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人生智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学生;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03年4月份出台的《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性质定位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文就是要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与优势,探索向中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精髓的策略和思路,引导新一代的中学生在经典中徜徉,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走出自己的感悟人生。
语文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所谓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所为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经典文化,这种文化具有连续性、传承性、发展性等特点。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体现在历史、哲学、文学、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签和特色,是一个民族的骄傲资本,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也是人类智慧的象征。
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毕昇的活字印刷,涉及到中国印刷术的历史和其世界地位;《核舟记》中所涉及的雕刻技艺,以此为基点可以延展开来给学生讲解一下中国的精雕细刻工艺以及建筑、家具等的雕刻历史;语文教学为传播和普及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旁征博引地将课文中所涉及的民族传统文化有所涉及,并且布置好课后阅读或者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从而对传统文化产生情趣和求知欲。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彰显美德、惩恶扬善的故事和传说,还有许多道德典范以及体现广大民众聪明才智的范本。这类文章大都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如《智子疑邻》告诫人们要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只有心怀善意,才会感觉美好和幸福。《卖油翁》《塞翁失马》等诸多短小名篇都分别讲述了不同的哲理和处事原则,这些传统的美德和教义都要借助语文教材来感染和熏陶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祖国丰富而又宝贵的文化遗产,使他们有受益有收获。
语文教材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需要借助语文课程来进行,语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中学语文教师要对课程进行探索和研究,最大限度地将传统文化精要传授给学生。
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是民族精神传承延续的需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明道德,这些文明和文化需要我们中华儿女一代代地去传承和发展,继续保有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我们民族的智慧结晶,在世界文化圈继续保有东方文化的底蕴和吸引力。
其次,是增强学生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需要。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选编,大都体现了古人的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对古人的敬仰,同时也增强了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面对困难有了强烈的自信心,这种内在的转化其实是一种内在动力,能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和学习态度,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也是有很大的良性引导作用的。
再次,是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和文化底蕴的需要。一个人的修养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读书与交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的时期,对任何事情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这也是在语文教材中大量引入传统文化的目的,使学生步入正途、走入正轨是培养的目的。传统文化对中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形成、人文观念的形成以及个人素养的养成方面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学阶段教科书中的涉及的历史、典故、文化、诗词、歌赋、科技等都是学生知识储备阶段的经典,只有对传统文化吸收并内化,才能有个人修养和气质的升华,才能积累起丰厚的文化底蕴。
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途径
首先,利用教材的关联性进行渗透。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对相关的名人故事、励志名言以及诗词歌赋进行介绍,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的书籍进行任务阅读,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又对他们进行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读书和查阅资料的逻辑性。
其次,利用生活的关联性进行渗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课程教学和生活的关联性,利用生活中出现的现象或事故联系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典故或者这里进行讲解,让学生从中体会并感悟是非真理,从而也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规范。
再次,利用兴趣的关联性进行渗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兴趣进行点拨和引导。现在的中学生大都喜欢网络游戏,教师可以在讲授传统民间游戏的同时讲述一下两者的不同和联系,传统的民间游戏纯粹就是体力和脑力的结合,大部分都是户外运动,对参与者的身心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而现在的网络游戏,对于视力、体力以及心智都是一种不良影响,要正确地分析网络游戏的利于弊,从而教育学生把握好“度”,正确处理好兴趣与学习的关系。
关键词:多媒体手段;诵读经典;书法训练;实践活动
