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物理学习指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

第1篇: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学生

对一个学习者来说,学习方法犹如学习上的“点金术”。好的学习方法事半功倍,终身受用;不讲究学习方法,犹如盲人骑马、瞎子摸象,事倍功半,甚至可能一事无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早就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自得。”可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自得,成为学生的主人,是这些教育先知们的一贯主张。很可惜,虽然时代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但我们的教学仍在“教”,而不在“学”。当今的教改形势要求我们这些在一线辛勤工作的物理教师们要转移教学重心,要重点研究“学”。把“教书”、“教学生”转变为“教学生学”,也就是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把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我们最重要的职责。那么,初中物理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呢?

1.加强学习方法指导的针对性

中学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点是: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思维能力迅速得到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处于优势的地位。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放占优势,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而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动手操作,加强他们的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小创造,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感性经验与感情投入。使他们在尝试中不断取得成功,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一种学习物理的不竭动力。所以,对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应在协助学生获得物理感性经验,在增强对物理学习兴趣上多下功夫。

1.1针对初中学生的做事马虎、注意力不集中等缺点,要提高学生对演示实验的观察能力。我们在平常的授课过程中,往往会做许多演示实验来配合物理概念、规律的讲解。对学生而言,决大多数学生对实验演示是非常感兴趣的,但往往不知怎样观察,观察的关键在哪里,如何把物理现象和物理概念、规律联系起来。由于演示实验受时间限制,不可能反复演示,所以指导学生及时准确地仔细观察就显得格外重要。实际上,每个演示实验都有观察的关键和要点,这也是提高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的绝好机会,教师一定要认真指导,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和掌握仔细观察实验的科学方法。

1.2针对初中生的好奇好动特点,在学生实验中,要充分将它们激发出来,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动手。初中阶段,实验分析归纳法是研究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现代教学中有很多当堂实验,这些实验往往都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怎样使小灯泡发光的这个简单实验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显得无比的兴奋和自豪,有的同学甚至向其他同学炫耀。这个实验虽简单,但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乐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指导学生多问细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课本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学好物理的核心问题是掌握课本中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但是,许多学生却错误的认为能熟练地记住定律、概念、公式等就是掌握了课本的知识,反而不重视阅读课本,把精力花费在大量的资料和参考书上,缺乏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导致一看就懂,一做就错,这样的学习是极其有害的。教学中只有及时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多质疑、多解释,才能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步步提高。

2.1课前阅读: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将要学习的部分包括哪些知识点及其这些知识点是如何总结出来的,同时找出学习的难点,以便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更能有的放矢,集中精力突破难点,攻克难关。为了帮助学生课前阅读,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列出阅读提纲:如在“惯性、惯性定律”这节课文中。(1)什么叫惯性?(2)哪些物体具有惯性? (3)惯性跟什么因素有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有什么区别? (5)静止物体的惯性和运动物体的惯性各有什么异同?(6)同一物体是静止时惯性大还是运动时惯性大?等等。

2.2课堂阅读: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解之后,引导学生再进一步地理解、消化所学的内容,不轻易放过一个疑点,并对重要内容及关键字、词、句、段落等用符号标记。只有抓住关键,才能深刻理解和准确掌握所学知识。如阅读“牛顿第一定律”时要抓住:“一切物体”、“不受外力”或“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概括推理出来的”等。鼓励学生精读细抠,若遇疑难,必弄清其究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2.3课后阅读: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之后,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使所学的零散知识和复杂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加深理解。也可以适当阅读一些与课本内容联系密切的课外读物,以巩固课本上的内容,扩大知识面。

3.指导学生巧记善忆,牢固地掌握知识

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有许多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物理符号、术语等都需要记忆,否则就根本不可能学好物理。因此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既要重点问题重点讲,画龙点睛、语言精炼,条理鲜明,归纳概括准确,又要指导学生实现知识的不同识记,条理性识记,归类性识记,重复性识记等,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3.1理解透彻才记得牢。理解是提高记忆质量的前提,特别是对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找出规律,分析类比,加以记忆。如,音调和响度。

3.2语言简炼才记得快。顺口的诗句很容易被人记住,教学中可将一些重要知识理出要点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如电流表、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用“压并流串、不超量程、电流正入负出,电流表绝不跨接电源电极”这样简短的话即可总结出来。

