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环境设计方案范文

校园环境设计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环境设计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环境设计方案

第1篇:校园环境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多层次;多样化;多彩性

中图分类号:TU24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9-0024-03

1 概况

2006年受湘潭大学基建办的邀请,我院(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参加了湘潭大学兴湘学院综合教学楼项目的方案设计投标。在方案评选过程中我院的设计方案得到了专家和校方的好评和认可,从而赢得了对校园建筑进行探讨与实践的好机会,目前正处在施工图的设计阶段。

湘潭大学是文理工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人杰地灵、风景秀丽的湘江之滨、一代伟人的故乡――中国湖南湘潭。学校内的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设施齐备,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良,现在为了满足学校扩招和迅速发展的需要,决定兴建湘潭大学兴湘学院综合教学楼。本工程是湘潭大学兴湘学院目前建设的主要教学用综合楼,是正对湘潭市北二环线的标志性建筑。

2 总图规划――延续校园环境特色

综合教学楼位于湘潭大学的西南侧,市北二环规划道路以北,东面为学校的出版大楼,占地面积约为3万多m2。综合教学楼的总建筑面积:24950m2,其中教学区建筑面积:22040m2,办公区建筑面积:2910m2。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用地的地形变化较大,场地原始地貌为丘陵地貌,用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高差约7m,与周围规划道路及周边建筑关系复杂。教学楼依地形而建,正对市北二环规划道路,依次有序的排列三栋由低到高教学楼。

本方案在总图规划设计原则,在整个教学楼及环境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从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出发,为他们创造多层次、多样化、多彩性的充满校园文化气息的交往与活动环境。将环境作为建筑设计的延续和补充。由于教学楼位于规划用地的西北侧,留下正对大门的校园入口广场。尺度适宜的校园广场是教学区和办公区入口过渡空间,同时又是一优美的校园景观,以广场环境设计带动教学楼的建筑设计。广场成为了主体,而教学楼则成为广场空间的一部分,成为广场的配景。

在广场设计中我们结合用地现状,首先改造和利用原有道路――围绕建筑的环形道路,中间辟出了外形规整、高低错落的广场空间。这样的布局自然形成了“人车分流”,车流由北侧的湘潭大学校园原有道路引入,主要人流由二环路和东北角的广场进入。广场中心花园绿化设计是师生环境空间的核心与精华。绿化系统设计以中心花园为主,辅以路边绿化。中心花园的园林设计采用几何图案构图,铺地、花草,树木、雕塑等有规律设置,形成一个有韵律的绿化空间。中心绿地环境小品、广场相结合。植被主要以常绿植物为主,大面积种植草坪及湘潭特色的树种,为师生生活和学习创造优美舒适的绿化空间,广场两侧缓坡式草坪及草坪中点缀的立体图案,也创造出广场优美、宁静的文化氛围。建筑东北向形成入口广场,同教学楼区前的中心绿地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广场,台阶,水体,建筑在阳光的淋浴下,相映成辉。

在建筑布局上自然地形成了两个庭院,庭院空间与建筑内部空间融通,特别是在其中设置了一个可以用来交流,聚会,演讲的露天平台,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舒适宁静的教学氛围,将6个教学区有机地联系起来。

3 平面布局与功能设计――开放与交流

建筑开放性及其所塑造的丰富交流空间与现代高等教育的精神与方式相符。

1-5层的教学区,西侧的开敞式走廊和东侧通透的玻璃幕墙,创造了流动的空间与外部广场交融渗透,中部两个中式庭院,营造了学生沙龙的空间环境,并且由于地势高差较大,在一层教学楼大厅入口处设置大踏步的台阶,连接校前广场和教学楼开放式的大厅,使内外空间的过渡有机自然。

主楼“山”形平面,形成南北朝向的三栋既独立又联系的包括6个教学区的教学楼,通过垂直交通枢纽相联系,交通便捷流畅,可迅速疏导人流,加快教学节奏;建筑平面布局适应功能多样性和可变性的要求,采用大柱网、多人口、均衡布置楼梯等方式,为今后的灵活分隔和使用创造条件。根据人流方向,主要人流来自西侧教学楼,教学楼的主人口仅是校园环境序列发展和延伸的要求,而140人、180人、400人阶梯教室和80人、100人教师等大量人流的疏散入口在西、南、北三个方向共6个出入口,便于短时间内大量人流的集散,阶梯教室墙身之间强化了两侧次入口,使其在视觉和空间效果上仅次于主人口。

平面设计上,由于教学楼内部集中而大量的人给平面布局带来了困难,因此将教学楼进行了分区,分为6个教学区和1个办公区。各层功能区布置如下:教学1、3区为阶梯教室部分;教学2、4区的1-3层为教学区,4-5层为计算机房,图书馆,语音室等用房;教学5、6区主要为艺术楼:6个教学区和办公区相对独立,只在三层有交流平台,大量的教学活动安排在三层以下,将人数相对不多的阅览室和计算机室布置在四到五层,南北两翼中间用交通核连成一体,便于交流、联系,内部流线清晰简洁,分区明确。

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市场需求的频繁变化,对学生素质要求的提高,使教育不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学生的学习不仅在课堂内,而且在课堂外。在平面布局创造复合型的交往与交流空间,利用适当扩大的交通枢纽空间,例如教学区得1-5楼的敞:开连廊和内走廊相连处,布置了扩大的休息交流空间,宽敞明亮的走廊和过厅便于学生的交往。

4 立面设计――形体塑造

第2篇:校园环境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校园公共空间 整体性 研究

现代校园是社会进步的窗口, 校园环境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科技进步的表现。完整的校园公共空间一般包含校园建筑、交通、景观等一系列要素因子,它们之间的有机组织才能形成良好的整体环境秩序,而校园规划设计过程也就是运用设计手段对环境系统的整体性设计的探寻。设计对象的整体性是整体性设计的起点和基础,对于一所校园而言,就是加强校园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联系、便捷度和识别性。