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并在课程目标中指出: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新课标的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唐诗》、《宋词》、《论语》、《孟子》等都是其中出类拔萃的经典作品。因为它们是文明的精髓,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化身,不管经过多少年风吹雨打的磨砺,它们永远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永不收敛它们夺目的锋芒。正因为如此,对于今天的青少年而言,它们的意义仍是极其深远的。
这些传统文化是一种宝贵的精神给养,它们本身就有很深很浓的古典韵味,能陶冶人们的情操,休养人们的品性,对个人自身素养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这样说,这些散发着沁人清香的传统文化,离我们越近,就越能给予我们温暖、感悟和力量。因此,我们应选择把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带在身边,种在心里。
青少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必定要经过它们的双手代代相传。如何才能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融入今后每个国人的灵魂,也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初中学生处在人生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由无意识学习向有意识学习过渡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及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大量接受各种信息,心智逐渐成熟的开始,孔子说“十五从学”正是这个年龄阶段。因此在现阶段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又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
我在语文教学中,不但注重基本教学目标的训练和达成,还对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积极地探索,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渗透传统文化
让青少年认真学好一样东西的前提就是兴趣。因此搞好传统文化教育课,我竭力做到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尽可能利用观动画、看电影等多媒体手段,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讲述一些关于诸子百家及中国古代名人的故事,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能津津有味地听课,跟随教师这个“向导”走进历史文化百花园。通过这种浏览式、体验式的学习,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形成整体性的认识,能感知传统文化魅力,初步获取一些精华要义。
二、诵读经典,对话先哲,深入接受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内容相对浅显,课堂教学的学习不够深入,传统文化精神没能内化为孩子的思想意识,未能潜移默化为孩子的行为习惯。因此我选择大师的、经典的文本,引导学生精读、背诵。
方法是:每天中午课前十分钟以及每周班会安排二十分钟时间,内容由浅入深,首先是《三字经》,然后是《论语》、《老子》、《孟子》…, “学而时习之”。我在黑板一角设立专栏,每天抄录一个段落,由语文课代表轮流担任诵读组长带领大家诵读,并利用班会时间对前周诵读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另外,我还在每期的板报上,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和评比。
这种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坚持下来,效果是惊人的,实验班级一学年下来就读完了三本经典,大多数学生都是可以背诵的。据家长反映,很多孩子都购买了这些经典书籍及相关资料,家长都说想不到孩子会对如此“深奥”的书感兴趣。课前诵读给班级纪律带来可喜变化,学生课前不会再打打闹闹了。长远的说,少年时记下的经典文化,个人将一辈子也受用不尽、解读不完,当孩子把这些记到脑子里,就自然激发了他们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成为他们思想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三、书法训练,感悟中华文明独特审美情趣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而言,书法不仅仅是交流沟通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和心灵的活动。它犹如人的“第二张面孔”,一个人运笔的力度、轻重和涩滑,无不展示这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和潜力。通过改变书写,有时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莫不可等闲视之!研究表明,学好书法,就可以使人像艺术家那样去思考,非常有助于右脑智慧的开发,对孩子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我利用早晨课前的十分钟时间开展“书法小讲堂”,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规范和结构规律,了解书法常识,并每天布置任务,在专用纸上练习。后来我把经典诵读的段落用硬笔书法的形式展示出来,把书法艺术与经典文化结合起来,真是相得益彰。我还把一些经典段落写成书法作品,奖励给背诵经典成绩突出的同学,虽没有多高的艺术水准,但得到奖励的学生却非常喜欢,极大的调动了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我班的书法教育,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们的书写水平,也带动了语文、政治、历史等科目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习书法培养了他们做事认真的良好习惯,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文化修养,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这一特有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四、开展实践活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利用节假日我带领学生参观孔庙、名人故居或历史博物馆等具有传统文化教育意义的地方,还举行演讲传统故事、诵读经书、诗歌、唱戏曲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让学生们进一步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细致的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实践中思考,在娱乐中学习,与传统文化零距离接触,让传统文化渗入他们心中。
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拉近了现在孩子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精神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学生们的血液,内化为他们的行为方式,真正实现文化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诗性专业教育;知识观;实践模式
