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营模式和盈利能力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自身经营;财务管理;资产增值
中图分类号:F275标识码:A
做为盈利性组织的企业,为获得利润进行经营管理,一方面是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经营,另一方面是对企业自身的经营。对企业自身经营体现在企业整体以及组成整体的各类资产的增值,并在企业重组购并活动中获取盈利回报。企业自身经营成为现代企业追求盈利的重要方面。
一、企业自身经营的内容
企业自身经营是以提高日常经营获利能力为基础,利用与适应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的发展变化,对企业经营有关的资产进行筹划运作,促使其市场价值上升和缩小减值的一种经营管理活动,其核心是企业资产的增值。企业购并中对企业自身的价值评估包括企业资产的价值和企业的盈利能力或潜力,企业盈利能力主要通过企业资产价值进行表达,这些资产价值通过企业自身经营而得到增值。企业自身经营的成果通过企业购并所产生的市场价值及利润数量来体现。企业自身价值由企业各类资产的价值构成。
(一)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及商誉
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装备、技术能力、市场网络、销售方法等形成能够使企业获取利润的经营模式。以此为基础加上企业文化、广告宣传、人员素质、公共关系、社会形象、区位优势等形成企业的商誉,其实质为超过正常盈利水平的盈利能力,形成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之中。一方面,优秀的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及商誉能够使企业获利而形成企业资产的增值。另一方面,在购并重组活动中成为企业资产价值升高的重要内容[1]。
(二)无形资产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创造和使用无形资产是资产增值的重要方面。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常都会有商标的使用,在使用商标销售产品过程中既要满足目前经营销售的需要,又要通过营销传播不断提高商标的知名度。这就需要对商标进行精心的设计及使用策划,有一套使之扩大影响、增加信誉的经营方案,在经营销售过程中确立和增加商标的影响力,使其不仅能够满足产品销售的需要,又能使其成为有效增值的无形资产。随着企业营销影响力和广告宣传声势的扩大,商标权价值也在增加。专利权只有在被市场有偿使用或形成企业的技术或市场垄断状态下才有其真正的价值。企业利用自己在行业的技术优势发明创造及申请专利权,能够获取超额利润或被别人使用而收取专利费。专利权随着专利技术能够创造利润数量的增加而升值。企业的经营特许权和非专利技术能为企业带来利润,也成为资产增值的一部分[2]。
(三)房地产
包括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土地使用时间的增加和建筑物的折旧是对他们的消耗,但区位地段优势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使它们的增值大于消耗。随着人类活动聚集中心的扩大与转移,以及公共设施的增加和完善,不同区位地段的土地和建筑物会有不同程度的升值。在创建企业或企业扩张建设中需要分析预测所筹建的建筑物及所在地段土地使用性质未来的变化,以及可能升值的前景。在发展中城市地区,这些分析筹划会对企业未来房地产的增值有较大的影响。针对土地区位地段性质的变化,建筑物使用性质也会有较大的变化。在筹建设计时既要考虑满足目前经营的需要,又要兼顾到未来区位地段性质变化带来的建筑物使用性质的变化,提高升值效应。随着城市的扩大与繁荣,房地产升值成为企业资产增值的重要部分。
(四)机器设备
机器设备在使用中以折旧的形式被耗用,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机器设备精神磨损的速度加快而使其快速贬值。企业一方面需要尽快使用新的技术装备以提高产品质量、性能和生产效率等,从而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销售量获取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需要尽量延长已有机器设备的使用时间,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能力,降低设备使用的成本。这要求企业要很好的选择技术装备更新换代的时机和方法,将其减值风险尽可能的降低。
(五)存货
存货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等。存货的市场价值随着供应市场和销售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企业应建立供应市场和销售市场动态价格下的采购、存货及生产决策系统,对两个市场价格变动的方向、速度和拐点进行监控与实时分析,预测变动的趋势,回避价格变动造成的风险,充分利用价格变动的有利态势。使企业尽可能减少存货的减值损失,提高存货运用的盈利能力。
(六)人力资源
企业人力资源价值在购并价值评估实务中往往占有重要位置。有时还成为关键因素。但目前还没有对人力资源对企业作用的市场价值评估指标及评估体系。购并实务中往往将其综合在商誉里面。笔者认为,企业人力资源是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与前述资产相比其重要程度更高,应当进行独立考核。不妨将其与商誉并列,在购并价值评估中独立设置项目。并做为企业自身经营的内容之一,促进企业强化对人力资源的管理。
二、影响企业自身经营的因素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市场运作过程的复杂化,影响企业自身资产增值和贬值的因素越来越多,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高。企业自身的经营对内部是如何促使企业资产增值,对外部是如何利用市场和政策的变化提高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
(一)影响企业资产增值的内部因素
1.资产的选择与优化
从创建企业开始,各项资产的购置对未来的增值速度及幅度有着基础性的影响。企业处所的区位及地段影响着未来房地产的价值,选择的机器设备影响着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选择的企业名称和产品商标影响着销售能力,如此等等。
2.企业文化
企业资产增值需要在多方面不断创新。技术能力,包括专利权和非专利权技的发明创造等。社会影响力,包括公共关系和广告宣传等。经营模式,包括特许经营权和商标权等。都需要良好的创新氛围,需要高度凝聚与激励的企业文化。
3.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企业经营战略、内部管理秩序、市场营销渠道、产生利润和现金流的能力等,既决定着企业存在的稳定性和获利能力,又影响着企业资产的增值能力,是企业自身经营的基础。
(二)影响企业资产增值的外部因素
资产增值表现在资产市场价格的提高,某种资产现在市场交易价格与购买获取时价格的对比,其差额反映资产的增值或贬值。资产的增值或贬值受社会经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1.持有资产的稀缺性
稀缺性不仅表现在持有资产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关系,还表现在持有资产本身特性形成的难以替代性,例如,房地产的区位地段,持有技术的先进性等。
2.货币流动性过剩及通货膨胀
市场流通货币数量增加过快和持币人对价格上涨的预期等,使企业资产价格出现持续上升。一些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也推动着物价的升高。
3.经济周期
市场经济对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也带来经济增长的周期性。从繁荣到衰退的失衡,延伸到萧条和复苏过程的调整,再重新走向繁荣。资产价格也随着经济周期出现高峰与低谷的轮回,影响着企业资产价格的高低。
4.投机炒作
一些大宗物资、房地产及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的价格受各种利益团伙炒作的影响出现价格的升跌。
5.产业政策
公共管理者为了达到某些既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产业政策会改变企业持有资产的有用性程度,从而影响其价格。
三、建立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系统
企业自身经营的目标是促使组成企业的各种资产以及企业整体的增值最大化。企业经营管理既要获取日常经营利润,还要推动资产的增值,两方面相互促进、相互依赖,使企业整体盈利能力达到最大。企业资产增值的经营管理需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设置专门的企业资产增值经营管理机构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资产增值的经营管理越来越重要,企业需要制定资产增值经营管理的战略方针和具体措施方案,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分析和监管,强化企业资产增值的经营管理。
(二)建立优越的生产经营模式
任何行业的企业或产品的经营过程可以有不同的管理流程组合,不同管理流程的组合在收入与成本的数量关系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选择与造就优越的生产经营模式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促进资产增值的基础。
(三)有效的信息和决策系统
针对企业房地产、无形资产、商誉和机器设备等方面的信息,把握市场动态,进退有序有利。针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信息进行前瞻性分析,判断获利点和止损点,严防期望值过度拔高。针对企业经营相关的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等方面的信息,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使企业能够利用价格变化获利,以及避免价格变化造成的损失。关注企业能力所及的新的利润增长点,适时适度介入。企业应有自己适用的各种形式的智库,追求决策的快速、正确和优化。
