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课标阅读教学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初中阅读教学现状解析
从教师方面来看,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体还是教师,这不符合新课标改革的理念,而且阅读教育还处在恶性循环当中,应试教育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而且教学理念和方法也较落后,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没有作用。从初中生学习方面来说,在升学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很多学生将主要的学习目标都放在提高学习成绩上,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也更多的是解题技巧的学习,对于领悟阅读本身、增强自身文学素养和了解我国古典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强。
二、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思考
1.提高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新课标背景下要想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语文教育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语文阅读作品多姿多彩,不仅有古代文学,还有现代文学,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差别极大,但其都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感悟的升华。如果我们拘泥于课本,对生活中的现象不甚了解,那么就很难与文章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与学生都要转变理念,提高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增强语文阅读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时,学生要多了解我国面对国际在各种赛事的表现、外交政策及国家发展历程,才能更好地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内涵。
2.增强初中生的文学素质教育
增强初中生的文学素质教育也是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占有较大比例,如果初中生的文学素养不够,那么面对文言文阅读就像看天书一般,难以理解其中所描写的事物和蕴含的情感,因此在初中生的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逐渐积累文学知识,还要加入古典文化教学,全面提高初中生的文学素质,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这篇文章时,不仅要加强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还要全面教育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制度,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范进一生学习却在中举时高兴猝死的心路历程。
3.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速率
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速率也是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繁杂,课时紧张,如果学生的阅读速度过慢,则没有时间更进一步全面拓展,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速率,为阅读思考和考试节约充足的时间。学生可以通过略读、扫读、问读、详细读的方式来提高阅读速率,通过收尾略读把握文章结构、扫读丰富文章骨架、问读找准文章脉络、详细读体会文章思想的方法来对文章进行全面认识和理解。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时,就可以通过上述方法来不断剖析文章,快速理解文章的内涵。
4.增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
一.重视农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非常关键。对于农村学生来讲,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必须要灌输语文阅读的思想,使学生能够在业余时间将语文阅读作为重要的兴趣和爱好,不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新课标下,农村语文阅读教学要想取得积极的教学效果,除了要在课堂上采取积极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应对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从目前农村语文教学来看,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已经放在了语文教学的首位,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新课标下农村语文阅读教学要想取得积极教学效果,并提高教学成绩,就要重视农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对语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改变传统的农村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农村语文阅读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满堂灌的方式,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不管学生的接受程度,只是按照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现实需要,导致了这种教学模式僵化,不能取得积极效果。在新课标下,对农村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创新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要求农村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度创新。因此,我们要想取得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效果,就要改变传统的农村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重视学生的接受程度,在语文课堂上给予学生以阅读方法的指导,激发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积极的阅读教学模式予以保证。
三.重点开展农村语文的合作探究式教育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受阅读知识和生活体验等的限制,肯定存在许多疑难问题。教师应准确把握课文的重难点,对于这些疑难问题,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加以解决。探讨遵循的原则是:一要有探讨的价值;二要能解决课文的重难点。可以采取分组制,每小组选取一个中心发言人进行交流(要求每人轮流做中心发言人),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多角度解读课文,力争做到对课文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丰富学生的阅读所得,并使学生在讨论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一过程实质上是自主阅读的延伸。讨论中,教师除了科学地设置问题外,应重在引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感悟课文,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另外,当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后,要逐步培养学生自行设置讨论问题的能力。
四.教会农村学生正确的语文阅读方法
从目前农村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来看,一些高中学生对语文阅读没有兴趣,其根本原因在于老师在语文课堂内没有教会学生正确的语文阅读方法,导致一部分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存在困难,无法正确理解文章内容,久而久之对语文阅读失去兴趣。基于这种状况,我们在农村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教会学生正确的语文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够从语文阅读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并对语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语文阅读方法的培养,应该将阅读方法的培养当做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事情来做,通过阅读方法的培养促进农村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对于农村高中学生来讲,在语文阅读的时候,除了缺乏良好的方法之外,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导致农村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提高农村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除了要采取上述措施以外,还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引起足够的重视。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对语文阅读有更深层次理解,从根本上提高语文阅读成绩。从目前农村语文阅读教学来看,我们迫切需要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培养,促进农村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语文阅读 教学方法
引言
教育思想和模式的改变只有通过课程才能实现,所以说课程是整个教育工程的重中之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很大程度上说明教师在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全面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调整授课方式,适时更新文化知识,领悟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与指导思想,认真履行语文教师的职责。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快速掌握新课标中的相关内容,摆脱老式的教育理念,确立适合新课标的教学观念,重新认识和摆正自己和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的角色,确定与新课标要求相一致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本文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1.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规定:教师应该彻底改变老式教学观念,逐步确立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置,教师在新课标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应当是学生学习的积极引导者和切实督促者。
要想在阅读教学中逐步确立学生的主置,教师应当首先给予学生充足的信任,从教育教学的各个角度让学生感受到尊重,给学生留有广阔的语文阅读空间。此外,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迫使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而应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实现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进行一定研究,充分保证整个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的能力相适应。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对学生开展阅读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独立阅读”的能力,“独立阅读”能力并不是无师自通,这种无师自通的实现只有通过加强阅读训练实现。在阅读训练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予学生自主的权利,这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强化,在阅读训练中教师要起到充分的引导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训练是对阅读教学的很好补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训练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一些重要的阅读技巧深入其中,使学生在阅读训练中逐步掌握语文阅读的技巧,慢慢领悟语文阅读的思想精髓所在。
