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媒公司盈利模式范文

传媒公司盈利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媒公司盈利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媒公司盈利模式

第1篇:传媒公司盈利模式范文

>> 报业联合网:数字报纸盈利模式新探 中美报业数字化途径及其盈利模式的对比分析 信息免费浪潮中的报业盈利模式 探讨报业数字化的盈利模式 基于SWOT分析的网络招聘盈利模式选择 论日本手机报纸的盈利模式 携程网的盈利模式分析 《新周刊》的盈利模式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基于协同发展的物流金融盈利模式研究 基于ESL模型的中国家具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SNS网站盈利模式研究 布局新媒体,报业急需创新盈利模式 “免费”的盈利模式 赵本山的盈利模式 基于网络营销的盈利模式研究 基于财务生命线的企业盈利模式 浅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商业盈利模式 中国通用航空的盈利模式与发展路径分析 地方性报纸内容的商业化取材及盈利模式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9-10,2013-08-27.

[7] 王眉. “撤掉电子版”能拯救纸媒吗?[J]. 中国记者,2012(3):84-85.

[8] 郭全中. 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转型:误区、问题与可能的路径[J]. 新闻记者,2012(7):14-19.

[9] 晋雅芬. 2013年报纸广告降幅达8.1%[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01-29.

[10] 王菲,刘倩伶. 资源的重聚与强化[N]. 中国工商报,2014-01-07.

[11] 张立伟. 撤掉电子版 拯救纸媒[J]. 中国记者,2011(10):79-81.

[12] 余婷. 激进数字化的美国样本――新闻纪事报公司困境分析[J]. 新闻记者,2013(2):37-42.

[13] 李颖. 美国报业的“收割-衰退”螺旋趋势――对皮尤2013年美国新闻业年度报告的报业解读[J]. 中国记者,2013(7):125-127.

[14] [15] [16] 弗莱德瑞克・非鲁科斯,贾金玺. 报纸为什么必须提高价格?[J]. 中国报业,2012(21):68-69.

[17] [25] 丁军杰. 实行颠覆性重构 开启报业未来――从美国报业止跌看纸媒转型方向[J]. 新闻与写作,2013(6):83-84.

[18] 陈季冰. 中国与西方报业经济结构比较――瑞典报业观察与思索[J]. 新闻记者,2004(8):37-41.

[19] [22] [23] 党西民. 网络报纸收费现状及发展趋势[J]. 青年记者,2013(7):32-35,2-35.

[20] 尼葛洛庞帝. 数字化生存[M].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3).

[21] 张立伟. 纸媒数字化的五种盈利模式[J]. 新闻记者,2014(2):3-10.

[24] [29] [31] 喻国明,李慧娟. 从“付费墙”到“付费门”:报业数字化的进路与策略――以英国《卫报》为例[J]. 中国传媒科技,2013(7):56-61.

[26] 朱广盛. 地市报“收费墙”之路怎么走?[J]. 中国记者,2013(6):61-62.

[27] 胡泳. 解析《The Daily》之死[J]. 新闻记者,2013(1):8-10.

[28] 郭乐天. 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生存――报纸的危机与生机[J]. 新闻实践,2013(6):74-76.

[30] 谨. 收费墙导致"鬼城"网站 微型支付或能拯救报业[EB/OL]. 搜狐IT. /20121120/n358107740.shtml, 2013-09-10.

[32] 朱广盛. 地市报“收费墙”之路怎么走?[J]. 中国记者,2013(6):61-62.

第2篇:传媒公司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民营电视节目 现状 发展趋势

    一、民营电视节目的现状

    电视节目制作是中国民营影视公司早期发展的支柱产业,光线传媒、欢乐传媒等国内知名民营影视公司都是靠电视节目制作“发家致富”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民营电视节目制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分析民营电视节目现状还是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1.节目类型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民营影视公司发展时间短、规模小,电视节目制作无法做到大而全,而且有些类型的节目由于政策因素,民营电视台无法介入,所以民营影视公司只能认真分析市场需求,集中力量制作某一类型的电视节目,争取达到专业水准赶超电视台。欢乐传媒与光线传媒在1998年相继成立,借着当时中国电视市场对娱乐节目的饥渴,两家内容提供商分别以综艺节目《欢乐总动员》和娱乐资讯节目《中国娱乐报道》在各自领域站稳脚跟。尤其是光线传媒,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并每年以150%的速度攀升,2003年光线的营业收入超过了2.5亿。受到市场的鼓励,光线传媒一下子就推出了六档娱乐报道节目,其他电视制作机构纷纷效仿。随着各级电视台娱乐节目的不断推出,电视受众逐渐对充斥银幕的娱乐报道产生审美劳,娱乐报道节目收视率节节败退。但是民营电视公司由于缺少优秀的人才团队,研发力量弱,制作理念又相对滞后,也无法对节目形态进行及时的的创新与变革,不能准确把握电视节目市场的走向和需求,错失发展的有利时机,导致其在娱乐节目升级过程中的缺席,很多民营影视公司陷入困境。

    2.节目制作成本较低

    民营影视公司规模小,资金有限,所以制作的电视节目基本上都是成本较低的娱乐信息报道、人物访谈类节目。由于早期准确的把握了市场的需求,这些电视节目还是为民营影视公司带来了第一桶金。如光线传媒的《中国娱乐报道》(后改版为《娱乐现场》),曾在全国130家电视台每日同步播出,覆盖了除台港澳之外的中国所有地区,为光线传媒带来了近1.3亿的收入。但是奇迹并没有延续。民营电视节目内容以娱乐资讯类为主,低成本、小制作的特点,使民营电视机构存在严重的相互“克隆”现象,无论是节目选题还是内容策划都不乏雷同之处。导致电视产品的准入门槛较低,易被电视台和其他民营电视机构克隆,丧失竞争优势。据CSM调查,目前90%的综艺娱乐节目是由电视台提供制作,其中央视占到4.5%,省级卫视占到52.1%,而民营电视公司仅占10%。在电视娱乐节目市场中,民营电视制作公司逐渐走向边缘化,其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影响力与覆盖面也日益缩小。成本投入上的弱势限制了民营电视的竞争力,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

    3.节目盈利模式单一

    我国民营电视节目的盈利模式以“光线模式”为主,所谓“光线模式”即以节目与电视台换取广告时间(一次销售),再将广告时间卖给广告商从而获取利润(二次销售)。这种盈利模式的好处在于,由于相对独立运行,减少了电视台对其的限制,制作的节目更贴近市场和观众的需求。缺点在于,由于前期节目投资资金需要由民营电视制作机构垫付,容易给民营电视制作机构尤其是小型作坊型企业带来很大资金压力,而且由于他们收回成本甚至盈利的方式单一即靠出售广告时间来回笼资金,因此控制权容易受制于国营电视台,电视台容易单方面更改广告时间和播出时间,从而使民营电视制作机构要更多地承担资金亏损的风险。

    二、民营电视节目发展趋势

    民营影视公司快速发展的势头逐渐放缓,电视节目制作也遭遇到瓶颈,但这并不意味着民营电视已经走到了绝境,民营电视节目市场仍存在发展空间。

    1.电视节目多样化发展

    在现代企业经营策略中,企业为了分散风险,谋求长期收益和稳定性,会积极推行多样化经营策略,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由于民营影视公司节目类型单一,当电视市场潮流和受众需求发生变化时,民营影视公司创新能力不足,无法及时跟上市场的脚步。针对这一情况,民营影视公司也应该走节目多样化发展的道路,打破以娱乐报道,访谈类节目占主要市场的局面。目前我国电视市场上,娱乐播报,访谈节目的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受众已经产生收视疲劳。但是财经金融、人文探索、真人秀等题材的电视节目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欧美成功的案例也说明这些题材的电视节目市场巨大。我国民营影视公司应该在这些题材的电视节目上加大制作力度,开拓更宽广的电视市场。

