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混合式翻转课堂范文

混合式翻转课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混合式翻转课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混合式翻转课堂

第1篇:混合式翻转课堂范文

一、提出问题

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教学与网络化教学优势互补的一种教学模式,然而网络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教学监控难度较大,容易导致学习偏离教学目标。学生虽然“依葫芦画瓢”完成了任务,但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意义不大。

二、解决思路

基于此,笔者设计了一种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翻转课堂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再结合网络学习的优势,既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又保证教师的引导作用。

翻转课堂,也可称为“颠倒课堂”。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宝贵时间来讲授新信息,而是让学生在课外通过看微课、听播客、阅学材、网络讨论、答题等自主学习方式获取新知。课堂变成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的场所,解答疑惑、新任务、汇报讨论,实现知识技能的内化和提升。

三、模式构建

1.在线模式

网络平台是在线学习的载体。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对象,设计项目任务,提炼知识点,微课、课件、拓展学材等教学资源到网络平台。学生接收任务后通过自主学习或相互交流完成项目任务。在线提出问题,由教师统一解答或一对一辅导。

2.课堂模式

学生在课堂可继续提出网络平台没有解决的疑惑,分小组完成教师提出的新任务,展示分享、评价讨论。

教师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探讨、引导,帮助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和知识迁移等方式解决问题。通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出新的任务,测评学生掌握情况,安排学生分小组完成。听取学生汇报展示,对小组进行点评。

四、实践探究

以Illustrator为例,这是一款平面图形设计软件,广泛应用于印刷出版、海报书籍排版、专业插图、网页制作等领域,是一门知识技能一体化的专业实践型课程。

1.网络平台共享微课、学材、任务书、试题等学习资料

(1)编制学材。根据课程目标,教师尽量选取“项目式教程”作为教材,最好配有教学视频。若没有如此优越的资源,则需要教师按照知识结构,将课程分为若干任务模块,例如,“图标”“特效艺术字”“矢量插画”“海报设计”“产品包装”“书籍装帧”“产品造型”等。每个模块再划分为相关的若干小任务和知识点。

自制微课时,应选取典型任务,难重点突出、化解得法且操作简练,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视频长度控制在5分钟左右。微课排列顺序还应体现出层次和梯度,由易入难。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先行学习后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掌握、深化和拓展,同时也有利于更好的帮助其他学生。

模块任务中用到的创作思路、对应步骤、使用到的工具、参数对工具的影响等,都可以用思维导图Xmind文件形式共享到学习平台,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和学习方法的养成。

(2)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利用周末在家、周日至周四在校晚修时间,在自带电脑室或机房,通过网络平台学习知识、完成任务。

2.课堂师生互动、小组协作内化知识

(1)课堂提问。课堂是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最佳场所。学生可以就一知半解的知识点继续向教师提问。针对提出的问题,可以先由其他同学作答,无法完成的再由教师统一引导化解。

(2)小组协作完成新任务。为了内化知?R,提升技能,教师会布置举一反三得来的新任务让学生巩固加深。

例如,在本课程“图标”模块中,学生在课外时间通过微课掌握了RSS ICON图标的绘制技法,掌握了相关工具和命令的功能。课堂新任务为绘制某LOGO,其中部分形状为类“工”字形:。

学生分组协作、共同讨论完成,各小组之间亦可以互派“使者”相互“取经”。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头脑风暴会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

(3)展示分享。任务完成后,各小组分别上台展示成果,分享创作思路,讲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如何化解。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多元化思维方式。

在本例中,各小组完成方式可谓“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笔者作为老师也收获良多,切身体会了教学相长。如“So easy”小组使用钢笔工具借助网格和参考线,先绘制出左半边图形区域,然后通过镜像复制得到右半面;“大吉利车队”小组直接使用钢笔或直线工具绘制出路径线段,再设置线宽为100pt;“恭喜发财”小组使用矩形工具绘制出多个红色矩形图形,然后横纵有致的叠落而成;“最好的朋友”小组则是先绘制出红色矩形,然后在其上叠加对应的白色区域,达到视觉效果。拓宽了大家的思路,从而可以更灵活地运用所学。

(4)点评总结。各小组分享后,大家先进行互评打分,相互提建议,“抛炸弹”提出问题。例如,有的小组提出如何重新定义镜像的对称轴;有的提问如何调整空白缝隙间隔的距离;还有的提出“最好的朋友”小组的绘制方法不适应于非白色背景,应如何完善。

针对提出的问题,先让小组讨论,可以查阅教材,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对于回答出的小组给予加分鼓励。对于学生无法解答的,教师进行引导。最好能引出新的知识点,如线和面的区别,性质不同,调整间隔的方法就不一而足。同时可以引出新的知识点――“路径查找器”,通过布尔运算达到裁剪或分割的效果,继而引出新的学习任务。

教师对各小组从团队协作程度、语言表达能力、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抛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将课堂内容形成思维导图文件,布置新的任务和知识点,共享至网络平台,供学生课外时间学习。

3.多元化评价

评价主要采用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小组自评、组内互评、学生自评并结合考勤的方式。评价应起到激励和引导作用。既要让学生感受到肯定和鼓励,又要让学生认识到需改进的方向。师生坦诚相待、相互尊重,共同进步。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内外各类竞赛,让学生更有成就感。

五、效果和意义

第2篇:混合式翻转课堂范文

2000年后,随着数字化移动化设备不断的推陈出新,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已经逐步进入数字化的进程中,数字化教学已经遍地开花,数字化课堂、数字化教学已然成了一种新趋势。

数字化教学,暨远程教学方式的一种,是指教学主体在多媒体教学工具和现代网络技术构建的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中,利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以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活动。这是一种打破了传统的“班级式授课”,打破了拥有标准化的教材以及考试制度的新型教学方式。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如何充分体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如何跨越地域充分发挥教师或专家的引导作用、人格影响、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渗透的优势,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大背景下,Blending Learning(混合式学习,或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远程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

