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启蒙教育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个人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1说到师德师风,相信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样一些词儿: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确,这说的就是我们人民教师,但是我们应该要对得起这一个个赞美的词,不辜负人们对我们的期望。这是我们所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必须要达到的目标。
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来说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孩子行动的标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通过对师德师风的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严以律己,注重言行。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每天都带着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带着微笑迎接孩子。幼儿园的工作繁琐、压力大,但我都坦然的面对,不以个人的得失斤斤计较,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可以说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情绪,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孩子。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来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第二,培养良好的内在素养。天生丽质固然能给人以美感,使人愉悦,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更重要的是塑造内在的修养,这样教师本人的学识和内在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
第三,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第三,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与每一个孩子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在优秀品质,正确处理教师与孩子家长的关系。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
第四,注重团队合作。幼儿园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员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运作,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字只有四个,简单的说来就是沟通、信任、团结、协作、配合、互相帮助。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个人只有融入到这个大家庭才能得到提高,体会到工作的愉快,幼儿园也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与老师的合作,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集体荣誉为前提,做好每一项工作。
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将作为教师的美德继续下去,让自己在不断自我剖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个人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2师德是为师之魂,师风是为师之本。师德师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一所学校的师德师风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体现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风校风。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严谨治学,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师德师风,作为社会、教育本身及教师这种职业对其从业者的规定性要求,有历史的继承性,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今天的师德师风教育,必须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所谓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所谓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是教师这一行业的风气和风尚。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并通过其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而对学生及周围的人们产生特殊影响的行为准则和道德风范。
西汉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何做人、做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具有人格力量。而这种人格力量以人格美学角度,在中国常常是“人品”的代名词,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提倡“一种牺牲和奉献精神”以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行为准则积极影响学生。高校师德师风的基本要求可诠释为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就要真正从思想行动上做到“学为人师”。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其知识、智慧、情感、人格影响学生的心灵,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甚至可以通过塑造学生的品德、个性、人格影响其一生。xx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急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每个教师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以正确的思想,高尚的道德,良好的品行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影响学生。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队伍,可以使师生人际关系得到和谐,同时以教师自身的理想信念、思想品德、敬业精神和工作作风,直接感染和熏陶着学生,使学生成为具备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崇尚奉献等良好品德的人。在和谐校园里,教师高雅的气质和风范往往都是学子们争相效仿的楷模,以至于他们“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影响大学生的一生。教师不仅担负着“传道授业”的重任,而且肩负着“育人”的崇高职责。只有让教师队伍拥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全体教师做到相互配合,和谐互补,才有和谐的高校,才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和谐社会。
虽然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好的,但在市场经济等的种种消极因素下,一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乃至心理状态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一些滑坡迹象,具体表现为:
1、爱岗敬业精神弱化: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影响下,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把教师工作仅仅当作一种获取利益的手段和工具;无心研究本专业理论,视教育为副业,严重影响了教学和教育效果;有些教师备课不认真,知识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上课当是完成任务,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有些教师除上课之外,很少与学生接触,很少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2、价值取向功利化、世俗化: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教师的价值取向受到影响。在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情况下,有些教师往往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缺少把高等教育作为事业的责任心;有些教师热衷于第二职业,不安心本职工作;有的还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错误人生观倾向,只盯着名利地位、个人得失。
