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卫生服务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优化
一、树立科学的公共卫生服务理念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科学的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理念
要想形成一套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具有高度适应力和回应力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不断出现,公众对于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只有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才能使我国公共卫生事业获得长足发展。
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公众的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开展效果的标准,注重弱势群体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避免短视行为,探索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避免运动式的执行方式。公共卫生事业作为一整套综合发展的系统,要注重统筹兼顾,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二)树立创新服务理念
在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应树立创新服务理念,探索公共卫生服务的多样化提供方式。首先,在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主体方面,不应局限于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应充分调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各个主体相互配合,形成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格局。其次,在公共卫生服务具体开展和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地域实际情况,探索新的实施模式和方法。比如在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创新做法,比如在浙江省一些地市,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由公共卫生机构联合学校,由学生督促家长完善信息,完成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任务。
(三)树立和谐发展理念
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效果离不开区域大的生态环境的影响,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又离不开科学的发展理念,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摈弃传统的、粗放的、带来污染的发展方式,树立科学的、和谐的、长远的发展理念,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才是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二、合理界定公共卫生服务开展过程中的政府-社会-市场关系
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有为社会大众提供基本保障的性质,所以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公平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属于纯公共物品的范畴。而对于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来说,因民众不同层次和多样化的需求,可以由市场介入提供,属于私人产品的范畴。然而,通过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仔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发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也存在市场介入的可能性。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及突发公共事件处理、卫生监督协管这几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属于纯公共产品的范畴。对于这些纯公共产品来说,没有市场主体盈利的空间,所以不存在市场介入的可能性。而对于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这几项公共卫生服障钅坷此担在保证最低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存在顾客多样化消费的可能性。对于这种既具有公共产品的相关特征又具有私人产品特征的公共卫生服务来说,政府在提供最基本的保底服务基础上,可以留出市场介入的空间。此外,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提供和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方面都可以探索社会介入的模式和渠道。
三、依托区域社会需要制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划
社会需要是一个区域内民众对于某些事物共同的、集中性的需要,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根据。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政策才能体现出政策本身的价值,社会需求的满足对于社会和谐和稳定至关重要。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体现出了对公众的供给,是运用多种方式利用公共资源满足公众需求的过程。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时公共卫生服务事业领域公共政策的具体体现。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规划要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出发点。首先,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划时应树立科学的规划理念,以社会需要为规划的基础和出发点,避免以政绩考核为出发点的项目规划,切实与社会公众需求相契合。其次,完善公众需求的表达机制。由于学历、经历、身体状况、年龄、生活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公众对公共生活的参与程度存在差别,利益表达的程度也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若要使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规划符合群众的需要,那么,就需要建立并完善公众的需求和利益表达机制,使需求表达机制通畅。再次,增强服务意识。服务意识是一种自觉站在公众立场的习惯,把公众的利益作为价值取向。服务取向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方式能够较好地避免出现偏离公众需要的情形。
从事基层儿童保健工作已经13年了,我所服务的辖区为我市最大的辖区,其人口111 368人,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下设的1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主要承担“六位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而占总人口数6%的3岁以下儿童是我辖区管理的重点人群之一。
随着公共卫生工作的不断深入,本街道的社区均已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网健全,虽然儿童保健管理工作正逐渐走上了科学规范化的轨道,但由于本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它的特殊性,均为个体投资建成,属于政府出钱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加之社区卫生服务站没有专业的妇幼保健专职人员,社区卫生服务站存在重医疗而轻公共卫生的局面,且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低更换频繁等主要原因,导致儿童保健系管率较低,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30%,3岁以下儿童系管率20%。
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卫生资源不合理,公共卫生工作缺乏热情:本街道的1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虽已全覆盖,但均为个体投资建成,公共卫生经费虽在逐年递增,但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还要面临房屋租金和聘用人员工资等开支,故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医疗上,以求养家糊口,缺乏公共卫生工作的热情。且76%的卫生服务站无居民所需的一般医疗设备,不能满足当前的卫生需求,儿童保健工作就难以真正提高。
技术人才的匮乏:本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学历水平较低,80%当地卫生学校毕业,中专学历85%,妇幼专业的基本没有,即使有也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理论水平,主要表现在给婴儿做产后访视和儿童体检等;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就不能满足当前儿童家长的需求,导致儿童家长不信任;另外儿童体检工作也不如计划免疫工作那样容易被家长主动接受,认为儿童体检可有可无,由于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整体知识水平较低,与其所承担的卫生服务工作任务不相适应,从而直接影响了儿童保健的服务水平。
