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范文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

第1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TP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6-0176-02

作者简介:陈佳(1983-),男,硕士,遵义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

0引言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学校多媒体设施的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学已逐渐融入到现代教学体系中。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作为一种兴起的教学手段,有利也有弊,因此在使用传统教学的同时也要兼顾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本文通过对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比较分析,提出应避短扬长,寻求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下发挥其价值,培养更多人才,构建人力资源强国。

通过对某高中二年级上信息技术课程学生的调查及和部分教师的交流发现,在教学过程中,82%的人喜欢用多媒体教学,9.5%的人习惯传统的教育模式,8.5%的人觉得都一样。部分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的内容丰富,有图片、视频、动画的配合。部分学生反映多媒体教学所传授的信息量多,教师很少板书,讲到重点、难点时还没来得及记好笔记,就讲到下一个内容,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准,吃不透所讲的知识点,做题时容易出错。调查数据如表1所示。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教学理念,围绕引导、沟通、和谐、探究、合作的模式,创造民主、公平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生存生活能力。现对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利弊做以下分析。

1多媒体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

对于每一门学科,教学内容有繁杂与简易之分,概念有抽象与直白之分。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科目,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学生容易理解,利于达到教学预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1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其求知欲

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融入了声音、文字、图片视频,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必要时还可播放动画作为辅助,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幻灯片制作中,把握好切换方式,使学生视觉不疲劳,激发对本学科的求知欲望。对于课后的问题,在给出正确答案时,匹配与答案配合的声音,如“完全正确,可不要骄傲哦”、“很遗憾,相信自己,继续努力”等,既活跃教学氛围,又让学生感到教学有趣味。

1.2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创设情景和开展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模拟各类情景,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图片动静相结合,有声无声相接替,使复杂变得简明。例如,要讲述计算机病毒对电脑的危害时,单凭讲述不易让学生明白,这时可以下载一个模拟视频,一个小机器人代表计算机病毒,它进入电脑后,先撬开防火墙的大门,进入电脑的磁盘,破坏数据,然后自我复制,接着破坏软件使电脑瘫痪,通过这样的演示,学生更能明白计算机病毒对电脑的危害,课后,教师引导,大家回去寻求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动脑动手,然后教师再进行点拔。

1.3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

一堂课的内容,重难点的传授是关键。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到重难点时会突出强调,以引起学生注意,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教学重难点用颜色标记,放大字号,必要时加上图片、声音动画,或者视频,使学生更加清楚明白,内容表现醒目、直观,方便记忆。

2传统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

2.1使用传统教学,便于学生和教师的合作交流

传统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提问法、讨论法,以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调、形态、表情、动作等能够让学生们感觉到课堂的活跃有趣,并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乐意和教师交流,积极配合教学过程,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2.2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

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要跟着教师走,对于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教师详细讲解过程,对于不同问题,会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解决思路。这样,学生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对于新事物,学生便会去寻找解决的方法。

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融合

通过对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分析可知,二者各有优势,因此要按教学相长的道理,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以传统教学为基础,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3.1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教学进度

课堂上复习知识点时,可以通过放映课件或电子档的方式展开,以省去板书的时间。在讲授新的知识点和教学重难点时要提醒学生们注意,并放慢速度,教师进行板书,学生记笔记。记笔记是一个加深记忆、强化理解的过程,这点要重视,学生记好后教师再继续教学。

3.2注意利用教学的辅助资源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解一些特殊内容时,可以辅助挂图、模型,且要发挥好黑板的作用,重要信息可以采用多媒体画笔标示后,再书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3.3要高品质地进行沟通、合作、探究

传统教学注重和学生的沟通、合作,只有沟通,才知道学生们有哪些问题,想些什么,这样方便教师的教学反思,为满足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思路。多媒体教学也应该注意和学生的交流,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利用媒体的资源优势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探究及实践能力。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总结到创造。

3.4使用多媒体教学可方便知识的收集扩展

上课时,可以将制作好的课件进行放映,复习知识,开展新课,这样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板书内容,在讲到一些概念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增加知识点的内容,扩展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完成教学内容后,可以收集该课程的相关习题,现学现用,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点。

3.5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提升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内容制作好课件,多媒体教学中有动有静、声情并貌、形象直观,上课时可以利用好这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以基础为基石,然后进一步扩张,有利于学生打好基础。例如,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这部分应主要以传统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内容,如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什么是搜索引擎、防火墙等。可以采用图片、短片的形式加以配合。多媒体教学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能够使学生快速获取知识。传统教学精髓长存,有些课程和教学内容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其效果要比多媒体教学要好很多。所以应把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以更好地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4结语

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已融入到了教学体系中,并与传统教学产生了一些矛盾,需予以高度重视,应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实现优势互补,发挥二者各自长处。探索新形势下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是人才强国战略和教育发展研究的新动向。

参考文献:

[1]徐晓飒.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之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3).

[2]孜拉,林玲.关于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调查及建议[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3]张莉,邓旭华.在高职教学中寻找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J].福建电脑,2006(12).

[4]孙京秋.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利弊分析[J].信息技术,2003(7).

第2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0-0093-02

本文将新媒体看成是一个具有时间特性的概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对出现于传统媒体之后的各类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统称,它是媒介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种最新形态,是区别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具有交互性与时效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全天候与全覆盖等特征的一种崭新的媒体样式。它虽然会呈现阶段性的具有表征性的特征,但就其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

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与冲击

在以往的“大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的传输与接收方式都是比较固定的,而且面对的受众对所传达的信息也是被动接受和排他接受的。而在三网融合态势下发展的以数字化、网络化和个性化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用户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这使得“大众”媒体逐步向“分众”媒体转变。然而受众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新媒体的出现必然与传统媒体产生竞争,在分流受众的同时也在分割着广告收入这块诱人的蛋糕。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网民规模继续稳步增长,网民总数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底提高5.4个百分点。网民数量增多,每个人每天用于了解接收信息的时间是基本固定的,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网络上就必然减少其关注报纸或者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时间。根据央视市场研究(CTR)的分析,超过六成的网络视频用户表示自从他们接触视频后,看电视的频率明显减少,有两成人表示他们不再看电视[1]。

