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层住宅建筑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处理对策
现代土地资源日渐匮乏,在工程建设中为了节省土地面积,各施工企业大都采用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这样既能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实现人口数量的有效集合,还能避免建筑施工材料的浪费,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然而,在实际的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的设计方案和建筑施工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这种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高层住宅的安全性能和实用性能。正因如此,如何保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水准对于高层住宅的建设施工来说显得尤为重要[1]。
一.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案例分析
(一)高程住宅结构设计的工程概况
某一高层住宅区位于某市的中心地段,该地区的建筑总面积大约为20万立方米,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建筑工程。该高层住宅区域的楼位设计是一个五幢高层住宅楼层结合而成的建筑工程,分布为地下两层、地上三层的设计模式。该建筑工程中采用的建筑结构是平面体型比较不规则结构。
(二)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
该高层住宅工程从规模上来讲属于大型的工程建筑,尤其是五幢楼层采用的是一体化的连接方式,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人员应该对高层住宅的建筑设计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在对该建筑工程进行各种因素分析后,再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工作,使设计比较贴合实际工程的标准要求。然而,在实际的高层住宅施工中,其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工程质量及工期难以得到保证。这些因素主要包括:首先,高层建筑结构的承重力和地下室连为一体的结构设计以及采用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实际施工问题。其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居民对建筑结构功能的要求以及抗震能力的要求也是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再次,建筑结构的计算分析也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一大重点。最后,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因素也会对施工造成影响干扰[2]。
2.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的处理措施
该高层住宅属于住宅类型中较为复杂的一种设计,一般情况下,对于这种连体形的住宅结构设计,为了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除了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之外,还应该增加建筑结构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钢筋结构,同时在建筑底部增加底层柱。针对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的稳定性要求,应该采用"L"型剪力墙设计,这样一来能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另一个方面还能增强整个建筑物的承载力。其次,在高层住宅的施工设计中,各类数据的计算问题也是干扰结构设计的一大影响因素。因此,一般在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计算分析上多应该采用PKPM系列的SATWE程序。
二.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影响因素
(一)高层住宅结构的部分设计不合理
对如今的高层住宅建筑来讲,其住宅结构的不合理多半是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关联性忽视,以致于造成住宅结构的承重性差、建筑物的抗地震倒塌能力不强以及建筑物本身的安全性能差等问题。例如,高层住宅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延性问题,以及屋面温度应力设置问题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因素的集合极有可能导致高层住宅结构稳定性和质量安全性问题[3]。
(二)抗震结构设计不合理
抗震结构设计是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比较复杂的一个环节,抗震结构的设计除了设计整体的框架以外,对于承重墙设计以及底层柱等局部结构设计,甚至是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都关系到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由于我国并不属于地震频发的国家,所以一些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并没有高度重视建筑的抗震设计,所以高层住宅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存在很多的漏洞和不足。
三.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的处理对策
(一)针对部分结构设计不合理的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是设计人员在对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认知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以致于设计的住宅结构不符合居民对建筑物本身功能的需要或者不符合有关建筑物建设施工的标准要求。针对以上情况要先确立好整体性设计,并根据整体性的设计要素进行局部结构设计。这样既能保证建筑结构整体性不受破坏,还能为局部结构设计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建筑构件和屋面温度应力的设计,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因构件标准不合格而导致的建筑结构稳定性下降问题以及因温度应力设计值过大或是过小而造成的墙体开裂现象[4]。
(二)高层住宅结构的抗震设计
高层住宅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首先要求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其次,需要专业抗震结构设计人员对高层住宅的结构特点以及可能发生地震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同时满足抗震设计规范。再次,对建筑物的抗震结构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并严格控制建筑物的高宽比例。最后,为了提高建筑物本身的抗震性能还应该在高层住宅上加入抗震墙设计从而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抗震能力。这样即便发生地震也能保护好居民的人身安全,并且将地震对建筑物体的伤害减小到最低。
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是建筑施工人员在满足国家对建筑工程施工结构的标准前提之下,对高层住宅结构进行的加强设计,能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以及使用安全性,从而维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在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工作中,我们仍需要重视影响结构设计及建筑施工的问题因素。对此,文章结合某高层建筑设计实例,简要探讨了影响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几点因素,并阐述几点解决这些问题的举措,以期为高层建筑住宅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郑全楼.关于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7277-7278.
[2]贺伟莲.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2):46-50.