3.3反复强化才记得准。遗忘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对一些知识找不到相关联的东西可以帮助记忆时的遗忘就更为严重。要同遗忘作斗争,就反复强化,多次重复感受。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依据学生实际,结合教材及大纲要求,创造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情境,就会使各个环节的指导适合学生的学,使学生将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成为自觉行动。

第2篇: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

【摘要】迁移理论对于当代课程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为迁移而教”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界的共识。那什么是迁移理论,迁移理论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怎样在迁移理论指导下完善初中物理教学的相关策略呢?文章围绕这三方面展开了相关讨论。

关键词 迁移理论;初中物理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100-02

初中物理学习对于学生的认知理解以及应用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教师作为知识传播的主体,其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教授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践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机械搬用规律、原则和方法,而不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了解学生的心理,这样的教学结果就会收效甚微。教师只有准确掌握教学心理理论,才能够灵活地应用教学理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迁移理论分析

在心理学领域,所谓迁移,就是两个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者应用现在已经拥有的认知结构,对新课题进行分析和概括,来加深对新课题的理解和认识。现代的认知迁移理论是与学校的教育目的较为相符的学习理论,它的“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就会有迁移”的观点;它的迁移“就是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的原有观念,对新课题进行分析、概括过程”的看法都比经验类化说更具有科学、进步和完善的色彩。总地来说,这一理论的“迁移是学习者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在利用知识、积极主动思维过程中实现的”核心观点,对于教师同行在教学实践的全部过程中,建设、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以便于为广大学生带来更多的“为迁移而学”的启发,是全面而又深刻的,对于教学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迁移理论指导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

1.注重对前概念的扬弃。前概念是代表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释生活中碰到过的一些自然现象,但是有些思维看法与课本上面的物理规律不相符,即学生在进入课堂的时候并不是毫无思考,而是带有自己的生活经验。这种前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因此,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的开头,就必须将学生脑海中所产生的这些所谓的经验概念剔除,以重新认识科学的方法规律。

比如,在讲授浮力的时候,许多学生是没有这个概念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习惯思想总是会认为物体在液体或者气体中不会受浮力作用,产生不了直观印象。这一前概念就会对学生学习新的科学的概念产生干扰,因此,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必须把学生原来头脑中非科学的知识剔除,避免对认识正确的科学规律带来误导。

2.运用物理实验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物理学的很多定理以及结论离不开实验探究。我们现在的课堂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本末倒置,往往只是轻描淡写地给出公式,然后嘱咐学生记住,继而重点谈论公式的应用以及解题技巧。殊不知,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灵魂,离开实验的物理教学是单薄无力的,我们必须要加强课堂上的实验教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体会获取物理知识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提高迁移的能力,让他们举一反三,从精髓深处去理解公式。

在进行初中物理弹力教学时,对于微小形变的认识和理解是教学的难点。由于很多自然生活中产生的形变是非常微小的,我们的肉眼几乎观察不到,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实验的方法来使这些形变放大,让学生产生深刻记忆的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物理思维以及创新思维。如轻轻按压桌子的时候产生形变是肉眼观察不到的,那么此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放大”桌子的形变。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相关思考,再讲解采用的具体方法。如下图,教师可以让两个平面镜竖直地立于水平桌面上,当一束激光被这两个平行的平面镜反射到平面镜后的刻度尺上,此时会在刻度尺上形成一个较为明亮的点,当用手轻轻按压桌子的时候,由于光在两面镜子上的连续反射,会使亮点移动相对较大的距离,学生就能够清楚地感知到桌子的形变。这样的实验,不仅教给了学生知识,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将物理课堂生动化,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在这个实验中,巧妙地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将微小形变实验“放大”,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了实验的巨大魅力,另一方面也通过这样的创新思维方法扩大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3.加强相似概念之间的对比。通过将相似的概念、物理规律进行比较来加强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这种方法不仅易于操作,而且也不受课程形式的限制,可以是习题课,也可以是新课、复习课,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对于物理的认识更加深刻。因此,这种方法被广泛地运用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

