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范文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

第1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文化特征;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经济技术范式的变革开创了网络经济时代新纪元,这就要求企业需以与之相匹配的文化来保持竞争优势。同时,企业不断创新改变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亦是保持其永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如何找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新的、有效的方法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必须对面和解决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认清移动互联网的文化特征

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体现出比以往更为开放、更懂得分享、更加透明的系列特征,移动互联网作为互联网的一部分组成,也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

(一)信息多元化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信息和人的二元关系,让信息变得更加透明化、多元化。当今的个人或团体组织,既是多元信息的创造者、者,又是接受者、处理者。信息多元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组成要素和基本文化特征。

(二)网络移动化

移动网络借助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把虚拟世界和实体世界联结到一起,形成一个上下贯通、左右无界、高速运转的融合世界。在这里,移动化已是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之一,互联网借助移动方式实现了向社会经济生活的全方位渗透,并对人们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三)个性差异化

移动互联网既有个性化又有差异化,这种特征体现在移动互联网的方方面面,企业家们已认识到移动互联时代的产品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

(四)虚拟现实交融化

移动互联网成为发掘人们现实社会中多样化需求并在虚拟网络社会映射的平台,它让人们在现实世界里难以满足或发现的潜在需求,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能得以映射,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进一步交融。

(五)个人群体互动化

移动互联网中,人们可以在众多的平台中推销自己、表达自己、展现自己,可以在移动互联网世界的广义社群里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建立与他人的联系,融入不同形态的社群之中,实现个人与群体的互动。

二、认清移动互联时代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探索摸清这种变化的程度、趋势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信息交互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改变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移动装置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信息交互、购物消费、游戏娱乐的重要平台。据统计,2016年我国活跃的手机上网码号数量达12.47亿,活跃的智能手机达23.3亿部,而同期固网宽带用户数仅2.97亿户。

(二)市场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转变

一是社会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消费类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作用,服务业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二是网络零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达5.33万亿元,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9%,其中移动网购交易规模达4.47万亿元。三是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移动电子商务、LBS移动服务、移动社交等商业模式逐步成为主流,产业融合、跨界竞争成为新常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三)员工队伍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目前,80年以后出生的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逐渐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中间力量,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这代人个性鲜明、崇尚自由,他们喜欢无边界沟通、不喜欢条条框框,喜欢尝试与挑战、不喜欢按部就班的做事,让他们背理念、喊口号等落地方式已基本上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三、移动互联时代下企业文化建设思考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根据移动互联网独特的文化特征,创建有利于员工积极性发挥、有利于资源共享的企业文化氛围,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员工为本和持续创新,形成自身开放、分享、互动、创新的企业文化。

(一)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文化平台

一方面,在企业文化物理层面上,除传统的表现形式外,更应加大移动互联网络载体的建设,以便更好的展示企业的精神风貌、展现企业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企业可利用平台的移动互联特性极大地提升沟通交流的效率和沟通半径,提升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用户粘性和认同感,继而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去中心化、去层级化、实现组织扁平化

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了向无中心、无层级、同步快速的信息传递方式转型,以前按层级传递的传统模式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就迫使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去中心化、去层级化,由集权转向分权。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信息的透明化和信息获取的便利化,“零距离”将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层级化组织模式,组织扁平化和自我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三)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多元化企业文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企业的成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重要,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个人的价值实现,企业文化建设路径从以往“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要根据企I员工发展特点,建立起多元文化发展机制,弘扬开放、互动、分享、自由、平等的精神,充分挖掘群体中个人的价值,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无穷的创造力,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新奇迹。

第2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征;企业文化建设

当今,我们正在跨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普及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革。企业的营销、生存、竞争方式变了,人们的社会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变了。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巨大冲击,企业文化该如何建设、怎样转型、制定何种发展方略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就此提出粗浅看法,以飨同仁。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本质内涵

随着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Web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把人们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充分认识这个新时代的本质内涵,深刻把握这个新时代的脉搏,对于建设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得到了大力普及,在我国大约有6亿多人拥有手机,移动互联成了主体,并且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经济生活。诸如微商、微信、APP、B2B、O2O等很多新名词的涌现,给这个时代打上了全新的印迹。从技术层面来看,移动互联网其核心特征体现的是融合,即移动和互联网的有机融合,它所带来的变化不是物理性的,而是生态化的,其集中表现是开放、分享、互动、创新。从本质上说,移动互联网把人们使用的智能终端装置(如智能手机,平板)变成了个人随身的一个器官,和人体紧紧地连在一起,并借助内置的摄像头、传感器、麦克风等使人们在网络世界里面有了眼、鼻、口、耳,甚至还有了触觉和颜色。人们通过这个随身的新器官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人和人的链接,移动的社交应用变得极其简单,轻而易举地就能把自己的朋友连在一起。不仅如此,还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人和服务以及物与物的链接,人们通过这个随身的新器官可以获得衣食住行相关的各种服务,也可以实现人与物的交互,物与物的交互联动,使生活智能化。由此可见,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使用的智能终端装置与传统设备PC的本质区别是,融入了心理、情感和社会化的诸多特征,从而使得大多数人不会将智能终端装置当做一个简单物件,会产生更多的心理联系,因而赋予它更多情感化的内容。简而言之,PC难以纳入人们的心理空间,人机互动并非是自然的,而是有间隔的,它们缺少感知的通道;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众多智能终端装置则由于触觉被引入,从一开始就纳入人们的心理空间,并表现出鲜明的特性。具体来说,一是便捷性。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体现在它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入无线网络,尝试各种应用,建立起方便快捷的联系和沟通渠道。二是智能化。移动终端装置是可感知的,打开定位系统就能定位自己所处的方位,采集附近事物及声音的信息,进而感受温度、嗅觉、色彩。三是个性化。移动互联网的个性化表现为终端、网络和内容与应用的个性化。尤其是移动终端与个人绑定,使个性化特性大为强化。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与传统时代不同的思维方式,它更多地需要从心理联系、融入生活的方式以及构建未来的趋向角度出发,这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有着不同于以前的本质内涵的集中体现。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冲击力