在阿镇高级中学的总体规划设计中, 从方案的最初阶段直至建成, 我们结合当地教育局的具体要求, 力图充分把握时展的节奏和规划设计的要求。下面将把阿镇中学设计的感悟结合校园的公共空间的若干子系统的做一下整体性分析。

1 项目基本情况

1.1 基地概况

项目用地位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阿镇,北侧为经六路,东侧为规划五路,南侧为越山路,西侧为规划七路。基地面积共213893m2,基地形态为矩形,地势平坦。拟建筑面积45206.2 M2,办学规模为36 个班级,年在校人数为1800 人。

1.2 规模及功能组成

在功能布局中,学校由教学中心区、体育运动区、生活服务区三大功能组成。教学中心区由普通教室、专业教室、实验室、公共教室、图书馆以及教研、行政办公室组成;生活服务区由学生宿舍、学生、教职工餐厅组成;体育运动区由室外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室内体育馆等综合体育设施组成。(图1)

2校园公共空间各子系统分析

2.1功能系统分析

中学校园的功能相对于大学,简单得多,主要有教学楼、宿舍、体育场等设施。通常在功能组织上以教学活动为基本活动,作为组织的“核心”,并规定其他功能组成要素的布局原则。

根据基地现状,本设计的规划思路是突破学校的地域性,建设特色鲜明的高级中学,客观上不仅要求学校提高软体教学质量,也要求有足够的实体教学空间。在此规划中,南部为教学区,西面为运动区,东南部为生活区。北部的主教学楼与南部的综合生活服务中心中间由一条景观大道相连,将整个校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边为教学和生活区,西面为运动区,形成了校园的主轴线。中间的宿舍将运动区和教学区合理分开,互不干扰。

教学用房、教师办公、行政办公和辅助用房整合成教学建筑组群:基本教室布置在教学组群的中央地带,南北朝向;教师办公室紧贴普通教室,方便日常管理;实验室分类组合,布置在教学组群的;行政办公区布置在校园主入口附近,便于对外联系。本项目用地现状用地非常宽裕。所以学校入口在退路边200米设置缓冲区。正入口所对应的是学校主教学楼,主教学楼与办公楼、专业教室、风雨操场共同围合一个宽阔的校园前广场,非常气派。办公楼和教学楼之间通过连廊围合两个内庭院,内敛的空间布局采用轴线的组合,转折,节点的虚实来划分空间,营造各种景观空间,使得整个校园内功能分区明确,流线清晰,空间虚实有序。

生活区有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和综合生活服务中心组成,连廊将宿舍围合成两个内庭院,形成重要的私密空间。综合生活服务中心包括食堂、超市、浴室等配套设施,使得学生和老师的各种生活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给学生创造出优越完善的后勤服务体系。

在用地西侧合理布置一条400米的标准跑道的运动场和多个标准篮球场及羽毛球场。风雨操场位于用地的西南侧,独特的造型成为越山路上的标志性建筑。风雨操场内设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舞蹈健身室。满足了全校体育锻炼和课余活动的要求。(图2)

2.2交通系统组织

交通系统是形成校园功能分区域结构的“骨架”,以人的连续性活动为特征,并由此规定车行、步行系统,实现人车分流,并通过连接其他子系统实现人流活动的延续性几个功能分区间的最佳组合。校园交通组织遵循以上基本的设计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流与车流的冲突,避免干扰,力求创造一个宁静、舒适、安全的校园环境。阿镇中学校园的主要道路,布置于教学与生活核心区的,形成环状的机动车道,以保证交通的高效、通畅。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停车也集中在车道解决,考虑各功能区交通流量合理布置。步行交通主要集中于校园中轴线上,联系着校区内各主要建筑,合理地引导着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流线,并进一步强化校园各组团的空间序列关系,同时结合小品及地面铺装的设计,尽可能丰富步行系统的场所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气息。(图3)

2.3景观系统分析

景观是现代校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它首先应该保证自身系统的完整性,同时应该将景观纳入城市或社区等更广泛的景观系统中,这对塑造整体生态环境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本校园规划沿景观轴布置的多个景观节点,形成了不同主体和风格的景观区域,。教学区与宿舍区之间布置大片绿地,保证校园内生态的多样性和景观要素的多元化,为全校师生床在了一个可 图4 景观节点分析图 读、可息、可娱的良好环境。(图5)

2.4形体环境分析:

建筑体块的组合强调了实体的组合和空间的变化,尽可能使建筑在整体统一的前提下富有空间的变化, 增加校园的空间趣味,设计一个“中学生喜欢的校园”。在建筑界面的控制方面,本方案在校园中间地带注重了建筑的朝向,在校园边缘地带,建筑物的走向与周边道路相关,使之与周边地块的建筑肌理保持一致性。

形体空间环境与人的视知觉能力密切相关,校园环境中的各类建筑物和设施的形象易于识别,无疑将加强校园环境的场所感,同时,由于校园中人流日常活动的集中性与规律特征,应当关注其对形体空间环境的规定性。普通教学楼、办公楼、风雨操场三者的化零图5 普通教学楼 办公楼透视图为整围合主广场,形成鲜明的整体形象(图5)

专业教学楼沿主要步行线方向线性展开,形成院落单元。宿舍楼沿中心广场的另一侧线型排列,与综合生活服务中 心共同规定了中心绿地的界面。(图6)

3.各子系统的整体建构

3.1社区意象的整合

当前的校园设计, 重视体现独具特色的个性特征, 强调校园环境的时代感。日本专家曾提出: 智能化校园既是舒适的教育场所, 同时是宽敞丰富的生活环境。现代化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校园的开放性等赋予校园外部空间形态以新的概念, 外部空间作为建筑内部空间的延续, 也成为课堂教学空间的延续, 是进行思想、知识、信息交流的场所。在阿镇中学的总体环境设计中, 我们正是本着这种理念, 力求保留整体环境之美的传统风格, 探求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环境。

