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范文

简述核心竞争力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述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第1篇:简述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范文

1中药企业竞争力变化趋势分析的变量选择

1.1文献回顾企业竞争力变化有其内在的动力,也有外部的推力[1]。国外企业竞争力研究可为分析中药企业竞争力变化趋势提供借鉴。马歇尔(MarshallA,1925)认为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对增强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张伯伦(ChamberlinE,1933)和罗宾逊(Robinson,1934)认为质量管理、流程优化对企业竞争力塑造的重要源泉。佩罗丝(PenroseE,1959)、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B,1984)、巴尼(Bar-neyJB,1991)认为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和企业规模效率的提升对增强企业竞争力构成强有力的影响。波特(Poter,1990),提斯(TeeceDT,1997)则提出企业竞争力塑造离不开外部推力的支撑,如有利的政策和机遇等,也离不开内部的动力促进,如科学的架构和良好的公司治理等,普拉哈拉德(PrahaladCK)和哈默(HamelG)提出了核心竞争力观点,认为企业价值塑造、企业文化等是打造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3]。国外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相关文献对中药企业竞争力变化趋势有一定的启发,即中药企业竞争力的变化是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分析中药企业竞争力变化趋势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中药企业竞争力变化所依赖的内外部因素(变量)。在国内,一些中药行业的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专门就中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和变化趋势展开过研究。一方面,在中药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择方面,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2003)从规模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经营管理竞争力、技术与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等五个方面考察中药企业竞争力;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每年推出的中国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模型,采用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TOPSIS法作为分析手段,遴选出规模竞争力、效益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创新竞争力这四个维度的指标;肖峻(2003)构建了规模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市场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和企业影响力等中药企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和君咨询集团构建了产业维度、管理维度和资本维度的三维度测度模型来评价医药企业竞争力[4]。许方球(2010)从中药企业资源竞争力、知识竞争力、能力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5]。另一方面,在中药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方面,汪启航(2009)运用SWOT分析方法定性探讨了中国中药企业竞争力,尤其是科技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6];罗爱静,尹瑾(2010)则专门就中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专利获取能力分析比较了各个实验区中药核心技术分布现状和发展程度;也有一些专家运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对中药企业竞争力展开实证评价,如肖峻(2003)运用模糊数学法综合评价了中国中药企业核心能力;许方球(2010)运用TOPSIS方法,选取20家中药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就其竞争力展开了测评;刘彦昆、侯志红(2011)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中药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进行评价[8];陈锋、杨俊(2011),冯仁涛、张庆、余翔(2013)等运用相关分析或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中药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展开了实证分析[9]。借鉴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中药企业竞争力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仔细梳理来看,学者们主要也是借鉴企业竞争力评价的一些指标体系来构建中药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评价指标,本研究试图从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出发,从影响中药企业竞争力变化的外部来源和内部来源两个层面选取一些变量,构建变量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判断中药企业竞争力的变化趋势。

1.2变量选择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学术界关于中药企业竞争力来源、评价分析已具备一定基础,本研究在借鉴前期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衡量中药企业竞争力变化趋势的变量选择必须基于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客观性原则,力求选择一些能客观衡量中药企业竞争力变化趋势的变量,尽可能避免主观性因素的影响,如考察中药企业规模、研发投入、盈利能力以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变化的趋势及对竞争力的影响,以提高中药企业竞争力变化趋势分析的针对性和客观性。二是动态性原则,中药企业竞争力变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因此,其变量选取必须具有动态性,本研究将选择时间序列数据,从信邦制药上市前后各取三年数据,即2007~2013年的数据,以动态评价其竞争力的变化趋势。三是科学性原则,中药企业竞争力变化趋势还要全面系统地考虑中药企业自身的特点,如从政策的支持、技术的投入以及资源供给的保障性等因素考虑,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基于上述原则并考虑数据采集的可行性,本文从中药企业竞争力变化的外部来源和内部来源两个方面选择具体的变量来构建评价变量体系,如表1。从上述选取的中药企业竞争力变化趋势分析选择的变量来看,(对变量含义和赋值标准已经做了说明,不再对上述变量逐一予以解释)。其中,政府的财政扶持力度、社会支撑度、企业所在地中药文化底蕴、企业所在地原材料与技术供应情况、产品疗效、顾客价值获取等变量数据通过走访信邦制药公司高层、行业专家、资深证券分析师和主流财经媒体记者,用深度访谈和问卷结合的方式,获取数据,而企业规模、生产要素情况、企业年度科研投入、企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等数据则通过对信邦制药开展具体的调研,在调研数据中综合提取。在选取变量后,对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做一个简述,具体研究思路是: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动态比较上市前后信邦制药的竞争力变化趋势。鉴于主成分分析法在国内运用得较多,本文仅对方法运用的步骤做简要说明。第一步,搜集变量的原始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第二步,计算标准化处理后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第三步,选择对信邦制药竞争力变化影响较强的主成分,并列出主成分表达式;第四步,计算主成分得分,并依据得分的数据,结合主成分本身赋予的含义,展开对信邦制药竞争力变化趋势的研究分析,并阐述这一趋势产生的成因。

2上市前后中药企业发展的演变趋势分析过程

2.1原始数据采集与相关分析本文根据中药企业的竞争力变化趋势变量体系,选取12个反映中药企业上市前后竞争力变化的相关数据,即2007~2013年信邦制药的统计数据,鉴于信息披露保密问题,本文不对原始数据进行展示,仅对数据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展开分析,如表2所示。在完成数据采集后,本文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来进行分析,首先,对信邦制药竞争力变化趋势各变量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一方面消除量纲与数量级的不同,以获取标准化的数据供后续研究用;另一方面,借助相关系数分析法获取相关系数矩阵,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消除各变量之间的共线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减少变量的个数。从表2的相关系数矩阵分析可看出,选取的社会支撑度与企业所在地中药文化底蕴等变量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关系,同时,产品疗效、市场占有率与盈利能力等变量之间直接的相关性也比较强,说明这些变量之间存在信息上的部分重叠。因此,需进行主成分的选取,以进一步提炼出反映信邦制药竞争力变化趋势的主要变量。

2.2主成分提取主成分提取原则为其对应特征值大于1的前m个主成分。特征值可被看成是对主成分影响强度大小的变量,若特征值小于1,说明该主成分的解释力度还不如直接引入一个原变量,因此,一般用特征值大于1作为选择基准。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并借助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如表3),即m=3。说明有3个主成分对信邦制药的竞争力变化趋势作用较大。同时在进行因子分析的过程中,得到各因子得分系数。从表3(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知,社会支撑度、企业所在地中药文化底蕴、企业所在地原材料与技术供应情况等变量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变量的信息,而从第一主成分代表的这些变量的名称和含义来看,可以将第一主成分代表的信息用“信邦制药外部环境竞争力变化趋势”来表述;政府的财政扶持力度、企业年度科研投入、生产要素情况、企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等变量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变量的信息,可以将第二主成分代表的信息用“信邦制药内在要素投入竞争力变化趋势”来表述;企业规模、顾客价值获取、产品疗效、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等变量在第三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三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变量的信息,可以将第二主成分代表的信息用“信邦制药内在能力竞争力变化趋势”来表述;因此说,从主成分分析过程中提取的三个主成分能基本反映全部变量信息,故考虑用三个新变量代替原来的12个变量。

2.3综合测量模型构建这三个新变量的表达不能从输出窗口中直接得到,需将其特征向量运用SPSS描述进行求解,与标准化后的数据相乘,然后得出主成分表达式用以计算三个主成分的得分值。同时,通过上述三个新变量,代入经标准化处理的数据可以计算三个变量的得分值,然后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主成分综合模型。

3上市前后信邦制药竞争力变化趋势的结果分析

根据提炼的三个主成分表达式可以反映信邦制药外部及内在竞争力变化的趋势,同时,主成分综合模型可计算信邦制药总体竞争力情况的主成分值,并按综合主成分值进行排序,即可得到上市前后信邦制药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基于此,将信邦制药竞争力变化趋势得到的分值进行比较(如表4),并对上市前后信邦制药的竞争力变化趋势进行多角度综合分析。从表4可以直接看出,从2007~2013年期间,信邦制药总体竞争力得分值是逐步提高的。信邦制药经过近20年的发展,立足于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用药,无论是其经营规模还是市场占有率,甚至盈利能力都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有较强实力的现代中药制药企业。上市以来,信邦制药的发展更是迈入了高速成长的快车道,可以预计,未来成长的空间还比较大。而将上市前后信邦制药竞争力变化趋势的三个主成分得分比较,更是可以清楚地发现其竞争力变化演化轨迹和形成机理。从外部环境竞争力来看,信邦制药外部环境竞争力呈现一直上升的态势,这说明,外部环境十分有利于信邦制药的竞争力提升,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信邦制药外部环境竞争力的因素当中主要有社会支撑度、企业所在地中药文化底蕴、企业所在地原材料与技术供应情况。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因素当中的企业所在地原材料与技术供应情况因素对信邦制药的外部环境竞争力起了关键性作用,这是因为,近年来,信邦制药意识到了中药原材料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为了完善中药全产业链,提高中药材原料基地的附加值,重点进行了中药材原料基地的建设,如目前信邦制药已建成大方和罗甸中药材种植基地,并制订相应的质量标准确保中药材原料的质量与安全,不仅保障了信邦制药自身药品生产原材料的需要,同时,建立了罗甸固体制剂生产基地和贵阳注射剂生产基地。这些原材料基地建设和技术研发能力提升,让信邦制药能为市场提供优质可控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目前信邦制药的中药材基地已经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从内在要素投入竞争力来看,信邦制药的内在要素投入竞争力呈现波浪起伏不定的趋势,而影响要素投入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政府的财政扶持力度、企业年度科研投入、生产要素情况、企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等因素。深入的分析认为,上市前信邦制药整体要素投入的力量要大于上市后,这是因为,上市前,地方政府对于信邦制药的扶持力度较大,尤其在资金投入和研发鼓励方面,信邦制药自身也意识到了研发投入对企业上市的重要性,因此,自身也加大了要素的投入力度,如增加了年度科研投入,引入了科研人才,同时,上市前信邦制药先后投入经费建立了“贵州省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企业技术中心”、“贵州省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围绕主导产品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上市后,尽管要素投入仍然在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如上市前大。因此,整体内在要素投入竞争力呈现出上市前高于上市后的趋势。从内在能力竞争力来看,信邦制药的内在能力竞争力在上市前后都有所提升,但近一年来稍有下降。而在主成分反映的影响因素当中,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对信邦制药的竞争力构成最强的影响,恰恰是近两年这两大因素的增长速度减缓,使得近一年来信邦制药内在能力竞争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以市场占有率为例,心脑血管类制药作为最大的用药类别之一,吸引了很多的药企投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性程度,与此同时,信邦制药的总资产周转率较低,2013年信邦制药的总资产周转率仅0.31,而同处于贵州的制药上市公司益佰制药却有着1.51的周转率,这就说明信邦制药资产利用效率低,资产利用效率低反映了资金没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其内在的竞争力没有充分爆发出来。