初中物理课本和教参上运用得最多的比较方法即为列表法,这种方法用表格的方式将两个知识的异同点运用简单、准确的文字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让学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两个知识的关系理清,在头脑中形成对于相似概念之间的直观、准确的对比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这样,教师不仅帮助学生找到了新知识的固着点,而且通过列表的方法将两个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增强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可辨别性,为学生以后知识的迁移铺平了道路。

4.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产生参与之乐。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动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尤其是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的情境,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对学生的参与愿望起到了强烈的激发作用。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形式,首先,教师要面带微笑走进课堂。“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推门走向讲台,就像演员出幕走向舞台一样,应立即进入角色,努力将愉悦的情绪传递给学生,用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为课堂定一个轻松、愉快的基调。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心理安全”及“心理自由”的情感。学生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自觉参与的欲望也必然会大大增强;其次,要精心设计,巧妙导入新课。教师要设法将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的问题,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殊的环境中去感知、体验、触景生情。

本文主要是基于教师的角度来讨论如何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通过本文对知识迁移的论述以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迁移规律在物理学习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并且通过相关研究得出,教师在学生知识迁移的影响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会直接影响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高低。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学科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如一地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因此,做为人师,必须要清楚迁移的内涵,深刻领会它的本质,将迁移的规律紧紧地与所教的学科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地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目标,才能真正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初中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段金梅等.物理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卢巧.物理教学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6]陈刚.物理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徐继存.教学论导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

[8]加涅等.教学设计原理[M].皮连生,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第3篇: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药物流产 阴道出血 临床观察

药物流产是终止早孕的有效措施之一,因其有不用手术、痛苦少、口服简便易行等优点而受到较多早孕妇女的欢迎,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过长,出血量较多。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9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1日~2010年6月30日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180例健康早孕妇女。经B超确诊为宫内孕35~49天,均排除药物流产禁忌证。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年龄、孕次、产次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第1天晚8时、第2天早晚8时各服米非司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50mg,每次服药前后均空腹2小时。第3天早上8时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片(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600μg,当日留院观察6~8小时。待孕囊排出后,予缩宫素(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10U肌肉注射,每日1次,另予泰利必妥片(北京第一三共制药有限公司)口服,1日2次,共5天。

2.2 治疗组:待孕囊排出后,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减生化汤:当归、益母草各30g,川芎、桃仁、炒蒲黄、白及各10g,生黄芪20g。每日1剂,水煎温服,连服5天。

两组患者均于药物流产后10天、20天和30天门诊复查,记录流血量及流血时间。若阴道突发大量出血或持续阴道出血大于20天或B超提示宫内有残留,及时行清宫术。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①阴道出血量:于胎囊排出后十天内阴道流血与妊娠前正常月经量相比。显效:少于月经量;有效:等于月经量;无效:多于月经量。②阴道流血持续时间:计算从胎囊排出后阴道流血量至完全干净为止的天数。显效:阴道流血时间10天以内;有效:阴道流血时间11~20天;无效:阴道流血持续时间20天以上或需清宫者。

3.2 治疗结果:分述如下。

3.2.1 两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比较:详见表1。

两组阴道出血量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2.2 两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比较:详见表2。两组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4 体会

中医学认为,素体气虚或流产时失血耗气,气虚不能摄血,冲任不固;或感受风寒,凝结成瘀,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或瘀久化热,迫血下行[1],均可导致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多,或时间延长。其基本病机为气血两虚或气滞血瘀。根据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病因病机,在西医促进宫缩、减少出血、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加减生化汤方中生黄芪补气力宏;当归、川芎、桃仁活血祛瘀;白及收敛止血;益母草、炒蒲黄祛瘀止血。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益气止血之功。该方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可起到缩短出血时间和减少出血量、促进宫内残留组织排出的效果。经过临床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出现,副作用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5 参考文献

