们害怕谈及父母的性生活这类隐私。

其实,虽然回答这样的问题不能一言以蔽之,但问题也没那么复杂。作为父母,首先我们应该彻底弄清孩子要问的到底是什么,不要让孩子听得云山雾罩,却一无所获。其次,从非常简单而明了的回答开始,同时观察孩子是否希望继续探讨。

具体可以这样回答孩子的提问:

“宝宝是在妈妈身体内一个叫子宫的地方生长的。”

“只有女人有子宫,所以只有女人才会生孩子。”

“它是女人身体里一个特殊的地方,就在妈妈的肚子里。”

这样的谈话一般就能够满足3~4岁孩子的好奇心了。

不过,在他们走开一会儿之后,他们经过考虑,也许会带着更多的问题回来,他们会问一些让你更加难以开口的问题。你可以一如既往地照上面那样简单而直接地回答:

“宝宝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共同创造的。”

“那是女人身体里一个微小的细胞和男人身体里一些微小的细胞组成的。”

“女人的细胞叫卵子,男人的细胞叫。”

“当两种细胞结合在一起时,就开始有了宝宝了。”

相反,我们更要关心那些从来不问问题的孩子。他们不提出问题,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关于怀孕和出生的问题。做父母的应该在极其自然的状态下,及时给孩子上这样的课程,可以跟孩子主动说说怀孕的邻居或亲戚,甚至是路上遇到怀孕的妇女,都可以成为说起这一话题的机会。

3.家庭性教育以谁为主?

在一个家庭中,孩子的父母当然是孩子性教育的启蒙老师和主要教育者,而祖父母、外祖父母,甚至叔叔和阿姨、哥哥姐姐等长辈亲属也都是孩子性教育义不容辞的老师。在孩子没有成年之前,由于孩子与父母、孩子与家庭密不可分的联系,以及思想情感上对父母的尊重与依恋,使得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受到父母的教育和影响。原则上说,父母是孩子的最直接的性教育者,在对待孩子的性教育问题上,有着共同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对孩子的性教育应不应该进行分工呢?当然也会有分工。分工合理,教育才能得法,才能达到性教育的目的。在我们的家庭环境中,传统上一般女孩由母亲负责,男孩由父亲负责的现象比较多见。事实上,还应该按照孩子不同年龄段来区分父母亲的责任。因为婴幼儿时期的孩子,由于他们的母亲对其哺育、要较父亲密切得多,使孩子对母亲比对父亲有更多的依恋。母亲对孩子的接触比较多,因此,在幼年期,孩子的性教育应主要由母亲来承当。当然,作为父亲也有义务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他应该辅助妈妈对孩子进行早期性教育。同时,婴幼儿也能够以父亲为模仿对象。

到了学龄前期的孩子,由于行为和语言能力提高,加强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大多数孩子有了幼儿园中的伙伴,他们之间常常互相交流着新鲜的语言、游戏,他们在生活中学会了如吃饭、穿衣等许多技能,对自己的好恶与行为方式也有了一定的选择能力,他们会“偏要和妈妈一起睡”,或“我偏要爸爸抱”,而且可以采取一定具体措施,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性教育,则应该谁遇上谁负责的办法,即谁遇上孩子出现与性有关的行为、语言或活动等,谁就要充当家庭性教育的主要角色。虽然这个时期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情感仍然很深,仍不愿放弃吮奶、摸乳、亲吻、拥抱等习惯,但是,父亲对孩子的性教育应该负更多的责任,尤其是男孩子,这样对孩子的性别角色认定更加有利,对其性格的建立,乃至作为男孩子的举止等,也都大有好处。相比之下,这个时期的女孩子则容易处理得多,她们这个年龄段所能遇到的任何性问题,父亲都能够从容解决,只要父女间不产生过分依恋的问题,就很少有不良作用。

4.孩子3~5岁――性教育关键期

按照弗洛伊德童年体验的理论,3~5岁无疑是孩子性教育的关键期。

不少人感到困惑,对幼儿进行性教育是否有必要。实际上,性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打下一定的基础,才能使得孩子在青春期阶段的性教育能够顺利进行,从而让他们在未来的婚恋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能够得到顺利而良好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如果家长在性教育问题上对孩子采取斥责或欺骗的方式,将给孩子心理发展投上阴影,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幸福。