培训力度不够: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直接业务指导部门,没有结合各妇幼专干专业水平较低及更换频繁这一特点,而制定详细的中长期培训计划,故各卫生服务站的妇幼专干得不到及时的专业理论培训,对工作内容一知半解,开展儿童4.2.1体检的卫生服务站只有31%,直接导致儿童保健工作水平下降,影响儿童系统管理率。
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对策
增加政府投入,改变现有机制:强化政府职能,加大政府投入,改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现有的运行机制,有效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善基层卫生服务站缺少专业设备的局面;建立符合我市具体情况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儿童保健工作的服务质量。
加强儿童保健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基层卫生服务站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整体水平低,会直接影响儿童保健工作的服务水平,因此要制定详细可行的业务培训计划,以不断提高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理念。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想把公共卫生的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就要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而公共卫生的功能包括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并没有从它功能分多样性入手来加强发挥公共卫生功能,使得社区卫生服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为了促进卫生服务的发展,应该针对影响公共卫生功能的因素制定有效的策略。
1 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1.1对公共卫生功能的认识模糊 很多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真正认识公共卫生的功能,常常认为公共卫生功能就是公共卫生服务,但实际上两者之间虽然有一些相同之处但是同样存在者很大的区别。两者的共同之处就是都和公共卫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不同的是卫生服务是公共卫生功能表现出来的某一种形式,是为了达到某一种公共卫生的目的才采取的具体的方法。服务是大家可以用眼睛看到的,可以让机构对工作进行更好的管理,但是功能却是看不到的,是隐含在服务中的,而由于对这一概念的模糊就使得人们仅仅只是关注服务[1]。
1.2缺乏公共卫生能力设施的建设 不愿加大公共卫生能力的建设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的现象,首先是由于相关财政就够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一些补助并没有落到实处,或者是虽然提供补助但是补助的资金严重匮乏,根本不足以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公共卫生能力的建设,因为很多情况下都是服务机构干的工作越大,同时亏损的也越大。除了客观的因素之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身的主观因素也是一个大的因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提供公共卫生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提供服务的数量,而并不关注服务的质量,或者就是只追求过程而并不注重效果。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时候仅仅只是关注机构一共为社区提供了多少次的健康教育,社区中有多少儿童建立了保健卡,对于慢性病的管理的人数是多少,而并不关注社区的居民对卫生知识知道的多少,是否对儿童的发育健康知识知晓。这双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及加大对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
2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功能的策略
2.1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 在这个人们越来越追求服务质量的时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该最大程度提高服务质量,转变机构管理者的传统服务理念,将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工作转变为实现公共卫生功能,从居民实际身体状况出发,提高卫生服务的整体质量,所以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加强投入首先就是体现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实验室建设,这也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其次就是加强对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要开展一些医疗活动,所以政府等相关部门可以挑选一些专业技能强的医疗管理者到卫生服务机构中去开展培训,首先培训的就是服务机构中工作人员的医疗知识与技能水平,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同样对机构的管理者也要看展一些培训,让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可以更好的对社区卫生工作进行指导管理[2]。并且通过这样面对面的接触也可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机构的交流,使工作中的一些不足或者问题可以得到上级机构的直接指导。
2.2明确公共卫生功能 要想让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共卫生功能发挥出来应该明确公共卫生功能,让每一位社区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知道公共卫生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使社区的卫生服务在开展每一项服务工作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并且明确知道通过这一服务是为了达到某一种目的。为了使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必须确定公共服务的具体项目,不能没有目的盲目的工作,明确了具体的服务项目不仅可以使服务工作更顺利的进行,同时还能避免社区的服务工作和上级的服务工作出现重复交叉的现象[3]。在制定的公共卫生的具体实施项目之后,就应该对工作的具体实施行动起来,对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明确他们的职责,同时对于资源也要喝了配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效率和质量,真正做好社区的卫生服务工作。
2.3 制定公共卫生评价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还应该充分依据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引导以及领导作用,每一个社区都应该按照社区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公共卫生评价标准,这也是加强对社区服务工作监督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保证所有社区都能够按照这一评价标准来开展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社区卫生的质量以及效率。相关机构还应该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进行考核,除了传统的服务的次数和内容的考核之外,好应该注重质量的考核,避免社区服务工作都停留在表面工作上,例如可以直接到一些居民的家里去进行拜访,了解居民对一些卫生保健知识的熟悉程度,并且可以根据考核的结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相应的惩罚或者奖励,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4]。另外,还可以根据社区当地的经济水平的状况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定的资金补助,并且要把这一补助落实,为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奠定资金基础。
在城市卫生中社区卫生服务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社区的整体卫生情况都需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功能来实现,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公共卫生问题,所以社区卫生服务很大程度上都发挥了其公共卫生功能,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使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共卫生功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何能清,廖小兵,郑斌,等.团队建设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14,36(54):59-62.
