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范文

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

第1篇: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电子图书;利用状况

中图分类号:G255.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5日

电子图书和纸质图书是图书的不同存在介质,二者的共同点是,都包含一定的信息量,比如有一定的文字量,其编排按照传统书籍的格式以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通过被阅读而传递信息等。但是电子图书作为一种书籍的新载体,具有的特点是,必须通过电子计算机设备读取并通过屏幕显示出来,具备图文声像结合的优点、可检索、可复制,有更高的性价比,有更多样的发行渠道等。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电子图书已经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一种重要选择,我省高校图书馆提供的电子图书资源的情况和用户的利用状况,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河北省高校馆购置电子书数据库现状

面对电子图书的出现和发展,河北省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由最初的关注,到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购置,馆藏电子图书数量在不断增加,已经成为馆藏资源的组成部分。通过笔者对河北省高校图书馆的调查,相比各馆拥有众多的电子期刊数据库,高校馆购买的电子图书数据库很少,一般只有1~2个,基本上都是超星电子书数据库或方正电子书数据库。

(一)超星电子书数据库。该数据库专业范围包括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法律、经济、数理化、生物、工业技术等,目前拥有80万册电子图书可以实现电子图书的浏览、检索、下载、打印。用户借阅需要通过超星电子书阅读器。超星图书馆的系统的技术含量和阅读效果均不太理想,并且还存在着很大的版权隐患,但是庞大的图书数量和低廉的价格,却是它具有竞争力的优势所在。该数据库主要以旧书回溯为主,两年内出版的新书一般不收录,很多以前出版而现在难以找到的图书,在超星图书馆中却能轻易地找到,因而受到许多读者尤其是文史哲专业读者的欢迎。

(二)方正电子书数据库。该数据库由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制作,涵盖了社会学、哲学、宗教、历史、经济管理、文学、数学、化学、地理、生物、医学、工程、机械等多种学科。中国90%以上的出版社在应用方正阿帕比技术及平台出版发行电子书,累计电子书近70万册,用户借阅需要通过方正阅读器。该数据库符合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版权问题解决得比较彻底,具有很强的持续发展能力。缺点:一是过分保护出版者利益从而影响了使用者权利,如打印、复制文字和图片等均不方便;二是价格比较昂贵,除每次付出购买图书所需的这部分费用外,还得一次性付出价格不菲的系统平台费。

二、河北省大学生对高校馆电子书数据库利用率不高的原因

电脑的普及性、使用的便利性,图书馆免费提供电脑用机,以及阅览器的专用性,IP地址的限制,使得读者一般通过电脑借阅电子图书。电子书数据库一般都支持查找等扩展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纸质图书需要十几秒甚至更久来完成的资料查找,电子图书可以存储在U盘,携带比较方便。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我省大学生对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利用率不高,与纸质图书借阅量相比,借阅量不多。读者一般首先寻找纸质图书,没有纸质图书的情况下才会去寻找电子图书。

(一)读者对纸质图书的强烈需求。纸本图书简便易带、随时可用,能为人们提供深层次的思辨性阅读,最能传达细致情感和深刻思想的一种工具,代表着一种阅读的传统和理念。大学生喜欢纸质图书,想免费获得途径,一般会去图书馆借阅。

(二)读者自行购买电子图书。纸质图书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实现获取,即便图书不需要支付成本,但是获取一定是有时间、运输成本的。而电子图书易于传播、下载,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跨区域,跨国的免费、实时的获得。电子图书价格便宜,电子图书价格一般只有纸质图书的1/10,使的读者自行购买的可能性增大。

(三)电子图书有其他免费获取的渠道。随着网络文学的进一步壮大,电子书逐渐在向着免费模式转变。目前国内绝大部分文学网站,包括原创文学网站和转载文学网站,基本上全部都提供免费的电子书下载,只不过绝大部分原创文学网站提供的免费电子书是不包括VIP章节部分的,也就是不完整的,而转载文学网站提供的免费电子书是完整的。相比收费电子书而言,免费电子书已经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

(四)电子图书出版的滞后性。电子图书的制作周期与纸本图书的不同步,目前图书的数字化大多都存在3~5年的滞后期,有的时间更长。高校馆购置电子图书数据库里面的图书都是旧书,满足不了读者对新书的阅读需求,影响了读者借阅电子书的热情。

(五)电子图书使用的不便利性。电子图书数据库都有自己的专有格式,PDF格式则需要使用其他公司出品的一些专用软件打开。例如我省高校馆购置的数据库,格式都不一样,一般需要以某种专门的阅读器阅读,软件的升级/二次开发完全依赖数据提供商。阅览器的多样性给读者带来了不便,影响了对电子图书使用的热情。

第2篇: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借阅工作;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009-02 一、图书馆借阅工作必须改革

从定义上来说,图书借阅是指将图书馆的藏书通过一定的方式提供给读者利用,以发挥图书的作用。所以,图书借阅工作是图书管理员工作中的主要工作。图书出纳工作每天要接待许多读者,借书、还书工作复杂而繁忙,还要做到迅速、准确、有条不紊,这是对出纳工作的要求,也是衡量图书出纳工作质量的标准。

因此说,借阅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图书工作服务质量的好坏,也直接体现出图书馆的方针、任务和作用。图书借阅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评价一个图书馆工作好坏的重要内容之就一。而现如今的很多高校图书馆的借阅工作还有很多不足和未完善的地方,为了做好借阅工作,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图书馆的借阅工作必须改革。

1.图书馆工作的主要矛盾。高校图书馆是培养各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大学生专业能力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形成的重要保证,也是高校教师学习新知识、查阅资料的重要场所,同时还具有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所以做好借阅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显然,阅读小说的读者日益增多,自然是个好现象,说明现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是这却给高校图书馆借阅工作带来了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图书馆图书资料的科学管理和社会利用构成了图书馆工作的主要矛盾,这个又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始终贯穿在图书馆工作的全过程,同时它又堆动着图书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如何在科学管理图书资料的基础上又能让学生们利用好他们,做到“藏”、“用”兼具,这是首要问题。

2.借阅工作需要更人性化。与时俱进的今天,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馆让每位读者都享有实质上的信息共享的“时效权”,平等变得更为重要,如何解决最大限度地实现文献开发与利用也变得更为迫切。现在,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已经步入信息化、现代化的轨道,物质上、技术上和管理人才上也完全具备实现这些管理和服务理念的能力。回顾传统的借阅工作,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繁琐的流程,藏书的存量不够,读者排队领号等,甚至在某些程度上,还会影响社会对该图书馆的评价。因此,我们需要更加人性化的借阅工作,重新设计高校图书馆读者制度,进行人性化借阅制度的改革,建立一种保障读者最基本的平等借阅权,是高校图书馆改革的关键。