对任何一种传播媒介来说,注意力资源是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各大传播媒介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对注意力的争夺,当作为新媒体的网络媒体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络用户时,其附加的广告收入也在节节攀升,有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新媒体行业中移动新媒体和网络新媒体收入总和达到135000亿元,已占到中国传统媒体行业总产值的1/4[2]。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受众群的分流和广告收入分割的冲击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新媒体在时效性、交互性、主动性以及投资成本方面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依存

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我们不能只看到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新媒体没能替代传统媒体的事实证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相互依存关系,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仅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挑战与冲击,更有深层的依存与推动作用。

(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内容的依存

大家如果留意观察就会发现,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并没有出现许多大型的原创的网络媒体,真正成气候的还是传统媒体如美联社、CNN以及其他大报大台的网站。就连雅虎、美国在线这样的网络媒体,其新闻内容还是依靠传统媒体提供的新闻。雅虎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吴伟鸣曾说过:“我们从来没有自己的编辑、采访、写作人员,我们做的是整合整理的工作,yahoo上的每一条新闻都是拿来的,自己的一条也没有。如果有一天,与我们合作的媒体不高兴了,跑掉了,yahoo就会垮掉……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我们是唇齿相依的关系。”[3]新媒体在“内容为王”理念的指导下,需要向受众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内容,他们为内容的来源和质量而苦恼。

我国出于新闻控制的缘故,只规定了有限的几个主流新闻网络媒体如人民网、新华网等具有新闻采访权,各大门户网站未被赋予新闻采访权。新闻是吸引用户的第一手段,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要想吸引受众的眼球必须要依托传统媒体提供的内容。

(二)传统媒体对新媒体传输渠道的依存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也面临着信道单一的发展瓶颈,如何开拓多种渠道、吸引受众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当务之急。

2009年《纽约时报》周一至周五的日发行量为100万,周日为150万。但作为新媒体的时报网站出现后,在美国国内的常规浏览量为2100万[4],时报手机网站仅在2009年9月份的浏览量就高达4000万;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中国,自从《人民日报》网络版开办以来,每天的点击量达三四万次、《南方周末》网络版每天的访问量也高达三万人次(不重复IP)。传统的报纸媒体在充分发挥自身内容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借助于互联网的渠道平台实现了更快更好的发展,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发展中的合作并存。

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

一方面,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巨大挑战和技术革新,传统媒体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必须寻求一种革新求变的途径,与新媒体的融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新媒体在现实情境中的发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对传统媒体内容的依赖决定了它目前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扮演渠道运营商的角色,这两方面内容都要求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各自领域中以及领域之间展开多种形式的各做,即所谓的“媒体融合”。这种融合则具体分为传统媒体内部之间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以及新媒体内部之间的融合。

(一)传统媒体内部之间的融合

在传统媒体内部最早进行媒体间互动融合的是报纸媒体和广播媒体,始于1950年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即是两者互动融合的典型代表,与此同时报纸媒体与电视媒体也进行着不同形式的融合,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周刊点点评”都是将报纸内容电视化的有益尝试。在面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时,报纸也经常从广播电视中获得新闻资料、图片从而丰富报纸发行物的内容。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传统媒体在建立相互发展平台的基础上,还通过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进行深层次的互动与合作,以求在新媒体领域获得进一步发展。

例如网络电视台,一种传统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新媒体形式,它的诞生受益于传统电视台丰富的内容资源、广大的受众群以及权威的影响力与公信力,但它并不是传统电视媒体的克隆,不再采用集中控制式的单一线性传播模式,而是借助于新媒体技术不仅实现网络与电视的同步直播,还发展了电视节目点播、搜索、下载以及互动评论等功能,这就打破了传统电视台单纯传递信息的角色,提高了受众在信息传递中的主动性。

传统电视媒体也可利用三网融合的契机积极与手机媒体进行业务融合,大力发展手机电视业务,2011年全国电信第一季度运营情况显示:1~3月份,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9027.0万户,其中3G用户达6190.2万户。如此庞大的用户群,电视媒体若能与手机媒体开展好手机电视业务,定能取得更加长足的发展。

手机媒体与电视媒体的互动融合产生手机电视业务,满足人们随时随地收看电视节目的需求;与报纸媒体的融合形式即是于2005年10月上线的手机报业务,是指中国移动联手全国各大权威媒体机构,通过手机为客户提供的新闻、体育、娱乐、文化、生活等各类资讯信息的服务,其业务形式以彩信为主。据易观国际的《2009年第3季度中国手机阅读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第3季度中国手机阅读市场用户已达1.49亿户。

(三)新媒体内部之间的融合

新媒体之间的融合要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遇到的阻碍要少很多,由于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在时间上很接近,特点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很多网站很早就已经开始尝试做手机的内容供应商,新浪、网易、搜狐以及Tora这四大互联网综合门户网站所占手机内同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在80%以上。

优酷网与苹果公司的合作是目前手机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融合的典型代表。据优酷网首席技术官姚健说:仅一个月优酷网的访问量借助ipad增长了一倍,而iphone4增长了二倍。现在的3G手机更是能够使用户轻松地实现手机上网、手机购物、手机视频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正是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融合的结果。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依存度不会越来越低,逐渐由新媒体替代传统媒体的过程,而是两者之间的发展态势是依存度适当减弱但两者趋向于相互融合。虽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会带来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其融合发展是其必然的趋势。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融合绝非只是技术上的融合: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技术使受众获取信息、实现传播;也不单是内容生产和资本上的融合:新媒体借助于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实现自身发展;两者之间的融合最终必将是观念和文化上的融合,并且这种融合是随着媒介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态过程。

参考文献:

[1] 陈刚,赵梅.电视媒体的新机遇与电视广告经营的发展[J].电视研究,2011(1).

[2] 程天飞.浅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J].新闻传播,2009(11).

