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跨境进口电商的盈利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同时,我们还把这个定位生活服务提供商的智慧门店跟跨境贸易的结合,形成了混合业态,最早是1997年6月1日,我们从台湾引进的便利店管理技术,后来发展成综超、大超。
365集团拥有多种业态,城市便利店就叫36524,县城里边是365生活广场(一个多种业态叠加在一起,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业态),在大的社区乡镇有生活超市,在农村每一个村里边是好乡亲365(这是刚创立一年左右的品牌,但是店铺数量最多)。
365集团总部在河北石家庄,旗下城市便利店36524有500家左右,好乡亲365目前有2000千家,预计年底能做到1万家,已经与河北省的30个县签约,形成“一村一店,县城大店,城镇中店,乡村小店”的形势。
商业板块,我们在同微信、支付宝的合作中,转化率在全国商超系统中都是第一名,就是说我们在教育顾客的工作上跟现在的顾客结合比较紧密。农业板块,我们跟德国的农业部、加拿大的农业部都在合作,这是食品农业的基地。地产板块,我们有物流地产,金融板块,现在有普惠金融等。
我们做便利店一直被“狼”追着。1997年做便利店时,石家庄这个城市别的不发达,批发市场特别发达,全国十大批发市场,石家庄占好几个。我们1997年建立便利店的时候,刚开始量很少,全是骑自行车从批发市场批发货,送到店铺加价后再售卖,店铺没有任何竞争力,唯一的竞争力就是业态的先进性,灯光比较亮,服务比较好。
老百姓也都知道,批发市场便宜,你的店这贵。后来店多了,好不容易不从批发市场进货了,市场上又出现很多假货。我们就开始发展正规厂家,当我们正规厂家对接到30家时,也就是在1998年到1999年之间,百货又出现了。相对来说,我们店小、货少,人家比较全。
后来我们24小时营业,增加服务功能,除了能够买东西之外,还能够吃东西,像早餐、午餐、晚餐我们都有售卖。城市便利店的天天排队买北方煎饼果子、北方鲜食味的煎饼,一个店排一百多人。在我们的店里,除了能买到快销品之外,还能够吃饭。
好不容易过了与大卖场的竞争,互联网突然间就来了。
一模一样的东西,线上线下的价格没有办法比。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前两天从线下的一家实体店买了一袋有机豆腐,原价 48元,打折后38元,便宜了10元,我高兴的不行。在京东上一搜,两袋60元,购买方式很简单,点击购买、付款后第二天就送过来了,便宜十几块钱。
实体店又没法干了,我感觉没有出路,就是开这么多店,也一直如履薄冰。我们跟资本市场接触过很多,包括京东的大股东,他们也都去我们的企业看过。他们就劝我们说,你这个零售业相当于11路,你是走着的,房地产业相当于骑着自行车跟你走着的比,金融资本家是开着汽车和你比,互联网加金融这就开上飞机了。他们是一轮一轮的挣钱,咱们一毛一毛的挣。
如果是传统的零售思维,就认为店有什么用,价格比不上网上,现在物流已经非常方便了。
我个人认为,如果这个门店不加互联网,不加金融业务,不加这两个翅膀,不接这个天线,光接地气,这个店做一万家、十万家也没有什么前途。
城市便利店的定位决定了36524要围绕智慧主线。智慧就是互联网+金融主线,贯彻互联网思维、金融思维、整合思维、平台思维,把店铺平台化,通过合伙人思维,产业链思维,创新模式打通人脉。我们要构建京津冀城乡一体化,打造O2O电商综合平台,成为智慧生活服务提供商。现在,我们还率先提出了生活服务供给侧改革。
一个城市的便利店有哪些功能呢?最原始的功能是售卖快销品。我们分了几大功能:
第一个是O2O电商平台。
为什么京东、阿里巴巴,现在苏宁,还有微信微支付,中国电信的翼支付,中国移动全部跟我们合作?他们都是在想要我们的流量,可见这个流量很值钱。最初要流量的r候,给顾客一块钱扫码上线,后来给一块不行,买东西打五折,买40元的东西掏20元就行了。
在与中国电信合作中,咱们为消费者提供了免费的早餐,早上吃的6块之内免费,只要扫码就免费。在互联网企业看来,店铺最值钱的就是流量。一天上百万的顾客的流量,他们给你钱,让你烧钱补贴。O2O电商平台是我们第一项,除了给他们引流之外,现在更重要的是也为我们自己的线上平台汇聚上百万的粉丝量,而且是活跃的粉丝。
第二,鲜食味熟食平台。
在我们的店铺中,食品占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拥有40%左右的销售贡献,便利店的食品不是生鲜,就是煎饼果子、茶叶蛋、包子、汉堡。
第三,金融服务平台。
现在我们打造的城市便利店里,便利店可以存钱、取钱,办这些业务,去银行得排队,在这儿不用排队,便利店怎么样取钱,跟传统的银行去合作。便利店货架上的商品像矿泉水、可乐,这个东西有毛利,1元钱进货,你卖1.2元,就有两毛钱的利。金融理财类的产品是一样的,如在这个店铺存一万块钱,银行给你6‰的手续费等。
如果一个店通过开卡引入了1000万的流量,通过你这个店存款1000万,一年就有六万块钱的盈利。这就了不得了,便利店不是都挣钱的,一百个店有50个挣钱不容易了。
第四,通讯服务平台。
我们还同新媒体、物流快递进行合作。现在跟菜鸟物流结合,在石家庄一天接送一万多个快件。现在物流快递有个痛点,就是打电话给客户,可能会出现家里没人、出差等情况,导致快件无人接收。现在场景下,只要送到家门口的36524便利店就可以了。
城市便利店的十大平台不好记,我们总结了一下其实就是“一个鸡蛋三个黄”,就是便利店创新。
第一个“黄”是传统的杂货店应该具备的功能,就是卖货。这个黄怎么创新?我们现在用进口商品去提高传统快销品的差异化。在传统的快销品的价格方面,我们比不过大卖场。我们现在把一部分一般常规包装商品的货架变成了进口商品的货架。门店内,进口商品货架占十来组,传统的国内的商品货架占十来组。进口商品的毛利是可观的,到货毛利在30%以上,而且价格特别低。消费者可以随意比价,跟天猫国际可以比价,跟当地大卖场也可以比,我们都不处于劣势。
第二个“黄”就是食品。与其说便利店是一个杂货店,不如说它是一个饭店。按照“开了一个饭店拿出去一部分去卖货”的想法去规划便利店,那么便利店就成功了。现在如果做杂货店,做出花来也不可能挣钱,为什么?因为你没有跳出你那个跑道,龟兔赛跑,乌龟不可能跑过兔子,但如果是在水里跑呢?把这个便利店做成饭店、餐饮店,做成跨境电商的结构,或许就有你想不到的结果。
