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级插花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此外,产后由于产妇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内分泌发生巨大的变化,产妇极容易发生情绪波动,引起心理障碍,甚至出现产后抑郁。因此,产褥期里,家人不光要照顾好小宝宝,还要兼顾产妇的身心保健。丈夫及家人要格外关心、体贴产妇,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褥期。如果产妇不能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则难以承担抚育身心健康小儿的任务。
对小儿来说,新生儿期是从母体内生活转变为独立生活的关键时期,这个巨大的转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新生儿的组织器官及功能发育均未完善,抵抗力极低,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发生疾病,并且病情变化快,病死率较高,又容易留下后遗症而致残。因此,产褥期也是新生儿保健的重要时期。
新生儿黄疸,一般属于生理现象,但如果黄疸严重或持久,则为病理现象。如不及时识别处理,可以造成脑损伤。例如:某患儿生后一周黄疸较重,初级保健人员家访时,嘱其服些葡萄糖水,一周后再次随访时,黄疸仍然严重,此时即使转院治疗,也为时已晚。假如以后这个患儿有弱智的表现,应考虑是核黄疸所致。
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体温易波动。如遇环境温度过高,衣被过多或哭闹时,均可有体温升高的情况,超过37.5℃则为发热。另外,感染也可造成发热,如未及时正确处理,发生高热惊厥也可以损伤脑部,发生败血病并可致命。天气冷时,新生儿体温可能会降低,感染后也可以造成体温低。如果低于35℃,为体温不升,可发生新生儿硬肿症。如未及时识别并正确处理,病死率极高。此外,新生儿呼吸异常、呕吐、腹泻、抽搐均可能发生,均应及时处理或去医院。
从以上情况看,产褥期不论对产妇还是新生儿的保健,保健护理人员的责任都是重大的。
按照国家规定,产褥期有一定的访视制度,由初级保健人员承担,产褥期内少则访视一两次,多的可以访视3~4次。但有的地区目前尚未建立这一制度。如果访视间隔过长,或因家人或保健人员未能及早识别异常情况并正确处理,常会贻误病情。有关人员对146例脑瘫及弱智儿进行回顾调查分析发现,14.4%的患儿疾病发生在新生儿期。因此,产褥期保健亟待加强。
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对待产妇的产后护理,常以老人或保姆为主。不少人缺少必要的护理知识,有人甚至延用一些旧的、不科学的习俗,致使产后保健效果不佳。有些家庭对产妇照顾不周,一切均由产妇自己操劳,产妇无法安心休养。如遇异常情况需去医院时,由于产妇体力不支,常不肯去或徒劳往返,造成产妇身心的伤害。
鉴于以上情况,目前,已有不少人在探索产褥期保健的切实可行的途径。比如:
1.月子医院
这一经验来自台湾产后保健中心。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产后家庭服务人员减少,产后保健中心的建立实为一项革新。月子医院宣传手册上的口号是:“生孩子是自然的事件,不是疾病,因而产妇在产褥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营养知识、育婴知识、健美运动、智力或艺术活动(如插花班、美术班等),以及舒适和充分的休息,使住月子医院就像是度假一样。”月子医院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例如将传统有效的产后健补药如参归类,煮成热饮妇服用。月子医院还根据产妇的承受能力分为多种档次,使不同条件的产妇均可享受这种服务。目前,在内地一些大的城市中也已开始尝试开办月子医院。
关键词:扶贫;成效;对策
2018年,西峰区脱贫攻坚工作紧紧围绕产业扶贫这个攻坚战难点,紧盯产业扶贫这个重中之重,积极探索“331+”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3”: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三方”合作。“3”:“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1”:建立农业特色产业统一科学的品牌质量管理体系,解决农户发展产业品牌不响亮、管理不规范、效益不明显的问题,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实现长期稳定收入。“+”:增加农村集体经济、建立党建联络员制度),全面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转方式,抓关键,补短板,强基础,全力助推产业扶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产业扶贫工作主要成效
1.1依托区域优势,全面精准地谋划扶贫产业
按照省上提出的六大产业,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东果、南菜、北畜”的产业布局,积极推广“中盛模式”,突出肉羊产业,紧扣“一户一策”落实,大力带动发展。同时,扬长避短,着眼短平快,扶持产业基础好、比较优势明显的畜禽养殖和小杂粮、瓜菜、中药材种植,推动产业扶贫多元发展。发展规模养殖户3200多户,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100多个。草产业也在不断发展,留存多年生牧草达13.5万亩,年青贮氨化饲草10万吨。以“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为主攻方向,成功招引甘肃中盛、正大集团等畜牧业龙头企业,全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采取“两投两收”(企业投放良种羊,政府投放优质牧草种子及地膜;企业回收肉羊、回收牧草)和“五统一”(统一品牌、统一供种、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统一回收)措施,引导贫困户到企业务工、建办养殖场、种草养畜。同时鼓励贫困户以土地、劳力、扶贫贷款等多种方式入股,建立农户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带动900多户贫困群众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5个、养殖专业合作社12个,种植紫花苜蓿、玉米等优质牧草1.25万亩,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瓜菜产业以“331+”产业扶贫模式为主线,以全区15个精准扶贫村为重点,探索推广效益带动、入股分红、项目带动和农旅一体等4种产业扶贫模式,同时区上确定每户贫困户1370元的产业扶贫补助标准,确保产业帮扶取得实效。至目前,全区瓜菜产业扶贫144户,其中:脱贫户129户、未脱贫户15户,共种植各类瓜菜390亩,预计瓜菜产业提供贫困群众人均收入1500元。坚持“苹果为主、多果并举”的发展理念,创新“合作社+贫困户”抱团经营和贫困户自主经营两种模式,通过产业到户项目投放果苗、地膜、农药等生产要素,对甘肃居立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和110个果业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先后把990多户贫困群众聚在苹果产业链上。通过几年的连续抓促,东部什社、温泉、董志3个乡镇28个村基本实现了“农民一半经营苹果,收入一半来自苹果,土地一半栽植果树”的“三个过半”目标,带动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1.2增强帮带效果,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
全区共建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8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个,市级龙头企业15个;年内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7个,申报省级示范合作社6家,全国休闲农庄示范点2处,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250个,家庭农场54个,加入农民合作社成员6584人,带动非成员农户14912户。区级以上示范合作社达到149家,示范性家庭农场9家。全区15个贫困村累计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18家,其中,产业合作社103家,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15家。产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659户,实现了贫困村合作社全覆盖。截至2018年底,村集体资金资产总额45155.2454万元,有经营收益的村2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24%,比上年增加了12个,增长率100%,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4497.8905万元。
1.3发展农业产业化,延伸农产品加工业链条
通过“组团发展”,极大改变了原有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管理、市场运行和社会协调方式,实现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企业、合作社的职能。政府从原来的大包大揽、管得过宽、管得过死的产业结构中调整解脱出来,由参与式引导变为协调式引导,充分调动群众发展的积极性,避免了政府强制、群众不情愿的局面。企业和合作社逐渐成为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在产业培育、管理水平和管理技术上日益提高。群众变身“股东”和“产业工人”,在取得土地流转费用的同时,还可获得经营收入、股份分红和劳务费用,实现了收入的稳定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由初级为主向精深加工延伸,农产品加工业年实现产值8.7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84%。形成以籽仁加工、果蔬贮藏加工、肉食品加工、粮油加工等特色农产品加工集群,初步形成了彭原工业园、董志工业园等农产品加工园区,带动全区种养业生产基地的发展,在产业扶贫中增加了贫困户就业机会和工资性收入。
2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措施
2.1紧扣脱贫需求,认真完善制定方案
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出台了《西峰区产业扶贫实施方案》《西峰区推广“331+”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西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西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多个方案,实现了产业扶贫政策覆盖有发展意愿的所有贫困户,完成了产业扶贫与“一户一策”数据的对接。同时,为建立健全“产业上水平”这篇大文章的政策支撑体系,推动“东果、南菜、北畜、西游”产业蓬勃发展,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我局拟定了《西峰区北畜产业上水平发展指导意见》《西峰区南菜产业上水平发展指导意见》和《西峰区北畜产业上水平发展考核办法》《西峰区南菜产业上水平发展考核办法》。
2.2针对技术需求,开展产业扶贫培训
结合我区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在全区7个乡镇15个贫困村开展产业扶贫培训工作,围绕“苹果、蔬菜、养殖”三大产业为主要培训内容,依托主导产业办班,以点带面,采取现场讲解、答疑解难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共完成产业扶贫培训27期18天,培训1171人,其中培训精准扶贫户995户。发放果、菜、养殖书籍1303本,果树管理年历1720份,发放培训学习奖品1485份。
2.3加强合作社管理,充分发挥带动作用
2018年6月份,利用一周时间对全区1125个合作社和15个贫困村合作社建办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特别是对“空壳社”“挂牌社”“家庭社”进行全面摸排梳理,准确掌握贫困村合作社运行情况及贫困户入社情况,共清理出“空壳社”348家。通过摸底调研,对“空壳社”“挂牌社”“家庭社”等逐一列出名录,逐项核销整改,不断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社务公开程序,促进合作社规范运行。
3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存在问题
3.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虽然政府抓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已有多年,抓点示范的力度只增不减,宣传教育引导的办法措施不断创新,但农民的恋土情结还比较深厚,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没有彻底转变,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还没有形成,土地流转难度大。加之新一代农民勤劳致富意识和吃苦耐劳美德有所淡化,宁愿外出务工,放任土地粗放耕作,也不愿按现代农业的新模式、新格局创新发展。
3.2区级财政扶贫资金配套压力大
受宏观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影响,区级财政主要用于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当前扶贫开发已进入到啃“硬骨头”、攻坚克难的冲刺阶段,更需要有效的资金支持和项目支撑,由于我区没有被列入六盘山特困片区扶持范围,一些扶贫上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无法享受,仅靠区级财力保障扶贫资金十分困难。加之近年来我区在基础设施、民生领域、城市建设、园区开发等方面投入力度加大,区财政在资金调度上捉襟见肘。
3.3插花型贫困县退出摘帽即被摘除扶贫项目减少资金渠道的问题
尽管我区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部分贫困群众增收产业基础薄弱,增收渠道依然不宽,巩固脱贫成效难度较大,仍需要相关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持续跟进,不断巩固脱贫成果。但目前插花型贫困县退出摘帽即被摘除扶贫项目,减少资金渠道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交通、水利上的一些项目,贫困县有非贫困县没有,贫困村有非贫困村没有,省上拨付的扶贫专项资金也在逐年的减少。
3.4服务保障不够到位
个别乡镇、部门工作人员服务基层、服务农户、服务重点产业发展的方式、方法、能力、手段不够灵活,不能正确面对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倾向于政府主导、政府投入,不能很好地动员激发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导致部分产业政府包袱沉重。特别是销售渠道的拓宽、互联网营销手段的运用、流通环节的对接等方面都存在薄弱环节,亟待改进。
4农业产业扶贫下一步工作打算
4.1分类抓好产业扶贫工作
按照“扶贫主攻抓产业、产业深度抓覆盖、覆盖分类要达标、达标力争见效益”的思路,精准界定,分类施策,全域全产业推广“331+”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在扶贫产业培育上实行分类抓捉,畜牧局主要抓好牛、羊、生猪以及饲草料种植等畜牧产业培育,瓜菜办主要负责瓜菜产业培育,农技中心主要负责中药材、小杂粮、旱作农业产业培育,种子管理站主要负责马铃薯产业培育,农培中心负责产业扶贫技术培训,对有发展产业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实施散养户产业提升工程,测算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规模,制定并落实产业奖补政策,帮助补齐产业缺额,支持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帮助农户获得更稳定持久的收益。对无发展产业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实施互助合作工程,大力支持发展以养羊为主的“331+”农业产业化合作社,引导贫困户加入合作社,采用入股、务工、分红等方式开展互助扶贫,培植稳定增收产业,增加收入。
4.2进一步扶持龙头企业
严格落实省上出台的《全省贫困地区龙头企业扶持办法》,认真履行职责,吃透政策,下功夫培育连接市场和农户的龙头企业,让贫困户跟着干,跟着富。扎实做好企业服务工作,积极配合市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税务等部门落实好省上对龙头企业的贴息补助、用地、电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全力支持中庆、中盛、正大等骨干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壮大一批特色龙头企业,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实现上市融资。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有效发挥白银今日阳光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实现精准脱贫。积极组建一批龙头企业,在不具备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条件的地方,鼓励周边龙头企业采取重组、联合等方式组建大规模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企业集团,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