关键词: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控制
一、目前我国高层住宅建筑的显著特点和问题
近些年,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支持下,高层住宅建筑快速发展。在我国各个城市,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其开发强度明显增大,开发数量明显增多。高层住宅建筑象征着时代的发展特征,人们对高层住宅建筑的要求也在逐步增多,高层住宅建筑因而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1.高层住宅建筑设计难度增大
根据住宅建筑的标准,普通住宅在公共交通和设备管井方面要占有较大的空间,因而最终公摊到每家每户的面积比较多,降低了居民的实际得住率,而这一点恰是高层住宅建筑的优势。高层住宅建筑在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层住宅建筑的户型设计难度。尤其是近些年,随着人们对高层住宅建筑的了解,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时,一定要将居民对高层住宅的实际需求考虑在内,这无疑加大了高层住宅建筑的设计难度。
2.高层住宅建筑的建设成本本、技术难度大
高层住宅建筑的投资明显要高于普通住宅建筑,在整个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而且,高层住宅建筑中还需要配备电梯、疏散楼梯等配套设施,这大大增加了高层住宅建筑的技术难度和建设成本。
3.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交往空间欠缺、设计传统守旧
高层住宅建筑较低层住宅建筑来讲,居民缺乏必要的户外运动空间,因而相互间的交流非常少。我国的高层住宅建筑,在构型设计上传统守旧,建筑风格上大同小异,设计新意欠缺。
二、改善我国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的控制措施
1.加强高层建筑准备阶段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高层建筑准备阶段的施工技术质量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相关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在组织、技术和物质三方面要做好准备工作。在组织准备环节,为了更好地提高工程参与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性,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管理组织结构体系,对工程参与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在技术准备环节,工作人员要严加审核设计方案和图纸,全面分析和研究自然及技术条件,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编制经济合理的预算和作业指导书,最终提出具体可行的施工质量保障措施和质量检测方法;在物质准备环节,准备好高层土木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构配件、机械设备以及其他的施工器具等重要设备。
2.完善施工技术质量的检测手段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违法违规的施工行为,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纠正;工程一经确定,最好不要出现转包、分包等现象。如果必须转包,整个转包过程一定要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重点检查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组合和各项技术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严格检查施工的每道工序,只要发现工序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必须第一时间解决,解决好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进度及人员管理计划,根据相关标准制定各个环节的质量评定和检查标准,为监理目标的最终实现提供一系列的依据。最后,要建立工程技术质量检测体系,提高质检人员素质,明确责任。
3.稳抓竣工阶段的技术质量控制和管理任务
高层建筑的竣工验收,同样是确保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的重要控制措施之一。因此,在高层土木工程建设竣工后,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如工程项目技术、质量、施工等专业技术人员,要对工程现场进行工程质量检验测定,并且对评定的结果核定质量等级。及时处理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当解决完竣工阶段检查出的问题后,还要再次验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质量过硬。
三、结语
随着土地资源的紧缺,高层住宅建筑越来越多。从某个层面来讲,高层住宅建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各方人士应该共同努力,在提升我国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质量水平同时,为人们营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
作者:刘旭升 单位:河北红日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一、本意见所称高层住宅是指地面以上建筑层数10层以上(含10层)的高层住宅楼房。
二、在满足日照、采光、通风、净空、安全及相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城市规划区内的开发建设向空中发展,建设中高、高层住宅建筑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三、享受本意见优惠政策的高层住宅须是按规划设计条件建设,且经县城市建设指挥部会同财政等部门核准的楼房(一般以一栋高层住宅为一个核准主体),在建设前予以核准。
四、对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开发建设的高层住宅,将所交纳的城市建设配套费、价格调节基金、人防费地方留成部分予以全额返还;其它行政事业性收费先交后返50%。
五、给予购房人以下优惠措施:
1、对经核准的高层住宅所占土地出让金收益部分和销售税收地方留成部分,按高层住宅销售建筑面积160元/平方米补贴给购房者,开发企业在售房时直接给予购房者优惠,随后开发企业凭“售房合同”和证明已付清全部价款的有关材料以及已缴纳税收凭证,在整幢楼房出售后一月内到建设、财政部门申请结
算;
2、交易契税按所交税额先交后返50%;
3、商品房买卖备案登记费、按揭抵押登记费免交;
4、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暂按多层住宅标准交纳;
5、上房入住后三年内按多层标准交纳物业服务费用,但物业服务企业服务标准不变(在售房合同中须约定);
6、农民进城购买高层住宅后,继续享受《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居民住房消费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暂行意见》文中信贷、户口和契税优惠政策。
六、对开发建设范围内已按第四条规定规划建设高层住宅且享受优惠的或按规划设计条件应该建设高层住宅的,开发建设方提出降低建设高度,并经过批准同意其降低高度的(建筑层数低于10层时),开发建设方在补足或正常交纳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同时,另交纳原高层建筑土建工程造价10%的相关费用弥补土地利用率低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高层住宅;施工质量;问题;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居民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多多的高层住宅出现在各个城市中,它们是体现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工程。多层的住宅建筑可以充分的利用有限的环境空间,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缓解人口密集地区的住房问题。高层住宅虽然有众多的优点,但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是工程的根本核心,是关乎人民生命和财产、全民小康建设和国家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根基。因此,在高层住宅的建筑施工中要以质量为本,安全建设住宅项目。本文就高层住宅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希望能为住宅施工质量提供一些帮助,推动我国小康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
1、高层住宅同多层住宅之间的差别分析
在住宅建筑中,高层住宅在施工时要求的质量标准和建筑标准要高于多层住宅,而高层住宅的空气条件好、噪音污染少且视野较广。用户在购买房屋时,一般会选择高层住宅,因为其套内的建筑面积低于多层住宅的套内建筑面积,可以节约购买资金。多层住宅的物业等管理费用比高层高,质量问题多、投诉多、反应差等也是多层住宅的不足。此外,高层住宅的墙体要求高,可以防串音,房屋内顶棚的设计良好,方正性和整度标准也要高于多层住宅。
2、加强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的意义
