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雕刻的作用范文

雕刻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雕刻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雕刻的作用

第1篇:雕刻的作用范文

把掉落的花瓣晾干后不止可以制造花瓣茶、花瓣粥,还可以做花瓣面膜、花瓣浴等等,充分利用才显出价值。

掉落的花瓣还能用来除湿:在衣柜、鞋柜里也能够放入一些花瓣,在变干的过程中直接除湿。可以把花瓣晾干做成香包,也可以放在枕头里。

玫瑰花瓣性温文、香气甜润、具有排毒养颜、行气活血、开窍化淤、疏肝醒脾,促进胆汁排泄协助消化、调节机理之效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雕刻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师;兴趣;教学语言;教学手段;调节作用

在新的教学理念中,课堂已不再被简单地当作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而应成为学生探索与交流知识的舞台。这就意味着要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质疑、讨论等。要做到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的自主讨论有的放矢,教师的调节作用就尤为关键。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应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要调节课堂的活跃气氛就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教师的课感兴趣了,教师的“戏”才唱得下去。而要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要借助于多姿多彩的教学语言和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

一、教学语言的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知识不变成僵死、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重要的工具。”教学语言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具有感情浓烈、韵律和谐、优美动听的特点。设计精巧、优美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在听觉上产生一种美感,继而产生心理上的愉悦,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尤其是导语的教学语言,因为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好的开头,平淡无味的导语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起到“催眠”的作用,有趣的导语则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剂,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课堂需要,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导语:如在教《数字杂谈》时,我先给学生出几个有关数字的谜语:“0000”猜一成语(答案:万无一失);“2、3、4、5、6、7、8、9”猜一成语(答案:缺衣少食)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美感的重要保障。任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奇、美的故事、传说、典故、案例、谜语,如果作为教学的导语,都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能使课内、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一石二鸟”之效。教《月亮上的足迹》时,我先给学生讲了“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经据典告诉学生人类留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是左脚印,导入课题。教《雨说》时,我先引出学过的古诗“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让学生回味其美妙的意境,然后告诉学生在中华诗歌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的现代诗,它们吸收了古今中外诗歌的神韵,感受着时代跳动的脉搏,现在让我们—起聆听“雨说”,去领悟现代诗的魅力吧!以抒情的语气把学生带进了美的意境之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得到了美的享受。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课堂活动中的思维特点,分为逐渐集中——亢奋——疲劳三个阶段。因此我们没理由要求学生每时每刻都精神饱满、情绪高涨。但我们可以通过教学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有趣的教学语言犹如给学生注入了兴奋剂,记得在教《荷花淀》的“夫妻话别”时,刚好是上午最后—节课,学生的情绪有些懈怠,注意力不那么集中,我就把这一情节改写成对话形式:“你走,我不拦你,咱们—起走。”“我们去打鬼子,你一个娘们去干什么?不成。”“那咋不成?我可以帮你们做饭、洗衣服。”“不嘛,就是不嘛。”当恰当的手势、表情、惟妙惟肖的描摹,悠扬的配乐响起时,一个顾大局、识大体的水生嫂变成了一个娇滴滴的女人,学生听罢不禁哑然失笑,情绪为之一振。和谐多彩的教学语言,活跃的课堂氛围,就像为学生注入了最佳的清新剂、兴奋剂,成为他们不竭的学习动力。

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思维,还从中折射出我们教师的素质和机智。

二、教学手段

1.策划者的角色

托美斯说:“学生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提问。”所以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多花心思,精心设计问题,引导点拨,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能力;授课时多多借助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工具和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如我在教《死海不死》时,为了让学生对死海的地理位置有个明确的印象,便向地理教师借了西亚的地理挂图;为了讲解人在死海里不会被淹死的现象,查阅了相关的物理资料,设计了一个小实验:鸡蛋在清水中下沉,而在高浓度的盐水中上浮的实验。这些问题涉及了地理、物理等学科,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深理解,加强知识的迁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打开了他们大胆质疑的闸门:《死海不死》中的“死”与“不死”是否矛盾,含义是什么?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特征是什么?死海是怎样形成的?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是什么?神话传说的作用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我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探讨出更合理、更有说服力的见解,而这堂课的却是一位学生对文中结尾“死海真的要死了?”这句话的大胆质疑:果真如此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个个徜徉在争论的海洋中,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一刻,我灵机一动,干脆把这道题布置成作业,让学生上网搜集、查找资料,从自然演变、地质条件和人类力量三个不同角度说明“死海最终可能不会干涸”,得出了与课文不同的观点。学生的这一争论让我更深地体会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所以说只有懂得质疑,才能真正懂得学习。宋代的张载说得好:“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2.舵手的角色

这主要体现在学生自主讨论时,教师要注意适时提醒学生把握讨论的方向,不要脱离了课文的要求。如讨论“愚公移山的精神意义所在”时,不同的学生,观点截然不同。有的学生认为山里环境好,适合养生,何必移山?有的学生认为可以举家搬迁,不必劳神费力移山;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开山辟路。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真可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这种情况就得发挥教师的“舵手”作用了,既要适当肯定,又要结合本文的学习目的,把学生们讨论的焦点引到“愚公移山精神”的现实意义上来。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避免了学生无的放矢地讨论问题,从而锻炼、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所以,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可以启迪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而学生之间的讨论可使其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分析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3.导演的角色

对于课文情节比较强的,可以分角色进行朗读,如教《阿Q正传》时,可以请几位男学生分别扮演阿Q、赵太爷、赵秀才、赵白眼等,表演课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态,为学生创造充分发挥表演艺术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情景的展示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多媒体的普遍使用更能给课堂带来无尽的乐趣,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旋律中朗诵《荷塘月色》;在欣赏幻灯片中学习《天山景物记》,感受天山美丽的自然风光!

三、习题的设计

这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知识掌握与否的最好方式,我设计了适量的迁移性课堂练习,如教余光中的《乡愁》后,让学生当堂仿写诗句。经过几分钟的思考、构思,有学生吟出了自己的诗句:“乡愁是别离时父亲不断的挥手,远走时母亲久久的伫望;乡愁是故乡的那湾小溪,永远在我心中流淌着。”“乡愁是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乡愁是雨打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这美妙的诗句佳作使课堂掌声如潮,带动了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课堂所学知识还得利用课外好好复习巩固,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设计一些作业,发挥自主创造的空间,如在学余光中的《乡愁》后,我引导学生设计了“画一画诗中的三幅场景图,并配以相关伤感音乐”的习题。结果有的学生就画了在冷冷的秋风中母子送别图,配上了李叔同《送别》的音乐;有的学生画了濛濛细雨夫妻离别图,配上了凄凄惨惨的二胡曲。这一环节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培养综合素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总之,要发挥教师活跃课堂的调节作用,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教师应多考虑如何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多给学生鼓励,让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只有这样,教师课堂的调节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林举珠.巧用雷人语言营造快乐课堂[J].文学教育,2011(10).