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关心下,在各有关街道办事处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紧张筹备,全市以“送技能、架金桥”为主题的再就业培训班今天如期开学了,在这里我代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向为举办这次培训班作出不懈努力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克服各种困难,支持我们工作,坚持报名参加学习的各位学员表示亲切的问候!通过深入社区,开展“进百家门、访百家情、帮百家困、知百家求”为主要内容的“四百”活动,我的感触很深,倍感下岗失业人员求职的艰难,倍感加快落实党和政府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的紧迫性,倍感进一步完善再就业服务体系、为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最终实现就业提供帮扶和服务的重要性,下面,我想讲几点看法,供同志们参考。
一、抓住机遇,提高技能,是实现再就业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再就业矛盾突出。一是就业压力持续增大。据预测,今年我市新增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将达8万人,加之5.4万名困难企业离岗职工以及政策性安置对象需要就业,构成了巨大的城镇就业压力。二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我市135.1万名城镇劳动力中具有初级职业技能的占8.4%,中级技能的占13.5%,高级以上技能的仅有2.4%,这一状况难以适应我市突飞猛进的工业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三是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难度较大。随着企业改革改制步伐加快,一些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偏弱的下岗失业人员,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再就业困难群体,目前,全市约有1万人,就个群体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这就需要进一步拓宽就业门路,在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同时,要帮助大家提高技能,这里所说的技能,既包括就业的专业技能,也包括自主创业的技能本领。调整就业心态,勇于创新创业,对于改变下岗失业人员个人现状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大力提倡下岗失业不失志,自强自立走新路,艰苦创业、艰辛谋职、开拓进取的精神。
对一个人来说,下岗失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如何在困境中找准方向,寻求新的奋斗目标,自强不息,把握机遇,开创自己新的事业,从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需要的就是这种时代精神。我们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能力,瞄准个人的择业方向,有针对性的提高技能本领。我们当中有的人是有一技之长的,但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加以提高,才能满足市场新的要求,适应市场新的挑战;有的人对社会新需求的职业存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放不开手脚,不是干不好,而是不想干;也有一些人具有独闯市场自主创业的潜在条件,但缺乏勇气,怕担风险,总是迈不开步子,一次次错失良机。
因此,无论再就业,还是创业,大家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不放过任何学习提高的机会,不放过任何可能改变个人现状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快地走出困境,走上崭新的再就业之路。
二、实施援助,帮助就业,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关心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下,我们劳动保障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我们也发现,由于我们宣传的力度不够大,范围不够广,广大下岗失业人员没有能够真正了解和理解各项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没能够充分发挥各项优惠政策应有的效应。在这方面今后我们一定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们也希望广大下岗失业人员要真正理解各项相关政策,用足用好各项政策,更好地实现就业再就业。今年,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有重点有选择地加大对困难下岗失业人员的帮扶力度:
一是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援助对象。凡用人单位通过街道劳务派遣公司招用援助对象的,其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政府按最低缴费基数和比例给予为期三年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补贴。
二是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年龄偏大的就业困难人员。建立政府购买岗位机制,实行岗位补贴政策。用人单位招用3540(男40、女35周岁)的失业人员,并订立两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每招用1人补贴1000元。
三是鼓励和扶持再就业援助对象多渠道实现再就业,对愿意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税费减免等有关优惠扶持政策外,凡愿创业者再单独实施免费创业培训,由劳动保障部门提供小额贷款、开业指导等扶持服务。
四是鼓励街道、社区开发和采集就业岗位。对街道、社区通过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或利用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服务性岗位帮助援助对象实现再就业的,根据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再就业援助对象人数,在合同履行期间按每人每月30元的标准给街道予以工作经费补贴。
五是在全市街道社区组织开展创建“无双社区”活动,也就是说通过创建活动,在全市街道社区辖区范围内基本实现无双下岗家庭。
最近,我们还开展了以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和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四送一落实”活动,按照工作进展情况,对活动内容我们将进一步的细化,从发放宣传材料、上门开展政策咨询、发放调查表份数到实际享受社保补贴人数;从开发公益岗位到提供推荐就业次数、到实现实际援助人数;从培训专业、培训项目到实际免费培训人数,要逐一进行列表统计,工作中要力争强化一个“实”,靠近一个“透”字,做到凡是符合援助条件的,全部登记管理;凡是需要政策帮扶的,全部及时帮助落实;凡是有培训愿望的,全部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凡是不挑不拣工作岗位的,全部提供就业机会。
三、培训技能,架设金桥,努力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开学典礼,只是这次以“送技能、架金桥”为主题的再就业援助活动的开始。我们一定要把好事做好,把好事做到底。为此,我们对这次活动进行了认真的策划和精心的准备。这次培训共开设了插花艺术、计算机操作工、美容化妆、家政服务、中式烹饪、汽车维修、服装制作、汽车驾驶等8个专业,这些专业的开设是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分析大家这个年龄段特点而开设的,这些专业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不是随意确定的。至于大家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进行学习,我们是充分尊重大家自己意见的,可以说,这次培训班不仅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专业最为齐全的一次。
这次学习培训本着“一切为了学员,为了一切学员,为了学员的一切”的宗旨,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培训,我们采取集中面授与业余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分别开设全日制班、半日制班和晚班,特殊情况或人员相对集中的专业还可开设大周班、假日班。
考虑到相当一部分学员在学习培训期间的工作、生活等到方面的问题,为充分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解决大家学习和生活的后顾之忧,这里我作出明确规定,凡参加“3540”培训的学员,给予每人每天5元的培训补助;培训期满,经应会考核合格的学员发给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第一次考核不合格者,可免费继续参加下一期培训,直至合格为止。
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强化这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努力适应打造百万人口大城市的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适应各类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技能培训班,为大家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提供帮助。
二是鼓励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通过政策引导和劳务派遣等组织形式,鼓励大家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多种形式实现再就业。
三是组织开展创业培训。为鼓励大家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近期,将开展包括工商登记、项目选择、资金筹措、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在内的创业培训。举办创业方案大赛,引导大家开阔创业思路,制定创业计划,构造培训、咨询、指导、服务工作平台。建立由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法律工作者等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队伍和咨询机构,提供项目认证、技术支持和法律咨询等方面服务,为大家创业提供快捷、丰富的信息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
四、精心组织,相互配合,切切实实提高培训的效果
虽然我们劳动保障部门曾多次举办过这样的培训,但具有如此优惠条件的还是第一次,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学习的机会,积极参加面授学习,这里我也向大家提几点要求:
,局领导在失业人员送技能架金桥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1、克服困难,按时参加培训。我知道,由于各种原因,大家学习上会有一些困难,希望大家一定要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挤出时间来按时参加学习。学习期间一定要有时间观念,按时上下课,保证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满足基本技能形成的需要。
2、服从管理,维护教学秩序。在学习期间,作为学员一定要有纪律观念,在校园里要为在校生放好样子,进出校门要主动出示有关证件,配合学院维护好校园秩序。在培训课堂上要主动遵守课堂纪律,不能抽烟,不能大声喧哗,这不仅是对培训老师的尊重,也是对其他培训班学员的尊重,同时还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基本保证。
3、虚心学习,切实提高技能。在听课和训练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虚心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地向老师请教。我们既然报名参加学习,都是想学到一些知识的,千万不要碍于面子,不懂装懂,那样的话,就学不到实用的知识,也就无法形成真正的技能本领。只有真正拥有了一技之长,我们大家才能更快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4、熟悉政策,灵活选择岗位。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要了解和掌握一些与就业有关的政策法规,特别是要熟悉再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各种优惠扶持政策。同时要善于利用劳动力市场的各种信息,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通过这次培训我希望大家不仅能学到一技之长,尽快实现就业,更希望大家通过对享受各项政策的途径,申请的程序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学会搜集和分析各种就业信息,以便根据自己的技能和特点,尽快实现再就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结合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江苏省扬州地区的高职院校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围绕高职教育职业性、技能性、应用性的特点,针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不足的“瓶颈”问题,高度重视产学结合,不断强化校企合作,在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成功范例,结合地方经济与产业结构、地方历史文化背景与学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把握产学结合的内涵,摸索出了多种产学结合的实践方式。
产学结合的涵义
产学结合具有四个层面的涵义。
一是教学单位与生产单位的合作,应围绕市场办专业,针对企业岗位设置课程。“应用”与“适用”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关键词,而基础知识平台加专业模块化菜单是学校课程体系的框架,这种合作是双向的、多形式和多层次的,并力求实现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
二是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即依据理论搞实训,根据岗位练技能。技能培训是高职教育的主线,其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复合型、宽口径的高级“蓝领”或“银领”人才,采用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双证”并重的原则,力求岗位适应期的“零时间”。
三是学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就业创业技能的培训也是产学结合的一个重要内容,产品的“出口畅”才能使招生的“进口旺”,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从某种程度上讲,高职教育就是就业与创业教育,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市场价值引导,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提供实训的平台和机会,不断优化职业素质,储备就业能力,增加择业技巧,强化创业理念,力求就业的“零等待”。
四是学科品牌建设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建设品牌专业不仅要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更需要建立在当地有影响力的生产实训基地和指导中心,使之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载体,成为学校服务社会的平台和窗口,力求品牌专业效益的最大化。
产学结合的实践方式