3、行为规范不严,师表形象模糊化: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的榜样。然而有些教师师表意识淡薄,行为规范不严,缺乏自尊自爱精神;有的教师举止不雅,言语不文明,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印象;还有个别教师上课观点偏激,以自己的片面认识对学生进行误导,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
4、师生关系庸俗化,功利化:尊师爱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良好体现,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这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但是作为好老师应该恰当地把握好亲疏度,平等的关爱每一位学生,不要把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在功利化的基础上。
个人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体会3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通过此次寒假期间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素养
本人系统的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2012年8月15日,哈佛大学统计系主任、教授孟晓犂被正式提名为哈佛大学文理研究生院的新任永久院长,他也成为首位出任世界顶尖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的华人学者。
“孟晓犂是一个‘真正的创新者’,作为一个日益关键的研究领域的领导者,他对自己的教育角色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热情,为哈佛大学博大的智力蓝图上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我相信:他将为哈佛研究生院做出杰出贡献,并带领学生在学术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说。
“做哈佛和复旦之间的桥梁”
在复旦,很多人知道孟晓犂,尽管名声显赫,但是他对复旦始终满怀谦逊和感激之情。这几年,他年年回到复旦,为师弟师妹们做演讲,交流心得体会,更是频频推动哈佛与复旦的师生交流活动。
对于母校复旦,孟晓犂有一段割弃不了的“情结”。他不止一次地公开表示:“我很愿意做哈佛和复旦之间的桥梁。”
因为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父母给他的启蒙教育颇为严厉,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练习书法。而对于读书,他从来不缺乏兴趣,在周围人看来,孟晓犂是一个颇为聪明的孩子。
1977年,大学恢复考试招生,那时候的孟晓犂还在上海川沙读初中,在众人的鼓励下,他参加了当地的跳级高考选拔考试,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只有14岁的孩子居然一举拿下了“状元”,这也让还未初中毕业的他获得了第二年参加高考的机会。
为什么会报考在很多人看来枯燥无味的数学系,孟晓犂说:“那时候,《人民日报》发表了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研究中,把200多年来未能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徐迟说他自己似乎已从长久以来的冬蛰中苏醒过来。而我或许就是受了这篇文章的影响,所以报考了复旦大学数学系。”
迈入复旦大学校门的时候,孟晓犂只有15岁。因为没有少年班,在数学系数学专业的100多名本科生中,孟晓犂是年龄最小的之一,而年纪最大的同学和他相差了整整一倍。
在复旦读书的日子,孟晓犂在多次演讲中总是侃侃而谈,“我们那个年代校园里的学习氛围是非常浓厚的。好朋友聚在一起,谈的基本都是学习。晚上经常去图书馆抢座位,派一个人先去,带上很多书包,占很多椅子,一直到图书馆关灯了才离开。那个年代的人想法非常简单——学习、奋斗。寝室晚上是要熄灯的,我们都准备了手电筒,背英文就到走廊上去,因为走廊的灯是一直开着的。”
但是,他们不是死读书的机器,和所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一样,孟晓犂参加了学校的书法社、诗社等社团,并出任学生会干事;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喝二锅头;到夜市上吃馄饨、茶叶蛋、油墩子……在那个年代,虽然挤在八个人一间的宿舍里,但却成为他最美好的回忆。
“我的数学基础和后来研究的基本功都是在复旦的几年里培养的。”孟晓犂说,“有几位老师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微积分的秦曾复老师,板书非常漂亮,讲课非常有条理,思路清晰;教线性代数的屠伯勋老师的课充满激情和挑战,讲到哪写到哪,讲完课后永远满身粉笔灰;教现代概率论的汪嘉冈老师的课有深度、有广度……”
或许正是因为这些老师的敬业和努力,孟晓犂所在的78级数学系,在复旦史上也成了一个“奇迹”。当年,苏步青、谷超豪等数学大师都来给他们上过课,如今,那个班级的学生很多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教授,除了孟晓犂外,哥伦比亚大学统计系主任应志良、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李骏、牛津大学首席教授陈贵强、香港中文大学统计系教授顾鸣高……全都出自于此。
“一个真正的改革创新者”
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之后,孟晓犂又在复旦大学研究所概率统计研究生班学习了三年。
就在许多人认为他要在国内一边学习,一边做研究的时候,他出人意料地向美国的几所大学递交了申请书。而就在他忐忑不安等待申请结果的时候,哈佛大学第一个回复并录取了他,因此,孟晓犂踏上了异国求学路,成为哈佛统计系第一个来自复旦的学生。
孟晓犂说:“一直以来,哈佛大学都是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梦想。文理学院最终使我的梦想成真。当我还是地球另一边的一个身无分文的男孩的时候,文理学院为我提供了全额的财政支持让我来到哈佛求学。”
因为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有差别,刚到哈佛的孟晓犂还是有些不适应,最初的选课,他根据国内的经验,在分别选了几门难和容易的课程,以保持平衡。结果在上课过程中,却大感意外,概率论在国内是一门很难的理论课,而孟晓犂的作业在哈佛的课堂上被拿来当作标准答案。另一门被认为非常简单的应用回归分析课,却把他累得一塌糊涂,每次作业,别人做几张,而他的都是一大本,但依然不得要领,事倍功半。
最让孟晓犂记忆犹新的是他选修的关于人口普查统计方法的应用课程。当时年轻的孟晓犂特别难以理解,统计人数有这么难吗?于是,在课上到一半时,他忍不住举手提问。
“教授,在中国,人口普查很容易啊,清点人数就行了。”
“晓犂是非常天真的。”教授愣了一会儿说。
后来,孟晓犂终于知道,这套方法在美国完全行不通,美国人口调查非常复杂。“那个时候我们中国的统计教育跟应用脱了一大节,当然这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孟晓犂说。
如果说复旦大学的学生生涯为孟晓犂成为一名扎实的数学学者打下了基础,那么在哈佛,他学到的是统计学的思想,也让他完成了从数学学者到数理统计学家的转变。在这里,他的每一天都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艰辛和汗水。
1990年,孟晓犂获得哈佛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顺利获得前往芝加哥大学卫生统计中心工作的机会。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很不够,而且一些方法还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将尽不懈地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学习,使孩子们能够全面协调发展,紧跟时代脉搏,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高素质人才。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家庭教育心得,供大家参考。