21世纪全球化时代中的教育言说话语日益突出传统文化的智性资源。在探索现代学校人文教育的进程中,优秀传统文化在文明对话和教育传承中已然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杨叔子先生一直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毫无疑问,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民族传统,没有崇高人文精神,必定不打自垮。
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乃是包含了文史哲艺不同类别,诗书画乐等不同载体的人文宝库,以传统文化嫁接人文教育在实践进路上不仅包括了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传统文化课余活动的拓展,更为深层次的则是如何在现代学科和专业体系下开展专业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渗透,以此阐扬传统文化的智慧特质,让专业教育中蕴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人文精神,真正实现科技与人文相融合的思想。为此,本文拟从“诗性专业教育”的概念提出入手,从概念内涵梳理、诗性专业教育的知识观以及诤性专业教育的实践教育观等方面系统阐述传统诗性文化特质与现代专业教育的融合。
一、“诗性专业教育”的提出
中华文化在自然观、人生观、社会观等方面积淀了丰富的人文论述。近来有学者研究提出,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诗性”特质。刘士林在《中国诗学精神》中指出:“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其文化基因库是《诗经》,其精神顶峰是唐诗。”显然,“诗”作为民族特有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空间,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我们的言说方式。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生演进来看,中华古典诗词成为浓缩了文、史、哲、艺的通识宝典,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最典型、最集中的载体。而“诗教”又以其老少皆宜、雅俗共赏、资源丰富、准入简易的特点和燃情、启智、养德、育美等作用成为历代开展人文教育、社会教化的重要形式。依此,中华文化因为“诗”的养育和“诗教”传承而极具诗性智慧,成为民族独特的精神生活方式。意大利美学家维柯在《新科学》中这样解释“诗性”,诗性的内涵乃是一种“强烈的感觉力和广阔的想象力”,可以说,中国不仅是一个“诗的国度”,更是一个充满“诗性智慧”的国度。
提出“诗性专业教育”的概念,乃是基于现代专业教育中人文精神的背离和工具价值的膨胀。专业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乃是在学校进行的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从广义上说,专业教育包含了在学术教育、工程教育以及技术和技能教育中所进行的专业化、专门性教育。在这些专门性的教育中,一直无法避免科学主义的主宰和统治性地位。在职业教育领域,尽管也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中的专业教育更加强调“一般职业”的导向性,而不是“专门职业”的导向性,但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却始终严重地存在着“教育性”与“训练性”的矛盾以及“工具理性”与“审美缺失”的表征。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性专业教育”的提出在本质上融合了传统人文的诗性精神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理性精神,它试图将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这里的“诗性”特质实质上就是要在专业教育中强化主体与客体的和谐,感性与理性的调摄,使得专业教育中突显出传统人文精神。
二、“诗性专业教育”的理念内涵
“诗性专业教育”概念在本质上表现为基于感性和理性相互融通的审美型专业教育。可以说,以专业教育和诗性文化相融合为理念的诗性专业教育,乃是一种当代诗教美育模式。这是因为,我们培养的专业人才尤其是技术和职业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更要具有优秀的专业品质和职业人生素养,这就需要在专业教育中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育人功能。我们认为,开展当代诗教美育不仅要使学生具备诗词欣赏和创作的能力,以及依托诗教活动和本土诗性文化资源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更为基本和重要的是如何积极探索和实践以专业教育和诗性文化相融合为载体的诗教美育模式,使诗教美育真正在专业教育中加以渗透,在第一课堂中加以深化,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提升自我诗性文化素养。
我们认为,以专业教育和诗性文化相融合为载体的诗教美育模式,其核心乃是融诗性文化与专业文化于一体,融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于一体,既着力于提升学生专业品质和专业素养,更突出了对于职业价值观和诗性人生的追求,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中获得主体美的统一,走向自我成长的真实。正如黑格尔所言:“美就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就是真正的真实。”这正是诗性专业教育的价值理念诉求。
显然,诗性专业教育是一种和谐教育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和谐教育的基本思想时指出,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对于学生而言,客观性的世界知识固然可以经由老师传授给学生,但是学生并未能真正达到所谓“个体的和谐”。而达到所谓和谐的状态,则需要经过个体自我的一种“本质表现”。只有经过了具有主体特征的“表现”,并上升为学生的世界观,用学生的创造性劳动来加以证明和确立起属于自己的思想,这样的教育才能称之为和谐的教育。诗性专业教育正是这样两种职能的统一,因而其本质上是一种和谐观念的教育。
三、“诗性专业教育”理念下的知识观
在“诗性专业教育”理念之下,专业知识不再是简单的客观性存在了,也不是一个被灌输的科学体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那样:“必须首先改变对‘知识’这一概念的实质的看法。知识——这就意味着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在这里,显然是从被教育者的主体状态来表达知识的概念,在“诗性专业教育”理念之下,应当要设法使学生在某一件事情上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显示出来,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学生自己和自己的人格。“智力训练性的核心,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信念的世界观方向性……科学的世界观不仅是对世界的正确观点的体系,而且是表现在情感、意志和活动中的个性的主观状态。”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专业知识需要经过“由知识达到信念”的转化,这样才能达到个体自我的充分和谐,“如果知识变成了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变成了他自己的观点,那就意味着知识已经成为信念”。这个时候,已经达到了“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来畅流”。