观摩学习式即在专业学习初级阶段时(通常是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将学生带进企业现场参观,使其对实践知识产生感性认知,开阔学生的眼界。观摩学习可使学生产生心理触动,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与意志力,这种方式简易可行,企业也乐于接受。如扬州环境资源学院园艺系与扬州里下河农科院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安排园艺、园林专业学生前往扬州蜀岗西峰生态公园参观,并请技术人员讲解植物种类、习性等;江海学院工商管理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完《管理学原理》后,到扬州柴油机厂观摩企业“5S管理”与质量控制流程,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企业实施相关管理方法的具体操作要求和目的,都属于这种方式。其不足之处是该形式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无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实习劳动式即去合作单位实习基地劳动,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扬州环境资源学院园艺系依托江都花卉之乡的独特条件,与江都曹王、永安、雅典娜花卉生产基地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组织园艺毕业班的学生到生产基地进行3~4个月的实习。实习中,学生向农技员学到许多实用技术,同时运用所学的知识为实习基地解决了生产中的一些其他问题。实习劳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其不足之处是部分专业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无法推广该方式,另外,组织学生劳动在管理上也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
仿真模拟式即在实训室或实验室里模拟业务发生的真实过程,让学生进行较系统与较全面的业务处理仿真演练。扬州环境资源学院经贸系、江海学院工商管理系均与用友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用友公司提供财务软件,并选派工程师就会计业务、账务处理对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培训。仿真模拟训练可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贴近实际经济业务,与先进的工艺流程接轨。其不足之处是在模拟状态下完成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缺乏实际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复杂性与综合性体验,对特殊业务的处理很难规范有效。
顶岗工作式即由企业根据合约要求提供工作岗位,让学生参与具体实际工作,劳动报酬另议。顶岗实践时间一般为1~3个月,经企业鉴定,合格的学生可在毕业后签约留用。江海学院工商管理系每年安排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到大润发超市顶岗实习,按企业要求,学生被分配到超市客服部、安管部、信息系统部等,与超市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正常上下班,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看到和学到许多连锁经营的技能,得到不少新的启发,为以后在商业部门就业积累了经验。其不足之处是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容易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发生冲突,引发一些问题。
项目生产式即从合作单位的承接项目中分出一部分,围绕分出的项目进行生产与教学。扬州环境资源学院园艺系凭借自己的传统优势,承接了扬州邗江柏泰集团厂区规划面积10000m2的绿化工作,维扬区、双桥社区姚庄小区2000㎡的绿化工作以及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的绿化工作,041园林绿化专业的学生全程参与了绿地规划、管理与施工。在实践中,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遇到疑难问题能得到工程技术人员与教师的及时指点,动手能力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其不足之处是表现积极的学生得到了强化锻炼,而缺乏主动性的学生则浮在表面,没有很好地掌握实践知识。
订单培养式是产学结合的主流模式,是企业与学院较深层次合作的一种方式。江海学院与苏州世纪晨光科技网络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合作协议,企业提出用人需求、岗位规格、培训方式与人才培养目标,学院根据企业要求,为参加“订单式”培养的学生单独开设《电话营销》、《营销策划》、《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实务课程。4个月后,企业对学生进行考核与面试,聘请符合要求的学生加盟企业。该方式缩短了学生上岗时间,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受到企业与学校的共同青睐。其不足之处是在企业不具备一定规模的情况下,“订单式”培养会增加学院的教学成本;部分企业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会利用学院的急切心理获取廉价劳动力;企业支持力度的不平衡会导致合作出现不稳定因素。
引导创业式即利用现有的专业资源,由学院提供信息、技术、产品、咨询、经营、管理、研发、核算、市场开发等方面的支持,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扬州环境资源学院园艺系利用自身优势,鼓励学生在扬州花卉市场设置摊位,自主创业。通过实践,学生对客户需求、艺术插花、花卉品种组织、经营管理、市场开发、经济核算等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为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不足之处是进入市场真枪实刀地干,需要一定量的启动资金,需要进行市场调研,需要有具体经营场所,教师付出的时间多、精力多,风险性也很大。
自办实体式即依靠技术优势,吸纳社会资金,创办与专业相联系的经济实体与服务机构,达到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目的。扬州职业大学成立了神州旅行社,由系部教师与员工投入资金,完全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学生在旅行社真实地从事导游、经营核算、人事管理等活动,参与到企业经营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中,认识得到了提高。其不足之处是受师生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影响较大,需要承担市场风险,需要师生具有较强的经营与管理能力,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付出。
技术服务式即面向市场,服务社会,走“科研+生产实践”的道路。扬州环境资源学院园艺系承担了省林业厅农业三项工程“丘陵岗地造林模式的研究和推广”,扬州市计划委员会“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扬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建设”、“稻田常用农药对天敌的控制影响”等课题。在课题研究中,园艺系集中科研力量解决技术问题,服务“三农”,教师和学生深入基层,为仪征地区农民讲授专业知识、培训乡村技术员,为种植大户提供无公害蔬菜、特种蔬菜栽培、食用菌栽培知识的讲座与咨询,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通过向农民传授绿色食品概念与栽培技术,使农民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与农民接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也获得了实践教学的第一手材料。其不足之处是技术与生产结合需要较长的磨合期,获得企业与农民的信任也需要时间。
技能鉴定式即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将职业资格标准与技能融入教学大纲和教学中,强调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实训融为一体,通过考核检验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特定技能、专门知识与工作经验,技能考核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执业竞争力。扬州环境资源学院成立了扬子津技能鉴定站,园艺系组织01级、03级毕业班82名学生在2005年5月参加了扬州市技能考核鉴定,有45名学生通过了中级园艺工考核,有31名学生通过了插花员考核。信息产业部在江海学院成立了IT信息技能鉴定站,江海学院“会电”专业学生先后参加了珠算普通5级等级考试、会计人员从业上岗证、用友软件应用证书等考核,031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了营销员资格证书、物流员资格证书、人力资源师证书培训考核。其不足之处是,学生对此认识不足,且考证费用较高,过多的证书使学生无所适从。
产学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扬州环境资源学院、江海学院与其他高职院校产学结合的实践,在总体上仍处于低水平、浅层次的初级阶段,与深层次的高级阶段还有一定的距离,归纳起来有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1.对产学结合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客观性、必要性已有充分的认识,但合作的稳定性与长期性缺乏保障,企业的全面介入不够,合作配合上还有许多可改进的地方。
2.产学结合实践存在着不平衡性,工科类的机电一体化、建筑装饰等专业合作面广、合作点深,文科类不同专业则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有的已开展合作,但处在起始阶段,有的还没有实质性的落实。
3.企业与学院系部及教研室之间存在着信息沟通的不对称性,没有形成长远的产学结合有效机制,无法从根本上保障教学效果。
4.在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学院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的多,而主动寻求与学院合作的企业很少,多数企业给予学院的资助只停留在项目支持、提供实习基地等方面,合作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
5.校内、校外实验实训基地不足,从数量到质量上都无法充分满足批量学生实验实习的要求,有些系部的实践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影响到学生的技能培养与就业。
6.“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在专业教师中的比例达不到高职教育的要求。
7.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的引导职能与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对产学结合或校企合作还没有给予全力支持,介入的范围有限,形成“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
8.产学结合的监控与保障机制不完善,多数系部与企业签订了协议,而对执行过程和结果没有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和保障体系,导致合作的深度与广度都达不到要求。另外,基地的使用频率较低,每学年只有一两次,基地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进一步推动产学结合的建议
强化产学结合理念产学结合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对产学结合应常抓不懈,将其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从专业设置、人才定位、教学目标制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编排、教学内容修改、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监控体系与评价体系建立等,都应体现出服务于地方经济与企业的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强化产学结合的理念与功能,将产学结合在各个系部全面推广。
加强深度合作,实现“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是招生、实习、就业的“直通车”,潜力很大,也可实现教育教学与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形成专业对口,岗位对接,学生、学校、企业“三赢”的局面。为此,要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战略。“走出去”即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沟通,实现深度合作,“招企引学”,将“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内涵予以延伸。“请进来”即将企业引到学院,通过建立多处固定的、范围广的、正式挂牌的实习单位,多元化开展校企合作,使企业真正成为学校教学与学生就业的“近水楼台”。
认真调研市场,优化专业设置对环保监测、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等专业而言,就业“出口”大都属于“零售”型,很难形成“批发”型的态势,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应对各系部开设的专业实行产学结合的一票否决制,对没有明确的产学结合对象与系统的产学结合方案的专业,应采取逐步收缩的策略,学院的优惠政策应向那些有很好的产学结合背景的专业倾斜。
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应符合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行多模式结合的培养方式。如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学生学完《基础会计》课程后,可下单位观摩学习,学完《中级财务会计》后,可进行仿真模拟,学完《财务管理》后,可下单位生产实习,对获得会计上岗证书的学生可安排顶岗工作。完整的实训环节可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可聘请有影响的专家学者(院士、博士等)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也可聘请企业专家任教,避免教学中“纸上谈兵”的情况。对中青年教师每年应安排足够的专业实践工作时数,以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应落实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的“双师型”教学模式,前瞻性地解决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改革学生成绩评定与考核的办法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改革单纯采取理论闭卷考核的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选择考核手段,在“理论平台+专业实践模块”的框架下,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合格教学制度。考核应多采用案例、操作、开卷等突出学生技能的方式,应侧重实践教学,平时成绩与理论考核成绩可占40%,实践能力考核应占60%。要规定毕业生必须获得两个或两个以上技能鉴定证书方可毕业。
优化教学实践内容,主动适应社会生产需要根据各专业技术领域与职业岗位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就业形势,应为每个专业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技能包”。如护理专业学生的“技能包”除规定的计算机、英语、护理专业技能外,还应增加一些自选技能,如临床常规检验、药品营销、美容、公关礼仪等。学校要为学生“技能包”的设置与完成提供师资、设备、时间、地点等方面的保证,将“双证”教学与“一专多能”落到实处。
充分发挥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应安排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学院各系部专业设置、专业建设、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手段、师资建设、实训与实践等环节的活动,使其起到产学结合的纽带作用。要让专家评教、评学、评管理、评质量,让专家指导青年教师,提高其教学质量。
低廉的学费保障了全民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权利
澳大利亚公立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经费,政府投入占97%(其中联邦政府投入1/3,州政府投入2/3),自筹经费占3%。澳大利亚政府通过立法,规定企业必须拿出占工资总额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培训。企业首先提出员工培训的需求和目标,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等培训机构派人与企业的专职培训教师共同研讨、制定培训项目数,包括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材选取、考核与评估、时间、场地、费用等,经公司认可后,由职业培训学院照此实施。因此,澳洲本国学生的学费很低廉,如堪培拉职业技术学院的园艺类课程,学费大约2澳元/小时,34周/年,2小时/周,150澳元/课程,一年修4门课,一周8学时,学费600澳元左右,占当地居民年收入的一小部分,一般家庭都能负担。澳洲各职业技术学院都有多家赞助单位,如堪培拉职业技术学院的主要赞助单位就有:堪培拉工业和商业会所、堪培拉政府工商业发展部、澳洲国家博物馆、澳洲国家资本当局等。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培养学生能力标准设计方面的渗透
