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建筑艺术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寺院是一种特殊的园林和建筑类型。从公元前开始,在一段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日本全方位地向中国学习,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这种文化在寺院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特别是在中国的南北朝、隋、唐时期,禅宗思想导致了中国佛教建筑空前发达,也引起了日本各地摹仿中国样式寺院的一个。本文选择日本古代寺院建筑和园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日本古代寺院建筑中的体现,以期为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做出有益的探索。
1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
当日本诸岛处在原始氏族公社制阶段时,与之隔海相望的中国已经发展到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高度文明时期。大约在这一时期,先进的中国文化通过朝鲜半岛逐渐传入日本。《后汉书•东夷传》中记载,公元前109年汉武帝灭卫氏古朝鲜,在其地设乐浪等四郡进行统治。东汉初年,倭奴国已与当时的东汉王朝建立官方往来。在今日本丝岛郡小富士村的海边遗址中也发现了中国王莽时代的物品,可见当时日本对中国汉文化的吸收。《魏志•东夷传•倭人传》中记载,在中国的三国时期,北九州的倭女国已通过带方郡和魏国通好。大量秦人、汉人处于避乱、逃难等原因迁往今日本地区,他们带去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也大大推动了当时日本的发展。但这种影响相对较为缓慢,一部分先进的日本人迫切希望前往当时堪称东方文明之都的中国中原地区直接吸收学习优秀的中华文化。到了隋唐时期,日本派遣大量使臣、留学生前往中原地区交好、学习,大规模地学习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其它各种文化,直接推动了对日本后世影响深远的以“中国化”为最高理想的大化改新。宋代以后,日本开始快速吸收和消化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即儒学。自大化改新一直到公元12世纪后期,完整的、专事儒学传播的教育系统一直在日本的文化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成为重要的官僚教育机构。南宋时期,中国禅宗佛教蓬勃发展,通过朝鲜半岛或禅僧东渡跨海传播到了日本地区,这也促进了当时日本武士精神的陶冶和民众文化追求与性格的塑造,对日本寺院建筑也带来重要影响。[1]
2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日本古代寺院的影响
在众多的文化传播中,与各种文化都息息相关又具有独特魅力的建筑文化格外醒目。随着对中国的长期学习,日本也逐渐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并在寺院建筑中得到鲜明的体现。
2.1布局形式
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布局特征体现较为明显的是飞鸟寺。飞鸟寺是日本最早的佛寺之一,又称元兴寺、法兴寺,建于公元6世纪,是日本飞鸟时代的代表寺院之一,位于今奈良县高市郡。它采用规整的中轴对称的合院形式布局,主体按照单塔中心式布局,由3个金堂围绕1座高塔组成,中金堂、高塔与塔前方的中门、中金堂后方的殿堂构成了全寺的中轴线,东、西金堂位于塔的对称两侧,由一道穿过中门的回廊将三堂一塔围合形成院落[2]。
2.2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日本古代寺院受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影响深远的一个重要方面。日本第一个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代寺院法隆寺建筑群在这一方面的体现较具代表性。法隆寺全名为法隆学问寺,又名斑鸠寺,属木结构佛教寺院,始建于607年,位于今奈良县生驹郡法隆寺村。全寺分为两院,西院的金堂、五重塔、中门等为飞鸟时代的建筑,东院以八角堂的梦殿为中心,主要是天平时代的建筑。其他堂、门等为后世陆续所建。以西院为例,金堂和五重塔均采用了十分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样式。法隆寺金堂建于石台基上,各面有石阶,底层周围有副层,总长13.9m,总深10.7m。平面为矩形,底层面阔5间,上层面阔4间。柱为粗短圆柱,有收分。单檐,出檐较深,檐部由云形斗拱等支撑,方檐头。上层有栏杆,嵌万字纹。歇山顶,正脊两端封以鬼头瓦。首层正面中央采用板门,两侧设竖权窗,槛墙抹白灰。内部外区采用细格嵌板天花,中区采用四周凹圆形细格天花。木构件刷丹土,端头刷黄土,一部分刷青绿。堂内有壁画。五重塔为楼阁式檐塔,也建于石台基上,主要建筑做法与金堂基本相同。塔平面呈方形,共5层,首层有副层,出檐较深,檐部依次递减,总高31.9m。4层以下面阔3间,5层面阔2间。塔内中央建中心柱,伸屋顶,塔顶为方攒尖形式。
2.3建筑装饰
建筑装饰也是日本古代寺院受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影响较为明显的一个方面。以唐招提寺为例,它建于759~773年,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日本时主持建造,位于今奈良市西京五条。主要建筑有天平时代的讲堂、戒坛,奈良时代后期的金堂,镰仓时代的鼓楼、礼堂及天平时代以后的佛像、法器和经卷。金堂是唐招提寺主要建筑之一,面阔7间,进深4间,第一进形成柱廊,中间5间设门,正中1间为正方形,两侧依次为矩形。屋顶为单檐庑殿式。柱子粗壮,柱头为覆盆形卷杀,表现出一定的装饰意味。各窗为连子窗,在采光的同时也兼具装饰性。殿身以红、白二色为主,外立面绘制有彩色纹样;殿内柱、梁、天花多绘有彩绘[3],保留了浓郁的唐代特色。
2.4建筑意境
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建筑被寄寓着反映宇宙天地万物哲理的希望。于是,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建筑意境的营造,在有限的建筑空间中,通过塑造建筑意象来形成超越有形空间的深远意境。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对建筑意境的塑造和追求对日本古代寺院影响很大,并且经过长期的学习发展,日本古代寺院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早期日本古代寺院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手法,主要通过栽植真正的树木花草来营造建筑意境。如上文提到的唐招提寺,寺内广植树木花卉,如来自中国的松树、牡丹、芍药、桂花以及“孙文莲”、“唐招提寺莲”等,郁郁葱葱,可以起到烘托主体建筑营造寺院氛围的作用。随着发展的深入,日本枯山水逐渐形成并完善,开始成为营造日本古代寺院建筑意境的重要手法,“以砂为水、以石为岛”。它受到中国山水画和禅宗的影响,在日本禅宗寺院中比较常见,龙安寺就是其中一个的典型案例。龙安寺又名隆安寺,位今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以其石庭的枯山水而闻名。石庭位于方丈堂的南面,大小约200m2,地面铺满了白砂,呈现出直曲各异的纹路,在白砂上放置了5组共15块大小不一的山石,高低错落,有聚有散,起承转合,形成丰富深远的视觉和意蕴效果。从东侧起,第1组山石是组团形式,共有5块,以一块较大的山石为主体;第2组是卧石形式,石块位于全池东西方向上约东1/3的位置,靠近南部。第3组也是组石形式,是全园山石的核心一组,用体量均较小的3块山石组合而成,位于全园东西方向上约西1/3处,略偏南,形成了与方丈堂之间的空间张力,增加了景深。第4组以表现动感为主,位于东西方向上约西1/4处,南北方向是上约1/4处。第5组山石在全园西侧,与第1组遥相呼应,南北方向上约北1/4处,与第4组形成收束。[4]通过白砂和山石的组合,在极为有限的空间内塑造了相对无限的观感,形成了广袤的意境。
3日本古代寺院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体现特征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到,日本古代寺院深受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影响,归纳如下。
3.1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在儒家等级思想的影响下,在建筑群布局上多呈现出中轴线对称的合院格局。日本的寺院特别是在早期也表现出这种轴线对称的秩序,基本是由主要的门和堂形成中轴线,两侧对称布局,四周以回廊加以连接形成院落。3.2承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艺术日本古代寺院在建造艺术上继承了中国古建筑的精髓之处,从结构体系到建筑形制基本仿照当时中国的建筑样式建造。它沿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榫卯技术,采用斗拱、梁、柱的传力系统,借鉴各式门、窗、顶的建筑形态,充分体现了当时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
3.2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朴素风格
在中国传统建筑发展到后期,建筑形象逐渐趋于复杂丰富,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对结构体系进行装饰。例如斗拱的结构作用逐渐弱化,而强调了其对檐部的装饰性,露于外部的结构构件表面也多进行繁复的彩画装饰或雕刻。而日本古代寺院在借鉴了中国建筑的结构体系之后,往往将结构构件原样暴露在外,一般没有丰富的装饰,保留了中国唐宋及之前时期的朴素建筑风格。
3.3发展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意境营造
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建筑意境占有相当的地位。日本古代寺院受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早期使用植物实体营造建筑氛围,后来逐渐完善形成自己的意境营造手法即枯山水,这也形成了日本寺院的一大特色。仅以色彩和材质都很纯粹、形式和体量极为有限的白砂和山石为工具,巧妙组合,构建出变幻万千的宇宙世界,蕴含着丰富的哲思,恰当地烘托出了寺院建筑的气氛。
4结语
日本古代寺院在其漫长的诞生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刻影响,这在布局形式、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和建筑意境几个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体现。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博大精深,对于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探究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日本古代寺院中的体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提供裨益。
参考文献:
[1]王金林.简明日本古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12(18)
[2]高履泰.受中国建筑文化影响的日本古建园林[J].古建园林技术,1999,03:21-33.