对于高层住宅的施工质量控制而言,其主要指的是施工单位为确保高层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满足使用方所提出的质量标准及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作业技术及其相关活动,也就是说,将所查测出的质量结果与质量标准相对比,从中找出差距所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其进行调整的一系列活动。对于高层住宅而言,其施工质量控制的核心目标,即在确保施工工程质量及施工过程的安全性的同时,实现施工进度的不断加快,并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但是,如何确保高层住宅工程的施工质量,这一来需要技术,二来需要管理,此两方面虽然都很关键,但是管理效果如何却会对全局造成极大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操作技术是在各个分部及分项工程中分散的,且其会受到管理的支配。因此,对于高层住宅建筑而言,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质量问题虽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但是,多数还是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即使技术上出现了问题,最终还是同管理不善有关,因此,为了确保高层住宅的施工质量,必须从施工质量管理入手,切实加强高层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在如今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施工相关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信誉,即所谓的“信誉为先”,这主要包括信守建筑工程的承包合同,如期完成工程的施工任务,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等等多个方面。而在所有方面中,最为关键的是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这是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会对其未来使用带来长期的影响,因而对用户所造成的影响也是最为长远和深刻的。因此,可以这么说,质量不行就会导致信誉的缺失,而失去信誉后,企业就无法生存下去,更别提发展了。由此可见,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施工企业的存亡。而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又是由质量管理水平来决定的,这也是全球各国均在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以便提高工程质量的原因。
3、高层住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与应对措施
高层住宅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不少质量问题,以下分别就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所需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
3.1 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及措施
1)钢筋位移现象,对于此种情况而言,通常都是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灌过程中发现的,这主要是由于进行混凝土的浇灌及振捣过程中,采用料斗对钢筋进行撞击而导致钢筋的绑扣发生滑动而导致的。因此,为解决此问题,必须在混凝土浇灌及振捣过程中增加护筋相关人员,并随时对产生位移的钢筋进行扶正和扎丝,以便将其固定于原来的位置。待料斗靠近钢筋时,应当将其速度放慢,以防对钢筋造成巨大的碰撞。
2)钢筋保护层无法达到施工设计及施工规范等相关要求,此问题也是施工过程中的通病,尤其是剪力墙板的钢筋保护层。在对钢筋进行预制高标号砂浆块的绑扎过程中,当提落模板时,不少垫块会被碰坏或掉落,因而导致合模以后无法再进行垫块的补挂。要想解决此问题,首先应当对垫块的数量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加,并将其间距控制在1.2-1.5m之间,呈梅花形进行布置;其次,在靠近模板的一侧采用Φ10或者Φ12钢筋插入,而后一边进行混凝土的振捣,一边将插筋抽出;最后,使用短钢筋来替代垫块。
3)钢筋成品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在钢筋绑扎之后应当对钢筋成品进行妥善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若钢筋受到碰撞及踩踏等而出现变形,应当立即将其调直,在进行混凝土楼板的浇灌及振捣时,应通过进行小马凳铺跳板的搭设等方法,防止在绑扎好的钢筋上直接进行走动,以确保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
3.2 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及措施
对于高层住宅而言,其模板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如下质量问题:
1)因制作及运输过程而导致模板平整度及其翘曲值超出了规范的要求,并为模板的安装过程带来了困难,造成所打出的混凝土剪力墙在平整度及垂直度等方面均无法达到相关规范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模板的制作和改制过程中,必须注意加强模板的刚度及其平整度,以确保其成型之后混凝土的质量。
2)楼梯口处的剪力墙易出现跑模,这主要是由于楼梯之间的剪力墙存在着较多的施工缝,因而为模板的安装过程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可以通过改进支模的方法以及精心施工来确保支模的质量。
3)剪力墙的阴角处易出现偏差,这主要是由于阴角处模板缝相对较小,因而立模校正过程较为困难。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阴角模板的刚度来实现偏差的减小。
4)外墙模板的拼缝处易出现跑模和漏浆的情况。可通过在模板拼缝处进行加固,并在模板的设计过程中尽量将拼缝处避开内墙的轴中线来解决此问题。
5)门窗框侧模无法很好的控制而导致部分跑模问题加剧。可通过将扣门窗框模同大模板之间的固定问题进行解决,使得整体的刚度得以形成来解决此问题。
3.3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及措施
1)拆摸结束后局部出现蜂窝麻面,特别是在施工缝处更易出现。这主要是由于没有依据要求来对施工缝进行处理、不认真进行接浆而导致的。可先清理,在混凝土浇灌前在施工缝处进行一层厚度为5-10cm同混凝土砂浆成分一样的砂浆的浇筑,并搞好接浆过程,即可防止此类问题出现。
2)混凝土出现掉棱和缺角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在成型以后因提落模板撞到了墙面,或因过早提落模板而导致混凝土未到终凝期,造成一些墙面出现了掉棱和缺角的情况,此外,还可能是由于提模后操作人员上下过程中攀扶钢筋而导致一些剪力墙上的混凝土出现了开裂及剥落现象,并造成钢筋露出。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必须控制好拆模的时间,应在终凝之后再进行拆模,此外,在提落模板的过程中切忌撞击墙体及钢筋,拆模之后相关操作人员在上下过程中应严禁进行钢筋的攀扶。
3.4 外复合墙砌筑的施工质量问题及措施
对于高层住宅而言,其外复合墙通常采用的是浮石混凝土砌块进行砌筑的。因而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如下质量问题:
1)砌体的砂浆饱满度较难进行保证,因此砌筑过程中铺灰不如红砖砌体那样方便,且砂浆很难粘牢。
2)剪力墙拉结筋同复合墙的拉结不够牢固。为了解决这两方面问题,必须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和现场指导,并搞好检查及督促工作,以大幅度减少此两种问题的发生,以满足施工质量的相关要求。
3.5 抹灰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措施
进行高层住宅抹灰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因主体结构剪力墙及楼板均是现浇钢筋混凝土,且填充墙及内隔墙多为轻质材料砌筑的,因而均为抹灰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容易导致不少内外墙面抹灰或者块材贴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开裂和空鼓问题,有些甚至出现了脱落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预防:
1)对基层进行认真处理,抹灰前应将墙面砂浆的残渣、隔离剂以及其它附着物进行清除,并将水分淋透,拆模后应当立即采用1:1的水泥砂浆撒到混凝土墙面上,以增加同基层之间的粘结力。
2)墙面抹灰前应进行淋水,并确保淋透及均匀性,使墙面能够吸足水分。若两次抹灰的相隔时间相对较长,且底层灰已经干燥,进行面层灰的涂抹前还应将底层灰进行淋水润湿。
3)抹灰所用材料应当满足相关质量的要求。砂浆应严格根据配合比进行下料,确保强度足够。
4)若墙体表面的平整度及垂直度相对较差而导致有些地方抹灰层较厚时,应采用1:2的水泥砂浆分层进行抹灰,各层厚度应控制在2cm内,且必须在前一层抹灰凝结之后再进行第二层的涂抹。
4、结语
高层住宅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居住环境,可以为城市节约更多的土地资源,是经济生活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推动小康社会的前进动力。高层住宅的质量好坏关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和国家的良好发展。因此,在高层住宅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将工程质量放在首位,通过引进新技术、采用新材料等方法来提高高层住宅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汪进. 高层住宅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 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 2012, (5): 150.
[2]韩院军. 浅谈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及高层住宅施工[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2, (10): 203.
[3]赵福翔. 浅谈高层民用住宅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27): 290.
[4]何日志. 探析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及高层住宅施工要点[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2, (8): 34.