4启示与建议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信邦制药上市前后企业竞争力的变化趋势。从总体上看,信邦制药一直以来企业总体竞争力都是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与之相伴随的是其越来越优良的外部环境竞争力,并对中药企业竞争力提升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但与此同时,信邦制药的内在能力竞争力却发生了稍许变动,这也正反映了中药行业内企业竞争开始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信邦制药作为中药行业上市公司,也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亟需在产品创新、技术研发、市场开拓方面实现转型升级。因此,总结上市前后信邦制药公司的竞争力变化趋势,科学谋划新阶段信邦制药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对信邦制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示范价值。笔者基于对信邦制药竞争力变化趋势分析结果,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提升中药企业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一是要适应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需要,尤其是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科学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中药行业是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药制剂和饮片技术的发展,市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因此,新阶段,中药企业的发展要综合考虑企业基础和国内外中药企业的发展态势,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且自身最有条件、最有可能作为突破口的方向开展科研攻关与市场拓展。确定了突破口之后,还要适应中药企业所在药品领域内的发展规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适应产品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统筹抓好中药企业研发、生产、销售3个环节,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推出市场适销的产品。二是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和研发力度。中药企业要打造核心竞争力必须整合整个企业的资源,加大研发力量投入,集中科研人员实施集约研发、联合攻关。

第2篇:简述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多元化战略;企业集团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1-0051-03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多元化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急速升温之后又迅速降温。跨入新世纪后,许多企业又重新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但是,由于行业的总体数量和消费结构的限制,这些产品的扩容难有较大的突破。于是,多元化又一次成为了中国企业重要的战略选择。

一、企业多元化经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自1990年替拉哈拉德(C. K. Prahalad)和哈默 (G. Hamel)提出“企业核心能力”概念以来,理论界和企业界都一致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根本依托。如果把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比作一棵大树,那么,企业的核心产品就是树干,多元化的业务单元就是枝条,而核心能力就是大树发达的根系。可以说,具备核心能力是企业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前提。事实上,成功的企业多少都拥有一定的核心能力,但未必就能取得多元化经营的成功。国内的海尔、联想等大企业目前多元化经营状况已说明了这一点。问题在哪里呢?就是核心能力与多元化业务的匹配不匹配,核心能力的成熟不成熟。

著名企业战略管理家安索夫(H.I.Ansoff)在1957年发表的《多元化战略》论文中,根据美国1909~1948年间最大的100家企业的发展和变化,总结出这些企业成长的4种基本方向:一是在现有市场内增长;二是开发新市场;三是开发新产品;四是多元化。

1962年,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钱德勒(A.D.Chandler Jr.)发表专著《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在学术界及工业界引起极大反响。他认为,美国企业的成长一般都经历了4个阶段,与每个阶段的公司战略相适应则产生了不同形式的组织结构。4个阶段的公司战略可简述为:第一,数量扩大战略;第二,地区扩展战略;第三,垂直一体化战略;第四,多元化经营战略。

在第四个阶段,与多元化战略相适应,产生了总公司本部和事业部――简称“事业部制”的分权管理结构,即现代大型工商企业最合理的基本组织结构形式。

企业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在原主导产业范围以外的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它是与专业化经营战略相对的一种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多元化经营意味着企业将组织新的发展方向,即企业将从现有的产品和市场中分出资源和精力,投入到企业不太熟悉或毫不熟悉的产品和市场上,因此,企业多元化经营不可避免地会带来风险。

二、 企业实行多元化的诱因

(一) 以多元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追求企业新的利润增长机会是中国企业热衷“非相关多元化”的主要原因。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对高档的零售场所、金融理财、房地产、旅游等方面的需求急剧增长。在这些新兴市场,中国也存在巨大的供应短缺,从而为现有大企业提供了市场机遇。这些新兴行业由于政府的管制造成很大的进入壁垒,从而使竞争尚不充分,市场空间很大,为企业提供了“非相关多元化”的机会。与中国企业缺乏对原有行业推陈出新和长远发展的能力状况相比,国际著名企业如IBM、微软、飞利浦、惠普、佳能等都很注重基础研发能力的积累,从而能够在一个行业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确保专业化优势。在冰箱行业,韩国厂商如LG凭借较强的创新和研发能力,率先推出门豪华冰箱,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中国企业往往扮演仿效者角色。

中国企业也希望通过“非相关多元化”来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保持企业的财务收益。激烈的竞争和价格战使行业利润微薄甚至亏损,如海信、海尔等彩电行业就处于亏损状态。追求企业近期利润最大化是中国多数企业的共性。公司可以直接投资于对资金量要求高,而技术门槛低的如房地产、金融等高利润的新兴行业,让财务资源发挥最大作用。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可以高达40%,金融与能源行业更高。以摩托车贸易为核心业务的海南新大洲近期斥巨资进军煤炭开采行业,主要原因是看准了煤炭能源开采行业的高额利润。

(二)新机会的掌握

企业走向多元化或进入新的经营领域,主要是在现有经营范围外发现了新的成长机会,或是在现有事业领域中发现其一部分有特殊的潜力。这些新机会,必须以独立的组织和不同的战略,给予特别的关注,否则将无法有效掌握。

所谓“现有经营范围外新的成长机会”,通常是指在目前所经营的事业领域之外发现了获利的机会,这些机会至少表面上看来与现有的产业或业务并无关联。在这一战略构想下,有时是通过从外界并购现存事业的方式从事多元化。采取并购方式的理由,一方面,可以弥补本身人才与行业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掌握时效,快速地进入新兴领域。这种纯粹为了追求外在新机会的多元化,通常又称之为“无关多元化”,而无关多元化的风险在于组织自身缺乏掌握机会的能力、条件与人才来经营新的事业。

所谓“现有事业领域中发现某一部分有特殊的潜力”,是指现有的某些业务如果能在战略的权责与战略思考上划分出来,将可使这一部分能享有更多的资源与更完整的行动规划,以期全力掌握这一机会。例如证券业,从全力服务“散户”到重视法人,从传统下单到网络下单,都表示了原有战略架构的“分化”,许多业者已经通过这些业务与组织的重新划分来掌握新的机会。如果同时存在着几个平行的战略责任中心,高层就得开始以总体战略的架构来思考。

(三)协同效应的追求

所谓协同效应的第一种说法是指当进入新的事业领域时,由于本企业或集团已有某些资源或经验,可使其在新领域中拥有较为优势的地位。另一种说法是,当两个不同的事业单位,业务有共同性,因而得以产生若干竞争优势。因此,协同效应的意义与做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是“能力的转移”,二是“价值活动的共享”。在一项多元化行动中,这两种协同效应很可能同时出现。

1、能力的转移。企业的能力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服务、技术、品牌形象、外界关系、财务、管理等等。这些能力如果可以有效转移到新的事业单位或新的地区,则在新的经营领域里,本企业即可比同业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有些企业先掌握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核心能力,然后以这些核心能力或特有资源为基础,不断地发展新的相关事业,以充分发挥其原有的优势,这种战略构想也是着重在能力的转移。

2、价值活动共享。各事业单位经营领域虽然不同,行业与客户也不一样,但仍能凭借共用一些活动或设备而产生协同效应。例如:各事业单位可以共同采购,获得采购上的规模经济;可以共用经销商,获得更佳的交易条件。此外,共用研发成果、行政关系、品牌形象等,都可能是协同效应的来源。共享价值活动,固然可以得到一些竞争上的利益,但这些共同活动中,资源的配置、分担成本,以及各事业单位间享受协同效应的优先顺序等,所带来的潜在矛盾与冲突,也必须慎加管理。

(四)生命周期的交替

产品有生命周期,产业亦有生命周期。无论周期长短,大部分产业皆不能避免“初生、成长、成熟、饱和”等几个阶段。如果一家企业专注于少数一两个产业,即使长久以来在行业各种战略作为都十分有效,但终究不能逃过行业日渐饱和的命运。为了组织的永续生存,总体战略上就必须在原有的事业完全饱和与衰退以前,即设法进入较新兴的产业。然后以原有事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或形象、关系等为基础,使本企业在新的领域中能居于更有利的地位。而且就整个企业来看,“老”、“中”、“青”各代事业分别应有恰当的比率,才能充分发挥相互支援与资源传承的作用。这样的战略构想,称为生命周期的交替。

