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的监管职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检企共建;财务管理;内控职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检企共建活动是企业建立和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这一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推动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力促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形成检企共同参与、共同预防和自防相结合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新格局,从机制上、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企共建活动,从其本质上来说,是要促进企业管理,完善内控制度,教育各级员工,为企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因而,除了其教育职能的发挥,制度和监督职能应该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企业制度建设、有效执行和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说,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至关重要,财务管理在企业廉政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考虑周详的制度建设、严格的过程执行、实事求是的结果反馈、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几个方面,只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才能切实提高企业管理、达到检企共建活动的初衷。
首先,完善的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尤其是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基础。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这句话不仅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已得到公认,在企业工程建设和反腐倡廉方面,财务管理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肯定。
预防职务犯罪的根本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而从源头上预防,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最好的保证。实践证明,制度上的漏洞往往是滋生腐败的直接原因,一个企业制度完善、无懈可击,腐败就无从立身。从这个角度而言,财务管理的作用首先体现在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上,财务参与建设的内控制度相对客观、有效。
制度的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的作用至关重要。一个企业中,财务管理人员往往最了解所有的运作程序,信息也最集中。很多问题通过报账和财务的数据统计分析这一环节得以发现,即通过结果可以反推过程。哪些方面需要建章立制,如何制定才能有效执行,执行中会发生哪些漏洞需要补上,前期所有的工作是否严谨、报帐手续提供的单据之间能否相互验证和关联,财务人员都是最后一道把关人,因此,除了单纯的生产管理,只要涉及管理考核、合同签订、付款收款、进度控制、工程建设、内控管理等方面,财务人员都最有发言权。
在完善内控制度方面,财务人员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制度的执行程序,对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责、权、利掌握全面;2.对制度漏洞和执行过程中曾经发生的不正常现象心中有数;3.了解财税法规,能够对企业外部风险充分考虑;4.对企业工程建设、生产经营信息了解全面,看问题处理事情较为全面客观,属于最后环节,不涉及生产、管理、工程等部门之间的利益、责任之争,能从企业大局考虑问题;5.全面掌握历史数据和信息,凭数据说话,凭数据和信息制定制度,能够做到有据可依,公正有效。因此,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从一开始就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财务全程参与其中,一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次,财务管理的执行力决定了内控制度的执行力,是保证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有效手段。一个企业,最悲哀的不是没有制度,而是制度形同虚设,有令不行。一个管理制度不完善的企业,如果各级管理人员能够素质出众,遵纪守法,虽然预防机制不到位,但不一定立刻出现违法违纪现象;但如果一个企业明明有着完善的规章制度,却人人不执行,处处变通处理、规避执行,并且习以为常,熟视无睹,那么可以断言,决不正常,这个企业必定已经出现了很大问题,各部门都在有意识的不执行制度,甚至可以断定已经发生违法违纪现象了。
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部门的执行力。再完善的制度,如果执行不到位,都无法发挥其固有的作用,也就更谈不上预防、监督、反馈的功效了。大部分的制度,执行的好坏,最终都会在财务报帐这一最后环节反映出来,而财务人员职业素养和统筹判断能力的高低,都将影响制度执行的结果。首先,财务管理人员要具备严谨、严格的工作作风。财务管理工作从本质上说,就是严格执行制度的过程,因此,财务人员要具备公正无私的职业素质,要以企业利益为重,不怕得罪人,将制度执行不折不扣的做到位;其次,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全面掌握和正确判断也是执行力的一个重要保证。只有了解情况,业务能力过硬,才能对执行过程中各项证据的关联性、严谨性做出合适的判断。
再次,财务管理信息的及时反馈是亡羊补牢的重要前提。当企业出现不廉洁现象的苗头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在内控制度的执行过程及时发现,尤其是制度本身不够严谨和完善的,财务对发现的问题要有职业敏感度,要有全面性和管理高度,对问题的思考要全面深入,信息的反馈一定要及时,只有这样,管理层才能及时得到信息,及时作出反应,及时提出完善措施,缩短空档期的时间。
最后,要真正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监督作用,必须贯彻财务全过程参与的理念,要做到关口前移,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提升管理层次。财务参与制度的建设,提高过程执行力,及时反馈信息提出建议是企业预防内控风险的重要过程,做到了这几点,反腐倡廉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应该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财务管理在企业反腐败工作中的作用也基本完成。但需要强调的是,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而应该贯穿工程建设和企业日常管理的全过程,企业领导对此也要有深刻的认识,要提升管理层次,做到关口前移。
财务管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尤其是执行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只有全过程的参与,才能真正发挥财务管理的过程监督作用,如合同签定,财务人员如果不参与前期工作,不了解投标要求,不清楚会议意见,仅仅停留在纸质合同的条款会签上,由于情况不清楚,抓不住关键问题,合同会签要么流于形式,要么不能理解主办部门和领导的实际意图,信息脱节,无法对条款的正确性做出判断,合同会签的环节谈不上监督,执行环节更会出现很多问题,起不到维护企业利益的作用。因此,提高财务管理层次和关口前移是在内控制度执行环节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行为的核心,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执行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预防职务犯罪、维护企业权益的关键手段,这两者密不可分,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切实重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和廉政建设中的作用,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关键词】ERP财务管理系统;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能力
【Abstract】The goal of the accounting major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o provide high skilled professional talents which requires accounting major should be position-oriented. However, field work opportunity before graduation is almost zero compared with other professional students. Accounting class professional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s basically become a mere formality, with little substance. This article is a paper work of developing higher vocational accounting major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based on the ERP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s innovation training project of jiangsu province college students. After analyzing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account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actice ability,several constructive understanding and suggetions concerning about creating practice ability through the teaching course system would be put forward.