[3]窪寺茂,温静,唐聪,包慕萍.日中寺院建筑彩色意匠与施工技术的关联性———关于东亚彩画纹样誊写技法的传播及其发展的考察[J].中国建筑史论汇刊,2014,02:230-268.
传统闽台建筑与巴洛克建筑装饰风格的比较
福建(简称“闽”)与台湾一衣带水,自古至今,台湾建筑是闽南建筑的传承和发展。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谈闽台建筑,就是在谈闽南建筑,在谈传统的闽南建筑和台湾建筑。闽台建筑样式的起源,传说是在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为了安抚爱妃黄氏思乡心切,命赐黄氏一家建筑府第式住宅,但被误传为“赐泉州一府”,所以一时间,泉州各地大兴土木,建起了具有皇宫气派的民居建筑[1]。而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的罗马,后传至德、奥、法、英、西、葡,直至拉丁美洲的殖民地。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巴洛克建筑基本上代表了西方传统的建筑和装饰风格。通过二者的比较,我们即可把握住中西方传统建筑和装饰风格中各民族传统建筑的共性和个性,又可把脉世界各民族建筑和装饰风格的时代演变和发展趋势。
整体装饰风格比较。闽台传统建筑,风格独特,以当地特有的红土为原料,建成独具地域色彩的“红砖”建筑,且装饰之风颇盛。闽台古建筑,尤其是庙宇、祠堂装饰风格独特。常见的装饰技法有木雕、石雕、泥塑彩绘、彩陶、剪瓷雕等6种。闽台传统建筑装饰极尽雕饰,色彩艳丽,以“飞”、“翘”的屋脊著称于世,极具动感,体现了工匠高超的工艺技巧,也体现了人们祈福镇邪和炫耀富贵的群体心态。巴洛克建筑,大量使用贵重材料,内部充满装饰,色彩艳丽,极其奢华,以炫耀教会的财富与权势,一度成为皇宫、大教堂的代名词。它极力强调运动和变化,关注建筑的空间和立体感,并把多种艺术形式结合于建筑,使建筑有繁杂复缛的形式感和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一种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与震撼力。
雕刻风格比较。闽台建筑的外部建筑雕饰,主要采用其独特的“剪瓷雕、泥塑彩绘、交趾陶”等雕饰方法。不论是庙宇还是祠堂,大多数闽台传统建筑的外部雕饰有以下3种雕饰方法结合而成。剪瓷雕,顾名思义,就是选取各种颜色鲜艳的彩瓷器,或利用残损价廉的彩瓷为材料,按需要剪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细小瓷片,然后再用它来贴雕人物、动物、花卉、山水装饰建筑物,所以这种工艺也叫剪花、堆花、堆剪或贴瓷花,具有色彩鲜艳亮丽、造型生动逼真、立体感强、久不褪色的特点。加之福建各地盛产陶瓷,取材便捷、价廉,所以福建闽台建筑尤其是寺庙、祠堂等建筑物的屋脊、翘角、门楼、壁画常用剪瓷雕进行装饰。(图1)。
泥塑施绘是台湾和福建地区建筑常用的雕塑形式,常用来装饰屋顶和翘壁飞檐(图2)。交趾陶是一种低温多彩釉,是融合了软陶与广窑的一种陶艺。交趾陶的制作全凭巧夺天工的陶匠用双手及竹篾将陶土片片贴合、修饰,再以多彩釉细工着色使其绚丽,然后经过多次烧制而成,集雕塑、色彩、烧陶之美于一身(图1、图2)。其特点在于晶亮艳丽的宝石彩釉,呈现多元丰富的民俗风格,且包含了捏塑、绘画、烧陶等技艺及宗教文化的民俗工艺,展示了中华民族高超精湛的民间艺术水平。
从雕刻的内容层面上看,其表象不仅是人物,还涉及到花卉、动物、山水等,品类繁多,而内在实质却寓意深刻,大多宣扬、倡导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优秀的传统道德理念和祈财求福保平安的平民心态。所以,其人物的雕刻一般有一定的、简单明了的故事情节,褒扬“从善尚孝”、“精忠报国”、“荣宗耀祖”。例如,图2讲述关帝率领众将士保护四城门不被攻克的故事。即使雕刻的是花卉、动物、山水等,也都蕴含着“为人立世”或祈求“吉祥平安“等深意。而巴洛克建筑,内部装饰追求华贵气派,炫耀财富气势,甚至是达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如著名意大利雕刻家贝尼尼为罗马科纳罗小礼拜堂制作的祭坛雕塑《圣女德烈莎》(图3)和以繁缛的雕刻著称于世的《拿破仑三世的行宫———隆尚宫》(图4),典型代表了巴拉克建筑的华丽装饰。又如图5,李希腾费尔斯的维也真赫里教堂,金碧辉煌、视野开阔,室内大量装饰着壁画雕刻,处处是大理石、铜和黄金,一派富丽堂皇、炫耀财富的气势。
巴洛克建筑的雕刻内容主要以人物为主,逼真地表现出男女老幼皮肤外观、卷发、衣饰、织物的质感,展现了这一时期雕刻艺术家表现真实人物的方法臻于完美、成熟的艺术表现手法。其艺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动态的展现,人物不再被雕成静止和休息的姿态,而总是处于运动之中,展现出人类生命的蓬勃活力。如图6的意大利麦腾的修道院图书馆,把柱子雕刻成健壮力士模样,让其用肩担负上面重量,十字拱结构也被极为华丽的装饰彻底掩盖了。
内部彩画比较。闽台传统建筑,自古以来以“雕梁画栋”著称于世,据考查,闽南的明代建筑彩画,其题材多为花卉人物,彩画梁坊部分一般分为3停,即中间是1堵仁,两边是2个堵头。堵仁的题材大多有山水、人物、花鸟、亭台楼阁,堵头的题材是交尾螭虎纹、螭虎吐草纹、卷草纹、如意纹、雷纹等。闽台历来有“红宫乌祖厝”的谚语,意思是,庙宇应为红色,而家庙、祠堂应以黑色为基调。到了清末及近代,彩画色彩大量用金色,整体色彩艳丽,尤其是在庙宇之中[2]。如图7的台湾鹿港城隍庙彩画,其绘画颜料选用大漆(或称“福建漆”、“建漆”),绘画成图后,采用金箔施贴,光彩夺目,久不褪色。而在巴洛克建筑中,最为常见的是建筑技艺和绘画相互融合交错。立体感强、逼真、带有透视效果,彩画往往以“天国”为题材,出现在构成屋顶框架的拱门上方,给人以通向“天国”的联想(图8)。天顶画在向下与墙面的交汇处,往往又是与雕塑等结合的好地方,画中的人物或倚在栏杆(雕塑构成)上或伸出一只雕塑的手脚(图9)。
综上,闽台传统建筑与巴拉克建筑装饰艺术特点详见表1。从时间上说,巴拉克建筑晚于闽台传统建筑近1000年。尽管我们目前无法有力推断巴洛克建筑是否就是闽台传统建筑的承继或深受闽台传统建筑的影响,但通过比较,可以明显看出闽台传统建筑装饰与巴拉克建筑装饰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相同之处,尤其是装饰特点、装饰目的等都存在着许多共性,但又不失各自民族特征及其建筑理念。
闽台中外合璧式建筑风格解构
19世纪末,闽南一带的居民由于生活所迫,下南洋谋生,一旦有了积蓄往往回祖居地大兴土木。这些建筑物不仅保留了祖居地的传统建筑风格,而且融汇了侨居地的建筑技术,形成了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3]。当地人喻这些建筑物为“穿西装、戴斗笠”的建筑,是闽台传统建筑中的一道富有时代新鲜气息的亮丽风景。其特点在于,借鉴吸收侨居地的建筑风格和技术的同时,又不失自身民族的特质,不失祖居地的地域特色。这种中外合璧式的建筑风格不仅体现在民居、祠堂、寺庙、宫观建筑,还体现在牌坊、塔、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等。其中较有代表的建筑是已故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辜家老宅(如图10),即现在的“鹿港民俗文物馆”[4]。
台湾辜家老宅,入口立面高耸开阔,豪华贵气又兼具典雅气质;外立面模仿巴洛克建筑圆形的立柱,运用以椭圆形为基础的S形、曲线形、波浪形立面和平面,凹凸度很大的山墙筑就强烈的光影效果;正面两翼设八角形卫塔力求其外观的豪华气派,但其内部结构和装饰色彩仍然沿袭传统闽台建筑风格。在色彩方面,在建筑外立面的墙面点缀着闽台传统建筑的经典红色;在门厅两侧的墙面和窗子的上部,也都是以红白两色的穿插作为装饰主色调。主体内部建筑结构依然保留着传统闽南建筑的风格,室内结构较多,使空间的结构分割比较轻便、灵活,住者居其间,萌生一种民族和地域的亲切感和“家”的温馨厚重。
该类似建筑在闽台一带绝非罕见,一段时间内形成一道颇有生气的风景线。尤其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这类“穿西装、戴斗笠”的建筑物,可谓是这一年代的闽台建筑的具有历史标志性的建筑物,并载入闽台传统建筑史。
闽台传统建筑艺术风格发展之启迪
从闽台传统建筑的“红宫乌祖厝”的雕梁画栋,到“穿西装、戴斗笠”的中外合璧式建筑,可以看出,闽台传统建筑艺术风格的发展,几经传统的承继。外域先进艺术和技术的借鉴和与本民族的融合,折射出各民族的文明及其艺术文化属于整个“地球村”,属于全人类。人类文明的进化,是各民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融合的过程,建筑艺术也不会例外。如果没有各民族间的互相借鉴融合,就不会有今天遍及全球的通讯网络,不会有惠及全球的电力照明等。
