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伙伴选择 模型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技术创新的速度和创新的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企业的技术创新由以渐进性创新为主转变为以技术的非连续性为主的突破性创新。突破性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一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一项投资大、风险高的创新活动,因而必须与之密切相关方面拥有较好资源的组织进行合作。这种合作形式强调通过组织间的利益共享以及风险共担来实现其合作并创造一种共同盈利的合作机制(Win-Win Case)。在这个过程中,伙伴选择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伙伴挑选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成败。伙伴选择的方法可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大类。在定性的方法中,决策人员的主观判断起到一定的作用。定量方法是当今研究的主流方法,Weber C A等人在总结了70多篇与伙伴选择相关的文献基础上,将伙伴选择定量方法大体分为六种,即数学规划法、软计算方法、概率统计法、模糊评价算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多阶段优化方法。本文运用IDEF方法,概括了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伙伴选择的基本步骤,旨在从整体上给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伙伴选择问题一个准确定位,使企业从定性层面上比较全面的了解突破性技术创新伙伴选择问题,为企业成功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科学的依据与方法。
一、IDEF方法描述
IDEF是ICAM(Integrate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集成化计算机辅助制造)DEFinition method的缩写,其基本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人们也简称为集成定义方法(Integration DEFinition method)。
IDEF0是IDEF方法系列中的一种,在描述系统功能及其联系方面具有非常强大的能力。一般来说,系统功能模型包括一组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系统的基本功能单元,它们接受输入信息、占用以及消耗一定的资源、并延续一定的时间,最后将给定的输入信息转变为期望的输出信息,从而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这种基于功能的描述在于说明待研究系统中所需要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从而来确定系统各项功能的逻辑结构以及相互关系。IDEF0的基本内容是面向系统分析以及设计技术的活动模型方法,由一系列图形构成,图形的元素主要是代表功能活动的活动盒子以及与活动盒子相连的箭头,如图1所示。
图1中输入表示为完成该活动所需要的数据;控制表示控制变换的条件或者说是约束;输出表示执行活动时产生的数据;机制表示执行活动的人或设备工具。在多个盒子组成的活动图形里,箭头代表数据约束,而不是代表流。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IDEF模型
我们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过程简单化,大体包括三个阶段:技术识别、技术研发和技术市场化。运用IDEF方法,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进行结构化描述,如图2所示。
1、技术识别。技术识别是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指从概念设想到立项之前的阶段,具体是指从思想的产生到它被通过进行研发或者终止的阶段。
2、技术研发。这个阶段是对创新网络组织中伙伴的选择,主要遵循企业核心能力原则和风险最小化原则。首先运用伙伴选择的优化算法分析潜在伙伴组织的信息,选择满意的合作伙伴,然后根据合作策略、契约管理以及进度计划等机制对合作伙伴加以约束,以便更有效地完成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研发。
3、技术市场化。突破性技术创新是相对于渐进性技术创新而言的,也就是说突破性技术取代现有市场上的主流技术,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突破性技术创新才得以完成。
IDEF0方法使我们明确了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各阶段所依据的原则、采用的优化方法和最终完成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地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研发伙伴选择过程作详细的分析。
三、突破性技术创新研发伙伴选择过程IDEF模型
我们运用IDEF方法,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研发伙伴选择过程进行结构化的描述,如图3所示。
一般来说,伙伴选择过程包括七个基本步骤:核心能力辨识、确定伙伴选择范围、确定标准和目标、最佳合作伙伴、过程建模、流程重组、仿真。突破性技术创新伙伴选择过程也不例外。
1、核心能力辨识。在明确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所需的核心能力之后,必须对盟主自身以及潜在合作伙伴的核心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识别出盟主的核心能力以及潜在伙伴所具备的核心能力。
2、确定伙伴选择范围。依据核心能力原则,在分析盟主自身核心能力以及潜在伙伴组织核心能力的基础上,确定可选择的伙伴组织以及搜集伙伴组织的信息,为进一步选定伙伴组织做好准备。
3、确定标准和目标。依据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建的目的与方式的不同,确定伙伴选择的原则和标准,明确伙伴选择的指标体系以及伙伴选择优化的目标。
4、最佳合作伙伴。这个阶段主要是在总成本核算原则、风险最小化原则以及敏捷性原则的宏观原则的基础上,采用信息合成技术和相关优化方法,对候选伙伴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选出最佳或满意的合作伙伴。
5、过程建模。这个阶段是对确定了的合作伙伴进行业务流程的梳理工作。明确每个合作伙伴承担的业务活动,并对各成员之间合作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
6、流程重组。创新网络体现的是强强联合的原则,具有整合的思想。因此在对各伙伴组织业务流程的梳理当中,需要采用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的方法整合创新网络的业务活动以及各伙伴组织的协调机制,保证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成功实施。
7、计算机仿真优化。计算机仿真优化是利用各种仿真工具对伙伴选择的优化算法和业务流程的整合方法进行的模拟,从而来检验伙伴选择优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现创新网络成员之间合作流程与机制的不足,降低其风险。
四、结论
通过IDEF方法,使我们较清晰地明确了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以及创新过程中研发伙伴选择的基本步骤和相关技术支持,为我们实施突破性技术创新和进行合作伙伴选择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有助于我们全面考虑和把握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以及研发伙伴选择的关键要素。伙伴选择过程所包含的七个基本步骤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定量方法的分析,有的侧重于定性方法的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作者将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研发伙伴选择过程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0YJC630276)及广东药学院人文思政研究项目(RWSZ201215)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Weber C A, Current J R, Benton W C. Vendor Selection Criteria and Method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1(50).