从世界范围看,人们自觉不自觉融入到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之中成为一种趋势,不过移动互联网绝非就是用手机上网而已,它的本质是以自然的方式融入社会经济生活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并以其多元冲击力产生着巨大的社会影响。仅从移动互联网对企业的多向度、多元化影响就能窥见一斑。

1.企业的营销、生存、竞争方式发生了改变。

传统企业运营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企业基于自身对客户的理解来定义客户需求,而这种需求又很难真实迅速地在产品和服务中体现出来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和客户不再是对立的两极,移动化技术使企业、员工以及客户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通过大数据将客户自身牢牢镶入到了企业价值链之中,企业运营的效率更高,对市场反应变得更快。移动互联网正在借助移动化向各类企业进行全方位渗透,并对这些企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2.整个社会的既有商业模式发生了改变。

进入21世纪,移动互联网把传统商业模式来了个颠覆性革命,取而代之的是平台模式、免费模式、软硬一体化模式、O2O模式、品牌模式和速度模式等,新的商业模式正在向多元化方向迅猛发展,冲刷着传统商业模式的印迹,占领着传统商业模式的空间。京东、淘宝的火热,迫使苏宁、国美转型,余额宝的强大吸力,震惊了国有商业银行;神州专车、滴滴打车,搅乱了出租车行业,柯达的破产、各大商业企业的转型,有力地说明移动互联网的多元冲击力,使企业颠覆无处不在,传统商业模式已缺少生命力。

3.促进了产业的跨界经营和资源整合。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强力推动传统产业开放协作、跨界融合、转型升级,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互联网+”作为一种新战略平台和运营技术,与农业、工业、商业等传统产业结合,产生了强大的聚合和裂变效应,使产业进入了激荡的调整和变革时代。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文化建设方略

移动互联网时代迅猛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格局,无不要求企业文化与时俱进,构建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和思想作为企业健康发展的优势。因此,如何把握新时代条件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特点,找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方略,则是企业家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企业文化是确保企业健康运行和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内部凝聚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作用。目前,传统企业文化建设的弊端已有显露,“注重形式”“过于呆板”“条条框框”“喊口号”“背条文”等等,是绝大多数企业文化的通病,这些传统的标准化流程化的企业文化理念已不再适应企业管理的新需求,企业家必须要换换脑子,深刻认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本质特征,建设体现时代精神的企业文化。当前,建设企业文化方略至少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是以企业员工为中心,构建多元化企业文化。现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企业员工,已不再适用传统管理制度,他们不喜欢按部就班地做事,不喜欢条条框框、喊口号、贴标语,他们个性鲜明、崇尚自由及无边界沟通,一部智能手机基本上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也就是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该体现出网络特质,即形式多样化、新鲜娱乐化。企业的文化定位要用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能够深入基层一线员工当中,让企业文化建设路径从以往“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二是去中心化、去层级化、实现组织扁平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直接冲击的是企业单一中心和层级化的管理理念,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了向无中心、无层级、同步快速的信息传递方式转型,以前,企业领导一人说,大家听,按层级传递的传统模式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去中心化、去层级化,由集权转向分权。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信息的透明化和信息获取的便利化,“零距离”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层级化组织模式,组织扁平化和自我管理显得更加重要。所以说,无中心、无层级、组织扁平化和自我管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略。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个人的价值实现。移动互联网时代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根据企业员工发展特点,突破传统文化建设中的时空限制,建立起多元文化发展机制,其核心是注重人的感受、人的地位,弘扬开放、互动、分享、自由、平等的精神,充分挖掘群体总汇中个人的价值,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无穷的创造力,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新奇迹。

参考文献:

[1]董莎,王珊.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J].企业导报,2015(17):155-156.

[2]曹卓君.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三大转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0):58-63.

第3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范文

>>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途径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实证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南京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报告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多维路径探析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创业模式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使用与情商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调查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分析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几点认识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及路径分析 “互联网+”下大学生网络消费状况的研究 互联网+时代基于网络名师平台的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感教育研究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现状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模式倾向性调查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的SWOT分析 新时代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SWOT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8]《高校“微博控”增多,逾4成大学生曾被微博谣言误导》,网易校园.

[11]李月莲:《香港传媒教育运动: “网络模式”的新社会运动》,《(台湾)新闻学研究》2002年

第4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手机媒体应用 传播及营销策略

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而且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手机媒体应用则是指能够在手机上安装、运行,完善原始系统的不足,实现手机功能个性化的软件程序。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媒体应用的功能更加全面和丰富,特别是将手机与网络功能融合到一起的智能手机。这使得手机媒体功能的内涵也进一步扩大,以便携性、即时性、交互性、隐私性及网络化为代表媒体新特性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上的界限,使用户获取信息变得更加畅通和便捷。为受众和用户带来了崭新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方式。

受众对各种手机媒体应用的选择和使用,满足了自我需求的同时,也会对移动互联网中的手机媒体应用社区产生对情感上的依赖与归属感,借助于这种情感式的互动纽带,各种手机媒体应用资源得以有效整合,并形成一条以用户多元需求为导向的产业价值链条,进而为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传播提供巨大的市场前景。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出现、我国3G通讯网络的发展以及WIFI为代表的无线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展,使得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事物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16日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其中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所占到的比例为69%。从发展趋势来看,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移动网络终端已经正式进入了大众市场,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也已经悄然来临。