到了今天全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各民族的融合更加频繁。在当前物质文化乃至建筑艺术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中,在多元、立体交叉的大文化语境里,如何发展和推进我国的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事业,怎样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明确的认识,是摆在当代建筑者、设计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现代建筑;应用
引 言: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艺术也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在对西洋式风格和现代风格的一轮热捧后,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式的传统风格了。越来越多的中式装饰元素被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来了。
但现代中式风格的设计并不就是将传统的装饰构件作为一种符号,一成不变地运用到建筑中来。不同的时期,人们对空间的要求不同,功能性,审美性和价值观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要对传统与现代共存、新与旧相统一的空间环境模式的进行可行性分析,寻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契合点,探讨在现代空间设计中各个因素如何与传统的文化内涵、精神相结合,形成一种文化上的默契。延续中国建筑装饰艺术的途径首先是要从根本了解装饰中各自的功能,特色,成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其艺术灵魂,才能更好地运用到现代建筑中。
1 传统的建筑装饰概述
传统的建筑装饰概,主要有结构的装饰,饰面的装饰和装修的装饰。
1.1 结构装饰
结构装饰分两种。一种是木结构本身的构件,如斗拱,梁柱,桁、橼条等,属于木结构建筑的支撑构件,由其本身的造型美感和排列的序列感,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另一种是在原结构构件的基础上,加以修饰,美化,在使用的基础上添加细节、雕刻,丰富构件的造型,使之起到装饰的效果。如方正的挑梁头作造型处理,加雕刻成霸王拳;用在攒尖顶建筑中的雷公柱,是用于支撑屋顶的脊檩的,直接悬在宝顶之下。下面的柱头通常做成莲花形状;飞橼:在建筑屋顶中,为了增加屋檐挑出的深度,会在椽子前端加钉飞橼。通常会做多曲面加个,造型飘逸;柱础,也就是柱下垫的柱顶石。柱础的样式很多,有覆盆式的、鼓蹬式的花瓶式的,有雕刻莲花纹的、龙纹、凤纹、水纹甚至是整个动物石雕造型的千姿百态;雀替是放在柱子上端用来与柱子共同承受上部压力的构件,也通常被加以丰富的雕刻,或是做成花草式、回纹式等等。
1.2 饰面装饰
饰面主要作用是防水,保护结构。也是建筑外观的主要体现。在饰面的基础上美化加工,增加细部,极大地增加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如屋面上的瓦收口位置的滴水瓦当,就有做成各种图案的的:有神兽的、文字的、莲花纹的;在正脊的端头上有鸱尾、鸱吻、鳌鱼;在墙面有扫白灰、灰塑、彩绘、砖雕、石雕、琉璃花件等处理做法。
1.3 装修装饰
装修包括木的门窗、隔扇、花罩、栏杆。门的式样、造型多样,门上的装饰也形式多样。如隔扇门上漏空的部分用的各式图案的木花格,实木板上的木雕等;罩是室内隔断的一种,是在感官上对空间进行分隔,隔而不断。形式有很多种,有随意曲线的花罩,有圆洞型的落地罩,还有呈凌空状的飞罩等等,都是由精美的雕刻图案、几何纹、草花纹等组成,装饰性极强。
2 建筑装饰艺术的民族特性和文化意蕴
建筑是主体, 装饰是载体, 当装饰附属于建筑时, 就表现出建筑文化的特征。从装饰的内容及形式上就能反映出不同民族与地区的建筑文化特征。在传统的民间建筑中, 常可见到表现伦理、民俗、文化、宗教意识的色彩, 如常可见到接近于深黑色的青瓦屋面。青黑色是一种民间的习俗与观念特征, 黑即代表了古代五行中的水, 依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水克火, 寓意避免火灾。因此, 我国南方民居中多用青黑色。总的来说, 在用色上, 沿海一带较为鲜艳, 内地一带较为温和沉着。民居内的装饰图案更与现实生活愿望一致, 采用福寿禄、梅、竹、菊、松等形式。自成体系的文化传统规定了一个社会的观念、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建筑装饰在一个国度里, 在定的时期, 在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一定的形式, 反映了一定建筑艺术特色。
随着文化的延续, 建筑装饰也会变化发展。在建筑装饰工程的实践中,面对不同的装饰内容, 不同的地域和人文环境, 不同的功能需要, 不同的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工程项目, 设计师必须在体现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的同时, 对主要表现的装饰内容的风格上进行探索和研究, 将风格的外在因素(民族特性、社会体制、生活方式、文化潮流、科技发展、风俗习惯、、气候物产、地理位置)和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个人或群体创作构思, 其中包括创作者的专业素质和艺术素质)相结合, 从而赋予所设计装饰的内容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使生活在现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的人们, 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 将体现艺术特点和创作个性的各种风格溶入所设计的具体工程中去, 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 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优秀建筑装饰。
3 传统建筑装饰的现代应用
在我国现代建筑中, 传统建筑装饰的应用大体分为三种情况:
3.1 就是完全按照传统的建筑形式建造,包括建筑样式、结构、材料和装饰。如在韩国京畿道的中国传统园林――粤华苑,就是这样的一个项目。建筑全部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形式。其中的船舫更是精雕细琢。船头的歇山顶前厅,三面敞开,挂落飞罩饰以镂空的花鸟雕刻;前厅同中厅间用落地罩分隔,中间是八角形的门洞。中厅和后厅皆为歇山顶构筑。中厅对外两面作美人靠,上做回纹式挂落;后厅用窗扇围闭,上部是锦纹的窗格形式,下部是实心裙板,加锦纹木线。整个建筑精致小巧,端庄华丽,充满浓郁的古典美。
3.2 把传统装饰构件作为一种元素运用到现代风格的建筑中
在一些建筑中,既要新式的建筑造型,又希望体现中式的韵味,常常会在装饰上采用中式传统的元素。如在实体墙上设具有传统造型的景窗,既丰富了墙体的立面,达到了空间的渗透,又加入了中式的元素;又如把传统形式的隔扇运用到不同空间的分隔中,运用精美的古典花格,取其隔而不断,既美化了空间,又使两个不同的空间得以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也有一种做法就是运用一些传统的构件作为一种专门的装饰品。这些构件与新建筑没有必然的联系, 可以说只是作为一种民族符号被用在需要的地方,如:垂花门、门钉、铺首等等。实践说明, 传统的建筑装饰在现代建筑中仍能发挥其作用。传统装饰也在不断使用中得到更新和发展,获得新的生命力。
3.3 传统装饰的形式被完全简化,只运用抽象的方式来体现中式的风格
如现在许多现代中式的住宅建筑中,都是在纯白的墙上,用灰色工字钢代替青砖做压顶。从形式上和材料上的根本改变,仅仅让人从色调上和格局上感受到中式的民居气息。整个建筑的外墙装饰既有一种现代建筑感, 又具中国传统意匠的双重魅力;还有是在实墙上开设长条形的竖向窗洞,通过对面伸过来的竹条,来体现中式的意境。
4 结束语
总之,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脉络、不同的地理位置产生不同的建筑。优秀的建筑装饰艺术只有置身于各自的民族文化根基, 并广取博收、借鉴创新。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不断的发展, 才能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如果不注重历史, 不注重文化内涵,不注重建筑实体的保护, 产生出来的建筑装饰设计就会影响建筑的整体性、协调性。在当今建筑艺术中, 维护和保护民族传统、地域文化, 创造性地继承建筑装饰艺术已日趋重要。
参考文献:
[1]沈春源.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文化[J]. 艺术探索. 2006(02).