(四)高度创造知识的能力
现代企业资产增值管理需要较高的内部创造知识的能力,包括企业的社会形象及美誉度、企业文化、商标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特许经营权和经营模式策划等方面的工作都需要有较高素质的人材。企业必须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注重对高素质专业人材的招聘、培训和开发利用。
(五)对资产增值或贬值的监控
企业资产增值的数量通常可以表现在资产可变现价值量的增加,或专业机构资产评估数额的增加等。企业资产增值或贬值的计算公式:
C:综合资产价值;x:单一资产的价值; R:综合资产增值率;r:单一资产增值率; t:时间序数。
对连续年度的资产价值和增值率的计算可以反映企业资产增值或贬值的数量和速度,分析企业资产增值能力的变化,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27.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26-146.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 200120)
【摘要】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加速,商业银行长期依赖的“存贷差盈利模式”受到挑战。本文在分析银行面临的经营模式、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三大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定价机制和提升定价能力的五大转型路径。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定价机制 定价能力
随着人民币存款利率上浮区间打开、贷款利率①下限完全放开,自贸区内一般账户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以及同业大额存单和人民币贷款基础利率(LPR)的相继推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快。同时,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叠加”阶段,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银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定价机制和定价能力需要持续改进和提升。
一、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盈利能力提出巨大挑战
虽然我国利率市场化已取得较大进展,但还远未实现完全市场化的目标。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存款价格竞争加剧,付息成本增加,存款稳定性下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将受到巨大挑战,业务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型迫在眉睫。
(二)经济转型对银行的发展能力提出巨大挑战
当前我国整体经济正处于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转型过程中,银行业积累多年的服务于传统经济结构的客户和行业经验、技术也需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对银行业的发展能力提出巨大挑战。
(三)金融改革对银行的经营模式提出巨大挑战
金融准入门槛逐步放开,民营资本和互联网机构陆续进入,行业竞争更加激烈。新的市场领域、新的业务、新的产品、新的金融工具、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层出不穷,都对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带来新挑战。
二、提升定价能力的环境机遇
(一)金融市场基础建设渐趋完善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重要进展,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人民币贷款利率管制等先后市场化,人民币存款利率允许上浮。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为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完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2007 年9 月央行发起建立了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SHIBOR,2013 年10 月央行发起建立了贷款基础利率LPR,基本确立了通过市场化定价形成基础利率的机制。
(二)商业银行定价机制渐趋完善
初步构建了“统一管理,分级授权”的价格管理体系,总分行均设有专门的价格管理部门,负责定价管理、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定了存贷款定价模型及定价管理办法,实行以直接的授权管理为主,间接的考核约束管理为辅相结合的价格管理方式。实行内部资金转移计价,通过差异化授权和内转价格引导基层单位合理定价。具有支持差异化、精细化定价的基础信息系统。具有健全的定价授权管理制度,定期跟踪监测价格政策和授权的执行效果。
三、提升定价能力的路径
(一)提高对定价能力的科学认识,实现经营理念的转型
定价能力包括宏观能力和微观能力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定价能力是指建立在业务和客户结构基础上的银行盈利能力,与银行的风险偏好、业务及客户结构、服务及创新能力相关。微观层面的定价能力是指定价模型工具和授权政策执行等。管制利率下,产品和客户趋向同质化,利差波动基本反映基准利率波动,使得银行经营更多注重规模。而在利率市场化下,宏观层面需更关注客户和业务结构的选择,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基础,微观层面需强化对价格、成本、风险、资本的精细化管理,实现经营理念由注重规模到规模、风险和价格综合平衡的转变,培育并提升长期盈利能力。
(二)建立责权利统一的管理模式,实现决策体制的转型
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由于定价自由度的提高,价格已成为产品的重要属性,定价贴近市场、服务于产品的要求日益增强。将定价管理与业务经营结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在总行层面,需建立价格管理部门、业务经营部门、风险管理部门、成本管理部门等组成的定价决策委员会,共同负责定价目标、战略、策略和方法,确定定价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定价权的层级设置、定价追踪考核机制、新产品定价机制等。通过定价决策委员会建立条线部门间、分支机构间价格协同会商制度,利用多边记账、利润分成等手段实现利益共享,实现由价格管理部门决策为主向业务、价格、成本和风险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决策机制的转型。
(三)完善内部资金计价和考核激励,实现传导机制的转型
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形成全行统一的内部收益率曲线,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价格变化,使其成为各级机构经营决策、资产配置、考核评价和产品定价的重要参数,并辅之以与管理能力相称的利率授权政策。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激增,需提升风险定价能力。在考核机制安排中强调风险调整后收益的核心地位,增强提升定价水平的内生动力,强化横向及纵向利润及资本回报考核,完善落实客户经理层级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由价格授权政策等行政手段为主的管控模式向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和风险调整后收益为主导的高效传导机制的转型。
(四)持续优化定价模型和定价工具,实现技术系统的转型
完善符合市场价格变化和参与同业竞争需要的收益率曲线。优化利率风险计量体系,探索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利率风险对冲。制定与各级机构经营管理水平、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当地同业竞争关系等相符的利率授权政策。在贷款定价中充分利用多年积累风险历史数据,科学测算风险溢价,完善以资本回报为核心的定价模型。存款差异化定价刚刚起步,精细化程度不高,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客户行为和需求敏感性分析,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通过整合各类系统,实现定价模型工具化,方便客户经理快速测算,提升定价效率和针对性。实现由经验定价向模型化、工具化、系统化定价的转型。
(五)强化定价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保障定价能力的提升
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定价能力在总行层面体现为定价模型建设,授权制定与跟踪,市场研究及信息收集等。在经营层面体现为对外营销和对外定价能力,借助总行先进的定价模型、定价工具和客户行为分析系统,实现以合适的价格将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客户的目标。要使定价能力成为竞争的关键能力,需建立高素质的定价人才队伍以满足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实现管制定价能力向市场定价能力的转型。
参考文献
[1] 樊志刚, 胡婕.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挑战[J]. 中国金融,2012(15).
