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翻转课堂模式范文

翻转课堂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翻转课堂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翻转课堂模式

第1篇:翻转课堂模式范文

一、翻转式语文课堂发展现状

对于我国教师来说,翻转式课堂的教学模式或许还有一些陌生,当前大多数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状态,对于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没有很好的帮助,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课堂气氛的调动很不乐观,教师在课堂上面讲课,学生在课堂下很难调动起积极性,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越来越不乐观,慢慢地对语文产生厌烦的心理,从而影响学生未来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影响学生启蒙思维的形成。目前大多数教师都还缺乏对翻转式课堂的认知意识,对翻转式课堂的不了解使得教师不清楚该如何进行备课,如何进行相关课程计划的安排,这就造成了我国某些小学对于翻转式教学模式的缺失,教师无法合理地运用好翻转式课堂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传统教学模式也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即使有的教在翻转式课堂的教学模式中能够将其运用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去,但由于根本不了解翻转式课堂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往往只是浅层意义上的了解翻转式课堂,没有应用到它的精髓,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仍然没有很好的帮助。

二、小学语文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上面我们对目前我国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可以看出在目前来说,我国翻转式课堂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从教师和学校这两个方面来看都是如此。下面,我们具体来看小学语文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及教师等带来的巨大优势。

(一)针对翻转式教学模式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

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之前,需要了解本节课程需要学生掌握文章的哪一部分和哪些知识的理解,运用什么方法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应当在制定学习计划时,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那种认为课堂就应当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多讲,学生多听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当理解翻转式课堂的内涵,在课程开始之前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例如在学习《开国大典》一文中,教师在课堂之前应当明确课程目标,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第一,让学生通读全文,分析文章相关的内容和段落,使学生从大意上对文章有一个具体的把握;第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对于文章的写作含义和写作线索进行提问,让学生积极讨论,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二)把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时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时间很少,对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极大的束缚,对于学生培养语文兴趣爱好也没有很好的帮助,教师应当合理地理解翻转式课堂的精髓,在课堂过程中,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时间,在互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对问题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去多加思考,例如,在学习巴金的文章《小狗包弟》一文中,作者对于自己养的小狗包弟的情感是非常复杂而又矛盾的,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情感的提问,提问学生作者对于小狗包弟怀着怎样的情感,你们在读这篇文章时,读完心情是怎样的?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培养开放性思维,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启蒙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三)分析明确的教学知识,将知识的吸收融入到课堂中

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需要了解学生如何能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把握教学内容,从多角度去分析如何进行教学能最大程度的符合学生的思考方式,教师应当首先明确这些问题。其次,在其专业知识上进行相关的加强,才能保证学生对知识更好地获取,例如我们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文章中,教师在进行文章讲解的过程中,应当合理地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多了解自己父母的辛勤劳动,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的爱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懂得感恩父母。

第2篇:翻转课堂模式范文

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和广州珠海第五中学等学校开展“翻转课堂实验”成果, 为我国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一、翻转课堂的意义

常规教学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知识来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 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课堂中讲授知识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翻转课堂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但他们仍然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推动者。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

2. 重新建构教学时间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在课堂中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教学时间的重新重新建构。传统的课堂是“课堂学习+课后练习”,而翻转课堂则是“课余学习+课堂练习”。实验教师提前一周录制好教学视频并上传至学校服务器,学生在自习课或课外使用平板电脑从服务器上下载并观看教学视频,回到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面对面交流、讨论和完成练习。充足的时间与高效率的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 翻转课堂通过将“预习时间”最大化来完成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 其关键之处在于教师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利用课堂中的时间,来完成“课堂时间”的高效化。

3.学生角色的转变

随着技术的发展,教育进入到一个网络时代,一个学生可以进行自我知识延伸的时代。教育者可以利用录屏、博客、微课、YY视频、ppt课件等技术工具高效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也可以在网络资源中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然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并非完全独立地进行学习。 翻转课堂是有活力的并且是需要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 在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环境中,学生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反复地与同学、教师进行交互,以扩展和创造深度的知识。 因此,翻转课堂是一个构建深度知识的课堂,学生便是这个课堂的主角。

二、翻转课堂的备课方法

(一)课前设计模块

1. 创建教学视频

在翻转课堂中,课前知识的传授一般由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来完成。首先教师根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确定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其次,是收集和创建视频,应考虑不同班级和学生的差异;第三,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制作作业平台

在学生看完老师提供教学教学视频后,应该对录像中的收获和疑问进行记录。同时,学生要登录作业平成教师布置的针对性课前练习,以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并发现学生的疑难之处,对于课前练习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教师要合理设计。对于学生课前的学习,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网络交流支持。 学生在家可以通过留言板、聊天室等网络交流工具与同学进行互动沟通,了解彼此之间的收获与疑问,同学之间能够进行互动解答。