3.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3.1组织多样化的阅读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创新性阅读。
在新一轮的新课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把阅读范围扩大化,不能将小学高年学生的阅读范围限制在阅读课堂上和阅读课本内,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组织多样化的阅读内容,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使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对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例如:加强对校内图书馆甚至校外图书馆的利用及对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图书馆进行集体阅读学习,然后课后给学生布置阅读感受任务,等下次上课时对学生进行一定抽查,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3.2逐步优化与语文阅读相关的教学结构。
新课标明确指出现代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结构,在语文阅读教育中逐步实现“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的全新阅读教育模式。在语文阅读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积极提问。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3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语文课文中的文章都是非常优秀的文章。这些文章非常值得教师挖掘,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文章,必须让学生理解到其中隐含的深意。在理解过程中,学生会逐步感受到我国文学的魅力所在,这对于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学习语文甚至中国文学的兴趣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结语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教学内容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全面认识阅读教学观念。此外,相关教师也要结合当代实际的教学环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沈瑾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1:38-39.
[2]《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总目录(一)(2012年第1期―第21期)[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1:126-144.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新课标英语教科书适应英语教学在新形势下的需要。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学任务日渐丰富,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方向和教学目的,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最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使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为学生的学习英语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明确高中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位置
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推断,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新课标英语教材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的重点,在以往对语法和词汇的重视讲解和传授的基础上,向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方面发展。以往“哑巴英语”现象成因是英语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更多地重视考试的需要,忽略了学生对英语兴趣的培养,没有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得到愉悦的体验。因此对英语阅读教学重视必然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
英语阅读是对语法和词汇综合运用的体现,是对英语能力的综合检验。新课程标准明确高中英语教学要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构成。因此加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对阅读教学的重视,是保证新课标英语教学目标的在教学中的具体实现,也是提升学生对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
二、辨析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与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的差别
在以往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视度不高,方法欠缺,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忽视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往往使文章的内容支离破碎,让学生无法领会英语文章的妙趣,也渐渐远离了高中英语在阅读中的本质要求。不仅对学生在阅读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没有帮助,也无法让学生从阅读教学中培养分析英语文章的能力。这种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是在应试的教育背景下产生的,也让学生只会片面地追求答案的准确率,而忽视对英语学习的重点,这对未来的英语学习是很不利的。
而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是积极有效的。在新课标背景下的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也从多角度地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使学生提升运用英语的能力,增长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慢慢地从以往的阅读模式中走出来,从以前阅读只为了找答案,到现在可以通篇阅读并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使学生对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还能培养学生对英语文章的审美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也是非常有效的。
通过对以往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与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对比,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改为英语教学开拓了新局面,也改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观念,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及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做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个有效途径
(一)精心设计好阅读教学课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将课文视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表面进行理解,再向文章所表达的深层意思理解。从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入手,使学生增强对英语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让学生可以从每篇课文的标题和图片中提取信息,帮助学生快速阅读。另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就是对文章从“整体―――段落―――整体”的理解方式,这样有助于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此外,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让学生能充分体会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提高用英语交流的能力,达到了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
(二)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起到教学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在以交际能力为主线的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首先,要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做好阅读的导入工作。这个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深入地阅读文章。我们可以使用问答和讨论等方式对阅读进行导入,或者使用多媒体进行阅读的引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对文章进行适度地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对影响阅读的障碍进行扫除,使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主体含义,明确阅读的目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其次,在阅读理解的阶段,我们要做好对学生适当的指导工作。从文章的阅读目的和文章含义的深度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并对阅读方法给出建议。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在阅读技能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技能。在阅读指导过程中,让学生们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加深对英语能力运用的训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习策略的使用
英语阅读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思维能力的方法。在英语阅读中,对作者通过单词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行理解,锻炼学生对英语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以便在以后英语交流中能够准确地使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有较高要求,更要求学生正确的逻辑与准确的思维判断。在阅读训练中,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技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辨析文章的主旨和故事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结合一些英语学习策略来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将词汇和语法的知识的传授贯穿其中。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学生学习起词汇的含义和语法的理论知识会显得枯燥乏味,然而将词汇和语法的传授贯穿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知识有效地掌握,还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的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高中英语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任务艰巨。只有在英语阅读教学上得到有效的实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才能使我们达到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没有其固定的模式可遵循,但对于一定的课型在形成特定的模式后,就会让这种模式具有比较稳定和比较容易操作的活动套路,也会给英语阅读教学带来明显的教学效果。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还需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条件下,做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余美莲.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0(37).