关键词:高校 研究性学习 创新人才
研究性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roject- BasedLearning,又称为探究性学习),是指通过与研究相类似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来了解、接受、理解、记忆和应用人类已有文明以及国家或学校的举办者所规定的内容的认知活动。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研究性学习一般指的是学生以研究性方式,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专业知识,以及形成自我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一系列活动。
教育的生命力是创新,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拔尖型创新人才,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社会前进。所谓创新人才,是指既能继承前人的知识和成果,又能超越前人,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首创精神的人。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比较薄弱,不利于面对将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本文以研究性学习为平台进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良好的创新氛围能够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环境支持,因此应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第一,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管理,从自身需求出发改善教学环境,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型和创造性。第二,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工作室、实验室等各种激发学生创新灵感的高校软硬件环境资源。第三,应鼓励学生开阔视野、走出校门,参加各种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第四,要高度重视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实验教学的模式和内容进行改革,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和研究性实验,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构建研究性学习体系,培养创新人才
研究性学习体现了自主性、综合性、社会性、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点是构建科学的研究性学习体系。首先,教师的观念和角色要发生转变,应从传统的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集知识传授者、过程组织者、促进者、辅导者和开发者集一身的多种角色。其次,从课题的选择和设置进入研究性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要确定具体的课题内容和要求,课题的设计应从学生的现有的基础出发、具有开放性和实验性、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还应该涵盖学生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第三,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创建课题小组,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比起单独做研究,团队协作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实施方式是:在深入分析课题的基础上,对同一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学生,以三到五人为一组形成课题小组,确定课题负责人,进行具体任务分工,安排整体时间进度。然后定期进行阶段性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及布置下一阶段任务,以合-分、分-合的模式循环往复推进课题,直到课题最终完成。最后,要定制有效的研究性学习效果评价标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的学习方式,学习的过程往往比结果更为重要,因此评价标准应从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入手,反应研究的整个过程。具体方案应由教师、学生个人和研究小组共同定制,这样学生可以按照评价标准有目的的进行研究性学习,更能发挥学习的功能和作用。
三、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思维活跃性,使学生勇于思考、会思考及科学地思考。一般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创造性思维:
1.引导学生使用发散思维的方式进行思考。发散思维就是“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的思维”,其特征是“思路不为习惯禁锢,而是能够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在做具体的课题或项目时,首先引导学生对同一事物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认清事物的本质,然后从不同的方向去扩展思维,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求得多种设想、观点或答案,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属于最高级思维。因为有想象力,我们才能创造发明,发现新的事物定理。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在学习时应引导学生多看、多思考,培养学生在旧的内容里发现新的形式,或者使旧的内容能重新复活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使用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有利于防止思想僵化,拓展思路,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以往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运用逆向思维,倒过来思考,从结论往回推,往往能得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四、形成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的研究性学习考核评价标准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对知识技能的运用以及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的经验,因此,应改变现有的单一的“一考定全局”的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全程性的评价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总结,这样才能营造使学生积极进取的创新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下面是笔者所在单位“设计原理”课程的考核评价标准,以作参考。
五、结论
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且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调动高校教师教学及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高校的教学管理应与国家的创新体系相配合,从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出发,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探索精神与求真求实精神,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陈姿屹(1981-),女,重庆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科员,硕士,主要从事管理学研究,(E-mail) 。
摘要:21世纪以来,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研究质量。为此,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判断研究成果的价值和质量,鼓励高质量成果产出,进而引导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文中以《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为指导思想,以定性和定量评价、分类评价为评价原则,以创新性、科学性和社会性为评价标准,构建以质量为导向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框架。
关键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标准;评价框架
中图分类号:G64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1-0157-05
21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快发展,各类研究成果数量增速迅猛。与此同时,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低水平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理论脱离实际比较普遍,应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不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条件保障也不能适应哲学社会科学快速发展的需要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不再是经费问题,更多的是研究质量的问题。在2006年6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简称《质量意见》)中突出强调了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判断研究成果的价值和质量,以此鼓励高质量成果产出,进而引导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客观地评价哲学社科研究成果,对当下中国社会科学的持续发展,乃至学术生态的演进,具有“指示器”和“风向标”的意义[1]。 2011年11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简称《评价意见》)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为:(1)注重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质量评价导向有待进一步强化;(2)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分类评价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3)科学合理、诚信公正的评价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4)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的评价方法亟待根
本扭转。 《评价意见》中强调要“切实强化评价的质量意识,牢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正确把握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将创新和质量导向贯穿于科研评价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因此,围绕质量标准进一步改进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工作,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文中以教育部出台的两个意见为指导思想,对社科评价问题进行探讨。
一、 以质量为导向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原则
哲学社科研究成果是人类从各个不同角度对自身、社会及自然的理性思考,其研究成果多是以社会现象、社会规律、社会实践价值和意义的判断和评价形式而存在,相比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表现出其内在的广泛性、复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等特点,因此,以质量为导向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原则应充分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研究成果价值进行客观的评价,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一)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根据《评价意见》,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评价的复杂性,准确把握评价对象的不同特点,合理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增强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信力。国内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的评价方法有两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其表现形式分别为引文分析法和同行专家评价法。
引文分析法主要是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方法,把学术成果发表和出版的等次、被转载和引用的频度、获奖情况、社会反应等作为成果质量的重要指标。引文分析法“易于操作和实施,作为成果评价的一种初级形态和补充手段,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曾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但该评价方法存在的缺陷不利于社会科学学术的发展:其一,强调研究成果的量化指标,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灵活性和多元性特点不相符;其二,某些社科成果在短时间内难以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该类成果的引用率自然很低,但并不能说明其学术价值就低[2]。