第三个“黄”就是金融。在石家庄这个300万人口不到的城市,50%以上的电费在我们店铺进行交付,电费的现金流甚至超过购物的现金流。一个门店如果一天收一万块钱的现金,其中五六千是电费。
大量的现金流通过代收业务集聚到门店。只有有了钱才能更好挣钱,没有资金的流水是不行的。那么电费、燃气费、交通罚款等等所有的代收的业务都能引入资金流。像我们现在用的拉卡拉,一年几十亿的流量通过店铺实现,租金成本升高、人工成本上升,单靠售卖传统商品、卖这些熟食已经很难盈利。
我们对接的国内国际的资本平台,小额贷款只要加盟主、店主给你签字担保,不用任何抵押物,半个小时就能收到3到5万元的放款。店铺提成4%,如果一个店铺贷出100万,能挣4万。
好乡亲是农村的便利店,它的口号就是“好乡亲就是让乡亲们都好”,从2005年开始做农村的便利店,我们提出了“好乡亲365”的概念,目前,好乡亲的功能都已全部落实,已经有2000家门店。
这功能中第一个是快销品,第二个还是O2O电商。在好乡亲的店铺中,我们植入触摸屏,老百姓可以通过店内设备在网上买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对于快递物流来说,农村的道路不像城市有规范的名称,许多快递地址都是某某村没有更具体的地址,快递员很难找到。而当一个村都有一个好乡亲门店的时候,地址只要写某某村的好乡亲365门店就可以了。而且现在70%、80%的快递公司进不了村,因为太远了。
我的企业要干什么,要整合各个快递公司,建一个枢纽,把菜鸟“三通一达”的快件统一放在一个地方,偏远的地方的快件,通过公交送达,公交车的线路边上那个村的快件,只要送上这个公交车,好乡亲店里的加盟主就知道去拿快件,节省运输的成本。如果能让百分之百的村全部有快递进去,就解决了一个大的问题。
还有农资产品,种子、农药、化肥可以通过好乡亲门店去订购。还可以把社会服务、金融服务、电讯服务,把邮局、银行、营业厅集中在一起,把“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跟商业业态的创新结合起来。
跨境电商方面,我们是跟郑州方面合作的,因为它是跨境电商的一个试点城市,跨境电商跟传统的零售业怎么结合呢?在没有跨境电商以前,也有好多做外贸出口的企业转型做外贸进口,咱们的供应商里边也有很多做进口食品的。
为什么他们的进口食品放在店里面卖不出去或卖不了多少,现在换了一个词,换成“跨境电商”就可以卖,区别就是在于“线上贸易”。线下店铺是一个体验功能,是一般贸易,价格其实根本没有优势,有优势的是去你的店铺看到了样品,通过手机扫码线上平台去买,经过海关监管的保税仓直邮过来。
在4月8日之前,50块钱税额以下的全免,就没有税。一模一样的奶粉,你从超市去买260元,从线上买180元,无非隔到三到五天才能送到家,跨境电商具有明显的优势。线下只是一个体验的场景,以后流量挣钱,主要通过线上,但在很多店推广之后,我们发现什么样的情况呢?线上根本没有卖多少,虽然很多人在注册,一天就有好几万人扫二维码下载,下载完了,其实还是在店里买的多。
关键词: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模式
一、相关理论概述
1.电子商务模式
电子商务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很多新型的模式,比如在线直销、电子招标系统、开价、搜索引擎模式、关联营销、病毒营销、群体采购、网上拍卖、定制产品和服务、电子市场和电子交易、信息中介、事物交换、深度折扣、会员制、价值链集成商、社交网络等等形式,这些电子商务模式都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不断的优化而来的结果,这些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被广大的中小企业所使用,并带来的一定的效益。
2.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分析
对于中小贸易企业在电子商务应用方面,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分别为在出口业务模式和进口业务模式。首先对出口业务方面电子商务进行分析,中小贸易企业通过或者待段从锅内购买货物,经过海关等部门的手续流程之后,赚到国外的商、分销商,进而再转到消费者手上,至于财务方面,主要通过银行进行结算,再与税务部门和外汇管理部门进行合作,进行退税返税等活动,如何协调好国内外供给商和分销商的关系成为了中小贸易企业的关键所在。再次对进口业务方面进行分析,其与出口业务正好相反,中小贸易企业通过“买断”或者的方式将国外供应商进口货物,进而通过一系列的手续将货物转到国内的企业手中。实现货物之间的国际间流通。
二、中小贸易企业发展电子商务SWOT分析
1.中小贸易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鼓励和支持中小贸易企业的政策,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解决中小贸易企业在发展和壮大自身发展的资金不足问题,同时也为中小贸易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促进了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降低了中小贸易企业的成本,提高了收益,为中小贸易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2)经济环境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间的竞争不断的加剧,增加了中小贸易企业的压力,所以,面对通货膨胀不断的加剧,收到汇率、人民币币值变化的影响,中小贸易企业不得不寻求有效的方式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因此,这为中小贸易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一个必然的契机。