[2]郭玉荣.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初探[J].大学英语(学术版). 2006(02).
[3]许淑玲.以新课改为契机培养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主动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5).
一、阅读的方法与技能目标
新课标中对阅读能力的规定涉及朗读、默读、略读与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运用。
1.重视朗读
新课标规定,初中阶段关于朗读目标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及平台,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本中的篇目,亦能推及到课外的书籍。这项训练需要日积月累,应引起教室们的足够重视。
2.重视默读
新课标规定初中学段默读目标是: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如果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练习,这样的要求不难实现。
3.学习略读和浏览
新课标规定初中学段这方面的目标是: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并扩大阅读范围。
略读与浏览是课堂上最常用的朗读方式。略读是大概、粗略的感知文本大意,而“浏览”则强调学生在略读的同时,能抓住文本的有效信息,采用跳读的方式,根据关键性语句把握文本的内容大概。
4.加强诵读
新课标规定:中学生要能诵读基本的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目标旨在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诵读中通过朗读、品读能初步把握诗词、文言文能内容与情感,理解文本中所够花的意境以及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二、阅读的知识学习目标
语文教学应重视解读文本,品读文本,讲究本色语文、朴素语文。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教师指引学生通过对课本的学习掌握一下内容:
1、基本词汇的积累
在学生扫除阅读障碍时整理的字、词能理解和积累。
2、基本文学常识的积累
了解课文中常用的修辞及其表达效果并能活学活用;对同类作品的语言特点、表达方式有自己的理解;对文章重点语句有独特的感悟等都是平时的阅读教学所必须具备的。
3、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
一节成功的阅读课,应时时刻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每节课前的按时预习、读课文时能借助工具书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自查、“不动笔墨不读书”能随时勾画关键性语句和不理解的句子、阅读时随时捕捉灵感的火花、学会做读书笔记、把重点句子进行摘抄。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担心阅读能力不会提高么?
4、各种文学体裁作品的阅读技巧
七年级主要还是记叙文,八年级新学习说明文,九年级主要学习议论文。不同体裁的文章学习目标也有差异,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感受不同体裁文章的语言特点,还要教会学生考试时答此类题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语文教材所选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教育意义的好作品,因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的主渠道,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发展个性,塑造良好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阅读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读文本中品味作品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对作品所表达的中心与思想情感有更深层的体会。
四、课外迁移、拓展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应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等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学一部阅读作品,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停留在这篇文本中,与文本相关的信息都应该作为拓展内容。适度的迁移,既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地了解文章内容,也有效地指导了学生对课外知识的延伸。
教学时,我们可以立足教材,巧妙地利用教材,有选择性地为学生推荐有价值的书。比如:我在教学七年级语文《山市》时,除了介绍蒲松龄笔下山市的变化莫测与神奇外,我还向学生介绍了蒲松龄如何穷毕生经历完成巨作《聊斋志异》,并向学生讲了《画皮》《婴宁》的故事,学生听后兴趣大增,都迫切希望一睹为快。此外,我还结合教材中的其它文章向学生推荐了中学生必读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儒林外史》等。以教材为立足点,适时向学生推荐一些名著,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拓展了学生的眼界,何乐而不为呢?