可以发现,在“诗性专业教育”理念之下,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不是截然分割的,而是合三为一的整体,知识表现为能力和素质,而能力和素质也构成了统一的整体。以前,我们往往从“工具一价值”的角度来辨别教育的和谐与否,如对于“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塑造,往往认为能力是素质的表征,素质才是能力的最终体现,只有符合“能力+素质”的教育才是和谐的教育。显然,这种和谐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德育观”主导的教育论。作为和谐思想的诗性专业教育,则从“客观一主观”以及“共性一个性”的角度提出基于主体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和谐观念,强调知识、能力、素质三者融为一体。如在学术教育中,突出地表现为“由理人道”、“理道合一”;而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技术教育中,突出地表现为“由技人道”、“技道合一”。显然,这一和谐观念不是从教育者的外在角度,而是从被教育者的主体建构和自我价值实现角度阐述了一种新的和谐理念。相对于日常“德育观”主导的和谐论而言,诤性专业教育的这种知识观和谐理念可以称为“主体观”视野下的和谐论。
四、“诗性专业教育”下的教育实践模式
基于诗性专业教育的理念和知识观,笔者以为,从诗性专业教育内在层级和遵循的审美规律来看,诗性专业教育在教育实践的内涵上可分为相互关联、相互演进的三个层次: 1 拓展诗性载体:诗性载体教育中,文本形态的诗词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许多学者在尝试采用诗性专业教育中的方式培养学生,如在讲授基本粒子知识时,以“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廉幕无重数”来描述,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容易捕捉到其中的形象性。自然,传统文化的诗性资源不仅包涵了古典诗词教育,还涉及到文史哲艺不同类别,诗书画乐甚至武术、戏剧、舞蹈等等不同载体,而这些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元素蕴涵了丰富的诗性人文资源,在专业教育中都可以被充分借鉴和拓展。
2 开发诗性思维:诗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在诗性教育中能够形成形象思维,能够充分开发专业思维和非专业思维。正如钱学森谈到创造性思维时说:“科学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如音乐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开发了人的形象思维,人们在形象思维中以大脑左右半球的密切合作完成了全脑的开发,从而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生成。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与一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和人生阅历有关。人的脑子中吸收了各种经验和知识,而这种经验和知识的融合、碰撞需要一种“。触媒剂”才能产生新的创意和灵感,这种“触媒剂”往往就是“艺术”。
3 启迪诗性智慧:诗性教育必须回归生活,注重生活的“诗化”,工作的“艺化”,在生活和工作中发掘美的体验,观照自身的本质,提升人生的精神境界,最终进入美的世界。即如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职业教育领域,尤其要在单调和乏味的职业生活中去“化技为艺”,实现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使人由分工作业而向自由劳动的方向发展,获得人生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诗性的智慧启迪不仅具有形象思维的创造性、对新事物的敏感性等,而且对于人生的体验还有其深刻性的一面,能够增强对智慧人生的启迪和深刻性反思。可以说,诗性艺术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拓宽了人生的体验空间,提升了人生体验的想象性,挖掘了人生体验的深度,让人们在诗性的熏陶下,进一步洞悉人生,领略人生的无限风光。正是在这相互关联、相互演进的三个层次上,诗性专业教育使学生提升了专业品质,升华了职业精神,走向了智性人生境界。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运用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现代文化的基石。 为什么要学古诗词,为什么要学国学,那些早就过了时的文字,它的价值在哪里? 其中凝练着作者的思想、心境,融合了那个时代的特质,是智慧的结晶。 其中蕴含之丰富,千百年后仍值得细细品味。
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 面对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集体观念淡薄,盲目崇拜洋文化,缺失民族自豪感的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有效高效结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很多城市孩子学国学,小国学堂正悄然流行,这表明发扬传统文化,要从小抓起。 的确,小学生年龄小,最易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传统文化殿堂的基础。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根,小学语文教师应倡导学生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才更行之有效呢?
一、在氛围中感受文化
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来说, 年代久远, 平时除了古诗词外,其他内容接触较少,理解起来确实存在不小的难度。 而且内容不生动,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 部分学生单纯为了应对考试而学古诗,一知半解,不置入情感。 如果在实际教学中营造浓浓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那么能否使学生从心理和思想上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激情呢?
1.教师的潜移默化
我们要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首先自己必须感兴趣。 教师应该热爱传统文化,并有一定传统文化知识积淀,用自己的知识和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传统文化除了是一门知识外, 它能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而响彻中外,更多的是它的文化内涵对人行为的影响。
2.利用班级文化布置
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布置。 平日,我在班级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极力将其设定为我班的特色教育。 例如,定期让学生合作制作传统文化知识小报,将自己所学到的、所了解到的传统知识加以整合、内化。可以通过文字,也可以通过图画的形式。然后我将他们的劳动成果张贴上墙,作为班级文化布置。 学生就被班级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萦绕。
二、在课堂中回归文化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教科书并不回避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输血”和激发小学生探索古文化的现实。 可能因为传统文化知识和学生的距离感太远,学生缺乏新鲜感,所以不是很感兴趣。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 如何将传统文化知识上得生动有趣,培养学生对我国古文化的好奇和责任感呢?