第3篇:雕刻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急诊科医生; 压力; 健康心态

Analysis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Physicians Pressure Source Type and Healthy Mentality Effect/ HUANG Wei—qing,ZHANG Yuan—xin,LI Pi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29):131—13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pressure source type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physicians,to discuss decompression effect of health mentality for emergency department physicians. Method:126 cases of six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physicians were related to job stress questionnaire,and decompression method choice.Including the work pressure type, extracting methods,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Pressure type: mental pressure for the first of 54.8%(69/126),sub—health state of the body second(hyperlipidemia,hypertension, hyperglycemia,obesity,mild abnormal ECG) was 25.4% (32/126), title promotion pressure of 12.6%(16/126),economic income of 3.9% (5/126),pressure 3.2% (4/126).By adjusting the mindset, to establish a healthy body and mind,for decompression,reduce or remove the adverse psychological effects.Among colleagues, including family and friends to listen,talk,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Health and sports activities such as basketball, swimming,hiking,appropriate to sing and dance and other. Conclusion:The objective face pressure and maintain a healthy state of mind are effective methods for emergency department doctor.

【Key words】 Emergency department physician; Pressure; Health menta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Guangzhou 51012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9.088

急诊科是医院救死扶伤的窗口场所。每天面临着紧张且不确定性的危重症抢救,关于医生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不少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1]。研究显示急诊科医生与其他科医生比较压力明显增大。但具体的压力源类型和原因较少报道。本研究针对急诊科医生压力源类型进行浅析并初步认为健康心态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6名调查对象为广州市内6家三甲综合医院的急诊科医生,连续在一线工作3年及以上,年龄25~50岁,平均(29±3.2)岁;其中男93名,女33名,均为本科以上学历。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2],内容包括压力源类型的选择、调节的方式及是否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等。

2 结果

急诊科医生压力源类型,见表1。

表1 急诊科医生压力源类型

第4篇:雕刻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冷暴露;人参多糖;孕酮

低温因素是应激源之一,作用机体将引起一系列冷应激反应,由于低温作用的方式不同反应也不同[1]。已知冷应激可导致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分泌功能发生变化[2]。人参具有“适应原”样作用,人参多糖是是人参中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有效成份[3],为探讨人参多糖对卵巢在不同冷强度、不同暴露时间功能变化的影响,本文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检测大鼠卵巢黄体与颗粒细胞分泌孕酮的含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动物 Wistar大鼠,体重250~300g,健康雌性,分笼饲养,自由饮水进食。适应性饲养1w后进行实验。

1.1.2 细胞 黄体细胞与颗粒细胞取自大鼠卵巢。

1.1.3分组 黄体细胞分为Ⅰ组和Ⅱ组,颗粒细胞分为Ⅲ组和Ⅳ组,Ⅰ组和Ⅲ组分别进行37℃、0℃ 、-10℃环境温度暴露,Ⅱ组和Ⅳ组经人参多糖干预后再分别进行37℃、0℃ 、-10℃环境温度暴露。

1.2 方法[4]。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果

低温对黄体与颗粒细胞基础孕酮生成量的影响及人参多糖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Ⅰ组黄体细胞,0℃重复3次低温暴露,其基础孕酮生成量与37℃暴露比较,第1次低温暴露为升高,无统计学差异;第2次低温暴露降低,差异显著(P

Ⅲ组颗粒细胞,0℃重复3次低温暴露,基础孕酮生成量与37℃暴露比较,第1次低温暴露为升高,无统计学差异;第2次和第3次低温暴露降低,差异显著(P

3 讨论

低温因素可引起机体内环境稳定性、生理和行为等发生改变,产生非特异性应答反应。人参具有提高机体抗应激的作用,可以抗缺氧,耐高温和低温[5]。本实验结果表明,低温暴露对黄体与颗粒细胞孕酮生成量产生作用,出现了升高与降低的变化,而人参多糖在波动变化中发挥了“适应原”样作用。

本实验黄体与颗粒细胞的孕酮生成量,0℃环境重复低温暴露出现了先高后低的变化,这可能由于随着冷暴露强度和时间的增加,应激增强反应出现逐步减弱及下降的变化,也可能由于反馈作用抑制了促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6]的结果。-10℃环境重复低温暴露,初次出现了基础孕酮生成量的降低,表现出冷应激抑制hCG刺激的孕酮生成,当连续低温暴露后孕酮生成量显著降低。离体细胞培养的适宜温度为37℃,而与-10℃暴露温度差异很大,加之重复的低温作用,致使细胞分泌功能明显受到抑制。

人参多糖可影响低温暴露的黄体细胞和颗粒细胞的孕酮生成量,在0℃和-10℃环境重复暴露后,人参多糖组孕酮生成量显著高于实验组,对低温诱导的孕酮生成量明显下降有干预作用。本研究表明人参多糖具有显著的抗冷应激作用,调节低温暴露条件下卵巢细胞孕酮生成量,保护生殖细胞功能。

参考文献:

[1]杨焕民,李士泽.动物冷应激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9,3:42-44.

[2]杨明,李庆芬.哺乳动物冷应激的主要神经内分泌反应[J].动物学研究,2002,23 (4):335-340.

[3]张惠,马洪林.人参多糖的活性成份及药理作用[J].中医药研究,1989;12(15:38-40.

[4]孙艳,刘建茹,王洪军,等.冷应激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诱导大鼠黄体与颗粒细胞功能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25(4):340-342.

第5篇:雕刻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寿山石;“薄意”;雕刻心得

寿山石雕是自然与人工艺术的结合,是极具审美价值的民间艺术品。寿山石雕始于元朝时期,经过明清两朝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了,在表现技法上越来越丰富多彩,其表现技法与所表现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其雕刻手法不仅包括圆雕、透雕、镶嵌等手法,还包括浮雕、印钮、微雕以及薄意等手法。相对于这几种雕刻手法来说,在寿山石雕的技艺中,“薄意”技法最为独特,在雕刻领域起着先锋带头的作用。

1 “薄意”的始源

寿山石的雕刻要求很高,因为寿山石数量稀少,因此石头本身非常贵重,它的计价方式往往就是石头自身的重量,所以为了减少石头价值的损耗,在雕刻时,不应使用过多的切割手段,应尽量维持石头的原貌。寿山石本身大都具有一定的瑕疵,雕刻者在对寿山石进行雕刻时应尽量消除或回避这些瑕疵,尽可能的保持石头的原状进行雕刻,“平薄”的薄意雕刻技法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薄意雕刻技法最早指的是明朝后期出现的寿山石雕“阴刻”技法。这种技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无太多的变化,粗糙,布局呆板是其主要的特征体现,这也是它不被人们重视的原因。薄意技艺趋于成熟是在清朝末年,在此方面石雕艺人林清卿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把中国画的艺术养分融入雕刻艺术中。

2 “薄意”的基本程序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现今薄意雕刻的基本程序。它的制作步骤虽然独特,有专门的规范,但是总的方面类似于其他寿山石雕刻技法:

首先是选材整石:石材的选拔多以名贵石种为主,例如荔枝石、芙蓉以及田黄等。名贵石料无论是它的形状还是色泽都非常珍贵,所以在雕刻过程中尽量保持石料的原貌,对此施以薄意,即在雕刻过程中尽量保持这些宝贵石料的行、色,在保留石材原貌的基础上进行精美的雕刻。这样既有精美的雕刻艺术又能保留石材的原来形状。

第二步是相石墨绘:“相石”就是雕刻者对要雕刻的石材进行构思设计,在构思时除了要比对研究选定石材的外形、纹理以及它的俏色外,还应该尽量避开石材本身的瑕疵与疤痕,所以“相石”又被称之为 “审石”。