生命周期的交替有时并不限于不同行业之间。有些企业虽然经营的行业不变,但投资与经营的地区却逐渐向更新兴的地区或国家发展。其背后的战略构想也是一种生命周期的交替。

三、中国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新思维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企业的总体战略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多元化经营成为90年代的主导战略行为。1992年后,多元化经营成为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的主要战略行为,到90年代末期,多元化经营形成。市场机遇驱动是90年代多元化经营的主要特征。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受到许多严厉批评,原因是多元化发展战略实施企业大多成少败多。对于中国企业,我们不能以一种简单的甚至不合适的西方理论工具和思想复制了事,而是应该从多个视角、运用不同方法进行理解、归纳和总结,寻找务实的可执行性的发展战略,总结数十家成功开展多元化企业的经验,可以发现,成功的多元化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进行分析,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

2、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定和实施多元化战略;

3、利用集团公司的品牌和影响力,建立比较畅通的融资渠道,灵活地调配资源;

4、吸引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在集团内部形成干部培养机制;

5、基于法律和合同约束,树立商业信誉,维持与合作伙伴的稳定业务关系;

6、通过业务模式的创新,在不成熟的市场中建立产品品牌。

总之,多元化并不是企业不可逾越的雷池,关键是企业能否清醒地审视自身的能力条件,选择适合的多元化路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搞多元化,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的远大追求。世上没有最好的战略和最坏的战略,只有适合的战略与不合适的战略,找到适合自己的战略路径就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鲁开垠、江大海.核心竞争力――企业永续制胜之路[N].经济日报,2001.

[2] 史东明.核心能力论――构筑企业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尼占莱・J・福斯、克里斯第安・克努森著,李东红译.企业万能――面向企业能力理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4] 司徒达贤.战略管理新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 金守清.解析多元化经营和核心竞争力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J].商业研究,2004.

[6] 郎咸平.整合――中国企业多元化与专业化整合战略案例[M].东方出版社,2004.

[7] Peter Reynolds. Managing requirements for a US$1bn IT-based business transformation:New approaches and challenges[J].The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2006,27(05).

[8] 陈刚、尹希果、潘杨.社会资本、工业聚集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05).

[9] 朱毅夫.机遇大于挑战:崛起不是梦[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J].2007,(03).

[10] 吴敬琏.中国增长方式抉择[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11] [美]道格拉斯・C・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M].学院出版社,1998.

第3篇:简述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工商管理;学生就业;建议措施

1.工商管理专业简述

工商管理专业在我国大学开设不过十几年,但是发展极为迅速,该专业作为一个比较抽象的专业,全国一般的院校,即使是一些师范类院校也都开办了这个专业。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基本知识,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原理与方法来为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经营决策。它的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从广义上讲,工商管理专业所包含的专业领域比较广,每个专业所学课程也较多、较杂,涵盖了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很多课程。工商管理类专业下设的二级专业在每个高校都各具特色,主要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

2.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一是良好的综合素质。现代的就业单位都欢迎复合型人才: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具有优良的思想素质,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社交能力、协调能力、判断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二是较强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工商管理类学生养成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良好习惯,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意识到一个人单枪匹马是不容易做好事情的。具有与各类形形的人都能良好沟通的能力;三是较强的创新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有创新变革才能发展,单位才能进步,这就需要管理者具有变革创新与应变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能有前瞻性的预测与决策能力。

3.制约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3.1理论与实践能力发展不平衡

现行的许多大学在该专业的教学上都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互动环节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倾向于被动的老师抽人的方式。在实践环节往往只流于形式,重“量”却不重“质”。从一些大学的实践环节教学目标和内容来看明确且丰富,实践课程也足够多,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大打折扣。或许由于扩招的原因,学校的场地、设备、设施、经费等大大受到了限制,在实践环节中,由于学生量大的原因,为了完成任务,也不可能有更多的经历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思考的能力;而且很多学生对实践环节的学习不重视,同时很多在校的老师也没有企业工作的经验。所有这些导致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脱节,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达不到工作岗位的要求。

3.2缺乏核心竞争力与自身特色

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来看,宽泛但不集中,一般的高校都要学习财务、人力资源、会计、投资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在专业纵深上知识技能的积累却远远不够,导致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之间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当然所谓的特色也就无从谈起。很多学生虽然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学完规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感觉什么都知晓一点点,但是在求职过程中往往非常迷茫,真正具体到某一部门、某一工作岗位就无所适从,自信心严重缺乏。从微观层面来说,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很多高校就业率低下的一个原因;从宏观的层面来讲,学校的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形式并无自身特色,这样所培养的学生也就没有什么特色可言。

3.3知识学习与市场需求脱节

首先是教学内容,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形式需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国内现行的很多管理经济知识都是从国外引进过来,当然在引进的过程中也在吸收,但国外最新信息、最新知识与理论真正要传播并被吸纳到中国,却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所以部分国内教材一般都是国外很陈旧且久远的东西;其次,依据部分高校的培养计划、培养目标,一般都是什么高级人才、实用型人才等,再看看每年学生就业的岗位与形势,就会发现培养的目标过于好高骛远,和所宣称的大相径庭,也就是说没有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出来,也可以发现很多的计划都是流于形式。很多高校学生一毕业,似乎也就算完成了一桩很大的工作一样,但国内还很少有高校建立一种专业评价机制,对培养的目标和培养的学生素质进行评估,以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4.改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建议

4.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一个专业的发展离开了市场需求,那么也就成了无水之源,在当前高校学生就业普遍困难的情况下,想要培养出社会受欢迎的工商管理人才,就应该清楚明白、知晓社会到底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每年都应该开展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专项调研,编制调研报告,特别是高校所处的城市用人单位的调查,这些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机制;其次,在了解社会需求后,工商管理专业应明确一个可实现、可考核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定位与目标。在进一步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素质基础上,加大纵深的培养。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上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横向知识面,让学生了解这个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未来需求,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兴趣在哪儿,适合什么专业方向,当然这个宽度的把握每个高校应有不同。而对纵向知识的培养,对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和积累,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学生自身特色的一个体现。

4.2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加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有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存在,再加上学生、教师本身的轻视,使课时量本来就不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由于管理是一种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在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时应改变以前重理论、轻实践的意识形态,将实践教学环节和理论教学环节放在同等或更重要的地位。首先是在工作量上,不应该以课时量来计算;其次应该让学生“走出去”,不要拘泥于学校的实践训练基地去参观参观就算了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合适的企业去实践,亲身去体会,在实践中学习管理,有目的地培养管理能力,熟悉日常工作流程以及一些工作技巧,提升就业竞争力。

4.3增强应用型师资力量

没有一批专业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要想培养出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学生,难度是很大的。当前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在课程中,一般以单一的讲授为主,对管理理论的认识限于理论的理解,在教学中“照本宣科”的现象不可避免,影响教学效果。针对应用型师资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加强应用型师资力量的培育,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条途径加以改善。所谓“走出去”,一是鼓励在校的教师到企业进修学习,让他们学习企业的运作模式、各部门的管理经验;二是鼓励在校教师创业,创业的过程也就是积累与学习经验的过程,实现从学术型教师向学术型与应用型兼具的复合型教师转变。所谓“请进来”,就是将一些有经验的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邀请到学校,为学生讲解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与管理经验,这样,对学生更具有激励性与说服力。

【参考文献】

[1]王振馨.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现状研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2).

第4篇:简述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ERP财务管理必要性运用

无论是从财务发展到企业管理,还是从制造资源计划系统到资源计划管理系统,企业管理始终要围绕着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的资金流动,它是企业经营结果的主要表现手段。所以,一直以来财务信息系统是企业在实施ERP时所重视的焦点。基于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世界各国对财务管理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ERP的定义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英文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企业资源计划。所谓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就是将物质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集于一体的,主要是面向制造行业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最早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Gartner Group. Inc咨询顾问与研究机构提出来的。ERP由于具有非常强大的系统功能以及灵活的应用环境和实时控制能力,是目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多的一种形式。ERP的意义主要在于以经营资源最佳化为着手点,整合企业的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实现企业经营效率的最大化。企业通过运用ERP可以实现对企业资金、人员、信息以及货物的自动化管理,它具有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市场销售等多种商业功能。企业资源计划在企业以计算机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ERP的不断发展,它包含了MRP和MRPII两个方面,但是今天的ERP概念几乎已经成为了企业信息化的代名词。

二、基于ERP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战略的必要性

1、ERP财务管理战略加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砝码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早期,许多管理学家对主流企业理论以及以梅森一贝恩范式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外生论提出了异议。然后通过鲁梅尔特等人的研究证实: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竞争优势主要是来自企业自身的某种因素,而不是来源于企业外部市场力量,也就是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

2、ERP财务管理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基于ERP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它是企业管理者进行管理的理论依据和手段,进而确定企业发展方面和目标。由于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在不断地变化着,对各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但同时又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另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加快了世界的发展进程,当今世界发展的最终趋势就是经济的全球化,企业除了要面临国内企业的竞争外,还要面临国际企业的竞争;企业也意识到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大大缩短了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企业需要从根本上实行战略管理来适应以顾客导向、竞争激烈以及变化快速为特征的外部环境。ERP财务战略管理系统是一种以企业未来发展,并且能够主动适应环境的新型管理形式,它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一个鲜明的特征,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勇于迎接企业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会。

三、ERP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基于ERP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能够大大优化企业的资源管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现代企业中,为现代企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结合理论和实际,谈谈ERP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1、理解和掌握ERP系统的运作模式,彻底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