一、数据来源及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2013~2015年的年度数据,对其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分析所依据的财务数据,来自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且经过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
(二)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从神火股份的利润指标分析和经营盈利能力分析两方面来对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分别用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来分析利润指标;用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来分析经营盈利能力。
二、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一)神火股份公司的利润指标分析
利润指标是指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对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状况和盈利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与企业所获得的利润有很大的正相关关系。
1.营业利润分析。对营业利润指标进行分析,可以最直接地反映公司所获持续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2013~2015年度,神火股份公司营业利润分别是:-76,063,897.86元、-286,088,106.76元、-1,850,887,516.42元。2014年度,公司实际获得的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76.12%,2015年度,同比下降546.96%。通过分析,营业利润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在宏观经济环境中,煤炭行业和铝行业的产能过剩,市场需求减少,价格大幅下降,企业营业收入不断下降,财务费用和的资产减值损失不断上升。
2.利润总额分析。对利润总额分析,可以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根据表1可知,2013~2015年度神火股份公司利润总额分别是:88,732,579.05元、-234,637,636.95元、-1,758,125,758.63元。公司2014年度的利润总额比2013年度减少了323,370,216.00元,2015年度的利润总额又比2014年度减少了1,523,488,121.68元。
3.净利润分析。净利润是企业经过一定时间经营所取得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2013~2015年度,神火股份公司净利润分别是:-3,302,204.6元、-412,433,489.42元、-1,839,518,948.58元。公司2014年度的净利润减少了409,131,284.78元,2015年度的净利润比2014年度的净利润减少了1,427,085,495.16元,说明了公司2014年度和2015年度的经济效益在逐渐下滑,并且在2015年度,下滑得更严重。
(二)神火股份公司的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毛利率分析。销售毛利率=(当期主营业务收入-当期主营业务成本)/当期主营业务收入*100%,表示当期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后,还有多少钱可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2013~2015年度,神火股份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7.85%、11.8%和6.97%,销售毛利率先增后减。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成本控制环节,没有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
2.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当期净利润/当期主营业收入*100%,反映了每一元营业收入带来多少净利润。2013~2015年度,神火股份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0.07%、-1.72%和-10.48%。公司销售净利率连续3年下降,反映了该公司的税后净利润在减少,盈利能力也在下降。
3.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成本费用利润率=当期利润总额/当期成本费用总额*100%,表示每一元成本费用可以获得多少利润。该指标还从成本控制角度,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2013~2015年度,神火股份公司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0.07%、-1.71%和-9.65%。该指标数值逐年减少,表明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缺陷,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神火的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经济效益越来越差。
三、提升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的建议
(一)加强企业成本控制
由于外部企业环境的变化,煤炭和铝产品的市场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公司的利润空间逐步缩小,但公司的成本控制却没有显著改善。因此,神火股份公司应加大成本控制力度,根据市场需求合理控制产量,减少库存;精简组织结构,减少费用支出;提高资金周转率,减少融资成本;加大对新技术研发的投入,改进工艺流程,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二)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
神火股份公司的相继亏损,表明公司的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应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才有可能实现经营管理目标。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经营管理:第一,更新经营管理理念,使公司的经营管理意识跟上社会的发展,甚至有超前的发展意识;第二,在管理绩效中运用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成本。
(三)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
从分析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可以发现,公司的主业煤炭已经到了后期发展阶段,如果不能严格控制成本,争取正的现金流入,其将提前进入衰退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企业可以应考虑多元化发展,如发展新兴产业。同时神火股份公司还可以依托主业煤炭开采,进入新能源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发现新的利润增长点。
四、结语
在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神火股份公司没能有效地应对,导致最近两个会计年度严重困损,盈利能力不容乐观。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行业之间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神火股份公司必须自足于自身有竞争力的优势资源,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等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措施,才有可能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关键词 杜邦等式 竞争优势 企业绩效 商贸零售业
一、杜邦分析体系介绍
杜邦分析法就是以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综合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具体来说就是将财务指标作为一个整体,以财务分析评价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全面综合评价企业的收益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影响,是从财务角度综合评估企业绩效的方法。
二、运用杜邦体系进行实例分析
第一,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鄂武商A净资产收益率比武汉中商高出13.08%,盈利能力远远超过武汉中商,对净资产收益率数值产生最大影响的是销售净利率为13.19%,接着就是权益乘数0.26%,资产周转率最后-0.37%。从盈利能力来讲,鄂武商A的总资产规模比武汉中商大,为盈利企业生产发展需要更多的费用,所以在费用支出上面超过武汉中商是合理的,且在其他收入、净利润来讲超过武汉中商,所得税的支付必然也会超过武汉中商。就武汉中商来讲,虽然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所占比重较之鄂武商A低很多,但是在管理费用的支出比鄂武商A支付的要少,然而其销售收入低,相比较鄂武商A来说仍然没有优势,综合来讲盈利能力比较低。武汉中商经营模式以零售连锁超市为主,多为家庭消费人群,且地段分散于各小区或者人群居住集聚地,近年来才开展了中南商贸等百货形式和线上消费配送来扩大经营,然而鄂武商A在汉口中山公园形成集聚效应,先在武汉发展早期开始经营武汉广场和世贸广场,两者毗邻分档经营,在湖北商圈和人们生活中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和规模效应,近几年来,公司激流勇进、创新经营,在武广和世贸地段提档升级,建立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奢侈品百货,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经营规模和品牌效应,更在开业经营期间邀请品牌进驻和明星剪彩。
第二,从偿债能力来说,鄂武商A的权益乘数在2012~2015年这个区间内,从总体来讲一直比武汉中商的权益乘数要高。鄂武商A的权益乘数呈现波折上升的趋势,然而武汉中商的权益乘数是逐年呈现递减的趋势。短期偿债能力方面,两者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武汉中商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一直比鄂武商A高。长期偿债能力方面,鄂武商A的资产负债率一直比武汉中商的要高,虽然两者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其资产负债率都为60%以上,特别是鄂武商A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在70%以上,由较大的财务风险和负债水平。鄂武商A近年来多建设和投资了国际广场等固定资产项目,需要偿还大量债务,而武汉中商的权益乘数一直低与鄂武商A,导致净资产收益率也低于鄂武商A,且武汉中商的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因为公司偏向与低风险低负债的经营模式。受电子商贸的冲击和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从整体来讲,市场经营速度放缓,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减少,导致企业偿债能力减少。
第三,从营运能力来看,武汉中商的企业总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始终比鄂武商A高。整体来讲在2011~2013年之间,鄂武商A的流动资产周转率一直保持高于武汉中商的水平,后两年里,武汉中商后来居上,流动资产周转率高于鄂武商A。但就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来说,鄂武商A一直高于武汉中商,且呈现稳步上涨的趋势。鄂武商A的企业总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较低,造成这个现象主要是企业规模扩大发展所需与经营收入之间的矛盾,导致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鄂武商A投资各项项目,如国际广场、品牌入驻以及邀请明星等费用的支出,且固定资产这些上游投资回报周期较长,所需费用和利息支出较大。