移动互联网,主要是指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可同时提供移动式接收应用的开放式互联网络。当前,我国的网络发展已经进入了一种新的形态,从CNNIC公布的数据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在移动的过程中高速的接入互联网,而传统互联网的内涵也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延伸。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满足着人们的通信、沟通、社交以社会化等日渐多元化的需求,同时围绕着用户的需求,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不断发展的生态体系。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发展已势不可挡,尤其是以移动性能好、覆盖范围广著称的3G移动通讯网络及其技术的不断应用推广,以及WIFI为代表的传输速度高,成本价格低廉的无线网络点的增加和扩大,这两者的优势互补与相互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无缝无线的宽带网络覆盖,进而提高了受众的用户体验,使得移动互联网用户活跃度日渐提升,移动互联的趋势也愈发明显。有调查数据显示,40%的手机用户承认移动互联网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57%的人认为移动互联网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方式。

2011年,著名风险投资公司KPCB的《移动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曾提到,Facebook的5亿用户中有2亿为移动用户,且活跃度高于PC用户;Twitter用户中有一半为移动用户,40%的微博消息来自移动设备,这是从全球范围来看的。当然,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城镇居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前者用户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庞大的手机媒体用户群和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生活的依赖性加强,智能手机以及3G、WIFI等通讯网络的推广和普及将进一步激发移动互联网的潜在市场空间,未来的几年内,它将超过传统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迎来成长和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手机媒体及应用的传播特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媒体及其应用作为网络的延伸,区别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它的数字化的传输方式和移动式的网络接入,由于它的便携性、即时性、交互性、隐私性及网络化能够打破地域、时间以及接收终端的限制,为人们提供便利的生活、娱乐、消费和智能信息服务。

第5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范文

1引言

随着各类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网民通过台式电脑、笔记本、手机和平板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708%、43.2%、858%和34.8%。2014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61小时,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度有较大幅度提高,对互联网应用使用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移动互联网商务应用增长明显,手机网购、手机支付、手机银行等手机商务应用用户年增长分别为 63.5%,73.2%和692%,远超其他手机应用增长幅度[1]。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新智能移动终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购物习惯。因此,分析移动互联网形成商业生态的特征和优势,研究对企业营销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移动互联网的特征和优势

移动互联网就是指利用各种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接入互联网的移动通信服务[2]。2011年2月,美国硅谷创投教父John Doerr[ZW(]百度百科资料显示,约翰?杜尔(John Doerr,1951―),是美国最有影响力、最具创意、最不拘传统的冒险资本投资家之一,被誉为“风险投资之王”。他曾在短短10年内创造了高达100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迄今为止,他已向250家美国技术公司投资超过13亿美元,创造了192万多个就业机会。[ZW)]把互联网上最热的3个关键词Social(社交)、Local(地域)和Mobile(移动)整合到一起,首次提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营销SoLoMo概念。其中,Social是指移动互联网营销的社会性,即需要网民的相互连结;Local是指移动互联网营销要以目标消费者地理位置为基础;Mobile是指移动互联网营销需要稳定、成熟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撑。在SoLoMo移动营销结构框架中,企业营销是以社交化的网民连接(Social)为基础,消费者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Mobile,移动化),企业结合消费者地理信息(Local),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收集、比较、分析、决策,方便消费者购买[3]。

与传统互联网有所不同,移动互联网的接入主要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其实质就是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的结合,因此具有“无处不在”、高效、精准、便携、低成本、个性化、互动性、情境性等特点[4]。移动互联网营销在营销传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可以实现一对一传播、二是信息翔实生动、三是成本低廉、四是即时性和互动性显著提升[5]。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明显增加,企业向目标顾客发送即时、直接、互动、个性化、定向、精准的信息得以保证。同时,移动换联网基于顾客位置提供服务,这让位置服务产生了营销价值。随着消费者的位置变化,企业可以提供针对消费者位置变化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推荐,可以做到在需要的时间、需要地点向消费者传递其需要的信息内容[6]。

3移动互联网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消费行为模式、消费习惯、购买倾向等,与传统的消费行为相比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例如,消费者对购物的便利性要求增加、追求个性化消费、主动消费、更加注重产品的引申价值和代表意义等[7]。互联网不但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习性和行为,相应地,其对企业营销也产生重要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企业而言,移动互联网绝不是“洪水猛兽”和“潘多拉盒子”,而恰恰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借助互联网,为企业提供了整合全球营销资源的机会;二是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与客户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营销沟通,进而实现与客户保持长期的良好营销关系;三是“直接营销”“一对一营销”“精准营销”得以成为现实[8]。

为了更加清晰的研究移动互联网对企业营销的影响,2015年3月13日至3月30日,笔者对31位通过微信朋友圈销售产品的经营者进行了访谈,他们利用移动互联网络销售产品的时间均在12个月以上,经营范围包括化妆品、食品、保健品、服装、鞋包等。结果显示,移动互联网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其对企业的营销策略设计、营销过程和营销结果都有明显的影响。如图1所示。

3.1对企业营销策略设计的影响

企业营销策略设计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思想的综合体现,是制定正确市场营销决策的基础。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专家麦卡锡(EJMacarthy)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策略组合理论,即产品(Product)、定价(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4P”营销策略一经提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为指导企业、尤其是生产加工类工业企业实现营销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此基础上,美国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提出了大市场营销策略,即在原4P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两个P,即权力(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简称“6P”策略。之后,基于营销中心向消费者偏转的角度,美国营销专家劳特朋(Lauterborn)进一步提出了“4C”营销策略,即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进行营销策略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要素发生了新的变化。