[2]姜仁仁,白丽萍.社区卫生服务品牌建设的SWOT分析和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36(65):136-137.
农村卫生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大意义。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如此规模的会议,旨在进一步推进我县农村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保障农村身体健康、保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刚才,XXX副县长作了一个全面的动员报告,对我县卫生工作取得成绩进行了充分总结,对当前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归纳与梳理,对下阶段的卫生工作和省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作了鲜明的阐述和部署,这些我都赞同。各相关部门又代表各个块面作了交流发言,发言内容既有理性思考又具操作性,应该说大家对如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都作了一定层次的研究与探索,各项工作都已有条不紊地开展实施,下面,我再谈三点意见。
一、要牢固树立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发展理念。对于卫生发展来说,就是要在将经济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健康素质改善的同时,实现其自身内部的协调有序发展。
首先,必须把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卫生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卫生职能,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加强公共卫生机构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增强依法监管公共卫生、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做好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障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这是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最重要体现。
其二、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着重是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疫情监测、预警和报告的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抓好各网络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贯通。
其三,必须始终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统筹城乡、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巩固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和医疗费用需要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是实现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缩小城乡居民健康差异,促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的最直接体现。
其四,必须仍然紧紧抓住“发展是硬道理”这个关键,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继续坚持走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道路,继续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战略,大力实施科教兴医的战略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要依靠科技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使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努力把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解决在社区,解决在农村,在卫生资源配置、服务体系、功能结构的调整上迈出新步伐;要建立多渠道的卫生筹资机制,在保证政府卫生投入增加的基础上,调整投入方向,新增卫生投入要更多地用于农村卫生事业、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同时,通过建立合理、广泛的筹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二、要牢固树立卫生改革创新的动力观。
首先,要加快卫生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加强疾病预防与控制,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上来,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业的引导和监管。
其次,要加快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调整医疗机构的结构和布局,对公立医疗机构实行有进有退的政策,集中力量办好一批代表区域性医疗水平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并通过运行机制的改革,不断改善其效率和效益,增强竞争实力;对部分政府举办的医院,实行资产重组、结构调整、改制转型;鼓励民间、社会和境外资本投资医疗服务领域,加快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医疗服务体系新格局,进一步激活医疗服务市场。