(一)在职业教育各环节中的渗透
在澳洲国家资格认可标准中,在每个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中,都把“公共职业素质能力”定为“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包括7个方面:①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组织能力;②思想和信息的交流沟通能力;③计划并管理个人行为活动的能力;④团队合作能力;⑤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⑥数学应用能力;⑦实践动手能力。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特别强调所有的职业教育培训包中,都必须把7个核心能力有效地融合进去,明确7个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学校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培训包开发者、培训项目设计者、教师和学员,都必需把核心素质要求始终贯穿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以保证培养出来的劳动者能在工作中充分、有效地发挥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效率,也为将来的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打下基础。
(二)专业设置和专业能力标准与行业的发展紧密联系
澳大利亚教育体系中,行业协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是澳大利亚职业培训最高的管理机构,下面设有11个由各行业专家组成的专门的行业委员会,行业委员会的成员都是各个行业领域的专家,其任务就是确保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课程及其能力标准(国家资格认可标准———培训包),确实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行业委员会与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持着长期的合作,每年公布一次该行业的劳动力市场情况调查及预测报告,指导该行业职业技术培训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的调整,以确保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确实是符合市场的需要,符合行业的需求。如澳洲农业食品委员会2010年度的行业报告中指出:根据有关研究预测,到2014年前,食品加工业的劳动力需求每年增幅为5.1%,而农业生产和渔业养殖增幅为1.9%。职业教育与行业专业委员会和企业的合作,促使专业设置和技能标准制定时能做到以市场为导向,随市场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这为劳动者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动力和资源,保持了职业教育系统自身的持续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三)环境保护能力成为专业培训包中的任职资格能力标准之一
澳洲农业培训委员会遵循被广大行业认可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把这种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操作过程中。因此,在澳洲国家职业资格认可标准———培训包的职业能力标准中,包括了“环境影响报告”,要求学员具备环境保护的意识、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能够预见工作场所和生产活动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分析导致环境问题的原因,并利用环保知识和技能,制定或执行相应的环保措施;采用环保生产方式,尽量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如园艺类专业,环境保护能力主要体现在节水灌溉、雨水收集、中水利用、化学物质正确的应用、土壤适当耕作、包装材料的收集处理等方面。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是职业能力考核的内容之一,初级阶段的学员要求能识别、报告工作场所的环境问题,执行环境保护行动;高级阶段的学员还要求能因地制宜分析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澳洲把环保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全民的职业技术教育中,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最直接的渗透。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教学实施和考核评价体系方面的渗透
根据有关专家对目前职业教育与培训方法的分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最为接近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这需要教育组织者和教师都要懂得如何将可持续发展教育整合到日常的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工作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体现在“赋权”,即给学员选择和决策的空间。如对学习专业的选择、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时间的选择等,学生自由选报学习专业、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学分制考核都是“赋权”的体现,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判断、独立思考能力,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澳洲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组织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这种“赋权”就体现得更为深入。
(一)学制方式多种多样
学制有全日制、工学结合的学徒制、业余学习班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时间,以修满学分为准。全日制主要针对应届高职毕业生和国际学生的专职学习,但考核仍然是学分制。学徒制是学院与企业联合办学。如堪培拉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专业的学徒制学生,每周有4天在单位工作,工作过程配有专人指导,只到校学习一天。这些学徒制的学生基本都是在职高学习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对园艺工作的爱好,并在实习时被企业主选中,从而选择了这种学习方式。大部分学徒制学生的学费都是雇主资助的。业余学习班的学员主要是在职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员,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下班后或晚上,但周末不安排,学生修够学分就可取得相应的资格或学历证书。
(二)教学方式体现因材施教
澳州的职业技术教育以“能力本位”为原则,教学中没有固定的课本,老师根据学员的专业背景和学习要求,针对课程目标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教学材料,一般都是以实用为主,通常教师会推荐辅助教学材料,但不强制,或在课堂上分发授课章节的学习材料。因为学院提供的专业众多,且都是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课程,加上澳洲严格的就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实施,使职业教育与培训具有广泛的生源。澳洲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就有来自80多个国家的1200多名海外学生。如笔者参观的一个园艺专业的苗木繁殖课程,一个班15个学员中,有30多岁的家庭妇女、40多岁的公务员、50多岁的苗圃经营者、60多岁的退休教师等,学员每周上课2小时。学员在课堂上与教师配合很默契,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实训课上,学员认真地按要求操作,一点都不马虎,教师也喜欢教这样的学员。而另一个学徒制班的学生,都是澳洲本国的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大专层次,一周到校学习一天,其他时间在公司工作,公司指定师傅。当问到他们为何选择职校而不去大学学习时,有的说自己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边学习,边挣钱(学员每天可收入100澳元),毕业后,可选择就业或继续学习。
(三)教学中强调实践教学和学生的参与式学习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这首先得益于实训条件的保障。尽管堪培拉职业技术学院的外观简单而朴实,但走进教室、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就会明显感受到澳洲人务实的精神。实训基地的材料、工具、设备一应俱全,井然有序,甚至是培养花木所用的土壤、农家肥、沙子等都设计了专门的堆放地点,专门的沙池供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练习地下供排水网管的布设技术,还有供30个学生同时练习木工技术的木工室。花艺室常见的插花模型、剪刀、彩带等工具一应俱全,很多教室就设在实训基地内,理论讲解与实训紧密结合。其次,教师大多数都具有行业工作的经历,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懂得教学。教学过程通常采用“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有效地组织教学,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公共职业技能。
园艺专业学生培育出来的苗木,都挂上标签,标签上印有植物名称、花或果实的图片、栽培和管理技术的要点等内容。苗木除学生利用实习时间进行管理外,学校也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日常土、肥、水、病虫害的管理,苗木将来都销售到市场上,回收的资金用于试验实习材料的再投入。这不仅保证了实践学习的连续性,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四)考核评价体系体现“能力本位”的评价理念
澳洲职业技术教育中明确了“能力本位”的考核评价理念,即承认学生所具有的能力,而不是所学过的课程。澳洲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培训包所规定的专业能力标准,是对学员进行成绩考核的标准,将被检测的能力将与该能力标准进行比较鉴定。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除了通常采用的观察、口试、现场操作、第三者评价、自评、面谈等方法来评价学员的在校学习成绩外,学员以前从生活和工作经历中所获得的与所申请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都可以作为能力的证明。学员可用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工作经历证明、专家评价、工作报告、奖状、视听材料、照片、所承担项目的说明等,来证明自己具有与所申报资格相匹配的能力。评价指南中明确规定,培训和评估机构有责任指导和帮助学员收集相关的证明材料。对语言表达有障碍、文化背景不同的学员,在不违背其所学专业要求的前提下,考核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能力,而不是书面和语言表达能力。学员若对评价结果不服,可进行申诉。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理念,不仅关注评价结果,更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体现了对人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尊重,把职业技术教育“能力本位”的目标落到了实处。
澳洲职业技术教育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
澳洲比较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的结果,其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教育体系和培养目标的设置体现了职业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其教育体系中设置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各层次的培养目标很明确,而且之间连接很畅通;学院与行业专业委员会的结合,保证了专业设置和技能标准的制定,做到了以市场为导向且不断更新,保持了教育自身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为受教育者提供了终身学习的目标。
(二)政府保障下的低廉学费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
政府支持下的低廉学习费用,保障了大众接受职业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和能力的权利,在适应社会和工作要求的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三)务实的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融入了教育的整体性理念
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强化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及其务实的教学方法和实训条件,促进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和实施过程中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承认家庭、社会、非学校教育的成效,体现了对教育整体性的认识,提高了教育的成效。
(一)学校、酒店和学生三方的利益诉求
校企合作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适应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对酒店管理专业而言,校企合作对于学校、酒店和学生三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对于学校来讲,校企合作能让学校与企业行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需求紧密对接,使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方向性更强;能利用酒店真实的服务环境和设施设备等条件,弥补实训资金和场地的短缺;能将专业教师输送到酒店行业中去顶岗锻炼,获取行业新资讯、新科技和新的管理经验,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素质团队。对于酒店来讲,招收学校实习生能提高员工队伍的学历层次,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及管理成本,较有效地提高整体服务水平;能储备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作为强大的后备力量;能让酒店利用学校培训和科研的力量实现优势互补,获得良好声誉,改善公共关系;有些地方的酒店还能享受到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能使其有效地学习到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学生通过在酒店中的顶岗实习,能获取对职业环境最直观的感受,最有效地获取服务技能和管理知识,形成对职业选择和规划的初步判断,为就业奠定基础。特别是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校企合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学校到岗位的对接。
(二)优化校企合作模式,提高校企合作三方满意度的迫切性