3.电子图书的引入。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新的信息载体和表现形式――电子图书应运而生。相比与纸质印刷图书的阅读,无论是从阅读的舒适度上,还是阅读的方便性上,或者是阅读形式上,电子图书都似乎更要稍胜一筹。而且,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校在图书馆引入电子图书,也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响应,并且还解决了很多传统借阅工作上的问题。现在,大多数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也正在发生着变革,在为读者提供传统服务的同时,为读者提供电子图书借阅,已经成为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之一。如今,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电子图书借阅和电子图书借阅的整理工作又成了图书馆服务方面的问题,如何使图书馆服务方式得到拓展,这又是一个需要我们改革的问题。

二、图书馆借阅工作怎样改革

1.处理好“藏”和“用”之间的关系。笔者就本校的图书部藏书和借阅记录进行了调查,通过数据统计,流通量最高的是文学艺术类的小说,占全部流通量的70%左右,相比之下,阅读自然科学等类图书的读者人数却很少,这部分图书的流通率也比较低,只占30%左右。这些数据直接说明,一方面,小说等类文艺书刊远远满足不了广大读者的需要,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等类书刊大量压架,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鉴于此种情况,高校图书馆现在的借阅方式必须改变,现有的服务对象(读者队伍)必须扩大,现行的管理方法必须改革,现存的管理体制必须打破。小说类文艺书刊需求量大,那我们可以把这类图书的借阅方式,从凭证借阅改成租金借阅,当然,有关更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可在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充实完善。自然科学等类图书之所以大量压架,流通量低,读者需求方面的原因当然是首要问题了,要改变这种现状,开创新的局面,我认为仍需从借阅方式这一关键环节入手进行改革。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扩大自然科学等类的读者队伍,创造一切条件,努力满足全市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借阅自然科学等类图书的需要。由于文艺图书改行租金借阅制,这样就可以将大批借书证节省下来,发放给借阅自然科学等类图书的读者。这样改革,就可以一定程度改变了过去那种读者多,借书证少,许多想借自然科学等类书籍的读者得不到借书证,借不到书的紧张局面。

2.借阅工作的人性化改革。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实际制定读者借阅权限都还不能达到理论上的正常指标,原因就是借阅册数太多,读者会借不到适合的书。现在,许多高校图书馆馆只规定了某类图书的借阅册数和期限,而忽视了文献时效和种类在读者权限规定中的导向作用,导致读者都去借新书、热门书,使读者的文献选择面更加狭窄。对此,我们应该根据文献老化规律,按出版年代对馆藏进行分级,使每个读者都享有1本新书的借阅权。现在,同期出版的中文图书,借阅权达到10册,就已经是目前国内高校的中上水平。此外,借阅权限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与之配套的借期“时效权”平等的理念,强调的是对最新信息共享的“时效保证”,对不同级次图书规定不同的借期。这样不仅会减少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不满,大大减少“热门书”供不应求的现状,更重要的是为开发利用次常用文献起到了制度上的导向作用,让读者更全面更客观地去了解各种文献,打开他们的选择面,不再仅限于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热门书”,从根本上使某些“冷门书”不再冷门。

3.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括展。电子图书的引入,使图书馆的服务时间得到了最大拓展。借助网络,图书馆能够做到每天24小时不闭馆。读者几乎可以在任意时间使用图书馆。正好解决图书关馆时间与读者阅读需求的矛盾和阅览座位与读者人数的矛盾,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办一个互联网平台,只要是申请到帐号,读者不必到馆便可访问图书馆,在宿舍中、家中以及其他可以上网访问图书馆的地点使用图书馆。电子图书的在线浏览和在线借阅服务,使读者的图书阅览和借书、还书方式变得从未有过的轻松。电子图书的阅览、借书、还书,轻点鼠标即可完成。更何况那些带有自动还书功能的电子图书系统,只要你在网上,到了预定时刻,归还图书便可以自动完成。在传统服务中,无论图书馆如何调整服务时间,工作人员如何改进服务态度,恐怕也难于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要。而图书馆的电子图书在线浏览和在线借阅服务方式,使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最大满足。

三、总结

借阅制度的改革是图书馆改革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只有解决根本问题,注重人性化,拓展阅读方式,才能给读者带来方便,给图书馆带来活力,给馆藏资源增强造血功能,从而使图书馆的深化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当然,解决图书馆的借阅问题不是一朝一夕或单方面可以解决的,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但是,探索和研究与此有关的问题,却是改革中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岳春杰.高校图书馆借阅制度的人性化改革设想[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8).

第3篇: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电子图书;大学生;认知度;使用率;满意度

中国图书商报社和读吧网于2010年4月联合的《第四次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中称,截至2009年底,我国电子图书总量为97万种,2008年新增电子图书16万种,同比增长19.75%,表明中国电子图书步入平稳发展阶段。2009年,我国电子图书读者为10100万人,首次破亿,同比增长27.8%。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近4年大学本科学历及18—24岁年龄段电子图书读者比例呈下降趋势。国内学者调查显示多数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较低,只有少数重点大学图书馆电子文献的利用情况比较乐观。2007年南昌工学院超星电子图书的点击率为281次/日,方正电子图书的点击率仅为17次/日。尚慧等进行网上调查发现只有23%的学生经常使用图书馆的电子图书资源(2009)。电子图书是图书馆电子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图书的利用率低,不仅造成电子图书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会成为制约电子图书发展的严重障碍。

目前,有关电子资源利用方面的调查研究局限在利用率高低的表层,调查不全面,也不深入,尤其是缺少读者对电子文献质量方面满意度的调查。为此,笔者于2010年4月从全校本科四个年级12007名学生中选取学号尾数为5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56张,回收率为96.3%。调查问题的设计简单明快,一题一问,包括大学生对电子图书的认知度、使用率及满意度3个大项15个小项目的调查内容。本次调查旨在掌握目前大学生对图书馆中电子图书的使用情况,探索提高大学生获取电子文献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径,提高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为拓宽电子图书的发展空间提供参考。

1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校图书馆现有超星、书生、方正教参、圣典、九羽和方正电子图书6个品牌,数量共计57.5万种。

1.1大学生对电子图书的认知度

本文所指的认知度是大学生对本校图书馆中电子图书的认识、知晓的程度,包括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调查“你是否知道图书馆里有电子图书?”采用两点量表(知道和不知道),知道的学生占56.1%,不知道的学生占43.9%。对电子图书优缺点的调查采用半封闭类型问答,有39.1%的学生认为电子图书的优点是不用纸张,60.9%的学生认为便于查找,而其他优点没有学生提出;有54.0%的学生认为电子图书的缺点是需要阅读工具、不方便阅读,43.9%的学生认为需要费用且损害视力,2.1%的学生认为查找和筛选有困难。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有85.8%的学生选择购买纸质图书,只有14.2%的学生愿意购买电子图书。由此可知,本校学生对电子图书的认知度较低。究其原因,一是不了解电子图书具有声像多媒体功能、发行出版周期短、价廉环保、海量存储及携带方便等诸多优点;二是对电子图书制作、存储、显示技术所具有的不足有抵触情绪,导致学生对电子图书的喜爱程度低;三是多数学生没有意识到如今是传统图书与电子图书二元共存格局,而且电子图书发展势头正旺,放弃电子图书就会丢掉一半或更多的信息资源。