前文提出,远程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而混合式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此契机的推动下,翻转课堂结合了两方的优势。“翻转课堂”这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教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2]。也就是说,在远程教育模式下的翻转课堂可以是教师提前提出学习相关的资料与问题,在正式的课堂中,教师通过小组合作、视频、音频或者网页论坛等的各种方式,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解决学生的问题,达到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最有效、最直接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大力推进翻转课堂,尤其是远程教育下的翻转课堂有其必然的优势[3]。

对于学生来说:1、翻转课堂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步调进行学习。学生不用再担心自己的上课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进行调节。2、方便复习。学生可以学到哪里,复习到哪里。不需要再根据教师的进度来进行复习。3、课堂活动所需知识提前给出。由于翻转课堂的特殊性,教师会在提前给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预习与准备。4、缺勤或工作任务较重的学生可以拥有学习资料。远程教育的对象,大多数是在职工作的学生,由于学生身份的特殊性,很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够抵达教室进行学习,翻转课堂可以使学生自主的在家或者任何方便上网的地方进行学习,真正达到了远程教育的目的。5、家长可以查看课程,更好的帮助孩子。不同于在校学生,家长不知道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进度,翻转课堂使家长提前知道了学生下节课的内容与进度,可以使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进步。6、有更多学习自主权。学生在学校面授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教到哪里就学校哪里,只能顺着教师的思维模式继续学习,很多知识难以得到消化。但是通过翻转课堂,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自己确定自己的学习重难点。7、更多的同伴协作。翻转课堂最大的特色就是线上线下的team work(小组协作),team work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和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沟通。

第3篇:混合式翻转课堂范文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混合型教学; 应用型人才;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7)06-93-03

Research on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the flipped classroom

Yuan Song, Wang Chengji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5,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deficiencies in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combining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l with the flipped classroom, makes the online teaching and the traditional face-to-face teaching complement each other. Establishing the online teaching resource platform, in a way of flipped classroom, students preview the courses before the class and discuss with the teacher in the class. Strengthens the examination to the practical ability i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cuses on the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but also teachers' leading role, so that the teacher can give each student a specific guidance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ies of communication, cooperation,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blended teaching; applied talents; teaching model

0 引言

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之一[1]。然而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方式早已不适合内容多、学时少、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网络化教学模式愈演愈烈,推动了教学理念和思想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但在这种网络化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自由度较大,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依旧不能发挥出较好的效果。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型教学模式⑾呱贤络与线下面对面式教学结合起来并让课堂翻转,既能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积极性。

1 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从依赖资源和劳动力,向依赖创新和人才转型,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2]。然而目前的高校毕业生还难以与企业无缝对接。以软件专业为例,虽然我国软件开发类岗位需求量比较大,待遇也比较好,但是好多企业都招不到合适的程序员。形成这种反差的根本原因是大多数计算机类毕业生动手能力比较弱,而企业需要的是入职后无需培训就能直接工作的员工,这直接造成了很多应用能力欠缺的学生毕业即失业[3]。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①缺乏实践创新能力;②缺乏自学能力;③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④考核方式的不足。

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上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的信息轰炸式教学,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缺乏与学生互动,既不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管,也不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难以得到学生对学习情况及问题的反馈。传统教学模式的考核主要还停留在纸质形式,缺少对于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全方位的考核形式,大多是知识记忆的考核而不是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

2 混合学习和翻转课堂简介

混合学习是网络化学习和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方式[4]。一般认为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5]。但是在实施混合学习的改革中,教师一言堂的状况仍没有大的改观。

翻转课堂是突破性地将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即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6]。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使教师由传统的知识授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推进者和指导者;学生由传统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

3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型教学模式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将混合学习和翻转课堂相结合,主要有以下特点。

⑴ 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相结合。

⑵ 采取课前学生预习,课堂教师与学生讨论的翻转课堂形式。

⑶ 注重学生作为主体的自学能力但同时也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⑷ 对于学生的成绩评定由“知识和记忆”的考核变为其与“能力和实践”的考核相结合。

本文将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在软件产业班进行了应用,整个教学模式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3.1 准备阶段:创建在线教学平台

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收集、整理和制作教学资源并在教学平台上,主要包括在线课程、练习/实验、综合实践,构建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库。

⑴ 在线课程: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

⑵ 技术专题:针对每门课程中的练习或实验。

⑶ 微案例:针对课程和实验阶段检测。

⑷ 案例:针对课程的综合实践。

教学资源制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前自学效果,因此教学资源要从技术性、教学性、艺术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全面衡量。教师制作学习内容视频时应注意,每节内容最好是一个知识点,长度约为15分钟左右,另外最好可在每节视频转换时安排互动,这些互动可采取多种形式,例如游戏闯关或者测验形式等。

3.2 实施阶段

3.2.1 课前

将学生划分为5人左右的学习小组,每组指定一名负责人,每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完成教师的任务,以此增强同学们相互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消除在线学习孤独感。

对于给学生的各阶段作业任务,教师应在课前精心设计,好的作业任务不仅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实现学习者新旧知识的衔接。为了确保作业任务的设计合理,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⑴ 任务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即允许学习者有多种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⑵ 任务应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这样可以使学习者能够将获取的知识技能更好地迁移到实际生活工作中。

⑶ 任务要难易适中,不能过分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

⑷ 基于时间的考虑,任务量不宜太多。

学生在课前接收到教师布置的任务后,需要在教师提供的在线资源中进行自主学习,达到对课程任务的大部分理解。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学生应积极与同学交流讨论,或者自行网络搜索。如果解决不了,应详细记录,在课堂上提出,由教师辅助解决。

3.2.2 课堂

学生课前在线学习,而课堂上主要汇报自学情况并展示自已的作业成果,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内化。学生也可以就不太理解或自己课外拓展了解等方面的知识与同学加以讨论,也可以及时向教师反馈获得指导。

教师在课堂上听取学生的学习汇报,查收作业,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辅导。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对学生提出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加强学生对于重点及难点的理解与应用。