第三,加快推进卫生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的改革创新。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单一的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和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适应不同层次对医疗保健的多元化需求,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
三、要牢固树立为民谋利的宗旨观。
大家好!
我叫xx,大专学历,中级职称,主管护师,年至年在中医院药疗中心担任副护士长工作两年。年到保健科从事公共卫生工作至今。自年来到保健科,每年多次参加各种公共卫生项目学习,先后获得计算机中级合格证,网络直报员资格证,免疫接种资格证合格证书。并不断地自学各方面的知识,扩充自己,提升自己,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为了让大家对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借此机会,向在坐的各位简要介绍一下我竞聘的有利条件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竞聘的有利条件
1. 我热爱公共卫生工作。
公共卫生与普通意义上的医疗服务不同。公共卫生是通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延长人的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和艺术。也是一门正在逐步完善新的科学体系。我个性喜欢挑战新事物,也能迅速接受新事物,所谓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干好工作的基础。
2.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知识进行工作。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资源共享,网络安全管理都是我科必须熟练掌握的课题。特别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我们全部采用无纸化办公,各项工作都只能通过网络直报形式进行,每天每月每季的工作量统计报表等等数据直接进入国家数据库,它要求非常娴熟的操作能力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几年来我一直认真学习,虚心求教,已经能胜任现在的计算机和网络工作,通过再努力和加强学习我一定会做得更加出色。
3. 有较为丰富的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
我在保健科工作了七年,主要承担已经开展的公共卫生项目的管理,上传下达并组织完成上级要求的各项工作任务,对科室同事进行新知识的培训,对外联系各大体检单位、所辖社区、居委会、学校、幼儿园及疾病控制中心对应科室的各项业务,具备较强的公共关系能力。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传染病管理的法律法规,突发公共卫生的应急处理,儿童保健知识,孕产妇保健知识,老年人保健知识,慢性疾病管理,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等等。不断地扩展自已的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由于一直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深知公共卫生科工作的性质,职能,工作要求,任务和规范;清楚公共卫生科工作人员所必备的素质和职责,悟出了一些搞好公共卫生工作的方法与策略,我认为我可以胜任主任的工作。
4. 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人到中年,无家庭锁事牵袢,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热爱的工作。我的敬业精神比较强,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因为深知我们工作的责任重大,时限严谨。常常加班加点超额度完成工作任务,多年来节假日一直全程值班。没有出现过差错事故。
当然,公共卫生科的快速转型,在这稚嫩的时期,当好公共卫生科主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公共卫生科不再是以前那种打预防针,接待体检那种简易的工作模式了。公立医院改革,首先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对公共卫生科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每年不断地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让每位公民均等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知识、政策在不断地更新。现有九大公共卫生项目,而我们至今仅仅启动了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而老年人保健,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及健康宣教仅仅开展其中一小部分,而且是与医院各科室协作共同完成。而慢性病管和重症精神病管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工作都还没有开展。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懂专业知识,有较强地协调能力、***能力,有全身心为人民义务服务理念及责任心的队伍。在我科人员配置短缺的情况下,要怎样当好公共卫生科主任呢?
二、下一步打算:
1.人员匹配:将每项公共卫生项目责任到人,每人具体管理一到两个以上的项目,同时要求全科室人员对九大公共卫生项目的工作熟练掌握,提高工作的协调协作能力,做到分工协作的和谐统一。充分调动科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增强凝聚力。