按照《周礼》记载,不同的乐舞适用于不同的祭祀场所。“乐”不仅仅指乐舞,它是音乐,是诗、乐、舞等古代表演艺术的总称,是礼的艺术化表现形式。尤其要强调的是,儒家所谓“乐”,并非泛指所有的“乐”,而是特指“雅乐”,也即《礼记•乐记》中所谓的“德音”,所谓的“乐者,通伦理者也”。
以仁释礼、“仁礼合一”是儒家思想的特色。仁是礼的思想内核和精神实质,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和秩序原则。或者说,仁是为外在的行为规范(礼)找到内在的伦理价值观念(仁)和内心情感的支持。孔子讲:“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到孔子把仁爱作为礼乐引领人向善的一个目标提出来,既希望仁与礼的统一,也希望仁与乐的统一。可见,儒家所言“礼乐”,都以“仁”为灵魂,是一种伦理化的“礼乐”。而儒家之所以注重和倡导礼乐精神,也主要基于礼乐所具有的“别异和同”的伦理教化功能。《礼记•乐记》指出:“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即是说,乐所表现的是天地间的和谐;礼所表现的是天地间的秩序。因为和谐,万物才能化育生长;因为秩序,万物才能显现出差别。进言之,“礼”的特征重在“辨异”,分别贵贱,区别次序,规范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而“乐”的特征重在“和同”,“以音声节奏激起人的相同情绪——喜怒哀乐——产生同类感的作用”[2],追求一种以理节情、情理统一的和谐精神。
概言之,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充盈着伦理教化的血液,“礼”借“乐”的审美形式来彰显自己,“乐”又以“礼”为自己的深层内涵;礼者为异,乐者为同;礼者为理性,乐者为感性,礼乐相成即是把秩序与和谐、感性与理性互补、统一起来。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鲜明地反映和表达了儒家礼乐文化的要求,传统建筑也的确在建筑等级与程式、整体布局与空间序列、大壮与适形的审美追求等方面浸透着礼乐文化的独特品性。
首先,“礼”深深制约着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诸多方面,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成了严格的建筑等级制度,二是在建筑类型上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礼制建筑系列,三是在建筑的群体组合形制和空间序列上形成了中轴对称、主从分明的秩序性空间结构。
所谓建筑等级制度是指历代统治者按照人们在政治上、社会地位上的等级差别,制定出一套典章制度或礼制规矩,来确定合适于各自身份的建筑形式、建筑规模等,从而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秩序,本质上说它是“由礼法强加给建筑的等级标识功能,被建筑生成体系容纳吸收,转化为一整套具有等级标示作用的建筑符号体系。”[3]具体来说,建筑体量、屋顶式样,开间面阔、色彩装饰、建筑用材,如此等等,几乎所有细则都有明确的等级规定,建筑往往成了传统礼制和伦理纲常的一种物化象征。
如从建筑体量来看,礼制的规定是以多为贵、以大为贵和以高为贵。《礼记•礼器》中说:“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有以大为贵者:宫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椁之厚,丘封之大……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天子、诸侯台门”。从建筑物单体看,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形态特征首推有“翼”飞之趣的大屋顶。大屋顶建构有多种式样,不同式样往往具有不同的伦理品位,如以庑殿式为最尊,歇山次之、悬山又次之、硬山、卷棚等为下。明代以后,庑殿顶、歇山顶作为传统建筑中伦理品位显贵的大屋顶型式(图1),只能用于宫殿、帝王陵寝与一些大型的寺庙殿宇之上,以其庄重、雄伟之势表现帝王的至尊。住宅建筑的开间面阔和装饰也受礼制严格规约。七间堂舍是王公的宅第标准,而王公以下的宅第标准,唐开元年间制定的《营缮令》中有明确规定:“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拱藻井。三品已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五架。五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七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两架。仍通作乌头大门。勋官各依本品。六品七品已下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门屋不得过一间两架。……又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仍不得辄施装饰。”
“礼”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礼制建筑在诸多建筑类型中的主导地位,地位远在实用性建筑之上。《礼记•曲礼》中说:“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即可以代表一切礼制建筑的宗庙,作为王朝的象征,按照礼制要求,须在立国之初优先建立。巫鸿认为,从西周开始,宗庙建筑这样的“纪念性建筑”,便取代了礼器,成为表达新的政治和宗教权威的法定形式[4]。而且,透过一些主要行教化功能的礼制建筑,如明堂、辟雍的建筑规制,也不难看出“礼”的模式与要求在其中的充分表达。
传统建筑的群体组合形制和空间序列同样体现着“礼”所要求的尊卑等级秩序。在传统建筑的空间序列中,中轴线往往是引导礼仪、表达礼制的一个重要建筑特征。如紫禁城宫殿组群的布局遵循孔子极为推崇的周代礼制理想,依“前朝后寝”的古制,沿南北轴线布局,将主要建筑井然有序地排列在宏伟的中轴线上,建筑空间序列主次分明,尊卑有别,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封建等级秩序的政治伦理意义。不仅皇家宫殿如此,民居建筑的组合形式也是如此。《黄帝宅经•序》中说:“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夫博物明贤未能悟斯道也。”大意是说,住宅不仅应当是天地之间阴阳之聚集交汇的物质生活场所,而且也是体现人伦关系之准则的空间存在模式。所以,在住宅的格局等方面理应体现“三纲五常”等封建社会人伦关系的基本准则。传统民居大多属于在群体组合中形成的庭院式布局,讲究正室居中,左右两厢对称在旁,这种布局方式所构建的封闭的空间秩序,恰与儒家礼制所宣扬的父尊子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内外有别等伦理秩序形成了同构对应现象。
第二,传统礼乐文化中的“乐”本质是“和”,是“乐由中出”,即以令人亲切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形式来直接陶冶、塑造人的情感,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乐”的传统对传统建筑美学的影响,国内一些建筑学者主要以园林建筑和书院建筑为例,强调与宫殿建筑、礼制建筑不同,这些建筑形式的空间序列往往不求严格对称,也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成宜人的空间尺度和体量,强调在庄严的礼仪空间中融入朴素亲切的人文气息[5]。
虽然在儒家“礼”的影响下,传统建筑讲究等级森严、规则对称、严肃方正的伦理理性美的原则,但在园林建筑中这些原则却似乎成了大忌。中国园林建筑一般没有横贯的中轴线,没有建筑物刻意的对称,它所营造的是一种流通变幻、虚实相生、动静相济的和谐之美,这也是古人所崇尚的园林美的形式特征。恰恰是礼乐文化熏陶下建筑审美追求上这两种不同而互补的艺术风格,合奏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理性与浪漫的统一。
“乐”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影响,还体现在审美的形式理性品格方面。传统建筑等级格局上的固定模式,不仅是礼制的要求,还是传统审美活动中章法合度、合乎体宜的理性要求。对此,李泽厚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正是在乐的影响下,传统艺术注重提炼美的纯粹形式,追求程式化、类型化,以此塑造人的情感。他说:“也正因为华夏艺术和美学是‘乐’的传统,是以直接塑造、陶冶、建造人化的情感为基础和目标,而不是以再现世界图景唤起人们的认识从而引动情感为基础和目标,所以中国艺术和美学特别着重于提炼艺术的形式,而强烈反对各种自然主义。”[6]这种影响具体到建筑艺术,即是强调建筑的形式美规律,建筑的营造因袭传统惯例,按一定模式重复再现,追求一种“情感均衡的理性特色”[7],即便是具有自由活泼性格的园林建筑,也追求形式美、体宜美,强调建筑艺术表现一种普遍性的、受理性控制的情感形式,缺少西方建筑艺术中有强烈个性色彩与情感抒发的建筑叙事。
第三,在传统的礼乐文化中,很难将礼与乐对建筑艺术审美的影响截然分开。对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而言,礼乐是一种文化基质,除了使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呈现一种浓厚的伦理色彩外,更使中国建筑形成了一种“大壮”与“适形”互补的审美追求,传统宫殿建筑便是这种审美追求的最好体现。
“大壮”原出自《易经》。《周易•彖传》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周易•象传》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易•系辞下》中有一段话将建筑与“大壮”联系在一起:“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即是说,“上栋下宇”而能够遮风蔽雨的建筑正是从“大壮”卦象中得到启迪而建造的。王贵祥认为,至迟从春秋时开始,对“大壮”卦的解释便包含了阳刚、雄大、威壮等美学意义[8]。
西周之前,都城中充当政治中心和宗教祭祀中心的王室宗庙,其建筑地位最高。但是,当以宗法制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在西周之后逐渐式微,宫殿建筑便代替王室宗庙成为权力的物化象征。自此以后,宫殿建筑与传统的宗庙建筑在建筑风格与教化功能上截然不同,“它们的作用不再是通过程序化的宗庙礼仪来‘教民反古复始’,而是直截了当地展示活着的统治者的世俗权力”[9]。由此,“大壮”开始成为封建帝王表达其重威的一种审美追求,并在古代宫殿建筑艺术中得到鲜明体现。例如,公元前206年,丞相萧何在咸阳兴建了壮丽非凡的未央宫,当汉高祖刘邦因为刚刚打下天下就大兴土木而感到不安时,萧何这样劝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10]正是在所谓“重威”的崇拜意识支配下,传统宫殿建筑以恢宏的气势,彰显和强化帝王所谓“天之骄子”的形象。
“适形”主要是指建筑的体量与空间尺度应以适宜人的活动为宗旨,适合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便于人的生活需要,带给人亲和融洽的审美感受,体现乐生重生的现世品格(关于适形,下文还要阐发,兹不冗赘)。我们在宫殿建筑群中可以看到,虽然宫殿建筑的外朝部分体量宏伟、品位崇高,但后寝部分的空间尺度一般骤然变小,建筑等级现象也没有前朝那么明显,并辅之以曲廊环绕、花木环抱的园林景观,起到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作用。可见,在传统礼乐文化的影响下,以宫殿为代表的传统建筑所体现的“大壮”与“适形”这两种看似对立却相反相成的审美追求,反映出封建帝王既要维护严格的礼制等级秩序,又要追求和谐而适宜的生活环境的双重诉求。
传统建筑的中和之美