第4篇: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学生体验;实践能力;培养

一、引言

当前,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初中物理教学应侧重对学生物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中获得物理知识,去体味其中蕴含的物理规律。这样能够在实践中培养物理知识的创新意识。对于初中物理的学习,学生不能仅仅依靠抽象思维,而应该依托社会生活,以此为基础进行物理知识与定理的观察与实践,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感性体验,为抽象的理论寻找到现实基础。初中在此教学过程中,开展了师生互动交流方式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深入探讨了初中物理学知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对学生体验的培养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环境中,教师应培养初中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初中物理学课堂教学应重视教学模具以及课堂实验是运用,这样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对象,让学生可以进行观察和分析,自己得出相应的结论。例如:摆的等时性原理,就可以进行课堂实验,学生对此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能够获得更多的体验,逐渐得出该物理学理论知识。再比如,进行声音产生于传播、浮力应用等实验,教师可以进行多种物质进行实验,学生可以进行比较,来感悟不同的物理现象。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面让学生来感受物理实验,进行亲身体验。例如:教师在课堂上面进行小孔成像原理的实验,让学生进行体验多个孔成多个像的现象,还可以进行大气压的验证实验,有了大气压的存在,人们吸饮料时才能比较顺利。用瓶子、胶塞等,把玻璃管插在胶塞上,在瓶内装满水,用胶塞塞好,用嘴向外吸,水没有被吸上来,通过反面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与作用。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知识要多进行观察和动手实验。这样就将物理课堂上书本上面的知识转到学生身边,物理学定理不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富有乐趣的各种物理实验现象,能吸引学生更主动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初中生所处的阶段,对各种自然现象充满了好奇,对物理课程的学习要通过观察物理现象与动手做物理实验获得亲身体验,这样就能够将物理学课本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结合,物理学理论就显得饱满和有张力,而不仅仅是各种公式和符号。初中生对物理现象与实验累积,增强了自身的知识储备。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培养学生严谨和求实的科学精神,要对物理现象认真观察和分析,不要受到权威观点的影响,学生要独立做出判断和结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和学生教学参与程度,实现学生实验和社会实践的教学目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给予指导,形成科学的实验方法。比如:首先要明确进行物理实验和社会实践的目的,其次要进行思考,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最后,要能够对发现的问题给出科学的解释。这样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与思考的模式,为以后的物理学习奠定思维模式基础。

其次,要将物理学理论和相关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对应与验证。初中物理学知识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学生要意识地进行物理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对应于验证,这样才能将理论知识回归应用于社会生活,体现科学知识的价值。初中生可以根据物理学原理设计制作出一些方便家庭生活的东西,还能够对家电等进行简单维修。初中生应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进行科学解释,有助于推动科普教育。初中生将物理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在社会生活中,学生有了更多的想象力与发挥作用的舞台。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就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还扩展到了社会生活。

最后,初中物理教学重视实验与实践活动。由于当今的初中生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其接触的知识更加丰富,也激发了学生的开拓性创新活动。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因势利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与实践的开放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指导学生,一种方式就是让学生单独进行物理小实验,根据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将所学的物理学原来与知识进行运用,使相关理论得到验证,例如:浮力定理等,这样增强了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感性体验。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开放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组成实践小组,让学生能够进行团队合作,加强对信息收集与逻辑思维,设计出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进行物质的密度的比较等等。

四、结论

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体验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得出初中物理教学应贯彻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与生活中关注物理学知识与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初中生能够得到思维能力的锻炼,有效扩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能力。为学生理解与学习物理学定理与相关知识建立逻辑联系,学生逐步养成探究科学的品质与创新素养。学生在体验物理现象与知识过程中,能够不断进行感悟和总结,形成自主探索学习模式,这样才能良好地开展初中物理课教育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矫淑娟.关于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刘益.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3]王晓凤.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应该加强[J].邢台学院学报

第5篇: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

一、通过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进行物理学习

通过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进行物理学习就是通过让学生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来开展物理学习活动。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设计一个学习主题,主题的来源通常跟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如校园生活。积极的角色扮演要求教师设计一个积极的学习主题,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积极学习事件并扮演具备积极品质(自律、爱心互助、乐观、敢于挑战、善于分配时间、劳逸结合)的角色来完成一个主题的学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扮演积极角色进行物理学习的具体方法是要求教师首先设计一个跟物理相关的主题,设计过程中将兴趣、好奇心、乐观、愉悦体验等积极心理因素融合到其中。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不分组也可),让学生在主题活动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以所扮演角色的身份进行主题的学习,通过扮演积极角色进行物理学习让学生在完成学习内容的同时体验积极人格特征的魅力,有助于学生将扮演角色的积极人格特征加以内化,从而习得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观的性格,而一个好的物理主题可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使学生将学习视作一件跟自身经验相关的主动性活动而不是强迫性活动,从而最为有效地开发学习潜力,使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二、通过探索活动进行物理学习