第三步是开纹雕饰: “以薄取胜,以简见长”是薄意雕刻的主要特征,它最讲究的是刀法的使用,用刀要做到灵活洗练,下刀要做到肯定准确,这也是薄意雕刻的关键所在。在雕刻过程中对于刀型、刀法的选择都有特殊的要求,要精心雕饰一些凸起的画面,不但要使雕饰效果具体形象,还要有立体感。

第四步是磨光:雕刻作品的效果的体现以及它的成功与否,磨光是关键。相对于一般的圆雕,浮雕的磨光来说,薄意的磨光要求更高一些,为了体现石材的优美品质,雕刻者往往要用几种磨光材料进行精心打磨。

薄意的雕刻手法尤其注重意境和气韵,对构图布局进行了尽心设计,典雅和精致是其所强调的重点。寿山石薄意艺术来自于民间,是一种带有浓厚的人文气息的独特艺术,在石头的雕刻过程中融入了中国画的作画原理,在方寸间展示人间现象,它的独到之处除了体现在山石的皴法上,还体现在对树叶的钩点以及人物衣褶的描法等方面。

3 “薄意”的造型元素

在造型艺术中石材及石材的使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现造型元素的种类。严格来说寿山石的色彩、线条、形态、布局构图等构成了它的薄意雕刻的造型元素。

色彩:色泽丰富是寿山石的主要色彩特征,甚至在同一块石头上就可以找到几种不同的颜色。雕刻者通过相石确定作品造型,通过另一种雕刻技巧“巧色”,保持寿山石自然色泽被充分利用,体现它的天然之美,这也是雕刻的重点。对比手法是薄意雕刻“巧色”的常用手法,也就是说雕刻的界线是石色,在不同色彩的部分刻划不同的景物。

线条:要想表达抽象概括物体在形状方面的起伏转折,要体现作品明暗层次的变化,这些都要依靠线条的作用。“薄意”线条的边缘具有明晰的轮廓,不仅有立体感,而且结构感觉微妙细腻,这是运刀垂直切入的效果,不失整体性而独立线条的又具欣赏性,形体在大胆夸张的同时又具有高度概括性。

形态:物体的形状、质地以及它的内部的结构等组成物体的形态特征。石头的形状构成包括石面和石头轮廓的线形,而“薄意”特色的形态造型元素既包括石头的形状还包括石头的肌理。在传统雕刻技艺有一定的传统特征,这在形态和形式方面都有体现。山光水影,人鱼鸟兽,花草树木都是“薄意”的形态和形式在内容方面的体现。“薄意”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是,浮雕的雕刻虽然浅显,但是其图形背景可以随着光线的变化而相互转换。

布局结构:为了更好地体现作品中各形式因素的位置关系,创作者需要对作品进行布局结构的分析。与传统的中国绘画一样,“薄意”布局构图要遵循的审美原则不仅包括构图的比例平衡、色彩的协调对比,还应注意节奏,既保证审美的多样,还要保证审美的统一。

“薄意”布局构图要考虑到石质、石色、石形、石纹,在石材自身的特征上进行发挥,因此它具有 “有限性”。每件雕刻作品的呈现都是雕工经过巧妙的思量,对石材的形色以及石材自身的瑕疵进行仔细推敲,反复构图而成的。所以在欣赏“薄意”雕刻作品时,不仅要欣赏它的布局构图之美,还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欣赏作品。如图3所示作品《十二生肖》等都是在充分在考虑石材基础上进行的创作。

第6篇:雕刻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雕刻机;装配误差;加工实验

根据装配工艺要求,合理连接各个零部件,组成产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

本雕刻机主体框架采用工业PVC材料,装配后雕刻机加工范围为13×20×4CM左右,整机尺寸43×36×35CM左右。根据设计参数,雕刻机装配完成要求装配精度达到各项设计精度。根据装配图纸分析,装配过程中涉及到装配件非常多,其中PVC板35件,三轴丝杆和光杆共计9根,其他标准件若干。

一、雕刻机装配流程

根据装配工艺的基本原则,为了保证雕刻机装配精度,我们通过不断的测试与研讨制订了本雕刻机的装配流程。先部件装配,最后进行总装。雕刻机部装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1 雕刻机部装流程图

二、雕刻机装配过程分析

(1)部件组装分析

直线轴承的组装时应该注意,直线轴承配合的固定板内孔加工不规则,有倾斜角存在。所以组装的时候注意作用力位置。丝杠与轴承套件组装的时候,发现轴承配合精度要求高,所以进行先丝杆外径修磨。回差螺母与丝杆的组装之前,先进行装配灵活度测试,修磨双铜螺母工艺毛刺,同时修磨丝杆的端部,组装丝杆弹簧系统时,弹簧只要可以压缩即可。步进电机装配时,需要修磨步进电机的轴,大概就是2-3丝的误差。

2.雕刻机总装过程分析

图2 雕刻机组装完成图

完成预组装后,整机总装容易完成。按照XYZ三轴顺序安装组件。安装完成后,测试整机安装精度,旋动联轴器,观察丝杆转动,转动灵活,阻力均匀,即符合装配要求。测试完部件模块性能后,部件进行组装,整机装配完成后,装好电控系统,开始通电测试。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测试,雕刻机装配精度达到设计精度要求。

三、雕刻机加工实验

根据本雕刻机设计加工对象,通过CAD/CAM软件对复杂字体进行雕刻仿真和机床实际加工实验,验证小型数控雕刻机床的可行性。

1.选择加工零件

字体雕刻在加工中能够充分体现雕刻机的各项功能,所以实验选择在100mm×100mm×20mm的铝件上雕刻0.1mm深的宋体阴文汉字,该零件模型用MasterCAM X5软件进行造型,模型材料为有铝块,MasterCAM中模型零件造型如图3所示:

图3 雕刻汉字

雕刻机实验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加工实验流程

2.MasterCAM软件仿真

Mastercam是数控程序生成CAD/CAM软件,通过零件建模、选择加工参数,生成刀具轨迹,后置处理生成零件程序。比较手工编程,自动编程具有诸多优点。刻字仿真过程如下:

(1)选择绘图工具栏中绘制文字功能,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真实字型,参数中选择字体大小,选择好对齐方式后,在文字内容中输入汉字。

(2)选择雕刻机床类型,刀具路径中选择雕刻,在对话框中选择雕刻刀具、设置好雕刻参数,雕刻加工参数中设置安全平面、雕刻深度等参数,切削方式选择往复。

(3)生成刀具轨迹,仿真模拟,后处理生成雕刻机NC程序。

本实验汉字建模仿真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建模仿真流程

图6 样机试验加工

3.雕刻机实例加工

(1)操作雕刻机床,运行Mach2软件,点击下拉菜单“配置”选项,分别对里面的相应选项进行设置,包括单位、端口和引脚、电机反转等设置,在端口和引脚选项框中,设置X轴信号、X轴方向分别用端口1的2、3引脚输出;Y轴信号、Y轴方向分别通过4、5引脚输出;Z轴信号、Z轴方向分别用端口6、7引脚输出,在Mach2软件里打开qumianl tap,导人里面的G代码运行。

(2)零件实际加工时,将毛坯工件固定在雕刻机工作台上,通过找正,使得毛坯工件与主轴垂直,由于没有自动换刀装置,所以进行手动安装刀具。设置好工件坐标系以及刀具长度后,选择自动进行切削加工,加工过程如图6所示。