第一,在产品开发和设计上,必须全面考虑目标顾客的个性化特征,“制造过程延迟[ZW(]企业将产品的生产过程分为通用化阶段与差异化阶段,生产企业事先只生产中间产品或可模块化的部件,尽可能延迟产品差异化的业务,在获知某具体客户的精确要求和购买意向之后,根据顾客的个性化要求进行针对性生产。[ZW)]”要求明显增加。从“4P”到“4C”的策略转化,企业对消费者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但是,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营销背景下,消费者通过信息搜寻、功能比对、使用体验等,可以很容易地对同类产品进行一系列比较,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可以便捷、高效的反馈给产品设计者,可以说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了企业经营走向。只有按照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个性需要设计的产品,才能得到消费者的深入支持。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必须全面考虑目标顾客的个性化特征并做出迅速的产品设计改进,将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融入产品设计、制造、展示等各个方面,尽最大可能将制造过程延迟到销售终端,才能赢得市场青睐、占领市场。

第二,在价格制定方面,基于企业自身生产角度的成本加成法、目标利润法等传统定价方法不再适用,“声望定价”、“撇脂定价”、“表现价值溢价”等将逐渐成为主流定价方法。

第三,在营销渠道设计上,企业倾向选择短渠道。移动互联网时代,厂商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得以解除,企业到消费者之间已经不需要繁杂的多个流通中间主体的参与,营销渠道扁平化趋势明显。

第四,企业的促销形式,尤其是人员推销和广告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来看,企业需要大量的推销人员,成本高、不易管理、流失率高等问题一直难以解决。而移动互联网下,企业对推销员的需求数量明显降低,而对销售全程提供服务的销售技术人员的需求随之提升。与传统广告形式相比,移动互联网广告改变了传统广告单向推送、时空隔离的缺点,可实现实时互通、信息双向传递,广告形式也日益多元化,按钮广告、定向广告、浮动标识、视频广告、声音广告、游戏嵌入广告等为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传统的面对面、口耳相传的模式已经彻底改变,消费者通过即时信息工具(如微信、移动QQ)、在线论坛、虚拟社区等形式进行网络口碑传播。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范围极广,鼠碑(Word of Mouse)的传播威力远远大于传统的口耳相传方式[9],改变了传统的促销手段和促销形式。

3.2对企业营销过程的影响

第一,缩短了流通信息传递和反馈时间,企业对营销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及时纠偏。我们调研发现,在传统的三级渠道组织模式下,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改进建议、退换货等信息,从三级渠道(消费者―零售商―批发商―生产商)层层回溯反映到生产厂商,再从生产厂商将解决方案反馈到消费者,平均耗费达到142小时[ZW(]2014年,我们对168家食品零售商进行了研究,关注他们与生产厂商的信息沟通情况。零售商向厂商传递的主要信息包括对产品质量的建议、包装改进建议、同类产品价格比对情况、有瑕疵的产品退换货请求等,我们对“生产厂商―零售商”信息“传递―反馈”过程进行了跟踪,发现此过程平均耗时达到142小时。[ZW)]。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其强大的瞬时信息沟通能力,消费者的建议、意见等信息可以及时反馈到生产厂商,不但解决了信息流转环节多导致的信息失真问题,而且大大缩短了信息反馈时间,企业可以及时解决任何渠道环节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营销进程。

第二,改变了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状态。传统营销理论认为,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图2中虚线曲线所示。其中导入期(A期)比较漫长,市场增长速度较低,产品被市场认可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成长期(B期)市场增速较快,企业逐渐产生利润;成熟期(C期)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因此企业尽可能延长成熟期。衰退期(D期)是产品退出逐渐退出市场阶段,企业可采取集中、维持、榨取、放弃等策略。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产品生命周期的形态被明显改变了。如图2中实线曲线所示。在移动互联网状态背景下,产品的导入期和成长期都被压缩为斜率较大的短斜线,这两个阶段间反应营销差异的指标不再明显;成熟期的持续时间较以往有所缩短,企业延展成熟期的难度越来越大;进入衰退期,产品退出市场的速度明显加快,大多企业会选择放弃策略,一般不会设法企图延展产品的市场存续期。如图2所示,移动互联网把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压缩为3个典型阶段,市场进入期(Enter)、平稳期(Smooth)和退出期(Exit),即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生命ESE周期模式。

3.3对营销结果的影响

第一,移动互联网加速了企业的优胜劣汰,“顺势而为”的企业(迅速接受并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企业、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始经营的“移动互联网土著”企业)得以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迫使采用传统营销方法的企业必须不断提升市场反应能力、提高营销效率。

第二,改变了销售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传统的“推销劳工”不再是典型的企业销售人员代表,具有营销知识、移动互联网技术知识和传播知识的综合性营销人才需求大幅增加,他们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销售人员的代表。

第三,消费者权利增加,企业对消费者的控制越来越难。“去中心化”是互联网的基本属性之一,消费者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依法自由发表对产品的意见、建议和产品使用感受,其他消费者可以根据既有信息进行评价、选择。因此,传统单纯依靠厂商信息作为购买决策基础的情况发生了颠覆性改变,消费者可以依据产品的“已然”使用者的评价作为购买依据,传统上作为弱势一方的消费者权利明显增加,企业必须提高顾客满意度,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的消费者体验来赢得市场。