心理学统计数据显示,在各种职业中职业探险人员患有心理障碍的几率最小,这是因为这些职业探险员具有冒险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乐观、喜欢制造挑战等积极人格特征,正是这些积极的人格特征使得职业探险员获得心理疾病免疫。同时,职业探险人员将困难视作挑战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效地克服追求完美带来的心理障碍。积极心理学认为完美主义导致抑郁、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因为完美主义者苛刻的要求使他们自身无意识地感到压力、回避困难,为避免失败完美主义者在解决问题时用最安全最老套的方法:当事情做得不够完美时,完美主义者常感到绝望和自责。物理知识的获得具有的未知、探究、接近自然等特征,这些和探险活动的特点类似。通过探索活动进行物理学习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将困难视作探险和挑战的认知模式,使学生将物理学习视为接近自然、冒险、迎接挑战的学习方式。

三、利用爱心互利进行物理学习

爱心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是积极心理学强调的一个重要因素。爱心包括三个方面:自爱、接受爱和传递爱。自爱是爱心的基础,自爱不是自私而是有益健康的自尊。当个体自爱时,爱就会散发出来:当不自爱时,个体就会无意识地寻找自爱。接受爱和传递爱同等的重要,这意味着个体接受别人关爱的同时也有义务传递爱。心理调查显示,经常奉出自己的爱心、参与互助活动和公益活动的人比普通人的寿命更长,患有癌症的几率更小。为什么充满爱心的个体比普通个体更加健康?因为充满爱心和慈悲心的个体首先是自爱的,其在传递爱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感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更进一步地加强了自尊,从而强化了自爱。正是这种“自爱-传递爱-强化的自爱”的爱心循环,使得个体持续奉献自身的爱心,持续地体验积极的情感,从而提高了机体免疫力。

利用爱心互利进行物理学习可以通过各种教学形式来呈现,最简单的形式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学困生学习。利用爱心互利进行物理学习成功的关键是学习活动结束后的交流与反思,比如传递爱心的同学有什么体验,接受爱心的同学又有什么样的体验,这种教学反思是达到高水平学习结果的有效手段,

四、利用冥想方式进行物理学习

冥想是关于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如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一句话上或是一个思维程序上。冥想是积极心理学中促进心理积极健康的重要手段。研究显示,每天从事半个小时冥想活动能够使得个体更加积极乐观、具有更强的幸福感、内心安宁;在进行冥想活动的过程中。左脑和右脑的活动量趋于平衡,同时释放出α脑波,而个体积极思维时脑电波的有序性显著提高而且集中在α波段,更证明了冥想和积极思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第6篇: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

物理学科是研究自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学科,初中物理教材中选用和设置了许多与学生个体生活密切的现实案例.初中生学习认知、情感发展最大特点,就是对现实生活案例“感兴趣”.初中物理教师就应抓住物理学科广泛应用、丰富生活等特点,设置出激发学生大脑皮层“凸起点”的现实性、趣味性教学情境.例如,在讲“摩擦力”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汽车的轮胎为什么表面凹凸不平?为什么我们水平拉动一个物体感到非常费力?穿着鞋底有波纹的运动鞋在湿滑的路面不容易滑倒,而平底鞋则容易滑倒,这是为什么?又如,在讲“压强”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器材,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生动画面和案例,并结合“为什么抽空空气的瓶盖不容易拧开?”的问题,让初中生内心受到“刺激”,情感得到激发.