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在许多地方已践行数年,学界也有很多声音关注到校企合作的各个方面:邵卫[1]、傅玉敏[2]、王鹏晓[3]等人论述了校企合作的意义、可行性以及合作模式的构建;张健庆[5]、娄冰娜[6]、张敏娜[7]、哈卫东[8]、张鑫[9]、谢红霞[10]等对顶岗实习中的教学设计、安全问题、学生心理变化及行为引导等做出了思考和阐述。但目前还是存在一些让人苦恼的现象,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优化校企合作的模式,提高学校、酒店和学生三个利益方的满意度。第一,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旅游人才需求量大,但很多旅游酒店专业的毕业生不愿从事该行业,就业对口率低。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已经在酒店实习及就业的,也很多跳槽至另外的职业领域,人才流失率高。究其原因,一是专业学生学习社会化程度不够,二是酒店的薪资水平、管理方式及职业发展前景等对实习生的吸引力不足。而这两个问题其实都可能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化和优化寻求较好的解决方案。第二,由于政府支持性政策与资金缺乏,企业自身的资本趋利性,以及学校办学能力及资金限制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目前职业院校和酒店的合作多为松散型、简单化、形式化的合作,实质性的多元化的合作不多。所以有必要继续探讨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其可持续发展之路,让合作三方获得最优的效益,让毕业生能与行业紧密对接,最终提高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有效性。
二、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酒店和学校的目标不一致
酒店的目标是经营和盈利,学校的目标是育才。酒店在校企合作中更重视用人,降低劳动成本,而不太愿意花心思育人,所以诸如学生要求在各个部门轮岗实习、不希望经常加班、希望有更全方位的培训等要求很难得到酒店方的同意,即便同意也很难落实。
(二)校企合作机制不够健全
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保证校企合作有效运行,校企双方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和体系,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反馈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双方还需在协商的基础上完成一套关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合作、工学交替等方面细化的合作手册;最好还有一个权威的负责指导监督的利益协调中介机构。但就目前而言,这个体系的构建仍处于初级阶段。
(三)缺乏切实可行的政策驱动和法规保障
虽然《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定》等有关校企合作的政策规定相继出台,但由于相关条款都较为抽象和概括,缺乏具体有效的实施细则,使得很多校企合作只流于形式。另外,政府极少出台相关的奖罚措施,对参与的酒店等企业难以提供有效的优惠便利保障,企业方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不强。
(四)实习中的培训无法很好地贯彻始终
学生在酒店实习时候的培训不可或缺。比起在校的理论学习,实习中的培训有真实的操作环境,又能与经验丰富的师傅交流,同时实习生有真切的工作感受,有提升某方面技能的意识,所以,在各个阶段给予必要的培训、适时的辅导和师生的交流座谈,将有助于实习的顺利完成,更有利于提高实习生的综合素质。但据调查了解,许多酒店仅重视入职培训和部门操作技能培训等,诸如地方文化与语言、英语口语、人际关系、管理与经营、心理疏导等学生重视的内容却被酒店忽视。
(五)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目前我国旅游酒店专业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形成。学校的老师因为较少从事旅游酒店的实战锻炼而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企业的兼职教育队伍虽有一定的实践指导能力,但却也存在时间短、轻理论、轻教研等问题。教师下企业顶岗本是一条较为有效的途经,但也因为酒店将行业消息和内部信息视为行业机密,不太愿意让教师充分参与执行和管理,使得很多教师顶岗流于形式。除此之外,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还存在实训基地设施设备落后、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实习食宿条件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需要我们借鉴国内外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重新从合作理念着手,探讨如何构建和优化职责明确、机制完善以及合作方满意度高的的合作模式。
三、国内外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成功模式的启发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举世瞩目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之一便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第一,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确切保证,同时在培训中强调“关键能力”。第二,双元制是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为评价要求,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第三,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当中,对“关键能力”的强调,系统的企业培训与学校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以及以行业岗位要求为人才培养的标准,对我国高职教育及校企合作最具指导意义。
(二)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模式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则是旅游酒店教育界中的佼佼者。据统计,当前全球16家大型酒店集团中,就有9家酒店集团的总裁或董事长是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毕业生。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在这一领域的实力及影响可见一斑。瑞士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相当重视和支持,不仅派官员参加学校董事会,而且给予30%左右的经费补助。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学特色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就是饭店、前厅、餐厅、客房、酒吧等都是教室。教师在教学上十分注重书本知识的教授与实际操作的指导相结合。另外,学院在课程设置、师资选择、教材编写和学生管理上四个方面都严格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这一原则。该模式给我们另一个重要的启发就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师均经过严格的选拔,绝大多数有在酒店长期工作的经历,有丰富的职业经验,不少人甚至担任过总经理等高级职务。为了使教师队伍始终处于高水平状态,学院实行高工资制,并且鼓励教师一专多能,允许教师在企业中担当一定的职务,甚至主动向企业推荐他们担任兼职顾问,从而保证了教师不脱离行业经营管理实践,保证了“洛桑模式”的生命力。
(三)国内一些成功模式
在中国,香港中文大学与凯悦集团合作,在2011年打造了造价达15亿元的中大教学酒店及教学楼,包括20多层的五星级凯悦酒店,和另一幢15层高的教学楼,附设有学生营运餐厅、示范厨房、食品实验室、品酒实验室,以及凯悦酒店培训中心。凯悦酒店还定期派高层管理人员到中心与中大生上课,使学生掌握业界现况。这种合作模式很好地实现了在运营中教学,在教学中运营,使学生能置身于真实的岗位,紧靠行业,在一线中运用理论、掌握技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2004年6月,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正式签署了长期咨询服务协议,洛桑学院为二外提供建设规划、校园设计、组织架构、教学计划、教材选定、教案写作、培训检查、管理团队培训、教师资格认证及学术检查和督导等全方位咨询服务。2008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设立。该学院引进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学模式,学院管理团队和专业师资均由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进行专门培训;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采用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课程体系,两校互认学分;同时中瑞酒店管理学院的学生将共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在全球的80家酒店在教学实习方面的业界资源。这样的学校与学校合作,学校与酒店合作的机制和模式很值得借鉴和参考。另外,锦江集团也拥有自己的学校,与上海旅专等院校也有深度合作,这些都成为学界业内津津乐道的较为成功的案例。而这些典范无不例外地都承载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都体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目标一致并实现多赢”的合作宗旨,都强调了“学习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化
基于上述成功模式的启发,同时通过深入的走访调研,笔者认为探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优化,应引入“可持续发展”、“满足利益方满意度”及“确保学生主体地位”这三个关键的理念,同时不断实践和摸索由理念指引和贯穿始终的合作模式,才能使校企合作由浅及深推进,并最终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多赢的目标。
(一)构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
1.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八十年代在环境保护领域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其内涵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人类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的道德水准。我们不妨将这概念引入校企合作,为了实现合作多赢,实现不断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最终目标,校企双方都要有一致的目标,有使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姿态,在每一届的合作项目中,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合理薪酬、实习培训、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压力疏导等方方面面上,都要有意识得去构建和谐的、有利于发展且良性循环的方式,都要明确各方的职责和义务并用道德始终约束去践行,不只顾自己,不只图眼前利益。理念是前行的灯塔,有了这样的意识做指导,无论是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还是其他合作项目,相信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方面,学生能切实感受到学到东西,在该酒店里实习和就业能实现职业理想,并自然而然能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以正面影响和启迪,创造口碑效应;另一方面,酒店能意识到学校输送的学生服从安排管理、技能提升快,是良好的人力资源储备,从而愿意源源不断地跟学校要人才。再者,这样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还有助于推动校企合作往专业建设、科研开发等纵深层面发展,学校能向校企合作要效益,打造人才质量高、就业率高和社会声誉好的名牌专业。
2.进一步明确学校、酒店、学生三方职责
学校方在校企合作中的主要义务是:理清办学思路,设置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习动员和教育;实习督导及相关课程培训;维护学生利益等;实习期心理辅导等。特别强调的是,在学生去酒店实习的时候学校要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酒店方在合作中需承担起:设定合理的薪酬;岗前培训及在岗培训;关注实习生的职业规划;建立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健全沟通机制;激励与压力疏导,及时反馈实习生的情况。作为主体的学生应该:认真完成培训及岗位业务;不断地提升服务及管理管理技能,提高理论素养;完成职业生涯的设计与规划等。如图1所示。
3.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多方联动校企合作机制
要确保合作亲密无间、取得高效益,实现多个利益方满意和多赢的目标,应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保障机制以及约束机制。动力是行动的源泉,而意识到“需要”,则是动力的核心。要让学校意识到校企合作确实能提高办学质量,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毕业生;让企业意识到合作能储备人才,缓解用工需求,并使企业向学习型企业转型,提高竞争力;让学生意识到通过顶岗能真实地体验工作,能更好的掌握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三方的合作积极性就大大提高,使“需要”变为行动。能深化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激发内在驱动力,是合作机制构建的开端,而激励机制则是合作可持续发展的“燃料”。激励机制的构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如学校及酒店对优秀实习生及突出表现的部门及个人的表彰,政府部门对学校及企业的奖励及优惠政策,行业组织对校企合作的主导和管理,社会舆论及新闻媒体的积极关注和宣传等。运行机制关注的是合作运行的微观层面,无论是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还是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基本都包括合作可行性调研、合作意向的达成、合作协议的签订、合作细则的拟定,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协商、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在校学习与在店实习的时间安排等,同时还包括实习生的动员、实习生的日常管理与培训、实习生薪酬管理、指导教师的巡查、学生意见的反馈管理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校企双方高度重视和参与,因为每个细节都可决定合作的成败。评价机制讲究公平、公正,特别对于实习生表现的考核,要与实习评价、优秀实习生选评及就业推荐挂钩,还可考虑引入住店客人对实习生满意度的评价作为参考指标之一,不断改革和完善考核考评制度,以评促学,确保学生能实习期间能学有所获而非浪费光阴。保障机制和约束机制无疑用的是法律法规及行政手段,可考虑由国家或者行业组织制定校企合作的框架及实施细则,明确权利与义务,奖惩分明;同时可考虑确立行业组织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地位,由权威的第三方牵头校企合作,并进行管理、监督、协调及约束,确保合作的长效有序运行。
(二)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各方满意度
1.引入“利益方满意度”理念
“满意度”这个概念强调的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感受与自己的期望所进行的一种对比。在企业管理中,满意度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办学,本质上也是一种服务,“校企合作”的管理也应引入“利益方满意度”的理念。而合作目标的统一,是第一要务。只有学生感觉通过合作能学有所获,感觉在酒店里实习工作有归属感、使命感和成就感;只有学校感觉教有所成,培养的学生能在酒店里蜕变为成熟的社会人、技能手;只有企业感觉用工能为其创效益,能为酒店的发展旅途添砖加瓦,这个时候,三方才能为其目标的实现而感知满足,合作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2.确保学生在实习中的主体地位
“校企合作”的落脚点就是教育,其本质特征应该是通过整合各种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要素资源,实现相关主体的立体深度合作。合作教育的效果应该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而合作中处于主体地位的也应是学生。笔者通过访谈的形式对在酒店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了解,他们最关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实习是继续学习还是充当廉价劳动力?实习对就业有没有帮助?能不能得到有意义有效果的培训?学校和酒店如何保障实习生的权利和利益?酒店会否关心实习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等?只有当校方和酒店方都能重视学生的这些困惑和顾虑,考虑学生的利益和满意度,才能实习校企合作的持久发展,才能真正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3.提高校企合作各方满意度的几点建议
湖北省贫困现状