第四,营销渠道越来越扁平化,“0”级渠道成为现实并被企业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传统的流通中间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产厂商需要通过一定的流通渠道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传统营销流通模式下,由于配送能力、仓储能力、信息传播与反馈能力等的限制,多采用多级渠道分销模式。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厂商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得以解除,加之电子支付的支持、第三方物流和快递业的发展,使得企业的配送能力和结算能力大大加强,企业到消费者之间已经不需要繁杂的多个流通中间主体的参与,营销渠道扁平化趋势明显。

4营销建议

第一,企业要积极引导消费者参与营销过程。企业引导消费者参与,尤其是采纳消费者对产品设计、性能改进的积极建议,对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大有裨益。但实际上,并非每个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后都有意愿提出各种建议。因此,企业需要提高消费者“黏度”,对积极参与产品评论、提出产品改进建议的消费者提供优惠券、新品试用、打折卡等针对性回馈活动,或者集中组织举办消费者意见、建议反馈联谊会等,并给予一定激励,增强其参与的意愿。

第6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 移动互联网 设计策略

一、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以信息为核心的新的社会形态,正如约翰·奈斯比特所称的“信恩化社会”,因此信息的传播和服务在社会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将远远大于工业化社会和电气化社会。一个基于信息和服务的时代即将来临。而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是云计算,云计算不但会影响整个IT产业,这种崭新的计算机服务方式必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化变革。

云计算的本质应当是IT服务方式的变革,是IT服务本身的规模化生产,主要是统一组织和灵活调用各种ICT资源,实现大规模计算的信息处理方式。云计算将引导计算机的服务(包含计算、处理、储存、网络等)作为一种商品来提供社会化的服务,这将显著降低企业、政府、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成本,改善信息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然而由于移动服务的便捷性和相对隐私性,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互联网企业、移动通信行业、软硬件制造商以及终端设备厂商等全球信息产业竞争的焦点。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传统互联网的继续,更多的是颠覆和改变。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549.7亿元,增长率为96.4%。移动互联网快速增长的主要特征,引起了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平台和创新设计应用的巨大需求。

二、天生的一对

2009年7月ABI Reseach研究报告提出“移动云计算”的概念,提到云计算不久将成为移动世界中的一股爆破力量,最终会成为移动应用的主导运行方式,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这俩大IT产业热门的融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由于移动手持终端较小,计算能力、功能和使用方式等方面受到许多限制,而云计算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因此移动互联网更需要云计算。而移动互联网能够最大化地反应个人云计算的便利,为云计算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是云计算和移动通信将传统物联网逐步过渡到了移动互联网并延伸至物联网的阶段,所以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是天生的一对,移动互联网在云计算的辅佐下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移动互联网产品发展更将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总的设计理念

中国美术学院现代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赵阳谈及云计算对PC时代的影响时说,工业设计的精髓在于人与产品的关系,是行为的设计,而产品的表现方式只是手段。所以本人认为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要任务应当是服务人群,主要工作应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模式。而对于人的行为和心理模式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机资源,云计算正好为此提供充分的条件,必将促进互联网产品更好、更陕地发展。

移动互联网产品既不同于实体产品,也与传统的互联网产品具有明显差别。它所依托的移动互联网具有的即时性、移动性和快捷性等特点,就要求移动互联网产品必须能够充分应用这些特点,将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体现出来,借助云计算的力量来推动其发展。

四、产品设计策略

移动互联网因为云计算的发展而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移动互联网也需要更多、更加丰富的创新设计来实现与传统互联网的无缝对接,而移动互联网先天的优势也将因为云计算的推广而逐渐显现出来。产品的设计策略是在战略的层面来确定抽象的产品目标,用于指导产品后续的研发和设计,而在云计算时代,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策略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个人云计算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只有充分利用云计算的信息共享、集中处理和动态资源调配等特点才能完全发挥出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服务特色。云计算重新定义了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厂商和用户都在转型,均从产品转向服务,移动互联网产品不仅仅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和创新,而且要将资源的整合上升到云的层面,实现终端与云端的协调和匹配。例如谷歌公司最近推出的谷歌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几乎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导航以及处理文字信息和邮件等。它不仅仅是使用方式和功能组合的创新,更多是将系统的整合上升到云的层面,实现了整合性设计的优势。

2.移动互联网应借鉴互联网现有的优秀服务产品,利用云端科技数据处理技术,逐步移植到移动互联网的环境当中。移动视听、移动搜索、移动SNS、移动网购、移动支付、移动商务等应用现在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具有巨大潜力的热门应用,这些无不嫁接于现在的互联网,给人们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小米科技CEO雷军在会上详细阐述了新款小米手机所具备的NFC近场通信功能,可利用手机刷卡开门、交换名片、付款等一系列新兴应用,为手机移动支付奠定了基础。

3.应当由传统的人机交互设计向“物联”交互设计靠拢,物联网的发展将有可能通过云端将信息交换和通信拓展到物体与物体之间。移动互联网将信息生产从PC拓展到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而物联网将信息生产从人拓展到了物,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合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海尔集团U-home系列家居系统,通过移动终端来控制家电、门锁、窗帘、安防等家居产品,实现人与产品的对话和信息交流,并且剧将其整合到了云端,创造了更加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4.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开发不应只局限于实际应用产品的研发,不能忽略隐藏于产品之后的数据分析与应用。信息社会对于海量信息的存储和处理能力成为信息服务的关键,云计算为数据资产提供了来源的途径和保障。例如通过云端后面的数据分析知道人们在下雨的时候更喜欢吃蛋糕,而气温一旦上升,三明治的销量也会随之上涨,通过这些隐藏的联系,IBM帮助欧洲面包店将利润提升了20%左右。