1.2大学生对电子图书的使用率

1.2.1电子图书的年阅读率被调查学生中91.9%有阅读电子图书的经历,但阅读过本校图书馆里电子图书的学生人数很少,仅220人,占19.0%,绝大多数学生(占81.0%)没有阅读过图书馆中的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以点击次数作为阅读次数进行统计,各品牌电子图书从购入到2010年4月22日的阅读情况如表1所示。

馆内电子图书平均年点击率只有1.92%,远远低于纸质图书15.33%的年借阅率(本校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50万册,借阅率的统计是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至2009年12月13日截止)。这说明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1.2.2阅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72.0%的学生选择在线阅读,17%的学生选择下载阅读,11%的学生选用其他阅读方式。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电子图书的阅读技巧,没有考虑到在线阅读会受到网络效果及计算机设备运行等的影响,而且续读需要再次搜索点击。

1.3大学生对电子图书的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国内现有电子图书的质量满意率不高,选择非常满意的学生只有16.6%,基本满意的是23.5%,不满意的是59.9%。学生不满意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①网上查找不方便,受网速影响;②必须借助阅读设备,阅读格式太多,不能快速阅读;③一些电子图书有质量问题。目前,大学生拥有Pc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比例不高,只占学生总数的30%左右,而专用手持阅读器又比较贵,大多数学生使用手机阅读。此外,经常有学生反映电子图书存在质量问题。笔者抽查某品牌力学方面电子图书59册。发现有6.8%的图书内容与封面不相符,抽查另一品牌机械方面电子图书21册,发现有15.7%的图书存在插图短缺现象。

2提高电子图书的利用率,拓展电子图书的发展空间

提高电子图书利用率是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新途径。针对本校学生对图书馆电子图书认知度较低、阅读率很低、满意度不高的实际情况,图书馆、电子图书商和管理层应合力做好改进工作。大学生是电子图书使用的主要群体,提高大学生电子图书的利用率,是扩大电子图书发展空间是重要方面。论文

2.1图书馆方面

2.1.1以读书活动促宣传,以检索课程为先导信息时代,文献信息种类繁多,检索工具复杂,检索途径多样。图书馆必须通过大力宣传和辅导,尽可能让全体学生了解馆藏电子图书内容、数量和最新资讯,为学生及时获取更加丰富的图书信息提供帮助。利用世界读书日、每月读书节、每周讲座课等开展各种阅读宣传和图书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对电子图书的认知度。文献信息检索是获取知识的捷径,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由于大学生信息检索知识严重缺乏,图书馆要重视《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开设,将该课程设置为各专业必修课,使学生尽早掌握文献检索方法,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电子图书服务平台的图书分类和检索功能,使电子图书查找简单易行。

2.1.2转变信息服务观念,拓展参考咨询服务方式高校图书馆是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机构。加强图书馆员的能力培训和素质养成,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是加强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环境下变得更加重要。参考咨询方式的多样性和参考咨询工具的多功能,使咨询服务更加便捷和人性化。本馆在保留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台和电话咨询方式的同时,增加了虚拟咨询服务项目,实现了网上实时与非实时咨询。针对学生主动寻求咨询服务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参考咨询人员应加强调查研究,寻找解决良策。如借助即时通讯工具定期信息公告,发送资讯短信,促进学生参与咨询服务活动;与重点大学开展联合咨询和文献传递服务,邀请校内外学科专家进行专家咨询服务等。

2.1.3改进图书检索系统,加强设备硬件管理和维护

本校图书馆纸质图书检索和电子图书检索是分台操作,不便于读者查找。图书馆拟将电子图书检索与纸质图书检索整合在同一平台,实现同步检索。这样,学生在检索时一次查全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会有助于提高电子图书的使用率。

在保证PC机数量的同时,加强管理和维护是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的关键。要指导学生严格遵守计算机操作规程和数据库使用规则,及时排除故障,确保硬件运行正常。

2.2电子图书商

2.2.1宣讲电子图书优势,让大学生喜爱电子图书电子图书具有功能、载体和传播三大优势,电子图书商应加强对学生的宣讲,使学生充分认识电子图书的优势,让学生真正喜欢电子图书。

传统的纸质图书呈现给读者的只是文字、符号和图片,属于静态信息。电子图书的呈现形式是多样化的,既有静态信息,也有动态信息。电子图书能发音,满足读者听书的需要;也可以播放,读者视觉和听觉同时接收信息,使读者的阅读兴趣浓厚,不会产生困意。电子图书的检索功能可以快速准确地帮助查找,其超链接功能还可以给自学读者当老师,拥有一款电子图书便可畅游知识海洋。

数字化信息的出现,是一场信息革命,为人类文明翻开了新的一页。电子图书以电子技术存储、显示、传播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信息,存储载体是磁盘、光盘、u盘等。这种磁光电存储载体具有简易复制、携带轻便、海量存储等优点,是纸质图书无法比及的。

电子图书的传播免去了印刷、装订、运输程序,节约大量人力物力,通过点击键盘就可以轻松获取图书资料。电子图书出版和传播周期短,修改容易,交易便捷,而且无库存风险。

2.2.2改善阅读条件,拓展阅读途径

人们已经习惯于传统图书阅读方式和翻书页的感觉,而电子图书必须在计算机或便携式阅读器上阅读。借助计算机终端阅读有很多不便,没有电脑的学生必需到图书馆去阅读。由于专用阅读器比较昂贵,学生使用的主要阅读工具是手机和MP3,这些电子媒体视屏窄小,阅读效率低,长时间阅读还会影响视力,制约了电子图书的普及。学生们期待类似于纸质书页大小和厚度的电子图书伴随他们的学习生活。毋庸置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定会出现物美价廉、使用舒适的电子图书阅读设备,电子图书会成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工具。

2.2.3提高电子图书质量,促进电子图书出版业的发展

图书质量是电子图书发展的生命力。目前,国家对电子图书质量的管理和评价虽然没有统一规范,但电子图书商应给予重视和自律。从表1可知,方正和书生公司的电子图书点击率比较高,很受学生欢迎,主要原因是其图书年代比较新,图书质量比较好。其他公司的电子图书点击率较低,其原因是学生反映图书质量有问题。另外,由于九羽图书是扫描页面,不能复制粘贴,所以点击率特别低。目前,国内电子图书出版商还较少,出版数量不大,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只要抓住机遇,把握质量,一定会促进图书市场有序发展。