由于人在3~5岁产生记忆,这样的记忆会保留终生,所以,人对这个时候记忆的东西格外深刻,在人的一生中,都难免在潜意识里起作用。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比较模糊,仅仅是处于朦朦胧胧、似懂非懂的状态,而且在类似“第一印象”的作用下,一旦遇上不良刺激,或者是遇到自己解释不清的状况,他们就从儿童的角度来认识事物,于是就难免产生错误观念和错误记忆,这些观念和记忆会隐藏在潜意识里,对未来一些事物产生不正确的反应,使之造成心理偏差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他未来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最简单的,我们都知道“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现象,其根源无非就是儿时,即5岁左右,男孩子跟母亲过于亲昵和依恋,女孩子跟父亲过于亲昵和依恋,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情结,严重的成年以后会影响到恋爱、婚姻和夫妻性生活。

有一个白领家庭,做父亲的工作特别忙,晚上经常在10点以后才回家,他们的男孩从出生到5岁,基本都是由妈妈来照料,很自然,晚上孩子也是由妈妈来哄着入睡。孩子从小就留下这样一个习惯,就是在他睡觉时,一定要让妈妈也躺在他身边,小男孩的手要摸着妈妈才能入睡。当然,这一点并不奇怪,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绝大多数做妈妈的都是要亲自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可是,问题就出在几年来仅仅由妈妈一个人带孩子,而且晚上爸爸基本不在家,久而久之,孩子的头脑里认为爸爸不是自己家里的人,他不应该晚上出现在自己的家里,孩子没有把爸爸当成家里的一员。所以后来,孩子渐渐大了,偶尔爸爸晚上没有加班或没有应酬的时候,在家吃晚饭,在家呆到晚上仍然不走,这让小男孩很不适应。在家里,尤其是晚上,他已经容不下爸爸,总恨不得爸爸快点儿离开家,好让他跟妈妈独自在家才觉得稳妥。不仅如此,妈妈跟爸爸有时在一起说说悄悄话,孩子发现爸爸跟妈妈比其他人跟妈妈更亲昵时,竟然激起了孩子的嫉妒之心!在小男孩的眼里,妈妈就像是他的恋人一样,不允许别人跟妈妈那么亲昵。所以每当这时,小男孩就坐立不安,悄悄站在门外偷听他们的谈话,总怕妈妈被爸爸欺负……

像这样的家庭如果不及时做心理咨询来调整,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给小男孩改变和扭转畸形心理,成人之后很难说会成什么样。

5.面对缤纷社会,如何处理孩子耳濡目染的性好奇?

社会上到处都有对孩子的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因而每个人都可能是孩子正面的或反面的性教育者。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会环境应该是干净的。作为父母虽然不可能把握和左右社会环境,但应该保证自己的孩子在相对“干净”的环境和场所活动,昔日孟母择邻,正是基于教子的考虑。

但是,我们不要为社会上出现一些不健康的事物所苦恼,也不要怕自己的孩子知道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或被社会上这些不良现象所浸染,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下生活和长大的孩子,为什么表现不同呢?其原因这正是孩子接受的教育不同,才产生不同的结果。

我们也不能让孩子对社会上的现状一点儿也不了解,如果那样,你的孩子长大后对社会一无所知,俨然是个傻瓜型的,他会苦恼于跟社会格格不入。这跟在温室里生长的花朵没有什么不同。

孩子在婴幼儿期主要以父母为模仿对象,当孩子进入托儿所、幼儿园后,便开始学习他们的伙伴及教师的行为、语言,但这个时期,家长的教育仍起决定性作用。做家长的不可能给孩子一个百分之百良好的成长环境,但起码家长要对孩子所看到、听到的现象进行正面解释和批评,逐渐教给孩子一种正确认识和分辨事物的能力与方法,指导孩子接受社会上好的性教育内容,抵制来自社会的不健康的观念及行为的影响,增加孩子的自身免疫力。

6.站在孩子的立场看性玩具

据报道,最近有身体暴露的玩具娃娃“钻”进了幼儿园。据说那玩具娃娃分成男女,全身,尤其男性器官也十分显眼。

做父母的反应并不一样,有人给孩子买了这样的玩具;有的人没多想,孩子要就给买了;而有的人却为自己的孩子接触到这样的玩具而发愁,认为这样暴露的玩具毕竟对孩子没有好处,可也没有办法;有人为此而愤怒,认为这是商业盲目追求利润造成对幼儿心灵世界的污染,强烈要求有关部门应该好好整顿一下玩具市场……

对此,一些学者也纷纷发表见解,有人认为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对孩子进行的早期教育不够,才让一些不健康的东西钻了空子。也有人认为孩子只把它们当玩具玩儿,并不懂得往歪处想,因为他们还不具备这样的理解能力,认为玩具存在年龄的界限,对于学龄前儿童,他们并不真正明白这些性感玩具的真正意义。不会由于玩了这种玩具孩子就变得不健康了……

其实,任何事物都是多层面的,作为玩具,有几个方面问题应该考虑。

从年龄角度来看,其受众不同,产生的作用也会不同,因此成人跟幼儿看到这样的玩具,其感受会不同,因此我们不能以我们成人的眼光来判断孩子们受到的影响,正所谓别以“成人之心”度“小人之腹”。任何高级动物,包括人类,都有一种天性,就是游戏的天性,因此,玩具自古以来就有。有人做过研究,说世界各地古代的玩具有几种惊人的相似,如拨浪鼓和娃娃等,其中也包含了娃娃。

从美学角度来看,那些的和猥琐的东西是丑的,尽管儿童没有那么高的审美能力,不可能理解其中的真实含义,但是,这些东西不利于儿童审美观的建立,应该远离和杜绝。作为父母,应该能够明确区分。凡是积极的、善良的、充满爱心的,都是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不管娃娃是否,是否成人化,只要它充满童真,都是儿童自然情感的体现。正像某专家所说,巴比娃娃在西方卖了那么多年,而且风靡全世界,最初也曾有人反对过。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是否光屁股作为标准。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新一代父母已经比中年以上的人开放得多,但传统的东西仍然存在,所以,要让所有父母对任何事物都能立刻做出正确的反应,也是不可能的。我们都有一个认识更新的问题,只有做父母的有了正确的性观念,具备一定正确的性知识,才能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正确引导,在遇到类似玩具娃娃等问题时,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正确的处理方法。作为孩子的父母,第一任老师,应该肩负起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的责任,不要杞人忧天,不要禁锢孩子,也不必抱怨社会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现象,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主动给孩子以教育,让孩子免受不良事物的侵害。

7.孩子不雅动作怎么纠正

经常有家长为孩子“当众”而感到尴尬难堪。在这种时候,许多家长采取对孩子严厉斥责的办法,迫使孩子中止这种不雅的举动。所谓“”,就是通过自我抚弄或刺激性器官而产生性兴奋或的行为。如果是这样的定义,那么,作为幼小的孩子,能够完成这样一种行为吗?即便有这样的动作,他们能否到达真正的?事实上,据一些学者观察发现,l周岁左右的男孩和女孩就有行为。主要表现为男孩玩弄生殖器或者骑在玩具上摩擦生殖器,同时伴随着面部充血、表情紧张。女孩表现为在卧位或坐位时,两叉并拢并扭曲身体,也伴随着面部充血、表情紧张及出汗,有人称为“夹腿综合征”。这说明,起码他们已经有性兴奋出现。

但是,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因为这就像孩子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是一种对自身的探索和发现,对孩子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倘若父母惊慌失措,对孩子动辄责罚,反而会产生负作用,轻者让孩子不知所措,重者会给孩子在性问题上造成心理负担,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甚至会引起今后障碍等疾病。

那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解除的习惯呢?无非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父母发现孩子的这种行为,可以不露声色地带孩子去做游戏,讲故事,或者干脆带着孩子到别处玩一玩等等。

8.为什么不要让孩子穿异性装?

婴幼儿时期,特别是孩子3~5岁的时候,性别概念朦胧产生,孩子需要对自己的性别角色继续巩固和认同,也就是说,要让男孩将来长成真正的男子汉,要让女孩儿的未来更加温柔美丽。日本人有句话:“人则武士,花则樱花。”从性心理和性教育的角度来说,这说法能强化男孩女孩的性别角色。

第8篇:婴幼儿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中国广告西化元素人物元素

伴随中国对外来元素的接受和与自身的结合,“西化”一词出现并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为人们熟知。“西化是指近代非西方社会或国家的西方化……我们可以把某一阶段的西化转换为非西方社会的现代性化或现代化”。

在此,笔者认为西化元素的出现作为一种西化现象反映,在中国广告中的应用越来越显性。本文将着眼于广告表现,通过对中国当代广告中字符、音乐、尤其是人物形象等西化元素的分析探讨中国当代广告中的西化现象。

一、西化元素在中国当代广告中应用的发展阶段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广告在十年后逐步恢复,并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西方文化意识开始渗入中国,广告传播逐渐走向跨国性传播。

1979年中国第一条外商雷达表广告运用到西方人物符号,而这一时期中国进出口贸易广告也融入了西方元素。如中国工艺进出口天津分公司的风筝广告“Haveyoueverthoughtakitemayhelpyou,……promoteyourheart…?”上海食品进出口公司的乐口福广告“ADELICIOUSDRINK,ACOMPLETEFOOD”均是例证。

步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持续走强,国人文化素养不断提升。企业在广告中对西化元素的运用,已从形式上添加西方元素发展到基于对西方文化背景的理解,注重元素内涵的提炼。在2002年精信广告公司为上海大众“帕萨特”制作的《商战决胜定律》电视广告中,“帕萨特”穿梭于法国卢浮宫,跺步在德拉克罗瓦所绘的《自由引导人民》、法国国宝级名画《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等西方艺术作品之间,便由形式上引借西方元素,提升到从蕴涵的文化中挖掘内涵以达到产品高品质的诉求。

综观不同阶段的中国当代广告,西化元素由早期单纯附加性添加字符元素或人物符号,到现今从西方文化内涵人手创作广告,这种渐进的演绎体现了中国广告西化元素的多元,内涵的加深,趋势的增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广告向国际化的迈进。

二、西化元素在当下中国广告中的表征形态

中国当代广告中出现的西化元素,表现方式有加入西方字符,及西方音乐、人物等的运用。笔者在此对字符、音乐等西化元素简要概述,重点针对当代中国广告中的西方人物元素论说阐释。

1.字符元素

中国现代广告中最为常见的西化元素是字符。如就品牌标签而言,广告主倾向以中英文结合命名,如中国移动通信Chinamobile,中国联通Chinaunicorn,海尔Haier,七匹狼Septwolves等等。这些大型企业志在长远,品牌构建上以国际化标准要求,因而重视西方元素的切人。

2.音乐元素

音乐元素作为西化元素出现在中国广告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大众生活的情趣化和多样化。广告作品中的西方音乐元素经常相伴其他西化元素出现,如金莎巧克力广告“Dreamalittledreamofme,starsshiningbrightaboveyou……”,音乐与意大利风情相衬。体现金莎巧克力的品质纯正产地优良。再如2005年的芝华士啤酒雪山篇“Whenyouknow,wecouldbetogether。everydaytogether……”,音乐与西方人物元素、背景相结合,广告的清闲雅致给人以舒畅放松的感觉,展现了啤酒的卖点。

3.人物元素

中国当代广告的西化除了对西方字符、音乐的吸收,西方人物元素的运用占据相当比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国人开始关注国际商品、国际品牌,以寻求所谓高品位生活、高品质人生。广告创作者顺应这种消费潮流。借此加人西方人物符号以附加品牌价值,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追求。西方人物符号作为广告主体元素的形象众多,以下拟从三个层面论说。

(1)明星

广告中采用的西方人物形象多为获取名人效应,通过名人符号获得注意力。名人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更能吸引消费者眼球,由此引感认同和共鸣。中国企业在迈向全球经济时,这一符号作为西化元素出现,不仅是因为中国消费者仍处于发育阶段,也是因为西化在一定认识程度上类同于了全球化。为打造国际品牌进行广告宣传,这种模式成为中国企业品牌树立的捷径。

先看李宁牌广告。李宁品牌与奥尼尔携手后首款广告推出,奥尼尔展示“世界的是我的”概念。李宁牌彼时为打造世界级品牌花大手笔请美国NBA“大鲨鱼”奥尼尔代言,寻求国际化认同,为品牌的国际化奠基。另有中国艾滋病防治行动宣传篮球篇,艾滋病毒携带者、NBA“魔术师”约翰逊和姚明在球场前后的动作表现呼吁“无论拥抱,握手。吃饭……请不要害怕,不要歧视……”。NBA球迷众多,凭借明星强大的注意力资源,广告的公益性得以实现。

(2)邻家人

邻家人体现平民化,更为贴近日常生活。此类西方人物形象被运用较频的是日用类广告,缘由之一是此品类产品受众广泛,邻家人形象拉近商品与消费者的距离,另是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大众对西方事物的普遍认识仍部分持有仰视态度,既而运用这个元素的广告也越来越多地出现。

先看胃必治广告。广告中老外的服饰作态类似邻家大叔,只不过是一西方大叔,带着一口典型外国腔喊到“1234,胃必治!”这里虽采用西方人物,但却能传达一种亲近感,与产品诉求相符合。而在妇炎洁广告中一对外国夫妇与付迪声夫妇同台演绎,将中外普通人家囊括其中。两则广告都非大制作,场景设置极为寻常,但由于西化元素加入,受到的注意力相对同类广告更高。

(3)婴幼儿

西方婴幼儿元素对现代中国的审美标准、情感认同有相当的顺应性,针对婴幼儿群体,广告投放对象意在父母,顺应拥有漂亮健康宝宝的美好心愿,以西方宝宝为模特的奶粉、沐浴露、纸尿裤等广告比比皆是。

从以上三类人物形象的类化看出,西化元素的运用已经渗透到中国当代广告中,针对不同消费群体,针对不同产品品类,中国广告中的西化气息越渐浓重。

三、两则广告中的西化元素:人物形象分析

西化元素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广告,其效果被一些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奉为灵丹妙药,一些企业借势国际化将这种势头愈演愈烈,西方人物形象鱼贯登场,其结果良莠有别。

1.个案一:金嗓子喉宝罗纳尔多篇

2003年的罗纳尔多金嗓子喉宝广告:罗纳尔多凌空射门,“金嗓子喉片,广西金嗓子!”,接下来的画面是罗纳尔多拿着一盒金嗓子喉宝冲着观众傻乐。先不提广告制作的质量问题,单从广告文案及产品与代言人关联性角度来说,几乎无人能够将这道连线题完成:嗓子——足球球星?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如消费者对广告的内容或其基本意图难晓,广告的宣传效果几近于无。“广告的效力与其语境有着深入密切的联系,脱离一定的语境,广告不仅无效,连基本的理解沟通都不能完成。”金嗓子喉宝广告借机当年“皇马中国之行”,借助星光契机代言宣传,作品无创意,粗制作,盲目跟风依赖名人效应,脱离广告所要展现的产品用途和品牌形象。与消费者的沟通断裂,消费者共鸣无从谈起。虽然“皇马中国之行”话题引人注目,但广告创意缺乏西化元素与产品契合点的探寻,只为注意力而展现西方人物元素,其广告功效自不言而喻。

此个案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中国当代广告发育的不健全。单纯添加流行的西方元素,如国际明星而脱离广告产品的语境,诉求目的会适得其反,广告效果将大打折扣。

2.个案二:VISA卡泽塔琼斯与猩猩篇

2007年的泽塔琼斯VISA卡广告:丛林猩猩们设计拿走凯瑟琳?泽塔琼斯的包,“需要支援!”凯瑟琳用VISA卡叫来一车香蕉进行交换,最后包虽归还,但车钥匙又被拿走。整个广告故事情节完整流畅,又不乏趣味幽默,将产品诉求点潜入广告中:即使在深山丛林,VISA卡效用依旧,任何困难,VISA组织都能助你解决。

从广告心理学的角度,“广告首先引起消费者的感觉和知觉……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对什么事比较敏感,哪些问题会引起他们兴趣,以便设计广告的各个构成要素对消费者的注意力影响。”广告注意力影响惯用的3B(beauty,baby,beast美女,婴儿,动物)要素在此广告中出现两个。凯瑟琳作为国际影星,欧美经典美女形象首先从审美感知上就赢了一仗,另有其国际影坛地位,作为一种符号的价值体现,表现其所指,即商品VISA卡的国际认知和效用。西方人物元素与VISA卡所寻求的国际化诉求点相切合。由此有益助推VISA卡在中国大陆的推广。

此个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当代广告西化元素的发展趋势。西方元素添加应依托广告情节、语境、诉求点等,因势利导,国际化融入本土化,本土化彰显国际性,西方元素与产品相得益彰,产品营销和品牌塑造均显功效。

中国当代广告起步虽晚,却混杂着强烈的西方元素。广告作为经济发展伴生物成为一种全球性的产业,向西方学习或引入西方元素这种西化趋势由此出现在中国现当代广告中。

第9篇:婴幼儿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性对抗合子驱力 祖父母投资 内含适应性理论

根据内含适应性理论,祖父母会通过对孙辈的投资增加自己的繁殖成功,孙辈和祖父母之间的平均基因相关度是25%。祖父母投资被理解为增强一个孙辈的适应性而减少的祖父母关于自身繁殖、生存、开发和维护的资源的所有行为和特质。对比与亲资,祖父母投资的成本通常较低,特别是对于进入后繁殖期的个体,而其潜在的适应效益却是很高的。在传统的生存社会,亲属投资常常用祖父母陪伴在婴儿的死亡率上的效应做指标。在发达国家,婴幼儿的死亡率很低,祖父母投资的指标是孙辈,父母、祖父母报告的幸福感和保障,比如接触频率,情感亲密和经济援助。对于当今的西方社会的青少年来说,亲密的祖父母接触似乎是特别重要的,来自传统和发达国家的研究及范围广泛的变量的应用都表明祖父母在孙辈上的投资通常不是均等分布的。

1.内含适应性理论

内含适应性理论(inclusive fitness theory),也被叫做亲缘选择理论(kin selection theory),是本文祖父母投资研究的理论基础。内含适应性理论是William D.Hamilton在1964发表的博士论文中阐述的,他认为“经典适应性”的概念过于狭隘,“经典适应性”指的是个体将基因传递给后代的直接的繁殖成功。汉密尔顿认为这个概念根本不足以描述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或者说没有包含所有的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于是对“经典适应性”理论进行了扩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内含适应性理论:自然选择倾向于那些能够促使有机体的基因得以传播保留的特性,而不管有机体是否能够直接地繁殖出后代。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有机体的繁殖成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有机体将基因直接传递给后代的繁殖成功,另一部分是有机体通过亲属传递基因的间接繁殖成功。有机体可以通过帮助他的兄弟姐妹,孙辈等亲属的生存和繁殖来增加该有机体自己基因的繁殖成功,因为这些亲属都会携带该有机体的基因拷贝。

亲属的身上携带着我们的基因,所以我们会对亲属给予照顾,这样亲资(对于子女的照料)就只是有机体照顾亲属的一种特例而已,同样祖父母对于孙辈的照顾是有机体照顾亲属的一种形式而已。综述可知,自己传递自己的基因和亲属传递自己的基因,这两部分的总和才是个体的总体适应度(inclusive fitness)。也就是说,内含适应性可以看做有机体自身的繁殖成功率,这一部分也就是经典适应性,再加上有机体的行为对其遗传亲属的繁殖成功率的影响。对于第二部分,个体对亲属的影响可以通过他们之间的遗传相关度来做评定。祖父母对于孙辈的投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总体适应度,属于上述有机体繁殖成功的第二部分,即通过亲属传递基因的繁殖成功。

2.内含适应性理论的应用(性对抗合子驱力)

人类的男性是异配性别,父亲把他的Y染色体传递给儿子,把X染色体传递给女儿。这种非对称的简单传递对进化产生深厚的影响,特别是在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竞争的基因组内部冲突的背景下。在这种情况下,存在性染色体(Y染色体、X染色体)上的自私基因组的自然选择,这种选择表现为对未携带这种基因的后代的伤害,从而增强携带这种基因的后代的竞争力,使得自身的基因得以传播,提高整体适应度,这种伴性遗传的基因所产生的表现型被称为性对抗合子驱力。

那么这种自然选择是如何进行的呢?如我们所知,基因突变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第一步。这里我们重点关注性染色体X上的突变入侵,在原则上,无论是性染色X,Y还是常染色体,都可能携带影响亲辈投资和祖辈投资的突变基因。但研究表明,Y染色体高度退化,X染色体的影响(降低未携带这种基因的兄弟姐妹竞争能力)将会覆盖掉Y染色体的效应,因为X有更高的突变潜能。但这并不意味着Y染色体没有什么影响,例如最近关于果蝇多形态y染色体的微阵列数据表明该染色体影响位于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的一千多种基因的表现水平(Lemos et al.2008)。尽管如此,X染色体上的基因是Y染色体的很多倍(Lahn &Page 1997),基于这个原因,X染色体的突变潜力就远远超过y染色体。出于这个原因,我们这里的重点是性染色X上基因突变的自然选择。

考虑到一个人(行为者)帮助另一个人(帮助的接受者)就会以不帮助第三个人(伤害的接受者)为代价。进一步假设,行为者的这种帮助或者伤害表现型不会导致牺牲其个人的适应度(例如进入后繁殖期的祖父母)。进一步考虑汉密尔顿的利他主义规则: CRHarmed * CHarmed,那么一个罕见的突变将会出现,并发生上述的表现型。在这里CHarmed是伤害行为所付出的代价,BHelped是帮助行为所得到的好处,RHelped 是个体与接收帮助者之间基因相关度和RHarmed是个体与被伤害着之间的基因相关度。

我们称这个理论为“无自我代价裙带规则”(简称NCTS-裙带规则)。如果帮助行为会伤害帮者本人,并且在这个伤害的接受者和帮助的接受者是由自己和另一人组成,那么RHarmed =1,NCTS-裙带规则就变成汉密尔顿规则。假设祖父母进入后繁殖期,或者渐次进入,就可以用这种简单关系的加权平均的扩展来评估影响祖父母差异投资的新的突变选择。

考虑一种罕见的等位基因,使其有助于帮助某个人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比如帮助一个孙女以牺牲一个孙子为代价。具体来说,让被帮助者的相对生存能力由1增加到1+B,而让被伤害着由1减少至1-C.我们假设等位基因对生存能力没有直接的影响,并且B和C的效应也很小。等位基因的内涵适应性与RHelped * (1 +B) +RHarmed * (1 - C)是成正比的,在这里RHelped 和RHarmed分别是与帮助者,被伤害着之间基因的相关度。当RHelped * B >RHarmed * C时考虑等位基因的入侵,这个公式是CNTS-裙带规则的基础。

3.祖父母投资的相关假设

3.1父性身份不确定性

对于体内受精的哺乳动物来说,雌性能完全确定孩子是自己的后代,而雄性却不能百分百地确定,所以雄性动物就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他们很有可能把自己的宝贵的资源投资于其他雄性的后代,这种错误对于有机体来说是致命的,不仅浪费本该投资给携带自己基因的后代的资源,而且提高其他雄性的竞争力。

3.2特定性别繁衍策略

女性会选择提高后代质量的高投入的繁衍策略,只有确保子女的存活率增加繁衍的质量才能使得自身的基因遗传下来获得繁殖成功,而男性选择增加后代的数量来达到繁衍成功,对后代的投入大大减少以提高寻找新的配偶的机会。男性更可能会使用数量策略提高整体的适应度,女性更可能选择质量策略提高自身的整体适应度。这就是两性繁衍策略的差异。

3.3性染色体相关度假设

Chrastil 和colleagues(2006)首次提出祖父母投资不仅仅是受到父亲身份不确定性的影响,还受到存在于孙辈和母系祖父母以及父系祖父母之间的不对称性的遗传相关度的影响。对于常染色体,祖父母们具有相同的相关度,但是性染色体却不同。一个女孩从父母那里分别遗传到一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是从她父亲那里遗传来的,是通过她的父亲从她的祖母那遗传来的,另外一条是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这条x染色体包含来自于她的外祖母和外祖父的基因,因为母亲是交叉遗传。像女孩一样,男孩也有一条来自于母亲的X染色体,这条染色体包含外祖母和外祖父的基因。但是男孩的Y染色体通过他的父亲遗传自他的祖父。

参考文献:

[1]Geary,D.C.(2000).Evolution and proximate expression of human paternal investment.Psychological bulletin,126(1),55.

[2]Trivers,R.(1972).Parental investment and sexual selection.

[3]Clutton-Brock,T.H.(1991).The evolution of parental car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NJ,352. Dawkins,R.(2006).The selfish gen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人类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Fox,M.,Sear,R.,Beise,J.,Ragsdale,G.,Voland,E.,& Knapp,L.A.(2009).[6]Euler,H.A.,& Weitzel,B.(1996).Discriminative grandparental solicitude as reproductive strategy.Hu Nat,7(1),39-59.

[7]沈锄云.认知隔代教育.老年人,2009(9).

[8]蒋泽.祖父母投资的进化心理学研究(Master’s thesis,复旦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