(3)社会环境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以及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购物方式的改变也侧面的为中小贸易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一定的动力,而且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当代必然的趋势,因此在整体社会大趋势环境下,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是必然,因此,中小贸易企业在社会环境的整体带动下,必然会大力选择发展电子商务。(4)技术环境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得社会的信息技术不断的更新,云技术、移动应用软件、支付系统等等日新月异,这为中小外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奠定了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同时,在电子商务的管理和推广方面,也推成出新,很多的功能、维护系统都不断的更新,这为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中小贸易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1)内部优势条件从内部优势条件来看,中小外贸企业由于规模小、机构设置少、政策落实比较迅速,而且信息沟通也比较方便,因此市场的反应效率和管理也非常的高,同时,中小贸易企业由于成立的比较晚,所以对于新事物、新观念接受的比较快,而且成本比较低,因此价格比较有优势,同时中小贸易企业具备更多的活力和产品多样性,更具有发展潜力。(2)内部劣势条件从内部劣势条件来看中小外贸企业由于缺乏专业性的人才,而且管理者缺乏战略性的思维,管理制度上也没有完整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形象和品牌的维护并不是很看重,再加上营销方式比较落后,因此这极大的影响了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尤其是融资比较困难,技术更新跟不上,更是阻碍了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3.中小贸易企业SWOT分析(1)优势分析中小贸易企业在经营方面具有交大的灵活性,运营成本比较低,敢于创新,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在业务上比较多样性,而且较多的活力,因此具有很多的优势。(2)劣势分析中小贸易企业缺少专业人员的支持,而且留不住人,又缺少战略性思维,在公关和形象推广方面做得不到位,营销策略的落后和信息沟通机制的不协调,再加上技术和资金的匮乏,成为了中小贸易企业的发展瓶颈。(3)机会分析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融资渠道不断的发展,而且国际商品市场和服务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企业越来越注重成本的控制,人员的素质也得到不断的增强,成为了发展的契机。(4)威胁分析中小贸易企业容易受到国际市场需求的影响,而且竞争形势很严峻,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也很严重,而且手续和环节比较繁琐,所以成为制约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模式选择
1.信息服务模式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一般都是信息服务模式,企业的劣势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所以通过建立一定的电子商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全方位的展现,为中小企业信息供给方面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比如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网、环球市场网、网盛生意宝、慧聪网、66旺都是这样的模式,主要服务的是中小企业,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以及链接企业的官网,同时提供有效的营销方案,壮大企业的业务,为企业增加核心竞争力。2.交易服务模式交易服务模式主要是为企业达成交易,将信息、资金、商品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类的模式收取的是交易佣金,这成为了这类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主要盈利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小批量、大规模的交易。不过中小企业对交易服务模式应用的不广泛,主要因为在物流方面,与中小贸易企业合作的都是一些比较小的快递企业,大额度的交易还是比较传统的方式,其次在支付方面由于风险比较高,所以得不到更多的合作。因此这也限制了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3.第三方市场资源整合模式
相比于信息服务模式和交易服务模式,第三方市场资源整合模式为中小贸易企业全方位的电子商务服务,首先是第三方市场资源整合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为中小贸易企业提供通关、退税、物流、外汇、融资等服务,同时方便了管理,减少了管理的流程,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也简化了手续,包括报关、报检等业务都简化了,同时,在物流流程优化、金融服务、税务、费用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服务,因此得到了中小外贸企业广泛的应用。