3.搜集学生反馈信息

通过学生聊天室、YY视频和留言制定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如氧化还原反应中那些练习要讲评,老师课堂上要删减或增加哪些知识点,哪些知识点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和互动。

4.制定好学生思考讨论题

翻转课堂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思考讨论题是最好的措施。根据学生课前反馈,针对学生薄弱问题、易错问题、模糊问题进行设题思考讨论。

(二)课中设计模块

翻转课堂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最大化地开展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不断延长课堂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关键就在于如何通过课堂活动设计完成知识内化的最大化。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

1.课堂师生交流

课堂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学生在课堂中讨论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交流得出意见,由每一个学习小组推荐一同学,在班上发表看法,全班同学评判最后老师小结。如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和偏移这个概念引起了学生很大兴趣。

2.教师讲解

根据学生情况,老师将课本知识做删减。学生懂的课堂不讲,如知道用化合价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补充适当必须掌握的内容,如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教学时间在15分为好。

3.给出问题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兴趣给出梯度层次的思考讨论题,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追求的最好方法。学习小组选,根据问题的难易、类型进行小组内部的协作分工设计。 当问题涉及面较广并可以划分成若干子问题时,小组成员可以按照“拼图”学习法进行探究式学习。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个子问题的探索,最后聚合在一起进行协作式整体探究。 当问题涉及面较 小、不容易进行划分时,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先对该问题进行独立研究,最后再进行协作探究。

4.信息技术

翻转课堂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而生成的一种高效课堂。学生在分组讨论时,允许学生使用电子产品上网查询。培育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学习方式,创建个性化学习,把学生从培训班家教中解放出来。

5.分享成果

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之后,完成个人或者小组的成果小结。 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学习体验,分享成功和喜悦。老师在课堂上对学习小组评分,进行周冠军擂台赛。在成果交流中,参与的人员除了本班师生以外,还可有家长、其他学校师生等校外来宾。

三、翻转课堂的反思

1.教学改革、提高高效课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努力的方向。2011年11月28日,加拿大著名媒体环球邮报题为《课堂技术发展简史》的文章中,罗列出自公元前2400年到现在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2011年的变革则是“翻转课堂”。

2. 翻转课堂能为师生节约大量时间。用现代电子技术帮助学生个性化学习,实现新课改革、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思维能力,大面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

3.实现了四个转变:从“注知识的传授”向“关注学生的发展”转变;从怎样“教教材”向怎样“用教材”转变;从注重“教”向注重“学”转变;从“传统教学”向“新理念教学”转变。

4.翻转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教学信息量,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获得大量的课外延伸资源,对拓展学生视野、培育学生综合素质起到显著作用。

第3篇:翻转课堂模式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翻转课堂 模式设计

“翻转课堂”的出现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重视,2015年总理提出“互联网+”,使这种线上学习,线下知识内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不断发展,很多学校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探索,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学者对翻转课堂的概念、特点等进行大量的研究,而对高校具体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研究较少。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我国的对外贸易日益频繁,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国贸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即以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为例,探析“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

1“翻转课堂”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1.1“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革新,2011年兴起于美国。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初步吸收,课上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完成知识的内化。

1.2“翻转课堂”相比传统课堂的特点

(1)角色转变。“翻转课堂”将教师从传统课堂的大量授课时间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教学设计、教学课堂组织、教学引导上;将老师从知识的讲授者变为引导着;将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2)教学方式变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的课上知识讲授,课后知识内化变为课前知识传授,课上知识内化,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3)课堂形式变化。传统课堂的课堂形式主要是课堂学习,即老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少。“翻转课堂”的课堂形式、课堂学习、课堂讨论以及课堂互动等多种形式,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大。

2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1必要性

首先,在知识传授方面。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知识讲授,由于时间有限,传授的知识也比较有限。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如进出口贸易流程、国际贸易术语、货物运输保险、货物运输方式等,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在进行知识讲授时着重对“是什么”进行讲解,而对“为什么”和“怎么样”则涉及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其次,在学生知识内化方面。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对知识是被动接受。国际贸易课程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较强,传统课堂上教材语言和实际的操作相脱节,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比较困难。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知识传授和内化掌握两方面的不足,无法完全满足人才培养需求,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具有很强的必要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它非常适合国际贸易实务这样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2.2可行性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硬件和软件资源的丰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具有可行性。首先,在硬件方面。随着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基本都有自己的数字学习用品,学校的计算机房等设施也能随时供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使用,保证了师生都具有满足“翻转课堂”需求的硬件工具。其次,在软件方面。除了免费的学习网站外,还有如课程管理系统等学习系统,以及视频制作软件等工具和技术,这些都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软件支撑。