湖北省的贫困特点一是群体贫困突出。1、贫困人口多、规模大。依据新的扶贫标准,2012年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为819.61万人,占全省乡村人口的20.2%。2、贫困程度深。主要表现为收入和消费水平低、财产贫困。根据对大悟县、保康县百户调查,2008年百户贫困户家庭总收入为429599元,人均1263元,扣除生产成本,人均纯收入908元。由于贫困户收入水平低,没有财产积累,连基本的住房等条件都不完全具备。如恩施州农村C级和D级危房户分别占农村总户数的11.4%和5%。3、贫困分布广。全省89.5%的贫困人口集中在边远高寒的深山区、干旱缺水的石山区、资源匮乏的水库移民区和血吸虫等地方病高发区等特殊地区。同时,贫困人口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趋势,全省819.61万贫困人口分布在17个市州的29个重点县、58个插花贫困县。
二是区域贫困凸显。1、经济发展水平低。2012年,全省29个重点县生产总值为2125.44亿元,财政收入为140.93亿元,仅占全省的9.56、7.73%、5.19%;农民人均纯收入4883元,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62.19%。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截至2011年底,全省有4839个撤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有1300万农村居民存在饮水不安全的问题,40%的大型灌区、50―60%的中小型灌区和50%的小型农田水利社会不配套、老化失修,大型排灌站设备完好率不足60%。3、公共服务、社会事业落后。如恩施州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布局不合理,小学服务半径超过4公里的学校占一半以上,初中服务半径一般在50公里左右;卫生服务能力较弱,每千人执业医师1.14,比全省低0.41,有358个行政村没有卫生室。
三是发展差距大。1、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全省29个重点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份额,由2005年的10.6%下降到2012年的9.5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省的差距,分别由6382元扩大到16299元、由1323元扩大到2968元。2、城乡发展差距扩大。2001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92:1,差距4507.44元;2012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5:1,差距达12987元。从农村内部情况看,2002年最高家庭的收入是最低家庭收入的6.9倍,到2012年扩大到7.5倍。
同时,湖北的贫困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趋势。一是贫困类型多样化。1、收入贫困。据对大悟县被调查的50户贫困户测算,恩格尔系数最低的为70%,最高的达到90%。2、消费贫困。对于教育、医疗等刚性消费支出,贫困户不得不举债支出、“透支”消费,陷入“贫困沼泽地”。贫困户消费结构不合理,不仅仅反映在教育、医疗、建房等举债消费上,还反映在极少数贫困户打牌、酗酒等陋习上。3、能力贫困。全省常住人口57237740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67.07%。农民受教育的程度不高,直接引起能力贫困。4、精神贫困。贫困人口落后的心态和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形成一种顽固的文化习俗、意识形态,陷入精神贫困。其具有内在根生性,极易生成“物质经济贫困-文化精神贫困-物质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圈。
二是贫困成因复杂化。1、因环境致贫。区域增长与群体减贫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湖北省的贫困地区大多处于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育程度低的地区,恶劣的环境导致贫困。2、因教致贫。目前一个高中生一年的学杂费、生活费等最少要3000元,贫困家庭要供孩子读高中只能举债,上大学更是负债累累。3、因病致贫。尽管贫困户参加了新农合,但由于标准低,遇上大病无力负担,往往一人得大病,全家致贫。4、因灾致贫。全省每年因灾害约造成近2000万人受灾,常年需政府救济的有200万人以上,返贫人口50万人左右。5、因市场致贫。由于贫困地区农户发展现代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科技水平偏低、信息不畅以及市场波动等多种因素,每年有大量农户因市场因素致贫。
贫困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
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反映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表明,贫困和贫富差距过大,是造成社会动荡和“富人不安心、穷人没希望、中产阶级不努力”紧张人际关系和自然关系失衡的重要根源。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穷人的经济学》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的消费者中穷人太多、富人太富,迟早要出问题。”以“分配不公、两极分化、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为主要特点的“拉美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第一,贫富差距的长期存在,会造成社会失衡,影响公平正义社会的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需要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一个发展机遇均等、资源分配相近、社会保障相同、话语权一致的生存环境。由于现行体制影响,富人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具有更多的利益诉求、意见表达渠道,拥有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优势,财富积累能力更强;穷人则会出现缺乏发展机遇、发展权力,缺少良好的教育、先进的医疗、就业平台、住房和养老保障体系等,导致生存尊严湮灭,话语权缺失,贫困代际传递。因此,贫困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贫富差距扩大趋势会愈演愈烈,出现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怪圈,最终导致社会公平正义的局面打破。
第二,贫富差距的长期存在,会形成新的社会阶层,影响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贫富差距过大已形成两极化的社会阶层,上端是拥有大量财富的强势群体,下端是人口庞大的弱势群体。这种阶层分布是最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哑铃”形。处于“哑铃”两极的群体安全感都很差。前者的不安全感来自权力认同危机和急速膨胀的财产;后者的不安全感则来自教育、医疗等最基本的生存威胁和紧张的劳资关系,出现自卑、失落心态和伦理困惑,容易产生攻击性。据全国总工会统计,2012年1至8月,全国共发生规模在100人以上的工资纠纷的集体停工事件120多起,规模在30人以上的270多起。《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中国在就业、劳动关系、收入分配等方面,仍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近年来,每年因这些社会矛盾而发生的刑事案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这充分表明,中国已经形成了新的贫富两极,两极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许多时候一触即发,对民主法制建设带来严重的威胁。
第三,贫富差距的长期存在,会加剧仇富心理,影响诚信友爱社会风气的形成。从人性的特点看,产生仇富的深层原因是个人对财富所具有的强烈占有欲。贫富差距扩大容易使贫困人口产生强烈的“社会剥夺感”和仇富心理。如果贫困人口不能获得公平的发展权利和机会,就会让社会其他阶层陷入对贫困的恐慌,导致人们参与竞争的方式就会更加激烈,使得人与人之间不能和睦相处。这也反映出当今经济活动中出现恶性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使富人对穷人缺乏信任,穷人则加剧仇恨富人。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处于社会下层的农民和城市下岗职工集体上访、示威、骚乱,常有发生的自焚、投毒、爆炸、纵火以及民营企业家被伤害等事件,也说明中国因为贫富差距扩大对社会和谐稳定形成了较大影响,对诚信友爱的社会风气构建形成严重影响。
第四,贫富差距扩大,会挫伤贫困群体的积极性,影响充满活力社会的建立。由于收入严重的集中化,从物质和心理上阻碍着贫困群体对社会发展参与的热情,形成了自卑心理,损害了他们工作的意愿和能力,对国家经济建设的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减弱,助长无责任化,使国家凝聚力下降。在他们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时,会将自身不满转化为对政府的不满,对党和国家丧失信任。长此以往,将导致社会发展失去活力。
第五,贫富差距的长期存在,会造成社会失衡,影响安定和谐社会的构建。收入差距引发人们心理上的失衡,心理失衡引发社会行为失范。贫穷也是暴力犯罪产生的土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但经济指标、基尼系数则与罪案率互相对应,社会矛盾和犯罪率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攀升。2009年,全国刑事立案数5579915件,是1978年的10.4倍,比2008年增长14%,其中以获取财产为中心的犯罪上升最快。胡联合研究组《贫富差距对违法犯罪活动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文中,分别就治安、盗窃及侵财案件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率与基尼系数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它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3、0.93、0.81。因此,违法犯罪活动与基尼系数有密切的关系。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路径分析
当前,湖北省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城乡、区域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大,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缓解农村贫困,增加贫困人口收入,逐步缩小发展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的扶贫开发不仅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民生工作,更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因此,要把扶贫开发作为缩小发展差距的重大举措,作为改善民生的德政工程,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确定直面贫困人口的减贫战略。
第一,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素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的程度,减少贫困代际传递。大力开展“雨露计划”培训,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和科学种田水平。积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逐步完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减少因贫致病、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扶持贫困地区农村兴建文化体育综合站、农家书屋。坚持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控制贫困地区人口过快增长。
第二,扶持贫困人口发展基本当家产业。帮助贫困农户发展增收效果显著的产业项目,积极支持他们发展畜牧养殖等短期增收产业和林果特等长效致富产业。加快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产业化扶贫,多途径增加贫困人口收入。通过3―5年的扶持,使贫困农户力争达到人均1亩高效经济林园,或户均有一项稳定增收项目。
第三,改善贫困人口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对贫困人口居住集中的乡村,以整村推进、片区开发为载体,实施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综合配套开发,促进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加快实施小流域、小片区的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巩固提高通村公路成果,将水泥路(油路)延伸到村组、自然湾。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切实解决贫困农户安全饮水问题。加快农村电网进村入户改造升级,实施广播、电视、通信“户户通”工程。加大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扶持贫困农户“一建三改”,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第四,维护贫困人口基本尊严。增强贫困人口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尊重贫困人口在社区发展、村民自治、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农村扶贫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机制,充分考虑贫困人口的需求。凡是到户的产业开发、小额信贷、农村公共服务等,必须为贫困人口提供共建共享、公平发展机会,使其克服自卑心理,在自强自立、发奋图强中体现个人尊严。
(二)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促进减贫战略实施。
第一,扎实推进专项扶贫。坚持产业第一、能力至上的原则,瞄准贫困村,锁定贫困户,认真实施专项扶贫,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整体脱贫。1、整村推进。全省每年启动重点县3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实施特色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改善、素质能力提高等项目,实现贫困村全面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2、产业发展。继续采取扶贫贴息方式,重点扶持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扩大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继续做好小额贴息贷款工作,解决发展生产筹资难问题。3、能力建设。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和新成长劳动力为雨露计划培训对象,引导其积极参训,提高其转岗就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实现转移增收脱贫;开展科普助力实用技术培训,实施老区贫困地区人才支持计划。4、扶贫搬迁。整合资金资源,创新安置模式,锁定扶贫对象,认真做好扶贫搬迁工作,切实解决好搬迁贫困户的稳定脱贫与长远发展问题。5、扶贫到户。落实贫困户分类扶持政策,实现扶贫与低保有效衔接。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采取项目直补、产业发展、技能培训、贷款贴息、资金互助等专项扶贫措施,使扶贫对象得到直接有效扶持。对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长年困难的农村人口,通过低保、救助等保障其基本生存。