    2.整合资源,加强合作

    我国民营电视节目节目制作成本低,归根结底是民营影视机构规模问题。利用自身的特点,整合多方资源共同制作节目,是解决民营电视制作机构规模小,资金少的上策。民营影视公司有着灵活的节目决策制度和执行力强的特点,擅长电视节目的开拓和善后;而电视台依靠出色的硬件,则精于制作。民营影视公司与电视台合作是不错的选择,“其欣然”和“蓝道”的成功说明这种合作模式是可行的。民营影视公司依靠电视台,既优化整合了媒体资源,还有利于躲避各种风险。随着广播电视政策进一步开放,境外传媒也开始涉足国内电视节目市场,境外媒体的优势在于强大的产业运作能力与资本实力,支持系统和广告售后服务等也有完整成熟的经验。民营影视公司可以利用自身对国内电视市场的了解和成熟的销售渠道,积极与境外传媒开展合作,在政策规定与市场准人的限制下,民营影视公司和境外传媒合作也将是双赢的战略选择。

    3.拓宽发行渠道,增加盈利模式

    目前民营电视制作机构的主要发行对象是国内电视台,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滞后和节目市场规则的不成熟,注定在与电视台交易时的不对等地位,民营机构要想拥有自己的播出机构是非常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的崛起和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近年来数字网络电视(IPTV),收费电视,手机电视等越来受到民营影视公司的重视。到2007底我国网络电视用户已经超过1500万,对于网络电视内容资源的稀缺和重复利用以及二次开发提供多样性的增值服务,民营电视商的优势相当明显,因为他们本来做的就是内容提供,所以在与传统媒体的交锋中更显得游刃有余。而数字收费电视也为民营影视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2003年7月发展至今,根据计世资讯的研究结果,2005年底全国数字电视用户规模已经达到410万,比2004年增长了310%,预计到2008年数字电视用户规模将会达到1640万户。数字收费电视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对节目市场形成了庞大的专业需求量,而目前的内容提供远远不能满足它的需要,为了保证数字频道的内容质量,解决这一内容瓶颈,电视台必须借助民营电视制作机构等外来力量。民营影视公司盈利模式单一,应通过加强自身产品的产业链建设,大力发展衍生产品,谋求多样化的收入来源。国外优秀电视节目都会以演唱会、明信片、DVD碟片、系列丛书等衍生产品来丰富节目的盈利模式。电视节目的产业链经营,可以开阔民营电视节目的市场空间,多种营利渠道共存,有利于缓解其资本困境,降低资金风险度。

    参考文献:

    [1]陆地.解析中国民营电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谢耕耘.民营节目制作公司,路在何方?.

第3篇:传媒公司盈利模式范文

2009年某天,王太利站在嘈杂喧嚣的公交车上,沉浸在给新歌《老男孩》填词的情绪低潮中,突然间泪流满面。带着跟微电影诀别的打算,他将以往创作的两首歌《祝福你亲爱的》和《你在哪里》的歌名糅进了《老男孩》的歌词里,想给过往的日子立起一块墓碑。

这是微电影热潮前夜。

“家里人不理解,看不到希望,事业无成,身边很多人都混得很好,自己在北京装作体面的样子,做一些不挣钱的小买卖。”回顾《老男孩》之前的日子,王太利仍然挣扎。

他着实没想到,通过这种介乎电影和广告之间的视频短片,两个热泪盈眶唱着“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的老男孩,立下的不是微电影的墓碑,而是这个领域的一块里程碑。

《老男孩》火了,微电影井喷了。

今日,有人说微电影将是一场电影业生态变革,也将它视为移动互联网和营销业最具融合度的趋势性产品,当影视公司、视频网站、广告公司、品牌商在这一领域大肆渲染之时,投资人对这种玩儿法却并没有感到踏实。

制造泡沫

谁在哄抬微电影的价值?微电影泡沫的利益既得者如何获利?

随着筷子兄弟的声名大噪,王太利和肖央开始被各种投资人追逐。

“集中见投资人是《老男孩》之后的事儿。”王太利透露,“现在有人找我们投电影,只要是第一阵营的电影公司都跟我们接触过,但我们迟迟没有动。”

将筷子兄弟品牌产业化运作――投资人将未来的可能性描述得天花乱坠。据王太利透露,在投资人支持下,老男孩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已注册成立,方向是传统电影电视剧投资。“微电影也做,但可能不是重点了。”

他们为何掉转方向,回归传统影视?

类似筷子兄弟这种制作团队目前面临的尴尬是――《老男孩》成功得意外且难以复制,剧本、音乐、情绪都得等水到渠成,简直跟十月怀胎般不易。“今年互联网电影真没有什么打算,好多企业来找我们做定制,我们都不接。”王太利说。

尽管好故事来之不易,却并没有影响到各方对微电影的热情,其中最兴奋的是品牌商。

一边是筷子兄弟这种制作团队长年为好剧本殚精竭虑,一边是品牌商不顾一切找大导演、大牌明星砸钱做定制。

“有一些微电影投资确实很夸张。比如姜文拍的佳能《看球记》,这五分钟的短片,佳能付了多少钱你知道吗?猜猜吧,五分五十二秒不到!你可以大胆猜一下,佳能付了多少钱?”提及当下品牌商的疯狂,某业内人士兴奋地对《创业家》记者自问自答道,“一共付了8600万!这是个很好的例子,因为最后你都不知道这个,大部分钱都变成了给导演的制作费,没有钱去推广。”

即使这样,品牌商仍然愿意尝试微电影,“客户之所以需要这种微电影,说白了是需要一个巨大噱头的病毒视频,五分钟三分钟他都不管,是迈克尔・杰克逊主演的,是个啥都行。” 搜狐高级 运营总监尚娜表示。

结果就是大牌导演、明星获利,品牌商得名。

如果我们咬文嚼字地研究一下微电影的特性,发现它本应具有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三种特征,然而,现在国内的微电影制作除了时长还算短小外,从制作规模和资金投入上紧逼传统影视剧的规模。

在微电影前途仍不明朗的当下,这个一夜间被曝光在镁光灯下的行当刺激了不少人的神经。品牌商、影视公司、视频网站、广告公司,甚而煤老板、矿老板、地产商,各色人马都开始为此精神振奋。

当别人还是一年一两部的时候,华影盛视已经每周50部了,已经有很多不同的合作方式产生,比如跟唱片公司的合作,是唱片行业商业模式新的探索和颠覆。

利用微电影之名,还有人再一次干起了文化创意产业地产项目。

3月6日,在安徽淮南毛集实验区焦岗湖影视城,中国电影家协会与焦岗湖影视城正式签约,称将先期投资20亿打造中国第一个微电影创意基地。颇具意味的是,在媒体的几次报道中,该基地的投资额一路从最初的6000万猛涨到3亿,再翻筋斗般敲定为20亿。

不仅安徽,2011年成立的银川微电影研发基地,浙江横店规划中的新媒体微电影基地,显然都在看好微电影概念撬动商业、地产、文化、旅游等诸多领域的特殊魅力。

一些文化创意基金也开始蠢蠢欲动。

中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联盟负责人王少东透露,在开办中国(北京)国际微电影节之后第二年,联盟得到了投资人的关注。“现在我们后面有一个投资公司。”王透露,“就是一些房地产、矿产老板。”

闯入者

谁在做微电影?他们为何挤入微电影?