同行专家评价由同一个学科领域或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涉及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性质上的非量化的价值评价。其特点是“基于研究成果本身的内容,尤其从创新性、原创性、科学性、系统性等维度进行把握判断,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数据,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学术成果质量高低的核心指标”[3]。同行专家评价在中国还是一项很不成熟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法,在评价过程中缺乏公认的评价标准而易于形式化。首先,评价的主观因素。同行评价更多是依据个人的经验,同行评价专家的视野、偏好、能力等主观因素对定性评价的实际效果有着潜在的制约作用。其次,评价的保守因素。具有创新性的前沿性研究往往具有打破传统学术思维的特征,很可能得不到局限于常规思维的评价专家的理解和认同。第三,以学科为基础的同行界定。以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为基础产生的研究成果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在评价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非共识”现象,导致不公正对待。
《质量意见》中指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既要有数量、规模指标,更要有质量指标。当前尤其要强调质量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要扭转重数量轻质量的现状,改变简单以数量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做法。因此,以质量为导向的哲学社科研究成果评价应将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在面对复杂评论对象和评价问题时,给予综合的考察和评估。
(二)分类评价
不同类型的研究活动和不同形式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不能笼统用某种评价标准去评价不同的研究成果。《质量意见》中指出:“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国际性与民族性、继承积累与自主创新的统一。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具体学科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切合实际的评价尺度,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不同成果形式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方式进行评价。”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按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基础研究主要以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新证据等原创性的成果为目标,其效应是隐性的、间接的。应用研究则是基础研究成果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延伸,是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产生具有
切实社会效益的技术、方法、措施,因此,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基础研究应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研究成果要在思想理论上有所创新,传承文明上有所贡献,学科建设上有所推动,以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为主要尺度。应用对策研究应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研究成果要在提升国民素质上有所作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上的支持,注重其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不同的研究成果,应根据其各自特点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方式进行评价。
二、建立促进高质量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
《质量意见》和《评价意见》中均强调要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切实推进理论与实际结合,把是否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使用新资料、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形成新对策等作为衡量研究成果质量高低的主要内容。基于此指导思想,笔者在查阅诸多文献之后,总结了以下几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评价标准。
(一)创新性
创新是科研的生命,只有创新才能在科研成果中总结出新的经验、规律,探索新的思路、方法,建立新的理论、学说,提出新的方案、对策,为新的实践及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质量意见》中亦指出,创新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创新程度是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高低的核心要素。因此,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时,首要原则是要考虑其创新性,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数据,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高低的主要内容。
创新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选题方面有创新;(2)开拓材料范围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扩大认识对象的范围;(3)修正前人错误的或不完全正确、不全面的认识;(4)提出科学发展阶段同步的新见解;(5)技术手段、研究方法有创新;(6)革新著述方式[2]。无论是对基础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或积累,还是对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创新主要体现在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视角等方面,因此,在对科研成果的价值进行评价时,首先要考虑其基本的创新性[4] 。
(二)科学性
哲学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而具有自身的研究特点和规律,其学科特性注重基础知识传承、资料积累。这使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项目周期、成果产出皆具有长期性特点,因此,其评价标准必须具备科学性,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规律。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个体性的特点,如音乐、美术、体育和新闻学等,因此,应根据其研究规律,制定出具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色的科学评价方法。
(三)社会性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一定要有自身的社会现实意义。“只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科学成果才能被人们理解、接收、掌握、应用,才能有生命力。”[5]也就是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不仅要体现其在学术领域的价值,而且更应强调社会科学成果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结合。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应注入社会视野元素,在更宽广的领域“将社会科学发展目标与国家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对国家亟需研究和解决的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能够提出独创性的见解或可操作性的建议”[6]。
三、 建立基于质量标准的哲学社科研究成果评价框架
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客观反映出成果的真实价值。武汉理工大学李志平认为,社科成果就好比产品,引文分析法和同行专家评议法只是从生产者角度对产品价值分别进行技术层面和主观层面的评价,其评价结果“可以近似看作是整个生产领域的学术价值”,然而,“从客观上讲,社科成果的价值是体现在需求方面和社会使用后的价值增加”[7] 。基于这一观点,李志平提出了社科成果四维评价方法。 该评价方法巧妙地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起来,并融入社会价值评价,使得评价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
如前所述,高校社科成果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根据其研究性质的不同,评价的侧重点也有差别。基于之前总结的研究成果质量评价标准,结合社科成果四维评价方法,文中按照对社科成果分类评价的基本要求,建立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框架。
(一) 基础研究成果评价框架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成果的首要任务是探索人类社会现象的发展规律,为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提供理论和方法。“基础研究成果耗时耗力多,对学科发展贡献和价值较大,创新性、科学性是最主要的价值体现。”[8]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模型框架如图1所示。
该框架图由4个维度组成:同行评议、引文分析、货币价值和效益价值。同行评议和引文分析维度是通过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价值评价。同行评议维度基本上沿用同行评议法的思想,根据基础研究成果的性质,把成果是否具有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等创新性要素,是否体现哲学社科学科特色作为评价的标准内容。引文分析所体现的价值是从定量的角度,通过引文深度、引文广度和创新学科三部分衡量成果的价值。“引文深度是指本学科的引文次数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引文广度是指非本学科的引文次数所体现出来的价值,然后将创立新学科的价值单独拿出来作为一项。”[7]
货币价值和效益价值维度体现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需求价值。货币价值来自学校、政府等定向性很强的货币资助,虽然投入的货币金额和社科成果的产出并无很明显的因果关系,但从某种程度上讲,“既然一方可以出这么多的货币,货币数量至少可以反映社科成果的价值”[7]。基础研究成果往往极具理论性,对高校学科体系和科学理论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而,其货币价值主要体现在学校自主科研和政府财政经费资助上。效益价值是社科研究成果的产出效益,基础研究成果的效益价值主要表现在学生新增收益和学校新增收益等方面,这也充分体现了基础研究对高校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
(二) 应用研究成果评价框架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主要反映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生产切实社会效益的技术、方法、措施为目标。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模型框架如图2所示。
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维度与基础研究成果评价相同,也是由同行评议、引文分析、货币价值和效益价值组成。不同之处在于,同行评价的内容包括政府采纳、社会反响、技术专利、措施方法等实际应用型要素。应用研究成果的价值一般通过成果转化并服务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来体现,其效益价值表现为政府新增收益、企业新增收益、其他新增收益等,其货币价值也主要来自政府拨付、企事业资助和社会团体赞助等。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四维综合评价模型体现了定性与定量评议相结合的思想,并将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融合,充分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创新性、科学性和社会性。根据分类评价的原则,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按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别分别建立评价模型,强调了不同类别的研究成果应侧重的评价要素,分类评价更加符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原则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改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分类实施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7-119.
[2]沈壮海,等.论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应有趋向[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3):12-15.
[3] 王婷,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方法的现状与趋势[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37.
[4] 李存娜.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问题与反思[J].学术界,2004(3):154-167.
[5] 张书晔,等.论学术腐败治理与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的完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09-114.
[6] 崔旭,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3):34-41.
[7] 李志平.高校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种四维评价方法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4(1):89-91.
[8] 邓曼.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框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10):165-166.