【Key words】ERP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ccounting professional;Practice ability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培养目标体现在能力为中心,培养应用性专业人才,其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必须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衔接,基于岗位能力的分析制订课程标准,强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高职教育有其职业性,实践性。会计类专业属于对实践能力要求极强的专业,社会对会计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ERP系统的迅猛发展, 体现了现代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竞争力、提升管理水平的迫切需求。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推进,如何利用现代
信息技术,重构传统会计模式,形成现代会计模式,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对财会人员如何适应ERP实施带来的变革,适应会计信息化的要求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对于如何基于ERP财务管理系统提高会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职院校已形成共识。
1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1.1 实训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对的专业实践类课程已有相当程度的重视,但课程体系各有千秋,也有受限于校内外实训条件,并没有一个十分完备的实训课程体系。实践课程开设有多有少,在体系完整上还有欠缺,实践能力训练环节相对割离,未形成一体化,对实现高职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性还不足以体现。
1.2 实训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有待进一步论证
有的高职院校为达到人才培养质量水平评估的指标要求,增加实训课时比例,凡是会计专业课程就与之相对应地开设一门实训课程,往往是为了实训而实训,并未真正与高职会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但有的实训课程内容需要有后续知识的支撑,也有的实训内容在后续实训课程中因为业务的处理关系,必然也会涉及到。导致教学内容中重复交叉,未能在有效的课程教学时间内,使得课程教学效益最大化。
1.3 能力训练主线贯穿性不够
各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很难做到围绕企业实际经济业务的流程首尾呼应,实训环节之间也相对割离,未能实现能力培养不断线。一般的院校校内实践能力训练时,开设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综合会计实训都是手工做账进行,另再开设会计电算化实训。由于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各自所选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品牌不一定相同,基于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也有的开设会计电算化实训模拟课程,增强学生今后上岗时对不同品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适应性。其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不同品牌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操作训练,仍然停留在软件系统各模块的训练,没有应用到具体的会计业务处理,对学生的实践训练仍有欠缺之处。
1.4 “重内轻外”或是“重外轻内”
前者是课程内容和教学场所,基于会计类专业的特殊性,主要是在校内开设单项实训或是综合实训,学生与职场氛围脱离。后者基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共育人才,过多依赖校外顶岗实习,作为学生实践能力主要途径。但由于会计类专业岗位特殊,一般企业都不愿意接受在校生实习,校企合作对于会计类专业而言,很难真正收到实效,校外顶岗实习走马观花,徒有形式。
2 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2.1 构建能力课程体系
建立“职业能力导向,梯次分层递进”的会计类实践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
2.2 实践能力训练一体化
2.2.1 实训能力培养教学内容一体化
一般院校的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都设置了审计方面的课程(包括审计基本理论课程和审计实务课程),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常也配套设置相应的实训内容,包括课程的理实一体教学和单独设置的实训课环节。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会计实训内容与审计实训内容是分离的,没有形成有机联系。可以将会计实训课程(手工账)所完成的账套数据,作为审计实训时的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客体,学生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会计实训完成的证、账、表实施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此举,既完整了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链,也通过审计,由学生自己找出会计实训时,业务处理中所出现的问题,锻炼其会计核算能力、企业会计及相关资料审查验证能力。在财务管理实训时,也可以用会计实训所完成的会计报表资料,作为财务分析案例之一,锻炼学生的筹资、投资分析和运营能力。在纳税实务实训时,也可以用会计实训所完成的会计资料中所涉及的相关税种,巩固税法、税务、纳税会计等纳税业务知识,提升税务岗位业务能力。在会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中,围绕能力主线,做到会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一体化,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2.2.2 基本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一体化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高职生必须具备基本能力,也是学生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一般高职院校的会计类专业学生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后,已具备office的基本操作能力,但进行会计实训(手工做账)时,往往不会应用,造成大量的繁琐计算工作量。在手工会计实训中,根据所选用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以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为例,可以结合excel的基本运用,训练学生如何运用excel设置“T”字账,分段计算本期发生额,完成科目汇总表编制的基础工作,利用excel编制科目汇总表,编制总账余额试算平衡表,极大地减少手工计算的繁琐过程,提高了正确率和工作效率。
2.2.3 课堂职场一体化
以会计职业能力养成为核心,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仿真模拟与角色扮演等教学模式,使课堂职场化,并使会计技能训练与会计岗位能力要求有机融合。