案例一:以我所教的二年级学生为例,在平日的教学中,我有意引导孩子积累了一定的古诗文和名言警句。 发现这样的问题,孩子记住了,但每天摇头晃脑读的时候,不知所云。 他们只是机械性地了解, 却没有从内心深处产生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很快就会没有兴趣。
教学生字,尤其是形声字时,可以渗透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孝”字时,可以从分析字形入手:“孝”是一个会意字,是一个“老”字加一个儿子的“子”字,合在一起就成了“孝”字。 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就叫“孝”。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代代相传。上一代总是想着培养好下一代,而下一应承担奉养父母的责任,孝顺父母,让父母更快乐,生活更幸福。 这样不仅让学生高效地学习了生字,还得到了德的培养。
案例二:在苏教版第四册语文识字一中,涉及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生对传统节日知之甚少,更不要提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了。 反观“洋节日”学生说得头头是道,意犹未尽,我在感到悲哀之余更敲响了警钟。中国传统节日众多,许多诗词歌赋中均有反映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 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春节前,可向学生介绍春节的由来,抄录王安石的《元日》;清明节可以让学生摘录杜牧的《清明》,感受诗人的情感;五月初五端午节向学生介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在生活中内化文化
有人会质疑, 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内容在现今社会还有多少可行性,或者还存在多少价值。 的确,在这个充斥强烈的竞争,文化多元的社会中,似乎传统文化已经微不足道了。 但如果我们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而一味让“洋文化”恣意横行,就辱没了自己的民族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内化其中涵盖的仁义道德,处世之法。 因它是民族文化的基石。
结语: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在与传统文化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 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小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第一站, 小学教师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我们应努力将传统文化植根学生的心中,开在学生的心间,滋润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价值;发挥路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人们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融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东方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内涵精髓的呈现,对我国当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是指中国上古时期至“五四”运动之前这段漫长文学发展时期,有古典诗词曲、散文、戏曲以及民间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不仅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推广,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层面的陶冶情操和艺术欣赏,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和传承文化的作用。中国文学史演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历史的进步当中不断滋养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发挥着提升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价值发挥路径
(一)从文化角度发挥价值
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作者对一定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刻画呈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不仅涵盖了作品作者的个人思想,从中更能挖掘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时代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塑造和正确思想构建发挥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智慧的承载体,将古人卓越的智慧与优秀的思维传递至今,供当代人们汲取和学习,从而使人们更具智慧地投入到当代的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当中。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可以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不仅影响着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观念形成,也影响着文化领域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文化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依然具有璀璨的文化价值,对当今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精神影响力。
(二)从教育角度发挥价值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不仅能够发现古人文学艺术创作智慧,同时更能感觉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厚内涵。中国是具有特殊文化气质的国家,这种文化气质的体现就是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中,能够体会中国古人其气宇轩昂的东方文化特质、缜密而精巧的中国式文学逻辑思维以及包容天地的博大情怀。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探究和欣赏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创作技巧,更能使学习者自身的思想境界得到质的升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媒介开展教育活动,能够使得学习者的思想建构更加开阔,同时也使学习者的文化底蕴得到夯实。《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西游记》不仅在中国深具影响力,也是在世界上阅读最为广泛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且在很多国家的教育课程中有所呈现,肩负着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光大的使命,同时对世界各地人们的精神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从认知角度发挥价值
文学作品是文化领域重要的艺术呈现形式,在世界各地的文明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项经久不衰的艺术形式。并且文学作品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文化呈现方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历经千古沧桑依然深受人们热爱,并且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范围内的学者探究,其根本价值就在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类、对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以及自然认知层面的引导作用。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感悟到中国古人其卓越的人性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观。这些对人类根本价值的判断和哲学思维的体现,正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价值。人们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了解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更使研读者找到了人类面对现实生活困境、内心困境时所做出的智慧选择,以及做出选择的智慧判断依据,进而找到了人生的要义。人的自我成长需要建立在对自我的批判之上,而这一过程是不能在导师的教诲中学得的,只有通过个人的感悟和思辨的过程来获得见解,并对见解进行理性的批判后才能真正习得人生要义。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和研究,正是人们实现这一成长过程的有效途径,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正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精华,对当今时代下乃至未来当中人们对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生要义的获取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类追求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发挥着智慧启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琬璐.弘扬传统文化塑造健全人格———论中国古代文学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建构[J].黑龙江史志,2014(9):41-43.
[2]史哲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当代价值使命的双向思索[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1):24-26.
