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工学习与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工;安全技术;培训;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1
在目前的电工安全技术培训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对于电工的培训更侧重于技术培训,轻视安全培训,导致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不能把安全技术应用到一线生产中去。另一方面,有的电工学员因为与生俱来对电就有恐惧心理,长时间不敢轻易动手。一期培训过后,电工理论学习了很多,但却一次都没有实践过,导致培训效果较差,找工作时由于不掌握安全技术,无法胜任电工岗位。因此作为劳动培训部门,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使电工学员能够较好的掌握安全技术,使之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对于降低电气操作安全事故,帮助学员客服恐惧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直接演示法
直接演示方法是电工实习教学中入门指导应用最多、最广泛的、电工学员最容易接受的一种肢体语言,对学员的影响相当深刻,教师正确的姿式和操作方法会使学员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无穷。电工学员来到培训场地,对培训教具都觉得新鲜好奇,并急于尝试。教师要把握这个机会,运用正确的姿势、标准的技术,激发学员的好奇心,通过细致入微的演示,使学员了解安全操作的每个程序,每个细节。例如:在培训操作场地,教师可为学员表演各种导线的连接方法、对于带高电压的电线的处理方法、电工高空作业的具体动作等。使他们掌握直接电击和间接电击的措施,了解绝缘的主要指标及测定绝缘的方法,掌握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重复接地及漏电保护的措施与装置。
二、多媒体教学法
电工安全技术虽然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但过硬的安全技术,也依赖于对电工理论的深入理解。因此教师要在把理论讲述透彻的基础上,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一方面,从事电工培训的教师可把自己的教学内容融入到多媒体课件中,自己动手制作,还可通过互联网积极与其它教师进行技术交流,分享课件成果;另一方面,在培训课程进行前,教师可以给学员安排网络查询的相关作业,例如:在讲解高压供电的时候,可以先让电工学员上网查看关于高压供电有关方法、规程,和注意事项,使学员在头脑中对安全技术形成一种形象的感知。在讲解如何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时,可让学生在网上查找因为这些因素引起的电力事故,写出分析报告。随后,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课件的演示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深入的了解相关知识。
三、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法,就是故意把两个相反或相对的电工知识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和说明,使电工学员发现它们的相似处与差异性。正确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学员分清概念,提高辨别水平,获得一定的规律性认识。在基本理论教学中,最适合运用对比教学法,使电工学员能够通过对比系统性的掌握电工原理的基础,以及把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应用。例如:在讲授电源的外部特性时,电工理论教学主要是让学员学会电源的端电压与电源的电动势的关系,即U=E-Ir。这时,要让学员通过各种仪表来测量不同情况的电压、电流值,使学员在操作中做出对比。可以通过三种方式的对比来加强学员对理论基础的理解,一是通路情况下电压的计算方法,二是开路情况下电压的计算方法,三是短路情况下电压的计算方法。
四、设障教学法
在电工学员掌握了基本的电工理论后,将要进行实际操作。这时教师可以为学员设定电工安全技术方法的问题,使学员带着问题和疑问投入到实际操作中,每位学员的安全技术经验,都是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不断产生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在不断的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只有倡导电工学员应用所学的安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经常出现的实际问题,做到操作与理论相结合,使枯燥复杂的电工原理与安全技能的训练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才能提高安全技术培训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电机、机床电器、电子线路的调试与排障中,要多为学员设置问题,设置故障,使设置的故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让学员急于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学员在解决故障时,教师要在一旁进行监护,使学员在排除故障的同时熟悉掌握并能够应用安全知识。
五、亲身体验教学法
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一些学员由于对安全技术知识掌握不熟练,不敢操作设备,而更多数的学员则因为安全技术的不重视,自认为自己的水平高超,不会触电,没有安全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一定要让学员认识到电工安全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可使用专业的触电测试仪,让学员亲身体验触电的感觉,让其它学员看到触后人的感受,同时要教会学员触电后的自救和互救方法。同时,教师在培训课堂可以为学生设置触电的游戏演练,请学员自已表演模拟高压和低压触电,使他们使用学到的脱离电源的方法,以及用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对触电学员进行救助。
总之,电工安全技术培训,是学员学习整个电工技术的基础和重中之重。作为劳动培训部门,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多种电工安全技术教学方法,不断加强电工安全技术培训力度,丰富电工的理论知识,提高电工的操作水平,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术思维和安全技术水平,养成独立思考解决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智力水平及实操效果。使学员能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技术,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安全技术。
参考文献:
[1]姜东暄,郑雅珍.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电工安全培训中的运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