作为最早关注数字传媒概念的投资人,澳嘉集团副总裁师武超认为微电影产业链最具代表性的是四种参与者:由广告公司转型而来的公司,如合润传媒;由影视制作公司转型而来的公司,如华影盛视;各大视频网站,以及类似筷子兄弟这种从事微电影制作的团队。

由此产生微电影江湖。我们只需要浏览一下招聘网站,与微电影有关的各式工种都在大量招聘中,上至微电影编剧、微电影制作、导演和演员,甚至销售代表。

江湖中每一类参与者都会分一杯羹,但也各有各的追求。

“合润有潜质。广告公司是证监会不鼓励的产业版块,但对基于技术的新型传播业态,证监会是鼓励的,这是属于文化创意领域。这个行业带有数字、信息传播、时尚创意,还有影视投资,每个版块都是证监会鼓励你往前做的。”师武超告诉《创业家》记者。

或许是为了迎合证监会的口味,以广告植入起家的合润传媒近期公布了公司的转型计划,表示未来将从广告营销走向内容制作,全部内容制 作都将集中于微电影领域。

多年在影视剧植入广告营销领域的积累,让合润传媒在客户资源、编剧导演资源上都有足够优势。按照合润传媒的融资进程,已结束两轮融资的合润早已将上市纳入时间表。

2011年,澳嘉集团也投资成立了澳嘉数字传媒公司,计划在2012年投资六部微电影。“2011年给保时捷做下一个年度的广告,单子非常大,我们做的就是微电影跟线上的结合。当时他们不是非常理解,到现在凯迪拉克也在做,宝马也在做,几个奢侈品牌都在做。2011年是微电影的爆发年,一下子热情就出来了。”师武超介绍。

投资一家新公司显然不是让师武超觉得最性感的参与方式。面对《创业家》记者,他动笔画出了一个融合微电影全产业链的架构图:“这叫做数字股权管理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把内容放在里面,制作公司选取适合他们的内容,改编成剧本,品牌在这个平台找到制作公司,制作好之后继续通过系统发送到视频网站或者IPTV做传播发行。”

“现在已经有一家正在做这个,华影盛视。”师武超补充道。

将自己定位为微电影2.0的华影盛视成立于2009年11月,是由盛大网络和湖南广电合资成立的一家全媒体影视娱乐公司。

华影盛视的微电影试水始于2011年。“去年的微电影是定制类的。定制类的好处是利润率比较高,营销制作推广全包,但它比较弱的地方是要花很多精力去做,很难成规模。” 华影盛视CEO赵雨润表示,“我们也在做系列,做广告植入。这是目前微电影的两大模式。”

赵雨润和投资人显然不看好任何一种单一的微电影盈利模式。2011年6月,华影盛视推出美我网,致力于打造微电影从业者平台。“我们希望未来客户自己发任务,自己定义价格,给出一个题目让编剧来写,我们卖的是创意。”

据了解,华影盛视目前主要通过美我网进行业务外包,目前公司自有团队集中于进行项目管理统筹,后期精剪和营销发行。

“大概二分之一的钱给制作团队。微电影有一个行价,大概一分钟一万块,不含著名导演、特别演员的费用。我们负责推广,承诺推出多少个平台,这里我们像广告公司。”赵雨润介绍,“现在单片利润率是20%-30%,单片都是盈利的,年内会整体盈利。”

对于美我网诞生的商业模式,赵雨润很是兴奋:“微电影目标是今年全年盈利。最有价值的是版权和模式。有版权和模式,才有源源不断的产生内容的地方。”

视频网站进入微电影是个必然。悠世分贝文化传媒创始人任军认为,视频网站在微电影里面的位置太重要了,因此,制作团队很难跟品牌商直接结合在一起,或者结合在一起之后还是要去跟视频网站买播出渠道资源,微电影是不能少了推广渠道的。

天花板

电影卖票房,微电影卖什么?其模式是否有延伸性?

目前,VC对于微电影的态度显然非常谨慎。“目前还没有听说有VC投资,基本都是视频网站、影视公司、广告公司在转型进入这块,投资人都在等待时机。”师武超表示。

关于微电影的投资回报率还没有定律,风险依旧很大。这与微电影产业模式和规模相关。

目前,微电影产业模式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营销,商业模式只有来自广告客户;第二种是单一制作,我拍你看,大多有制作团队操作;第三种是播放,各家视频网站与微电影制作团队合作,开出微电影专区,或者与传统电视频道,包含“三网融合,台网联动”的概念;第四种是产业延伸,目前待挖掘,华影盛视准备做微电影的实体产品,可能是光盘、DVD,等等。

无论是何种模式参与微电影运作,其中矛盾都显而易见。

“最大的瓶颈就是盈利模式相对单一,自身有矛盾,比如说盈利模式单一会限制内容多样性,虽然没有审查,问题是谁为这样的题材埋单?”爱奇艺自制剧制片人何叶说,它的盈利模式能不能突破现在相对单一的盈利模式,产生一些版权收益?

微电影的天花板还在于客户数量很有限,毕竟目前国内微电影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如果有更多公司进来,教育市场、培育市场,将市场做大,以后可能变成细分市场。

对于靠项目生存的制作团队而言,赵雨润的质疑直击要害:“一句话,你能做到规模化吗?一年有一千部微电影,你在里面是什么位置,这是资本市场要看好的。”

“我也可以做一个微电影,我直接跟品牌对接,但是没有优酷推到首页的话,点击会非常小,你的成功率很低。跟它的合作,视频网站肯定会拿到最大的头,很可能是视频网站拿到品牌商600万费用,网站300万分包给十个制作团队。制作团队是弱势群体。” 任军介绍,即便这样,优酷土豆却也并没有把微电影作为接下来的重点发展方向。没有任何一个网站把微电影作为一个商业模式。

从收视效果来讲,微电影的播出渠道主要是新媒体,但由于新媒体选择主动性高,观看偶然性较强,因此观看黏度并不高。

因此,对于华影盛视号称将对微电影进行量产的做法,尚娜很费解:“不管电影、微电影还是别的东西,你总是需要有人知道吧?量产每年拍一千部,中国每年拍电影七八百部,观众能记住名的也不过十来部。你怎么让人知道?”

何叶也表达了相同的困惑:“现在微电影非常泛滥,如何去抢夺观众的眼球很重要,它自身的营销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第4篇:传媒公司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内容; 渠道; 盈利模式; 创新; 扩张; 集成

  目前城市电视台和中国大多数电视台一样,主要盈利模式是广告。但不同之处则在于,城市台作为非卫星传输的地面频道,无法通过在本地播出节目大举实现广告盈利。覆盖范围的狭小决定了广告份额的有限,所以,创新盈利模式,成为城市台必须研究的课题。笔者试图从渠道运营商向渠道和内容集成商转变的视角,探讨城市电视台创新盈利模式的多种途径。

1 何谓内容?何谓渠道

    电视台最重要的两项工作就是制作和播出,简单地说,制作就是内容,播出就是渠道,内容以节目的形式存在,渠道以频道的形式存在。以往电视台的盈利主要靠渠道即播出来实现,而节目内容本身是免费提供给观众的,电视台是通过把观众对节目内容的注意力和关注度—通常以收视率来表示的影响力卖给广告商,从而实现自己的盈利。创新盈利模式就是要使电视台不仅在播出渠道上赚到广告的费用,而且在制作环节赚到节目内容售卖的版权收益;不仅在传统播出渠道上赚到广告的费用,而且要在多媒体终端上赚到广告的费用,从单纯的渠道运营商向内容和渠道的集成商转变。