3.2.3 课后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的成果给以评定,根据学生的反馈来改进自己所的教学任务、学习资源等,尤其对于学生不太理解的地方要反复强调。课后教师还要测评题,且需承担答疑与指导工作,对有疑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学生在课后需要完成教师的测评题且进行知识的总结内化,遇到问题时也要及时与同学讨论或者与教师进行交流。

3.3 成绩评定

传统教学中对成绩的评定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含作业、考勤等)、实验成绩、考试成绩。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型教学模式的评定方法保留了传统的作业、考勤及期末考试的部分,增加了关于小组方面的考核。图1为学生成绩各部分的构成,其比例可适当调整。图2为小组整体评价分值比例构成。

小组整体评价主要反映实践考核部分。教师案例后阶段性地督促组长,组长充分与组员沟通、协作,以保证按时按量地完成计划任务。任务完成后各个小组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展示成果、答辩、互评,并提交相应的阶段报告文档。教师可以从技术、过程管理与开发成果等多方面来评价学生。

4 结束语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型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原来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的“观众”变为主动参与者,增强了学习兴趣,培养了沟通、协作、创新和实践的能力。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对于教师和学生在时间投入、思维转换、技能提高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所以还需不断探索和完善混合型教学模式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为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曾玲晖,张,卢应梅等.基于卓越教学视角的大学应用型人

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9-23

[2] 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3] 周树森,邹海林.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在软件开发类课程

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5.14:83-85

[4] 吴志丹.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式重构研究[J].现代教

育科学,2016.3:75-78

[5]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

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第4篇:混合式翻转课堂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模式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涌现出了混合式教学、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教学新模式及资源新类型[1],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实现信息化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是现今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热门课题,为传统教学模式改革、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创新性教学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与资源保障[2]。

一、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简述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翻转课堂和混合式学习进行有效整合、优势互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新媒体联盟和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共同的《地平线报告2016高等教育版》把翻转课堂视为高等教育领域一年内投入使用的技术,也是最常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之一[3]。

二、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电脑美术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要了解网站的类型、、推广的方法;掌握网页素材的获取、网页布局、色彩运用、网页特效的应用原则和技术实现;掌握使用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Fireworks等多种工具制作网页的操作过程。教学上存在如下困难:1.传统教学模式效果不佳。传统教学模式犹如“鹦鹉学舌”,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讲练结合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演示完成什么练习案例,学生“依葫芦画瓢”完成什么案例。学生缺少动脑思考的过程,很容易忘记所学知识,更无法做到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地解决现实问题。2.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能力问题。有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快,有的学生就会“慢上半拍”;二是学习进度的差距。丰富的网络资源为那些对网页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机会,这就造成了课堂教学时学生之间的学习进度差距。3.网页中使用的软件工具较多。网页制作中涉及的软件有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Fireworks,只有相互配合使用这些软件,才能制作出图文并茂、具有吸引力的网站。4.考核方式单一。网页设计需要一个过程,学生要发挥想象力去构思自己的特色网页,要花时间去查找网页中要用到的图像、文字等资源,还要用表格、框架、CSS+DIV等布局方式制作出网页,这些绝不仅仅是一个笔试或是一个90分钟的考试能完成的。

(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1.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翻转课堂要求学生依据教师布置的导学案清单,课前自行观看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完成对新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记录自学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和个性化。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学生在课前就接收了知识,通过短小的视频和言简意赅的语言,将知识碎片化,将抽象的理论通俗化,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并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指导,知识的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来完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有利于自由碎片化学习。学生可以在相对自由的时间里,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学习的自觉性明显增强。4.有利于巩固、强化、内化知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可能所有人都能跟上学习进度,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对于没有消化的知识,可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和反复学习教学资源,直到达到巩固、强化、内化的目的为止。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实施条件

1.学校方面。学校有良好的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有丰富和优质的微视频等教学资源,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支持和保障。2.学生方面。现在的学生多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上网对他们来说就和呼吸、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网络伴随着他们成长,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习惯尝试新鲜事物,习惯碎片化阅读,习惯自由主动地接受信息[4],学生的这些特点,有利于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3.课程方面。《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造性,与翻转课堂广泛采用的研讨式、项目任务驱动式学习模式相吻合[5],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二)教学模式设计及实施

在良好的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的支持下,基于翻转课堂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前后关联的部分,采取线上为主、课堂为辅的混合式教学,如下图所示。以2课时的“CSS+DIV”布局网页为例,介绍课程的实施过程。1.课前。教师依据学生实际,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合理设计导学案清单、制作微视频、搜集相关学习资源并给学生,导学案清单如表1所示。导学案清单中应列出让学生学习的资源、完成的任务,告诉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做什么,如何做;交什么,怎样交。学生依据教师的导学案清单,浏览相关在线学习网站,完成对视频的观看,初步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完成相关任务。自主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可通过QQ、微信、邮箱或校园在线等网络工具与教师或同学进行探讨,也可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请教师答疑。2.课中。此阶段是对课前自学的知识进行高效内化的阶段。教师根据课前学生的提问、任务完成情况等反馈的信息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合适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协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则扮演着组织者、设计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需要给学生适当的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解答学生在探究或协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过程如下: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完成的任务,进行汇报,汇报过程应重点说明遇到的难题、解决的方法以及任务的完成过程。其次,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互讨论交流,进而改进课前任务完成的不足,完善作品。然后,教师将重、难点进一步深化,并提出新问题、布置新任务,如表2所示。最后,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互讨论交流,完善作品。3.课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布置课后作业,特别是能进行动手实践的技能拓展类任务,让学生利用课后复习加强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点,促进知识或技能的固化甚至升华。教师需要在课后对教学资源、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并将反思和分析的结果作为后面课程设计的依据。课后作业布置如下:1.使用“一列固定宽度居中,且与两列固定宽度相结合”的方式布局网页,整个页面在浏览器中居中对齐,当光标经过左侧导航栏超链接所在的块时,超链接背景色和超链接文字颜色发生变化。2.使用“一列固定宽度居中,且与两列固定宽度相结合”的方式布局网页,整个页面在浏览器中居中对齐。实践证明,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实施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总体上是成功的,主要体现在: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和考核;教师能比较圆满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辅导学生线上学习的任务。师生对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总体上是满意的,并积极寻求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的办法。

四、结语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6]。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使得教学活动连贯有序、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师生间的互动频繁,使得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不但有利于教师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好习惯。不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仅需要个人的实践与探索,更需要所有任课教师的支持与行动。只有全体教师积极行动起来,才能将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切实落实下去,也才能将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方义桂.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J].职教论坛,2016,(26):17-20.