3模式设计

国际贸易实务“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按照课前知识传授,课上知识内化的模式设计。

3.1课前知识传授

(1)创建学习视频。创建高质量的学习视频是实现翻转课堂的重要环节。教师将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的内容分模块和板块制作成学习视频,每个视频的时间、内容和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时间上,每个教学视频时间不长于15分钟,时间太长不利于学生吸收掌握。二是内容上,视频的教学内容要侧重“短和精”,一个视频内容可只讲一个知识点,但要将这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可结合相应的案例进行讲解,每个知识点后布置下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三是视频设计上,多用动画、动图、PPT、板书等,力求生动形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将视频创建好后放在相应的学习平台上供学生课前学习使用。(2)整理上传辅助学习资料。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教师要搜集整理相应的辅助资料上传至相应的学习平台,供学生学习查阅,加深对该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资料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案例资料。教师除了在学习视频内容上结合相应案例进行讲解外,要在教学平台上放置更多的案例分析,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和掌握。二是延伸学习资料。在学习平台上整理出该课程的延伸学习资料,供学生拓展知识面,加深理解,如各国的经济文化概括,进出口贸易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条文等。(3)线上练习。一方面,教师在学习平台上布置练习作业让学生完成。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系统里通过相应的软件进行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操作,将所学知识加以具体运用。

3.2课上知识内化

课上知识内化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组织课堂,引导和启发学生。“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翻转课堂”可以通过以下形式组织。(1)学生进行学习展示。每次课让1~2名学生对课前视频学习的知识点在课上进行8分钟左右的展示,展示形式可为PPT、视频、板书等。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方式理解所学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学生展示完后,教师可以先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形式,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展示、学生讲评、教师讲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能够检验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督促学生自觉完成课前学习和准备。(2)解答学生疑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翻转课堂”课前学习着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课上完成对知识的内化,着重在于教师与学生进行“为什么”和“怎么样”的探讨和交流。如在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类型的公司在进出口业务中应选择哪个贸易术语,什么样的结算方式,投什么样的保险,可以进行怎样的融资等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3)学生角色扮演。国际贸实务课程中涉及到进出口贸易流程和相关当事人,在课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身临其境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学生可选择不同的贸易术语、不同的结算方式、不同的运输方式、不同的角色在课堂进行角色扮演完成进出口贸易流程,可以自由发挥,也可以模拟实际生活的进出口业务往来等多种形式呈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知识传授将传统课堂有限时间变得无限,将讲授知识次数的有限变为无限。线上视频可以重复播放,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掌握后,学生可以进行线上练习,加深对知识的巩固。课堂上通过知识展示、角色扮演等形式不断强化课前学习效果,最大限度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进出口业务中的具体问题,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

4结语

随着“翻转课堂”的出现和普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特点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实务理论课程有实行“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国际贸易理论实务课程的“翻转课堂”的模式设计:通过创建学习视频、整理上传辅助学习资料以及线上练习完成课前知识传授和通过学生进行学习展示、解答学生疑惑以及学生角色扮演完成课上知识内化。通过“翻转课堂”,能有效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相关知识,并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2014(7).

[2]李京南,伍忠杰.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外语,2015(6).

第4篇:翻转课堂模式范文

一、翻转课堂模式及其实行的现实意义

1.介绍。

翻转课堂模式与传统课堂模式相反,课堂上不再以教师讲课为主,而是以学生完成任务为主。教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短视频,上传至网络供学生下载,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有疑问留到课堂上解决。课堂基本由提出问题、合作讨论、展示交流、总结反思四个过程组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所以,利用该模式的关键在于视频录制和课堂互动。

2.意义。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模式符合教育改革的理念,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实践能力都有明显提升。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师生角色做了重新调整,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传统教学缺乏针对性,在学生个体差异方面有所忽视,以至于很多学生愈来愈厌恶政治课,而翻转课堂环境下,学生可自主安排,同时养成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翻转课堂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1.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着手安排视频录制。在设计课程时,应该遵循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既要突出重难点,又要循序渐进。基础知识相对简单,要求学生理解牢记即可,设计的任务通常要具有启发性、发散性,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除此之外,视频内容还会涉及能力提升,稍有难度,需要学生反复观看,加深理解,相应的任务也需要经过认真思考,或者小组讨论后才能解决。