具体做法是:第1学期,学生处于职业学习的起步阶段,要求学生掌握会计从业所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具备“会计基本从业能力”;第2学期,教师根据中小企业会计日常业务处理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通过专业软件进行实训,培养学生会计日常业务处理能力;第3学期,学生先在校内实训基地采用角色扮演进行综合技能训练,第3年到校外实训基地或应聘单位顶岗实习,全面提升“会计综合处理能力”。仿真模拟――真账实做―― 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2.2.4 专职兼职教师一体化
会计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因其专业的特殊性,仅依靠校内专任教师的课程教学,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制约其后续发展,很难实现课堂与职场零距离。但如果完全依靠校外企业实践丰富的企业兼职教师(行业企业专业)进行,由于兼职教师对高职教育的规律的把握和教学经验相对薄弱,会影响其教学效果。因而必须专职兼职教师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3 基于ERP 财务管理系统,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
3.1 培养学生从传统的会计岗位分工向ERP财务管理系统中的角色转变
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即便是选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材,仍然是依据传统的会计岗位分工,会计人员依据内部控制和内部牵制的要求,对岗位进行分工,并保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由于会计信息化,在ERP系统中,已经使会计人员已远离大量的会计数据收集、记录、存储等此类繁琐的常规性工作,这些工作可以由非会计人员担任。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则是在会计准则、财务制度规范要求下指导和监督财务信息数据的准确采集和录入,角色有所转变。
3.2 基于业务流程优化,实现辅助决策,真正发挥会计参与决策的职能
ERP系统本身就是一个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的系统,会计信息要适应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加快对生产经营所有环节上有关信息的反馈速度,使财务信息系统能与企业的业务流程相适应。确保会计工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发挥会计参与决策职能。财会人员必须对整个业务流程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才能及时协调各种关系,组织管理好各级、各类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的系统和全面,做好会计信息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并形成报表,从ERP系统中及时提取相关会计信息,根据动态信息做好预算,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为真正发挥会计参与决策职能提供有效保证。
3.3 整合资源,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多维度打造会计类专业实训平台
3.3.1 构建要实现课堂职场一体化
可以通过校企共建ERP实验中心,建立ERP实验教学平台,校企共建构筑企业仿真平台,分享企业经验。对于企业的真实业务处理进行分析,依据实际经济业务设计会计类专业实验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等教学活动,并且剔除不恰当和不规范企业经济业务处理,使教学设计既源于企业实际经济业务,又高于企业的具体工作,充分体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校企共建构筑企业仿真平台,可集成实验教学管理,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可以在校内外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对企业流程设计进行一些基础层次的研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2 建立高质量的校外实践基地
在为会计专业的学生选择校外实践基地时,可以基于共企合作的平台,必须是融合的校企业合作单位,适应ERP环境下对财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选择实施ERP信息系统的企业,企业有具备相应资质专业人员辅导学生并保证给学生在岗位真正实践的机会,避免会计专业的学生岗位实习是“在企不在岗”,顶岗实习手册填写内容与实际做的无关联。随着ERP信息系统的迅猛发展,能够熟悉ERP系统,能够熟练地操作ERP财务管理系统的财会人才必然企业的岗位需求。培养基于ERP环境的高素质财会人才也会成为各高职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高职会计类专业无论是现在的大专层次,还是今后的本科层次,其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还是会定位在“应用型”,对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久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宋小萍.利用ERP沙盘工具改进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3(21).
[2]刘秋萍.基于ERP沙盘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探讨[J].商业会计,2011(09).
一、民营企业管理混乱,会计监管职能无法发挥
会计监管职能尤为重要,一个好企业会计会给公司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有价值的决策信息从那里获取,那就是从企业日常的会计核算监督过程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企业经营的现金流入与流出都通过会计日常核算体现,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该收的应收款项是否按时收回,现金支出是否合理,购买的原材料是否已入库,采购价格与历史数据相比是否有可比性,生产的产成品是否已验收入库,商品销售是否手续齐全,销售价格与历史数据相比是否合理,企业资产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建立相关资产台账,账实是否相符,财产物资是否定期盘点,对外报表是否及时上报等公司一切经营活动都需要财务通过核算进行监督。如财务核算监督职能发挥的不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会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不会太好,就会制约企业的发展。
二、民营企业会计核算信息搜集整理利用的较差