关键词:超高层 ; 消防 ; 电气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超高层住宅建筑的兴起,目前新建商品住宅中高度超过100米的住宅数量日趋增多。超高层住宅建筑的设计成为电气设计人员关注的热点。超高层建筑一般建筑面积大,人员密度高,火灾危险性大,万一发生火灾,火势蔓延速度快,扑救难度大,人员疏散较为困难。与超高层公建相比,超高层住宅不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居住人员对环境较为熟悉,规范中的规定相对公建来说宽松些,并没有停机坪和避难层的设计规定,火灾时以自救为主。正因如此,火灾的早期报警及消防自动灭火更为重要,它可以将火灾控制在初期,为人员疏散争取时间,使人员能最大程度的得以疏散。
2011年5月并于2012年4月实施的《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对于建筑高度为100m或35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从用电负荷等级、自备电源、导体及线缆选择、应急照明、防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几个方面进行了规定。下面就超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一些设计要点进行探讨研究:
1用电负荷等级的确定
规范明确规定消防用电负荷、应急照明、航空障碍照明、走道照明、值班照明、安防系统、电子信息设备机房、客梯、排污泵、生活水泵均应为一级负荷供电。其中消防用电负荷、应急照明、航空障碍照明、生活水泵宜设自备电源,即柴油发电机组供电。目前本地的工程项目中,设置柴油发电机组的情况较少,房地产商会首先考虑经济投资,对于“宜”的设置项会选择不设置,但随着人们对消防方面安全防范意识的增强,相信不久的将来,柴油发电机组会成为超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
2导体及线缆的选择要求
规范明确规定用于消防设施的供电干线应采用矿物绝缘电缆。矿物绝缘电缆是用退火铜作为导体、密实氧化镁作为绝缘、退火铜管作为护套的一种电缆,由于它的全部材料都是采用无机材料,所以它本身不会引起火灾,不可能燃烧或助燃,它可以在接近铜的熔点的火灾情况下继续保持供电,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防火电缆。近年来多起发生人员伤亡的火灾实例显示,人员出现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火焰烟雾中毒所致的窒息。火灾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及塑料化纤燃烧产生的含氯、苯等有害物质的气体火焰又可造成呼吸道灼伤及喉头水肿,这些因素足以使浓烟中的被困者在3~5分钟内中毒窒息身亡。此外在浓烟的状态下人员无法辨别方向,进而无法逃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对于非消防电源的干线电缆、电线应选用阻燃低烟无卤或无烟无卤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电线。这类电缆的特性,使得当火灾发生时,烟浓度低,可见度高,有害气体释放量小,便于人员撤离。
3防火系统的设计要求
超高层住宅遇见火情时的扑救和应急救援能力,是设计人员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对于和居民住宅相关的消防安全内容均应得到重视,建筑内应设消防控制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特级保护对象,除了卫生间外,均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系统主要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专用电话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火灾漏电报警系统、电梯运行监视控制系统、应急照明控制及消防系统接地构成。
设计中应明确消防安全警示标识、喷淋灭火系统、报警装置、应急广播装置等设置标准。特别是在住宅户内需安装火灾探测报警器。上海更提出进一步要求:100米以上的超高层住宅应设置避难层。
上海出台的《住宅设计标准》是国内首个将避难层纳入超高住宅的设计标准。新标准明确规定100米以上超高层住宅每15层或者45米设置一层避难层,避难层严禁常人居住,净面积应按每平方米3人计算。新标准的实行为超高层住宅的居住安全提供了保障。
此外,《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指出建筑高度为100m或35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居住人口超过5000人的住宅建筑宜设应急联动系统。应急联动系统应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为基础。
应急联动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 1)对火灾、非法入侵等事件进行准确探测和本地实时报警。2)采取多种通信手段,对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实现本地报警和异地报警。 3)指挥调度。4)紧急疏散与逃生导引。5)事故现场紧急处置。应急联动系统宜具有下列功能: 1)接受上级的各类指令信息。2) 采集事故现场信息。3) 收集各子系统上传的各类信息,接收上级指令和应急系统指令下达至各相关子系统。4) 多媒体信息的大屏幕显示。5) 建立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应急联动系统应配置下列系统: 1) 有线/无线通信、指挥、调度系统。2) 多路报警系统。3) 消防一建筑设备联动系统。4) 消防一安防联动系统。5) 应急广播一信息一疏散导引联动系统。应急联动系统宜配置下列系统: 1) 大屏幕显示系统。2)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决策支持系统。3) 视频会议系统。4) 信息系统。
应急联动系统宜配置总控室、决策会议室、操作室、维护室和设备间等工作用房。 应急联动系统建设应纳入地区应急联动体系并符合相关的管理规定。
与此同时,新规范中还规定了住宅设计中通用的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4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方面
规定了每套住宅应设置自恢复式过、欠电压保护电器。
4.1导管布线方面
潮湿地区的住宅建筑及住宅建筑内的潮湿场所,配电线路布线宜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0mm的塑料导管或金属导管。这是对以往设计要求的金属导管1.5mm的进一步提高。
对于敷设在楼板内、垫层内的线缆保护导管做了相应规定,在住宅电气设计过程中,户内箱体预留,设备间选择、楼板内管径与楼板厚度要求是和土建专业密切配合的几个方面,也是预留预埋时的设计要点。
4.2电气竖井布线方面