家庭教育心得1我认为,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必要加强。现在的高中生大都是住校的寄宿生,实行月假制,也就是每月只放一次两三天的假。由于学习忙,寒暑假也比小学初中的短。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就相对较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时间短,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而高中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和性格定型期,家庭教育对他们来说犹为重要。而高中的家长都是三十多岁到四十多岁,正处在事业的高峰期,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较少。其实教育孩子也是这个时期家庭的一个重要任务。正如一个家长所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教育好我的儿子,让他成材。”事实上,孩子的成材也是家长成功的一个重要体现。那么,高中阶段的家长怎样实施家庭教育,更好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呢?我想,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和努力:
一、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很多孩子认为家长的付出和爱是理所当然,不存在要感激和回报。没有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是孩子不听话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很有必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让孩子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支的习惯。前美国首富、美孚石油公司的总裁,洛克菲勒,每个星期给孩子的零花钱只有三十美分,相当于人民币2.4元。而且他要求他的孩子们每周把自己的每一笔支出都记录好,下周领零花钱的时候交父亲检查。后来,他的儿女,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不要依靠亿万富翁的父亲。新时代要求我们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入和支出的习惯,就可以将自己的财富用在“刀刃上”,把自己的生活规划得井井有条,而不会由于金钱问题而时时捉襟见肘,疲于应付。学会理财,也就是学会规划人生,会理财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一段时间过去后,要让孩子算算账,一个学期,一年要用去父母多少钱。
另一个方面也要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尝试去赚钱,了解金钱来之不易,而且必须通过劳动获得。这样有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家庭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力保证。
二、宽容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严是爱,松是害”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千百年来,家长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说的最多的也是“严格要求”。的确,严格要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使孩子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发展,少走弯路,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但是对“严格要求”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使孩子习惯接受,不会批判的思考,个性丧失,创新意识淡薄,甚至有的孩子心灵压抑,性格孤避,过早地失去了童真。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在今年6月末日报道的,13岁考上大学的天才儿童曾永康的悲剧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严格,更应该宽容。严格不是苛责,苛求,应该严而有度,严而有序,严而有理,宽容不等于放纵,放任,不等于对孩子的问题视而不见,不等于可以原谅孩子的所有错误,宽容更多的是对孩子感情、心灵上的宽容,让孩子有健康的心态在宽松的环境下接受严格的教育。
家长要处理好要求的严格与环境的宽松,过程的严格与结果的宽容的关系。宽容是对孩子的信任,使孩子有信心,有勇气,严格要求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孩子做事严格要求自己,善始善终良好习惯。
三、民主平等的交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
进入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显著的特点是“变”。孩子开始发育了,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有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你要东,他偏要西。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主要表现是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
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但又容易片面;喜欢怀疑别人,却又缺乏科学依据。
因此,家长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必须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心理断乳期,实质上是青少年们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逐渐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自己判断、自己解决所面临的新的问题的时期,这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要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这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
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和他们平等交流,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确处理。另一方面,家长又不能过于迁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为,以防孩子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比较严重的反抗行为,家长可以采取奖赏训练的方法,强化孩子的顺从行为。
四、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打造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新教育理念认为:“人人有材,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个个成材”。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材,而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是成材的必由之路。家庭教育的目的也是让自己的孩子成材,成材的道路千万条,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学校就有获得了湖南卫视举办的20--年超级男声第二名的佟楠和20--年超级女声第二的黄雅莉,他们能在数万名选手里头脱颖而出,不能不说是人才,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这都是他们自己扬长避短,学校和家长因材施教的结果。
家庭教育心得2家长在教育是应该把握分寸,否则孩子的自尊心容易被伤害,导致自暴自弃;而孩子,则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不要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面斤斤计较(就是要听大人的话),要有自己的思想。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我国青少年教育和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较低的。但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对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为此,我们对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成因进行了调查,对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
一、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及成因
