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意志的概念范文

心理学意志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意志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意志的概念

第1篇:心理学意志的概念范文

摘要:教学方法改革是以培养能力型、素质型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时代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职业院校英语课的授课质量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 必要性 创新理念 教学改革初探

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英语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英语课程是中职教育中培养现代型技术人才的基础课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掌握英语这门重要的交际工具对于现代化技术人才来说也显得日趋重要。在中职教育阶段,通过英语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我国现阶段中职教育英语教学的状况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指导思想上,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对英语教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当中。其次,中职生的构成比较复杂,生源除应届初中毕业生外,也有往届毕业生和部分期待获得一技之长的其他社会人员,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再次, 学生对基础文化课的学习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尤其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重视程度不够。最后,就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说,教师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用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另外,囿于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也很难使自己的教学计划得以有保证的实施,这些都是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

二、中职教育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造成的结果是学生被动学习并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而且,很多中职学生在初中乃至小学都是班里的后进生,他们大多是在老师的批评和漠视中长大,自信心比较欠缺。另外,新的时代背景要求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实用性技术型人才。因此,为体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 中职英语教学也必须顺应时代要求,抓住学生主体特征,努力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进而达到新课标对培养人才的要求。

三、中职英语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中职英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开阔国际视野,更好地完善与发展自我;提高学生今后工作、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就要贯彻体现中职教育目标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理念。

1.尊重个体差异,注重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较多地侧重于学生的共性,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近年来,在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在生活背景、文化素养、学习基础、知识结构、民族差异以及所学专业特点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认知、理解和要求有所不同。所以英语授课不一定“整齐划一”,而应充分把握学习主体的特点,有所侧重,不断创新教学的方法和内容,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等个性有所了解,然后再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英语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运用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英语课程应结合学生今后的生活实际,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仿真的情景进行听、说、读等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2.采取丰富多样的教法,加强听说读写的结合。

教育心理学证明,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感兴趣,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主动学习。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就要努力探索丰富多彩的方法,例如:①故事法,收集一些有趣的紧扣主题的小故事,注意故事内容的健康性、典型性、启发性,内容在两三分钟内讲完为宜。之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重述或演绎,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中间可穿插一些知识点提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游戏法,设计一些情景游戏、互动游戏,帮助学生围绕一个话题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编排一些简单的对话。为降低游戏的难度可以鼓励学生多使用简单句,通过这种小游戏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③多媒体法,把录音机、电视机、多媒体等引进课堂,充分发挥其优势,针对英语教学实际,可以灵活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多媒体影片。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当然,我们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宜于学生发展的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做到能听、能读、能说、能写。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尽量让每个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锻炼。

3.增加文化差异比较,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任何语言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仅仅会说一种语言或会读会写,并不意味着完全掌握了这门语言。因此,语言学习不能独立于文化学习之外,文化的学习当然也不能脱离语言学习而单独进行。作为教师,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还必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文化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化都有着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如中国人喜欢用“吃了吗?”或“去哪儿?”来打招呼,在我们的文化里,这是一种传统而又友好的问候方式;家中来客人吃饭时,主人给客人夹菜让饭等,以示对客人的热情。然而在英语文化中,这是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他们习惯用简单的“Hello”、“Good morning”等向人问候;客人与主人一起用餐时,更喜欢随意,他们觉得不断给别人夹菜并不是礼貌的举止。通过对中英文化差异比较,在教学中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积累英语文化背景,提高对英汉文化差异的理解,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真正达到增进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4.开发课外资源,拓宽学习渠道

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外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习、生活实际的健康内容和丰富的课外英语学习资源。借助广播电视、英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方式,帮助学生组织英语角、演讲比赛、模仿朗读、影视赏析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实用效果,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体会英语语言和文化。

当然,教学方法不仅局限于以上几种尝试,作为中职英语教育工作者还应顺应时展需要和中职教育改革指导方针不断更新观念,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调整授课方式。但是,无论形式怎样调整,有一点始终是不变的,即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则在这一过程当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积极参与对外交流、学习,不断总结教学活动经验,积极参加探索教学规律的教育创新活动。

总之,英语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语能力也成为新时期技术工人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这就对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现状,秉承正确的英语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发挥英语教师的主导作用,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帮助每一个学生提升、完善综合素质,改革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强、技术能力硬的专门人才。

第2篇:心理学意志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意志 心理学思想

孔子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一生诲人不倦,特别是其“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学理念对我国教育事业影响深远,在当今仍被奉为圭臬。他的众多的教育理论与经验都集中体现在记录他和弟子言行的《论语》中,其中意志心理学亦占有一席之地。虽然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他在名称上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意志”“心理学”这些概念,但这并不影响他将这种思想贯穿于其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坚持不懈和自信心,树立“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人”等宏大人生目标。

一、《论语》中的“意志”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①在《论语》中,“意志”一词并没有完整出现,其中“意”出现1次:“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解释为“臆”,即凭空猜想的意思。“志”出现16次,多译为“意志”“志向”,因此本文所谈的“意志”多从“志”的角度出发,它基本代表了孔子意志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根据“意志”的定义,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生理层面的欲望、需求与情感,它能使人产生一定的动机,即“意”;二为精神层面的,即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自身的目标,从而满足欲望和需求,即“志”。朱熹将“志”的含义解释为:“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心无为恶之事矣。”(《四书集注・论语集注》卷一)意思为所谓志向,是心所期望的。如果心诚就会把仁当作志向,这样就不会去做那么让世人厌恶的事情了。从其言论中可以看出,“志”是作为人的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阐述的。

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志”对于人的品行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即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但一个国家的百姓却不能被动摇意志。因此在强调“意志”的重要作用时,他亦十分重视“立志”的意义。所谓“立志”,就是树立志向,并下定决心去实现这些目标。他对自己、对学生都要求“志于道”“志于学”“志于仁”。如他拿自己的经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来勉励学生,这就与现代心理学上的“意志”或“意志心理过程”不谋而合了。

二、培养意志的重要性

1.“得有恒者,斯可矣”。

《论语》中大量阐述了培养坚强意志的重要性,而意志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恒心。在学习中,孔子十分重视对于“恒心”的培养。他引用南方的一句方言:

“善人,吾不得而见矣;得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述而》)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子路》)

他通过正反两面阐明“有恒”在意志活动中的作用。在孔子看来,有恒心的人凤毛麟角,几乎可以与“善人”媲美了;而如果一个人没有恒心,即使做一个装神弄鬼的巫医也很难做到。他接着引用《易经・恒卦・九三》中的话再次强调没有恒心的坏处,三心二意、翻云覆雨,就常会有羞辱随后而来。“不占而已矣”的意思则是一个没有恒心、缺乏意志的人不要去占卦,因为他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

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为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