规范对于电气竖井的设置做了明确的规定。高层住宅建筑利用通道作为检修面积时,电气竖井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m。电气竖井内应急电源和非应急电源的电气线路之间应保持不小于0.3m的距离或采取隔离措施。电气竖井内应设电气照明及至少一个单相三孔电源插座,电源插座距地宜为0.5m~1.0m。电气竖井内的照明开关宜设在电气竖井外,设在电气竖井内时照明开关面板宜带光显示。
4.3公共照明方面
住宅建筑的门厅应设置便于残疾人使用的照明开关,开关处宜有标识。可在距地1.0米和1.3米各设一只照明开关,既满足了要求又节省了造价。
4.4家居配线箱方面
距家居配线箱水平0.15m~0.2m处应预留AC220V电源接线盒,是为了给箱内的有源设备供电,电源变压器可安装在电源接线盒内,接线盒内电源宜就近取自照明回路。
4.5安防技术防范系统方面
电子巡查系统为应设置项,可选择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和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
高层住宅建筑楼梯间应急照明可采用不同回路跨楼层竖向供电,每个回路的光源数不宜超过20个,而不是25个。
关键词:小高层类型 美观特点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小高层建筑是现代建筑的主体类型,它需要先进建筑技术的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建筑技术的进步,展现一个时代的技术美感意趣,也是建筑和结构、艺术和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人口高度集中,土地相对稀缺,小高层、高层住宅已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成为城市住宅不可或缺的一个样式,它以美观亮丽的建筑外表和良好的物业管理吸引着人们生活“更上一层楼”。结合国外、国内先进城市小高层、高层建筑,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小高层居住优势:
1)、 美观亮丽建筑外表:小高层住宅建筑一般都采用现代风格,它们以简洁、明快的,外立面,挺拔的体态令人倾羡,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小高层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一般都比较完善,有专人值勤,24小时保证业主安全,停放自行车、汽车等管理良好。并且有着高标准的建筑质量:从建筑质量上讲,小高层住宅的建造标准、建造质量要高于多层住宅,普通多层住宅一般为砖混结构,而小高层住宅为钢筋混凝土现浇,地基深而结实,墻体厚实,不渗水,抗震性能好于多层住宅,大楼不会下沉变形,折旧年限长。
2)、 高处风景独好:小高层住宅视野非常开阔,住的高望的远,如果周围有美好的自然景观或城市景观,则居住效果更佳,在自家的客厅时就可以欣赏到窗外美景。不受地面交通污染影响,噪音小,居住清净。小高层住宅的空气质量较好,新鲜、湿润,自然通风、采光良好,这样可以减少某些家电如空调、电灯的使用频率,节省电费。由于小高层、高层建筑主要以垂直方向发展,因此园区有较大的空间布置绿地、主题景观等,享有优美的园区环境。
3)、 上下电梯、出入方便:小高怪住宅上下有电梯,老人、小孩可免去爬楼梯之苦。目前小高层住宅一个明显的进步在于,每一个标楼面户型的数目大大减少,户型系数减少,说明开发商在户型的规划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户型的减少从根本上保证了住宅的私密性。
4)、 户型变化自由度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的改革和新颖建材的发展,为板状小高层、高层住宅的盛行创造了可能性,而开发商应用无黏结预应力楼板结构使套内梁柱大为减少,房型变化的自由度大大提高。近一二年流行起来的储藏室和工作阳台、错层跃层已被小高层、高层住宅房型设计普遍采用。把阳光和风景引入卧室是住宅使用功能完善的一次绝妙的观景凸窗,或者阳光室、以增加卧室的采光和景观系数。
5)、 单套住宅总面积控制得当:在小高层、高层住宅房型设计安排上,现在的开发商对单套住宅总面积的控制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目前二房二厅二卫的房型一般都控制在130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三房二厅二卫的总面积控制在140平方米左右,四房二厅二卫一般控制在150平方米左右。由于小高层的公摊一般是在15%--20%,也就是得房率80%--85%,与高层建筑相比公摊减少,套内建筑面积加大。仔细分析发现,单套总面积控制得当源于两大改进:一是大楼的进深正在缩短,与过去的高层住宅动辄二三十米的南北进深相比,现在的进深一般只有十三四米,增加了居住的舒适度,不受地面交通污染影响,噪音小,居住清净。北凸出,最大效率的利用了南向的空间,把好的部位留给了住宅的本身。
二、小高层住宅开发的优点:小高层住宅正越来越受到房地产开发商及广大住户的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节约用地
我国历来有地大物博的美誉,但与其占世界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人口相比较,我们的国土,尤其是特大城市人均占地面积极其有限。既节约用地又创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是我们国家建设发展的项基本国策。而在居住区开发中,小高层住宅既可以达到一定的建筑容积率,同时又较多层住宅极大地减少了建筑占地面积,从而以更多的土地用于绿化环境,创造舒适的居住外部空间。
3.2)、符合人体尺度 小高层住宅一般都在8-11层左右,这一高度也正在人的视野内。高度达80-100米的高层建筑通常给人一种过于高大、缺乏人情味的感觉。小高层住宅从底层入口到顶部的造型设计可以做得更有机统一,细部设计清晰可见。结合总体环境可创造出更为宜人的居住空间。
3)、提高生活档次 如今,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为老人及行动不便的伤残人服务的无障碍设计,作为住宅设计中″以人为本″的宗旨的重要内容,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小高层住宅由于采用了电梯组织竖向交通,为行动不便的人们创造了一个方便、舒适的生活空间。
4)、利于开发 小高层住宅,由于只需要配置一部消防楼梯,可有效节约交通面积,提高实用面积比例。同时结构也较高层住宅简单,建设周期短,便于资金周转,所以越来越为房地产开发商所接受,也使小高层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