2 国外电视台的内容经营给我们的启示

在国外,频道的细分是非常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美国直播卫星电视公司拥有285个普通频道和130多个全时高清频道,内容涉及新闻、电影、体育、娱乐、宗教、纪实等多种类型,其中各个类型的电视频道又细分为很多专业频道,如新闻类有世界新闻频道、国内新闻频道、财经新闻频道、各地新闻频道;娱乐类频道有音乐频道、电影频道、纪实频道、表演频道等;但这还只是第一层次的细分,还有更细的划分,如音乐频道又分为摇滚频道、古典频道、流行频道、乡村频道、爵士频道;纪实频道有真实频道、探索发现、国家地理、历史频道等等。这些细分的内容极大地满足了受众对电视节目的个性化需求,也使得它的内容制作者有了自己独特的市场空间。在美国,除了新闻节目是电视台自制自播外,其他娱乐类、生活类、纪实类节目大多是委托独立制片人制作或者在辛迪加购买的,就是说,电视节目不仅是自给自足的产品,而且是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靠出售节目内容的版权也可以实现盈利,而且是节目制作者的主要盈利模式。

3 内容创新的几个着力点

中国目前还是制播合一的电视体制,但国家一直鼓励非新闻类的节目制播分离,这也从制度上保证了渠道和内容的分别经营。在覆盖手段和范围无法与央视和省级卫视竞争的情况下,城市电视台要想走出单纯依赖广告的盈利模式,急需从内容制作入手创新和突破。

3.1 找准定位、高端策划

针对目前城市台频道内容严重同质化的现状,频道定位一定要科学、细分,避开央视和其他同行,形成差异和特色。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做深、做专、做精某一个或几个节目品类。如央视做音乐频道,城市台就可以只做流行音乐或古典音乐,甚至可以像《同一首歌》那样只做活动;央视做生活频道,城市台可以只做家居或美食、服装频道,这样才能在内容上突破,做成精品和品牌,不仅能在本台的频道播出、在各种新媒体终端播出,还能成为其他电视台和新媒体的内容提供商,力争占领全国市场、海外市场,从而走出版权销售加多终端广告的复合盈利模式。但无论制作哪一种节目,都必须瞄准行业最高标准,占领某一细分市场制高点,谋得在整个电视市场和产业链中的独特地位。著名的民营节目制作公司光线传媒就已经占领了娱乐节目中演艺圈这块的细分市场。但目前科技节目、体育节目、动画片还有大片的空地,即便是娱乐节目也只是刚刚兴起。

3.2 精品制作、品牌营销

精品制作不仅是制作手段精良,更是创意、策划的精良。我们都喜欢看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探索频道的节目,不仅被其中旖旎的风光、刺激的冒险所吸引,而且也为其中独特的哲学、美学视角所折服,而这一切都是依托于一个个好的创意,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一句句经典的旁白构成的。品牌营销是指节目的推广与发行。长期以来,我们的节目一直是自制自播,一次性使用,所以它只是产品不是商品,也无法进入流通环节。但如果电视台把自己定位于渠道和内容集成商,不仅要运营渠道,还要经营内容,则其节目就必须进入推广和营销的通道并获得广泛的市场认同,只有这样才能最终销售出去,取得广告以外的版权收入。目前很多民营电视机构开始在这一领域显示身手,如光线传媒制作的《娱乐现场》、《音乐风云榜》、《最佳现场》等电视节目,已经在全国620多家电视频道播出,覆盖全国所有地区。

城市台在版权推广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努力:1)横向推广、跨区域推广,把节目推广到其他的电视台,立足中国,放眼世界;2)要跨媒体、跨行业推广,把节目的版权推广到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手机电视、IPTV、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不同的媒体和终端,实现一个产品的多次盈利;3)要纵向推广,依托版权做上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比如,美食、家居节目可以进入品牌授权市场,文艺节目可以进军演艺经纪,少儿节目可以进军动漫制作、以及服装、玩具等衍生品和主题公园的开发,从产业开发角度,拓宽盈利渠道。

4 渠道扩张的着力点

前面我们讲的主要是内容方面的创新。但要做渠道和内容集成商,在渠道方面的运营也不能忽视。城市台在渠道上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渠道扩张战略。

一是多开办电视频道,二是运用新媒体传播。在内容不足,覆盖有限的当下,新开电视频道只能分切本地蛋糕,并不是渠道扩张的良策。利用新媒体倒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其中网络电视不仅可以增加电视节目传播的渠道,还可以提高覆盖范围,使城市电视台超出节目覆盖的区域,成为实际上的全国媒体、世界媒体,而通过移动电视、手机电视则进一步提高了节目覆盖的深度。

第5篇:传媒公司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新兴媒体风险投资策略

新兴媒体泛指那些采用新的传播技术、新的传播方式或者开辟了新的盈利模式的媒体,如网络杂志、视频分享网站、商业楼宇媒体、移动电视、3G手机媒体、IPTV、触摸媒体、网络综合平台等。当下正处于一个媒介内爆与融合加剧的时代,任何一种创新的传媒科技马上会得到普及,任何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也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推广,任何一种新的盈利模式马上会被克隆。但媒体由萌芽、发育到成熟的阶段,资本运营问题往往成为其壮大发展的瓶颈。同时中国传媒业具有严格的资本准入制度,一般的资本形态难于进入传媒资本市场。而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以其运作灵活、政策壁垒宽松等特点很快进入中国新兴媒体市场并取得了巨大成功:IDG成功注资百度、腾讯、当当网、土豆网,软银成功孵化分众传媒、淘宝、阿里巴巴、共合网……学会与风险投资打交道,擅长与风投共舞成为新兴媒体的一门必须课。

一、新兴媒体的资本渴求

首先,在发展初期新兴媒体的传播样式还不为人知,Blog和SNS的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人们对于新兴媒体还没有建立基本的认知和使用体验,更谈不到用户的粘性,作为新生事物其“创新一扩散”过程需要集聚一定的市场势能和用户人气。其次,新兴媒体的发展市场尚不明朗。其市场预期处于一时间难以评估的状态。而新兴媒体要发展就必然需要大量的传媒资源的卷入,对于资本的渴求异常的强烈。一般情况之下在发展的初期。新兴媒体一般都是资本投入期,处于“烧钱”的阶段。新兴媒体创业者往往是有技术、有想法、有创新、有激情,而无资本、无经验、无业绩。在这样巧妇无米的困境之下,新兴媒体遭遇融资的困境。

一般的融资渠道难于适用于新兴媒体的创业与发展。传统媒体的出资人和创办者一般是各级政府、国有企业,而新兴媒体完全是市场化的产物,很难获得传统资金来源垂青。商业银行的首要投资原则是信贷的安全。新兴媒体由于其市场前景、媒介环境等一系列的不确定性,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信任。同时银行的贷款一般需要按期支付利息和可靠的担保,对于尚且处于事业草创阶段的新兴媒体,资金的流动性本来就是个难题。对于高额的贷款利息更是难于及时偿还的。上市并且以创业板的形式进入股市大规模融资是新兴媒体梦寐以求的事,但是股票市场一样有着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只有像“华谊兄弟”这样成功的创业媒体才能获得股市的认可。较之其他的融资方式,风险投资不回避风险,并且力图驾驭风险,不需要严格的信贷担保,不要求在短期内偿还本息,甚至不需要传媒马上进入盈利的状态,风险投资能够满足新兴媒体创业的资金需求。