在他跟学生冉求的一次对话中,孔子通过对学生的回答,揭示出一个人的失败往往不是因为能力不够等原因,而是他半途而废,自己给自己划了一个界限,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2.“乐亦在其中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意志坚强者可以克服消极情绪的干扰,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意志薄弱者则可能被消极情绪所压倒,使行动半途而废。②通过坚强意志的锻炼,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物质欲望会变得更有节制。如孔子自身发出的感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他同时认为读了多年的书,还没有做官的想法,这样的人很难得。“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泰伯》)而颜回作为他的得意门生,虽然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活,但他仍然有志于学习,“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因此孔子才大呼:“贤哉!回也!”在孔子看来,坚定的意志会让人安贫乐道,不为外在名利而蝇营狗苟,表现出了儒家思想的“乐感”文化。

3.“志于仁矣,无恶也”。

在孔子看来,具有坚强意志的人往往有更远大的人生抱负,具有更高尚的品格操守。“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一旦拥有了坚定的志向实行仁德或探求真理,其自身的品格也会相应提高,就不会有使人厌恶的事发生,就不会对现实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感到不满。因此,他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完整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

意志作为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儒家思想宣扬的“修身养性”、“内圣外王”的重要构成之一。所谓“士不可不弘毅”,(《泰伯》)只有先通过“修身”,即意志的培养,才能达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和人生目标。只有在坚定意志为支撑的基础上树立的理想才能经得起磨难的考验,最终得到实现。

三、如何培养意志

1.树立崇高理想。

理想的崇高远大有助于意志行为的自觉和持久。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宏大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对于那些具有远大抱负的学生,老师应该鼓励支持,帮助其实现抱负,而非打击嘲讽它的不现实。在《论语》中,作为老师的孔子经常让学生们各言其志,畅所欲言,并且讲出自己的理想和学生分享学习。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孔子通过和学生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志向,能督促学生朝着这方向努力,力争实现理想;同时对于那些不切实际的空谈,他能够指出不足,帮助学生树立一个通过发挥意志的能动作用而可能实现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理想目标。

2.榜样与典型。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与典型对于学生的意志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尤其是易于模仿跟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父母。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加强榜样的示范作用,从自身出发,有意识地以自己高尚的品德、情操、意志影响学生,或是在同学中树立学习的典型,往往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力,使其形成良好的素质品质。颜回作为孔子最优秀的学生经常受到其表扬:“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这就在学生中间树立了学习的模范。此外,孔子还要学生自己与颜回对比,找出其中的差距从而“见贤思齐”。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公冶长》)”

孔子通过让子贡自己指出自己与颜回的差距,激发了他学习的动力,自动锻炼了意志。

孔子善于利用反面典型强调没有意志、不持之以恒会造成的后果。“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古今以来的种种事迹证明,成功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下去的最后一段时间。就像马拉松比赛,也许终点就在下一个转弯处,坚持了就成功了。但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作保证,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功亏一篑。

3.“志”跟“行”的合一。

在对意志的培养中,孔子十分强调“志”跟“行”的合一,如:“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一个人只有远大的志向并没有用,必须将志向付诸实践,即通过行为的实施,意志才能对人发挥真正的作用。

对于白天睡觉的宰予,孔子不仅批评他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而且感叹道:“吾始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这里的“言”就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平时所讲的抱负志向,“行”就是他的所作所为。由此可见,一个人是否具有坚强意志,要看他是否将“言”与“行”、“志”与“行”合为一体。因此对于那些空有大志的人,孔子称之为“狂简”,即志向远大,才学浅薄。面对他们,孔子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们教导他们,只有“不知所以裁之”。(《公冶长》)

4.自制与果断。

现代心理学的共识是,意志的基本品质有四种,即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与果断性。③从孔子的言论与实践来看,他在这四个方面均有所涉及,特别是通过对学生自制性的培养来锻炼其意志。他告诫学生“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约俭己身”,即克服自己的某些不正当欲望和情绪,从而符合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因此对于那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等,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无动”。(《颜渊》)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必须加强学生自制力品质的培养锻炼过程。

同时,孔子也十分重视意志的果断性。他认为:“刚、毅、木、讷近仁。”(子路)这里的“毅”即为果决、果断、坚毅。可见具有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果断的决策能力是成为一个“仁人”的必备心理品质之一。

孔子作为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尽管思想和行为要受当时社会和历史的局限,他的意志心理学思想存在着不够完备的地方,但他能够根据长期教学实践总结出如此丰富的心理学思想,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如他能通过榜样与典型,使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等的教育手法在当今仍具有积极参考意义。因此它们具有悠久而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我们系统深入地研究。

注释:

①②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52,355.

③燕国材.论孔子的心理学思想[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9(2):117.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傅蓉.论《论语》的心理学思想:硕士学位论文[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7.

第3篇:心理学意志的概念范文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国 北京 102488)

【摘 要】通过打破了对心理学的传统认知,以一种电影文化的视角来解释普通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包括感知和记忆等客观心理活动、能力和意志等主观心理体验,从而让社会大众更直观地理解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不仅从电影中了解到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科学系统地认识社会中的心理现象,并更好地指导社会大众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关键词 电影心理学;感知;记忆;能力;意志

1 感知

感觉和知觉是个体心理中最基本的认知活动,个体对外界事物的刺激都需要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感觉通道来接收,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而感觉和知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感知觉的相互作用使人们可以为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更高级的认知活动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黑泽明的《罗生门》这部电影中,就可以看出感知觉是一种客观存在与主观感受的统一,四个证人描述了四种截然不同的故事情节,或许就是因为他们的立场不同,每个人都会在社会角色,记忆水平,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表达能力,动机需要以及情绪体验等方面有所差异或倾向。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贝克莱曾经说过,“存在即被感知。”,存在是相对的,而我们感知到的或许是一种存在,或许只是一种错觉。

同样在现实生活中,人类本质上看到的和听到的只是一些有排列和组合的光波和声波,并非颜色和声音。所以说,当从客观世界中获取新的知识的时候,要相信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变”,所有的知识和真理都是被人们想象和建构出来的。比如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不能再使用中学的程式化学习模式,而要跳出原有被禁锢的思维定势和刻板印象,用一种更广阔的视角和接纳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和知识。不仅是心理学等社会人文科学,物理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再到霍金的《时间简史》,甚至到目前崭新的研究领域,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研究范式,或者说是所谓的“永恒真理”。正如西班牙民间的一句谚语一样,“在这变化莫测的世界上,既没有真理也没有谎言,所有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看世界时所用镜片的颜色。”