三.社区环境特色。早在1930年春,著名建筑大师、现代建筑的奠基人格罗皮乌斯,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第三次会议的报告中,提出在大城市中建造10-12层的高层住宅的主张。他认为“高层住宅的空气阳光最好,建筑物之间距离拉大,可以有大块绿地供孩子们嬉戏”,“应该利用我们拥有的技术手段,使城市和乡村这对立的两极互相接近起来”。高层住宅建筑占地面积小,在既定的地段内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建筑面积,扩大市区空地,有利于城市绿化,改善环境卫生。良好的居住环境,是城市商品住宅品位及价值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也是居者生活舒适必不可少的条件,它所涉及的问题十分复杂,包括交通组织、绿化铺装、水体、景观、小品的设置和环境照明等各个细节问题。小高层建筑住宅区的宽裕空间,经过建筑师的精心策划和合理组织,可形成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居住环境。建筑是社区居住环境的主角,其创作水平直接影响整个社区的环境质量。建筑创作应在空间组织、形态尺度、色彩质地等方面,加强社区环境特色建设。小高层住宅建筑,在建筑群体布局上,高低相间,点面结合,可以改善城市面貌,丰富城市艺术,同时也是社区文化形成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高层住宅;功能空间组合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在我国城市住宅用地紧张的现阶段,高层住宅对提高土地利用率拥有巨大的优势,而高层户型只有与高层住宅的结构特点相结合,才能组合设计出理想的人居空间环境。高层住宅内部功能组成包括(1)户型空间部分:起居室(厅)、卧室、厨房、卫生间、餐室、过厅、过道、储藏室、阳台等。(2)公共空间部分:电梯、楼梯、单元入口门厅、公共走廊等。科学合理的进行功能空间组合是高层住宅居住人性化体现的主要标准。
1、高层住宅设计的特点
高层住宅设计并不是简单地将多层住宅进行垂直叠加,它作为一种作宅类型,在设计方面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1.1 高居住宅的垂直交通问题。中高层、高层住宅在空间布局上的特点,是以电梯取代步行成为日常的垂直交通工具,电梯与楼梯的组合成为高层住宅建筑空间交通组织的核心,它们的组合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作宅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
1.2 高居住宅的结构选型问题。由于住宅高度的增加,建筑的荷载大大增加,外部条件的制约因素更多、更明显。高层住宅结构体系的安全至关重要,高层住宅建筑平面布局会受到结构因素的制约。
1.3 高层住宅的消防与疏散问题。由于住宅向高空发展,对建筑的消防与安全疏散、建筑设备、设施等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与多层住宅有很大的区别。
1.4 高层住宅的经济性问题。高层住宅―次性投资大,维修、管理费用高。经济因素对住宅建筑产生一定影响。
1.5 高层住宅的社会问题。高层住宅建设带来了城市居住区高密度的居住状况,如何协调居住环境与社会环境,关心居住者的心理健康,构建和谐、安全的住宅空间,也是高层住宅设计重视的问题。
1.6 高层住宅的适应性问题。高层住宅结构复杂、设施多、造价高,与多层住宅建筑相比,建筑的耐久年限较长,因此,中高层住宅的户型设计要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前瞻性。
1.7 高层住宅的其他问题。高居住宅建筑的节能问题、外部造型设计也是高层住宅设计中需要给予重视的问题。
2、高层住宅公共空间设计的特点
高层住宅公共空间包括:电梯、楼梯、单元入口门厅、公共走廊等
2.1 楼梯及电梯的设置
在中高层、高层住宅交通空间设计中,楼梯与电梯是作为两个必要条件同时出现的。高层建筑的交通空间设计的重点便是楼梯与电梯的组合设计。楼梯与电梯作为垂直交通的主要工具。一般结合在一起设置,形成正直交通枢纽。而高层住宅设计中的设备管井一般布置在公共交通空间内,便于检修和维护。高层住宅的管道井常包括水、暖、强电井、弱电井、通风井等设备。这些管井的位置、大小心结合楼梯与电梯的主间关系进行合理组织。
2.2 公共走廊的设置
公共走廊是连接楼梯、电梯和每层各入户门的人流导向通道,高层住宅应在走廊内设置防火门,形成相对独立的电梯间和楼梯间,从而使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很好的分隔,更多的增加了高层住宅的安全性和私密性,提高了使用功能。
2.3单元入口门厅的设置
高层住宅的单元入口宜将电梯前厅、公共楼梯间及入口过道联成整体并予适当扩大,提高装修标准以形成较为宽敞明亮的门厅。公寓管理、安全保卫、邮电服务及呼叫应答系统、消防监视控制中心等设计内容,应尽量予以结合设计,以充实门厅区域的功能;当设计有半地下、地下空间时,门厅设计还宜与该处地下、半地下空间的功能设计结合,形成竖向的联系和空间渗透,以更好地将地下、半地下空间用于停车、公共服务与交往。
3、高层住宅户型空间设计的特点
户型内部空间组合由人的生活需要所决定,同时又在改变着人生活的方式和习惯。因此,既要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又要满足精神要求,还要考虑它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3.1 功能分区合理性原则
住宅内部空间有各自不同的使用功能和要求。有公共性的和私密性的,有动的和静的。在设计中要正确处理它们的功能关系,满足各功能分区的要求,使之动静分区、公私分离、洁污分离,这是住宅使用功能良好、居住舒适的先决条件。在进行合理功能分区时,还要做到室内流线顺畅,交通面积集中、紧凑、减少干扰,突破单纯的交通功能,做到交通面积的综合利用,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
3.2 空间组合灵活性原则
住宅内部空间组合灵活性要求指可以按照不同住户、不同时期的使用要求对套型空间进行灵活分隔和重组。设计时可以将某些功能分区合并或连接,不做明确限定。如将起居室与餐厅合并;把厨房设计成开敞或半开敞的形式;减少固定构件,用可活动的轻质材抖构件分隔不同的功能区域;减少固定的墙体,使得室内空间流动开敞而不闭塞,同时也使得套型可以根据功能的变化而改变空间形态、位置和尺寸,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3.3 室内环境舒适性原则
舒适性是一个综合概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舒适性要求的标准也会不断发展变化。在住宅设计中,应根据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争取较好的朝向,获得较多日照和较好通风环境,利用自然对流通风,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卫生状况。起居室、卧室等主要空间应力争南向,提高舒适度。客厅与户外应有过渡,人户门处最好设玄关,避免家居生活被一览无余,失去私密性。主卧最好设于离入户门较远处,卧室与客厅之间最好设一段过渡空间,避免卧室直接朝向客厅开门。卫生间离卧室要近,窗台设高一些,保证私密性。厨房位置应接近户门,便于食品、蔬菜及垃圾的进出,力求与服务阳台和餐厅应力求联系方便.减少对其它房间的影响,创造一个和谐、安宁、舒适的家居环境。
3.4 整体设计经济性原则
(1)面积的合理分配要分清不同功能空间的不同要求,起居室、厨房、餐厅虽然功能相同,大套型比小套型服务的人数多,其面积也应该大一些。
(2)节能方面主要是关于房间朝向。起居室已成为家居生活的核心,如果起居厅向南,白天有充足的日照,室内的自然热环境较好,可以大大地节约采暖和空调的耗能。
3.5建筑造型(外部体形)和空间的关系