五、口语训练目标
农村学生学习语文致命的弱点在于口语,因生长的环境所致,农村学生平时说的都是方言,甚至有些课堂老师使用的也是方言。而仅剩下语文这块宝地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说普通话的平台。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使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
2、鼓励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新课标规定,“……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可见新课标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质疑、合作解决问题。
3、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评价自己,进而评价对方,在评价过程中亦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高。良好的评价机制也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4、要有当堂检测
【关键词】个性阅读;个性化;自主性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标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和辩证把握个性化阅读的内涵,以致出现了一些偏差,如,由于强调个性化阅读的人文性倾向,在教学中过分演绎“独立选择学习内容”“独立选择学习方法”“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因此对个性化阅读理解产生了一些误解。那么什么是个性阅读的呢?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结合近几年我在小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感悟到了个性阅读的重要性,以及个性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一方面,有其特殊性和独特性。
一、平等对话――个性化阅读的前提。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道亮丽景观。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也意味对话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将成为涌动的生命流程中的快乐驿站。在这个流程中,师生共同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尽情享受着阅读的乐趣。
阅读对话是多层次的。阅读对话作为一种学习行为策略,其过程是复杂的,阅读对话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在教师、学生、文本彼此之间不断循环往复的对话中螺旋式递进的。阅读对话过程中的多层性;第一层次,师生带着问题走近文本,解读的是文本的表层之意,进行的是浅层次阅读感悟;第二层次,师生走进文本,品评词句,自读自悟,进行的是个性化阅读感悟;第三层次,师生走出文本,互动交流,倾听诉说,进行的是深层次阅读感悟;第四层次,师生置身文本之中,以声传情,诵读文本,进行的是立体化阅读感悟。
二、感悟文本――个性化阅读的基础。
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抓住主要内容,理清条理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诸葛亮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周瑜心胸狭窄、忌妒心强,鲁肃忠厚老实,曹操生性多疑。由于学生已经和文本作了充分的对话,在交流时,有的就提出:“鲁肃并不忠厚,也不老实。因为他不但对自己的顶头上司周瑜撒谎,不把诸葛亮借船的事说出来,而且明明知道周瑜在设计陷害诸葛亮,却没有将实情告诉诸葛亮。这算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吗?要不是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历史可能就要改了!”学生如果没有对文本的充分感悟,怎能提出这么一个有理有据的独特看法呢?
三、凸现创造――个性化阅读的目标。
关键词: 新课标 阅读 习惯 能力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忽视阅读教学,存在“阅读只是手段,写作才是目的”的误区,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将阅读课上成写作辅导课。但阅读教学有着相对的独立性,为使阅读教学更科学高效,我们必须让阅读教学独立起来。那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如何把握阅读教学呢?
一、走进个性化阅读新天地
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包括多种心理活动过程,如感知、记忆、兴趣、情感、意志等,学生主体通过这些心智活动,可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由于学生的个人经历、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阅读同一文本的感受也会出现差异,这就是阅读的个性化。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处理。
在实践中,我们应努力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发挥特长,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即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阅读的过程和感受亦可以有棱有角。教师应破除框框,让学生以自由的心境中感悟语文的美,张扬人性的善,探求人格的真,让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与阅读文本得到融合。
二、感受生活阅读新滋味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的阅读文本都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以及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感受,如《紫藤萝瀑布》、《伟大的悲剧》、《雨说》等,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与学生相距较远。因此,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就会停留于表面,甚至发生偏差。于是,在阅读教学中就应注意拓展,让学生了解对当代青年的影响,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贫困生活,时的艰苦奋斗。学生只有了解了生活,才会理解文本,因为所有的文本都源自生活。
又如《春》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字精美,有声有画,有深邃的意境,但概念比较抽象,更何况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学生亲身感受的“春”不一定和朱先生笔下的《春》吻合。为此,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经历的春天回忆出来,用文字或画面表现,再与文本比较,把自己对春的感受与《春》的文字内容融合,从体会到那种属于《春》的独特的美。只有把自身的生活体验与阅读文本结合,才能真正读懂文本所反映的深层内涵。
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是相辅相成的,要把自身经历与文本结合,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生活的阅读。
三、品味情感阅读新思路
“诗言志,词传情”。学生要品味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就必须注重情感因素的激发。阅读教学应以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学习《背影》,让学生举出身边的真实事例:失去工作的父亲依然在亲人面前露出笑容;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还要做饭等,都能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对父母之爱的真切体验,并“同化”感受那个肥胖的、迈着蹒跚步子的父亲的背影,并为一片父爱真情所感动。此外,朗读也是激感的重要途径,如分角色读、集体读、自由读、范读、熏陶朗读、体验朗读等,让学生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增强语感,从而激发内心的情感,进而更好地步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四、彰显略读、精读新魅力