三、建议
在大环境下,传统的百货零售行业受到电子商务行业的冲击,消费人群更加趋向于电子线上消费,随之而来的就是每年实体门店销售量的减少。然而一个优秀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要想在行业内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必须在赢利能力、营运能力、资本结构、现金流量和成本结构五个方面都表现良好,并且至少有一项是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他项的表现也不能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企业赢利能力和营运能力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只有企业应该更注重主营业务的经营发展,提高销售收入,在科学管理合理支出费用的前提下,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筹资等一系列活动,合理控制企业的成本结构,促使企业健康发展。
从公司层面来讲,要提高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公司市场份额,合理扩大企业规模。商贸零售行业的消费人群相对比较零散,每次消费数额小但次数多,所以对企业来说形成区域化的规模效应和强有力的品牌形象尤为重要。公司需要改变传统结构单一的销售经营,以及创新发展,开展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对旗下品牌和百货商场培养了一定的顾客忠诚度。商贸零售行业在选址方面,更应充分考虑交通便捷程度、人员集散情况。需要适当扩大企业销售规模,合理规划企业的零售网点和服务店,寻找适宜地段来扩大规模、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沿着地铁沿线进行考察和发展,注重汉阳等新兴地段的建设,早日进入这些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只有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对于供应商和消费者来说,更是对企业产品安全、售后服务和偿债能力的一种强有力证明。对企业来讲,高市场占有率和规模性经营能作为一种良好合作的前提,能在合作谈判时,让供应商和物流方积极参与合作,价格协商方面更是能减少产品成本和运输成本。
企业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开发本地市场,要积极寻求外地市场,特别是县乡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他们寻求方便的消费环境来提高生活质量,企业的进驻能引导群众消费,提高当地的市场占有率和企业形象。分层次了解目标人群和消费者需求,在沿江繁华地段、CBD中心提档升级,对门店和商品进行相应的调整,较为低档的品牌撤柜,进驻一些国际奢侈品品牌,同时更应注重服务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在小区聚集地段,这些注重民生消费的零售行业,注重生活所需商品的供应,保证时蔬物美价廉和每日及时供应,与此同时增加生活缴费和提高人民生活便利的设施服务。
一、基于价值链角度的企业资金管理目标和原则
(一) 基于价值链角度的资金管理的目标
我们知道,价值是客户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支付的价格。按照波特教授的理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其产品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示,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所以,价值链资金管理的目标,不应单纯为实现本企业的价值最大化,而应该是以客户为导向的、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的同一价值链上企业的资金的均衡性、有效性为目标。从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模式和机制,这是价值链资金管理的目标与原有资金管理的目标的区别之处。价值链资金管理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追求在同一价值链上企业价值最大化基础上的单一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个目标体现的是同一价值链上企业的共赢思想,它使同一价值链上不同企业都可以获得利益,因此可以赢得价值链上下游的企业建立联盟和合作关系,促进价值链上的资金资源的优化,发挥价值链上资金的作用。
(二)基于价值链的资金管理的原则
价值链资金管理是以价值链上企业资金为研究对象,因此它的原则与原有资金管理的原则不同。协同原则。对不同职能之间的资金投入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对不同产品之间的资金投放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战术资金与战略资金之间要有合理的比例关系;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调剂相互融通资金的关系。)配合原则。价值链资金管理能促进价值链企业的共同发展。资金管理应成为价值链企业发展的促进力量,而不应仅仅是管理功能。价值链资金管理应与价值链企业的业务流程、实物流程、信息流程管理密切配合,建立起服务和优化企业资金资源的价值链资金管理流程和管理机制。弹性原则。弹性原则指资金投放与管理不能一成不变,应及时根据价值链企业外部环境和对手的变化等做出相应调整。集中原则。集中性原则体现了集权管理思想, 是要保证价值链企业能迅速而有效地控制全部的资金,使这些资金可以按照价值链管理思想得到有效的保存与运用,创造最优化价值。效益原则。价值链上各企业应尽可能将资金投放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项目上,使更多的资金参与周转,并保持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各企业应从共赢观念出发,主动、积极探讨价值链资金的有效利用,才能为效益的获得提供保证。从货币资金的特点看,求利性必须服从于及时性需要,只有在满足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基础上方能获取利润,否则企业可能会出现支付困难。
二、基于价值链角度的企业资金管理的模式
(一)重视成本管理,降低企业资金开销
资金成本管理是加强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减少资金的使用成本,主要应采取以下对策:第一,努力提高资金筹集的效率。针对目前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筹资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尽量缩短项目资金的实际获得时间与项目资金的实际运用这两者之间的间隔,并通过加快项目的施工进程来加快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贷款的资金成本降到最低水平。第二,通过对项目资金结构的分析,合理确定项目各个来源资金的组成比例。如那些以商品林作为商业建设的企业,由于其资金绝大多数来源于项目实施单位自筹或向金融机构借款,就存在着各个不同来源的资金在资金总额中占多大的比例才是比较合适的,才会使资金的使用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这要根据各个项目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确定。
(二)重视存货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存货是很多企业占用流动资金较大的部分,也是造成存货风险的原因。价值链管理原理告诉我们,减少存货的资金的占用量和占用时间,可以从完善企业的价值链过程中解决。比如对于因购买出口商品形成的存货,是供应商不能按照定单时间生产,早送货而形成,因此管理供应商的交货时间,让供应商能够在适当的时间把货物运送到指定地点,井马上装运,可以减少仓租费用,降低资金占用成本。对于购买的材料和配件,要求供应商按照指定时间直接送到指定加工厂,加工厂验收后直接使用到生产中。采取集中购买制度,对大宗常用的出口产品原料商品进行定期集中采购,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并能获得因数量大而取得的折扣利益,进一步降低了原料成本。对于无法出口的商品形成的存货,马上组织进行销售,避免因长期储存使价值下降更大和产生更多的仓租费用。
(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资金回收率
当前大量出现的账款迟付或坏账现象在企业中存在普遍。因此加强账款管理是当务之急的工作。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平台。在企业范围内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平台,可以使企业都共享客户信用档案信息,改变目前的子公司只对自己经营的客户了解的状况,降低出口经营风险,同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保险费用而降低费用水平。与应付账款协同管理。应收应与应付款协同管理,根据应收款时间确定应付款的时间,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结合存货管理的办法对应收款和应付款进行协调管理。
(四)注重投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回报率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 F830.33 [文献标识码] B
一、前言
在全球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金融市场连接成一个整体。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外各国为了促进国家经济进步而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其中美国和日本是实现改革最为成功例子,而大部分国家都在改革中发生了金融危机。通过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可以让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发生转变,但是这一过程充满一定的风险。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到1996年对银行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再到去年3月至10月之间央行进行的5次降准降息。这20年以来,我国通过对贴现的开放、存贷款利率的实行等改革措施,标志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了显著的成效,并且在货币以及债券市场基本完成改革。
我国的各大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在世界上都很高,据全球知名金融杂志之一《银行家》的统计,我国的四大银行工行、建行、中行和农行位于2015年世界银行排行的前列,各个银行一级资本分别是2486.08亿美元、2021.19亿美元、1842.31亿美元、1676.99亿美元,相比于2014年分别增长了19.7%、16.2%、23%、22%。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规模上在全球的同行业中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是资产收益水平相比起来较弱。因此,在利率市场化下,我国的商业银行现在的运营模式面临一定的风险,怎样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减少风险的发生,提升自己在市场化下的竞争力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分析
在进入后世贸时代的今天,为适应竞争的趋势,我国对金融市场进行主动的改革。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中,可以培育和改善金融市场,更有效的规避投资中产生的风险,对市场的资源实现更好的处理。在目前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有利于使我国的商业银行对经营体制进行改革,对货币市场的政策完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币汇率的自由浮动是我国货币改革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利率以及汇率的改革,来实现货币的改革。近年来,我国对利率的改革越来越重视,并且对其频繁进行调整,这不仅仅说明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体现出改革对我国的发展十分有必要。