关键词:文化经典;教学意义;价值分析
在新教改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加大了传统的文化经典的内容,即以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为例,除了必修教材中增加了份量以外,还有两册选修是专讲文化经典的,即《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前者选编了先秦诸子各家的文章共30多篇,后者更是涵盖了从先秦到近现代各个时期的主要经典。这两本教材就内容而言,可以说勾勒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梗概,涉及面极为宽广,对中学生来讲,要在较短的时间里,消化这些内容,吃透这些知识,显然不是易事。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们中学语文教学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也需要一个准确的定位,否则就会失之空洞或大而无当,不知从何人手。
首先要明确,对于中学语文中的文化经典,并不是要求普通中学生有多深的研究,或者达到透彻的理解,这也是不现实的。经典中很多简约的句子,“微言大义”,连大家们参悟起来也颇费精神,甚至于争论不休,这些原本都是大学文史系专科教材,或是专家们研究的专题,古人所谓皓首穷经也无非就是这些。那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进行这方面教学,如何把握这些博大精深的经典的度呢?教学上达到一个什么水准才算符合要求又切合实际?
我以为,中学语文对经典的要求,重要的意义在于文化的传承和推广,让学生认识、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不在古汉语的语言知识。朱自清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我们常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通过经典的教学,其实就是认识其博大,疏清其源流,当然这种认识,只能是概略的,源流也只能是粗线条的轮廓。就算是把学生带人中国文化长廓中走马观花一趟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充其量只是一个引导,坦言讲,我们不是这方面专家。而且在中学语文教师队伍中,能真正吃透,通晓这些经典的,恐怕也是为数寥寥吧?所以说,我们通过引导,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对其思想有一个基本了解,教学目的就算基本达到了,要说讲精吃透,达到一定水平和造诣,这不是中学语文能达到的高度,只能是到了大学继续完成,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需要付出毕生的精力。
由此我们清楚,经典教学的任务是传播、传承文化,通过我们引导把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普及并发扬光大,因为经典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的,正因为如此,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意义。在思想上,思路上理清其要义即可,而不是让我们回到故纸堆中去“尊扎读经”。
其二,在文化经典教学中,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濡染,提高其人格品质。仅以《论语》的教学来说明这一点,我们知道《论语》是经典中的经典,《论语》中少有成篇的文章,作为孔子言行记录,大多是只言片语,进入到中学语文教材的章节,并无多少作为古文汉语知识的训练,也基本上没有文章章法,结构的训练;那么,作为几千年来的文化典籍,宋元以来读书人求取功名的必读教材,我们教学重心放在何处?孔于作万世师表,“大成至圣先师”,他的品行、人格得万世景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他俨然是后世读书人无法企及的高山,是一座丰碑。在《论语・微子》中看到孔子积极人世救国,以天下为己任的博怀,更看出他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这种精神直接影响到中国知识分子心忧天下,大济苍生,积极进取的精神追求,也是我们当代青年学子应该继承,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礼”和“仁”既是孔于思想的核心,也是历代知识分子,特别是那些知大义,讲气节的知识分子精神源泉之所在。在《沦语》中,孔子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当人们面临利和义的抉择时,这是一架道德的天秤,也是一种艰难的取舍,没有深厚的定力,没有一定的精神修养,是难以越过这一关的。面对不义之财,眼见天上掉下的馅饼,多少人能够经得住诱惑呢?侥幸者有之,昧心者有之,甚而至于不惜坑害他人,损害国家,挣黑心钱的也比比皆是。在当今经济建设为主导的时代,既要摒弃那种耻于言利,以清贫寒士为荣的思想观念,更要唾弃那种为富不仁,发黑心财的不义行为。构建和谐社会,协调发展。扶危济困,共同富裕,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教学,薪火相传,并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经典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人生的智慧。特别是儒家经典,浅尝总觉得是枯燥,只有道德说教,没有谋略,没有技巧,也没有做人做事的方法;殊不知这其中蕴藏的是人生的大智慧。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其中包含有戒急勿贪,也包含慎重取舍。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见微知者,后人也有“君子见几,达人知命”的说法。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五祖知道惠能已经大悟,遂将衣钵传付。送走惠能后,五祖连续几天没有上堂,众人纷纷前去问安,同时问到:“谁得到了衣钵?”五祖回答:“能者得之。”在这安然之态中,檀香悠然。
在这一来一往中,两位祖师已将禅宗之法要演绎至极: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世尊捻花,已经无说而说真心所在了。那么,我们的心在哪里?如今,已然安放好了吗?