建筑的外部形象,就是内部空间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空间,就必然会产生什么样的外部体形。外部体形是内部空间的反映,而内部空间包括它的形式和组合情况,又必须符合于功能的规定性。建筑的耗能量随着体型系数加大而增加,体型系数小,建筑物耗能效果好。为了减少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在设计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点:1)建筑平面布局紧凑,减少外墙凸凹变化,即减少外墙面的长度。2)加大建筑物的栋深。3)加大建筑物的层数。4)加大建筑物的体量。
【结束语】通过对高层住宅各功能部分的分析,把各个功能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将大大提高户型的使用率,使高层住宅功能更加适用与可变动,注重景观环境的均好性,提高住宅区绿地率,达到集约用地与房地产商的投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我国高层住宅施工中,在质量控制方面还存在经验不足等问题,这对高层住宅的建造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我们科学认识高层住宅的特点,根据其特点进行科学施工,严格控制其质量,提高高层住宅的建造质量。
一、高层住宅与多层住宅的区别及施工特点
高层住宅和多层住宅相比,前者在建筑标准、质量方面要高于多层住宅,高层住宅楼层较高,视野开阔,空气质量好,噪音低等。在得房率方面,高层住宅较低,也就是购买同一面积的住房,高层套内面积低于多层的套内建筑面积。同时物业费较高,对墙体的防串音要求较高,由于吊顶较少,对房建顶棚的平整度和方正性较高。
同时在施工方面高层住宅有着如下特点:
第一,高空作业明显增多。高层住宅,其高度相比多层要高出很多,在建造过程中,高层施工作业增多。同时随着建筑层数的提高,对建筑质量要求变高,设计和施工难度更大,施工垂直运输量增大,高空作业危险性增强,需加强安全意识。
第二,地基的埋置深度变大。高层住宅由于高度的增加对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要求更高,因此在施工期需要科学测量地基土质状况,合理设计地基埋藏深度,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地基的防护工作。一般情况下,地基埋藏深度要高于建筑物实际高度的1/12,才能获得较好的稳定度和安全性。
第三,工程量较大。由于高层住宅建筑面积较大,层数较多,因此建筑工程量相应增加。和一般住宅工程相比,施工项目较多,工程较为复杂,部分工程需要边设计边施工。不同的施工单位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组织难度加大。
第四,工期较紧张。尽管由于建造较为复杂使得工期变长,开发商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开发商和业主签订的合同较短,使得工期较为紧张。因此需要合理计划,有效组织施工。
二、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鉴于前述高层住宅的特点和施工特殊性,在高层住宅施工中需要做好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
由于高层住宅施工量较大但施工工期较紧张,因此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是确保工期如期完成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履行和业主签订合同的重要保证,以确保双方的利益,实现双赢。实际上精心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施工人员全员参与,从劳动力方面、模板配制、工序穿插到施工段的具体划分、相关机械的配备、季节性施工等,都需要面面俱到,某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影响整体进度和整体质量,因此需要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有效的执行编制计划,使得每一道工序都做到井然有序,有的放矢。
2、控制砼结构垂直度
由于高层住宅剪力墙和阳台较多,对砼结构垂直度要求较高。而且由于剪力墙不是砌筑结构,一旦建成不能改动,因此如果出现偏差就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失误,出现不可避免的索赔等,因此剪力墙的施工要严格控制经纬仪前后镜的复核,而且在支完模板后,需要对房间尺寸开展复核反向检验轴线偏差,对阳台施工,一般采用后浇法。在进行主体施工中,阳台平栏板上要预留栏板钢筋,施工超过10层后再进行阳台栏板浇筑,可以使用五七层浇筑方法,确保主体施工进度的同时控制好阳台栏板的垂直度。
混凝土墙柱垂直度的控制,模板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6mm且坚持下小上大的原则;剪力墙两面均需各安装两道斜撑,如剪力墙长度大于3m,则需安装3道斜撑;统一木方尺寸;增加墙柱的钢筋内撑;加密木方或者把方木更换为槽钢。
3、控制砼楼板的平整度和水平度
在高层住宅建筑中,安装工程量不多很少吊顶(除公共区域外),大都进行抹灰或刮腻子、刷涂料。因此对楼板的水平与否、平整与否要求较高。否则,会影响业主的装修使用。因此在砼楼板施工中,需要在楼层模板支模后,要仔细检查模板支撑的刚度,不是具有整体稳定性,扣件和U型卡是不是紧箍的牢固,要用水准仪对楼板的四角、中心进行测量,同时做好技术复核,这在高层住宅施工中有着非常强的重要性。混凝土墙柱平整度的控制,平整度超出允许偏差一般出现在墙与梁交接的地方;处理方法是在支模板时该部位上部用木方连接墙和梁,中部用木板连接,下部用槽钢紧压拼缝。
4、控制好外墙裂缝和渗水问题
高层住宅开发商为了降低工程成本,在外墙装饰方面基本采用喷涂或饰面砖来进行装饰。一般很少使用铝板、玻璃幕墙或花岗岩,因此要求外墙施工结束后不能出现裂缝问题,不能渗水,因此在砼主体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好砌筑的插入时间和速度,太早和太快都不利于质量的控制。在对外墙抹灰时,首先需要严格控制脚手架眼,砼剪力墙中拉螺栓孔是不是封堵的很好,其次在砌体外墙抹灰时需要满挂钢丝网片,最少也需要在不同外墙材料交接处铺设,而且需要在第一遍抹灰结束后就应该实施。在隐蔽验收结束后,然后再实施下一层抹灰,在抹灰时,应严格控制工人抹灰层数和抹灰速度,以确保质量。
5、串音质量控制
为了防止水渗漏问题,在高层住宅施工中一般对外墙对拉螺栓孔较为重视,但对内墙的却缺乏重现,使得房间之间和住户之间串音问题严重,影响使用质量。对于串音问题,要严加重视,要安排专人对螺栓孔进行较好的封堵。并采用双面封堵,在封堵后进行小锤空鼓检查,确保无串音问题。
6、抹灰质量控制
在高层住宅工程中,要注意必控制好抹灰质量,确保安全、平整。安全指的是减少空鼓现象出现,灰的黏结性较好,不剥落,有着较好的强度。平整是指抹灰尺寸较好,平整,房间尺寸要统一、方正,避免出现大小头现象。而且门、窗尺寸要一致,上下一条线。关于抹灰配合比,应该采用现场试配,按照面层与底层分别采用3种~4种配合比,抹出样板墙,检查抹灰质量,从而选取质量最优和成本最低的配合比,此项工作最好在抹灰前一个月完成。
三、结语