2 记忆

记忆中的“记”代表着识记,“忆”代表着回忆,记忆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过去识记过的经验,在现在时刻回忆的过程。记忆不但连接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还是连接感知觉与思维、语言的桥梁与纽带。任何一种高级信息加工过程都不是在一个时刻进行并完成的,就好像看电影一样,假如大脑没有记住一个个独立的故事情节,没有回想起一个个单独出现的故事画面,就不能把每一时刻电影在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所产生的体验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形成对电影的总体印象,评价和思考。

而《记忆碎片》这部电影可以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记忆的重要作用,如果一个人没有记忆,他的内心世界会产生怎样的矛盾。正如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莱昂纳多在失去短时记忆之后,只能通过照相片并加以备注的方式获得记忆的片段,但即使这样,失去记忆的人也很难把支离破碎的记忆片段有逻辑地组合成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从而对事情的前因后果的理解造成混乱。

最核心的问题还并不是失忆给人类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而是无法了解自我以及存在的意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三个基本的哲学思辨问题,在生活中的有些时候还会困扰着普通人,何况是失忆的莱昂纳多。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莱昂纳多在失忆的条件下,还可以意识到他存在的意义在于复仇,虽然他的行为和观念可能是片面的,消极的,甚至是违法的,但是他可以意识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价值。相反,面对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世界,我们现代人是否完全排除了功名利禄的诱惑和干扰?是否还记得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反省和思考的。也许是我们身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不经意间对物质的欲望愈发强烈和敏感,物质世界让我们跑得太快,以至于精神灵魂世界被遗弃在过去的某个角落里,可悲的是我们身陷囹圄却不能自拔。从这个角度看,失忆并不完全是一种消极的状态,而是一种暂时的休养生息,它可以让人类清醒地觉察到此时此刻的状态,让人类发现是否和你开始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有所偏离,让人类重新关注在主我的角色上,而不是客我, “勿忘初心”一词也是就是对人类记忆本能最好的见证和说明。

3 能力和意志

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发展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能力和人格共同组成了一个人稳定的,持久的心理特征,这些是一种区别于他人最明显的方式。而能力作为一种个体认知和行为的评价标准,对于不同的个体,能力的测量却没有统一的标准来界定。

通过电影《阿甘正传》不难看出,能力衡量的标准不一定就是智商,主人公阿甘就是一个智商为75的智障者时,却在橄榄球,乒乓球,从军,捕虾经商等生活中各种领域和方面都取得成功,现在学校中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所以对能力的认知需要运用一种全新的视角。

而通过后天培养来提高能力的一种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意志。无论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些外界环境因素多么的充足,但如果个体内心中没有意志作为精神支柱给予支持,那么个体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就变得十分渺茫。意志与人类的动机和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可以对认知和行为进行控制和调节,从而来坚定人类的信念和理想,以实现我们的目标和计划。

正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最后欧亨利式的结尾让观众看到了主人公安迪内心中的一股强大的力量。这种强大的力量就是意志,意志可以让他在面对无期徒刑的牢狱生涯时形成强大的抗逆力;可以让他在越狱过程中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环境时形成强大的抗压力,从而可以让他在梦寐以求的墨西哥海滨与老朋友相聚。

有趣的是,这两部同年度进行奥斯卡金像奖争夺的电影,把心理学中的能力和意志两个概念结合在了一起,并赋予了新的意义。能力和意志是密不可分的。观众看到了阿甘许多方面的天赋,但是这些都归于一个本质——“跑”,这种横跨了美国的跑步就是阿甘无人能比的坚定意志所驱动的。而只有安迪一个人成功地越狱,也不只是在于他十年如一日的意志进行挖洞,同样也要求他有一种精通财务制度的能力和分析判断的能力,可以审时度势,韬光养晦,在适当的时机做出最佳的选择。总而言之,一个人必须具备全方面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两方面因素,把外在资源和内在素养进行有机地结合,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就像企业家宋美遐女士所说:“长得漂亮是优势,活得漂亮才是本事!”

4 总结

第4篇:心理学意志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儿童音乐心理学 特征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音乐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儿童音乐心理学。它是研究儿童在学习、表演音乐时的心理活动现象及其发展的一门科学。

儿童心理学中所指的“儿童”这一概念是广义的,它是指孩子出生到成熟(18岁)之间的整个阶段。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18岁前各个年龄期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诸如:儿童各年龄期的音乐感知(包括:音乐听觉的音高感、音长感、音强感、音色感等)和绝对音高感知的培养与发展;不同年龄儿童的音乐记忆和适应儿童的科学记忆方法;儿童由浅到深的音乐想象发展及培养;儿童最初的音乐思维方式及对儿童的音乐思维启发与诱导;儿童音乐表演时的情感表达;意志在儿童学习音乐时的作用与培养;儿童气质和性格对音乐学习、演唱演奏的影响及调整;儿童音乐能力的健全与发展。上述诸方面都是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范围。随着儿童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其研究内容还会不断增加和深入。

儿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儿童的各种音乐活动都是受其不同年龄的心理因素所支配的。因此,对儿童音乐心理的研究,对提高与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活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这门学科可以对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提供心理理论的指导,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和规律,科学地进行音乐教学。还可帮助教师总结儿童音乐教育经验,提高音乐教学自觉性与水平。

儿童音乐心理学具有上述科学性与应用性。但是,这门学科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广大中、小学和幼儿音乐教师站在儿童音乐教育的第一线,应义不容辞地承担建设这个学科的责任。

下面简单介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一些音乐心理特征。

乳儿期(出生―1岁):这个时期乳儿的音乐听觉反应不太精细,也较缓慢。满两个月时就能区别一般的铃声或门声,有高低音的反应。三个月时有可能区分彼此相距八度音程的音调。五至七个月时能对大三度和小三度的音程有所辨别。在满周岁时孩子有的有较好的节奏感,能用准确的身躯动作表现出来。

婴儿期(1岁―3岁):即先学前期。四度、五度音程可以辨认,出现了最初的学习音乐活动,可以模仿成人歌唱或弹琴拉琴动作。这时音乐记忆迅速发展,可以记住两三个乐句,有对音乐兴趣的表现。在这个时期可以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开始阶段。

幼儿期(3岁―7岁):即学前期。这时期儿童的感知能力发展较快,除各种音程外,还可听辨一些简单的和弦,可以记住八到十六小节的乐曲,可以完整地演唱、演奏一般的乐曲。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增大。

童年期(7岁―12岁):即小学阶段,又称学龄初期。已有观察音乐现象的能力,注意观看别人的音乐演奏、演唱,也能听辨较难辨别的和弦音。音乐记忆内容与篇幅增大,音乐想象开始自由地活动。在练习时能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并能产生美好的音乐前程的理想。

少年期(12岁―15岁):即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这时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进步迅猛。记忆、思维、能力、意志、兴趣都趋向成熟。

青年初期(15―18岁):即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阶段。这时已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并自觉地进行学习。音乐听觉敏锐,能辨别各种音程及和弦,是音乐记忆表现最良好的时代,思维方法逐渐科学化。