第二,积极推进行业扶贫,全面提升贫困人口的素质与能力。要把培植特色支柱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行业扶贫的重点,扎实推进贫困地区发展。1、加快教育发展。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创业就业能力;落实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提高贫困户子女能力素质,减少因教育返贫的现象。抓好贫困地区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培训,加快科技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力度,严格控制贫困人口的过快增长。2、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各级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施条件和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村卫生室初级达标建设,消灭无村卫生室空白村。3、推进科技扶贫。加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培育一批科技型扶贫龙头企业;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加快科技扶贫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继续选派科技扶贫团、科技副县(市)长和科技副乡(镇)长、科技特派员到重点县工作。4、加大社会保障力度。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水平;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完善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政策;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进程,实现全覆盖;加强社区建设,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帮助贫困户解决基本住房安全问题;完善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政策。
第三,推进社会扶贫,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组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开展联县、带乡、驻村的对口帮扶活动;进一步推动军队和武警部队参与扶贫开发;组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做到不脱贫不脱钩;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开展村企共建,组织国有、民营企业对口帮扶贫困村,实现帮扶全覆盖。
第四,实行公平正义的分配制度,促进贫困人口共享改革成果。坚持“提低、扩中、调高”的思路,打造“橄榄型”稳定的社会结构。充分发挥政府指导作用,逐步扩大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的比重。加强对弱势群体劳动力定额收入的管理和指导,建立最低工资收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和税收制度,加大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强针对高收入者的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开征物业税、遗产税等主要由高收入者承担的新税种,鼓励高收入者发展慈善事业,调整不合理的高收入、规范灰色收入、打击非法收入。
有关政策措施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1、加大扶贫专项投入力度。湖北省2012年专项财政扶贫资金为106154万元,贫困人口人均不到129.61元。若全部用于当年实施整村推进的村,村平均不足353万元,远远不能满足基层实施扶贫开发规划的需要和贫困人口发展的需求,建议国家和省进一步加大扶贫专项投入力度。2、加大到户政策资金投入力度。国家投入到大别山、秦巴山片区的教育卫生社保的资金,大别山片区人均为767.4元,秦巴山片区为1113.2元。建议国家和省级加大贫困地区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对贫困人口的保障水平。
第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1、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加大县域信贷资金投入力度,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服务力度,鼓励商业性银行在贫困地区建立分支机构;鼓励重点县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尽快实现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全覆盖。2、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要鼓励保险机构在贫困地区建立基层服务网点;完善省级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鼓励地方发展特色农业保险。3、继续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要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增加贴息资金,降低贷款门槛,加大对贫困地区信贷扶贫支持力度。鼓励开展小额信贷,满足扶贫对象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
第三,推进教育扶贫。1、开展“9+3”教育模式试点。在义务教育之外,建议贫困地区率先试点义务高中教育全面覆盖,即“9+3”教育模式,由财政进行补贴。2、实施教育救助。政府和社会应采取措施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为贫困群体免费提供给就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教育,通过多种方式让贫困人口的子女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避免产生代际贫困问题。
第四,建立留守群体关爱平台。1、完善养老服务,为“留守老人”增添亲情。建立农村老年人互助组织,逐步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兴办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之路。2、政策多支撑,为“留守妇女”减压力增能力。加大培训力度,使农村留守妇女能够就近上岗;出台农村妇女创业的政策,增设农民创业贷款项目,放宽限制,减化贷款手续;加强对留守妇女维权知识培训。3、关心“留守儿童”,营造家的氛围。加大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投入力度,改善其办学条件、寄宿设施和容纳能力;加强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建设,构建社会参与关爱行动网络。
第五,完善法律救助体系。1、开展法制教育。定期开办农村法律讲堂,举办农民法律学校,组织法律巡回宣讲,对贫困人口进行法制教育。2、实施法律援助。要为贫困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保护社会弱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贫困群体权益。
[关键词]现代都市农业 农业经营形式 多效能特征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世界的许多城市面临着生态、食品安全以及持续发展的危机。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给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良的生活空间、保护农耕文化,现代社会开发了都市农业。都市农业就是在城市经营农业,这种经营模式是在近代都市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古代都市农业有很大不同。古代都市农业的经营项目多为城郊猎场和城市园林景观,故它只有休闲娱乐功能。在古代人类尚未形成在城市发展农业和利用农业发展都市的观念,也没有意识到城郊种养、猎场经营、园林景观建植本身就是农业经营行为。真正的现代都市农业源于1898年美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概念和“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福利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经营观念,真正的都市农业生产始于1919年的德国。1919年德国政府开始建立 “市民农园”,在城里开发供市民自给自足的小菜园,并制定了“市民农园法”。[1]为了推动现代都市农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我们将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普适性经营形式以及多效能特征介绍如下。
一、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
(一)都市农业的定义回顾
现代的都市农业概念最早出现在1930年出版的《大坂府农业报》上,但作为学术名词则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理论,最早把都市农业表述为“城市农业区域”或“城市农业生产方式”。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在《日本农业模式》中,明确提出“城市农业”(Urban Agriculture)概念[2]。都市农业术语出现后,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学者纷纷探索都市农业的本义。(1)美国农业经济学家欧文·霍尼(1950)认为都市农业是在都市周边地区的都市楔形农田上进行的绿地建设和发展园艺业、果林业[3]。(2)德国学者史密特(1996)将都市农业定义为一种位于城内或环城区的产业,它生产或养殖、加工或运输各种食用和非食用的产品,然后使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产品和服务,反过来为该城市地区提供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以及产品和服务[3]。(3)德国学者穆斯蒂尔(1998)将都市农业定义为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4]。(4)中国学者俞菊生(1999)认为都市农业包括城市内镶嵌插花状的小块农田、庭院和阳台绿化、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远郊甚至环大都市经济圈在内的适宜大都市市场需要的农业[5]。(5)中国学者张强(1999)认为都市农业是地处城市郊区的农业以及市区扩展而划入市区的农业[6]。(6)中国学者宋金平(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处在大城市边缘及间隙地带,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7]。(7)中国学者张林成(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分布在城市内及其周围地区或者大都市经济圈内,紧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特殊形态的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要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8]。
如上定义有个共性,就是强调都市农业的地域性和经济活动类型。从这个角度讲,可以把德国学者穆斯蒂尔的定义看成是这类定义的高度概括。但是,如果从概念体系的内部结构完整性和外部功能配合性的要求来衡量,这这些定义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从内部结构完整性来看,这些定义都丢失了都市农业的主体、生产目的、生产种类、产品等核心内涵;从外部功能配合性来看,都没有与城市生态环境、食物供应系统、乡村农业等相关概念建立配合关系。为此,需要对都市农业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二)都市农业的新定义
受如上定义的启发和满足概念界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要求以及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我们将都市农业界定为:一种发生在市内或市外周边地区的,由城乡居民经营的,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能为市民提供劳动就业和农业教育机会、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多效能农业生产模式。这样界定现代都市农业,能引导都市农业朝着多效能方向发展,使都市农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其合理性如下。
(1)这种定义强调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人只有转变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才能消除农业的负外部性效应。现代社会在都市区域开展农业生产,就是要转变农村地区破坏生态环境、缺乏人文关怀的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挖掘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人文功能和社会功能,使农业成为改善城市生态、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质生活空间的产业系统。
(2)涵括了目前出现的都市农业的所有经营类型。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都市农业出现了种植农业、养殖农业、楼宇农业、园林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等经营类型。都市农业概念应该涵括这些经营类型。
(3)概括了都市农业经营主体。现在从事都市农业的人不仅是城郊农民,还有市内的园林园艺工人、居家赋闲的退休市民、城市家庭主妇等。我们在定义中用“城乡居民”一词概括了这些都市农业经营者,强调了都市农业的经营主体。
(4)规范了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都市农业应该特指在城市区域进行的各种农业生产。界定都市农业概念必须确定其区位范围和地理空间。如果都市农业定义不限定在城市区域,在实践上会产生许多误解,在操作上难以与乡村农业划定边界,也不便于都市农业的行政管理。所以,在定义中突出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是必要的。
(5)突出了都市农业的多重功能和产品特性。都市农业能为城市提供生态环境、安全食物、劳动就业、休闲娱乐场所、环境与农业知识教育场所;提供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缓解精神压力、陶冶情趣的生活方式。这些产品与服务以及生产功能是都市农业区别乡村农业的一个根本特点。
二、现代都市农业的经营形式和经营现状
作为城市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式,都市农业应该成为一种产生经济、生态、人文、社会效益的农业发展方式和发挥经济、生态、人文、社会功能的农业发展方式。自现代都市农业兴起以来,世界各地出现了新奇各异的多效能的都市农业经营形式。
(一)都市农业主要经营形式
(1)郊外生态防护林业。这是人类为了调节城市气温、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治理洪涝灾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城郊地区开发的一种都市农业。这类经营领域在食物短缺的时空环境里不受重视。在过去,许多城市郊区本应成为生态防护地带,但被一座座工厂、养殖场和一块块蔬菜基地所占领。结果造成城市周边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和地下水枯竭、空气质量下降。有了这些教训以后,人类才重视郊外生态防护林业。如近年,法国用财政在一些城郊山区和岛屿建立了7个无住户的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9]。近些年我国一些特大城市也开始重视这种都市农业。如北京,在2005年制定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提出,将重点支持京津风沙源治理、建立第二道绿化隔离带、营造水源保护林;又如上海,在“十一五”规划中也提出,要把上海城郊结合部建设成为城市的绿色屏障、安全空间、城市生态补充基地。
(2)郊外食物农业。这是建在生态防护林业带和城市之间的,给市民提供安全粮食、蔬菜、水果、肉食蛋禽、奶制品等食物的一种都市农业。其经营领域包括蔬菜种植、粮食生产、家禽家畜养殖、水果种植、食品加工等。由于市民需要足量的、安全的食物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郊外食物农业将向生态化、优质化、集约化、工厂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另外,发展郊外食物农业,要以都市市场为轴心、要注重资金、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要注意引进工业生产管理技术和生物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尤其要以生产优质安全的高档农产品为经营目标。只有这样郊外食物农业才能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3)城市园林园艺农业。这是都市农业服务城市的主要表现,也是人类通过农业手段为城市提供绿色空间、园林景观、绿色公共活动场所、优质空气的重要领域。这种农业活动有悠久历史,自古以来,人类就重视城市园林园艺建设。现代市民把城市园林园艺美化视为都市农业的重要领域,并利用园林园艺工程美化城市空间。如法国,用绿篱带将住区与工厂、高速公路及污染区隔开,以营造宁静、清洁的人居环境;一些新城刻意保留部分农业用地,在城内种植蔬菜和花卉,制造农业景观。巴黎大区在城市规划中划定了自然保护区和农业保护区,提出要将农田、河谷、森林、公园等绿色空间联结起来,形成贯穿整个大区的绿色脉络[10]。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包括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和市内绿化、美化工程两大领域。前者是城市园林园艺农业的初级产品生产过程或原材料供应过程,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城郊农村。后者是城市园林单位或郊区园林园艺公司将郊区的林木、草皮等其他植被移栽到城市住宅区、街道和道路两旁、街心花园、市内公园以及其他绿化地带的过程。两者是园林园艺市场的供求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是市内绿化美化工程的基础,为城市绿化和美化生产源源不断地供应原材料;市内绿化美化工程是郊外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的价值体现,为郊区景观林木、草业、花卉生产提供了强大需求。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发展过程就是这两种生产的协同过程。