夏尊认为语文阅读可分为“略读”和“精读”。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量作了较大的调整,要求7― 9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要完成课内、课外的大量阅读,略读可以说是最佳选择。略读的目的在于理解其内容,通读全文,了解作者的思维轨迹,弄清阅读文本的主要内容,把握文本的观点、态度和感情,既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又增大阅读量。“精读的目的在于揣摩和鉴赏”。在阅读教学中,它可分为三种基本功夫:理解、鉴赏、触发。理解有两方面:一个是关于词句的,一个是关于全文的。在理解基础上的就是鉴赏,即揣摩文中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深层意义,要求学生把我放入作品中,两相比较,并能冷静地思考。“诗要反复地吟,词要低徊地诵,文要周回地默读,小说要耐心地看。”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用自己的体验去欣赏作品。阅读教学的最高层次就是触发,由作品感悟到其他的内容,让学生从作品出发,又从作品跳出来,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由此可见,在阅读中,理解是基础,鉴赏是提高,触发则是升华。理解的深度,鉴赏的水平,触发的丰富程度,应作为新课标下检验学生阅读能力强弱的具体标准。
五、再看质疑阅读新贡献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是一种有意识的、发问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阅读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努力把学生从琐碎的、不切合实际的习题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主动发现,主动探求。只有把质疑的权力还给学生,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知识、情感的主体。把鼓励学生提问放在第一位,对学生的发问及时点拨。学生的发问可能是幼稚的或是钻牛角尖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教师一定要认真倾听,找出其实质性的内容,让学生的质疑积极性得到不断的提升。并且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质疑的情境。比如可以开展小组质疑活动,个人针对文本的质疑竞赛,比比质疑的广度、深度,这无疑能提升阅读教学的层次。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将重点的工作放在培养学生多元化的知情方面,尊重学生在体验和理解方面的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所谓“五定”,主要指定向、定位、定点、定情以及定性。在不同的环节中,“五定”的内容、要求以及目标各不相同。本文以苏教版教材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五定”的具体策略,以期能为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科学的定向,确定目标指南
作为阅读教学最初的出发点与最终的归属,教学目标同时还是阅读教学活动的灵魂。语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除了整体目标之外,还分列出了学段目标,并根据学段目标提出了相应的阅读教学建议。因此,我们教师应当对新课标进行仔细的研究,熟悉教学建议,明确编者的实际意图。同时,结合教师自身的理解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方向之后,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阅读教学目标。
例如,对《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需要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根据文章的要求与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切入点。这篇文章词句、段落等方面的教学并没有提出较高的要求,其重点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享受,使学生了解到“拟人”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师在讲解结束之后,可以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表达其阅读感受。
二、合理的定位,进行学情导航
语文教学专家普遍认为:教学设计应该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作为起点,并尽力给学生创造或提供有效的途径,使其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对阅读教学起点进行定位,再结合学情,就可以找到文章切入的关键点。
例如,在教学课文《放飞蜻蜓》前,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研究蜻蜓与人类以及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切入点;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之后,他们就会形成相关的知识结构。当教师讲到人类应该保护蜻蜓、保护小动物等知识时,学生会发出疑问:老师,你小时候有没有保护动物,有没有捉过蜻蜓呢?此时,教师就应该给学生进行耐心的解释,让学生知道: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并以此作为反面教材,引导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三、能动的定点,以文章作为指路
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以对文章语言文字的掌握运用作为其重要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大力研究,通过切入定点,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设计出开展阅读教学的最优方案。
例如,苏教版第九册的《莫高窟》一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又以第二部分作为重点,主要介绍了莫高窟中的壁画、彩塑以及藏经洞。因此,教师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该部分上。由于第二部分有明显的过渡句,同时也有文章的中心句,因此教师可以以过渡句作为其教学切入点,学习文中的成语;同时,在学习这些成语的过程中引入壁画知识与彩塑知识,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浑然一体。
四、准确的定情,对生活进行渗透
新课标明确要求阅读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促使阅读教学深深地根植于现实生活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象与品德修养,并养成良好的品格,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阅读内容来源于生活,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因此,在设计教学切入点时,必须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作为目标,结合其生活情境,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例如,《落花生》一文,描写了生活中非常平淡的事情,但父亲的话却颇有深意,旨在教育子女要以花生不计名利、默默无闻的精神为学习对象,从而形成要做有用的人的思想意识。文中的“我”实际上是所有子女的缩影。采取切入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认识到具有高尚品格的重要意义。学生把自己定位于文中的第一人称“我”之后,他们就会朝着文章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去努力。