《电工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路、电子、电气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目前市面上的教材都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我们根据专业群的需要编写了校本《电工学》教材,包括直流电基础、正弦交流电路、常见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手工烙铁焊接技术、家庭电路及用电器安装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电路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在课程的体系和内容上进行了整体优化。对于通信技术专业,可以结合生活实际,适当强化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网络技术专业,结合综合布线和楼宇智能化,可适当强化家庭电路及用电器安装等方面的内容。在实际上反映电工电子技术在本专业的具体应用,在基础理论上,拓宽了教材内容,突出了专业特点,让学生认识到电工学课程在整个专业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1课程的教学总体采用项目教学法,主要以正弦交流电的波形图、手工烙铁焊接、家庭用电器的使用和安装、常见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等项目作为载体组织开展教学。项目必须紧扣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以达到教学结果要求为目的,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电工仪器仪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实践导向理论学习,完成项目实训后再通过实训结果学习理论知识。
2.2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授课地点统一安排在电工电子实训室,每次课程必须将讲授、练习和实训有机的结合起来,边讲边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掌握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手工烙铁焊接技术、家庭电路及用电器安装等知识。
2.3授课教师在课堂练习过程中,要多走动,多巡查,多指导,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在练习结束后进行总结,有必要时,还应选择个别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
2.4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综合应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图片、视频、Flas、PPT教学课件、实物展台、仿真软件、电工实验开发板等多种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强调实践能力
传统的电工学课程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强调理论知识讲解,实训教学主要是教师验证理论知识项目,因此,必须对实训内容、实训手段以及实训方法进行改革,改善实训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1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结合专业群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面向行业的发展建设为对象,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到课程的教学实施、顶岗见习、实习,采用“校内实践教学+企业项目开发+顶岗见习”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项目案例、企业文化、职业能力素质、专业新技术等引进教学中。
3.2实训的内容应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实时性、创新性,实训项目应由验证型实验向设计型、创新型实验转换,实施与专业背景相结合的实训项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鼓励学生根据要求自主设计电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
3.3实训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方法和手段,电工学课程教学看起来枯燥,只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问题的情境,同样会变枯燥为趣味。如欧姆定律知识,老师画出电路图,通过电工实验板搭建电路,让学生测量电压、电流等参数并记录,然后让学生比较计算,对比实际测量值和理论值,这样学生就能很快的掌握理论性很强的欧姆定律,充分体现在“做中学、学中做”。
3.4学生单人单组实训,独立完成每个实训项目,避免偷懒和抄袭,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5开放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建立专业学习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既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学习课程教学以外的专业电工技能;既为参加技能竞赛做好了人才储备,又能让兴趣小组的成员在班级教学中发挥带头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3.6职业资格认证,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在原有的职业资格鉴定站的基础上,优化基地培训能力,依照电工中、高级工和技师的培训、认证要求以及考试的实际需求完善实训基地的各类建设,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接轨,进一步优化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3.7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业技术、先进设备、技术服务和专业培训的优势,在各类电工电子项目的开发和社会服务中,专业教师在专业技术水平、项目组织能力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丰富了教学资源,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同时,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实际项目,提升了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五年来,有将近师生300人次参与到各类项目的开发和社会服务中。
4创新课程考核
4.1考核方式采用:笔试加现场操作
4.2成绩评定说明:①学生考试前撰写出作品的设计报告和设计日志,采用全班公开的形式对作品的设计报告进行答疑,通过答疑的学生向任教师课提交现场操作考试的作品中所需的素材,以备现场操作考试使用。②任课教师在期末考试周内组织学生在统一时间、统一地点,根据作品设计报告书中的设计内容和设计制作步骤独立完成期末作品制作考核。笔试加现场操作的考核方法打破了传统只有笔试的考核方式,现场操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5通过课程的改革,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实施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互相沟通、相互提高的过程。建立一支技能过硬、创新能力强的实训教师队伍,使创新教育渗透于实训教学中。事实证明,教学质量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投入的精力是成正比的。交流越多,投入的精力越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鼓励教师多形式、多渠道参加培训学习,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及时总结经验;走出去、请进来,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启发创新。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师的实际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促进了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有力的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