[2]张欢.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高职英语写作为例[J].商业经济,2016,(9):154-156.

[3]金慧,等.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高等教育版)解读与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6,(2):3-10.

[4]杨欣.基于慕课的《思想道德修养愈法律基础》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9):127-128.

[5]张爱民,冯冬艳,相景丽.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探析[J].网络化与数字化,2016,(10):89-94.

第5篇:混合式翻转课堂范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慕课课程;翻转课堂;个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080-02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及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教育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产业发展及教育模式的变革。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的公共线上课程。2012 年是“慕课元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随着Coursera、Udacity、edX 等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2013年2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与 Coursera 合作,加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1]。与此同时,国内高等学府也纷纷投身 MOOC(慕课)大潮。慕课以其优质教学资源,带来了数字信息时代新型的革命性教育范式,受到了高等教育改革者的关注,尤其在中小学、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中应用广泛,促进了教育机会均等。

翻转课堂关注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从教到学的过程,而翻转课堂则是由学到教的翻转过程。慕课和翻转课堂应用在职业教育处于实践探索和研究创新阶段。高职院校同样面对机遇和挑战。

1基于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内涵

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员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

学生课外线上自学慕课课程资源,课堂教学则是课程实施阶段。教师主要负责教学交互、答疑和指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线上课程自学和线下教师课程导学相结合,实现了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强调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学习技术达到最好的学习目标[3]。混合式教学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兼顾了班级制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个性化学习,优势十分明显。

2高职IT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实施策略

以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LAMP网站规划与制作》课程为例,设计和实现课程资源,实施翻转课堂为核心的混合式教学,整合教学实施和质量评价方式改革。

2.1 树立问题意识和教学实用原则

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要解决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矛盾。如网上课程设计和线下课堂实施的矛盾,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矛盾,过程评价的量化统计的矛盾等。采用拿来、自制、补录等形式逐步完善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及时沉淀教学成果,避免无谓重复,使得教师集中精力用于主导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上来。借鉴驾考理论考试模式,制作多种类型题目,完善题库,用于课堂交互、反馈、评价等。以教学实用为原则,对于功能,坚持专而精。对于视频资源和测试题目,坚持敏捷迭代,逐步完善的原则,以教学需要的够用、适用为先,逐步提高质量,打造精品。

2.2 规范课程标准,打造混合式的教学环境

依托校园网环境、超星泛雅平台及配套的移动课堂APP,构建基于慕课程和翻转课堂为核心的混合式教学环境。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LAMP网站规划与制作》作为试点,规范课程标准和制作流程,在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资源制作,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辅导答疑等方面。

2.3 着重评价方式改革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坚持测试导向,任务考核贯穿始终。采用通关考核、课堂练习、期考和平行任务等多种评价考核方式相结合,尽力做到课程考核评价客观公正,同时不明显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发挥课程组集体团队力量,尽量以客观题型,设计四类题目。其中,通关类测试与课程单元视频直接相关,嵌套在视频播放环节弹出,完成后才能继续播放视频。课堂练习在课堂任务结束由教师现场,立即反馈,教师根据统计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进度,仍以客观题型为宜。期考可以从题库中筛选不同难度和等级的题目,由客观题、主观实操题、调查问卷类题型组成。平行任务是团队任务,以案例模仿为主,可以采用公开答辩,项目审查等方式进行。平时成绩包括通关测试,课堂练习,约占课程成绩比重40%;并行任务比重30%;期考成比重30%。

3 高职IT课程实践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为高职IT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在IT课程教学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分层教学,师资培养、创新学习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3.1 有助于开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推进个性学习

高职学生受多种生源来源因素影响,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千差万别,在高职IT课程中进行分层次教学受限于师资力量、学生素质、教学条件、评价方式导致效果差强人意。通过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和监控。依托科学的日志数据,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课堂节律。慕课平台对通关测试、课堂练习等多种评价手段支持,结果统计直观有效,量化公平。有助于保持学生学习压力,刺激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3.2 有助于培养师资团队、完善课程,统一课程标准

围绕课程建设提升师资团队水平。高职IT课程实践实战性强,课程内容随产业发展变革频繁,对教师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高。通过组建课程组,合作建设慕课课程。基于课程,企业专家、专任教学联合开展课程设计、资源建设、题库建设、案例整理,凝结师资团队智慧,积累总结课程教学成果,及时补充产业革新技术,不断完善课程资源。在建设课程过程中,不断提高师资技术水平。通过教师共同备课,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提供教师导学能力和课堂节奏把控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3.3 有助于多种课堂结合、创新学习,扩展学习维度

基于慕课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的创新学习和拓展学习。以选修课、技能竞赛和创新拓展课主题建设慕课课程[4],以学生专业协会或兴趣组形式,开展集体学习,自主学习,扩展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

4总结和展望

在高职IT课程《LAMP网站规划与制作》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通过慕课课程建设,锻炼了授课教师团队的混合式教学业务能力,对产业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步提高,教师教学案例资源和题库资源丰富,课堂节律把控水平有效增强。依托慕课平台和在线练习,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任务完成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到达教学质量的预期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同样存在问题,需要后期实践中探索研究。如资源的碎片化和知识的体系化的矛盾如何解决,主观类、实操类任务如何客观评价等都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全英,丁玉波.基于MOOC教学的高职教学模式研究[J].石油教育,2014(6):9-11.

[2] 吕静静.开放大学混合式教学新内涵探究――基于SPOC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5(3):72-80.