2.3管理层

据《第四次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的统计:2009年我国电子图书交易册数5370万册,实现销售收入3.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8%和39.89%;但近4年高学历读者群(专科以上学历者)电子图书阅读率均呈下降趋势,如表2所示。

由此说明鉴赏能力比较强的读者对电子图书的认同度下降,这与电子图书的技术难题和质量问题不无关系。管理层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规范,扭转阅读格式混乱、技术标准不统一、市场交易不规范现状;监督电子图书商提高电子图书的制作水平,降低电子图书编校差错率,确保电子图书质量合格,早日实现电子图书出版的科学化和标准化管理。

第4篇: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范文

目前,图书馆、出版商、长期保存机构均在积极开展电子图书的长期保存活动,但由于电子图书长期保存活动起步晚,相关保存机构投入少,以及电子图书本身的复杂性,使得电子图书长期保存发展缓慢,并呈现出长期保存项目少、机构参与度低的现状。

1.1长期保存项目少

目前,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开展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项目[17],但面对当前各种形式的电子资源(如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数据等),其并未给出保存内容的对象类别。笔者调查发现,目前仅有Portico、LOCKSS(LotsofCopiesKeepStuffSafe,多备份资源保存)、CLOCKSS(ControlledLOCKSS)、e-Depot等项目开展电子图书长期保存活动,其中仅Portico提供专门的电子图书长期保存服务。Portico是一家非营利性信息存储服务机构,一直致力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的探索,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保存模式。自2005年该项目开展电子期刊的长期保存服务以来,其已经经历了两次较大的调整。2009年,Portico将电子图书纳入长期保存范畴,并提供电子期刊与电子图书混合保存模式。2011年1月1日,该项目又创立了独立于电子期刊的专门的电子图书长期保存服务,该服务旨在满足图书馆和出版商馆藏不断发展的需求,提供可选择的、合适的保存服务[18]。CLOCKSS是由学术出版商和科研图书馆共同参与和管理的非营利性项目,致力于建立可持续的、全球分布式的存档系统,确保基于网络的学术资源的长期保存。CLOCKSS于2008年开始启动电子图书长期保存服务,至2011年2月,实现了该服务向用户开放,开始实行电子期刊与电子图书的混合保存模式。目前,CLOCKSS仅公布了参与电子图书保存的出版商信息,但并未给出可供选择的保存模式及保存经费来源等相关信息。LOCKSS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和梅隆基金共同资助,斯坦福大学图书馆负责实施的数字资源长期存取项目,采取分布式的数字资源保存策略,但目前也尚未公布电子图书长期保存项目的相关信息。笔者通过对Springer电子图书的保存策略进行分析得知,LOCKSS已经开展电子图书长期保存项目。荷兰国家图书馆(KoninklijkeBibliotheek,简称KB)利用可操作性的数字存档系统e-Depot保存电子出版物。除了电子期刊外,KB正积极致力于其他形式电子出版物(如电子图书、视频图书和网站资源)的长期保存。目前,KB仅对荷兰布里尔学术出版社(BrillAcademicPress)以印本形式出版的2000册图书进行数字化并保存。

1.2机构参与度低

电子图书长期保存的发展依赖于电子图书的出版社、出版商、集成商及图书馆的参与,但由于电子图书长期保存还处于探索阶段,保存模式尚未完善,保存机构的参与度也相对较低。就国内而言,我国主要的电子图书出版商、出版社均未参与电子图书的长期保存,现阶段也仅有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Springer签署了电子图书长期保存协议。与之相比,国外电子图书出版社、出版商、集成商在对电子图书进行简单备份的同时,也加入了电子图书长期保存的行列之中,但总体来说,参与电子图书长期保存的机构数量仍有限。就电子图书保存机构而言,仅有Portico和CLOCKSS公布了参与长期保存的机构数目和相关信息。到目前为止,相对于参与Portico电子期刊长期保存的174家机构而言,电子图书长期保存机构的参与度明显偏低仅仅为37家,占电子期刊保存机构数量的21%[19]。参与CLOCKSS电子图书长期保存的机构数发展较快,从2011年2月Springer第一个加入CLOCKSS电子图书保存服务开始,截止到2013年1月,已经有21家机构参与CLOCKSS电子图书保存服务。

2图书馆电子图书长期保存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电子图书长期保存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电子图书不同于电子期刊等数字资源,其在内容格式、版权归属及数字版权管理方面具有特殊性,而这些因素阻碍了电子图书保存内容的摄取。内容摄取是长期保存活动的起点,在长期保存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图书馆要实现电子图书长期保存,首先应关注并解决这些问题。

2.1电子图书格式多样,难以统一

2012年,国际数字出版平台服务公司“阿普瑞”(Aptara)了一项关于全球电子图书市场整体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其指出电子图书的阅读器和内容格式的兼容性问题是电子图书面临的主要挑战[20]。目前,电子图书市场尚未形成统一的电子图书格式标准,电子图书出版商、集成商使用各自支持的电子图书格式。电子图书按照其格式的通用性可划分为4类[21],分别是基础格式、开放/通用格式、半开放格式及私有格式。基础格式是非专有格式,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和移植性,如XML;开放/通用格式是由官方或国际性标准组织认可的,其具有高普及率和高认知度,如TXT、HTM、EPUB、PDF等;半开放格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开放的,但其核心技术由格式制定机构掌握,如方正CEBX;私有格式是在专门阅读器或软件的支持下方可使用的格式,如亚马逊AZW等。电子图书用户最喜欢的格式为以PDF、EPUB3为代表的开放/通用格式[22]。应用户需求,目前Portico采用PDF格式保存电子图书,并声称在未来将会考虑EPUB3格式。EPUB3格式由于其强大的系统兼容性备受出版商青睐,但其并不是为保存而专门设计的格式[23]。因此,在电子图书格式多样化的情况下,电子图书的内容摄取及存储转化等过程变得尤为繁琐和复杂,这无疑将阻碍电子图书长期保存活动的顺利开展。图书馆应积极呼吁电子图书市场中的相关者参与制定国际认可的开放性的电子图书通用格式,使其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并寻求现有格式的转化技术和工具。例如,针对基础格式,图书馆可以利用现有技术和软件进行格式转换;对于半开放格式和私有格式,图书馆需要与出版商、集成商沟通协调,获得电子图书内容转化的许可权利。