2. 加强业务学习:公共卫生知识与政策在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完善,如果不及时跟进,根本无法开展工作。要带领们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公共关系学的知识学习。要求每月集体组织学习业务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两次以上,各责任人自觉自学专业,并有学习笔记。
3. 加强网络知识培训:公共卫生第一要求无纸办公,资源共享,网络直报,所以没有扎实的网络知识,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每上报一个数据,直接进入国家数据库,各部门资源共享,每个小错误都能上升到政治角度,它不仅仅代表科室或者医院的声誉,甚至更高层的责任,所以要求人人拿到计算机合格证。
4. 培养大家的综合素质,提高服务意识:公共卫生科的转型带动大家思想意识形态的转变。要培养大家团结合作、协调统一的工作作风,培养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提前掌握社会公共卫生信息,要有与政府、社会、民众融合一体开展工作的能力。要主动走进社区入户调查登记掌握所辖社区居民基本资料,与所辖社区、居委会、学校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用我们的真诚与笑容及娴熟的专业知识赢得民众的配合与依赖。
5. 迅速开展并完善各项公共卫生项目:
1)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由专人负责收集记录管理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统一编号、统一归档,一户一档,并在开展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中及时更新,并逐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2)做好妇女卫生保健的工作。掌握辖区内人口、育龄妇女、孕产妇等基本情况,掌握辖区内人口出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等情况,掌握妇女病防治开展情况,定期与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开展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提高服务对象主动保健的意识。做好妇女保健相关基础信息的采集、登记、统计与管理。
3)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与妇产科医生协作完成辖区内新生儿访视工作。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体检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智能发育、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
4)做好传染病的管理工作。及时收集登记上报传染病报告卡,认真核对各项内容,保证资料的正确率及完整性,定期统计核查反馈传染病信息。
中心一直秉承“家庭式温暖、亲情式服务”理念,以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并重,坚持特色服务,突出服务功能,为辖区居民提供更方便、优质、高效的社区卫生服务。
转变服务模式 强化服务理念
“社区卫生工作关注的是居民健康,提倡主动上门为居民提供健康保健服务。”大栅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郑莉主任介绍说。
中心从一级医院转型后,服务内容和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介绍,过去医院主要以门诊看病、开药为主,疾病诊疗占到医生90%的工作量,转型后,医生一大部分工作转向管理居民健康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中心组建了9个团队为辖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各团队在居委会的配合下,为每个居民和家庭建立健康档案,通过入户随访、登记和建档,把居民分成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等几种类型,并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规范,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管理。
对于这样的服务理念,刚开始很多居民并不理解,对社区卫生人员入户随访和建立健康档案很不配合,还曾经发生过一些医务人员挨打、挨骂等不愉快的事情。针对上述问题,中心多次召开会议组织讨论,积极与办事处、居委会沟通,介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及意义,与社区代表交流谈心,了解居民的想法和需求,精心制定工作计划,并针对性、个性化的开展工作。
2010年冬天,一位签约的老人到医院就诊后需要输液治疗,他约好卫生站的护士早上8:30上门输液,可护士8:30敲门时却没人回答,护士也没有在意,以为老人可能出去遛弯了,但她突然觉得不对劲,老人腿脚不好,根本不会出去遛弯。她赶紧跑回去再敲门:还是没有回应,于是她赶紧联系居委会,最后在派出所的帮助下打开门,才发现老两口煤气中毒了。当时老太太的情况还好,老先生在医院昏迷了好几天才慢慢好转。“如果不是我们的护士上门服务,如果不是该护士责任心强,与居民熟悉,那天可能真的就出事了。”郑莉主任说。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很多居民开始理解和支持社区医生的工作,并主动和他们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合同。
“小屋”防“大病” 让居民自助管理健康
中心服务模式转变后,中心管理团队意识到,管理好居民健康,除了需要全科医生的努力外,还需要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识。
“中心于2011年11月建立‘健康自测小屋’并开始试运转,2012年正式开始运转,目前已经检测居民近两千人。”郑莉主任介绍说。建立“健康自测小屋”,居民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居民通过家庭医生式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约后,检测后的数据将同步保存到健康档案中,实现居民健康的自助管理。
1内部绩效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及“标准工作当量”的提出
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内部,如何衡量不同岗位人员因工作量组合不同所致差异的绩效问题,已成为现代管理者的关注重点。例如,2名全科医师1月份均提供1500人次的服务,全科医生A提供了1300人次的诊疗服务、200人次高血压病人的随访;全科医生B提供了200人次的诊疗、600人次的规划内疫苗预防接种、600人次的儿童保健体检、100人次的生产访视。这2名医生谁的绩效更高,以及如何评价,这需要采用一种“统一的工作量衡量标准”进行转换,并直观地衡量不同岗位、不同中心之间的服务量。为此,本研究在完成社区公共卫生项目的运行成本研究后,对社区公共卫生项目、社区基本医疗和管理共84个工作量进行了成本测算研究,并建立了以“标准工作当量”为参照单位,把84种工作量转换成以统一的工作量衡量单位进行内部绩效管理。
2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内部绩效管理的建立
2.1岗位的设置及岗位人数的计算
2.1.1全科医学服务理念与岗位设置的关系真正意义
上的全科医师是“以家庭为单位,面向个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提供健康管理”为医学服务理念的,即:从服务项目来看,全科医师对于固定或已建立服务关系的居民不但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同时还要提供预防保健等健康管理服务、专科疾病的转诊负责等工作项目,是一种“综合(多项目)、连续的管理”服务(一个人从胎儿期到老年),而不是既往那种“一个医生只提供一个项目”的“专科化服务模式”。因此,可以采用两种模式设置岗位:①如果基于“综合、连续”的服务理念,在岗位设置上,可以采用“服务流程”为主来设置岗位,如前台服务、全科服务门诊、护理及辅助部分。②如果采用“专科化服务”,则在“全科服务门诊”中,就应该按专科系列分出全科医疗门诊、预防接种门诊、儿童保健门诊、妇女保健门诊等多专科服务项目来设置岗位。
2.2.2岗位人数的计算
①岗位人数=岗位负荷量÷每位工作人员每年所能完成的工作负荷量。其中“岗位负荷量”为“该岗位预计年总服务人次”。对于疾病诊疗,需要考虑“两周发病率”、居民就医习惯、政策引导、社区医疗资源等因素;而对于公共卫生项目而言,需要考虑社区人口结构特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公共卫生目标(特别是公共卫生的强制性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计算。②每工作人员每年所能完成的工作负荷量=1名岗位人员1年中的工作时间÷单人次服务时间。按照目前相关劳动要求及实际情况,1名工作人员1年平均上班时间为226.41d(除法定节假日、法定休息日后的工作时间),即1181.26h、108675.45min(每天法定上班7h)。以“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项目”的流程岗位为例,得出运行成本结果显示,每提供1次“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不含门诊治疗部分)”的单位时间为20.05min,即1名全科医生1年能提供8314人次的服务,同时还需要考虑全科医师参加工作会议、培训、学术活动的时间,根据相关强制性培训要求,以及实际工作情况,这部分任务占用了全科医师18.65%的比例,即在工作日内,只有81.35%的时间用于提供服务,即:每名全科医生1年能提供7170人次的服务(见表1)。因此根据此数据,结合居民的“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两周发病率”以及“就医习惯流向”,就可计算出岗位人数。见表2。③全科医疗门诊医生配备数=服务人口×社区常见病两周发病率×26.07×每次患病平均就诊次数×居民到社区的就医习惯流向比例÷7170。④公共卫生岗位人数=为达到公共卫生设定目标所需要的服务量÷11620.25。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是与人群结构、社区人群健康水平、所需要达到的目标相关,往往是强制性要求(如妇幼保健的覆盖率、预防接种完成率、慢性病管理率等),这些往往与人群结构及健康水平有关。
3岗位人员工作目标的设置与计算
岗位人员的工作目标设置必须以医疗安全和符合医疗服务规范为前提,以完成社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任务、促进工作人员提高效率、鼓励多劳多得、建立公平绩效管理机制为目标。
3.1工作目标的设置
按“基本管理目标”、“工作数量目标”、“工作质量目标”、“科研带教工作目标”等4大类进行设置。3.1.1一般基本管理目标的设置即遵从法律及相关规范、医德医风、考勤、机构整体管理目标的分担,往往采用“一票否决”和“分级设定”(如违反1次、2次、3次等)按等级设置,也往往采用“每月考核”和“年度综合”考核目标的达标情况。3.1.2工作数量目标的设定与计算由于“工作数量目标”与“工作质量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存在矛盾,即当工作数量超过一定额度后,工作质量就会随着工作数量的上升而下降,就会导致医疗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上升和服务质量下降,因此,在工作数量的设定上,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公式为:1名医生的年度工作数量目标(平均)=该岗位的年度目标÷从事该岗位项目的医生数。3.1.3“封顶线”与“基本线”的设定工作数量目标采用“标准工作当量”为单位,当“1名医生的年度工作数量目标(平均)”>13944个标准工作当量时,说明人员的配备设置不足,需要增加人员,否则将出现服务质量下降;反之,当“1名医生的年度工作数量目标”<9296个标准工作当量时,说明人员配备过剩,效率下降。因此,我们以“13944个标准工作当量”作为“封顶线”,超过此线部分按此额计算绩效(即超出部分不再奖励);以“9296个标准工作当量”作为“岗位最低业务要求量”(即“基本线”),实际业务量低于此线的则按“实际完成比例”发放基本工资,而绩效工资则是参照“基本线”与“封顶线”之间部分进行计算,同时根据工作质量等级计算“有效服务量”,以此作为绩效工资的参照,具体计算公式及方法见本文第4部分。3.1.4年目标与每月目标的设定由于机构内部的绩效考核往往是“以月为单位”和“年终综合”的方式,1年的工作数量目标需要在每月中进行分摊,而医疗卫生服务受人文习俗、季节性影响较明显(如春节、季节转换等),所以在设置“年度总目标”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进行分摊,我们根据近3年来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服务量在每月的变化情况,制定了“每月分摊目标额度表”。见表3。另外,由于需要考虑职称及岗位特点,对不同职称人员给予一定的目标调整。