5.移动互联网产品应注重向情境设计转型。云计算时代需要更加丰富的情境性设计,来促进人们在信息社会的感官欲望和精神需求。云计算促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模式由物质生产向“非物质生产”进一步转变,对硬件的缩减将带动低碳经济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情趣化功能需求将会更加突出,产品的优先级依次为趣味性、功能性、交互设计、UI设计。微信从最开始只有免费短信的功能,到后来增加的语音短信、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朋友圈、视频通话、对讲机等创新的情感化应用,才取得了过亿用户,达铸就目前业界领先的地位,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种生活方式的代表。

五、总结

第7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用户行为;互联网产品;关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026

[中D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02

1 互联网时代的用户

根据工信部的《2016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截至2016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9.8亿人,同比增长120.9%,位居世界第一。我国不仅有着数量众多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同时互联网用户为我国的互联网经济创造了巨大的且还在持续增长的经济价值。目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背景下,大量的互联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我国的经济、税收、就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互联网公司来讲,用户是第一位的,正所谓“互联网时代,得用户者得天下”。谁拥有了用户,才有可能赢得市场。

与传统经济的客户概念不同,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泛指使用某一互联网产品的人的集合,通常情况下这种人具有某种共同的特征。在以BAT为主导的互联网时代,BAT的用户数量庞大,涵盖各个年龄、各个区域,就BAT的用户而言,没有特别明显的特征。然而,在BAT之外的众多创业公司,其在初创之时所要寻找的用户必然会具有某种明显特征的,这样才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生存的可能,例如“美丽说”和“蘑菇街”主要针对的是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女性。且在互联网时代,大多数的用户是不付费的,例如风靡全球的手游“愤怒的小鸟”,其在全球拥有10亿人的用户,而只有5%的用户是付费的。对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所创造的产品来说,免费和付费的用户都是其最重要的资源,互联网产品只有掌握了用户的需求、喜好与兴趣,才有可能延长其产品在用户手里的生命周期,才有在市场上有生存的可能。

2 互联网产品的概述

互联网产品的概念来自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并且做了一定程度的延伸,其主要区别在于,产出于互联网领域并在其覆盖之内进行具体的经营活动。互联网产品是指为满足互联网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与兴趣而研发、设计、生产的有形或者无形的载体。具体来讲,互联网企业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或兴趣而设计、研发具备一定功能、特性与服务的产品,可以称之为互联网产品。例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使腾讯公司重新登上巅峰的产品是微信,主要解决社交与信息功能的服务。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认知程度的开拓,互联网产品的形式也趋于多种多样。本文的互联网产品特指无形的、虚拟化、数字化的互联网产品,该互联网产品具有较强的技术含量,要求产品的创造者或团队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了解市场的整体状况、洞悉用户的需求、兴趣和喜好,还要具有较强的自我认知和复盘、纠错的能力。

本文特指的互联网产品是虚拟的、无形化的数字产品,该类产品需要互联网用户在移动终端进行下载或关注,因此,该类产品与传统意义的有形产品差别较大,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区分。

2.1 边际成本的区别

传统产品是需要整合供应链的体系才能生产制造的,在整个供应链整合的过程中,需要有原材料的供应和购买、厂房、机器、人工、分销、零售的体系,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整个过程如果想要提高产能,必须要追加投入,即销售额的增加与成本的增加是成正比的。而文指的互联网产品在整个产品的创造周期中,前期的用户拉新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产品的研发与创造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持,然而一旦进入市场,用户呈几何倍增长后,使用的用户越来越多,但成本几乎不会有太大的增长,即边际成本趋向于零。

2.2 盈利模式的多元化

传统产品的盈利模式很明显,就是销售价格一定要高于产品所付出的成本,数量越多,盈利能力越强。例如,著名食品品牌老干妈,它是典型的盈利模式特别清晰的传统产品,现款现货,资金链很健康。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产品都在反复强调一个词汇――商业模式,即赚钱的方式。不同的互联网产品盈利模式是不同的,例如,视频网站的盈利模式有付费会员和广告;团购网站的最大盈利点在于销售提成,淘宝作为全世界最大的C2C网站,其最多的盈利是广告收入。因此,盈利模式的多元化与深层次是互联网产品与传统产品的重要区别之一。

2.3 更新迭代

传统产品由于对供应链体系的要求较高,因此,产品的更新迭代需要较长时间周期与较高的成本投入。互联网产品具有产品不断更新迭代的优势,其背后的逻辑是持续研究用户的需求与喜好,持续优化产品,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从而增强用户黏性。例如,目前中国用户最多、用户活跃度最高的互联网产品――微信,从诞生至今已经更新了300多个版本,这是传统产品很难做到的更新迭代。

2.4 数据追踪

传统产品在交易关系发生后,便意味着买卖关系的结束,且产品投入到市场后很难收集到消费者的信息,产品的更新迭代更多的是倚靠研发与技术团队,因此,在产品的持续性发展上,时常有与消费者需求不符的情况发生。而互联网产品可以全程追踪用户的使用路径,包括用户使用产品的时间、地点、点击某个图片或者文字的次数,周期越长积累的数据就越多,互联网公司与互联网产品对用户的了解程度就越高,就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与还原用户的真实需求与想法,从而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产品。

3 用户行为与互联网产品的关系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是互联网公司最重要的资源,用户行为的获取与掌握是与互联网公司最核心的工作之一,在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的今天,用户行为对互联网产品走向的作用是巨大的。

用户在使用互联网产品时所产生的用户行为,不仅数据庞大而且及其分散、维度众多。在用户行为的分析上,可以从年龄、性别、地域的角度;也可以从使用的时间、使用的r长和频次的角度进行分析。不同互联网产品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对用户行为的分析方法不尽相同,然而无论何种方式、方法,用户行为的结果和互联网产品的定位、更新的方向都有很大的关系。