2.2版权归属不清晰,很难获取保存权

电子图书版权归属是指电子图书数字版权归谁所有,即电子图书数字版权的权利主体的确认。目前,国内外电子图书授权纠纷案件不断,主要在于电子图书的数字版权归属不清晰,表现在数字版权主体不明确、授权内容不清晰。电子图书长期保存需要明确电子图书的数字版权的权利主体是作者还是出版社,这样才有利于从权利主体获得保存许可权。与电子期刊的版权归属相比,电子图书的数字版权一般掌握在作者手中,而不是由出版社享有。在我国,电子图书数字版权的80%左右掌握在作者手中[24]。根据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曾对全国580多家出版社进行的统计显示,20%左右的出版社拥有其出版的电子图书的数字版权[25]。在电子图书市场中,同一作品多次转让、多方转让的现象已经很普遍,而作品经多级转让后,权利主体和授权内容变得难以分辨。美国最大的图书出版商兰登书屋罗塞塔图书公司是由于授权内容不清晰而导致诉讼的典型案例,其争论的焦点在于是作者还是出版商拥有将图书电子化的权利。针对上述问题,图书馆在电子图书长期保存过程中,应当明确电子图书的权利主体,保障电子图书内容的完整授权,并对获得的授权许可做好权利审查工作。为了明确电子图书的权利主体,图书馆一方面可以与电子图书出版商、集成商签署购买许可协议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电子图书的权利管理信息获得权利人的信息。

2.3数字版权管理制约内容获取

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RightsManagement,简称DRM)是以保护数字版权为核心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DRM通过安全和加密技术锁定和限制数字内容传播,从而能够从技术上防止数字作品的非法复制和使用。我国北大方正Apabi电子图书系统以数字出版保护技术为核心,实现了电子图书的制作、发行、阅读及受控传播等,防止电子图书的非授权拷贝,是第一个基于数字版权保护的中文电子图书解决方案。国外许多电子图书出版商和集成商也应用了数字版权保护技术。DRM在保护数字版权内容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图书的复制和使用,阻碍了电子图书长期保存内容的摄取。DRM嵌入在电子图书内容和电子图书阅读器中,对用户的使用行为进行限制,如电子图书的借阅时间、并发用户数量、用户阅读的地址位置等[26]。在此种情况下,电子图书保存首先应去除DRM,以获取电子图书内容。Springer之所以能参与多项电子图书长期保存项目,在于其未实施数字版权管理而易于保存[27]。图书馆在开展电子图书长期保存的过程中应积极与出版商、集成商沟通协调,提倡实行宽松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或者“无DRM”。目前,O'Reilly出版社、Carina出版社、微软出版社和麦克米伦英国出版社对出版的数字出版物进行了“无DRM”处理。同时,2011年法国100家出版商已经停止使用DRM,他们更愿意使用水印、版权教育、社会道德这样柔性的方式来保护作品的数字版权。

3结语

第5篇: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范文

电子图书馆的战略及标准规范管理、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用户管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以及营销管理等构成了电子图书馆集成管理的核心要素。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是电子图书馆管理的基础,根据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信息化环境促进了图书馆电子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在电子图书馆的大环境下,通过一定的通讯网络与地区、国家乃至世界各地连接,多个图书馆的合作和发挥各自的优势来共同研究,信息技术正在图书馆界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网络上每个节点的图书馆必须要顾全大局、识整体,使电子图书馆理念成为新世纪图书馆发展的动力。在电子图书馆的管理中要具有创新管理理念,应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应用为手段,要运用企业过程再造管理技术,打破原有的业务工作框架,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即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馆藏是再造一个虚拟图书馆的过程,实现信息资源虚拟化和检索的智能化。数字图书馆应建立新型、高效的运行机制。而电子图书馆运行机制典型模式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方式:基于ERP管理思想的图书馆资源计划管理机制,实现图书馆管理的最优化;分布式业务机构机制,数字化资源建设部门应一并承担起信息资源获取、信息资源整序、维护的功能,实行采——分——编一体化的作业流程。融外借阅览、参考咨询、网络导航、用户培训等服务于一体,保证图书馆网络的畅通,做好数据的迁移工作;放射状网络信息资源机制,由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进行统筹规划;工作站——局域网——互联网三级版权管理机制,将不同的版权内容分割成不同的管理模块,分级进行管理,读者可以根据合理使用原则阅览版权作品,在信息使用和版权约束之间起到了一种协调作用。

二、电子图书馆的集成管理

电子图书馆标准规范管理:电子图书馆标准要采用遵循内容编码、数据通信、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知识产权、服务运营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构建数字图书馆的标准体系要实现数字化信息采集标准、数字化信息组织与存储标准、信息检索标准、网络及网络资源标准、信息的权限管理和安全标准以及其它标准。针对一般数字资源加工和有关专门数字资源加工,建立基本数字对象和专门数字对象元数据规范,建立资源集合元数据规范,建立数字资源搜索、检索、调度和使用的标准规范。电子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指与电子图书馆知识创造、组织、应用与服务有关的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保护等在内的全面的、系统的管理。电子图书馆建设是一项知识创新工程,为21世纪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流通环境;电子图书馆是一种知识型组织,是一种面向用户的网络化数字资源体系;电子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图书馆管理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一种开放式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管理方式。其知识管理分为信息与知识源、基础设施、信息与过程管理、组织知识分类、知识门户和知识应用六个层次。在当前充满变化的信息化环境下,发展和创新图书馆学必须进行知识创新,把知识客体中的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表示出来,实现知识检索管理;另外,知识服务是图书馆联结用户和市场的纽带,即实现知识信息导航、知识信息评价、知识信息咨询和知识营销。

三、结语

第6篇: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范文

电子图书是一种“无纸的书”,它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数字图书的使用和传播是用数字编码的加工技术、存储技术以及传播技术。电子图书以数字形式存储,检索起来十分快捷方便。这就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学者们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加快了知识的利用和扩展。

二、电子图书的缺点

阅读电子图书对读者和设备的要求高,没有网络环境和设备的支持,没有网络基础知识和设备操作技能的人就无法进行阅读。尤其是电子图书缺少有关部门的监管,在出版、制作和上都比较简单,把关不严,造成很多作品的质量低劣,给社会和读者带来不利影响。

三、纸质图书的特点

(一)纸质图书阅读的舒适性。纸质图书没有辐射和光线的干扰,对人的身体和视力不会产生很大的危害。纸质图书的阅读有利于人的记忆、理解和思考,对于传统习惯来说,大部分的读者还是喜欢按章节和页码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方法具有很高的连贯性,并且靠着床头和沙发阅读很舒适。

(二)纸质图书的普及性和权威性。纸质图书具有普及性的特点,只要识字就可以阅读,不需要会操作电脑、手机等设备的操作,作为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及文化水平来说,纸质图书仍然是我国大众的主要读物。从科学评价角度来看,在出版文献的学术水平上,我国建立了学术评委会等机构进行监督,提高了出版文献的质量。从中央和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颁布的各类文件,到各类学校的教科书、课外读物、参考资料,报刊、小说、杂志等,纸质文献已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纸质图书具有收藏价值。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许多藏书爱好者,中国古代流传下来了许多的文献典藏珍宝、字画等,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仍然有很多人喜欢收藏那些装帧精美内容美好的纸质图书,体现了图书的附加价值。