第3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范文

1前言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有学者认为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就可以称之为新媒体。像手机、博客、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播客等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新媒体显著的特点首先是消除了四大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可以充分结合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报道优势,打造个性化的报道,更好地方便受众。其次,新媒体消解了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界线,区别于传统媒体没有了固定的信息发送者,任何人都可以充当这个角色,横跨了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3种类型。最后,新媒体信息的制作、信息成本低,对受众多为免费的,这些都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挑战。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新闻成为媒体的报道焦点,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注重对体育新闻的报道,而手机作为新媒体的代表主要通过短信、多媒体短信、手机报纸、手机电话、手机电影、手机广播等传播形式进行体育新闻的传播。

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传播的的比较

2.1由传播方式比较,新媒体传播体育新闻方式灵活,传统媒体传播方式更加稳定,是新媒体传播的基础新媒体的代表手机,在传播体育新闻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传统的书面语言、图像和照片,也可以使用语音多媒体短信、手机广播、音频等方式传播信息,这是三大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结合体,是他们不能比拟的优势所在。如手机相对于电视有可保存性,方便携带的优势,相比于报纸手机可以使用声音进行体育新闻报道,而相比于广播,手机可以使用手机电影的方式传播信息。新媒体突破传统媒体限制,充分运用传统媒体的优势服务受众。除了上述的传播优势外,手机还既可以如人际交流一样,同步地编码、释码、译码,也可以在接收信息后,自由地选择处理信息的时间和地点,不需要局限在特定的场所和时间,这样的传播方式就给受众足够的自。相对于传统媒体,手机体育信息编辑简单,费用低。一般来说受众对短信的发送费用为0.1元每条,接受免费,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受信息,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的媒体在信息的收集,制作和传递等方面的成本相对就高了,这也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竞争的一个焦点所在。另外,使用手机媒体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手机的小巧,便于携带的特点是相对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手机随时随地的服务,可以吸收受众零散的时间段,空间段的注意力达到传播的目的,在坐车、等人等原本无聊的时间里通过手机就可以了解到各种体育信息。手机报道灵活的特点也可是使其更充分地与体育相结合,如通过手机短信实现体育彩票,足球彩票的购买。但是使用手机传播体育新闻也有它的劣势,如手机要依托网络才可以传输信息,如果网络瘫痪就无法实现体育新闻的传播,例如奥运会、世界杯等重大赛事期间就经常出现手机短信发不出去或是接收不到的现象。另外还有手机固有的缺点如输入相对困难,屏幕小,格式字数限制,待机时间限制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手机作为一个媒体的传播。

2.2从传播内容角度看,新媒体的体育新闻内容更自主,较之传统媒体真实性较差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文化素质等的区别,人们对体育的理解,参加体育的方式方法,喜爱的体育项目都有区别,这就要求体育新闻的传播内容要具有个性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手机储存介质,存储卡等的存在可以使手机的容量接近无限,并且查阅起来也比较方便,这使得受众需要的各种体育新闻可以在海量的体育信息中方便快捷的获取。伴随着手机功能的开发与完备,利用手机进行的文字的编写,录音,拍摄等也日益成为体育新闻的重要来源。对体育赛事的报道是典型的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在比赛的过程中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报道十分重要,手机媒体在这个方面就有其它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手机目前的有关媒体业务所有运作,包括体育新闻的来源都是依附于传统媒体或者是互联网,它只是定位在通讯行业,缺乏应该有的原创内容、健全的采编体系和运作管理体系、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队伍等,这样手机作为新媒体的代表,是不能脱离传统媒体存在的。另外,近年来我国通信市场竞争加剧,但是立法的缺乏,竞争的不规范,导致手机垃圾短信,不良广告,诈骗短信等广泛存在,而没有相应的约束,使受众对于手机传播的内容感到真假难辨甚至上当受骗,又由于通讯业信息费的收取,对手机体育新闻的传播带来了阻碍,不像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以及内容的可信度高。

2.3由传播者与受众人群来看,在新媒体中传播是多向的,较之传统媒体缺少可信度受众是新闻传播的解读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受众的多少是媒体生存的决定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特别是手机有着广泛的受众。截止到2005年6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26亿,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2.7部,另外,利用中国移动GPRS和中国联通CDMA1X上网的用户合计已达1.05亿,已与互联网上网用户相差无几,这就说明手机体育新闻的传播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由手机的特点决定的体育信息的传播状态由“一点对多点”变成了“多点对多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传播者与受众群体的界限没有了明确划分甚至重合,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主动性都得到了增强。例如在观看体育赛事的同时,手机用户就可以对比赛内容进行评论,相互探讨,竞猜比赛结果等。这是传统媒体不可能达到的,在体育新闻的获取方面不是媒体什么信息就了解什么信息,而是自主地选取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或者是直接发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别人分享,受众获取体育信息更自主化,个性化。手机作为新媒体的出现是在21世纪初期,这样就造成了倚重于新媒体获取体育信息的多为高知识的年轻人,而一些经济条件差,文化水平低,年龄大的人还是会选择传统媒体来获取体育新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众的范围。手机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界限的模糊使信息的主体模糊,无法确定信息的出处,就很难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可信度。

2.4由传播效果看,新媒体对体育新闻报道更加全面、人性,但是体育新闻缺少“把关人”首先,手机媒体打破了传统的媒体报道什么,公众就注意什么,媒体越重视什么,公众也就越关心什么的议程设置的主要思想,从而使受众可以在丰富多彩的体育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特别是在举行重大赛事的时候,一般传统媒体在这时都是进行赛事比分,奖牌数量的报道,这令受众很难获取其它的体育信息,如怎么健身等内容,而手机媒体可以在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向受众提供更加贴近生活,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其次,传统大众媒体对于体育新闻的报道往往大篇幅,平铺直叙地介绍导致新闻显得生硬,没有吸引力、现场感和动感,这与体育的本质是不相符合的。手机报道则是短小精悍的,这就可以重要介绍有价值的内容,是体育的内涵得以饱满,尤其对是重大赛事的报道结合电视媒体的现场性报道和报纸的深度评论,使比赛的中被受众忽略的细节,引人入胜的情节等呈现在受众的眼前,满足他们的需求。对于体育突发事件的管理,手机媒体有着更加突出的优势,如在体育暴力事件发生的时候,管理者就可以通过在局部地区发送手机短信等的形式,达到控制局面,使赛事正常进行的目标。近年来,体育新闻的报道充满了假新闻,过度娱乐化,报道语言武侠化等问题,这在手机体育新闻的报道上也有体现,甚至更加严重。由于手机在传播体育新闻的过程中的双向性,自由性以及在接受信息时的不可选择只能接受的特性,而这个新兴的媒体又缺少法律、道德的规范,这些现象就显得尤为特出。在传统媒体的传播中大众“把关人”可以起到组织导向、加工完善、整体协调、效果分析等作用,但是手机的自由传播颠覆了传统媒体的“把关人”的概念,没有专门的人或者机构对手机传播的内容进行指导、检查、监督,在报道方面主要依靠手机网络运营商把关,就造成了一些报道混乱现象,一些体育新闻的内容或者是语言是受众分不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这就需要手机体育新闻受众来鉴别新闻的真假,有选择地获取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3结论