三、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及启示
(一)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1.改革背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联邦储蓄制度Q条例》等法规的管制措施无法适应经济的发展,对经济起到了束缚作用,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使银行存款利率出现了“负利率”现象,投资者不愿把资本投向商业银行,从而流向证券和货币市场。美国商业银行为了摆脱经济的通货膨胀和经营的困难,废除了《联邦储蓄制度Q条例》,摆脱了Q条例对经济的限制。到了1970年左右,美国的经济逐渐从阴影中走出,呈现稳步发展的趋势,使其对利率市场化进行了改革。
2.改革历程。美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的改革措施如下表所示:
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表
3.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之后,美国的金融市场表现在信贷结构比例的调整、中间业务收入占的比重和存款期限结构这几个方面。伴随着1970年市场利率化的开启,到1986年市场利率化的基本完成,这段时间内美国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回报率均处于波动下降的情况,并且在1986年完成利率市场化后产生大幅下降。但之后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和创新,使商业银行步入正轨,银行的盈利能力得到改善。
(二)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结及启示
从利率市场化对美国的影响中可以看出,在信贷结构、存款的期限结构和中间业务收入这三个方面,商业银行有着突出的变现能力。在改革之后,以盈利能力突出还伴随着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是投资者普遍选择的方式,比如房地产等这些高回报的行业是美国在完成改革之后,商业银行普遍喜欢选择的投资产品,同时,它对中间业务等一系统产品的创新和转型十分重视。我国目前达到的利率市场化并没有全面的完成改革,在贷款利率等多方面还是受到监管部门的管制。我国要实现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还需要继续努力,需要对金融市场加大改革力度和制度的建设,不能够急于求成,还要对金融制度和法律的不断完善,实现成功的改革。
四、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现状及分析
1.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及商业银行即将面临的发展趋势。在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之下,我国的金融市场随着进行改革,并且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盈利能力也在运行并快速提升中。直到2015年的年底,我国的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已经高达150.94亿元,稳稳突破150亿元,是2014年的1.15倍,改革促使了商业银行的总资产的不断增加。同时,各大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竞争中相互效仿各商业银行之间的各种金融产品,这导致银行之间的业务趋于同化,反而制约商业银行的有效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下,越来越多的银行拓展海外市场,把自己的银行与国际接轨,进行跨国的经营,不断拓展着自己的市场。
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电子银行和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十分迅速,也有支付宝等网上支付的兴起,传统的储蓄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商业银行和互联网合作与创新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商业银行需要与网上银行等一些新兴的金融业务相结合,开发出自己的产品,提供给客户便利便捷的服务,适应市场中的变化,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
2.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衡量指标的分析。从图1反映的是我国商业银行工、建、中、农四家国家控股的总资产报酬率情况,在2011年到2015年,2013年之前呈上涨趋势,但是在2013年是一个转折点,到2013的最高点之后开始下降。四家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报酬率(ROA)水平都在1.5以上,ROA水平较低说明该银行利用资金的效率较低。在2011年开始上升是因为国家政策的放宽和金融危机后市场的完善,但是在2013年之后国家经济的稳步提升,已经摆脱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资金越来越多的流向证券等市场,使得ROA的下降。图2中反映的是我们四大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情况,从2011年开始,各个银行基本呈下降趋势,只有农业银行到2013年顶点后再下降,说明我国的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在逐年的下降,投资带来的收益也是在逐年的下降。综合两个图的盈利能力指标看,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逐年的上涨,并基本保持稳定的趋势,稍微有点下滑,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非常的激烈。
图1 2011-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报酬率情况
图2 2011-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情况
3.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情况。在图3中反映的是我国的工、建、中、农四家银行近几年来利息收入和总的收入之间相比较的折线图,以及每年的比例数据。在2011年到2015年中,这四家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大致在七成以上,且其平均比例在四分之三左右,通过图中的数据,看出利息收入的比重非常的大。从2011年到2015年四家商业银行战总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分别是75.41%、76.45%、69.79%和81.51%。2011年到2014年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的比重一直处于一个平稳点,而在2014到2015年利息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总体呈平稳并缓慢下降的趋势,利息收入的比重正在逐年的减少之中,以中间业务等为首的非利息收入在逐步的增加。要实现营业收入的不断增长,并且提升银行的发展速度,最紧要的是要对非利息收入产品的不断改进,并且创新出理财、投行和咨询等一些新兴业务,来减少利息收入所占的比重,促进盈利能力的提升。
图3 2011-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结构情况
(二)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近些年来,利率市场的不断改革,给我国的银行产业带来了冲击,盈利受到了较为明显的制约。在市场化的改革中,变动的利率会使成本增加,从而降低营业利润水平,总体上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还是创造了很大机遇的。改革中使利差收入的减少,商业银行被迫要降低对利差收入的依赖,把更多的盈利对象放到利差相关性小的业务和产品上,需要对传统的盈利模式进行改变。商业银行为了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产品,加大业务的范围,在理财、投行和咨询等新兴业务中,提高投入的比重,促使收入的比例平衡,作为商业银行未来着重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水平。
2.挑战。在长期的改革之中,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市场是银行之间主要争抢的区域,国内的客户不足以满足银行实现收入的较快增长。利息收入还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制约着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发展,寻找出一个或更多的盈利增长点是需要急需考虑的问题,避免银行的盈利空间受到改革的压制。在改革之中使银行无时无刻都处在很大的风险之中,通过利率的变动使利差也不断的变动,投资产品的价值也会随之变动,使风险更加难以确定。商业银行之间相互激烈的竞争和利率的不断变化引起的风险是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五、我国商业银行对盈利能力的策略与建议
目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单一,营业利润主要依靠利息的收入,因此,商业银行需要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和发展中间业务。通过对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销售平台的开发,增加商业银行销售产品的多元化,提供给顾客便捷和满意的服务,对金融产品的信息化水平进行不断的加强,还需要保证中间业务的稳定发展,并通过科学技术来促使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在风险管理中,要对风险进行一定的预防和控制,提升自身的风险管控水平,避免经济危机的产生。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着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是由于利息收入的比例过大,导致盈利提升的较慢,其制约着银行的发展。解决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就通过对创新金融产品的开发,加快营业收入结构转型的速度,来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政府对商业银行必须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对一些中小型商业银行,更要加大力度,实行优惠的货币政策,促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成功改革。
六、结论
近些年来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发现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具有营业收入结构不均匀致使的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商业银行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则需要采用科学合理运营、降低成本和创新经营业务,转变经营模式,并且完善自身的中间业务,以此来提升盈利能力,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潘璨.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15
[2]丁嘉昕.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J].市场研究,2016
[3]张鑫.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4