(3)通过实际零件的加工验证,表明本课题开发的小型龙门式数控雕刻机符合设计要求,同时也验证了本课题雕刻机设计可行性。

根据装配和加工试验,制造出雕刻机样机一台。通过两年教学实际应用,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第7篇:雕刻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徽州三雕装饰艺术 现代建筑 应用

一、徽州三雕装饰的艺术

徽州的“三雕”指的是石雕、砖雕和木雕,它是一种重要的装饰风格,在我国建筑装饰的发展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建筑史上宝贵的遗产。徽州地区的装饰艺术不仅仅是一种精湛的技艺,更是一种可贵的装饰文化,奠定了徽州三雕装饰的历史地位。在现今的徽州地区,我们经常从一些居民建筑的横梁、拱架、屋檐和栅栏上看到这些雕刻的艺术。在徽州三雕的雕刻艺术上,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三种雕刻技艺的复杂、高超和华丽,不仅仅是其雕刻技艺的体现,更体现了徽州地区浑厚的雕刻文化底蕴(1)。这种高超的技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雕刻的选材上,各种样式的木材、碑石被雕刻技师们选中,通过高超的雕刻手法,增添雕刻画面趣味性,赋予其活生生的生命力,使整个雕刻的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例如徽州的石雕,主要选用的是该地区产的花岗岩和大青石,这种大面积的石头能够给雕刻师们更广阔的施展雕刻技艺的空间,以勾勒出丰富多彩的图案。这些图案也主要是本地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等。石雕雕出来的艺术品主要用于房基的装饰,如石桌、石凳和石狮子等(2)。

其次,在雕刻的手法上,徽州石雕既显古朴却又不失粗犷。石雕的手法也有许多样式,主要包括圆雕、浮雕和透雕等雕刻手法。从雕刻的风格方面来看,石雕采用的是以浮雕和平雕手法为主,并结合圆雕手法创造出一种立体感。石雕的雕刻刀法也不是很复杂,细腻中不失大方,而且往往与木雕和砖雕结合起来,就像一些建筑的门罩一样,通常都是把砖雕和石雕有效的结合来用。

最后,在雕刻的内容上,徽州的雕刻主要以雕刻动植物为主要的雕刻图案。房主通常在对自己的院落进行装饰之前,都会向雕刻技师们表明自己的期望,以便将一些代表吉祥如意、大富大贵的图案在自己的建筑中体现出来。例如:鱼的图案就代表着年年有余、富贵有余的寓意;鹤,代表着长寿的寓意等。

惠州的雕刻融合了儒家等极具代表性的思想,使得雕刻的内容博大精深,融会贯通,给人以气势磅礴、如临其境的感受,富有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对我们今天的雕刻艺术设计在现代建筑的运用也极其具有启示意义。对我国现今的建筑装饰也有着重大的影响(3)。

二、徽州三雕装饰在现代建筑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家居环境的要求日益增高,现代建筑装饰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其不仅带动了工业、电子等相关行业的持续发展,而且极大的促进了这些行业的跨越式发展。随着人们对建筑装修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绿色环保型的装修理念兴起,这反映出人们在注重外表华丽的同时也注重了装修本身的安全质量。徽州的石雕、砖雕和木雕这三种雕刻风格融为一体,在建筑装饰中相辅相成,既凸显了各自的艺术美,又将这一组成的美完美的呈现出来(4)。

借鉴古代的装修技艺和风格,也不失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徽州雕刻的高超技艺也在影响着一些地区的装修,从文化方面看,现代建筑装饰融合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民俗和艺术,这也是徽州装修文化在融合儒家等主流思想艺术的延伸;从雕刻的技术方面来看,现代雕刻的手法更为先进,雕刻的主题内容也不仅局限于某一地区,而是放眼全球,将东西方的优秀成果都展现在装修的图案中。现代雕刻既吸收了古代优秀的雕刻技艺和作品,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融入了时代的元素。在高层楼宇之间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既不显单调,又有一种回归自然、浑然天成的感觉,提升了现代装修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底蕴(5)。

总而言之,徽州地区的三雕建筑装饰文化在我国建筑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其装饰风格在我国现代建筑装饰中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在现代建筑中也被广泛推崇。深入研究徽州三雕的技艺和文化,不仅能为现代建筑提供有意的参考,而且能让现代装修体现古典美。

参考文献

[1]刘志蜂.试析徽州三雕装饰艺术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现代建筑周刊,2011(8).

[2]曾小东,方俊一.浅谈徽州三雕装饰艺术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商报,2000(2).

[3]姚春华,夏日星.试析徽州三雕装饰艺术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国家建筑特刊,2010(5).

第8篇:雕刻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艺术;民俗艺术;土家族;雕刻

中图分类号:J305文献标识码:A

土家族世代生活于清江和酉水流域(如图1),两河不仅为土家人提供了饮水、灌溉、舟楫、渔猎等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土家族世世代代生息、繁衍,还孕育了土家族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创造了土家族雕刻艺术。土家族历史几经变迁,经历了巴国、唐朝羁縻州府、土司制和“改土归流”等几个重要阶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巫术、道教和佛教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土家族没有单一的宗教模式,他们长期信仰多神,构成了土家族独特的文化风景线,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雕刻艺术。

图1酉水河谷的小寨

土家族雕刻起源于生产劳动和巫术文化,主要以石头、木料、砖和竹子作为雕刻材料。土家族雕刻题材比较广泛,从现存资料看,飞禽走兽、人物故事和山水图纹皆为雕刻题材,其中,吉祥物崇拜对土家族雕刻艺术发展影响巨大,许多艺术创作题材、主题都与之密切相关。尤以祥物吉图、神仙巫祝和图腾崇拜最为普遍。

避凶功能、趋吉功能和装饰功能是土家族雕刻艺术最重要的功能。避凶功能(如图2)是以善战胜恶为基本特点,它是宗教通神法物的泛化,其实质是通过既神圣而又神秘可畏、既崇高而又潜伏危险的艺术符号去祛除生活和人生的凶险。

图2湘西凤凰屋脊避邪

趋吉功能包括祈福寿、祈喜和祈求财等三大类。土家族装饰性雕刻分为主题性和无主题性两类。主题性雕刻具有明确的主题,它通过运用高超的雕刻技巧创造出形式美,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无主题性雕刻具有“依附性”特征,它根据外在环境的需要安排雕刻布局,使雕刻形象能够与外在环境融为一体。它们都是美化生活的艺术,通过从材质到工艺技巧、艺术形式独具匠心的创意,赋予作品观赏美和实用美,从而提升了装饰雕刻的趣味和价值。

土家族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民族,善于吸收外族文明(如图3)。在雕刻艺术演化过程中,它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象征模式,发展出了雕刻文化。象征符号的组合和谐音寓意是土家族雕刻最常见的民间象征模式。雕刻能超越时间、空间、民族、地区和语言的障碍,传承思想。因此,土家族巫教运用雕刻的形式来传播教义、教规;装饰雕刻运用象征的艺术手段,美化土家族生活;土家族雕刻利用色彩表现生活理想,强调作品对人们心灵的震撼,并使人们对生活进行思考。