(4)城郊旅游农业。城郊旅游农业属旅游农业,源于西方市民乡村旅游,在国外有70多年历史、在中国有30年历史。但世界各国对其称呼不同,德国叫“度假农庄”;日本叫“度假农业园”;澳大利亚叫“休闲牧场”;奥地利叫“农家旅游”;韩国叫“观光休闲农园”。它有农业公园、观光农园、体验农园、教育农业等四种经营形式。农业公园就是经营者在农业生产中融入城市公园经营元素,将农业生产场所转变为城乡居民观赏、游览的城郊公园;观光农园就是城郊农户将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以及农产品观赏或采摘活动成片开发为供市民旅游的场所;体验农园就是城郊农户用租种方式将耕地转化为供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劳动乐趣的场所;教育农业是郊区农业经营者或市政府为了给城市孩子提供一个了解农业知识和农业生产过程的机会而开发出来的都市农业经营模式。城郊教育农业是在城市传播农业文化的主要形式,但经营方法各不相同。如日本是把城市子女送到郊区农户家寄宿并参加农业劳动;法国将其作为农业职业培训方式。法国政府规定凡从事农业者都要在教育农场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为此建有1000多家教育农场,并受制国家农业部门职业培训中心。法国的城郊教育农业效果比较好。
(5)市内楼宇农业。这是城市内的居民在城市楼宇间可用空间里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多功能农业经营方式。楼宇农业的产生源自市民对田园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住区生态环境的高要求。世界上解决了食物保障问题的市民一般把从事楼宇农业作为调节和美化生活的手段,而处于食物供应短缺状态的市民一般把发展楼宇农业作为家庭食物供给的一条途径。但是在农业生产受到工业化污染的情况下,一些市民也重视楼宇农业生产,将它作为解决食物安全的一种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市内的楼宇农业成为城市食物农业的一部分。市内楼宇农业根据生产地点不同,有多种经营方式:第一,自家庭院、阳台、楼顶甚至外墙等狭小空间的绿化与美化种植,包括室内、阳台、庭院种植观赏性植物和水果植物、盘载蔬菜、小动物饲养,室外墙壁植草和藤蔓植物种植;第二,楼盘间空的绿化和美化种植,包括种草、植树;第三,旅馆饭店接待大厅的美化种植,包括移动的盆载植物和固定的植物装饰;第四,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绿色种植,包括街道绿化美化种植和钢架吊盆蔬菜种植。
(6)都市文化农业。这是农业经管者借用文化产业经营技术,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和利用农村文化资源,给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文化旅游服务、农业手工艺品、农村文化产品,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收入的农业经营形式。主要有四种经营方式:第一,民俗旅游。这是经营者以民俗事象为经营内容、以文化旅游社区为经营空间,为市民提供旅游服务的文化农业经营形式。都市发展民俗旅游具有优势,因为都市人多,旅游服务需求量大,而且交通区位好,所以都市民俗旅游发展比较快。第二,农耕文化展览。这是经管者按照农业发展历史线索通过实物和文字资料将农业文化在展览馆展示出来的文化农业经营形式。这种经营项目具有较强的农耕文化传承价值,我国已出现这种都市农业经营方式。第三,农产品展览。这是经管者借助会展文化,在城市空间和特定时段,举行的农产品交易活动。世界各地许多大城市年年举办农产品展览会。第四,节庆农业。这是经营者利用节庆活动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发展农业经济的经营形式。举办农产品文化节的目的不在于做博物馆式的陈列展示,而在于将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农业社会的日常生活模式与情境氛围分享给市民和外地来客。
(二)都市农业经营现状
国外比较重视都市农业,发展比较快,形成了一定规模,在解决粮食安全方面发挥出特殊功效。有专家估计,目前全世界有8亿人口从事都市农业经营,其中的2亿人口从事销售,他们中有1.5亿人是全职的(Smit et al,1998)[11]。由于世界各国的食物供应水平不一样,各国经营都市农业的重点领域不同。
在农业欠发达国家,不仅从事都市农业的家庭很多,而且主要从事食物生产。如生活在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赞比亚等国城市中的6.5亿市民中,就有2.5亿人通过都市农业获得部分食物。都市农业不仅是粮食短缺国家的市民解决食物自给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他们提高农业食物品质的办法。如有专家称,在哈瓦那,城市菜园明显提高了农户家庭及其所在社区的食物数量和质量(尼科·巴克,2005);在低收入家庭消费的食品中,城市家庭食物自产比例不断提高。有专家统计,在东雅加达市,市民家庭食物自产达到18%;在坎帕拉市,市民家庭食物自产达到60%;在内罗毕市,市民家庭食物自产已达到50%(Mougeot,1994)[11]。
在发达国家,都市农业的重点是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如英国想通过发展都市生态防护和园林园艺农业措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目前英国在20多个城市的原用于工业生产的土地上实施所谓的“城市农庄计划”。如德国采用生态保护农业措施恢复城郊矿山废地生态,如埃森市将城市内原来用于煤矿开采的土地转变成为都市农业规划用地,在废地上发展都市农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又如城市国家新加坡就是通过发展都市农业,不仅改善了国家生态环境,把新加坡变成了世界著名的花园国家,而且已经改变了国家农业食物生产短缺的现象,实现了肉类供应完全自给和25%的蔬菜的自给(Smit et al,1995)[12]。
在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比较全面。郊外生态防护林业、郊外食物农业、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城郊旅游农业、市内楼宇农业、都市文化农业等具体经营领域,在我国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发展。我国的省会城市都建有郊外蔬菜生产基地,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新鲜蔬菜,甚至为城市超市提供一定数量的有机农产食品。我国一些特大城市还建设了郊外生态防护林体系。基本上所有大城市都兴办了旅游农业,尤其是农家乐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一些特大城市还发展了文化农业,如北京有316个郊区行政村开展了民俗旅游,民俗旅游接待户达13819户。北京房山区的韩村河村于2003年就修建了500多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展览馆;大兴区的庞各庄镇于2004年建起了占地面积2.3万余平方米的国内首家西瓜博物馆。大兴区于1988年首创性举办了西瓜节,到此已举办18届;大孙各庄镇举办葡萄采摘节;北务镇举办蔬菜采摘节;李桥镇举办西甜瓜采摘节;北石槽镇举办鲜杏采摘节;龙湾屯镇举办果品采摘节,他们以节庆方式招揽人气,以城区市民的广泛参来实现农产品的促销。现在北京农产品文化节已成为全国各市仿效的范式。
三、都市农业的多效能特征
都市农业是现代多功能农业的一种,能产生经济、人文、生态、社会效益,能发挥经济、人文、生态、社会功能,具有多效能特征。
(一)都市农业的生态效益与生态功能
都市农业的郊外生态防护林业、园林园艺业、农作物种植,向城市提供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的生态屏障、绿化隔离带,营造绿色景观,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都市农业还可以防止和减轻都市外来不利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危害。都市农业与市内园林绿化美化农业一起还扮演着城市清道夫的角色,不仅大量地、持续地接受、储存、消纳、降解、净化都市排出的气、水、固体废气物,而且将城市中大量排出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生活垃圾通过农业的有效利用变为资源,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损害,保持城市的正常运转。同时都市农业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防止市区无限制地扩张,维护了农村地面自然景观。市内楼宇农业还扩大了城市种植空间,促使室内氧气与二氧化碳得到平衡、能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室内温度、吸收空气中被污染的灰尘和废气,帮助市民建立了一个宜居的小气候。就北京城郊食物农业产生的生态效能来说,2002年仅京郊农田生态系统在调节大气成分方面就产生了49.3亿元生态价值;在净化环境方面产生了109.63亿元生态价值;在蓄水方面产生了6.03亿元生态价值;在生态服务方面产生了293.4亿元生态价值[13]。
(二)都市农业的经济效益与经济功能
由于都市农业具有经济上的区位优势、接近城市市场、拥有庞大的购买力旺盛的消费群体、具备走集约经营和发展设施农业所需的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而且产业分工比较发达,所以,都市农业的经济效能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1)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的增收能力。根据文化等人的研究,北京从事都市农业生产的农户人均纯收入,2002年为5880.1元,2003年为6496.3元,其增幅为约91%。这种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根据近些年的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统计,我国农民的年均人平纯收入不过3000元,只有北京郊区农民年均人平纯收入的50%;全国农民年均人平纯收入增幅约为20%,其增幅能力不到北京郊区农民的一半[14]。(2)促进了城郊第三产业发展。都市农业直接促进了郊区农村旅游业、物流业、畜牧业、种植业的发展,间接促进了郊区农村交通运输、通讯、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推动了郊区农村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发展,对周遍农村地区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辐射作用。更主要的是都市农业提高了农村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在农业走上设施化生产、精确化生产、优质化生产轨道方面起了促进作用,改变了农业经营落后面貌。以北京都市农业为例,到2003年为止,农机化程度达到70.4%;设施农业面积达到9.06%;节水设施控制面积达到81.2%;农户计算机拥有率达到16%。这是乡村农业无法达到的[15]。
(三)都市农业的人文效益与人文功能
都市农业的环保生产相对常规农业的化学化生产,使农业具有了人文关怀特点和人文效能,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市农业为市民提供了享受田园生活和从事养生劳动的机会,丰富了市民精神生活、锻炼了市民身体,加强了市民生活保健,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数。(2)改善了市民生活环境。都市农业通过农业生产改善了城市空间结构、降低了城市污染,促进了室内外的碳氧平衡,为市民创造了宜居环境。(3)满足了市民的食物安全需求。都市农业为市民提供蔬菜、粮食、肉奶、水果等食物,丰富了城市食物供应。同时通过生产无公害的、绿色的甚至有机产品,为市民提供了安全的、优质的、有营养的农业食物,减少了“病从口入”的概率,为市民身体健康建立起了食物保护屏障,满足了市民对高品质食物的需求。(4)传播了农耕文化、改变了市民文化结构。都市农业通过发展会展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较好地向市民尤其是年轻人传输了农业知识、农艺、农耕精神,直接促进了农耕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提高市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另外都市农业通过发展楼宇农业、乡村旅游、休闲观光、采摘活动,使市民的审美文化和认知文化发生结构性变化。
(四)都市农业的社会效益与社会功能
都市农业是沟通城乡的产业形式,具有较强的社会效能:(1)都市农业利用工业社会提供的物质设备和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和在工厂内从事园林园艺生产,使得社会的第一、第二产业得到有机结合。(2)都市农业使农民进城,在城市内部进行农业生产;同时为市民下乡旅游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为市民体验农业提供耕地,促进了城乡居民的直接互动,有利于市民与农民的结合。(3)都市农业加速了工业文化和农业文化、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的交流,这有利于消除城乡居民的文化隔阂,为城乡一体化奠定了文化基础。(4)都市农业为城市家庭妇女提供了新的工作机会,使她们通过都市农业更好地控制家庭资源,提高了低收入城市家庭妇女的地位。(5)都市的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吸收了城市剩余劳力,如达累斯萨拉姆的都市农业在1999年为城乡35000个家庭提供了工作机会;内罗毕的都市农业在1999年为15万个家庭提供了工作机会;哈瓦拉都市农业在1999年为城乡居民提供了3万个带薪工作机会,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16]。(6)都市农业加速了逆城市化进程。逆城市化是城市居民把自己的居住地向城市郊区转移的现象,这有利于对缓解城中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生态恶化问题。都市农业为市郊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加速了市郊交通、教育、供排水系统、电力、公共休闲场所的建设速度,有利地吸引着市民向郊区转移。所以,都市农业是我们解决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生态恶化等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成林.都市型农业讲座[Z].北京市顺义区三农研究会网.2005,10,17
[2]张禄祥、郑业鲁、万忠.我国都市农业研究概述[J].广东农业科学.2005(3): 85-87
[3]张成林.都市型农业讲座[Z].北京市顺义区三农研究会网.2005,10,17
[4][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蔡建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
[5][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蔡建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
[6]俞菊生.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创新体系构筑[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4):207-210
[7]张强.都市农业发展到社会学意义[J].中国农村经济.1999(11):64-68
[8]宋金平.北京都市农业发展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199-203
[9]张成林.都市型农业讲座[Z].北京市顺义区三农研究会网.2005,10,17
[10]黄卫东等.中国都市农业探索与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2
[11]文化、王爱玲、陈俊红.聚焦都市农业农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8
[12][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3
[13][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5
[14][德]尼科·巴克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7
[15]文化、王爱玲、陈俊红.聚焦都市农业农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7
[16]文化、王爱玲、陈俊红.聚焦都市农业农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