二、风险投资的注资意愿

风险投资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目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仍然有数十亿计的风投资本瞄准中国传媒业。在互联网高涨时期,网络媒体被其青睐;现在影视制作更加被风投垂青,三个月内就有一家电视制作公司得到风投机构资助。风险投资之所以对中国的新兴媒体偏爱有加,表现出强烈的注资意愿一般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出于中国传媒业的迅猛发展和巨大潜力。自2001年起,中国传媒业利税总额已经超过烟草业,成为利税总额第四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中国的新兴媒体更是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仅以互联网为例,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09年7月17日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38亿人,其中宽带网民3.2亿人,网站数306.1万个,中国已经成为互联网大国。广大的市场意昧巨大的商业价值,没有人会在市场面前踟躇,没有人会对巨大商机犹豫不决,注资中国新兴传媒领域的市场回报巨大。二是中国的传媒市场逐渐向非公有资本有限开放。长期以来中国传媒产业存在严格的政策壁垒,限制了非公有资本的进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风险投资在传媒领域内的作为,也给风险投资注资我国传媒业带来了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和风险。2005年起中国政府相继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和《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的出台改变了传媒行业资本构成的单一局面,为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传媒行业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风投资本注资传媒业具有了基本的合法性。这样的背景之下,风险投资在中国的新兴媒体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IDG、软银、凯雷、鼎晖等风险投资纷纷注资孵化新媒体行业。受益于风险投资,搜狐、百度、腾讯、易趣、3721、当当网、土豆网、分众传媒、共合网、PPLive等一批新兴媒体已经成长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媒体公司。

三、挑战与策略

在使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媒体的经营某种程度上处于被监管的状态。自身独特理念难免受人左右,独立的媒体品格难以形成,同时更要防止资本对于媒体内容的侵蚀。一个新兴媒体的公信力最终要靠市场、靠受众的承认而不是风投。所以新兴媒体一定坚守自身的传媒品格的底线,在使用风投的同时秉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内容传播品质,不为资本劫持,不为一时小利而饮鸩止渴。在风险投资引入、使用和退出期应该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策略。

1.风投引入期

适时原则。风险投资的引入应该以促进媒体事业的扩大为前提,而不是在传媒经营运转出现困难时引入风投。很明显在传媒经营捉襟见肘之际,能够对风险投资有多大的吸引力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即使成功引资也难免在谈判的环节因为无牌可打陷入被动的局面,为日后媒体与风投的合作埋下隐患。

坦诚原则。和风险投资打交道,要坦诚的与对方推心置腹,不仅把传媒未来的美好前途描绘给风险投资商,同时也要把传媒经营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风险坦诚的告诉给风险投资商。因为对于风险投资而言,有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风险不可控。坦诚的交往能与风投建立起双方合作的信任感。

平等原则。在资本的引入期,新兴媒体往往由于对资本的巨大渴求,而饥不择食。媒体创业者需要始终明确与风投之间是一种对等的合作关系,媒体以其独特创新传播理念和明晰的盈利模式作为创业成本,保证未来可预期获得报偿。很明显只有在引资阶段就确定平等关系才能为日后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适度原则。在引入风险投资时,引入多少是传媒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当你提出的要求一旦被满足之后,到底能不能消化好利用好引入资本,能不能将引入的资本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实现传媒价值的保值增值。所以把握一个适度的原则就非常必要,适合传媒发展的中短期需求,适合传媒的现实消化能力是传媒的引入风险投资的适度原则。

多家引资原则。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尽可能不要从一家风投引资。单一风投的引入容易使传媒公司处于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与多家风险投资展开合作,可以使媒体在风险控制方面有更多可以周旋的余地。如果一家风险投资撤出资金,也不至于使资金的流动性受到毁灭性威胁。

2.运作期

获得风投的管理扶助。风险投资并不是单纯提供资金的金主,与其他募资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对于新兴媒体的全程培育。风险投资通常有一整套科学的企业治理经验,可以为新兴媒体提供传媒战略决策制定、传媒市场的分析、相关技术市场应用前景评估、潜在风险分析、成本控制及其回收等一系列的管理支持,此外还可以帮助传媒企业进行招募和人力资源的管理。可以说一个成熟的风险投资是传媒企业的创业孵化器。通过与风投的合作,传媒企业可以避免走弯路、错路,尽早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应对压力,增加动力。引进风投之后只是传媒企业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般风险投资在注资之后都会要求传媒企业达到更高的层次,这在无形中给传媒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比如,2004年3月鼎晖国际等6家机构为分众传媒注资1250万美元,要求分众传媒当年必须实现860万美元的利润,如果完不成,股权就要被稀释。2007年lO月兰馨亚洲投资基金等4家VC注资炎黄传媒3500万美元之后,给炎黄传媒的任务是2008年营业收入达到3.5亿元,利润率为50%。可见,在风险投资运作期,传媒企业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来源于风险投资对利润的渴望与追逐。传媒企业唯有积极运作,与风投展开合作才能够实现盈利的目标。要实现盈利目标,除了上文所说的借助于风投的管理扶助之外,传媒自身能力的提升也是无从回避的。传媒企业必须始终思考如何将现有的强大的资金优势转化为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如何实现既定的盈利模式,如何掌握新媒体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资源。

确保信息对称,规避道德风险。道德风险(MoralHazard)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在风险投资与新兴媒体合作的过程之中,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新兴媒体在创业的初期主要依靠一些创新性的关键传播技术和模式等无形资产,一般会被视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一般会被少数的媒体创业者所掌握;新兴媒体一般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构和财务数据,没有完整的信誉记录。在这种情况之下,新兴媒体与风险投资之间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双方的合作潜在着道德风险。风险投资家担心风投资本被以做假账、过度投资、滥用资本等方式侵吞。新兴媒体企业应该根据风险投资运作的特点,及时、对等的公布自己的业绩和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新兴媒体在发展的初期处于“烧钱”的阶段,但是应该明明白白把怎么烧钱告诉风险投资商。

3.退出解除期

第6篇:传媒公司盈利模式范文

接连败退的市场景象,令人不禁为国内视频网站的命运捏了一把汗!

4月17日,坊间传出华体网即将倒闭的消息。这家由南非传媒巨头MIH(米拉德控股)、上海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李宁公司共同创办的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以互动体育社区为架构的专业体育视频网站。自从去年9月推出旗下视频网站――都视网后,华体网的点击率一度攀升,最多时雇有员工200余名。知情者称,都视网高昂的运营成本直接导致了华体网的整体瓦解。截至2007年3月30日,该企业共裁掉了90%的人员,其余员工也只为维持网站的日常运营,等待被人收购或关门时刻的到来。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新传国际、磊客中国和千橡集团在内的一批国内视频网站,自2006年9月后也已相继裁员。尤其是千橡集团,被裁人数竟高达150人之多。此外,长期扭亏无望的国内知名视频网站MySee也在去年底被迫换帅。

尽管2006年土豆网、优酷网和第九频道等视频网站也获得了一些风投资金,但业内人士却告诉《IT时代周刊》,目前这些企业真正盈利的还只是凤毛麟角。随着耐心的逐渐丧失,风险投资商变得越来越谨慎,视频网站正游走在生死边缘。

广告也无能为力

2006年,国内网络视频产业可用“火爆”来形容。

资料显示,2006年初国内视频网站不足30家,但年末时这一数字就剧增为250余家。另外,去年国内观看过网络视频的用户达到6300万,占网民人数的47%。专家预测,该比例到2010年有望达到80%。或许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加上YouTube等视频网站日益受到人们欢迎,有人一度认为,传统电视节目将很快被互联网取代。然而,现状证明了该推测已经失真。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onvergence Consulting的分析师布拉姆・埃利指出,中国网民习惯了免费使用,网站无法以直接收费方式求得生存。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便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据统计,2006年国内网络视频行业的广告总收入不足6亿元,而前几大网站一年的投入就超过了1亿元。若再统计其他240多家视频网站开销,广告收入只是杯水车薪。

布拉姆・埃利认为,视频网站广告收入乏力主要源于以下原因:网络广告较传统电视渠道更加昂贵,尤其在中国,企业的带宽成本是美国的4倍;观众数量少也是影响厂商投放广告的重要因素。