四、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发展对策
1.注重自身的资源整合,打造品牌
中小贸易企业在传统的经营方式上,对资源的整合并不是很好,浪费了时间、金钱成本,并没有很好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因此发展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必须对企业的资源有效的整合,将资源向电子商务方向倾斜,同时淘汰落后产能,重新构建企业的组织结构,包括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将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合理的利用,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和协调;同时,中小贸易企业应该注重品牌的宣传和培养,为企业的发展培育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只有这样,方可更加促进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的建设。
2.培养相关的专业人员,储存后备力量
中小贸易企业如果想发展电子商务,必须注重对专业人员的培养,通过对电子商务相关的人员培养,提高企业的电子商务的建设进程,不断的优化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的管理模式;同时,加强中小贸易企业管理者的电子商务意识,投入一定的资源,促进企业的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同时,加大企业的宣传培训,动员企业全员参与,鼓励员工积极的投入到电子商务的工作中,在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的反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善,不断的促进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3.加强对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的投入
对于中小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言,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中小贸易企业应该加强企业的差异化和多样化,通过服务的差异化,对中小贸易企业的服务细分,使得服务更加的精细。主要包括了盈利模式以及服务水准,同时据此收取费用,或者会员费,或者费,通过深度挖掘企业的需求,提供增值服务,为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对于中小贸易企业而言,加强电子商务平台的服务纵深化也是必然的选择,让更多的合作者可以得到更深度的咨询和服务。4.顺应时展,加强企业之间战略合作如今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是大趋势,因此中小贸易企业之间必须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不断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服务,也可以规避风险,同时只有这样,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方面方可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为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与中小贸易企业之间的合作,为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补助,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帮助。丰富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扩展其融资渠道,降低了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的建设成本。
五、结论
中小贸易企业只要有效利用电子商务,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对自身的经营和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取得市场价格、信息、技术等优势,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扩大企业的规模,保持企业的长久的竞争力。通过本文的研究,通过对中小贸易企业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分析,对其存在的几种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解决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予有价值的借鉴。
作者:石丹丹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赖忠孝.旅顺口区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2015,11:39-41.
[2]王俊奇.中小贸易企业电子商务运营平台管理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6,05:19-22.
[3]姚蕊.贸易类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思考[J].价格月刊,2014,04:39-42.