上述都是一般的儿童音乐心理特征。儿童之间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有的儿童有超常的音乐心理特征,表现出突出的音乐天赋。但有一些儿童对音乐反应较为缓慢,落后于正常的音乐年龄心理特征。这些性特征对研究者来说是需要分别对待和处理的。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能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过程,即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引发他们丰富的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教给学生感受、理解与掌握音乐内涵的本领,要把握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合理安排音乐教学的程序和方法。 (下转第97页)(上接第74页)

小学低年级,这时的孩子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对简单具体的事物易于接受,易被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色彩鲜艳的活动的教具所吸引,以机械记忆为主,思维主要是根据直观形象的外在属性进行概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他们在游戏与娱乐中学习。

第5篇:心理学意志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孔子 德育 教育心理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为我国教育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孔子及其弟子、后人总结的文献资料中,不难发现孔子在育人过程中形成了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在此,笔者着重探讨孔子在德育中的心理学思想和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1 德育的心理过程

1.1 道德认知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首先要形成他们的道德认知,形成道德认知的过程,就是对学生晓之以理的过程。从孔子的言论来看,形成道德认知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掌握道德概念,二是自我评价能力。

掌握道德概念是形成道德认知最根本的过程,不仅要明确地提出概念,还必须了解道德概念的涵义。孔子把“仁”作为核心概念,他所理解的“仁”内涵极为广泛,包容了道德品质一切主要方面,其中以“爱人”和“克己复礼”这两点最为重要。

孔子善于评价学生,这对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孔子评价学生注重方法,他或者面对面地评价,或者在别人面前评价自己的学生,或者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在自我评价的时候,他会即时的给予肯定或者否定,这样就促进了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1.2 道德情感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需要发展他们的道德情感,发展道德情感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动之以情的过程。孔子教育学生一方面要懂得“爱人”和“克己复礼”的道理,另一方面要拥有“爱人”和“克己复礼”的情怀,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同时,还能克制自己不理智的情感。孔子曾指出具有何种感情的人,才是仁德之人,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孔子主张通过《诗》和“乐”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诗》一书思想纯正,情感充沛,能激发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子罕》)道德情感的培养从浅显易懂且振奋人心的《诗》开始,而后以音乐来荡除邪念,陶冶情操。孔子认为“乐”完善人的道德修养,他对《韶》《武》这两首乐曲的评价颇高,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因而,他认为音乐对塑造人的道德情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也不懂欣赏音乐,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1.3 道德意志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除了道德认知的形成和道德情感的激发,还需要在积极道德情感的驱动下,以顽强的道德意志使道德认知持之以恒。孔子论述了锻炼坚强意志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作用。

孔子很重视立志,他多次强调志在形成仁德和学习中的作用。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是说一个人立志实行仁德,就不会做坏事了。孔子还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其次,孔子重视道德信念对人的激励。他认为一个人有了坚强的道德信念,就能坚持不懈地追求,完善自身德行。正如孔子所言:“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最后,孔子认为要完成德行,必须持之以恒。因此勉励学生凡事必须坚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废,还告诫学生完成德行更是需要坚不可摧的毅力,以此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底。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4 道德实践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付诸道德实践。孔子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和道德习惯的培养,他主张言行一致,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他教导子贡,君子应该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孔子在德育过程中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人不可能不犯错,但是不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因此,要求学生勇于改过,学生谨遵其教诲,并深有体会。如,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再有,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子张》)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要以好人好事为榜样,效法他们的道德行为,同时以坏人坏事为镜子,对照自己的行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此言正是孔子为人处事的写照。

在孔子的仁政教育中,有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即道德发展的知、情、意、行,虽然他没有作系统论述,但是孔子的言论已经体现出一个基本的系统结构,与现代教育心理学道德形成的过程基本一致,对后世道德教育影响深远。

2 德育的心理学方法

孔子对其弟子的教育,以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等闻名于世,在此探讨孔子道德教育过程中心理学方法。

2.1 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

孔子长期与学生朝夕相处,运用观察与谈话的方法探析学生心理活动,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实际基础进行教育,在我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最早主张并实行“因材施教”。他的学生子夏对因材施教就深有体会,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有可诬?有始

2.2 以身作则,示范作用

孔子认为只有以身作则,为人表率,才能教好学生,而以身作则无须过多言语,重要的是以教师的自身行为,给学生提供榜样,也即示范作用。孔子与子贡关于示范作用有这样一段对话,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以自然界生息作比,启示子贡从行为中学习。

2.3 表扬批评,及时强化

孔子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方法去教育学生,正如他运用因材施教一样,他以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为依据,给予及时、适当的强化,以促进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孔子对学生以表扬为主,他对颜渊的表扬可以说是不绝于口:“有颜渊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论语·子罕》)孔子对学生的批评也是恰如其分,既阻止学生的骄傲,又不伤及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孔子曾对子路说:“道不行,乘桴浮于大海。从我者,其由也!”子路因此而高兴骄傲,孔子发现后又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论语·公冶长》)

参考文献

[1] 李杰主编.论语·孟子[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2] 燕国材.先秦心理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8-58.

[3] 罗佐才.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00-153.

[4] 燕国材.论孔子的心理学思想[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9(2):117-123.

第6篇:心理学意志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结构。

分类号B848.9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既是我国方兴未艾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追求又是中国特色健康心理学新的重要的研究领域,有许多理论问题亟待探讨。其中界定“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相关概念”,探讨“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结构”是该领域研究的理论前提,本文拟对此问题发表一管之见。

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概念与其相关概念的关系

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必然涉及到与心理健康素质相关的如下概念:素质、人格、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对这些概念之间关系的辩析,可以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素质的涵义。

1.1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素质

概括地讲人的素质包含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方面。从抽象的角度看,人(作为整体)的心理素质一经形成便是一种存在“物”(结构),其功能是中性的(不作正负或积极与不积极之分),但教育是针对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化的整体的人开展的。就个体来说,心理素质存在正性的(积极的或健康的)和负性的(消极的或不健康的)两种功能区分。心理素质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中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那些方面。我们常说的培养或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主要指的培养其心理健康素质。

1.2心理健康素质与素质

关于素质概念,从先天―后天的角度理解,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都从各自学科的性质作出了解释。生理学强调先天遗传特征,心理学强调先天和后天的交互作用,教育学则强调素质的发展性和可塑性[1]。为了进一步明确素质的含义,我们尝试从结构―功能的角度解释素质的内涵。所谓结构―功能角度,就是解释事物的内涵时,不仅要从事物的本身要素去理解,而且要从事物与其外在环境的关系去理解。