土家族雕刻具有成熟的风格。它的形成,(一)源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二)源于时展的需要;(三)源于民间艺人的个性。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民间艺术形态,土家族雕刻不以细腻华美见长,通体透露出民间艺术的神秘、粗犷、质朴、夸张和诙谐,以原始的艺术形态带给人们艺术享受。土家族雕刻是实用艺术,它主要应用于:(一)民居。包括附着于小木构架装饰的木雕,如格扇、窗板和窗格扇上的绦环板薄浮雕,以及附着于大木构架的木雕,如挑檐托饰等。其特点是雕刻题材广泛,主要以世俗生活为主要题材;因材施雕,不拘一格。(二)寺庙。土家族寺庙雕刻的巫术色彩浓厚,建筑构件和纹饰大多具有巫术神性意义。多数寺庙是傩文化的传承,也是土家人群体意识的象征(如图3)参见辛艺华、罗彬著《土家族民间美术》,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98页。。(三)家具。土家族认为,万物有灵,附着于各种家具之上的雕刻图案,同样是神灵的显现,是有生命力的物象。土家族家具雕刻题材主要有两大类:历史神话、传说典故和戏曲故事题材和以自然景物或民俗生活作为雕刻题材。(四)墓碑。土家族墓碑雕刻图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真实地表达了土家人的生活愿望和理想,其高超的雕刻技法更增添了墓碑的艺术感染力:善于根据人物的性格进行雕刻;动物多取象征寓意,现实生活景物则师法现实;丰富的文字雕刻是墓碑雕刻独特的艺术景观。

图3湖北恩施巫术祭祀“傩堂戏”

面具“眼中伸手,手上长眼”

土家族雕刻是一个生产劳动过程,也是一个精神创造过程。主导创作的因素除了雕材、雕刻艺人的技法、地域文化氛围等,文化影响是最主要的因素。文化影响主要包括:来自土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来自外来民族特别是汉族文化的影响。土家族雕刻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行业,从业者要向师父学习技艺和行业道德标准,土家族雕刻道德准则主要包括:崇尚简朴,鄙弃逸和淳谦朴实,守信自约等内容。土家族雕刻艺人通过言传、物传和心传等三种形式学习雕刻技艺:言传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技艺学习方式,物传是土家族雕刻艺人的入门教科书,心传是对土家族雕刻技艺的升华。

土家族雕刻艺术的价值是与其他民族雕刻艺术相比较而存在。(一)与汉族宫廷雕刻艺术的比较。土家族雕刻与汉族宫廷雕刻之间存在诸多异同:土家族雕刻艺术是民间艺术,汉族宫廷雕刻艺术是贵族艺术,二者在气韵、形态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土家族雕刻艺术是生活艺术,汉族宫廷雕刻艺术是消费艺术,功能差异直接影响两种艺术形态的差别。(二)与汉族民间雕刻艺术的比较。巫术题材和图腾题材在土家族雕刻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土家族雕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自然演化,没有出现风格突变、题材突转和刀法突换等艺术现象,而汉族民间雕刻在题材、刀法和风格等方面,经常发生巨大变化。(三)与侗族雕刻的比较。它们都体现了“万物有灵”、“神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雕刻内容多为祈福;侗族雕刻真实地记录了侗族人民公共社会契约,而土家则几乎没有这样的雕刻。(四)与苗族雕刻的比较。土家图腾和苗族图腾完全不同,雕刻内容不同;土家族雕刻材料和苗族雕刻材料有很大不同;土家族雕刻多以龙、虎为题材,而苗族多以蝴蝶为题材。

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民族共同组成的,各个民族和睦相处,相互交流,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所以,古老的中华文明不仅包含了汉族文化,也包含了包括土家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包含了宫廷文化、文人文化,也包含了民间文化,因此,认真发掘和研究土家族雕刻艺术,对于全面认识和评价中华文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土家族雕刻体现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本质就是关怀人和尊重人,核心是人。人文精神内涵虽然随人类社会进步和人对自身认识的深化不断发展变化,但大致体现出两个层面上的价值指归:一是对人的终极关怀―追求人生意义、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二是对人的现实关怀―关心现实生活中人类的生存处境。笔者认为,土家雕刻的独特性在于,通过汲取本民族巫术、神话题材和吸收汉民族历史故事和戏剧人物,使两个层面的人文精神都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只要走进土家人居住地区,我们不难发现,土家人十分重视对现实生活及其幸福的追求(如图4):密密的屋宇,密密的庭院,寻常巷陌,呈现出温润祥和的气氛,诉说着土家生活的温馨与辉煌;福寿纹窗棂精致细腻,巧夺天工,反映了土家人盼望福与寿永远相伴人生的美好期盼;还有雕刻繁复、宽大结实的木雕家具,显示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甚至连墓碑雕刻也是按照现实世界的理想安排死者的生活……所有这一切,让我们看到了土家人对人的生活与生存的重视与追求。

如前所述,土家雕刻的题材非常广泛,涉及土家文化和汉族文化的诸多方面,既有传统典故、历史神话,又有戏曲故事、现实生活、飞禽走兽、树木花草。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雕刻题材与雕刻本身并无直接的、必然的联系,主要起装饰、美化生活的作用。比如,太师椅是汉族发明的家具,明代太师椅结构精巧,各种曲线变化丰富,达到了力学、美学和使用功能的完美结合。当太师椅传入土家地区以后,土家雕刻艺人根据本民族的审美特点和生活习惯对之进行重新命名和改造:根据造型称“老爷椅”和“状元椅”。其椅的腿被雕刻成老虎腿、狮子腿、罗锅腿、圆线并行腿等,束腰多为富贵不断头的回纹、工字纹、如意纹、万字纹等,网板上则有花结、回纹托角花牙板、骨嵌和玉嵌等点缀的浮雕等图案,扶手上有透雕寿字纹、透雕拐子纹等,总之,土家“老爷椅”和“状元椅”比汉族明代太师椅要复杂繁琐。通过两者比较,笔者认为,土家“老爷椅”和“状元椅”反映了土家族为人用的观念,因为土家人历来重装饰不重朴素,越是能装饰生活环境的雕刻,越被认为有价值。因此,太师椅从明代的简洁大方到土家的复杂繁琐,反映了家具要为美化家庭生活环境服务的认为理想。

图4贵州德江龙凤一体的“福”字符号装饰

既然雕刻要为人的生存和生活服务,那么,雕刻图案就应该通过一些生活场景或为土家人所喜闻乐见的故事、人物,给人以愉悦、身心放松的感受,调节生活的紧张、沉重与烦恼。湖南龙山的土家木雕主要以戏曲人物和生活场景为题材,有所谓“唐三千,宋八百,雕不尽的列国传”的说法,这些文臣武将都是土家人耳濡目染的戏曲人物,通过日常生活的传播与交流,已经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起戏曲人物故事,就仿佛在说左邻右居的传奇经历,自然亲切。那些生活场景雕刻,如打柴、跳水、读书场面,更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浓浓的乡土情,生动的人物造型,无不勾起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土家人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比较朴素,一方面受到汉族文化影响,大量表现诸如渔樵耕读、多子多福和读书进爵的内容,另一方面则大量表现福禄寿喜财主题。这些追求,概括起来就是祈求当下的人生幸福,与中国官方文化对人生意义的追求相差甚远。中国官方文化追求高古、静远、飘逸以及做人的出尘不染品格,他们讲究“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参见《礼记・大学》。的人生理想,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参见《孟子・尽心上》。的处世哲学,这种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把每个人当作了国家机器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进退荣辱皆以国家为本,有时,甚至以牺牲个人的自由、尊严为代价,换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土家是一个农业社会,民以耕为生,所以,土家雕刻基本不涉及宏大叙事主题,我们很难找到高蹈隽劲、激扬高昂的雕刻作品,很难寻找到经世治国与指点江山式的“宏阔”与“壮美”,雕刻艺人借雕刻作品抒情、释怀,他们往往只追求情趣,追求直抒胸襟和痛快淋漓之下的情态世态。