例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中的“矛盾”时,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前一个矛盾结束,则立刻会有新的矛盾产生。同时,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于矛盾的概念、常见案例属于基础范畴,较为简单。老子在《道德经》中早有此类叙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可以此作为材料,让学生自我领悟。通过这些材料,鼓励学生用矛盾对立统一的哲学理论去解释。

2.视频录制。

现在网络普及,在高中教育中也有着广泛应用,丰富了教学资源,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慕课、网易公开课等,为高中生自学提供了必要、充足的条件,但由于视频资源太多,质量参差不齐,需要教合理甄选,尽量自己制作,因为每个学校的政治教学状况不同,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我国近些年来,与世界各国都有着频繁外交往来,这些新闻很适合作为本节课的材料,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很明了地解释矛盾的对立与统一。

3.课堂互动。

因为课下都有观看视频学习,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教与学也是对立统一的,是否也是矛盾呢?矛盾为什么从对立性能转变至统一,这个过渡的动力是什么?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心存疑惑,而且经过认真思考了。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简单地概括;对于有些难度,或者具有开放性和讨论价值的问题,教师可安排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在展示交流环节,不少学生都能给出很详实的解释,而且还会引用塞翁失马等典故,说明他们理解得很深。

4.总结反思。

第5篇:翻转课堂模式范文

关键词:高考要求 翻转课堂 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b)-0140-02

新的高考化学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化学的实验探究、知识应用、分析综合等综合能力,这些能力需要学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积累和训练,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高中学生整体上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能够较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任务和参与课堂互动,他们也非常愿意尝试这种新鲜的教学模式。

笔者借助化学《必修2》有机部分的《乙烯》尝试了一次翻转课堂的授课模式,感受颇深,引发了我很多思考。首先,我思考的是该节课的目标任务是什么?要求学生学会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知识的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其次,我思考的是翻转课堂我“翻”什么?如何掌握我的课堂效果?最后,在讨论课上我设计些什么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自主思考和探究?遇到习题如何举一反三?

理科的学习专业性很强,在专业知识的教授上我不能马虎,于是我把课本知识整合后的核心知识点做进了微视频,把知识的外延和应用放在了讨论课上,把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尽量收集进来,使课堂充实而不失趣味。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同时完成学案中的部分内容,加深对基础知识的印象,在讨论课上,紧贴基础知识设计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起点适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收获感,更加激发了学生对化学问题的探究欲望和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课堂中引入的学生演示实验是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下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己组装仪器,自己操作并讲述实验步骤和现象的,这种体验式的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收效很好。学生也认为这样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记忆更牢固。其次,为了加强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我提前让学生自己用水果、橡皮泥等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了分子模型,再结合数学中的几何知识分析理解,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便于学生接受,在做模型的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审美感。另外,这节课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提升,拔高知识理解的层次,但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应用,课堂从知识上的收获和生活中的应用两方面进行总结,使学生感到学有所获、体会到学以致用、读书明理的道理。组织方式上的张弛有度便于学生接受,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此次活动的尝试使我进一步体会到课堂改革的重要性,体会到新课程改革的优越性,体会到教师发展的挑战性,我也在这次活动得到了进步和提高,随即将活动中的体会和反思及时进行了总结。

1 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翻转更重要

目前已经实施的翻转课堂有形式上的翻转,也有教学理念的翻转。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但后者更为重要。形式上的翻转,仅仅是走了过场,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理念的翻转,需要教师更新观念,真正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问、讨论、协作等能力,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甚至是学生的错误,给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时间,让学生张扬个性,学有所获。教师也可以从不同学生的课堂表现中获取信息,为学生量身定做课堂设计。

2 化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翻转课堂基本流程是:学生提前看微视频―做预习学案和练习―课堂师生互动―总结提升,学生提前看微视频制作的好与坏在教学中尤为重要:要求教师进行筛选视频材料,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结构短小,声音生动有活力,争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视频制作的内容要融入自己的思考, 难度适当、布局合理等。在问题的呈现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一般考虑知识性质和学生学情,由浅到深,由易到难,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中,学生把学习微视频时产生的困惑或疑问整理出来并一一呈现;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解释、帮助学生进行解惑;最后,生共同归纳总结学习的知识、能力和方法,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提高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再结合必要的习题巩固,促进学生进行知识内化。学生通过看微视频先自学,掌握基本知识并且提出自己的困惑或问题,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乐于钻研,不怕吃苦,尊重科学的情感态度。因此,微视频的效果是课堂效果的先决。

3 化学翻转课堂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学生个性突出,差异明显,学习特点各具特色,学习成绩层次明显,接受知识有快有慢,自学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做翻转课堂时,一定要关注到这种差异,设计视频、设计课堂的问题、课堂互动的方式、课堂习题等都要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个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获。比如:在设计微视频时,教师要在知识的重组、问题的呈现方式、知识的难度和密度等方面多加研究,争取文字、影像、图片、数据、图表等结合起来将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愉快轻松地接受知识,刺激学生积极思考。