在这里校园的主入口空间不仅是校园自身景观与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依托于城市与社区的次级空间。本设计中普通教学楼、办公楼、风雨操场的一体化设计有意识的突破了一般中学校园的空间尺度,形成一种次级空间并以此作为城市空间与校园空间之间的“中介空间”,形成鲜明的过度标志

3.2景观系统与行为的整合

校园的人流具有集中性和规律性特点,作为校园空间的主要使用者学生,其主要流线是往返于生活区与教学区之间。校园景观根据其所在场所性质分为动态和静态景观区。教学景观去为静态景观区,以园林式花园为主,广体现安静的教学环境。教学景观区用地中心即主次轴的交点为净态景观区的中心。它和前广场的人流都比较多,同时也是学校对外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场所,故主要以硬地为主,绿化为辅。在其中布置台阶、喷泉、雕塑等多项内容,充分体现安静祥和的特色氛围。广植树木,并由风雨连廊进行划分,形成悠远深邃的感觉,衬托主体建筑。西面则为动态景观区,以运动场为中心,向周边的功能区渗透,生活区景观主要为片式布置,为学生生活休息提供一个林荫深深的优美环境。

3.3有机骨架

公共空间的设计不仅是在客观环境上分割、组织空间,而且要在主观认知上使空间连续,达成人的行为、感知与环境的协调整合,渗透、开放、融合的校园空间环境需要渗透、开放、融合的物质界面来围合,沿校园步行线形成的线性长轴规定了教学楼和宿舍楼的形态和发展方向,将各种外部空间连接一个多种形式交往的网络,近期建设一部分即可形成完整的校园环境,远期的加建也不破坏原有的空间架构。

结语

第3篇:校园环境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校园生活文化;大学校园空间;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校园生活文化是一种自下而上产生的文化形式,它发源于校园生活之中,又渗透进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影响师生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理念来发挥作用。校园空间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也是师生生活的容器,各种生活化场景对人的教育作用远胜于课堂,校园空间环境对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校园人群年龄构成、文化素质、行为习惯相对接近,校园生活具有稳定性与连续性的特点,不同的大学各自都具备相对固定的特色化生活方式、文化活动,在师生中代代相传,植入了校园文化基因之中。在长期发展中,这种特色化的校园生活与空间环境之间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关联,产生了一种生活化的文化网络,进而激发了校园中场所精神的生成,使校园文化与校园空间融为一个整体。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校园建设步入,随着信息全球化,东西方文化交融,社会经济转型,校园空间模式也在继承融合中求变化。然而,由于当前校园规划建筑设计周期的压缩,建设规模的扩张,容易造成设计方案批量生产和重复使用,并忽视对原有生态地域特色的保护导致校园个性的丧失,导致规划设计模式的趋同,以及大学所应具有的魅力和氛围的缺失。中国的大学校园的生活文化建设正面临精神和物质双层面的困惑,大学校园生活文化空间的建设与发展迫切的需要理论的重视与研究,它的存在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供校园生活的多元承载

大学空间之所以较其他层级学校更具有讨论弹性和论证的必要性,在于大学课余生活的本质具有准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尤其在社会关系和活动模式层面。大学的课余生活远较中小学来得充满余裕而具有活力,课外生活是大学生另类核心学习课程的概念,已为不争的事实,但是相对应的课外活动空间确鲜为规划者重视,课余生活的特色往往塑造出大学独特的人文性格。英国剑桥大学被广为传送的师生下午茶和校外沙龙、咖啡厅里学生自发性的讨论活动令人印象深刻;印度泰戈尔大学在丛林中专注在于自然体验的学习生活自成独特风格;法国巴黎大学没有围墙、融入社区和城市,学生大多寄居民居,师生经常举办家庭烹饪、品酒闲聊的传统,增加了另类的师生非正式互动生活。

大学校园空间,如果只是原始单一的使用功能,充其量只是一个装载活动的容器,无法真正触动人心。引发怀念回忆,更不可能形成传颂永久的意义空间。大学的传统,出了引以为傲的成就之外,不可避免的也必然会建立在一些师生间的名人轶事以及行之久远的仪典习惯上,凡此种种或可名之为“校园故事”。故事的本质有些会被出传颂,也有些会被师生通过年复一年的重复活动形成集体记忆,这些活动沉淀在间上,行程“行为场域”,这些充满意义的空间,与其他功能性空间大异其趣,因为它们是“值得记忆的”。

承载校园事件的意义空间的存在,基本特质是有机分布和零散的,从量体而言,具有微观的特质,类似人体的神经丛结,相互纠结,密切关联,若能普同遍布在校园各个生活圈域,可以形成意义空间的神经丛结构造,悠游其中,大学课堂之外的自由学习和生活诗意应该是可以被预期的。

二、营造校园生活文化的个性特征

大学校园文化受到大学历史发展、学科特色、教育理念的影响,反映了高等教育机构特有的组织制度、行为方式、精神内涵。校园文化通过空间环境和建筑整体形象,传承教育建筑所应具有的空间特质,展现传道育人场所应具备的文化底蕴,对校园空间行为主体的素质教育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千姿百态,各个大学之间往往文化性格迥异,学科专业、教学方式的差异也会造成文化内涵的不同,尊重这种差异,传承校园文化的个性特色,才能产生风格多样、个性生动的校园空间。