由于民营企业会计职能发挥的较差,民营企业在销售定价、公司经营决策等环节只靠经验,没有依据科学的财务核算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企业经营完全靠经验管理,管理思想,管理手段比较落后,企业发展缓慢。四、民营企业会计职能如何有效发挥首先,民营企业老板要重视财务管理,在企业营造会计发挥职能的内部管理流程、制度、内控体系。建立公司财务制度,会计核算办法,公司预算及定额管理,公司生产管理制度,公司资产管理制度,公司奖惩处罚制度,公司绩效考核等相关制度,加强会计的职能。其次,加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培训与指导,企业应设立财务总监,财务经理。财务总监要定期对公司财务会计进行岗位培训,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建立企业自己的财务核算办法,企业财务制度,会计岗位核算标准及内容。通过对公司会计岗位培训规范会计行为,核算标准,监督办法,让每位会计都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财务总监,财务经理每月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查补漏洞,及时整改。每季度财务总监组织召开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会,分析季度生产经营情况,提出问题,和整改方案,对下一季度工作进行安排。这样做不仅发挥了财务的职能,同时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效果十分明显。再次,企业要充分发挥财务的管理职能。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好的经营管理者要懂得财务核算,财务监督,更要懂得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财务工作的高级阶段,一个好的会计如果只懂得核算和监督,不懂财务管理那不叫高级会计,好的会计人员通过企业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过程,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管理,市场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制度建设,内控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完善意见,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最后,企业要发挥财务的服务职能。企业财务的服务职能体现在企业内部的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也体现在财务对外界的沟通与协调。服务是一门科学,无论对内对外沟通体现的是团队的综合素质,对内沟通服务好了,有利于部门间的团结协作,有利于各项制度的落实和推广,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立,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有利于企业企业长足发展。对外协调服务好,可以树立企业对外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企业对外信用等级,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影响法人和企业的声誉。同时建立良好的银企、税企、政企、企业、企业与个人间的良好沟通与往来,现在乃至于未来会给企业带来无形的财富。民营企业财务职能的发挥关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降低经营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民营企业一定要重视企业的财务人员的职能发挥,鼓励财务人员爱岗敬业,严明财务制度,规范企业财务行为,监督企业经营业绩,有效控制企业成本费用支出。定期总结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断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想法和措施,建立科学高效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发挥会计人员的职能,对加快企业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抵御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引起企业法人的高度重视。
作者:刘双华单位:大庆市工商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1股权融资的相关概念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持股股东同意让出部分的股权,并通过相应的企业增值方式引进新的股东,通过资金的注入实现融资的效果,总的股本数量持续增加,同时,新股东与老股东同时分享企业的相关成果。股权融资是重要的企业融资方式,对股权和财务管理的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现阶段股权融资对民营企业的经营造成的问题分析
2.1股权的融资影响公司的经营决策
在民营企业进行股权的融资过程中,不同的股东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在相关的企业管理中,股东的相关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容易产生相关的矛盾,如在上市和并购重组中,有许多政策上的讨论,但是决策影响到了不同的股东权利,新股东与老股东之间会因为相关的利益不同而产生矛盾,最终影响了相关的决策。
2.2股权融资影响公司的财务管理
由于新股东与老股东在公司从业时间不同,新股东在法律上,拥有对公司财务的知情权与资料的查阅权,如果新股东与老股东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则会产生相关的矛盾,另外,新股东的权利大致都是一些象征性的权利,不能在实质上影响公司的财务政策实施与运营,但是由于公司的新股东有着对公司的相关知情权,因此会对相关的财务提出要求,不同的要求最终会造成公司财务运营问题的出现,另外,公司的财务的公开性,准确性相应增强,与要求的财务“私隐性”产生了矛盾。对于相关的财务矛盾,公司的财务管理团队同样需要在延续原有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对公司的财务进行变革,在变革中满足不同股东对相关利益的诉求,在改革的过程中,同样出现较多的问题,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效处理:
因此,公司的的改革中必须满足相关的法律要求,在公司规则的要求下进行相关的设计,确保信息的公开性,及时性,公平性,另外,必须充分考虑旧体系对新体系的影响,使用理性的数据进行分析设计,最终为财务管理提供理论的支持。
3股权融资引发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股权的融资过程中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财务管理理论,财务报表,内部的核算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影响,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3.1完善财务管理的对外职能
财务的涉外功能是财务管理的关键,国家的政策是财务管理的指导基础,经济财政环境是财务管理的重要保障,当两者的变化不大时,公司的对外职能可以尽量延续过去的内容,对公司内部的使用者使用同样的标准,针对股东数量的增加,对财务涉外信息的核查任务加重,必须保持财务信息的一致性与协调性,保证全程财务信息的统一,否则会增加沟通的成本。
3.2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财务的内部职能划分是实现财务有效管理的基础,财务管理人员是公司管理层的一部分,必须对内部的职能进行有效划分,对相关流程进行规范化的处理,过去的财务处理中,只是满足的财务管理层的的事务管理,但是股权融资环境的复杂度高,必须加强在财务信息生成,使用的管理,管理层在进行公司的决策时必须有财务数据的支撑,必须建立稳定的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对每日的收支情况进行计算,做好周报与月报,最终满足决策者的需求。
3.3加强财务的核算,满足股东知情权。
公司的股东对财务的具体数据享有知情权,公司的财务核算监督职能是公司内部管理层的管理职能基础,同时也属于财务部的职能。公司的财务必须满足财务制度的相关要求,并形成一套完善的财务报告体系,公司的股权融资之后,股东的结构相应发生了变化,公司的财务部门不能仅仅满足相应的职能,还需要使用会计学的相关内容,对企业的经营完善相应的财务报告,对现金状况与公司的盈余情况进行相关统计,定期制定财务报告,满足各股东的需求。
3.4建立企业评价体系