Built an evaluation frame for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product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based on quality perspective
CHEN Zi-yi
(Office of Social Science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P. R. China)
Abstract:
关键词:科学研究;卓越;框架;英国
一、英国研究卓越框架及其目标
研究卓越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REF)是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The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HEFCE)正在开展的用于评价其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项目质量的新行动计划,并将取代之前开展的研究评估活动(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AE)。
REF的目标在于使英国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以动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准持续发展,并为经济的持续繁荣、国民福利、知识的增加与传播作出贡献。具体的目标有: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数据库和各种研究项目的质量;支持和鼓励创新,包括新方法、新领域和交叉学科的工作;进行奖励和鼓励,如为有效地分享、传播和应用各项研究项目的成果,高等教育机构、商业组织和第三方组织之间交流有关观点和研究成员,对将卓越研究的价值传递给经济和社会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奖励;便于更好地管理研究数据库,并促使其可持续发展等。[1]
二、主要工作及其关注重点
(一)评估内容
研究卓越框架的工作内容包括4个方面:一是对英国所有高等教育机构提供权威、综合的卓越研究评级;二是向英国拨款机构提供有关研究资助分配方面的建议;三是向公众和学校提供有用的信息以及关于卓越研究的标准;四是解释高等教育领域内有关研究的公共支出等行为。REF将通过一个专家小组来执行评估活动,专家小组将评估各高等教育机构提交的科学研究项目活动和成果,并作出判断。[2]
不同的学科组成了不同的评估单元(Unit of Assessment,UOAs),而这些评估单元将会由不同的专家小组进行评估。为了简化评估活动并取得更大的一致性,REF作出如下建议:减少UOAs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界限,建立30个UOAs和专家小组,并且要求他们提供评估反馈意见;将主要学科小组的数量减少至4个(广义来说,包括医学和生命科学、物理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艺术和人文等学科);使所有小组尽量采用统一的评估标准和评估过程,它们归属于不同的单元仅仅是因为学科的不同;调整专家小组的构成及其工作方法,以确保他们有能力评价有关的材料,特别是在评估研究成果所产生的影响时,加强对研究成果的使用者的评估。
(二)关注重点
REF特别关注评估研究3个方面的要素,这些要素反映了卓越研究评估研究共有的、重要的特征。它们分别是:研究成果,以确认研究是否属于卓越的研究,其依据是研究的出版物及其质量;研究影响,REF将对一些领域给予重要的、额外的关注,研究者在这些领域内已经开展了卓越的研究,并给经济、社会、公共政策、文化或者大众生活创造了实际收益,促进其质量的改善;研究环境,评估研究者所在的环境如何支持卓越研究的持续开展,以及对研究成果进行有效地传播和应用。
评估小组将会基于一定标准对上述3要素进行逐一评估,评分将会采取四星级的形式,分别是四星(世界领先)、三星(国际上是优秀的)、两星(国际认可)、一星(国内认可),以及未进入等级(低于国内认可的标准)。
三、评估重点
(一)研究成果
评估重点关注研究成果的质量,因为它们是研究的卓越性以及研究影响的直接体现。为了评估研究输出的质量,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明确哪些研究人员以及他们的哪些成果可以作为评估的对象。只要研究者在评估期间开展了高质量的研究,REF鼓励高等教育机构提名任何一名合格教师,同时也鼓励高等教育机构提交各种形式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评估的标准是原创性、严谨性和重要性(重要性的界定标准包括在学术界产生影响,或者是在学术界之外获得了直接或间接的应用)。评估的形式是专家评议,基于卓越的、国际性的标准来评估研究成果;为减少评估小组的工作量,建议每一位教师提交的研究成果数量不超过3篇(RAE要求不超过4篇);一些评估小组也将会使用引用率等有关信息对相关的研究成果作出评估。
在研究成果的评估中如何使用有关引用率的信息?其一,能够获得大量的资料引用率信息的评估小组会使用这些信息,如医药、科学和工程等学科小组会这样做,但是艺术、人文以及许多其他学科小组不会这样做;其二,REF将向有关的评估小组提供资料的引用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研究成果被引用的次数,以及关于较高引用率的标准;其三,这些评估小组将会使用引用信息来明确和补充他们关于研究成果的评估结论;其四,将出台一些指导文件,涉及仅仅使用引用率的局限性以及如何避免这些局限。因此,评估小组将不仅仅依据引用信息对研究成果的质量做出判断,同时还会参考专家的主观判断。所有提交的研究成果不论是否提供有关引用的信息,都会得到公正的对待。
高等学校是重要的知识中心,高等教育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功能,是高等教育迎接未来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我国确立了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大学的教学与科研中心地位,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能力逐步得到增强。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的任务更加艰巨。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和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速科学发展:高等学校的基础创新
基础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优势,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等学校是发展科学的基础性创新的主体。如果说基础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那么,高等学校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提高基础创新的能力,加速科学发展,应当是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
1.坚持把基础研究放在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并不断予以加强。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强弱、创新能力的高低和创新后劲的大小,从根本上决定于该国的基础研究能力的大小和基础性创新能力的强弱。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中的基础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国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我国,无论从高等教育本身还是从整个国家来说,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特别是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切实重视并加强基础研究在高等学校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基础研究和高等学校的特点与任务,把基础研究与学科建设、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基础研究不同于应用与开发研究,它追求的不是近期或短期效应,而是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并不求眼前功利的努力探索。研究者必须具有甘受寂寞、孜孜以求的精神。基础研究具有投放多、风险大、见效慢和效益长的特点,国家必须予充分的投入和大力的支持。高等学校具备学科齐、基础厚、队伍强和设备全等有利条件,开展基础研究得天独厚。同时,高等学校又是开展教学、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机构,基础研究有助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应当也必须与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使科技的创新与培养创新人才统一起来。
3.加强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尽管就一所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大学而言,相对基础研究力量比较齐也比较强,但是,从各个学科研究的力量,从与国外竞争和占领科学前沿与研究制高点来看,1000多所高等学校各自为战,不仅造成科研力量分散和科研活动的重复与科研资源的浪费,而且,难以形成绝对优势,难以实现重点课题的突破。所以,国家应继续并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及各类基地、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的功能,鼓励、扶持并重点支持高等学校之间科研力量的合作以及学科之间的配合,联合进行重大科研课题的攻关。
4.加强高等学校基础研究队伍建设,不断健全科研体制,改善科研条件。高等学校基础创新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基础科研队伍的建设。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实施的各种引进人才的举措,已经和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科研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已经基本改变,学术梯队和学科带头人基本形成。但是,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力量还比较弱,整体实力有待加强。要维持并不断提高研究队伍的水平,满足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基础研究队伍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与队伍建设密切相关的是有关科研体制的建设。高等学校要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真正使人才化为创新优势。制度的建设和机制的健全是发挥人才优势的关键。通过体制的建设,不仅在物质和生活待遇上满足基础研究人才的需要,而且在研究的环境、学术的氛围上,使他们能够不断上进,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当然,基础条件特别是必要的研究设施和设备的完善也是做好基础创新工作的重要前提。现代基础科学对设施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级、精密、尖端,也越来越昂贵,要实现基础创新上的突破,必须满足这些设施设备的要求。为此,国家和高等学校必须加大对设施设备方面的投入,为科研人员作用的发挥,创造相应的条件。