3.1新媒体要与传统媒体融合互补,达到传播繁荣如同电视的诞生没有造成广播、报纸的终结,而是形成了共分天下的局面一样,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协调、融合、互补将是今后传媒界瞩目的焦点,新媒体固然有很多的优势,但是毕竟诞生时间短,还是新兴事物,在很多方面不够完善,还依附于传统媒体,同时传统媒体拥有厚实的根基以及成熟的模式,在和谐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前提下,只有二者相互融合,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合作,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4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范文

关键词 新媒体 传统四大媒体 概述 优劣性对比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历程上,“媒体”的出现可谓是一大创举,它有效地传达了社会信息,引领人类不断进行交流和促进,提高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同时,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新媒体,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当代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是媒体行业本身的一种进步表现。值得思考的是,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四大媒体,其存在都意味着一定的道理,把它们在一定时间内相互对比来看,各有千秋。

一、新媒体与传统四大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

所谓新媒体,是指以新的技术为支撑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主要包括:数字电视和电影、数字杂志和报纸、数字广播、触摸媒体、移动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等等。新媒体具有形式丰富多样;有超强的互动性;媒体渠道十分广泛;覆盖面积宽;精准度高;方便快捷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新媒体在当代传媒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对整个媒体界的发展起到了极具影响力的作用。我国在2010年上半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并成立了“新媒体专项基金”,这表明新媒体在中国社会得到了重视和推广。

(二)传统四大媒体。

传统四大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是人类社会产生的早期媒体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对一些社会信息进行宣传或者实现主体之间的交流。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传统四大媒体曾经各种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一度成为信息行业的龙头。但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一度发展,信息化技术和相关平台的构建,打破了原有的信息市场,传统四大媒体的地位逐渐面临挑战。

总体看来,当前的信息行业正因为科技革命新的到来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态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一些矛盾,但其根本性质和作用是大致相同的。两者之间并不能确切地区分谁更优秀、谁落后。从理性的角度分析,它们各自拥有着不同的长处和缺点,能够实现一定的调和。

二、优劣性对比分析

(一)传统四大媒体的优劣性分析。

(1)优点:市场基础深厚,受众数量多。相对而言,传统四大媒体早在80年代就开始风靡社会,为广大受众所推崇和喜爱。80年代报纸的广告营业额曾一度占领第一位。发展时间长,相对成熟和稳定。在长达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四大媒体已经拥有了既定的发展线路、市场规模、业务覆盖面积、专门的技术和人员等,并且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其中电视的有点可以概括为,能够通过相对固定的方式和途径,将社会信息立体地展现给广大受众群体;杂志的优点为,针对性地为部分受众提供专业的并带有较强刺激性地信息服务,是所有媒体当中生命力最为顽强的媒体;报纸能够及时、动态地提供社会信息,且便于受众保存与自主查阅;广播则是快速地利用带有强烈感染力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具有更强地便捷性。(2)缺点:传统四大媒体之所以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受到冲击,主要原因在于其不够灵活多变,程式过于固定,且本身技术发展缓慢,不能以大幅度的创新形式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

(二)新媒体的优劣性分析。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以一种新形势、新姿态、新技术实现市场切入,成功地剥夺和占领了相当一部分传统媒体的市场和受众。这主要是因为,新媒体能够更加快速便捷地进行信息交互,并且通过互联网等新型平台进行传播,符合当代新生受众的价值观。(1)流动性强,覆盖面积较之传统媒体更加广,影响力更大。(2)跳脱了传统的媒体模式,实现了个性化的突破。能够更加细致地划分受众,并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具体需求,针对性地推荐相关信息。(3)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除了一般单一的文字、图画、音视频等,还能够实现这些元素的结合,使最终的信息产物更加立体。(4)受众的地位实现可转变。在新媒体里面,用户可以同时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者,这样丰富了受众群体的地位体验,增加了整个信息传播过程的趣味性。

而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因为发展迅速,内容过于庞杂,因此仍旧存在很多缺陷。(1)发展过于快速,市场、技术、人力资源等综合根基较浅,难以做到厚积薄发,因为内容上常常会出现浮夸、失真的情况。(2)内容过多,流动性强,更新速度块,管理难度大,存在较多的管理漏洞,例如:安全漏洞等。(3)个性化和商业化追求过度,造成媒体基本性质的转变,可能对市场产生不良影响,或者使部分市场紊乱。

(三)优劣性综合比对及未来展望。

传统四大媒体仍旧能够占据传媒行业的主导地位,其发展和改革均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则为社会改革带来了巨大推动力,同时活跃了市场经济。两者的优劣点可以实现理论上的互补。在未来的信息行业发展过程中,人们必将挖掘出两者的特点,继而实现两者在实践中的结合,以科技和新传媒的经验等,带动创新传统四大媒体,创造出以网络技术、电脑技术等为基础的未来高科技时代新型复合式四大媒体。

三、总结

总而言之,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人们不能就此忽略了传统四大媒体,应该思考结合相互之间的优点,扬长避短,更好地使“媒体”这一事物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冯思婧.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比较研究[D].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08.30.

第5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范文

关 键 词:微博;传统媒体;生存思考

异军突起的微博,不仅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传媒市场报纸、电台、电视台“一统天下”的格局,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新闻媒体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影响。对传统新闻媒体来说,微博的出现和迅猛的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一、微博的兴起

1.微博的兴起和发展

微博即微型博客。与传统博客相比,微博在网络上转向移动化,在终端上更为适合手机,在表达上更为口语化、碎片化,从长篇大论的“写作”、“日记”变为140字之内的“闲言碎语”、“语录”,在媒介属性上从个人门户转向社交化平台。

世界第一个微博网站Twitter于2006 年诞生于美国,2007 年饭否网等将微博概念引入中国。2009 年以来,随着新浪、腾讯、人民网等门户网站推出微博服务,微博网站数量增长迅速。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到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再到2011年温州动车追尾脱轨事故等,都是第一时间从微博传播出来的,从而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通过微博这一新兴媒体形式,公众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参与空前深入。