每一所大学在其历史发展中都会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域特征、城市文化以及学科专长等客观条件发展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并逐渐演变成大学传统与校园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个性化、生活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的文化生活氛围由于更贴近师生的日常活动,具备深入而广泛的影响力,对师生的个性、人格、心理有着更强的教育引导作用。同时,也由于它来源于校园环境与师生生活本身,所以具有强烈的独特性,是大学校园文化个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例如,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校园均与河流邻近,划艇运动一直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自19世纪起,两校开始正式的划艇比赛,并逐渐发展成两校之间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校际传统活动,而牛津、剑桥各个临河而建的学院式建筑所拥有的河畔步道、小桥、船库各具特色,是两校最为独特的校园景观,成为师生课余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武汉大学校园被称为“中国最美的校园”,其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交织,大学建筑与山体环境相融合,是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每年一度的“樱花节”都会吸引师生与大量市民的参观游赏,其知名度与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校园范围,成为城市中最具知名度的文化活动之一,赋予武汉大学校园更多的浪漫色彩,在此生活的师生认为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调动了共同参与的热情,激发了创造力与多元思想的表达,营造了充满个性的校园文化,使他们为这里与众不同的校园环境与生活学习氛围而自豪。

三、传承校园生活文化的脉络体系

不同国家、地区的大学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地域大学的创建起源、演变历程、发展目标各异,都导致了大学之间历史与人文积累的千差万别,校园的人文氛围迥然不同。坚持各自的文化氛围特色,立足于本校的历史与人文传统,是校园文化个性传承的基本原则之一。历史悠久的大学具有先天的文化优势,人文氛围浓厚并且具备传承发展的自觉意识,只要不进行大规模的拆迁改造,贯彻有机更新的发展理念,一般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氛围延续。新兴大学校园历史较短,文化积淀较弱,但也可以通过对校园空间层次、尺度、序列等的优化处理,增强空间的亲切感与归属感,辅以内涵深刻的文化景观体系构建,仍然可以营造出特色鲜明的人文氛围,近年来大学新校区建设中不乏这样的优秀案例。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园的公共空间体系设计得非常成功。校园中以中央水系形成景观轴,将教学与生活分为东西两区。教学区建筑以80m×80m的正方形平面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网格状布局,产生了若干个相互连通的内庭院,引入不同文化主题的布置,形成了内涵深厚、尺度宜人的室外开放空间系统。庭院通过组织垂直交通的“节点塔”与网格状教学空间相联系,可以自由通达教学区各个部分。一条长达756m的“建艺长廊”联通了生活区与教学区,成为整个校园平面构图的线性主干,给师生提供了通畅、便利、舒适、安全地到达校园各个功能区域的捷径。长廊东起生活区主广场,西联教学网格,并与教学区的交通网络融合,把校园中各部分的公共空间联系成为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开放体系。

参考文献

第4篇:校园环境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 集约化; 校园规划; 高校校园

中图分类号: TU98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8-0067-02

高校新校区经过几年的大建设,因扩招引起的学校校舍不足的情况已得到有效缓解。但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以及高校建设规模的压缩,人们对集约式校园的呼声日益渐高,以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并保证能够提供尽可能多的高质量建筑使用空间成为高校基建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 集约的含义

“集约”的概念原用于农业经营方式的表述,就是指精耕细作,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投入,以达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粗放”的概念相对。显而易见,集约的内涵当中包括节约土地、空间资源,降低能源消耗等属于节约观念的内容,但集约绝不仅仅等同于节约,还包含在硬环境上建构群体秩序并完善单体形态,在软环境上传承校园文化并追求适度创新。

二、高校校园集约化发展的内涵

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高等教育自身的不断发展对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从以追求数量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升品质为主的内涵式发展,积极倡导集约化发展模式――从高效复合的空间概念出发,在占有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前提下,研究具体的使用行为活动与所需空间体积的对应关系,对空间进行详尽的立体划分,通过综合组织功能和高效复合空间的探索与设计,追求功能使用,优化功能复合,形成紧凑、高效、有序、可持续的高校校园布局形式。

三、高校校园集约化发展模式的探析

(一)影响提高校园的功能与效率的因素

1. 土地利用率低

由于高等教育自1999年起的迅速扩张,校园用地规模的迅速膨胀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粗放用地现象。我国内地大学校园生均用地面积平均值为69平方米,100平方米左右的也不在少数,浙江大学达到133平方米,平均校园容积率不超过0.40。而美国人均占有国土面积最多,大学生均用地面积指标大都在10平方米左右;在我国香港地区,由于土地资源严重缺乏,人口密度较大,大学生均用地面积则更少,基本都在10平方米以下,最少的香港理工大学则只有4.2平方米。通过这些数据的对比,必须承认我国内地目前大学生均用地面积指标偏大,而生均用地面积指标过大的直接后果是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间接造成了对宝贵的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2. 布局的形式化

空间布局设计的任务,是要把一些物体或空间合理地布置在一个场地中,使它们满足一定的尺寸与位置关系并能符合约束条件的限制。设计投标单位为追求中标,不重视实质性内容,只片面追求设计成果的图面效果和包装。设计方案过于重视构图,总平面的形状力求有象征意义,比如象龙、火箭等,采用直径极大的圆来作为形式布局的组织系统,曲线、圆弧、放射线等构图手法被大量地使用,再加上一些如生态轴、人文轴、历史轴等轴线的组织,采用象征意义和轴线本来并无不好,但如果仅以此作为设计的核心,而忽视甚至牺牲交通组织、建筑结构及朝向等实质性的内容,这就得不偿失了。

3. 空间尺度过大

某些学校新校区的占地面积较大,为了构图的完整,规划中追求大空间、大轴线、大广场,如几公顷的水面,上千米长、上百米宽的景观大道,数万平方米的广场,完全超出人们步行距离的情况,显得“不近人情”,如此的环境设计建成后,不仅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也会发现比例失真,师生活动其中,感觉并不自然,这与校园环境空间所需要的安宁、亲切、宜人的氛围相悖。