5.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掌握世界基础研究的最新动态。基础创新作为知识的来源离不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基础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国际创新能力的高低。只有把本国的基础创新能力和水平置于国际创新的大平台上,才能明确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差距。如果说继承和借鉴是创新的重要基础,那么,大胆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则是促进国家基础创新的捷径。所以,我国必须实行积极的开放政策,大力引进和吸收消化世界先进的研究成果,同时,在国际间的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过程中,找出差距,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掌握世界基础研究的新动态,获得充分的信息,借鉴国外研究成功与失败的教训,使自己少走弯路并加快赶超的步伐。国际合作与交流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功能,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有条件也有能力在这方面有大的作为。
二、鼓励研究成果的转化:高等学校的技术创新
科技一体化的趋势使高等学校应用性研究的比重不断加大,技术创新也越来越成为高等学校科研或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学轻术的传统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或技术上的创新,不仅是高等学校科研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比例还比较小,鼓励成果转化、促进技术创新应成为实现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
1.切实把技术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的科研优势是基础性创新,但这并不能否认高等学校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说近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是科学成为高等学校研究和传授的内容,那么,现代技术进入高等学校并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与研究的对象,就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基础特点之一。高等学校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能力增强的基础。所以,无论从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还是从应对未来时代挑战的要求上来看,都需要重视高等学校的技术创新。长期以来,我国学与术的分家和重学轻术的传统,严重束缚了高等学校的技术创新。由于科研成果的评定重学术价值轻应用价值,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重视发表学术论文或致力于学术创新,而无视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尤其不关心成果的开发和利用。这种倾向不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是与应对未来国际竞争的要求相背离的。要完全转变这种状况,必须在观念上和制度上进行改革。要把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在科研成果的鉴定上、职称的评定上,真正使技术创新成果至少与基础研究成果同等对待。#p#分页标题#e#
2.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性技术研究的结合,加速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有机结合,加速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或实现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一体化。首先,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应改变文理工分家的现象,适应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的趋势,促进多学科在多层次上的交叉融合,逐步形成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的学科与专业优势。其次,组织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人员在重大研究领域上的联合攻关,使基础研究成果尽快得以应用,顺利转化为技术成果。
3.鼓励并支持高等学校,选择具有应用前景和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重大高新技术课题开展研究。鼓励选择具有现实经济社会价值的应用性课题开展研究,是促进高等学校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高等学校、地方和中央政府的科研规划应在技术创新项目或课题上予以适当侧重,特别要重视设计和安排那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研究项目或课题,引导高等学校中有条件并实力较强的教师与科研人员关心并致于应用性的技术创新课题的研究。
三、发展高新科技产业:高等学校的开发创新
如果说科学与技术一体化只是反映了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那么,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则既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当今经济发展的趋势。所以,高等教育迎接未来时代的挑战,在科技的创新上还不能局限于技术创新的层面。还必须深入到生产过程之中,进一步开展技术开发上的创新,实现技术成果向生产或产品的转化。
1.鼓励高等学校与社会联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把知识创新转化为生产创新。科技成果不能顺利转化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据估算,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能够签约转化的不到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又大约只占转化成果的30%,所以,实际只有10%的成果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取得较大效益。可见,我国高等学校的开发创新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使科技成果顺利转化为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带动生产创新,形成开发创新优势,确是我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所必须加强的方面。高等学校实现开发创新的重要途径就是与社会各界开展广泛和直接的联合,形成将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成果顺利转让社会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机制。高等学校能通过成果转让,向社会有关部门提供知识与人力上的支持,社会有关部门特别是企业可以向高等学校提供所需要的科研经费,使双方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提倡高等学校创办高新科技产业,直接投身生产第一线。如果说高等学校通过与社会的联合实现开发创新还是间接性的,需要有一个双方磨合的过程,那么,高等学校直接利用自身的科技成果创办高新科技产业,则是实现直接开发性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今高等教育的一个新趋势。未来时代的企业就是科技型的企业,高等学校创办科技型企业具有许多方面的优势。适应未来时展的要求,我国高等学校一方面必须依靠知识创新或科技优势尽快建立更多的科技企业,形成我国的高新科技产业优势,不断扩大规模,增加数量,使之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建设高等学校的科技园区和各类科技企业,遵循经济规律和企业运行的规律,提高经济效益和开发创新的能力,使之真正能成为我国现代新型企业的示范。高等学校科技企业规模的扩大与质量的提高,必将为推动我国科技产业化的整体进程和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发展跨越与综合国力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从1996年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设立教学研究项目专项,平均每年支持30项左右的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自教学研究项目设立以来,学校就配套建立教学研究项目管理机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逐渐形成完备的教学研究项目管理体系。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制度、立项机制、过程管理、验收机制、评奖与推广机制等。
二、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实践
按照管理流程,教研项目管理可以分为立项前、立项、研究过程、结项、推广(包括评奖)五个过程。
(一)完善管理办法,加强立项指导立项前的工作与管理主要包括
制定和立项指南、设计立项表格、制定和完善教研项目管理办法等。此过程是教学研究项目管理体系的基础,任务是确立整个管理流程的制度法规。
1.制定并完善项目管理办法
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是整个教研项目管理流程的根本依据,应当包括:实施教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项目申报标准、项目申报程序、立项、过程监督和检查、经费管理、结题验收、评奖与成果转化等内容。
2.合理设计立项申请表格
立项申请表是收集项目申报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评审专家立项审批的主要参考依据。立项申请表应当包括:选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背景或国内外研究现状、项目特色及创新点、研究技术路线、项目主要参与人员介绍、课题组所开展课题相关研究情况等信息。
3.制定评审标准
评审标准是项目申请、评审、立项的重要依据。好的评审标准既有学术价值、实用价值的相关要求,又有满足时代所需的创新要求。基本上每年都会根据轻重缓急和实际需要,更新评审标准。
4.立项指南
本科教学研究项目的目的是为了鼓励教师主动参与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终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立项指南应充分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根据国家教学改革的指示,充分考虑时代所需和学校需求,从学校实际出发,挖掘教学难点和热点,引导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严格立项评审,保障项目质量