6总结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电工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3-0624-01
“专业类型职业导向,教学类型行动导向,课程类型过程导向。”这是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姜大源教授对职业教育基本特征的精辟论述。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如何使课程建设与职业需要有效的接轨,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重点。2009年,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申报的教研教改项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获山东省政府立项后,在关于“电工学”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不懈地探讨,通过不间断的实践、学习、交流,确定了一些工作目标和研究思路。
在项目确定之后,我们编写了适应企业生产运作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学》教材,这个教材完全打破了传统教材的模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原先大多的高职教材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企业对高职毕业生最普遍的要求与毕业生的能力水平还有相当差距,形成了较为突出的供需矛盾。可能过于讲究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对于继续深造非常适合,但却不适应企业对高职生的要求。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现在的高职生,基础知识掌握普遍偏弱,对于以往“电工学”的教材,能深刻理解学会的学生少之又少,即使是学会的那些知识,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用的也非常少,学生在校花了大量的时间却没有学会与本专业岗位相关的基本操作技能;而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学”新教材,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只要能支撑操作技能,新教材更注重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新教材更突出基本技能,掌握工作设备、消除一般故障的初步方法。更强调“能做”、“会做”。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的教材把与学生本专业岗位所要用到的知识分成了几个情景,每个情景设了几个任务,把每个任务中所涉及的知识让学生掌握,把每个任务让学生做会,其主要特征是建构个体主义学习理论是教育理论基础;行动导向是其教学实施原则;职业学校是其开发实施主体,我校项目组的教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不断改进、尝试编写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新教材是适应企业生产运作的高职教材。
2在学生掌握方面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的教材要求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学习,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具有依法劳动观念;具有为企业服务意识;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而且由于教材降低了难度,注重了实践,学生能学会,成就感增强,所以也就“肯做”,由于每个情景中的任务都给学生指定了学习目标,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把基本知识掌握了起来,并且每个任务都通过Professional软件进行模拟仿真,然后重点的内容再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这样经过老师讲解,软件模拟仿真,实验室实践操作,就真正把知识掌握了起来,对知识理性感性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会了,有成就感了,就越学越有劲,只要学生愿学,老师讲起来也就更能很好的发挥,通过一年的试点,在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后,学生明显动手能力增强,适应现在企业所需,而且厌学情绪明显降低。学习主体通过大量的实训与实验,实现能力的运用与内化,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的整合状态,其结果决定着个体在动态变化的职业生涯中的综合能力。
3指导思想方面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的“电工学”从能力本位为出发点,强调能力本位,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工作进程确定任务,明确为了实施工作任务,必须知道什么,必须要做什么,这样学习的内容也就明确了,教师再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从技术方面、工作方面、社会方面进行归纳,形成一个结构化的项目内容体系。并且要求学生不仅对每个任务明确目标,而且在做任务之前定计划,这是对工作预测性的训练,实施计划的即是过程性的工作训练,而且每个任务完成之后要进行任务评价,这是总结性、反馈性的工作训练。这是一个完整的“行动”工作过程,在这之中做到了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通过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的去完成任务,以及独立去完成任务评价,真正掌握了属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体系。学生在情景中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中学习基础知识,水到渠成,以基于实践的行动为方法,构建以实践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这种学习可能看似对某一门课程是不完整的,但对于一个行动体系来说是完整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适应学生将来的工作需要,与企业接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工作计划,于20__年7月1日至30日开始,我井在机电队的4个工种中,开展了岗位练兵活动。现将活动的内容具体情况如下:
经井工会研究,自7月1日开始,我井工会在井属的机电队中开
展了“岗位练兵”活动。为了使这次活动真正的取得锻炼技能、
展示才能的舞台。井工会专门下发了《开展岗位练兵的通知》,
对这次岗位练兵活动的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并且专门成了活动领
导小组,全权负责这次岗位领兵的具体实施工作,井工会还特约
了井、队专业人员作为技术指导,进行理论培训和现场指导。
活动开始,为了营造全体员工学习技术的氛围,井工会组织
了全井所有机电方面的维修人员对涉及矿山机电的方面的包机人
员都来参与学习,井工会在机电队特设了学习培训基地,聘请教
师教课,对《矿山电工》、《电工学》、《钳工》、《电焊工》
四大类涉及8个工种的专业技术进行了系统培训,在这次活动全井
300于名机电方面员工参加学习,其中,机电队200于人全部参加了
学习,占到总数的50以上。另外,我们还对各自岗位上应知应会
的专业知识进行了挑选,印发了《学习提纲》,供员工课余时间
进行学习。于7月15日,我们组织了井领导、机电专业人员组成了
评审团、其他岗位上的技术员为嘉宾开展了电工、钳工、焊接工