(1)通过用户行为的各项数据,调整互联网产品的运营策略。通过对用户行为的追踪和分析,了解用户的年龄与性别分布,可以使互联网产品了解自己的主体用户,从而为互联网产品的更新与布局进行指导。例如:2011年当当网通过对主体用户行为的分析,掌握了用户主体为年轻的、刚成立家庭的、对知识和生活具有向往的群体,针对主体用户进行了产品的品类扩充,实现了全年的盈利。

(2)用户行为的分析,可以帮助互联网产品优化产品功能,优化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分析与了解,可以掌握用户对哪些功能有兴趣、对哪些功能感到乏味,从而在互联网产品的迭代更新中进行正确的选择。例如,淘宝在从PC端向移动端转型的过程中,通过对用户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增强了手机淘宝“逛”的兴趣,并且增加了和线下的联合,由“购物”向“服务”转型。因此,在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阿里巴巴虽然没有强大如微信一样的社交入口,却通过优化产品的功能,牢牢地站稳了电子商务第一名。

(3)通过用户行为的掌握,进行关联分析,从而扩展互联网产品的深度价值,并且带动用户的个性化价值挖掘。例如:针对“90后”“95后”的年轻市场人群,很多新涌现的APP产品都增加了社群的功能,这一功能不仅对后台的技术要求较高,还会带来更高的管理成本,然而这一功能的实现却能实现与用户的互动和沟通,为互联网产品今后的发展方向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再例如,活跃用户已经过亿的一款互联网产品“什么值得买”,2015年“什么值得买”开通了一项新功能,由入驻的B端商家提供全新的使用产品,经过筛选找到C端用户进行免费试用,试用之后需要C端用户提供试用报告,在“什么值得买”的平台上,这样既为B端用户提供了数据,也为C端用户提供了服务,同时用户也为平台主动创造了内容,可谓“一石三鸟”。互联网时代的创业企业团队,大都是具有一定知识逻辑与思维的人群,因此,在对用户行为得到掌控与了解后不能仅停留在用户的兴趣点上,还要创造出高于用户期望与预期的功能与产品,从而带动用户成长和普及市场,从更高层次的意义上推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 结 语

在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的20年中,我国的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经济经历了繁荣发展,其中,我国的人口红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的今天,用户已经从懵懂走向成熟,如今决定互联网企业价值的不再是有多少的用户,而是企业是否真是了解用户,是否能够唤醒用户的潜在需求、引起用户的兴趣,进而使用户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任何时代,商业文明都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无论今后社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企业只有保持持续的学习能力才能在变化中寻求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候金凤.移动互联网下手机用户使用行为特征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7).

第8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应用;互联网技术应用

1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作为新生代的科技产物,代表着新媒介技术的产生、发展和普及,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水平。互联网技术是以计算机软件技术为基础,计算机软件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软件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机软件应用不断地融入人们的生活过程中,使得互联网技术完全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电子商务行业的应用、教育教学行业的应用等人们具体生活的应用,标志着新的互联网时代,即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相信未来几年内人们的社会生活将会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

2互联网+技术发展

“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们在互联网+技术方面将不会断地面临着挑战,接下来我们将对互联网+技术所面临的挑战进行详细分析。

2.1 互联网+平台下的移动互联网融合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互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将会成为今后互联网+技术中不可或缺的技术。目前,移动互联网技术主要面临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1 新型移动互联网技术网络需要更先进的理论和协议的支撑。传统互联网络技术主要是以数据通信为目标,而在新型移动互联网技术条件下,传统的路由协议与理论无法胜任移动网络数据传输的要求。

2.1.2 移动互联网络自身特点需要新的路由协议与理论。现代新型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其接入方式、链路形式和通信应用模式等与传统的固定网络模式之间存丰较大差异。因此,移动互联网络自身特点需要新的路由协议与理论。

2.2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 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最初只是由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技术专家设计开发,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吸引了许多的非人员成为互联网用户主体,用户群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地球俨然变化了地球村。此外,互联网最初的研发只是为了方便科研团体或政府机构管理,而现在的互联网已经在社会各领域得到普及。目前,互联网更多与社会各行业相结合,形成了互联网+时代,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

3 互联网+技术应用与分析

根据以上描述,我们看到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问题和挑战。但是,总体来说,互联网+时代俨然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其正在不断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当中,以下我们举例来看下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运用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3.1 互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运用

电子商务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商户与消费者网上购物、在线电子支付的商业运营模式。在电子环境下,消费者都可以实现电子选购、电子交易。如今的电子商业已经趋向成熟,其中在国内主要代表为淘宝、京东、当当等各大网络电子商务平台。人们通过各上电子商务平台随时随地可以选购到自己喜好的商品,实现了不出门即可以消费购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消费的重要方式。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足以体现出互联网+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质变。

3.2 互联网+时代下的物联网

物联网的出现也是我们的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物联网是把新一代IT 技术融入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各种物体中,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信息交换。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设备和基础设施实现实时的监测、管理和控制。以此为基础,人类能够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智慧”状态,提高信息监测追踪能力、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从而使得人们对日常工作生活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远程管理。

3.3 互联网+时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融合进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当中,标志着全新的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但是在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中还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

3.3.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世界中相关的信息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信息泄漏现在还比较普遍存在于互联网世界中。这对于客户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3.3.2 随便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人才紧缺情况还是存在,使得互联网+平台出现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处理。另外,人们的互联网技术水平还有待普及提高,因此,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对社会群众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技术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最为明显的就是电子商务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互联网技术也面临了相关问题和挑战,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新,信息安全的防护等。但是,不论如何都无法阻挡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相信未来几年,社会将会完全进行互联网+时代。