在重大事项的处理方面,必须将财务管理内容融入进公司的发展战略中,对公司的财务进行有效的监管,另外,企业往往有着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必须完善各个方面的评价体系,财务的管理应该根据财务的模型,分析具体实践对公司财务的整体影响,对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与评价,对重大事项的管理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
3.5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一)未能有效发挥财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
多数施工企业财务部门对经营业务的监督、控制仅体现在会计核算上,未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应有职能,直接影响了财务风险管理效果。通常情况下,财务部门将监管重点放在企业的资产方面,对财务监督和服务职能的落实情况没有给予重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此外,施工企业管理层对财务监督与服务职能认识不够,使得财务风险得不到事前、事中的有效控制,面对风险只能事后处理,难以发挥财务在内控中的重要作用。
(二)行业恶性竞争引发财务风险
由于我国建筑业市场竞争激烈,加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影响,使得施工企业在承揽项目工程时,不顾成本、竞相压价,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业主方招标时,在满足合同条款、工程质量要求等的基础上,一般选择报价最低的投标企业,而施工企业为了中标,不得不接受相对苛刻的条件,使得施工企业既要付出较高的施工成本,又要在可能亏损的情况下确保工程质量,给施工企业长期经营带来困难,存在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回款风险
施工企业在应收账款回收上存在巨大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施工企业因工程质量等因素不能按合同履约,导致施工项目竣工后不能及时办理竣工验收,造成施工项目资金结算滞后,无法及时收回款项。二是因业主方资金紧张等的影响,使得工程竣工验收后不能足额支付合同款项,易变为呆账、坏账。三是施工企业管理者对应收账款管理不重视,未配置专人进行账款催收,而企业仍需负担承重的财务费用,增大财务风险。
二、加强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内控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
首先要进行充分地调研与分析,把握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各流程环节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内控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机制、合同管理机制、财务风险预警与评估机制等。健全预算管理机制的核心问题是要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及执行力;合同管理方面则要提高合同履约率,严格按合同条款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在财务风险预警与评估上,设定财务风险的可接受范围,通过信息系统、财务指标等进行预警和防控,以减少财务风险。
(二)提高认识,增强财务的监督与服务职能
一是要提高管理层思想认识,增强财务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二是要将财务监督与服务重心前移,在开展各项业务之前做好事前分析工作,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财务人员应熟练掌握、运用财务风险测量工具,对业务进行跟踪监督,及时解决财务风险;三是要增强执行力,在财务监督与服务职能上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做到有章可循,真正落实财务风险管理职能。
(三)规范行业竞争,从源头上控制财务风险
施工企业在承揽工程项目时,要对招标文件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准确理解文件内容,核实招标单位相关许可证件是否齐全。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建筑行业的监管,规范行业竞争,从源头上降低财务风险。监管部门可以介入招标环节,针对招标单位与竞标企业的报价,结合工程项目成本等因素予以综合评价,对于恶意压价或在亏损情况下承揽工程的施工企业要严厉惩处,对于选择中标价低于项目实际成本的招标单位也应给予相应的处罚。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降低财务风险
1.1观念守旧、管理模式落后随着煤炭企业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会计管理工作、会计人员的管理观念。在煤炭企业财会管理过程中,强化服务和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同样重要,当前,大多煤矿企业从事会计管理的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无法应对新形势下得工作,加强服务意识显得尤为紧迫,目前在行业内主流的会计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监事会模式、上级委派制、财务总监制、集中核算制,而这几种模式的推广程度和适应范围存在差别,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这往往给企业体制改革带来一些障碍因素。例如:部分煤炭企业现行会计机构不完善,内部管理和任监督不到位,会计人员知识结构不科学,人员配备欠合理,岗位职责也不明晰,会计管理工作的监督作用自然难以很好的发挥。
1.2风险因素考虑不周在目前我国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管理主要按照国家计划执行来完成各种指标,只要完成了计划,煤炭企业财务活动也就算基本完成,基本上不会涉及煤炭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的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和主管经营者往往就忽视了存在的风险。
1.3回收资金策略不当在现代社会,煤炭企业之间都存在商业信用。但是往往有一些煤炭企业为了增加本企业的销售量,扩大其在市场的占有率,就大幅度采用赊销的方式来销售。这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么做是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但是往往由于对顾客的信用了解不够,很可能造成很多应收账款不能回笼,大量应收账款短期内不能收回,甚至成为坏账。资金长时间被存货及债务人占用,使本企业没有充足的流动资金,不能进行归还到期债务和再投资等,这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2加强煤炭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2.1建立并完善财务监管体系监督和管理财务工作是煤炭企业会计管理重要措施,在具体实行财务监督和管理的时候,应该充分体现出组织监督、法律监督及群众监督共同结合的原则。例如:实行会计核算、设立财务总监等有益措施。目前,设立负责人委派制是煤炭企业会计管理的一个创新,此制度既能够有效避免个人利益受制于单位,能够有效减少违法乱纪等行为,并且加强了对煤炭企业财务的监管。在煤炭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只有建立并完善财务监管体系,才能能为企业的财务监管工作提供依据,使其顺利进行。为此煤炭企业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对煤炭企业的经营进行财务的监督和管理,比如:对资本的结构监管、对外的长期投资的监管、对外担保事项的监管、对关键设备和物资的监管、对财务预算的监管、对工资和利润分配的监管、对经营业绩和职员考核及奖励的监管、对成本控制的监管、对价格调整的监管、对货款回收监管、对货物采购的监管等,同时,要针对当前煤炭企业现状,应结合实际对企业资源整合重组,改善管理人员结构配比;构建全面的预算管理机制,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在企业内部共享程度,切实做好全程控制。