的技艺大表演,经过充分准备的35名机电方面精英,在我井机电队
进行了现场演练,演练的项目有80N、120、300真空开关故障处理
和接线室接线、装配配电盘、电焊工的焊接等内容才艺表演。井
属14个连队的员工代表参观了这次表演。经过1天的表演赛,历时
30天的岗位练兵圆满结束了。井工会针对在这次活动优秀的选手,
给予表扬,同时颁发奖金。给予鼓励。在全井进行典型的宣
传。以此推动员工学习技术的热情。
二、岗位练兵的特点:
1、员工参加人数多,激发的热情高。在这次岗位练兵活动中,
我井采煤机运通的各个战线上的机电人员全部参加了这次岗位练
兵的学习,各队代表参加表演赛,参加技术表演的35名选手,约占
到我井技术人员总数的30,技术能量涵盖到了65,属于我井几
年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中规模较大,参加人员最多的一次。
2、时间长,侧重了员工学习和培训,重在传授技艺的的原则,
在这次岗位练兵活动中,我们认真地加强了技术方面的全面学习,
不但要求各队技术骨干参加,全体人员都也可以去学习,接受培
训,同时,我们还特约了井机电方面的专业人士,包括井属14各连
队的技术员、历年来被评为矿级的岗位能手,作为了这次的岗位
练兵活动的特约嘉宾,出席了技术表演赛。使得这次岗位练兵活
动成为我井对矿山机电方面的维修、原理等专业方面的知识进行
了一次大检阅。
3、侧重了实际的操作技能。增加了现场检查故障的能力。在
这次岗位练兵活动中,我们特别增设了艰难条件下的处理项目。
已在提高员工的现场操作技能。最终达到保证生产、提高效率的
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打算:
通过这次岗位练兵活动,我们虽然取得了预计的效果,达到
以学促的目的,但是也发现个别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一是
仍有部分员工对学习技术认识不够,存在着能干好活就行,学习
不学习一样的消极思想。二是个别员工的技术不过硬,平时工作
表现的可以,在大型技术比武中,经受不住检阅,爆漏出了
缺乏锻炼的素质问题。三是个别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低于理论考
试水平,缺少现场方面的锻炼。
通过这次岗位练兵,我们在充分认真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认
真弥补不足,查缺补漏。相信在矿、井两级的正确领导下,加强
工会的职能作用,我井的各项工作一定会做的更好。
【关键词】PLC 教学方法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027-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广泛应用,企业对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开拓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器与PLC控制技术》是自动化专业实用性很强的一门专业课,课程的体系、课程的内容、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开拓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对《电器与PLC控制技术》课程建设做了细致的研究和有益的尝试。
1 《电器与PLC控制技术》为核心建立PLC课程体系
2003年新增自动化专业招生以来我校开设的PLC技术的课程有《电器与PLC控制技术》《PLC技术与应用》和《可编程控制器》,《电器与PLC控制技术》是自动化专业专业课,《PLC技术与应用》和《可编程控制器》是面向电子工程、机械制造自动化和轮机管理等不同专业的专业课,三门课程对自动化的授课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还存在必然的联系。《电工学》作为面向全院的专业基础课,为普及非电专业的PLC应用技术,《电工学》(秦煌主编)教材中安排了一章内容重点介绍PLC的原理与应用,PLC技术在ASEA(Automation System Engineer Accreditation)中占有很重的份量。如何引入ASEA理念,将最前沿的PLC技术传授给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对象,实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切合实际的办法是以主干课《电器与PLC控制技术》为核心建立课程体系,通过核心课程的建设来促进系列课程的建设。
2 以PLC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为依据确定课程内容
由于近十年来知名的PLC生产厂家不断兼并和重组,2003年全球PLC市场为60亿美元,2004年为65亿美元。预计2008年将达到75亿美元,呈上升趋势,主要生产企业有美国的AB、MODICON、GE公司,德国的SIMENS公司,日本的欧姆龙和三菱电机公司,约占全球市场销售额的67%,目前国内市场的PLC产品几乎被国外生产企业占领。近年来SIMENS公司的小型PLC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迅速上升,有超过并代替日本公司产品的势头。SIMATIC的产品中S7系列的可编程控制器根据控制系统的规模分为:S7-200、S7-300和S7-400分别对应小型、中型和大型PLC,而S7-200的许多功能达到了大中型PLC的水平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在中国的应用日趋广泛,通过对PLC市场现状的分析,市场经济对PLC人才的需求必然会面向市场销售额高,应用范围广的产品,以S7-200、S7-300和S7-400为《电器与PLC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适应了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且对技能型人才和开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意义。
3 高标准PLC实验室的建设
3.1 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3年用于PLC教学的只有一套松下电工FP1系列的实验箱和手持编程器,教师只能在理论教学的课堂上演示简单的实验,学生没有动手连接设计硬件电路和设计调试梯形图的机会,在演示实验中被动接受;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自动化新专业建成后,为保证《电器与PLC控制技术》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始筹建PLC实验室,购置了浙江天煌教仪公司设计生产的THSMS-B型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能开设18项实验,保证了PLC课程实验教学的需求,但是所开设的实验项目都是以指示灯代表控制对象的模拟实验,对于课程设计和实验室开放来说过于简单,限制了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2 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开设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
在现代化控制中,例如某大型机床,必须先将油泵起动为主轴提供循环油,然后才能起动主轴电动机,模拟实验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采用实际电工器件及电工设备,如选小型接触器、微型电动机、热敏器件、电压源、电流源等设计控制电路,通过编程实现某些实际控制环节,这样不仅能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控制上,而且能大大调动学生开拓创新的积极性,为此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增加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项目六项分别为:(1)两台电机的连锁控制;(2)电机的点动控制和连续运转控制;(3)电机的异地控制;(4)电机的正反转定时控制;(5)两台电机自动连锁控制(M1启动5秒后M2启动再过5秒全部停止;6.3台电动机单按钮控制启停(最后一次保持2S以上,则次数与电机号码相同的电机运行,再按下按钮时,电机停止),两年的PLC课程设计结果证明: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开设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给学生提供了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3.3 对非电专业学生开放PLC实验室