福禄寿喜财是土家最常见的雕刻题材,如手持如意的赐福天官衣着华贵,头戴牡丹花的禄星笑容满面,而拄着一根很长的龙头拐杖、捧着一颗大桃的寿星,在缭绕左右的祥云瑞气中来到人间。这些雕刻的主人公虽然是神仙,但他们却具有人的灵魂,人的品行和人的情感,甚至连穿戴打扮也是按照人物应有的地位和身份安排的,更重要的是,这些雕刻所宣扬的不是求仙问道,引导人们追求来世幸福,恰恰相反,它把衣食温饱、多子长寿当作人生最高理想。无可否认,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在他们的理想图谱中,也许根本不会有安邦治国平天下的位置,因为那些内容远不是他们的生活经验所能触及的,只有像衣食温饱、多子长寿这样的内容,才是每个普通百姓都必须努力去做,而且能够实现的目标。

土家雕刻受汉族文化影响,也大量表现诸如渔樵耕读、多子多福和读书进爵等主题,但在汉文化中,这些主题往往是与人们高远的政治理想紧密相连的,渔樵耕读是为了积蓄力量当朝问政,读书进爵更是每个汉族知识分子必由的人生道路。我们看到,渔樵耕读也好,读书进爵也罢,人始终是为了一个宏大的叙事主题而活着,所以,在封建社会出现了大量类似祢衡、孔乙己那样的悲剧性人物。土家雕刻表现渔樵耕读、多子多福和读书进爵等主题时,已经根据本民族文化传统做了新的阐释,它没有指向高远的政治目标,更不要求人们为了所谓的人生目标舍生取义,而是把这些主题理解为一种生活状态。在一些大型床雕上面,我们看到,渔樵耕读、读书进爵场景与世俗生活场景被放入同一连续性画面里,人物悠闲自得地享受生活的乐趣。其实,这也可以看作土家雕刻对人生观的形象阐释。

其次,土家族雕刻表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小国寡民,是老子为我们描述的理想社会,农业社会里,普通百姓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为最高人生理想,此后,无论是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为我们描述的理想社会,还是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叙述的“无论魏晋,不知有汉”的清净社会,人们无不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所以,老子哲学的无为而治,其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遵照自然法则而为。否则,就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土家雕刻艺术师法自然,遵崇自然,从建筑、墓穴的选址到各种雕刻图案,都渗透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旨。雕刻艺术不同于书法艺术、绘画艺术,一旦雕刻完毕就很难挪动,因此,像建筑、墓穴的选址也是雕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建筑依山傍水,随山势而建,其独特的建筑吊脚楼凿岩为基,垒石为础,凡是险要之处,长长的柱脚或撑乱石,或支悬崖,或绕古树,纵列横置,高低错落,秩序井然。有人这样评论重庆龚滩老街的土家建筑:“古镇建筑的整体品格,和谐自然,而不是孤傲独立,各自为政。像祖居古镇的乡亲一样,亲靠亲,邻靠邻,你为我好,我为你邻。……在形体结构上亦严格把握,适可而止。审美标准倾向人性尺度,追求温馨朴素。”因此,整个古镇顺山势而建,充分利用自然地貌和气候,让建筑为人服务,“弯弯曲曲的街道小巷,顺应自然地形面貌的变化,沿乌江上下流向和夏季主导风向一致,使来自于峡谷的新鲜气流导入古镇。建筑屋面的坡面,前坡短后坡长,前阳后阴,且满街门面都是开间到顶的活动门板,时常敞开,这对通风十分有利。建筑布局不受朝向的限制,或东或西,或南或北,随机应变,灵活自由,打破了外部空间的封闭感。”参见辛艺华、罗彬著《土家族民间美术》,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页。这种土家建筑最大的特点,不是改造自然―往往意味着破坏自然,而是充分利用自然的特性,让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地相处于同一空间中。

土家墓葬文化与汉族墓葬文化不同,后者重死与生同,墓中完全仿照阳世布置,而土家墓葬更多的是为了显耀,如其说是为了死去的亲人,不如说是一座尘世纪念馆。既然土家墓葬主要定位于显耀,那么,就必然会按照土家人间观念去选址、布置。在湖北利川鱼木寨等土家墓葬比较集中的地区,一座座墓葬如同一座座土家民居,依山而建,享受阳光雨露。选择自然环境,顺服自然,皈依自然,是土家墓葬选址的基本理念,所以,即使在土家墓葬比较集中的村寨,墓葬也没有破坏自然的和谐,而是与村寨、自然融为一体,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土家雕刻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对克服工业化和后工业化对人性所造成的戕害,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靠现代科技力量建立了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此前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现代科技把人类带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与影响日深,人的地位又降到了卑微的位置,从中世纪神的奴仆变成了机器的奴仆。具体地说,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里,管理和生产的高度机械化、科学化,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和管理变成了更为庞大、严密和无情的机器体系,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成为这个庞大机器的一个部件,人们的生活、消费、思想观念完全被商业化了,并且为商业广告、大众传媒所左右,人失去了主体性、选择性,成为了“单向度人”,人彻底从理性的主体和人道主义服务的中心对象的位置沦落为工具理性和机器奴隶,当初向中世纪神权宣战的人道、人权和人的价值变得一钱不值了。土家雕刻所体现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以及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对于克服工业化和后工业化带来的漠视人的弊端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它让我们从中重新找到了人的地位和价值。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经历了蒙昧、野蛮和文明三个发展阶段,与之对应的生产方式分别为原始狩猎和采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以及对天然物质进行再加工三个时期;其造型艺术分别对应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骨器和陶器,以及进入奴隶制社会以后的青铜器、铁器和漆器等。从世界范围看,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西方雕刻艺术,以及以印度、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雕刻艺术,其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域因素作用下,形成各具特色的雕刻艺术。例如,希腊和我国秦兵马俑都善于人物造型,但两者差距明显。古希腊雕刻人物,侧重对肌肉的表现,在形体的转折中常常强调体面转折的丰富性与节奏感,注重轮廓的虚实、造型的动感和人物的气质。秦兵马俑的体面塑造多由单纯的弧面组成,强调的是内含筋骨。秦兵马俑的整个形体像一个充气的球体一样,简洁清晰,显示出一种从内向外的巨大张力,因而,突显人物内在气质,准确地揭示出秦军强壮尚武的时代风尚。

我国古代雕刻艺术成就卓著,像秦汉时期雕刻作为主导艺术形式,以深沉雄大、气魄宏伟的艺术特征揭示了秦汉帝国人民富庶、国力强盛的时代风貌,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佛教文化影响下,宗教雕刻艺术迅速发展,形成了陵墓雕刻与宗教雕刻并重的艺术格局,其中,像秦兵马俑、霍去病墓雕和昭陵六骏等,都以夸张的造型生动地表现了雕刻主题,是世界雕刻史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但是从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西学东渐,中国雕刻艺术从官方走向民间,从主体性雕刻转入附属性雕刻,如建筑装饰性雕刻和工艺性雕刻等,同时,接受西方写实雕刻观念,走向了割裂雕刻传统、全盘西化的雕刻艺术道路。难能可贵的是,土家雕刻作为中国官方雕刻艺术衰落之后走向民间的产物,它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雕刻艺术的精髓,并有所创新和发展,延续和丰富了我国雕刻艺术,从这个角度看土家雕刻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学和历史学价值,是一座活着的雕刻艺术化石。土家雕刻在实践中总结和概括的艺术经验不仅丰富了世界雕刻艺术宝库,而且对今天的雕刻艺术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首先,土家雕刻善于以意造型,以神聚形,给了雕刻艺术无比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欣赏空间。