ERP系统是以财务为核心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财务人员要充分运用现代财务管理理念,转变过去传统的“数据计算器”,成为现代“分析监控仪”,实现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实时监控。财务人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会计工作迁移。ERP系统中的会计核算主要是以集成会计核算凭证为依据,现在大部分由业务人员取代了过去由财务人员完成的会计工作,财务人员要实现从过去对商品的进、销、存等事后管理到现在的事中监控的转变,对经营部门的数量、价格、费用以及资金的回笼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实行集成会计凭证清帐。二是核算工作迁移。ERP系统克服了构建高效核算机制的技术和时间上的难题,进行集中核算,减少核算的次数,提供了更加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了更好的帮助。三是管理工作迁移。通过ERP系统进行集成后的会计信息,经过财务人员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要加强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充分利用合理的费用开支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2、全面运用ERP系统中的管理会计功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

ERP系统的管理会计主要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成本要素会计、成本中心会计、利润中心会计、获利能力分析以及内部订单分析等。首先以固定时间长度为单位,对企业内部各部门进行模拟会计核算,并编制模拟损益会计报表,按照销售品种运用利润中心会计考核创利情况。其次充分发挥ERP系统中预算控制功能的作用,抓好企业费用预算管理,把费用进行细化分解到每个成本中心,在系统中分析成本中心的费用开支和费用预算的合理性,保证成本中心各项费用开支的真实可靠。三是发挥系统中的信用管理功能和价格控制功能,加强财务往来的跟踪管理。四是利用系统中的资产模块的功能,加强企业的资产管理。ERP系统可以避免人为的调整折旧、长期待摊费用,并且实时查看资产的价值库存情况,资产管理人员可以定期与实物管理部门核对财务固定资产的价值情况,为企业的资产账实相符提供保证。

3、注重ERP系统的数据基础工作,保证ERP系统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企业实施ERP后将成为一个实时开放的企业,ERP系统将所有经营信息的实时性都体现出来。其价值核心就是体现财务信息高度集成的即时性,它能将企业经营成果实时地反映出来。财务人员是无法对ERP系统集成的会计信息进行事先控制,但是必须要进行实时监控分析,把好ERP系统的监控关。一要每天对各批发点和零售店的销售订单进行查询分析,保证销售模版及时地导入ERP系统中,检查订单的交货、开票工作的完成情况,销售价格的到位情况等,一旦发现问题立刻反馈到销售模版中,以便进行及时调整。二要及时更新维护物料模块的数据,主要是各种物料的价格。三要将财务的自有数据必须及时录入ERP系统中,包括成本费用以及费用的报销等。另外,必须运用标准路径来处理会计业务,促使财务分析工作更加快捷。

四、我国企业实施ERP的难点和对策

1、我国企业实施ERP系统的难点

1.1 认识不全面

缺乏对ERP项目所代表的管理思想、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管理软件的有关认识,而将其视为计算机项目。计算机系统只是进行管理的工具,ERP项目是管理工程,而不是计算机项目,它是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是一项工作繁琐且周期长的管理系统工程。

1.2 目标模糊不清

对于实施ERP项目而言,没有明确的实施目标就好像是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就把握不住方向。目标定得过高,不符合实际,将使得企业战略目标很难实现;目标定得过低,就很容易导致目标变得模糊不清。目标一旦变得模糊,具体的实施工作就很难得到有效实施,工作就失去了重点,导致投资过大而收效甚微的状况。

1.3 具体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多

ERP的集成性与实施中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差的问题;ERP的先进性于企业管理人员各方面素质差的问题;应用范围广和数据准备工作量大的问题;计划的精确性和IT系统基础数据达不到要求的问题;企业需求和系统工作重心偏离的问题;资金投入高和收益慢的问题等等。

1.4 企业基础管理不强

我国企业基础管理普遍存在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现象,缺乏管理战略观念;他们对业务流程和财务核算等都不熟悉;销售部和财务部的客户数据对不上等等。由于这些因素,企业没有具备ERP实施的条件,长此以往,就导致即便是素质优良的企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变得难以规范运作。

2、我国企业有效实施ERP项目的对策

2.1 建立与ERP应用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和信息系统在本质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由于ERP项目的运用关系到企业的很多方面,例如领导的参与、领导做出的决策等。所以,企业有必要在组织结构上进行调整,组建一支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的管理小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规范企业业务流程、财务核算流程,进而推动整个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发展。

2.2 高层领导大力支持,引导中低层员工积极参与ERP系统的实施过程

ERP项目的实施是一个系统的管理项目,其实施工作涉及面很广,包括业务流程重组、管理模式的转变等企业的方方面面。由于ERP在实施过程会损害某些人的利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阻力,这就需要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克服重重困难,保证ERP的顺利实施。对于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主要任务是制定企业局部目标和执行企业的管理政策;而对于企业的基层人员,要积极参与到工作中来,了解和掌握怎样通过ERP系统来提高日常决策的准确性,以及在ERP的实施过程如何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进而来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为ERP的成功实施作出贡献。

2.3 强化各级管理者的后续培训

ERP系统的最终使用还是在业务管理上,其执行者是各层级的管理者。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是保证ERP系统实施取得初步成功的前提和基础,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ERP系统的应用也会随着变得越来越广。所以,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就必须对广大管理者进行更加深入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应用水平,为ERP系统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总而言之,ERP系统体现出了现代人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有效地整合了企业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其实施的过程就是观念和体制改革的过程。要充分发挥ERP系统的真正作用,首当其冲要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管理思想,只有企业内部充分认识了ERP的管理思想,才能通过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做好ERP实施工作。ERP系统运用现代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管理和运营模式得到大大改善,直接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管理的本质就是要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效化,ERP财务管理系统正好为企业的财务部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财务人员在ERP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勇于创新,大胆尝试,以促进ERP财务管理系统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冰冰.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研究员.ERP究竟能为企业带来什么?[N].通信信息报,2002年

[2] 汤从虎.浅析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06期

[3] 闫杰.浅谈ERP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第5篇:简述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范文

Hu Jie

(Tianji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Group CO. LTD,Tianjin 300061,China)

摘要:本文从资源配置的效率的角度出发,以县域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县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调整和优化。

Abstract: From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taking county industrial structure as the subject of study, this article analyzed its evolution, reasonabl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关键词:资源配置 县域产业结构 调整和优化

Key words: resource allocation;county industrial structure;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008-02

1问题的提出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产业结构调整是伴随经济总量扩张和水平提高而必然面临的经济过程,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和不可回避的问题。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状况共同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制约着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和效益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的优劣被认为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来提高一国产业经济的竞争力,成为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谋求快速发展的重要路径。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始终作为各级政府转换生产方式,提高区域经济运行质量的一个着力点,特别每当宏观经济基本面出现过热或者下行风险时,产业结构调整更加凸显其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重要作用。不少地区均以纽约、香港、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为标杆提出各自近期的奋斗目标。

这里引出一个疑问,我国县域经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是否存在一个绝对和必然产业演进路径,即现在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否可以作为其他相对落后县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将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置于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试图对当前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实践提供另外一种解释。

2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简述

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本质是产业结构的演进。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是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理论重要的一支,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就发现了低劳动生产率的产业(如农业)向高劳动生产率的产业(如工业)转移,使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间变化――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成果的基础上,又侧重于从三次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论证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后来钱纳里等人在库兹涅茨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整个经济结构变化过程,得出了产业结构变化过程的动态形式。

从目前国内学界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认识来看,绝大多数都是依据克拉克、库兹涅茨和钱纳里、霍夫曼等经济学家的成果,进行逐步深入的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试图揭示出在总量增长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特征的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以此来对照衡量中国现行的产业结构的质量,这是国内产业结构研究的一个普遍路径。

3县域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有效配置分析

3.1 县域经济发展可利用资源涵义通常意义上,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认识,资源都是稀缺的。如何有效使用资源,是经济学的一个永恒主题,从而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经济地理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产业结构与资源禀赋密切相关。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将政府、企业和市场对资源配置能力作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经济效益就显著提高,经济就能充满活力;否则,经济效益就明显低下,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从资源利用的角度上来看,县域经济发展可利用资源分为区域内可以利用资源和区域外可利用资源。区域内可利用资源则是通常所说的自然资源禀赋,是指由于各自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蕴藏等方面的不同所导致的专门从事不同部门产品生产的格局。自然资源禀赋论认为,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存在“有与无”、“多与少”、经济与战略上的四种差异而产生产业分工。

此外,从资源的形态上来看,区域可利用资源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地域界限日益模糊,无形资源(如企业家才能、区域品牌、产品品牌等)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3.2 资源有效配置下的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计划配置方式,由政府或者其他机构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另外一种是市场配置方式,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与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企业根据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状况,根据市场上产品价格的信息,在竞争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第6篇:简述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范文

本文在回顾我国承接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历程并简述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承接服务外包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严峻挑战,针对发展现状与面临挑战,从服务外包产业本质层面提出在金融危机、经济衰退背景下做大、做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战略选择。

一、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简要回顾

1995年微软进入我国市场四处碰壁后找到博彦,双方一拍即合催生Windows95中文版。随之,拥有相同机遇的公司也拿到IBM等跨国公司订单――服务外包与我国结下不解之缘。至今,我国服务外包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

2001-2004年,是我国服务外包迅猛扩大的四年。2001年我国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仅1.80亿美元,2004年即飙升至6.33亿,年复合增长率52.1%。2004年,我国服务外包63.5%来自日本,美国占13.7%,香港为10.3%。然而,无论数量抑或质量,日本市场均难与欧美市场相比。要扩大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提高增长速度,必须加快开拓欧美市场。2004年科技部启动“我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我国对欧美外包市场规模拓展,至2009年3月,我国对日IT外包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降为48.7%,对欧美年复合增长率50.5%,直接超对日外包增速。