立项评审主要发挥项目管理人员和评审专家的作用。一方面,项目管理人员按照项目审批制度,监管和运行立项评审程序;另一方面,评审专家公正审查、严格把控,确保立项质量。
1.充分发挥评审专家作用
评审专家根据项目的可行性、创新点、主要技术路线以及课题的相关研究情况,对申请项目进行科学判断。必要时,评审专家可提出相关问题,由申请人答辩。如此,确保项目立项的公平与质量。
2.推行立项评审监督机制
为实现立项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在专家匿名评审制度的基础上,推行立项评审监督机制(包括立项公示制度和立项申诉制度)。
3.完善项目立项制度。学校为完善教研项目立项,制定并推行多项制度。
(三)加强过程管理,提升研究水平
加强教研项目的过程管理,能够有效保证教研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过程是整个项目研究最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实践证明,过程监管力度与教学成果质量成正向关系。
1.项目管理平台全程监督管理
项目自立项后,即在项目管理平台备案,设立专属的项目管理数据库,记录项目相关的所有信息,包括项目立项申请书、成员信息、研究计划、经费使用情况、研究成果、项目变动等情况。管理平台严格按照项目研究计划执行监督考察。同时,教研辅助人员随时关注项目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尽力提供协助。
2.项目开题指导
项目立项后,学校组织专门的项目开题报告会,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听取项目负责人汇报并评议与指导,明确项目的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和目标,确定最终的研究方案。
3.项目检查制度
除项目管理平台的全程跟踪管理和中期检查之外,设立每学期的常规性检查,包括实地考察和审查阶段成果报告两种形式。主要手段为:
(1)组织督导专家,根据项目组提交的“教学研究项目进度表”,参照项目研究计划进行审查。对取得阶段成果、按照计划进行的给予鼓励;对未提供阶段教学成果且没明显进展的项目提出意见。
(2)组织各项目负责人进行见面交流会,分享、探讨项目的研究情况。主要目的是为了开拓思路、经验交流和互相激励。活动形式为:第一步,各项目负责人就项目进展作总结报告或项目阶段性成果报告;第二步,经验交流。对项目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开放式交流,助推项目进展。
(四)重视结题验收,促进评奖与推广
1.严把项目验收质量关
学校制定不同等级的评审和鉴定标准,组织验收评审专家,召开项目验收会。评审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给出指导意见。同时,课题验收结果将与其他课题申报条件挂钩,对优秀课题项目负责人还会给予破格政策。
2.加强教学研究成果评奖工作
建立健全本科教学研究成果评奖制度,推进校级、北京市级、国家级三层申请与评奖工作,主力打造校级教学研究成果评奖,搭建“奖励—推广—项目研究”(创新—实践—创新)的良性循环教研机制,服务优秀创新成果的实践与推广。
3.大力推广和应用研究成果
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是本科教学研究项目建设的重要目的。只有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去,才能检验出教学方法改革的优劣,才能判定成果是否适合时代所需和是否适合广泛推广。
三、核心管理经验总结
(一)项目专家库组建
本科教学研究项目专家库,聘请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教研人员、离退休教师等兼任,主要负责项目评选、开题、过程检查、验收等工作的评议与指导。选用专家时采用关联人回避制度,分为固定和不固定两种席位,一般由5人构成,分别是:校内、校外相关领域专家各2名,校内教研专家1名。校内评议专家(3人)一般为固定席位,从项目开题至结题,全程跟踪评议、指导管理。
(二)成果导向式经费资助
本科教学研究项目经费与项目研究成果公开发表的刊物级别存在着直接关联关系。建立起以经费管理促进教育教学研究的机制。
(三)重视成果推广
学校针对项目成果的应用与推广,研究制定了多项奖励、扶持、配套等制度,从鼓励、支持、激励等多方面调动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的积极性,营造“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环境,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四、完善高校教学研究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项目管理制度
推行“依法治项”健全完善项目管理制度是改进项目管理的第一步,而保障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是制度健全的重要特征。关于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我们可以仿效我国“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体现在项目管理上,可以转化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评审、全员守法。”
1.科学立法
所谓科学立法,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将教学研究项目从立项到鉴定与推广全过程的相关规定都涵盖到“法”之中,特别是涉及到立项、过程管理、专家评审、鉴定与推广等关键环节的相关细节,做到“有法可依”。
2.严格执法
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所约定的对象不仅是项目研究人员,还有项目管理人员和评审专家。它要求:(1)项目研究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项目执行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研究;(2)项目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办法规定的职责协助项目推进,做好服务和监察工作;(3)评审专家必须严格按照办法规定的职责公正考核项目立项与进行成果鉴定等工作。“严格执法”要求所有项目相关的参与人员必须“有法必依”。
3.公正评审
公正评审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强调评审专家和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包括项目立项、过程监管和结题等事宜,主要针对项目研究人员;二是对评审专家和项目管理人员的监督与问责,主要针对评审专家和项目管理人员。
4.全员守法
教学研究是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的源泉,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高校教研项目管理是推动教学研究的重要动力,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凝聚合力,才能更好发挥教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培养和树立起所有项目参与人员严格守法的理念,形成齐心合力、求实严谨、拼搏创新的学研风气。
(二)进一步加强立项审批、过程管理和成果鉴定与推广
1.加强立项审批
教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项目立项应侧重于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时代难题。所以,教学研究项目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较强的可行性和符合时代所需的实践性。
2.加强过程管理
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和发挥项目研究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和评审专家的合力。一是教务处和各学院项目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工作,在教研项目管理的五个过程中,即立项前、立项、过程管理、结项与推广,增强参与意识和质量意识。二是教研项目管理实行项目负责人制,由项目负责人对整个项目研究与管理负主要责任,由此倒逼项目负责人强化项目研究与管理,从而加强项目研究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三是实施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如评审小组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通过的给予划拨第二批经费;未通过者,不予划拨第二批经费,并责令限期整改,再次进行审查,如多次审查不通过,则要求说明原因,并根据原因采取相关处罚措施。
3.加强成果鉴定、评奖与推广
教学科研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研成果必须转化成现实的“教育力”,才能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动力。对此,应当及时组织成果鉴定与成果分类登记,积极协助各类评奖,加大成果校内奖励力度,并注重调动成果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采取成果推广、应用及获奖与收入挂钩等激励举措,全面调动项目研究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加强跨校与跨领域合作鼓励、支持
项目研究跨校与跨领域合作,即立足本校,联合外校和外企一起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充分拓展教育研究的视野,促进教育改革的创新和成果的推广。
五、结语
因为精神产品的抽象性和受众要求的无限性,精神产品创新提高的难度不仅很大,而且有时面对创新成果还会无所适从,莫衷一是。另一个群体,即媒体所谓的智库,适时参与进来进行协商,无疑是一条达到双赢的有效途径。
笔者近年来参与了数家平面媒体的改版策划与业务培训,作为比较独立的所谓智库的一员,在这里把其中的一些体会和建言写下来,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1.应该以开放式办报的胸怀广纳智库成员。
智库既然是一个“库”,就需要一个相当规模的群体参与。在这个群体里,成员来源尽可能广泛些,再广泛些。即使这个成员学历不高,对大众传播知识知之甚少,但是只要他热爱传媒事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就也应该作为一个代表吸收进来。因为智库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也应该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生态群落”。这是智库进行高效能工作的前提。
据笔者观察,很多媒体在选择智库成员时,成分比较单调,要么过分看重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理论性,要么过分强调新闻业界的经验性。如何平衡智库构成,使它有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配置比例,媒体应该作为一个严谨课题慎重研究和对待。
2.与智库成员的沟通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既然是智库,理应承担咨询与预警的责任。媒体与智库达成双向互动无疑是合作的最佳模式。作为媒体,主动积极地经常与智库沟通,获得有益的提示,防患于未然,这也是媒体应有的一种姿态。保持这种姿态体现了媒体对待事业的气度与胸怀。作为智库成员,珍惜媒体给予的这份荣誉与看重,方能彰显中国传媒智库的高贵与大气。