2.2革新煤炭企业会计理念煤炭企业财会日常会计管理工作不但工作量大,而且非常繁琐,尤其是监督、管理以及核算的工作量相当之大,财政部门只有转变传统的财会管理理念,将会计管理从由人治理转变为法制治理,这样才能做好工作;煤炭企业财政部门需要重视会计管理、管理手段方面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会计管理的方式要从税务、审计、财政等共同管理向由财政部门主管转变。
2.3财务信息体制要规范煤炭企业会计要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来收集信息,将本企业的财务进行规范化,在符合规定的会计制度的情况下,形成标准的财务信息系统。因为只有在一定的标准下的信息,才能被更快汇总,并且具有可比性,信息也能达到共享和利用的目的,帮助上层管理人员了解和管理企业,并做出正确的决策,优化企业人员和资源的配置。与此同时,财务的决策也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如果只靠手动整理、统计和分析,显然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容易出错。而现代技术所收集得信息,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又节约时间和成本。
3总结
摘 要 近年来,高等院校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国高等院校在改革的过程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在高等院校基建财务管理上就显得特别突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等院校在基建财务管理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寻找出问题的根源,以便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以促进高等院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 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建项目的投资比例不断增长。高校基建热潮出现,使高校基建如何预防职务犯罪成了重中之重,这是直接影响到了我国高等院校能否良性、健康发展的关键,如果高等院校的基建财务管理改革不能进一步深入,高等院校的发展就会受阻。反之高等院校的基建财务管理能够突破瓶颈,高等院校就会得到飞速的发展。
一、我国高等院校在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
1、基建低价中标带来的重复投入。在招投标过程中校方受经费限制,通常是最低价中标,中标单位为了利润最大化,往往以次充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材质与图纸要求不符,不能通过审查,校方只能追加经费,按图纸要求再行整改,造成项目投资的重复及不必要的浪费。
2、高校内部基建、财务、材料供应等部门不连动,影响基建财务核算及控制的效率。因为工程进度原因,基建部门经常会要求材料部门配合,材料未经财务入库,直接上工地。这虽是加快了工程进度,但却为财务核算带来了难度,财务人员无法如实反应材料情况,只能根据发票及材料采购人员来了解。
3、基建财务管理手段不健全,无法对基建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我们的高校领导对财务管理的意识不强,认为务只要合同付款即可,对财务缺乏必要的支持,使财务监管工作难以开展。基建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及个人素质有待提高 ,整个基建队伍建设极待加强。我们高校的基建财务人员相当一部分是由校方从财务处直接抽调的事业会计。他们没有从事大规模基建财务工作的经验,这必然不利于财务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1、加强高校基建领导的基建财务管理意识,构建完整的高校基建内控机制。 目前,高校基建领导往往未能充分认识到基建财务人员在学校基建管理中的重要性,认为学校进行基建建设主要靠基建部门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只需按合同规定付款即可。基建财务人员在整个基建过程中的缺席引发了一系列弊病,例如:低价中标引发的资金变更、随意挪用基建资金、基建材料缺乏监管。所以,我们的高校领导有责任也有义务建立健全我们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将我们的基建财务内控工作作为我们整个基建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
2、高校要不断强化学校的内部管理,建立切实有效的内控体系。在内控体系的建立上,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按学校基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的约束政策,形成各部门相互牵制、相互监督,以防为主的局面。监督体系的建立有助于相关人员及时改正自己不良的工作习惯,也有利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让基建财务覆盖基建项目的全过程,发挥其财务监督管理职能。做到事前参与预算和决策 ,事中进行监督和管理,事后进行分析和评价。(1)完善我们的招投标制度,充分发挥基建财务的预算职能,从而更好的控制项目成本。(2)加强对基建材料的控制。会计计录与财产保管相分离,购进材料基建财务与加财产保管员必须与采购部等相关人员同时在现场清点,如出现急事急办,材料直接发往基建现场的,基建财务人员也应到现场查验。同时月度终了,基建财务人员、财产保管员应当进行库存基建材料的盘点,以确保基建材料的账实相符。充分发挥好基建财务的监督职能。(3)对施工工程环节加强监督。基建人员应参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监管 ,制定合理的资金利用计划,控制工程付款的进度,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
3、构建一个完整、健全的基建财务内控体系,要切实调动各力量 (1)建立相互制衡的财务机制:基建会计与财产保管相分离,业务经办与稽核相分离。(2)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使基建每个环节的参与者在发现体制缺陷时,能及时向管理层反馈信息。(3)建立必要的内审部门,抽调独立于基建项目以外的校级领导和财务人员进行常规审计。(4)加强对高校基建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
总结:要加强对高校基建管理人员及基建会计业务素质的培养。只有高水平的基建人员才能保证基建制度的各项规定有效的执行下去。要确实加强基建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根据财务工作和每个人的日常行为表现,制定确实可行的考核实施细则,通过不断的改革,确实加强基建财务的管理,基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要定期进行举行,不能只培训过一两次,应付上面的检查,只有不间断,不定期进行相关的培训,才能真正提高基建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对高等院校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在财务管理以及学校:内部管理上,决不能放松,要严格要求。特别是在基建内部管理上,一定要做到严格要求,各个相关部门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克己奉公,严于律己。还有在高校内部基建财务管理上要不断创新机制,紧跟时代的步伐,从本校财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高校健康的发展,才能为我国各项建设培养大量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震.高校财务管理的几个问题浅析.经济视角(下).2009(12).