(四)纸质图书便于批注。在阅读纸质图书时,可以边阅读边批注,将自己的阅读感想以及观点直接在读物上圈点、勾画、改错,读者通过批注对文献的理解、思考和记忆更加深刻,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五)纸质图书的缺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书馆的馆藏图书量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存放,还要配备书库、书架、桌椅等,同时纸质图书还要进行防潮、防火、防霉、防虫等措施,在管理上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纸质图书的出版需要很复杂的加工过程,从筛选、打样、排版、印刷、装订到发行面市,要经过很多部门的协作,也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时间和人力。

四、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的优势互补

(一)纸质图书是电子图书的备份。电子图书是纸质图书的延伸,而纸质图书是电子图书的重要凭证。我们应当正视电子图书的发展,但是人类文化的发展仅靠电子图书是不能实现的,电子图书在文化历史及保存上不能完全取代纸质图书的,而纸质图书在电子图书的发展中起着备份的保障作用。

(二)融合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的优势。以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一直以来,其图书馆的阅读文献都是以纸质图书为主,电子图书为辅的。为了信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加速二者的融合。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开发新的服务资源和形式的基础上,保留传统书桌式阅读形式,成立读者活动中心给读者建造一个交流平台,设置了电子阅览室,学生既能在图书馆阅读纸质图书,又能在电子阅览室查找电子图书资料,并在每个文献参考室的墙壁上安装了网线插口,方便读者自带笔记本来图书馆学习,满足读者对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不同需求。

(三)纸质图书可以借助电子图书促销及推广。纸质图书的出版,可以借助网络来进行宣传和促销。尤其是对于前沿性、时代性、教育性的文学、艺术、科学类的,社会反响很好的作品,更应该在出版前后利用网络进行大力的宣传和导读活动。书刊杂志可以推出网络版,并设立电子信箱来鼓励作者积极投稿,并与读者展开交流对话,以此来扩大刊物的知名度,增加其发行量。

(四)电子图书“粗读”纸质图书“精读”。电脑阅读、手机阅读等快餐式、跳跃式、超链式阅读等等,改变了很多人的阅读方式,也改变了对图书馆的传统观念,这一改变使人们从手捧厚重的图书解脱出来,但也使钻研汲取的阅读蒙上了一层浮躁。不过,从读者的借阅情况来看,电子图书的“粗读”与”纸质图书的“精读”并不相悖,反而使读者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读物,吸收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知识。而纸质图书不但没有在网络科技的冲击下淡化,反而稳固地保持了其传统优势,使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相互推进相互融合。无论是电子图书还是纸质图书都是文献内容的不同载体,二者之间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承载的方式不同而已。由于二者的差别和特点,图书馆的馆藏和服务管理操作上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模式和系统,但二者所存在的目的和所担负的使命是相同的,其结果都是为读者提供获取知识的载体。

五、结语

第7篇: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时代基层图书馆电子图书室发展

随着电子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各类电子出版物、检索数据库等电子信息资源的大量涌现,以印刷型书刊、文献的流通、阅览为主的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受到巨大的挑战和影响,原有的阅览设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读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为适应图书馆开展电子文献信息、服务的需要,在基层图书馆建立一个集网络、电子出版物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电子图书室已成为必然趋势。

一、建立电子图书室的必要性分析。

(一)、电子信息的飞速发展导致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借阅业务逐渐萎缩。

电子图书室是指一个特定组织范围内用电子方式存贮图书、期刊的全文内容,为用户提供访问、检索、查询和全文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电子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人们越来越青睐于在网上查阅资料、搜索信息、阅读文章。电子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知天下事,读天下文章。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相比,电子图书室有着方便、快捷、容量大等等优点。而传统意义上的以印刷型书刊、文献为主的基层图书馆,受到发展规模、场地、环境、服务等要素的制约,已不能吸引多数读者的需求,导致图书馆日益门庭冷落,业务逐渐萎缩。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县级基层图书馆每天来阅览室看书的人寥寥无几,每天来借书的人更是少而又少,有的图书馆年借书量甚至只有百人。作为基层图书馆,基层人民群众精神食粮的汲取之处,其发展现状实是令人担忧。

(二)、电子图书室的建立弥补了图书馆场地不足的缺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商品房、商业区的大规模开发,城市中心土地面积正在急剧缩小。而传统意义上以印刷型书刊、文献为主的藏书方式对图书馆的面积、规模有很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有大面积的藏书室、借书室、阅览室等等,还要有采编室、收发室等相关办公科室。作为基层图书馆,既无权,又无钱,加上很多地方政府对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不够重视,因此,很难会在城市中心地段建设正规化、规模化的图书馆。而图书馆如果建在郊区,则又给读者带来很多不便。有些地方的老图书馆,地理位置虽在城市中心,由于建造年代较久,规模、面积都较小,也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图书室表现出了它特有的优点,基本上只要求有一个大规模的空间,装上相应的电脑设备,就能满足读者读书、看报、查资料等各项要求了。电子网络藏书容量大,对场地大小无特殊要求,无疑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首选。

(三)、电子图书室弥补了基层图书馆藏书量在逐年减少的问题。

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每年都要投入相当一部分的资金去购买新书、报刊、杂志,随着物价的上涨,书籍、报刊、杂志的价格涨幅也很大,原来只需几元甚至几角钱一本的书现在要卖十几元甚至几十元,而政府对图书馆经费的增加远跟不上书本的涨幅,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图书馆的购书能力得不到提高。同时,以印刷版为主的书籍破损快、折旧率高,每年都在大量减少。旧书毁损,新书购买量下降,导致很多基层图书馆的藏书量在逐年减少。而网络化、信息化的电子图书室,不用纸张实物,不存在破损、虫蛀、火烧、雨淋等折旧,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四)、电子图书室迎合了更多读者的需求。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都追求高效、快速,这是电子图书室的又一大明显特征。要查自己想要的资料,传统的图书馆藏书,要花大量的时间在成堆的书刊中找到相应的书本,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翻看整本书,找到的还只是个别观点或资料,而在电子图书室中,读者只要在电脑的搜索栏中键入相应的关键词,电脑中便会显示出与之相关的所有信息、资料内容,大大节省了读者搜索查找的时间,同时,各种相关观点、信息、资料给了读者更多选择的空间,从而迎合了更多读者的需求。