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特质,也是最原初的审美形态,它几乎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产生,也一直贯穿在中国古代审美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叶朗认为,以儒家哲学为灵魂的审美形态“中和”,其结构是一个十字打开[11]。
这个十字的中心,当然是儒家所要求的中和境界。十字的一横,代表着时间上的血缘承继关系与空间上的社会关系,强调一种人际之和,有孝、悌、和、友、礼等伦理观念与规范作为内容。十字的一竖,向上是一种超越,主要强调一种天人之和,“以德合天”、“赞天地之化育”是其主要内容。向下则是掘井及泉,“尽心”、“尽性”是其内容。可见,叶朗从审美角度对中和的界定与中和的伦理特征是一致的,这说明中和是中国传统真善美统一的核心。就伦理审美形态而言,传统建筑中和之美的基本要求和特殊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不论是宫殿建筑,还是佛寺道观,中国传统建筑都抑制了那种与自然相抗衡的大尺度、大体量的建筑样式,强调一种合适的、具有恰当分寸的人性尺度。
孔子说:“过犹不及”[12],中的意思就是无过无不及,既不过头,也无不够,恰如其分,也就是适度。只有“不过”与“无不及”的客体才能成为我们的审美客体,也就是说审美客体本身要适“中”。《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即对喜怒哀乐等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孔子在评价《诗经•周南•关雎》时说了一句著名的话:“乐而不,哀而不伤”[13],意思是诗歌在表达情感时要有所节制,掌握好恰当分寸,达到平和、宁静的境界,才能称之为好的诗歌或美的诗歌。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好的建筑、美的建筑同样要求有一种合适的比例、宜人的尺度。虽然传统建筑在宫殿建筑中有明显的尚大之风,但传统建筑更讲究“适形”、“便生”的人本主义理性精神。
适形论最初从主张建筑应当建造得“有度”开始。《考工记•匠人》中说:“室中度以几,堂中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这反映了早期营建活动中以人体为法的适度原则。在《国语•楚语上》(卷十七)中伍举与楚灵王的一段话说明了这一观点:“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皆无害焉,故曰美。……故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实,台不过望氛祥,故榭度于大卒之居,台度于临观之高。”这就是说,宫室台榭要建造得有度,榭之大不过供军卒居住,台之高不过可以供人临眺,超过这种功能需要之“度”的建筑,是不必要的。《吕氏春秋》一书中则将阴阳五行学说引入适形论的观念之中,指出“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蹙,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较为明确提出“适形”原则的可推汉代的董仲舒。他说:“高台多阳,广室多阴,远天地之和也,故人弗为,适中而已矣。”[14]
“适形”与“便生”是相联系的,“适形”是作为营建的一种准则,而“便生”才是营建的目标。墨子讲“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15],这里“便于生”的基本意思就是指建筑的设计与营造要方便居住者的生活,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受到“适形”和“便生”原则影响,中国建筑的造型或空间之“大”,主要是通过向平面展开的群体组合来实现。单体建筑的外部造型和体量一般不会巨硕突兀,超过人的感知视觉的最大尺度。在群体建筑中每个单体之间的距离,最大单位是千尺,这是人体既能感到对象的坚实存在而又不会失去对象的最大尺度。紫禁城虽然以巍峨壮丽的气势和严谨对称的空间格局表现帝王的九鼎之尊,但其建筑艺术追求却仍然具有鲜明的现实性、节制性特点,构成规模宏大的紫禁城建筑组群的各个单体建筑,其外部空间构成的基本尺度一般都遵循了“百尺为形”的原则,而没有以夸张的尺度来突显帝王权威。
如果说在世俗建筑中洋溢着中和的审美气质,那么在与西方宗教建筑的比较中,中国传统的宗教建筑所体现的中和之美更为明显。西方宗教建筑大多具有张扬超人的尺度,强烈的空间对比,出人意表的体形,“飞扬跋扈”的动感,其巨大夸张的形象震撼人心,使人吃惊,似乎“人们突然一下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16]可以说,西方宗教建筑是以神性的尺度来营构的,而中国的宗教建筑,则是以人的尺度来设计建造的,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空间给人的是一种亲和感,体现的是中国宗教的人间气息与温柔敦厚的世俗诗意。除佛塔外,一般未能如西方宗教建筑那样具有“高耸”、“雄张”之美。即便是具有高耸造型的佛塔,也要以多重水平塔檐来削弱它的垂直动感,使之不至于过分突兀(图2)。
第二,中和之美包含对立的、有差异的因素之相互融合与相成相济,它深刻影响了传统建筑的审美模式。中国传统建筑几千年的设计手法和审美模式是相当一贯的:即强调对偶互补,追求在变化中求统一、寓对比中求和谐,强调对立面的中和、互补,而不是排斥、冲突。于是,我们看到,优秀的传统建筑在程式化的礼制形制的制约下,却交织着礼与乐的统一,文与质的统一,人工与天趣的统一,直线与曲线的统一,刚健与柔性的统一,对称方正与灵活有序等诸多和谐统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北京天坛,作为我国规模最大、伦理等级最高的古代祭祀建筑群,便是这种中和之美的完美体现。从建筑设计和群体布局上看,天坛处处是对比的。有空间形式的对比(如祈年殿和圜丘一高一低,一虚一实);体量和造型的对比(如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祈年殿和圜丘四周低矮的壝墙与主体建筑形成高低对比)、色彩的对比(祈年殿内部绚丽夺目的色彩与外部的素雅形成鲜明对比),但在这诸多对比之中始终抓住建筑的造型比例,在处理单体建筑的形式、尺度和色彩等方面尽量与整体建筑风格和谐统一,从而使一切对比都融入整体和谐之中。
中和之美作为传统建筑艺术最典型的特征,其思想基础是中国所特有的阴阳五行观念。简言之,古代中国人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无论有形无形,都是由阴、阳二气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通过阴阳的消长变化和五行间的彼此循环、相互作用,即所谓“相生”、“相克”衍生出来的。阴阳学说形象地反映在由《周易》而来的太极图里。太极图乃是传统中和之美的象征。太极图中,左边一半为黑(阴),右边一半为白(阳),“一阴一阳谓之道”,意味着世间万物都由阴阳这两种相对相成的因素构成。但是,在一半黑中有一小白,白中有一小黑,这意味着阴阳二者的对立关系不是绝对的,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即双方有着内在的共同性,反映出“对立而不相抗”的中国式互补和谐原则。中和就是相异或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所具有的和谐协同的“中”的结构和“和”的关系。
比如紫禁城,其布局除了符合一般的形式美感法则之外,背后还渗透着伦理性的阴阳五行意义系统。紫禁城遵循“前朝后寝”的布局模式,以乾清门为界,南为外朝区属阳,北为内廷区属阴。外朝的主殿布局采用奇数,为五门三朝之制。外朝前三殿,太和殿在前,为阳中之阳(太阳),保和殿在后,谓阳中之阴(少阳),两者之间是阴阳之和,故有了中和殿之称,谓中阳(阳明)。此三大殿的布局象征了阴阳和谐、万物有序。内廷三宫为阴区,乾清宫最前,是阴中之阳(劂阴),坤宁宫最后,是阴中之阴(太阴),居中者为交泰宫,是中阴(少阴),此三大殿的布局方式反映了天地交泰、阴阳合和的寓意。总之,“紫禁城的建筑以气势雄伟的外朝和严谨纤巧的内廷的对比,用物化的形式体现了阴阳学说的内容;并且通过宫殿布局和名称的巧妙结合,对阴阳学说中‘从阴中求阳,从阳中求阴’的哲理进行了阐释。紫禁城的建筑在布局、数目、色彩等方面的变化,则体现了古人对于物质相生相克关系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在紫禁城的建筑中体现了天子至尊、国泰民安等思想以及趋吉避凶的象征意义。”[17]
第三,中和作为审美形态最根本、最高层次的特征是天人合一,这是传统建筑审美文化之魂。从迄今为止世界文化发展史来看,对天人关系或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同理解始终影响并规定着各种文化包括建筑文化的基本内涵。如果说西方建筑文化观念中的逻辑原点是天人相分,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看作是偏于对抗的,相比而言,传统建筑意匠则在探求人与自然和谐方面表现出极高智慧,从周代开始便高奏天人合一的主旋律。
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其积极意义主要表现为一种崇尚天地的营建思想和道法自然的审美追求。我国古代的空间环境观着重于人、建筑与自然环境三者的和谐,一向将自然、将天地认作是自己的“母亲”,“人”总是千方百计地融于“天”即自然之中,而不是与之决裂与对抗,不是谁征服谁。因而,在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观念中,人们将人为的建筑看作是自然、宇宙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宇宙不过是一所庇护人类的“大房子”,两者在文化观念和美学品格上是合一的,建筑之美不过是自然之美的模仿与浓缩。
这种极为重视人与自然相亲和的人文理念,在园林、宫殿、民居、寺观等建筑门类中都有自觉体现。比如中国的民居建筑,无论是北方民居,南方山地吊脚楼,江南水乡民居与皖南民居,其建筑选址都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江南水乡民居依水而居,因水成镇,人与水亲密结合;皖南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茂林修竹之间;南方山地吊脚楼则充分借助地理环境的特点,依山傍水就势而建。
“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在传统园林建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无论是追求气势的皇家园林,还是小巧精致的私家园林,无不遵循自然法则,以造化为师,十分注重模山范水,情景合一,通过“借景”、“框景”、“透景”等艺术表现手法,将大千世界引入园林之中,使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相互辉映,达到明代计成《园冶》中说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最高审美理想。
传统建筑的比德之美
中国传统的审美方式是多形态的。除了道家、禅宗所追求的自然、适性、“逍遥”和“畅神”以外,以儒家为代表的另一种审美方式是“比德”,它使传统建筑审美方式打上了伦理化的烙印。
“比德”在中国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审美传统。“比德”即德法自然,主要指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精神品格,或者说是把对自然存在物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情感联系起来进行类比联想的一种审美方式,由于它往往寄寓的是某种德性或品质,故被称之为“比德”。