(一)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可以用“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九个词来概括。从数量上看,全国约2.5亿学生,其中违法犯罪青少年约占青少年总数的万分之六。大城市更高,达到万分之二十点六。其中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的比例达70%左右;从危害性看,由于青少年生理尚未成熟,思想单纯,易于冲动,不计后果,其犯罪危害极大。
(二)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有:①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80年代初,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6岁,到90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龄已降低到14-15岁。②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目前,违法犯罪青少年多数是辍学生、失学生,以及一些盲目外出务工的青年农民等。他们大多闲散在社会,无所事事,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③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其中以初中生居多,约占青少年作案人数的18-22%。④犯罪的类型复杂,他们或敲诈勒索,或盗窃抢劫,或聚众斗殴,或残害亲人,或吸毒,有的甚至是计算机犯罪。
(三)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等客观的原因,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因素;从主观上看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思想认识上渐趋成熟,敏感好奇,富于想象,喜欢模仿,但辨别能力差,以致在追求新奇刺激面前,极易受不良影响而导致违法犯罪;从客观方面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家庭教育的失误,学校教育的偏差和社会上各种不良或朽败风气的影响等,都会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
面对当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的现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抓青少年法制教育,更好地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广泛开展以“二法一例”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
法制宣传教育是贯彻-民同志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思想,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和手段,也是贯穿始终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我们开展了以“二法一例”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活动:一是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在学校、在社区、在农村广泛开展“两法一制”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营造氛围;二是充分争取社会支持,依靠宣传、司法、教育、新闻等各职能部门,设计有效活动载体、用事实来说话、用活动来宣传、实现全方位宣传教育效果;三是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通过开辟法律专栏,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主题座谈会、法律宣传咨询、征文、演讲等系列活动,增强青少年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全社会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意识。
(二)不断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和基地建设
一支相对稳定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者队伍和一个相对稳定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将是青少年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中聘请法制副校长的通知》,把在公安、法院、司法局工作的有一定法制教育经验、思想品德优秀的中层干部中的业务骨干聘请为法制副校长,并发给统一的聘请书,就象我就是我们峭岐中学的法制副校长,今天在此为大家讲课。并在学生中开展法制知识竞赛和与法律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有责任配合学校、家庭发现和帮教有问题的学生,治理周边环境,维护学校教职工员和中小学生合法权益等。二是建立了一批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使青少年法制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避免了轰轰烈烈走过场、热热闹闹拉形式的错误现象,从而保障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组织开展了大型的法律咨询宣传活动,以营造青少年维权氛围。通过活动推动了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深化。公安局联同工商、文化部门集中时间对校园周边环境和文化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进行了专项整治,为学生成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环境等。
家庭教育心得3之前,在新浪微博上,一则“别人家的孩子”的微博就有一万六千多条,并且衍生出不同的版本。其中之一是这样的:从小我就有个夙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又温顺,次次考试年级第一。研究生都考上了,一个月七千工资。会做饭,会家务,会八门外语。上学在外地一个月只要400元生活费还嫌多……这个小段子引起了广泛共鸣。别人的孩子如此优秀,自己的孩子呢?自己的孩子其实也优秀,只是我们不善于发现罢了。要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们都有各自的闪光点,也有各自的缺点。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竭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真心地赞扬、鼓励和引导他们。
我们往往会认为孩子需要的教育是训导与惩罚,对孩子的优点、长处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但要不动声色;而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动辄批评、指责,甚至惩罚。我们忽略了孩子的心理,他们会失落,会伤心,而在长期的抱怨和批评中,他们会丧失自尊和自信,甚至可能产生一些不良行为。
一次表扬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不能吝惜赞美之词,要肯定孩子的长处,放大孩子的优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肯定与赏识成为开发孩子创造力、加速孩子成长的催化剂,使孩子在肯定和赏识中变得越来越优秀。
著名“知心姐姐”卢勤有一次去中央电视台谈“怎样教育淘气的孩子”,一个看上去挺“蔫”、好像并不淘气的男孩坐在那儿。一开拍这个挺“蔫”的男孩子冲着镜头说了一句特别精彩的话:“每次我爸说我的时候,都要说:瞧人家孩子怎么怎么好,瞧你怎么怎么差,瞧人家孩子多聪明,瞧你多笨……我心里很不服气,我老想你要觉得人家孩子好,你就给人家孩子当爸爸算了,干嘛给我当爸爸!”听了这话,孩子的爸爸眼睛瞪得跟豆包一样,嘴咧得老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等节目录制完成之后,孩子的爸爸流着泪来找“知心姐姐”说:“我是一个司机,就这么一个儿子。我对他那么好,挣钱全是为了他,他凭什么这么冤枉我?”卢勤说:“您爱您的孩子,可是您的孩子不知道。您没有表现出对他的爱和赏识,您赏识的只是别人家的孩子。所以,您的孩子认为您不爱他。”其实,这种烦恼的孩子和家长为数并不少。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优点,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越比较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家长和教师总是能一眼就能洞察别家孩子或者是别班学生的优点,却对自家孩子或学生的长处视而不见。我们也总是不遗余力地去夸赞别家孩子的优秀,却对自家孩子吝惜一句真心的赞美。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别人家的孩子”来看待,多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多给予赞美之词,你会发现孩子变得开心了,对学习的自信心也增强了。