关于素质概念,传统认为是指由先天的遗传条件及后天的经验所决定和产生的身心倾向的总称[2]。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对素质概念的频繁使用,自然引发了对素质概念的重新分析和界定。如果从素质教育角度分析,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品质。这种品质不仅是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而内化的身心沉淀,而且是学生自觉挖掘自身优势和特长,主动通过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恰如其分地发挥自身潜能的一种适应能力。因此,素质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体内部的身心特质,即所谓的内在的心理内容,二是个体的适应能力,即所谓拟合环境的功能价值。教育实践领域对素质概念的完整理解应该是内容要素和功能价值的统一[3]。

从根本上讲,人可以解剖成生物人和社会人两个层面。作为生物人,其生物和生理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清楚区分开来;作为社会人,其行为和心理的结构与功能却很难严格区分。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行为和心理的内容结构也与生物和生理机构的功能密不可分,比如心理就是大脑的功能。而心理学和教育学使用素质一词,则主要是用来描述社会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内容和特征。因此,此时使用素质一词解释和评价人,一方面是描述人的行为和心理的结构内容,另一方面是解释行为和心理的功能价值。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文化素质很高,不仅指他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指他能够把自己的文化知识恰当地运用于生活及工作实践中去。可见,科学地理解素质,应强调内容结构和功能价值的整合。再来看素质与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素质与心理健康素质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心理健康素质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面对素质概念的结构―功能分析同样也适用于心理健康素质概念。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和行为的内容要素与功能价值的统一。

所谓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要素,就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根据其对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实践的作用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健康认知和健康个性两个内容。所谓心理健康素质的功能价值,就是以一定的心理品质要素(健康认知要素和健康个性要素)为基础,通过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选择、适应和改变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适应能力。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总是表现在他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认识与适应过程中。如果一个人能够作到正确地评价和接纳自己,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同周围的人关系和谐,能够正确地认识环境并良好适应,那么就表明他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反之,则表明其心理健康素质较差[2]。

1.3心理健康素质与人格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和人格的关系,根据我们和其他同行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健全的人格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卫生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4]。在人格维度下,还可以分出认知风格、情绪调节和平衡方式、意志品质、人格动力特点、性格倾向和自我意识等次级维度。具体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5];而心理健康素质则是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内容要素和功能价值的统一体。人格的基本内涵可以用人格特质来描述,人格研究的基本任务也就是探求决定人们外显行为的内在根源性人格特质;而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内涵却包含基本心理和行为结构内容与外在的心理和行为的功能价值两个方面。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基本任务不仅要探求其心理和行为的内在依据,而且要揭示其外在的适应性的心理和行为功能。人格的基本维度在特质上是同质层面的;而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成分则是根源特质与适应特征等不同层面的整合。因此,在结构层次上,心理健康素质比人格更复杂。其二,人格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的稳定的个别差异,而心理健康素质则表现为内在稳定差异和外在适应、健康功能的整合。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素质是以人格为核心内容且兼容其他心理品质而构成。

1.4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是两个紧密联系的概念,也是个体心理现象两个重要的侧面。从根本意义上说,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质,而心理健康则是一种心理上的完全康宁状态,在此状态下,一个人充满生命的活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有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从心理健康素质的功能来看,心理健康素质的高低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关系。心理健康素质高的人,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相反,心理健康素质低的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社会和心理功能。从心理测量和评定的角度看,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常常包含许多心理健康的指标,比如情绪方面的测量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测量;而心理健康的测量标准也包含许多心理健康素质的成分,比如健全的认知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正常的人格特征等[6]。我们考察心理健康素质不仅要考察心理健康素质的内源性的基本人格层面,而且要考察心理健康素质的体现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而达到和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层面即心理健康层面。所以至今为止的大多数研究者都把心理健康看作心理健康素质的一个重要因子。

1.5心理健康素质与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能自由地选择其所从事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以顺应环境、调控环境或改变环境[7]。社会适应有三种状态:一是不适应状态,既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也无法顺应环境,于是处于与环境相互排斥、相互孤立的状态;二是顺应状态,即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却能够顺应环境,从而保持和谐状态;三是控制状态,即个体凭借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人格潜能,可以比较恰当地调控或改变环境,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8]。在这里,心理健康素质与社会适应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具有良好心理健康素质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人格的优势,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达到社会适应状态,即顺应状态或控制状态;而那些心理健康素质欠佳的人,则可能无力顺应或调控社会环境而处于不适应状态。可见,在某种程度上社会适应也是心理健康素质的心理和社会功能。

综合上面的理论分析,我们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将心理健康素质初步定义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心理和行为,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2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结构的理论构想

在探讨了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的基础上,下面将进一步探讨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问题。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我们试图从心理健康的几种不同的标准出发,探讨为了达到这些标准一个人需要具备什么心理品质;通过对青少年心理障碍内在原因的分析,寻找他们欠缺的心理品质。尔后对这些需要的和欠缺的心理品质进行归纳,来确定心理健康素质包括的因素和维度。事实上,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总是表现在他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认识与适应过程当中。

2.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认知合理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关于认知合理性素质特性,或者说情绪智力,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承认。从广义上看,可以把它纳入人格范畴进行探讨。美国个性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是聪慧性。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首先,人们的认知活动表现为对现实世界的信息反映,集中表现在对问题的知觉和分析;其次,认知活动表现为对信息的加工以创造出新的信息,集中表现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认知活动表现为信息加工的行为延伸,集中表现为解决问题方案的具体实施。另外,元认知活动始终是与上述三种认知活动相伴随的一个独特的认知活动,对认知活动中的反映、创造和实践三个环节起着评估和监控作用,可以说是认知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9]。那么上述认知活动四个环节就表现了认知活动中的四种认知特性,即反映性、创造性、实践性和元认知特性[2]。

2.2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个性完整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看,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特征和自我意识特征[10]。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是推动个体进行心理活动的动力成分中所表现的个体差异。个性倾向性特征包括需要、动机、人生态度、健康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卡特尔也认为心理动力成分可以看作与其它心理特征成分一样,是构成个性心理结构的重要成分,并稳定地反映在人们的典型行为倾向之中[11]。自我意识特征即自我特征,是个体把自己作为心理活动对象的心理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自我的大量研究都显示,自我特征是个性结构中活跃也是核心的成分,是个体把自己作为心理活动对象的心理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是个体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结合自我特征的含义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自我特征包括自我统合、自尊和责任感等。因此,个性完整性维度由个性动力特征因素、个性倾向性特征因素和自我特征因素组成。