在非电专业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可编程控制作为新技术应用的内容在近几年引入电工教学中,学时少任务重是电工学课程特点由于总学时的限制,只能安排2个学时的PLC实验,学生完成系统的使用方法及基本指令的操作练习后不能进行简单控制环节的设计和练习更谈不上综合实验程序的设计和调试。如果将PLC实验室面向非电专业学生开放,理论教师与实验室教师共同辅导学生,设计完成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有效利用PLC实验室软、硬件设施,达到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目的。
4 改进教学方法,侧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4.1 科学编排教学次序将理论教学融入实验实训中
PLC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和PLC应用技能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中,教学日历的填写非常关键,只有将指令的功能和在一些典型程序中的应用与实验训练内容安排恰当合理,学生才能在实验装置上及时练习并掌握指令的编程方法,从而仿照老师所给的典型例题,进行相似程序的设计。
4.2 建立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分析问题并陈述自己的观点是课堂教学不可忽略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及教学设施的完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高校重要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在某些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抽象的难以解释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电器与PLC控制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课堂授课信息量大,原理图和梯形图多,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完成授课内容,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获得行之有效的教学效果。
5 结语
通过《电器与PLC控制技术》课程的建设使PLC系列课在教学内容上更加先进,教学方法更加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为培养有创新精神高素质人才创建了软件和硬件条件。
参考文献
[1] ASEA培训与考试指定参考丛书,中国自动化学会ASEA办公室主编.2006年4月.
关键词 电工电子学 教学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2.07 文献标识码:A
当前,任职教育改革已经拉开序幕,教育转型建设任务十分艰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训练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适应转型要求,深入探索特点规律,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推动创新发展。
1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任职教育是以学历教育为基础,以任职需求为牵引,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具有鲜明的职业性、显著的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其组织实施必须突出针对性,增强实践性。可能导致在任职教育的“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
(1)缺乏对教学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由于任职教育偏重于专业教学,“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人才、资源、经费、机会等方面都可能会被排在后面,教学中的深层次矛盾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可能成为任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瓶颈。
(2)“电工电子学”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创新思维培养。由于课程考试是基础课教学的主要评价方法,因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大多是规范性的和灌输性的。教师也习惯于采用长期形成的以系统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不怎么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创新教育也很容易成为在实践中难以落实的一句空洞的口号。
(3)缺乏与专业教学、岗位实际的结合。传统的“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大都仅限于课程教学,基本上都是书本到书本、书本到实验、实验到实验,很少也很难与实际相结合,就连与院内的专业教学也存在着脱节问题,一些课程知识点的安排与专业学习的关联度不密切,与专业教学各自为政、互不相干。
(4)单一的知识结构制约了“电工电子学”教学的创新发展。教师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够合理外,知识结构单一是目前“电工电子学”教学面临的最为紧迫的课题。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加之教学的弱势性,教学岗位上综合素质较为全面的优秀人才培养困难、保留也难。
2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任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教育,这对以学科教学、学历教学、知识教学见长的基础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教师的现状来看,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实践知识缺乏、教学方法单一、结构不够合理,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没有任职经历、缺乏岗位实践经验。为此,“电工电子学”教学教师队伍的转型建设,应着力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1)加强教育,引导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抓好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爱岗敬业、宽厚热情的品德素质。在变革大潮中,适者生存,不适应者只能被淘汰。鼓励教师变压力为动力,主动适应改革,勇于放弃,敢于挑战,锐意进取。在转型背景下,全体“电工电子学”课教师都是大专业教师,每个教师都必须懂岗位、懂实践、懂保障。要着重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切实引导教师树立崭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等。
(2)优化整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首先,要抓住这次任职教育改革这个契机,按照任职教育要求重新整合教师资源,抓好与专业教学的结合,促进教师队伍尽快适应教育转型要求。其次,在目前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并存的情况下,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促进教师逐步完成角色转变,能够胜任多类型、多学科教学任务。