第6篇:混合式翻转课堂范文

关键词:SPOC;中医翻译;混合式教学

近些年,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和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在教育技术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与MOOC相比,SPOC更加强调学生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通过限定学生规模和课程的准入条件,避免了MOOC的高辍学率和低完成率情况。因此,SPOC是将MOOC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是MOOC的继承、完善与超越[1-3]。中医英语翻译是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是连接学生中医药知识和英语能力的桥梁,是培养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解决中医英语翻译传统课堂课时不够、学生课堂参与机会少、翻译练习枯燥等问题,是中医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的重点。本研究将探讨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在中医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由于江西中医药大学英语专业没有平行班,且学生只有30余人,所以本教学研究需跨学期展开。2019年9月选取2017级英语专业本科生作为对照组,2020年9月选取2018级英语专业本科生作为实验组,2组各35人。在实验开始前,组织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参加中医翻译测试,测试的题量、题型、难易度基本保持一致,分别得到实验组平均成绩68.23分,对照组平均成绩67.43分。2组平均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任课老师按照中医英语翻译教学大纲要求,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主讲翻译理论和技巧,学生进行翻译训练。1.2.2实验组开展基于SPOC平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分为线上学生自主学习和线下翻转课堂两大教学模块。下文将以“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的翻译”为例,详细介绍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实施过程。1.2.2.1线上教学过程教师提前2周布置学习任务,学生5人一组,共7组,在上课前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登录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英语翻译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翻译的视频和课件学习,完成相应内容的线上小测试,检测自主学习情况;(2)针对教师线上提供的中医经典汉英资料,收集其中修辞手法的翻译并分组讨论翻译方法;(3)完成线上作业,找出《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修辞手法并给出适当翻译;(4)线上互动讨论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发现。教师全程监控学生的线上学习过程,学生线上单元小测试成绩、视频和课件观看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互动讨论次数等学习记录均计入线上学习成绩。1.2.2.2线下教学过程在线下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以下学习过程:线上视频、课件学习成果PPT汇报,线上学习资料小组讨论结果总结,线上作业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1)线上视频、课件学习成果PPT汇报。各小组派代表以PPT的形式汇报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及其翻译的线上视频、课件的学习成果。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和其他组共同评分,成绩计入小组成员平时成绩。通过学生的成果汇报,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翻译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2)线上学习资料小组讨论并总结汇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线上提供的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及其翻译的双语资料,学生分组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翻译案例中常用修辞手法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作出总结,最后根据学生案例分析情况进行打分,成绩计入小组成员平时成绩。在这个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医古文汉语资料逐步建立中医思维;另一方面,通过英文资料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医古文不同修辞手法的翻译策略和方法。(3)线上作业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找出《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修辞手法并给出适当翻译”的线上作业,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汇报翻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表现进行打分,成绩计入学生平时成绩。在该环节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通过查阅文献理解《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常用修辞手法的内涵,拓展其医古文知识面,而且还能在自主翻译过程中逐步提升探究、创新等能力。

1.3评价指标

(1)课程结束后,组织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参加中医翻译测试,测试的题量、题型、难易度基本保持一致,分别测得2组平均成绩。(2)课题组对实验组学生发放问卷,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基于SPOC平台的中医英语翻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翻译测试结果

课程结束后,实验组测成绩平均分77.2353高于对照组平均分64.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2.2问卷调查结果

课题组对实验组学生发放了问卷35份,回收有效问卷34份。问卷结果表明:有31人选择非常喜欢和喜欢基于SPOC平台的中医英语翻译混合教学模式。在多选题“你最喜爱的翻转课堂活动是什么”的回答中,29人认为线上视频、课件学习成果PPT汇报环节可以帮助掌握所学知识点,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30人觉得自己在线上学习资料小组讨论并总结汇报环节更愿意主动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31人认为线上作业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不仅有助于自己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探究、创新等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基于SPOC平台的中医英语翻译翻转课堂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认可和好评,是培养学生中医翻译能力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3讨论

3.1基于SPOC的中医英语翻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3.1.1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基于SPOC的线上学习平台有利于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点学习,在线下翻转课堂完成知识的内化,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中医英语翻译课堂课时不够的问题[4]。同时,教师通过翻转课堂中学生个人和小组的线上视频、课件学习成果PPT汇报,线上学习资料小组讨论结果总结,线上作业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等环节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指导。线上和线下教学环节的有机整合,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3.1.2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传统的中医英语翻译教学仍采用教师主讲中医翻译理论和技巧,学生进行翻译训练的模式,这种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学习氛围不佳。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完成学习内容,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次实施的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以“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的翻译”为例,在线上学习环节,要求学生进行医古文常用修辞手法翻译的视频和课件学习,完成相应内容的线上小测试,检测自主学习情况;然后针对教师提供的中医经典汉英资料,收集修辞手法的翻译,并分组讨论翻译方法;学生完成线上作业“找出《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修辞手法并给出适当翻译”并讨论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发现。在线下翻转课堂环节,要求学生完成课件学习成果PPT汇报、线上学习资料小组讨论结果总结、线上作业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等学习任务。通过这些学习任务,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学生中医翻译的学习兴趣。

3.2基于SPOC的中医英语翻译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注意的2个方面虽然基于SPOC的中医英语翻译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效果显著,但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1)在线上教学方面,应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设计线上教学视频的形式、内容,以及线上测试、作业的数量和内容[5]。(2)在翻转课堂环节,应合理安排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任务的组织形式。不建议中医英语翻译课程的所有知识点都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比如中医翻译原则、中医翻译技巧等需要理解和应用的教学内容比较适合翻转教学,中医翻译的过程、中医翻译的单位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则不适用。

参考文献

[1]贺斌,曹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22-29.

[2]梅雪,孙颖,曹珊,等.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微生物学各论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9):36-38.

[3]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从MOOC到SPOC:一种深度学习模式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28-34,53.

[4]孙淼,魏巍.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9):18-20.