2.3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意志健全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特征就是个人在意志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10]:第一,是否具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如目的性、独立有主见等;第二,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如主动性、自制力等;第三,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的行为表现,如沉着镇定、果断勇敢等;第四,在经常的和长期的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如有恒心,坚持性等。我们结合已有的心理素质中有关意志因素的界定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把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意志方面分析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独立性,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不易受暗示,有自己的主见,包括自主意识和独立行为等。②坚持性,学生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自觉组织行为,以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不断地克服内外困难,直至实现目标,包括行为的持久性、对待困难的态度和反应等。③自制性,对自己行为的监控和调节,包括执行该做的行为和抑制不该有的行为两个方面。

2.4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情绪协调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情绪特征就是个体在情绪活动时,在情绪效价和情绪调控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此可以分解为情绪效价和情绪调控两个方面。所谓情绪效价就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体验到积极情绪还是经常体验到消极情绪,或者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的比例。有研究表明[12],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并非积极情绪的另一个极端就是消极情绪。所以,情绪效价可以分别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方面进行测量。情绪调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的控制程度和调节的灵活性能力,由此,情绪特征可以由以下两个成分构成:①情绪效价,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及其比例。②情绪调控,包括情绪控制和情绪调节两个方面。情绪控制又可以分为控制过多和控制不足;情绪调节性指情绪控制的自我弹性。

2.5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适应良好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适应性就是个体在基本的能力素质(认知维度)和人格潜质(个性维度)的基础上,在自己特定年龄阶段所规定的社会生活背景中,通过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外在社会环境进行学习、应对和防御,对内在心理过程进行控制、理解和调适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倾向。在这里个体内在的能力素质和人格素质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产生的内在条件因素,外在特定性质的社会生活环境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产生的外在条件因素,而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正如张大均、冯正直等所认为的,适应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改变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的综合表现,是最具衍生性的心理素质成分,是个体生存和发展所必要的心理素质之一。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认为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的形成,在个体与社会生活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具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在社会环境的学习、应对和防御等适应过程,二是对内在心理过程的控制、理解和调适等适应过程[13]。当然,在很多情形下,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出现的。但是,在个体的社会适应过程中,根据个体心理和行为在个体自我和外在环境之间的指向性程度的差异,我们还是能够把个体的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解剖成自我定向适应性和社会定向适应性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譬如,享受孤独就是自我定向适应性,积极参与社交团体就是社会定向适应性。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品质系统,上述理论构想是否科学,还有待进一步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中修正、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 冯正直, 郭成, 陈旭. 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0. 26(3): 56~62

2 林传鼎. 心理学词典. 南昌: 江西科技出版社, 1986

3 王滔.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导师: 张大均). 2002. 11~12

4 张大均.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4(1): 17~23

5 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 台北: 东华书局, 1998

6 王卫. 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论. 青年研究, 1994, 6: 45

7 黄希庭.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 陈建文.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结构、机制与功能.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论文. 2001. 16~18

9 冯正直, 张大均. 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 心理科学, 2004, 27(4): 890~895

10 伯文 L A. 人格科学. 周容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1 Cattell R B.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Baltimore: Penguin, 1965

第7篇:心理学意志的概念范文

Abstract: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s produc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idea evolution, pointed out should ancient times in the thought seek for our country modern psychology education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rom our country, China and the West theory union achieves the educational end.

关键词:心理教育 思想

Key words:Psychological education thought

作者简介:魏颖(1980-),女,内蒙古赤峰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6-0159-02

一、中国心理教育思想的产生及发展

心理教育是当代心理学的一个新热点,是心理学走向普遍运用的直接手段,也是当代社会对心理学所提出的新要求。科学、社会、人的发展需要,以及国外心理学的产生、心理卫生运动、健康心理学确立间接影响着我国心理教育的产生。近代学者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从教育德的角度率先提出“心育” 一词。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关系的发展,“心理”注定会成为人们目光的焦点,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论述心理教育的论文及著作就开始大量增加,班华在1987年提出“心育”概念,并在1994年8月出版《心育论》,是第一本有关心理教育的理论著作,申荷永、高岚在1995年出版了第一本以《心理教育》命名的著作,陈中永在2004年4月出版的《心理教育学研究》,是第一本把心理教育提升成一门学科的高度来看待的专业著作,还有心理健康、心理训练、心理障碍教育等等,以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心理教育试验、论文、著作,这些学者纷纷提出适合当今社会的心理教育思想及观,促进了我国心理教育的兴起、发展,尤其对学科理论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我国心理教育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正式提出、产生,九十年代开始发展、运用,且有更多其他领域的学者参与进来,使心理学的运用进入到不同领域,也从各个角度运用不同视野来看待心理教育问题,为促进心理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进入二十一世纪,心理教育被社会各界所注意、重视,把心理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心理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内涵还没有完全确定,外延模糊,理论思想不具体,有待于心理教育追随者继续探索。

二、心理教育思想的演变

随着心理教育的发展,新的教育思想大量涌现,目前对心理教育的解释多种多样,教育范围很模糊,概念混淆,这也是心理教育思想正在变化的一种体现。现具体提法可分为四类:综合性概念,如人格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方法技术类概念,如心理指导、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卫生;教育模式概念,如愉快教育、挫折教育、创造教育、创新教育、成功教育;针对某一领域的概念,如兴趣教育、情感教育、思维教育、能力教育、意志锻炼、社会实践、生活培养。从以上各种不同提法的心理教育可以发现,现在的心理教育思想正在逐步丰富,教育内容也开始趋于完整,但各种教育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造成心理教育层次不分明,妨碍了心理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完善,更不利于心理教育在实践中的运用的。本文从心理学、教育学、心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卫生和心理教育之间的关系浅谈心理教育,有助于明确心理教育范畴,更好的把握对心理教育的理解。我认为心理教育又可称为心育,以心理学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其他学科理论为辅助,教育学为主要技术支持和开展手段,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是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侧重心理健康的维护,后者侧重促进心理健康以及开发心理潜能,教育的内容都围绕在“人的全面发展”上,通过人心理的发展达到人的全面发展,是心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心理卫生多以维护心理健康为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卫生也是心理教育的一部分。心理咨询是一种补救教育,是心理教育的辅助手段,重视心理诊断及矫治,属于心理教育的边缘学科。需要指出的是心理教育中的各种教育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侧重不同相互补充,各种理论、技术结合运用,来达到心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图1简单表示各教育之间的关系,这种表示方法为免牵强,但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图1各教育之间关系

从上文可以看出,心理教育可以从多方面给人们提供帮助。从教育角度看,心理教育有助于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等。从社会角度看,心理教育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推进国家、民族的发展,为社会迅速和谐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可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主观幸福感等。从科学角度看,可使心理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展示现实价值,完善心理教育理论,促进心理教育学这一理论学科的建设等。当代社会给人类所带来的挑战,使人们对心理教育的需求日益提高,各国都在纷纷开展此项活动,我国也不例外,而如今运用的许多心理教育思想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虽然和我国古代存在的心理教育思想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但毕竟存在群体差异,我们应该把历史中存在的心理教育思想挖掘出来,寻找更适合我们自己的心理教育。虽然当时我国心理教育并未进行独立活动,但挖掘我国古代心理教育思想,对建设我国现代心理教育有重大意义,是我国心理教育的基础。