二、建立电子图书室存在的困难。

(一)、财政对基层图书馆的投入不足,导致发展基金短缺。由于公共图书馆是非营利性的公益机构,它的运营经费统一由基层财政拨款,而稍有财力的地方政府往往把钱投在了工业项目、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教育等事业,又因图书文化事业一直未被列入关系民计民生的问题之列,所以基层政府对此的投入相当有限,所拨之款只够维持图书馆的基本运营,严重制约了其发展空间。而电子图书室的建立,前期必须要有一笔大的资金投入用以购买电脑设备、安装网络设施,这对资金问题是一个挑战。

(三)、工作人员不能完全胜任电子信息时代的工作需求。

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能完全胜任电子信息时代的工作需求的主要原因有:1、基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着年龄结构较大,基础学历较低的特点,导致他们接受现代化的电子设备的能力相对较弱。2、传统的借阅方式都是简单的手工操作,编个号、登个记,简单机械,易懂易学易做,与现代化、高科技的电脑操作截然不同。3、因工作性质、资金不足等原因,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几乎没有机会参加任何业务培训,更谈不上对他们进行还未在基层图书馆开设的电子图书室的专业电脑培训了。

三、建立电子图书室的对策分析。

(一)、争取政府的首期资金投入。

建立电子图书室要购买一批电脑设备,相应的配件设施,网络布局,还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所以首期投入需要的资金较多。但从长远角度出发,电子图书室的设立在资金投入方面要比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少很多,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每年都要花相当一部分资金去购买新书、报刊、杂志等,而电子图书室节约出了购书的资金,只需投入少量的基本维护费用。基层公共图书馆是非营利性组织,是基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汲取之处,应向相关部门反映建设好基层图书馆的重要性,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向有关部门说明设立电子图书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从长远上看对资金投入的节约度,争取政府财政的资金支持。

(二)、加强对工作人员相关业务的培训。

图书馆作为集文化、教育、宣传、信息传播、服务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机构,工作人中自身的道德文化素质对图书馆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特别是建立电子图书室,对工作人员所具备的能力要求更高,计算机作为现代电子图书室中的一个基本工具,必须人人懂,个个精,而这些现代化的电脑知识不是依靠工作人员自身的学习就能够掌握的,要通过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的专业培训才能完成。作为单位,应该为工作人员的电脑业务培训提供资金、师资、场地等各方面的支持,为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提供各种保障,主观配合客观,提升基层图书馆的档次,更好地为基层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李霞:论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继续教育,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6)。

第8篇: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范文

[关键词]师范类高等专科学校;图书资源;网络环境

师范类高等专科院校的图书馆是全校师生进行整理、收藏、搜集图书以及查阅学习资料的专门场所,是全校师生进行学术研究、自主学习、充实自己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现如今,科学技术的发达致使人们的思考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获取知识的方式也从传统的纸质媒介转为了电子媒介,通过电脑、手机等数码设备进行资料查询是师生首选方式。原有的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图书资源的更新缓慢,查找资料的效率低下,这些问题随着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逐渐突出。因此,读者更倾向于通过电子媒介查询资料,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所要查询的对象是电子媒介查询的优点所在,同时在网络环境下电子介质的图书资源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等优点,全校师生可以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在这一环境下进行学习查阅资料。为此,本文就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管理展开探讨,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和策略。

1.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图书资源状况

1.1网络图书资源具有丰富性、新颖性、杂乱性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资源样式繁多,具有丰富性、新颖性、杂乱性等特点。网络环境下的图书资源内容丰富,样式新颖,传统的纸质媒介下的图书资源是固定模式的,只能通过再出版的方式进行更新,相比较之下,网络下的图书资源内容更丰富,可以随时进行补充和更新。与此同时,网络环境下的图书资源没有进行详细的分门别类,部分资源的内容较为杂乱,而传统的纸质媒介下的图书资源在长期的图书管理中一般都已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整理。

1.2网络图书资源的创建质量一般不高、缺乏深度

目前许多高校的图书馆都已进行了信息化的建设,这种信息化的建设只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现有的图书资源在馆藏情况和图书目录方面进行了入库输入,并提供设备,以供读者检索所需图书的具置。与此同时,许多高校也仅仅提供的是电子阅览室等简单上网服务。随着科技进步和时展,这样的创建质量不高,缺乏一定的深度的电子图书资源已不能满足广大师生学习的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对这种网络图书资源进行重组和再加工。

1.3师生缺乏获取电子图书资源正规平台

相关院校领导对网络图书资源的重要性有着一定的认识,对这方面的管理也有着相关的政策,但是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一个确切的正规的平台供师生进行电子资源的查阅,缺乏这样的一个展示平台将资源对师生进行共享,不能将网络图书资源的灵活性、交互性以及针对性表现出来。故建议院校领导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这样的平台建设,有了这样的资源共享的平台,资料的查阅对师生来说就更为方便,更有利于学校科研的开展和师生的学习。

2.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资源建设管理策略

2.1调整现有图书馆藏结构,增加电子文献比重

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纸质媒介的图书仍然是目前图书馆馆藏主要的内容,读者可以通过查询后找到目标图书进行资料查询,然而,这种方式必须到图书馆实地才能进行,而且麻烦耗时。目前网络非常发达,师生通过电脑、手机随时进行资料查询,是时展的必然方向。因此图书馆馆藏应适应网络环境,从单一的纸质媒介转化为电子媒介,并加大电子文献的比重,将两种图书媒介方式科学安排,使两种图书媒介方式比重合理,相互搭配、相辅相成,状态最佳。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出版方对图书资源的整合信息化也越来越重视,为适应网络环境和数字化发展,一些教辅类图书在出版之时,随书也出版了相关电子书和数字光盘,这也就方便了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2.2收集整理网络图书资源,将其转化为本地馆藏

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将网络下的资源进行收集,转化为本地的馆藏。一方面,学校通过投入专项资金,向专业出版商、网站购买电子图书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将图书所配套的光盘资源与电子文档收集起来,图书馆管理人员对这些电子资源进行分门别类,整理并建立相关的文档对其进行保存;同时,还可以通过扫描、转录、影印等方式将现有馆藏中的纸质图书资源转化为和网络环境相匹配的数字资源。购买、收集、自建三结合,可有效的增加本地馆藏中的电子文献的比重,方便全校师生进行资料查阅。

2.3对已有的电子图书资源进行整合、归类、建库

搜集到的电子图书资源应进行整合归类,对不同种类的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管理,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数据管理库。同时,还应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一个便于查询的网络图书馆平台,师生可以利用这一网络平台,从数据库中进行相关的信息搜索。图书馆中已有的图书资源也要基于网络环境下进行整合、建库,统一电子文档格式,采用与常规网络相兼容的检索和阅读软件,使查询工作变得高效迅速。