2005-2007年,我国IT外包继续健康成长。2005年我国外包市场规模9.20亿美元,同比增45.3%;2007年达20.1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逾倍。随着外包业务吸引社会各方关注,风险投资亦竞相进入,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开始加大。2006年,商务部推进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形成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战略分布格局,行业发展积极迅速。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经历了近5年来的最低增长,我国通过国家政策扶持,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执行金额1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51.9%,在岸外包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占全国合同执行金额比重由2008年的18.4%增长为2009年的27.1%。2010年是世界经济呈现暖意的一年,也是服务外包行业回归本质、重新起步的关键一年。《2010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产业规模达2033.8亿元,增长29.7%。

近年来,与国际服务外包快速发展并炙手可热的态势相比,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诚信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人才数量与质量、企业规模与国际化程度等并未以外包产值的同等速度进步和改善。因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打压面前更需勤练内功,否则将会出现印度外包服务商、IBM、HP、埃森哲等跨国大型外包服务商主导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局面。

二、我国承接服务外包面临的新挑战

(一)人民币升值的挑战

2007年底开始,我国服务外包供应商遭遇第一次挑战:人民币升值使成本按人民币计价、收入以美元计价的外包企业利润严重缩水。业界逐渐认识到:应对汇率挑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偏重规模的粗放式格局,从产业链低端的简单开发环节跃升至技术含量更高的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拥有核心竞争力比低价策略更能从容面对国际市场竞争。行业内领军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高端服务,博彦科技在2007年签下某制药业巨头订单,其它企业也在垂直行业进行诸多有益尝试。人民币汇率上升考验了服务外包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及时调整的企业管理更加精细化,服务项目逐步走向高端。

(二)服务外包产业升级的要求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的服务外包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从服务外包的产业结构来看,仍然处于发展初期。根据服务外包的价值链构成,服务外包产业包括业务流程外包BPO、信息技术外包ITO、知识流程外包KPO。其中,业务流程服务外包和知识流程服务外包属于服务外包价值链的高端,而目前我国在全球服务链中仍处在行业中低端,重点还是处于IT服务外包领域,业务项目较为简单。如目前北京市的IT外包服务更多处于软件开发、测试等行业的低端,几乎没有涉及到提供解决方案等高端业务和BPO业务。如何加快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由简单的IT服务外包向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服务流程外包转化,向产业链的高端进军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按照我国服务外包因为面临产业升级的挑战,亟需根据当前客户对服务外包需求和要求的提高,增强对高端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软件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严重短缺,难以适应行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据统计,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在2010年将达到2500亿元的产值,需62.5万从业人员。按照目前从业人员的发展速度,2010年约为40万人,存在20万人缺口。

(三)国外服务外包业迅速扩张

我国服务外包业发展在面临着自身产业机构升级要求的同时,还需正视国外服务外包业的迅速发展与扩张,正所谓不进则退。与我国服务外包仍处于产业发展初创期相比,在很多其他国家,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印度。据统计,印度服务外包业已经成为其支柱产业,2007年2月,印度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TCS)宣布与三家中国公司合资成立国内首家大型外包技术公司。作为印度的四大RR服务商之一,TCS中国公司在北京、上海和杭州这三个中国新兴外包产业聚集的城市都设立了中心,并将其战略定位在“要做中国最大的外包公司”。并且,TCS在最近几年已经相继拿下了中国服务外包的多个重大项目。从整个服务外包发展局势看来,包括TCS为代表的“印度象”在内的国外服务外包业正在以迅猛之势抢占国内外外包市场。

(四)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

当企业疲于应对汇率上升的发展策略调整时,次贷危机、金融危机肆虐而至。金融风暴带来的短期冲击与应对全球经济下滑的反应呈三个特征:更加专注于削减成本;提高对市场的认知度;改善公司运营的透明性。由于商业收入下降和利润骤减,公司当务之急是如何最佳优化现金流及削减人力资本以应对资金短缺。第一步是在规避运营风险前提下,率先考虑内部裁员。基于生存考虑,所有新的战略规划投资要求都将搁置,资源只能配置给当前最为核心的业务。除非具有高额投资回报可能的项目,公司不得不延缓拓展新的市场及扩充产品、服务范围。

目前中国服务外包供应商大致为两类:一类是发展10余年,始终专注于服务外包领域,并坚持精耕细作的供应商;一类是外包只做2-3年、规模较小的供应商,这部分企业涉足外包市场的目的是通过兼并收购做大后融资上市。全球经济骤冷使两类企业均蒙受客户订单减少的损失。但对后者影响更大,一是这类企业拥有的客户和订单质量并非前者那样优质,客户和人才流失严重;二是危机形势下外包客户会重新审视供应商的资质水平和生存发展能力。

危机后整个行业的格局变化明显。拥有稳定客户资源和专注于外包行业的企业甘于苦练内功,意欲经济转暖大展宏图,而后者则可能通过合并重组或退出完成过冬。危机风暴中的外包行业趋于理性和成熟,做大、做强这个一直让中国企业左右摇摆的难题有了明确答案――经济寒冬袭来,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会像长城一样屹立不倒,而盲目做大的企业则像纸老虎般不堪一击。

(五)全球服务外包提交模式转变的挑战

全球经济大环境的恶化,使作为原有世界工厂的中国不得不面临外销业务急剧缩小的事实,中国的产业必须有新的格局和突破。中国应向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问题是中国政府面对新经济调整的一个产业方向。国务院近期做出多方面产业规划,外界对中国外包服务领军企业的关注度与全国各地服务外包基地建设的投入度堪称前所未有。伴随客户由原来以“人”为收费单位到离岸外包ODC的项目收费方式的变化,客户要求中国外包企业在项目管理、成本核算、优质提交等多方面能迅速提高能力,以满足客户业务及成本需求的变化。目前,中国大多数服务外包提供商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规模很小,能力有限,只能承接二次或三次的分散外包业务。加上中国经济的转型,促使国内外服务外包企业加大了相互并购的步伐,进一步压缩了中国中小服务外包企业的生存空间。

三、我国服务外包承接行业的对策选择

(一)服务外包的产业定位要求招商方式变革

我国制造业发展较为成熟,因此在招商引资不仅锻炼出一批批经验丰富的招商团队,各级政府为落地国内外企业提供的量体裁衣式解决方案和优惠政策,亦对吸引外资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诸多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相关部门将制造业招商引资卓有成效的经验用于服务外包产业则成效甚微。其根本原因是对服务外包产业的性质认识不清、定位不正。

制造业的核心是产业全球供应链整合与顺畅的物流系统,是一个在信息、资本支撑下的物质不断加工和运输交付的过程,电力、通信、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均为制造业搭建支撑物流的平台,形成全球一体化的产品供应链。

服务外包产业则是新一轮基于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全球办公室,是白领岗位的全球重新配置。目前的服务外包已非限定IT服务外包范畴,只要是基于通信和互联网平台,将本应在自己办公室完成的作业(非核心业务流程)外包给可靠的服务供应商完成,均被定义为“服务外包”。

与制造业不同的是,服务外包已没有物质加工和物流过程,其本质是一个数据信息通过电脑和人脑加工后经互联网传输而形成的全球数据供应链。所以,服务外包的核心资源是人力资源,处理的是数据,而非制造业顺沿物流展开。这种性质的不同决定产业的招商引资方式应进行颠覆性变革。

(二)服务外包的产业特性要求招商政策变革

鉴于服务外包与制造业的本质区别,产业涵养方式亦完全不同。服务外包是将信息处理流程化,强调核心团队的精神,强调人的智力、态度与经验。无论实力多强的企业,也无能力短期内让一个大规模服务交付企业在异国他乡拔地而起,因为任何人都无法快速组建一支有经验、能快速打通业务流程并使流程迅速成熟的团队。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异地发展一定会先有小团队落地,适量招聘当地人才,逐渐磨合后使流程逐渐成熟――逐步加速的本地化过程。流程成熟后,企业规模会以适度百分比稳定发展。正如业内所见,服务外包供应商初始不会投资甚大,即使其办公物业占地大,团队也只能逐步发展。与此同时,服务供应商的上游买家,十分关注服务供应商对交付地的选择、团队建设、流程的成熟度和成熟过程,否则不会将自己的业务流程放在新址交付。这与制造业在落地前即确定规模大相径庭,故不能照搬制造业经验。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重点是企业涵养。企业涵养的建设工作不仅在落地前,更重要是外包项目落地后的支持、帮助、培植和涵养。若把制造业招商喻为“大树移栽”,则服务外包招商应属“小树栽植”。无论何等速生树种,均需一个较长的养护期与松土、施肥、浇灌和成长的过程。

服务外包是相对垄断型行业,买家一方面将业务流程外包,一方面担忧服务质量不稳损害项目业务流程和切身利益,必将挑剔服务供应商的交付质量、业务流程成熟度、员工经验、以往交易记录、可靠的现金流等。发展服务外包的关键是企业不在数量多,而在稳定发展渐成规模。无论美国、欧洲、日本、印度,行业内位居前十的服务供应商均会垄断80%以上的常规市场。所以,各地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不应注重招来多少个企业,而需注重能有几个企业在本地快速成长。这就要求政府现行的招商指标管理、基于制造业经验制定的优惠政策亟待变革。

(三)服务外包的发展规律要求园区功能完善

目前,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尚属刚刚破土的嫩芽,要成为支柱产业需经10-20年的成长。政府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园区建设,培育规模企业,尽快形成产业氛围。就目前,来看为企业提供赖以生存和快速发展的环境远远重于园区建设规模的本身。