关键词:雏鹰农牧;财务风险;风险防控;企业风险;盈利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企业越加频繁地参与到市场经营中。农牧业上市公司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导致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大,催生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我国长期以来的发展都以农业为主,农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尤为重要,但我国农牧业的经营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比较特殊,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尤其受到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虽然国家给予农牧业发展一定的扶持政策,但我国大多数农牧业上市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进而面临的财务风险相对较大,因此不得不重视该行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本文通过对雏鹰农牧集团财务风险的研究和分析,希望对该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同时也为农牧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提供借鉴作用。
1文献综述
关于财务风险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有不少相关的见解。在财务风险定义方面,较早提出见解的是Ross(1995),他认为债务筹资会增加股东风险,企业所有者在外筹资时会带来额外风险,这种风险便是财务风险[1]。而在分析与评价方面,McNeil(2015)认为,企业外部环境是变化莫测的,外部环境、投资决策、筹资规模和盈利能力都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不合理的投资会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国内学者在财务风险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方面的研究。黄晓波,张亚茹,谢畅(2016)研究了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并认为多元化经营可能会降低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3]。何波(2016)主要介绍了畜牧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并提出为了更好促进畜牧业稳健发展,畜牧企业要重视自身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这样做可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4]。芦笛,王冠华(2019)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进行了研究,打破了传统的财务风险模型的建立方法,结果表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大部分处于被警示状态,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堪忧[5]。张明(2019)介绍了我国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的防范应对措施,认为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信息系统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工具,并且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要做到“从头开始”[6]。基于农牧类企业的特殊性,容易受到季节等因素的影响,风险水平较之其他行业相对较高,况且雏鹰农牧集团在最近几年经营状况不容乐观,甚至出现亏损情况,产生了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分析其财务风险的原因及具体表现,并针对具体原因提出相应地防范和控制措施。
2雏鹰农牧集团的财务风险概况
2.1企业基本财务状况。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于1988年,创办人为董事长侯建芳先生,该集团创立时成为国内第一家生猪养殖与销售为主业的中小板上市公司,并于2010年9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被誉为“中国养猪第一股”。雏鹰农牧集团的目标是为了让人们吃上安全肉,并大力发展以生猪养殖全产业链为主导的战略布局,企业主要包括生猪养殖、粮食贸易、互联网三大板块的核心战略,拥有粮食贸易、饲料生产、生猪养殖、线上业务等完整产业链体系。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董事长侯建芳先生探索出了独特的“雏鹰模式”,进而使企业得到了快速成长。雏鹰农牧2016年到2018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表明,企业近几年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见表1。从资产负债的相关数据来看,货币资金大幅度下降,可见企业的资金流近几年来存在较大问题。雏鹰农牧的负债情况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流动负债比例较大,可见企业的偿债压力一直较大。从利润的相关数据来看,雏鹰农牧的营业收入一直在下降,营业利润大幅下降,并在2018年出现亏损状况,说明企业近几年的经营情况不容乐观。从现金流量的相关数据来看,雏鹰农牧近几年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直处于负值状态,即该企业近几年的投资并未给企业带来任何收益,甚至还造成了亏损。综上所述,雏鹰农牧近几年的经营状况一直处于下坡状态,已经产生了财务风险。2.2企业财务能力分析。2.2.1盈利能力分析。根据盈利能力的指标分析,如表2所示,雏鹰农牧集团的盈利能力存在严重问题,从2016年到2018年,净利润出现大幅下降,并于2018年处于亏损状态。从雏鹰农牧近几年的毛利率来看,该企业的毛利率并不是很高,在2018年出现负值,虽然农牧业的毛利率相比其他行业较低,但雏鹰农牧出现负值毛利率则表明企业已经处于亏损状态,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的下降也表明企业处于资不抵债状态,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并不乐观,尤其是2017年以来的发展更是日渐衰退。2.2.2营运能力分析。从雏鹰农牧集团近几年的营运能力可以看出,该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并不高,且资金周转也存在较大问题。企业从2016年到2018年的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说明企业资金的回收速度不断下降,资金的回收存在较大问题,如表3所示。2.2.3偿债能力分析。从雏鹰农牧集团近几年的偿债能力可以看出,企业一直存在偿债压力,资产负债率不断增加,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持续下降,说明偿债能力不佳。一般来讲,利息保障倍数为1以下的企业会存在偿债风险,而雏鹰农牧2018年的利息保障倍数甚至出现了负值,说明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偿债风险,如表4所示。
3雏鹰农牧财务风险原因分析
3.1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雏鹰农牧的主要经营方向是养殖加售卖猪肉,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花费重金建造“猪舍”,并因为要向合作社和银行吸纳资金而向合作社及银行提供巨额担保,导致公司陷入资金困境。此外,雏鹰农牧选择了生态猪和野生猪等一系列高端产品投入市场中,导致其经营业绩并不乐观,进而盈利能力大大降低。这些措施表明企业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3.2投资机制错乱复杂且收益不高。雏鹰农牧集团在投资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2016年,雏鹰农牧以认购额为上海竞远投资集团100倍还多的金额与其共同成立电竞行业投资基金,并在同一年,其花费1.35亿元与沙县小吃进行合作。2017年,雏鹰农牧花费约17.8亿元投资6只产业基金。但上述投资并未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且企业很长时间都处于“烧钱”模式,可见由于企业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而造成企业的营运风险,进而财务风险增加。3.3筹资机制不合理。雏鹰农牧的筹资机制存在问题,资本结构不合理,债务筹资占比很大,而缺乏权益类资本的筹资。雏鹰农牧筹资的方式主要是借款筹资,存在巨额的商业信贷,且在筹资过程中对银行和信用社提供大量担保,由此可知该企业的筹资机制存在不合理现象,并且该集团的资本结构使得企业的偿债能力大大降低。3.4盲目扩张产生资金流困难。雏鹰农牧自开始以猪肉养殖和生产为主要业务以来,其不断扩大规模,主要表现在大范围建造猪舍,投建大量固定资产等活动。雏鹰农牧集团在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上的资产金额占总资产的一半以上,盲目的扩张给企业带来了资金流困难。
4雏鹰农牧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建议
4.1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雏鹰农牧的领导首先应以身作则,增强自身的财务风险意识,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并可时常召开财务风险管理会议,强调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带动员工及时了解财务风险的法律法规,进而带动整个企业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4.2合理安排投资机制,建立科学的投资评价体系。雏鹰农牧集团应对投资方面的机制进行重新安排,减少与主营业务无关的资金投集,构建以养猪为主的专业化投资机制。此外,企业以后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做出科学的投资评估,判断投资所带来的收益是否利大于弊。4.3合理调整债务结构,拓宽筹资渠道。雏鹰农牧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应合理安排企业的债务结构,使股权筹资和债务筹资的金额相对平衡,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进行筹资。此外,企业可寻求多样化的融资风险,拓宽筹资渠道,除了可向银行进行贷款外,可选择吸收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吸收内部投资等方式进行融资。4.4提高盈利能力,避免盲目扩张。雏鹰农牧应改变目前的经营模式,减少对猪圈等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投入,然后可用省下的资金购买多品种的猪,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的养猪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应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与经营相关的核心环节,进而保持长久旺盛的盈利能力。
5结语
本文以雏鹰农牧集团为研究对象,经过具体分析,可得出雏鹰农牧的经营存在一定的风险,进而得出一定的启示:第一,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应时刻保持自身的财务风险意识;第二,企业应适时调整自身的债务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动,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第三,企业应明确主营业务,进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上长久立足。
参考文献
[1]Ross,Westerfield,Jordan.FundamentalsofCorporateFinance[M].McGraw-Hill,Lrwin,1995:5-6.