2.微博兴起的原因

微博的简约开放化、即时性以及互动性强传播快是微博兴起的主要原因。

微博要求用户的每条微博的字数不得超过 140 个字,正因为这 140 字的限制,使得微博内容短小、口语化,易操作和传播,相对传统媒体,微博的发帖门槛低,用户的参与度高。另外,微博的内容一般是公开的。允许任何人去“转发”“关注”“评论”。微博使传播者和接收者处在平等的发言等级和渠道上。

微博集成了多种渠道,人们也可以使用网络、手机等多种方式即时信息,这样用户可以通过身边的工具随时随地信息、图片等多媒体文件,方便快捷。微博让每个人都成为了自媒体。因为微博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和迅捷,所以传播信息更具有即时性。

在众多新闻事件中,微博都发挥了其独特的信息传播和社会监督的功能。这源于微博能够以极具互动性的传播方式,最终完成对某个事件的报道、挖掘和传播。“作为一种社会化媒体,微博有很强的人际互动功能,通过相互关注、构建微群等方式建立社交网络。”①另外,微博打破了用户被动的接受状态,其良好的互动性推动了信息的广泛的传播。

二、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1.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微博信息的门槛低、传播迅速、方式灵活,在新闻传播功能上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体,而且具有强大的舆论造势和社会动员能力,它能够使信息蔓延至社会各个角落、广泛影响人类生活。

(1)即时性强、互动性好,传统媒体无法比拟

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微博可以用短小的字句、单张图片或者小段视频及时再现新闻事件当时的原貌,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突出的现场感。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僵化生硬的主客体关系。微博一经发表,可能会被感兴趣的博友看到,引发大量接力的转帖和评论。传播的过程就是主客体实时互动的过程,互动的效果越好,传播得越广泛深入。

(2)传统媒体话语垄断地位被打破

互联网等新媒体为公众话语权的实现提供了渠道,作为网络新媒体的代表,微博的意义是多元的。微博为民众提供了一个发表自己看法、自由传播信息的平台,“尤其在话语权领域,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对公共话语权的垄断,给予了公众更多的话语权。”②

(3)新闻和舆论的传播力超越了传统媒体

每一个用户可以用微博又短又快、随时随地地新闻,包括对新闻事件的发生进行“爆料”和“直播”乃至评论,新闻采写的同时即开始传播,省去了修改、审阅、编辑、签发、印刷、发行等诸多费时费力的环节。其传播速度之快与影响范围之广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体。人们登录微博的主要是发微博、了解热点话题和参与热点讨论。“调查数据显示:微博用户中 73%以上的人将微博作为重要的新闻和消息来源,微博目前已经成为媒体跟踪突发事件消息的重要途径之一。”③微博目前已经成为成为一个大事件、突发事件的舆论传播中心。

2.传统媒体应对策略

面对微博的影响和挑战,传统媒体还应该抓住微博在中国刚刚兴起这一历史机遇,切实转变思路,认真研究微博的运行和盈利模式,主动加大与微博等新媒体的整合力度,利用其优势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把它变为传统媒体的辅助工具。

(1)利用微博获取新闻信息。

在大多数微博的主页面上,都设置有话题榜、人气关注榜、草根人气榜、名人榜等板块以便用户搜索。传统媒体的记者从中寻找新闻线索。此外,新闻记者和编辑可以通过微博平台了解到新闻事件是否受欢迎,从而决定是否进一步展开深度报道。

(2)发挥自身深度报道的优势。

虽然微博新闻比较快捷,但传统媒体在挖掘新闻事件的深度和广度上有微博无法比及的优势。微博使受众话语表达快速膨胀,也造成了谣言滋生、信息泛滥等问题。而传统媒体绝大部分都是主流媒体,拥有更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另外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比较专业,可以对微博里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深入报道。

(3)变微博为其辅助工具。

传统媒体可以利用微博的传播力,扩大传统媒体在网络上的品牌维护效果,提高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在争取更多传播受众的同时,也为受众提供话语自主表达的平台,让受众深度参与到新闻的生产、传播和挖掘中。

微博的迅猛发展对于部分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实,传统媒体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有微博技术所赋予的新机遇。传统媒体可以在既定的传播结构内,通过调整自身的传播内容和样式,谋取自身影响力的最大化和新的发展支撑点。

参考文献:

第6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 融合

不知从何时开始,在线看电影看电视剧已经渐渐成为一种被大众所熟悉的娱乐方式。不管是优酷土豆这样的老牌在线视频网站,还是搜狐新浪腾讯等大型门户网站拓宽的视频业务,还是奇艺乐视等新生力量,都在尽力的想在这个新兴传媒市场中分一杯羹。而这些在线视频网站的集合,无疑对传统的电视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力,不管是传媒人或者受众,都在这样的冲击下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些现象的出现可以说不是偶然的,而是经济、人文等多方面元素集中在一起产生的变化。笔者就在线观看视频方式兴起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影响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同时对在线视频网站的发展前景进行一个展望。新兴在线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差异最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栏目的形式与内容

做为发展不过几年的在线视频网站,还处在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影响力巨大但是却不与收益成正比,当下的视频网站暂时还不具备筹办大型综艺节目的能力,仍然是以购买电视剧、节目等网络播放权为主。部分视频网站也投资自主制作一些网络剧或微电影,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的确给影视制作者创造了很多机会去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但是从收益角度来说却是收效甚微。而传统电视媒体则不光在影视剧购买及播放上有着极其强大资源优势,更是靠着各种大型综艺节目立于不败之地。尽管今年广电总局颁布了《限娱令》来限制综艺节目的滥觞率,在量上加以控制卫视的综艺节目,但是退一步说,也促使各大卫视投入更多心血保证自己的王牌综艺节目质量,吸引更多的观众。

所以在栏目形式内容的比较上,在线视频媒体比起电视媒体来说还是逊色很多的,毕竟节目的制作和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和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如果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在线视频媒体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特色及受众定位。

2 受众分类

毫无疑问,新兴的在线视频媒体受众相对年轻化很多,面对网络及新兴事物,他们的接受能力更强,更倾向于可选择性强的观看方式,但是收看时间相对来说不是很固定。而电视媒体的受众则年岁相对较大,收视时间固定,更倾向于老牌一点的栏目形式。养生、厨艺等家庭服务节目的增多就是电视收视受众群体年龄层上升的一个明显信号。众所周知,各个媒体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广告商对广告时段的投资,而观众的收视率和购买力则决定了媒体的广告收入。在这一点上,网络新媒体的观众群购买力相对来说要弱一些,对广告商选择投放渠道也是有一定的影响。不论是电视媒体本身也好,还是加上新兴的媒体形式,对于受众的细分是愈加专业化的一个表现。明确好自身所吸引的受众群体,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就其特点做好节目吸引受众。