第7篇:混合式翻转课堂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混合式教学;线上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一)安全教育课为合班大课堂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行“2+1”的教学模式,学生外出顶岗实习一年,在校学习仅两年,受限于学习时间不足,故公共必修课大多采取合班授课的方式进行。

(二)授课方式大多为教师单向讲授

现行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授课的共性是:课堂(线下)教学为主,教师作为课堂主导,单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合班课由于人数较多,专业混杂,授课教师只能随机点人回答问题,课堂互动十分有限。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欠佳

合班教师受制于班级人数多,教室大,部分教师对课堂的管控度不深,只顾讲述知识。因此合班课大多沦为学生的“休闲课堂”,除自觉性较好的学生主动听课,大多数学生在课堂睡觉、玩手机,已成为高职院校安全课堂的“常态化”。

二、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安全课的推广的作用

混合式教学即:将网络在线教学和课堂传统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两者实现优势互补,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由于其互动性强,能较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广受高校青睐。在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课堂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是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传统课堂引入线上方式,使用手机端与学生互动(如随机点人回答问题),可以较好的提升课堂气氛,每一个角落的学生都有参与感,上课不再打瞌睡;二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线下教学完成后,学生的学习要在线上继续学习,教师可以设置线上作业(如观看视频、在线答题等),学生完成线上作业后,才能得到日常的作业得分点,收获平时成绩,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混合式教学可以设计翻转课堂,即学生翻转角色做课堂的“主讲”,学生抱着对问题的疑惑、对知识的好奇、甚至是对担任课堂主讲的责任,会主动去寻找、发现所需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能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四是能实时安全教育、宣传资料,向学生手机端推送最新的资讯和案例,使学生能实时得到警醒教育。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安全教育课实践运用探析

以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以手机移动端App工具为载体,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激活传统教学的手段,最终实现学生移动端、教师管理端、教学督导端、课程管理端在网络平台的一体化应用。

(一)移动端辅助学习,提升安全课程教学质量

安全教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在传统线下课堂授课的基础上,引入线上学习方式(手机端、电脑端)。课前,通过线上资料引导学生通过手机App进行预习、加入了安全视频、图文案例等元素,结合当下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学生更易接受此类方式,往往三五分钟可大致了解即将接触的上课内容;课中,打造基于小组讨论行为的互动式教学,教师不再做单向的安全知识灌输,只针对安全案例中的难点进行解释,学生根据预习内容有针对性的提问,教师针对性的指导反馈,形成良性互动;课后,学生利用手机App提供的课外阅读、课程作业,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化理解、加深印象,教师根据学生线上反馈的疑问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线上教学的引入,能有效突破传统的40分钟课堂的限制,线上移动端给予了学生更多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讨论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App的统计反馈,更加清晰了解自身在学习安全行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寻找差距。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详细学习数据,随时调整教学重点,实现教学相长。最终形成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端翻转角色,双向教育优化安全课程资源

安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混合式教学手段中翻转课堂的运用,可以将“备课”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在课余时间针对课前预习的资料做研究,形成课堂讲授的一系列内容,这些来自学生群体的案例,可能比教师准备的案例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能引起课堂共鸣,翻转课堂将不再是教师单向教育,教师和学生也都是被教育的对象,形成了资源互补、双向教育。而学生翻转角色讲述的案例,可通过教师筛选后进行优化选择,把经典案例作为特色教案永久保存,教务端提取此类源于学生、源于学校的教学材料,经过整合、优化和提升,最终能够能使分散的数据集中,实现课程建设发展规模化、科技化、可视化。可成为学校独有的教学资源,推动高职院校安全课的课程建设,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三)督导端辅助教学评价,监控安全课程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课的合班式大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评价、监督,人数过多往往导致一名授课教师难以有效监督上百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懈怠,教师也只能听之任之,教学效果欠佳。混合式教学可在通过手机端的App学习,以大数据分析、教学监控、评价体系为手段,以安全教育大纲和课程思政为标准,以学生学习端App学习统计为依据,通过学生线上作业对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督促、评价、预警。有线上技术的支持,教师能较好的针对学生的在线作业情况,及时在线下课堂对教学重点做调整,例如:线下课堂对学生线上作业错误较多或掌握不足的知识点做专项讲解,有的放矢,教学的靶向性和授课的针对性都能明显提高,有效帮助教师提高安全课线下教育教学的质量,实现线上督导辅助功能,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和“线下”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

(四)课程端更新实时案例,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教育与其他课程不同之处在于其提醒、警示作用,绝大多数高校的安全问题源于安全意识淡薄,如钱包手机随手放被顺手牵羊、上网不注意被骗情况时有发生;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在宿舍内吸烟导致的火灾案例屡见不鲜。而现实中学生往往“好了伤疤忘了痛”,线下课堂教学的弊端在于上完课后,学生就远离了教师的监管,使得线下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管理端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课程管理者不断收集、实时更新安全案例,通过手机端定期向学生推送,对学生起警示作用;二是通过制定线上学习课程,弥补高职院校课程,安全教育线下课堂学习时间不足的缺陷,通过线上手段延长学习时间;三是通过建立班级讨论群,引发大学生对安全案例的不断讨论和思考,起到实时鞭策、警示的作用,即使学生不在课堂,也能在学生群体中形成关注安全、讨论安全、参与安全的氛围。混合式教学模式让高校安全教育持续进行,永不“下线”。

四、结束语

第8篇:混合式翻转课堂范文

疫情前日常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情况

疫情发生之前,本课程日常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教师并不多,绝大多数任课老师采用的都是传统线下多媒体教学。从硬件来看,因对网络和线上学习条件要求较高,高校受信息技术和软件等因素限制,本课程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混合式教学;从教育理念来看,《微观经济学》开课多年,导致部分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探讨与实践应用,有些老师不愿放弃多年的PPT教学,教学资源信息化程度低。而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要求较高,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性要求也比较高,要求对教育教学观念、模式和评价方式进行更新和重构。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成效