三、我国古代心理教育相关思想及其运用

中国五千年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教育思想,有“人格教育、个性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它们散见与每个朝代遗留下来的著作中,这些正是我们现在心理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开展心理教育的基础。我国古代哲学、医学、教育等著作中的心理教育相关思想如:1、《尚书》中的“直而温,宽而厚,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意思是要人培养自己的良好个性,现代心理教育中的“个性教育”与此相对应;《论语》的“君子怀德”、“君子上达”指的是完整人格塑造,现代心理教育中的“人格教育”目的也在此,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心理教育思想。2、《皇帝内经》是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其中的“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指出不良情绪对身体的消极影响,现代心理教育内容的“情绪情感教育”与之相对,这是古代医学中的心理教育思想。3、《学记》我国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其中提到“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指出教师要首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倾向性,而后做出正确指导因材施教,这是古代教育学中的心理教育思想。4、《乐记》是我国古代音乐教育专著,其中的“乐者,音之所由升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意思是音乐与情感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诗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指的是诗词对意志教育的影响,这些是古诗词歌赋中的心理教育思想等等。像这样的心理教育思想很多,我们应该挖掘运用。

我国古代这些丰富的心理教育思想,我们要予以继承发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心理教育还是心理学,只重视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而忽略中国历史思想,其结论总会有偏颇,结果并不能完全符合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教育理论体系,存在在历史中的思想是不能忽视的,是我国心理教育理论基础中所必不可少的内容,古代心理教育思想在实践运用中更有利于被广大群众接受、推广。目前,虽然国内一些学者正在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但我国古代心里教育思想的挖掘工作还需要得到更多专业人士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陈中永.心理教育学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4

[2]申荷永,高岚.心理教育.济南大学出版社,2001.6

[3]潘菽、高觉敷主编.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

第8篇:心理学意志的概念范文

论文摘要:哲学应该关心人的现实生活是布伦塔诺的哲学理论追求,这一理想的实现须以科学的最新方法和成果来重建形而上学。而要关心人们的现实生活,“善”这一概念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要给人们指明什么是该为什么不能为的,在这一点上他对后世理论的一个重要影响在于探究价值现象的独特理论方法,以及以心理学为基石铺垫起来的通往价值本质的路径,将价值的界定建立在心理现象及其内在意向性和自明性的基础上。布伦塔诺认为自明性体验是我们关于善的知识的最终来源,通过内直觉来获得这种自明性判断,在情感领域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即存在正确性的情感。心理现象可分析为三个层次:表象、判断和情感。我们想要清晰地了解到表象,就只有在内观中才能得以实现,从而做出判断并使之正确无误。布伦塔诺在这里所指的“善”就是爱的一种正确性的情感,是值得爱的一种东西。

一、“善”的普遍存在

或许有人怀疑这个“善”的存在,怀疑它的普遍性,无论怎样怀疑它的存,但我们都希望它的存在。而在布伦塔诺的善的世界里他认为“善”是普遍存在的,因为善的存在总比恶的存在更令人更愉快。在布伦塔诺那里,善的普遍并非指它先于经验而产生,或者产生于某一具体的历史时刻,而是指自在自为地,凭藉其自身的本性是始终存在的。也就是说,“善”之为“善”,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因素,而只因为它自身,而善的东西之为人所爱,不是作为手段,乃是作为最终目的。布伦塔诺从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出发,提出“善”的概念和价值的问题。他肯定普遍道德律是存在的,因为在目的与乎段的链条当中,必然有一个最终的目的或者说最高的目的,它自成目的,而不成为任何其他目的的乎段。由于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终极目的,我们必须在其中作出选择。于是,就引起了一个问题的产生:哪一个目的是正确的,哪一个目的是不正确的?“什么才是所谓最好的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在其表述方式上己不仅是亚单士多德所说的“伦理学的根本问题”,而是关于价值选择的一般问题。“善”在这不仅是一个伦理学概念,还意味着对一般的“好”的界定以及不同的“好”之间的比较,在这里“意志”是所谓善或不善的关键所在。布伦塔诺指出,伦理学的命令并非来自外在的意志,而是一种本然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就是道德规则的基础,也就是说人生而具有善良的一面1。相信这种优越性的存在是一种伦理学的动机,关于这种信念的知识,就是正确的伦理学的动机以及赋予道德律以永恒性与有效性。他承认道德的意志在本性上要比不道德的意志更优越,但要想让这种好的道德意志占据主导地位需通过自明性判断和正确推理来完成,以达到内在正确性,正是内在正确性使得一个意志优于另一个意志行为,区分了道德与不道德,也就是区分了善与恶之间的界线,也为人们在追求目的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善”的概念及如何认识“善”

1.“善”的概念

布伦塔诺认为,“善”的概念来源于某种直观表象当中,人类要正确认识到善,必须追问“善”这一概念的源泉。而要了解伦理知识的真正的源泉,我们必须考虑描述心理学(descriptive psychology)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布伦塔诺认为:“我们意识的材料构成一个整体的世界,它们可分为两大类,即物理内容和心理内容。心理内容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表象、判断和情感。其中,表象是判断和情感的基础,判断和情感区别于表象的地方在于它们都是在判断中有肯定与否定的对立,有接受与拒绝的对立;在情感中有爱与恨的对立,有爱好与厌恶的对立,有愉悦与非愉悦的对立。从对这二种心理现象的比较中,布伦塔诺指出:“属于第一个层次的心理行为,无所谓正确与否,但是属于第一层次的心理行为,则在两种对立的关系样式中必居其一,要么肯定要么否定,一个正确而另一个必不正确,就像逻辑学从古至今所教导我们的那样。当然,第二层次也是如此,在情感的两种相对立的形式之中,诸如爱与恨、爱好与厌恶、愉悦与非愉悦,都只有一方是正确的。

“善”之概念与“真”之概念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这两个概念的源泉在于某种具有心里内容的直观表象之中。由此,布伦塔诺认为:“我们到达了善恶概念的源头,这也是真假概念的源头。”因为“肯定的判断与正确性相联,我们称之为真、爱的情感与正确性相联,我们称之为善。就最广义而言,所谓善是值得爱亦即能够被正确的爱所爱,布伦塔诺就从心理现象的分类和判断与情感的相似性对比中寻找到了“善”的概念的根源和依据,从根本上将价值落实于人类普遍的情感现象中。