服务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是“充分了解买家需求,为买家提供行业咨询、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优质高效且十分成熟的服务流程和贴身服务,让买家能集中精力去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服务外包产业园区与服务提供商一样,具有下一级服务提供商的属性,园区的买家即为区内落户的服务承接企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是为落地企业提供平台解决方案,包括:真实的双回路电力供给和备用系统、多路由高速宽带网络环境、适宜产业需求的办公物业和相应的配套服务以及人力资源、税务、工商、融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与制造基地不同的是,服务外包产业园区既是办公群落,又是大量智力劳动人群的生活社区;既是一个优质硬件环境,也是含有大量软件和服务的人文社区,兼具产业园区和生活社区两个职能。因此,服务外包园区在必备的公寓、交通、餐饮、银行、健身、娱乐、购物等设施的基础上必须提供二十四小时的不间断运行。

(四)服务外包的产业分布要求城市功能突出

城市的市场定位和差异化发展与服务外包前景密切相关。日本IT服务业60-70%的份额集中于东京与横滨一线、20%在大阪、其他城市甚少;韩国90%的外包产业份额在首尔。服务外包业产业区位的选择与市场需求、人力资源聚集、供给能力及适宜人与产业的发展环境相关。

我国服务外包市场(在岸与离岸)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与中高级人力资源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有直接关系。这就决定了京、津、大连和上海及周边城市(杭州、南京、苏州、无锡)与深圳、广州,分别形成三个产业聚集地。成都、西安、济南、武汉基于教育资源充分,中低层人才供给充足,较适宜发展中低层级的大规模服务外包操作企业,利于成本控制――不同城市因其资源配给的差异,产业目标和企业选择则会不同。

服务外包产业汇集有其一定内在规律:国际咨询服务和研究中心的外包通常选择一线城市,如微软亚洲研究院、IBM中国研究中心、IDC咨询、埃森哲咨询等均选择北京落户;开发、测试业务的外包会因成本和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分别在许多城市同时展开。因此,在拓展我国服务外包业时,必须把握本地区的城市功能定位,塑造利于服务外包业发展的成本优势,提供当地政府的配套政策和园区服务水平等。

(五)服务外包的持续扩张要求人力资源充沛

第7篇:简述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中央企业;项目投资;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完善,中央企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与此同时中央企业面临的竞争也不断增大。中央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则中央企业需要进行项目投资和开发对外进行扩张,这种投资肯定会产生一定的投资风险。企业在成长的同时,其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各种因素会对企业项目投资产生各种影响,企业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项目投资风险。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企业应该对其外部和内部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扩宽投资渠道,防止进行盲目投资,尽一切可能把企业在项目投资风险控制在最低。

二、中央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加大风险控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适应国际经济竞争的新形势,纷纷进行业务重组,大多实现了由多种经营模式向突出主营业务模式的转变。目前,我国中央企业主营业务不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还比较普遍,一些中央企业还在盲目扩张业务领域,继续搞所谓“低成本”收购,成为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现象必须予以纠正。中央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扬长避短,找准市场定位,集中有限资本做强核心业务,增强对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的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主营业务特别是核心业务的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在当前世界及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下,“做企业”实际上是在“做金融市场”,没有金融市场的支撑与推动,中央企业很难做大做强,而金融市场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强调对风险的控制。所以,当前,企业要想经营得好并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加大对生产经营及投资风险的控制,同时还要通过在行业领域内的不断创新及权益融资等新的扩张方式提升企业价值,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提升企业投资发展效益。

三、中央企业项目投资面临的风险

1.缺少资金。资金短缺是中央企业面对的一个最主要的风险。而缺少资金又决定了它的筹资能力不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流动资金较少, 企业在运转时缺乏保证,遇到问题,很难进行资金周转;第二,筹资渠道单一,中央企业只能向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获得直接资金。由此可以看出,面对这样的投资风险,中央企业可能会因为资金短缺而终止投资。

2.国家政策风险。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市场经济的调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项目投资的过程中,国家宏观调控势必会对中央企业产生影响,低碳环保是国家推出的一项产业政策,一些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中央企业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危险。国家会向一些中央企业征收一定的环境税,与此同时工人工资也要不断增加,因此,在项目投资过程中,中央企业会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四、中央企业项目投资风险的成因

在项目投资过程中,由于企业内部各种因素影响,企业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投资风险,其主要原因如下:

1.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失误。目前中央企业内部的投资机制漏洞很大,而企业管理者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不足,一些决策很不合理,投资决策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另外,在项目投资过程中,中央企业对项目投资的风险估计不够,一些中央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往往会造成失误。

2.企业投资信用风险。中央企业要发展壮大,企业要不断的对外进行项目投资,然而企业在项目投资的过程中,选择一些合适的、高信用度的合作企业可以降低投资风险。而中央企业由于缺乏合作者的信息,不能有效的对合作者进行分析,不熟悉合作企业的信用和经营状况,就盲目进行合作,就可能会对企业项目投资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风险。

五、中央企业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方法及控制对策

1.中央企业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方法

(1)调查和专家打分法

调查和专家打分这种方法的做法是:第一步先根据风险辨识能力将可能的风险进行收集,并设计成为专门的风险调查表,然后专家利用其多年的经验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估,测出轻重,然后结合二者综合出整个项目的风险。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在项目决策的前期,由于这个过程缺乏各种具体的数据资料做支撑,结果靠的是专家的个人经验和决策者的主观臆断,因此是一种大概的情况,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来进一步分析各种风险。

(2)解析法

解析法存在以下特点: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分析时,需要利用德尔菲法对风险进行识别和估计,在这个基础之上将以前的风险分析与反应项目特征的投入以及产出流进一步的结合,根据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并对随机投入的概率进行分布估计再结合产出流的概率,并对以上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风险评估阶段的这种做法由于结合了各种因素,使得风险分析和动态投入,产出和项目预期投入等进行离散计算,找到最佳的风险程度的净效益概率分布图表。

一个项目的净效益就是企业在项目分析期内的年总投入以及年总共产出流进行折现值的总和。需要知道的是项目每个周期的投入以及产出流是一个概率事件,因此只是一个概率事件。在统计出项目风险经验分弥补的基础上,净效益会表现出一个发展趋势,这个趋势可以用分布均值进行表示,但是由于每一个周期的投入和产出流是一个随机变量,因此把每个周期的折现随机投入和产出流加起来所得的企业净效益流也是一个随机变量,只能描述出它的概率分布情况。

2.中央企业项目投资风险控制对策

(1)通过梳理业务流程,来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现代中央企业的风险管理以内部的控制为基础,来完善风险管理制度。而内部控制的第一个任务是梳理业务流程,并进一步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梳理流程,进一步完善流程管理。对于中央企业的企业项目风险管理,就需要建立并完善企业的可行性研究流程以及项目决策流程等等。中央企业还必须逐渐地实现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固定化、程序化等。

(2)通过进一步优化项目设计,来规避环境风险。众所周知,在中央企业项目的不同投资阶段,有不同的风险程度。中央企业的各种项目中最大的风险一般发生在项目投资的初始阶段,而且企业的项目投资还会受到现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的影响,因此中央企业应该随时与企业设计部进行深入沟通,并根据施工条件的不同,进行企业项目设计的优化,并进一步控制项目的投资成本。即使是这样,项目投资的某些风险也是不可预测的,因此需要历经一段时间才可能将损失进行转化。对于中央企业中存在的安全事故风险,中央企业应该建立一种内部企业文化,将企业流程和组织结构与企业文化相结合,通过企业管理层的支持和全员的参与,从而形成可持续的风险控制体系,最终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中央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以及风险控制意识。中央企业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是一个企业保证其项目进行开发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在不断的完善,但是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开始不断的对外开放,我国的中央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依然面临着克服国外企业竞争的巨大压力。因此,每一个中央企业在进行企业项目投资的时候,必须有很高的财务风险预备意识,高度重视风险控制意识,永远保持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有高的敏感性,从而能够对市场的变化做出正确的预测,并最终带动全体企业的员工,树立良好的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从而能够保证中央企业的项目投资的顺利开展。

六、结语

中央企业项目投资是关系着中央企业发展,然而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中央企业势必会面临各种投资风险,因此需要企业对项目投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使各种风险降低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朱莱.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8).

[2]郑崴,徐峰.浅析企业对外投资的财务风险及其对策[J].商业会计,2011(6).