3 观影方式

观影方式的差异可以说是新兴的在线视频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最显著的区别。随时、随地、任何内容可以说是新媒体最突出的优势所在。只要网络质量达到标准,那么观众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收看节目,并且节目量极其广阔,这也正是在上条比较里提到的年轻化的受众群观影方式的特点之一。但是由于各种科技及硬件条件的限制,诸如网络环境,诸如播放终端的技术提升等等都给新媒体的普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影音享受上还是远逊于传统媒体的。在观影方式的比较上,传统的电视媒体虽然仍然坚守着节目时间固定,频道固定等播放模式,但是频道专业化的细分、付费电视的普及等措施都是挽留受众的一系列手段,包括现在液晶电视LCD等即外形美观又可以给人带来一流视听享受的硬件方面的提升,乃至家庭3D影院等新概念的提出都是新媒体在短时间内不可比拟的优势所在。

综上所述,新媒体目前的发展十分迅速,影响力也非常之大,大有与传统媒体一争天下的趋势。但是冷静观之,其影响的面积并没有波及到传统媒体最核心的部分,同时给自身带来的收益率也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大部分选择新媒体的观众都是冲着电视剧集连播,中间无广告间断这一特点去选择在网上在线收看这一方式。对于新媒体自身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网络环境的问题,前段时间网民们对中国互联网现状的不满最终还是得到一定的解决的。中国联通便是走在了改变的先锋中,率先提出了宽带提升计划。如果按他们所宣传的那样,虽说离全民光纤时代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网络条件会得到相当大的改善,这些无疑是对新媒体发展的一个有力促进。另一个问题则是传统媒体自身巨大的资源积累优势所致,虽然现在不断传出某某电视剧网络播放权卖出天价的消息,但是作为电视剧发型制作方来说,首播权一定还是选择影响力更加深远的传统电视媒体,尤其是现在各大卫视以“剧”当道的时代。不论是经济效益或是名声影响来说,网络新媒体都与传统电视媒体差着不只是一点点距离,而电视媒体进行的一系列举措,如对广告播放的限制,高清节目的播出等,加上精心制作的各大卫视的王牌大型综艺节目等都是对其本身收视率的重要保障。

第7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范文

2007年4月1日,北京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博览会上IPTV电视展台。2011年IPTV用户将达到1亿,收入增长40倍。

市场调研机构Multimedia Research 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全球IPTV市场,欧洲、亚洲的IPTV用户和服务提供商的收入将稳定增长,北美地区也将出现适度增长,到2011年预期全球IPTV服务提供商的收入将从今年的36亿美元增长到203亿美元。

2006年下半年,随着有三张IPTV牌照的发放,IPTV开始出现迅猛发展的势头。随着移动运营商在传统通信领域给固网运营商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固网运营商业务转型的需求也越发迫切,IPTV已经成为固网运营商业务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数据也显示, 2005 年中国IPTV 安装用户数达到28.2 万,2006 年为57.1 万,到2007 年预计中国IPTV 安装用户数将达到154.3万,2007年将成为中国IPTV市场发展的真正腾飞之年。

IPTV业务有两个鲜明的特征,首先IPTV是新媒体,其次它具有交互性。之所以说IPTV是新媒体,是因为IPTV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本质差异:

■ 媒体内容接受方式不一样,因为IPTV的交互性,IPTV是一种受众可以主动参与的媒体,而不是被动接受。

■ 媒体展现形式不一样,图文、音乐、视频等,既可以综合,也可以单一。

■ 业务分发的方式不同,不仅可以是运营商内容到用户,点到群的方式,而且可以用户到用户,即点到点的方式;因此点播、直播、广播、通信、会议等各种类型的业务方式都可以是IPTV业务中的一种,IPTV是全业务的新媒体。

■ IPTV业务承载能力也与其他传统媒体不同,与传统广播网络相比,IPTV的频道数量理论上是无限的,其在线内容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包含了地理上的分布,理论上也是无限的。传统的广播内容受到每天24小时的时间限制,在线内容最多24小时。报纸则受到了页面的限制,也不能无限拓展。

在这么多的差异中,IPTV业务所天然具备的业务分发和内容传输的能力,即内容渠道聚合的能力是IPTV新媒体自身最大优势之一,也是IPTV被认为是新媒体的关键理由之一。

IPTV的交互性是IPTV业务被提及最多的特征,但是实际上欧洲数字电视通过回传通道也是具备交互能力的。所以IPTV的交互性与其他具有交互能力的传统媒体相比,虽然具备较多优势,但并非在交互性方面与传统媒体具备根本差异,更不用说因为交互性就能完全替代传统媒体了。

从业务的角度出发,交互性业务是媒体的一种业务形式,不是一种媒体形式与其他媒体形式相互区分的本质特征,就如同电视、报纸、杂志这些不同的媒体形式的区别一样。从媒介和媒介经济学的角度出发,IPTV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内容渠道的差异。

与IPTV比较类似的业务是Internet TV,但两者的主要差异仍然在网络本身和传输渠道方面。IPTV的业务网络是可管理、可运维,有服务质量控制的网络,而Internet TV业务是基于互联网,并不具备一个可运维业务支撑网络,因此两者在内容渠道聚合能力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相对于电视用户,宽带PC用户具有VOD和下载播放的使用习惯,这两种方式都具备实时控制的功能。下载新片和电视节目VOD点播是宽带PC用户对音视频娱乐业务最强烈的需求,观看实时电视直播频道不是当前宽带PC用户最多的音视频娱乐方式,因此PC时移需求就相对更少。

第8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范文

关键词:播客新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4-189-02

1播客的概述

1.1播客的概念

播客,指的是一种在互联网上文件并允许用户订阅feed以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或用此方法来制作的电台节目。这种新方法也可以用于音频文件。“播客”是网络技术和传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虽然对于播客的定义还没有统一说法,但播客的推动者Doc Searls认为,播客是一种能自由选择的数字广播,人们选择收听的内容、时间和方式。他将其定义为一种全新的自助广播形式:“收听传统广播时我们是被动收听我们可能想听的节目,而Podcasting则是我们选择收听的内容、收听的时间以及以何种方式让其他人也有机会收听。”同时,另一位播客的倡导者Dave Shusher认为Podcasting传播的内容既包括音频文件又包括视频和其它媒体文件,这一定义较好地描述了播客的特征。