二、实施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产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物理理论来源于实验操作,但是又高于实验操作,实验观察是学好物理学科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部分初中生实验、观察能动性弱,积极性不强,不愿实验、不愿观察,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利用枯燥的公式和例题教学取代丰富多彩的物理内容,致使初中生缺乏内在学习情感和趣味.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借助于物理学科实验特点,结合学生情感特点,从联系学生的经验、丰富感性认识、做好演示实验等方面入手,设置形象生动、趣味横生的实验案例,使学生产生能动学习情感.例如,在讲“力的相互作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学生之间双手击掌”、“在溜冰场穿溜冰鞋推墙壁,自己却向后退”等生活实验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深刻领会“力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实验观察兴趣.又如,在讲“水的沸腾”时,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教学,设置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水的沸腾现象,在做好酒精灯使用指导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沸腾过程中气泡的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情况等,填写表格,做好数据记录,找出物理规律.在现实案例实验中,学生把“物”与“理”有效结合,既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评价教学,让学生在阐述见解中增强学习兴趣

第7篇: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提高成绩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179

在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以适应新教材的要求、社会的需要,积极探讨农村学生初中物理成绩上不去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一、现状分析

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农村初中生源质量明显下降。物理学科有其说理严密、教学知识多、单位复杂等特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几种不良表现:

1.消极、厌学。表现为:懒惰,不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应付,把学习当作包袱,处于被动的应付状态;依赖,缺乏独立学习的精神和习惯,照抄作业。

2.畏惧、害怕,不愿参加物理学习活动。表现为:恐惧,学习中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如害怕回答老师提问、做实验、做作业等;回避,有些差生因畏惧物理学习,往往设法回避物理学习活动。

3.自卑。对物理学习丧失信心。表现为:灰心丧气,对学好物理缺乏勇气和信心;自暴自弃,长期的失败,致使部分学生放弃物理学习。

二、实施对策

(一)突出学科特点

物理学产生于生产实验实践,也在实验实践中不断发展,物理学的全部科学知识和体系都离不开实验和实践。根据认识论和教育科学,人们的学习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且要完成几个循环才能使知识得以升华、内化和活化,并最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这样才实现了知识的价值。物理学是科学,科学知识的获得和应用更是如此。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就更决定了他们学习物理必须从感性认识出发,通过具体的物理实验和学生参与实验,不仅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变化中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求实合作的科学精神、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思维品质。学生起初之所以喜欢物理,不单单是因为物理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因为物理课上有很多实验,这是他们学习物理的直接兴趣,也是他们学好物理的思想基础。

(二)调动积极性

首先学校要抓好生源的质量,以家长会或家访等多种形式宣传招生,好生源无形之中能带动一批学困生的学习,使其转化为好学生。其次,家长要密切重视孩子的学习,支持孩子,相信孩子,多鼓励孩子,给其适度的家庭压力,使其产生学习动力。第三,家庭、学校要密切配合,互相促动,共同担负培养孩子的责任。现阶段,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多用情感管理手段,并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建立新的激励竞争机制,努力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依靠广大教师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物理成绩不好,有智力先天不足的,大多数是由于他们学习态度存在问题。主要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于是对学习不感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应适时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

(三)激发兴趣

物理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这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呢?

物理课中的实验对学生最具有吸引力。尽可能地多做演示实验,为学生创设更多的物理情境。例如在“大气压”的教学中,新课引入时,先做演示实验: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过来,纸片掉不下来,连一滴水也流不出来。学生惊奇极了。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转入新课教学。教师再把抽出空气的马德堡半球叫两位力气大的学生来拉,俩同学使出浑身力气还是拉不开,使学生既惊奇又确信“大气压存在而且很大”的事实。逼真的实验现象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而且还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不仅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感受到自己失败与错误,通过纠正错误,逐步走向正确,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物理实验及其探究来激发学习兴趣”。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演示实验或探究实验,来合理的创设情境,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使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途径,学生对物理的现象极易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四)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是“教”和“学”两者的有机结合,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活动组成的统一体。在“教”与“学”这对矛盾统一体中,学生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的全部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自己如何教,更要关心学生怎样学,给学生以正确方法的指导,突出“授人以渔”的方法教育。这是现代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解决教师、学生“高投入低产出”和“分化”严重的难题,首要的是教师要更新教学教研观念,要在教学生会求知上下工夫、做文章,认真研究学习特点和规律,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正确指导,以求高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及个别辅导,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教学中可进行个别谈心,了解情况,对症下药。对学习不踏实、贪玩的低差生,指明不努力学习的危害,多督促他们学习;对于基础差、学习有困难的应鼓励他们笨鸟先飞,多看书,多提问,多做练习,鼓起勇气,克服困难,并利用自习或课外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对作业错误较多的要当面批改,指明错误原因,详细询问不懂之处,耐心讲解,使后进生尽量弄懂每一个问题,稳步提高物理成绩。