2.4开办师生电子图书借阅业务,发挥阅读导向功能

电子图书数据库建成后,要最大化地发挥其作用,主动地向全校师生开放,有条件的学校还应面向社会开放。为方便师生进行资源查找,还要实现完全的网络化,查找资料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与在图书馆时查找资料的效果实现一致化。在这个网络图书平台中,全校师生可以进行与纸质图书借阅方式相同的借阅,不同的是需要注册登录,在注册登录后输入相应图书目录、借阅时间期限,在这一期限内,可以自行阅读,超过期限后,账户内的书目信息将自动消除;同时,师生在打开网络图书管理资源系统后,会有专门的导向功能,师生可以自行搜寻相关资源;另一方面,图书馆也可通过网络平台,以悬浮框的形式,将本馆的一些好书、新书推介给师生,引导师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新书,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引领校园阅读文化,营造校园阅读氛围,指引学生阅读方向的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全社会都迈向了数字化社会,作为师范类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更要主动地融入网络环境,与时俱进地利用网络环境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设既具有自身特色,又能满足广大师生学习、科研要求的网络图书馆,并实施网络环境下的资源管理,以此适应师生在新形势下对生活、对学习的需求。师范类高等专科学校的网络图书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目前正处在探索的阶段,管理方式上还有许多方面有待探索与创新,作为高专学校的图书管理人员,我们要主动适应形势,不断改革与创新,适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有效提高文献资源服务能力和水平,以求带给全校师生更快捷、方便的资料查询体验,实现优质的图书资源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江玲,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建设[J].沧桑,2011,(1)

第9篇:电子图书借阅机管理范文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措施

Abstract electronic reading is the digital library under conditions of a new form of information service. Electronic Reading Room county libraries in that: strengthen basic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management, electronic reading room in the county enrich regional specialties, focus their efforts on management of staff and readers.Keywords county libraries; electronic reading;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建设走上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轨道。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便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文献信息服务形式,其电子阅览的内容弥补了馆藏文献载体单一、文献老化等缺点,增强图书馆的文献保障能力,拓展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使广大读者获取知识或信息的途径更便捷,获取的速度也更快捷,与此同时,也给电子阅览室的管理带来了挑战。本文简要论述了县级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的难点和应对策略。

一、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特点

(一)信息量大、检索方便快捷。在电子阅览室,光盘检索以其信息量大、检索方便快捷而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利用光盘,可以对题名、关键词、作者、机构等各种字段进行检索。

(二)电子图书的借阅成为一种重要服务形式。利用计算机作为信息传播工具的巨大优势,电子图书正以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费用经济,成为当前信息社会中传播信息的一股强大的中坚力量。已有电子阅览室开放了电子图书借阅业务,它的出现使广大读者可以更方便、更安全、更快捷的从电子阅览室“借”到所需要的资料。

(三)服务网络化。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的网上服务主要是利用多媒体阅读设备,逐步向读者提供图书馆网页上所提供的馆藏书目查询、个人借阅查询、新书通报、参考咨询等各项服务。读者还可以在终端随意选择、翻阅网上电子图书、浏览Internet上的各种信息。同时,读者还可以利用阅览室中的计算机终端对所需的资料进行下载、打印、文件传输和发送E-mail,从而使得信息资源有效共享。

二、县级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的难点

(一)设备管理方面。从电子阅览室的硬件系统构成分析,其主要由服务器、大容量的存储设备、网络传输与交换系统、用户终端等构成。在阅览室里一般还配置有多媒体计算机、internet信息服务器、磁盘阵列、交换机,网卡、超五类双绞线、打印扫描投影等设备。对于这些设备、系统的使用以及功能、性能的掌握,县级图书馆工作人员还不娴熟。从电子阅览室的软件系统构成分析,其主要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客户端操作软件、防火墙等。并且网络服务器的平台应选择开放性、兼容性、安全性好。图书馆工作人员并非软件方面的专业人士,县级图书馆更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一旦软件系统遇到故障或者受到病毒、黑客等攻击,工作人员应付困难。

(二)馆藏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每个县都有自身的人文特点,每个县的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特色馆藏文献。然而县级图书馆受限于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包括县志、民俗、图书、期刊、报纸、会议文献、法律法规、科技成果、地方产业和经济报告、地方企业及产品名录等馆藏资源电子开发远远不足,形成具有县级图书馆特色的数据库有极大困难,难以满足读者对文献的需求。而且县级图书馆订购的数据库丰富性、针对性不强,其利用率也不高。

(三)读者管理方面。由于读者来自社会各阶层,少数读者违反电子阅览室的管理规定,不在指定座号上机阅览,自行换位;未经允许擅自使用自备光盘、软盘;不当使用电子阅览室的设备,造成设备损坏;有的读者还利用图书馆网络下载不符合规定的内容,如此等等给电子阅览室安全运行和有效管理带来干扰。

(四)工作人员管理方面。如上文所提到的县级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但对设备、系统的使用以及功能、性能的掌握不娴熟,而且在软件方面更缺乏专业人才,不利于电子阅览室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同时县级图书馆网络服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外语水平以及信息综合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也比较弱,知识面窄,服务意识淡薄,也不利于电子阅览室的管理。

三、县级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备的选择与管理。计算机设备和系统是电子阅览室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在设备选择上对于主服务器存储系统、交换机等关键设备最好选取比较成熟、先进、易扩充和性价比较高的品牌机。所有的硬件、软件和网络产品应尽量遵循符合主流发展和国际标准化的原则,从而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和灵活的互联性,为今后的升级留下余地。保障电子阅览室的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电子阅览室内的资料不仅供室内用户阅览,还会供所在县图书馆网站的网上用户使用,为了保证服务质量,必需保证系统稳定。而为了使数据传输安全,电子阅览室系统还应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同时应该注意软件的更新和维护。

(二)充实电子阅览室中县的区域特色。县所在地的区域文化、民族特色、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文地理等,都是县级图书馆区别于其他地域图书馆的介质,彰显本县的精神文明发展状况,需要因此加强本县馆藏文献电子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建立自己特的数据库,满足读者的需要。另外,基于县级图书馆电子数据库不丰富的弱势,开展对电子资源的整合,加强与上级和兄弟馆的馆际联合与资源共建共享,充实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内容。

(三)着力抓好工作人员和读者管理。强化制度管理,用制度约束人的行为。应该针电子阅览室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读者须知,例如《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读者上机使用规则》、《电子文献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读者须知》等,并且按照制度严格要求,认真执行,保障网络的安全运作,防止不良网络信息的传播。另外还要根据县级图书馆的财力、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有选择的对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对电子阅览室硬件、软件管理以及服务水平。

结束语: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包括了馆藏书目信息检索、馆藏电子读物阅览、中外数据库信息检索、多媒体阅览及文件下载、打印、扫描、光盘刻录等相关服务,为广大读者喜爱和青睐。鉴于此,县级图书馆需与时俱进,加强对电子阅览室的管理,努力满足读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