五、有序的定性,教师进行严格把关
近几年来,许多学校在备课环节都会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这样的备课形式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设计出许多优秀的教案。然而,针对这种备课形式,仍有许多教师持怀疑的态度,认为会对其个性化教学风格产生影响。鉴于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以他人的优秀教案作为参照物,并结合自身教学风格,找准最佳的切入点。取长补短,不仅找到教学的最优方案,而且还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早在古代,人们就充分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这些经验经过时间的沉淀和考验,也都成为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法宝之一。然而从古至今有多少学子在勤奋于学的时候,花费的时间和心血与得到的收获不成正比,事倍功半。传统的阅读方法显然已经逐渐不适应新形势新背景下的语文教育。所以,语文的阅读教学同样应该与时俱进,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逐渐适应新要求、新形势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1 树立全新的阅读概念
阅读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和正确的价值观树立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语文阅读教学都通过让学生从少量的经典文章的阅读中学会阅读的基本技巧,并以此应用于学习。然而,这种技能型的锻炼除了让学生能够在考试时取得高分以外,无论是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还是对阅读量的扩大上来说都收效甚微。语文的学习本身也是一种情操陶冶和培养情感的过程,作为一个富有感情的科目,用这样机械的方式去进行阅读,应付考试,自然也让学生们对阅读学习开始兴趣乏乏。阅读的本质,不是让学生掌握某种技能,而应是让学生养成这种读书的习惯,将阅读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积极生活方式。阅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内容,一切语文的教学活动都将以此开展进行,而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对促进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同样如此,教师切忌用自己的讲解来完全代替学生在阅读中自我理解的过程,那么阅读也将失去应有的意义,相反,应当营造一个气氛和谐,自由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思维扩散,以此达成新课标要求,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阅读过程当中还应当引导学生摆脱教材的束缚,扩大阅读范围,使得学生乐于读、善于读。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不会阅读,就不会学习,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多读书,宁可减少作业量也应充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以此让学生掌握更为广阔的知识和培养良好的习惯,而不仅仅局限于一时技能和知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 培养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诸多事实证明,凡是在所处领域有极大成就的人,往往对其所专研的事物或者所在的行业有着浓烈的兴趣,兴趣是一切专研和学习的最佳原动力,也是同学们最好的老师。以激发兴趣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主动对语文阅读进行探究,相对于其他方法来说显然是效果更佳的。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支持他们学习语文和自主探究的东西所在,也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保障。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应当仅仅是懂得教学生们如何理解课本,而是善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够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多收集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让他们在自主的反复阅读中品味课文含义,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味和情感,融人到课文所营造的情感氛围当中,自然也就容易产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这些也都是新课标理念和要求的一种体现,促进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实现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思维扩散的锻炼。
3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一个好的方法,能够让人事半功倍,反之自然则是事倍功半了。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的质量,也是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个地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认真品味。鼓励学生制定系统的计划和目标进行阅读,通过广泛的阅读和总结掌握正确以及适合自己的阅读法方法。同时,还应当加强在阅读上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精读和浏览,根据文章不同,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让他们掌握创造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等等阅读技巧,养成对优文美句的摘抄记录习惯,通过长时间的累积和正确方法的引导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和综合能力,让语文阅读质量得到质的飞跃。
4 拓展阅读空间
语文的学习需要一个长期的知识累积过程,并不在于一时方法和技巧,而更多的在于一种语文情感、文学素养的培养。阅读也同样如此,需要学生长期坚持且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的阅读,还应当善于对课本以外有用知识进行收集阅读,扩大阅读渠道,通过课内的阅读指导,自发的扩展个性化的课外自主阅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阅读空间和时间。还可以在平时为学生推荐一些值得一看的优秀作品,构建良好的阅读平台。更可以利用班级文化角的形式,建立一个班级的阅读文化角,通过大家收集等多种方式凑集各种各样的优秀书籍扩展大家的阅读渠道。新课标的要求,是要让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阅读空间的扩散,丰富学生知识,对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的作用。语文有别于其他学科,课外阅读同样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和语文的学习都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我们应当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更多的阅读渠道,扩展他们的阅读量,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习惯养成,实现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
参考文献: