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范文

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

第1篇: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范文

一、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学习的兴趣。

从小到大,我就讨厌老师课堂教学中枯燥的讲解。老师的语言干巴巴,如若音色还不好听,或是男不帅,女不靓,表情不丰富,对于不是学习很勤力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受罪,整节课肯定是坐如针毡。所以,在课堂讲解中,我总是注意语言的幽默风趣,语文学科,语言为主,老师的语言不生动,何能吸引学生呢?遇到词语句子的理解,我总是把学生的名字嵌入其中,这样一来,念到名字的学生---多半关系到听讲不专心的孩子注意力一下集中了,而其他学生一听到老师讲解中提到同学的名字,自然也会关注,效果肯定要好狠多。对于学生回答中的好词好句,或是能体现其平时大量阅读的结果,我都是赞不绝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功。让他们知道,只要进行大量的,健康的阅读,必定会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从而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学生都喜欢上我的课。

二、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

有了兴趣,没有信心也不能在学习上有大的突破。一些孩子之所以成绩差,因为其在学习上没有成功的信心。因为很多老师课堂的目光多停留在优生身上,提问时不注意,好不容易给个机会把学困生,可能是道难题,只会让其丢脸,没有成功怎会开心?我提问会根据难度来,简单的让学困生回答,正确率自然高,赞美的语言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常常喝一肚子蜜,精神爽,信心自然上去,他不会觉得低人一等,脑子不如人。即使答错了,也要找个理由夸一夸。我就是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眼里,大家都一样,只是态度不同造成成绩的差异。态度改变,成绩一定进步。

三、注意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

语文学科尤其重视知识的积累。我曾多次告诉学生,语文课上,老师讲了再多的方法,如果自己不去记忆,课外不去大量阅读,积累好词佳句,是无法写出的好的文章来的。要求背诵的课文,诗词,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的成语,都必须熟练背诵,当然,如果不愿意背诵,还可以选择反复地抄写。背诵或抄写,可以自己选择,目的只有一个,牢记于心。数学老师常说举一反三,语文一科中有些题同样如此,同一知识的测试,有很多种方式,老师平时加以训练,学困生才不会再考试中束手无策。如把转述的话变成引用的话,那么又怎么把引用的话变成转述的话呢?人称代词怎么变化,意思才不会变化,练习多了,学生自然就有感悟了。

第2篇: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三 分数 改革 高考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必将对高中语文教学带来全方位的挑战。高中语文教学出路问题是致力于课改的每一位老师尤其是高三老师应该深思的。

我们的高三语文教学是如何备考、应试、抓分数的呢?凡考纲规定的知识点就灌输;凡考纲规定的能力点就分项机械训练。无论多么经典的文章,不管多么优美的诗篇,均被肢解为考纲范围内的知识点、能力点、分数学生或埋头题海,或疲于应考,或拼命记答案。教学模式单调,不是"一言堂",就是"应考场";学习气氛沉闷,"不闻读书声,惟闻生叹息"。应该说,备考、应试本身并没有错,素质教育也需要应试,关键是怎样备考,怎样应试。科学的、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备考和应试永远是必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

高三语文教学这种以分数为惟一目的,靠灌输知识、机械重复、大搞切割解剖训练的极端应试做法,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严重禁锢学生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直接把学生异化为学习的奴隶、挣分的机器,升学率金榜上的符号,奖金、荣誉天平上的砝码;同时也把老师推进了无休止的批改讲评试卷、习题的痛苦深渊中,既加重了老师的课业负担,又扭曲了师生的关系,其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遗憾的是,这种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应试做法,不仅广泛流行于高三课堂,也程度不同地存于高一、高二课堂,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使中学教育陷入了应试教育的困境中。

那么,高三语文到底应该怎样教呢?笔者认为,针对当前实际情况,高三语文老师尤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高三语文老师要深入研究指导高命题依据的考纲和指导高中语文教学的大纲和新课标,准确理解教学的依据,特别要注意对考纲的研究,因为高考无论怎样改革、改革到何种程度,都必须遵循考纲的规定。诚如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所说:"要通过高考改革,促进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实践。""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有利于引导中学教育更加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中学课程计划的落实;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尊重个体差异情况下的学习积极性;将会促进中学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当然,目前的高考尚不完善:学生的语文素养考查不足,素质、能力和语文成绩较难统一等等,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终会得到解决,这就要求语文老更新观念,树立批判精神,研究但并不迷信,使用而并不照搬。只有真正领会"两纲"精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才能在具体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少走弯路。

其次,语文老师要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可见,只有"人"才是一切教育的核心。语文学科是一门关涉人的心灵的学问,语文教学更应首先立足于这一点。所以,语文老师关注的不能仅仅是知识点。能力点和得分点,也要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命、人的素养和人的发展。高三语文教学是整个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应该遵循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从广义的阅读入手,注重积累感悟,扎扎实实练好内功,有了丰厚的积累,不仅可以应考,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于训练应试技能,因为有了丰厚的积累,一个学期的时间就足够了。过分的关注考试本身,一味地训练应试技能,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为了实现语文学科"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和任务,语文老师还要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坚决抛弃"一言堂"和"大放羊"的两种极端做法,这就要求老师要放下架子,同学生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第3篇: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范文

目前,很多学校对语文活动课的开设积极性不高,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层面思考开设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必要性。

首先,它是学科课程的有效补充。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被批“少、慢、差、费”,误尽天下苍生。“语文训练,联系生活则生动活泼,脱离生活则死气沉沉。”(刘国正《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而语文活动课以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就是说,活动课能对学科课程起很大的补充作用。

其次,这是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中,学生只是一个个知识信息的“容器”,个性得不到体现,特长得不到发挥,潜力得不到挖掘,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没能得到有效地提升。他们多数是知识生产线上一轮一轮淘汰下来的次品,挫败感很强,很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相对而言,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等方面,语文活动课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

再次,这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的需要。传统基础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学生习得和模仿那些被证明为唯一正确的答案和处理方法,并将这些答案和方法用于以后的生活。学生鲜有实践,更缺创新。“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实践”,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在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中,我们的学生在实践能力上表现出明显的差距。没有实践,创新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严重影响国家的竞争力。因此,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看,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势在必行。

二、语文活动课遵循的原则

结合实践经验,组织高中语文活动课程的原则可用六个字概括:“实、语、自、趣、综、创”。

1.实——实践性

这是活动课的第一要义。与所有学科一样,语文同样从实践中来,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实践性是活动课与学科课程最大的不同,活动课对学科教学最大的补充也基于此。因此,在组织语文活动课时,一定要本着“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尽量做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活动中学。

2.语——语文性

语文活动课必须姓“语”。虽然最理想是设计成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但以目前推进的情况看,语文教师还是以本学科为立足点最易操作,最为现实。不管语文活动课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用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应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活动课应主要体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审美情趣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3.自——自主性

语文活动课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语文活动课中,教师只起到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自我活动、自我总结调整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领悟、发现。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知识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落实好自主性原则,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兴趣与创新精神。

4.趣——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设计时,要考虑以兴趣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兴趣去撞击学生的思维火花和创造热情。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为追求形式的趣味性而忽略内容的实效性。就是说,活动课既要追求“热热闹闹”的场面,也要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学到语文。

5.综——综合性

这一原则与语文性并不相悖。它是指以语文学科课程为中心,立足于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开拓挖掘语文无处不在的学习渠道与资源,向学生生活的多个领域开拓延展。将语文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艺术等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活动时,综合运用各学科来解决问题,使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发生激烈的碰撞,进而达到学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效果。并且,还要注意将课内与课外结合,将文化学习与社会现实结合。使语文实践活动课成为“开放型大语文”的综合实践课。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会倍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6.创——创造性

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活动课的最高追求。教师一定要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质疑求异,积极为学生创设较少约束利于创新的环境。其实,语文活动课先天就具有创造性这个特点,教师须充分利用并发扬光大。创造性是语文活动课追求的最高目标。

三、其它须注意的问题

1.注意争取最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有一些活动,常被个别能力较强的学生垄断话语权,教师一定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

第4篇: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范文

2015年,我担任了“国培计划”――河北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培训项目保定市曲阳县初中语文工作坊坊主的工作。这项工作历时一年,我带领坊内的参训教师完成了分阶段进行的线上研修任务,还组织了效果良好的线下送课到校活动。我们共同探讨了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些典型疑难问题,在中考作文的训练和课堂教学的设计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我们这次工作坊网络研修由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承办方在工作坊网络研修平台投放了很多优质教学资源,还设计运行了具有实效性的工作坊研修学习模式。整个培训由承办方牵头,分学科进行精细化管理,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负责人,培训的每一项活动都有学科负责人发出指令,坊主结合本地教学实际进行具体操作,线上研修和线下实践相结合。

在学科负责人的导引之下,我们的工作坊首先确立了团队的名称、口号和理念。为了便于交流还创建了QQ群,要求各位参训老师加入本群,及时查看群文件和公告。我们教师进修学校还组织了培训会,在会上我对这次研修活动作了总体说明,并通过PPT的形式向参训教师演示了登录学习平台的全过程,会后把这个课件放到了群文件中,以备随时查看。经过一段时间的信息反馈,我又制作了一个《常见问题解决方案》的小课件,传到群文件中,把近期参训教师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汇总,提出解决办法以供参考。平时我都会密切关平台培训动态;并择要以公告的形式发到工作坊和QQ群。这样参训动态会随时传达给学员,以保证我们的网络研修顺利进行。

在网络研修的各个阶段,工作坊都按照学科负责人发出的指令按部就班地开展活动。坊主引领版块和坊内研讨版块是我们工作坊活动的主阵地。我在坊主引领版块公布了曲阳县初中语文工作坊的研修方案。这个研修方案是在北京大学有关人员的指导下,结合本县的语文教学实际制定的。出发点是可以使这次网络研修学习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个研修方案会伴随我们整个学习的过程,需要老师们步步紧跟,密切配合。

针对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系统性较弱、训练针对性不强的作文教学现状,我提出了本次研修主题――中考考场作文训练。实施办法是通过对2015年中考真卷优秀作文分析,确立散文类、记叙文为作文的训练切入点,理论分析引领和作文教学实践相结合,达到切实提高学生应试作文的写作能力的目的。实施过程分五个主题研修阶段逐一进行。

在研修方案的统御下,我们工作坊结合研修平台创设了很多活动,坊主引领的坊内研讨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首先,我发了一个引领帖:“为了更好的解决老师们当前的教学问题和困惑,让教研更真实有效的发生,需要我们把在教学实际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予以整理归纳后,在互助研讨区,并请老师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我把坊内研讨版块中的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汇总成十个典型问题,进行了公布,并请老师们踊跃参加这次典型疑难问题大讨论活动,晒出自己的教学智慧。因为切实关系到老师们自己的教学实际,这个主题帖受到高度关注,老师们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智慧的火花碰撞激发,老师们都觉得受益匪浅。

我们工作坊还发起了许多其他活动,比如推荐美文,尤其是对我们的作文教学大有裨益的文章;推荐一本好书,并写出推荐理由;参加读书活动并写出读书报告;交流作文教学中的经验;搜集归纳中考作文考试的题材和题材;学生优秀考场作文选;春联征集活动等。

参训老师们态度积极,工作坊气氛热烈,尤其是读书活动和交流

作文教学中的经验方面都涌现出不少精品。但是由于我县是半山区,一些乡村中学的硬件设备不够,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一台办公电脑,导致部分教师学习滞后,不能紧跟工作坊的节奏进行网络研修,对于错过的精彩老师们深表遗憾。

教学设计版块中很多老师发了教学设计以供讨论打磨,经过反复修改,老师们把自己打磨好的教学O计提交到作业栏。我在批改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一些教学设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些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再次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又重新提交了一次。这种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令人敬佩,同时也把打磨教学设计的初衷贯彻得非常彻底。另外,我把在批改教学设计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发到坊内研讨版块,大家一起来讨论。对于这些典型问题,老师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通过交流研讨,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识。

工作坊网络研修要充分运用研修简报的作用。我们工作坊一共了14期研修简报。除了上交的5期正式简报,我还了开班须知,阶段性学情,研修总结,成果汇总等9期简报,涵盖了我们网络研修的各阶段内容,使老师们做到心中有数,以确立学习努力的方向。

工作坊网络要重视坊内资源建设。在坊内资源建设方面,以本次研修主题为核心,我投放了大量优质资源,设置了作文类、美文类、读史坊、文言文类、其他类等五个类别。这些坊内资源点击率非常高,很受老师们的欢迎。

第5篇: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探究阅读 探究价值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创新人才的多少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程度重要标志、发展潜能评价的重要指标。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就应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而在学校素质教育的航标“新课程”中,提倡的探究学习的目标正是“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摸索“探究”式教学,总结出点滴经验。

在探究式阅读教学中,我们采取“阶梯”教学法,即:领――导――放,逐步渐进地完善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探究性思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添肌增骨。所谓“领”,就是在起初的阅读教学中,象教孩子学步一样,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牵其手使其行”; “导”,就是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仍“步履蹒跚”时,给他限定条件并“撒开手”,使其受限 “自由”行走,这时的学生就成了教学中的“主角”;而“放”,则是在学生的阅读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在探究阅读中,“放开限制”即取消限定条件,这时代学生集编、导、演于一身,统领“探究”的整个过程,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

一、学生探究阅读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形成――“领”

现在的班级教学模式,班容量一般都比较大,且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来自于不同的学校班级,造成了学生仅有的那点肤浅的阅读水平,很不均衡,所以在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开始,我就把他们的水平都定为“零”,让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采取“领”的方式,从“零”开始,激发学生的探究阅读兴趣,指导他们选取探究的内容(即有探究价值和探究空间的文章、段落及语句等),教给他们如何选取探究的切入点(即提出有探究价值和探究空间的问题),如何带着问题去自主探究,如何交流合作、分析汇总。这一阶段,其实就是沿用传统的“事例示范”式教学,不过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认知和体会。如:我打破课本篇目的安排次序,把一些通俗易懂学生易于接受且探究性较强的文章放在前面学习,一些虽为经典名篇,但使学生难于理解的以及时代性强的文章及古文放在后面,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探究兴趣的形成。

二、学生探究阅读能力的巩固和提高――“导”

在学生们通过学习掌握了探究式阅读的基本规律且能进行简单的探究阅读后,我们就由“领”变“导”,采取既“限”又“放”的半开放式“自主”探究阅读的方式,进行探究阅读。“限”是指限定探究阅读内容,内容的选取遵循一定的原则性:1、确实可以提出问题,进行探究;2、确实可以使学生能多角度多观点地分析交流;3、要有探究价值;4、要有明确的积极上进的正确思想观点和态度。限定探究阅读的范围:既可以是教材上的,又可以是课外的,但对课外阅读内容有“限”,限定在老师推荐或学生推荐且老师“审批”通过的。“放”是指探究的形式、探究的内容等,既可以分组合作探究,也可以班级讨论式或个人自主探究;既可以探究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态度,也可以探究文章的用词择句、修辞句式等文采;既可以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处境等对文章及其作者进行评价,也可以展开想象、假想或推测进行换位思考评析。“放”还强调学生的“自主”,即让学生自己选择探究形式、内容角度等。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我就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由学习委员主持,进行探究阅读,由于鲁迅生活的时代与现在相隔较远,所以他的这篇文章虽然是对童年往事的回忆,但并不朗朗上口,通俗易懂。通过讨论,学生们首先把探究的范围确定在两段描写内容上,即“园内景色”和“捕鸟”。且把探究问题确定在文采方面,探讨作者的斟词酌句上,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当学习委员把同学们探究出的文采方面的内容总结到黑板上后,我抓住时机问道: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写出如此生动逼真的段落呢?有一个同学立刻回答到:他在这园子里玩的高兴呗。我紧跟着问道:在这里,他有没有烦心的事呢?有的同学翻翻书,小声说:是读书吧。我就势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接着下一段的探究又开始了……

三、学生探究阅读能力的历练和升华――“放”

当学生对探究阅读有了一定的自主驾驭能力,亦或说羽翼渐丰后,我们就要适时改变教学策略,“放”飞他们,使其能在阅读过程中自由翱翔。不过,在初级中学阶段,能达到这种程度的学生较少,这一阶段的探究阅读教学只适用于一些优秀学生。因此,一般不应采用课堂教学形式,而采取因材施教,个别辅导的教学手段比较适宜。让学生把文学天地作为一个自选商场,有的放矢地选择一些文章,进行探究阅读,并要求他们写出阅读评析、文章批注或随笔感想甚至后续等。并把学生写的这些东西收集起来,进行评批,给予指导。其实,在这一阶段,阅读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和写作、思想表达等融为一体了。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达到这样的程度,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就达到了。

总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受教对象,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真正成为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批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第6篇: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范文

“翻转课堂”(FlippingClassroom),是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后经萨尔曼•汗和他创立的可汗学院的大力推动,“翻转课堂”开始为众多教师熟知,并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授课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研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2012年以来,我国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日益增多,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设计模式以及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具体实践反思方面。纵观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文献,特点是:介绍多于研究,理论分析多于实践应用,且多集中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探讨,涉及高校教学应用研究较少。特别是有关于高校大学语文“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及实证研究还相对空白。

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在全国高校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的人文类公共基础课,是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它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尽管很多教师和学校为此目的做出了努力和尝试,目前大学语文教学在信息输入和学生内化吸收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信息输入阶段,大学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座式教学。由于内容多,学时有限,课堂缺乏师生间的互动,这就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意识淡薄。其次,在学生知识内化阶段,学生缺乏对语言反复探究、品味、使用的群体性合作环境,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首先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信息传递”,然后学生在课下进行“吸收内化”。而“翻转课堂”则翻转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构建学习流程: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分发的音视频等材料自主学习课程,完成“信息传递”,原本课下的“吸收内化”则被放置到课堂上通过同学和老师的互动活动完成。“翻转课堂”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手段,重新构建学习流程,根本性地改变了学习方式,正在给教育带来颠覆性变革,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意义重大。

三、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确立“翻转课堂”基本教学流程

这个流程是:学生提前观看教学微视频或材料——做练习——教师指导——总结提升(如表1)。

(二)做好课前知识输入——创建教学微视频

教师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创建教学微视频。事实上,教师可以借助国家精品课程网和相关大学语文资源网络等优质开放教育资源,结合自己学生的具体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视频材料;同时还要设计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视频内容。例如录制《雷雨》教学微视频,在15分钟内教师介绍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戏剧冲突,还要提供北京人艺的话剧《雷雨》链接;针对看过话剧的学生提出思考问题:第一,《雷雨》的剧名有什么含义?第二,你如何理解蘩漪这个人物形象?第三,这是一出什么性质的悲剧?学生在观看视频和话剧链接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留言板、聊天室等交流工具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互动沟通;对于同学间无法互动解答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重点解答。在教学实践探索初期,教学团队的每位教师在安排每学期的教学计划时只需要把一小部分(如20%)课程内容设计成“翻转课堂”,及时总结、反思和交流,不断完善视频材料和相应的习题,逐渐形成一个“翻转课堂”微视频资源库。对于课前练习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教师要合理设计,帮助学生利用旧知识完成向新知识的过渡。教师需要借助教学管理平台,鼓励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通过教学平台向老师请教;教师还要在进入课堂之前整合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以便课堂重点讲解并适当调整课堂活动。

(三)完成课堂内化吸收——构建探究式自主学习模式

语文学习内容在课外传递给了学生,课堂内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应用其所学的内容。就大学语文教学而言,“翻转课堂”使学生语言表达的实践机会大量增加,针对个体写作所出现的问题的修改会大量增加,阅读探究也会更加深入和广泛。学生合作交流增多,教师讲析剧减,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作为导师的适时的点拨和方法的指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观全局,确定全班探究的共同性问题。这就要求做到如下几点。第一,确定问题,独立探索。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课前练习中提出的疑问,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学生根据理解与兴趣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选择题目。教师根据所选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8人。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先对该问题进行独立研究,最后再进行协作探究。第二,协作学习,交流互动。协作学习是个体间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充分论证所研究问题,以获取达到学习目标的途径。学习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及学生间相互包容能力。在“翻转课堂”中应该加强协作交互学习的设计。小组是互动课程的基本构建模块,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分享与同伴交流的乐趣,并可以随时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后,完成各人或小组的成果集锦。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学习体验,分享问题解决的成功和喜悦。再以《雷雨》为例,课堂上将对教学微视频中提出的三个思考问题进行分组探究。可以是一个问题一个小组重点解答,最后分组整合;也可以是每个小组三个问题都要解答,其他小组补充或质疑。学生还可以把自己或小组的最终解答上传到网络平台,与大家共享。第三,反馈评价。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与传统课堂的评价体制完全不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评价应该由老师、同学、学习者,甚至专家、学者来共同完成。不仅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评价内容包括问题的选择、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计划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总之,在“翻转课堂”中,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个性化学习环境的创建能够使学生成为自我激励的学习者,拥有强大的自主学习控制权。学生能够通过教学指导和技术工具进行自我组织的探究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环境的设计是基于可协作学习环境中发生的学习而不是整齐划一地传授知识。在课堂上,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和学生交流,回答学生的问题,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可以将被同一个问题所困扰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研讨,并观察学生间的学习互动,教师也可以加入到研讨之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翻转课堂”中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发号施令者,教师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最好的自主学习者。

(四)整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

大学语文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预习往往是单一的朗读、背诵,并不能将知识系统串联起来。而翻转课堂通过教师的微视频资源使学生的学习材料丰富多样,同时又有老师的指导和建议。动画、图片、知识链接使得学习内容更加形象具体,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网络在线完成自主学习,而课堂就跃升为师生间深度知识探究、思辨、互动与实践场所,使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既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学的优势,又强化了面对面课堂互动、进行知识传授与探索的全新教学模式。

四、存在的问题

第7篇: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范文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危机下,我校积极化危机为转机,踏实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关心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会的认可、家长的好评。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成绩

1、师资队伍稳定,师德素养、业务素质进一步提升,无教师违规、违纪事件发生。

2、常规管理井然有序、科学有效。

3、读书活动扎实、有序、有效。

4、少先队工作常态化,学生行为习惯自律化。

5、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疫情防控毫不懈怠,确保了学校财产及师生的人身安全。

6、校本培训扎实有效,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

7、学校特色化建设扎实推进,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8、幼儿园生源稳定,课程开设齐全。

9、校园环境建设达到了美化、香化、雅化,起到了环境育人的作用。

1 0、教师职称工作圆满完成,三级教师上报一人。一级教师上报2人,高级教师上报2人,30年农村一线破格推荐高级教师42人。使教师体验到了满满的获得感,工作积极性大为提高。

工作措施

(一)树师德、强业务

1、通过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本学期各校共16次集中政治学习。学习的内容有“师德师风大讲堂”、“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通过学习,使广大教师明确了自我的责任,并树立起了用爱做教育的思想观念。在本学期教育局号召的“送温暖”活动中,我校教师踊跃捐赠棉衣、棉鞋,有的老师还买了新的棉衣予以捐赠,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份爱心。在教育局召开的“疫情防控表彰会”上,我校14位教师受到表彰,其中疫情防控先进个人4人,线上教学先进个人4人,优秀班主任3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3人。他们仅是我校75位老师中的代表,在疫情防控中,我校的全体教职工都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大义,做到了恪尽职守、无私无畏,这更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一座丰碑。在“慈善一日捐”活动中,我校教师都积极响应、慷慨解囊,为营造和谐社会、救助弱小献出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2、通过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本学期共学习16次。首先,开学初组织各学科任课教师学习本学科的课标,领会本学科的课程理念及学科性质,并用以指导教学实践;然后分章节学习了教育专家彭兴顺的教育专著《做卓越的教师》,使老师们既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技巧,又体验到了教师职业的幸福。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信息技术2.0实施方案》,并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根据教育局的要求组织教师学习了《珠海课堂教学资源》,用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使得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本学期教育局组织评选2019-2023年度骨干教师活动中,我校10位教师被评为五大连池市学科骨干教师,分别是语文学科骨干教师有:xx、xx、xx;数学学科骨干教师:xx、xx;英语学科骨干教师xx;音乐学科骨干教师xx、xx;体育学科骨干教师xx;美术学科骨干教师xx。

3、通过每周一次的教育专著学习交流,使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更符合教育规律,教学能力、理论水平得到了提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教育教学更具科学性、艺术性。本学期共交流16次,并将交流内容做了读书摘记。

4、每周进行一次教师钢楷展示与交流,本学期共16次。通过展示与交流,激发了教师的练字热情,使教师的书写及板书水平得到了提高,使教师养成了自觉练教师基本功的习惯。在12月份组织的“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中,共有12位教师参加了比赛,老师们的扎实的基本功得到了展示和激励。

5、每周至少听一节课,本学期每位教师至少听课16节。通过听课、议课、评课,教师之间相互长善救失,课堂教学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二)抓教学、重精细

1、开学初学校教导处制定出了细致的教学计划,并通过开全体教师会传达给每一个教师,使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有关准备,为本学期工作的展开和计划的落实做出了部署。

2、开学第一周进行了“开学一节公开课”的教研活动。通过这节教研课使老师们一开学就紧张起来,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全学期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有计划地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本学期从开学第二周开始到第五周结束,组织教师依据《基于信息技术构建生命课堂教研活动方案》的部署及要求进行教研活动:中心小学、 民航希望教学点、四平村教学点、新民教学点每校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教学直播展示,全镇教师通过钉钉平台参与观课和评议。结束后,中心学校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指出了教研中的优点及不足、下一步打算等,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疫情之下,充分发挥“钉钉”平台的线上优势,有效避免了人员的聚集。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进修校组织的“连池杯”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在进修校教研员的指导下我校xx执教的语文课获得了特等奖,xx执教的数学课获得了一等奖,xx、xx分别获得了二等奖。我校有7位教师分别参加了综合学科及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示范课”教研培训。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校的青年教师得到了专业的引领和提升,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每月进行一次月考,本学期学校共组织了5次集中测试,分别是学初的“线上教学摸底测试”、9月份月考、期中测试、11月份月考、12月份月考。每次考试都做到了真实、严格,起到了以考风促教风、学风的作用。使师生从中发现教、学中的优点、不足及需改进之处。每次考试后,各校学校教导处都组织进行集中测试成绩分析,分析做到了既有总体分析、又有细致的学生个人分析,而且重点分析待进生的成绩,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提高方法。每一次成绩分析都以前一次成绩为基础,分析成绩提高与下降的原因,进一步采取改进的措施。

6、每月进行一次业务检查,本学期共检查4次,重点做教师教案检查和作业批改检查。每次检查教案都做到检查细致,切实发现其中的优点与不足,检查后,通过教师集中开会把具体情况反馈给教师并作出指导,提出改进建议,使任课教师的业务更扎实,教学更有实效。

7、沟通家长,形成合力

为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习惯,我校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形成教育的合力。主要采取三种沟通办法:一是建立家校联系卡,班主任通过电话与家长沟通;二是进行家访;三是开家长座谈会。本学期在期中测试后召开了家长座谈会,要求家长必须全员参加,各班家长几乎悉数到齐,取得了极佳的效果。本次家长座谈会各班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做到了有程序、有签到、有主题、有记录。

(三)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校以我国的一些重要节日为契机,开展相应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1、抓契机,明事理

9月份以文明礼貌活动月为契机开展了“老师您辛苦了”手抄报制作活动;11月份读书活动月期间,我校组织了讲故事比赛,评出了获奖选手及优秀班集体,此活动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也使学生从故事中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本学期期末,我校为学生购买了丰富的读物,为“书香校园”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每周一升旗仪式为契机,对学生适时进行爱国、守法、感恩等内容的国旗下讲话,使学生耳濡目染,养成了良好的品行。

2、读经典、承佳训

本学期,我校部署要求一二年级背诵《弟子规》、三四年级背诵《三字经》、五六年级背诵古诗词,规定具体的诵读时间为每天早自习前10分钟,每天都可以听到同学们的诵读之声溢满校园,既营造了一种浓浓的书香气息,又使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到中华经典国学的魅力和其中的思想精髓,懂得了如何爱父母、爱老师、爱祖国。

3、做值周,懂自律

我校学校课间秩序由3-6年级学生轮流做值周生来管理维持,由少先队大队长做值周记录汇总,并评出每周的优秀班级,这种学生管学生的管理方式使学生既体验到了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又形成了自觉遵守纪律的风尚,使得学校课间秩序井然,学生人人文明自律。

4、依“守则”,争最好

2015版《中小学生守则》共9条,从各方面规范了小学生的行为,因此,我校要求全校学生对这9条《小学生守则》做到“两会”,即会背、会用。这一任务由班主任利用早自习时间落实完成,通过学校定期检查来看,学生完成了要求,效果很好,全体学生不仅做到了准确背诵,而且能用守则严格要求自己,相互监督,掀起了一股争做最好、最文明小学生的热潮。

5、读“道德”,见行动

本学期,我校给每一位同学发了一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由班主任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使学生从读本的故事中汲取道德营养,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且深刻体会到我们要如何努力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怎样打造“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会,怎样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

6、建环境、养性情

我校为使学生养成爱护学校、讲究卫生等良好的道德品质,注重环境教育的潜移默化。教学楼内大厅,以及楼梯由专人负责打扫,各班级的走廊由各班负责,做到了一尘不染、窗明几净;楼内每层楼的窗台上都摆放着花卉,既有观赏价值,又能调节净化室内的空气,使室内空气清新、整洁宜人。本学期校园内建成了环形跑道,拓宽了甬道。可以说,学校的环境达到了美化、香化、雅化的标准,对学生追求美、热爱美、珍惜美的性情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四)、强素质,重发展

1、为使我校的校本课程继续常抓不懈,1-2年级为《我爱泥塑》,3-6年级为《学学剪窗花》由专任教师来教课,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既发展了想象思维,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使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发展。

2、本学期,学校的兴趣小组活动继续开展,活动为每周一次,定在每周一的第七节课,学校共成立了5个班,分别是:葫芦丝班、美术班、写字班、足球班、科技版,本学期每个兴趣小组共活动了14次,每个兴趣小组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在各个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美术小组学生的手工制作作品在学校大厅进行了展示,令观赏者赞不绝口。

(五)抓幼儿,保生源

我校幼儿园是新一年的主要生源,因此,抓好幼儿教育教学是保住我校生源的关键。因此,我校幼儿园不仅开齐开全幼儿课程,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且注重更新观念,为幼儿购置了玩具及读物,配备个音乐、体育、美术及英语特色学科教师,为农村幼儿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了保障。

(六)防万一,保安全

为使学校的财产及师生的安全确保万无一失,我校对安全工作做到防患未然,常抓不懈。

1、严格执行校门关闭制度,由专人负责,把危险分子拒之门外。

2、进行安全演练及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及撤离自救能力。本学期,共进行了三次安全演练、两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使学生熟记了安全逃生路线及疫情应急处置规程。

3、定期适时进行安全教育。本学期分别对学生进行了防电、防火、防溺水、防结核病、防寒、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等安全教育,观看了光碟,召开了相应的主体班队会,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三、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第8篇: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范文

1 利用语文学科的资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语文诗句,可以将学生从枯噪数学中解放出来,并使他们感受开放的、生动活泼的、充满人情味的并且总是饶有趣味的数学. 同时学生也开阔了视野,在不知不觉中还学会了欣赏数学. 案例1 在教七(上)《几何平面图形》的第一课时,笔者引用初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的诗句来说明三维的几何空间. 前两句表示时间可以看成是一条直线(一维空间),诗人以自己为原点,前不见古人指时间可以延伸到负数,后不见来者则意味着未来的时间是正数. 后两句则描写现实空间:天是平面,地是平面,悠悠地张成三维的几何空间. 全诗将时间和空间放在一起思考,感到自然之伟大,产生了敬畏之心,以至怆然涕下.

案例2 笔者在教学整数分拆的问题,即把一个整数分解为若干个正整数之和的数学问题时,形象生动的引用电影《刘三姐》中有一个精彩片断的数学故事,学生在寓教娱乐中解决了300=99+99+99+3整数分拆的问题. 刘三姐与三个秀才(罗秀才)对歌:罗秀才:“小小麻雀莫逞能,三百条狗四下分,一少三多要单数,看你怎么分得清?”刘三姐:“九十九条打猎去,九十九条看羊来,九十九条守门口,剩下三条财主请来当奴才.”

2 利用科学学科的资源

人们都说,数学是物理的工具,数学是物理的基础!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主要数学知识(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三角函数、几何作图法、有关圆的知识等)与物理知识相互融合呢?案例三给出了笔者的思考与探索.

案例3 直线等加速运动.

我们知道,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距离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用字母表示为S=υt,而在直线等加速运动(即通常所说的加速度)中,速度的数值是时刻在改变的,我们仍用S表示距离(米),用v0表示初始速度(米/秒),用t表示时间(秒),用a表示每秒增加的速度(米/秒). 那么直线等加速运动位移的公式是:S=v0t+12at2.就是说,在初始速度和每秒增加的速度一定时,距离是时间的函数,但不再是正比例函数,而是二次函数.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v0=1米/秒,a=1米/秒,下面我们列表看一下S和t的关系.

t(秒)0123456

S(米)01.547.51217.524

图1注意,这里的时间必须从开始等加速时开始计时,停止等加速时停止计时. t的取值范围,很明显是t≥0,而S的取值范围,同样是S≥0. 它的图象如图1.

自由落移

我们知道,自由落移是直线等加速运动的特殊情况,它的初始速度为0,而每秒增加的速度为9.8米/秒,我们用g表示,自由落移的公式为:S=12gt2.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函数的表格:

t(秒)0123456

S(米)04.919.644.178.4122.5176.4

动能

现在我们来看另一方面的问题. 我们知道,物体在运动中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比如说,一个人走过来不小心撞上你,或许没什么,但如果他是跑步时撞上你,说不定会倒退几步,而假如你站在百米终点线上,想不被撞倒都不容易. 这是因为对方具有的动能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我们用E表示物体具有的动能(焦耳),m表示物体的质量(千克),用v表示物体的速度(米/秒),那么计算物体动能的公式就是:E=12mυ2.

来看一个表格(m=1千克):

υ(米/秒)0123456

E(焦耳)00.524.5812.518

υ的取值范围显然是υ≥0,E的取值范围也是E≥0,所以它的图象和前两个没什么区别.

通过上面几个问题的研究发现,二次函数在物理方面的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在于物理学上对取值范围的要求大部分都是要求该数值大于等于0,所以图象大部分是二次函数图象的一半,除原点外,图象都在第一象限.

3 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

21世纪电脑和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相结合,既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维的空间,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具体直观、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

案例4 九(上)第三章《圆》这节中,笔者播放了《西游记》第10集(孙悟空画圆)的片段录像,孙悟空用金箍棒画了一个圆,叫师傅、猪八戒、沙僧、白龙马一定站在魔法保护圈内,不然会被妖怪抓去这一情节来说明:点在圆内,点在圆外,点在圆上这一知识点;然后利用两幅Flash的动画效果来比较说明自行车的轮子设计成圆形,设计成三角形的情况,诙谐幽默,使教材“活”起来,原本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数学知识,学生在笑声中愉悦地学会了.

4 利用音乐学科的资源

许多教师都曾因为数学课枯燥,缺乏“声”“色”而烦恼,数学课如果尝试用“音乐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笔者的数学课堂就形成了一种崭新的面貌. 例如针对“汶川大地震”“学校捐款”为话题可改编数学教材的部分内容(列方程组解应用题)进行情感思想教育,同时借助多媒体播放歌曲《爱在我心中》《感恩的心》,学习效果更佳.

案例5 在教七(上)《条形统计和扇形统计图》时创设情景,凑巧利用我们班××同学的生日,全体师生为他唱起生日快乐歌,同学边拍节奏还边唱,不亦乐乎. 随后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判断――画出图形”的统计过程,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行着数学习. 5 利用美术学科的资源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 如教师板书时,字体的美观、内容的布局、简笔画的规范等这些也会给学生以艺术般美的熏陶. 我们学校正在征集校标设计图案,笔者设计了一些“不妨利用我们学习的圆、弦、弧等基本图形,给学校设计一个美丽的校标”、“请你利用学过的长方形,圆,等基本图形为我校设计一个美丽的花坛”等活动.

案例6 在学习了八(上)《中心对称》以后,笔者设计如下练习:“请以给定的图形=(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为构件,尽可能多地构思有意义的一些中心图形,并写上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 你能想出那些图形呢?学生们通过思考以后,在电脑上设计了许多有创意的图形,其构思之巧妙,想象之丰富,语言之诙谐让人耳目一新. 那一刻,同学们体会到了探究成功的乐趣.

6 利用社会学科的资源

德育是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领悟做人的真谛,培养爱国、敬业、节约、奉献的精神,从而获得学生的原动力. 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介绍《勾股定理》的证明、《中国最早使用负数》、《杨辉三角》、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洲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 现代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 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在学完函数后,通过对各类函数图像特征的总结:如有的函数图像是直线、有的函数图像是抛物线、有的函数图像是双曲线、有的函数图像是折线等,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函数图像一样,有时平坦,有时崎岖;有时跌起,有时低潮绵延,我们应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李文林.数学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张维忠.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第9篇: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范文

“管理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管理的理念与执行力是核心要素,只有搭建好管理平台,管理的理念与执行力才能发挥作用,教师在工作实践中才会获得不断进步与发展。

第一,细化管理职能,加强班子建设。我校从实际出发设“一室五处三组”,实行三级管理。“一室”为校长室,“五处”即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德育处、综治安全处,“三组”即文科教研组、理科教研组、体艺教研组,落实“安全第一,德育首位,教学中心,后勤保障,统筹协调”的办学要求。新学期学校进一步分解了各职能处室的职责,进一步细化了处室内各行政成员的职责,进一步明确了校领导的分管职责,全体人员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集思广益,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协作配合。领导班子分工不分家,分工不分割,由条到块,点线面体,大事研讨,具体事分头落实。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分块负责,目标一致,分工协作的局面。

第二,科学谋划,有效实施。学校组织制订了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彰显特色和谐发展”为题的《2012―2015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从“背景分析、目标定位、发展策略与措施、保障体系”四个方面阐述。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在规划下具体制订,落实规划要求。我校的工作计划、工作要点以周为单位安排,同时也要求各处室、各学科所有学期计划都必须以周为单位制订。以周为单位安排工作实际上精确到了每一天做什么,执行计划时只需根据工作需要增加一些临时任务或调整一些任务,学期计划按周制订让各项工作指令明确,条理性强,增强了计划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精简会议次数,提高会议效率。学校对每周开一次行政会、一次教师会的制度进行精简,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钻研业务。这学年改为每两周开一次行政例会、每两周开一次教师例会,主要是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研究、布置工作任务,反思问题,提出工作改进要求,每次开会时间控制在50分钟以内。行政会安排单周周一上午最后一节开,各行政部门开会前要做好准备:

1.回顾前两周工作,有哪些亮点与不足?表扬什么?批评什么?还有哪些工作要如何改进?

2.近两周工作主要有哪些?(包括计划性、临时性的)打算如何布置、落实好?并要以表格的形式梳理好。会上,各处室负责人介绍工作进展情况,其他行政成员补充,行政会主要是集体研究一些疑难工作怎么做。教师会设在单周一下午最后一节课。会前十分钟轮流安排两位教师做主题演讲,形式不变,每轮的主题有创新,这学期教师演讲的主题是“我的教育故事”。然后由德育处、教导处、总务处布置工作,安全、少先队工作整合到德育处,办公室、工会工作整合到总务处,每次会议根据工作的多少、轻重选定一位处室行政人员布置。

3.由校长或书记进行会议总结并提出工作要求。会后第二天上午,由校长室将会议工作要点及要求整理公布在校务公开栏,督促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那么,双周一下午最后一节课做什么?集中读书。在读书前也用十分钟轮流安排两位教师进行“好书推荐”演讲,然后教师静静地自由阅读,通过集中阅读作为引子,引导教师习惯读书,拓展读书时空,使阅读逐渐成为教师生活的常态。习惯读书的教师必然也会影响自己的学生喜欢读书。

二、修订绩效考核标准,激活教师能动性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绩效工资分配实施办法及评先、评优办法。几年来,学校一直在摸索更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细化了目标管理考评实施办法,制订了《教师工作量化考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教师工作行为,对学校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制度的局限性也表现出来了,不利于调动教师的能动性。于是,我们经过慎重思考,在精细化管理中注入简约化管理的理念,从实际出发,放弃了“教师工作量化评价”,简化了绩效考核办法。

我们重新建立教育教学管理奖惩制度,希望教师有怎样的业绩表现就设什么奖项,禁止教师怎样的职业行为就惩戒什么行为。设立了“考勤奖、安全奖、教学奖、论文奖、参赛奖、教研奖、班主任工作奖及津贴、行政管理奖及津贴、宣传奖、代课金、一年级、毕业班津贴、值日教师津贴、周末及节假日值班津贴、教龄津贴”等项目。考勤奖、安全奖、代课金、班主任工作奖及津贴按月考核统计,其余项目按学期考核统计,兑现各项奖励后剩余的绩效金额用于被考核教师平均分配。这样操作绩效考核简单易行,教师工作方向感更明确了,能认真关注自己的工作绩效,不会在工作量的安排上斤斤计较,而会多在工作质的方面多下工夫。

同时,管理重心下移,再配套三种措施:1.按人均数预算拨教研经费到文科组、理科组、体艺组,促进各组更细致有效地开展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2.测算40%的评优评先比例,将表彰名额分配到处室、教研组等,学年末组织各组教师述职、评议、民主推荐产生优秀、先进,学校对优秀、先进实行“六个一票否决”监管,教师节进行颁奖词颁奖,扩大奖励效应。3.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成立各种体育健身队,学校按人均数预算下拨运动经费到各个队,以教师运动带动学生运动,促进教师经常性锻炼,身心健康和谐。实践经验证明,这样做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了教师的创造精神和工作品质。但凡管理都需要与时俱进,每学年在一些管理细节上还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三、精细过程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教育主要通过课程来实施,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落实好课程计划显得尤为重要。“质量的意义在于上好每一节课”,以课堂为阵地,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关键,强化教学管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严格执行课程管理计划,落实教学常规。我校按省颁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规定课程。语数等学科不得挤占其他学科,不得挤占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每日值日行政进行课堂巡视记录,异常情况及时给教师指出,督促改正。对教学常规常抓不懈,教研组每月一检查。我校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改革备课,注重学生活动及训练内容和方式的设计,注重学校电子备课的管理与模板的开发;二是精心组织上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在作业管理上,要求课堂练习时间不少于10分钟,做到堂堂清、日日清,批改作业做到“有发必做、有做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改、有改必评”,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认真组织考试,设立“诚信考室”,认真做好单元、半期、期末质量分析,查漏补缺,重视横向比较,注重纵向比较;五是注重辅导,做到课内外相结合,特别要求重视课内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活动,对后进生“六个照顾”:座位照顾、发言照顾、作业照顾、批改照顾、辅导照顾、表扬照顾。

其次,立足课堂,上好常态课。学校要求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用心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各个备课组的作用,在常态下积极解决教师在自身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努力探索教学中“五个有效”(即教师有效组织、有效指导、学生有效参与、有效体验、有效练习)的途径和方法。促进教师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坚持校长进课堂,和教师导学相长。我校正副校长都在教学第一线上了课,除上好自身的课、多参与教研课外,我们还坚持走进教师的常态课堂。我们怀着欣赏教师的态度,与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探讨,每周有一节课会随机提前几分钟预约,走进教师的课堂听课,听课时注重“四看”:看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看学生学习常规是否到位、看是否关注两头(优生和学困生)、看教学是否扎实有效。听完课后同步查看教学计划、备课、作业、成绩等,了解最真实的教学常态,单独和教师交流探讨改进教学的意见建议,也交流一些其他方面的情况、想法,在和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校长自身的业务素养也得到提高,还有一些平时没发现的问题得到有效沟通和解决。

最后,形成校本教研机制,提高教学教研能力。我校每学年常规安排新教师汇报课、岗位练兵交流课、青年教师评优课、骨干教师展示课、高级教师示范课、课题研究研讨课。每个教师每学期都有机会上一次以上公开课,各类公开课百花齐放,通过常态下课堂教学研究,多形式多层次地实施课改,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适时调整和改进课改实施的思路和策略,教学研究不断走向纵深处,使新课程改革实验走上常态化的轨道。这学期我校重点抓“写字教育”,提出全校师生树立“提笔就是练字时”的写字教育观念,所有学科、所有教师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地抓书写。把写字教育作为创优秀作业、试卷的切入点,渗透在课堂,延伸到课后,落实于平时,贯彻于长久。从端正坐姿、纠正握笔姿势、指导如何运笔开始,通过科学、有序的训练,严格、规范的管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本学期学校岗位练兵主题定为“写字教育”,各教师自觉训练与各学科展示研讨相结合,语文学科将写字教育提炼成“腾飞小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研究――写字教育”课题,开展课题研究,争取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