(二)高校校园建筑的集约化建设的思路

1. 建构紧凑、合理的空间布局。

高校校园的规划要体现现代化、集约化的特点。首先总体布局要满足现代高校的功能使用要求,保证高校建筑空间环境与教育模式及其在今后的发展变化相适应。既要有明确功能分区,又有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能方便地往返于两区,又能领略到沿途优美的校园景观。现代校园的布局在总平面上更讲究构图的艺术性和形式美,构图的艺术性和形式美也体现了各种功能有规律的合理组合,反映在布局上,则强调布局紧凑、张弛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简洁大方而又变化丰富。

2. 完善集聚性单体设计,并做到传承文化,突出建筑特性。

校园内空间的整合和学科的集群化必然带来使用功能的集聚,突破了传统校园建筑空间的彼此分离、孤立的特点,在同一建筑空间中将多种功能层次进行并置和交叠,各功能单元的组合出现了多种功能并存的空间环境系统,走向了多层次多要素的动态开放系统。不同功能、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空间集聚在一起,多元空间相互融合,实现空间效益的最大化,并为将来校园的发展留出足够的余地。

大学的空间是一种文化的空间,是需要长时间培育的空间,尤其扎根于地域的,大学校园应在逐步有序的建设中,做到传承文化,彰显功能特性,并不失时代气息。

3. 追求功能使用,并满足一定时期可持续性发展需求。

校园建筑灵活性和通用性的不断提高,许多功能单一、设备陈旧的建筑设施已不能适应教学和科研的需求。校园建筑的功能空间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需要仔细推敲,仔细审视和认真思考建筑的规模、高度,平面的开间和进深尺寸,交通流线组织等设计细节问题。

同时,这些不同使用目的的建筑其功能组织方式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并且同种类型的建筑之间由于使用者的不同要求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在思考教学用房应该以多高为合适时,显然大量人流集中使用的教学建筑不宜层数过多,但全国却有很多教学综合楼被设计成了高层,实际是只有低层部分才被用作教室,高层部分用于科研办公。

4. 优化功能复合,可拓互补,最大限度地提高校园建筑使用效率。

在校园建筑设计中,充分发挥建筑的灵活可变性和功能适应性是提高使用功效的常用手段,在大的功能分区概念下进行有效的功能复合是必要的。功能的模糊性、空间的多用性而要在设计时进行有效的功能复合。从单体建筑来看,许多大学校园建筑往往不是由单一的功能空间组成,如实验楼单体中设计局部教学、科研及办公用房,更有助于科研及实验教学的对接,更大限度地提高使用效率。

四、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集约化建设的实践

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总体规划方案按2万名学生规模配置教学、实验、科研、体育运动、生活设施、景观主体等,同时要考虑与校本部结合,使图书、资料、设备和重点实验室等资源互补而不重复。一次性规划、分期进行实施,同时为二期工程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一)西湖校区集约化建设的思路

1. 原始地形地貌保留与改造

西湖校区选址定位之后,基建处现场踏勘建筑基地,并专门测绘基地地形图,帮助分析拟建基地的原始地形地貌,为开展设计做好必要的铺垫。针对低洼地势和多处沟塘等不利因素,结合城市总体规划,适当平衡挖方和填方,对基地地形地貌进行了适当改造和调整,平整临城市道路用地,与城市实现完好对接。

2. 功能配置与分区的整合

在集约理念的指导下,提出设计要求,在密切结合地形情况下,将整个校园分成三大功能区组团,分别是:办公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其中办公教学区包括公共教学、专业教学、院系办公、学校行政办公、专业工作室、学术报告厅、图书馆等,属于功能的高度整合;学生生活区包含了学生公寓、食堂、浴池及其他生活服务设施,方便学习、用餐、购物、活动的出行的同时也有利于管理;体育运动区包括局部集中的运动场、体育馆,便于学生分散式的休闲活动。

3. 使用空间的高效挖掘

校园内的土地存量不足,建筑的层数和容积率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如此严格的限制条件下,要合理利用珍贵的土地资源,高效布局,得到尽量多的使用面积,同时要求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增加可以使用房间数量。比如,在每一幢学生公寓单体中设计了下沉空间,考虑自行车停放、活动室、自习室、书库、机房等功能。从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的方法上实现了提高建筑的容积率,在不突破占地面积和限高的条件下得到了更多的有效面积,以达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二)西湖校区集约化建设的实践

在西湖校区的规划设计中,强调的核心理念就是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具有弹性的规划模式,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实施过程中综合采用了多种集约化策略。

1. 低层高密策略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应考虑节地,顺应时代的设计追求的是高效率和高效益。西湖校区容积率0.57,建筑密度30%,建筑由于紧凑型的布置和良好的空间组织达到低层高密度的效果,实现了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

2. 集中布局策略

学生公寓、教学区的布局都采用了集中制布局的策略,形成了充分的集中布局,把公共教学楼、学术报告厅、院系教学楼等统一布置于一幢综合体建筑中,更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

3. 弹性生长策略

摒弃传统的“每学院一幢楼”的布局模式,采用通用型教学实验空间布局,既可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学科的不同步发展,又有利于多学科的整合,符合弹性生长的要求。同时由于采用了紧凑型和集中式的布局,预留了大片的发展用地,利于今后的扩建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鉴于上述,当代节约型大学校园的空间消费模式必须实现从粗放型开发向集约型的利用的转变,从而形成紧凑、合理的空间布局,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利用土地,尊重原有地形,力求创造出新型集约化校园建筑与环境。

参考文献:

[1] 何镜堂.当前高校规划建设的几个发展方向[J].新建筑,2002(4):18-20.

[2] 高峻,吴雅萍.合宜的人文尺度――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谈[J].华中建筑,2003(6).