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媒体对待自己的智库不够尊重。当媒体危机重重的时候才想起了这个群体,或者平常对于智库的善意提醒态度傲慢不以为然等等。不论智库建议的质量如何,都给予足够的重视才是传媒应有的态度。
5.珍惜智库劳动成果,对研究结论不轻易否定。
一般来说,智库成员对媒体赋予的特定研究课题都能够高度重视。他们为完成任务往往要进行大量繁复的调查和数据取证,在此之上还要进行理论升华和结论完成。我们不能说这样的研究结论一定周密详妥,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一定不乏真知灼见。
对于智库的研究成果不加认真考察一味全盘接受,肯定不妥,但是对于研究成果漠然视之,尤其对于自己不能接受的观点没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笼而统之地进行否定,不仅损害了智库的价值,而且还会影响智库未来的工作情绪。
4.传媒决策层对智库成果的研究要体现民主与集中的工作原则与方法。
传媒决策层把智库研究成果拿到本系统一定层面上进行讨论,这符合现代管理的民主化要求。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系统内元素往往受到系统本身的制约,不容易超越系统本身,对新事物的判定往往停留在过往的认识水平上,很难达到新生事物的本质要求。因此,本系统人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就非常危险了。还需要指出的是,在讨论中谨防多数人挟持“真理”的现象,即本系统多数人对智库正确性的认识不认同。这时候,最高决策层能够超越一般性认识,以非凡的勇气果敢决策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传媒的习惯性认识有时非常顽固,因为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这样的人群往往又占据了传媒的大多数,因此,在传媒创新改造中必须提防过分民主对媒体的伤害。
5.传媒实施智库成果应该吸纳成果完成人进行前期指导。
一项研究成果是研究者心血的结晶,他对自己的研究最有发言权。一些媒体在没有充分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匆匆忙忙去组织实施。一旦执行不到位,往往又会对研究成果产生怀疑。其实,问题的关键不是成果出了问题,而是传媒人对研究成果没有真正领会,或者是因为本身的业务素质制约了其难以领会精神实质。因此,项目完成人的适时“在场”就尤为必要了。
项目完成人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指导,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传媒也必须认识到,纸面的成果还只是整个工程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也需要项目完成人的通力合作。
6.现代传媒对智库的应用不能仅停留在“实用”阶段,应该进入形而上学阶段。
用智库解决传媒当下一些棘手的问题无疑是无可厚非的。但时代在发展,传媒也要进步。传媒在发展中就会有形形的问题出现,发展的“瓶颈”如果解决不好,随时都会遭遇毁灭性的打击。遇到问题的时候邀请智库成员进行“会诊”,风平浪静的时候把智库搁置一边,这种态度都是过于急功近利的表现。
一、正确把握“为”与“位”的关系,努力实现研究工作有作为与政研部门有地位相统一
政研部门没有财权、事权,不是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只是调研部门、参谋部门。政研部门要体现自身的价值、提升自身的地位,首先要在研究工作方面有所作为。事实表明,研究工作没作为,政研部门没有地位;研究工作小作为,政研部门小有地位;研究工作大作为,政研部门大有地位。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勇于有为、力争有位”的理念,以研究工作有作为来实现政研部门有地位,以政研部门地位的提高力求政研工作有更大的作为。
政研部门是党委的思想库、智囊团和参谋部,具有历史形成的“党委的谋士”的独特优势和重要地位。相对于其他单位,政研部门对党委工作思路和领导意图比较了解,又没有部门利益牵扯,相对比较超脱,可以站在全局高度,拿出客观、真实、可信的研究成果,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同时,政研部门的研究力量比较雄厚,研究网络比较健全,研究基础比较扎实。这些都是政研部门的独特优势,完全可以在研究工作方面大有作为。
二、正确把握“远”与“近”的关系,努力实现研究战略性问题与研究紧迫性问题共推进
所谓“远”,就是要研究涉及全局的事关长远的战略性问题;所谓“近”,就是要研究近一个时期当务之要的紧迫性问题。加强研究工作,每年既要研究一些涉及全局的战略性问题,为党委把握方向、制定战略提供服务;又要高度关注不同阶段亟待研究的紧迫性问题,为党委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出谋划策,从而做到“远”“近”结合、统筹兼顾,不断提高研究工作的实效性。
要着眼长远,深入研究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从宏观战略层面思考问题,谋划工作,选择那些能够把握未来发展方向、洞察事物发展规律、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开展调查研究,为党委提供富有价值的决策依据和对策建议。要着力当前,认真研究不同阶段的紧迫性问题。高度关注不同阶段党委的中心工作,选择那些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紧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多反映情况,多研究问题,多提供建议,为党委掌握情况、作出决策、指导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三、正确把握“前”与“后”的关系,努力实现决策前服务与决策后服务相协调
政策研究是为党委制定决策和决策实施服务的。所谓“前”,就是围绕制定决策超前研究、出谋划策;所谓“后”,就是围绕决策实施跟踪研究、建言献策。研究工作不仅要为党委制定决策提供服务,而且要为党委实施决策当好参谋,真正使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做好决策前的研究服务,是长期以来政研工作的重点。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委工作大局,超前思考、深入研究、主动献策,做到研究在作出决策之前。做好决策后的研究服务,是今后政研工作新的重点领域。要围绕党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进行跟踪研究,了解贯彻落实的情况,总结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分析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提出推动决策落实的意见和建议。
四、正确把握“热”与“冷”的关系,努力实现研究显性问题与研究潜性问题同加强
所谓“热”,就是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所谓“冷”,就是处于萌芽状态、正在发展之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我们既要研究领导正在关注的显性问题,又要研究需要领导关注的潜性问题,切实做到“热”“冷”兼顾,“冷”“热”适度。
研究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就要高度关注领导的新思路,把握领导的关注点,使研究工作与领导所思所虑所谋同频共振、实现有效对接,深入实际进行调研,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策,为领导排忧解难。
研究苗头性、倾向性和潜在性问题,就要勤于观察形势,善于见微知著,敏于以小见大,侧重研究党委想抓还没有抓的问题,研究现在没有抓但下一步必须抓的问题,研究那些可能出现尤其是将要出现的问题,切实增强研究工作的预见性。哲学告诉我们,矛盾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今天的“冷”,也许就是明天的“热”。加强对“冷”问题的研究,是研究工作的价值所在,也是研究水平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注意在这方面下功夫。比如产业融合发展问题。产业融合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包括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和品牌经营两端延伸,高新技术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一二三产业相互交融。我们要重视围绕像产业融合发展这样一些重要问题,开展超前性的研究。
五、正确把握“研”与“用”的关系,努力实现研究成果与转化成果相融合
所谓“研”,就是深入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所谓“用”,就是充分运用和有效转化研究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讲,政策研究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对策性应用研究。因此,我们不仅要争取多出研究成果,出好的研究成果,更要重视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把研究与转化融合起来,使更多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
围绕决策、精心选题,是转化研究成果的根本前提。在选题时,必须围绕需要决策的问题确定课题、开展研究,做到确定课题想决策,调查研究为决策,研究成果变决策。党委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决策什么问题,我们就围绕什么问题开展研究。
深入研究、提升质量,是转化研究成果的关键环节。研究报告再长,如果缺乏思想性、针对性、操作性,那是一叠废纸;研究成果再多,如果没有精品力作,转化也会成为问题。提高研究成果质量,重要的是要自我加压。党委政研部门是直接为党委服务的调查研究机构和决策参谋机构,应该代表当地的最高研究水平。要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满足于过得去,要力求过得硬,不能满足于一般化,要力求高水平,使研究成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检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提高研究成果质量,关键是要健全制度。要建立健全课题个人负责制度、集体研究讨论制度、领导把关制度、研究成果定期考评制度,努力为研究工作多创精品提供保证。
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是转化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研究成果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渠道,研究成果的被认识被接受也需要有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创新载体、搭建平台,畅通研究成果的上传渠道,使之更多地进入领导视野,进入更多领导的视野,引起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为研究成果的转化创造有利的条件。
起草党委文稿、拟订政策文件,是转化研究成果的便捷路径。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通过起草领导讲话、拟订政策文件、提供政研信息等途径,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比如,在调研中掌握的新情况、新问题,可以通过政研信息报送党委政府,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在调研中发现的新典型、新经验、新思想,可以通过起草领导讲话和会议报告,获得领导的认同和肯定;在研究中形成的新思路、新举措,可以通过拟订政策文件,转化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用以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只有高效地运用和转化研究成果,我们的研究工作才更有价值、更有地位。