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众多原因,每个孩子的发展速率、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因此孩子即时的、外显的行为没有优劣之分。聪明的家长和老师都是不断的表扬孩子,对于幼儿来说,他的自我意识最初是通过成人的评价获得的。而对于青少年来说,家长能够发现自己孩子的独特之处,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你充满感激。
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那个孩子优秀的一面,其实有时候我们需要想一想,在其他的父母眼里,我们的孩子也是“别人家”那个优秀的宝贝。我们需要转化我们的思想,让关注的眼光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去发现他们的优点,让他们充满自信地成长。
家庭教育心得4(1)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学校积极引导,双方共同努力
我们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儿子的母亲目前是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对孩子而言,这是他引以为自豪的事,也是一种促进力量。虽然他不知道母亲考研的历程有多么辛苦,但母亲深夜还在静静的看书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榜样,使他明白只有勤奋努力才会梦想成真。孩子已经上初一,虽然母亲不在身边,孩子在爸爸和学校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不仅在学习上有进步,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进步,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
听我的同事讲过他家女儿和侄女双双同年考上大学的事,他的心得体会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每天晚上吃完饭后,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儿和侄女两个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写作业,他们回到家,在孩子做作业时,从不看电视,各自拿一本书看,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女儿和侄女经常相互比,看谁学习好,看谁学的晚,去年高考,两个孩子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梦想的大学。
(3)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儿子小的时候很喜欢玩电脑游戏,我对他说,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样,比如,做幻灯片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于是儿子学会了制作幻灯片,时常还叫别的孩子欣赏,并教会他们。儿子现在喜欢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我同学家的女儿去学英语,让他也去跟着学,如今,他已经越学越有兴趣,对妈妈说:“我班上有一个英语说得很好的同学,我也要跟他一样”。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欣慰。我知道儿子的语文不太好,我有时替他着急,真希望他能把语文提高一下,可儿子说要继续报名学英语,我还是高兴的答应了。
(4)处罚孩子要适当,积极引导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记得儿子在小时候,有一次拿家里的钱,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买了许多玩具,我们知道后,让他退回了玩具,并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后他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儿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写字很差,我让他把写错笔画的字重写10遍,结果我们吵打起来,儿子说他已经尽力了,一时难以改变,我向儿子认了错,同时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对的,儿子也认了错,现在我和儿子有时像朋友一样聊天,其乐无穷。
家庭教育心得5大家好!我是--小朋友的爸爸,很荣幸能在这里借这个机会来跟各位讲讲我对女儿的一些教育心得,家庭教育心得。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女儿,人生的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现就家庭教育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成人是目标。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我对孩子一直是坚持这个教育原则,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应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
家长是镜子。“天才”不能创造,但家长只要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培养,开发孩子天赋中的特长,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实确实如此。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心得体会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再次,要创造和谐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劣是孩子成长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那么家庭生活气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视,家庭长辈品行道德的心灵潜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适当表扬和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在争吵、埋怨、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责怪、妒忌和冷漠……,这种现实是“无言之教”。不是危言耸听。
孩子是老师。家长应善于学习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孩子们有很多“可爱的缺点”值得大人们学习。如蓬勃向上的朝气,好问好学的学习态度;不保守,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特点;少世故,对人对事的真诚直率;对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识一学就通、一玩就会的本领等等,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优点都是值得家长学习的。孩子的这种优势,作为家长应充分的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不可忽视、指责、抑制,以至于扼杀。
摘 要:本文通过对强烹饪实践课教学的六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如何提高烹饪实践教学效果的的几个方面。对加强烹饪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进行了深思和研讨,并提出了有效地解决方法。
关键词:烹饪;实践教学;思考
烹饪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较大,如何提高烹饪实践课程上课效果呢?有的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制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有的要交流、完善实践课的教学方法,有的还提出要研究实践操作场所的应有条件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述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作为一名烹饪教学管理工作者,我们认为还是应该从加强现在正在实行的烹饪实践教学的几个环节作些探讨。
一、上好演示课
演示课也称为烹饪操作示范课。这是传授烹饪技术的第一个环节,既要精心组织,充分做好各种设备、工具、原料等的准备工作,又要注重示范要领的准备和操作过程的连贯与完整。并应重视与烹饪理论课程相衔接,强调理实一体化,以保证其系统性。