3.2工作质量目标的设定
每月的“工作质量目标”与年度的质量目标一致,或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完成,往往把总体目标略为调高(1%~5%之间)。
3.3科研带教工作的目标设置
科研带教目标根据实际需要以及职称要求进行设置,往往把这部分目标设为“附加奖励项目”或者独立的考核项目,但列入常规目标有利于强化科研和教学任务的工作。
4岗位的绩效考核
4.1采用“标准工作当量”设置目标工作及目标等级
包括基本工作量目标线、奖励目标线、限制线。①基本工作量目标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必须完成的工作目标,数量指标一般按:11620标准工作当量×岗位调控系数,当月目标=年目标×当月分摊比例(见表3);②奖励目标线是指在完成基本目标后,提倡多劳多得和主动奉献,一般奖励目标线设置在:11621~13944个标准工作当量之间(即基本目标值的1.0以上、1.2以下);③限制线是指为了避免工作人员为了单方面追求效率和数量,或为了达到单方面经济利益而出现的以牺牲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或因过度追求利益而牺牲个人休息时间,而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的情况,一般限制线设置在13944个标准工作当量,超过此线者,不作奖励并以13944个标准当量计算,同时设置“加重处罚条件”,如:因片面追求效率而出现医疗差错或责任事故的,高于同条件下的正常处罚额度。
4.2根据情况设置“管理调控系数”
对于存在操作难度大,或比较薄弱,或本年度需要强化的项目,可以在“标准工作当量”计算的基本上,乘以“管理调控系数”(>1.0),如在夏天进行“产后访视”,原来为2.7183个“标准工作当量”,为了平衡此项工作,可以通过“管理调控系数”设置到2.0,即:调整后,每人次产后访视为5.4366个“标准工作当量”。同理,对于需要弱化的项目,可以设以<1.0的系数进行调控。
4.3设置绩效分配标准
根据项目成本、补助经费的分配以及绩效工资分配额度,设置合理的绩效分配标准。每个“标准工作当量”值=项目经费÷项目工作目标数量×可分配系数。可分配系数一般保留10%~15%的比例作为管理或机动分配预留,即在0.85~0.90之间,或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这部分预留,一是可以作为法定休假人员休假期间的平均奖励,二是可作为年终奖励。
4.4进行每个岗位的绩效评价
4.4.1数量绩效把每个岗位的现有工作量按“标准工作当量”进行转换,可以直观进行对比。4.4.2质量评价在项目的评价指标上设“重点指标”、“一票否决指标”、“等级评价指标”,对于指标的评价分别以“优秀”、“优良”、“达标”、“基本达标”、“不达标”(同时对于不达标者分ABCDE5级)、“一票否决”共10个级别并设置具体的等级评估细则,分别设以不同的质量系数:优秀1.2、优良1.1、达标1.0、基本达标0.8、不达标A级0.7、不达标B级0.6、不达标C级0.5、不达标D级0.4、不达标E级0.1~0.3、一票否决0。4.4.3综合绩效评价①已经达到基本工作量目标者:工作数量(标准当量数)×工作项目质量评价系数(0~1.2);②未到基本工作量目标:工作数量(标准当量数)×工作完成度×工作项目质量评价系数(0~1.2);③法定休假期间,根据每月的预留额度给予绩效工资,一般给予平均值。4.5一人多岗位的绩效管理对于一人兼职多个岗位,多数是采用“调整总体目标”或“岗位补助”的办法,例如“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采用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目标,并分别给予相应的基本工资,若能够完成所兼任的多个岗位的目标,那么基本工资采用叠加,绩效工资与其他岗位一样则采用工作量计算,如医学部部长(纯管理岗位)2.5万元/月、全科医师(纯技术服务岗位)3.8万元/月,若一名全科医师既能够完成纯管理岗位的目标,又能完成全科医师的目标,则其基本工资是6.3万元/月。5人员绩效与绩效待遇计算人员绩效待遇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计算:“基本线”、“激励线”和“封顶线”,其作用见图1。①某人员的年待遇=∑(每月待遇)+年终奖励;②某人员每月待遇=岗位月基本工资+月绩效工资+W(W为其他法定待遇的固定项目);③某人员的年终奖励=(绩效工资预留余额+拨款奖励额+其他奖励项)÷机构人数×该人员全年完成目标等级系数。图1“基本线”、“激励线”和“封顶线”与人员绩效待遇的关系6讨论本文中所采用的“标准工作当量”是以“1人次的规划内疫苗预防接种”为参照计算单位,在实际运用中,也可以采用以“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作为1个标准当量,并根据表1的转换比进行转换。采用“标准工作当量”为参照,可以直观地进行工作效率的分析,特别是在社区健康服务有2大类、16个工作项目、84个不同的工作量来讲,同时以此为统一的工作量计算,进行绩效管理,可以达到“采用简单的量化指标”代替复杂的项目计算。更重要的是,对于不同构成比的医护人员,在进行绩效工资分配时,更加简化和具可比性。采用“标准工作当量”不但可以进行机构内部的绩效管理,还可以进行机构之间的直观量化比较。当然,采用标准工作当量进行机构内部的绩效管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每个工作人员需要分别统计工作量、每个项目的工作质量并进行计算,这部分工作如果采用纯手工操作费时费力,在实际运作中,可以采用优化业务系统或者采用EXCEL工具进行改进和提高效率。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矛盾状态”,即当服务数量超过一定额度时,服务质量就会相应下降,这种状况也就是现阶段大型综合医院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急诊科 风险管理 体会