(五)进一步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第8篇: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

【摘 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学的“重心”,课堂教学的“焦点”。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必须运用学生主体特性,实施高效教学活动,实现教与学和谐发展,互惠共赢。本文作者从几个方面对初中生主体特性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主体特性;应用;刍议

教育实践学指出,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必须抓住学生主体这一要素,实施和开展丰富教与学双边实践活动。物理学科是基础教育学科的重要“分支”,是以实验、观察为主要学习探知手段。实践证明,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一方面要将学生引入物理学科探知活动之中,成为物理教学“一份子”,另一方面要将学生主体特性充分运用,成为物理教学课堂“一要素”。笔者通过阶段性物理教学实践活动,深刻体会到,只有充分抓住物理学科特性,深入运用学生主体特性,实施高效教学活动,才能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和谐发展,互惠共赢。有鉴于此,本人现对初中生主体特性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从几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一、以生动适宜教学情境促发探知激情,深入推进物理教学活动进程

物理学科教学活动,需要学生主体积极参与、深度合作,与教师保持高度一致,同频共振。初中生具有能动探知的积极情感,这为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思想保证。但这需要有效的教学激励和思想引导。因此,教师在物理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刻运用学生主体能动探知特性,借助物理学科生动、趣味、真实、直观的教材内容和典型案例,为初中生营造融洽适宜的教学情境,引发参与互动、深度合作的情感,推进教学活动进程。如在“压强”教学中,教师为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探知的情感,采用情境教学法,展示“人们踩着滑雪橇滑雪、履带式汽车行驶在泥泞的路面上”等真实直观场景,让学生感悟和体味压强知识,情感“凸起点”受到刺激,探知积极性受到激发。又如初中生对矛盾问题充满质疑好奇情感,教师在“运动与静止”教学中,设置出“王洪和刘琳观察一幅行驶中的公共汽车图画,王洪认为,汽车上的乘客是静止不动的,而刘琳则认为汽车上的乘客是运动的,请你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学情境,使学生认知上产生冲突,带着疑问和疑惑,参与教学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物理教师设置的情境,必须结合学生认知实际,避免“脱离实际”、“好高骛远”现象。

二、以实验教学实践活动锻炼探究特性,切实提升学生物理实践技能

笔者探析发现,许多初中物理教师忽视实验教学活动,轻视实验教学功效,缩减实验教学过程,致使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功效难以实现。初中生对未知事物或自然现象充满好奇质疑心理,喜欢动手操作探知其中奥秘。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就可以实验教学的动手实践功效,利用学生主体的探究特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实验活动交由学生操作,做好实验过程指导工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实践活动中,提升实践探究技能。如在“水的沸腾”实验教学中,教师采用学生操作、教师指导的教学方式,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师:提出本节次试验的任务、目的、器材、步骤安排。并向学生讲清楚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生:根据实验任务和要求,按照实验操作步骤动手实践。

生:仔细观察,根据实验的现象填写表格。

师:对学生实验活动进行指导,要求学生记录每1min或2min时间间隔的温度值。

生:根据表格上的数据,分析水沸腾的特点,将表格上的数据用图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生:总结出水沸腾的特点。

师:评价学生实验活动,总结水的沸腾特点。

在此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成为实验操作的直接实施者,通过实验操作、过程观察、数据记录、分析整理等活动,实验探究技能显著提升,较好的体现了物理学科实验教学的探究技能培养功效。

三、以典型案例探析教学培养思辩特性,扎实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案例:小明在做测量物体的浮力实验活动中,现在台秤上放了一个容器,并在其中放入适量的水,在弹簧秤下悬挂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金属,已知这个金属的密度为3×103千克/m3,试求出这个金属块的重力以及用弹簧秤测力计拉着金属块缓慢下降,当金属块浸入水中4厘米而未触及容器底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多少?