唐朝白居易居士曾如此说道:“慧至乃明,明则不昧,明至乃通,通则无碍,无碍者何?变化自在。通力不常,应念而变,变相非有,随求而见,是大慈悲,以一济万。”
在这纷扰的时代,在这权谋的际会,我们的心,已经被我们落在很远的岁月里,荒芜了太久。如今,是时候停下来,寻一寻那缕久违的清净,照一照自我本来的面目,把玩一柄人生之镜,让我们一起观照自性之光明。
打开人生之镜,让我们从古老的智慧里投影国学内敛的光彩,辉映一条明心见性之路。人生镜面,精彩各异。如果打开我的人生之镜,映现眼前的却是一尊不倒翁。
你一定看过不倒翁吧?推它一把,它笑嘻嘻地又恢复平静,再度站得挺劲。无论你怎么推它,不倒翁就是不倒翁,它的重心永远深沉内敛,不受外力所迁,这就是禅家所谓的“变化自在”,柔顺且刚健;又似一位高僧所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如果我们以冷静的态度来看看自己,我们的心是不是能每天都保持着平静内敛、沉着坚毅呢?所谓大者见大,小者见小。清者见清,浊者见浊。然,生活的至理一如《六祖坛经》所言:“安定性灵培养智慧,要让心志纯净细炼,真正的大用来自宁静无妄,所以生活的真理就是安慧等持。”
各位也许进过佛寺,当你行至大殿,抬头便见殿上威然悬挂的“大雄宝殿”四个字。你知道这四个字的涵义吗?她的意思就是要你进入堂殿,听完佛法之后,即刻成就金刚不坏的智慧,做一个永远不被迷惑、不被击败的不倒翁。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天生的潜能,那就是自觉和清醒的能力。佛家称它为自性,也称为一个人的精神本体(法身)。在佛经里头,有一尊佛叫毗卢遮那佛,它就是法身佛。它所代表的就是自性中的光明智慧,所以又称为大日如来佛。
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尊大日如来,都有光明的法身,都有一个心中的太阳。它照亮我们,让我们不被错综复杂的世界所迷惑,永远不会被挫折打倒,不会被欲望蛊惑,不会被消极的畏惧所慑服,那就是真正的不倒翁。
我常常以“不倒翁”自喻。自2010年12月至今,内蒙古民营企业国学商会已经成立了一年有余,作为中国第一家将国学与商会天然结合的社团组织,以“国学”的般若智慧服务于民营企业,使之契理如法,一直都是我们如如践行的圭臬与坚持。怎样将中华传统文化的隽永智慧融入到现代企业管理之道中,带着这样的探求,我们踽踽前行。2012年7月7日至9日,我们邀请了40位内蒙古地区极具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家,以“人生镜面”作为自我觉察的导引,以“行为学”作为贯穿始终的脊骨,以国学“易经”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突破口,历时三天时间,开创性地进行了一次以国学智慧观照企业家自性光明的有益尝试。短短三天时间,不单得到了与会企业家的高度评价,更是在内蒙古地区掀起了一股清凉的国学风。
唐朝有一位学生曾问临济禅师:什么是生活的正道?
临济说:“佛就是清净心,法就是光明性,道就是处处无碍光明。”一个不被生活情境所惑,不做生活的奴隶而做自己主人的人,就是真自由,所以是不倒翁。
怎么去做一个生活道上的不倒翁呢?中国近代最了不起的禅师之一虚云老和尚(公元1840年——1959年)说:“凡当参学,要有三样好,第一要有一对好眼睛,第二要有一双好耳朵,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好眼睛就是金刚眼,凡见一切事物,能分是非、辨邪恶、识好歹、别圣凡。好耳朵就是顺风耳,什么话一听就知道里面说的是什么名堂。好肚皮就是和弥勒菩萨的布袋一样,一切好好丑丑所见所闻,全都装进袋里,遇缘应机,化生办事,就把所见所闻的从袋里拿出来,作比较研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总是在积极和正确的思想下,才产生伟大的心志力量。总是从内心里自然流露出来的真心,才能建功立业。正如临济禅师所言:“但莫外求,你一念清净,心光是你屋里法身。”
祖师大德的般若智慧,仿若云波诡谲之深海中,那依稀可见的灯塔微光。在三天的时光里,40位企业家和我们共同经历了人生的迷雾与参悟的清凉。在三天伊始,带着生命的终极疑问,我们开始了对生命的探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人之真一之炁在哪里?”随着“行为学”经典环节的层层设置,大家心量的提契,心性的渐悟,感召着彼此。随后,我们以“易经”作为整场的核心与法要。为40位企业家讲解“易经”作为宇宙自然规律与人伦道德的密切关系及其颠扑不破的亘古真诠,让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理解。
我们希望,我们的有益尝试能够为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贡献点点绵薄。我们也希望内蒙古民营企业国学商会作为一盏启明微星,在苍茫草原,为众多民营企业家提供一丝帮助和些许慰藉。在这次为期三天的交流中,一位全国知名的企业家如是说:“前有黄埔军校,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燃烧着赤诚。现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办一个国学军校,让中华文明灿烂之光,充塞天地,至大至刚。”
我期待。同时,我也相信:圣贤教育,一定可以改变命运。中华文明,一定可以扭转乾坤。
正如英国大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所言:如果有来生,我将在中国。
天地玄妙,参悟本源;随缘即应,以一济万。
无生生无,有化化有;无情无种,无性无生。
何期自性,真常妙有;太虚之境,转身即是。
自性光明,本自具足;人生镜面,观照自在。
经典有许多,如:弟子规、三字经、书法、国画等,但我却独钟情于古诗。中国传统古诗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是传统文化园圃中最璀璨的一支奇葩。找在两千多年前,我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诗歌来记录他们的生活,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情。