播客,就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平台,利用RSS等先进技术音视频文件,允许用户下载、订阅、自行和播放的一种媒介形态。只需要一个摄像头、一个麦克风、一网的电脑和一个编辑软件,就可以在播客视频网站申请属于自己的播客空间,音视频文件,并且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自己想看的节目,甚至可以同步下载到手机、MP3等多种“随身播”终端接收设备上收听收看。目前在国内,提供视频分享的播客网站有国际上的YouTube,国内的土豆网、优酷网、酷6网、56网、派派网等80多家播客网站。

1.2播客的分类

1.2.1根据传播的内容分类

从内容来看,如今互联网上的播客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文为了简明,只收集了几个国内影响较大的播客网站所分的大类,至于其它的各个小类就不进行细分了。

优酷网2010年3月目录如下:

电视剧、电影、综艺、资讯、体育、汽车、科技、娱乐、原创、音乐、游戏、动漫、生活、时尚、旅游、母婴、教育、搞笑、广告、其它。

土豆网2010年3月目录如下:

热点、电视剧、电影、播客、娱乐、搞笑、动画、音乐、体育、汽车、财富、女性、游戏、乐活、科技、教育。

酷6网2010年3月目录如下:

资讯、娱乐、体育、音乐、女生、汽车、科技、生活、原创、搞笑、游戏、教育、群组、酷6剧场、电影、电视剧、动漫、影评。

从以上三个播客网站的分类可以看出,分类的标准各不相同。比如,优酷网的分类,生活可以包括其它所有类别,而音乐、娱乐、搞笑、游戏、广告、原创、动漫之间都有相互重叠的地方,娱乐既包括音乐又包括电视剧、电影、综艺,真是越理越乱。但是,我们也能从这些杂乱的类目中看出一些相同之处,那就是几乎所有的类目之下的大多数节目频道都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像科教、外语这样的类目只占少数,而数量较多且比较严肃的新闻类目中,也有很多节目包含娱乐消遣因素。总之,播客的娱乐消遣性似乎是绝大数播客的共性。

1.2.2根据传播的方式分类

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播客分为两大类:

(1)以音频方式进行传播的播客,这类播客没有图像,只是单纯的音频内容,此种类型为音频播客。最著名的音频播客是“反波”(省略),该网站于2005年4月创立,其播客一般为音频播客,在互联网上流传非常广泛,而且很有特色,内容也大都是些当下众所关注的话题。反波提出反对传统广播的内容和方式,试图努力塑造一种新型的广播风格。另外,各大播客网站也都有很多音频播客,虽然音频播客仍会有所发展,但已不再是主流。

(2)以视频方式进行传播的播客,这类播客综合了文字、语言、音乐、图像等多种传播方式,也是目前数量最多的,此种类型为视频播客。目前视频播客数量越来越多,几乎各大播客网站都是以视频播客为主,因此,视频播客内容种类也多,几乎包括生活的各个方面,视频播客将是未来播客发展的主要趋势。

1.2.3播客的特点

播客作为网络媒体的新形态主要有以下几个媒介特点:

(1)播客是一种综合了语言、文字、音乐和图像的多媒体传播媒介。由于音频和视频传播所要求地受众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播客的接受群体不必是具有良好读写能力的受众,播客的这一特点极大地拓展了其受众群体。

(2)播客拥有自由和互动的特点。虽然播客的互动性仍有待增强,但是相对于传统大众媒介已有所进步。比如,播客网站在播客节目下面常设有投票栏和评论栏,播友可以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传播者。较传统大众媒介来说,播客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是比较强的。

(3)播客是一种多线性传播模式。播客作为网络媒介,既可以是一对多,也可以是多对一或多对多,同时它还是一种非线性的传播模式。

(4)播客可以订阅和自由下载,其接收终端有很多种,包括电脑、MP3、手机等。播客的受众可以利用多种接收终端,并且可以随身携带,这一特点拓展了受众的接收权利。

2播客与传统媒体的比较

2.1播客与传统广播、电视的比较

(1)播客与传统广播、电视相比,其准入门槛很低。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需要波段频段,而波段频段资源是稀缺性资源,一般个人团体是很难获得波段频段分配的。况且,即使可以获得波段频道,昂贵的发射设备也不是谁都能负担得起的。然而,播客们只需要一台连接上互联网的电脑、一个麦克风、一个摄像头就可以进行广播或制作自己的音视频节目了,不需要执照,也不需要波段频道,更不需要发射设备。

(2)播客与传统广播、电视相比,扩大传播者群体更容易。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者主要是广播电视机构或独立制作公司,大众只能被动接受,但播客是只要具有一定电脑操作水平的人就可以制作播客了。由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由专业人士制作,因而其质量相对较高,播客的制作者则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节目质量也不尽相同,然而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和有创意的播客们的介入将使播客的质量逐步得到提高。

(3)播客颠覆了传统广播、电视的线性传播模式。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流程是线性传播模式,节目内容转瞬即逝,受众只能消极的被动接受,收听收看时间都必须按照电台或电视台的节日表进行,对节目的反馈也十分困难。播客则不同,人们不但可以在线收听观看播客,而且可以订阅自己喜欢的节目或频道,并且可以将节目下载到MP3、MP4、手机等随时收听观看,尤其是相对于电视来说,受众可以自由地安排适合自己的时间和地点收听观看节目。

2.2播客与网络电视、网络电台的比较

(1)播客比网络电视和网络电台更个性化。播客是一种没有固定节奏的播出状态,播客的每期节目从几分钟到几小时等各有不同,十分随意,而网络电台则用传统广播的播出模式和方法,是即时的你听我说。并且,网络电视或网络电台都有某种机构的背景,这就会使人产生一种敬畏的感觉,总觉得与自己是有一定距离的。然而,播客则是完全的个人化,无论是风格或内容都更贴近生活,距离感大大地减小了。

(2)播客是一种非线性传播。如今大部分的网络电视或网络电台,更多地依然是传统广播电视那样的线性传播模式。

(3)播客在节目播放过程中不会插播广告。传统广播电视或网络广播电视都会在节目播放过程中插播各种类别的广告。目前的大多数播客是播客们按自己的兴趣所制作的,是公开在网络上的,并且完全免费,因此节目中是不会插播广告的。