纵观土家雕刻,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花草,大多采用具象的表现手法,个别细节甚至雕刻得毫发毕现,虽然这些雕刻的细节真实还不能和西方写实雕刻相媲美,但相对于秦兵马俑、霍去病墓雕和昭陵六骏等传统雕刻来说,其细节真实性已经有了明显发展。但是,雕刻艺术要整体上给人以美感,不仅要细节真实,更要追求整体真实与完整,因此,在造型上讲究大胆夸张。

西方雕刻严格遵循比例结构,讲究空间真实,一个雕刻作品就是现实生活景象的放大图或微缩图。土家雕刻则不然,往往是人大房屋小,人头大身体小,即使雕刻花鸟鱼虫、树木山川,也不合乎现实的“真实”,但我们仍然能感觉到整体的真实。土家雕刻人物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雕刻艺人不着意雕刻人物的五官表情,往往一个凿痕就代表嘴巴或眼睛,也不注意人物各部位比例安排,但是这种稚拙、朴质的造型却能够传达出一种神韵,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种艺术效果往往是写实作品没有的。

现代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艺术的创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由作者和观赏者共同完成的过程,没有观赏者的参与,就没有真正的艺术创作。具体地说,雕刻艺人创作的雕刻作品,如果没有人去欣赏和传播,那么,它与深山的天然石头、神奇迷人的树桩没有区别,还不能说已经把人的本质力量投射进了作品,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的艺术品。只有观赏者凝视雕刻作品,并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积累,对其进行再创造,这时才能说完成了雕刻作品的创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留给观赏者的再创作空间越大,作品就越能吸引人。所谓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种艺术现象的诠释。

土家雕刻以意造型给观赏者留下了无比广阔的再创造空间,一幅三国人物雕刻,虽然大家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早已经耳熟能详,但是,简约的雕刻却让观赏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看见了张飞的勇敢,有人看见了他卤莽,有人看见了他的忠诚,还有人看见了他粗中有细……这种艺术魅力,恰恰是写实性雕刻所缺少的。

其次,土家雕刻吸收和借鉴了传统绘画艺术的透视观,将平面透视和鸟瞰透视相结合,通过更加自由的构图去表现事物。

西方传统雕刻始终把真实当作最主要的美学特征去追求,从古希腊到米开朗基罗、罗丹,艺术家都要到实地写生,甚至亲自实施解剖,在雕刻中讲究远近、大小和比例,通过物象产生的形态变化,求得空间中的真实美感。土家雕刻艺人主要通过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培养,也无从进行严格的系统的解剖训练,这就注定了他们将通过有别于追求空间中的真实的方式构图。

土家雕刻历史悠久,但作为风格成熟的艺术形式,则在明清以后,我们所看到的雕刻艺术品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作品。从土家雕刻历时性角度考察,它受到汉族雕刻艺术影响,而汉族雕刻艺术在中唐以后则受到以文人画为主体的多元艺术的影响。如此以来,土家雕刻艺术中也注入了传统绘画构图的美学因素。

绘画往往要在有限的画面里囊括人物、山水、鱼虫鸟兽等各种表现对象,表现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其美学意义上的完整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一般来说,画面经常被看作一个独立的、自主的小天地,使画面自然而然地构成一个没有边框的边框,增强画面的稳定性,保证画面的完整性。土家雕刻也是这样,在人物和景物组合的构图中,对人物采取平视构图,而对景物则采用鸟瞰构图,这样既保证背景与主体的协调和呼应,又保证画面的完整性。

土家雕刻艺人比较专注于内心意绪情感的率真表达,他们塑造形象时,往往不是视觉印象的直接复制式模拟,而是根据自己的意绪和艺术目的,对印象进行改造、修饰和规范;他们还因时、因地、因材制宜,不事虚饰,以概括的手法展现物象自然、淳朴的风貌。按照透视原理,雕刻画面中的物象应该近大远小,但对于一些复杂的雕刻作品来说,就很难处理其中的空间关系了。土家雕刻艺人打破这种规则,按照印象和想象构图。一般来说,土家雕刻以平面构图为主,可以任意组合时空,房屋前后,房屋内外,都可以同时出现于一个雕刻画面里;有的雕刻近处人物小,远处人物大,空间没有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分别。总之,这种对空间自由的处理,发挥了视角的最大效能,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表现出对事物的整体观。

再次,完整的抽象性造型方法不仅丰富了雕刻艺术手段,而且提升了雕刻作品的艺术性(如图5)。

图5湖南沅陵抽象的具有巫文化性质的石刻

远溯原始社会,人类就具备抽象造型能力,我国原始陶器上就有大量的抽象几何纹样,如圆点纹、三角纹、漩涡纹、月牙纹等。一般认为,原始人从编织物的“印痕”中获得“几何纹”的经验形式,进而抛开现实世界各种细节和不规则因素,发展为用线条看世界的眼光,即用极其简单的线条概括现实形象的能力。如今,我国许多民俗美术都采用抽象性造型方法,把各种动物、植物改变为抽象的几何图形,表现对象的精神特征。

线条是土家雕刻的基本语言(如图6),也是高度概括的艺术表现手段。土家雕刻如同中国传统雕刻,不注重对光线明暗的处理与运用,主要采用突出的线条处理渲染环境,刻画人物、动物和植物。线条构成的几何图案不是对现实景象的真实摹写,而是艺术地对现实的观照,即现实景象进入土家雕刻艺人头脑后,形成相应的映像,这个映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时而接近本体,时而明显区别于本体,这时,雕刻艺人便在石头、木版等材料上用线条表现出头脑里的映像,完成雕刻创作。这个艺术创作过程,是艺术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它包含了两重艺术选择:一是雕刻过程是舍弃细枝末节、保留最能反映本质的要素和特征的过程,从物象变成意象;二是雕刻过程始终伴随着雕刻艺人的主体性参与,作者选择物象的什么特征,舍弃什么特征,如何夸张等等,都渗透了他们的美学观和人生观。所以,土家雕刻是一个艺术抽象过程,经过这个过程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图6贵州江口混沌思维的雕刻

一般来说,艺术创造离不开抽象,而且,抽象的程度越高,越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像写实性雕刻在不超越物象的范围内进行艺术抽象化,即闻一多先生所谓的“带着镣铐跳舞”,这种艺术的魅力来自于对意象的实践性审美中。而土家雕刻主要摹写头脑里的印象,任意挥写,不拘一格,其艺术魅力来自于对意象的想象性审美中。人类的雕刻艺术是丰富多彩的,这两种审美形式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与人类共生,与历史发展俱存。在雕刻艺术日益西化的背景下,重视和发扬土家雕刻的抽象性造型方法,体验相应的审美经验,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在信息化社会,一方面是艺术的高度个性化,满足人们日益个性化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对各种优秀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使艺术的发展更加全面健康,从这个意义上说,土家族雕刻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土家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古老是因为它是巴人的后代,年轻则是因为它在1956年才被正式认定为“土家族”。正是这个古老而年轻的民族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色彩斑斓的雕刻艺术。