作为倍受中国同行推崇的视频网站,YouTube只用一年的时间就让自己的价值升至10亿美元,但鲜有人注意到,每月投入90万到150万美元维持运营的YouTube迟迟没有开展自己的广告业务。其创始人Chad Hurley和SteveChen曾表示,“依赖广告将会让用户疏运,从而引致灭顶之灾。”

如今,即便是新东家Google也不敢越雷池一步:Chad Hurley和SteveChen时代在短片中插入30秒广告的做法,目前证实还处在“试探”阶段。

尝试新模式

离开风投资金后视频网站还能不能活?它会是互联网继博客之后的另一个泡沫吗?当直接收费与广告模式都无能为力,唯一出路就是对新盈利模式进行尝试。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指出,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分享”概念的网络视频,注定要在盈利模式上走弯路。他认为,“中国的网络视频企业过分强调概念和技术,唯独对直接关系自己存亡的营销关注不够。要寻找新模式,把旧习惯倒过来做未尝不可。”

2006年10月,网络发行商优度宽频全球独家网络播映贺岁片《夜宴》之举赚够了其他同业者的目光。优度宽频CEO 施忠告诉《IT时代周刊》,《夜宴》网络发行分为免费直播和收费点播及下载三种方式。比例较少的免费直播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以提高节目的收视率。这一营销模式很好地保证了产业链上游内容提供商以及下游发行终端的利益,同时避免了版权纠纷以及单靠网民自传内容的形式单一,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据其透露,此举的收益是投入的两倍以上。虽然略低于预期,但这对于长期受盈利模式困扰的视频网站来说却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同样是注重营销,上海当前最大的视频网站Mofile的做法略有不同。它已在去年12月和美国著名网络游戏供应商美国艺电(EA)签署合作协议。Mofile在开辟的EA专区中为用户提供EA官方授权的视频资料,并为玩家上传游戏片断和交流搭建平台。而对于令人头痛的广告业务,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也与Google合作推出了‘收益分享’的广告模式。”虽然没有透露具体细节,但他却表示,“以上合作已让公司财报大为改观。”

“国内视频网站的经营观念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作为对新盈利模式探索最积极的厂商之一,优酷网总裁古永铿有着自己的理解,“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始提供视频看房服务,把地产商的楼宇视频搬到网上去,或是通过视频招聘服务来获取收入,这都很令人振奋。”

然而,急于摆脱困境的国内视频网站也极有可能走入误区。

有迹象表明,自从“张钰事件”发生后,某些企业把经营当成了买彩票:不重视长久发展,而押宝一些“炒作”或是恶搞上。不但败坏了行业风气,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埋下了祸根。

第7篇:传媒公司盈利模式范文

目前的数字移动电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车载数字移动电视,主要安装在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磁悬浮列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上,具有频道专一、强制收视的特点,传播内容可以有效地到达目标消费者;二是手持数字移动电视,即利用移动电视数据传输技术为手机、掌上电脑、MP4等便携式接收终端提供电视服务。手持移动电视有个人化和互动性强的特点,传播效果比传统电视更有效。

作为一种融合了广播电视业务、通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的新兴媒体,从一开始投入市场它就吸引了众多的注意力,成为各大投资主体关注的焦点。移动电视的研发领域吸收了大量的社会资金,使之在技术层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数字移动电视要想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发展成为灵活成熟的经济主体,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国数字移动电视的现状

在我国,两种数字移动电视的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的。2004年3月,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相继推出了手机电视业务。如今,移动运营商们不仅把手机电视业务视为移动数据业务新的增长点,而且将其视为3G网络的主打业务。2006年3月,广东联通在赞助雅典奥运会亚洲区拳击预选赛的同时推出了“手机电视”赛事直播,这是国内运营商首次公开进行的商用测试。广东联通将3月定为“手机电视”服务的免费体验月,免收流量费,并在主要营业厅中开设免费体验专区。

上海文广集团在我国率先开展车载移动电视业务,紧接着的2004年4月,北京北广传媒移动电视公司推出的车载移动电视节目试播。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数字移动电视不但在技术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且该项传媒产业也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它毕竟是一种新兴的媒体形态,它的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制约难题,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问题。对于数字移动电视的运作,国家还没有制定具体的、专门的产业政策,从目前看,主要的运作模型有三种:一是广电运营商独立运营模式,主要靠广告业务赢利;二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模式,通信公司向节目制作部门购买电视节目,采用流媒体技术进行传播,受众通过在线或下载的形式接收数字信息;三是传媒运营商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的形式,由广电部门主导运营,移动运营商提供用户管理和收费机制。

内容瓶颈。对于用户来讲,他们首先关注的是节目内容的好坏。目前的运营尚缺乏健全的采编播体系和运作管理体系,专门从事移动电视节目制作的媒体从业者数量不多,节目内容相对匮乏。如果不加快节目内容的研究和开发,移动电视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技术限制。移动电视传播技术受宽带的影响较大,目前用手机看电视平均每秒只有3至5幅画面,无法保障清晰流畅的画质。

资费问题。主要指手机电视的资费问题,当前具备看电视功能的手机种类还非常少,而且平均价格在5000元以上,部分产品的价格甚至超过了7000元,这样的价格影响了手机电视的普及。此外,业务使用资费也非常昂贵,有人按照流量估算,中国联通的手机电视业务每分钟流量费达25元,看一个小时的话就是1500元,将来运营商用什么样的收费方式既让用户接受又能赚钱,确实是个难题。

对数字移动电视发展的构想

数字移动电视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想实现大的跨越,无疑要加强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通力合作,同时还需要政策和节目内容等“软实力”的开发和创新。

政府部门统一产业标准,促成产业链上各部门的合作。自主标准是政府最关心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确定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手机电视技术标准STiMi,该标准从2006年11月1日起大规模实施。但是此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发展了自己主导的手机电视商用系统(流媒体),并拥有70个频道和150万实际用户。全国各地的车载数字移动电视使用的技术标准也比较混乱。所以,当务之急是加快国产标准的完善和产业化进程,在政府的主导下尽快出台产业政策,统一全国的数字移动电视标准,力争使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重要的组成部分。

“硬件”“软件”均衡发展。全国各地目前对数字移动电视的发展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移动电视设备、移动电视信号发射设备、移动电视技术研制等“硬件设施”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对节目内容的研究和开发却显得相对不足,甚至处于节目内容匮乏的境地。

就目前的电视节目来看,有三类比较适合数字移动电视。一是新闻,随时随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也是受众比较喜欢的一种节目形态。二是信息,及时掌握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天气信息、休闲购物信息等,给日常生活提供指南和帮助。三是娱乐,移动电视拥有便于携带等特点,可以在枯燥的时间里带来轻松愉悦,如MTV、重大赛事、动画等。

盈利模式的多样性。数字移动电视运营商要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就必须扩大盈利渠道,从传统的运营模式中解放出来,构建以市场营销为导向的多样化盈利模式。

付费信息。数字移动电视常见的一种盈利模式是让用户为订阅的内容付费,这是一种比较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并且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广告收入。数字移动电视最主要的盈利模式还是广告,由于移动电视垄断性传播的特点,受众处于相对被动地位,具有对某一预设好的传播内容的必视性,所以它所具有的广告效果要好于传统的电视。

电子商务。这种模式是电视盈利空间的一大拓展,也是与传统电视盈利模式区别较大的一种,主要用于手机电视。用户可以用手机购买电子游戏、音乐会门票、音乐专辑、书刊、服饰等商品,也可以用手机预定酒店房间、餐厅位置、医院挂号以及缴纳学费、水电费等各种费用,大大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

增值服务及其他。移动电视的增值业务有很多,比如:网络游戏、VOD视频点播、收费电视、互动电视、移动邮件、图铃下载等,都是可行的获利方式。移动电视运营商还可以通过相关产品的开发,获取一定的营销收益。例如给私家车用户安装移动电视,收取一定的设备费、安装费或收视费。还可以与街头大屏幕电视合作,为大屏幕提供内容服务。

面对信息需求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现实,数字移动电视无疑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在相关技术发展的同时,学界和业界可以从多方面着手,进一步打造趣味性强、有吸引力的电视节目,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拓展盈利空间求得自身的发展。

第8篇:传媒公司盈利模式范文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在视频网站这个大舞台上已经不仅限于优酷、土豆这样的行业“金豆儿”,越来越多的“大块头”也竞相跻身其中。

这些迹象说明了什么?视频网站的未来会通向何方?