4 化学翻转课堂要更科学、更客观地评价学生

翻转课堂模式已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锻炼综合性体现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评价课堂应该着眼于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落实的情况。而对学生的评价不应该只看重纸面的笔试成绩,更应该重视学生的探究、实验、合作、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有创新性发现或见解的学生应该特别奖励和推崇,教师要根据学生对合乎情境设计的问题和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综合性、客观科学的评价,帮助学生全方位认识自己,促进学生科学真实的发展。同时,对发现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在教学中更应该给他们提供机会,促进他们个性发展。总之,翻转课堂的评价模式应该和教学模式相匹配,综合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关注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的核心素养,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要求。

在此次翻转课堂的实践过程中我体会到研究教材、整合教材;研究学情、为学生量身定做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从头到尾的亲自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为我们培养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机会。这样的课堂模式值得推广和重视,值得我们不断进行研究和开发。但是,对于什么样的课该用翻转课堂,该怎样用,怎样用的效果会更好,是我还要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姜瑛俐.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

第6篇:翻转课堂模式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模式

1微课与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两位高中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起初两位老师试着通过录屏软件将实时讲解和PPT演示文稿制作成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供缺席学生观看补课,结果这种方式也逐渐被其他无需补课的学生接受。就这样,两位老师的教学方式逐渐转变为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而课堂时间用来进行面对面讨论和作业,以及为学习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讲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此诞生。该教学模式重新调整了课堂内外的时间,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习自主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手里,使知识内化过程更加深入,因此受到广泛欢迎。微课(Microlecture)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于2008年提出的,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其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时长一般为5-8分钟,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学生利用网络,基于所提供的活动与资源,建构自己的知识。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是对某一知识点的讲解,时长往往会超过3分钟,甚至长达十多分钟,这种微课在课堂上播放,难免占用太多时间,打乱正常教学计划。因此,构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

2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以往学者构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笔者构建了以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1课前设计阶段。2.1.1课前教师制作微课,提交到平台供学生学习区别于将完整的课堂教学实录作为课前学习资料,微课的时间控制在5-8分钟内,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有效避免学生失去耐心、走神。此外,微课侧重的是概念、重点、难点的讲解,在一门课程中,一个复杂的概念可能会出现很多次,微课便于学生在需要时反复观看。2.1.2要求学生提交微课作业,把握学生自学情况在微课中,教师可加入一些话题讨论、针对性练习,有条件的话(比如对师范类专业学生、计算机专业学生)可要求学生针对学习内容尝试制作微课视频,教师可利用QQ、微信等网络交流工具及时与同学互动交流,同时,教师可据此了解学生学习难点、误区等,便于教师做好课堂教学计划。2.2课堂活动设计阶段。2.2.1问题探讨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及课前学习活动反馈,总结提炼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协作探究。该过程中教师注意掌握小组学习动态并及时加以指导。2.2.2成果交流学生经过课前自学,课堂协作探讨以后,形成小组学习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分享学习收获。此外,成果交流也可采用小型比赛、辩论会、报告会等形式。2.3课后巩固、反馈评价阶段。2.3.1课后巩固深化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性的再次观看微课资源,同时将再次发现的问题提交至平台,师生、生生互动解答,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2.3.2反馈评价区别于传统课堂评价方式,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应注重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双重评价,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学生在问题的选择、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的表现。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

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3.1对信息技术的要求。整个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如微课视频的制作,微课互动平台的搭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3.2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是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课的质量关乎到学生有效学习的效果。其次,新的教学模式的运用对教师教学设计中教学活动的安排与组织、时间把控、有效互动、捕捉教学重难点、答疑解惑、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提出了挑战。3.3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挑战。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学习、课堂活动、课后巩固深化,这一系列过程的有效开展全部建立在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基础上。因此,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提出了挑战。

第7篇:翻转课堂模式范文

关键词:教学设计;试教;翻转课堂;课本剧表演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0-0049-0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型智能终端、无线网络的普及,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使得课外学习成为可能和必须,信息传播相对封闭的传统课堂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教育技术当前的研究热点存在以下几大趋势,分别是“移动学习、云计算、泛在学习、BYOD(自带设备)、数字内容、翻转课堂和个性化学习”。[1]笔者长期担任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的任务,本学年在对过去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反思的基础上,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革新尝试。

一、对翻转课堂的认识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指学生利用现代各种信息资源和工具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师改变知识传授者的传统角色,变成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促进者、教学过程的管理者等。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2]