第8篇:简述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营销创新营销战略

当前,许多中小企业在增强自身竞争力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营销在企业中的作用,企业的营销创新能力远远未得到发掘,营销创新作为一种极其有效的竞争和发展手段,还未能融入企业的日常职能中去。企业间的竞争都普遍遵循相同形式的营销手段,采用恶性循环的价格大战,其结果是,同质化的竞争不仅造成效率低下,而且浪费了社会资源。基于此,有必要对中小企业营销创新模式进行探讨,以引起中小企业的重视。2003年12月1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属的中国企业评析协会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司、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经济部、国家工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联合在北京举办研讨会,《2003年中小企业发展报告》综合评价了我国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在我区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市场繁荣、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劳动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而言,中小企业因研究发展资金投入少,生产装备落后,融资渠道狭窄,生产规模不经济,缺乏市场竞争力,产品知名度低,很难与拥有充足资金、技术和销售网络的大型企业抗衡,在市场竞争中常处于劣势。但是仍有不少中小企业因营销得法,在大企业面前获得生存空间,逐渐成长壮大甚至最终打败大企业。

一、营销创新简述

1.营销创新的内涵。营销创新是指经营者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把握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重新组织营销各个要素,建立起市场竞争力更强的市场营销系统,从而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的综合经营活动过程。

2营销创新的基本类型。根据营销创新过程中营销活动变化强度的不同,营销创新可分为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渐进性创新(Incremental)或称改进型创新是对现有营销活动进行改革引起渐进的、连续的创新。根本性创新(RadicalInno)或称重大创新是指重大突破的营销创新。它常常伴随着一系列渐进性的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并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中小企业营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营销创新乏力。目前各级政府已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不少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仍然比较困难,其中行业市场竞争过度和无序竞争是导致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对中小企业的调查走访中也发现,一些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技术和质量处于同一水平,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不惜竞相压价,大打价格战,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在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的同时,整个行业也因竞争的无序而萎缩。在主营产品中,只有一成的企业能生产出国际水平的产品,45.5%的企业产品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一半的企业只能生产大路产品。低水平的重复生产必然导致低水平的过度竞争,这也构成了中小企业营销生存环境的主要特点。

2.“点”的创新多于“系统”创新。当前许多中小企业的营销创新总是从一点,或者说是企业对市场的一个直觉反应而进行的,这样可能带来的风险比较大。在企业的规模比较小时还觉察不出,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这种依靠企业直觉进行的创新势必要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发展。因此,目前中小企业在营销创新方面主要是集中在点上,普遍还是“一招鲜,吃遍天”的局面,大部分企业还不能从整体上,系统地进行营销创新,没有长期的战略规划,基本上是走一步,一步,普遍营销创新能力不足。

3.缺乏理性和科学的营销战略。营销实践的发展表明,那些随机应变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尽管生存下来了,但由于缺乏理性的科学的营销战略的指导,企业难以发展壮大。这些中小企业也意识到,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地,就必须发挥企业独有的竞争优势,生产与众不同的产品,通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来提高企业竞争力。目前,许多中小企业产品定位模糊,不经科学论证盲目上马新项目造成产品同质,最终导致放弃质量拚价格。促销手段单一,同时,受人力、财力和技术力量的限制,信息面相对较窄,获取信息手段有限造成营销渠道过窄等现象。总之,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乏科学性、理性现象。

4.营销人才相对不足。人才是企业资源中最具能动性的一种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从营销人才的发展现状分析,在人才市场甚至出现这样的现象:最好找的是营销工作,最容易失去的也是营销工作。客观地分析,广大中小企业营销人才缺乏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是中小企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引进、培育和使用机制。营销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许多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一根软肋。

三、中小企业营销创新应采取的措施

运用目标营销策略有利于企业分析、捕捉市场机会开发市场,把自己的经营特色和特长与细分的市场特征相结合,利用有限的资源,经营有益于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产品,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与同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目标营销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企业根据自身的营销能力和特长,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作为本企业特定的目标市场,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由于这种策略是以小企业来定位的,因此,市场细分是目标营销的前提。运用目标营销策略有利于企业分析、捕捉市场机会,开发市场,把自己的经营特色和特长与细分的市场特征相结合,利用有限的资源,经营益于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产品,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与同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1.避开锋芒,创新营销。在同一行业、同一领域,往往分布着大、中、小不等企业,企业之间势力不均,竞争是相当残酷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势单力薄,靠自己单枪匹马和强大对手硬拼是难以成功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小企业是在大型企业的巨大压力下生存,是在大企业的夹缝中成长,时时有被碾碎的危险。但同时,中小企业规模小,相对来说,经营机制更加灵活,可以随时跟上社会发展趋势,采取灵活有效的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明智的中小企业在弱小阶段要避免和大企业发生正面冲突,即避免生产和大企业拳头产品雷同的产品,避开大企业的强势市场大本营,避开大企业传统的分销渠道,避开使用大企业惯用的促销手段。应学会运用穿插策略,利用市场竞争的空隙“见缝插针”,乘隙而进,培养自己的产品优势和营销市场,将企业产品标新立异,形成一些在本行业范围内具有独特性的东西。这种战略通常是通过设计或品牌的独特性、技术特点、外观特点、经营网络以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

来加以实现的。例如“脉动”饮料,在产品创新方面,借助“非典”时期,消费者对补充维生素提高自身免疫力的空前认可,首先创造了“水分和维生素双补”的概念。其次,面对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它的产品瓶体和包装材料全部采用蓝色基调,与饮料水的传统的“白、绿、红”三色形成鲜明对比,从货架上很容易“跳出来”。在瓶形上,上部采用了三个圆环型,下部采用六棱体,与传统的圆柱体和四方体形成了鲜明对比。再次,“脉动”首次采用国际流行的广口瓶,迎合了年轻人不拘小节的心理。如果在市场竞争中无意与大企业碰撞,应采取迂回战术,避开锋芒,不能硬碰蛮撞。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绝处逢生、化险为夷,才能在大企业包围中找到生存发展空间。否则,采用和大企业相同的营销策略,不仅会因为竭力与之拼抢市场而得不偿失,还会由于总是生活在它的巨大压力下而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势力壮大之前.可避实就虚,首先找到那些大企业没有发现,或大企业不想干但并非没有前途和利润的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充分利用大企业培育出来的市场需求,快速抢占部分市场。这样,可以避开大企业的巨大的威胁等自己势力增强、时机成熟之后,再和大企业一争高低。山西南风集团的奇强洗衣粉定位便是选择上海奥妙美国宝洁和英国联合利华等大企业忽视的农村市场,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而发展壮大的。

任何企业只能在一定的领域、一定的行业形成优势,不可能在多个方向、多个方面都有竞争力。而中小企业往往难以形成规模性生产和销售,难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质量、技术、信誉以及市场营销一般都不及大企业,形不成成本领先优势、产品判别战略所需要的经营优势。所以,明智的中小企业要善于使用“并兵相敌”的原则,实施目标集聚战略,即对市场加以细分,主攻某一特定的顾客群、某一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或一个地区市场。企业通过对经营活动进行调整,以一种竞争者不易模仿的方式专攻一个狭小的细分市场。把有限的资金、资源、力量集中到能够形成自身优势的领域和目标上来.或谋求成本领先地位,或者争取产品差别优势,如有可能两者兼而有之,在形成相对竞争优势之后,要乘势而行,努力使聚焦战略不断取得结果,使企业在该目标区域内形成鼎立之态,形成核心竞争力。例如,“湖南科明”是一个具有完整低压成套能力的中小企业,但在市场上并无优势可言。在营销过程中,把握了近几年国家铁路电气化建设的机遇,集中力量经营铁道用直流电源的生产和销售,从而取得了成本相对优势,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常胜的地位。

第9篇:简述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中国石化;能源行业;国际化经营战略;PEST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0119

面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油价屡创新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油气需求增长缓慢的形势,中国石化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战略目标,发挥集团化、一体化优势,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新机遇,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国际合作和国际化经营战略。在贸易规模上2015年进口原油198亿吨,同比增长132%,成品油第三方贸易124亿吨,增长2034%,出口原油1540万吨;设备材料、石化产品等国际贸易额2102亿美元;化工产品进出口和第三方贸易量783万吨,同比增长151%。

本文将根据国际化经营战略理论,分析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状况和海外项目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对物资供应的安全、及时、经济的要求,提出个人对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中物资供应的改进建议。

1国际化经营战略

国际化经营战略是企业产品与服务在本土之外的发展战略。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国际化进程,决定企业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态势。

11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的

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的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转移核心竞争力、获得区位经营效益、形成最佳经验曲线。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或个人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差异。而从某一局部环节领先转向其他环节的领先为转移核心竞争力。

获得区位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有两个。一是通过降低价值创造的成本,加快企业的成本领先;二是使企业形成差异,获得超水平利润。

形成最佳经验曲线并使曲线尽可能地下滑,将会使企业获得成本优势。

12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控制

(1)所有权控制。通过控制境外子公司所有权,决定公司控制程度,利用总部人员占董事会的优势比例,控制重大事项决策,促使境外子公司按照总部意向运营发展。

(2)人员控制。国际企业一般通过企业文化熏陶和感情交流,培养子公司忠实的经理人,实现对境外子公司的运营模式控制。主要有两种形式:个人控制和私访控制。

(3)信息控制。跨国企业为了把控市场行情及价格,均会通过境外子公司建立国际化资本、产品、知识、交易的信息网络。跨国企业会依靠国际信息网络,协调运营方向、做出运营决策、实现对境外子公司的控制。

(4)财务控制与评价。总部一般通过投资回报分析、财务预算分析、历史比较分析三种技术方法,对境外子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考核。

为了谋取全球竞争优势,国际企业努力将部分标准化产品的生产、储备库和营销部门放到各国,所以关键的经营决策必须集中化,境外子公司通常被视为成本中心、收入中心或费用中心而不是投资或利润中心。

2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发展特点

中国石化深入贯彻了“请进来”的战略。同时,中国石化内部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改革。基本构建了中国石化跨国石油公司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格局,以下为其显著特征。

21中石化海外物资采购管理构局

中国石化境外物资采购采取集中统一的管理。总部物供部门负责制定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境外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推进境外物资集中采购,对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控股公司(以下统称企业)境外物资采购工作进行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

各下级企业的物供部门是企业境外物资采购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境外物资采购实施则和工作流程,推进实施境外物资集中采购,规范境外物资管理,参与境外合资合作协议、公司章程谈判,参与境外项目投标,根据需要授权企业所属境外公司、境外项目部(以下统称“境外项目部”)开展境外物资采购工作并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

22海外油气资源布局均衡发展

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在全球27 个国家执行了53 个油气投资合作项目,海外业务已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权益油产量从2004年的2166万吨迅速增加到2014年的3871万吨。初步形成以“非洲、美洲、中东、亚太、俄罗斯―中亚”五大油气区为中心的海外油气资源战略布局。