大集团在行动

按照搜狐当天会上的通告,搜狐视频未来将坐拥三类视频资源:传统媒体合作的视频内容、原创视频内容、网友上传的视频内容。

搜狐预备将其包装成为“视频平台”来打包销售,广告形态包括贴片、植入、共同策划视频内容进行传播等。

这样的格局雏形和盈利模式与当下的优酷、土豆类似,除了在市场、品牌、用户规模无法与前两者相提并论以外。

另一个视频门户网站激动网更是携资本之势于8月初率先实现了PC、手机、电视“三屏合一”的构想,通过视频门户网站、VOD视频付费分发点播、手机视频等3个平台将内容给用户,从而分摊购买视频内容的成本。

激动网对其参股方避讳不提。但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的母公司激动集团由上海复星集团参股,而复星以长期从事媒体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投资而著称,曾成功投资多家报业和传媒机构。

连一向正襟危坐的央视网这次也不甘落后,可靠消息称,其积极筹备的“国家网络电视台”将会近期上线。

就在优酷、土豆相继实现广告营销增长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进来掘金。

“较具规模的视频网站,现在不完全是在同行竞争,而正在面临着新浪、搜狐、甚至百度‘抢视频领域的蛋糕’”,汉理资本董事长钱学峰感慨道。

资源整合的优势

众所周知,从2006年优酷CEO古永锵提出“网络视频元年”开始,视频行业就一直没有停止烧钱。迄今为止,虽然尚无一家视频网站真正实现盈利,但是不断激增的广告收入已经预示着这个行业正走在盈利之路上。

这与2008年起政府突如其来的包括牌照在内的各类管制不无关系。但归根结底,视频网站高成本低产出的盈利模式无法维系自身生存是不争的事实。

在7月27日晚搜狐2009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搜狐董事会主席兼CEO张朝阳坦陈其在搜狐视频上的投入:“我们耗资购买了大量视频内容,尤其是电视连续剧,与内容购买成本相比,带宽成本更高。”

那么,为什么这些传媒大佬们还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这是一种战略布局,”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分析认为,搜狐、上海文广为代表的这些传媒机构介入视频网站,要的不是短期的盈利,而是看好视频网站作为一种内容分发渠道的长远战略地位。

作为综合的大媒体平台,这些“大块头”的身份是多元化的:它们采购内容、分发内容,同时也间接地介入内容生产,更要紧的是,它们凭借平台优势,坐拥多种渠道形式。

“比如门户网站的搜狐就有图文、视频、博客、SNS等多渠道,而上海文广则更加广泛,旗下整合了包括电视台、网络电台、报纸、杂志在内的多种传播方式。”

黄升民认为,一旦将视频网站纳入大传媒的系统当中,从资源整合角度考虑,视频网站在获取内容方面就可以借助集团的平台优势,获得更优谈判权,达到成本最低化,“甚至许多传媒集团自己就是负责内容生产的,在内容获取上有天然优势。”

到时候,技术不再是最重要的因素,资源整合才是最重要的,渠道和内容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

优胜劣汰

汉理资本董事长钱学锋透露,2006~2008年,VC一度蜂拥而入投资视频公司,但整整三年投入产出令投资者变得谨慎。伴随着美国Hulu兴起,通过和内容生产商合作提供正版内容的长视频模式成为受到行业推崇的模式,国内包括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也竞相结合中国网民国情掘金视频领域,最为主要的视频广告有了多元化的“收成”。

正因为如此,不论是传媒发展的战略布局,还是有利可图的利益驱使,新兴的门户网络、搜索引擎,甚至包括上海文广、央视网这样的体制内传媒集团也加入了“食物链”。

看似杂乱的身份背后,有着相同的特点和野心:充裕的资本、强大的品牌、广泛的渠道分发方式、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它们雄心勃勃地要进入分羹。

这在古永锵看来是好事,“大家都介入进来了,才说明这个行业的确有着可观的发展前景。现在的媒体日趋多元化发展,未来势必走向大融合,对于视频的未来我一直坚信‘三网合一’,PC端、手机端和电视端的大融合,互为补充,互为发展,起码在我能预见的未来,这是能实现的。对于优酷的发展现状来讲,我们的问题是如何引领整个视频行业走向真正的成功。”

土豆网首席内容官蒋为民也认为,视频网站最终纳入大传媒的这种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融合包括产权融合、技术融合、营销融合和内容融合。这其中,技术和内容的融合相对容易,传统媒体行业和新媒体行业在内容上的融合也将越来越多。”

“国内大的国有的传媒集团对新媒体的整合,从体制上来讲它们需要突破很多,尽管它们拥有各种渠道传播方式,但是能够完美地嫁接这些资源并不容易。这跟传媒体制大环境的改革息息相关。”In-Stat China新媒体行业分析师张强对记者如是说。

第9篇:传媒公司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视频网站;乐视网;网络视频版权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1-0101-02

截止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于此同时,视频网站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11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达3.01亿,用户使用率为62.1%,与去年年底相比,用户增长率为6.1%[1]。网络视频服务虽然是使用最多的服务之一,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盈利压力:版权成本和带宽成本较高,而视频广告价格较低、收费模式难以建立。在中国视频网站发展过程中,不少网络视频公司都曾经做出尝试,对产业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乐视网是其中代表之一。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影视剧视频网站的代表,乐视网是中国较为领先的3G手机电视服务商和互联网电视服务提供商。其网站盈利在同行中处于优势地位,于2010年8月12日在A股上市,成为首家上市的视频网站。

一、业务内容

乐视网业务内容主要分为收费、广告、版权、内容平台建设、乐视TV、投资制作发行影片几大板块。下面重点介绍下其盈利比重较大的三大业务。

1.收费业务(主要盈利业务)。乐视网从成立之初一直坚持收费,注重付费用户的培养。2004年,乐视网成立,因收费模式导致规模小,知名度低。当时用户用BT下载居多,业界对版权认识低,购买版权的价格很低,使乐视网能以低成本开始运营。2005~2006年,土豆、优酷等视频分享网站兴起,版权问题严重,乐视坚持收费。2009年被称为网络视频行业的版权元年,乐视网在版权上的优势得以体现,正版资源多,质量较优,版权分销成为一大盈利点。乐视网多种付费方式,其中手机支付占90%,是唯一三家运营商都有付费通道的视频网站。到现在付费用户每月40万,收费包月30元,单片2~5元:一部电影比如月初1号上院线,至少15日后,可网络放映,乐视网开始单片点播;至少30日后,开始收费(720P)+免费(640P)平台播放。免费业,2008年开始,起步较晚,流量较少,网友粘性、社区性弱。

2.广告业务。乐视网广告业务分为企业电视台、高清广告、贴片广告三种。企业、站长电视台:通过P2P技术,企业能够可以申请独立域名,成立一个电视台,作为企业宣传的一个平台,分布产品广告,推广企业活动。1080P的高清广告:乐视网独家首次推出中国视频行业内的1080P超清广告,投放于乐视TV云视频超清机上,满足对广告质量要求非常高的知名品牌,给收看广告的用户更清晰直观的感受,目前广州本田已经成为第一家在互联网上投放1080P超清广告的企业。贴片广告:乐视网最主要的广告形式就是贴片广告,指内置于视频并随之一起分销给合作伙伴的广告,如视频片头片尾播放的广告,以及角标广告等等,作为最早的网络视频营销方式,贴片广告不仅是电视广告的延伸,更重要的是能根据不同时间、地域、视频内容做定向投放。另外的广告形式还有:种子视频广告(专为某些企业做一些广告产品通过其他网站、微博等播放)、网页广告、弹窗广告。