【关键词】青岛港 重复抵押 铜贸易融资
一、铜贸易融资的操作模式
大宗商品的融资贸易,是利用银行对国内企业的授信,变相地把授信套为现金,然后虚构了一个贸易。中国国内企业通过授信银行开立远期信用证给境外贸易商,到单T/R(信托收据)得到货权单证,“转卖”其他贸易商(通常就是原境外贸易商)或通关后国内市场销售,即期获得相应货款,信用证到期后再偿还银行资金,此做法给企业带来了几个月的流动资金。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此类融资模式一度非常盛行。在2011年货币紧缩背景下,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的外扩,“融资铜”再出江湖大行其道于商品贸易,融资手法、结算周期、盈利模式都发挥到了极致。
铜融资的模式分为四种:死价操作、投机操作、敞口操作和跨市操作。融资客在采购和销售中均采用固定价格操作被称为“死价操作”,其他相关保值由庄家负责,融资客仅仅支付融资的利息和相关的升水差,此类操作大约占总操作的70%。投机操作和敞口操作则是均采用“活价操作”。投机操作中实际作价通常会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段完成,通常是利用当日盘面的波动去投机,但不影响其最终融资利息和相关升水差,此类操作约占20%。而敞口操作通常都是利用价格趋势去单边投机,作价之间间隔时间较长,敞口风险巨大,但同样不影响最终融资利息和相关升水差,此类操作约占10%。
二、青岛港事件的影响
青岛港的情况就是同一批货物签出了多张仓单。这种情况出现,外资行可能由于潜在的抵押品短缺及损失被迫减记资产。因此,部分外资行可能缩减或暂停其中国商品的回购业务,并且可能进一步调查以确定是否永久停止这项业务,并扩大至更大范围的中国商品融资交易(并不仅限于铜融资),来确定是否某些交易所暴露的风险被低估。
纵然银行没有在调查中发现新的情况,他们仍然会整体上提高对中国商品融资业务的要求。这会提高融资成本,以此来逐步减少回购和铜融资交易。受到融资成本提高的影响,回购业务和铜融资交易在保税区进一步压缩。由于调查已对铜价构成压力,或许还会抑制中国的外汇流入。可能继续导致外资行通过商品融资业务流入中国的外汇规模大幅减少。
事实上,以铜作为抵押品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在中国已经持续多年。这种做法本质上就是一种套利工具。不过,这也将造成一部分虚假的铜需求。而随着中国当局试图控制金融融资等构成的影子银行,以及本次融资骗贷调查的持续,中国未来铜进口量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三、我国铜贸易融资的现状及风险
(一)我国铜贸易融资的现状
近年来,银行大多愿意贷款给资金需求并非迫切的国有企业,地产开发商及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出现。很多企业在国内实际融资的成本远远高于官方的利率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进口大宗商品进行贸易融资的需求大幅增长。此外,内外息差过大也是铜融资兴起的重要原因。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全球的央行都不同程度的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虽然也经过一轮快速降息,但是在随后“四万亿”投资的刺激下,经济快速反弹,并且有过热和通胀风险。这导致了我国央行率先进入加息周期,以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胀走高。另外,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使得融资过程存在潜在的汇兑收益,也是国内铜融资兴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二)我国铜贸易融资的风险
(1)融资方资金链断裂造成信用证不能到期偿还。铜融资的模式就是铜融资企业先想银行交付进口电解铜总额20%左右的保证金,申请开立期限为90天或180天的远期信用证,报关进口抛售现货,一般4到5个银行工作日就能完成一个周期,利用时间差,相当于从银行套取了一笔短期融资。然后,将这些套取来的资金拿去做高风险的投机。这种情况将导致融资方在银行的资信收到严重影响,并难以继续融资。如果因为国内经济问题使得融资企业普遍资金紧张,则有可能导致大面积违约风险。
(2)银行可能承受风险。当贸易融资的采购和销售均为一家公司是,相当于融资方借助对方获得源源不断的贷款。一旦融资方资金链断裂,则银行可能承受较大风险。目前看,由于外资银行风控体系非常严格,这种大面积发生违约的可能性非常小。
四、铜贸易融资的展望及影响
铜在中国经济中套利和再抵押的角色正在走向终结。铜通过融资交易,换取以美元计价的国内信用证,整个流程看似可以在国内实体和境外实体之间建立一个无穷无尽的再抵押循环。这样的循环会促进外汇的借贷,也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最终结果就是这种套利活动影响了中国的经常账户,同时中国经济数据的准确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所以中国外管局在5月5日最终通过了新的监管规定――事实上是禁止了这些融资交易。
从最近美联储的政策动向来看,流动性收紧已是大势所趋,而国内降息比生息压力更大,内外息差的收窄会对通过大宗商品进行贸易融资和套利造成打压。而且,外管局对虚假贸易的打压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融资铜的需求。因此,有不少业内人士担心监管层会取消融资贸易。不过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贸易融资是信贷市场的重要渠道之一,每年我国大宗商品贸易融资有1300亿美元的额度,占外汇储备的30%左右,如果真的取消贸易融资,这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
对保税区铜库存的影响。据估计,目前上海保税区铜库存仍然偏离正常水平。由于近期外管局严查虚假贸易,使得铜融资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融资客、贸易商、银行都会更加谨慎,需求量将会下降。这就导致运往中国的融资铜有所降低,并限制保税区铜库存的增加。