总之,为有效控制高层住宅的施工质量,在施工中我们要不断总结和探索,不断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确保施工程序化进行,做好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推动高层住宅建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先锋,张燕.高层建筑竖向变形施工阶段控制措施探讨[J].科技资讯.2010(06)
超高层住宅的迅猛发展,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超高层住宅设计不是简单的高度上的增加,它的出现在建筑设计上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特别是在防火防灾安全疏散上有一些规范没有明确或未涉及到的地方。2010年11月15日下午,上海市静安区一栋28层的教师公寓突发大火,导致五十多名居民葬身火海,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更多的是唤起了人们对高楼大火的隐忧和惊惧。人们在感叹水火无情的同时,高楼火灾的安全危机再次触动了居住在高楼的城市居民的神经,同时也为城市高楼防火敲响了警钟。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楼层高、人员集中、功能复杂、疏散线路较长,加之高层建筑自身管线多,管道形成的烟囱效应大,火势蔓延快,给疏散人员造成较大困难。实验证明超过100米的建筑人员逃生很困难,主要还是靠等待救援为主。因此,在高层建筑内每隔一定楼层设置避难层或避难间,采用特殊安全技术处理,为人员提供一个暂时安全的避难场所,并给消防人员提供一个救援的前沿基地都是必要和必须的。避难层作为超高层建筑保障人员安全的最有效措施是否应该在高层住宅中强制设置引起强烈讨论。避难层,是指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为了消防安全疏散专门设置的、供人们应急避难的楼层。避难层中,都是用特殊的阻燃材料建成,地板、天花板、楼梯等都有较强的防火和耐火性,且避难层还要配备专门增压设备,将空气往避难层外压出,防止浓烟和烈火的侵入,有些是配合放置工具的房间,不一定是整层的。根据我国现行国标《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应设避难层或避难间。但高规只对公共建筑有要求,而对居住建筑并无强制要求,在最新2011版防火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有关住宅建筑应设避难层的内容已被纳入,说明国家对超高层住宅防火疏散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超高层住宅因为人员相对较少,按典型一栋标准层六户计算,十五层90户,按每户3.2人共288人,按每人0.2m2只需57.6m2,即便按最不利全栋33层人数算共634人也仅只需127m2,加上设备设施、前室面积同时考虑到两个出口双向疏散也就是说超高层住宅每隔十五层拿出两到三套住宅套间设置成集中避难间在面积上是能够充分满足火灾时疏散人群进入避难间暂时避难、等待救援的面积需求的,同层其它套型仍可以作为住宅使用。同时这样设置也能相对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所以超高层住宅并不用全层设置避难层而仅设置集中避难间是可行有效的。
避难层的建筑设计有别于一般楼层。《高规》规定: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断开,人员须经过避难层方能上下;净面积应能够满足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宜按5.0人/m2计算。同时,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入口、消防栓、消防卷盘、消防电话、应急广播、应急照明和消防专线电话,以及独立的防烟设施。此外,避难层还在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灭火设备等在规格和标准上都比普通楼层的要求高。
避难层在建筑设计最主要是安全疏散的流线设计,安全疏散是指发生火灾时,在火灾初期阶段,建筑内所有人员及时撤离危险区域到达安全区域的过程。能否实现安全疏散,取决于许多因素,但从建筑物本身的构造来说,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① 合理布置疏散路线:尽量选择最短最优化路径,路径越短越安全,越合理疏散越快。同时应符合人们逃生的习惯性思维选择路径② 疏散楼梯的数量要足够。合理的楼梯布局和足够的数量均成为安全疏散的关键因素。如果是剪刀梯,在避难层时中间隔墙必须延至休息平全分隔,让疏散人流变向进入避难间③ 辅助安全疏散设施要可靠、方便使用。消防安全疏散设施不完善往往影响疏散的效果,因此,超高层住宅应根据需要,合理分隔、设置疏散防烟楼梯,有效优化最短疏散路径,并在避难间出口、入口处分别设置前室有效阻断烟气,前室应按防烟前室考虑自然或机械防排风,前室与避难间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小于2小时。超高层住宅集中避难间楼层的安全疏散路径应该是:户门疏散楼梯已分隔的避难层防烟楼梯间防烟前室封闭避难间(休息或等待救援)防烟前室防烟楼梯间(继续向下疏散)< 如图 >。由于住宅套间面积不大,如果设为外墙开敞式烟气并不能像公共建筑整层开敞的大面积避难层那样迅速排烟,由于不是四面开敞反而会影响到排烟效果,所以超高层住宅的集中避难间最好是封闭(第一避难层可以留置救援口),尽量少敞口并设置独立的防烟设施。集中避难间的室内装修材料应是A级阻燃材料。
避难间所在层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上应该相对醒目,可以在色彩、立面造型上设计以便于消防队员进行观察施救。也可以在墙外设置消防警示灯直接与消防控制系统相连,火灾报警时闪烁提示消防人员。此外,在避难间设置的方位上虽然相关规范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在设计时还是应该加以合理考虑,避难间的位置宜尽量选择靠近登高操作面的一侧设置,方便消防车停靠和施救人员的及时观察和救援。由于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消防登高车云梯的高度约为50m左右。因此至少第一避难层间(45m)应该直接面向登高操作面为好,也就是说超高层住宅在选择集中避难间时应该尽量选择朝向登高面并紧邻疏散楼梯间的住宅套型。此外第一集中避难间的有效避难面积宜较上部各层大一些,有利于消防救援。
避难间常备器材及设施有:①119消防报警电话机和普通市话电话机。②与消防控制指挥中心相连的应急广播。③通往避难间的门上设置易于理解的国际通用符号"AREA OF REFUGE(避难区域 )"以作辨别标志④瓶装水及压缩饼干等应急食品;⑤呼吸器、逃生绳、缓降器等疏散器材⑥急救药箱;等等。
同时一些非设计因素也能影响到疏散,例如:建筑内人员对疏散路线是否熟悉,对疏散快慢影响很大。常住人员和对疏散路线熟悉的人员基本能够顺利疏散;暂住人员和不熟悉疏散路线的人员疏散就困难。未经消防培训的疏散,无对老人、残疾和行动不便人员的互助疏散意识均造成无序疏散,都影响疏散速度。应该定期进行消防疏散演练;应急照明状况和疏散指示标志明显程度也很重要,火灾时往往首先造成断电,如果这些设施位置设置不当或亮度不够,或指示方向错误,或维护保养不良,都会对疏散造成严重影响;
再如,如果疏散通道被占用,被封堵,或者是进行了可燃装修,火灾时都会影响安全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