阅读,可以开阔视野,获取新知;阅读,可以跨越时空,纵横古今中外;阅读,还可以和圣贤对话,与经典同行。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取得作文高分的同学都有相同的诀窍——喜欢课外阅读经典。因为可以从阅读中学到一些好词佳句。如:在写作、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运用到古诗,抒发自己的情感。
经典就似一位朋友!这位朋友会把我们带进世界文学的宝库,让我们阅览中华民族的经典,领略世界名篇的精彩。这位朋友会告诉我:经典是一席视觉盛宴,美味绝伦;经典是一曲雄伟浩大的交响乐,震天动地,歌颂人生;经典是一面皎洁的光芒灵镜,照射人生;经典是一把智慧钥匙,开启心灵。我们读经典,读人生,读社会,读智慧,让我们成为有知识、有道德、有智慧的人。经典是幻想天地的精彩,是世界儿童的欢歌,是祖先流淌亲情的甘露,是奔放浪漫的神话!让我们与圣人对话、与智慧对话、与经典对话。
我爱经典、愿经典与我同行,与我成长,与我飞翔!
的的五年级:绿色
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在评论孔子的时候说:孔子的最大贡献是对人的发现。孔子以后的儒家主要是进一步回答“什么是人”,“怎么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是人呢?西方比较注重理性,对人的定义是:有理性的动物。中国儒家比较重视仁义道德,所以对人的界定是:“人异于禽兽者几稀”(人和动物的差别不大),主要区别在于人有仁义礼智“四端”。怎么做人呢?首先是自身怎么做的问题,要做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有人格的人,堂堂正正的人;其次,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成为对家庭、社会、国家有用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至于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如何处理好个人与民族、国家的关系?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其“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及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至今仍鞭策人们勤奋上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分别对应于真、善、美,“天人合一”即求真,“知行合一”即致善,“情景合一”即审美。不同民族都是追求真、善、美的,这没有什么不同,但不同的是每个民族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真、善、美的追求。中国就是通过这三个“合一”来追求真、善、美的。《易传》上有两句众所周知的话,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很恰当、很凝炼地概括了中国文化传统所蕴含的刚柔相济、阴阳互补的关系和内在结构。它既是个体人格特征,同时又是整个传统文化的特征。自强不息表达的是刚健进取的品格,厚德载物则体现著宽容敦厚的品格。
从社会发展的现实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对档案工作者职业素养的塑造与支配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档案工作者既是文化的贮存、延续、传播者,也是文化的选择、吸收、加工者,档案工作者既经过了社会文化发展的传递历程,又经受了文化传递历程中的心理净化。因此,从服务与文化的功能来分析档案工作者与文化的关系,可以这样讲,档案工作者保存、传递了文化,文化又孕育了档案工作者。档案工作者经历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后,能够积极促成一种振作而不是倦怠的精神状态,促成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甘于寂寞、勤于奉献的文化模式。这种模式在档案工作者职业行为中体现得既充分又微妙,既体现出中国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心理,又不为别种民族、社会不同的文化所具有,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相对稳定并为其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
我们可以在本民族文化基础上看到档案工作者所特有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心理与性格;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看到档案工作者少说多做、低调实干行为形成的历史因素,也可以恰当地解释档案工作者所特有的高志功低物欲的思维方式;对于档案工作者的服务实践过程来讲,中国传统文化既可以在新形势下弘扬民族的优良传统,帮助档案工作者认识分析一些行为中的陋习与弊端,以便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并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调节,还可以进一步塑造当代档案工作者的完美人格,塑造当代档案工作者“道德、表率与和谐”和“敬业、责任与担当”的良好职业素养。这种职业素养,是档案工作者继续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档案工作者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为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