管子曾以禾来比照君子之德,老子在《道德经》里有“上善若水”、“上德若谷”的说法,影响更深远的则是孔子的比德说。在《荀子•法行》中记载孔子答于子贡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桡,勇也;瑕适并见,情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贵玉,是因为玉之品性可与君子为比。孔子还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18],开拓了传统文化中审美视野的新方向。朱熹对此解释说:“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19]可见,无论是管子,还是老子、孔子,都主张一种比德式审美观,即有意识地在审美对象那里寻求与主体的精神品德相似之处,从而把主体的社会价值与客体的特性联系在一起来判断一个对象是美还是不美,实质强调了审美意识的人伦道德根源,“比德”成为由伦理到审美的中介。人们喜欢松,因为松可以“比德”,即所谓“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也”;人们喜欢梅花,是因为梅花可以“比德”,即所谓傲霜斗雪、临寒独开;人们喜欢竹,是因为竹也可以“比德”,即所谓“中通外直”。所以,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只有具备了某些可比的德性之后,才会被人们格外欣赏。这种审美的“比德”说,无论对自然美的欣赏,还是对艺术的创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的审美观,尤其是以大自然为师,紧贴着大自然下笔,而无人为的踪影。在这个与天同寿的审美价值观之下,我们产生了抒情言志的诗,产生了超尘绝俗的画,产生了逸趣横生的庭园,这些更不期然而然地凝聚成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与大自然合一共处。”[20]
比德作为将自然山水与某种精神德性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移植到建筑中来,对提升建筑的艺术感染力与精神功能有独特的作用。中国建筑艺术中的“比德”之美,除了体现于建筑装饰艺术中之外(如明清以来梅、兰、竹、菊被广泛用作建筑雕饰题材),更为典型地反映在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之中。中国园林早在先秦时就已发轫,至汉时的皇家园林便已开始摹仿并寄情自然山水,这一造园思想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至唐宋时由于文人墨客大量参与造园活动,使这种范山模水、寄情山水的造园思想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园林至明清进入总结阶段,并发展成为抒情言志、记事写景的成熟艺术。中国园林之妙,不仅妙在有限与无限的和谐,还妙在美与善的和谐。园林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追求,同时也被借以表现主人的文化素养和品格情操。“中国哲学偏重于伦理道德,中国园林有很浓厚的伦理性,偏重于抒情言志。中国古典园林或记事、或写景、或言志,总之都反映人情社会,具有极浓的伦理味。因此,我们把它称之为‘伦理园’。”[21]
例如,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一苏州拙政园,据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文征明的《王氏拙政园记》和嘉靖十八年(1539年)王献臣《拙政园图咏跋》记载,园主明代弘治进士王献臣是想通过园林艺术抒发和宣泄自己因遭到诬陷罢官而不得志的情感,以及对朝政的不满之情。他自比西晋潘岳,借《闲居赋》意而云:“昔潘岳氏仕宦不达,故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曰‘此亦拙者为之政也’。余自筮仕抵今,余四十年。同时之人,或起家八坐,登三事,而吾仅以一郡倅,老退林下,其为政殆有拙于岳者,园所以识也。”[22]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图3),为该园的主要建筑。从厅内可通过做工精致的木窗棂四忘,尤其夏季可迎临池之荷风,馥香盈堂,所以取宋学家周敦颐之《爱莲说》中佳句“香远益清”活用之,作了该堂之雅名,以借莲荷的形象寄寓主人不慕名利、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操守。又如清代扬州园林中的名作个园,取名“个园”也有浓厚的比德之意,正如清代刘凤诰在《个园记》中所言:“主人竹。盖以竹本固,君子见其本,则思树德之先沃其根。竹心虚,君子观其心,则思应用之务宏其量。至夫体直而节贞,则立身砥行之攸系者实大且远。”
此外,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喜欢借亭、台、楼、阁等建筑场所,在细致描绘人们对环境体验的同时,通过以某一建筑和建筑环境为比兴的箴言雅论,抒发自己对人生际遇的反思和对崇高美德的追求,从而创造出深远的意境,激发出形象的教化力量,提升了建筑对人的审美情趣的陶冶作用。如著名的《岳阳楼记》、《滕王阁序》、《醉翁亭记》、《沧浪亭记》等。“醉翁之意”的最终目标不是这些物质性的亭、台、楼、阁,而是它们所涵育其中、润泽陶养的人之精神。这其实是更高层次的“比德”。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历史,所展现出的文化魅力和艺术魅力令人神往。虽然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建筑风格和建筑元素有着较大差异,但建筑布局、结构、建筑材料等方面都有着共同特点,这使得中国传统建筑形成了一种有别于西方建筑的独特风格,毫无疑问传统建筑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传承。传统建筑样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增强了现代建筑文化属性,同时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本文将针对传统建筑样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传统建筑;现代建筑;建筑中设计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规模越来越大,现代建筑行业得到空前发展。建筑建设中建筑设计能起到外观美化,功能优化作用,能增强建筑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商业价值、观赏价值、使用价值。传统建筑样式在现代建筑中的融入,使得建筑既拥有传统文化深刻底蕴,也富有现代感的时尚元素,能给人们带来强烈视觉冲击,建筑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大大提升,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又满足了精神需求,研究传统建筑样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
1传统建筑样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建筑设计是建筑建设的重要环节,影响着建筑性能和功能,只有经过合理设计建筑才会富有美感和实用性,基本功能才能得以实现。不同建筑,使用要求不同,设计方面也会存在在较大差异,设计风格区分也比较明显[1]。如:办公室、酒店、咖啡店、图书馆、商城、住宅等建筑,设计风格和思路上就有很大不同。因此,建筑设计中应考到建筑用途、功能、环境、因地制宜结合建筑特性进行设计。中国传统建筑一直以独特的设计风格和优雅的外观著称,传统建筑样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融入,能有效增强建筑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属性,使建筑空间形态美得到更好的展现。传统建筑样式具体可分为软元素与硬元素,在设计中对不同元素的运用,获得艺术效果不同。例如,对传统建筑木架结构、须弥座、建筑布局、建筑装饰的运用。传统建筑样式是文化的象征,将其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能直接反映出中华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增强建筑时代感和历史感,让人们能从建筑外观上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目前国内已有很多成功案例,例如,敦煌石窟文化保护研究陈列中心,设计中就融入了大量传统建筑元素,塑造了一种“大漠孤城”的建筑感觉[2]。此外,流水别墅、清华坊别墅,设计中也融入了大量传统建筑样式。如,基台设计理念就是典型的古建筑设计思路。毫无疑问,传统建筑样式的运用,使现代建筑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都得到了升华,非常值得推广。
2传统建筑样式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建筑样式的意义,这对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传统建筑样式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2.1样式
建筑样式影响着建筑整体美观,是反映建筑物结构类型和构成方式的关键要素。不同理念下,建筑样式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传统建筑形态上最大特征是多形式的大屋顶,通过屋顶能非常容易的辨识建筑风格和样式。而这些屋顶样式就十分适合于现代建筑,这样的设计既具有实用性,也具有美观性,如:庆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及攒尖,不仅能使屋面呈现出优美的曲线状,更起到了保护架构作用[3]。并且,这种具有文化感的屋顶样式,易被唤起人们内心文化情节,使其联想到历史文化,能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较为成功的案例如:九间堂、第五园、苏州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等等。
2.2色彩
中国传统建筑样式中对色彩的运用非常重视,不同的特色运用能给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一些现代建筑色彩运用不当,就会使人产生杂乱无章的感觉。色彩运用方面,既要照顾到自身建筑,还要考虑到周边建筑,从而保持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从而给人一种典雅的感觉。例如,对牙白的运用,能给人一种干净的感觉,能使人心情更加舒畅,栏杆及地面都可沿用这种设计思路。而一些冷色的运用,能营造出内敛、沉稳的氛围,能整个建筑更富有文化内涵,避免色彩冲突。在整体上来看,应具有简洁、明快的感觉,富有层次感。这既能满足建筑的物质属性,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心理与审美需求。
2.3纹理
纹理运用非常重要,影响着建筑物整体风格和艺术表现力,传统建筑纹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通常通过给建筑增添复古元素的方式实现。如:柱子、屋檐、门、窗都会有特定纹理。这些建筑元素都可呈现传统纹理,能有效增强建筑物视觉效果,烘托出文化气氛。在设计中,特定纹理材料选择要保持材料原有肌理。例如,木质纹理材料运用,能营造一种自然、简约、通透的空间感,彰显古典韵味的同时,更使空间形态美得到了展现。
3结束语
传统建筑样式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提升了建筑艺术美感,正确了建筑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使建筑价值得到了提升,既满足了人们对建筑的物质需求和视觉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精神需求,更促进了传统建筑文化传播。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积极运用传统建筑样式,利用传统样式,增强现代建筑文化形态,以促进现代建筑的持续发展。
作者:乔宽宽 单位: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
参考文献
[1]梁蕊.传统建筑手法在西安民乐园万达广场设计中的体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04:89-91.