[2]宁艳杰,刘存发.高校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黑河学院学报.2011(04).
[3]曹正春.技师学院财务管理监控体系的构建.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20).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问题;解决措施
一、前言
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不仅是企业资金安全运转的重要保证,而且也是财务管理人员向企业提供财务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若要使企业财务管理内部的各项工作有效、顺利进行,不但需要提高企业财务内部管理水平。同时,还应重视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针对一些制度问题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促进企业正常运转。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制度问题
1.内部控制不全面
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环节都有十分紧密的关联,所以,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务必全面化,力求对各环节做到综合、全面的控制。但是,目前很多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依然存在一些相对薄弱的环节,只是对企业的少部分部门进行了表面性的控制,消弱了财务管理、控制执行的力度,也忽略了财务管理制度和执行操作间的相互衔接。因此,企业若想确保自身财务内部控制与管理的有效实施,就应该对企业所有部门的财务进行全面控制,了解各部门间的财务支出,保证财务信息的清晰、明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2.企业财务没有得到严格监管
执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在极为复杂的过程中完成,且需要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来实现。所以,在执行内部控制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突发问题,从而影响控制的效率。此外,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不够,使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得不到良好的实施。现如今,很多企业进行财务的内部控制时,由于没有进行严格监管,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只注重表面性,未能将财务监管职能严格落实,降低了资金使用率,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效果。
3.财务预算模式陈旧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控制过程中,财务预算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所以,财务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合理性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很多企业进行财务预算时,预算编制的范围与预算时间都与财政部门有一定差异,无形中使预算环节越来越复杂。执行预算过程当中,企业由于没有对财务预算实施合理分析与评价,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预算内容的真实性,使得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模式缺乏创新。
三、解决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制度问题的措施
1.完善财务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制度改动,帮助企业提升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从实际方面来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制度非常严格,涵盖范围极广,包括了组织规划的制度、财务预算控制的制度、授权比准的制度等,并且建立这些制度皆是为了辅助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特别是在一些生产规模极大的企业当中,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多,因此,企业更应该考虑到制度的适用、经济及规范等性能。提高企业员工意识,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制度。
2.重视对财务的风险性管理
任何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都无法避免风险发生,特别是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市场形式来看,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对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对一些可能会发生的风险,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范。此外,企业管理者财务风险的意识能够决定企业将来的发展态势,对于经济实力教强的企业来说,可进行高收益、高风险等投资,但对于一些小型公司而言,公司的开支、收入等都是相对公开的、透明的,甚至对一些财物的预算或者预算过程进行公开。同时,企业还应创建外部监督体系,扩大企业财务预算公开范围,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企业建立财务管理考核制度可以促进企业管理与决策之间的统一,积极地推广监督模式,将财务人员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等充分提升,使其更好地为企业做贡献,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等。
3.重视内部控制的制度关联性
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过程当中,各环节都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企业若想有效的实现财务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求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工作。所以,企业应当重视财务内部控制的制度关联性。对于性质不同的工作,企业给予的要求也应当存在差异性,而且,还应在一些工作环节上进行互相制约,以此无形中使企业的资金运转达到互相牵制。所以,若要完善财务管理结构,务必重视制度之间的关联性,全面控制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结合必要措施,不断完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并要求企业员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工作,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久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得到进一步更新,且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传统财务管理的制度来说,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点。可见,随着我国社会的迅猛发展,企业更应该不断完善财务的内部控制与管理,有效提高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务再生管理;构成框架
在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想取得较好的发展,拥有将强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将企业的眼光从产品转向市场。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支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能在市场的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是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重要工作。而这些成绩和结果都是需要企业从管理方面做起的,而财务管理又是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一项管理,对企业在资本的筹集、运用和盈利等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变革和发展,财务管理工作也应取得相应的变化来适应经济状况,更好地促进企业进步。
一、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变化
(一)财务管理的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变化着,其现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货币时间和投资风险价值观念变化、企业理财目标和方向观念的变化、对现金流量观念的变化。具体来说:
第一,企业财务管理对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观念的变化。这两个方面是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也是财务管理的基础部分,相对于以前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创新和变化。企业在进行经营投资时,需要充分考虑货币时间和投资风险的价值,对投资行为能够有良好的判断和正确的分析,选择最佳的投资项目和方案,避免投资失误带来的经济损失。
第二,企业理财的目标和方向观念发生变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由企业的生存发展目标及方向决定的,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要依据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进行制定,在最大化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对财务管理加以不断的改进。
第三,企业财务管理对现金流量的观念发生变化。财务管理工作中更加注意现金流量,认识到现金流量是企业发展经营状况好坏的表现,注重对现金流量的管理。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变化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逐渐从对资金的控制、成本的监督、企业收支分配等内部财务关系转向注重处理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双层的财务关系。只注重内部财务关系的处理,会导致企业与外部经济环境脱节,企业经营受阻。在关注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的处理的同时加强对外部财务关系的处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状况,壮大企业经济实力,使企业拥有更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三)企业财务管理职能发生变化
财务管理的职能正在从简单的资金筹划、分配和监管不断转化得对各项管理加以了充分细化。具体来说,对资金的筹划即为对流动资金、固定资金和专项基金加以筹备,使之成为企业所需的资金;分配职能即为在充分考虑到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的基础上,对企业收入加以科学合理的分配,使其能够兼顾到每一方的利益;财务管理的监管职能即为对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加以监督管理,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各项经济关系的工作。
二、企业财务再生管理的概念和类型
(一)企业财务再生管理的概念
企业财务再生管理是为了改善企业财务职能、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以及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等,从而进行的对财务管理的体制、资源、人员等方面进行优化配置和资源调整的经济管理活动。企业财务的再生管理要特别注意的是,它对企业的财务体制和财务职能等是否有良好的优化作用,能否使企业在财务再生管理的制度体系下很好地适应和发展,企业的财务再生管理需要依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和以前的财务管理经验加以科学合理地规划,是新的管理模式和手段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二)企业财务再生管理的类型
依据企业财务再生管理的出发点和基础,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主动型的财务再生管理
主动型的企业财务再生管理是指企业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企业发展,在开展经济活动之前对企业的财务行为加以良好的设计规划,或对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危机加以考虑,开展相关的财务再生管理工作,使企业可以长久平稳发展,延迟企业的衰退期。主动型的财务再生管理主要采取优化改革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和资金结构、促进投资的组合和预测决策能力、改善企业财务的现金流量状况等形式和手段进行财务再生管理。
2、被动型的财务再生管理
被动型财务再生管理是指在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的时候,依据所面临的问题具体情况,通过对企业内部债务进行重组、降低生产成本和开支、裁剪工作人员等方法使企业从困境中走出来,重新获得生机和发展。
3、战略型财务再生管理
战略型财务再生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竞争状况的调查和分析,为在同行业中取得好的竞争优势,所采取的一种有针对性和竞争性的财务管理举措。主要是通过增加投入企业的无形资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紧资本积累和扩张等方式进行战略型财务再生管理,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性和实力。
三、企业财务再生管理的构成框架
(一)企业财务再生管理中的基本内容
1、财务组织的再生
财务组织的再生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结构再生和组织管理再生两方面,组织结构再生就是企业为实现财务的状态和机会协调性,对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和基本岗位进行重新设置和优化。组织管理再生是指企业为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而采取对企业财务的管理规范、财务过程及相关的财务工作形式等加以重新的规划和制定的一项管理工作。
2、财务资源的再生
企业运用相关的财务形式对企业内部的财务资源加以优化调整,协调财务资源和财务状态,使二者良好地结合起来,为企业发展更好地服务,这种形式即为企业的财务资源再生。财务资源再生的能力与企业自身对财务的认识程度及外部市场竞争性有很大的关系,是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在外部体现。通过财务资源再生,可以有效实现企业的资产整合、结构优化、现金流量的设计规划等,对于企业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3、财务活动的再生
企业财务活动的再生在整个财务管理再生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连接各项工作的重要方式。通过财务活动再生,财务组织可以有效运用财务资源,同时发挥财务的功能,展现整个财务管理的过程,是财务管理的重要体现。
(二)财务再生管理中各部分的优化整合
企业财务再生管理中的各项要素之间既相互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相互制约。存在于整合财务再生管理系统中。财务再生管理需要财务组织再生作为组织基础,财务资源再生为财务再生管理提高物资基础,财务功能是财务再生管理顺利进行的保障,财务活动再生是财务再生管理的具体表形式。这是一个相互影响和协调的财务再生管理系统,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运营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企业财务再生管理的实施措施
(一)强化财务再生管理的融资行为
融资型再生管理是企业在财务再生管理过程中,在原有的生产经营经验基础上,为推动企业进一步的经营和发展而进行的融资活动。在进行融资再生管理之前,需要对原有融资经验加以研究分析,确定进行融资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采取灵活的融资手段和工具进行融资活动的管理。
(二)强化财务再生管理的投资行为
在融资行为之后,就要开展相应的投资活动了。在进行投资活动之前,需要对投资的具体收益做出相应的规划和预测,确定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充分考虑到投资的风险性,尽可能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三)强化财务再生管理的运营行为
财务再生管理中的运营活动是财务再生管理的整体体现,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在进行运营活动的规划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财务特点进行运作,同时还要兼顾到相关资金的利用效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加强运营行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五、结束语
对企业的财务加以再生管理,将各个财务部分细分,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可以有效减少相关成本,还能提高工作效率,改变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万全.金融危机后的企业财务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6).
[2]赵华,徐亚明.试析创新型企业的财务理念和财务特征[J].财会月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