微课程(Micro Courses)是翻转课堂的基础,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设计的微型课程,其时间短,教学目标短小精确。微课程教学是保证传统教学在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优势,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特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中的先教后学改变为先学后教。这种颠倒,改变了知识学习的顺序,改变了师生角色定位,改变了教学结构。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结合了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和教师传授等多种方式,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教并重的具体体现。在翻转课堂理念的指引下,笔者对所“教学设计”课进行了微课试教、课本剧表演等教学方式以及多元化评价方式的一系列教学革新,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是一门综合运用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技术手段,对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化设计的过程,是教师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小学教育“教学设计”课程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是应体现教学设计本身的理论和方法,二是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我校小学教育专业于2010年被批准建设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其特色主要体现在突出的综合实践技能、鲜明的小学教育特色。课程教学既要体现出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和理论性,又要体现出鲜明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关于教学方式的反思

课程目标包括三部分:理论知识目标、实践能力目标(编写教案的能力、教学能力、综合教学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目标。

理论知识目标教学以往主要采取讲授+演示法+练习法的模式,从课堂观察来看,学生对讲授法反应平淡,无论是对PPT课件还是传统板书,注意力难以维持长久,甚至有课上玩手机等现象。

对于实践能力目标教学来说,主要采取演示+讲解+练习的模式。虽然设计了学生试教、编写教案的作业,但是由于班额较大,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存在费时间、组织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以及教学效率低、学生实践参与面小等。

对于情感态度目标教学,主要是对专业情意的培养,要热爱小学教育职业,具体行为渗透在知识和能力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整个教学过程,以往教学讲授加练习的方式容易造成倦怠和厌学,目标实现不够理想。

2.关于评价方式的反思

“教学设计”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考试性质被规定为考查,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过去往往要求写一个学期论文,或者完成一份教案设计。这样的评价方式难以避免有些学生抄袭、敷衍,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其评价方式单一,信度和效度也较低。

三、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

开展翻转课堂的前提条件是拥有足够的信息化资源。学校图书馆和本学院资料室藏有丰富的与课程相关的纸质教材、图书、参考资料、相关期刊等。通过校园网可以享受免费的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教学资源库链接,如中国知网、超星发现、中国大学精品课程、中国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等。同时,也拥有比较丰富的视频资源(小学名师教学录像、中外小学学科教学录像)、校本资料(往届学生试教视频资料、往届学生课本剧表演视频、往届学生教学设计作品)等,完全能够满足开展翻转课堂的需要。

1.理论知识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设计

本学期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主要的知识要点转化为问题,布置成任务,学生课外查找资料、阅读教材、整理笔记,课堂上检查学习笔记、提问、讨论,然后教师对重点概念、理论要点进行集中讲授,即实施微课教学。笔者以第四章“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与设计”为例, 3课时,每课时50分钟,教学设计如下:

(1)上课前:提出问题,布置任务

问题一:什么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常见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问题二:什么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属于什么层次?它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问题三:什么是微课教学?微课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要求学生阅读以下文献:教材――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王策三《教学论稿》、李秉德《教学论》,并在中国知网上查阅有关翻转课堂主题文章5篇以上。

(2)课堂上

①检查学习笔记

检查学生学习过程,阅读的文献名目,学习笔记。

②提问学生

就以上三个问题分别提问,学生进行学习汇报。记录回答问题学生的姓名及回答情况,并进行评价。

③微课教学

对三个问题分别进行15分钟左右的微课教学,使用ppt教学课件和微视频,对关键要点进行精讲。

(3)反馈评价

对学生在本次课堂内外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评价,提出相应的表扬或批评,并提出希望。布置后续任务――微课教学试教实践。

2.实践教学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设计

改进措施:实践教学采取自主学习方式(微课教学试教实践)和协作学习方式(课本剧表演)方式。

(1)课前布置任务

设计微课教学和课本剧表演两种任务,任务一:要求学生以现阶段小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小学现有科目教材为题材,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一个教学主题,设计一节微课程教学方案,并进行试教。任务二:以小学生为假设的教学对象或观众,设计表演主题,进行课本剧表演。任务要求:自主选择任务一或任务二,但是必须至少选择一种任务。这样要求的目的是让学生人人参与实践活动。微课教学按照编写教案、说课、上课、评课、反思的环节进行。课本剧表演按照自愿原则分成5组,各组编排一个剧目,学期开始布置,学期中间开始在课堂上表演。

(2)学生课外设计、练习

学生选择微课试教者8人,选择课本剧表演者40人,编排了5部剧目:“陶罐和铁罐”、“灰姑娘”、“慈母情深”、“丑小鸭”、“雪孩子”。无论是微课试教还是课本剧表演,所有的设计、编排、练习活动都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的。