3.版权分销。独家版权分销业务是支撑乐视网的一种较为独特的盈利模式。如2008年电视剧《潜伏》未热播前,乐视网以几千元一集的价格获得独家版权。在热播后,分销时就不止这个价了,不算收费就已经收回了购买该剧的成本。如今,独家版权的电视剧一集的价格已经涨到了几十万。

二、创新战略

1.云视频战略。乐视云视频战略是乐视网最新的业务整合战略。“它通过云计算技术理念构建统一的云视频平台,并以该平台为中心完成资源整合,为不同类型互联网终端用户提供正版、海量、高清的精彩视频内容”[2]。“云计算”将所有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无需人为参与。这使得应用提供者无需为繁琐的细节而烦恼,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业务,有利于创新和降低成本。乐视特有的云处理平台是开放的平台。任何公司及个人都可根据乐视的内容接入标准分享视频,也可根据用户终端的接入标准在任何终端上播放视频。乐视在云视频平台的基础上不断开发丰富多彩的应用。“依托云视频平台,目前乐视已率先实现在PC、手机、pad等‘多屏联动体验’”[3]。比如在旅途中用手机看了一半的视频,到家里可以接着播放。现在海信公司成为乐视TV版战略合作伙伴,使用户通过高清电视也能接收乐视的云视频服务。

2.创新合作。海信公司是乐视TV版首家战略合作伙伴,乐视网TV版已登陆海信新款的智能电视机。通过使用搭载乐视网TV版的海信终端产品,用户可随时随地享受高清电视所呈现的丰富网络视频内容。据乐视网工作人员介绍,事实上就是乐视在海信上做了一个客户端,重新打造了一个版本,就像一个应用程序。超清机是连接电视与网络的传送设备。一端接互联网,一端接高清电视,将互联网上无限、海量的视频呈现在高清电视上。用户不必被动的接受电视广告以及其中穿插的节目,而是可以主动的在互联网上点播想要的影视剧。其中S11机型配备一块1T内置硬盘,可提供45部1080P高清影片,并提供下载服务。作为首家与家电企业联手进军该领域的企业,乐视将开启互联网智能多媒体终端的应用阶段,并由此拉开电视网络化时代的序曲。

三、将来的前景和发展

乐视将来的发展应该是非常乐观,但是也有不少的隐忧。

1.前景。第一,乐视网抓住了三网融合的趋势。三网融合对应的终端是网络、电话、电视。将来,用户可以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而其中,电视的网络化、智能化将会形成一个主流。海信和乐视强强联手,推动了互联网视频产业和家电产业的共同革新。第二,符合现在人们对个性化需求的追求。其中的表现就是乐视网的云视频战略。它构建出统一的云视频平台,并以该平台为中心完成资源整合,为不同类型互联网终端用户提供海量、正版、高清的精彩视频内容,从而让用户以最简单的方式享受到最高品质的视频生活。第三,版权准垄断铸就竞争优势。“经过6年多的积累,乐视网已拥有50000多集电视剧和超过4000部电影的网络版权,几乎覆盖了全国电视台所有热播剧网络版权,此外,乐视网已获得2011年70%全国热播电视剧独家网络版权”[4]。在电影的发行上,乐视网也是首个实现与院线准同步上映电影的视频网站。乐视网TV版海量、高清的内容无疑是赢得同质竞争的基础。

2.忧虑。乐视网的一大忧虑为乐视TV版的牌照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有关规定要求厂商如果通过互联网连接电视机或机顶盒等电子产品,向电视机终端用户提供视听节目服务,应取得“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视听节目集成运营服务”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现在国内共有六家机构取得牌照: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杭州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百视通、南广传媒(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根据规定,电视机厂商开发智能电视必须在线授权。海信已被授权,所用的平台是华数的,然而海信拿乐视网的内容放在上面。“严格来讲,乐视网也应该有这方面的牌照,才完全符合规定。现在属于打了个球。乐视和华数为合作关系,华数不追究就没有问题。”同时,区别于同类视频网站,乐视网一直主张正版、高清的影视剧播放模式,主要收入来自于付费包年用户、影视版权分销和视频广告收入。从2010年财报来看,在这三项收入中,来自付费用户的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近50%,影视、版权分销和视频广告收入则分别占20%~30%左右。付费用户是乐视网目前最大的利润来源。但这一目前看来成功的模式,也存在着隐忧。受一直以来消费习惯的影响,网上付费看影视剧在中国尚未形成真正市场,目前大部分视频网站仍采用免费模式,这无疑分流了乐视网的用户。而对于每月的花费,多数用户也易形成相对稳定的消费额度,如何突破用户饱和极限对乐视网来说是不小的难题。此外,版权成本持续走高。尽管乐视网曾多次表示版权费用不算成本,收支基本可以达到平衡。然而这只是美好的展望。近年来,版权费随着视频行业的火热一路水涨船高。而从乐视网收入比例来看,版权分销并未获得相应利润。2010年财报显示,乐视网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76.62%,版权成本,运营成本整体趋势将都呈上扬态势。

四、总 结

1.对乐视网的总结。作为视频行业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乐视网凭借快速增长的业绩备受市场关注。其独特的盈利模式开启了视频网站盈利模式的新思路,十分具有借鉴意义。乐视网抓住了三网融合的趋势,与家电企业合作,开启了网络电视化时代,并实现了网络终端多屏联动体验,十分符合人们对个性化需求的追求。然而乐视网在发展道路上也存在几点隐忧。乐视网并没有法规规定的网络提供电视内容所需的牌照。现在只是借合作伙伴的牌照打了个法律球,不利于长期发展。同时,如何突破用户饱和极限,如何降低成本,创造新的增收点都是乐视在今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2.对中国视频网站产业的展望。乐视作为中国视频网站产业的典型代表,给中国视频网站公司很多有益的经验和值得借鉴的启示。首先,目前中国视频网站处于发展平缓期,众家视频网站依然难以解决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盈利模式难以突破。乐视与家电企业的联合提示我们视频网站的内容服务应超越终端限制,不应拘泥于笔记本电脑,而应多屏联动,寻求全面的媒介融合,实现同步。这将直接帮助视频网站业务拓宽,内容服务增值。其次,视频网站的提供内容是赢得竞争的基础。乐视网通过与影视公司、互联网版权持有方、电视台等各方进行合作,希望树立竞争的内容优势。这是所有视频网站的必备因素。同时,网络视频应该跨越转播模式的约束,不局限于影视剧版权的购买,开展网络首播剧业务,以自制网络剧、节目为主,提供真正意义上独家内容。内容加硬件的模式才是未来互联网多媒体智能终端的发展趋势。最后,乐视的困境同时也是其他视频网站普遍面临的难题――即盈利模式的瓶颈和版权成本的攀升。虽然版权分销的方式缓解了成本上升的压力,然而仍旧难以达到收支相抵。而网络电视化的发展凭网站单方努力也难以达到普及,这需要国家政府、机关各部门、政策法律法规等相互配合,赢得国家、社会对整个网络视频产业的支持是关键因素。尽管我国公开表示会支持技术上的信息社会发展,但对于网络视频传播监管依旧非常严格,这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而言,依旧是困难重重。

参考文献:

[1] 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OL].CNNIC, 2011-07-1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