[2]McNeilAJ,FreyR,EmbrechtsP.Quantitativeriskmanagement:Concepts,techniquesandtools[M].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15:30-81.
[3]黄晓波,张亚茹,谢畅.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对财务风险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2016(05):104-105.
[4]何波.畜牧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剖析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6(04):187.
[5]芦笛,王冠华.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J].会计之友,2019(24):79-83.
一、学生期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内容缺乏创新。目前,全国各种类型的学生期刊有300多种,这些刊物多为教育期刊社主办。因出版单位性质相同,面向群体相同等特点,导致杂志内容同质化,缺乏创新点和竞争力。在期刊内容上,各省的教育类学生期刊特色不鲜明,叫得响的品牌栏目很少。在期刊的名称上,刊名大同小异,栏目雷同,定位模糊,内容趋同,缺乏读者的语言、思维与视角。本文选取了近10家教育报刊社的小学生刊物进行了内容比较,比较的结果是内容差别不大,如“图解作文”、“创新作文”、“快乐作文”、“作文通讯”等刊物,都是围绕学生作文进行组稿。2.经营模式单一。尽管一些学生期刊杂志社起步较早,实力较强,在创办之初,基于早期纸质媒介占据绝对优势,能够快速走进学校,打开校园市场,具有较好的经营成果。但近几年,客观上包括学生数量减少、新媒体的强烈冲击等因素,主观上各教育期刊社自身的经营模式单一,并没有尝试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导致发行量下降,产业支撑很薄弱。从全国学生期刊主办者——教育期刊社整体来讲,其盈利模式至今还大多限于发行创收,经营模式比较单一,由于各省都有类似的学生期刊,所以其市场份额多为本省的学生群体,导致发行量不大,盈利能力不强。3.版本细分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期刊为了从市场上争取份额,将刊物进行分版。经调查发现,同一本刊物往往被分成了三四种乃至更多的版次,有的按科目分成了语文版、数学版、英语版,有的按年级分成了低年级版、中年级版、高年级版。从大环境来看,全球媒介市场也从大众化走向分众化、小众化,同时,不同版本的期刊内容结构,不同区域的经济、教育、文化水平,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都有着天然的差异。新课改的启动,进一步加大了这种差异,使学生期刊分版似乎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4.新媒体的强烈冲击。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它的形式随着生活科技以及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瞬息万变,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比如时下非常风靡的移动电视流媒体、数字电视、多点触摸媒体技术、重力感应技术,数字杂志等诸多形式。据调查,从小学生到高中生,年级越高,新媒体使用者的比例越高。尤其是数字刊物的推行,给传统的纸质刊物带来很大的冲击。
二、学生期刊创新发展对策
1.创新观念,坚持以教育为本。学生教育类杂志,要坚持准确的导向,创新观念,让杂志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群体。在此过程中,在坚持“教育理念宣贯、学习方法革新、学习习惯养成”等根本原则不改变的前提,学生期刊需要逐渐实现“学科教育与课本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思维转变,并通过“知识传授式”模式逐渐过渡为“知识分享型”期刊布局,改变基于“书面讲授”的被动接收式现状,使得不同阶段的学生与期刊以“交流互动”的模式互相促进发展,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期刊要以学生多样化的经验、知识和信息为基础,融合并创新学生期刊自身蕴含的教育理念。2.创新内容,树立精品质量。期刊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期刊质量的竞争,也是期刊内容的竞争。期刊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期刊的形式随着技术发展不断革新,不断适应知识交流的需求,学生期刊的宗旨基于学生基础教育,但是仍然需要以不断创新的知识内容去服务老师和学生群体。目前学生期刊分布存在“小而全,散而浅”的问题,未来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挖掘具有核心价值的问题,开展深入而全方位的分析与研究,集中力量探索创新知识传播在学生教育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的新现象和新挑战。与此同时,学生期刊对于质量的要求随着知识内容的创新需要与时俱进,要建立健全全员培训提高机制、过程质量管理机制、质量考核激励机制和质量审读评估机制,使期刊质量得到切实保障。3.创新模式,拓展多元经营。创新经营模式,以精品期刊为主线,辐射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传媒相关业务,使得期刊具有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功能。江西教育期刊社是近年来积极实施期刊经营模式创新的集团之一,其拥有2个主系列的6类期刊,共16个版本,辐射产业拓展有教育会展、教育咨询、教育培训、教育在线等现代教育服务业;积极帮助学校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策划、组织和承办国内外各类有益于青少年读者的素质教育活动;策划组织各类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会教育文化活动。因此,该社成为紧跟时代步伐,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教育期刊创办者之一。
关键词:混业经营;分业经营;制度演化;金融控股公司
一、金融机构不同的经营模式
从历史上看,金融机构曾经经历过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模式,在分业经营模式中,银行、证券公司相互独立,银行主营存贷业务,证券公司则主营证券业务,两者业务之间没有交叉领域(如图1)。其中,A表示银行,B表示证券公司,X为存贷业务,Y为证券业务。
设银行A可利用资金为a,它从事的存贷业务的收益率为利率差,设为Δr;证券公司B可利用资金为b,它从事的证券类业务收益率为v,设v服从正态分布N( ,σv),从事证券业务的资金管理成本为固定成本C0,由于证券业务具有风险,证券公司自然要求较高的平均收益率,即:
>Δr①
在混业经营模式中,金融机构A、B以某种方式联合起来,协调使用资源,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如图2。金融机构A、B共同使用资源,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