演示课应区分不同阶段:在低年级以按操作技法分类进行菜品制作演示教学为好。如教授“炸”的技法,就可以将清炸仔鸡、干炸里脊、软炸口蘑、香酥鸭子等组合在一起进行。还可以将一些相近、相似的技法,如爆、炒、熘或煎、贴等挑选代表品种组合一起演示教学。通过教师的反复演示,便于学生加深印象,以掌握各类操作技法的要领,达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效果。反之,不注重按技法类别系统地组织教学,煎的、烧的、热的、冷的,随意确定演示品种,就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在高年级则可按照不同原料分类进行演示教学,如以鱼为一类原料教授炒鱼丝、煎鱼饼、熘鱼片、汆鱼丸等制作技法,还可按不同风味分类教授各地名菜名点的制作。
演示课一般为四学时连堂进行。在课时的运用分配上要科学合理,以每一节课演示制作一个菜品为宜,边讲边做。包括从生到熟,从切配到烹制的全过程。尽可能按正常秩序保证课间休息,使演示教学有节奏地进行。而那种集中教学品种上午搞切配,下午搞烹调,所有教学品种混在一起穿行的演示方法,虽然教师操作起来较为方便,但不利于学生对一个个菜品从生到熟全过程制作的学习,故不宜采用。
二、组织好品尝
品尝是继教师演示之后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中国菜肴质量鉴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味道,中国烹饪技术向来以调味见长,因此,老师示范的演示菜品应组织学生品尝,掌握其调味要诀。
在当前的教学中,绝大多数学校也将示范产品让学生品尝了,但是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有尝无品”,尝了就完了。有的是平均分食;有的是少数人尝、多数人看;有的如同轮流会餐;有的是男生尝女生看;更有甚者相互争“尝”、狼吞虎咽,一哄而散。既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又达不到品尝的教学目的。
品尝是烹饪实践课的必要环节。品尝的重点在于品,尝是为了品。品具有标准的品评的含义。品尝是一堂生动地学习、研究菜品滋味的课,教师既要重视品尝的组织,包括器皿的准备和使用、分尝的步骤、分尝量的安排,以保持文明品尝的良好秩序。更要重视联系实际,组织品评讨论;要引导学生认真地辨别尝试,以熟悉教学菜品的特有味道,并能从与不同菜品滋味的区别中掌握其特殊性,进而熟悉固有滋味的调味方法,为学生提高操作技术打下基础。
三、抓好操作练习
操作练习是学生掌握烹饪技能的关键环节。抓好学生的操作练习是加强实践课教学的根本。首先要按照实践课教学大纲的安排、按演示品种,落实设备、工具和原材料,保证学生操作练习的顺利进行。再则要加强教师的案头指导。现在一般教师对操作练习中原材料的分发和制成品的成绩评定抓得都比较紧,相对而言,对学生在切配、烹调操作中的指导则不够十分有力。这就要求教师实行全程的指导。要做到这一点,应保持指导教师与学生人数的合理比例关系,一般以一比十五左右为宜。此外,还应配备实验员等必要的教学辅助人员。
指导学生烹饪实践操作练习与指导学生作理化试验等课程一样,教师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对这一点很多学校都充分认可,将烹饪操作课与理化实验课等同来计算教师的工作量。但也有少数学校,对烹饪操作课缺乏深入了解,或将现在个别教师上学生练习课时比较松散的暂时现象当作正常情况看待,因而在规定理论课和烹饪实践课的折算比例上作得不尽合理。这就可能使操作指导教师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应有的肯定。长此下去就会挫伤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影响操作课全过程指导的落实,进而影响操作课的教学效果。
四、布置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学生在烹饪实践课中所必须完成的书面作业。其内容应包括:实践项目、所需设备、工具和原材料;菜品制作工艺流程;制成品的色、香、味、形、器、风味、质地、营养以及本人在实践操作中的经验、教训、体会等。
操作实验报告在一定程度上是实践课的书面总结,是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不完整到比较完整,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的一个必要环节。许多学校都将这一环节纳入了教学大纲,大多数教师也都能够按进度及时布置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并认真进行批改和评定成绩。但也有些学校不够重视,有些教师时紧时松,一贯坚持不够。这其中有的是责任感问题,有的则是对实验报告中容易出现的某些公式化现象感到困惑。应该指出的是:类似公式化现象的出现,并不能否定实验报告的重要性,而只是说明要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填写试验报告的水平,应参考、借鉴其他学科实验报告的内容要求,具体帮助学生写好实验报告,以促使学生在操作技能上进行经验总结,在工艺上理论上得到系统提高。
五、抓好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要天天练,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说的就是要经常练,实践出真知,多练才见功夫。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就应该开基本功训练课,有操作经验丰富、德才兼备的教师指导,以抓好烹饪操作技艺的启蒙教育。
开展基本功训练要有一定的场所和设施,要有充足的供训练所需的原材料,要积极挖掘基本功训练的时间,既要在课内练,也要组织课外练,就是节假日也不宜中断练习。学生寒暑假的时间较长,在技术教育中曾有过“放读不放工”的提法,就是说在这段时间课堂教学可以放假,但工艺操作训练不能放假,这和传统的“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要求是一致的。只有通过严格训练的学生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在基本功训练中,以往曾组织学生集中一段时间到酱品厂加工酱菜丝,练习刀工;组织学生到生鲜超市进行肉类分档取料,练习拆卸技法等。都曾收到较好的效果,是一种较为集中的训练方式。日常则可以学校食堂为基地或就近与学校周围企事业单位食堂挂钩、定时参加某些厨务劳动,如切菜、制馅等,都是组织基本功训练的较好形式。
为了促进基本功的训练,应制定训练所应达到的统一标准。就像培养一名合格的司机,规定要学习多少学时,参加哪些科目考核一样。培养一名烹饪技术人员,应规定加工处理多少原料,切配、烹制多少菜肴。若以每天加工处理30斤原料、烹制三分菜品计算,则一年的操作训练量大体上应为“万斤原料千分菜”。此外,还应规定有关基本技能的合格标准,如一分钟片条鱼、二分钟拉条鸡、三分钟切一斤肉丝、四分钟剞一斤腰花、五分钟整鸭去骨……十分钟活鸡成菜等,一并纳入基本功训练标准,并以达到标准作为学生修业期满获取毕业证书的必备条件之一。
六、严格操作考试
考试既是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又是考核、检查教学效果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
考试应区别不同年级的学生,根据不同教学进度,确定其内容。既要重视单项操作技能的考试,也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贯穿在操作考试之中。现在一般学校确定的操作考试项目有干料涨发(如油发鱼肚)、动植物原料加工(如切土豆丝、切肉丝、剞墨鱼筒等)、菜品制作(如红烧鱼、爆腰花、熘里脊、汆鱼丸等)等。这对中低年级学生的操作考试是适用的。但对高年级学生、尤其是组织毕业考试,如果仍沿用这些项目,或者仅仅在评分分值上做某些调整,那就不十分妥当了。对毕业操作考试,我们曾试行过规定成本、自行选料,物尽其用、独立切配烹制一桌筵席;并撰写一份筵席设计书,设计书内容包括配制筵席的风味特色、营养搭配、成本构成、消费档次及售价、以及操作中的心得体会等等。这是一种综合性的考试,能使学生运用各有关烹饪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便于学社才能的发挥,以展示学生的烹饪综合素质。
为了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烹饪人才,这既要重视烹饪理论教学,也要重视烹饪实践课的教育,要立足于实践,加强教学研究,切实将烹饪教育质量提高一步,为振兴中国的烹饪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作者单位:武汉商学院)
课题来源:2013年度武汉市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基于行企校合作的西式面点人才培养研究――以武汉仟吉食品有限公司为例》编号2013026
参考文献:
[1] 李光磊,高雪琴,杜素娟,崔震昆.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性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3:187-188.
[2] 黄新胜.强化教学环节提高烹饪实践课的教学质量[J].网络财富,2010,14:105+107.
[3] 王春.提高烹饪实践教学质量探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3:156+158.
[4] 谈国兴.谈“洛桑模式”在烹饪实践教学中的构建[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6,03:29-31+36.