2.对“善”的认识方法

在对“善”作出明确界定后,布伦塔诺进一步提出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我们怎么知道一个事物是善的,对此,他再次提出从判断与情感、“真”与“善”之间的相似性出发,指出当我们肯定某一事物时,并不意味着这一事物就是真实的,因为我们经常做出盲目性的判断。与盲目性判断相反的是“自明性的(evident)”判断 或曰“内观的(insightful)”判断,矛盾律就是例子之一,其他的例证是由内知觉提供的,内知觉告诉我们正在听这样的声音或正在看那样的颜色的感觉,或正在思考或希望这个或那个。这种较低与较高的判断形式的根本差别在于许多盲目的、本能的、由习惯产生的假定,是完全不受怀疑所影响的,而且根深蒂固,但这些判断是在含混不清的状态下形成的,他们不具备较高判断形式的“明晰性”。

内观与自明的判断相似,也存在着自明的情感,如爱好与厌恶常常与仅仅出于本能和习惯的自明性判断很相似。而与自明的情感相反的,是爱体验到正确的情感,以及恨体验到错误的情感。爱和恨是一种先天的、本能的情感,并且它们也是内观的和自明的。如果判断是明显自明的并因而肯定为真的时候,我们对判断的正确性会毫无疑问,同样,当爱的对象是明显

自明的并因而肯定为善的时候,我们对某物的爱也是毫无疑问的。在布伦塔诺看来,我们关于对什么是真实的和不容置疑的善的知识,是从我们一直在讨论的这种经验类型中产生的,在这种经验类型中,在所有我们能够具有这种知识的情形中,爱是体验到正确性的情感。布伦塔诺伦理学的建构就是为了说明先天道德律具有绝对自明性的价值判断。在这里,他将这种绝对自明性落实于我们爱恨情感中的直觉能力,凭借内知觉的自明性来论证这种判断的自明性。人的好恶不同这是天生的,人的情感是本能的,我们在内观的明晰性中感到愉悦和由此错误和无知感到不快也是本然的。布伦塔诺在此使用了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所说的:“人生而渴望知识”,这种渴望是最高形式的快乐,正是它才使得判断获得了自明性,这种快乐具有普遍善的性质,对于人类所有成员来说都是共同的。

三、对"善”之价值的分析

在判断与情感的对比当中,布伦塔诺从两者的相似性中得出了二者的差异,他还发现了“善”之价值的程度与比较问题而且还提出了“偏爱”概念。他指出:所有为真之物都同样为真,并无多少之差别,但所有为善之物并不是无差别为善的。当我们称这个善之物比另一个更好时,就意味着我们偏爱这一个而不爱另一个。我们允许自己说某一善的事物比与某一恶的事物更好,或者比另一完全同样善的事物更好。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恶的事物比另一个恶的事物更好,这种情形中,我们允许自己称一个事物更好,却并没有暗含它是善意思。布伦塔诺的这一分析展示出他的价值理论与判断理论的区别,而且,好与更好的区分比较与善本身并无内在关联,而与人的情感领域中一种特殊的现象类型即“偏爱”(preference)相关。布伦塔诺进一步指出,偏爱的情感本身也有一个正确与否的问题,而且就像对我们的爱恨情感一样,我们对这种偏爱的情感也有直接的和当下的自明性,由此我们才能知道为什么某物比另一物更好。我们可以从体验到正确性的情感之偏爱行为中,获得我们对于更好的内观,即我们可以从体验到正确性的情感之偏爱中,获得我们对于更好的内观。偏爱就像简单的爱或厌恶一样,有时属于较低层次的情感,而有时则属于较高的情感层次。在后一情形中,偏爱就像自明性判断那样,显然是正确无误的。

四、布伦塔诺之“善”与罗素之“善”的比较

罗素认为,关于善的问题即价值问题完全是在知识范围之外的,亦即当我们断言这个或那个具有价值时,我们是在表达我们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在表达一个不可靠的事实。为了搞清楚善的概念,罗素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他认为整个善观念与欲望是有某种关系的,人们向往的东西就是善的,害怕的东西就是恶的。而布伦塔诺对“善”的研究则建立在内观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存在着两种善,即“自在善”和“它在善”,“自在善”是依凭自身的

善,不需要借助于它物,而罗素所提出的善得需要外部强制性的介入。布伦塔诺在此强调的是“自在之善”, 对于善的问题,布伦塔诺把善界定为正当的情感和正当的爱,布伦塔诺对正当的情感即善的思考,基本上都是在与正确的判断即与真的类比中进行的。情感正当与否首先不能用它是否与外物符合来判别,当说一种情感是不正当的,因为它缺少一种与外物的同一性,他认为这种说法是荒谬的。与判断领域存在自明性判断、偏见相似,情感领域也存在着各种本能冲动和习俗性情感,它们可能是纷乱的和相互抵触的,例如感官快乐。这种情感是否正当要依靠一种高级情感来判定,高级情感首先是一种情感,与判断领域的自明性似,在意识活动中会形成一种更加高贵的情感,因此,可以说高级情感是所有正常人都具有的一种能力。

罗素在提出,道德准则是达到善的一个途径,道德准则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行为的问题,后来出现了一种只注重精神状态而不注重准则的倾向。而用来避免诉诸外在的道德准则的方法之一就是“良心”,良心是一种教育的产物,而且就绝大数被教育者来说,良心可以被训练来按照教育者们的意图去行事,因此,虽然希望把伦理学从外在的道德准则中解放出来,从而形成一种内心的自我约束是有可取之处的,但是借助于良心来达到这一点却是很困难的,那是因为良心对不同的人诉说不同的事情以及良心所具有的各种世俗的原因。而布伦塔诺对“善”的研究则是从对心理现象的分析开始,他将心理现象区分为几个层次:表象、判断及情感,并进一步指出这些现象的共同特征是每种心理现象都可以通过一种东西得到启示以认识善和达到善,每种心理现象在自身中都包含着作为对象的某种东西,虽然它们并非以同样的方式包含。这就是现象学中著名的“意向性”原则的发端。布伦塔诺特别强调,这里面的“对象”不能被理解为实在的超越之物,它是“内在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现象对内容的涉及与指向也就是内在地包含有对象。

注释:

第9篇:心理学意志的概念范文

一、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

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

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民族心理研究的主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开发商希望对西部各个民族有个全面的了解。西部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特征,必定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实施过程中以及在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中,民族心理的积极影响将促进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决策的实行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如维吾尔族和回族善于经商的心理特点则有助于这两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极影响则会阻碍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民族地区发展,如一些民族闭关自守的心理特点则不利于该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调查西部各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并积极倡导各个民族发扬优秀的民族心理特征,抛弃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心理特征,使西部各个民族早目走上兴旺发达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个体民族心理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发展。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需要西部各个民族的配合,各个民族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决策,首先要在心理方面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个民族带来的好处,然后才能在行为上支持和拥护国家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