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
(一)从传统建筑的物质文化属性角度来看
1、规划布局的秩序和建筑群的院落组合
中国传统建筑具有强烈的程序感和对称均衡的层次,从城市规划和建筑群布局都是如此。我国的许多传统建筑如故宫、孔庙、寺院、道观便是很好的例子。
中国传统建筑的每一单位,基本上是一组或者多组的围绕着一个中心空间(院子)而组织构成的建筑群。这一原则一直采用了几千年,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总平面构图方式。
2、构件、符号、装饰、色彩丰富多彩
构件、符号、装饰与色彩,是体现传统建筑文化的形式因素。坡屋顶,木构架,斗拱等,由受力形式与结构形式而产生并受其制约。随着技术、结构及材料的更新发展,传统的构件、符号及装饰,在提炼与简化形式当中得到延续与发展,并发挥着其积极的作用。
(二)从传统建筑的精神文化属性来看,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传统建筑文化发展有着深厚的影响,具体来说体现在三方面。
1、“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对于建筑则应与环境协调溶合,成为所处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与环境、生态、地貌等均是共生的。建筑环境自然化,自然环境人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创造的永恒主题。这与当前人们所关心的环境生态、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息息相通的。所以,继承和发挥传统建筑文化就要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将其与当今时代和社会相适应的精华发扬光大,以指导我们的认识、创作和实践。
2、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中国建筑空间自然和谐,尺度合理,意境独特,组合高妙,无论何种建筑类型均注重意境,讲求人伦,礼乐并行,情理有度,建筑艺术与功能相统一。整个建筑体系善于把握功能空间与观赏空间、功能尺度与观赏尺度、功能序列与观赏序列的一致,达到功能所要表现的艺术效果和空间意境。如帝王宫殿的威严”民居的亲切,园林建筑的恬静。而最终目的则是为人服务,“以人为本”。
3、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注重功能、结构和艺术统一的实用精神。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及构件运用上注意遵循内在的力学法则,建筑形象呈现出清晰的结构逻辑,不同功能的建筑,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和屋顶形式,通过室内外结构、构造、色彩、装修、家具、陈设、工艺品及美术作品等有机结合,达到功能所要表现的艺术效果和空间意境。
(三)从传统建筑的艺术文化属性来看,中国人很早就把自然山水风景作为审定的观照对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传统儒道文化培育下,把山水赋予“中和之美”的特征加以推崇,追求平和、宁静、淡泊、雅致、含蓄、自然而不造作。凡人工环境,集中体现在中国园林艺术,但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此外,中国建筑艺术最高的美学理想是对“诗意美”,“意境美”的追求,给人以只可意会不可言的审美情趣,并同时给人以人伦的教化,人文的熏染。从自然的意境美达至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直抒胸臆,得到最大的精神享受,达到“大美不言”、“物我两忘”的崇高境界。
二、立足当代,继承传统,实现当代建筑创新
(一)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的功能美、形式美和艺术美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的独特魅力是任何别的建筑艺术形式都无法取代的。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抛弃民族传统,去追求那种没有传统文化根基的建筑形式。同时,对我国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对历史文脉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和追求,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剪辑的设计层次上,而应在追求精神和内涵方面有更深层次的表现。抓住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将传统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与现代方法、现代要求相结合,灵活运用。
1、可以将传统建筑中具有特色的局部,如形状、色调、质感、线条、纹样等,运用于现代建筑中,或寻找传统建筑形象中有代表性的象征,将其抽象为符号,局部运用于创作中。因人们熟悉而引起亲切感,易为社会理解与接受,减少传统与现代多面的矛盾,亦可引起新老建筑对话,但应与现代方法结合,要自然合理,避免生搬硬套,违背建筑创作的基本准则。
2、现代中国建筑要更贴近中国人自己的生活。一方面应当面向现代化,这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所决定的。新时代的建筑就应当反映出我们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努力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这一新的民族精神风貌。另一方面,新建筑的制作应当充分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随着中国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快速增加的城市人口与其有限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之间的矛盾也将日益突出。因此,现代中国建筑必须最大限度的追求建筑物的功能、外在形式、经济效益的最优化组合。在要求建筑伤口现代化的同时,不可片面追求建筑物外在形式的华丽和气派。
(二)实现中国建筑文化现代化,还需要解放思想,进行跨文化交流。
1、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对文化的源流不应限定,要吸收外来文化,取长补短,融汇贯通。对待外来文化,应立足于本国文化,对其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己知彼方能融会贯通。设计中应遵循建筑创作的基本准则,要自然合理,避免生搬硬套。我们许多城市都热衷于搞高层建筑,把摩天大楼看作现代化的标志。于是形形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观其效果就像是“八十岁老太太穿上泳装一样,极不协调,毫无美感可言。不但没有为城市增添多少现代气质,反而大大破坏了城市原有的风貌特征。
2、如何处理好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关系,历史上就曾有过很好的范例,南北朝的佛教雕塑、唐宋的寺塔,均非我国固有,而是从印度传入,经融合发展而具有中国的特色。这对我们也是很好的启发。我们的近邻日本在这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实践。在传统与现代的争论中,日本建筑师逐渐走向成熟。如今,他们成功地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的表达是自然的流露,再无需模仿传统,也无需模仿西方。他们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借鉴外来建筑理论和优秀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处理好本国文化的现代化问题,将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内在精神加以现代体现,从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日本现代建筑。
结束语
中国建筑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面对当今建筑文化全球化趋势的挑战,中国建筑师理应肩负起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认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从哲学的深度来研究传统文化的起源、变化和发展,从传统建筑的演变过程中,探索出继承及发展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先逵建筑文化与创作建筑学报,1999(10)
基于对建筑基本属性的认识,拟对建筑设计的基本思路作如下探讨。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国家方针政策和建筑法规为准则;以“适用、绿色、安全、经济、美观”为主线;以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建筑风格为根基;以投资质量和投资效益为基本考核依据;以学习融会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为借鉴;体现时代性、民族性、先进性。努力为被服务的人群营造科学、文明、高效的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环境空间及物质基础条件;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建筑在功能与艺术、物质与精神需求的良好意愿,这也是建筑设计的基本价值取向。1954年,时任中国科学院付院长张稼夫在中国建筑学会成立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首先肯定了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他指出,“建筑与设计实际上就是国家百年大计的一部分”;明确提出建筑设计必须符合“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以及“如何把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结合起来”的理念。阐述了“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是统一的,不能为了经济而违反适用的原则,不能从美观出发而违反了经济的原则,三者是密切不可分的”。并指出,“今天我们所要求的民族形式绝不是复古主义的民族形式,而是要在艰苦的学习过程中摸索创造具有新的生命力的民族形式。”最后,他勉励建筑师们“必须在大胆的摸索创造中,产生既能适合于社会主义性质又能发扬民族传统的新的建筑艺术”。这讲话虽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至今对建筑设计创作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建筑设计的四个着力点
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引领下,从工程项目评审的视角分析,建筑设计宜把握四个着力点。
(一)国家方针政策和建筑法规
国家制定颁布的相关方针政策以及法规、规范和标准是建筑设计的准则。同时,还应了解和掌握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制定的相关重要领域的发展规划或专项建设规划,以利于配合协调。例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为推进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7年11月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的概念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应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和人居环境,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节能降耗、环保减排是实施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国务院于2006年8月颁布的“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凡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建筑领域是耗能大户,其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是落实节能降耗、环保减排目标的重要环节。解决好建筑节能减排问题,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建筑功能定位和服务群体
建筑功能定位是确定为实现建设项目总体目标应具备的服务功能。服务群体是指建成后的服务对象,是建筑物的实际使用者。建筑功能定位和服务群体的确定涉及社会经济历史与现状、人情风俗习惯、生活活动需求等要素,有的还牵连相关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这是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投资规模的关键环节。因此,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类型建筑为特定群体服务的特定功能定位,含基本功能和特殊功能。基本功能是指为实现该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为特定服务及服务群体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基本业务功能。特殊功能是指与项目服务内容有直接关联的,为足其特殊业务需求而必须配置的功能。例如,一座综合医院,根据规范,其基本业务功能应有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部、行政管理、院内生活等七项。但某些重点综合医皖,根据主管部门批准,还需设置科研所、医学院、预防保健站等特殊业务功能。据此,从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平面布局与功能分区清晰合理、人流物流交通集散流线顺畅、空间组织明亮宽敞,到各类功能用房和附属设施的科学配置及其使用面积的确定,都应有缜密、细的考虑。在这里,涉及一工艺设计问题。对某些技术专业性强,且有特殊要求的大型公共建筑,有必要由相关技术专家负责编制工艺设计。工艺设计应作为主导,先行一步。根据工艺设计要求进行建筑功能性规划设计,以确保建筑功能的适用性,更好为社会和各类人群服务。处理好建筑功能定位和服务群体还需考虑“前瞻性”,适度“留有发展余地”。关键是在项目建设前期工作阶段要做好项目建设近期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预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分析。特别是某些区域的地标性大型公共建筑。
(三)建筑艺术和民族传统建筑风格