3播客与传统媒体的整合

在如今的媒体市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除了在不断地竞争之外,也会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相互融合,而播客也不例外。播客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虽然有些不同,但彼此之间可以进行互动,形成共同发展之势。

首先来看播客与电视台之间的关系。传统电视台一直都在资源、人员、资金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并拥有大量稳定的受众。在节目内容方面,电视台有能力制作大型新闻报道、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等严肃的节目,而播客则以形式灵活、投入少的特点,在制作个性化娱乐节目和互动性、参与性节目方面更有优势。在发展的过程中,播客与电视台逐步形成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渗透与嫁接。

播客对电视台来说已不再是一种威胁,而是成为一种新的节目形式。电视台可以将自己的节目制作成播客在互联网上传播,或者对现有的网络电视台进行技术改造,在保证网络电视台正常播出的同时,将其中的“点播”节目改造成以RSS技术为核心的播客,从而形成传统电视台的多种播出方式。

因此,播客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强调的是不同传播渠道的融合。如今,网络媒体仍在不断的派生新的传播媒介,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媒体将广泛采用播客技术。随着播客的普及,传统影视媒体也在不断网络化,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及新兴网络媒体都有可能趋同,它们都成为网络多媒体公司,其内容和服务同时涵盖文字、音频和视频。

4结语

在未来媒体的发展过程中,播客将成为最广泛的、最易使用的交流形式。播客作为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媒体形式,有着与生俱来的优点和缺点,随着传播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完善,视频分享网站正在最大化的挖掘自身优势,取得主流地位。与此同时,随着网络法规的不断完善,播客将会迎来更加健康地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第9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 新闻传播 网络新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其中网络新闻使用率达77.2%,用户人数年增长4535万人,年增长率14.7%,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三位。这表明,我国互联网发展日趋成熟,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中影响巨大的、最具发展潜力的主流媒体。互联网构建的网络世界,比电视机对人们生活影响更大,网络传播把人类文明带向一个新的高度,大大提高了人类处理、存储信息的能力。那么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互联网新闻有哪些特点?它相对于传统新闻有哪些突破和劣势?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网络新闻

关于网络新闻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闵大洪从新闻传播角度对网络新闻下的定义是:网络新闻是通过因特网、传播的新闻,其途径可以是万维网(www)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板,网络寻呼等手段的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其者、转发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个人①。简而言之,网络新闻就是在互联网上和传播的新闻信息。由此定义就引出了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

二、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

所谓网络新闻传播,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个新的媒介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与传统新闻传播相比较,网络新闻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1、传播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速数据传递系统,有了数字化技术才使将网络新闻传得更远,传播得更快。

2、媒体的综合性。网络新闻传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融合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视频等诸多表现手段,集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的优点于一体,使新闻报道更具直观性、生动性,带给读者全新的体验,增强了新闻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网络信息的海量性。网络的容量之大,信息量之多,是任何传播媒介所不能比拟,网络传播没有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受众可以随时浏览资料库内的信息资源。

4、网络新闻的时效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信息的制作与传播的速度要快得多。报刊要经过稿件的录入、排版、印刷、发行等诸多中间环节才能送到读者手中;广播电视则需要前期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使新闻的时效性大大降低,而网络传播因其技术手段的先进性,使传播周期大大降低,而信息量却大大增加。

5、交互性更强。通过网络传播,受众可以自主选择需要的或者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并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向媒体和其它读者传达自已的意见与见解,实现良性互动。

6、突破线性限制的超链接方式。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构建在超链接方式上的全新传播模式。受众可以根据兴趣与需要,通过链接跳到另一个信息上去,网络上有取之不尽的各类信息,而这些信息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②。

三、网络新闻传播的突破与劣势

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在传播中发展,在传播中改变的世界。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相比较,网络新闻传播的积极效用与劣势主要表现为:

1、网络新闻传播突破了新闻传播的时间界线和空间区域界线。新闻报道速度越快,新闻性就越强,新闻的作用和新闻价值也就越大。时间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新闻报道的这一基本要求,它可随着新闻发展,不断滚动推出最新消息。比如,最近的国产J20隐形战机首飞,国内的诸多军事网站实时滚动更新战机图片和评论,受众可以及时了解最新消息。以往新闻传媒的刊期界线、时段界限等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弱化甚至消失。

传统的新闻传播使许多新闻都成为地域性新闻,这实际上降低了新闻的价值。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信息传播全球化得以实现,在突破了新闻传播的时间界线和空间区域界线后,麦克卢汉在1962年提出的“地球村”概念正由理想变为现实。

2、信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被打破。网络新闻传播不存在绝对的单一传播者或信息接收者,通过网络技术传者与受众之间互动,既有信息上的也有观点上的交流。受众的需求是立体的、多方面的,他们想知道不同媒体、不同信息源相同或不同的观点,而网络媒体传者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受众可以在网络上自由选择传者作为信息来源,受众在网络上可以多角度、多层次、最大限度地了解一个新闻事实包含的信息,从而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③。

3、网络新闻传播信息过剩和虚假新闻。网络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鲜花和毒草并存,从网络信息传播中获益的同时,又不能忽视网络传播带来的问题和负面影响。网络新闻的传播和接收方式决定了它相对的自由特性,不可能像传统媒体那样有着严格的筛选,这样使得网络上信息和知识无限制的增长,大量相似、无用的信息充斥网络,造成了信息过剩,导致受众不能有效吸收和充分利用信息的作用,使受众在阅读新闻时花费了更多时间,使得信息贬值。不断堆积的无质量区分的信息导致受众不能区分哪些是主要的,有价值的,准确的信息,容易导致受众盲从。

大多数网络信息来源是无限制性的,互联网的匿名性也为一些信息造假者提供了平台,大量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虚假信息使受众难以鉴别,使网络信息可信度变差并造成损失。比如海南香蕉致癌谣言,在网络上传播,给海南的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另外由于网络信息的快餐化,部分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网络新闻的内容呈现恶俗化倾向。

总之,网络新闻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顺应了信息时代受众对于获取信息的要求,使新闻的展示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它的出现与发展给传统媒体及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冲击,同时由于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时间较短和自身特性所带来的缺陷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①闵大洪,《网络新闻之我见》[J].《新闻与写作》,2006(6)

②南宏师、张浩:《网络传播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16-20

③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