关键词:零售企业国际化
中国零售业国际化现状
中国市场一直都只是被国际化的对象。在1993年前后,上海华联、上海百货公司等多家零售企业到异国开店没有获得成功。随着零售业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一些零售企业又开始走出国门。
(一)中国零售业国际化涉及到的三种业态
目前,开展国际化的零售企业已经涉及到百货、超市和专业店等三种业态。
中国零售业国际化第二次浪潮的发起者是天客隆。1999年8月,天客隆在莫斯科的6000平方米超市开业。这是中国零售业国际化进程的开始。天客隆也希望以此为契机,发展大规模批发和自有品牌业务,并计划将市场范围扩大至整个东欧。天客隆开业第二天,销售额达到42万卢布,一些货架上的商品销售一空。然而,天客隆开张时的红火场面并没有维持多久,在2003年6月,由于不了解当地市场、产权不清晰以及与当地政府关系协调不好等原因,天客隆关闭莫斯科超市,天客隆的国际化最终以失败告终。
虽然出师不利,但是中国零售企业并未停止国际化的步伐。2004年6月香港国美的成立,意味着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的复兴。国美香港店位于九龙岛最繁华的旺角家电一条街,共2.5万平方米,是目前盐田保税区规模最大的电子电器专业市场之一,在当地属于超大型卖场,获得了松下、LG、美的、东芝、夏普、海尔等数十家知名品牌和供应商的大力支持。
2005年底中国零售企业又一次迈出了国际化的脚步。北京华联集团以400万新元(约2000万元人民币)从新加坡知名地产商嘉德置地手中购得新加坡西友百货。这是中国零售企业第一次以并购的方式进行国际化扩张,同时也是国内零售企业第一次进入新加坡市场。西友百货在新加坡已有3家店铺,北京华联也计划扩大新加坡的业务。
(二)中国零售企业初出国门
1.凭借政府支持走出国门的天客隆,供货不足,产权不清。
天客隆项目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当时的国家内贸局出面出资1000多万美金购买了新阿尔巴特大街地块。但是天客隆并不了解当地市场,甚至对该国货物的进出口标准都不甚了解。1999年曾两次被罚款,数额巨大。随着第一批货物通关出现问题以及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困难,天客隆店开始走下坡路。同时公司没有合格的国际经营管理人才,领导层不稳定,莫斯科店在一年之内换了两任总经理,四年之内换了4-5个负责人(范洁,2004)。
2.国美在香港开设新店,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并把触角伸到澳门。
国美电器登陆香港两年来,快速扩张。2005年分店总数到达13个,目前在香港市场占有率在8%—10%之间。并将进一步扩大店铺数量,年内将店铺数目增至约20间,目标是将香港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由商业区逐渐扩展至住宅区,目标顾客由以往较集中的游客扩大到香港本地居民,并将分店重新装修,国美香港的经营将更加本地化。此外,国美还将首次踏足澳门市场。目前国美正筹备的澳门旗舰店位于澳门最繁华的区域,营业面积18000平方尺,国美还计划在澳门开1—2家店。
在服务方面,国美在港澳除了推行其一贯的薄利多销经营理念,还推出全国联保的服务措施,为经常往返两地的香港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跨境电器联保。澳门国美采取香港国美的“自我、生活、品位”为品牌形象定位,为顾客提供独特化、个性化及时尚化的需求,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为国美品牌注入新的动力。
3.北京华联在新加坡的购并刚刚完成,扩张计划已在酝酿中。
西友百货在新加坡有3家门店。北京华联集团计划在两三年内扩大新加坡的业务,如在租屋区增设零售店面,在达到一定的规模后,进一步进军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其他东南亚国家。国际化为北京华联了解国外市场、扩大销售规模提供了可能。并购新加坡西友百货也对北京华联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包括经营管理方式的国际化,此外,观念突破、人才培养、经营模式的改变等也都需要适当调整。
(三)国际化经验重于业绩
中国零售业国际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中国零售企业出现在海外市场表明,中国零售业已经开始考虑海外市场布局,而不仅仅在乎一国一地市场的得失。
事实上,国美进军香港之初也没有期望能够盈利,而是把香港看作打开国外市场的窗口,以香港市场为起点树立起较好的形象,更快地被国际市场接受。香港作为亚太经济的中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其市场具有明显的国际化特征。国美宣布,在香港开店成败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获取海外市场的拓展经验。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通过与跨国零售巨头面对面的竞争,汲取其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对于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将大有裨益。同样,国美进入澳门形象意义也大于实际意义。澳门仅40万人口,市场容量有限,香港国美稳健发展、澳门国美正式开店,将在通往国际市场的前沿阵地上不断为内地输送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先进的管理型人才,与内地门店发展相结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新加坡是个国际化市场,与中国的零售业文化有相似之处,而且语言方便。因此,华联集团也欲借西友的品牌扩充,把新加坡市场作为国际化的中转站。
(四)本土化是国际化成功的关键