23海外项目结构不断优化

中国石化的油气勘探开发、油田工程服务、炼化工程项目及股权运营等方面全方位进入国际化经营阶段。通过分析制订海外投资项目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整改,全力抓好已有项目运营,采取降本增效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措施,强化开发生产资产价值管理,突出效益导向,严控投资成本,抑制单纯追求产能产量的投资冲动,调整产量结构,适时退出部分资源勘探潜力有限的项目,努力增加效益产量,不断优化开发质量。

24海外项目逐步进入国际先进油气领域

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除传统的油气田开发外,通过加强风险意识,打造具有国际化特色HSE管理体系,努力开创有效益、可持续、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外油气发展道路。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石化在全球26个国家有50个油气勘探开发项目。

25海外人才队伍建立

2015年,中国石化紧抓机遇,努力开拓,签署了5954亿美元的国际工程技术服务合同。为了更好地服务国际工程项目,中国石化培养了大量国际复合型人才,派往项目属地国;也努力搜寻属地化人才,大力发挥本土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其中,2015年新签海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合同301亿美元,完成合同额264亿美元。海外人员40539人,其中中方人员11928人,外籍员工28611人。新签境外炼化工程技术服务合同2944亿美元,完成合同额1919亿美元。海外人员4543人,其中中方人员470人,当地员工4073人。

3中国石化全球物资采购PEST分析

本文⒗用PEST分析,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逐一列举,对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战略提出发展建议。PEST分析如下。

31政治(Politics)环境

石油企业作为能源行业具备其特殊性,政治环境对其运营发展显现的尤为重要。中国石化的国际贸易不仅仅涉及经济问题,而更像是各方利益在国际市场上博弈的结果。而且对于中国石化国际贸易中政治原因的贸易壁垒一直存在,尤其是在近些年经济深度调整的过程中尤为明显。

(1)资源国政策法规的变化。世界石油资源储集地区多集中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伊拉克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中东国家,鉴于石油资源战略物资特性,此地区多为战争多发区,政权更替频繁。经常发生资源国出现政权替换时,新一届政府与上届政府政见不一致,原先达成的合作协议作废,或投资项目被迫中止,这将造成前期投入无法收回的恶劣后果。

(2)国内政治环境影响。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及支持央企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对中国石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拉动能源市场、减轻央企债务负担,为中国石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中国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力提升我国央企对外开放水平。因此,中国石化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32经济(Economic)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概况,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及经济发展趋势,企业所面临的产业环境和竞争环境等。市场营销人员需要从短期与长期两个方面来看待一个国家的经济与贸易,特别是在进行国际营销的时候。

现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主要取决于美、欧、日三大主要经济体,但中国对全球经济的作用也在逐渐加强。特别是石油企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正在日益加剧,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世界石油化工经济的发展趋势。能源行业的国际化经营不仅是战略选择,更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下面简述中石化所处的经济环境。

(1)良好的融资环境。中国石化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内发行H股和A股,并分别在中国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中国石化有能力在海外上市不仅说明中国政府对能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巨大进展,对于企业本身来说更是提供了从国际金融市场获得投资资金的便利条件,为扩大国外油气资源勘探规模,提高国际化经营和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2)外汇汇率风险。自十六大以来,中国石化的国际业务蓬勃发展,由国际贸易带来的汇兑风险对中国石化的影响日渐明显。外汇汇率风险是国内贸易始料未及的,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市场的冲击和经济不景气导致的资源国通胀严重等客观因素更加剧了汇率风险对经济成果的负面影响。中国石化境外子公司的汇兑损失正在逐渐增加。汇率风险已经成为中石化国际经营需要关注的重要工作。

33社会(Society)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在一种社会形态下形成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任何企业都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企业的发展战略必然受到所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中国石化作为一个国家性能源公司,在关注利润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担负起央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彰显中国形象。

截至2014年,中石化已在51个国家拥有322家境外机构,境外用工总量达51万人,本地化雇用化比例达667%。中国石化在发展境外业务的同时,也致力于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推动社区进步,与当地民众建立良好关系,营造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

中国石化对于各国文化差异导致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差异,导致产品需求的不同。秉承着的理念,不断适应各国文化差异,最终实现全球化战略。

34技术(Technology)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社会技术总水平及变化趋势、技术变迁、技术突破对企业影响,以及技术对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现等。近年来,中国石化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技术创新,是石化产品升级改造的发展方向;是抢占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中国石化产业结构性调整的最终趋势。

第一,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中国石化要参与全球结构调整,加快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技术成果转化效率,要清楚地认识到抓住时效比利用技术本身更重要。

第二,发达国家正在把更多的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的实力汇总。中国石化要将资金聚焦在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并购已不是处于经营或财务压力而被迫采取的商业行为,而是投资的新方式,要立足于全球竞争的经济战略,将科技的应用拓展到更多产业,将技术因素作为宏观环境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中国石化全球采购改进方向

41加强依法经营意识

风险管理是中国石化这样大型国企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海外投资潜伏着巨大风险。

第一,各境外子公司要进一步推进风控、内控、制度一体化建设,通过开展岗位风险识别和评估,完善应急预案,实现风险管理常态化。借助属地力量规避风险,通盘考虑海外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及适用法律体系,有针对性地寻找属地专业律师事务所合作。委托专业人员向员工讲解当地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培训工作,以此提高全员风险控制意识。而对于当地注册、法律条款分析、争议调解、相关诉讼等专业法律工作,应秉承专业化分工的原则,委托属地专业律师事务所办理。

第二,中石化应考虑利用外脑资源。聘请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和投资银行,在国际化经营中发挥专业优势,规避资金、法律、投资等多方面风险。

42强化海外项目投资成本管控

对于海外投资业务,中国石化应重点加强对重大决策、生产经营等领域的风险防控和应对;应对整个海外项目在保障资金安全和调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进行战略性思考。严格控制新增投资,严格控制操作费用,优化生产运行。应从项目全局观念出发,综合考虑合同执行各环节,对于没有经济效益的项目不投资,对于效益差的项目关停。将优质资源集中到有效益的黄金业务,摒弃利润低、缺乏成长性的项目,全面提升项目盈利水平,紧密跟踪全球石油公司动态,争取能抓住低成本收购优良资产的机会。

43善用本国政策支持

中国“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的稳步实施既促进了国内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又为构建互利互惠、和谐共赢的国家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石化作为中国央企的领头企业,应善于利用“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支持,筛选有发展前景、盈利能力强的海外合作项目,汇聚自身优势资源、发挥国家优惠政策作用,融通产业链、贯通供应链,融合内外贸,在亚太区域开创中国石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梯次转移的发展新格局,助力“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的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

44发挥境外子公司运行经验,全力推进全球采购标准化

国内石化设备及材料的技术标准、加工工艺、质量水平等未与国际衡量标准接轨,有些方面还不能满足国际项目要求。特别是一些先进能源公司还会执行更严格的企业标准。为了解决采购成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经营,中国石化已经开始研究并大力推进自由项目标准化。但由于项目所在地的不同要求,很难统一自有项目全球采购标准。但目前对于大宗产品的高标准化是具有推进的可行性的,这也将对建立大宗普货的储备中心、信息中心、流通中心,奠定了一定基础。

45大力培养国际化经营的高素质人才

451建立人才养成及激励机制

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和核心。中国石化作为国际能源公司必须拥有一批懂业务、肯钻研、通语言、党性强、高瞻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这就需要建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的奖惩机制,畅通员工升迁发展渠道,做到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452注重国际人才引进工作

中国石化要深刻地认识到国际化人才战略是实现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保证,国际化经营必须要有雄厚的国际贸易人才。近年来,中海油在国际化经营中成功地实施了国际化人才战略。一是聘请海外高级参谋人员。可以尝试在有限公司董事会中引进外方专业人士,成立高层次的决策咨询机构“国际顾问委员会”,聘请世界著名大学教授、BP石油公司、壳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出任委员。利用后成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及尖端管理理念,加速国际化战略布局。二是充分利用属地人才。2015年中国石化海外工程技术服务人员总数约为46001人,中国石化员工为12847人,属地雇用人员为33154人,国内员工与属地员工比例已经接近5∶13。中国石化应该充分利用属地员工了解当地文化、法律及市场开拓等方面优势,招聘属地优秀国际贸易人员,开拓国际市场及工程技术服务。

46寻求外交援助

对于一些国家对中国的不友好情愫,中国石化需要寻求国家政治外交保护,依靠政府力量得到平等的竞争机会。政府不但要积极引导能源行业“走出去”,完备实施国际化经营,而且要利用和平外交手段,为能源行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实质性的保障机制,必要时还须给予外交上的支持。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展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外交活动,与相关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中国石油企业进入东道国开展投资经营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47利用先进技术整合海外资源

中国石化要以“中国制造2015”及“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为引领,深入贯彻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工作部署,利用先进互联网技术完善中国石化电子化采购平台,推进海外物资供应商、价格、库存、过程控制等信息共享。探索建立中国石化工业品电子商务平台,优选国内外优质资源,在电商平台上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面向国际市场推介中国石油石化尖端装备,带动中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管理“走出去”,为央企的转型发展做出表率。

5结论

中国石化公司进行国际化经营战略的主要是如何合理配置资源、保证资源能够满足企业长期、稳定生产的需求,发挥其自身优势改善劣势,抓住机遇规避威胁。这需要全球化的采购理念,对中国石化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防控L险、清晰的职责范围界定、改进采购模式、发挥境外公司优势,形成国际网络完善的全球经营战略等。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16年年鉴[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6:86

[2]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采购管理辅导手册[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