我校是北塘区政府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过程中,投入上亿元资金,合并原无锡市社桥中学、梨庄中学、高长岸小学而成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校虽地处城区,但历史与现实等诸多因素使得学区优秀生源大部分流入民办学校,学校新市民子女超半,家长缺乏正确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环境欠佳,生源整体素质不高。教师队伍参差不齐,面对新课程改革显然观念落后,教育教学不良习惯颇多。如何让我们这样一所非资源型、普通型、甚至拥有许多薄弱因素的新学校从开始就瞄准“品质学校”的目标前行。
我们认为,学校应当有一种成长自觉,这种学校自觉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自觉。即确立自己的发展自信,追求学校发展自觉。于是我们确立了促进内涵性均衡发展,不断探索平民教育优质化新路。这种自觉的价值取向应该渗透到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价值追求。
一、课程领导的自觉
所谓课程领导,就是改变学校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指令之后才开始围绕学校的课程展开活动和运作的认识:改变行政和管理是从学校的上级和外部提供驱动力的观念,从“经营”或是“领导”的功能出发,强调诉诸自身的创意与创造力,自律、自主地驱动组织本身的含义与韵味。学校要把日常的课程实践活动作为自身的东西加以自主地、创造性地实践。
新课程实施以后,国家赋予学校很大的课程空间,学校完全有可能探索实践和架构学校为本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模式;从学生的成长需求的角度看,传统的课程样态对学生的成长也十分不利。它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忽视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需求,一刀切,齐步走。尤其是学生身处应试教育浓烈的氛围中,在分数排名的重压之下,非常容易陷入非理智的泥沼,对已经不合理的课程进一步缩水,学生只能在应试科目中索然无味地备受煎熬,无法享受本有的学校生活的乐趣,不能彰显青少年青春勃发的力量。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充分发挥教师及学校资源的特点与优势,全面而又重点地有选择性地建设丰富多样性的课程,开发学校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的生活更富有情态,更充满活力。即严格贯彻江苏省关于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五严”规定,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实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我们在认真实施学校核心课程的同时,积极创建特色发展的校本模式。尤其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面,我们呈现鲜明的特色:
1、机器人教育“人无我有”
凤翔实验学校将机器人教育列入学校八年级课程表常态实施,采用自主研发的简易机器人作品和教材,使机器人启蒙教育做到价格平民化、活动普及化。学校开发出迎奥运火炬接力、嫦娥奔月、爬雪山过草地等紧扣时代主题的机器人形象,真正实现机器人“人人动手做”。我校机器人的项目已经成为江苏省中小学机器人比赛等三家省市比赛的指定项目,国家杂志《无线电》、中国教育报等八家国家、省、市级媒体进行过宣传报道。
2、电子技师教育“人有我新”
青少年电子技师教育主要包括电子制作、电子百拼二个板块,均列入学校七年级课程常态开设。每个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设计出电路,充分体验到创新带来的乐趣,很受学生欢迎。目前,我们凤翔实验学校已经成为“江苏省青少年电子技师教师培训基”“江苏省青少年电子技师认定单位”、先进单位、市科普教育基地等。
3、研究性学习“人有我优”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调动学生探究能力的学科,学校通过项目研究推进,联系自然、社会和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自主确立了“追寻北塘变迁的文化印迹”等特色研究主题,生成了寻访无锡码头、重建惠山古祠堂群等十五个研究课题。拓展了无锡古运河、无锡孤儿院等多个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在课题研究活动过程中,团结合作、实践创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丰富人文底蕴、提高综合素质。九年一贯的科学教育为全面实施课程计划,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兴趣和热爱的情感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4、“少年女子军校”享誉全国
阳光课间是另一种课程。学校继承多年来学校的传统教育项目“少年女子军校”,不断放大军校教育功能,每年5―9年级全员军训,通过示范、达标班级的评选等多种方式,推进阳光课间的实施,军体拳等一系列项目实施,丰富了校园生活,激发了学生的青春与活力。
二、教学优质的自觉
人们历来把课堂看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这对我校来说更具有意义,因为新校成立以后,中小学在一个不大的校园中,统一作息时间,初中的课堂也由原来的每节课45分值改为40分钟,这相当于每天少上一节课,这是一种挑战。我们通过引领教师学习、研讨,形成“抓质量就得从课堂抓起!”“问题在哪里,质量及在哪里”的新教学管理观,形成“工夫花在备课上,精力用在选题上,时间砸在课堂上,智慧用在讲评上”
的教学管理思路。学校把打造“优质课堂”作为切入点,将每周的办公会议直接开到了课堂上,为教师诊断把脉。走出传统的制度化集体备课的误区,强化新集体备课制度,力求让集体备课的流程为“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学校以“立足课堂,关注效益”为主题,要求每个学科组每周开设一节公开课,由学科组长组织当堂考核、反馈,以赛促练,为教师提供观摩、展示的平台。学校还组织了“同题异构”课活动,分析每位教师在面对同一教学内容时对于教材处理、问题设计方面的独到之处,取长补短。活动历时一个学年,经历了筹划、启动、运行、反思、研讨和总结六个阶段,开设了近百节公开课,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四十分钟的实效。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初中每节课40分钟,完全可以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是充满问题的专业领域,解决一个个自己的教学困惑就是不断占领了课堂的制高点。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最大困惑,就是面对大面积的学困生,教师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相信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于是较多采用灌输的办法,多年如此,形成惯习,很难摆脱。为此,学校首先,提出了“20+20”的课堂教学要求,即教师课上讲授、点评、知识梳理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展示、研讨交流、练习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在新课堂中,老师必须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认真落实“三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漏易混合知识点)、“三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学不会的不讲)。为了减少决策风险,学校还特地推行了实验班先行试点,以期更好地为全校性推广提供科学的经验及可操作的范式。“20+20”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落实了“学为主体、教为帮助、练为主线、当堂达标”的教学原则,努力实现“以教代学”走向“以学立教”,体现“少教多学”的教学思想。
在深入推进“20+20”课堂教学变革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课堂的低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良莠不分、“一锅煮”。必须着力研究解决“优生陪读”和“差生白读”的现状。学校加强学科组长的培训,培养学科骨干。分层次开展达标课、研究课、示范课评比,通过听课、评课、引领示范,为教师们支招鼓劲,切实提高了教师在新要求下的课堂的驾驭能力。
我们自去年以来,构建了以学为核心的“自学-互学-帮学-测学”的“本色课堂”模式。始终围绕“还权于学”,在课堂上,牢固地确立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学业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能够进入自我学习的状态,能够在课堂上发生真正的学习,唤醒学生生命的自觉。我们的实验班通过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可喜地看到,我们的课堂上开始荡漾着学生自主学习的生命的涟漪。