参考文献:

第9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技术

1.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进人们的生活。作为一个新兴的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应用这种技术,以手机等移动设备为基础对移动互联网进行开发,本文主要简绍移动互联网技术。

2.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移动声音是相对于固定电话,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相对固定。虽然目前移动互联网行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基本判断其概念,即从网络的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指宽带IP核心技术,开放基础电信网络可以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和其他服务从用户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指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入互联网和使用互联网业务,移动终端可以在这里被认为是了解手机也可以被认为是上网本,PDA、数据卡的笔记本电脑和其他各种类型的手机,包括,其中前者是移动互联网的狭隘理解,后者是一个广义的理解移动互联网。

3.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技术

实现的需要各种各样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技术支持。从网络的角度来看,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宽带移动技术支持,将促进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从终端的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支持智能终端,智能终端技术创新将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一个重要的手段来增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使用粘度。此外,在移动互联网业务需求的过程中移动Web2.0技术,辅助技术移动服务实现,因为这两种技术是相对较新的,所以重点如下:

3.1 web2.0技术

WEb2.0的主流技术是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有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与联系是基于移动Web2.0技术。顾名思义,包括移动Web2.0技术建立基于Web2.0技术,移动Ajax技术:富Internet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移动Mashup技术聚合,移动部件技术支持桌面应用程序,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促进用户参与定制WiKi技术。

3.2 移动业务辅助技术

为了支持新的业务和应用,移动互联网,移动无线网络面对稀缺的资源,无线环境的动态变化特点与技术应用,如手机视频压缩技术、移动定位和搜索技术。

4.移动互联网的接入方式

无线接入移动互联网的支持,根据报道的不同,可分为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接入、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无线城域网(谁)访问和无线广域网(WWAN)访问。WPAN主要用于家庭网络等个人区域网络应用程序,基于IEEE802.15,称为接入网公里“额外的”。其中,蓝牙是目前最受欢迎的WPAN技术,通信距离10米,带宽是3mbit/s;其他技术,如超宽带(UWB)技术集中在高速传输距离;和无线个域网技术是专门用于低在短距离数据传输。

无线局域网主要用于商务和休闲和企业校园网络环境,还是太慢标准,依据IEEE802.11标准的基础上,这是大家都知道的wi-fi网络,移动支持静态和庸俗。现年54岁的802.11g的覆盖率约100mbit/s的带宽。wi-fi技术成熟,目前正在快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机场,酒店,学校,等等。

MID(移动互联网设备).移动互联网设备首先是由英特尔提出的概念。作为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之间的新产品形式,移动互联网设备是针对消费者想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访问互联网。与笔记本电脑相比,它有一个4~6英寸大小,消费者可以把它放在你的口袋里的笔记本电脑,虽然很小,但最小尺寸是7英寸显然不能满足流动性需求,和今天的手机显示屏和处理能力相对较小,不能提供最好的互联网体验:表现不佳,不兼容,不稳定的沟通等。

就在2008年北京举行的IDF上,英特尔将UMPC的概念进行了延展,将其扩展为UMPC/MID(移动互联网设备)两个分支。英特尔正构想着一个充满各种尖端设备的计算环境,包括UMPC,MID(移动互联网设备)。英特尔亚太区超移动部门总监黄承德表示,UMPC和MID的界定不在于硬件,规格和软件,而在于应用。他表示,UMPC强调的是全功能的小型随身计算机,面向移动商务人士;移动互联网设备针对的则是一般的消费者。

5.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了两个最大的业务之一,世界上最快的发展,最大的市场潜力,最有吸引力的前景。

他们的增长率预测意料之外。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超过1500000000手机用户,互联网用户超过700000000。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数量超过360000000,互联网用户总数已超过100000000。这段历史从未有过的现象反映出快速增长随着时间和技术的进步,流动性需求和信息的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移动的过程中高速访问互联网,获取信息,把事情做好。所以,移动和互联网现在看来相结合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目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的各个领域,工作,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消息、铃图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丰富多彩的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的社会生活,移动互联网经过几年的发展,终于迎来了新的。

6.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

6.1 参与主体的多样性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集成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移动互联网业务参与主体的多样性是一个显著特点,这不仅是传统电信运营商,但还包括许多参与者手机终端厂商、互联网企业的代表。为了抓住机遇参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受控制的用户第一次接触点为主要竞争的重点和方向,并积极开展企业的转型,开发新的业务领域,未来市场占据有利地位。终端在许多情况下,例如在制造业领域,据美联社报道,领导者在芬兰诺基亚公司在8月29日,2007年推出了Ovi移动互联网服务,旨在全球手机用户数十亿为基础,扩大移动互联网市场。2007年11月,谷歌建立了一个开放手机联盟(开放手机联盟),促进其基于Linux的开源手机软件平台Android Windows mobile,直接挑战微软商业许可模式。美国苹果公司在2007年1月与iPod数字音乐下载市场成功,音乐手机iPhone正式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取得了惊人的销售

6.2 产业特点的开放与协作性

开放与合作是互联网的核心价值,开的是合作的基础,合作是开放的目标。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与传统的电信产业链相比呈现不断裂变和细化特征的时代,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完全的整个产业链的独立控制,为了赢得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时代,产业链的企业,通过开放合作实现双赢,促进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进入了一个正反馈的良性循环。

7.总结

移动互联网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和成长的趋势却非常快,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技术人员了解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戴静,万彭,周兰,王琳.移动互联网终端发展研究[J].信息通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