急诊病人管理
生命体征监测:根据生命体征监测情况将病人分为重病与非重病、稳定与不稳定病人,还结合急诊病人疾病的发生、发展、症状和体征、急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决定其分诊。
急诊科医师要接诊所有各科病人,在完善病历及各项检查,稳定生命体征后,视专科情况请专科医师会诊治疗。各类病人在急诊科初步处理后,视病情转入各个专业科室的病房或者门诊随诊。
急诊科管理
人员素质:所有急诊临床医师均要接受初级、高级心肺复苏及初级和高级创伤学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急诊科注册医师。
人员分工及职责:急诊科有注册医师及住院医师,急诊科内分不同的专业方向,包括急救复苏组、灾难医学组、中毒组和观察医学组等。所有医师一起接诊病人,遇有危重病人及疑难疾病病人时随时请示二线值班医生。每名医师接诊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或观察后出院、检查完毕后的转诊,负责到底。病人住院由护士、护工或医师运送,特别是重病和不稳定病人,实行转送病人出发、到达时间登记制度。
院前急救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一旦有急救医疗服务需求,院前急救救护小组在3分钟内根据疾病的病情携带急救药品与器材齐备的普通或监护型救护车出发,在病人到达时提前通知回急诊科的时间、病员数量和大致病情,以便急诊科做好应急准备,包括护士到门外迎候救护车,抢救区医师做好复苏设备准备等,实现院前与院内急救“绿色通道”的无缝衔接。
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求助,在电话报告医院行政值班领导和科室主任的同时,准备急救药品、器材和个人防护设备,视情况携带合适的救护车在3分钟内出发,到现场后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间、地点、病员人数和大致病情,以便急诊科乃至全院做好应急准备,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通过不同的学习途径,提高急诊医生的综合素质,使之能更好胜任急救医疗服务。
医务人员徒手心肺复苏、人工气囊的使用人人过关,气管插管人人掌握,急救设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人人会操作,规定院前急救出发时限性,运行病历书写的及时性、规范性。在运行中督促、检查、整改、提高的考评机制,保障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科室各类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上墙,科室各类人员清楚自己的职责与责任。在工作中充分落实各种制度。制定急诊科风险管理预案、各类突发事件和危重疑难病的抢救流程,如猝死院前急救的应急预案及流程、急诊病人跌倒应急工作程序、成人无脉性心跳骤停抢救流程等,并在执行中检查、完善、提高管理措施,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自主管理是针对单纯地依靠上级下达任务和规定,被动地接受监督管理而提出的,是将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性任务转化为个人的工作目标的一种自我管理活动。自主管理意味着在实现科室目标的过程中,每人都自觉地把科室的发展目标变为个人的奋斗目标,按目标自觉自主地努力工作,按岗位要求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让医务人员从心理上认同医院的价值观,从行为上与医院保持步调一致,切实有效地工作,遵规守纪,热爱本职,追求进步,乐于奉献。
参考文献
据西湖区卫生局副局长高峻介绍,“社区健康通”是一款通过智能手机大大方便社区医生对社区覆盖范围内居民的常见疾病、日常健康状况进行管理的移动APP软件。它作为具有公益性、实用性的免费“社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为百姓的健康带来了强有力的保障。
家庭医生、私人医生在国外并不鲜见,可占到医生总数的30%~60%,但在国内这却似乎只是富人才能享有的专利。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重申全科医生培养规划,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6亿元,支持全国99个全科医生规范化临床培养基地项目。而在实际生活中,全科医生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有个小病小痛,绝大数人首先选择去大型公立医院。
然而,杭州西湖区“社区健康通”的出现为这一局面带来了转机。“社区健康通”提供的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可以让居民通过软件免费签约离家较近的社区全科医生,并由该医生建立签约用户的健康管理档案,提供长期的健康咨询及常见病、慢性病的治疗;当遇到急危重症患者,全科医生进行首诊后可以通过软件帮助居民预约省市级大医院专家号,并提供检查、住院等转诊服务;待病情稳定后再向下转诊到社区医院或返回家中,由家庭医生跟进治疗。
“‘社区健康通’项目从网络技术层面改善了医疗模式,建立起网络分级诊疗模式。作为具有公益性、实用性的免费‘社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它不仅有助于社区全科医生在技能方面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居民的就医体验度,部分缓解了社会看病难、挂号难的现状。”高峻指出。
作为一名全科医生,朝阳区双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马岩在接受《中国医院院长》记者采访时对这一新的形式表示了认可。“社区医生有了更多与省市级医院专科医生交流的机会,自身技能可得到很大的提升。这一点极其重要,被管理学称为‘降低行为困难’――降低全科医生在大医院学习时投入的交通时间和费用成本,对偏远山区的基层医生更为重要,也能有效解决学非所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