第5篇:校园环境设计方案范文

论文摘要使用后评价是指对建筑,建筑综合体及建成环境所开展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与方法。它关注的是建成环境的实际使用状况以及使用者的意见和要求。通过收集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将建筑师与规划师的规划设计目标与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加以比较,使用后评价者能为建筑师与规划师提供极具价值的反馈信息,使建筑师与规划师得以据此有针对性地改进其规划设计工作。本文简要介绍建筑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发展简史以及建筑使用后评价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一、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

1.使用后评价的概念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Evaluation,简称POE)是指对建筑物及其环境在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它关注的是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者的意见和需求。其原理是通过对建筑与规划的预期目的与实际使用情况加以对照、比较,收集反馈信息,以便为将来同类建筑与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2.反馈机制的作用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是人类在20世纪提出的三大理论。维纳提出控制论的核心,就是特别重视反馈机制的作用。维纳的控制论论述了人类、动物和机器是如何利用反馈信息来学习、调整并改进自身的行为。没有反馈的控制是不可能的。以射箭运动员为例,每发出一箭,都要了解所射之箭偏离靶心的信息,作为调整下一次射箭的依据,使之越来越准确地命中目标。开展使用后评价的目的就是在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建立反馈机制。缺乏这一过程,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程序就不完整。

欧美建筑界通过使用后评价发现,大量建筑物中存在的缺点、不足和问题,是由于建筑设计不当造成的。这些问题若不是通过使用后评价及时发现,就可能在类似的其它工程中一再发生,甚至延续数十年而得不到发现和解决,将造成极大的损失。

3.“以人为本”价值观的体现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要创造适用、健康、安全、节约资源能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建筑空间、场所等人工环境,来满足人们的各种使用需求(包括居住、工作、生产、休闲与娱乐等各种活动)。因此,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建筑物的使用者着想,为他们设计良好、适用的建筑空间,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也是衡量建筑设计水平优劣、质量高低的根本判别准则。

4.使用后评价的作用一个建成的建筑物及其环境是否令人满意?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这些问题,使用者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长期在其中居住、工作、生活,最有切身体会,他们的意见也因此而极具参考价值。

归纳使用后评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有助于改善建成环境的质量与功能,使之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要求;②有助于促进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形成导则、规范和标准;③有助于提高建筑师、规划师的修养和业务能力。《红楼梦》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俗话也说:“木匠要巧,郎中要老”。一位成熟的、高水平的建筑师、规划师应同时具备木匠之巧和郎中之“老”。如果不了解使用者的多种要求,不熟悉人们在建筑空间中发生的行为模式和引发的环境心理状况,是难以胜任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工作的。而使用后调研与评价正是建筑师、规划师了解、熟悉服务对象,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修养的一项基本功。

④有助于科学地检验和评价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是否优秀。如同评价影视作品设有金鸡奖、百花奖,要依赖专家的评价和观众的评价一样,对于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评价,也一样既要依靠专家的评价,又要依靠群众的评价,二者不可或缺。而此二者的评价都涵括在使用后评价的范畴之中。

⑤有助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和四节一环保(节材、节地、节能、节水)建筑的实现。

使用后评价的最新发展:绿色建筑使用后评价,着重于对建筑的四节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量,对建筑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起重要作用。

二、使用后评价发展简史

1.首个严格意义上的POE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最早是由Osmond等人于1966年对精神病院和监狱等特种建筑开展使用后调研。这些工作着重调查评估这些特种建筑对特殊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和心理的影响,并为今后改进同类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自上世纪60年代末至整个70年代,发达国家建筑界有若干重要的相关论着发表。如1969年,RobertSommer出版着作《私人空间:设计的行为基础》(PersonalSpace:TheBehavioralBasisofDesign);1974年,又出版《紧密空间:硬的建筑及如何使之人性化》(TightSpaces:HardArchitectureandHowtoHumanizeit);1975年,EdwardT.Hall出版了《建筑界中的第四维度:建筑对人之行为的影响》(TheFourthDimensioninArchitecture:TheImpactofBuildingonMan’sBehavior)。可见,当时西方建筑界已十分关注建筑设计与人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用后评价的开展正是与这些理论动向密切相关的。在此背景下,1968年西方建筑界成立了“环境设计研究协会”,其成员包括建筑师、规划师、设备工程师、室内设计师、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等。7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建筑界又陆续出版了一批着作,涉及使用后评价方法及案例研究,并办有专门的杂志,如《环境与行为》(《EnvironmentandBehavior》)、《环境心理学报》(《TheJournalofEnvironmentalPsychology》)、《建筑学和现代建筑》(《ArchitectureandProgressiveArchitecture》)等。在这些重要建筑类杂志上,也重视POE论文的发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ChristopherAlexander先后于1964年出版了《形式合成注释》(《NotesontheSynthesisofForm》);于1969年出版了《模式生成住宅》(《HousesGeneratedbyPatterns》),后又于1977年出版了《模式语言》(《APatternLanguage》)。这些着作对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开展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975年,美国成立了《通用设施管理》(《GeneralServicesAdministration》)机构,开始对办公建筑的性能开展可测量指标的研究。自上世纪60-80年代,美国已对学生公寓、医院、住宅公寓、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军队营房等建筑广泛地开展使用后评价研究,发展出一套关于数据收集、分析技术,主客观评价指标、评价模型及设计导则等方法体系,包括调研、访谈、系统观察、行为地图、档案资料分析和图像记录等一整套开展POE的技术手段。

在英国,70年代也出版了有影响的关于POE的着作,如苏格兰《建筑性能研究中心》的Markus于1972年出版的《建筑性能》(《BuildingPerformance》)一书,影响相当广泛。

总之,到80年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POE已成为政府和建筑界的例行活动。一些建筑学院还将POE列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除了美国以外,在欧洲、大洋洲和日本,有三个重要的组织在执行POE研究。它们是:

①欧洲的IAPS(《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StudyofPeople&TheirPhysicalSurroundings》)(国际人与实体环境研究协会);②澳洲、新西兰和东南亚的PAPER:《People&ThePhysicalEnvironmentResearchAssociation》(《人与实体环境研究协会》);③日本的MERA:《Man-EnvironmentResearchAssociation》(《人与环境研究协会》)。