(3)深化研究,提高教学创新能力。任职教育和学历教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任职教育是一种针对特定任职岗位的专门培训,注重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转型期间的院校来讲,只有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归纳教育教学经验,通过理论与实践反反复复的磨合,才可能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组织好培训,才可能真正抓住教学资源的精髓因材施教,从而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积极推进教学创新
在新的形势任务面前,“电工电子学”教学必须进一步突出能力培养,按照能力本位的要求谋划好教学改革。
3.1关于课程设置
课程是教学的核心。优化课程设置必须以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学生特征为依据,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实践性、超前性和综合性。每个模块下设若干课程或专题,每期教学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各模块的课时比例可以有所调整。任职教育任职基础阶段课程应打破原有设课原则,结合培训对象的需要,有选择地采用专题式、研讨式等教学形式重点精讲。
3.2关于教学内容
教育的适时性要求教学内容必须突出先进性,突出新理论,突出“高、精、尖”。教学内容改革上必须把握好以培养学生信息运用处理能力为主的信息素养教学,应该重在提高“电工电子学”应用能力培养,并与专业紧密结合起来。
3.3关于考核办法
鉴于任职教育的特殊性,传统的考核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可以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和特点,灵活采用案例考核、答辩考核、调研考核、作业考核、研讨考核、论文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变单一闭卷考试为多种形式考核,变一次考核为多次考核或全程考核,变观点背记考核为思维分析考核,把课程考试与能力测试结合起来,以突出学生实践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晓峰,高淑英,任锐,张D,李百祥.预防医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模式[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3,30(1).
[关键词]电工实习;实践教学;综合素质;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121-01
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素质至关重要,因此,注重实践,提倡创新是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当前的主要教学目标[1]。如今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都开展了实习课程,尤其在电工实习教学方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提出新的创新机制,让学生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与社会接轨,除了学习到书本上的内容,也能以所学内容为基础来大胆发表和实现自己新的理念[2]。
1 电工实习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工科院校存在缺乏实践教学或者实践教学薄弱等现象,因为很多教师认为理论是学生最重要的课程,分数决定一切,只把实践作为理论课程的辅助或补充[3]。另一方面由于实习设备的不足,指导人员匮乏,也致使实践教学条件处于尴尬的局面。还有就是理论教材与现今国情不相符,内容更新太慢,学生难以进步,实践和理论的教学还是停留在学生无法成为主体的时期。
工科院校的学生在电工实习的理论教学中,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理论目的,这就造成了学生主观能力缺乏,能动性差,实践实施效果不佳,独立分析能力以及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都非常弱,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2 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与我国现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衔接,培养出更多的有人才,首先是要先针对我们院校的相关专业的具体特点,特意找来相关专业,相关技术的学家和学者进行重新编写实习教学大纲和适用于高校使用的电工实习教材,也要根据如今新型的人才特点进行分批分类培养。重新编写的教材出来包括了电工的所有基层知识、仪表仪器的使用、低压高压电器的原理、电机的拆装和使用等基本内容知识,还更加强理论与现代工艺实践技术的知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电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工程应变能力等等为主要目的[4]。
另外就是在教学配置方面,引进最先进的设备(电工考核实训装置和网孔训练板)。电工考核实训装置集合了多种功能于一体,有理论学习、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加强、验证学习最终能力。网孔训练板与实际操作非常接近,适应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实际操作,为学生除了巩固教学理论提纲知识外,也能与实际结合进行实操,提高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
最后就是教学师资的招聘培养上,除了多引进专职的专业教师外,还要多储备一些兼职的专业教师、实习导师。为了适应今年来我国对新型师资要求的提高,实习导师也需要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学习更多我国新型经济时代的专业技术和理论技术。
3 丰富与完善教学内容
在高校电工的整改实习教学过程中,大一的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大二开始的学生会根据专业的不一样开始设定实习时间[5]。大二学生的基础理论指导都是在表面的理解阶段,因此必须要为其选择一些比较简单而且在生活生产中常用的基础性的实习内容。照明、电机拆装和电气控制等三个部分中尤以电机的拆装最为主要也是实习的重点内容。照明和电气控制基本内容是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低压电路的原理和安装,能够让学生在实习中掌握到低压电器的线路安装、电度表配电电路、三相电机点长动控制电路、三相电机顺序控制电路、三相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以及三相电机反接制动等几大基本安装项目内容,这些低压电器电路的实习内容囊括了家用、工业用电等基本常识和安装技术,能够让学生在实习中充分掌握这些知识,学生才会在实习中不觉得枯燥无味,培养起学生对电器安装的兴趣和对这门知识的基础理论所具有的实际意义内容的认知。
电工技术实习是一门易学难懂的课程[6]。在实习的开始阶段,老师主要是以电器基础知识等内容的讲解为主,并且在讲解过程中辅以实际的操作来让学生明白电路的安装、电器开关的种类、安装位置和操作方式等等,只有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才能够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照明的实习内容主要就是将低压电路、电路板的安装和接线等内容。在实习的开始阶段,老师要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动手能力,着重进行工具使用、导线和接线柱之间的连接以及线路基本的安装技能等处进行详细的讲解。电气控制实习在每个实习项目安装前,都需要对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电路中的各个元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安装方式、操作方式和安装技巧等内容,让学生对电路中的各个构造都非常熟悉后才能够保证在安装过程中可以规范的完成安装工作,保证安装后电路能够合格达到试验的标准[7]。