迎合香港市民的心理需求,成为国美征战香港的关键。国美进入香港之前花了很长时间做市场调查和前期准备工作。针对香港市场的竞争特点,国美正在探索一条适合香港市场的连锁经营模式。国美采取的本土化战略包括产品本土化和服务本土化。香港国美的定位不是国货店,而是国际店。依据香港消费的特点,国美对香港直营店的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特别加大了数码、IT、AV等产品的比重。与国内不同的是,国美在港销售的产品95%以上都是外国品牌。对于国内品牌的选择,国美重点选择了已经进入香港市场的国内品牌,如海尔、美的等等。为了更好地渗透到香港市场,国美在服务上也加大了本土化特色。国美在保持原有的服务措施(如免费送货、上门设计、投诉有奖等)基础上,进一步引入新的服务理念,实行会员制,进行积分奖励,还实行全国保用服务等。
北京华联的本土化策略采取使用西友新加坡的管理团队经营本地业务的政策,北京华联只扮演监督和辅助的角色。新加坡的商业环境和规范,法律制度健全,北京华联利用西友百货原有的经营班子,能够快速建立起品牌信誉,迅速切入新加坡市场,与新建品牌或门店相比,可以大大降低市场进入的难度和风险。另外,西友百货3家百货店加起来不足2万平方米的净可租面积,还不及北京华联国内1家门店的营业面积,虽然与其通常每家店铺的营业面积都在数万平方米以上的经营惯例不符,但这是北京华联本土化战略的一部分。
中国零售业国际化三大战略
(一)进入地区:重点瞄准市场转轨国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上对国家的划分也由传统的三类国家变为五类国家,即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化经济、转轨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一般认为,目前,全球引人注目的新兴零售市场包括俄罗斯、印度、中国、越南、泰国等。
新兴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两大特点,第一,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增长总额中,新兴市场的贡献占2/3,改变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欧、美、日在世界经济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新兴市场的消费品销售额的增长速度是发达国家的三倍,在未来10—15年的发展中,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仍将十分强劲。第二,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科尔尼公司2006年全球零售发展指数(GRDI)研究发现,亚洲已超越东欧成为全球零售扩张的主要地区,拥有前20大市场中的40%,而东欧只占35%。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个国家的人口就占全球人口总数的近50%。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增加十分迅猛,成为世界上引人注目的消费品市场。中国零售企业可以把目标锁定在印度、俄罗斯、越南、巴西等零售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市场竞争不太激烈的国家。
印度地域广阔、人口众多,11亿人口,中产人数在2—3亿,2005年零售市值3300亿美元。在过去5年中,零售业平均每年增长10%。私人消费占到印度经济的64%,超过了欧洲的58%以及日本的55%。零售网点密度全球最大,是世界上人均拥有零售企业最多的国家,全国共有各类零售网点总计1500万个,零售业是印度继农业之后的第二大就业部门。但是,印度也是世界上人均零售企业总面积最小的国家,仅为2平方英寸。
印度政府为了保护本地零售商利益,始终对外商投资有诸多限制。除德国麦德龙公司已经进入印度并开设了两家分店外,美国的沃尔玛和法国的家乐福均没有进入印度。印度肯德基快餐店只有4家网点。在印度,多数的消费品销售分成三个层级,分别是经销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印度95%以上的零售额是通过1200万家零售铺、报亭和茶摊实现,有组织零售商店只占整个零售业的2%至3%。其中96%都在十个最大的城市,86%在六个最大的城市。印度目前最大的零售企业年销售合30亿人民币。虽然传统的小型杂货店依旧是印度主要的零售渠道,但百货公司、超市和专卖店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型购物商场仍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1999年,整个印度只有3家大型购物中心,2003年为25个,到2005年,这一数字便迅速增长为180个左右。
国际零售巨头均看好未来印度市场的发展。Gap、Zara、UCB和天美时等零售商均宣布进军印度市场。沃尔玛宣布将设立一家印度办事处,从事市场研究;Tesco通过与家居护理零售有限公司合作进入了印度市场,推出了一家名为“磁石”的高级百货商店模式。现购自运和批发是外国投资者进入印度的首选发展模式,零售业不断向中等的二线城市扩展。
日前,俄罗斯零售市场规模约为1700亿美元,食品占消费的比重为47%。俄罗斯经济结构主要分消费者产品和资源产品两大类。普赖斯•沃特豪斯•库珀研究所对俄罗斯和东欧各国的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从2000年开始,俄罗斯的零售额平均每年增长9%。2002年俄零售额约为990亿欧元。莫斯科零售市场的份额约占全俄零售市场的30%。据调查显示,2002年莫斯科每1000人就拥有44平方米的商贸中心营业面积,比2000年高出1倍。俄罗斯零售市场还未饱和,俄罗斯零售商业的利润率为14%一16%,而批发商业的利润率仅为3%一5%,低价出售商品的商店和超市是最赚钱的地方。零售业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商业设施多集中在大城市。据预测,未来6年俄罗斯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为10.3%,零售额年增长率为9.l%,其中电子产品、食品和化妆品年增长率分别为15%、12%和11%。电子产品、食品和药品市场前5名零售商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6%、5%和6%。然而,随着众多零售商进入到该市场并且区域零售商扩张到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以外,俄罗斯的竞争将会比较激烈。俄罗斯国内的食品销售企业通常涉及多种零售业态;而跨国的食品销售企业一般则仅涉及单一业态,如麦德龙在俄罗斯仅有现购自运店单一业态形式,欧尚只有巨型超市一种业态形式。国际零售商进入俄罗斯市场,可以选择100万人口以下规模的城市,以便利店、大卖场、购物中心、DIY个性化店等零售业态,采用2-3年连续扩张策略,预期可以获取较大的收益。