(3)课堂展示

在课堂上试教的同学按照说课、上课、教案展示、课后反思、同学评课的程序进行。

课本剧表演以教室作为舞台,进行表演。

(4)教学资料生成

在学生展示的同时,笔者进行同步视频录像,生成教学资料。

(5)反馈评价

回放视频,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分析及总结。

3.情感教育目标教学设计

对于情感教育目标则渗透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如视频演示、课本剧表演等活动中。

四、翻转课堂应用效果分析

以上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效果如何,因为涉及的教学目标重点是情感和综合技能,前者是一种体验性目标,后者是一种表现性目标,所以难以定量测试。因此,笔者主要采取质性分析,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作业分析等途径进行评价总结。

1.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显著提高

学习的自主性主要通过学生的精力投入、课堂表现及反应、参与程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因为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性较以往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全班同学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没有参与表演的个别同学,则要求他们对课本剧进行组织评比、颁奖、总结,制作成PPT和视频进行展示,学生参与人数100%,而且参与过程积极,表演效果良好。

2.教学的效率显著提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是试教,还是课本剧表演,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时间较少。研读小学教材、课程标准、备课、制作教具、课件等等,学生在课外花费时间较多。在课堂上集中反应学生的设计成果,通过讨论、评价,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解决了大班额实践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

3.情感体验良好

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对于永正、支玉恒等教学名师的教学视频非常感兴趣,从课堂上观察出100%的学生都在专心地观看视频。这些教师多才多艺,教学水平高超,获得了社会、家长和学校的肯定,他们的人生价值通过平凡的小学教育工作得到了体现,比如于永正老师是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名师。在观看视频课的过程中,笔者和学生一起分析他们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艺术特色、技巧和经验等。从课后访谈中得知,学生思想触动很大,表示崇敬这些名师,而且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还要有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以及对学生的无比关爱之情。通过名师的人格魅力、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激励学生以他们为榜样,热爱所学专业,树立终身为之献身的远大目标。

4.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

小学教师必须有适合儿童教育的突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比如人际交往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组织活动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等。

在学生试教的实践教学中,参与者全方位地进行说课、上课、课后反思等实际训练活动,为将来从事真正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他同学则配合试教同学,做好“学生”,相当于观摩教学。课后积极参与评课,借鉴试教同学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有助于自我提高。

在课本剧的编排表演中,为了完成表演任务,往往要进行角色分配、协调组织,锻炼了参与者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活动能力等。课本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集音乐、舞美、语言、思想于一体化,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比如,在“丑小鸭”编演的过程中,首先要研读课文内容,扮演角色,实际上是对阅读、识记、分析、归纳、判断、表达的系列训练。学生根据情节变化自己制作背景音乐、设计并表演舞蹈,自己动手进行美术手工制作,扮演角色,使所学课程的技能有机融合,是对自己文化知识、创新能力、审美素养、艺术修养的一种极大的锻炼机会。同时通过对角色的把握和逼真的表演,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在真实的体验过程中,学生自觉受到品德教育。

5.评价方式多元化

教学结果的评价最常见的是纸笔测验和表现性评价两种方式。前者最擅长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简单应用情况。表现性评价比较擅长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和非智力因素,学生完成任务比较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解决。[3]评价主要体现出过程式评价、多元化评价的理念。本学年采取“作业+作品+表现”的方式进行成绩评定。作业包括小学教学教案设计学期小论文。作品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自制教具。“表现”包括微课试教、课堂发言、课本剧表演、出勤率。

任何新型的教学模式不是简单地拿来就用,要与课程目标、学生实际水平、资源现状结合起来,探索其恰当的运用模式。翻转课堂、微课教学不能单独割裂地使用,而应和现有的成熟的教学模式,比如:传统的见习、表演结合起来,探索其合理性并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管珏琪.教育变革中的技术力量[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

第8篇:翻转课堂模式范文

国家教育部在2012年3月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了“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精品课程、可汗学院、MOOCs等网络教学平台的推广,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现以“教为中心”逐渐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传统课堂主要包括知识获取和知识内化两个部分,知识获取即教师在课堂的讲授,知识内化指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对课堂教师讲授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提高。而翻转课堂中,知识的获取指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以短视频为主)进行学习;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高效的互动,来实现知识的内化,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传统课堂与翻转课程的不同主要体现:①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转变。②学生由知识被动接受者向知识的主动探究者转变。③教学过程由课堂讲授+课后作业向课前学习+课堂探究转变。