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探索生态建筑学和开始环境影响评价,注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与自然生态、环保的关系。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资源问题的加剧,自8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更加关注绿色建筑。如美国成立绿色建筑协会USGBC(UnitedStatesGreenBuildingCouncil)。有关绿色建筑与建筑环境评价的方法体系也纷纷推出。如英国建筑研究所(BRE)于1990年推出的“建筑环境评价方法(BREEAM)”,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于1993年推出的“LEED绿色建筑等级体系”;1996年由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等14个国家参加的“GBC绿色建筑挑战”。还有德国的生态导则LNB及ECO-PRO、澳大利亚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NABERS、挪威的ECOprofile,荷兰的ECOQuantum,法国的ESCALE、EQUER,日本的《环境共生住宅A-Z》等。这些评价体系对建筑是否节能、环保的性能标准给出系统的分析与评估方法,并设计了各类图表及电脑软件,便于设计者或使用者评估。

2.我国的使用后评价我国的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及相关工作,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常怀生先生于1982年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介绍建筑环境心理学,并于1984年翻译出版了《环境心理学》一书,其中介绍了日本的环境评价工作。1992年常先生着手调查全国9个城市123户住宅、4个城市7家医院近60间病房,以及深圳6栋办公楼近40间办公室。其评价实践偏重于研究人与微观环境的心理互动关系。后来,他又在1999年《室内环境设计与心理学》一书中介绍了POE的理论和方法。

关于建筑物理环境的专项使用后评价方法的研究也在80年代陆续展开。例如,杨公侠先生于1984年出版的《视觉与视觉环境》一书,结合视觉环境进行环境评价研究。

笔者曾于上世纪80年代研究厅堂音质的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对居住区生活与环境质量的使用后评价。1990-1993年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笔者对4城市17个居住区居民进行居住区生活与环境质量使用后评价。以人群的主观评价为核心,利用量化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环境综合评价的科学架构。

1998年在《建筑百家言》[2]一书中,笔者发表了《提倡建筑师进行使用后调查》一文,强调了在我国建筑界开展使用后评价的重要性。此后,笔者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招收博士生,开展建筑使用后评价的较为系统的研究。目前已先后有朱小雷、陈建华、尹朝晖等三位博士生毕业。另有若干位博士生仍在这一领域耕耘。他们分别就使用后评价方法体系以及城市休憩性文化广场、住宅、大学校园教学建筑以及办公建筑等建筑环境开展较为深入的使用后评价研究。朱小雷博士还于2005年出版了《建筑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一书。

1993年,在吉林召开了我国首次“建筑与心理学”研讨会。李道增先生于1999年出版了《环境行为学概论》一书。胡正凡、林玉莲于2000年出版《环境心理学》一书。他们在“环境、行为”理论研究基础上,利用认知地图对校园环境和风景区质量做了评价研究。该书还介绍了POE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特点。

庄惟敏于1999年出版了《建筑策划导论》一书,系统介绍了日本住宅空间的评价方法。他结合建筑策划理论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以“语义差异法”为中心的建成环境评价方法,强调利用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评价现状环境实态,收集建筑策划基础信息的重要性。

关于绿色建筑评价的研究,我国在进入本世纪以来也有很大发展。如2001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制订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同时多家科研机构、设计单位合作,制订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体系》,并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另外《现代房地产绿色开发与评价》一书也于2003年出版。同年8月,由清华大学等九家单位合作,完成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1996年香港地区参照英国的BREEAM,建立了HK-BEAM。1999年台湾地区也推出了《绿色建筑解说与评估手册》。[3]

三、评价学要点使用后评价涉及评价学,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下评价学的要点

首先,评价可分为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两大类,并且应当以后者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尤其是使用后评价,更关注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如满意不满意,舒适不舒适,方便不方便等。

其次,评价可以按定量和定性的方式进行。通常客观评价多依赖于定量指标进行,而主观评价则多以定性的方式进行,但也可以利用诸如语义学标度等方法予以量化,使之能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再者,评价通常还会依靠一套指标集(或称因子集、参量集)来进行。这些指标要求是彼此独立的,并且对于所评价的对象而言,应当是力求完备的。对各指标还应寻求适当的容限和优选范围。

探讨主客观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评价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由各单项指标的评价合成为综合评价,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另外,依靠什么人去评价,用何种技术方法去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评价学内容。

四、使用后评价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1.文献资料收集与分析通常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有关建筑设计图纸、维修记录及变更设计的情况。若是欲进行绿色建筑评估,则还应包括用电、耗能的记录等资料。新晨

2.现场踏勘与测量进行现场踏勘的目的是熟悉欲评价之建筑及其环境。专项评价还应包括必要的测量:如光学、声学、热工学与室内空气品质测量等。

3.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访谈的对象主要是建筑的使用者,也包括该建筑的服务与管理人员。有时还需要向相关专家(包括建筑师、规划师)作调查、访谈。例如,欲评价观演建筑设计是否良好,则可向音乐家、乐队指挥、演员、导演及剧场经理等作调查和访谈。

若涉及的调查访问对象过多,则需采用随机采样的原则来获得调查对象的样本。若所需研究、评价的项目与被调查者的身份与社会统计属性有关(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收入等),则尚须记录这些信息资料,以供后期分析之用。

设计调查问卷也有许多讲究。通常须涉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工作效率与生活方便性和心理舒适性等方面的问题。如询问何项设计是成功的?何者是失败的?某工作与活动空间的面积、体积是否足够?各房间之间的空间关系是否恰当(包括平面关系和竖向关系)?交通面积和路径(包括门厅、过道、楼梯等)是否足够与恰当?指向性是否明确?物理环境(声、光、热、空调、通风、遮阳)等是否满意?墙、地板、天花等各界面的装修材料是否合适?建筑外观及美学效果如何?使用者在各种空间中所感受到的领域感、私密度如何?是否便于社交接触?建筑物是否便于变更使用?是否便于维修等等。同时,还可询问是否需要某些使用者认为必需,而所在建筑又缺乏的房间或设施以及使用者对改进设计的建议等。