越南是亚洲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8400万,2005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8.4%。据越南贸易部统计,目前越南商品销售仍以零售店和集贸市场为主。零售店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44%,集市占40%,超市和商贸中心占10%,厂家直销占6%。截止2005年年底,越南全国64个省市中有30个省市开设了超市,共200家,商贸中心30家,超市分销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年龄在30岁以下的越南人约占总人口的2/3,他们年轻而且收入在增长,有很强的消费能力,是越南消费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2005年越南消费支出增长了16%,而零售业销售总额则增长了20%。
(二)进入规模:采取区域快速集中战略
区域集中化战略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相对集中地开设更多店铺,待这一区域的店铺达到一定数量后,再逐步扩展建店的地区。利用这种办法,不断增加区域内的连锁店数,以缩短商店间的距离,区域集中化战略的好处是:第一,降低物流成本。在一定区域内集中开设店铺可以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由于缩短了店铺之间的距离,能够缩短配送车辆之间的平均行驶距离和行驶时间,实现定时配送,调整配送车辆的装载量;第二,缩短配送时间,保证商品的新鲜度;第三,减少竞争对手开店的机会。具有“攻击是最大的防御”的特征,有效地减少竞争对手在该区域开店的机会;第四,提高地区的知名度、提高宣传效果。区域集中化战略能够提高单店在开店区域内的知名度,增加顾客的亲切感。其中,日本的7-11便利店就是采取这种模式新型扩张的。7-11实行有效的区域集中化战略后,所带来的优势及效果非常显著。也有人认为,沃尔玛退出韩国也是在贯彻区域集中化基本战略,更集中于中国市场的发展。
为了实现区域集中化战略,中国零售业开店过程中可以实行“成长型分店+现金流分店”合理搭配的战略布局。在国内市场上稳健经营,以获取稳定现金流为主要目标,提高零售企业本身的抗风险能力,在国际市场上则以成长型分店为主,通过在俄罗斯、印度、越南、巴西等转轨经济国家,大规模开设分店,迅速占领市场,获得较高的市场成长率。家乐福就是这种战略的主要代表之一。在销售潜力巨大的中国、泰国、印度、巴西及阿根廷等市场上,家乐福首先抢滩,并占有制高点,而其在法国、比利时、西班牙及南欧地区的分店具有较强的销售收入且很稳定,两相配合,使家乐福能经受起区域性经济波动,并且具有较强的市场扩张能力。
(三)进入方式: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
成功的本土化是国际化的前提。本土化和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本土化,国际化就无从谈起。本土化竞争程度和竞争优势决定着国际化进程和竞争实力;反之,如果没有国际化理念和标准管理下的产品或服务作支撑,本土化也就失去了根本。一个企业只有拥有了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上有所作为。拥有一套完整的、特色的业态模式、盈利模式、管理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等模式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中国零售企业来说,无论是立足本土,还是走出国门,摸索出一套真正符合自己市场定位的特色经营模式才是最关键的。对于我国零售业跨地区的重组和整合,应首先侧重于本国市场深度和广度的进一步拓展,培养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能力,为进军国际市场积蓄力量。
由于国家之间长期存在的文化、政治和(或)经济的差异,一个公司应该针对本地市场和环境条件调整营销策略(ParkerandTavassoli,2000)。遵循本土化购物和店铺选择行为的店铺业态将能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赢得当地市场需了解当地情况,确定需要进行本地化调整的规模与内容,还要对当地竞争对手的行动与反应做出应变。一般而言,零售业国际化,都有“水土不服”期,企业在进入国外市场前期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法国家乐福、荷兰万客隆、日本伊藤洋华堂进入中国市场,准备工作都在两年以上,花费在500万美元左右。现代管理学理论普遍认为,海外企业最核心的战略就是实现本土化,它的实质是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经营诸方面完全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更好地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抵触情绪,不仅有利于东道国经济安全、增加就业机会和管理变革,并能加速与国际接轨。而且也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零售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有限资源、保持竞争优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