翻转课堂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课前知识的获取和课堂知识的内化,即以学生为主体,微课为基础,课前自学和课上强化为主要形式的混合学习模式。因此,生动有趣、目标性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优质教学资源是翻转课堂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微课及其特点

随着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热点词汇的提出,微课也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话题。微课的雏形是由美国LeRoy A.McGrew 教授提出的60s课程。现在所说的微课是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David Penrose提出的。我国胡铁生、焦建利、张一春、黎家厚等专家对微课进行了定义。微课是以简短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为突破某个教学问题,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的教学资源。与传统课比较,微课具有一下特点:(1)授课内容上,微课在设计和制作都是围绕某个目标而展开,具有主题明确,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内容精简,知识点针对性强的特点。(2)授课方式上,微课以教学视频、音频等为载体,学生可根据需要反复观看,而传统课是面对面的,无法重现知识。(3)微课的授课时长为十分钟以内,在学生注意力时限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其课容量小,学生可以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流畅的观看,没有时空和时间的限制,更有利于移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与传统的教学视频资源相比,微课不仅仅是视频资源。还包含了与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互动、教学任务、测试、学生反馈、评价等的教学支持资源,微课的资源也不是静态的,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对其进行动态更新。真实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微课的这些特点,使其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引入到“翻转课堂”中。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为主。教学过程中,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优质资源,在教师引导下使用资源、建构知识。教师不再是知识单一的传递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成为的中心,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干预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学生学习完成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对教学做出评价与调整。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更为轻松,不必担心会遗漏知识点,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工具与教师或学生交流互动。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会有相应的测试,来巩固和复习所学的知识。对于教师而言,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资源也更丰富,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对于学生而言,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能满足学生查漏补缺,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是传统学习的补充。

第9篇:翻转课堂模式范文

关键词:教学模式;信息安全;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伴随现代技术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车联网等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存储、处理和交换的安全需求愈来愈高。在此背景下,国家对信息技术类人才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提高,并在高校加设了信息安全课程,引导学生了解网络安全威胁,从硬件安全、软件安全和数据安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包括信息安全理论基础、安全防护、攻击技术、安全实现解决等方面。学生除了必须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对于下相关的公式推导、定理必须充分的理解,此外还要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学习起点较高、难度大的特点,导致学生对信息安全课程缺少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现有课本内容陈旧,与现今告诉发展的信息技术脱轨。因此,对信息安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尤为必要。

1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信息安全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信息安全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并能意识到信息安全与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关系,激励学生通过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来可以为国家、社会服务[1]。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安全课程中存在以下不足:⑴陈旧的教材内容。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快速的发展,现代科技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但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还是五、六年前的教材,相对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现有教材的内容普遍过于陈旧[2]。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可以学到基本的信息安全知识,有能了解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动态是高校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⑵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信息安全课程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如“灌输式”和”保姆式”的教学模式,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使学生丢失独立思考的能力,难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发挥他们的潜能。⑶不合理的考核方式。现有课程一般采取平时+期末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察。但对于信息安全这类新兴学科,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将使学生缺少学习的目标感,无法提高动手能力,同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有效解决现有教学模式在信息安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本文通过将混合式学习方式和多元驱动教学方式相结合来构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适应信息安全课程教学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目标感。

2.1混合式学习方式的解决方案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首先从分析混合式学习方式着手,把传统的线下学习的优势和线上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专业动态、深入探索信息安全专业领域[3,4]。此外,通过混合式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5]。网络技术的充分利用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是混合式学习方式成功的关键,主要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课前: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充分利用视频教学资源引入慕课教学,要求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完成课前的准备工作,进而保证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进行有效的互动,引导学生多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课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共性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讲解;对实践问题进行扩展、讨论和分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专业动态以及发展现状。课后:要求学生完成章节的课后习题以及阶段性测试。教师对课前和课中的情况进行总结,并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反馈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课前和课后阶段,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慕课自带的反馈、评价系统,及时地获得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反馈信息,进而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思考、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课中阶段,通过和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实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增强学生实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信心。

2.2多元驱动的教学方式解决方案

⑴激发学习兴趣。对于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待课程进行一段时间之后,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讲解课程内容,让学生成分认识到信息安全课程的重要性,采用启发式教学和讨论是教学,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⑵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将课程各章节的内容设计成具体任务的目标、实施、总结和反馈等不同阶段,增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将现有的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利用开放式实验环节,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

2.3构建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机制

信息安全课程属于交叉课程,其知识体系更新速度相比于其他课程来说更快。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信息安全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高校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企业是社会创新的动力,掌握着最前沿的技术。构建校企合作机制,可以充分整合企业资源,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企业也能获得高校的科研资源,填补技术人才的缺失,实现高校、企业的共赢。

3结束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