关于空间利用率的调研,可以询问使用者在一个平均周内,花多少时间于某个空间。具体时间(小时数)可按每4~5小时分档。

为了量化主观评价,可采用语义学级差标度法来获取评分。通常采用4、5、7、9、乃至11级标度。例如:

采用4点标度的好处是不设中间态度,要么是正的评价,要么是负的评价。如:

当欲作某专项使用后评价,在设计问卷时,可以把其它项目的问题也夹杂其中,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来调研,避免诱导、暗示的作用,以便更真实地了解到使用者的反应。

4.直接观察与行为记录对人们如何使用某一建筑空间或设施进行直接观察,并利用草图来记录其行为,从中发现规律,是行为科学研究的一项基本方法。例如陈建华等人[4]在对岭南地区休憩性文化广场所做的使用后评价中,就曾利用此方法发现乔木下人群的若干行为模式,包括主要使用人群的年龄、性别、利用时间和人数的分布,人群集聚特性与活动类型等,并得出在设计休憩性文化广场乔木下空间时,应注意其坐椅的布置和设计,注意周围景物的可视性等设计导则。

5.拍照与录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人们如何利用某一建筑空间或设施的行为加以拍照、录像,也是行为记录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作为直接观察和草图记录法之补充。朱小雷[5]在对华南理工大学文化广场作使用后评价时,曾于2002年4月24日下午利用拍照记录行为资料。图1是他在半小时内每隔5~7分钟对该广场的拍摄样本。通过拍照,他发现了一些空间异用行为,如有18人在中央主花坛就座,说明原设计在花坛边布置的坐位数量不足,或坐位设计不舒适。他并发现有小车开到广场中停车。这显然不符合设计者设计该文化广场之初衷,说明设计者未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护类似行为之发生。拍摄还发现跆拳道小组和交谊舞小组共同利用该场地作为活动空间,但在时间上有冲突等问题。

6.认知地图与使用方式记录让被访者画出某建筑环境或空间的认知地图或意象图式,也是一项行为与环境心理学的调研方法,从中可以了解建筑等认知对象在使用者心目中的印象,以及使用者是如何感知所处的建筑空间环境的。此外,提供给被访者一些建筑的平面图,让被访者画出(或用文字注明)其是如何利用该空间的,也是一项辅助的调研方法。如尹朝晖[6]在对珠三角地区住宅实施的使用后评价中,就利用此方法了解到居民如何使用住宅的许多细节和方式。图2示出部分居民住宅的使用方式记录图。她从中归纳出居民有希望设独立书房和第二主卧室的倾向;居民有希望主卧室有私密化个人休闲空间或读书空间的倾向;有自己划分出玄关的倾向;居民有喜欢在客厅设置酒吧、装饰柜或鱼缸的倾向;以及多数居民较喜欢圆形餐桌,较重视阳台的休闲功能等意向。

7.变更设计与改变空间使用功能的记录在了解使用者对建筑空间与设施的使用方式时,注意了解使用者是否及如何变更设计和改动原设计空间的使用功能等信息,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这些行为的发生说明设计者的意图未能被实际使用者接受,二者发生差异。这些反馈信息提示设计者今后在设计类似建筑和布置同类设施时,应特别注意加以改善的地方。

8.利用图片或虚拟仿真技术来进行主观优选试验何种设计方案和建筑空间环境更为使用者所青睐?欲对此有所了解有时可利用相片、设计图案、计算机仿真乃至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给被调查、访问的对象,供他们进行主观择优试验。通常可采用二者比较择一或多者比较排序等方法。所提供的供择优、排序的图片,或虚拟仿真场景,最好在某一参量上加以变化,而其它参量尽量保持不变,以便了解被试者对某一参量的优选意向。由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容易做到仅让单一变量变化,故特别适宜于此种主观优选或排序试验。至于所提供的图片或场景是否需要十分逼真,则应视所进行的试验目的而定。通常只要被试者能作出优选、排序判断即可。

9.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所收集到的调研资料、信息,尤其是量化数据尚需根据评价的旨趣进行一些统计分析处理。常用的数理统计分析包括以下几项:

⑴平均值分析:可以了解大多数人的中心判断倾向;⑵标准差分析:可以了解调查对象意见的分歧、离散程度;⑶相关分析:可以了解调查参量之间的关联程度;⑷独立性检验:可以检验调查参量之间是否相互独立;⑸因子分析与主成份分析:可以了解哪些潜在的重要因子在起作用;⑹回归分析:可以将所欲预报的参量(因变量)用一个或若干个自变量来定量地表示。

由于数理统计涉及专门的课程,为了更好地开展使用后评价,建筑师、规划师应当学一点统计学。现在已有专门的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利用(如SPSS统计软件)。

10.小结综上所述,建成环境的POE主要可分为三个层面进行:其一是在技术层面上进行。主要是根据现行规范、标准的一套客观指标来检验;其二是从功能层面上进行,主要涉及各类专门建筑的功能,如医院、超市、剧场等;其三是从行为层面进行。这一类的POE更加关注的是使用者是如何使用空间的,其行为规律如何,以及环境心理效应。要考虑人体测量学、人类工程学的因素,注重研究建筑空间的次序、位置、相互关系、形状、比例、尺度、细部等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包括私密性、领域感、安全感、社交距离、亲切感、方向感、舒适感及对环境的认知等。

各类建筑使用后评价研究还在发展之中,尤其在国内建筑界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然而使用后评价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当今建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希望有更多的同行予以关注,共同推动使用后评价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1]W.F.E.Preiseretal,“Post-OccupancyEvaluation”VNRCompany.NewYork.1988.

[2]杨永生。建筑百家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刘启波,周若祁。绿色住宅综合评价方法与设计准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