六、正确把握“新”与“旧”的关系,努力实现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同运用
这里的“旧”,主要是指座谈会、走访调查、实地考察和蹲点调查等传统调研方法;这里的“新”,主要是指统计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现代调研手段。做好研究工作,必须把传统方法和现代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研究工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要坚持优良传统,做到“老方法不能丢”。基础理论性研究也许可以在书斋里进行,但政策研究工作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古人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我们要运用座谈会、走访调查、实地考察和蹲点调查等方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及时了解上层机关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对策。当然,“身入”的同时必须做到“心入”,要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成果回来。
要坚持与时俱进,做到“新手段不能少”。要积极使用统计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现代方法,提高调查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为调研乃至决策提供快捷、全面、翔实的信息资料;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规划与优选、预测与评价、计算机仿真等方法,对己掌握的调查材料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系统研究。只有把传统调研方法和现代调研手段结合起来,才能增强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和研究成果的质量。
七、正确把握“专”与“博”的关系,努力实现一专与多能相结合
“博”,指的是博学多才、博采众长;“专”,指的是有专业、有专长。“博”是“专”的基础,“专”是“博”的目的。我们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努力做到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工作者。
做到“专”,就要强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切实增强履行本职岗位的本领,努力成为研究某个领域的行家、专家和名家。
做到“博”,就要牢记“非博学无以广才,非广才无以大用”的道理,坚持兼收并蓄、触类旁通,学贯中西、博采众长,努力成为具有广博的学识素养、丰富的知识储备、全面的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做到“专”“博”相结合,根本途径是加强学习。我们要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要求、工作需求和精神追求,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学习做好本职工作需要的各方面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自觉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努力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
八、正确把握“内”与“外”的关系,努力实现自身研究力量与社会研究力量齐调动
有人从创业能力的构成因素入手,认为主要包括机会能力、领导能力、风险承受能力;有人从形成因素入手,分析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有: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创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因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影响、创业教育水平的影响)、学生自身素质因素。还有人从构成与形成两方面入手,认为影响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创业特质(个人性格中符合创业需要的特质)、技能层面(商业意识及如何建立和经营企业的能力)、动机层面(创业精神和属性)、环境层面(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家庭层面(包括家庭支持、经济条件等)。
分析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我们首先得从“创业能力”这个词的意义出发,“创业能力”作为一种“能力”,必定由很多子能力组成,这些子能力影响着“创业能力”;而“能力”的形成必定是由一些因素的影响组成的。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创业能力影响因素必须从纵横两个维度去研究它的影响因素:一是构成影响因素部分,二是培养形成影响因素部分,而培养形成影响因素又会影响构成影响因素;构成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创新能力、领导管理能力、风险承受能力、机会能力等;而培养形成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个体因素等。
二、职业能力的影响因素
职业能力是在工作行为中的具体体现的能力。职业能力是一个人进入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其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必要能力,国内学者也把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影响因素作为研究的热点,通过对目前国内学者关于职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可以看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第一类是职业二维论。认为职业能力的影响因主要包括基本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当然还有主要以陈宇、吴晓义、胡伟等为代表的研究成果的职业三维论,他们的研究也是基于职业二维论,只是把综合职业能力折分为职业特定能力和核心能力两个因素。
国内学者关于职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的研究成果较多,总结分析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在职业能力影响因素中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是被广泛认可的职业能力的影响因素。但是各学者对于职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的角度单一,并不全面。
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来构建职业能力影响因素的模型,其模型的影响因素由纵横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构成影响因素部分,二是培养形成影响因素部分,而培养形成影响因素又会影响构成影响因素;职业能力影响因素的构成影响因素主要有: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职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培养形成影响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其中学校教育会影响到专业能力的形成。
三、创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国内学者关于创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创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结合创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可以看出,创业能力与职业能力都受学校教育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学校教育因素又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创业能力的形成也会受到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但是相比职业能力的形成,其影响小一些;从范围上讲,创业能力又属于职业能力的一种影响因素,创业能力的形成必将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而影响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如创新能力、管理能力、风险承受能力、机会能力等这些能力,也是影响职业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它们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从能力层次上来讲,创新能力、管理能力、风险承受能力、机会能力等这些能力对职业能力的形成的影响力远没有对创业能力的形成重要。通过以上分析,笔者总结创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形成关系与融合方式:
①从范围上来看创业能力属于职业能力,通过培养人的创业能力可以提高其职业能力,以创业能力促进职业能力的提升。既然创业能力属于职业能力,通过培养创业能力就一定能促进职业能力的提高,而结合以上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模型,可以看出,通过学校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等这些可控因素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创业能力的提高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②从能力层次上来讲,创业能力高于职业能力。从职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可以看出,职业能力属于一般能力,而创业能力属于更高的能力,有创业能力的人一定具有职业能力,而有职业能力的人不一定有创业能力。在制订学生的培养方案时,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除了培养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以外,还要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寻找与抓住机会的能力,这样做本来就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培养与提高,能使学生在未来更好的的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