4 结束语
随着学校对电工实习的重视,电工实习基地也在不断的增多,学生的实习成绩也不断取得可喜的成绩。通过实习成绩也能够证明电工实习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头脑思路、问题分析和问题处理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效果也非常显著。然而在实习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的地方,实际实习内容的创新性和重点性有所欠缺,应该相应的提高电工实习内容的技术含量,才能够让学生更加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情况。这样就需要学校领导和实习基地的老师们共同努力去实现,深化电工实习的改革制定更加合理和创新的实习方案,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高超技术能力的电工人才。
参考文献
[1] 瞿.电工实习教学过程的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6):26-28.
[2] 何庆领.高校要重视实验教学的信息收集与利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4):91-93.
[3] 何望云,胡明星.注重实践推进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2):4-6.
[4] 杨跃海.探究教学在中职电工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
[5] 张学铭.电工教学中激发兴趣及探究能力培养的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
【关键词】电工实习 技能实训 教学方法
近几年,技校学生素质普遍越来越差,基础知识储备也越来越少,而电工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比较多,这就更提高了我们的教学难度。有什么办法能提高我们的技能实习教学效果呢?结合笔者几年的电工实习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共同探讨。
第一:明确电工技能实习教学的重要性,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要互补。
现在社会所需要的电工专业技术人才应该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可技校学生在理论上无法和高校毕业生相比,我们只能在实践技能方面进行强化,使其在一定理论基础上掌握相应的技能,这样学生一毕业就能从学生身份置换为企业员工,缩短了培训的时间也为企业节省了开支。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技工学校更应明确电工技能实习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加电工技能实践,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同的学校实习设施不同,教学计划就会有出入。笔者认为理论要在实践中证明,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要互补。电工学生的学习应分三部分:(1)理论教学:包括课堂和实验,实验很重要,学生可通过实验验证已有的、经过理论证明的定理、定律,比如戴维南定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2)技能实训:学校提供专门的实训室,在连续几周的时间内给予学生实际动手的机会,包括焊接所学过原理电路,配制电力拖动中的控制线路等;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会发现问题,通过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复习理论知识,从而完成一件成功的“作品”;(3)生产实习,指的是学生经过在校两到三年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训后,学校有目的的将学生送往工厂或企业让学生继续技能的锻炼,这样学生会在实习中将所学知识很快应用到生产中,更重要的是让其提前适应企业文化及要求,完成身份置换,促进毕业后能尽快就业,生产实习期一般为一至两个学期。
这样电工实训与理论教学之间的比例至少达到1:1,自认为我们学校的这种时间分配比例是可取的。
第二,实习教师的高素质同样决定了实习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实习指导教师,知识面要广。电工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除了本工种的《电子技术》、《电力拖动》、《电机与变压器》、《电工仪表》课程外,还要掌握钳工、制图、机械等相关知识。要做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 实习指导教师重在指导实习,那么我们实习指导教师就要具备:
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电工实习与理论知识结合紧密,教师的基础知识同样影响着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
2、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较高的电工操作水平。要指导学生,首先自己必须得心应手,体会实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重点在什么地方,难点在哪,怎么解决。对每一位学生出现的实习问题,能做到心中有数。
3、实习指导教师还应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电工班以男生居多,在平淡的实习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要求实习教师能及时妥善解决,不留后患。
第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兴趣,力求实习效果更好。
1、通过示范教学法进行教学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每学完九周理论知识后,要到电工实训室实习相同的时间。我们应该把握住此时学生的心理:对一切都感到新鲜,陌生、好奇、都想动手摸一摸、做一做、试一试。这时,在教学中采用示范教学法引导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榔头的使用方法,电工刀剖导线的角度等。在讲“电烙铁打磨”课时进行实物教学,并用锉刀做打磨电烙铁的演示。实习指导老师讲解时,力求对每一样工具的使用做出正确的示范演示,让学生开始就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2、通过多媒体手段演示教学
电工实训室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有教材上给出的各种机床电气设备,由于没有实物,讲解时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时,可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如讲M7140磨床、X62W万能铣床、Z3050钻床等就可以利用Flas来生动直观地讲解。虽然学生没有接触到实际机床,但对机床电气控制与机械部分的配合运动有了相对的了解,所以适时的采用多媒体教学可提高实习教学效果。