疫情防控期间,笔者领导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团队采用了以社会慕课+直播+QQ群为主,以雨课堂、Blackboard平台、微课为辅的立体化网络授课方案。授课前通过虚拟学习社区精心预设前期互动,通过课前布置自学慕课任务,布置与课程相关的经济讨论题,用“经济小沙龙”的形式为直播课堂预热。授课中借鉴“知乎社区”模式和直播模式营造线下课堂氛围;授课后,及时搜集教学评价并反馈,为学习者设计趣味性、复杂性和开放性的学习任务,本共布置了7次在线测试作业和3次小组作业,配合在线推送财经类文章;通过“学霸讲题”和“优秀作业展示”等补充环节辅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授课教师对于延伸到线下的互动任务,及时进行跟踪指导。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取得超出预期成效,一方面,学生到课率和课堂参与积极性都很高。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互动环节发言积极,小组作业的形式也从以往的文字版或者PPT版扩充到了音频、视频、VLOG等多种形式。另一方面,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技术和团队条件已经锻炼成熟。通过在线培训、群内组织教学研讨及集体“云备课”等方式,教学团队已经掌握大部分线上教学平台和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线上教学工具的使用、线上教学内容的创新、线上教学资料的共享、线上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工作均已熟悉。

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及实施路径

根据混合式教学的基本要求,将后疫情时代微观的课程教学设计总体原则确定为:师生在一个共同空间进行线上、线下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再辅课外的以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

通过构建虚拟学习社区拓宽线上课堂。虚拟学习社区(VirtualLearningSociety)以交互学习、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课堂的延伸拓展。根据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课外三个维度教学活动的要求和《微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除了线上线下的教学,同时添加了鼓励学生课外实践创新,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拓展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具体教学设计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课前推送资源与交流:通过《微观经济学》SPOC课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设定每节课目标、设计题目、设计话题,并通过QQ和SPOC后台管理公告。课中激活课堂:课中学习慕课(30%)和面授(70%)融合翻转课堂,重点难点/系统梳理讲授,开展教学互动,通过课堂练习检测课前学习成果,进行针对性讲授解,组织思考和讨论,并选择性答疑。面授教师全程督学导学,引导学生习得知识,锻炼思辨能力。课后虚拟学习社区:课后利用SPOC平台进行测验,讨论题并反馈,完成在线扩展学习;包括课后分组项目活动与互评与教学问卷调查等。

多种教学工具交互使用实现多维度立体教学。构建基于“慕课SPOC+Blackboard平台+QQ群+原创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多维度立体化教学模式。课前通过《微观经济学》SPOC课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全部课时的30%释放给学生自主学习。设定每节课目标、设计题目、设计话题,并通过QQ和SPOC后台管理公告;课中翻转课堂,开展教学互动进行讲解,组织思考和讨论;课后可结合Blackboard平台等进行课堂讨论和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工具引导学生习得知识,锻炼思辨能力,可有效避免完全背离传统教学模式的路径,以上模式主要通过教学、考核、反馈三个环节实现教学目标。

“双师教学”模式确保线上线下全程督學导学。利用教学团队分工优势,主讲教师一主要负责课堂面授,主讲老师二主要负责线下的学生互动、辅导性教学及拓展性讨论等,有利于实现线上线下导学功能最大化。主讲教师(第一课堂):负责实施翻转课堂和探究式教学,进行交互式的实体课堂教学;课堂讨论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开放式+发散思维+交流互动教学内容为主,并将讨论结果上传至慕课平台,进行二次交流,大课精讲。辅导教师(第二课堂):辅导计划的制定、组织学生课前学习、随班听课、组织学生答题、批改作业等;第二课堂和创新项目团队还分别建有各自的微信群、公众号和豆瓣小组,教学活动可实现随时随地,无处不在。技术指导教师:为教师、助教和学生的课堂教学与学习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学生管理与课程考核评价。考虑到《微观经济学》基本都是大班课堂,首选手机而非电脑参与课堂互动,实现全员参与,是一种更有效的交互手段。同时增加高质量学生作业,通过分组,布置至少3次有评价标准的主观作业,并实现同业互评。助理教师管理网络讨论区交流和虚拟学习社区构建,打造高效果的教学互动场。最后通过大数据的学生行为画像实现教学监控,利用线上学习数据(签到、打卡、听课时长等)动态跟踪学习者在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进展。

第9篇:混合式翻转课堂范文

 

一、混合式教学的理念

 

混合式教学(BlendingLearning)最早于2002年由美国学者斯密斯·J和艾勒特·马西埃提出,将E-Learning的纯技术环境与传统的学习理念相结合,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给出了更通俗的定义:即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

 

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既包括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形式、互动讨论形式,也有学生课前课后的网络自主学习和集体实践环节等,既有教材书本知识的学习,也有网络资源的搜集,这种教学方式要求老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使教学过程“线下”与“线上”有机结合。最终能让学生达到深层次的泛在学习状态(U-Learning),即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普适学习[2]。混合式教学强调在教学设计中要变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为“以学生学为中心”,既体现教师的教学主导性,不忽视传统教学的功能,又要构建新的课堂平台,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二、混合式教学应用在经济法课程中的优越性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面向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经济法课程在教学侧重点和培养目标上都不同于法学专业,但至今普遍的教学方式还是教师“灌输说课”,虽然加入多媒体、案例教学等,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仍然欠缺,经济法课程性质与授课对象等决定了混合式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有良好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一)有助于解决教学中学时紧张的普遍问题

 

在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中,经济法是唯一的法律课程,因此被赋予了过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的法律教育都被寄托于此课程,经济法内容本就繁杂,涉及多个领域的部门法,而为了向这些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普及法律知识,目前几乎所有面向经管专业的经济法教材都又加入本不属于经济法范畴的内容,诸如合同法、诉讼仲裁法、甚至民法总论的内容,教学章节“臃肿不堪”,教学时间却只有50左右课时甚至更少,面对完全没有法律基础的经管专业学生来说,学完所有章节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引入混合式教学,则可以把一部分教学内容转移到“线上”进行,或者让学生提前预习,节省课堂讲授时间,或者直接让学生课下自学,只需在线提交接受教师的网络评价检测,这种多重课堂的同时学习,可以缓解捉襟见肘的教学时量,同样学时下可以达到更多的教学容量,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效率。