建筑具有双重属性,建筑艺术创作也是建筑设计的重头戏,尤是一些大型公共建筑。这是一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是反映城市历史变迁、文化底蕴和风貌特色的重要元素。20世纪五十年代,建筑界先辈梁思成教诲我们:“中国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他还指出:“各时代因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生活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都一定要向建筑提出一些新的问题、新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满足这些新要求,便必须尝试某些新的表现方法,渗入到原来已习惯的方法中,创造出某些新的艺术体形、新的艺术内容,产生新的艺术风格。”因此,继承、创新、发展中华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应该说是建筑艺术创作的主题,也是人民的殷切期盼。其核心是继承和创新,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在创新指导下的继承,创新应植根于继承发展传统民族文化和建筑风格。没有继承,何谈创新。纵观全球,世界各国各民族都在不同的历史演变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国各民族自己的鲜明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绚丽多彩的建筑艺术风格。必须强调,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宜从中国建筑独特的特征着手。区别不同的功能定位,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的地域经济文化,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等,中国传统建筑都显示出各地域、各类型建筑各具特色的造型和风格。建筑艺术创作宜“取其精华”,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现代生活需求以及科学技术进步,重点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建筑造型与风格、室内外建筑装饰以及建材和设备选择等环节,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做出正确判断。
(四)投资质量和投资效益
关键词: 美术欣赏;课堂教学
“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雕塑大师罗丹如是说过。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睁开发现美的眼睛。这一点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对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举足轻重。青少年儿童是爱美的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进入中小学后,对美的事物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军民共建农村寄宿制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顺应孩子们爱美的要求,多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
一、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
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二、欣赏内容暨编排特点
(1)低年级。低年级阶段所欣赏的作品富有情趣,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如大脑袋,歪脖子,近大远小,树画在半空等等,五花八门,比例不在准确,表现无拘无束,欣赏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
(2)中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了解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如第五册《工艺美术的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第六册《工艺美术的陶瓷和雕塑》、《绘画作品中风景的静物》等。其特点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欣赏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古今优秀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欣赏课内容对于教学内容有“参考资料”的作用,在欣赏课中渗透了有关的教学内容。
(3)高年级。第九册的《古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册《现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一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艺术》和第十二册绘画作品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小学内容总览等。其特点是要求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造型艺术门类的面貌,除了已经着手的中国画教学之外还将欣赏的领域扩展到中国优秀古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作品中去。可见,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欣赏教法和教学形式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我们前面例举的内容都是专题欣赏内容),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我们以第十册的欣赏内容为例谈一谈专题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课是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教材上共提供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术的照片。
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起什么作用?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2)随堂欣赏课。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特绘画和工艺皆属随堂欣赏课业中所穿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在蜡笔的涂色中提高色彩能力,可引导学生对素描知识的加深而出示一些合理范画,这就是随掌欣赏的教学过程。
(3)现场欣赏课。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我们上《古代传统建筑》这一课时,就完全可以带学生到陶公庙去参观,让他们了解足够的知识后,民族的尊严与自豪感自然就出来了。再如:组织儿童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和博物馆中陈列的美术作品,访问画家、工艺美术家、雕塑家并观看其技法表演等。条件稍差的农村,有关欣赏课的内容应结合本地具体情况作有效的灵活调整。
美术欣赏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复杂的教学活动,教师要上好美术欣赏课,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深入领悟欣赏课的内容编排特点和意图,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使美术欣赏教学成为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平、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教师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美的规律,调动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温媚秋.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堂教学.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2011
湘西侗族传统建的木雕装饰、石雕装饰和砖雕装饰都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形式,浓缩了数千年的创作理念。三种装饰艺术与建筑完美结合体现了“工”与“艺”高度统一。研究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挖掘传统建筑中内涵对现代建筑装饰设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对于湘西侗族传统建筑研究大多数还只是以呼吁传统建筑保护和旅游开发为主,停留在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旅游价值和建筑科学价值之上。对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进行研究,可以从立体层面上系统地揭示侗族传统建筑物质性、行为性和观念性特征;阐明侗族建筑装饰艺术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的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地位;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璀璨多姿的建筑文化添砖加瓦。
从地理位置上看,大湘西南接广西(桂林、柳州),西连贵州(铜仁、黔东南),与湖南的邵阳、娄底、益阳、常德、张家界等市接壤。怀化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今有湖南“西大门”之美誉。
从周边资源来看,贵州省黎平县非常重视民族建筑的保护工作,天府洞侗族重点民族村寨保护区获“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古村落与传统民居保护奖”。如今的黎平县城是一座飞速发展的城市,一座座雄伟的民族特色与现代特点相融合的建筑拔地而起。黎平县肇兴纪堂鼓楼、从江县增冲鼓楼等清代中叶侗族建筑物,现今仍保存原貌。凯里民族建筑有金字塔式苗族吊脚楼、布依族石头屋、侗族鼓楼和风雨
桥等。
从人文情结看,湘西民族民俗风情浓郁,自然景观秀丽。著名的世界森林公园张家界、“天下第二名镇”凤凰、旅游胜地芙蓉镇,黔城芙蓉楼、洪江古商城、芷江胜利受降纪念坊、会同高椅民居等以及以侗族、苗族、土家族为代表少数民族均以其独具艺术魅力的多民族文化、民族建筑和民族习俗风情吸引着芸芸众生。
湘西通道是一个以侗族聚居为主的山区县,侗民聚族而居。大寨数百户,小寨四、五十户。在民族建筑上,以鼓楼、寨门、风雨桥最为出色,逢寨必有鼓楼、寨门,逢水必有风雨桥,逢路必有凉亭。鼓楼、寨门、风雨桥是侗族地区民族建筑文化保存较多和较完好的县份之一,极具科学考察和开发价值。
在湘西本土现代建筑室内外空间中如何合理地运用湘西民族建筑元素,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湘西建筑文化和家居装饰文化,满足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需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民族传统建筑优秀文化的继承、弘扬、保护以及在当代建筑中吸收和应用是非常必要的。研究湘西侗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研究,可以为湘西本土城镇建设与室内外装饰设计提供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目前,国内外关于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研究已渐趋兴起。建筑界、艺术设计界、地理界、历史界、文化界、旅游界、社会学界等均很关注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对于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现代诠释也不乏成功的案例,但是对于湘西侗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研究颇少。
国内对侗族建筑装饰艺术的研究始于90年代,1990年李长杰主编的《桂北民间建筑》;2001年余达忠的《侗族民居》,张泽忠的《侗族风雨桥》和石开忠的《侗族鼓楼》;2004年,张柏如的《侗族建筑艺术》等,这些著作探究了侗族建筑装饰艺术的起源历史与民俗风情的关系,以及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内涵等。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蔡凌教授总结了侗族传统民居及村落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提出通过多学科研究方法的整合来拓宽侗族传统村落及建筑的研究视野。他出版了《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一书,力图构建出从建筑、建筑装饰、村落到文化区域三个层次,自下而上的研究框架。贵州师范大学邓玲玲老师研究了侗族村寨传统建筑的形式、风格与文化蕴含,指出了侗族村寨建筑装饰风格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柳肃教授编辑的《湘西民居/千年家园》一书2007年面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述了湘西绚丽多彩的民居和民俗文化,介绍了美丽的村寨――南侗民居;特殊的居住方式――北侗民居。中南林学院环境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沈守云教授于2008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湖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形态与文化研究,现正在积极研究当中。
在国外,涉及侗族建筑装饰艺术的研究以日本学者为主,如20世纪80年代,京都大学田中淡先生组织了中国科技史共同研究班,对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开展研究,他的相关论文对我国的干栏文化史和少数民族特别是侗族的干栏民居建筑装饰艺术进行了研究。
2007年8月“中国景观村落”考评专家组到湘西通道侗族自治县芋头古村落、皇都侗文化村考察,他们认为这两个侗族古村落都达到了“中国景观村落”的评选标准,但在保护与开发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憾,特别是在古村落中乱建一些破坏古村落原有风貌的建筑,值得各级政府和专家、学者去研究和探讨,并加以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