学生分析问题内容发现,该问题是一道关于“浮力”方面的探析题,需要运用“密度公式”、“重力的计算”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等内容,同时,还要借助于此方面的实验心得体会。

组织学生结合解题要求,开展小组合作探寻问题解答策略实践思考活动,初中生在研析问题内容及要求之间联系基础上指出:“已知金属块的边长可以求出其体积,再利用其密度公式从而求出其重力。要求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先求出金属块浸入4厘米时排开水的体积,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金属块的浮力,最后利用称重法从而求出其答案”。

此时,教师展示其学生解析思路,组织其他探析小组学生探析评判,学生指出:“此问题关键要准确掌握浮力的相关性质内容”。

学生书写解题过程,同桌个体之间互相批改。学生结合探析以及解题活动,总结出该类型物理案例解答的方法为:“要正确进行受力分析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教师最后借助评价教学手段,对学生探析解答案例活动进行评判和指导。

在上述物理案例讲解过程中,学生思考、分析、判断等物理学习技能有效锻炼和培养,达到了物理案例设置意图和教学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平时案例教学中,要不拘一格教学实践,充分运用学生主体探究特性,延伸和拉长案例教学过程,丰富和细化案例教学活动,让初中生在亲身探究、深刻分析、有效辨析实践中,物理学习能力素养显著提升。

总之,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深刻应用学生主体内在能动情感、主动探知特性和积极辨析特性,深入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参与师生互动,高效解析深刻内涵,促进物理学习技能素养进步。

参考文献

[1]郭立昌.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J].初中物理教学,2008

第9篇: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

关键词:心理障碍;正确引导;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物理思想;物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66-02

高中阶段和初中阶段的课程有着层递性和跨越性,那么,如何帮助高一的新生消除学习障碍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一、教师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一定要学会正确引导

笔者常常听到学生抱怨:“高中物理学起来挺容易,但是怎么用不好啊?要么就是无从下手,要么就是一用就会错。过两天不复习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唉!”这一声叹息里,表明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理解得不透彻,掌握得不熟练,产生了心理障碍,认为自己很难学好物理了。这时,高中物理教师一定不能着急,要耐下心来,允许学生犯错,不能对学生要求过高,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放慢讲课速度,增加复习次数,让学生透彻理解所学的知识,并试着去运用,在讲练结合之余,加深学生对陌生概念的理解程度,并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力求使其循序渐进地产生进步的动力。

比如在讲“牛顿第二定律”时,笔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第二定律的速度和力的关系,先扫除基本概念的障碍,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透彻讲解,如力、分力和合力等,还对牛顿第一定律和加速度进行了实验与讨论,通过对学生相关知识的复习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探索分析出新的知识。

二、教师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需要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实现。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的学习与发展离不开实验,许多物理概念的产生与验证都是源自于物理实验,甚至可以说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高中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对物理实验具有极大的兴趣,所以物理教师可以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2.通过物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之间的联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离不开物理知识的存在。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当中,可以联系实际、联系我们的日常生活来教学,把我们日常所见的一些极其简单的现象与复杂的物理知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发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通过向学生介绍物理发展史上的趣事以及物理学家的一些事迹,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与毅力。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当中,可以向同学介绍一些物理的趣闻与物理学家的事迹,例如牛顿通过苹果落地这一简单的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的故事,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亚里士多德,证明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并且为了维护真理与教会斗争,晚年虽然遭遇教会迫害甚至终身监禁都没有屈服的精神等等,运用名人的事迹与精神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毅力与动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的目的。

此外,物理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物理科普刊物,了解物理相关知识,自己动手尝试一些小发明等等方式来扩大学生在物理领域内的眼界,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学的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与物理学习能力。

三、引导学生完全理解物理概念与规律,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是物理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物理教学的一个目标。想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就需要物理教师首先帮助学生完全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弄清每一个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外延与内涵,弄懂这些概念和规律的原理,以及其性质、单位、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想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还需要物理教师重视对学生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的教学。只有教会学生正确的物理思想与学习物理的方法,学生才能够真正高效的自学物理知识,也才能够真正的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此外,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当中,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的教导,指导学生真正掌握对物理试题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这就需要物理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试题,培养正确的物理思维方式,形成清晰的物理解题思路,并传授学生一些物理做题常用的解题方法,如类比法、对称法、估算法、假设法等解题方法。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物理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