 

(二)有助于解决教学中教材内容滞后的问题

 

法律课程尤其是经济法都会面对制度更新的问题,我国目前快速的市场经济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决定了相当长的时间里经济法的相关制度内容(比如公司、证券、社会保障等方面)会更新较快,而教材往往有一定滞后性,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某些章节不能依赖教材、内容需要修正的现象,而开放在线学习则无须顾虑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从网络中获得最新的法条、资讯,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的及时更新为教学所用,能有效减少教材内容的滞后单一,海量的网络资源可以给予学生更大的信息量和最新的知识视野,对学生来说时效性与生动性兼具。

 

(三)有助于解决法律课堂中案例教学事倍功半的问题

 

案例教学已经成为法律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案例的选择、问题的提出、环节的设计、时间的把控等都是需要教师考虑的因素。传统教学中,案例及问题一般选自教材或参考书籍,课堂上对于案例的陈述和熟悉就要花去一定时间,且案例往往老旧。而加入互联网工具,则教师可以事先从经济法的案例数据库或直接网络搜索最新的热点案例,按章节师生共享,上课时教师甚至无需事先准备,随机调取,或者要求学生课前了解数据库中某案例,课堂时间直接开展讨论,完成问题。教师可以及时更新补充案例数据,可以将社会热点、最新典型案件纳入其中,改变传统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耗时耗力事倍功半的局面。

 

三、构建经济法教学中的新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虽然是目前高教研究中的热点,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其适用仍应因课而异、因人而异。经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更强调的是应用性和启发性,避免过多抽象的法律原理的研究,针对目前经济法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性教学欠缺、课程内容设置不当等问题,引入新型的混合式教学,即改变单一的固化的教学模式,构建实体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等多重课堂来组成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既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和监控作用,又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热情,增加教与学各种形式的互动。1.利用网络工具,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并重。混合式教学的亮点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教师在实施课堂传统授课的同时可以开拓另一阵地,利用手机APP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随时学习。如今已有不少高校购买网络平台产品供教师登陆使用,教师把经济法中的热点案例、重要原理、可以由学生自学的内容,用文字或微课的形式放在平台上,或者把教学内容分章节和知识点录制成微课程,要求学生课下点击学习,教师布置作业和任务,学生要及时完成作业并提交到平台上,教师应对学生上传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与反馈,通过监控学生登陆时长、点击次数、提交作业等进行评测和排名,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设立个人微信公众号或APP应用的方式,打造互动平台,把所需讲授的知识点或者是与经济法有关的案例视频、法律动态、学术研究做成专题,推送到手机客户端,学生只要关注该公众号,即可随时随地学习查询,并且可以和老师实时语音或文字沟通,便于提问和答疑,师生互动相较于传统更为便利和频繁,对于教与学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增加学生平时的碎片化学习,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更深层次的作用,可以模糊传统课堂界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桎梏,构建课上课下随时随地学习——即泛在学习理念。

 

2.实施翻转课堂,增加互动参与。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的理念最早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教师提出:即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师生解答疑惑、汇报讨论的过程,即形成了一种“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的新型教学结构[3],也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典型体现。经济法课程自学性较强,又可以进行案例教学、分组讨论,因此比较适合尝试翻转课堂。首先,教师把本次授课的知识点讲解通过各种形式制作,或者让学生自行搜索下载相关资料,让学生提前在线学习,这些学习资料可以是教师自己的课件、录制的微课,也可以是网络开放搜索的教学资源、案例视频,对于抽象枯燥的法律原理通过各种形式更加生动、通俗的传达,保证学生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进入到课堂教学阶段,教师不必再重复理论,提出本课要解决的任务即实践案例,可以让学生对照理论尝试适用法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难度层次,案例先易后难,学生可以分组也可以单独陈述自己的判断和理由,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扮演旁听者和节奏的掌控者,必要时给予启发或者发起辩论,在知识的反复陈述和观点的反复碰撞中,尽量由学生自行得出接近正确的结论,最终教师回答疑问,强调教学的重点并布置下次翻转课堂的资料。当然这样的翻转课堂效果如何,关键还是教师应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对于课堂讨论中题目的设计、讨论模式的选择都应事先考虑,并预想整个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问题。

 

3.在实践课堂中引入模拟法庭。模拟法庭作为法律实践教学的常见模式,在许多法学专业里普遍设置,但在非法学专业中应用较少,在此加入模拟法庭的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都是很好的途径,也能够间接督促学生掌握相应实体与程序法,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能够达到教学效果的生动方式。在经管类专业学生中开设模拟法庭需要注意面对几个问题:首先,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法律实务经验和法律原理知识,从模拟审判的案例选择、诉讼流程、法律适用、分组讨论、评析总结,都需要教师事先作出周密安排和精心设计,教师是模拟法庭活动背后的主导,把控好节奏和时间,在庭审中如果学生出现错误、卡壳等问题时,可就地分析纠正。其次,给学生充分的庭前准备。因为是非法学专业,学生应提前熟悉诉讼流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法庭旁听或者播放庭审视频,也可以布置学生事先从网络平台自行查找学习,在案例选择上可以选择经管类学生较为熟悉的公司企业、合同类的典型案例,若有教师本人经历或者的案件则更合适,对于案例涉及到的理论和法条,学生应理解熟悉。第三,角色分配的问题。鉴于模拟法庭参与人员毕竟有限,在角色分配上尽量做到全员参与,避免一部分学生只能旁听的局面,可以设置调解程序、一审、二审程序,每段程序换不同的同学[4],增加第三人、证人、鉴定机构、律师助理等出庭人次。最后,教师应注意庭审结束后的总结评价环节。从程序操作、司法文书、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点评和纠错,并给学生打分评级,作为课程考核评价依据之一。

 

四、结语即反思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