土家族雕刻艺术的产生是土家族人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创造自然的过程。可以说,土家族雕刻艺术是土家族雕刻艺人观乎社会、观乎世情、观乎生活百态的心灵杰作。它在揭示土家族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过程中,蕴涵了对生命的极大热情。无论是偏于写实的“再现形式”,还是偏于写意的“表现的形式”,都是“有生命的形式”和“有意味的形式”。这些雕刻作品表现了无数土家族雕刻艺人的精神与情感的创造,既属于他们的个性,又属于整个土家族,乃至于全人类。透过一座座精美的雕刻作品,我们仿佛走进了艺术博物馆:这是完整保存了民俗美术神韵的艺术,这是联系着巫术文化和世俗生活的艺术,这是为中国雕刻艺术的流变提供了特殊符号的艺术,这是凝聚着土汉苗等民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成果的艺术。

今天,我们与土家族雕刻作品对话,阅尽土家族雕刻艺术的风采,既是学术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中国民俗艺术博大精深,以其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艺术的独创性,成为人类文明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梳理和研究土家族雕刻艺术,发扬光大优秀的雕刻传统,对于建设新世纪雕刻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任何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前人创作成果的继承和发扬,土家族雕刻的文化思想、思维模式和选材及其处理方式都可给当代雕刻艺术带来崭新的视角和信息。以土家族雕刻工匠的师承关系来说,虽然现代教育以规范性、规模化教育代替了传统的师徒关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艺术人才,但是,这种类似生产流水线的培养模式,很难因材施教,根据学徒的秉性、兴趣和爱好挖掘他们的艺术潜力,把他们打造成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大师,相反,统一的培养标准、统一的培养模式和统一的考核标准,把他们培养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工匠。所以,在过分推崇工具理性的今天,重视和发掘土家族雕刻艺术中的人文精神及其艺术创作规律,无疑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当代艺术。

第9篇:雕刻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木雕艺术;文化艺术;内涵探究

木雕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木雕艺术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能够见证社会历史的发展,同时能够使得很多传统艺术和文化得以传承,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本文旨在对木雕文化艺术的内涵进行研究,为我国木雕艺术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弘扬提供依据。

一、中国传统木雕艺术概述

(一)木雕艺术概述

木雕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木雕简单来说就是对于木材进行相应的雕刻,雕刻之后的作用往往被运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单重。中国传统的木雕艺术是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漫漫历史长河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朝代都能够体现出十分明显的差异。同时木雕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在进行木雕雕刻的过程中各有特点,是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发展的重要见证。

(二)木雕艺术的图腾特质

图腾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文化特质,图腾文化不仅仅存在于石雕、玉雕和壁画当中,同时还存在于木雕艺术当中,是木雕艺术十分重要的雕刻内筒,通过对于图腾的雕刻能够让人们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之下形成相应的精神信仰,能够让人们在遭遇灾难和不幸的时候,寻求一丝心理安慰。在木雕作品当中木雕的图腾柱子、木雕神像和木雕面具都带有十分浓厚的民俗色彩,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木雕艺术的基本文化内涵

木雕艺术在长久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的木雕在雕刻方法和雕刻技艺上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多数木雕都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例如,在中国传统木雕当中“仁”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因素,也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传统木雕蕴含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不可替代和弥足珍贵的。在中国现代木雕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正在进行不断的创新,但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仍然蕴含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传承。

二、中国木雕的主要艺术形式

(一)梁梁是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主要载体

梁同时也是房屋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在开展房屋建造的过程中往往会选用笔直、坚硬的木料作为梁。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无论是旧房屋下梁还是新房屋上梁,都会有相应的祭典和相应的仪式,由此可见梁在人们生活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人们子啊对梁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会对梁进行相应的雕刻,根据梁的种类不同在进行雕刻的过程中可以分为地雕、浮雕和线雕三种形式,这主要是根据屋主的喜好所决定的,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会给梁雕刻上一些指定的纹路。在我国很多庙宇当中,梁的花纹多为祥云,这样能够体现出庙宇的祥和和庄重,在一些皇室建筑当中,梁会雕刻相应的波浪纹和龙须纹,这样能很好地体现出皇家的富贵和尊严。

(二)柱在我国的传统民居当中

柱子是房屋重要的承重结构,在开展房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柱子的稳定和安全,一般不会在柱子上进行相应的雕刻,而是将其整体作成覆盆状,这样能够体现出房屋的清秀和听吧,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衍生除了梭状的柱子。除此之外在开展房屋建设的过程中会有悬在空中的“垂花柱”和用来装饰的“外檐柱”,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丰富的柱子类型,这些柱子都需要进行相应的雕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相应的艺术效果。

(三)房屋隔断

房屋隔断是我国传统建筑当中十分重要的物件,隔断能够在建筑当中起到保护隐私和划分房屋区域的价值和作用,在对房屋隔断上的选择上很能够体现出房屋屋主的文化修养和品位。很多房屋隔断都是用木雕组成的,木雕隔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组成类型。在开展房屋木雕隔断雕刻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征求屋主的意见,根据屋主的文化背景、身份、爱好等进行相应的雕刻,这样能够体现出相应的文化内涵,同时能够很好地发挥房屋隔断的价值和作用。

(四)家具

在我国传统木雕发展的过程中,家具是采用木雕最多的一种载体,木雕家具有着很长的发展历史。人们在选用家具的过程中往往会进行相应的定制,在定制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身份、喜好、文化背景等选用不同的木雕图案。经过雕刻的家具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彰显出文化内涵,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让人心情舒畅,更好地发挥家具的价值和作用。

三、中国传统木雕文化艺术内涵

(一)木雕文化艺术的特点与文化内涵

传统木雕艺术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是社会文化、人民风俗的体现,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木雕文化。木雕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些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造型优美、线条清晰流畅、刀法纯熟,木雕能够很好的展示出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同时能够融入时代情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传统木雕中的家庭道德观念

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家庭道德观,即儿孙满堂和多子多福。比如,在徽州,人们结婚时一般都会选用精雕细琢而成的衣橱和花床,而龙和凤等动物形象作为装饰题材经常出现在木雕图案之中。如果要点缀家具,通常都会选择百年好合、麒麟送子或者龙凤呈祥等图案,多子多福的图案象征则是石榴,而夫妻恩爱的图案象征则为鸳鸯。

(三)传统木雕中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中,最佳的人生理想就是学而优则仕,因此读书、及第这两个方面的场景及其寓意就成为传统木雕艺术中常见的题材,古代比较著名的木雕作品包括《五子登科》、《十八学士》和《三进士》,充分体现出封建时期的文人们对理想人生的美好愿望。综上所述,本文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对木雕艺术的文化内涵进行了相关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主要对木雕艺术的概念、图腾性质、基本文化内涵进行了探究。对于我国木雕的主要表现形式梁、柱、家具、隔断进行了研究,从研究中可以发现,在我国木雕艺术中蕴含着家庭道德观念儒家思想、中和思想、尚学思想,等文化内涵,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见证,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同时,传统木雕能够体现出工匠精神,能够更好地服务现代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