三、教师发展的自觉
师资问题是制约学校发展的根本问题,学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即教师专业发展的德性伦理。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自觉无知和不断进取是自己以及学生持续发展的根本,对于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的真正关爱应当体现在自己专业的进步和方法的不断改善,否则就是一种不道德。自觉把求知进取作为教师成长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学校的价值观。我们学校领导响亮地提出了“优秀的学校一定是具有教师专业发展功能的学校”的口号,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实施“全体教师的必要发展和部分教师的充分发展”的教师发展战略,和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所合作,并成为基地学校,并成立了“教师发展研修中心”。点面结合,立体推进。
点的突破。“教师项目研修中心”以考试的形式严格选拔学员,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切入点,以“任务驱动”为主要途径,以学科和项目为载体,每年围绕一个重点,通过深入系统的研修,来激发一批中青年教师主动发展意识和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品牌教师的成长。学校计划通过三年一个周期,滚动培养,形成一支数量可观、结构合理、梯次明显、质量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从而以点带面,影响、带动全体教师共同进步,进而优化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内涵发展水平。中心的第一批36名研修学员按照学科分为语文、数学、英语、人文、科学、艺术六组。一年来学员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了十余次活动,全体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个人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三年内,学员将依托学校《学校主动发展实践中教师教学惯习转变的实践研究》主课题,结合学科教学实际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
面上推进。教师的培养方面,学校除了通过课堂积极锻造教师以外,还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学校开展“凤翔名师大讲堂”,和“教师项目研修中心”活动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请专家到校开展“每月一课”活动,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开拓教师视野。教师拥有阅读的生活,形成阅读的习惯,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为此,学校进一步打造“悦读凤翔、书香凤翔、文化凤翔、品质凤翔”,努力营造读书氛围,使读书、教学、写作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学校对校级领导、中层干部、骨干教师、一线教师、后勤管理人员分别推荐了不同的读书目录并提出了不同的读书要求,让每位教职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做到读思结合、读议结合。同时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开出不同的书单,提出不同的要求。一年来,教师们先后有计划地读完了《给教师的建议》、《爱弥儿》、《爱的教育》、《细节决定成败》、《做最好的中层》、《致加西亚的信>、傲育是没有用的》、《中国最佳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教育碎思》、《守望教育》等书籍,并高质量的撰写了读书心得体会三百余篇。
此外,学校还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众多平台,如分期分批有针对性地让老师走出去,借石攻玉,广开眼界:通过国家、省、市级课题引领,在研究中发展教师。在教研组和备课组之外,我们设立了各种非行政的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如苏霍姆林斯基教学思想研学会、未名教育家沙龙、无庸读书会等一系列的形式,让老师在各种平台获得锻炼。我们积极创设条件,通过舆论引导、专家帮助,学校提供物质支持,让老师参加省内外各种大赛,如承办全国中语会的本色课堂研讨,组织教师参加“志公杯”、“杏坛杯”、“菁华杯”、“师陶杯”等各种奖项、赛课活动,近三年来,我校有二十余名教师获得全国、省一等奖,让老师不断感觉到自己的付出得到回报,提高教师的科研成本知觉。通过这样大密度、大力度、多层次、有选择的方式,促进了老师的发展自觉。
教师自觉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教师领导。即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学校自觉创造条件,如年级管理委员会、校务执勤管理、学校名师治校咨询会等,培养教师有效班级管理、改善学生学习的能力,积极参与学习管理,促进学校发展变革的
能力,搭建学习平台,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能力,引导教师参与学校发展及专业领导的能力。
四、学校德性的自觉
当下,学校有分数而无理想、无道德、无文化、无品位现象比比皆是。许多学校建得很漂亮,似乎很有文化气息,但是,建筑追求功能的科技化和形式化,制度追求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化,精神文化强调思想政治的僵化覆教或肤浅的口号,都不能成为真正的学校文化。学校自觉就是在优质均衡教育理念下,走出包装的狭隘,从伦理的视角建设校园,提升学校的伦理品性,要追问,在制度伦理上学校是否认真履行了它应有的责任与义务,是否完成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在关系伦理上校园中的人际关系是否协调融洽,是否体现了尊重和关怀。
成长是学生首要的道德义务和权利。师生都是道德的学习者,人的一生是终身道德学习的过程,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功已在半路上。我们今天甚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无法回避分数,但是要分数,更要思考和懂得应当如何获取分数。获取分数的同时,要看分数后面的成本有多少。所以,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以“先懂事,后考试”为价值目标的新时期的养成教育。初中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养成学习生活好习惯不能再失去的重要的阶段,应当倍加珍惜。养成教育有基本的规律,养成教育是一项慢工细活,我们在“把一件事做到精致”的操作理念指导下,通过抓精确管理,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从小事扎扎实实地推进。我们分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和自我激励的习惯四个方面推进养成教育。每一个层面、阶段都有具体的操作目标,按照操作目标,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比方说在建校之初抓学生的文明行为,我们提出“把自行车摆成一道风景”,“排自行车我们要排出无锡第一!”,我们根据学校军校特点,每年都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军训,训出我们的精气神。我们抓晨读,每天早晨到学校,就能够呈现出一种生活良好的状态,通过晨读,读出一天生活的情趣。通过不断的激发,努力追求“让孩子能够激情燃烧每一天!”通过养成教育向学生传递一种精神的能量。我们从去年开始尝试诚信考试,从点到面全面推开,全校1600多名孩子只出现一例作弊,其他孩子的表现比有老师在监考还要自觉,场面非常感人。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向老师们传递这样一种观念:不仅是考试要相信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所有教育过程,我们都应该相信学生、还权于学生。老师通过对孩子们的信任,然后让孩子们信任身边,信任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通过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精神能量的传递,让他们对未来、对自己的家人、对社会也传递他们的精神能量。让所有的人都感觉到被信任、被尊重和被解放。我们每年都会通过精心设计毕业典礼,让我们的毕业典礼能够成为孩子一生当中美好的记忆。在“一个美好的回忆、一个体面的再见、一个富有尊严的告别”的理念设计下的毕业典礼,场面是那样的热烈、那样的动人、那样的难忘。如果我们的教育都能够做到难忘,就是春风化雨。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我们的德育就是这样让孩子们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