此外,还有一种过渡的经营模式――有限混合经营,即在分业经营的基础上,金融机构A、B进行有限的业务往来,主要是银行的有限资金流入证券市场,比如银行通过网上银行等方式开展的一定规模的证券业务,设银行注入证券公司的资金总额y≤M,其中,M为规模上限。由于A、B分属不同的公司实体,此业务往来需要一定的成本,设成本比例为k,因此,实际可以进行投资的资金为(1-k)y。如图3所示,银行注入证券公司y从事证券业务,其中交易成本为ky。
这三种经营模式有区别但是也有联系:如果M=0,则有限混业经营模式退化为分业经营模式;如果单位交易
成本k=0,则有限混业经营模式可视为混业经营模式。
二、分业经营与有限混业经营的制度优劣比较
在分业经营模式中,公司A的利润为:π0A=aΔr;公司B的利润为:π0B=bv-c0;在有限混业经营模式中,公司B的利润为:π1B=bv- C0,为y的增函数,因此公司B始终偏好有限混业经营模式。
而公司A利润为:
π1A=(a-y)Δr+(1-k)yv-
C0
公司A要选择最优交易量用以最大化期望利润,即,它面临选择问题:
Σπ1A②
由最大化原理,②问题的解y*,满足:
y*=arg maxL③
其中L为拉格朗日函数:
L=Eπ1A-λ1y+λ2(y-M)
而且λi∈R+,i=1,2
由kuhn-Tucker条件,y*的可能取的值满足下列三式:
=-Δr+(1-k) - -λ1+λ2=0④
λ1y=0⑤
λ2(y-M)=0⑥
其中,y>0?圳λ1=0,y<M?圳λ2=0。
经计算得,y*的可能取值为:
y1= ;y2=0;y3=M
可以证明(详见附录一):L|y=y1≤L|y=y2,且“=”成立当且仅当y1=y2=0。
此外,可以证明(详见附录二):
若取
k1=1- ⑦
如果k<k1,则L|y=0<L|y=M,反之,如果k>k1则L|y=0>L|y=M;总结为以下命题:
命题一:当单位交易成本较低,满足k<k1时,相比于分业经营模式,银行会偏好有限混业经营;反之,当单位交易成本较高,满足k>k1时,相比于有限混业经营模式,银行会偏好分业经营。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银行进行证券业务的成本越来越低,由命题一,银行会越来越期望从事证券相关业务,这是自身利益最大化愿望的驱动结果 ,因而破除业务界限,实行业务的多样化,将会成为越来越多公司的呼声,事实也正是如此。
在命题一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交易成本较高时,有限混业经营一定无法实现吗?其实不一定,当交易成本k>k1时,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公司B仍然可以通过出让一部分利润达成双赢的局面,此条件为:存在0<y≤M,使得:
Eπ1A+Eπ1B>Eπ0A+Eπ0B
也即
Eπ1A+Eπ1B>Eπ0A+Eπ0B,进一步表述为:
(a-y)Δr +(1-k)y +b -C0>aΔr+b -C0
此条件等价于:k<k2,其中k2=1-。结合命题一可以得到:
命题二:当单位交易成本k<min{k1,k2}时,从社会总福利来看,有限混业经营模式会优于分业经营制度模式。
三、三种经营模式的制度优劣比较
设实行混业经营时金融机构A、B创造的利润分别为π3A,π3B。一方面,由于混业经营公司的可选策略包含分业经营策略,混业经营优于分业经营;另一方面,由于混业经营时不再有交易成本,因此对任意的资源分配方式y,都有:
即混业经营也优于有限混业经营。
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制度演化并不是不计成本的优劣选择问题,有时制度改革需要付出的成本高于新制度带来的收益,致使社会不得不保持现状。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转变也需要付出制度演化成本,比如在金融机构合并中,机构整合,人员调配,企业文化协调,新监管机制的建立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设制度转变过程需要的总成本为C1,计算混业经营比分业经营多带来的收益为:
E(π3A+π3B)-E(π0A+π0B)=a( -Δr)
混业经营比有限混业经营多带来的收益为:
于是有:
命题三:分业经营模式演化为混业经营模式的充要条件为:
制度演化成本C1<a( -Δr);
有限混业经营模式演化为混业经营模式的充要条件为制度演化成本
C1<a( -Δr)+min{0,M[Δr-(1-k) ]}
四、启示
随着交易技术的进步,业务范围限制将是金融机构利益最大化的障碍(命题一),因此,国家应改顺应大势,逐步放松银行业务范围限制;否则,继续进行严格的业务范围限制只会造成资金的低效率利用,有违资本追逐利益的本能,必然会成为束缚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
当交易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银行的混业经营会提高金融机构整体的盈利能力,(命题二),随着中国加WTO,国内金融机构面临与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机构一场激烈的竞争,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打破金融机构的业务壁垒应该是最有效的方法,这对于提高整体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有立竿见影之效。
由命题三可知,降低制度演化成本可以促进金融机构实行混业经营模式,为此我们提议:
金融控股公司是降低制度演化成本的好方法,由于在金融控股公司中,各子公司仍然是分业经营的,各子公司仍然专注于自己的业务范围,这使得各项业务的专业化水平不会因为公司合并而降低, 同时,制度演变成本中的公司合并成本会比较低;另一方面,监管实行分业经营的子公司比监管德国式“全能银行”要容易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演变成本中的监管成本也不会增加太多。
加强与国外金融机构的合作,中外金融机构的合作不仅引进国外资金,而且可以快速提高金融机构混业经营能力。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全面引入战略投资者,截至2007年末,共有25家中资商业银行引入33家境外投资者,投资总额212.5亿美元,这对于提高中国金融机构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应同时加强与国外监管机构的合作,快速提高中国监管机构水平,以适应未来混业监管的需要。
附录一
L|y=y1≤L|y=y2,且“=”成立当且仅当 y1=y2=0。
证明:
由L=aΔr+[(1-k) -Δr]y- C0以及y1= , y2=0,知:
L|y=y1=aΔr-C0+ -b +2 于是L|y=y1≤aΔr -C0+ -b +[ ]b+C0 =aΔr=L|y=y2
且“=”成立当且仅当[ ]b=C0,此时y1=y2=0。证毕。
附录二
如果k<k1,则L|y=0<L|y=M;反之,如果k>k1,则L|y=0>L|y=M,其中k1满足⑦式。
证明:L|y=M-L|y=0>0当且仅当(1-k) -Δr- >0
进一步等价于
f(x)=M x2-(MΔr-b +C0)x-bΔr>0⑧
其中x=1-k
由①式得:b -C0-bΔr>0进一步得: -Δr>0
于是
f(1)=M( -Δr)+(b -C0-Δr)>0,
f(0)=-bΔr<0。
从而⑧等价于x>1-k1即k<k1。后半部的证明类似,证毕。
参考文献:
1、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金融控股公司: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J].东北亚论坛,2003(3).
2、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组织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