3、通过设故障加深学生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在电工实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完不成规定的课题,此时就通过带学生联系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原因,来排除故障,倡导学生能学以致用,所以,在实习教学中,只有做到教、练结合,特别是电工实习教学中的电机修理、机床电器维修、电子线路的调试等课题时要多提问、多设故障,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互相渗透,相互协调,使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发展到理性认识,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既复习了基础理论知识,又解决在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四,严格要求,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工艺水平。
在电工实习过程中,线路板上安装元器件多、工艺要求多、标准高。针对这一情况应做到对学生“作品”严格要求,设立恰当的评分标准,以达到规范化的目的。以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为例,线路较多,我先要求学生复习其工作原理,使用软线连接线路后进一步加深对动作过程的理解,然后按照线路图画出其布线图,最后,按图配盘,安装过程严格要求。当试车出现控制功能不能实现的情况时,可鼓励学生共同分析,直至找出故障点,让学生体味成功,有利于树立自信心。
【关键词】课程改革;电工电子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业电气自动化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已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主导。山东省“十二五”经济结构调整将电子电气产业群作为发展重点之一。淄博市“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构筑起电子电气、医疗器械等10大优势产业群。企业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迫切需要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和供电系统设计、运行、维护、安装、调试和管理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电工电子课程体系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是工科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包括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电工新技术等课程组成,内容很多,但课时相对很少。
一、《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现状
(1)学生层次不同。《电工电子》课程是高职院校机械、机电、汽车和计算机等多个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中一些基本知识是与高中物理紧密相连。高中理科的学生都已讲授过,而文科学生学得很少,这些文科类学生在学习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学生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产生了厌学心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2)教学内容难度大。当前,高职院校选用的《电工电子》教材侧重于基础理论的传授,偏难偏深。很多内容就是一副本科教学内容的压缩版,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难度,教得深,学生学习效果不好。(3)教学方法不能灵活多变。由于高职教育起步较晚,教师在教学上更多地沿袭了普通高校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将“教学做一体化”真正融入到教学中。(4)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电工电子》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重视电工电子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分析,更要重视学生所学的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5)考核方式不合理。当前,高职院校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紧靠一份试卷就决定学生成绩,忽视实践能力的考核,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二、几点对策
(1)充分调研,结合岗位需求,改革课程内容。广泛调研,结合岗位需求,实施项目化教学,将生产一线内容搬进课堂。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是在对每一个知识模块所涉及的专业需求范畴作充分研究的基础上, 确定知识框架。在模块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能力为目的,对教材作恰当的取舍,突出应用性。(2)加大动手实践课时,实验教学实施开放式教学。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实验教学环,高职院校更应注重通过实验来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将实验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行安排,变实验由“叫我做”为“我要做”,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人。充分调动大学生科技社成员积极性,课余时间将实验室向同学们开放,由科技社成员管理,增加学生动手时间。(3)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计算机仿真,建立虚拟实验室。电工电子学量大面广,根据其基础性和理论性特点,教学内容要更生动。仿真教学包括制作仿真型课件供课堂教学使用,利用计算机虚拟实验环境,在计算机上进行虚拟实验。利用虚拟实验室,不仅可以克服实验室各种条件的限制,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目的“验证、测试、设计、纠错和创新等”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同时,还能训练学生正确的测量方法和熟练地使用仪器。(4)改革考核方式。为了检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既要有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更要突出学生实际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考核方法力求能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学习导向,所以考核方法的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考核的内容和方式要“以能力的考核为中心”作相应改革。考核可以包括知识性考核、过程性考核和综合性考核三部分,充分体现学生能力。
以上,是对《电工电子》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授课过程中,只有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才能真正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提升职业人才素质作出积极贡献。
参 考 文 献
[1]郭秀云,李丽华,赫风霄.电工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认识[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9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